光盘行动看法范文

时间:2024-04-10 14:43: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光盘行动看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Empty Plate"

――Take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Haiyan

(School of Nursing,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ha, Hu'nan 410219)

Abstract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200 questionnaires and college students with some school leaders and some counselors teacher interviews revealed: students "empty plate" few in number, serious waste; " empty plate " is not deep degree of " empty plate" understanding blurred. Therefore, we should face up to college "empty plate" issue, step up publicity efforts to create public opinion atmosphere thrift; rich practice, play a positive effect of group activities; strengthen canteen management, the formation of " empty plate" long-term mechanis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ty plate; investigation; reflection

1 研究背景和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高校食堂一直都是浪费食物的重灾区,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吃惊。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①长期以来大学校园的浪费行为,不仅增加了大学生的家庭负担,也不利于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而践行“光盘行动”,以集体之力来改变高校食堂浪费严重的现状,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013年5月,我们联合长沙医学院的后勤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对长沙医学院大学生的“光盘”情况开展调研。此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1份,回收率为95.5%,其中有效问卷185份,占回收问卷的96.9%。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餐盘的基本情况

2.1.1 大学生“光盘”人数不多,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铺张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②调查显示,当问到“你身边的食物浪费现象严重吗时”,有67.6%的同学选择“极普遍”;当问到“是否每餐做到‘光盘’时”,只有16.2%的学生选择了“做到”。

通过访谈还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和饮食习惯对粮食随意的浪费,对“光盘行动”认识较为肤浅和模糊,浪费粮食的的感性成分高于理性成分。长沙医学院调查数据显示,真正自我践行“光盘行动”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全校2万多名学生,真正做到“餐餐光盘”的大学生仅有120名左右,约占全校学生比例的0.6%。

2.1.2 大学生光盘意识程度不深,节约意识较浅

“光盘行动”作为一种节约的良好行动与习惯,大学生对其却不甚了解,并表现出出人意料的冷漠。大部分同学不会主动寻求对“光盘行动”的了解,仅仅是通过电视、新闻、广告知道有这个行动而已。调查显示,问及对浪费食物的看法时,46%的学生表示“想浪费就浪费,很正常的现象”;当问到“是否想过采取行动节约粮食”时,有86.7%的同学选择“否”。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节约意识不强。

2.2 大学生对“光盘行动”的态度

大学生作为中国的一大群体,在节约粮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调查了“是否认为现在推行‘光盘’行动是必要的”,但41.6%的学生选择了“可有可无”,29.2%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必要”;问到“对‘光盘’行动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48.6%的学生选择了“有意义,但不会主动有所行动”,24.3%的学生选择了“跟随大众,不强求”,这说明大学生缺乏“光盘”的实际行动。

2.3 影响大学生“光盘”的因素

在食堂就餐的学生里,剩菜剩饭的现象相当可观。对于剩菜剩饭的原因,同学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58.4% 的同学因为“饭菜不合口味、难以下咽”,饭菜的色香味成为学生浪费粮食的主要原因;15.1% 的同学错估饭量,“打得太多了,吃不下”;14.1 % 的同学因为“想减肥不能吃太多”;11.4% 的同学认为“伙食糟糕”,“每天都是那几样菜”,食堂的饭菜种类也导致了学生不“光盘”的“借口”;还有2% 的同学表示自己有“剩碗底”的习惯。

3 大学生“光盘行动”的效果

3.1 “光盘行动”初见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光盘行动”的广泛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85.4% 的同学表示“对‘光盘行动’有所了解”,知道学校在进行光盘活动,90%的同学表示他们会努力“光盘”,“毕竟粮食来之不易”,76.3% 的同学认为通过“光盘行动”的宣传,大学生更加珍惜粮食,节约意识有所提高。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用餐时段的观察发现,“光盘”率总体有所提高,食堂剩菜剩饭回收量减少了40%左右。

3.2 “光盘”尚未成功, 同学仍需努力

但在践行的过程中,“光盘行动”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浪费食物的现象虽有所改善,但中餐和晚餐时段依然比较严重;真正做到光盘的更多的是参加“光盘行动”的志愿者。餐具回收处的工作人员也说,每天中午仍然可以回收三到五桶剩菜剩饭。

4 大学生“光盘行动”的可持续措施

4.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勤俭节约的舆论氛围

(1)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通过发宣传单、倡议书,拉条幅、贴标语,以及搞演讲、做科研等,在校园广播“光盘”事件,宣传“光盘行动”;通过广播、内部报刊、宣传栏以及展板、网站等,一些关于“光盘行动”的宣传文字和图片,号召更多同学加入“光盘”活动,营造节约用餐的氛围。(2)充分利用网络,创造浓厚的“光盘”舆论氛围。在校园内发起“随手拍浪费”的活动,把一些同学浪费粮食的瞬间都抓拍下来,并在QQ群、微博、后勤网等进行转载,以此督促大家在平时更注意节约,也对身边的浪费行为加以关注。

4.2 丰富实践活动,发挥团体活动的积极效应

(1)丰富志愿者的“光盘”活动,巩固“光盘”队伍的基础。后勤处与课题小组将扩展志愿者“光盘”活动。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参加“‘光盘’行动海报设计大赛”、“光盘”突袭活动,“光盘达人”评选等,加强志愿者的监督与自我监督以及“光盘行动”的巩固与完善。(2)发挥志愿者辐射效应,形成可持续发展。在对“光盘”志愿者思想有了强大的教育之后,让志愿者自行招募身边的“光盘”志愿者,并组织签订“光盘”协议书,成立“光盘协会”。通过自身的辐射影响,使得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并做到“光盘”。

4.3 加强食堂管理,形成“光盘行动”的长效机制

“光盘行动”的顺利开展,需要食堂要保质保量为师生服务,共同践行“光盘行动”。(1)建立学生和食堂的有效合作与反馈意见。为了保障“光盘行动”的开展,设立食堂饭菜监督台,即表扬栏和曝光台。学生每天评出最好的一个菜或最难以下咽的一个菜,给食堂以参考,及时对饭菜进行调整与更新,让更多的学生少浪费一些粮食。(2)学校后勤积极出动,加强对食堂饭菜质量的管理。后勤处抓住关键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除了及时调整菜品,吸引学生食堂用餐;要确保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确定“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原则,以提高“光盘”率;此外,要求食堂所有工作人员一律使用学生餐,不得另立伙食,确保伙食质量。

本文为2013年度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倡导“光盘行动”,创建节约型校园》 的成果,指导老师:王俊娜

篇2

从古至今都有节约的传统美德。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如今我们正在提倡‘光盘行动’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我告诉你们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就内参作出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的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篇3

1、基建、设备等电子文件的整理。

基建档案的形成一般是利用计算机使用规范的纸张打印输出的,所以,在数据信息整理时就要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输入,就是对纸质文件的实体进行扫描,并按案卷号、图号、序号连接起来,使终端用户可以直接检索到每一张图纸资料。而对于设备档案的管理,在引进设备时必须在合同中明确提出电子文件的必要条件,如:系统环境、工作平台、文件格式、缩微胶片等等。在移交电子文件载体的同时,应附上电子文件的内容说明和注意事项。

2、财务电子文件的整理。

学校财会账簿内容一般已进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现在看到的实物实际上是计算机的打印件,计算机账簿的格式比较统一,其内容也可以光盘的形式保存。但光盘归档时必须启用账簿交接表,填明机构全称、账簿名称、编号、账簿页数、启用日期,负责人、主管会计、审核、记账等人员必须签名,以增强账簿的真实性和凭证作用。

3、其它电子文件的整理。

现在的学校一般都建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如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教学、科研、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系统等内容。对这些电子文件该如何进行整理呢?我认为:计算机与信息中心接收相关数据后,应该进行集中处理,经汇总的数据再通过信息中心输送给各部门共享。随着每年数据的更新,过期的数据应按档案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鉴定,编目整理,移交给档案部门保存,或直接存入光盘,定期归档。

二、归档方式和途径选择

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1、开通专线进行电子文件归档。

随着各单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对那些未被传输且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向档案部门进行专线传输。档案部门经与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形成常见的文件格式(如DBF、DOC、TXT、EXE等),然后由档案人员根据档案的密级和保管期限,加上档案管理信息,如:分类号、档案号等,录入档案数据库。如要查询,则可通过各个网络终端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检索。

2、由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归档。

为适应办公自动化工作发展的需要,各校都设立了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由他们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了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由于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具有一定的技术设备及人才条件,由他们负责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归档,无疑是最佳的归档途径之一。

总之,无论利用何种归档途径,都必须按照单位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不能由档案部门自主地从网上下载,以确保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所形成的文件数据具有可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应存入光盘,进行分类归档。

三、完善归档制度

1、电子文件来源广泛,其形成者不仅有业务管理部门的承办人,还有数据录入员、信息管理员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等。因此,将头绪如此之多的电子文件进行收集归档,必须要靠制度来约束,使制度变成归档人员的自觉行动。要将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纳入到本单位的立卷归档制度之中,并列入到信息管理工作程序,认真地做好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等日常所必须的管理工作。

2、形成“双轨”归档制度。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进行保存。为了使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达到内容真实相符,所以有必要采取“双轨制”进行文件的归档,即纸介质与光磁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

篇4

太多的“为什么”,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被发现,甚至我们会发现连自己都忽略了的很多很多事情,而正是这些被我们“忽略”或刻意“淡忘”了的事情,它们潜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然后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思想观、人生观,左右并指导着我们的生活。

过往的一些经历会如同刻光盘一样在我们的身体中留下印记,当在以后的岁月中面临相同或类似的事情时,不需要您自己刻意的去思考,我们的身体就会自动地在“岁月的仓库”中搜寻,然后会用曾经经历过的使用过的方式方法来对待今天您所面对的事情。当然,如果目前面临的事情在“仓库”中搜寻不到的话,您就会去思考、得出某个结论,然后行动。

这个我称之为“岁月的仓库”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如果人类对任何发生的事情都要思考的话,那可能就太累了,甚至早就如同那些已经绝种的动物一样被逐出了这个世界。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势必您在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需要去思考而不能立刻做出行动,结局不言自喻。

所以,今天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所有看法做法,都可以从我们的历史中寻找到缘由。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今天都是昨天的结果。

可是今天的结果是您想要的吗?

有人会说,我没有办法,我努力过了,可结果仍然如此。

对,您的努力有目共睹,您的行动不可谓不努力。然而,如果我们知道了是因为我们昨天的一切经历,形成了今天的指导我们行动的信念,在这样的信念的支配下,我们只能也只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行动。

要想得到我们所想要的,是否应该真正地去了解自己呢?当了解到自己的这样一些信念正是阻碍自己达到目标的“绊脚石”——限制性信念,您有勇气来挪开它们吗?

当然,很多人想要改变而且去改变了。也有人想改变但不愿或是害怕改变,因为改变意味着否定自己的过去,意味着需要踏入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世界,即便今天的世界很痛苦,但这是自己非常熟悉而且是可以掌控的,而那个陌生的未知的世界却……

篇5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科技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学校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迫切需要,将使得学校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各类工作过程成为必然与可能。如今,绝大多数学校都是采用网络系统来管理本校的各类信息资源,因此产生的大量的电子文件。在对待电子档案的管理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学习和探讨,如何对这些电子文件进行整理、归档和保护?我将在本文中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电子文件的整理

1、基建、设备等电子文件的事理。

基建档案的形成一般是利用计算机打印使用规范的纸张输出的,所以,数据信息整理时就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输入,对纸质文件的实体进行扫描,并按案卷号、图号、序号连接起来,使终端用户直接检索到每一张图纸资料。而对于设备档案的管理,在引进设备时必须在合同中明确提出电子文件的必要条件,如:系统环境、工作平台、文件格式、缩微胶片等等。在移交电子文件软盘、光盘或其他载体的同时,应该附上电子文件内容说明和注意事项。

2、财务电子文件的整理

(1)工资单。工资以光盘形式归档时,应附有纸质的每月工资汇总表,并列出单位、名称、代码、人数、明细工资等,同时还应附移交清单,作为财务和档案部门双方交接时的凭证。

(2)账簿。学校会计账簿内容一般已进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现在看到的实物实际上是计算机的打印件,计算机账簿的格式比较统一,其内容也可以光盘形式保存。但光盘归档时必须启用账簿交接表,填明机构全称、账簿名称、编号、账簿页数、启用日期,负责人、主管会计、审核、记账等人员必须签名,以增强账簿的真实性和凭证作用。

3、学校其它电子文件的整理

现在的学校一般都建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如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教学、科研、人事管理等内容;教学管理系统与学生注册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构成数据交换网。注册中心负责学生注册、选课、排课、课表、成绩等数据的传递;结算中心负责学生交费信息的传递;教务处与研究生院负责学籍、教学计划、课程、毕业审查、学位授予数据的传输。对这些电子文件该如何进行整理呢?计算机与信息中心接收这些数据后,应进行集中处理,经汇总的数据通过信息中心又输送给各业务管理部门共享。随着每年数据的更新,过期数据应由信息中心按档案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鉴定,编目整理,通过网络传输,移交给档案部门保存,或直接存入光盘,定期归档。

二、电子文件归档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简便而安全的方式是采用网络移交归档,并利用光盘存贮。网络移交的途径有两条:

(一)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网,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随着各单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对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也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档案部门经与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提出格式要求,但不能是唯一性的,应认可几种通用性较强的软件,如:DBF、DOC、TXT、EXE等文件,然后档案人员根据档案的密级和保管期限,加上档案管理信息,如:分类号、档号等,录入档案数据库。如要查询,则可通过各个网络终端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查询。

(二)选择电子文件信息的汇集点,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归档。为适应办公自动化工作发展的需要,各院校都设立了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由他们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校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成为了电子文件信息的汇集点,又具有一定的技术设备及人才条件,由他们负责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归档,无疑是最佳归档途径之一。

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不能由档案部门自行从网上下载,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应存入光盘。

三、完善电子文件归档制度

1、电子文件来源广泛,形成者不仅有业务管理部门的承办人,还有数据录入员、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等。将头绪如此之多的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必须靠制度约束,使制度变成归档人员的自觉行动。要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立卷归档制度,并列入信息管理工作程序,在布置、检查、总结、考核信息管理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2、“两套制”归档的必要性

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目前,电子文件、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归档内容形成“两套制”,即纸介质

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

四、电子档案的保护

由于归档电子文件以脱机方式保存,在实际使用中大量电子文件是用光盘保存,因此,对当前归档电子文件载体要制定保护措施。

1、规范排放和使用。

篇6

(一)国培行动,给我们教师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xx大代表明确提出,而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成为学习的时代先锋,知识的富翁。因此,国培行动给我们搭建了自主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平台。本次培训,有资深的网络教育家、教育技术专家给我们传授新知识,新理念,使我们对“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媒体与教育方法的选择”、“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反思”等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教育专家的讲座和优秀教师教学过程的实录,使我大开眼界,给我指引了学科教学的新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在每个模块的讨论帖中,汇集了同仁们的精美反思和独到的见解,对我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国培行动,给我们教师创建了自由交流、合作学习的空间

以往的教师交流方式局限于集中校本研训听评课活动范围内,而国培行动,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城乡地域的羁绊,它能使我们每个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网络平台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对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自由发表个性主张和建议,交流方式实现了“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化交流,在愉悦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默契,每位老师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

(三)国培行动,给教师开辟了自我反思的驿站

国培行动,以开放自由的特点,为我们教师打开一扇收纳外来新鲜空气的窗户,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精华,欣赏广大同仁们精美的帖子和反思,还有对教学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刻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含义,同时也使我产生强烈的震撼,使我深刻意识到反思不再是应付学校常规检查而所做,而要真正反思每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再使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而要使它成为一种真正习惯,一种动力。

通过这次培训,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要教好学生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通过国培行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因此,知识更新是必要的,我要抽出课余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资源学习专业知识。

二、自我反思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得”与“失”,转“败”为“胜”,吸取教训,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篇7

有的单位搞招待,领导认为,那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不能含糊的,样数可少,但高档菜肴必须上盘,来满足舌尖上的需要。这回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详细规范了接待场所,公共用车等管理系列措施。进一步给有关部门戴上了有形的“紧箍咒”。

中国历来是提倡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传统美德国家。作为有权有势的领导,必须带头不折不扣的执行党的好政策、法规、条例。 坚决执行勤俭节约,不能拿老百姓的纳税钱作为自己恣意调控的手段。最近从公款吃喝,大吃大喝的行动上收敛改观甚多。单就宾馆、酒店的营业额上就能略知一二(公款宴请之风被遏制之后,枣庄市各大酒店的营业额比以往减少了七成——齐鲁晚报报道)。

有的单位原先接待客人,几乎无酒不成席,无烟不叫请,无茗茶不叫喝。弄得宴请者无奈,单位不堪重负,职工载声怨道。

篇8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谈文化与设计的关系

“努力改变自身形象、改变自身的功能,为未来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已经成为所有设计师的共识了。要公允地评价中国的设计和中国的设计师,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好的环境,给他们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引导。中国设计充满希望!”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对2012年12月7日―2013年2月26日举办的“首届中国设计大展”表达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创新与传承

“文化是不是能够被传承、保留和弘扬,其最大的前提是它有没有消费需求,如果没有消费需求,这种传承将只能是博物馆艺术。要想让它充满活力,应该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把活化,变成当代人的生活。”

――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面对“文化创新和传统文化的冲突”

“在社会的发展中确实会遇到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冲突的问题,是否落后需要认真地辨析,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就应该是先进的文化。如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繁体字现在已经没有人认识,在中小学的课本中文言文的比例也偏少,这些都羁绊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北师大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助理万安伦教授面对“文化创新和传统文化的冲突”

“今年春节前,我们在网上发起了‘光盘行动’和不放鞭炮的倡议,但是一些老人对我们说,过节剩饭是年年有余,放鞭炮是民俗,传统的东西怎么能丢?”

―― 一名80后的街道工作者的困惑

关键词:拍卖

1月上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拍卖监督管理办法》,并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而此前施行了12年之久的《拍卖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当前,在我国拍卖市场中,最大的问题是有很多非拍卖企业擅自从事拍卖活动,理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罚并给予管理,可在《办法》中,我们仍然看不到相应的条款,不得不留下些许遗憾。”

――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兼职教授王凤海

“总体上讲,除了对明显过时的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外,并无实质性改变。这次修订对未来《拍卖法》的修订没有太大借鉴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

“《拍卖监督管理办法》中给企业减少负担的修改值得赞赏。从本质上说,拍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市场销售行为,与商场里卖货没有什么根本的差别。今后,法律、行政法规能否逐渐减少对于拍卖活动上的限制和干预,还有待于将来对于我国《拍卖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的修改!”

――注册拍卖师、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季涛

篇9

虐待动物就是欺负弱者

其实,近年来,虐待动物事件层出不穷。2002年,清华学生刘某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向黑熊,酿成惊动全国的“伤熊事件”;2005年,复旦研究生张某从同学手中骗取小猫大约20只,全部挖眼后丢弃,任小猫自生自灭,曝出“复旦研究生虐猫事件”;今年10月,微博上疯狂流传一张照片,四川一名男子面带微笑提着刚刚剥完皮的猴子,“虐猴男”遭到网友强烈谴责。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微博上曝出的虐待动物事件越来越多,尽管遭到亿万网友的谴责、人肉,但并没有效果。究竟是什么心理状态,让这些人如此残忍地虐待动物呢?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认为,虐待动物的人主要是为了发泄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相对于人而言,动物是弱者。把自己的不快施加在弱者身上,会得到成就感,而且不会遭到报复。因为,在动物保护方面,中国的立法属于盲区。

在教育方面,智力教育的过多偏重,忽略了健康人格的培养。在社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冲突,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复杂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的心理活动较以前更加复杂。特别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了很多问题。

据沈政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居住条件差、卫生习惯不好,是造成人与动物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沈政以自己所居住的北大家属区为例,流行养宠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养。流行的风气一过,无家可归的野猫野狗非常多。主人不负责,被遗弃的宠物自然生长,会造成他人对动物的厌恶,就为虐待动物的行为提供了“温床”。加强人与动物的管理,是防止虐待动物的根本措施。

虐待动物行径应减少传播

通过种种虐待动物事件不难看出,“施暴者”以年轻人为主,不乏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如果虐待动物,又不加以教育,将来,他们走向社会,就会欺负弱者,产生社会问题。”沈政说道。

不认为自己是错的。但这些人明白他们把这件事拿出来炫耀的时候,会让别人恶心、厌恶,这时他们的心理也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一种坏的共情、近乎变态的共情。

而那种把虐待动物刻成光盘售卖盈利的行为,就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购买这一光盘的人,可能有为数不少是有着恻隐之心、心地善良的人。但出于好奇、寻求刺激等各种潜在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做出这一行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刚说道。

对于虐待动物的行径,尹文刚建议除了谴责外,还应该减少传播。“上万的网友纷纷谴责,但一直在转发一张血淋淋的照片,并不可取。”对于价值观还未成形的未成年人来讲,这类照片或这类事件都会引发模仿行为。针对此类事件的处理,应该等同于对黄色、暴力的处理,不要让青少年看到。

而对于虐待动物本身,究竟到何种程度才构成是虐待,这点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从本质上来说,虐待动物指的是使动物承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对于“承受无法忍受的痛苦”这个概念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认为,只有在虐待动物以获取个人欢乐的情况下才算是虐待动物,而有人则认为出于其他原因(比如获取肉或皮毛)也可构成是虐待动物。

相关法律健全亟待社会发展

香港虐猫事件本身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反而是香港警察抓捕行动让内地网民突然意识到,对于虐待动物不只有谴责、“人肉”,还有法律的制约。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芦荻坚决反对虐待动物的行为,但她也无奈地指出,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保护非野生动物的法规,目前只能从道德上给予谴责。

其实,在2009年,《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和《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已经出炉。对此,记者采访了两部法律的首席起草专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社会法室主任常纪文。

篇10

[关键词] 校园网 网络建设 应用 教学资源

随着各个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建设也成了热点。目前,部分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学校已经建成了校园网,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或管理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笔者所在学校于前年投巨资建设校园网,目前已基本完成,下面就此为例谈谈对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

校园网的建立,不仅要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而且它还要为学校办公提供一个全面的平台。作为一个功能齐备的校园网络,它应该包含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相互协作的功能模块和相互关联的管理对象。因此,对于这样复杂的集成应用系统,在设计时应注意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秉持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原则,不急于求成。

-、校园网功能分析

作为不同类别的学校,对校园网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设计网络时应先分析本校校园网所应具备的功能。

我校作为一个省一级达标校、片区龙头校,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应起带头作用。因此我校的校园网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教研各方面应全面应用。

学校管理:随着教育现代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计算机在学校管理领域应该被广泛应用,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校长管理系统(校长有权及时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布置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发展计划)、教务教导管理系统(学生档案管理电子化、排课、成绩统计等)、办公管理系统(学校的日常活动、教职工管理)和总务管理系统(学校后勤工作管理、学校财产管理、工资管理等)等。总之,学校办公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必然对学校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教研: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校园网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授课效率和密度、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教育资源共享和开发课件集体化等。

二、网络设计及硬件建设

在对校园网的功能进行分析后就要进行网络的设计,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投资。我校是一所侨校,资金比较充足,所以在设计时在考虑够用、将来的升级问题后,设备的采用可以追求品牌和先进性。

下面是我校整个校园网的设计方案:

校园网是局域网中的一类,按传输速率分主要有10M以太网、100M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三种。10M以太网不足以满足教学中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所以不作考虑。千兆以太网又太昂贵,因此采用主干千兆、桌面百兆混合的结构。各楼之间距离较远,而且各楼相当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在网络中心与各楼之间使用光纤,这样数据传输速度、质量都会得到保证。各楼采用百兆交换机,使得计算机数据交换自如。

为了管理方便,在办公楼设立网络中心,网络中心由4台可堆叠式交换机(含光纤模块)组成,既满足办公楼各处室计算机的连接,同时完成各楼计算机的数据交换工作。使用DDN专线联入因特网,使学校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同时配备了硬件防火墙和网关设备,使整个校园内部的安全得到一定的保证。

在网络中心配备了4台服务器和一台光盘塔,其中两台采用DELL的高端服务器(双CPU、大内存1G、高容量磁盘)分别作为数据服务器和网站服务器;一台采用DELL的中端服务器,仅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一台使用ACER服务器作为图书馆管理之用。这些服务器皆使用光纤与中心交换机连接,保证数据传输速度。

办公楼配备为各处室配备品牌计算机、1间多功能会议室和1间电子备课室(20台计算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刻录机、采集卡、录象机、DVD等);实验楼配备了 3间多媒体网络教室,每间60台和9间多功能教室;教学楼 44间教室配备了"三机一幕"(计算机、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和电动银幕);图书馆配备1间电子阅览室,这些计算机都已联入校园网,并可通过网络中心访问因特网。

整个校园网的关键在网络设备,设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网的性能。还有设计网络时,在够用的情况下应考虑将来设备的增加,比如交换机使用的数量、型号。这样才不会为了添加一台计算机而去买一个交换机。整个网络中心的投资大概在50万左右,我认为对一个中型的中学来说是差不多的。各个学校应该从自己学校的规模、资金方面去考虑投资,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国有品牌的服务器等。

三、软件建设及应用

校园网的建设主要就是要为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在投巨资进行完硬件的建设后,就要考虑软件方面的建设和应用。

(一)、网站建设及应用

我校网站分为校外版和校内版,其中校外版是学校向外传递信息的窗口,校内版着重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结对校和学生在家里可通过授权访问。在教学方面体现在:

1、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本校师生只需通过访问校内主页即可调用资源库,进行课堂教学、课件制作、课外自学与辅导等。目前教学资源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K12智囊教育资源库:包含有学科素材库(MPEG、AVI视频动画、JPG学科图片、wav配音、flash课件等)、 教学课件库、 同步教学(与高中各科各年各章节知识点同步的教学参考、知识要点、教学辅导、教案、练习测试等)、课外百科(军事、科技、天文、书法、建筑、文学、艺术、集邮、摄影、医药保健、汽车、摩托车、生活常识、旅游、娱乐、日常礼仪、纪念日节日、国家与国旗、幽默笑话、谜语等丰富的课外素质教育资源)、 学科知识博览、 教研论文库(2万余篇各科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验、素质教育等领域的教研论文)、 教育大观(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禁毒教育、环境教育、教育法规、名牌大学介绍、教育机构库、教育统计数据、高校学科介绍等)、 共享软件库、 通用图片库(数十万幅分类图片)、 通用音效库等,总共40多GB的资源,以网页形式供师生调用。

(2)腾图资源库:教育部"朝阳行动计划"的一部分,通过卫星接收设备接收中央电教馆"朝阳资源中心"资源和腾图宽带教育资源库。以网页形式供师生调用。

(3)自建资源库:我校及结对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收集的教研论文、学科教案、说课教案、备课参考、课堂教学心得、试题库、教学课件、名人或科学家小传、学科发展史、实验操作、课外知识、竞赛辅导、研究性学习辅导以及涉及本学科的有关素材。还有学生小论文、学习心得、优秀作文等。这些资源按照学科、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删除跟以上资源库重复的部分,以网页形式供师生调用。

(4)自建共享软件库:通过下载一些免费或共享的跟教学相关的软件、视频资料等到本地服务器供师生随时调用,减轻因特网接入的负担,加快了下载的速度。

(5)其他资源:订购了诸如鹏博士教学软件、CSC等多个教学软件和备课参考资料。

这些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学生都可以将新制作或收集的资源经过审查和添加入库。

2、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1)图书检索、订阅系统:在图书馆服务器上安装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在校内的任一网的计算机上使用网页形式进行馆藏图书的检索和订阅。 (2)电子图书和视频资料:光盘塔服务器播放与教育有关的视听材料及重要的电子图书资料。通过虚拟光盘服务器,将大量存储在光盘介质上的资料虚拟到服务器硬盘上供调用。将部分图书资料和期刊制成电子刊物,让师生直接在网上阅读。

3、环境虚拟化的建设

所谓的教育环境虚拟化就是说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跟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相脱离。在网站上建立虚拟社区、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师生可以通过这些虚拟环境进行交流学习,逐步实现虚拟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贯通。

4、其他方面的建设

(1)电子邮件、新闻组服务:为每位师生配备一个电子信箱(自己申请、可以保护隐私),使得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探讨问题等。

(2)建立论坛、聊天室:可以开设心理辅导站、学习交流天地、教师网上答疑等栏目。 (3)开放个人主页空间,创建电子刊物,开设校长信箱、家长信箱等内容。

(二)电子备课室和电子阅览室

我校的电子备课室配备齐全,教师可以进行课件制作的各方面准备工作,比如视频的采集、编辑,声音的录取、编辑,图象扫描、处理和资源库的调用等,进行课件的制作、刻录和上传。 电子阅览室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阅读电子刊物和查看视频资料的好去处。

(三)计算机机房的应用

三个机房分别装有深蓝易思和腾图的多媒体网络教室、INTERNET网络教室和理化生等学科的仿真实验室软件,配有液晶投影仪、录象机、DVD、音响、耳机等设备。让教师通过"手把手"地教学生,同时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计算机,师生可通过计算机进行收发作业、画图、抢答、举手等教学活动,节省了大量繁杂劳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交互式的教与学过程中,共享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乐趣。

学生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教室学习收发电子邮件、聊天、查找资料、发表言论等。通过仿真实验室可以避免一些危险实验,节约实验室开支。师生可以直接调用资源库进行辅助教学。计算机机房在尽量多的时间内向学生开放,使得学生可以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四)多媒体教室的应用

我校花巨资配置了44间多媒体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可以随时利用这些设备、调用资源库进行辅助教学。

四、网络管理和维护

为校园网配备一间专用网络中心和专人管理,以保证校园网的有序运行。

在我校校园网的建设中,有些硬件重复建设,造成一定的浪费。要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功能,而不是把校园网当成一种摆设。

篇11

1、“校校通”不等于“校校网”

有很多人认为“校校通”就是“校校网”。校校通的结果就是使所有的学校联起网来,当然这是有道理的,总有一天所有的学校都要上网,都应有网络的支持,都应有无限资源的支持。但是我们目前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校校通”不等于“校校网”,没有必要着急忙慌地在条件不成熟的学校实现网络化,实际上,没有网络照样可以搞信息化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之外的信息技术,这个思路对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的信息化教育才真正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发达地区可以不使用卫星”

近来听到一种观点,认为发达地区不应该使用卫星,这都是网络时代了,你还用什么卫星呀。我们不能苟同这种观点,卫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技术手段,为什么不用呢?它能够解决很多在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发挥很好的教学作用,就连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也还在继续大力开发卫星教学的潜能,而且成效显著。

3、“使用光盘已经落后了”

有人认为使用光盘也落后了,我们都有Internet了,怎么还能用光盘。有的地区甚至有不成文的规定,教师上观摩课必须使用网络,否则就叫拿不出手。作为行政措施是否有道理还可以商量,但作为一种观念绝对有问题,光盘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光盘有时能起到网络起不到的作用。

4、“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

在添置设备方面往往存在着好大喜功、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的倾向。好象我们用了最先进的东西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工作中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这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事态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好错觉,因为我们有时太迷信技术的作用了,因为我们人类自身到目前为止对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的办法还不多,希望技术的引入能够帮我们的大忙,此时难免会产生越先进的技术就越能帮大忙的想法,就会无限地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技术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一种观点――“技术有限论”,现在已经到了应该研究什么样的教学和学习不能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了,那种一窝蜂式的“蛮干期”已经过去。说来说去,靠天靠地不如靠我们自己,还是我们人的作用最大,科学证明人的潜能具有无限性,是我们人让技术发挥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使得“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的观念盛行,那就是商人的炒作,在此我们想起了西南师大陈承志教授的一句名言,我们千万不能上商人的当。为什么呢?因为信息技术企业当然希望所有的教师和学生,甚至十二亿中国人都用上计算机,这样他们才能有很好的收成,他们除了有教育目的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营利性目的,因此他们容易夸大机器的作用。

5、物理通了,教学通不通

说句实话,做到物理通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工头儿领着几个没上过小学的人,一天之内就能把咱们学校所有的教室都联上网。但是在这些低文化的人把我们这些高文化的人送上网络的同时,也把难题甩给了我们。我们怎么用好这个网络,怎么让网络发挥作用?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从管理的角度上说,物理通主要是经费问题,而教学通则是水平问题,教学通才是真功夫。

6、信息废墟问题

在此我想问一句,每天有多少人向网络上倾泄信息垃圾?网络上又有多少内容是对教师和学生真正有意义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废墟,说它是废墟,是因为很少有人去使用。实际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我们要制造对我们教育教学真正有意义的信息,而不能去生产信息垃圾。

二、如何进行信息化教育?

一提起信息化是不是就只想起一堆机器设备?这是考查我们的观念是否正确的重要指标。如果说我们国家的信息化教育的水平还不很高,那么,可以说关键问题是对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有很多时侯我们都是陷在具体之中,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搞信息化教育最少应该注意三句话,这三句话可以概括信息化教育的本质,第一句话,信息化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如果没有理论体系指导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如果教师使用时不给机器一个魂,那么这些机器就只能是一堆废铜烂铁。无论我们采取什么行动,都是基于自己对问题所持的某种看法,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理论行动,这种个人的理解和观念可能是成熟的,也可能是不成熟的,然而正是这种个人理论,才是真正地在实践中正在履行的理论,真正直接作用于实践的理论。理论只有在个人的层面上才能发挥作用,指导实践活动。任何理论都具有不充分性,具体表现为理论总是关于某一方面的、非综合的、纷争的、解释过去的,而实践却是综合的、指向当前的、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只能有一个决定。理论是抽象的,而实践是真实的,实践与理论相比更丰富、多样、特殊,在概括性的理论中不能把所有的可变因素涵盖到。因此我们认为,绝不应该对任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失去信心,只要我们注意不断完善充实,不断创新发展,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能发挥积极作用,都能拓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句话,一定要有效地、合理地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因为各种信息技术和方法是信息化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信息化教育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工具性色彩,但是我们只是把它做为一种实体工具来认识是不够的,技术本身有精神的内容。马克思说过,“技术除了物质的要素以外,还有精神因素”,对这一点认识得不足,是我国教育技术水平跟西方国家有差距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长期忽视教育技术理性因素的作用,而只是强调技术就是媒体,就是这些冷冰冰的设备。马克思给我们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研究技术设备的教学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技术绝对不是工具和机器人的代名词,技术有自身的精神因素。南国农先生有一句名言――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学的机械化,而是教学的最优化!第三句话,信息化教育应该积极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新出现的实际问题,信息化教育是指向未来的,它具有强大的实践性。面对信息技术的猛烈挑战,我们主张应该重视现代教学和学习的临床研究,所谓“临床”是指把握事物的一种科学方法。具体说,是在不同的场所和时间内,充分贴近研究对象的多义性,用临床的概念来关注各种学习,并在与研究对象的交流中把握事物的方法,进而研究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支持,也可称其为“临床法”。运用临床这个概念可以表现出希望尽量地观察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充分研究的意愿。

三、怎样才能真正转变教师的观念?

有人强调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信息化教育的核心问题及首要任务,教师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桎梏着教育教学改革,无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十分正确的。然而,简单化地处理教师观念问题是于事无补的,教师的观念转变不是只靠听一两场报告就能解决的。那么,教师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先有观念还是先有实践?我们必须研究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观念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我们认为,思想和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另一个人时,对听的人而言,不再是观念,而是一个已知的事实,除非听者亲身考虑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听者学到的理论和观念并不能直接地自动地形成个人观念和理论。只有经过听者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以及不断地、自觉地反思,学到的理论才能成为个人的观念和理论。因此,教师自身的信息化实践活动是转变教师观念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实践就不会产生观念,不使用信息技术就不会具有关于信息技术的先进观念。

篇12

1.引言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一词首先由社会心理学家勒温(Lewin)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韩淑萍,2009)。70年代以来,“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式被引入教育领域,并逐渐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完善、解决教学与研究领域脱节问题的手段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行动研究的定义或看法均有所不同,但是行动研究的基本特点还是得到广泛认可,即行动研究强调研究与行动的合一,它是教师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或变革教学现状而采取某种新措施(文秋芳,2011),其主导思想是引导教师成为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反思,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行动加以解决,增强教学效果(郭颖,2011)。

行动研究具有当下性、参与性、真实性、反思性与应用性五个典型特点(文秋芳、韩少杰,2011)。行动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在当时当地教授的学生、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并且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研究的环境具有较强的真实性,为教师教授的班级。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发现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制订计划,实施方案加以解决。行动研究的结果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Burns,2011)(如图1所示)。

图1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我以自己所授课班级为对象,尝试运用行动研究理论开展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实践,重点研究教学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旨在探索更加适合高职学生听力课堂的教学模式,探讨行动研究对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2.行动研究在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背景:本次研究是以《商务听力1》课程为基础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进行的,该课程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技术课,本学期进行TC课(核心技术课程)试点工作,每周一次课(周二下午5—6节)计2学时;研究对象为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1022611班共31名学生,使用冶金出版社《商务英语听说》第三册。

研究时间:2011年9月初至2012年1月初。

研究工具:课堂观察、学生访谈、教师访谈、问卷调查、教师日志。

由于是首次给1022611班学生授课,对他们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知识接受能力不甚了解,因此在本学期前三分之一学时(1—6周)内采用传统式的听力训练方式,即教师选择听力材料,控制听力进度,注意播放录音材料的次数。在六周教学时间内,教师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逐渐了解1022611班学生的基本特点及听力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2.1最初的观察

在前六周的教学中,我采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方式,即使用录放设备在语音室播放听力材料,学生边听边做练习,我公布练习题答案,并做一些讲解及听力技巧点击。我观察到,课堂上仅有几个学生能在听力练习过程中与老师互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大部分学生则在睡觉、玩手机、说话或看别的书籍,几乎参与不到课堂练习中。另外,由于授课时间为下午1∶30—3∶10时间段,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烦躁或疲倦的感觉,精神较差,注意力很难集中。我在检查完学生教材上的听力练习后发现,很多学生的书本是空白的,没有记录任何课堂笔记,也没有进行任何听力练习,白白浪费90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另外,在进行听力练习前的知识导入阶段,观察到大部分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和进行的听力练习内容非常陌生,根本没有进行任何课前预习和相关知识的准备工作。

2.2最初的反思

通过前期的课堂观察,我对1022611班一些学生及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并且设计了课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发现本班学生的一些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2.2.1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本班生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高考,由学校录取,虽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但知识薄弱,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学生,大多数只在初中阶段学过几年英语,英语基础非常差,对英语不感兴趣。此外,学生中有一半左右来自郊区,英语水平与城区学生相差甚远,个别孩子还存在自卑心理。不同层次的生源造成了学生听力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但在“听”的能力上,普遍存在以下语言障碍:(一)语音基础知识缺乏。自身发音不标准,辨音能力、弱读、同化、省音及连读能力差,不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或难以对所听语言现象做出正确快速的反应。(二)词汇量匮乏。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为基础是难以正确理解听力内容的。(三)语法基础薄弱。作为一门外语,英语不同于我们的母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就难以看懂句子结构,更无法理解句意,尤其是结构较复杂的长句。

2.2.2学生对听力学习不感兴趣,心理上有抵触。1022611班学生多为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就是喜欢标新立异、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而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听不懂也不感兴趣,课堂提问时又担心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而丢脸,过度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听力理解。久而久之,对听力课产生了畏惧心理,讨厌听力。这种厌烦心理、焦虑心态和羞怯感受对高职学生的听力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另外,他们更喜欢一些新奇、流行的事物,喜欢一些视觉上的刺激。但是,他们的兴趣爱好又极易变化,对某项事物的关注时间较短,注意力不持久,自控能力较差。这些特点就使得他们在听力课堂上容易对教材上枯燥的听力内容产生反感,仅进行20分钟的听力练习,他们就会思想开小差,听力学习效果较差。

2.2.3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性,1022611班学生也不例外。在前六周的传统听力课堂模式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在我的安排下进行的,包括学习内容、听力材料播放的次数和速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默默地、被动地听,而不能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因此就产生了学优生“吃不饱”和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作为语音室主控台的操作者,我要控制听力材料的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数,无法走下台检查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加上学生对这种枯燥无聊的听力教学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在教室里睡觉、吃零食、玩手机或聊天的比比皆是,课堂效率极低。

3.行动干预

为了改变听力教学现状,我设计了行动研究的干预方案,并在学期的后十二周进行实施。

3.1行动设计与实施

3.1.1小组合作式自主听力课堂学习模式。我经过前期观察并根据小测试的成绩将全班分为5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弱的学生。由于选用的教材配有听力录音的MP3光盘,学生可以自己操作电脑使用MP3光盘自主进行听力练习,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听力材料播放的速度和次数,等等。在进行前期的知识导入后,将会给学生布置要完成的听力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听力练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后,可以给予基础较差的同学一些帮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听力任务。

3.1.2“听、说”结合,以“说”为导入进行“听力”练习。在听力练习前的知识导入阶段,我不再单纯地进行背景知识介绍或词汇讲解,而是根据听力练习的内容设计了一些相关的讨论话题,如在“接打电话”任务中,我让学生讨论:“What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 when you are going to make a phone call in English?”(如果你要用英语打电话需要注意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进行讨论,将打电话时的注意事项、英语句型、词汇等进行整理并记录,然后选派小组代表在班里回答,我对答案进行总结和点评并给每个小组及代表评分。

3.1.3设计形式多样的听力练习资料。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音频和视频听力材料结合在一起,努力给学生创造较为逼真的语言环境。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优美的英文歌曲,设计“听歌写歌词”的课堂活动,将一些适合学生听力水平的歌词设计成听写填空题;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英文视频资料(多为新闻报道、影视动画、语言学习节目等),通过观看5分钟左右的简短视频,学生回答我设计的一些情节问题或语言问题。

3.1.4发放《项目任务书》,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针对学生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特点,我编写并印制了课程《项目任务书》,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查找相关工作任务中涉及的英语词汇、句型和相关工作技巧及注意事项),课后复习(总结归纳学习的英语词汇、句型和相关工作技巧并试做商务听力试题库中试题,归纳本任务中常考的知识点和语言点)。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在课下互相讨论,共同完成。定期批阅,了解学生课下的学习情况。

3.2观察与发现

在采用小组合作式自主听力学习模式后,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3.2.1教师角色进行转变。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不再是操控听力设备的“按键人”,而是整个听力课堂的监控者、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引入自主听力环节后,我首先给出本次课堂的听力任务、练习时间和学习目标,在明确任务要求后,学生可以自己操作机器,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听力速度及播放次数。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如果在规定练习时间内完成我布置的任务后,就可以在电脑听力资料库中选择其他听力材料加强练习;听力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反复播放听力材料,在小组内基础较好的学生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稳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这种自主听力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听力训练,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照顾了听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在教室中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下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听力练习中的难点,并对听力练习中存在实际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我的监控指导下高效地、主动地学习。很多时候,学生为了尽快完成听力任务取得较好的小组排名,课间十分钟都不舍得离开座位,与前六周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相比,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我在学生进行完听力练习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总结,在课堂上集中进行解答和听力技巧点击,使得“教”更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3.2.2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访谈,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这种听力学习模式,认为是一种创新,大大提高了自己对英语听力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期末进行的课程问卷调查中,65.6%的学生表示在实行小组合作自主听力学习模式后,自己对听力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很多。64.8%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在听力练习中起的作用挺大,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很好地带动大家的学习气氛。O’Malley和Charmot(1990)在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提出,要将社会/情感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社会/情感策略是指学习者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外语,包括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以及学习者在学习中控制自己的情绪,消除不安或焦虑等。这种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模式使得小组成员互相合作解决问题,互相交流经验,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不仅提高了每个小组成员的听力水平,而且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另外,我设计了一些课堂活动,如听力练习前的口头warming-up activity(热身活动),听歌写歌词,观看英文视频等。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和总结能力,也让他们学到了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差异。

3.3反思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我共进行了课程问卷调查两次,收集并批阅学生《项目任务书》共四次,对一些师生进行了访谈,并在第十八周进行期末听力测试。在课堂观测中,我发现与原来的听力教学相比,实施行动方案后,学生对听力课程的兴趣显著提高,几乎所有人都能积极参与听力练习和课堂活动,杜绝了睡觉、吃零食、玩手机或聊天等现象。小组合作式自主听力的学习模式不仅使每位学生都成为了独立学习的主人,而且在合作式的小组讨论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还实现了教师在听力学习中及时给予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解惑的目的。

从期末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看,学生对小组合作式自主听力的学习模式比较赞同,96.6%的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激发了他们练习听力的兴趣。根据我的观察和学生期末听力测验结果,大部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听写能力、答题正确率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4.结语

本次行动研究极大地改变了听力课堂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使师生都受益良多。学生的学习受到积极影响,我也改变了自己在课堂的角色,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为每位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这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制订计划、实施措施的教学研究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教师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都是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不仅能够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完善、解决教学与研究领域脱节的问题,使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教师也会在这一实践和摸索过程中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激发热情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是一个大舞台,学生应该是舞台上的主角,而作为导演的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在知识的殿堂中取得更多、更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韩淑萍.行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教育报,2009-4-24,(第5版).

[2]文秋芳.《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方法》评介[J].中国外语教育,2011,VOL4,(3):59-63.

[3]郭颖.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行动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VOL30,(6):141-14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