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工程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11 10:26: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制造业工程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制造业工程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76-02

一、引言

“制造工程基础”是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工业工程应用领域众多,包括机械、化工、制造、航空、金融、医疗、服务等诸多行业,其中应用最广的便是制造业。探索本科生“制造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制造过程的了解,加强学生在制造工程方面的学习,是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的一环。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管理类本科,如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另一种是机械类本科,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1]。对于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而言,很多学生毕业将直接进入制造业相关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在学期间夯实制造工程基础知识,更广泛地了解制造环境、制造工艺以及制造前沿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主要从“制造工程基础”课程出发,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真正地和实际制造过程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制造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分析

“制造工程基础”是一门面向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较多且比较分散,具体包括金属切削加工、机床、刀具、夹具、制造工艺等,而且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本科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来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但是由于其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且与生产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以下的问题:

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缺乏。“制造工程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传统知识的讲授,一些学生认为该课程缺乏先进性,课程内容在现代制造环境中用处不大,进而在学习的时候产生排斥甚至抵触的思想。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制造工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制造系统、虚拟制造、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出现,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该课程课时有限,内容较多,各章节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而且理论性强,与实际紧密结合,仅仅凭借课堂讲授难以保证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材料又比较缺乏。因此,如何结合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该课程内容全面、系统地讲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就变得非常关键。

2.该课程理论性强,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制造工程基础”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诸如材料的性能、机械结构、制造加工过程、制造工艺等理论知识,学生只听讲述很难理解,必须结合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很多内容学生只要到现场一看就很容易明白。但是目前的金工实习等实践内容与课程教学相分离,学生先将理论课程学完才会实践,这种缺少制造工程实际的课堂理论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就变得很重要。

三、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过去两年的授课经验,以及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总结得出如下心得:

1.明确课程引导的重要性。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由于学生对于教学计划的设置往往并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因此在课程初始,应就课程的内容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与引导,给学生讲明本课程的作用,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关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金工实习以及工程实践奠定基础[2]。

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首先,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制作课件,做到生动易懂[3]。如:将复杂的图形、结构进行分解,在讲授过程中逐层出现,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理解;制作动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主观理解,例如在讲解刀具角度和坐标系的时候,可以通过三维影像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插入图像和视频资源,反映生产实际,呈现新技术新趋势;穿插实例和习题,以启发式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等等。其次,在讲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像资源与视频资源[2-4]。过去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仅仅通过课堂讲授难以满足与工业实际紧密结合的要求,另外学校实验条件有限,学生少有机会深入接触实际制造过程。而图像、视频资源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实践中,结合视频教学改变了枯燥的课堂讲授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视频更能把学生吸引到生产实践中来,为学生更好地提供虚拟生产的体验。另外,视频教学也很好地解决了实习机会少、学生多、效率也低的问题。

目前在网络资源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图像资料与视频资料,如Discovery频道的节目How it's made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制造技术,其中不乏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包括很多工业产品,如汽车、飞机等,节目对各行各业产品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和解说,会让学生有亲临现场和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有选择地穿插讲解,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更好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3.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工程实训中心的教学成果,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相互联系,前后贯通。金工实习是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制造工程基础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课程学习内容与金工实习内容更好地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金工实习视频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将工程实践与理论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融合前沿内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对于“制造工程基础”课程的设置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现代制造工业专业人才要求具有很强的先进制造知识,因此,在传统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应通过研究教学现状与现代制造的发展,融入前沿知识,加入制造前沿的内容,做到课程与时俱进,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先进的加工方法,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增加制造工程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对实际制造过程有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增加先进制造技术(如3D打印)的介绍,使学生在对制造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了解制造前沿和最新发展方向。

5.实现管工结合。现代制造工业要求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很强的制造知识,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因此探索将工程制造与工业管理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专业教育的要求。学生对于制造与管理的最初印象是分离的,在课堂中,应结合具体的制造过程将管理知识贯穿始终。现代制造过程产品涉及到各行各业,网络可参考资源也十分丰富,如National Geographic:Ultimate Factories视频资料,详细地展现了众多世界级产品包括法拉利、宝马、阿帕奇飞机,超级大卡车、超级房车等制造工厂的流水线,通过这些视频不仅可以详细了解产品的制造过程,充分领略制造业的魅力,而且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同时,现代工厂不仅展示了车间和流水线,其中也包含了诸多工业工程的理念,如5S、标准作业、看板、精益等。通过这些视频资料的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同时可以与管理知识相结合起来,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安全、质量、环保意识的目的。

6.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改革教学资源获得模式,通过建立网络教学案例库及习题库,解决目前教学内容陈旧、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缺乏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制造工艺、材料、技术方面的最新科技文献,使学生密切关注制造工程发展的前沿动态,拓宽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另一方面,改革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尝试运用分组讨论、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求学生就感兴趣的物品制造过程或行业制造过程开展讨论学习,增加课堂答辩及讨论的环节,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学生阅读文献、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制造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较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探讨了面向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讲授该课程的经验,强调了“制造工程基础”教学中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图像、视频资源辅助教学,力求实现管工结合,并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于晓洋,马自勤.机械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第十二届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1594-1597.

篇2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fault diagnosis is a kind of know and master the equipment in the stat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determine the whole or local is normal or abnormal, early detection of the failure and the reason, and can forecast faul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echnology. Popular said, it is a kind of "doctor" for the device of technology, here said the "equipment" means equipment and some electrical equipment. During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on condition during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diagnosis,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fault diagnosis, and the research of mechanical maintenance of management.

Keywords: machinery; Fault diagnosis; Maintenanc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Q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日益获得重视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发展,机械设备工作强度不断增大,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设备更加复杂,各部分的关联愈加密切,往往某处微小故障就爆发链锁反应,导致整个设备乃至与设备有关的环境遭受灾难性的毁坏。这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及人身安全,后果极为严重。对于机械设备管理来说,设备维修管理越来越趋向现代化,设备维修管理现代化,就是在维修管理工作中,逐步用定量的客观推理的管理方式补充和代替定性的直觉判断的管理方式。在管理过程中,决策者往往必须在复杂、动态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从许多行动方案中选择一项最优的可行方案。

2机械制造业故障诊断分析

机械故障诊断是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简称,它是识别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一门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设备大型化、自动化、复杂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生产依赖设备的程度也越来越大,因此,设备的任何故障都会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机械故障诊断研究的内容包括状态监测、状态识别、状态预测以及故障诊断与处理对策等几个方面。

诊断过程:1)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即指按不同诊断目的将最能表征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用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状态特征信号)。2)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指排除混入状态信号的干扰信息,并对它进行适当处理,提取最能反映设备状态的特征参数(诊断参数)作为识别状态的依据。信号处理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是: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前者是对信号幅值随时间变化的特性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所需的特征信息供状态识别使用;后者是对信号的频率结构(不同频率组成的幅值和相位)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所需的特征信息供状态识别使用。3)状态识别。设备故障诊断过程:状态识别是指将得到的诊断参数值与档案库的标准值进行比较,按一定判别准则。

故障监测、诊断技术分类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按监测信息与诊断对象的关系分类按监测信息与诊断对象的关系分为直接诊断和间接诊断。1)直接诊断;直接诊断是根据诊断对象本身的信息(一次信息)变化,直接判断诊断对象状态的方法。监测轴承的间隙、齿轮齿面的磨损、轴的疲劳裂纹和变形量,可根据这些信息的变化,判断轴承、齿轮和轴的状态都是直接诊断。由于受设备结构和条件的限制往往很难进行直接监测,难以取得一次信息,所以一般都要采用间接诊断。2)间接诊断;间接诊断是监测运行中设备的温度、声音、振动等二次信息的变化判断诊断对象状态的一种方法。间接诊断的依据一般是综合信息,但用综合信息来判断诊断对象的运行状态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采用油温度诊断轴承的运行状态,在判别时就可能出现误判或漏判的错误,因为影响油温度的因素不仅是轴承的运行状态,还有室温的高低,油量的多少和散热条件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因此,根据综合信息提高状态识别的成功率,在故障诊断领域是一个深受重视的研究课题。

3机械维修工程管理的实施问题

在维修工作中,研究机械设备故障的目的是查明故障模式、追查故障机理,以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机械的可靠性和有效利用率。同时,把故障的影响和结果反映给机械设计和制造部门,以便采取对策,提高其可靠性。对于维修工序的管理也是有大的意义,下面简要介绍机械维修问题的管理问题

3.1维修信息管理

维修管理信息是指对维修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处理、登记、储存、检索、总结和传递的一整套工作程序。这里的有关数据资料,不但包括反映事件完成情况的各种实际数据资料,并且也包括事件可能发生情况的各种预期数据资料(如预测、定额、标准、计划、预算等)。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来看,它经历着一个从只处理实际数据资料、进行事后分析的反馈式信息系统,向对各种预期数据进行处理,提供各种计划方案进行事前决策分析的前馈式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信息系统输入的是资料,经过处理、输出的是信息。现代维修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可分为人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所谓人机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系统,信息的解释要依靠管理人员,故人的作用是主要的。而人工智能系统则是高级形态的信息系统,它是模拟人的行为,利用程序本身来修改程序,使输出结果近似于人的智力活动放能。如我国近几年正在研制的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就是属于人工智能圣统。

3.2维修计划管理

维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编制维修计划,合理的维修计划有利于合理的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并能缩短修理停歇时间,减少维修费用和停泛损头。所以维修计划是搞好维修管理、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的有效措施。维修计划的目标是以最低的资源费用使机械设备能在规定的寿命期间内,按规定的性能运行,并达到最大的可利用率。维修生产与产品生产不同,它受机械技术状态、作业安排、意外故障的发生以及维修资源的供应情况等条件的制约,往往给维修计划的制订带来许多困难,因而,维修计划比产品生产计划更具有随机性,不均衡性和复杂性.

3.3维修质量管理

3.3.1维修配件的质量控制。在零部件换修作为机器维修主要方式的今天,配件质量已成为影响维修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首先应抓好配件质量,对于提高机器的维修质量,将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措施是:1.选择最好的供应单位2.外购配件质量控制.(1)样品质量检验在签订供货合同之前,供应单位应向维修企业提交样品。 (2)成批配件的质量检验维修企业接收外购配件时,必须进行检验,以确保进厂配件符合质量标准。

3.3.2维修过程的质量控制:1.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维修过程的质量控制应以日常预防为主,加强维修工艺的管理,即制定正确的工艺标准和完整详细的作业规程,以使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中有章可循。2.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抓维修过程的质量要从关键工序入手。因为维修质量不好,并不是所有的工序质量都不好,往往只是某几道关键工序的质量不好。比如说,勺机器主要性能、寿命、安全性有直接关系的工序,质量不稳定、返修率高的工序,经试验或用户使用后反馈意见大的工序,对后续工序质量影响大的工序等均是此类。

3.3.3维修过程的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控制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维修过程,必须安排相应的质量检验。检验是依据技术标准,对配件,总成、整机及工艺质量进行鉴定验收。通过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作业不转序,不合格的总成不装配,不合格的整机不出厂。总成或整机装配的末道工序均被视为检验的重点。在这些重点环节应设立检验点,由专职检验人员把关。

4结语

篇3

成本管理主要就是读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消耗进行挂历,这些消耗中不仅仅是包括了财务计算上的历史成本,同时还包括了现实成本与未来成本,不仅仅包括有企业的各种内部消耗资金,同时还包括有企业在各项经济来往中的各种消耗。总之,为了更好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就必须要对企业中的各项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如今市场日趋激烈,没有哪一种竞争策略可以让企业永远的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无论如何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都是要进行选择的竞争策略。对于工业制造企业来讲,成本战略的实行关系着其未来的发展与生存。要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就必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1. 当前工业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在管理观念上过于强调支出减少与原材料的节约使用

在成本管理观念上还较为落后,基本只注重对支出的减少以及原材料的节约使用上。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无法实现扩大再生产,那么选择这样的方式能够较为容易的提高企业的收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减少支出、节约原材料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决定,不能够过于执著,在需要增加的时候仍然去要求减少。有很多企业都知识将成本管理局限在企业的内部,严重的甚至是只包括了生产制造过程,而对于其他相关的企业则没有进行重视,例如其上下游企业、竞争者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的成本行为管理都需要进行重视。在很多时候成本管理的目的都仅仅是局限在成本的降低上,很少去从效益的角度对成本的效用进行思考,这也就是只注重节约与减少支出的原因,这样的观念已经落后,很难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1.2成本管理的范畴狭窄

有很多工业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都仅仅局限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事前与事后的成本管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与推广,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的扩大到了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这三个阶段中。因此对于制造企业来讲,如果仅仅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那么就很可能在进行企业投资与生产决策时产生失误。因此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不能仅仅只注重产品的制造成本,还必须要扩大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去。

1.3缺少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机构

当前很多企业都没有在企业的内部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机构,使得成本核算不够科学、合理,这样的成本核算在企业进行决策时就难以准确的获取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等各种重要的数据。例如单位变动成本,这项成本对于企业制定销售价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企业所制定的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主要所定的价格高于单位变动成本,那么所销售的产品就能获取利润。如果企业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机构,那么就没有办法获取单位变动成本的准确数据,那么在确定产品价格时就很难做到合理。

2. 工业制造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

2.1对成本管理观念进行改善

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观念,对传统的减少指出与节约使用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取舍,同时还必须要树立起成本效益的观点。必须要使用成本效益观念来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全面的分析,尽可能的能够使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最低投入并不是仅仅包含有对成本的减少和节约,而是要在成本效益的观念指导下进行新产品的设计、老产品的改进以及对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关注。

2.2成本管理需要打破部门的界限,进行全面协调

成本管理必须要能够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实行全员参与,调动整个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中往往都只是某几个部门或者是某几个工作组来制定计划与具体的执行措施,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出现互相扯皮或者是难以得到整个企业各个部门的重视。要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就必须要能够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将成本管理融入到企业上下每一个部门与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目标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岗位出发制定出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进行自我控制,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调动整个企业。只有这样才能让成本管理的观念融入到企业上下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成本管理的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到成本管理活动中去。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成本否决制,从制度层面上为加强成本管理提供制度上的保护。

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必须要注重全面协调,不能够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单纯的为了节约成本使得其他各种相关因素降低或者缺失。如果因为要降低成本而会影响到产品或者原材料的质量,或者是不思进取,这样的节约根本就起不到作用,反而还会对企业的基本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以及企业的形象造成严重的破坏。而是必须要对成本管理中的所涉及到的所有因素进行全面的协调,在能够见底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研发。

2.3完善成本核算机构

要进行全面成本管理就需要有专门的成本核算机构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进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所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数据,使得企业在进行决策时不再盲目,让企业在竞争中可以获取更多的成本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还必须要通过对成本管理意识的树立来保证成本核算机构的各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还必须呀聘请专业的、高水平的成本核算人员。只有拥有了专业的成本核算人员才可以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与此同时,还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完善成本核算机构时必须要注重职责与权利的匹配。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机构要形势其职责就需要有一定的权利来作为支撑,同时当企业的成本管理目前确定之后,将目标进行分解,并对每一个具体的部门以及个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与职权进行明确,同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考核当中作为考核依据。无论是权力还是义务都必须要匹配才能够发挥出作用,也只有让成本核算机构在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并拥有了相匹配的权力时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成本核算。

结语

在现代工业制造企业中,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为此,必须要对成本管理进行高度的重视。从企业的各个方面入手分析当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成本管理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去。

参考文献:

[1] 王虎刚.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探析[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12).

篇4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 工程造价 管理控制

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工作,且对于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本文基于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文章就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和探讨。认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在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和结算管理等环节着手,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多种控制手段和措施,使工程造价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工程造价对于不同的建设主体,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即业主来说,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从筹建一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所花费费用的总和。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即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造价指的是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工程价格,系指按国家规定由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确定的工程施工价格。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在合理使用人工、材料、机械的基础上,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同价格范围内,以追求最大利润空间为目的。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工程施工和工程竣工结算各阶段,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

二、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制定投标战略时定位不准,不能准确把握报价的合理性,恶性竞标,或为追求高利润报价过高,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不能中标;或为了中标而一味地压低报价,致使施工企业低于成本价中标,造成严重亏损。或者投标时只考虑工程的情况,忽略了业主的经营管理方式,结果在日后工程的施工和结算时困难重重。

2.对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的理解不够透彻,或与业主存在理解上的误差。对合同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及材料价格的签发、确认等约定不明确。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分析不足,不能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理规避风险。施工过程中轻易相信业主、设计单位的口头承诺,增加施工工作量,却未及时取得书面文件,未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竣工结算时索赔难。

3.项目所需资源的单价上涨。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施工期间设备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大,面临材料单价和人工单价上涨的风险。

4.技经人员素质不高。工程建设中,技术与经济是密切联系的。但就目前现状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工程经济工作得不到重视,被认为是辅助的、可有可无的专业,致使工程技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的专业有学经济的,有学工程的,有学其他学科的,甚至有没受过任何专业培训的,大多数人知识面单一。投标预算人员只负责投标报价,现场技经人员只负责工程费用的事后追加和结算,并未真正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中去,经济与技术脱节,已不能适应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三、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应把握的几个重点

1.合理确定投标报价,争取中标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中标后,才谈得上工程项目管理,所以说争取中标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而承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能否中标,取决于承包方的报价、施工质量、工程工期、技术方案以及同业主、人、投资方的关系等诸多因素。为此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制定投标思想策略。在对某项工程投标活动中要做好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电力建设市场的竞争形势,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摸清业主的发包工程,从而确定本公司投标思想和策略,如果本公司对某项工程在资质、技术、装备方面有优势,而发包的条件在利润或业绩方面都有利可图,则应决心夺标并中标。(2)分析标书、合理确定投标报价。投标报价是能否中标的主要因素,报价过高,由于竞争激烈,显然是不能中标的,而一味地压低造价,又会使施工企业亏损。为了中标,必需根据建筑市场状况,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乎实际的承包总价。(3)组建一个合理的报价班子,经验丰富的报价班子对于能否报出合理价格、提高中标率来说至关重要,其人员应直接参与标书的编制,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

2.仔细研读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业主往

往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隐含了大量不利于施工企业的条款。再者施工企业很难权力对等地参与合同谈判,往往受制于业主,承担较大的合同风险。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招标文件与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遇到疑问要及时向业主咨询,特别是涉及到费用的款项要多与业主沟通,清楚业主的意思。从而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想办法规避风险。

3.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认真实施工程索赔制度。施工阶段成本

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工作、合同谈判,已经基本明确承包工程的合同价。在现阶段,一般是固定总价承包,只是在工程变更及其他条款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工程合同价格的调整,所以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实际成本开支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水平,成本越高盈利越低,成本高于价格就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本控制应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条件下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措施之中。

4.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的管理依赖于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目前施工企业普通使用的“造价通”便是一种以信息咨询中介组织为基础,由计算机网络系统支持的能及时反映市场变化的设备、材料及造价信息网络。除了这种信息网络外,企业应自己建立的材料价格信息体系,规避材料单价上涨的风险。从我公司多个电力建设工程投标项目情况看,电力建设安装工程中的高压管道、进口阀门、六道的风门和膨胀节、电缆等主要材料是甲供,其余全部材料都是由施工单位提供的。

5.重视技经人员的素质培养。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就必须重视技经人员的素质培养。施工企业因为具有一线作业的优势,可以在一线技术人员中选择人才,将其培养成技经人员。投标预算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学习交流,而现场技经人员则应参与到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去。定期为技经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让他们随时紧跟当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已实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从事造价管理的技经人员应持有造价工程师资格才能上岗执业,这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总之,怎样结合工程造价理论和项目实际情况来将电力工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优化配置,以此来从根本上加强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电力工程造价的增幅管理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是目前所有施工企业及其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一道课题。只有做好程造价管理,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电力行业的投资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进一步把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篇5

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也的变化也日新月异,土木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及新工艺层出不穷,新型建筑产品在不断涌现,施工企业间竞争也日益加剧。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保证工程的质量,并获得适当的利润,使企业可持续良性发展,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大体可分为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三个部分。

1投标(施工前)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产品的交易过程也是建筑合同价格形成的过程,施工企业要想获得工程,就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获得项目的必经阶段,也是施工企业造价控制的基础。

1.1投标准备

施工企业在获取招标信息后,组建包含技术、经济、法律和造价相关专业人士的投标团队。投标团队在认真仔细研究招标文件的基础上,根据拟投标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积累的报价资料,收集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计价文件、定额标准、政策性调价文件、主材和设备价格等相关资料。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项目,要根据招标说明、图纸、地质资料等招标文件资料,计算主要清单工程量,复核清单工程量,为投标阶段归避风险,采用适当投标策略提供依据。施工企业根据汇总后的工程量,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和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

1.2预算文件编制

预算文件编制要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格式,内容清晰、项目完整,对招标文件要求的工作内容,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按施工设计图纸详细计算套价,不漏算也不多算。工程投标报价确定时,要本着“既能够中标,也有适当的利润”的原则,不能只追求中标而不考虑效益的问题,为评标出现低于成本价为废标埋下隐患;也不能为眼前中标,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来弥补报价的不足。应认真研究招标项目,不投亏损标、不投微利标,从源头上保证项目的盈利性。

1.3报价策略的选择

施工企业在报价中,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招标项目的特点出发,来选择投标的艺术,从而提高中标的可能性。比如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对前期结算项目如前期措施费,土方工程等可以适当提高报价,提高资金时间价值,后期项目如装饰装修工程可以适当降低价格。在工程量复核过程中,预计今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可以适当提高单价,反之降低单价。

2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施工阶段是建筑产品的生产阶段,是形成建筑产品的关键时期,也是施工合同实施的过程。这一阶段周期长,涉及利益相关方广,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繁多,是施工单位进行成本控制的最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重点是要做好“节流开源”。

2.1编制施工预算

结合施工图纸,认真编制施工预算和工料分析,做好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的“两算”对比。全员树立成本意识,建立成本明细台帐,让“一切为了效益”深入人心,为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节流”工作打好基础;后期施工中如果发现成本偏差,能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整偏差。

2.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也会影响工程造价。同一项目,不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会相差很多。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以往工程经验,结合项目具体资料,编制适合自己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安排人才及计划,衔接好每一道施工工序,并对施工组织设计不断优化,以降低施工成本和措施费用。

2.3强化合同管理

施工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合同管理的过程。施工合同作为保障承发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依据。因此,要强化合同意识,对关系到工期、质量要求、结算付款方式、双方责任及工程保修等条款,要认真推敲,仔细研究,尽量归避法律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对合同执行情况做动态分析,并对分析结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施工企业要培养员工的证据意识,如果出现非施工原因造成造价变化,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索赔,精于索赔,通过索赔增加结算价款,做好“开源”,并顺延工期,降低逾期违约风险。

2.4做好材料管理

施工项目的主要成本是材料费用,约占工程成本的60-70%,材料的采购、保管和使用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环节。施工企业应做好材料价格的积累,并时时掌握市场价格,选择质优价廉信誉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材料价格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严格的领料程序,及时分析材料用量,关注动态库存,统筹安排;一方面避免积货造成保管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不因材料供应不上造成人员、机械窝工,增加施工费用,甚至影响工期。

3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竣工阶段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工程即将完成合同约定内容,要进行竣工验收时,要收集招投过程及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一切和造价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文件、竣工图、工程变更签证单、工程结算书、往来函件、会议纪要等记录和凭证。根据事先确定在合同文件中的调价办法,及时详尽地做好调价。施工过程是一个一次性的、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过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应合理预测、加强管理,积极采取措施,不断积累,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自己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体系。

作者:李存英 高红霞 单位:淮南联合大学

篇6

1工程造价概述以及重要意义

工程造价是石油化工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炼化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石油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工作也正在由政府定价转向政府指导、国家调控、市场制定的方向发展。工程造价贯穿于炼化企业的每一个工程项目中,从项目的决策、项目的设计以及项目的施工阶段都要进行工程造价管控。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石油化工行业也飞速发展,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炼化企业,零星检维修、设备大检修、装置扩建改建、项目技改等工程繁多,各种材料、人工、机械消耗量及耗用资金的核算是企业每年的一项大的支出。作为企业的工程造价部门,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科学的措施对造价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确保炼化企业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的投资把好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正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

2对工程造价实施管控的作用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为让全部环节都朝着较佳的方向发展,需要利用科学手段对其的实施管控,让其中各种问题得到解决。否则施工中如有环节受到阻碍,此项工作就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施工方就有一些资金上的损失。对此方面的资料进行查阅后可知,其产生的变化要设计和决策存在一定关联,这两者均与工程造价存在密切关联,其余层面虽然也会对此有一定的作用,但使其发生的改变远没有如此之大。为此,要想在此方面实施严密管控,就要对设计和决策两个实施重点分析。

3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与管理对策

3.1编制决策规划时期的管控

要想对石化行业的造价实施管控,首先要从基础层面入手,进行决策的筹划时,与施工有关的各个组织与个体均需要参与其中,共同讨论如何更合理地处理这些事宜,编制出各种方案,对这些方案实施综合对比,选择其中能在利润和技术完善程度方面找到平衡的方案。在具体决策规划中,需要处理以下问题:(1)对决策内容实施分析,然后结合工程实际考虑其中是否存在纰漏,如有则采取较佳的措施进行处理,也不能忘记对预算实施处理,不可超过正常限度。(2)收集各项数据,然后对全部数据实施整理,从中选择较为合理的部分,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辅助挑选,选出详实、可靠的部分,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后续的工程问题实施预测。(3)调查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其能创造的经济利润,记录工程的实地信息,然后了用符合工况的方法对成本实施分析,如此就能分析出能对工程产生干扰的各个事项。结合要素的特点,编制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管控,如此就能确保造价能在合理区间浮动。

3.2在设计期间对造价的管控

在进行设计时,对工程造价实施合理管控,不仅能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也能让成本方面的资金得到削减。在此阶段,采取巧妙的手段对此方面造价实施管控,能确保后续的施工环节无障碍展开。在此期间,也要对工程造价是否合理,也要对各项数据实施测算,保证各项数据无误,如此才能确保工程造价符合工程造价管控的具体要求。想要处理这个我让你用,就要对设计方进行监察,对设计过程全面管控,保证图纸的各个细节均达到合理地步,确保对施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要以统一的方式确定工程的预算,将这些结果交给造价管理部门,通过审核之后就能确定最后的预算审核结果。如此,要采取符合实际、严禁的方法,对惩治和奖励的制度进行创建,在结合制度的内容的基础上,对设计方式实施鼓励和奖励,其中的优秀设计人员也要给出物质上的奖励。

3.3施工中的造价管控

在实际施工中,要处理此方面的造价管控问题,确保设计方式能在实际施工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如此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防止这些问题对施工产生负面影响。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分析与工程造价存在关联的事项。在地工程项目实施管控时,有关的人员要保持密切沟通,彼此密切的配合,如此才能提升整体的施工效果,让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提升,使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施工方案能对施工过程实施较佳的指导,达到对建设花费的管控。

3.4验收时期对造价的管控

在一个工程建设当中,工程验收指的是施工单位依据实现设定的要求,对一些事项进行处理,将其交给专业部门检测之后,建设方将各个款项交给施工方,以上各个环节组成的整个过程。整个验收过程包括竣工、部分工程和分项施工等。此方面造价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分部工程们,在开展验收时,要坚持使用谨慎的检查方式,对每个施工部分的签证和计量进行等部分实施分析。

4结语

总之,在实际施工中和施工开始后,存在较多缺陷,为此类工程的造价实施管控带来较大的阻碍。因此,要对此方面的造价实现良好的管控,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人员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要对造价实施全方位管控,不断研究能削减工程造价的方法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也为社会各个方面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在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如何才能加强对工程造价在招标投标、合同签订、施工、工程结算等各阶段的有效的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实施的关系

对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按建设工程固有的特征,可划分为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阶段、工程保修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工程造价可划分为招标或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的协商确认、工程进度和成本核算、工程结算、维修预(结)算。由此可知,各阶段的工程造价与各阶段的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是紧密相连且统一的,即随着工程项目实施的阶段不同,工程造价的运用方式和内容也不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造价同时也在指导着各阶段的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二、工程项目实施各阶段的造价管理

1.招标投标阶段管理

这个阶段的管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合理确定项目实施成本。在招标投标中,投标竞争重点之一就是价格竞争,而价格优势的形成要求造价编制人员凭借自己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从以往类似施工条件、结构相似的工程中取其实际成本资料及食业内部定额计算出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上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措施和施工组织方案、生产部门提出的设备配备规模、劳资部提出的各工种结构和人员规模及招标文件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确定工程量清单中各分部分项目的人力、材料、机械等的费用;根据工程所在地与现驻地距离及需调遣的人员设备数量调遣费用、项目部管理人员数量和交通工具、检验工具等配备情况计算现场管理费用及本工程应交的税金;再加上招标费用和预计发生的交工后的保修服务费等计算出施工企业承揽该工程的全部直接支出。并以此作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最低报价提供给决策者,从而为企业既能中标又能取得合理赢利奠定基础。(2)根据报价策略,确定投标报价。有了一个项目的成本与造价,施工企业还应讲究报价策略。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对一个工程总报价基本确定的项目,灵活运用不平衡报价法,把某些项目的单价定得比正常水平高些,把另一项目的单价则定得比正常水平低些,但必须避免出现畸型报价,导致废标。

2.合同签订阶段管理

合同是工程管理的灵魂,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就应将一切工作都放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上,争取更多的权益,减少转移或规避合同风险因素、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合同订立的原则。因此,在合同签订阶段就必须充分结合工程造价管理。合同价款及工程款支付是合同签订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及支付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订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可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应区分不同的施工管理模式,依据中标的工程量清单报价,界定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风险,明确索赔条款,做好项目的事前控制;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量。

3.施工阶段管理

在施工阶段,应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条件下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措施之中。(1)编制目标责任成本和目标责任预算。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造价编制人员应指导项目部确定工程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控制计划。存中标额的基础上调整预算以确定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即从中标额中减掉间接费用、利润等项目,在确定预算成本中的税金时,如果其数额高于或低于向业主收取的数额时,要按实际应交数予以调整;现场经费中的临时设施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先将中标价中的临时设施费减掉,再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产生的费用计入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项目成本的最高限额,严防突破。根据本工程的合同承诺、工程所处环境、人力、配备及市场发展趋势分别制定出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及数量比较大的材料单价控制表,制定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项目部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2)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控制与管理。在人工费控制上实耗工日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日数,并结合实际发放工资与定额工资的情况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材料采购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从厂家进货,拉大与预算价的降幅,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实现工程项目的低成本目标控制;材料采购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预算数,实耗数与预算数有差异时,应认真进行分析。关于施工机械费的控制,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的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计量准确。同时,还要按月做好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成本,并要按照目标责任预算考核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分析,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纠正偏差。

4.工程结算阶段管理

在工程结算阶段,项日经济效益的好坏,还与最后阶段工程结算编制的正确、完整与否息息相关,工程项目做得再好,如少算,漏算那都是白算,包括对前面的一切的成本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一切的努力都将会付诸东流,所以最后的汇总也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中标价加上各种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费用便形成了最终结算额。在向业主提出最终结算额前,造价编制人员必须与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如发现实际支付和应收入二者之间有差距,应查明原因。

三、结束语

为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招标投标阶段,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工程中标后,要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等,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文,丁本信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案例分析[M].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篇8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施工企业的总造价也在不断上涨,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众所周知,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降低企业成本,而要想降低企业成本,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企业建设项目达到预期盈利效果的重要保证。要想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就需要发挥项目管理与运营人员在项目的设计、招标、施工以及结算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防止投资超标。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使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要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对人员的组织、技术的利用、合同的保障,信息的流通等进行综合管理,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施工成本,最终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得到的长远发展。

一、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工作。企业之所以进行造价控制,是要把造价控制在承包合同规定的价格内,在价格允许的范围内保证施工的工期与质量。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报价并实行动态监控

为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更好控制,首先应该建立工程清单数据库,作为成本预估的标准。应当在本行业权威单位的指导组织下,建立详细地工程清单数据库,包括各类项目的工程总量、各阶段分量、总价及各部分单价等等,并及时进行动态的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当接到一项工程时,就可以依据数据库,作出科学合理做的成本预测。同时,根据实际市场价格和企业预估成本来合理确定人力、材料、机械等要素的投入比例,尽量优化组合,合理控制各项费用的投入。另外,企业的报价应当以企业预期的利润和企业发展策略为出发点,尽量使得出的报价具有市场竞争力。另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改进施工组织方式、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使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发挥注册造价工程师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

注册造价工程师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造价人员,对施工建筑的成本、财务规划、法律等具有专业的认识。能对承包价格作出科学理性的分析,并能够制定出清晰合理的成本计划、投标策划及建筑合约等文件。并能合约纠纷仲裁以及出现事故时保险费损失估值等情况出现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发挥注册工程师在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作用。

(三)做好竣工验收和结算工作

竣工验收和完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环,其作用不可小视。施工验收人员一定要熟悉设计要求,对工程的外型、构造、设备、材料、进度、质量等实施全面考核,逐项按要求审核。审核合格后,应依照相应的工程计价、合适的取费标准,依次计算工程费用,最后合计工程总造价。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竣工结算工作,做好清单核对并进行备案,并严格实行初审、终审审核制度,多次核查,以免重复计价,保证工程造价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做好工程的竣工验收及结算工作,争取使资金尽早到位,保证施工项目的效益。

二、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管理

(一)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在承包工程时,要签好施工合同。认真研究建设单位的合同文本,保证合同的平等、合理及法律效力。合同签订前要召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开会讨论,共同把握合同条款,形成有利于施工企业的文件。另外,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以合同要求为依据,以具体资料为基础,向建设单位提出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合同承包价进行调整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与合同不符的事件,应及时作好原始记录,并请监理单位签认,尽可能掌握详细、全面的资料以便及时调整合同的不合理规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本身责任造成过错应当及时纠正,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果由于非施工单位造成违反合同的现象出现,要及将情况告知建设单位并妥善处理,进行备案,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工程进度。

(二)落实施工管理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管理工作:1、开工之前,施工图到位后,要仔细核对工程量,仔细查看是否有与合同不符的工程量,核查无误后,对具体施工方法做出详细计划。2、如果由于设计图纸变更导致工程数量变动或者施工难度加大,应及时提出,并给与合理的资料,及时同设计、建筑单位协商费用问题。如果由于水文、地质情况导致的施工难度增大或者延误工期的情况也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3、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图纸设计不当要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如果未被采纳,要提前说明施工可能出现的结果,比如有可能由于施工准备不充分、条件不具备或有严重干扰而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不能如期完工或者停工的结果。4、由于不可抗的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应当做好记录说明,比如隧道塌方、地震、水灾等原因造成交通中断、工程损坏、原材料损失等情况,这些都应当及时做出报告,有需要可以附加图片资料,交与建筑方或投资方,说明情况。⑦由于建设单位自身原因造成供料不足甚至停工待料的现象或由于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造成的与设计要求不符以及由此造成损失,要及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责任。

(三)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材料花费在工程总造价中约占近一半的比例,但是材料的价格具有浮动性,因此,调价工作的重点就是材料价格的变动,需要做好以下管理工作:1、材料进场时要进行及时汇报,标明材料规格、名称、数量、价格等详细信息。2、对国家或行业部门颁发的材料调价文件及执行时间进行保存记录,作为要求建筑方合理调价的依据。

(四)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篇9

项目造价管理是项目全过程的管理,贯穿于项目始终,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投资额,并顺利实现管理目标,通过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实现投资效益的提升。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于降低项目工程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态,也有利于提升员工积极性及主人翁意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1 与立项决策同步开展造价管理

1.1 认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阶段,要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保证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项目建议书通过审批后,要全面的进行项目分析,考核项目经济的合理性、技术的实用性,并有效评价项目社会效益及资金情况,确保资金的有效落实。调查工作要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细致的进行,全面准确的开展分析工作。项目编制投资估算时要确保估算指标详实、准确,提升计算质量,为项目决策提供准确的投资依据。

1.2 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规划

总体规划设计作为建设单位设施建设的总纲,一经确定就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项目布局及勘察设计的依据。项目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从项目功能布局实用性及系统性入手,合理节约用地,全面保证项目布局紧凑、合理,有效分析地形地貌特点,并加以利用,提高项目密度及容积率,合理控制项目单项工程建设费用,进而降低项目工程造价,提升经济效益。

2 加强重视、严格实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2.1 严格规范设计活动

项目设计阶段是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要全面提升设计质量,合理控制项目造价。一方面,设计单位的好坏关系是项目设计的关键,应对设计单位资质进行全面审查,判断设计单位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应全面参与项目设计工作,并提出设计建议,从根本上保证项目设计的合理性。项目设计过程中,甲方与设计人员应加强沟通,及时回复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项目使用功能及费用进行反复推敲,不断进行项目技术、经济及效果评价分析,实现项目设计的不断优化。

2.2 组织实施图纸会审

加强图纸会审工作,提升施工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项目施工建设前,建设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将材料使用及设计缺陷作为图纸审查的重点,并以图纸会审纪要的形式加以体现,进而不断纠正设计中存在的失误及缺陷。要全面加强图纸会审质量,不能只流于形式,要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保证项目工程质量,避免因图纸设计不合理造成严重浪费,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3 项目的施工过程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3.1 施工现场的组织规划与管理

在正式进行项目的施工前,要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理、经济的的施工设备;加强材料管理,合理布置场布图,并确保材料及时、合理调度及周转;划分工作面,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适当加快工程进度。以项目合同为依据,全面加强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管理,实现责任有效落实;按照合同约定合理编制进度计划及进度款报表;出现工程变更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会同监理及甲方进行现场签证,确认工程量及价款;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工程停工要及时进行工期签证;如果是开发商引起的工期延误或造成一定损失的,要及时明确责任并办理书面签证手续。内业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全面加强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项目工程造价。

3.2 人力、分包成本的有效控制

项目分包可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量入为出,项目结算时,应以项目分包合同为依据进行,由责任部门进行验收,方可进行结算。项目包清工要考察队伍整体水平,确保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项目分包及包清工都应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明确责任,做到奖罚分明。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提升工作效率,调动工人积极性,降低施工成本。

3.3 加强对工程物资消耗的监管与控制

项目施工材料成本及机械设备费用是工程直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较大的压缩空间。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材料成本及设备费用,有利于项目成本控制。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及收发制度,在保证项目顺利施工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材料储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关注市场动态,要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选购材料,确保材料质量。针对使用量大、价款总额高的材料,应该通过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选择合理对方地点,避免二次搬运及摊基损耗造成成本增加,材料要按计划发放,详细检查材料数量及质量,做到准确记录。限额领用周转材料,并做好材料回收工作,全面控制材料成本。同时,根据项目情况,合理配备机械设备,对于租用的设备,要选择适当的租用形式。合理调度及使用机械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防止设备故障造成使用成本上升。

3.4 科学控制项目施工中的整体效益

安全施工是保证项目质量的根本,同时也是项目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全面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成本合理控制。一味提升项目质量将导致项目成本的严重增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而过分压低项目成本,又会造成施工质量下降,对企业信誉及未来发展带来严重后果,项目施工质量及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应恰当选择平衡点,在保证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提升项目质量,实现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提升。还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造成的项目成本增加。工期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协调工期与成本的相互关系,寻找最佳工期点成本,避免因工期延误出现索赔,合理控制项目成本,降低项目工程造价。

4 及时开展竣工结算,加大核算力度

4.1 加强重视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完整、可靠的竣工资料是项目竣工决算的基础,应全面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及归档,确保资料完整性及可靠效能感,并应及时将工程技术资料交付甲方。项目部审核并确认资料后,将资料提交到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对中标预算和材料实际消耗、项目人工费等进行全面分析与审核,以保证项目竣工决算的准确性。

4.2 严格执行成本核算

要以预算成本核算原则及实际成本核算原则为指导,全面加强成本核算管理,提升核算质量。分析项目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判断成本管理工作未来方向,并不断寻求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制定考核及奖惩制度,提升员工积极性,合理控制项目成本,有效降低项目工程造价。

4.3 切实推进应收账款管理

项目竣工后要及时通过工程结算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项目部在工程结算完成后,要及时收回资金,如甲方不能一次性清偿债务,要以协议的方式确认还款时间及违约责任,加强对债务单位的责任约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中,企业若要从根本上减少物资浪费、虚报等有损利益的事项发生,就必须分别针对决策立项、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结算,逐一采取相应的监督与管控措施,并以具体生产操作中的成本控制为重点,将成本消耗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篇10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从工程建设立项到工程项目决算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造价管理。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所以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科学管理方法,自工程招投标开始,至整个工程竣工结算为止,合理确定造价和有利控制造价,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效果。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将“指令性任务”变成了企业通过投标而产生的工程项目,现在的建筑市场属买方市场,施工单位处于相对劣势,所以施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要想通过竞标中标,必须确保编制出高质量的、规范的投标书,才能使标书在正常程序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过全面分析决策,决定参与某工程投标后,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投标对象:在选择投标对象时,做到能投则投,不利不投。一般情况下选择适合本企业施工能力和特点,可以发挥企业优势的工程;适合当前企业经营需要,并具备投标的条件的工程。

(二)答疑:一定要仔细研读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及其他资料,从中找出问题及疑问,向招标方积极咨询。

(三)编标:企业应成立高质量高水平的编标小组,分工、责任明确。投标书应充分响应招标文件,按图纸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准确、合理应用报价依据和定额,以确保工程报价的准确性。对于有些图纸不全的,需凭经验估算的,应咨询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人员,不高估冒估,且不应低于成本价。

(四)确定最终报价:合理的最终报价是工程中标的前提。最终报价确定应按不同的评标办法定价,分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投标策略。在投标活动中,如果采用的投标策略合适,又有好的作价技巧,就可以提出合理的报价,取得成功。

二、工程项目实施各阶段的造价管理

1.招标投标阶段管理

这个阶段的管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1)合理确定项目实施成本。在招标投标中,投标竞争重点之一就是价格竞争,而价格优势的形成要求造价编制人员凭借自己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从以往类似施工条件、结构相似的工程中取其实际成本资料及食业内部定额计算出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上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措施和施工组织方案、生产部门提出的设备配备规模、劳资部提出的各工种结构和人员规模及招标文件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确定工程量清单中各分部分项目的人力、材料、机械等的费用;根据工程所在地与现驻地距离及需调遣的人员设备数量调遣费用、项目部管理人员数量和交通工具、检验工具等配备情况计算现场管理费用及本工程应交的税金;再加上招标费用和预计发生的交工后的保修服务费等计算出施工企业承揽该工程的全部直接支出。并以此作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最低报价提供给决策者,从而为企业既能中标又能取得合理赢利奠定基础。

(2)根据报价策略,确定投标报价。有了一个项目的成本与造价,施工企业还应讲究报价策略。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对一个工程总报价基本确定的项目,灵活运用不平衡报价法,把某些项目的单价定得比正常水平高些,把另一项目的单价则定得比正常水平低些,但必须避免出现畸型报价,导致废标。

2.合同签订阶段管理

合同是工程管理的灵魂,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就应将一切工作都放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上,争取更多的权益,减少转移或规避合同风险因素、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合同订立的原则。因此,在合同签订阶段就必须充分结合工程造价管理。合同价款及工程款支付是合同签订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及支付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订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可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应区分不同的施工管理模式,依据中标的工程量清单报价,界定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风险,明确索赔条款,做好项目的事前控制;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量。

3.施工阶段管理

在施工阶段,应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条件下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措施之中。

(1)编制目标责任成本和目标责任预算。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造价编制人员应指导项目部确定工程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控制计划。存中标额的基础上调整预算以确定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即从中标额中减掉间接费用、利润等项目,在确定预算成本中的税金时,如果其数额高于或低于向业主收取的数额时,要按实际应交数予以调整;现场经费中的临时设施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先将中标价中的临时设施费减掉,再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产生的费用计入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项目成本的最高限额,严防突破。根据本工程的合同承诺、工程所处环境、人力、配备及市场发展趋势分别制定出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及数量比较大的材料单价控制表,制定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项目部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

篇11

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决策阶段,项目规模的大小、建设水平的高低、建设地区和地点的选择、施工工艺的采用和相关设备的选用等都会对工程的造价造成影响。合理地确定工程规模的大小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直接影响,建设标准水平的高低就是要明确施工中的各项指标,它的合理设计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费用的高低。且工程建设地区要尽量选择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施工中的运输费用同时还可减少流通时间。工程建设地点的选择应尽量考虑土地的节约、地质的选择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施工中工艺、设备的选用要遵循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原则。最后,还要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和成本的比较,科学决策、正确判断。

2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 进行工程前期招标的设计,选择优良的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法,且在投标的设计阶段要全方位考虑,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工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投标的考量,投标设计完成后还要组织专家综合对方案进行评比。

2.2 进行工程的限额设计。项目的限额设计人员要熟悉掌握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熟悉材料预算费用,然后进行科学的概算,最后要进行初步设计概算来控制施工图设计及费用的多少。因此,施工中的各个部门要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科学地把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结为一体,将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同时在施工中还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保证施工限额和费用的稳定性。

2.3 设计阶段要明确应采用合同措施,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施工中设计方案的随意变更。应当在合同中明确当工程变更或修改的费用额度时的限制条款,通过合同措施加强管理。

3 招标、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要积极采用订单模式进行招投标工作,这种模式是指招标单位提供统一招标文件,投标单位根据招标文件中设计的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按照企业定额或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现行消耗量定额及造价管理机构的关于施工项目的各项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投标报价工作。这种科学的招投标管理可从整体上加强对工程的成本控制。

同时还应注意,在工程量清单编制完成之后要发给各投标单位。这样做是为了投标单位对工程量清单进行科学的预估和复核。

最后,投标的报价完成之后,投标单位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及时提交投标文件。这样做是为了评标委员会及时地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方案进行评定。采用这种投标模式是为了使投标单位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和合理。

4 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成本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4.1 应当重视施工合同。在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和控制阶段,施工合同是重要的依据。其严谨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阶段的科学管理。一方面施工合同要保证严谨,另外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当加强管理,因为这是保证施工合同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合理性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建设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一方面要依据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要严格履行施工合同。

当施工部门未按要求严格履行合同的规定时,相关的建设单位可依据合同向施工单位提出反索赔措施,做到先发制人,此步骤可以相应地减少建设单位的损失,从另一个角度上控制工程造价。

4.2 工程量的科学统计。工程量的统计作为造价管理的一项最基本工作,要求统计人员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应当掌握一些施工常识,这样就不会错算、漏算工程项目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应与预算人员密切配合,发现可以进行索赔的因素要如实做好统计报量方面的工作。

4.3 加强施工中索赔工作的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人员应当熟悉招标书中的规定和合同文本中的规定,了解和熟悉洞察一些重要的索赔机会,通过抓住索赔机会来对正当权益进行维护。在施工中常见的索赔项目通常有:工期延误的索赔,工程变更的索赔,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索赔等。承包商应当注意索赔程序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这样做是为了使日后的索赔工作能有理有据。

4.4 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变更。施工中,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工程施工的地形或地质变化、障碍物的处理、材料的第二次转堆、无法用定额规定进行计算的大型设备进退场费用、工程其他零星的修改签证、工期延误、不可抗力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都会造成施工中的变更。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施工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现象的发生。对于那些必须进行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才可进行,同时,变更应当是提前实现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提前使工程施工方的损失和施工量相对减少。

4.5 施工材料价格控制。工程施工中的材料费用是工程项目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严格控制工程中的材料费用。这就要求施工中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进行费用的控制,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材料用费的相关市场信息,可以做到竣工后结算阶段的有理有据。

5 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5.1 加强签证管理,积极组织索赔。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和相关造价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就重视施工签证,这样做是为了在工程结算时有理有据地对总索赔提出要求。施工单位要善于收集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施工证据,如设计变更、赶工、不可抗力等签证工作。及时、有效和合理地提出索赔方案,以力求在结算时总体索赔成功,这样做可以为工程方减少施工损失、争取最大利益。

5.2 科学管理,减少或杜绝工程款的拖欠。当前我国的市场是买方市场,许多施工单位的施工项目少,这就被一些建设单位利用,这些建设单位通常把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转移到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的签订时出现资金到位情况困难,这样就要求施工单位在签订并严格执行合同的时候,约定投入,遵守效率。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出现施工企业大量垫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现象的产生。

6 结语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不仅是为了防止投资突破工程的预算,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为了从整体上有效促进工程的实施和施工的管理,唯有这样,与工程施工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投标概述

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既是设计阶段概、预算控制实现的目的,又是核实工程投资规模,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依据。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工程施工合同价款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今后的施工以至于工程竣工结算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在招投标阶段有效控制投资,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建筑市场的全面开放和建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招投标工作已全面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如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对工程投标的每一个阶段实施造价控制,降低工程成本,力争取得较高的中标率和理想的投标质量,已成为建筑企业经营管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在建筑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其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计价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加强建筑设计阶段工程的造价管理,将投资估算编制进一步准确化,使得投资估算能够更好的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把造价控制在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是把建设投资合理的用在各工程项目、各单位以及各分部分项之间,施工企业为增收创效所采取的有利措施。通过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合理规划企业的投资资金,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还可以推进我国建筑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建筑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建筑市场的供需状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时,建筑市场的需求增加,承包商在成本中加上较大幅度的利润后,仍然有把握中标;而当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建筑市场萎缩时,由于竞争加剧,此时承包商为了中标,利润幅度较低,甚至为零。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规律,可见建筑市场的供需状况对工程经济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当建筑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时,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非常敏感,建筑市场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反映在工程造价的改变上;而当建筑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时,其影响程度相对减小。

2.投标决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投标人通常根据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及对竞争对手的实力进行分析后,结合本单位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出最后的投标报价余额。其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方法:①以获得利润为目标;②保本或微利为策略;③以最大限度低报价为策略;④采用超常规报价方法,如不平衡报价等。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使用推广建设部统一颁发的国标建设工程计价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使工程造价更趋近于工程实际价值。在计价规范计价模式下,工程量由招标人提供,报价人的竞争性报价是基于工程量清单上所列量值,该计价模式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同时在合同条款的约定上,双方的风险和责任意识加强,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承担工程量变更或计算错误的责任,投标单位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负责,所以,工程造价得以科学、严谨地控制。

4.业主对建筑产品质量及新技术应用程度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任何商品都有其质量标准,建筑产品也不例外,如果业主为了获得更高的质量或缩短工程合理的建设工期,必然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另一方面,新技术、新施工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承包商在报价时会考虑风险因素。

三、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优化设计,将资金在各项目以及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均衡的分配是有限的投资金额尽可能的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进行科学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投标过程中基本上决定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规模、建设方案、建筑标准以及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确定了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施工预算就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整个工程的造价。以下就对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进行具体分析:

1.明确施工材料的价格走向。施工企业应该及时准确的获得建筑材料的价格及其变动趋势和供货渠道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招标的过程中,开发企业有权对投标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其中必须重视经济性的评价标准。由于材料以及设备的费用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以上,所以建设工程的材料及设备费用也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关键内容。研究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短期及中期走向,在参照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理性分析的因素,把握材料的走向趋势,将其分析成果应用在开发生产中。

2.合同的风险控制。合同的风险控制是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承包商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其具体内容以及合同条款的公正性进行细致分析,严格审查把关,要注意合同中要明确业利的限制以及对承包商权益的保护条款。对于一些风险性较大、成本高的项目,需要在合同的报价单中注明。

3.建筑报价的风险控制。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也在逐渐的向国际惯例接轨,形成“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的新形势。清单招标的主要内容就是风险分担,自主报价。招投标单位有着各自的风险承担范围,在保证施工标准的条件下,引导承包单位对价格来竞争。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相适应的施工方案,并且根据方案制定出准确的报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正在我国推行.国家取消定价,把认价交还给企业和市场,实行量价分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若不能理解清单报价的实际含义,不能把握报价的策略,就有可能在市场法则中落败.市场有风险,应对需有方,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才发现原先制定的方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改,这样一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概算,从而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都是相互关联的。针对影响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等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抓好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以及投资控制等。也只有这样,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才能真正可控,管理才会出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聪聪.网络经济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协同管理增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