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4-04-16 16:04: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篇1

中医在对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需要掌握和遵循以下基本原理和原则:

一、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内脏的病变,必有一定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于体外;局部的病变常可反映出整体的情况,而整体的病变亦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表明在诊断疾病时应掌握司外测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基本原理。

司外测内司,是观察;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由于内脏与体表是相关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到内脏的病理本质。故《丹溪心法》说:“欲之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见微知著微,指细微、局部;著,指显著、整体。意思是说,通过某些局部的或微小的变化,以测知整体的情况或病情的发展。如《内经》说:“面王以下,膀胱子处也。”面王,指鼻准,面王以下即“人中”部位,通过诊察此处,可测知膀胱、子宫的情况。再如诊察寸口脉(腕部的桡动脉)以测知全身疾病的方法;察舌苔、舌质的变化,望面部不同部位的色泽变化,以及望目、望耳等的变化,均可以测知全身及脏腑、气血的病变。因而有人认为,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而将人体的某些局部,看做是全身或脏腑的“缩影”。

以常衡变常,指正常的生理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状态。衡,是比较、评判。以常衡变,就是要在生理常态的基础上,判断出病理的异常变化。《内经》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揆度”,即度量,估量;奇,异常;恒,正常。全句原文的意思是:通过望色、切脉等诊法,估量、推测机体的常变。也即知常达变。例如,肺主宣发肃降,正常情况下应是呼吸均匀通畅,如果出现咳嗽、喘促等症状,便属于异常,反映了肺气失于宣降之常。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并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便是以我知彼,以观过与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疾病的表现,往往纷纭复杂、千变万化,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不仅要熟悉中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如整体观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等。

整体观察整体观念、相互联系,是中医诊断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面对病人不能只着眼于其局部痛苦,或病变的局部。要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阴阳的活动情况,不仅要详细询问局部的症状情况,还要了解全身其他情况,以及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对疾病有无影响。从而做出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不能只顾一点,或只注意到眼前的、局部的、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忽视了时、地、人等的特殊性,还要从疾病的前因后果、演变趋势等方面考虑。如“头痛”,就要通过头痛的部位、性质、有否寒热,以及饮食、二便、睡眠、病史、天气变化、季节变化等对头痛有否影响等情况的询问,为正确判断打好基础,进而做出诊断。

四诊合参是指四诊并重,互相参合,以便全面收集病情资料。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有的医生对某一诊法有精深研究或专长,但也不可忽视其他诊法,而以一诊代四诊。《内经》就曾指斥诊病时只重视切脉而不注意问诊的做法,认为“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张仲景也曾严厉批评诊病不能详细认真的医者,认为他们不能详察病情,只是管窥而已,如“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事实上,临床时四诊的运用总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如对咳嗽的诊断,要闻咳嗽之声为浊、为清;望痰之色为黄稠或清稀;闻痰之气味为腥为臭;问有无胸痛或其他感觉。其中,望中有问,问中有闻,相互参用。

篇2

痰湿体质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中七分法的一个病理类型[1],是指由于人体脏腑阴阳偏颇,气血津液运化失司,造成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形成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有体态偏胖、口粘、痰多、胸闷、多汗且粘、身重不爽等。

痰湿体质作为基本的中医体质类型之一,与多种生活习惯疾病有关,如亚健康、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5]。痰湿体质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痰湿体质形成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上述各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原理概括为: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等四个基本原理[6]。

其中,环境制约论认为,环境、社会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也就是说,在个体体质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影响,有时甚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7]。

同时,笔者从当代疾病谱的变化中发现: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如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天增加看电视2h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危险[8,9]。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尤为巨大[10]。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对痰湿体质的影响及在2型糖尿病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 膳食结构变化对痰湿体质的影响

饮食物具有滋养五脏,增强体质的作用。如《素问 ·六节脏象论》指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而膳食结构不合理,会损伤人体体质。如《素问 ·五脏生成篇》则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 … 此五味之所伤也。”

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以谷类食物为主,特点是低脂肪、低能量密度、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膳食纤维[10]。2000年中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明显上升,而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的消费量下降,与1992相比,有明显差异,这是一种“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造成脂肪摄入过高及健康食物摄入减少,患慢性病危险将因此增加[11]。

与之相对应,调查还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前一次调查,具有明显增高[12]。超重的人群是在1989-2000年的12年间,超重率由15%增加至28.2%,增长幅度为88%[13]。

而胡以松等人的研究表明:食用油、蛋类、奶类、糕点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正相关;深色蔬菜、畜肉、禽肉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负相关[14]。

中医学认为,此种膳食结构属于偏嗜肥甘,即是《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肥人……其为人也,贪于取与;《素问·奇病论》:素食肥甘,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此种膏粱厚味,油腻腥膻,易积湿生痰,而成痰湿。故有《张氏医通》:“膏粱过厚之人,每多痰”及《杂病源流犀烛》:“饮啖过度,好食油麦猪脂,以致脾气不利,壅滞为痰”之说。更有朱丹溪“肥白人多痰湿”(《格致余论》)之著名论断。李东垣亦在《脾胃论》中指出:饮食失节,过嗜膏粱酒醴,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痰湿内停。

同时,现代研究发现:脂肪摄入过高,造成的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产生“痰浊”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15]。

因此,膳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是痰湿体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 生活方式变化对痰湿体质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职业性体力活动的强度在降低,家务劳动在减少,人们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生活方式趋向静态的变化,体力活动严重不足。

2002年who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每年由于体力活动不足导致全球190万人死亡;12%缺血性心脏病,11%缺血性中风,14%糖尿病,16%结肠癌及10%乳腺癌由体力活动不足引起。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病关系密切,并可增加患直肠癌、乳腺癌、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的危险性[16]。

2002年中国人群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调查显示:人群中有11.7%、20.5%、44.7%和23.0%的调查对象分别从事非常轻、轻、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工作。虽然,从事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人,有44.7%和23.0%,但是考虑到技术革新和进步,此种工作强度仍在不断的下降之中。人群中只有18.04%的人参加体育活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9.0%和16.0%。3.74%的人采用静坐生活方式。因此,体力活动不足,是我国目前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17]。

江国虹等对天津人群的研究发现:在每天锻炼少于30min的81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413人,占50.8%。而在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min的2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6人,只占21.4%。统计分析显示: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min,可以有效地预防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每天运动30min是慢性病的保护因素。而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h的54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06人,占37.9%;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h的29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13人,占71.5%。统计分析显示:每天看电视超过3h,患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危险增加0.89、0.79、0.47、0.45倍。静态活动时间过多是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8]。

全国各地,如吉林[19]、上海[20]、南京[21]、河北[22,23]、浙江[24]、广州[25]等地的研究,均得出相同或类似的结论。

中医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体力活动不足,多静少动,易造成“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素问·宣明五气论》),《吕氏春秋·尽数篇》谓:“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故,使中焦壅滞,脾失健运,水湿停聚,酿生痰湿”。

王琦等对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低运动水平、喜食油腻之物是影响痰湿体质的重要因素[26]。

因此,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中,要重视对痰湿体质进行研究,其中膳食结构与生活方式是两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9.

2 颜平.平衡观--中医调治亚健康的根本.江西中医药,2006,37(2):13-14.

3 邹志春.从中医理论探讨亚健康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江苏中医药,2005,26(4):7-8.

4 姚晓天,程志清.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浙江中医杂志,2004,(8):352-353.

5 刘艳骄,王琦.肥胖人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2):34-39.

6 王琦,王睿林,李英帅.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7,9(22):627-629.

7 王琦,于卫东.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12(1):10.

8 diabetes and obesity:time to act.international diatebes federation,2004.

9 debate on obesity;the observer, london uk,2004.

10 杜树发,吕冰,王志宏,等.中国居民膳食的变迁.卫生研究,2001,30(4):221-225.

11 翟凤英,何宇纳,马冠生,等.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85-488.

12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13 王惠君,翟凤英,杜树发,等. 1989-2000年中国部分省份成人超重流行趋势分析.营养学报,2004,26(5):329-332.

14 胡以松,翟凤英,何宇纳,等.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与食物摄入的相关性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1-8.

15 徐济民,蔡沛源.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256.

16 毛淑芳,刘岩.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1):67-70.

17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的现状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246-251.

18 江国虹,李静,潘怡,等.膳食、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94-96.

19 丁冬,汪丽萍,张锡斌,等.吉林省居民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4):238-239.

20 向会英,王人卫.上海中老年妇女体力活动现状及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医学信息,2009,1(7):269-270.

21 洪忻,殷晓梅,梁亚琼,等.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与2型糖尿病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128-1130.

22 王晓波,王跃进,李建国,等.高血压与膳食和体力活动相关关系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20-3022.

23 王晓波,姜红,王跃进,等.河北省农村成人超重、肥胖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75-777.

篇3

1  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类

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是因郁致病,即因七情因素引起的脏腑疾病,不包括癫狂等精神病。为了便于国内外交流,笔者采用中西医对照的形式加以说明。根据临床实践和国内外资料,笔者认为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为8 大类较为合理。

1.1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痛) 、慢性胃炎(胃痞) 、胃神经症(胃胀) 、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痢疾) 、肠神经症(泄泻) 、习惯性便秘(便秘) 、慢性肝炎(胁痛) 、慢性胆囊炎(胆胀) 、慢性胰腺炎(腹痛) 、食道神经证(梅核气) 等。

1.2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 、原发性低血压病(眩晕) 、冠心病(胸痹) 、心律失常(心悸) 、心脏神经症(胸痹) 、心因性晕厥(厥证) 等。

1.3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 、过度换气综合征(喘证) 、神经性咳嗽(干咳) 等。

1.4  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卒中(中风) 、癫痫(痫证) 、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 、紧张性头痛(头痛) 等。

1.5  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糖尿病(消渴) 、甲亢(瘿病) 、肥胖证(痰病) 、心因性多饮(消渴) 等。

1.6  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前列腺炎(白浊) 、过敏性膀胱炎(淋证) 、尿道综合征(淋证) 、原发性性功能障碍(阳痿、)等。

1.7  骨骼肌肉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类风湿(痹证) 、全身肌肉痛(痹证) 、书写痉挛(振颤) 、局部性肌痉挛(振颤) 等。

1.8  肿瘤科心身疾病

包括胃癌(积聚) 、肝癌(胁痛) 、肠癌(便血) 、食道癌(噎嗝) 等。

2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临床基础研究

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心身合一论”、“脏腑相关论”、“阴阳五行学说”。如《内经》所言:“主则明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是中医的心理病理学。《内经》又指出:“人之有生也,有阴有阳,有短有长,有柔有刚。”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刚柔心理生理学说) 。

美国精神医学会也认为,心身疾病的基本原理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异常,并表现在各个器官,即由皮肤反应、骨骼肌肉反应、呼吸器官反应、心血管反应、血液淋巴胃肠反应、生殖泌尿器官反应、内分泌、神经系统和特殊感觉器官反应。

关于病因的认识《, 内经》的正(内因) 、邪(外因)学说与西方现代心身医学认识基本一致。内因包括先天禀赋、气质、体质,外因有七情、六和饮食劳逸等,包括心理、社会、伦理、生物、生活方式、行为等诸种应激因素。调查内因可以找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虚弱所在,即正气虚的表现。调查外因则可找出心理、社会、生物、行为诸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实的表现。

中医心身疾病的病机研究,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和笔者的临床实践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初期多为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肝肺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的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性为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气滞血瘀,痰饮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日久由实转虚,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极少有纯虚证。

心身疾病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多有较好的疗效,但容易因情志因素复发。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当可由实转虚,最后阴亡或阳亡而终。另有少数患者可因剧烈的情志刺激、气血暴逆或气血暴脱而精去神亡。

理论基础的建立———刚柔心身论。

刚柔心身论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刚柔学说和心身合一学说认为,人可以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偏性,即两种不同的气质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又认为,人的精神情绪、心理活动对躯体内脏会产生影响, 既“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因此刚、柔二性由肝(中医认为肝主情绪) 所主。

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而致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的肝旺证候,称为刚证。

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而致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称为柔证。

心身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在于肝的疏泄失调而引起的刚柔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

病机演化: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之治柔,使其刚柔相济,心平气和。具体方法为,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疏肝法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言“用辛补之,用酸泻之”形成刚柔的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心身疾病的治疗,历来强调“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笔者近10 多年来,把中医的心身治疗方法归纳为9 种,即中医心理治疗、中医行为矫正治疗、中医心理药物治疗、辨证治疗、食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道家松静疗法和药枕浴足疗法。

中医心身疾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功能护理,心理护理在心身疾病别重要,重点在于改善病人的情绪,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

中医心身疾病的预防分为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个人方面,应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社会方面,应建立支持系统,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单位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援助,解决实际问题。

篇4

冬病夏治,选择治疗的时间很关键。笼统地讲,在夏季整个三伏天都可以进行冬病夏治。也有人提出,在每年三伏中,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来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这种提法虽然没有经过科学的认证,但肯定是有道理。因为这三天的中午时分,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抓住这时进行冬病夏治,疗效应该会更好。临床实践表明,在三伏天时段内进行冬病夏治,都可以获得疗效。

选好方法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包括外治和内服,以及饮食调理、运动疗法,等等。

内服疗法根据中医辨证,服用一些补阳的中药。夏季大自然中阳气比较旺盛,人体的阳气形于体表,这个季节服用中药给予适当的调理,很容易激发人体的阳气,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使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病的寒症大大减少或缓解。

外治疗法常用有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耳压等。

中医认为人体有12条正经,八条奇经八脉,这些经脉上面分布着许多穴位。外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人体机能,达到阴阳平衡,从而祛除疾病。

穴位敷贴、注射、埋线穴位敷贴即选择几味或十几味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温性中药。打成粉末状态,加一定的调和剂,做成一个个小饼,按压到相应的穴位上面,用胶布进行固定。穴位注射,就是在穴位上注射一些中药或西药。药物作用于穴位,通过经络的运行,从而达到全身调理和治疗疾病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等。在三伏天进行,一般连续治疗三年为一个周期。

针灸推拿、拔火罐可在局部穴位敷贴的同时,进行针刺、艾灸、拔火罐,常用于治疗冬季两下肢发凉的老寒腿、膝关节冷痛。

刮痧主要适用于病变部位比较广的一些疾病,包括内脏的一些疾病。

耳压疗法人体的耳朵上面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穴位,当人体某一个脏器有疾病的时候,相应的穴位上可以有所反应,在反应点上给予适当的刺激,比如用手指的按压刺激,用针刺刺激,激光刺激等,可以进行全身调理及内脏疾病的治疗。

这几年还有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包括脱敏疗法、雾化吸入法、割治疗法、药物的熏洗疗法,等等。

选好疾病

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宜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冬病,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体受到寒凉以后容易出现的病症,特别是虚症。常见以下几类。

第一类:表现为阳虚寒甚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不全、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等病症。

第二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骨关节等疾病。

篇5

现代医学认为胃肠道疾病发生的根本机制是胃肠道膜黏攻击因子占优势所致。健康人是以防护因子占优势与攻击因子处于动态平衡,一旦打破这种平衡由攻击因子占优势则发病。胃肠黏膜的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是由多种因素介导并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网络体系。现代医学的这种平衡失调的发病理论与中医学发病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正相争,百病之由”的观点是相互吻合的,这也是中医药治疗胃肠疾病的基本原理。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干预胃肠道疾病的效力,深入探讨中医药对胃肠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的相关作用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就中医药干预胃肠疾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胃肠黏膜保护因子与攻击因子的组成

1.1 胃肠黏膜保护因子的组成 依据胃肠黏膜细胞的解剖结构,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①由分泌入胃肠腔的成分,包括酸、碱、黏液、活性磷脂、免疫球蛋白和其他抗菌成分等;②由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组成的黏膜细胞屏障[1];③由黏膜下微循环,黏膜传入感觉神经组成丰富的血管网,所以黏膜血供很丰富,能提供足够的HCO-3,胃的壁细胞每分泌1个H+,同时从细胞的基底膜释放一个HCO-3入血,维持酸碱平衡,构成屏障作用[2];④由胃肠道免疫反应系统组成,包括细胞免疫由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组成,体液免疫主要通过免疫球蛋白A(S-IgA)与细菌、病毒结合,中和或粘附阻止病原体侵入;⑤由神经内分泌体液网络组成,主要的因素有:前列腺素E2(PGE2),环氧化酶-2(Cox-2),二相酶包括醌还原酶(Q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4),一氧化氮(NO),胃肠肽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小板获得性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生长抑素(SS)、胃泌素、促胰液素,主要调节细胞的合成、生长和增殖,三叶肽家族,热休克蛋白,其他激素等组成屏障;⑥由胃肠腔内微生态组成,胃肠腔内微生态平衡是发挥胃肠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是防御外来致病菌的主要屏障、

1.2 胃肠攻击因子的组成 胃肠攻击因子主要有①致胃肠溃疡的攻击因子有:胃酸pH6~8 h,高酸H+过度逆流,pH梯度消失,胃蛋白酶引起自身消化[3];②胃幽门螺旋杆菌(Hp)的侵袭:Hp借助黏液素在胃黏膜上繁殖,Hp可分泌多种酶与毒素,如VacA毒素、CagA毒素、脂酶、磷酸脂酶A、生物碱等, Hp可导致氧化爆发;③致化学性胃肠黏膜损伤的攻击因子有[4]:乙醇、烟、胆汁等化学性刺激物:可引起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PGS)合成、抑制环氧化酶活性,直接产生细胞毒作用,促进炎性反应,影响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2 胃肠疾病的中医药干预

胃肠疾病的发病是胃肠黏膜攻击因子占优势所致。因此,对胃肠疾病干预的关键是增强保护因子的作用,削弱攻击因子的作用,使其逆转为保护因子占优势的动态平衡,胃肠疾病自然趋向痊愈。近年来根据中医治疗疾病“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广泛进行中医药干预胃肠疾病的实验室与临床研究。

2.1 增强胃肠黏膜血流量(GMBF) 胃肠黏膜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以保护血流通畅及维护能量代谢,并能中和和清除从胃腔弥散入黏膜的有害物质,促进碳酸氢盐的分泌以中和清除H+等,因此增强胃肠黏膜血流量对增强保护屏障具有重要的意义[5]。姚希贤[6]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以检查胃黏膜血流量,观察益气活血类方药如人参、黄芪、丹参、川芎、赤芍、甘草等,治疗脾虚型慢性胃炎的患者,治疗6周以后观察证实该方药不仅能使临床证候明显改善,而且还确能增强GMBF。另外,采用氨基比林清除法,也观察到该方可增强乙醇损伤胃肠黏膜大鼠的GMBF。另外,四逆散、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等也有相同的作用。多数活血化瘀药如丹参、麦冬、当归、川芎、丹皮等能明显降低黏膜的血管阻力,改善肠系膜有效循环,增加组织的血液灌注,肠壁血流量加快,有利于胃肠损伤的组织修复,如溃疡的愈合和糜烂的消退等。不少破血软坚药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水蛭、桃仁等具有拮抗血凝,提高纤溶系统酶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在急性胃肠坏死性炎性反应和组织创伤中能更好地提高治愈率,发挥明显的胃肠保护作用。

2.2 加强胃黏膜的屏障作用 房殿春等[7]用实验大鼠研究发现,以健脾益气和舒肝解郁为主的中药方剂,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养胃舒和温胃舒等均能加强正常大鼠胃黏膜表面黏液凝胶厚度,明显增多由乙醇损伤的大鼠胃黏膜中氨基乙糖含量而使黏液屏障增强。其中尤以参苓白术散对促进由乙醇损伤的大鼠胃黏膜模型的黏液合成和分泌效应作用非常明显,中药党参无论水煎液或乙醇提取物均可使胃黏膜中氨基乙糖含量增多。

2.3 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氧自由基是很多胃肠道炎性反应的致病因素之一,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证明有不少中医方药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袁耀宗等[8]报道苍脂颗粒(苍术、补骨脂、石斛、厚朴等)、养胃舒胶囊(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干姜、菟丝子、陈皮、乌梅、山楂、北沙参)和人参健脾丸(人参、白术、黄芪、当归、远志、枣仁、龙眼肉等)组成。用上述中成药中的任何一种均可使大鼠胃黏膜中具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肽还原酶(GSH-PX)和非蛋白结合巯基(NPON)等显著增多清除了氧自由基,因此可防止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2.4 增强胃肠系统免疫功能 胃肠系统是人体与各类外界物质如微生物、毒素和食物等密切接触的部位之一,也是机体第一道抗外界有害物质侵害的屏障,现已公认胃肠道的免疫系统已成为机体内最强大的免疫防御器官,其突出的特点是胃肠道特殊的免疫结构和功能组成了胃肠局部免疫系统或黏膜免疫系统[9]。

2.5 调节胃肠道微生态环境 张声生等[10]提出微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与中医学理论如整体观念、阴阳学说、邪正盛衰等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因此引起了中医药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从中药生地提炼而制成的双歧因子口服液,可激发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活力,在2周内即能增殖10倍以上,从而达到抑制外来有害病菌的入侵和繁殖。临床观察证实应用加味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患者肠道双歧杆菌调整作用的研究表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88%,肠道双歧杆菌水平明显升高。对于中医辨证为湿热毒邪蕴结体内的严重菌群失调的患者,应用黄连解毒汤(黄连9 g、黄柏、黄芩各6 g、栀子14枚)、白头翁汤(白头翁30 g、黄芩10 g、黄连6 g、秦皮10 g、葛根15 g、白芍12 g、生甘草6 g)、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0 g、黄连5 g、黄芩5 g、甘草3 g。喘甚加炙麻黄;热甚加连翘、石膏、竹叶;痰多加贝母、桔梗、半夏、桑白皮)治疗多能收到明显的效果[11]。

2.6 清除Hp作用 Hp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也是公认的致胃癌因素,国内人群的感染率高达10%~30%左右,因此根除Hp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目前,西医的三联疗法等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根除率也较高,但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副反应较大和药费较贵等制约着广泛应用。目前中医药清除Hp研究有效的疗法,已引起广泛的重视。金亚弦等[12]采用与西药对照相比研究,胃炎清胶囊在清除Hp的疗效上优于胃黏膜保护德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与奥克胶囊比较,在清除Hp的作用上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对于根除慢性浅表性胃炎Hp的感染,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中医药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的治疗是有效的,但还不能证明中医药根除Hp的疗效比西药显著。总的来看,中医药治疗Hp根除率较低,疗程较长,但优势是导致耐药菌较少,副反应少。有抑制Hp作用的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舒肝理气和收敛固涩等类药物为多,其中以黄连、黄柏、苦参、大黄、青黛、五倍子、三七等抑菌作用最强,若进一步加强科研设计,扩大筛选,认真组方,可能研制出更加有效的疗法,很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临床上可以根据病情表现,灵活掌握,综合采用,有的以一个方面为主,再合理配伍,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在实践中,首先要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贯彻理法方药的原则,抓住主证,合理组方,精心选药,证效相应,方药严谨。另一方面,也可以辨病和辨证结合,针对发病机制的现代病理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认识,根据所用方药的研究实验、药理、药效学的资料和经验,参照应用,彼此借鉴,以求得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季国忠,朱人敏. 胃黏膜屏障在消化性溃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6,11 (2): 89-90.

[2] 姒健敏. 关注生长因子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 2744-2745.

[3] 杨妙芳,朱人敏.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6,11(2): 91-93.

[4] 钟娃,阚方巨,李庆明.急性胃黏膜病变与胃粘膜保护研究进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6,11(2): 109-113.

[5] 候晓华,蔺蓉. 胃粘膜保护与胃动力.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 2739-2745.

[6] 姚希贤. 临床消化病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4-47.

[7] 房殿春,彭志红. 胃黏膜屏障功能研究概况.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1): 48-52.

[8] 袁耀宗,汤玉茗.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华消化杂志,2008,27(7): 435-436.

[9] 周丽雅,崔荣丽,林三仁.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中华消化杂志, 2008,28(7): 436-439.

篇6

体质的概念和构成

1.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2.体质的构成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3)心理状态的差异性。

3.体质的特点

(1)先天遗传性: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差异多样性: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问题。

(3)形神一体性:“形神合一”是中医学体质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

(4)群类趋同性:同一种族或聚居在同一地域的人,因为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同,遗传背景和生存环境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从而使人群的体质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点,形成了地域人群的不同体质特征,使特定人群的体质呈现类似的特征。

(5)相对稳定性:个体禀承于父母的遗传信息,使其在生命过程中遵循某种既定的内在规律,呈现出与亲代类似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在生命过程某个阶段的体质状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又使得体质具有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

(8)后天可调性。

细目二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脏腑经络的盛衰偏倾决定体质的差异。个体体质的差异必然以脏腑为中心,反映出构成身体诸要素的某些或全部的素质特征。

(2)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精的多少优劣是体质差异的根本。

2.影响体质的因素

(1)先天禀赋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

(4)饮食因素

(5)劳逸所伤

(6)情志因素

(7)地理因素

(8)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细目三

体质学说的应用

1.体质与发病

人体的体质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因此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

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

2.体质与病因病机

(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体质反映了机体自身生理范围内阴阳寒热的盛衰偏倾,这种偏倾性决定了个体的功能状态,因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亲和性、耐受性不同,也就是选择性不同,正所谓“同气相求”。因此,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2)阐释病变的从化和传变: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可称之为“质势”。

人体遭受致病因素的作用时,即在体内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不同的致病因素具有不同的病变特点,这种病理演变趋势称之为“病势”。

病势依附于质势,从体质而发生的转化,称之为“质化”,亦即从化。

3.体质与诊治

(1)指导辨证: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的证的类型。

(2)指导治疗:

①区别体质特征而治:体质有阴阳、寒热、强弱之分。

②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体质偏阳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

体质偏阴者——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

体质气虚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

痰湿质者——宜健脾芳香化湿——忌阴柔滋补

湿热质者——宜清热利湿——忌滋补厚味

瘀血质者——宜疏利气血——忌固涩收敛

体质强者——耐受性强——剂量宜大

体质弱者——耐受性差——剂量宜小

肥胖体质者——多气血迟涩,对针刺反应迟钝——进针宜深,刺激量宜大,多用温针艾灸

瘦长体型者——气血滑利,对针刺反应敏感——进针宜浅,刺激量相应较小,少用温灸

篇7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共86例缺血性卒中后不寐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失眠病程大于半年;意识状态良好;言语功能基本正常;无精神病及痴呆病史;无心脏起搏器植人及耳内鼓膜穿孔者;年龄45~75岁;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的成人失眠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缺血性卒中后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12±12.48岁。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8.47±11.02岁。纳入样本8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可纳入比较。

2.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失眠颗粒加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颗粒(陕药制字Z20130o54)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制药厂生产,用法:1袋,每天下午6时及睡前各服用1次;经颅磁刺激治疗由专科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技师操作完成,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lOd,间隔1d后再次治疗10d,总疗程为21d。对照组给予睡前右佐匹克隆片1mg,口服,治疗21d。

3.疗效标准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主要数据包括整夜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夜间总睡眠时间,夜间总觉醒时间及次数,REMS百分比等指标进行效果判定l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根据评分高低判断睡眠障碍严重程度,评分为7~11分判定为轻度,12~16分橹卸龋17~21分为重度。改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病的疗效判定标准为,治愈:总睡眠效率>75,入睡潜伏期

4.治疗结果

两组缺血性卒中后不寐患者治疗前后比较,86例缺血性卒中后不寐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

5.讨论

失眠目前已经作为脑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治疗失眠并不是治疗睡眠本身,而是改善患者整体预后,预防卒中再次复发,进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对临床较顽固的失眠,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者可给予镇静催眠药物口服,即经典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和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由于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副作用多,戒断效应、后遗效应、剂量依赖明显,不宜长期服用,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右佐匹克隆为代表,起效快,后遗效应和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失眠的首选用药,也是本研究以此作为对照组的原因。

但是患者长期服用右佐匹克隆同样会形成药物依赖和剂量依赖,日久造成其恐惧心理,又会加重失眠。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局部物理治疗方法,无痛,无创,无伤,最早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目前在睡眠障碍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好疗效,通过电磁感应效应产生局部电流,改善离子流动,或兴奋或抑制局部大脑皮质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失眠的治疗一般采用低频刺激。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病立杆见影,但患者停止治疗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失眠再次发作,主要因其作为一个局部的物理治疗,短期内效果明显,但长期疗效欠佳。

这时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远期疗效。失眠颗粒基本方义源于丹栀逍遥散,主要功效为“养血安神,清热疏肝”,适用于“肝郁化热、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失眠,主要药物组成为清热舒肝组药物(丹皮、栀子、黄芩、柴胡、郁金),养心安神组药物(枣仁、茯神、柏仁、白芍、远志、当归),舒肝理气组药物(合欢皮、川I芎、甘松),重镇安神组药物(龙骨、牡蛎)等组成。其病机源于卒中后患者或生活不能自理,或言语不利,或肢体活动受限,都遗留有一定程度的残障,产生自卑心理,因此中风后患者情志因素在失眠中占很大比例,符合中医学肝郁气滞,日久肝郁化火,耗伤心血,这是中风后患者发病的基本病机,失眠颗粒恰好切中此病机,能改善卒中后不寐患者的肝郁内热,心血不足的病理状态,改善失眠,同时其药物寒热并用,药性平和,适合长期服用。因此失眠颗粒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不寐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状况。

参考文献

篇8

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治疗主要是依靠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但为什么老李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是什么原因?那中医在治疗糖尿病上又有哪些特色与优势呢?

分析:

糖尿病中医苏开志说:“这种情况虽然有,但是其实并不多。”那老李的这个情况究竟是个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肯定是有用的。中医可以做到不用西药而只用中药就把血糖控治好,但是老李在服中药后所起到的显著疗效,跟之前几个月的降糖药治疗也是分不开的。几个月的西药降糖药的治疗,就算没有让老李的血糖乖乖听话,但是老李的体质一定也因此而有所改善了。之前的治疗改善了老李的胰腺功能,身体对胰岛素更敏感,使胰岛素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这就给之后的中药治疗打好了基础,所以效果显著。

其次,中医治疗更注重个体,就2型糖尿病人来说,肥胖者多属于痰湿体质,要注意化痰利湿。瘦的人就可能是精亏体质,治疗方法就会有不同。而西医对糖尿病的分类会比较粗,没有中医细致。

此外,中医还会通过解除“血糖难控因素”来降血糖。那些药物剂量和种类不断调整,血糖仍然不能控制的病人,除了常见的药物、饮食、运动因素以外,还有一些严重干扰降糖的诱因,中医称之为“血糖难控因素”。主要有:失眠、便秘、焦虑、抑郁、急慢性感染、疼痛、月经不调等。这些因素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反馈调节升高抗胰岛素激素的水平,从而使血糖升高。这些因素一旦找到,给予恰当的针对性治疗及处理,血糖往往就能够下降。对于“血糖难控因素”的治疗是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过有关记载,中医学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中医独特的防治糖尿病的体系,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都有其特色。

首先,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中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上效果明显。中医讲究治“本”,可以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虚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举例说,有的患者血糖控制已很好,尿糖已阴性,却仍感到口干又不欲饮,疲乏无力,西医不好解释这种现象,也没什么特殊治疗。而中医则认为降糖只是解决了“标”的问题,没有改变肾阴虚的“本”,主张用补肾、养阴、清热及利湿等治则,用六味地黄丸类药物,确实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是中医、中药的一大优势。通过辨证论治,活血化瘀,综合调理,往往会收到满意的疗效。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上,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引入了中医“络病”理论,采用活血通络法,早期进行干预。多项动物实验表明,活血通络法可以有效的延缓糖尿病多种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第三,中医有“治未病”的说法,讲究对糖尿病的预防和尽早的发现,这就有效地防止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病痛。

第四,中医诊疗,方法多样,除中药外,针灸、按摩、药浴、理疗、食疗等,都能用于对糖尿病的治疗上,根据不同患者,选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就能取到不错的效果。

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单纯服用中药治疗;对于病情重一些的糖尿病患者,可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既可以达到迅速降糖的目的,又可综合调理全身的机能状态。

中医治疗降血糖

正如老李的状况,中医在糖尿病早期时,有较显著的功效,且治“本”、预防的优势明显,所以在糖尿病早期时候,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可以尝试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继而出现临床蛋白尿,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是在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注意活血化淤。

活血化淤要贯穿整个治疗始终。病人由于体质不同,并发症多种多样,如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根据不同证型可用五苓散、五皮饮、猪苓汤等方药,也可以补气活血与发汗利尿并用,除内服外还可采用中药泡洗、中药药浴、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是致死的重要原因,轻者可仅见尿中微量蛋白尿,重者可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在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治疗高血压、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肾病,对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控制本病的进展有积极作用。

中医外治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友因足部并发症而住院的比例也比较高,且很难预防,因为糖尿病患者极易感染,所以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发糖尿病足,严重者还可造成截肢。

中医药促进糖尿病足创口愈合的基本原理是祛腐生肌。虽然多数疗效并不太明显,但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糖尿病足创口的愈合。中医对糖尿病足通常采用外部治疗的方法,如药敷、药浴等。

中医食疗,运动

饮食和运动都是糖尿病防治的“五驾马车”中的内容,是糖友们每天必修的功课,但是糖友是否也知道中医的食疗与运动的特点呢?

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是中医孙思邈。“辩证用膳”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它利用药用食物或药膳的偏性,来纠正患者阴阳气血的偏胜偏衰。而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展规律一般为早期燥热津伤,中期气阴两虚,晚期阴阳两虚,可兼夹血瘀、痰湿等症候,以气阴两虚为多见。所以中医在食疗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或清热。

篇9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7.7%,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5%。两组患者跟骨骨刺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

结论:应用中药熏蒸方法对患有跟骨骨刺的患者进行熏洗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在熏洗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中药熏蒸跟骨骨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47-02

跟骨骨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老年多发病,是目前公认的骨科疾病中较为难治愈的一种,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与劳损和退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临床多数情况下采用利美达松、醋酸泼尼松与利多卡因联合进行治疗。但该类药物不适宜对同时合并患有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2]。本院自2010年3月以来,对患有跟骨骨刺的患者在应用中药熏蒸方法治疗时对患者进行熏洗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就诊的72例患有跟骨骨刺的患者病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45至72岁,平均57.3岁;患病时间1至26个月,平均6.2个月;干预组3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43至71岁,平均56.8岁;患病时间1至24个月,平均6.7个月。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熏蒸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按中医护理常规执行熏蒸治疗;干预组患者在熏洗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全面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①中药熏蒸治疗前护理人员将中药熏蒸的治疗基本原理、相关注意事项、所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向患者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恢复期康复指导,护理的重点工作是帮助患者充分树立对于临床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配合中药熏蒸治疗。②执行熏蒸治疗时对于初次接受中药熏蒸治疗的该类患者,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温度适当的调低一些,待患者充分适应后逐渐将温度调高至患者能够耐受的温度,一般使用温度为50-70度,以防发生烫伤。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感,应立即将蒸汽机关闭,并通知责任医生进行处理。③在中药熏蒸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基本表现进行密切观察,对每位患者对温度的实际适应范围、对中药熏蒸治疗的生理及心理实际感受、疼痛症状的缓解程度要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并及时进行详细真实的记录,为整个疗程中对其进行观察和护理提供方便条件。④中药熏蒸治疗的时间通常控制在60min左右,治疗过程中为每位患者提供一条干毛巾方便及时擦汗,并及时为患者更换汗湿衣服,使其保持清沽、干燥,避免患者受风寒,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在每次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嘱患者在接受中药熏蒸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应多注意体息,劳逸结合,加强机体营养供给,增加水分或钠盐的补充[3]。对两组患者中药熏蒸治疗效果、中药熏蒸治疗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治愈:局部没有肿痛和压痛症状存在,跟骨关节功能已经完全恢复正常;有效:关节肿痛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但在活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不适感;无效:症状表现没有任何改善,或进一步加重发展。

1.4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

2结果

2.1跟骨骨刺症状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治疗后跟骨骨刺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7.7%;干预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治疗后跟骨骨刺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5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4.5%。两组患者跟骨骨刺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

2.2中药熏蒸治疗时间。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治疗的时间为(10.73±1.36)d,干预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治疗的时间为(6.27±2.04)d。两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治疗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

2.3不良反应。对照组浅Ⅰ°皮肤汤伤2例,受风寒感冒3例;干预组浅Ⅰ°皮肤汤伤3例,受风寒感冒2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1)。

3体会

采用中药熏蒸技术对患有跟骨骨刺的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中药外治方法,具体指的是通过热气以及中药中所含的一些有效成分的药效作用,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风除瘀的治疗功效,运用熏蒸治疗方法,可以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效果更佳彻底,对局部组织发生的病变可以起到积极有利的修复作用,故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4]。本组结果表明,在中药熏蒸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让跟骨骨刺症状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缩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杨秀锋,侯爱霞,高喜来.针刀治疗跟骨骨刺25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2(14):104-105

篇10

1 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和治疗哮喘患儿共计12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66例。年龄最大的6岁;年龄最小的4个月。病程最长的6个月;病程最短的6天。

2 诊断

2.1症状、体征以咳嗽气逆,胸闷,呼吸困难,喉间有哮鸣音,咳痰不出,不能平卧,面白唇青,神倦肢冷,头汗涔涔为典型症状,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等。常反复出现,尤以夜间和清晨更为严重。

2.2体检发作期胸廓膨隆,三凹征,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双肺满布哮鸣音,严重的患儿哮鸣音消失。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严重哮喘发作时常有呼吸费力、大汗淋漓、紫绀、胸腹反常运动、心率增快、奇脉等体征。

2.3常规辅助检查

2.3.1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3.2痰液检查: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3.3 x线检查:早期在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

3 治疗原则降气平喘,止咳化痰。

3.1主要取穴肾经、内八卦、手阴阳、天河水、六腑、一窝蜂、小天心、二人上马、四横纹、小肠、天柱、涌泉、胁肋、膻中、天突。

3.2主要手法推、揉、搓。

4 操作

4.1 患儿取坐位 (年龄偏小的患儿应由家长抱坐):医者一手握患儿左手,另一手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操作。补肾经300次、顺运内八卦200次、清天河水300、退六腑150次、揉二人上马250次、对揉一窝蜂和小天心300次、推四横纹100次、清小肠300次。如喘而兼有热证者,加逆揉小横纹300次、清肝经和肺经200次;喘而兼风寒证者,可加揉二扇门100次、推五指结50次;喘而兼虚证者加揉肾顶200次。

4.2患儿取仰卧位医者揉患儿天突60次、两拇指交替推天突至膻中200次、分腹阴阳7次、揉承山300次、揉涌泉150次。

4.3患儿取俯卧位医者用两拇指揉肺俞200次、推天柱200次。

4.4患儿取坐位医者立于患儿身后,用双手从上至下搓胁肋。

5 疗效

共计治疗哮喘患儿128例,经过5至30天的推拿治疗,痊愈率为95%,有效率为100%。年龄偏小、喘兼寒证者效果好,治疗时间短;年龄偏大、喘兼虚证者治疗时间较长。

篇11

遭遇SARS

1965年,科学家从感冒病人鼻涕中分离出第一株冠状病毒。由于这种病毒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王冠一样,故名“冠状病毒”。按照生物医学的说法,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SARS引起的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是哺乳动物和禽类在冬春季节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它们重点攻击呼吸道细胞,而且具备较强的传染能力,大约有20%的人类普通感冒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2003年初,当我国科学家对这种新型病毒有了初步了解的时候,发现它和以往发现的几种冠状病毒都不相同,故将这种未被确定的病毒感染归为医学界普遍接受的“非典型肺炎”之列,因此有了非典之说;稍后,世界卫生组织将非典正式命名为SARS,也有人建议在汉字中创造“肺”一词作为非典的专业术语,结果未被正式采纳。因此对中国人来说“非典”和SARS是一回事。

名字都是叫出来的。正如甲型H1N1流感,之所以最初被称为“猪流感”,是因为这种可以感染人体的甲型H1N1病毒源于猪流感病毒,是猪流感病毒的变种,而不是说人类被猪传染了“猪感冒”。按照生物医学的一般原理,完全一样的病毒很难同时感染不同种类的动物,除非发生变种异化,才可实现人畜交叉感染。非典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都是引起人类感染的罪魁祸首,因此在西医看来,要治愈类似这样的流行病,首要的目标就是在患者体内控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进而清除病毒。

SARS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之后,附着在呼吸道粘膜的上皮细胞中,这和大部分病毒的感染过程没什么两样。当SARS侵入到上皮细胞内部后,就在细胞质里利用其中的养分进行繁殖,进而渗透到细胞外部长成新的病毒,这个过程就像植物发芽一样。病毒在呼吸道以及肠胃中扩散,破坏肺上皮以及肺血管,从而造成严重的发炎症状。当病情恶化的时候,在肺泡表面会形成透明膜,就像蒙了层塑料纸一样,导致呼吸困难直至窒息。病毒致感冒发炎在微观层面的基本原理大概如上所述。

2002年11月,我国广东河源市发现第一例非典患者,但那时人们对这种即将给中国乃至全球造成严重恐慌的病毒并不十分清楚。直到2003年1月初,报告发现照顾这例患者的河源市医务人员全部感染,广东医疗界才陷入一片慌乱中。由于这种病毒未曾被认识,在2005年6月中国欧洲科学家联手合成了杀灭SARS病毒的药物之前,西医的治疗只能对症用药,以减轻非典带来的附加症状为主,比如病人热了就降温、咳嗽了就祛痰、有伴随的细菌感染就吃抗菌药物,等等。然而,这些疗法都只是消极被动地等待病情演变,而且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因此,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广州的某些医院还配合了中医治疗的方法,中西医结合在抗击非典的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激素治疗是由钟南山院士首先倡导的方法,这是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种注射适量糖皮质激素的方法。这种激素有减轻炎症、抑制免疫异常的作用,对某些症候相对严重的患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的过程中,钟南山称,“激素疗法是具备科学依据的,在非典治疗中成效显著。在当时不用糖皮质激素就有可能死亡的38例非典病人临床治疗中,愈后也十分良好。”

非典继发病的争议

激素疗法通过调节人体免疫机制实现对病毒的控制和清除,从而战胜SARS,在最危急的时刻大显身手。然而,相伴而生的问题产生了――注射激素可能会引起股骨头坏死。

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主任医师陈卫衡教授告诉记者,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临床治疗的常用药,比如氢化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都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是不可替代的药物,如系统性红狼疮、器官移植、严重创伤、皮肌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疾病等。而且,在医学界普遍公认的是,激素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是股骨头坏死的医源性因素之一。不但医疗中的激素可以导致股骨头坏死,某些黑心的商贩在动物饲料中参杂的促长激素,人食用了相应的肉食品之后,也可能引起股骨头坏死。另外,有些医生追求见效快,追求治病“效率”,普通的感冒或咳嗽也大量使用激素,同样会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严重后果。

2003年底,非典康复病人的后续治疗引起了一场医学界的讨论,到底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否会必然导致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呢?

据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的医生介绍,非典过后,北京的医学专家对处于康复期551例非典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这些患者中,有12例在非典治疗期间未曾注射激素,而其余的539名患者都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结果是,没有使用激素的12名患者中均未发现骨坏死以及与骨质有关的疾病;而其余539位中,有176例检测出骨坏死的症状,比例达31.9%。鉴于此研究数据,陈卫衡教授称,“毋庸置疑的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医源性因素。但正常人群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坏死的发生率,多大剂量、用药时间多长才会发生骨坏死,采用大剂量冲击给药与常规剂量给药发生骨坏死哪一种危险性大等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医疗领域仍不清楚。”因此,非典后的北京媒体对非典继发病――股骨头坏死进行了充分的关注。然而,同样也使用激素疗法的重灾区广东方面却保持相当的冷静,相关部门澄清道,“截止2003年10月,广东尚未发现非典康复患者股骨头坏死的病例。”

2003年底,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和争议,钟南山回应了非典中激素疗法的后遗症问题。他说,“没有证据表明非典中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充分条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跟踪和研究。广东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上一直坚持适量适当的原则,例如其所在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有70%的非典病人使用了激素。相对广东来说,其它地方在使用激素方面剂量超标、使用不当。”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在北京有相当

数量感染SARS病毒的医务工作人员,确实患了股骨头坏死病,患病率大概在30%左右。陈卫衡教授说,“由于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难以彻底根治的疾病,因此非典康复后又患股骨头坏死的某些病人,目前还在望京医院接受阶段性治疗。”同样是非典重灾区的北京和广州,为何两者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陈卫衡教授指出,首先,广东方面在抗击非典初期,激素用药相当谨慎,但是北京方面病势发展迅猛,每日被感染的人数剧增,病情严重,所以基本上用的是西医疗法,非常时期激素使用的宗旨是――“控制疫情、挽救死亡”;其次,广东方面配合了中医的一些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而在北京,直到2003年4月份才有中医治疗的介入;其次,非典后对股骨头坏死的筛查中,北京方面范围广大,获取数据较为全面,而广东方面尚不清楚。

中医看非典

和西医不同,在中医里没有“病毒”的概念,中医对感冒的生物学机制也没有细胞、分子层面的理论体系。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医没有对诸如此类传染病的典籍记载、防治策略。按照通俗的说法,西医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把人体分成了相对独立的部分进行治疗;然而中医的理念却有所不同,中医讲求整体,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胫骨血肉互相影响、浑然一体、密不可分。而且,中医将诸如病毒之类的外来侵入者都称之为“邪毒”,人体受病毒感染就意味着外来邪毒对完整机体的侵犯,从而改变了协调一致性。

《皇帝内经・索问篇・刺法论》里有这样的论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其中所谓的“五疫”即是各种瘟疫病的总称,中医根据阴阳五行,将瘟疫分为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相应地,人体“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因此非典在中医里可归类为“金疫”,也称为“肺毒疫”。中医之所以依据五行划分人体器官,是因为它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像五行一样,是相生相克的整体。诸如非典之类传染病的病因是,邪毒由鼻而入,主攻肺部,而且也累及其它脏腑;基本病状是邪毒臃肺、湿痰瘀阻、肺气郁闭、气阴亏虚。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谭行华说,“依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精华所在。依证论治又称依证施治,是对中医临床操作体系的概括,是运用中医理论来观察分析疾病、治疗处理疾病的原则和方法。”比如,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病情多数不重。依据中医的依证论治疗方法,多选用银翘散随症加减即可。广州在最近纯粹利用中医疗法成功治愈了多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

因此在中医看来,不论外来的传染源是什么,它们都是和机体不相协调的异物,会导致人体阴阳五行的紊乱,从而致病。谭行华说,“中医中‘祛邪’是治病常法,其宗旨不单在于杀灭病邪,而重在使‘邪气’不得安生而被逐出体外,历代众多名方验方即是战胜传染病的重要‘武器库’。不同的流行病有不同的病因和病机变化,我们在治疗任何疾病时,包括流行病,都是针对患者的症状及病因病机展开的,即所谓依证论治。”所以,治疗类似SARS这样的传染病,首先就是要调节五脏六腑,使得它们的协作再次趋于和谐一致。

从“中西合璧”走向“中西并重”

我国古代经历过许多大型的瘟疫,比如西汉到东汉末年的传染病,流行范围广、死亡惨重。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明末清初的瘟疫也是十分严重,疫情蔓延至各个地区,“春夏间瘟疫盛行,甚至户灭村绝。”近代瘟疫从光绪十四年(1888)持续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1888年的霍乱,全国感染达10万余人,死逾3万11900--1949年,死于鼠疫的人数达102万,病死率达89%。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和瘟疫灾难,为中医防治瘟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张仲景强调“寒邪”是瘟疫的主因,明代的吴有性的《瘟疫论》是古代第一本论述传染病的著作,书中将急性传染病归类为“戾气”、“厉气”和“杂气”等,影响深远。可以肯定的是,中医在传染病的防治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代中国由于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中医也逐渐被轻视。自从西医传入中国以后,尤其康熙的疟疾被几个传教士用金鸡那霜(奎宁)治好之后,中医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起共命运了。1879年,俞樾发表了《废医论》,主张“废除中医”,这是第一个旗帜鲜明地公开反对中医的声音,鲁迅笔下的中医,是和封建社会一样腐败和迷信的“巫术”――“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严复也认为中医和风水、星象算命一类的方术没有两样;哲学大师梁漱溟指出,中医只是“手艺”,没有客观的凭准。这些处于中国剧变时期的思想先驱们,都发出了近乎一样的声音,那就是彻底否定中医。1915年9月30日,在就任大总统后签署了一项法令,称医药都要完全参照西方的标准……

时至21世纪,人们对中医和西医孰好孰坏的争论仍没有休止。

面对非典不可控制的局面,我国中医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重大课题。课题将受SARS病毒感染的524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西药治疗,另一组使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进行对比疗效研究。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的结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炎吸收、提高氧饱和度、减少激素用量方面,均优于西药组。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陈卫衡教授告诉记者,“中医结合西医治疗非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减小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和使用范围,极大限度地减小了非典继发病的发生。”200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与我国中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SARS国际研讨会,会上报告并讨论中医在非典治疗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大会的结论是,中西医结合是安全的、据有潜在的效益。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刊发了以中西结合治疗SARS为主题的专辑,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方法向全世界推广。可以说,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疗效,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

中医不但治疗非典功不可没,而且对医源所致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也效果显著。

陈卫衡教授指出,“无论中医西医都是一种治疗手段,它们都有其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正如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一样,中医和西医都有其最能发挥效用的领域和范围。对于具体的疾病来说,使用中医和西医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而没有实质上的优劣。”因此,从“中西合璧”走向“中西并重”,是中国未来医学发展的希望之路。

生命的辩证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在批评生物工程带给人类的困窘时说,“生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秘密,而大地正是这秘密的居所。因为有这个居所,生命才有安全,因为有这个秘密,世界才充满意义。”现代医学的发展秉承的是西方科学的传统,在对生命机体的解构中探求生命过程的内在机理,最终是将完整的机体分解为零碎的片段,分而治之。生命的秘密也在科学的显微镜下支离破碎,意义因此而丧失。

篇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全球心血管疾病每年的死亡人数达到1700万人,在所有死亡病例中,吸烟、高血压以及胆固醇是主要因素。然而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切实可行的。目前心血管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目前研究的关键。

1 心血管病预防现状

早在上世纪,在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美国Famingham等研究人员已经探究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对心血管病在全球流行发展的趋势进行统计和分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等[1]。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经高于很多发达国家[2]。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在2002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18.8%,而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愈率和控制率都比较低,分别为30.6%、24.7%以及6.1%。而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发病率达到18.6%,而相关疾病知晓率仅为5%左右。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20~39岁为3.2%,在40~59岁的发病率为11.5%,在≥60岁的人群的发病率为20.4%,并且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2002年~2010年间,我国在40~59岁人群的吸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在15岁以上的吸烟者高达3.5亿,而被动吸烟者高达5.4亿。有上述数据可见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心血管病以及脑卒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在1999年的调查中,我国在35~74岁之间的男性人群中,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0.413%,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为0.398%;农村冠心病的死亡率达到0.064%,城市冠心病的死亡率达到0.106%;农村脑卒中死亡率为0.234%,城市脑卒中死亡率为0.041%。因此我们需要对心血管病加以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人口逐渐老龄化,使得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对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需要重点控制血压,很多研究表明,人们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疾病的治疗率以及控制率并没有提高;②对血脂、体重的控制和认识不够,同时缺少有效的控制方法,会影响到冠心病的治疗和干预效果;③对脑卒中的干预效果优于冠心病,城市人群的干预效果要优于农村人群;④有效进行心血管病预防工作的仍为少数单位,对于降低全国范围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农村心血管干预项目远远小于城市,农村心血管干预项目的数量与人数极不对称。

2 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展望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基础以及预防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很多新的危险因素,使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3]。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其对于心血管病的病因以及高危人群的开展和预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研究和计划都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4]。国家也会相应的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且会增加心血管病预防的投入。在对心血管疾病预防采取措施需要注意以下四点:①建立健全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组织机构、技术装备和人才资源,并且由国家给予持续性投资,促进这些组织机构持续有效的运作[5];②需要采用成本-效益来分析确定不同程度的预防措施,首选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③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到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之中,需要加大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认识程度;④需要盖面目前大部分资源集中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现状,进而促进预防和临床工作的协调有序发展[6]。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公布了各种危险因素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其中提出目前全球前10危险因素为:体重过轻、不安全的、高血压、吸烟、饮酒、不安全的水、卫生设施和卫生习惯、铁缺乏、固体燃料释放的室内烟雾、高胆固醇和肥胖。在上述十大因素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据一半。在通过经济有效的措施减少危险因素的情况能够使人们的预期寿命延长5~10年[7]。

3 小结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既有困难也有希望,需要与坚实的科学基础加以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改善人民身体健康状况,并且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瑞,王增武.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现状及人群干预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04):357-360.

[2]徐原宁,黄德嘉,方全,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研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4,18(03):173-177.

[3]王增武,郝光,王馨,等.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现况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04):354-358.

[4]薛文鑫,李静,张爱真.冠心病一级预防患者他汀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03):276-27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