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4-12 10:55: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公共管理的核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公共管理的核心

篇1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132

[中图分类号] D035;D6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225- 02

0 引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广泛的提升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保障个人利益的意识。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群众的利益的保障息息相关,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的探究,可以为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进而为我国的公共社会的良好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1 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探究

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探究,主要可以将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分为以下方面。

1.1 公共管理工具性探究

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政府在开展有关于公众的活动中所应用的重要管理工具之一。公共管理的工具性主要是指,政府在开展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的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公共管理工作充分的了解公众的意愿、期望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的为公众创造更加长远的利益。因此开展公共管理的工具性探究,对于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方向性确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2 公共管理的精神性探究

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精神性的具备,也是确保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开展公共管理的精神性探究,主要可以将公共管理的精神性分为:人民意愿下的民主精神;平等的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公正精神以及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精神。公共管理的精神性,应当成为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核心思想,政府本着民主精神、公正精神以及服务精神开展公共管理工作,可以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加良好的保障。

1.3 公共管理的广泛性探究

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的广泛性的保障,也是实现公共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的发挥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所响应的呼声应当具有广泛性,同时参与公共管理工作的人群也应当具有广泛性。公共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的保障,是实现其平等性的体现的根本前提。

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探究,可以将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分为:公共管理工具性、公共管理的精神性以及公共管理的广泛性三点。通过探究可知公共性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明确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有方向的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 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

在明确了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后,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分为以下方面。

2.1 公共管理工作的自然与社会核心

曾经明确提出,人类在开展生产生活各项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特质,而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正是面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因此公共管理也应当具有自然核心和社会核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的主要开展方式也正在不断的发生着演变,在这一情况下,政府在开展自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调整。

2.2 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

社会和政府的关系的平衡和调节问题,始终是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未开展改革开放时,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主要为“政府与社会一体制核心”。随着我国的不断改革,当下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实现了社会与政府的关系的动态平衡,从多元化的角度确定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以便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3 公共管理工作的客观性核心

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包含着“公”与“私”两个方面,因此在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当以客观的角度去处理“公”与“私”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公共管理工作的“公”主要指的是政府的权利实行区域。而公共管理工作的“私”则主要指的是狭义上的“社会区域”。在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进程中,以其客观性作为核心,适当的调节“公”与“私”的界限,可以有效的促使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真正的吻合社会所具有的客观环境。

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要可以将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分为:公共管理工作的自然与社会核心、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以及公共管理工作的客观性核心。通过研究可知,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核心的确立,必须在本着客观性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社会和政府权利的平衡关系,才能够真正发挥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的应用力度,实现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

3 结 语

开展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探究,首先应当明确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在明确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的探究,可以有效的提升公共管理力度,为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促使我国获得更加平衡和稳定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而促使我国社会平衡、高速的发展,为公众的生活带来更高的、更理想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1政府角色定位。新公共管理倾向于一种把决策制定(掌舵)和决策执行(划桨)分离的体制。为了实现两者的分离,新公共管理主张通过民营化、公私合作、合同出租等形式,把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承担。而政府在主要集中于掌舵性的职能领域,如拟订政策、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监督合同执行等,引导它们为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服务。

2.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人公共部门。基于管理具有相通性这一认识,西方国家在行政改革的实践中广泛引进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诸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全面质量管理、成本一效益分析等,并希望用企业管理理念来重构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

3.建立有使命感的公共组织。新公共管理模式认为,传统行政模式对规章制度的咯守可能会造成“目标移位”的现象,并因此可能使行政组织丧失了适应环境变化的灵活性。而企业化政府则是有使命感的政府,它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然后制定出让自己的雇员放手实现使命的制度,认为有使命感的政府可能会比照章办事的政府士气更高、更有创新精神,从而也更有效率。

4.新公共管理把社会公众视为政府的“顾客”,认为,公共组织应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例如:英国于1991年制定并颁布了《公民》,它具体规定了每个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程序与期限以及违约责任等,被视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5.加强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效率和成本收益等。在实践中,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以‘,3E”为标准,即经济、效率和效益。新公共管理的内容相当丰富,从各国行政改革的实践还可以总结出很多,它们全部是以市场化和企业化管理作为其核心理念。

新公共管理与民主社会的核心价值的冲突

新公共管理一方面改革了官僚制的弊端,另一方面也与民主社会的核心价值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我们这里所说的民主社会核心价值是指孕育于民主社会中位于最深层的基本道德与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公民权、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核心价值命题。在本文中,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新公共管理与民主社会核心价值的冲突:

1.“经济人”的假设。新公共管理承袭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人性假设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公共部门的制度设计,这是新公共管理与民主社会核心价值冲突的“症结所在”:首先,一个受自利动机驱动的组织显然无法对公共利益倾注太多的关注。正如莱茵•D•泰瑞所指出的:“既然公共选择和组织经济学倾向于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既然个人利益是其核心理念,那么任何关于‘公共利益’的概念都变得毫无意义”;其次,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人”所描述的只是复杂的人格体系中的一个侧面。大量事实证明,公共行政人员完全可以超越个人利益,以高度的献身精神和责任意识投人到公共行政活动中去。但是,当公共行政人员追求公共利益的行为总是得到利己主义的解释时,他们就会转向利己主义,这就是所谓的“皮哥马利翁效应”;最后,在一个个人利益被过分张扬的社会,人们习惯于以个人得失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丧失了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和起码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必将引公共利益与公共伦理的危机。

2.政府角色定位。新公共管理把政府的角色界定为“掌舵”,并认为“那些集中精力积极掌舵的政府决定了其社区、州和国家的发展前途”。然而,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政府的这种角色定位不仅不合适,而且也不可能:其一,新公共管理视野中的政治家和行政官僚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而把社会的发展前途交由自利的个人来掌控其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其二,即使政府能够完全代表公共利益,其理性的有限性决定它并不具备制定完美政策的潜质;其三,现代社会的公共政策是各集团和组织互动的结果,是各种利益和观点的混合物,在这种情况下,把公共政策视为单纯的政府决策已毫无意义。民主社会的公共政策必须以广泛的公众参与为基础,这既是保证公共政策公共性的需要,也是民主社会公民权的集中体现。因此,罗伯特•B•丹哈特善意地提醒我们:“当我们急于掌舵时,我们是否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

篇3

根据《辞海》的解释,“公”的中文含义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礼记·礼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为此意。《汉语大辞典》中,“公共”意为“公有的,公用的,公众的,共同的”。因此,自古以来,“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认为“公众”一词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ormaturity),强调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且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二是源于古希腊词汇(Koinon),英语词汇“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该词,意为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在古希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因此,从起源上看,“公共”更多地意指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性,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关联。这也应证了,随着时展,当代的“公共”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公共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的观点。

哈贝马斯考察了另外一种公共性起源。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性或公共领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而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它诞生于成熟的资产阶级私人领域基础上,并具有独特批判功能。关于公共性的演变,哈贝马斯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社会有明确的公私划分,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例如在古希腊、罗马,公私分明,所谓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意见或进行交往的场所,那时虽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直到近代(17、18世纪)以来,在私人领域之中诞生了公共领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受到国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启发,国内也有学者从社会领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产生。他们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活动具有对应的相关性。整个近代社会发展史的客观进程,都在于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日益分化,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整合体。在社会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过程中,国家的职能也开始了分化的历程,除出现了国家职能的多样化趋势,其中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是最为基本的两大职能。由于国家统治职能是在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的关系中实现的,所以,虽然它表现出一定的现代公共性的内容,但本质上是与公共性相悖的。而在管理职能中,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甚至可以断言:归咎于管理职能的是一个纯粹的公共性的领域。因此,社会领域的分化引发国家职能的分解,从而导致公共性的彰显。

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用“公共性丧失”一词。一种观点认为,在近代功利哲学和市场经济的趋利倾向共同催生下,古希腊公共性的含义进一步丧失,现时情况是,“通过集体的方式寻求更大的善已被个人的计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政府的目的在实践中已是私有的福利(privatewell-being)。我们凭借官僚、技术和科学的手段来决定福利、幸福和功用。这里没有公共的原初含义,有的只是原子个人的集合体;这里没有公共利益,有的只是许多私人利益的聚合体。”虽然美国公共行政对于如何实现公共性有过几种理论,包括以利益集团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多元主义视角);以理性选择人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共选择视角);以代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立法的视角);以消费者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提供服务的视角);以公民权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民权视角)等,但这些理论都不能真正代表公共。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概念必须建立在公民权、仁慈和爱之上,此外还需要听证系统和程序的保持及发展,及对集体公共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怀,等等。

哈贝马斯也认为,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共性一词,可以译成公共性,也可以译为公共领域,二者没有实质差异。但倾向于用公共性指称政治层面,而用公共领域指称社会层面。——笔者注),由此导致公共性丧失。“两种相关的辩证趋势表明公共性已经瓦解:它越来越深入社会领域,同时也失去了其政治功能,也就是说,失去了让公开事实接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监督的政治功能。”在这里,哈贝马斯把公共性的丧失归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相互渗透(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在我看来,关于“公共性”本源及演变,其实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一背景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首先,最早意义上产生的“公共性”代表一种朴素的全民性,如古希腊民主制。其次,在古代社会,由于没有明确的公/私领域划分,在政治领域,代表国家权力的“公”吞没了“私”,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因而公共性等同于国家权力。再次,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直到近代,“公”与“私”才截然分离,各有自己的独有领域,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盛行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理论,在政治领域采取国家放任主义,公共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影响下,热衷于对纯粹管理技术和效率的追求,从而形成对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冲击,于是就有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平与参与及同期的政策分析理论中的民主因素等。最后,现代社会“公”与“私”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干预与自由经济并存,而在政治领域,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成长壮大,社群主义盛行,引发大规模的公民参与和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公共性”问题再一次被重视起来,此时,突出“公共性”不仅是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公民社会外力推动的结果。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涵

在对国内外关于“公共性”起源和演变问题的相关论述做一番考察之后,我们仍然不得不面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没有给出自己明确的答案之前,我们发现,对公共性问题的阐述可以有很多角度,不同学科也有不同的认可。仅从公共行政与哲学等角度对“公共性”的内涵进行阐述的观点,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公共性”是用于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和行为归宿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在一般情况下,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具体表现为:从基本理念上讲,“公共性”指政府组织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由此,衡量政府活动是否达到公共性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是否坚持和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在舆论中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公民的意志,政策与执行的出发点是否超越了政府的自利倾向,而考虑更为普遍的社群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等。在道德层面上,“公共性”应是每一个政府公职人员的职业态度、观念和信仰。它要求公职人员以此信念竭诚为民服务,明确政府组织与公职人员的行为必须在道德上、伦理上满足公共性的基本要求,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防止部门和个人偏私的利益驱动。在政治过程层面上,“公共性”意味着在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等集体行动上,存在着有效的决策参与通道和决策选择机制。在这里,“公共性”的获取及其保证,具体化为政府政策利益导向的选择过程,它包含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是否具有开发性,以使公民能够充分了解有关政策的信息,并能够与政策制定者进行磋商;公民的利益能否通过民主的程序得到表达与整合;公民依靠怎样一组规则来决定政治决策的选择,决定政府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等。在政府的财政活动中,评价“公共性”价值是否满足的核心要素,应是政府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物品行为和与此相关的政府收支行为的基本取向和政策目标,以及相关的财政制度和规则的安排(注:孙柏瑛:《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2.作为一种公共精神的“公共性”。这种观点认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内涵可以归结为公共精神。现代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应包括四个方面:民主的精神,即人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法的精神,它意味着政府的一切活动应受到预先确定并加以宣布的规则制约;公正的精神,即承认社会公民应具有平等的权利并不受公共权力所侵害;公共服务的精神,即政府的公共服务应尽可能公平分配,政府的施政过程应平等、公正和透明。这四种公共精神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的实现方式应是:逐步实现政府与公民平等化;行政权力既受到保护又受到制约;行政活动既有效率又有责任;公共行政是由民众驱动的、积极的、合作主义的、参与的过程,等等(注: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3.作为一种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把“公共性”看成是公共管理的最新理念:它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强调了为公众服务的出发点;它明确了管理的范围是那些公共事务,揭示了管理所依据的权力为公民所授予,因而其行使必须接受公民的监督,以公民认定的是非为是非,不能违背公民的意志;它体现着行政过程中的责任,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对其后果无条件承担责任;它强调了行政过程中必须有公民参与,强调注意听取公民的意见,这就要求行政过程中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它强调公共行政的结果必须取得公民的认可,这就要求有向公民报告的制度,工作一定周期后,政府应按程序向公民报告,以接受公民审查并予以通过,等等(注:刘熙瑞:《理念·职能·方式——我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面临的三个转变》,《人民论坛》2000年第7期。)。

4.作为一种价值基础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体系的价值基础是其公共性,因而政府的制度安排所要重建的价值观念就在于明确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也就是说,政府把自我表达存在的公共性作为至高无上的原则,政府的组织机构、行为方式、运行机制、政策规范等,都无条件地体现出其公共性。政府组织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实体,但这个实体却没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也不是任何一个社会集体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的代表,它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政府价值公共性最直接的表现是政府的规范体系和行政行为系统的公正性,而且这种公正性是一种制度公正,是包含在行政行为机制之中的,有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体系提供的,是一种制度安排(注:张康之:《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公共行政》2000年第4期。)。

5.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针对传统公共行政过分追求理性与效率的倾向,新公共行政主张:(1)社会公平。强调所有公民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机会。它同样代表着对所有公民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对公共部门经决策和实施项目负责。(2)代表性。尽管大众并没有影响代表决策的直接权力,但相信代表性肯定是新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唯一的激励因素,需要考虑其他价值观的积极参与。(3)响应性。主张政府需要更多地响应公众的需求。(4)参与。新公共行政提供在公共事务中广泛程度的公民与公务员参与。(5)社会责任感。公共管理者被视作以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他们的自我利益去创造高效率同时又是平等的服务(注:参见[美]张梦中等《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公共行政》2001年第3期。)。

6.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这里指哈贝马斯重点探讨的资产阶级公共性的本质。他认为,“公共性应当贯彻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立法”,从而“公共性成为国家机构本身的组织原则”。他进一步提出,在资产阶级哲学那里(霍布斯、卢梭、洛克和康德),公共性等同于理性,甚至是良知,依靠公共舆论表达出来。而在法哲学那里,公共性需要法律和道德元素支撑,所以“康德所说的公共性是唯一能够保障政治与道德同一性的原则。公共性既是法律秩序原则,又是启蒙方法”。而“默格尔根据18世纪的范型把公共性的功能界定为统治的合理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哈贝马斯指出了公共性作为市民社会独立领域的批判力量和促进资产阶级统治合法化的献身精神(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综合起来,有关“公共性”内涵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在伦理价值层面上,“公共性”必须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与正义。其次,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公共性”要体现人民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第三,在公共部门运作过程中,“公共性”体现为公开与参与。第四,在利益取向上,“公共性”表明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必须克服私人或部门利益的缺陷。第五,在理念表达上,“公共性”是一种理性与道德,它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哈贝马斯)。总之,倾向于把“公共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最终价值观,在此之下,才有公正、公平、公开、平等、自由、民主、正义和责任等一系列价值体系。

尽管在公共性问题上,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对于公共管理,基于它是一种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公共部门管理活动,我们把这种管理活动的公共性内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构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这里的国家、政府与社会都是从狭义的意义上说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这些组织具有不同于其他私域组织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的代表性、行为的公务性、宗旨的公益性、权力的法定性等方面。二是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把如何经济地和富有效率地实现管理目标不同,公共管理的价值观更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私人管理建立在个人本位主义和自利性本质之上,把追求个人效率或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取向。与其迥然不同的是,公共管理注重在民主政治理念上去实现公众的高度参与、社会公平以及承担为公众谋求福利的责任。三是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权力是政治社会的基石,是理解一切政治现象的基础。就如霍布斯所言,“契约,没有刀剑,就是一纸空文”。恩格斯也认为,国家本质上是同人民大众相分离的公共权力。公共管理是管理主体运用公共权利实现管理目标的社会活动,因此,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后盾和基础,公共力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四是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首先从公共问题入手,公共问题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同时,由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或宗旨是实现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正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题中应有之意。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异同

“公共性”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与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治理活动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它是实证的过程还是规范的研究,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认为,就总体而言,作为公共管理的本质内涵,公共性与社会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阶级与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公共性与社会性在最广泛意义上是一致的或领域是重合的;随着阶级与国家的产生,国家成为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逐渐从社会领域中凸显并独立出来;而在阶级与国家消亡之后,公共性与社会性又再次融为一体。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公共性,是指处于从阶级与国家产生到消亡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定概念。另外,从上述公共性的自然发展过程可以得出,社会性是公共性的存在基础,公共性则是社会性的特殊体现;社会性具有量的规定性,公共性则有质的规定性。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公共性将不断扩张与壮大,最后发展成为社会性。

1.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的定义上看,社会是具有多重性含义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社会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二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既可以指最广义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指狭义的社会性事务,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务。因此,理论上对社会这个概念作界定并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定义社会。认为,物质实践创造了社会,社会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注: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政治科学常用的社会概念,最初在思想家眼里是与国家等同的,例如卢梭就把国家、社会共同体和社会契约混用起来。直到19世纪以后,大多数资产阶级理论家才开始把社会当作与国家对立的社会领域,即市民社会或公共社会。摩尔根较早指出,“我们可以在这里提出一个前提:即一切政治形态都可归纳为两种基本方式,此处使用方式(plan)一词系就其科学意义而言。这两种方式的基础有根本的区别。按时间顺序说,先出现的第一种方式以人身、以纯人身关系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社会。这种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第二种方式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国家。这种组织的基础或基本单位是用界碑划定范围的乡或区及其所辖之财产,政治社会即由此而产生。”(注:(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页。)把社会性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并认为社会的产生先于国家,因而国家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不能如早期思想家所认为的那样可以等同或浑然一体。

其次,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公共与社会各有所指。平常说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是我们区分政府所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实际体现,表明在政府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情况下,政府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所代表的社会性相互关系的状况。一般而言,公共性表示一种权力或权威,而社会性则代表公开性、参与性和非国有化等意思。

2.公共性与社会性的联系

其主要表现在于:公共性来源于社会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一致的,比如在非阶级社会里,公共性实际上和群体性是等同的。然而,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从根本上抽象并升华了社会性(群体性),比如建立在契约之上的“公意”,体现出公共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本质特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公共性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性。二者的联系具体表现在:

首先,从起源看,早期的思想家对公共性与社会性是分不清的或认为等同的,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国家与社会根本混淆。如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类生活的自然需要。国家就是达到正义或公道的手段。在这里,他是把国家与社会等同起来,混淆了两者界限。因此他的国家充其量是群体的结合,因为还没有出现与人民相分立的公共权力(注:邹永贤主编:《国家学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直到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区分了国家与社会,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是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恩格斯肯定国家源于社会说,同时指出,“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5页。)。因此,我们认为,国家所代表的公共性与整个社会所代表的社会性是具有产生的异时性的。

其次,从哲学意义上讲,社会性与公共性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公与私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也是如此。只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并没有截然分开,二者有交叉之处,即所谓“公中有私(局部和个人),私中也有公(共同事务和利益)”(注: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概论》,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正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及二者交叉的部分构成了广义的社会性。与此同时,公共性作为共性是对社会群体中的个性的一种提炼和升华,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契约等)基础上的群体一致的意志或者意识表达,因此,公共性脱离了社会个体的杂乱无章和无序,成为一定团体的集中意志。还应看到,在发展趋势上,随着社会自治的完善和国家作为统治工具的最后消亡,公共性与社会性将再次趋同,达到终级目标的社会性,实现古人所称颂的社会大同。如《礼记·礼运》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公共性与社会性由混沌统一到分离对立,再到在新的社会领域内的统一,体现了公共性与社会性及其相互关系具体的和历史的辩证演进过程。

再次,在具体实践中,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以社会性为参考坐标。表现为公共部门的活动越是接近社会,其公共性越明显;越远离社会,其公共性越弱。如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向对下负责转变,如此等等,其结果都使公共管理活动更趋向民主,更能保障公平,并尽可能给公众带来效益。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公共性与社会性是各有其特定内涵的复杂概念,同时二者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用它们作为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工具,从而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有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篇4

    根据《辞海》的解释,“公”的中文含义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礼记·礼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为此意。《汉语大辞典》中,“公共”意为“公有的,公用的,公众的,共同的”。因此,自古以来,“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认为“公众”一词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  or  maturity),强调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且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二是源于古希腊词汇(Koinon),英语词汇“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该词,意为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在古希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因此,从起源上看,“公共”更多地意指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性,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关联。这也应证了,随着时展,当代的“公共”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公共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的观点。

    哈贝马斯考察了另外一种公共性起源。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性或公共领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而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它诞生于成熟的资产阶级私人领域基础上,并具有独特批判功能。关于公共性的演变,哈贝马斯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社会有明确的公私划分,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例如在古希腊、罗马,公私分明,所谓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意见或进行交往的场所,那时虽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直到近代(17、18世纪)以来,在私人领域之中诞生了公共领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注:[德]哈贝马斯着、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受到国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启发,国内也有学者从社会领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产生。他们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活动具有对应的相关性。整个近代社会发展史的客观进程,都在于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日益分化,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整合体。在社会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过程中,国家的职能也开始了分化的历程,除出现了国家职能的多样化趋势,其中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是最为基本的两大职能。由于国家统治职能是在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的关系中实现的,所以,虽然它表现出一定的现代公共性的内容,但本质上是与公共性相悖的。而在管理职能中,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甚至可以断言:归咎于管理职能的是一个纯粹的公共性的领域。因此,社会领域的分化引发国家职能的分解,从而导致公共性的彰显。

    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用“公共性丧失”一词。一种观点认为,在近代功利哲学和市场经济的趋利倾向共同催生下,古希腊公共性的含义进一步丧失,现时情况是,“通过集体的方式寻求更大的善已被个人的计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政府的目的在实践中已是私有的福利(private  well-being)。我们凭借官僚、技术和科学的手段来决定福利、幸福和功用。这里没有公共的原初含义,有的只是原子个人的集合体;这里没有公共利益,有的只是许多私人利益的聚合体。”虽然美国公共行政对于如何实现公共性有过几种理论,包括以利益集团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多元主义视角);以理性选择人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共选择视角);以代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立法的视角);以消费者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提供服务的视角);以公民权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民权视角)等,但这些理论都不能真正代表公共。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概念必须建立在公民权、仁慈和爱之上,此外还需要听证系统和程序的保持及发展,及对集体公共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怀,等等。

    哈贝马斯也认为,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共性一词,可以译成公共性,也可以译为公共领域,二者没有实质差异。但倾向于用公共性指称政治层面,而用公共领域指称社会层面。——笔者注),由此导致公共性丧失。“两种相关的辩证趋势表明公共性已经瓦解:它越来越深入社会领域,同时也失去了其政治功能,也就是说,失去了让公开事实接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监督的政治功能。”在这里,哈贝马斯把公共性的丧失归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相互渗透(注:[德]哈贝马斯着、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在我看来,关于“公共性”本源及演变,其实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一背景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首先,最早意义上产生的“公共性”代表一种朴素的全民性,如古希腊民主制。其次,在古代社会,由于没有明确的公/私领域划分,在政治领域,代表国家权力的“公”吞没了“私”,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因而公共性等同于国家权力。再次,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直到近代,“公”与“私”才截然分离,各有自己的独有领域,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盛行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理论,在政治领域采取国家放任主义,公共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影响下,热衷于对纯粹管理技术和效率的追求,从而形成对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冲击,于是就有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平与参与及同期的政策分析理论中的民主因素等。最后,现代社会“公”与“私”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干预与自由经济并存,而在政治领域,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成长壮大,社群主义盛行,引发大规模的公民参与和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公共性”问题再一次被重视起来,此时,突出“公共性”不仅是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公民社会外力推动的结果。

    三、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涵

    在对国内外关于“公共性”起源和演变问题的相关论述做一番考察之后,我们仍然不得不面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没有给出自己明确的答案之前,我们发现,对公共性问题的阐述可以有很多角度,不同学科也有不同的认可。仅从公共行政与哲学等角度对“公共性”的内涵进行阐述的观点,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公共性”是用于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和行为归宿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在一般情况下,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具体表现为:从基本理念上讲,“公共性”指政府组织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由此,衡量政府活动是否达到公共性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是否坚持和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在舆论中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公民的意志,政策与执行的出发点是否超越了政府的自利倾向,而考虑更为普遍的社群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等。在道德层面上,“公共性”应是每一个政府公职人员的职业态度、观念和信仰。它要求公职人员以此信念竭诚为民服务,明确政府组织与公职人员的行为必须在道德上、伦理上满足公共性的基本要求,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防止部门和个人偏私的利益驱动。在政治过程层面上,“公共性”意味着在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等集体行动上,存在着有效的决策参与通道和决策选择机制。在这里,“公共性”的获取及其保证,具体化为政府政策利益导向的选择过程,它包含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是否具有开发性,以使公民能够充分了解有关政策的信息,并能够与政策制定者进行磋商;公民的利益能否通过民主的程序得到表达与整合;公民依靠怎样一组规则来决定政治决策的选择,决定政府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等。在政府的财政活动中,评价“公共性”价值是否满足的核心要素,应是政府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物品行为和与此相关的政府收支行为的基本取向和政策目标,以及相关的财政制度和规则的安排(注:孙柏瑛:《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2.作为一种公共精神的“公共性”。这种观点认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内涵可以归结为公共精神。现代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应包括四个方面:民主的精神,即人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法的精神,它意味着政府的一切活动应受到预先确定并加以宣布的规则制约;公正的精神,即承认社会公民应具有平等的权利并不受公共权力所侵害;公共服务的精神,即政府的公共服务应尽可能公平分配,政府的施政过程应平等、公正和透明。这四种公共精神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的实现方式应是:逐步实现政府与公民平等化;行政权力既受到保护又受到制约;行政活动既有效率又有责任;公共行政是由民众驱动的、积极的、合作主义的、参与的过程,等等(注: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3.作为一种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把“公共性”看成是公共管理的最新理念:它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强调了为公众服务的出发点;它明确了管理的范围是那些公共事务,揭示了管理所依据的权力为公民所授予,因而其行使必须接受公民的监督,以公民认定的是非为是非,不能违背公民的意志;它体现着行政过程中的责任,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对其后果无条件承担责任;它强调了行政过程中必须有公民参与,强调注意听取公民的意见,这就要求行政过程中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它强调公共行政的结果必须取得公民的认可,这就要求有向公民报告的制度,工作一定周期后,政府应按程序向公民报告,以接受公民审查并予以通过,等等(注:刘熙瑞:《理念·职能·方式——我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面临的三个转变》,《人民论坛》2000年第7期。)。

    4.作为一种价值基础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体系的价值基础是其公共性,因而政府的制度安排所要重建的价值观念就在于明确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也就是说,政府把自我表达存在的公共性作为至高无上的原则,政府的组织机构、行为方式、运行机制、政策规范等,都无条件地体现出其公共性。政府组织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实体,但这个实体却没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也不是任何一个社会集体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的代表,它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政府价值公共性最直接的表现是政府的规范体系和行政行为系统的公正性,而且这种公正性是一种制度公正,是包含在行政行为机制之中的,有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体系提供的,是一种制度安排(注:张康之:《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公共行政》2000年第4期。)。

    5.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针对传统公共行政过分追求理性与效率的倾向,新公共行政主张:(1)社会公平。强调所有公民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机会。它同样代表着对所有公民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对公共部门经决策和实施项目负责。(2)代表性。尽管大众并没有影响代表决策的直接权力,但相信代表性肯定是新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唯一的激励因素,需要考虑其他价值观的积极参与。(3)响应性。主张政府需要更多地响应公众的需求。(4)参与。新公共行政提供在公共事务中广泛程度的公民与公务员参与。(5)社会责任感。公共管理者被视作以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他们的自我利益去创造高效率同时又是平等的服务(注:参见[美]张梦中等《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公共行政》2001年第3期。)。

    6.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这里指哈贝马斯重点探讨的资产阶级公共性的本质。他认为,“公共性应当贯彻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立法”,从而“公共性成为国家机构本身的组织原则”。他进一步提出,在资产阶级哲学那里(霍布斯、卢梭、洛克和康德),公共性等同于理性,甚至是良知,依靠公共舆论表达出来。而在法哲学那里,公共性需要法律和道德元素支撑,所以“康德所说的公共性是唯一能够保障政治与道德同一性的原则。公共性既是法律秩序原则,又是启蒙方法”。而“默格尔根据18世纪的范型把公共性的功能界定为统治的合理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哈贝马斯指出了公共性作为市民社会独立领域的批判力量和促进资产阶级统治合法化的献身精神(注:[德]哈贝马斯着、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综合起来,有关“公共性”内涵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在伦理价值层面上,“公共性”必须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与正义。其次,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公共性”要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第三,在公共部门运作过程中,“公共性”体现为公开与参与。第四,在利益取向上,“公共性”表明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必须克服私人或部门利益的缺陷。第五,在理念表达上,“公共性”是一种理性与道德,它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哈贝马斯)。总之,倾向于把“公共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最终价值观,在此之下,才有公正、公平、公开、平等、自由、民主、正义和责任等一系列价值体系。

    尽管在公共性问题上,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对于公共管理,基于它是一种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公共部门管理活动,我们把这种管理活动的公共性内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构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这里的国家、政府与社会都是从狭义的意义上说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这些组织具有不同于其他私域组织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的代表性、行为的公务性、宗旨的公益性、权力的法定性等方面。二是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把如何经济地和富有效率地实现管理目标不同,公共管理的价值观更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私人管理建立在个人本位主义和自利性本质之上,把追求个人效率或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取向。与其迥然不同的是,公共管理注重在民主政治理念上去实现公众的高度参与、社会公平以及承担为公众谋求福利的责任。三是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权力是政治社会的基石,是理解一切政治现象的基础。就如霍布斯所言,“契约,没有刀剑,就是一纸空文”。恩格斯也认为,国家本质上是同人民大众相分离的公共权力。公共管理是管理主体运用公共权利实现管理目标的社会活动,因此,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后盾和基础,公共力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四是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首先从公共问题入手,公共问题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同时,由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或宗旨是实现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正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题中应有之意。

    四、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异同

    “公共性”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与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治理活动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它是实证的过程还是规范的研究,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认为,就总体而言,作为公共管理的本质内涵,公共性与社会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阶级与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公共性与社会性在最广泛意义上是一致的或领域是重合的;随着阶级与国家的产生,国家成为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逐渐从社会领域中凸显并独立出来;而在阶级与国家消亡之后,公共性与社会性又再次融为一体。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公共性,是指处于从阶级与国家产生到消亡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定概念。另外,从上述公共性的自然发展过程可以得出,社会性是公共性的存在基础,公共性则是社会性的特殊体现;社会性具有量的规定性,公共性则有质的规定性。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公共性将不断扩张与壮大,最后发展成为社会性。

    1.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的定义上看,社会是具有多重性含义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社会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二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既可以指最广义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指狭义的社会性事务,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务。因此,理论上对社会这个概念作界定并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定义社会。认为,物质实践创造了社会,社会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注: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政治科学常用的社会概念,最初在思想家眼里是与国家等同的,例如卢梭就把国家、社会共同体和社会契约混用起来。直到19世纪以后,大多数资产阶级理论家才开始把社会当作与国家对立的社会领域,即市民社会或公共社会。摩尔根较早指出,“我们可以在这里提出一个前提:即一切政治形态都可归纳为两种基本方式,此处使用方式(plan)一词系就其科学意义而言。这两种方式的基础有根本的区别。按时间顺序说,先出现的第一种方式以人身、以纯人身关系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社会。这种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第二种方式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国家。这种组织的基础或基本单位是用界碑划定范围的乡或区及其所辖之财产,政治社会即由此而产生。”(注:(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页。)把社会性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并认为社会的产生先于国家,因而国家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不能如早期思想家所认为的那样可以等同或浑然一体。

    其次,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公共与社会各有所指。平常说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是我们区分政府所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实际体现,表明在政府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情况下,政府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所代表的社会性相互关系的状况。一般而言,公共性表示一种权力或权威,而社会性则代表公开性、参与性和非国有化等意思。

    2.公共性与社会性的联系

    其主要表现在于:公共性来源于社会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一致的,比如在非阶级社会里,公共性实际上和群体性是等同的。然而,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从根本上抽象并升华了社会性(群体性),比如建立在契约之上的“公意”,体现出公共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本质特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公共性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性。二者的联系具体表现在:

    首先,从起源看,早期的思想家对公共性与社会性是分不清的或认为等同的,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国家与社会根本混淆。如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类生活的自然需要。国家就是达到正义或公道的手段。在这里,他是把国家与社会等同起来,混淆了两者界限。因此他的国家充其量是群体的结合,因为还没有出现与人民相分立的公共权力(注:邹永贤主编:《国家学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直到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区分了国家与社会,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是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恩格斯肯定国家源于社会说,同时指出,“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5页。)。因此,我们认为,国家所代表的公共性与整个社会所代表的社会性是具有产生的异时性的。

    其次,从哲学意义上讲,社会性与公共性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公与私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也是如此。只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并没有截然分开,二者有交叉之处,即所谓“公中有私(局部和个人),私中也有公(共同事务和利益)”(注: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概论》,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正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及二者交叉的部分构成了广义的社会性。与此同时,公共性作为共性是对社会群体中的个性的一种提炼和升华,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契约等)基础上的群体一致的意志或者意识表达,因此,公共性脱离了社会个体的杂乱无章和无序,成为一定团体的集中意志。还应看到,在发展趋势上,随着社会自治的完善和国家作为统治工具的最后消亡,公共性与社会性将再次趋同,达到终级目标的社会性,实现古人所称颂的社会大同。如《礼记·礼运》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公共性与社会性由混沌统一到分离对立,再到在新的社会领域内的统一,体现了公共性与社会性及其相互关系具体的和历史的辩证演进过程。

    再次,在具体实践中,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以社会性为参考坐标。表现为公共部门的活动越是接近社会,其公共性越明显;越远离社会,其公共性越弱。如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向对下负责转变,如此等等,其结果都使公共管理活动更趋向民主,更能保障公平,并尽可能给公众带来效益。

    五、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公共性与社会性是各有其特定内涵的复杂概念,同时二者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用它们作为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工具,从而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有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长期以来的政府管理模式都是以行政区区划为基础,进行相对单向性同时也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在上级政府部门的行政指令下,每个行政区划内根据本区的利益和具体情况进行政府行政管理。应该说,这一行政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并没有显示出太大的弊端,相反,它有利于划分不同行政区划政府部门的管理责任,并在积极的方面能够因地制宜。

然而,进入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有自己的现实国情和政府管理上的历史传统。所谓“治理”要求多主体,它是基于不同行为主体在不同领域中的能力能够满足解决相关问题的要求这一基础的。然而,在中国,公共事务最终还是由政府来解决,其他行为主体暂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源应对相应的问题。从而,从原有政府管理模式一下改变至跨域治理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以政府为行为主体和最终权威,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管理”成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模式。

二、行政区行政:需要被超越的旧范式

“在一级政府的地域管辖范围内,地方政府独占本区域内的行政管辖权,其权力行使的法律效力范围限于行政区域内部, 对其它无行政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内部事务无权干涉。”行政区行政在一定历史时期符合了中国国内各地区有效的行政管理,但在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应对新时期出现的一系列跨区域甚至是跨国公共事务中却变得弊端明显,甚至寸步难行。因为行政区行政关于权力划分和权力的地理边界的严格限制,只能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威在已经圈定好的行政区域内部行使权力、解决问题,这样强行的地理界限分割造成了跨域公共问题难以找到责任主体、解决主体,从而要么被搁置,要么被推来推去,要么各行其路。在不同行政原则、行政路径和区域利益的作用下,很容易造成“公地悲剧”,导致跨域问题难以解决。

制度与政府行政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政府的权威来自于其能将集中于政府的公共资源应用于公共事务的解决和公共问题的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共问题特点、形态的变化,使得原有的制度与政府行政的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此时,对既有制度和政府行政模式的渐进式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从政府行政效率的角度,还是从政府权威合法性的角度,致力于最终能有效应对和解决公共问题都是其目标。因而,日益显示出弊端的行政区行政就成为必须要被超越的旧范式。

实际上,中国不是第一个面临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而带来的公共问题跨越边界难以有效解决问题的国家。相反,这是一个日益增长的全球共同问题。公共问题的流动性、外溢性、无边界性,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在一个地理范围的跨国区域内甚至是整个全球范围内。在国际社会上,中国作为一个“黑箱子”或者说“实心球”似的国家实体,已经广泛参与到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具有打破国家“边界”通过合作、双边乃至多边努力应对和解决公共问题的经验。这也为中国国内跨域公共问题的解决找到了一条理论上的道路――跨域治理。

三、跨域治理:未达的理想范式

跨域治理是针对于越来越多的“跨域事务”而兴起的新的公共治理和行政管理理念,它在根本上是由跨域事务的复杂性而造成。跨域事务的复杂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具有不可分割的公共性,跨域性公共问题的范围往往超越了任何单一部门、组织或政府层级的管辖权之外;其次,具有跨越疆界的外部性,政府机构采取政策所产生的后果可能是由其他的地方及人民来承担;最后,问题解决具有政治性,由于跨域事务本身的公共性具有不可分割的特质,因此无论是共同利益的追求,或是避免共同性灾难,都需要具备某种政治性的安排。

跨域事务的复杂性所要求的有效治理具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政管辖和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具体而言,跨域治理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部门、团体或行政区,因为彼此间的业务、功能或疆界相接及重叠而逐渐模糊,导致权责不明、无人管理与跨部门的问题发生时,即由公部门、私部门以及非营利组织的组合,透过协力治理、社区参与、公私合伙或契约协定等联络方式,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跨域治理超越的不H仅是行政区行政的权力地理边界、责任边界和利益边界,也在应对公共事务的主体上发生了改变,是一种既有权力分配、运行模式的根本性变化。跨域治理要求政府权力的下放,要求私营部门、非盈利组织、社会团体甚至是公民个人的参与。但是这种纯粹的“跨域治理”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情。首先,中国的行政权力结构一直是垂直性的,具有非常明显的层级制特征,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权力尚不充分。其次,中国的公民社会还处于发展初期,长期对政府权威的依赖使得来自于社会层面的私营部门、非营利性组织和社会团体没有培养和形成作为主体身份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能力和意愿。中国社会的行政机制长久以来就具有垂直性特征,不具有权威分散下放的民主理念根基和基础,还处在“简政放权”的初级阶段。从而,所谓“治理”的核心要义,多元主体在现行的中国国内政治体制和社会条件下,并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跨域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解决跨域公共问题,而对于解决该问题的路径不应该是理论意义上的或者是教条的。公共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的是一种公共产品的供给,因而,从最终目标的实现角度,如何能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实现公共产品的最有效供给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能够最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实现跨域公共问题解决的范式就是目前我们应该追求的范式,而这种范式,既是对行政区行政旧范式适应社会发展的改革,也是汲取跨域治理的理念内核进行中国化的实践改良,从而形成连接起行政区行政旧范式与跨域治理理想模式的中间桥梁。

四、区域公共管理:可行的现实范式

因为行政区行政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严重滞后性的模式,而跨域治理又远远超出了中国政府行政传统和社会发展成熟度而成为一种激进的变革,一方面不具备马上落实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这样激进的结构性变革将造成政府权威衰落,社会权威还无法完整建立,从而走向无序状态。那么,是否有一种折中主义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跨域公共事务管理道路就成为核心的问题。这时,“区域公共管理”就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可行的现实范式。

“区域公共管理”是以区域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解决特定区域内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而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现代治理的社会活动。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既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行政政府权力被限制于地方,眼光和利益仅仅囿于局部的地方利益,对于越来越多的跨域公共问题不愿付出成本提供公共产品从而导致“集体非理性”结果的弊端。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整体性结构化的制度创新过程,它依托于政府权威和社会发展现实,同时,在各行为主体的互动博弈中对政府与社会两方面力量和运行模式进行积极塑造。从而,通过区域公共管理可以使原来各地方政府单独提供公共物品的外部利益内部化,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合作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提供区域性公共物品,按照收益大小分摊成本,这样就可以增强各地方政府供给区域性公共物品的积极性,在兼顾地方政府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区域性公共治理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彭彦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合作与行政权协调[J].经济体制改革,2009(06).

篇6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档案学界主流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方向,从档案信息资源的保管与利用出发,着重介绍了个人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要素与方法,以及建立个人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之于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分别从其实现的技术手段与现实需求入手,提出了“以个人为核心、增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推动档案信息开发进一步社会化、多元化”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主导趋势这一观点。

关键词 个体档案;知识资源;社会记忆;智能设备

作者简介:高晨翔(1994—),男,安徽滁州人,主要从事电子文件管理研究。

1信息时代下建立个人档案信息体系的必要性

1.1为整个社会保存珍贵记忆

人类思维对整个社会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价值集中体现在我们的经验、智慧——由古到今积攒起来的宝贵记忆。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其中明确提到了“档案馆和图书馆都是人类记忆的保管者,是一个国家多元化文化的表达,对保护人类的共同记忆至关重要”。[1]在档案学学术研究领域,“‘社会记忆说’作为一种前沿范式”的理论也越来越为学科共同体所支持。

1.2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2]以个体为核心的档案信息管理,正是依托新型信息技术,为实现个人信息管理的便捷化、知识化而产生的。通过个人生活信息的有效集合,让个人在了解自我的同时,也能将个人的有关想法、意见反映在平台上,从而实现公民大规模地、主动地参与社会管理活动,扩大管理决策行为的社会基础,也加强了公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动交流。

1.3利于个人掌握生活节奏,保障个人利益

个人档案信息之于形成者而言具有参考价值与凭证价值。一方面,将个人档案信息利用管理共享平台进行集中统一分类、管理,可以有选择地梳理、记录思维路径。有效分析个人此前所常用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做到“正确的信息在恰当的时间以合适的形式表达和利用”[3]。另一方面,个人档案信息系统能够通过生活信息的推送、用户之间的交流来解决个人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个人可以有选择地将隐私信息加密存储,将个人生活行为以个性化的方式记录在“册”,在遇到纠纷、需要提供证据时保障个人的相关利益。

2个体档案的构建要素与实现方式

个体档案是具体的社会成员在其工作和生活当中形成的一切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它强调的是以信息利用为核心,个人有意识地接受、整理、传播各类信息,在多个个体之间、个体与政府、民间信息服务机构之间形成动态交互网络,达到信息的共享、知识的发掘、记忆的积累等目的。个体档案不是关于个人的背景信息,而是个人在其日常行为活动中借助各类电子设备记录下的信息,其来源极为广泛,是与个人生活相关的一切隐私与非隐私的记忆集合体。

2.1个体档案的构建要素

2.1.1个人电子设备是实现个人信息管理的物质基础

时至今日,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运行空间,无线网络接入功能的智能手机风靡全球。智能手机有着高速度、高精度的中央处理器,配合以大存储芯片以及较强的存储扩展能力,内置网络适配器可接入无线网络,且有着比肩个人电脑的人机交互能力,这些都为海量数据信息的收发与存储提供了物质保障。

2.1.2应用软件是档案信息共享的桥梁

信息资源的具体组织、整理、加工、开发、传播等有机动态行为需要软件平台的支持,以个体为核心的档案信息共享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存在于动态中的实用信息为更多的人所知晓和利用。对于个体档案信息管理而言,应用软件是连接用户与设备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信息服务机构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是信息推送的前提。因此,应用软件要“有‘主动’与用户建立某种联系的功能,使得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可以更快更好地为用户服务”[4],确保存在于个体档案信息共享网络中的个人能够动态性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1.3社会档案意识是思维基础

个人是信息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传播工作的主体,个体档案信息的管理、开发、共享都依赖于个人的档案意识。而我国公民对于档案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仍然比较肤浅,认知范围还比较险隘,“社会档案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因此提高社会档案意识迫在眉睫。”[5]集成化的个体档案管理与共享结构中,个体是整个巨大的档案信息网络中的节点,是具有很强能动性的神经元,其运动的频繁性与活跃性决定着整个网络的生命力。在档案实体的后保管时代,档案思维创造力的来源理应更为广泛。

2.2个体档案信息系统的实现方式

经研究,个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应该以一个智能化的、具有很强交互性的软件平台作为信息组织管理的手段。同时结合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利用意向、利用能力来开发此类平台,确保其实用易用。

通过上述分析,个人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在物理结构上应分为三个层次,即数据层、信息的描述与管理层、界面交互层。通过三种层次的构建,建立起人与设备、移动设备内部之间的数据关系,使用户依据本系统提供的各种收集、记录、存储、检索、统计、共享信息的方式,能够方便快捷地对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个性化、智能化的管理。

首先,在数据层面,后台数据库的存储、分析能力是容纳、开发信息的基础。这要求服务器所选用的数据库应当具有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如SQL 已经既可以做关系数据,也可以做空间数据、图像、数据流等非结构化数据”[6],以此达到对不同形式的数据分门别类,加强海量数据管理的可知性、可控性。同时引入云技术,通过多台服务器的耦合,制定相应的挖掘程序,对所收集的数据尤其是有关日常生活的非隐私性数据能够依据需求进行统计分析,逐步上升为一种规律性的信息——知识,通过反馈推送实现信息的动态流转。其次,在信息的描述与管理层面,利用XML语言对整个信息资源及其内容进行统一描述,同时利用RDF对相关元数据进行组织、关联、分类及注释。根据每一个层次需求设计相关程序,分别作为信息的存取、(下转第276页)(上接第241页)关联、检索工具,从而有效地完成对信息的组织工作。

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首先应体现出地域特色,增强用户的适应性。其次应当提供个性化的登录与应用界面,界面设计采用非线性化的场景模式,注重各个板块之间的联系。按照职业、年龄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开发模式,如面向中老年群体理应力求简介明了,并配以每一步骤的指导;面向青年群体的界面则应当活泼生动,保持其动态交互能力。此外,还应建立方便快捷的录入与检索系统,支持文字、语音等多种手段,同时注重各层次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加密工作,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在信息共享方面,设置生活信息的主动分享功能,例如用户实时地将个人所见的天气、交通、实地新闻等内容通过平台共享至主页,此外还应当提供本系统与各大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的链接,满足用户的共享需求。

3结语

建立以个人为核心的档案信息管理共享体系,能够有效实现个人在信息时代的信息管理、整合、共享需求,提升国民档案意识和信息素质,有效规划并分离对个人而言同样重要的隐私与公共信息空间。社会记忆的载体——档案作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原始资源,正在塑造时代、唤醒个人。

参考文献

[1]丁华东.在社会记忆中思考档案——档案学界之外有关档案与社会记忆关系的学术考察[J].浙江档案,2010(03):24-28.

[2]郝伟斌.面向智慧城市的档案信息化[J].档案管理,2013(04):21-23.

[3]邓昌智,敖翔,周明骏,等.以活动为中心的个人信息管理[J].软件学报,2008(06):1428-1438.

[4]张丽娜.面向用户的档案应用软件个性化设计:基于档案应用软件的角度优化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J].山西档案,2009(01):31-33.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信工程监理系统不断得到完善,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足,针对这些弊端,我们要展开分析,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实现社会综合效益的提升。

一、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之间的区别

工程建设监理模式是通过项目法人对监理单位的委托而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它需要依靠国家的相应工程项目建设法律、法规,相关工程建设合同的,实现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按照业主的委托,在双方合同的规范下,进行相关环节的工程项目建设,代表业主进行工程项目环节的管理控制。这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工程项目管理是代表业主方进行的项目管理服务,需要遵守双方签订的相关合同条约,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组织的有效管理。工程监理企业通过对一系列技术技能的提供,获得一定的收益,它缺乏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相应职能、职责。监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而更新,以满足目前建设管理模式的需要,但是在实际市场经济环境下,项目法人与监理人之间的职责是比较分明的,监理人员不能实现对投资环节、合同管理的控制,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建设单位的运行必须受到监理控制,这种情况下,监理公司实现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的控制。

二、通信工程监理的发展离不开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应用

1、政府管理职能在近几年得到了一系列完善,但是依然不能保证相关规章的稳定落实,不能实现管理部门内部的相关环节的协调,部门内部缺乏沟通,也不利于提高企业执行的质量效率。

2、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实现对业主行为的有效规范,以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与国际形势的良好接轨,满足通信监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一些人为的弊端缺陷。

3、通信监理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通信监理系统内部环节的有效健全,不利于实现通信监理工作的综合发展。

项目管理人才的缺乏,这是目前存在的难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缺乏,不利于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企业定位不切实际的情况,难以实现建立人员结构的有效平衡,不能有效提高监理人员的相关素质,相关培训机制的不健全也不利于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推进离不开工程监理的深化发展

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逐渐优化,是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他伴随着社会分工环节的精细化而日益发展,有利于满足建筑经济的需求。从理论角度说,业主方能够实现项目管理的一系列任务,但是综合多种业务职能需要专业机构进行有效的控制。

1、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很必要的,这些专业素质的人才建设有利于项目管理环节的有效进行,有利于确保施工研究环节、设计环节、招标环节、项目实施环节、竣工验收环节的有效进展,有利于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应有,有利于监理企业的相关职能的有效过渡,实现项目管理公司的综合发展。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采取积极的措施,引进急需的人才去实现专业功能配套,功能补全。

2、我们也要进行工作规则标准系统的健全,确保项目管理环节的有效运行,有利于项目规划策划环节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组织协调环节的准确运行。项目管理企业的业务规则需要满足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标准和规范应该和企业自身的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体现自己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设计,这些标准和工作规范应该成为企业员工的业务手册,成为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的另一重要资源。

3、实现市场的积极开拓是很必要的,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环节的有效进展,我们需要确保对建筑监理公司的有效选择,以满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建筑企业的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以促进企业的整体性发展。

四、结语

篇8

一、核心员工概述

核心员工定义:核心员工是指企业在特定条件下,企业员工队伍中拥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泉的核心艺术,或从事核心业务,或在核心岗位上,控制关键资源,并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并为企业的发展成长做出突出贡献,理解并接受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那部分群体,他们人数很少,但是特别重要,他们离职后的空缺岗位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来替代,也可称他们为企业关键员工或骨干员工。

二、核心员工流动

(一)核心员工流动的优点

谈起企业中的核心员工的流动,很多人都会只会想到流失对企业产生的种种不好的影响其实不然。首先,核心员工适度流动能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减轻企业的一部分经济压力,并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这笔成本用于产品开发创新等其他同等重要且更为急切的项目上。其次,核心员工的流动在某个程度上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当一部分核心员工进入新的企业工作,当他们与新企业的客户开展业务时,会带着在原来企业所建立的人脉和先进的产品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客户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对于核心员工原来的企业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这也是换一种方式的宣传,进而扩大了核心员工原来企业的知名度。再者,当核心员工流动之后,重要岗位的空缺使许多有潜力的新人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核心员工在企业时,占有着企业的重要岗位,这也使有能力的新人被他们的光芒掩盖。当这部分核心员工离开之后,企业会将他们原本承担的重要责任交予有潜力的新人,让新人有空间独当一面,独自处理各项事务,锻炼他们的能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收获一批未来的核心员工。

(二)核心员工流动的影响

当然,核心员工流动也具有对企业不利的影响。一旦企业的核心员工流失,很有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核心技术的流失,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业绩。由于核心员工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当核心员工离职后,可以掌握这些技术的空缺无人能填补,可能导致企业在产品的生产、改进、创新和提供服务的完善提高方面等不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使企业丧失客户的信任;第二,核心员工加入同行其他企业,增强了对手的竞争力。核心员工不仅掌握原有企业的核心技术,会给新企业带去在同一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同时核心员工原有的人脉也会因此流动到新企业,造成原有企业的资源流失;第三,影响其他员工,导致他们也产生离开企业的想法,或者降低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当其他核心员工看到与自己同等能力的核心员工去向另一家企业,心中会开始动摇,同时也会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企业给自己提供的报酬及其他回报产生质疑感,从而失去对企业的信心。因此,核心员工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对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的日常运营的基础。

三、核心员工管理

(一)核心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中核心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给员工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将人才的能力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常常注重经验,使一些具有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新人无法得到重用,很多高水平的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最终跳槽到有发展空间的企业中;第二,尚未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为了能够有效将核心员工留在企业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应在体现员工核心价值上,使员工找到归属感和价感。但是当前很多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无法刺激促进核心员工的努力,严重挫伤了核心员工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粗糙。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增强员工归属感和满意度的关键,虽然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形式主义”,教条现象严重,无法使员工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核心成员无法在企业中找到价值和热情,最终导致核心员工不断流失,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二)针对核心员工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

对于在企业中存在的核心员工的管理问题,有如下策略:第一,树立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企业来说,只有让核心员工明确了未来在职业上的发展道路,才能让员工根据自己的未来发展而进行专业上的学习和努力,在企业上的支持下,让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双赢。第二,建立公平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提倡绩效管理与员工自身成长挂钩,不但要用公平的绩效考核来决定员工的基础工资、晋升、奖金等,激励员工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而且还要应满足员工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核心员工的贡献量做一个准确且公正的评价,使核心员工对自己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第三,创造适合员工个性发展和公司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良好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助力,只有员工认同并热爱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他们愿意留在这个企业,充满热情的努力工作,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核心员工是企业的重要支柱一旦流失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必须重视他们的重要性。为了留住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和员工需要建立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战略和制度,提高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满意度,只有核心员工达到高满意度,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且充满干劲的为企业效劳同时也避免了其他同行业竞争对手及猎头公司的挖角。核心员工的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能否保持和提高基础,也是企业进步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门关于实践、技术、艺术的学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既要掌握园林工程的原理,也要具备一些专业知识,这样就能够在施工现场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让园林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一、关于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1.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属于工程项目分类中的一种。园林工程工项目是指园林施工企业对一个园林产品的施工过程或成果。施工项目是园林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因此,它可能是一个园林建设项目的施工(如一个公园),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单项工程(如乔木种植工程)或单位工程(如假山工程)的施工。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如下特点:它是建设项目,即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它以园林施工企业为管理主体;它的任务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它的产品具有多样性、固定性、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

2.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具有生命性,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及一定时期才能达到设计的效果。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以园林工程施工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构成园林施工管理项目要素为条件,以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施工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为保障,对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系统地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体系。

二、关于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要素分析

1.园林施工质量管理,衡量园林施工建设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就要看是否能充分的把握施工质量管理图的设计核心,是否能将工程理论设计通过周密的分析、充分的消化吸收引入工程能力图并转化为施工图表的形式,从而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科学的衡量,找出其中的不合理、异常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合理的施工措施及时改进,最终使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充分合理的规范控制。倘若质量控制管理人员在管理图中发觉异常现象时,则应通过详细的搜集施工数据、施工方法及衡量施工手段的方式找出数据误差的关键所在,并依据工程施工的特性进行施工技术、工艺的检查,针对出现的不良情况、数据的缺点绘制施工管理图,做更深层次的故障分析。在完成以上项目的检测后如果仍然无法查明引起施工异常的原因,我们则可通过平均值差的衡量及分散分析法进行概率分析,当查明问题情况的根源时则立即实施整改措施,使园林施工工程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例如对公园、公共场所的草地铺设施工我们可在充分了解什么样的环境场所适合铺设什么种类的草皮,当遇到斜坡及平地时应怎样区分铺设等环节的基础上,提前做好功课,结合周密的现场勘查弄清楚设计对象的施工环节、建设环境、材料来源及施工流程,从而在充分的准备与防范中高效开展后续工作。在开展绿化工程的施工中,我们应充分依据种植要求规范对苗木品种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应充分的根据苗木的根系规格尺寸挖设种植穴,对土壤肥力的交叉种植点则应加深挖取,从而确保培育苗木的良好生长环境。

2.施工现场的管理。园林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很难做的,所以,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该项目所创造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园林施工企业一直被大家戏谑地称为城市中的农民,这个比喻意味着园林施工企业一直忽视了经营管理,更加不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因为这些因素,园林施工企业管理一直都比较落后,而且在

一些园林施工项目中还存在着消耗较高、浪费较大、质量较差、技术不求进步等诸多问题。我们从施工现场的管理来看,主要反映出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和规章制度就像摆设一样。所以,生产率比较低、生产力得不到比较快的提高、创造的经济效益也不高、工程的质量也不好。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园林工程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站稳脚跟,想要求发展,求生存,那么就必须向用户提供质量好的、造价和工期都相对合理的新型产品,而生产一个好的易于使用的产品,除了设计和材料供应方面之外,主要依靠的还是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作为良好的保证。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3.园林施工成本管理。实施对园林施工的高水平管理,科学的工程成本控制不容忽视。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是财务部门的管理范畴,因而忽略了成本管理要素中其他部门的高度影响作用。除了日常的工程成本评估、财务核算等管理外,工程的成本管理还包括对单项工程成本的控制,因此只有全方位的促进施工各环节技术、信息的高度融合,才能使成本控制发挥巨大的经济导向作用。科学的工程预算是成本管理发挥服务效益的最佳手段,是工程资金流向、计划控制的依据。一旦园林工程施工开始,产生的施工成本就会源源不断的增加,我们只有将复杂的成本产生进行系统的分类、统筹掌握施工计划中的人工费、材料费、工程建设费等具体开销并使之生成与计划成本相比较的实际成本,才能通过成本差核算找出原因并通过完备的措施规范后续施工的科学开展。另外我们还应充分的在施工中期进行成本报告分析并将之与前期的预算成本进行合理比较,才能有效的纠正施工后期的设计误差,使各项施工产生的费用通过真实反映发挥对后续工程的规范指导作用,从而使园林施工建设在及时的纠正规范中回归正轨并朝着正确、先进的方向阔步迈进。

4.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园林公司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园林公司快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出现园林工程师证、水电工程师证、建造师证等到处挂靠,假证满天飞的现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还有,施工组织设计根本就没有针对此工程进行编制,都是直接把其他工程内容复制过来,错字、别字、字体大小、甚者出现其他工程名称。一个优秀的园林公司应该具备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过硬的园林工程师、水电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应该有自己的绿化养护队伍,养护工人应懂得苗木的生理特性,种植、修剪、打药、除草等都要规范化管理。同时,园林公司本身也应该经常组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去高校、科研所学习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拥有一批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这样循序渐进的管理,我国园林公司施工管理才能健康发展。

因此全社会对园林工程必然高度关注,也必然要求关键的施工环节不可掉以轻心。对工程的施工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土方施工认识,作为一项工程,它涉及到起初的施工组织动员再到施工中的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过程。只有对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管控,才不至于出现工程延期、施工与设计不符以及质量隐患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的公共服务得到市民的欢迎,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鲍平秋.低碳城市、生态园林与园林植物育种[J].中国园艺文摘,2010,(9):65―66,91.

[2]徐丽芳.浅谈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现代园艺,2011,(9):67.

[3]赵刚,潭月明.浅谈园林施工放线[J].现代农林科技,2010,(24):48.

篇10

引言: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中考核只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而工程管理才是考核工作的重点,预定的考核目标的完成离不开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开展。要始终关注工程管理单位应呈现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品牌管理意识,注重日常的管理过程,增强管理队伍的使命感、责任感、事业心,以保持与提升管理水平。

1.出台《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

2003年颁布发行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相关标准目的是科学、全面、系统考核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水平,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作用。后水利部所组织的专家根据许多年的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及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对《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相关标准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明确规定了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原则、对象、标准和程序等,调整了考核的内容和分值,对“管理现代化”、“工程安全”等方面内容的权重和分值进行了加强,而且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比如,河北省水利厅从安全管理、组织管理、经营管理、运行管理四个方面逐项打分考评,并在这次考核基础上,于2008年8月根据本省实际出台了河北省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相关标准。

2.做好新时期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建议

2.1 新时期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以江苏省江海堤防建设为例,在工程硬件方面,自从1997年进行建设建设以来,严格按照达标建设修订设计标准进行建设。先后实施了江堤达标续建、长江堤防达标建设、浒浦枢纽重建、白茆闸移位改建等重大工程项目,不仅大大增强了长江堤防的防汛抗灾能力,堤防的防洪标准达到了50年一遇,而且也为常熟市实现新一轮经济、大力发展沿江经济腾飞保驾护航,有力促进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设施方面,严格依照工程管理现代化规划,不断提升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全面对堤防、水闸防洪工程体系进行网络视频监控,同时联系上级防汛决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江苏省江海堤防建设工程在险工隐患处与主要工程地段进行了视频监控。在沿线堤防处设置离线的巡更系统,从而可以使巡查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应地点采集信息,也防止出现系统漏洞。不仅如此,江苏省江海堤防建设工程还通过数字化的工程管理信息资料系统,实现了工程资料信息化、电子化、系统化管理。同时为了实现新时期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现代化,升级、完善、建立现有的系统,比如实时电子监测堤防安全远程系统。

2.2 健全权责明确、规范的考核机制

健全权责明确、规范的考核机制要求必须将行政与企业分开,行政与事业分开,地方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属于地方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其行政管理权属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下属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而其业务管理权属于管理部门或者是跨行政区域的共同的上级水利管理部门。所以在各相应部门中水管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能,划分辖区内的渔政执法、水政执法、管理工作及水库防洪的职责与权利。水行政主管单位只能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不能干涉部门内部的生产经营。为了提高维修养护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水利工程管理的成本、稳定基层水管队伍,根本上理顺各部门的利益、权、职责,必须健全权责明确、规范的考核机制。

2.3 重视落实工作,提升管理能力

在日常管理方面,制定完善中型以上的水闸工程管理办法及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按章执行;在穿堤建筑物、堤防、河道整治工程方面均落实到人并明确责任主体;坚持定期复查、日常检查、重点抽查,落实运行现状报告制度及工程维修养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防汛防台方面,为抵御台风袭击,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防汛宣传、强化防汛检查、健全组织指挥网络、开展安全鉴定、备足备好防汛物资、落实除险加同措施、严格专项执法检查,扎实做好防汛工作。在工程检测方面,规范日常巡查机制,加强堤身的外观检测比如裂缝观测,通过这种观测,及时发现堤身的安全隐患。为了及时掌握近岸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及沿线河势演变,必须定期观测重点地段的近岸河势变化,定期获取单位河势变化观测的数据。在工程管理范围内尤其是险工地段布置观测点,定期观测工程的沉降情况。对资料进行整编分析,指导运用于急办、岁修、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的编报,以确保工程的运行安全。在涉水项目管理方面,为了形成一套全面科学规范的涉水项目建设管理方案,必须处理好防汛保安与沿线开放开发的关系,加强管理河道应管理的各项建设项目。把开工许可、项目审批、项目验收、项目检查、考核管理、违规事件控制等重点环审,提高了广大群众、企业的在水利方面的法律意识,建立项目管理长效机制,在安全运行水利工程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涉水项目管理的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沿岸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 新时期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产生的效果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产生的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组织管理方面。制度健全,建章立制,关键岗位制度明示;职工思想稳定,单位领导班子团结,庭院绿化程度高,

环境优美。管理体制明确,权限清晰,在人员编制上和机构设置上有批文,落实职工培训计划。第二,安全管理方面。维修养护及科学化管理、除险加固,保证主要工程建筑物、通讯、机电设备、观测设施完好,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对各闸所明确防汛责任,在工程主要部位都设置了警示标志,对必要的器材和设备抢险工具进行备用,积极落实防汛抢险预案、措施,以确保度汛安全。

参考文献:

篇11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economy with the speed of fast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who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a large proportion,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r the ascension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rose to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f can the science management, so to improve building quality,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to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elevant issu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green construction, the inevitable trend, th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由于现在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能源不断紧缺,在这个全球能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将绿色施工管理引进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施工中,能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竣工、提高建筑质量、降低建筑成本控制,这些与科学的施工管理都有直接关系。故我们应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展开。

二、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面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只有增强创新、转变观念,以创新的施工管理提升施工质量,在规定的工期内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建筑项目,并增强建筑产品质量,才能够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取得先机,占据优势,从而在整个建筑施工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国家还在进一步的完善当中,所以整个建筑行业市场也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同样不同成分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整个建筑行业里存在着很多不正当的竞争。所以创新建筑施工管理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完善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的施工管理能够使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行业很多不公平的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定的优势,并进一步站稳脚跟,促使建筑施工企业自身不断发展。

三、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3.1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目前建筑行业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高新技术的掌握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的一大有力武器。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技术创新高度重视,要不断引进各种新的施工技术,对新技术要不断消化吸收,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新。施工企业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才能够促使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在技术创新的另一面往往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优秀的人才都是促使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的激烈竞争实质上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吸收优秀的人才,并加以合理的利用,那么势必在整个经济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施工企业要想创新施工管理,就必须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创建一支专业化的施工管理队伍。在引进人才时,企业必须根据施工管理的实际需求,分别引进相关的专业性的人才。人才引进后,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定期的对相关的施工管理人才进行符合企业本身文化的再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够及时的更新,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3.2大力推进施工管理创新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及时的管理创新都能够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灵活的企业的相关机构进行调整,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才能以及特长进行详细而深入地了解,从而做到人尽其用。要积极学习和探讨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灵活的加以运用到自身的施工管理当中,切忌生搬硬套,盲目的套用国外经验。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氛围,使施工人员能够处于一种有利的氛围当中,在不知不觉当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管理过程当中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如新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施工管理的工作量,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绿色施工管理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直是当代社会的主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社会发展方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更是如此,因此绿色施工管理将是未来施工管理创新及施工企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我国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同样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与生态不断恶化的现状。这些现状明显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下环境带来的影响,我国势必要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过程的控制,改革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资源,开展清洁生产.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现场施工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使环境资源可持续下去。

五、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与在实践中的运用

我们从“清洁生产”的角度看,施工现场能源管理主要指两方面即: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所以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当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要优先考虑采用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设备。同时对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并进行保养。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降低能源的消耗。还有对于那些高耗能的设备,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在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允许下,对现有的能耗大的工艺及设备逐步替代、淘汰。在施工机械及工地办公室的电器等闲置时及时关掉电源。以清洁能源代替污染大的能源等。另一方面,对于施工现场水资源和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则有助于改善周边的环境,并且能够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在对原材料进行管理时,建筑材料可尽量使用可再生成分的材料,同时施工现场要建立一个废物回收的站点,对废弃材料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回收利用;安装节水型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减少施工期问的用水量;在现场设置雨水、污水收集、沉淀处理池,经过处理的雨、污水用于冲洗车辆、降尘、灌溉等;有效利用基础施工阶段的地下降水;现场安装水表、监视水的消耗量等。我公司在2010-2012年期间,在位于杭州市高新区六和路与新生路路交叉口之西南角有一个工程项目就很好的采用了绿色施工管理。工程用地面积为256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1632.86平方米,在建筑节能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场地环境、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与材料资源、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实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倡导绿色节能施工的理念。

六、结语

施工管理创新和绿色施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施工对现场环境的造成的不利影响,能够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管理技术。绿色施工管理很好的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管理技术,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体现,是绿色施工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振良.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 [J]. 广东建材,2009(10).

篇12

中图分类号:C 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作为组成社会管理的一部分,环境的公共管理问题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环境问题也具有其自有的特点,就是公共性、广泛性以及长远性。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环境保护应该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与主要的职责。是现代化的政府部门理应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环境公共管理的进行加强以及创新。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公共政策体系

要想做到体系的健全,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各方的利益追求进行深入了解,并进行妥善的调节安排,为其的合理制定相应的制度要求。

(一)依照公平正义的原则。

首先,政府的投入一定要有相对的公平性,一定要统筹城乡,还要有一定的倾斜性。要加快对环境基础设施相对比较欠缺的农村以及一些不太发达地区的基础环境建设。要对整个区域的环境管理以及服务进行加强以及普及,力求形成完善的服务网。加强环保机构的职权作用,逐渐形成能够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公共管理政策。在政府进行审批的环节,要对环境的监测以及评价做好整体把控,确保公众的利益以及健康安全问题。在政府决策时,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并且做好纠错的预备工作。

(二)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

要对相关的环境税收制度进行完善。要加快对于工业排污实行有偿使用政策,这样不仅可以回收资本,还可以对工业污水的排放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加快阶梯水价收费方式的推进,一步一步的发展到对垃圾的处理也进行收费,同时针对一些通过了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实行税费打折以及财政补贴。还要完善绿色金融的政策,对于上市企业的核查要从严进行,对于“绿色信贷”的工作进行积极的推动,进一步为环境污染做好保险工作。

最后,就是要以政府的转型作为整个事件的切入点。要想真正的加大关于环境管理的执法力度,就要对一些违法的行为要进行强烈的打击,依照法律对其行政方面的自由实行一定范围的监管。

二、对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进行提升

(一)基础性思想意识的提升

首先,必须对环境公共管理的伦理建设进行加强。要将目光投放在对各个级别的政府干部的加强建设中。主要的方法就是广泛开展举办有关于环境的宣传以及教育工作,引用一些类似于世界环境日等众所周知的节日为契机,进行实地的考察以及训练,将环境教育与社团进行有机的结合。其次,必然是有关于互联网的应用。要很有突出性的对网络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建立一套完善的互帮互助机制,这样可以又快又早的掌握网民的思潮,对当下环境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建设形成具有鲜明特色,覆盖面积广泛的环境保护格局,要对一些充满了信息的网络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及时向社会大众说明环境问题的实情,同时,做好环境信息的监督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信息的准确度。

(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第一,要加强社会以及公众共同参与的创新社会管理。要将社会活力完全激发出来。

首先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管理格局:由地方政府进行全权负责,环保部门要对其进行监管,还有许多相关部门都要积极地配合。环保部门要注重监管的范围以及力度,既要满足公平公开的要求还要注重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其次要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在政策的指导下,逐渐的使群众全程参与到环境决策的建立以及实施,甚至最后执法的全过程当中。真正以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且迅速的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要加强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在一些日常工作中,无论是空气的检测、污染的整治以及项目的审批等涉及到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环保听证会,社区公告以及市民监督热线等方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并鼓励群众积极地参与并提出建议。

三、有关环境的矛盾以及纠纷

有关于环境方面的矛盾以及纠纷,是当下对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影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环境的公共管理中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

首先,要从源头上对污染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致力于解决一些较为突出的环境方面问题。以面对水源,空气以及土壤的清洁活动作为一个思想的载体,着力于推进水、气以及声音甚至辐射等一些污染的全面预防与控制。

其次,要做好日常工作,加强对日常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一些环境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潜在危险因素一一进行排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做到防患于未然。

接下来,就是要注重风险的化解。一定要重视管理,要构建起一个有关于环境建设的专有平台,有效的与群众进行及时的沟通,及时的受理、办理,做最后答复。要保证群众通道的畅通,进一步的完善有关于工作的监督机制,对于一些较为敏感的案件或者与办理者具有亲属关系的案件都应当加大力度重点督办。

四、结语

有关于环境的公共管理问题,仅仅做到上述这些是还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的达到最好的效果,光靠监管是完全不够的,在监管的同时,还要注重于执法的有机结合,要大力推动执法监管联合进行的模式,做到执法过程的网络化,制定区域负责制,做到执法监管的标准化以及高效化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应急保障体系。总之,就是将一切可以投入,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部投身于环境的公共管理中去,真正的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建华,邓集文.多中心合作治理:环境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