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学物质范文

时间:2024-04-12 10:55: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常见化学物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常见化学物质

篇1

1、红棕色。如果要严格点定义的话,只能是Fe2O3和红磷。但是如果不是很严格的话,Fe(OH)3也可以(但一般是说红褐色)。

2、Fe2O3一般指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Fe2O3,呈红色或深红色无定形粉末。相对密度5~5.25,熔点1565℃(同时分解)。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和硫酸,微溶于硝酸。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强,无油渗性和水渗性。

3、红磷(Phosphorus red)又名赤磷。紫红色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无毒。高压下热至590℃开始熔化,若不加压则不熔化而升华,汽化后再冷凝则得白磷。红磷以P4四面体的单键形成链或环的高聚合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中图分类号:X3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周围的环境污染控制越来越严格。而化学实验室作为大量各种化学物品使用和反应的场所,其在实验过程可能产生许多污染物,包括一些有剧毒或能致癌的有机和无机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就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2.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2.1 化学实验室废气主要来源

由于化学实验室所承担的实验项目的特殊性,化学实验室空气中含有常用HCL、H2SO4、HNO3等强酸所散发的酸雾溶液,碘化钠、碘化钾等碘盐造成的碘蒸气污染,有机溶剂如苯、醚、酮、氯化烷烃等挥发性有毒蒸气等。

2.2 化学实验室废液主要来源

根据废液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可以分为有机、无机、及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废液三大类。无机废液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机废液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等。

2.3 化学实验室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残留固体试剂、沉淀絮凝所产生的沉淀残渣、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另外,还有实验室常用滤纸等。这些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

3.化学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3.1 废气的处理

由于各类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性质不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类型也不同。目前针对无机类化学物产生的废气处理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处理方法的原理相同,主要靠水雾或水幕来捕捉含微粒,气液分离后所排放的气体中有害物的含量降到国家环保允许排放标准,对于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气体,用适当的碱或酸进行吸收。对于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废液,如浓度较大时,可利用废酸或废碱相互中和,再用pH试纸检验,若废液的pH值在5.8~8.6之间,如此废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质,则可加水稀释至含盐浓度在5%以下排出。第二类处理方法的原理为干式吸收法,主要靠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吸附介质在与废气接触的过程中,利用其强大的吸附功能截住废气中的各种有害物,使排放气体中的有害物的含量降到国家环保允许排放标准。

3.2 废液的处理

3.2.1 废液的收集和存放

各实验室可根据废液的化学特性,将废液分类贮存在统一规定的密闭容器中,然后定期收集起来,统一进行处理。在收集废液时注意以下事项:(1)下面所列的废液不能互相混合

①过氧化物与有机物;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③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④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⑤铵盐、挥发性胺与碱。

(2)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其要十分注意。(3)对硫醇、胺等会发出臭味的废液和会发生氰、磷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废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之类废液,要先做适当的防止泄漏处理,并应尽快进行消焚。

3.2.2 实验室废夜处理的具体方法

首先谈一下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实验室中经常有大量的废酸液。废液可先过滤,滤液加碱中和,调至pH=6—8后就可排出,少量滤渣可埋于地下。较多的废铬酸洗液,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还可使用。少量的废铬酸洗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Cr(OH)3沉淀,埋于地下即可。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加入NaOH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废液碱液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CO2和N2。含汞盐废液应先调p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Na2S,使生成HgS沉淀,并加FeSO4与过量S2—生成FeS沉淀,从而吸附HgS共沉淀下来。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加碱或加Na2S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积下来。

对于有机类的实验废液总的来说尽量回收溶剂,在对实验没有妨碍的情况下,把它反复使用。具体的处理方法:(1)焚烧法,将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置于燃烧炉中燃烧。如果数量很少,可把它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的地方把它燃烧。并且,必须监视至烧完为止。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可把它与可燃性物质混合燃烧,产生NO2、SO2或HCl之类有害气体的废液,必须用配备有洗涤器的焚烧炉燃烧。(2)溶剂萃取法,对含水的低浓度废液,用与水不相混合的正已烷之类挥发性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出溶剂层后,把它进行焚烧。(3)氧化分解法,在含水的低浓度有机类废液中,对其易氧化分解的废液,用H2O2、KMnO4、NaOCl、H2SO4+HNO3、HNO3+HClO4、H2SO4+HClO4及废铬酸混合液等物质,将其氧化分解。然后,按上述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加以处理。

3.3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在废液收集桶的桶口部位都放置了一个小的塑料篮,当学生把废液带着废渣倒入收集桶时,这个小塑料篮就会把一些废纸和废渣拦在篮上。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实验室也会提供专门的回收杯等用来回收实验废渣或多余产品等。玻璃废渣、废瓶、或有毒废渣集中存放后由学校统一收集。有些回收产品等可以再利用。

参考文献

[1]宗汉兴.十年化学实验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化学.1999,1(44):26

[2]甘礼华,陈龙武,钱君律.多层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再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6):8~9

篇3

一、引言

高职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特殊性体现在“实践性”和“应用型”等方面,以实现学校培养和社会用人的零对接。高职英语专业培养能进行商务现场翻译,会涉外商务办公和业务操作,具备商务礼仪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胜任商务现场翻译、高级商务助理等相关岗位工作。实训环节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强力支持,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有效平台。

二、项目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也被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职业教育,最初由姜大源教授等引入中国。项目化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始终。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分析解决问题、沟通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证明,项目教学法对于提高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翻译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

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技能课,主要是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训实践,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实际工作能力。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设计教学项目和教学情境,采用典型的商务活动为案例,模拟职场上的商务活动场景,构建真实体验式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商务现场翻译实训主要通过典型商务英语题材的翻译,强化学生翻译技巧和翻译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具体进行商务翻译笔译的能力,满足企业需求。总课时为两周,分为口译和笔译两大模块。其中口译实训包括模拟设计场景进行口译训练:客户接待现场口译、企业介绍现场口译、商务谈判现场口译、商务新闻现场口译。笔译实训包括涉外商务信函、涉外商务合同和产品说明书的英汉互译。

商务现场翻译实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每一个翻译类别就是一个实训项目,每一个项目里又设有若干个子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提升职业能力。以商务会展现场口译为例,子项目包括小商品博览会、森林产品博览会、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五金电器博览会、旅游商品博览会等现场口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情境教学,模拟博览会现场,从项目选定和设计、项目过程实施、成果展示和项目评价等环节开展实训练习。

在小商品博览会会展现场口译实训项目中,首先,教师指导小组成员要收集小商品博览会的相关信息,比如:展览会介绍、展品分类、展区分布等。其次,小组成员选定展品和展区布展。再次,小组成员扮演参展商和客商,开展现场口译实践。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担当,采取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三种形式,从组织、设计、合作和展示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更好地进行有效评价。

四、实训教学现状思考

翻译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应结合“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寻找贴近工作实际的项目任务,注意与外贸行业接轨,满足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项目化翻译实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更需要具备翻译实践经历,而这往往是教师队伍中比较缺乏的。实训课程教师要提高认识,寻找翻译实践机会,体验各类翻译过程,具备更好的综合指导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收集实训材料,充实和丰富现有的实训教材。

目前,商务现场翻译实训主要采用集中实训,实训的场所设在校内的现场翻译实训室,与实际的工作情境存有差距。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建立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直接参与翻译过程的体验,进行信息采集和反馈,便于对翻译实训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革。

总之,在项目化翻译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仿真的商务环境中,通过收集信息,模拟不同的情景和角色,既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应用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交际沟通的能力。教师需要在内容的选定、评价的把握、指导的到位等多方面进行思考,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训教学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剑.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项目化实训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1):48-50.

篇4

中国图分类号:R46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151-03

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解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血常规、血液生化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变化,我们收集了221例肺癌患者的血常规、血液生化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探讨以上各检测结果在肺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21例肺癌患者均为本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内科住院患者,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临床分期为Ⅲb~Ⅳ期。其中腺癌、鳞癌及腺鳞混合癌组,163例,男112例, 女51例, 之前未做任何抗肿瘤治疗。年龄36~79 岁, 中位年龄55岁。小细胞肺癌组63例, 年龄38~73岁,中位年龄53岁。

1.2方法

检测方法及正常值: 每次化疗前和化疗后行血常规、血液生化、肿瘤标志物测定,血常规检测取手指末梢血,用日本东亚sysmex k-21血球分析仪,生化检测用日本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2700, CEA、NSE 、CYFRA21-1采用Roche(罗氏) 电化学发光试剂盒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正常值判定WBC:4.0~10.0×109/L,RBC:3.50~5.50×1012/L,HCT:36.0~48.0% HGB:110~150g/L,PLT:100~300 g/L,ALT:0.0~40.0 U/L,AST:0.0~40.0 U/L,ALP:15.0~112.0U/L,γ-GT:0~50 U/L,BUN:2.29~7.80mmol/L,CHE:203~460IU/L,CEA:0~10ug/L,NSE:0.00~12.5 ug/L,CYFRA21-1:0.0~3.3 ug/L 。

化疗方案: 腺癌、鳞癌及腺鳞混合癌组采用NP、EP方案,小细胞肺癌组采用COEP、EP方案,疗效评价按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定标准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NC(无变化)PD(进展),并根据疗效进行分组.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常规各项指标变化见表1

表1治疗前后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变化(±s)

组别例数WBCRBCHCTHGBPLT

SCLC 治疗前1587.31±3.214.02±0.5436.57±4.61123.04±18.88253.24±92.36

SCLC 治疗后1586.17±2.91**3.91±0.55**33.78±4.48**118.81±19.31**228.49±93.41**

NSCLC治疗前637.15±3.584.34±0.3039.28±5.13134.20±18.88251.20±93.58

NSCLC治疗后635.88±3.19**4.21±0.43**36.45±5.03**130.34±14.37**224.52±88.48**

**P

治疗前后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化疗后与化疗前对比血常规三系均有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血液生化各项指标变化见表2

表2治疗前后血液生化各项指标的变化(±s)

组别例数ALTASTALPγ-GTBUNCHE

SCLC治疗前15831.41±26.5426.50±12.22113.41±44.1043.00±39.605.41±1.98267.77±66.93

SCLC治疗后15834.23±32.0927.98±15.83114.57±44.8347.14±36.365.08±1.32251.64±72.77**

NSCLC治疗前6350.56±33.7926.00±7.75107.78±50.0861.78±53.055.77±1.23280.35±91.75

NSCLC治疗后6352.58±35.2627.44±10.91102.16±39.2855.89±44.525.51±1.14275.11±86.22

**P

从表2可以看出除SCLC患者治疗前后CHE有显著变化外,其余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

2.3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变化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变化(±s)

组别例数CEACYFRA21-1NSE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腺癌(PR+CR)8639.53±23.519.85±5.36**2.94±3.782.90±2.129.25±12.358.21±5.83

腺癌(NC+PD)1161.13±42.1064.54±46.273.80±3.514.07±3.339.1±8.3610.66±7.22

鳞癌(PR+CR)526.86±5.365.42±6.2112.61±10.164.58±3.29**8.01±13.358.50±13.60

鳞癌(NC+PD)99.87±6.8010.25±8.5417.28±9.6110.87±8.718.20±11.548.26±9.58

小细胞(PR+CR)509.47±19.898.81±9.753.27±1.852.21±2.83*41.42±26.1213.15±7.2**

小细胞(NC+PD)139.73±27.5610.32±17.823.46±2.013.65±2.3232.19±27.4127.6±29.12

*P

化疗前血清CEA、CYFRA21-1、NSE的测定值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血清CEA在腺癌组与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3 讨论

肺癌患者血常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变,所以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及时检测血常规,密切注意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变化预防骨髓抑制现象发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 LP)、γ-谷氨酞基转移酶(γ-GT)、尿素氮(BUN)、胆碱酯酶(CHE)为肝功能、肾功能敏感指标,当肺癌患者病情恶化发生转移或放化疗后,患者相应器官生化指标中的酶等可能会发生变化。本研究收集的221例肺癌患者血清各项生化检测指标除CHE外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患者肝脏、肾脏功能未受到严重侵害,也可能与病情好转有关。

NSE与小细胞肺癌关系密切[1],在肺癌组织细胞内的含量较高,有研究显示该类型血清CYFRA21-1的测定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诊断价值,尤其是鳞癌;血清CEA的测定值在肺腺癌中的特异性及灵敏度较高[2~4]本组病例显示血清 CEA 对腺癌,NSE对小细胞肺癌,CYFRA21-1对鳞癌具有诊断意义与文献报道一致。目前肿瘤标记物多应用于诊断和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Burghuber等研究显示血清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特异性, 并可有效的检测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效和预测复发。 有研究显示23例鳞癌化疗前后血清CYFRA21-1检测, 部分缓解组的检测值降低65%而进展组上升40%。Niklinski等发现血清CEA对于监测肺腺癌的化疗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根据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分组测定化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NSE的浓度变化,结果发现血清CEA在对化疗有效的肺腺癌中疗前升高,疗后降低,而血清NSE和CYFRA21-1,分别在化疗有效的小细胞肺癌和鳞癌中疗前升高疗后降低,结果显示CEA、NSE、CYFRA21-1在评价化疗疗效,预测病情变化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临床调整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虽然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5],对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检测的几项指标尚不能完全反映化疗疗效,还需临床进一步观察,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不断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6,7],采用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系列肿瘤标志物检测,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疗效的判定中。

参考文献

[1] 郑 洪,赵学群,禹 玺,等.三种肿瘤标记物在肺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J].肿瘤防治杂志,2002,9(5):523~524

[2] 宋丽华,宋现让,张锡芹,等。进展期肺癌肿瘤标记物临床应用价值,[J]肿瘤防治杂志2003,10(3):272~275

[3] 陈 钦,金先桥,李 群,等.肺癌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变化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3,8(6):490~492

[4] 潘锵荣,张 行,许则丰,等.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CEA、NSE、TPA 联合检测的意义[J].癌症,2002,21(2):196~199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p物质及其受体神经激肽1(nk1)在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系rko 中的表达及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方法 将rko细胞接种于提前放入盖玻片的6 孔板进行细胞培养,细胞融合30%时将盖玻片取出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在rko 细胞系中p物质和nk1呈阳性表达,p物质阳性表达多数位于细胞浆;而nk1阳性表达多数位于细胞浆,少数位于细胞膜。结论 神经内分泌机制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病过程。

【关键词】  结肠肿瘤;rko细胞系;p物质;受体,神经激肽;免疫细胞化学

immunocytochemical expressions of substance p and neurokinin1 in rko cells of colon cancer

zhao lingling, chen hua, wang jigang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expressions of substance p and nk1 in rko cell lines of colon cancer. methods rko cells were inoculated on the cover glass and cultured on 6well plate. the cover glass was removed from the plate upon 30% of cell fusion, and the expressions of sp and nk1 of the cultured cells were checked via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positive expressions of substance p and nk1 were mainly found within the cytoplasm of the rko cells, while a few of nk1 noted on the membrane.  conclusion the neuroendocrine mechanism might involve in the process of morbidity of colon cancer.

   

[key words] colonic neoplasms; rko cell line; substance p; receptors, neurokinin1; immunocytochemistry

   

p物质属于速激肽家族,由ppta基因编码, 11 个氨基酸组成[1]。它能够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其受体神经激肽1 (nk1),后者属于7 次跨膜g蛋白耦联受体[2]。nk1 受体激活后,以g 蛋白作为第二信使活化pkc 和mapk/erk 通路[23]。近年来研究显示,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赵双罗等[4]研究显示,从溃疡性结肠炎到癌前病变,再到结肠癌病人血浆中的p物质水平逐级增高。但目前还没有p物质在结肠组织及细胞中表达的报道。nk1在结肠癌组织及细胞可表达[5]。目前对p物质和nk1在结肠 rko 细胞系中表达情况及定位尚不清楚。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研究p物质和nk1 在体外培养的rko 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兔抗人p物质多克隆抗体(1∶200,工作液),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兔抗人nk1多克隆抗体(1∶200)购自millipore公司;正常山羊封闭血清、elivisiontm试剂盒、dab显色剂等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dmem(低糖)、胰酶(含有0.5 g/l胰酶和0.53 mol/l edta)购自gibco公司;胎牛血清购自paa公司。人结肠癌rko细胞系由浙江大学来茂德教授馈赠。

1.2  细胞培养

   

rko 细胞培养于含有体积分数0.05 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隔天换液。在细胞90%融合时将其接种于预先置入盖玻片的6 孔板中,每孔细胞数约5×105个,置于37 ℃含体积分数0.05的co2培养箱(美国shel lab公司)中继续培养。在种板第2天,贴壁细胞融合30%将盖玻片取出,置40 g/l甲醛中固定15 min。

1.3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采用elivision 两步反应系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所有染色过程在室温下进行。细胞固定标本经pbs 冲洗后先用体积分数0.30 h2o2 孵育15 min,然后滴加非免疫山羊血清30 min 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一抗孵育1 h 后,pbs冲洗,后滴加试剂a (增强剂)作用30 min和试剂b (辣根过氧化物酶聚合物)作用20 min,用dab 显色3 min。最后,苏木精复染,盐酸乙醇分化,氨水返蓝,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以正常山羊封闭血清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采用乳癌冷冻组织切片作为阳性对照。1.4  结果判定

   

所有染色标本采用olympus bx51 显微镜观察,阳性判断标准参照文献[6]:以低倍镜下见到染色呈明显棕黄色的细胞为阳性。每个标本在高倍镜下(400倍) 随机选取10个视野计数阳性细胞数。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及ppms 1.5[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rko细胞贴壁良好,约30%融合,在盖玻片上呈树枝状,细胞呈多角形,界限清晰。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绝大多数细胞中p物质均呈阳性反应,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浆。nk1在rko细胞系中定位于细胞浆,少数表达在细胞膜,绝大多数rko细胞呈强阳性表达。阴性对照未见阳性着色。每高倍视野rko细胞系中p物质和nk1阳性细胞数分别为(80.17±9.70)、(77.33±8.52)个,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537,p>0.05)。

3  讨论

   

nk1广泛分布于神经组织和非神经组织[7],参与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疾病过程。各种肿瘤细胞表达的nk1能够高度依赖于p物质的刺激,从而使细胞持续增殖。nk1能引起ca2+动员,pkc以及mapk/erk的活化。nk1活化后以g蛋白为第二信使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其β和γ亚单位能够活化raf1和erk1/2而引起细胞的转化,不同条件下这条途径既可引起细胞增殖也可促进细胞的凋亡[78]。本研究显示,p物质和nk1在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系rko中均呈阳性表达,提示两者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nk1受体在结肠癌细胞高表达与rosso等[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于p物质及nk1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提示神经内分泌机制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病过程。p物质能够上调nk1的表达水平[10],rko细胞系中p物质阳性表达也提示nk1高水平表达。singh等[11]认为,p物质刺激部分癌细胞的生长作用可能是通过它和一些细胞因子(il21、il26和scf等)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rko结肠癌细胞本身存在p物质的高表达,这提示p物质以自分泌方式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另外,petel等[12]报道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存在p物质,这表明p物质也可能通过旁分泌方式上调并激活细胞膜上nk1受体,从而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引起肿瘤细胞的增殖。考虑到两种方式同时参与了p物质对结肠癌生长的影响过程,我们认为阻断其中任何一种方式都可能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免疫化学方法简单实用,用该法标记特定类型的肿瘤标志物一直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1314]。本研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证明p物质和nk1两种神经内分泌指标在rko细胞系高表达,这为临床上具有该细胞系特点的结肠癌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可靠的诊断指标。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不但提供了结肠癌rko细胞系的一种新特性,也为新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p物质及其受体nk1与rko细胞系的关系,以阐明二者在该类型结肠癌中的作用,对研究结肠癌的发生机制有着新的意义,并可能为结肠癌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leeman s e, ferguson s l. substance p: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 neuropeptides, 2000,34(5):249254.

[2] beaujouan j c, torrens y, saffroy m, et al. a 25 year adventure in the field of tachykinins[j]. peptides, 2004,25(3):339357.

[3] luo w, sharif t r, sharif m. substance pinducedmitogenesis in human astrocytoma cells correlates with activation of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j]. cancer res, 1996,56(21):49834991.

[4] 赵双罗,潘秀峰,李素晓,等. 结肠癌患者血浆脑肠肽水平改变的意义[j]. natl med j chin, 1997, 77(10):796.

[5] rosso m, roblesfras m j, coveas r, et al. nk1 receptor is expressed in human primary gastric and colon adenocarcinomas and is involved in the antitumor action of l733,060 and the mitogenic action of substance p on huma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cell lines[j]. tumor biol, 2008,29(11):245254.

[6] domotor a, peidl z, vincze a,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distribution of vanilloid receptor, calcitoningene related peptide and substance p in gastrointestinal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 inflammo pharmacology, 2005,13(123):161177.

[7] rameshwar p, gascdn p. hematopoietic modulation by the tachykinins[j]. acta haematol, 1997,98(2):5964.

[8] nowicki m, ostalska2nowicka d. the significance of substance p in physiological and malignant haematopoiesis[j]. j clin pathol, 2007,60(7):749755.

[9] horstmann s, kahl e p j, borasio g d. inhibitors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romote neuronal survival in vitro[j]. j neurosci res, 1998,52(4):483490.

[10] lee c m, johnson c g, stauderman k a, et al. functional substance p receptors on a human astrocytoma cell line (u2373 mg)[j]. b rain res, 1989,488(1/2):328331.

[11] singh d, joshi d d, hameed m, et al.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preprotachykinin1 and neurokinin receptor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implications for bone marrow metastasi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97(1):388393.

篇6

1月4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2012年度最后一批新化学物质申报拟批准名单,2012年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总数多达55个,这是自2

>> 快速销毁化学武器的新化学物质 中国新化学物质管理模式及最新进展研究 环境保护部新收录165份新化学物质科研备案 新化学物质申报审批制度及在化学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Ⅰ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我国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标识信息技术要求(试行版)最新出炉等一组 化学物质,是天使也是魔鬼 初中化学物质颜色归纳 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探析 蚂蚁——化学物质依赖者 张国荣死于化学物质失衡?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四)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三) 聚焦中考化学物质鉴别题 专题I身边的化学物质 2013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性质分析 九年级化学物质推断题的类型及解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2012年新化学物质拟批数激增 2012年新化学物质拟批数激增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月4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2012年度最后一批新化学物质申报拟批准名单,2012年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总数多达55个,这是自2010年新修订的《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环保部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数量最多的一年,而2011年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数量只有2个。 环保部公告显示,2012年拟批准的55个新化学物质中,按物质监管类型划分:一般类物质7个;危险类物质22个;重点环境管理危险类物质28个。 据国内知名的化学品申报商北京正智远东化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分析,2012年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内监管法规、评估标准等逐步完善,政府对化学品的监管日趋严格,国内外相关化工企业对于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深入,申报企业已经从最初的观望与筹备,转入积极申报的阶段。他预计,2013年这一数据还将保持较快增长。 该负责人同时也指出,常规申报费用较高影响了国内企业申报的积极性。从申报人的情况来看,常规申报比较活跃的公司多为像巴斯夫、亨斯迈、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外公司。而国内公司一般是在经济活动中对方要求时才进行申报,或是与有实力的国际公司进行联合申报。 附件:2012年拟批准的55个新化学物质

篇7

杀虫剂 化学杀虫剂一直和癌症、免疫疾病和神经系统损伤有关。一项研究发现,尿液中被检出有常见的家用杀虫剂的男孩儿,患多动症的可能性是尿液中不含杀虫剂的男孩儿的两倍。

解决方案:如果你家需要杀虫,那么最好使用天然灭虫产品,或者用粘板代替化学喷雾剂。

清洁剂 一些家用清洁产品包含刺激性化学物质,比如氯、甲醛和溶剂,暴露足够多时可能会灼伤皮肤、刺激眼睛、损伤肺部,并增加患癌风险。

解决方案:购买清洁产品时,查看成分列表,最好使用不含以上成分的绿色清洁剂。

洗护产品 肥皂,洗发水,清洁剂和面霜,几乎所有带香味的个人护理产品和塑料制品都含有叫做邻苯二甲酸盐的化学物质。在早期研究中,这些化学物质一直和癌症、生殖问题和发育问题有关。

解决方案:使用无香产品,或者购买标记有无邻苯二甲酸盐的洗护产品。

阻燃剂 沙发垫,地毯,电视――你的家目力所及,都能看到一些用阻燃剂处理过的东西。阻燃剂中的一类叫做多溴联苯醚(PBDEs)的物质会干扰身体的激素。研究发现,多溴联苯醚暴露和孩子们的发育迟缓、性早熟以及其他健康问题有相关联系。很多公司已逐步淘汰含PBDEs的产品,但仍在使用其他阻燃的化学物质。

篇8

一、教材内容分析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及(初中升学化学考试说明),我把本节课设计为专题复习,复习第一大模块内容“身边的化学物质”。“身边的化学物质”包括四大部分内容,依次为空气、金属、水与溶液、酸碱盐,其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是贯穿于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在刚刚结束中考一轮复习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许多,这时提出对身边的化学物质进行系统的复习很必要。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专题复习中往往存在较大的缺陷,特别是已形成的错误的生活和学习概念,使学生不能将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正确整合,而且部分学生在做题中往往考虑不全面而导致判断错误,再加易错点知识掌握不牢,易混点分不清,导致错误率比较高,对学生理解科学概念起到阻碍、消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正确引导点拨,找出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概念,通过比一比、论一论,帮助学生对易错易混知识梳理归纳,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概念,建立起科学概念,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知识体系。

三、设计思想

1.以空气为线索组织教学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存在很多困惑,明确指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包括哪些物质,以学生熟悉的空气为切入点展开复习,改变一轮复习中孤立的复习,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2.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复习知识,在整理知识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发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将课堂转化为老师为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转换为传授者。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深刻体会生活中的化学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空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

气体和杂质

强调:各物质含量

【ppt展示】身边的化学物质

【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提问】氮气有哪些用途?

【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提问】稀有气体包括哪些气体?有什么用途

【自我归纳】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总结】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催化剂

【自我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自我归纳】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问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为什么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各物质显著的特点,补充木炭、活性炭的知识点

【讨论题】物质的推断

【金属】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突出有颜色的金属,液态的金属,化学性质中突出金属铁

【小组讨论】课后练习题

【水】复习水的电解实验

知道氢气如何验纯

【溶液】介绍溶液的组成、溶液的状态、溶液的浓度

【结束】

聆听、整理自己所学知识

思考、归纳氮气的用途

巩固稀有气体知识点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归纳总结知识点

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性质的差异

聆听、思考有关碳的单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小组讨论,击破难点

思考,查找自己遗漏点

小组讨论回答

总结水和溶液的内容

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归纳

巩固基础知识

氮气的用途是易错点,通过提问引起学生重视

稀有气体包括哪些气体,稀有气体是混合物,纠正学生错误的概念

这三种气体涉及内容较多,也是重点考查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学习物质的方法

联系已经所学的知识,会应用知识点

将物质的化学性质总结后,便于做推断题

金属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还可以,但得纠正易错点

该知识点为难点,学生不断练习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

H2O2

C

H2O

CO2

KClO3

CaCO3

H2CO3

【练习题】

1.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用MnO2、CuO和H202溶液比较MnO2、CuO的催化效果

D.用镁、锌和稀盐酸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平衡。在两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铝和镁。待充分反应后,镁有剩余,则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天平保持平衡

B.铝也有剩余

C.天平指针先偏左再平衡

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再平衡

3.某化学小组向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有Zn(NO3)2

B.滤渣中一定有Cu

C.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D.滤渣中一定有Ag

4.请根据有关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作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的水的目的是

(2)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可用来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5.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中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C中不含相同元素,C、D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6.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过程中,先加入的药品名称是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4)装置B和装置C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两装置相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

(5)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为了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且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在上述装置中选出最佳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篇9

植物性食物在人们的膳食构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们每天由食物中摄取的植物化学物就多达数百种以上。研究发现,如果摄入脂肪量过高、蔬菜水果不足或者食品种类较少,无法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就会导致癌症、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而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生率。

植物化学物质是人类新的健康宝库,除了抗癌的作用,还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调血脂等功能。

抗癌 在癌症的发病机制中,有1/3与营养因素有关。欧洲一些国家坚持推荐食用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谷类食品,结果明显降低了胃癌的发生率。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过程,水果、蔬菜、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数以万计的植物化学物质,大多具有较好的防癌和抑癌作用,几乎可以在每一个阶段抑制肿瘤的发生。因此,若每日膳食中适当摄入一些富含植物化学物的食物,建立食物抗癌屏障,加固抗癌防线,对预防癌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抗氧化 植物化学物如类胡萝卜素、植物雌激素、蛋白酶抑制剂和硫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某些类胡萝卜素(如番茄红素)对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具有更有效的保护作用。另外,茶、坚果等食物中的多酚类是植物化学物中抗氧化活性最高的一类物质,具有抗炎、抗过敏的特性。

调节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对抗各种外界病毒和有害细菌入侵的关键防线,如果免疫力低下,人就容易受感染并得病。植物中的多糖是一种广泛的免疫调节剂,另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此外,皂甙、硫化物等也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降胆固醇 血清中“坏胆固醇”的降低程度与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有关,以皂甙、植物固醇、硫化物等为代表的植物化学物质有降低血胆固醇血清水平的作用。

抗微生物 自古以来,某些食用性植物和调料植物就被用来处理感染。现代研究已证实,球根状植物中的硫化物具有抗微生物作用,例如蒜素是大蒜中的硫化物,具有很强的抗微生物作用。在日常生活经常食用一些大蒜、酸梅和黑莓类浆果等食物,可起到抗微生物作用,能用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多种果蔬含有植物化学物

植物化学物质作为近年来一大重要发现,其重要意义可与抗生素、维生素的发现相媲美。既然它对人体健康有这么强大的保护作用,那么从哪些食物中可以摄取到植物化学物质呢?其实很简单,从天然蔬果中就可以获得这些有益于健康的物质,例如富含叶绿素的绿藻,富含β胡萝卜素的深绿、红、黄色蔬果,含儿茶酚的茶叶等。其中,以下几种常见的水果蔬菜含植物化学物质较多——

番茄 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的类胡萝卜素色素,是很强的抗氧化物,抗氧化作用为维生素E的100倍。番茄红素还有保护血脂蛋白的效果,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发生。每天摄取30毫克番茄红素,就能达到预防前列腺癌、消化道癌等的效果。但人体不能合成番茄红素,必须从膳食中摄取,最好的食物来源当然非西红柿莫属。不过,生吃1个西红柿只能吸收0.05毫克的番茄红素,所以西红柿最好煮过或用开水烫一下,其中的番茄红素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大豆 大豆除了含有我们熟知的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优质蛋白外,还含有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等植物化学物质。大豆皂甙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调血脂等多种功效。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的萃取物,又被称为“植物雌激素”,这是因为它能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相结合,可以改善女性生理期不适,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针叶樱桃 针叶樱桃是目前已知的植物中维生素C含量仅次于剌梨的水果,每100克中含有1800~4000毫克维生素C。另外,针叶樱桃还富含类黄酮等植物化学物质,可促进维生素C更好地吸收利用。

葱蒜类 除洋葱外,这类食物通常被作为调味品,它们的特色是含有刺激的气味,主要的成分来源是含硫与硒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抗突变及抗癌变的的功效,并且可以阻断细菌所产生毒物的毒性。此外,蒜头中的蒜素可以降低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还可以防止消化道的细菌感染。

篇10

当人们用洗衣液、洗发水代替皂角水洗衣、洗头,喷洒农药将田间肆虐的害虫杀光,吞咽几片药片后就躲开死神的纠缠……我们不得不佩服人类的创造力,感叹化学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使脆弱的生命变得强大、坚韧。但所有的化学物质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福音吗?当三聚氰氨掺入奶粉,瘦肉精出现在肉类食品中,膨大剂介入西瓜的生长,塑化剂引起人们的恐慌……我们领教了无数有害物质的毒性,更认识到化学其实是把双刃剑,一下子很难厘清是祸还是福,有的化学物质一段时间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却让人类尝到了生态失衡的苦果,有的化学物质如果用错了地方,就会变宝为害。如何趋利避害是化学研究的课题,更是化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如果把化学教育只定位在让学生懂得已有的知识、应对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调控生活,使生活更加精彩。

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认知,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应用到生活中。因此,我们就应当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既宏观把握化学物质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功用,又能深入到眼睛看不到、手摸不到的微观世界,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面去认识身边的事物,弄清物质的起源,将可能产生的危害扼杀在源头。例如,当我们看到炒菜用的食盐时,自然联想到它的晶体结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用盐时就应考虑到适量,平时就应该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当我们吃饼干、喝牛奶、吃方便面与火腿肠时,可以先认真看看说明文字,了解这些食物中存在哪些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常见的亚硝酸钠、抗氧化剂、氢化油等)的组成、性质,长期食用对人体有无危害;当人们生病吃药时,就应该好好看看说明书,了解它的结构与性质,药物作用原理,有没有副作用等等。当我们知道了有关化学物质的性状,具体到分子、原子,搞清物质的来龙去脉,至少可以消除消费的盲目性,提升生活质量。

化学是发展变化的,我们既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并继承前人已有的化学研究成果,又应以创新的思维前瞻物质发展变化的端倪。可以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引导学生多一些洞察力,多一些对新物质的敏感与发现。例如,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洒向农田,其中的一些有害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聚集,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所以淘汰了传统的像“六六粉”之类的剧毒农药,而改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再如,田间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怎样找到一种方便农民耕作,又能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的途径?学生对此类的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课题组就选择了这样的内容进行探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化学、发展化学,就是要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如果只注重现实的经济利益,就很危险了。也许学生正在读书期间,还没有能真正地面对种种物质的诱惑,但基本的世界观的形成,则是在青少年时期,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义不容辞。例如,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这本来是有利于人类的化学物质,可是一些不法商人却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使之转而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学生是化学知识的接受者、运用者,也是未来化学知识的建构者,不管充当何种角色,都将面临利益的取舍,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施加正面影响,用长远目光看待化学物质的功用,赚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社会的责任。

(于爱萍,江苏省泰兴中学,225400)

篇11

REACH指令是欧盟自RoHS指令后实施的更加严格的环保指令。虽然指令只对化学品进行管控,却直接影响到出口到欧盟的各种产品。REACH指令中第57条规定的高关注物质SVHC清单不断在增加,目前已增加到了138项,国内企业疲于应对。笔者总结了目前国内企业常规的应对办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大环境,提出了应对的建议供企业参考。

1.法规介绍

1.1 REACH指令

REACH指令(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并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1]。

注册(Registration):年产量或进口量超过1吨的所有化学物质需要注册,年产量货进口量1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还应提交化学安全报告。

评估(Evaluation):包括档案评估和物质评估。档案评估是核查企业提交注册卷宗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物质评估是指确认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与环境的风险性。

许可(Authorization):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特性并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化学物质的生产和进口进行授权,包括包括CMR、PBT、vPvB等。

限制(Restriction):如果认为某种物质或其配置品、制品的制造、投放市场或使用导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不能被充分控制,将限制其在欧盟境内生产或进口。

1.2 高关注物质SVHC

SVHC:SVHC-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1],是指一些对环境、人体毒性较大且风险高的化学物质。根据欧盟REACH法规的规定,SVHC的生产、进口和在市场上销售必须先获得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的授权,属于REACH法规的“物品”,如果其中的SVHC含量超过0.1%,且年出口该SVHC的数量超过1吨,则生产商或进口商必须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局通报。根据REACH法规的规定,在2010年12月1日前列入候选清单中的SVHC,必须在2011年6月1日前完成通报;在2010年12月1日或在之后归入候选清单中的SVHC,必须在归入后的六个月内完成通报,否则,禁止相关产品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和使用。而欧盟进口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要求生产企业证明自己的产品中的SVHC符合REACH法规要求,否则,拒绝接受货物。

自2008年10月28日,欧盟化学品管理局首次公布第一批SVHC候选清单,截至2012年12月19日,SVHC候选清单物质已更新8次。目前正式公布的候选清单中包含138项SVHC物质,包括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应用遍布各个行业。

2.国内企业应对SVHC时常见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2.1 常见做法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向欧盟进口商进行SVHC物质信息传递:

1)提品中SVHC含量的第三方检测报告(自己将产品送检,或者是上游供应商提供对应的检测报告);

2)按照进口商要求填写产品中有害物质调查表或者提供不含SVHC物质的声明。

2.2 存在问题

虽然提品中SVHC含量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是最直接明了的方法,但表1所述,SVHC清单在不断增加,目前估算,清单会增加到约2000种,若产品不定期的进行外送检测,企业将不堪负重。另外,SVHC不同于RoHS,只公布了限制的物质清单,但没有公布对应的检测方法,导致了不同的实验室之间的操作不尽相同,以至于实验室之间的REACH检测(SVHC含量检测),很可能是不可复制的检测。

在进行SVHC检测时,笔者遇到有企业是很明确自身产品哪些材料是需要进行检测的,目标性很强。但也遇到不少客户,自身对政策不了解,直接就将一台整机送过来进行检测的。

不少企业目前都本着“既然大家都受影响,我们也不着急的侥幸心理”,处于被动应对。企业只有遇到了下游企业施加压力时,才会匆忙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出口延迟或被欧盟海关扣留。

有部企业在不了解产品中SVHC的情况下仍选择采取提供自我声明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不了解自身产品而提供的自我声明不仅仅存在高风险,其欧盟消费者接受程度也值得商榷。

3.企业应对方案

目前公布出来的SVHC已经有138项,今后欧洲化学品管理局还将根据情况不断增加SVHC清单中的物质,据预计,清单会增加到约2000项。对于一般企业可参考以下的应对方案:

1)企业应熟悉REACH法规的内容,尤其是技术文件内容。REACH法规本身和附件长达900多页,还有大量的指南性文件,且都是英文资料,企业可以派相关员工去参加培训。近年来,国内的一些行业组织正在积极动起来,组织举办了大量的学习班普及了REACH知识,并成立了一些专门的机构为企业提供了REACH法规事务的服务。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也有专门的部分从事REACH事物服务。企业可以从多途径得到相关培训的信息。

2)企业应熟悉自己的产品,并应该主动去了解REACH法规中,企业出口产品是属于化学物质本身,还是物品或者配置品,因为这会极大的影响企业所要承担的义务。如某企业生产出口欧洲的是电动工具,这在REACH法规下不属于物质或者配置品范畴,而是物品,则需要应对的是REACH法规对物品的要求。

3)欧盟的环保壁垒层出不穷,企业若总是通过将产品外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一则疲于应对;二则,成本大幅度增加;三则,会出现相同项目重复检测(因不同的环保法规中的一些限制项目会有重复);四则,被动应对,容易造成错失商机。鉴于企业在RoHS应对上的成功经验,企业应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产品有害物质管控系统,可以通过次系统来对整个产品的SVHC情况做出分析评估,生成该产品的REACH符合评估报告到处。所以产品外送检测SVHC是应对REACH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

4)企业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发替代物质,在保证产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减少产品的危害化学物质应用,从而降低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应对REACH法规,不应该是企业的独角戏,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首先: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让企业更多地了解REACH法规;其次:收集和整理出口数据,如对哪些出口产品归属于物质或物品或配置品,给予企业足够的指引;再次,联合同类企业进行讨论,把共性的资料整理出来,并实现内部数据共享。

篇12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1–006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支撑化学科学的重要本体内容,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呈现,涵盖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四个二级主题,兼顾了物质涉猎的广度和核心物质的深度,承载了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开展科学探究、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元功能。

1 问题的提出

依据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旨,作为进行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陈述性知识的记忆上,而要让学生体验从已有生活经验或“前科学概念”出发,通过科学探究走进化学科学认识物质的世界,然后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1]。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教师应该如何以实验为突破口,深入挖掘教科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蕴含的探究元素,充分发挥“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载体作用,值得深入研讨。

2 问题表象及归因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其基本价值是要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其核心作用是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渗透科学探究和STS教育。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毋庸置疑,应该突出实验教学,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可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弱化、泛化,甚至异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2.1 目标设定欠当

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及教学理念的具体反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行。教学目标的叙写一般采用行为目标表述方式,避免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表述[2]。例如,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知识与技能目标如果表述为“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形成实验操作技能”则欠具体;如果表述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学会设计简单实验的方法”则不现实;如果表述为“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学会连接实验装置等基本实验技能”,则较具有可操作性。

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已有认识,利用丰富的素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要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包括化学实验、文献研究、研讨交流、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训练科学方法;要选择联系实际的情景转化为适宜的问题,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尽管如此,毕竟教学目标的设计先于课堂教学,要及时采用“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的方法来反思教学目标的适宜度和达成度,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偏差。

2.2 任务分段错位

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发展不同,发展相对而言是有顺序的,是逐步产生的。无论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还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都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3]。然而,任务分段错位,却是课堂教学低效率的常见根源。

从课标的角度看,有任务分段不明,导致责任不清之嫌。比如实验教学,从初中到高中都在教,可任务完成并不好。如有些内容化学学科教,物理、生物学科也教,冠之以“跨学科整合”;有些内容或许大家都注意不够,“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就造成教学的浪费和空白。如果能够制定出学科效率标准,分段要求明确,便于教、便于学,也便于考,无疑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

从实施的角度看,课标安排的探究活动开放性大、实践性强,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几乎每个活动都适合在新课和复习课阶段从不同的深度进行探索,依据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实施策略,是学生内驱力形成的关键。例如,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在新课阶段,可以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有计划地渗透化学用语等,重在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复习课阶段,则可以讨论替代的药品或装置、分析误差产生原因等,重在培养推理和预测能力。具体实践中,不少资深教师将上述内容美其名曰“链接中考”,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并不时地埋怨课时不足、学生不够用心或新教材缺少条理性等等。

2.3 技能要求模糊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元认知知识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实践中几乎是一片空白[4]。从表象上看,课程、教材安排梯度明显,由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到学生实验,到活动与探究,实验技能的“浸润式”培养无处不在。可是,具体教学中,很少有教师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技能方面的计划与实验,多数是下意识地认为实验做多了,技能就“迎验而生”,就会“自动化”,缺少对科学的培养途径的思考。

2.4 素材开发无度

新课程标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提供了近三十个情景素材,为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提供了线索,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发展其多元智能。可是情景素材的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一带而过;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有的教师简单“堆砌”,有的教师甚至墨守成规。由于教师专业视野的局限、评价方式的制约、素材地域普适性的欠缺、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的单薄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新瓶装老酒”的现象相当普遍。

3 行动策略

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课堂教学,目标上要强调科学态度、方法和价值观的培养;内容上要加强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实施上要突出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整体思路是重思想方法的渗透,重科学素养的形成,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力求清晰地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方法上选取以学生的活动,并以问题解决为主,特别突出教学情景的设计和实验的应用[5]。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美是适度。”以实验为媒介,优化课堂教学,“适度”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3.1 添加:探寻起点的适度,增加教学的广度和厚度

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任何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都存在起点问题。起点不当是许多课堂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起点的适度更是确定最佳教学思路的前提条件。优化课堂实验教学,必须研究起点的适度。通过改变实验组织形式,恰当增加难度不大、比较安全的探究实验,把操作权还给学生,既可以锤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6]。

3.1.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愿学”

学生一旦度过实验教学新鲜期,验证性实验由于操作程序严格,现象和结论已知,已经很难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反正书上都有,做不做一回事”。教师就必须合理选择探究性学习内容,联系实际增添实验,培养学生的持续性兴趣。例如,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可做如下改变:

甲组:探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及选择依据

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②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③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④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⑤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⑥在上述药品中自选

乙组: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性质决定用途

①证明鸡蛋壳、水垢里含有碳酸钙;②除去某试剂瓶上的白膜;③酸碱式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④区分石灰石粉末与面粉

3.1.2 演示实验分组化、轮流化,使学生“乐学”、“活学”

实验教学的中后期,教师必须注意克服部分学生的游戏心理、懒惰心理,消除部分学生的恐惧心理、依赖心理。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化、轮流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既有利于培养实验能力,又锻炼了意志品质。

此外,还可以开发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渠道,如家庭小实验、实验兴趣小组、工农业生产实践等,增加课堂的广度和深度以优化教学。

3.2 删减:关注容量的适度,让课堂去芜存菁,以少胜多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适当地增加实验教学容量,是可取的,但是实验的增加要内化、融合,不是堆积,更不是拼凑。要防止由于探究活动的泛化,而带来的课堂臃肿、重心转移以及学生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实验容量的适度。可以实验的“二次利用”为准绳,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实验,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实验,影响核心目标的实验更要尽量删减。

3.3 重组:琢磨顺序的适度,在整合中提高教学的效益

“顺序”的确定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对象等多种因素。严格地说,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完成只有一个最恰当的时机,适当的顺序应该是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应该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整合,是相似相邻的教学环节的整合,是交叉重复环节的整合。

从主题教学的角度出发,“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要有意识地按照适度的顺序渗透化学基本观念,例如元素观、反应与能量观、分类观等观念的建构;要培养学生用宏观与微观、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客观物质。例如,“酸”的概念学习,可以整体设计为五个阶段: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要求“知道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在“金属与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了解铁、铝与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在“溶液酸碱度的表示”学习中,要求“了解用pH试纸检验酸碱性的方法”;在“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中,要求“初步认识酸的性质”;在“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进一步完善酸的性质”,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相对完整的认识[7]。

从课时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中“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基本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教师如果总是“忠实教材”,“紧靠课本”,必然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滑坡,思维变得僵化。因此,教师只有解析知识的内在联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为学生提供可以适应与跨越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建构学生思维的无障碍通道。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虽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作为化学性质的最后一点呈现,但是学生已经对此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将教学流程调整为:展示一瓶开盖“雪碧”,观察现象并提问归纳物理性质和检验方法引发讨论:获得结论的依据及检验实验设计的理由及有效性评价归纳部分化学性质,讨论溶解性实验设计分析溶液成分,完成石蕊变红演示实验探究变红原理小结性质与用途。

教师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是学生的内驱力形成的源泉。教学实践中,必须随时关注、分析教学内容的潜在走向,及时消除阻隔,形成教学内容的意义流动。无论是出现知识“越位”或能力“补位”现象,都会造成“亡羊补牢”的遗憾或者“削足适履”的痛苦。

3.4 分解:研究疑点的适度,使重难点的突破更加流畅

分解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主要方法。“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启蒙教育的主要素材,有些问题很难说清道明。处理教材时,如何把握教学的深广度,化解重难点,以便为当前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续教学打基础,是很多教师头痛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某些重难点的突破,可以采取“知识提前渗透,疑点适当后置”方法对待。例如,大家熟知的化学用语的教学,可以从绪言课开始,有计划、有意识地逐步渗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避免大量集中学习的枯燥乏味。再如,浓硫酸使蔗糖炭化的同时,逐渐产生“蘑菇”状泡沫,学生自然提出问题:为何会产生泡沫?为何有刺激性气味?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思考,推测气体的可能成分,并设计验证方案。对于反应规律及其化学性质则需要暂时搁置。

在探索“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化学观念的认识和发展的“基点”,让学生享受到参与创造的幸福感和愉悦兴奋的情绪体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讨。

参考文献:

[1]刘克文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40.

[2][4][6]王祖浩主编.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196~2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