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范文

时间:2024-04-16 16:04: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篇1

1 前言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结构概念、设计理论、设计方法、设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在设计工作中不能对于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严重影响到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于工程项目整体建设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各种标准、规范,对于缺少明确规定的项目则要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加以控制,从而全面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2 现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2.1 结构计算方面的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结构计算与分析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提高内力分析的准确性,对于设计质量的优劣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国内现阶段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结构计算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软件的选择与应用,目前国内外建筑市场中提供的专业计算软件较多,由于各种计算软件采取的计算模型与方式不同,其计算结果会有所差异。虽然各种专业软件的结构计算结果差别较小,但是对于设计标准与规范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国内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用的结构计算软件主要有:TBSA、SATWE、SAP、TAT、ETABS等,如果设计人员在选用时只是关注设计模型的特点,而忽略了结构类型,必然会导致结构计算中出现纰漏。另外,在混凝土结构计算软件的实际应用中,设计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前期的数据采集、整理、录入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较为常见,在应用软件进行结构计算时,其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也自然难以保证了。

2.2 地基与基础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地基与基础设计是其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决定主体结构安全性、稳定性、抗震性的关键因素。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中,由于柱下独立基础、地下室底板会受到建筑上部整体重力的沉降作用,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如果地基与基础设计中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并且采取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将导致混凝土结构建筑出现局部不均匀沉降、变形的问题。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到在共同受力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的附加应力,特别是底板负载能力必须满足要求,否则建筑的稳定性会受到较大的威胁。

2.3 上部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混凝土上部结构设计中,由于框剪结构、剪力墙等布置不均匀,可能导致施工中出现剪力墙单肢刚度过大的问题,造成结构中的应力过度集中,最终导致在使用中剪力墙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在混凝土上部结构设计中,梁板构件的设计难度也相对较大,如何合理布置各种构件,对于设计质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3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具体控制措施

3.1 结构计算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结构计算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专业软件计算出各种荷载,其中主要包括:结构自重,设备荷载、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活荷载,以及地震力、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等。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荷载计算中,所有的荷载规范都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文件规定,对于缺少明确规定的荷载计算项目,设计人员要根据现场测量与勘察的实际结果,合理进行计算。在国内的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做法与各种机械设备等一般实在订货时才能完全落实,在此之前变换的可能性较大,设计人员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和水平,对于所有的荷载都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对于大型的混凝土结构建筑而言,通常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单元模型,并且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比较,对于此类工程的结构计算必须采取相应的计算程序,建立的模型中边界、支撑条件等要尽量符合实际情况。

3.2 地基与基础设计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认识到地基与基础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主体结构安全性、稳定性、抗震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地质与水文条件、上部结构类型、施工条件、使用功能,以及相邻建筑之间的影响,从而保证建筑在使用中减少倾斜或过量沉降的发生率。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了解相邻地下构筑物与各类地下设施的实际位置与标高,以确保地基与基础设计中安全系数的提高。在计算基础的宽度与面积时,经常会遇到力学模型不明确或者考虑不周全的问题,造成基础的宽度与面积不足,这是不符合相关设计标准的。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中,如果地下结构墙体上的集中力作用较大,墙体与基础可以将集中力向地基部分扩散,但是这种扩散的范围有限,而且基底土的反力分布不均匀。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集中力的大小、墙体的实际长度等,计算出地基与基础部分的何在情况,以此确定基础的宽度。

3.3 上部结构设计

在混凝土上部结构设计中,国内通常采用延性设计、连梁设计的方式。设计人员在进行上部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抗震功能需求,如果可能遇到中震时,设计人员要考虑到第一级别的剪力墙,其墙肢的数量最少为4肢。当第一级别剪力墙进入塑性阶段,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过度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尽量缩小地震灾害带来的建筑物破坏,需要对于小级别的剪力墙进行多道设防。另外,在混凝土上部结构设计中,各种混凝土构件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要尽量少的占用上不空间,而且要满足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4 结语

总之,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其设计质量是否达标之间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混凝土结构设计涉及到的项目与内容较多,设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熟悉各种专业软件的使用要求与技巧,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设计关注的效率与质量,保障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参考文献

[1]赵洪文.混凝土结构建筑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及施工工艺的发展趋势[J].重庆建筑学报,2009,(01):34-35

篇2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任何混凝土结构设计都是为实现某些特定功能。随着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功能也不断丰富,建筑新颖造型、精美外观,这样要求工程设计越来越复杂。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结构概念、设计理论、设计方法、设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在设计工作中不能对于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严重影响到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于工程项目整体建设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影响混凝土重要质量问题,必须引起工程结构设计者高度重视。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1.遵守设计规范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师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按国家与地方有关结构设计法规、规程、规范以及设计标准中规定要求执行。尽管目前我国各行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设计理论方面还不是很统一,但是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通常参考规范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等,在结构设计时,结构工程师应遵守这些规范最基本原则来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

2.考虑现场施工材料质量

为能够满足混凝土结构功能特殊性能要求,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现场施工材料资料,混凝土结构材料质量与现场所用水泥品种与粗骨料径大小有直接关系。因此,设计者还应了解施工工艺,机械设备使用情况,对水泥性能与凝结时间要求等因素,在施工现场决定选用外加剂以及其参入数量都应该了解。

三、常见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在结构计算与分析阶段常见问题

目前,在混凝土结构计算与分析阶段,如何高效地、准确地对工程进行内力分析,结构计算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专业软件计算出各种荷载,其中主要包括:结构自重,设备荷载、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活荷载,以及地震力、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等。同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结构设计与处理,这是决定工程结构设计质量好坏关键。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者,应该对这一阶段常见问题,必须清醒认识。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荷载计算中,所有的荷载规范都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文件规定,对于缺少明确规定的荷载计算项目,设计人员要根据现场测量与勘察的实际结果,合理进行计算。对于大型的混凝土结构建筑而言,通常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单元模型,并且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比较,对于此类工程的结构计算必须采取相应的计算程序,建立的模型中边界、支撑条件等要尽量符合实际情况。对于结构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一个科学合理计算软件,绝对不仅仅取决于软件系统本身优越与否,还应该分析这种计算软件是否与设计结构类型相适应。因此,结构设计工程师必须做到,对各个结构设计计算软件数学模型特点进行分析、对比与系统研究,熟悉结构设计类型,从而进行科学合理选择计算软件。

2.地基与基础设计存在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认识到地基与基础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主体结构安全性、稳定性、抗震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地质与水文条件、上部结构类型、施工条件、使用功能,以及相邻建筑之间的影响,从而保证建筑在使用中减少倾斜或过量沉降的发生率。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了解相邻地下构筑物与各类地下设施的实际位置与标高,以确保地基与基础设计中安全系数的提高。在计算基础的宽度与面积时,经常会遇到力学模型不明确或者考虑不周全的问题,造成基础的宽度与面积不足,这是不符合相关设计标准的。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中,如果地下结构墙体上的集中力作用较大,墙体与基础可以将集中力向地基部分扩散,但是这种扩散的范围有限,而且基底土的反力分布不均匀。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集中力的大小、墙体的实际长度等,计算出地基与基础部分的荷载情况,以此确定基础的宽度

3.下卧层验算中问题

在计算下卧层顶地基承载力时,只能进行深度修正,修正系数应根据土层来决定。当扩散角所取数值满足有关规范中规定时,可直接采用;当不满足时可根据规范附录中,平均应力系数来进行计算。对复合地基来说.选取承载力较高土层来当持力层,而当软弱下卧层时,必须对承载力进行验算;如果是软弱下卧层控制承载力,那么说明持力层需要进行调整。

4上部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

目前,作为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上部结构设计是最为关键的部位,也是体现特殊功能,特定力学结构性质的部位。主流混凝土结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墙结构以及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上部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抗震功能需求,如果可能遇到中震时,设计人员要考虑到第一级别的剪力墙,其墙肢的数量最少为4肢。当第一级别剪力墙进入塑性阶段,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过度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尽量缩小地震灾害带来的建筑物破坏,需要对于小级别的剪力墙进行多道设防。另外,在混凝土上部结构设计中,各种混凝土构件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要尽量少的占用上部空间,而且要满足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在设计框架柱计算时,切勿忽视角柱,必须要对角柱自行定义。如出现未进行定义,而实际配筋率又满足计算结果,那么在实际施工中就会出现配筋率无法满足最小配筋率问题。作为短柱来说,在一级抗震设计时,沿着短柱全高箍筋间距应小于纵筋直径6倍。框架柱程序可以进行自行判定。这种框架柱不可以进行直接替换,不同强度箍筋应满足不同结果。在结构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转换层,因为转换层是整个框支剪力墙中比较薄弱楼层结构,在相关计算时,应根据相关规定将其地震剪力乘以增大系数来计算相关参数。框支柱、框支梁的纵筋各项系数都应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5.混凝土设计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功能有三方面内容: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目前,混凝土结构设计在适用性与安全性方面研究较深入,设计方法相对明确,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在这两方面做得比较好。结构耐久性方面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混凝土结构因耐久性不足而失效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为正常使用,必需进行维护,而这样所付出维护费用是非常高昂的。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因素主要有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再结构设计时应该区别进行考虑。这真对不同结构功能需要,考虑避免降低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这样设计出来的混凝土结构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

四、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设计本身是个长期、循环、复杂兼具深度和广度的专业,混凝土结构设计质量密切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做起,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总结设计经验并不断改进设计理念,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影响,这样来保证整个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requirements are also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i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must be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and relate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crete structure; question ponder

中图分类号:B0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耐久性提出了要求。可以说,耐久性是现代建筑的具体表现,而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筑的耐久性密切相关。因此,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相关问题思考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

结构,就是指用来承受荷载或者其他作用的空间骨架体系,而这里我们所讲的混凝土结构,简单来讲,就是指用混凝土做成的能够承载的空间骨架体系。一般而言,混凝土结构主要包括素混凝土结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此外还还与钢管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等,这些都是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以下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

1.参数分析

首先,抗震设计。在混凝土结构中,地震作用及结构振动特性的分析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参数,此外,还要荷载统计、初拟梁板柱截面、手算各工况下内力、按荷载规范进行内力组合、复核正常使用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等等,需要要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对这些参数进行认真的计算和分析,提高参数设计的准确性和精度。

其次,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还有一个参数就是长期荷载和短期荷载。所谓长期荷载就是指包括混凝土自重、上部承重等在内的长期作用的荷载,而短期荷载,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以及在工完工后,短期作用下结构的荷载,具体包括风、人、雨雪、车辆荷载,等等。为此,需要设计人员做好分析与计算,控制好结构的挠度变形,从而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此外,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采用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对荷载和材料强度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用设计值和标准值对比,并通过计算软件,输入材料的强度,采用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进而达到工程要求的设计值。

2.柱的设计

首先,截面设计。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柱的截面尺寸,一般都是从下到上逐渐缩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了保证设计更加合理,进而节约投资。通常情况下,截面尺寸减少时,其间隔层数要控制在3-5层左右,间隔不可以过密,否则会给施工带来不便,还会造成模板浪费,若是太疏,则可能会增加投资,提高工程造价。同时,对于每一次减少的尺寸最好控制在100-150,为了保证工程结构的竖向刚度,减少范围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在具体的施工中,要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合理控制柱的高度与宽度;对于柱的截面直径一般要超过 350mm。

其次,箍筋肢距。对于这个阶段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工程的抗震设计为标准,控制箍筋肢距的合理性,要求一级抗震设计要小于 200mm,二、三级抗震设计要小于250mm ,四极抗震设计则不可以超过300mm,此外,对于箍筋的水平距离的控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均匀布置,另外,在浇捣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利用导管,将混凝土引到根部位置,然后逐渐浇灌即可。

3.梁的设计

在进行梁的设计,一般框架梁的负筋,只需要根据计算的结果,进行配置就可以,在没有特殊要求下,不需要增加配筋量,同时,还要控制好梁侧纵向钢筋的配置以及箍筋的配筋率,这就需要在框架结构设计时,针对底层地面的高差,确定地梁顶标高,如地面标高为-0.900,则要根据地梁顶标高确定的原则,结合地梁作用,保证柱脚的联系拉结,防止墙体沉降。此外,对于地梁标高确定,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一、室内正负零以下200MM以下(留室内地坪做法);二、留出进出室内地下管道空间(水、电、燃气等)。

另外,要控制好梁侧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可以过大,这样的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坍塌。为此,需要设计者对原结构、构件等做好科学设计,并且要为其提供附加的安全保护,提高梁结构的承载力。

二、强化混凝土结构设计有效对策

首先,要加强效应计算,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利用结构力学知识,结合设计规范的要求,提高结构可靠度,同时,还要保证设计统一性,以此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效果,避免结构剪力变形。

其次,强化截面设计,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各个控制截面的面积,合理控制基本构件的抗力,并且要处理好截面面积与抗力的关系,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结构设计要求,提高截面设计的合理性。

第三,重视构造设计,设计人员要采取有效的构造设计措施,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既要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也要满足抗震要求,并且在设计图上详细标明。

此外,在结构的设计时,一定以现行的国家规范为标准,设计出的结构不仅要符合“安全、适用、耐久”的要求外,同时还在达到经济性,避免工程施工中不必要的浪费。

总结: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尤其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相关技术正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与此同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也不断地改变,为此,需要设计人员对现行设计标准进行分析,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慧芝,李福来.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技术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4)

[2]马远荣,唐小弟.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01)

[3]梁敏成.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7)

作者简介:

篇4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抗震设计

为了更好的将混凝土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首先准确的了解并且掌握所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而在所有结构设计原理中,抗震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原理之一。对于抗震设计原理而言,它受地质条件影响比较大。众所周知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柱需要承受的力比较大,尤其是在一些高压力的情况下,混凝土柱很难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能,甚至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柱出现变形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好的避免这一现象,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严格的遵循“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保证承受压力的部分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能。另外,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尽可能的通过控制受压区的高度,以及梁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改变各种内力之间的系数关系不断地增加所有混凝土柱承受压力的性能。

1.2抗裂设计

在将混凝土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确保建筑物的质量,我们必须要确保所有建筑物具有一定的抗裂能力,进而更好的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物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结构物本身的耐久性、防水性能降低,因此,进行裂缝控制是将混凝土结构设计更好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所有混凝土结构物的抗裂性能,我们必须要针对不同的结构采取相对应的抗裂对策。如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选择正规的厂家进行原材料的购买,在购买的过程中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材料。同时,我们还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控制好水与灰的比例,适当的在材料中添加一些外加剂,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混凝土结构物出现开裂的现象。另外,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尽可能的加大梁的截面积或者则可以增加板的厚度,进而不断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只有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提高了,才能更好的确保混凝土结构物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3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平面设计

除了抗震设计和抗裂设计,在将混凝土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要严格的遵循平面设计这一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物结构设计质量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混凝土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尽可能的确保整个设计平面的规则、简单以及对称,这样可以更好的提供混凝土结构物的刚度以及承载能力,最终不断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抗裂、抗震能力。另外,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我们还应该确保所有结构的平面、立面以及结构布置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同时还应该具备合理的传递力的途径以及方式,进而使得作用在混凝土上部结构的力都能够直接的传递到目的地,避免了中间的传递过程。最后,还应该确保混凝土结构物具有整体的可靠性以及牢固性,进而更好的避免因为外来力的影响导致建筑出现倒塌的现象,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确定构件与构件之间、结构与结构之间,该彻底分离的绝不似分非分,该牢固的绝不似接非接;处理好结构单元与结构构件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尽量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

2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尽管几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但是,尽管如此,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一些企业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另外,还有一部分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比较低,他们对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知识的掌握不足。最后,甚至有一些企业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时候不能严格的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随意的改变设计的理念,这对于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发展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代这样一个社会,混凝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许多行业中,而为了更好的将混凝土材料应用到实际中,我们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水平。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发现我国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尽快的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王炳监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现状

自50 年代以来, 我国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 经历了容许应力设计法、破损阶段设计法、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重大变化。但在结构设计安全度上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与国际通用设计标准相比始终处于低水平。

现以混凝土结构为例, 比较一下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与国外规范在设计安全度上的差别。

(1) 构造规定结构设计的构造要求是为了弥补强度计算的不足, 其中很多是用来保证结构有必需的延性, 因而往往与配筋量相联系。低用钢量是我国结构设计标准的特色, 这从表1 可看出。我国GBJ 10—89 规范规定柱子压筋最小配筋率为0.4 % ,比苏联1949 年规范的0.5% 还要少, 当年苏联工业建筑研究院对低标号混凝土柱的试验研究表明, 少于0 .5% 的配筋率不能对混凝土柱的工作产生明显作用。如果以0. 4 % 配筋率用于C60 级混凝土设计成钢筋混凝土柱, 则钢筋对柱承载力的贡献只占4 % ,这种柱子的性能更象是素混凝土柱。

(2) 荷载的设计值与标准值荷载的设计值与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有关。各国设计规范中的荷载标准值在统计时考虑的宽严程度大不一样。恒载的标准值相差不大, 而活载就有很大差异。表2是我国设计混凝土楼盖时采用的活载标准值与美国规范的对比。从总体看, 美国的楼层活载标准值平均竟比我国大5 0 % 。我国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在确定荷载标准值时总是力求节约, 以符合最低要求为出发点。又如, 在确定风载时, 尽管我国规定的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 却以30 年一遇的平均最大风速作为风压标准值的依据, 也比国外的标准值低。荷载的差异不仅反映在标准值上, 更重要的还体现在荷载分项系数上。(3)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与标准值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等于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统计确定的, 各国多取95 % 保证率的强度作为标准值。看起来没有差别, 但各国对混凝土现场强度检验的标准不一样, 国外的比我国严格,所以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实际保证率我国依然偏低。此外, 我国设计规范规定的材料分项系数又比国外低(表4), 因而同样的材料, 我国规定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要比英美的高, 混凝土至少高5 % —10 % , 钢筋至少高3%—6 %。

材料强度分项系数表

注: 美国ACI 规范的设计表达式与我国及英国不一样,其中无分项系数。表中所列值为经过换算后得出的相当于分项系数的等效值。

(4) 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精确度我国规范GBJ10—89 在正截面强度计算上采用了关。关的规定, 使得偏心距处于大小偏压界限附近的压弯构件偏于不安全, 也使配筋率较大并接近界限配筋率的受弯构件偏于不安全。当采用高强混凝土或高强钢筋时问题尤为严重。而国外在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均取混凝土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应力为。我国规范的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在一些情况下安全度不足是众所周知的, 与英美等国规范比较, 我国规范给出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值有时竟高出一倍以上。可能除了冲切承载力以外, 我国规范各种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安全裕度都比国外差。

二、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已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

从80 年代以来, 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主要表现是:

(l) 结构造价占整个建筑造价的比例愈来愈小 过去, 建筑物的造价以结构造价为主, 因建筑装修和设备都比较简单, 更没有地价、拆迁、城市建设等大笔附加费。以商品房为例, 目前中小城市的瞥价约为2000元/ m2, 其中土建成本费仅70 0 —8 0 元/ m2, 而结构造价大概不到300元/ m2。多放一些钢筋, 将房子设计得更加结实些, 增加的费用极其有限。对大城市的高档办公楼和住宅, 提高结构安全度对建筑总造价影响更小。

(2) 对结构使用功能的要求愈来愈高现在建筑物内各种设施和财产愈来愈值钱, 对结构的安全度自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更新, 人们希望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能够适应功能变换的需要, 这也要求结构安全度有更大的储备。

(3 )对可持续性发展愈来愈重视 可持续发展对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造建筑结构所需的砂、石、水泥、钢材都取自宝贵的资源, 生产水泥、钢材等既消耗能源又造成污染, 所以延长建筑结构寿命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设计时如安全储备大一些, 对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无疑是有利的。

(4 )建筑物已成为商品现在建筑物业已成为商品, 国家不再是城镇物业的唯一投资者和拥有者.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过去业主只是国家, 国家不堪统建城镇房屋的重负, 只能采取低安全度的设计原则。现在业主中有了普通百姓, 百姓买房总认为结实些好, 何况提高结构设计安全度不会过多增加费用。

三、关于建筑结构的抗瓜设计标准

我国绝大多数城镇处于地震区, 国家制定了“ 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 的抗震设计原则。我国现行抗震设防标准是比较低的, 中震相当于在规定的设计基准期内(50 年) 超越概率为10 %的地震烈度。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烈度为7 度时地震水平加速度参考值平均为125 cm/s2 , 8度时为250 cm/s2 , 而在建筑抗震设计标准中又分别将其降低为100 和200 cm/s2 。设防标准低的根本原因, 还在于从国家财力、物力有限的状况考虑。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除了设防烈度较低外,具体抗震计算方法和构造规定的安全裕度也不如国外, 在配筋率、轴压比、梁柱承载力匹配等一系列保证抗震延性的要求上远不如国外严格。

四、需要从商品的角度粉待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12-02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进展,掌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构造知识,并能正确理解、规范使用,从而培养学生从事结构设计的基本技术技能,为以后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从事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考虑专业方向不同,该课程有48学时和64学时两种授课计划,主要讲授: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性能,设计原则,受力构件(受弯、受压、受拉、受扭)的破坏特征及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裂缝宽度和构件挠度验算,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设计,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概念(48学时的不讲)等[1]。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近年来,相关专业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逐渐完善。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作为实践性极强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如何适应市场对工程师的需求,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根据多年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作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课程内容总介绍

混凝土结构课程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经验强、公式多、符号多、构造规定多、实践性强的特点。既有理论推导,又有试验研究,同时还与规范、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因此教学难度较大,对于没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难度较大[2]。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结构系统概念,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层次关系,从全局把握学习重点,理清学习思路,本文把该课程的内容比作竞技运动会,荷载效应和结构抗力就是参赛团队间的PK,具体对比如表1所示。通过这种对比方式,同学们都能从整体上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现实生活生动对比法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里面有很多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难记忆。针对这种现象,作者采用了现实生活生动对比法,把学生身边的事情和见闻融入到课程内容的记忆中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1)课程的全部内容相当于两个选手的比赛,即结构抗力和荷载效应的PK;(2)光面钢筋和变形钢筋粘结力的组成用钉入木料中的普通钉和螺丝钉的差别来理解;(3)偶然荷载用“中大彩票”来对比,只不过偶然荷载是对结构的致命打击,而中打彩票是人生的特大惊喜,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发生的机会很渺小;(4)极限状态用学校的规章制度GPA=2.0来对比,两种极限状态,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就相当于学生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想要完成学业,就要好好学习,满足GPA的要求,取得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5)混凝土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徐变相当于学生受50kg荷载时,慢慢垮下的状态;(6)钢筋的冷弯性能,好比开车的车技,转弯半径越小,转的角度越大,说明开车水平越高,冷弯性能越好;(7)荷载效应和结构抗力。荷载效应就是我打你一拳(一拳就是荷载),你感觉到疼(疼就是荷载效应);结构抗力就是你的承受疼的能力,如果是个柔弱的学生,可能就被打倒了,而强壮的学生,就不会被打倒,这就说明结构抗力只与自身的因素有关,与外部荷载没有关系。

三、多媒体技术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具有难度大、专业性强、内容多的特点,教材的编写不可能与工程实际情况同步,要想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求将多媒体技术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教材、板书及语言等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加强对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但无法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3]。作者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对知识进行综合整理,将混凝土结构知识生动、立体的展示给学生,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学生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等多种信息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1.引入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视频,了解施工工艺,讲解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在结构设计时多多注意。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理论要求,同时还要方便工程的施工。

2.制作flas,生动展现构件的破坏过程。例如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变形、裂缝开展及最终破坏的全过程、不同柱子受压破坏过程等,同时还会安排4学时的实验课,加强学生对于实验研究的重视。因为该课程的理论公式,都是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定得到的。

3.网上收集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钢筋、梁、柱、板和节点等图片,加深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理解。

4.板书内容精简化,把重点放在基础概念、适用条件、公式以及计算方法和步骤上,减少实验分析和破坏机理等方面烦琐内容的板书;采用多媒体讲解,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该课程。

四、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1.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个整体,学习过程应该是认识整体结构合理拆分构件组装构件成结构的过程。而课程的教学程序则是材料截面构件结构,课程教学基本都是在花大量的时间讲构件的设计,导致了学生到最后也不清楚如何整合这些构件成为结构。因此,在开课初期,作者就给学生介绍一个比较熟知的混凝土结构(如5号教学楼),从全局上介绍结构―构件―截面―材料体系,讲清结构设计程序是从结构构件截面,同时构件的受力性能又取决于材料。通过这样的讲授,使学生一开始就建立起结构整体系统的概念,理清了各部分的关系,为课程学习建立了一个总体框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了所应解决的问题。

2.把课程设计――渡槽和刚架设计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4]。

3.大作业――受弯构件梁的设计:正截面与斜截面设计、裂缝宽度和变形的校核,整合第2、3、4、8章的内容,通过大作业,让学生理解实际工程中设计梁的流程,避免以后实际工作中的茫然,无从下手。

4.该课程安排了4个学时的试验――受弯构件矩形梁的破坏试验。5~6个同学一组,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从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应变片的粘贴、仪器设备的调整和最终的破坏试验,都要学生全程参与,分工合作。

5.鼓励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观察结构形式,分析梁、板、柱的受力和传力关系,了解各种构件的配筋特点及主要的构造措施,使学生对梁、板、柱等常见的混凝土基本构件和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形式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

五、加强工程安全意识和标准规范的融入

现行设计标准和规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设计的重要依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必须符合现行规范,符合国内通用图例。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刻强调设计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设计标准,从而使设计更加规范化,确保工程设计质量。鼓励学生定期从网上查阅近期发生的相关工程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加深对工程安全的理解。邀请企业和设计院的相关专家给学生做讲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贯彻和了解新规范内容和建筑前沿新知识[5]。

六、成绩考核

课程成绩考核依据:平时考勤和作业(20%)+课堂测验(20%)+实验课成绩(10%)+结课考试(50%)。加大了学生平时作业、测验和实验课的成绩,从多个方面给予成绩评定。

七、结语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既有系统的科学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工程概念。因此,作者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现实生活生动对比法,将多媒体技术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加强工程安全意识和标准规范的融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使课程教学内容适应市场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M].第4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张晓燕,李凤兰,曲福来,等.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79-82.

篇7

绿色建筑近年来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主要内涵―――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从我国的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在2006年正式颁布实施,而从这些标准或导则中可以看到,绿色建筑中结构内容与规划、建筑、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内容相比是非常少的。如何体现结构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以下就从结构设计中的结构体系选型,结构构件工业化,结构耐久性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绿色建筑的结构体系选型

我国的建筑结构体系,从承重构件材料的类型来划分,主要分为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4个主要结构体系。

从纯粹的绿色建筑内涵来看,木结构是最理想的绿色建筑结构体系。木结构取材直接且可循环再生,建造施工的安装和拆除简易快捷,节约能源,对环境无污染和破坏;真正可以使建筑感到“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分析,木结构的自重轻,抗震性能较好,民谚所说的“晃而不散,摇而不倒”“墙倒柱立屋不塌”,是舒适性和安全性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然而我国的国情是地少人多,森林覆盖率底,木资源不够丰富。目前木结构的房屋建筑最高只能盖到3-4层,并且大多局限使用在别墅房屋、民俗场馆等建筑内。以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可能大规模的发展别墅建筑,也不能适应密集的城市人口发展,所以木结构的应用是非常有限的。

砌体结构主要指的是砌块砌体结构,并不包含粘土砖砌体结构。从绿色建筑国家标准到地方标准,都制定了禁止使用粘土砖的相关条文,这是与我国的耕地保护政策是一致的。由于砌块材料主要是利用砖渣,工业废渣或矿渣制成,节约资源和废物重复利用,因此砌块砌体结构是值得提倡的绿色建筑结构体系。

钢结构亦属于绿色建筑结构体系。钢结构尤其是轻钢结构,其自重轻,抗震性能好,主要结构材料均属可再生重复利用的材料,大量的构件系工厂化生产能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周期短且环境污染较少,是典型的绿色建筑。我国目前的钢结构设计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和超高层办公建筑,而钢结构住宅较少。这是由于钢结构住宅的造价相对于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比较高的因素。但是从长远来看,钢结构住宅无疑是住宅产业化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亦是未来中国绿色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现阶段仍然是我国建筑的主导结构体系,虽然在国外已有专家明确提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为非绿色建筑。这是结构设计在我国绿色建筑应用中首当其冲的大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使用大量的水泥,砂,石等材料,产生的粉尘和二氧化碳直接影响环境和气候,拆除钢筋混凝土建筑后的废弃物大部分亦无法回收重新利用。当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作为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时,结构设计工程师所要考虑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减少和降低其对环境影响;如何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所以为减少使用混凝土的用量,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轻质填充墙以减小结构构件尺寸和减少建筑物自重;对结构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多种结构方案比较做到经济合理;采用大开间空心楼盖结构或大跨度预应力结构等新型结构形式。

二、结构构件工业化对绿色建筑发展的促进

建筑产业化尤其是住宅建筑产业化,无疑是我国住宅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筑产业化使得结构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和制作成为必然趋势。国家和地方的绿色建筑评价和设计标准把采用工业化生产的结构构件作为绿色建筑结构应用的主要内容。

虽然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发展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但是钢结构却是最符合产业化生产方式的结构形式。由于钢结构构件自身材料的特点,它容易实现结构设计的标准化、结构构件生产的工厂化、结构施工的机械化和装配化,并且能够进行系列化的开发、集约化的生产和社会化的供应。而绿色建筑为钢结构住宅未来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定位和方向。

由于现阶段我国占主导住宅结构体系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工业化才是使钢筋混凝土结构融入绿色建筑的最佳方式。PC(Prefabricated Concrete,意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业化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产业化的主要模式。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结合部分现浇而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其主要特点是绿色施工,节能环保和优质高效。在当今国际建筑结构领域,PC工业化项目的运用形式在各国和各地区均有所不同,国内尚属开发、研究阶段。从2007年开始,万科集团在上海和北京等地建造了以PC工业化为模式的住宅,如“万科新里程”,“上海金色雅筑”,“北京万科假日风景紫苑”等住宅产业化的楼盘。而PC工业化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已被广泛使用,并成为工业化住宅市场的主流。2008年,香港重建的葵涌工厂大厦项目采用“新型预制组件建筑方法”―――采用PC构件(包括墙体和柱梁板等主要受力构件),在香港工程师学会和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合办的“卓越结构大奖2008”中,荣获“卓越结构嘉许奖”。

结构构件产业化需要结构工程师在建筑方案引领下,结合工厂生产工艺以及现场装配和连接的施工方法对PC构件进行设计。PC构件在抗震设防区,如何保证抗震结构构件之间连接,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结构工程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日本,预制装配结构的住宅建筑还广泛地应用隔震、减震消能装置以提高抗震性能。

三、结构耐久性设计

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于结构构件性能随时间的劣化,但仍能满足预定功能的能力。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实现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保证。

钢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的防腐和耐火材料的使用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一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的第3.4.1~3.4.8条规定的内容;另一部分则分散在不同规范的各章节中。2009年5月开始实施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设计依据。因此,绿色建筑中在进行结构耐久性设计时应综合所有相关规范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结语:

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对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工程师需树立绿色建筑的理念从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工业化和耐久性等主要方面去进行结构设计,同时还应在结构方案阶段考虑节材、施工安全、环保等措施;并且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建立多种结构形式的优选方案,通过对经济、技术和资源的对比分析,得出最优的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教学方法;设计规范;修订内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053-05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的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或标准)大约每10年修订一次,2002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自颁布实施至今已有10余年,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之后,2002版规范中关于工程结构设计理论、工程结构构造措施以及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存在的不足更加突显。同时,中国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以及工程经验的不断积累,也缩短了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周期。2011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新规范根据多年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同时考虑与国际其他发达国家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接轨,贯彻国家“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政策编制而成。新规范的编制标志着中国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也对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如何结合新版规范进行快速知识更新,高校教师如何及时改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相关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3-6]。

一、新版规范关于结构材料强度的修订

(一)混凝土强度的修订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删除了2002版规范4.1.4条中注1和注2的相关规定,即关于受压构件尺寸效应(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300 mm,则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和离心混凝土的有关规定。2002版规范源于前苏联规范,最近俄罗斯规范关于此条的规定已被取消,而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的标准取用,不再列

入,故新版混凝土规范将此项内容删除。另外,新版混凝土规范删除了2002版规范4.1.6条中关于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疲劳强度设计值,以及当蒸养温度超过60℃时,计算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提高20%的规定,因为高温蒸养引起的主要问题是裂缝,而非提高设计强度所能解决。

(二)钢筋强度的修订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2.2条增加了强度标准值为500 MPa的HRB500、HRBF500级高强钢筋,并规定其抗拉强度设计值(fy=435MPa)与抗压强度设计值(f′y=410MPa)分别取不同数值。加入靠控温轧制而具有一定延性、可焊性、机械连接性能及施工适应性的HRBF系列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强度标准值为335 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的应用,立即淘汰强度标准值为235 MPa的HPB235级光圆钢筋的应用,以HPB300级光圆钢筋取代之。同时,规定了过渡方法,要求在规范的过渡期及对既有结构进行设计时,235 MPa级光圆钢筋的设计值仍按原规范取值;同时,推广强度标准值400 MPa、500 MPa级高强钢筋作为受力的主导钢筋。对预应力钢筋,为了补充中强空挡,增加了强度等级为1 960 MPa和大直径21.6 mm的钢绞线,补充了预应力螺纹钢筋及中强钢丝的有关设计参数,并淘汰了锚固性能差的刻痕钢丝,删除了不常用的预应力筋的强度等级和直径。

二、新版规范关于基本设计规定的修订

为了进一步完善2002版规范,保证结构的安全,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提高混凝土结构抗偶然作用的能力,新版混凝土结构规范设计原则从以构件设计为主扩展到整个结构体系,补充了3.2条“结构方案”和3.6条“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原则”,增加了3.7条“既有结构改造设计原则”的规定,指出结构方案设计对建筑物安全性有着决定性影响,鉴于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的难度和代价较大,一般结构只须进行防连续倒塌的概念设计,以定性设计的方法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同时新版规范3.4.4条对构件挠度、裂缝宽度计算采用的荷载组合进行了调整,新增钢筋混凝土构件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完善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另外,新版混凝土规范3.4.1条第4款及3.4.6条还增加了楼盖舒适度的要求,并规定楼盖竖向自振频率的限值。

三、新版规范关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调整修订

(一)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修订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未作改动,但对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改动较大,主要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二阶效应问题。2002版混凝土规范在考虑P-δ效应时[7-8],对引起结构侧移的荷载或作用所产生的一阶弯矩Ms和不引起结构侧移的荷载产生的一阶弯矩Mns不加区别,全部乘以增大系数ηs,即考虑P-δ效应时结构的弯矩为M=(Mns+Ms)ηs。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考虑P-δ效应时,对除排架结构以外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只增大引起结构侧移的荷载或作用所产生的一阶弯矩Ms,不增加不引起结构侧移的荷载产生的一阶弯矩Mns,即结构中的弯矩为M=Mns+ηsMs。另外,对于P-δ效应,2002版规范通过初始偏心距增大系数η来考虑P-δ效应,而新版混凝土规范6.2.3条规定偏心压力构件通过调整构件控制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来考虑P-δ效应(弯矩作用平面内截面对称的偏心受压构件,当同一主轴方向的杆端弯矩比不大于0.9且轴压比不大于0.9,同时构件的长细比满足的偏心受压构件时不用考虑P-δ效应),取消了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η对二阶效应的影响。关于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P-δ效应新旧规范具体的变化如表1(以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为例)。

(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修订

2002版混凝土结构规范关于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经过验证发现:当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的75%时,分别按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两种情况计算的箍筋差异很大,即造成配箍不连续。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3.4条统一了一般受弯构件与集中荷载作用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调整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箍筋抗力项的系数,适当增加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安全储备,新旧规范关于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表2(以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为例)。同理,将考虑地震作用的框架梁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也作了相应修改。

四、新版规范关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调整修订

(一)裂缝控制验算的修订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4条保留了2002版混凝土规范有关裂缝控制等级划分的规定,但对受力裂缝的控制进行了适当放松(详见新版混凝土规范第3.4.4及7.1.1条规定)。另外,在进行最大裂缝宽度wmax计算时,新版混凝土规范7.1.2条调整了计算中钢筋应力σs的计算方法,以及表7.1.2-1中关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偏心受压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的取值,将wmax的公式计算值适当减小。

(二)挠度验算的修订

在进行受弯构件挠度验算时,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2条在受弯构件短期刚度Bs的基础上,补充提出了考虑荷载准永久组合和荷载标准组合的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给出了刚度计算公式B=Bs/θ。另外,根据国内研究成果,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短期刚度Bs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等效面积折减系数α1,适当调整值ρ,就可将原公式用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短期刚度计算(详见新版混凝土规范第7.2.3条规定[1])。

五、新版规范关于构造规定的调整修订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规定的修订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条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从混凝土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钢筋的外缘计算,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订后的保护层厚度实际上比原规范的规定有所增加,一般情况下略有增加,而恶劣环境下增加的幅度较大,新旧规范关于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c的对比如表3。从表3可以看出,新版规范中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无论从数值上还是具体计算规定上都明显增大,充分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新增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结构,其保护层厚度取相应类别使用年限为50年的1.4倍,同时细化环境类别,将原规范中的环境三类细化为三a、三b两个子类,并进一步加大恶劣环境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取值。

(二)关于钢筋锚固长度规定的修订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3.1条对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未作改动,但明确了钢筋的锚固长度la=ξalab,其中修正系数ξa根据锚固条件取用,同时在计算基本锚固长度lab时,删除了原规范中锚固性能较差的刻痕钢丝。由于2002版规范中关于混凝土强度最高等级取C40偏于保守,故新版规范将混凝土最高强度等级提高到C60,以提高锚固的性能。

六、新版规范在混凝土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新要求

新版混凝土规范自2011年7月颁布实施以来,已经有近一年,而目前中国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多数是在2002版规范基础之上编写而成,如何将教学内容与新规范相结合是目前混凝土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改变以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而较少阅读和学习《规范》的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结构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到施工现场参观的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及综合技能训练等。在混凝土结构课程开课前,让学生对梁、板、柱等常见的混凝土基本构件以及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形式形成初步感性认识,并借以引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兴趣。

二是,改变以往授课过程中只重视单个构件的设计,轻视整体结构设计的教学思想,补充“结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设计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结构系统概念,了解课程的主要层次关系,从全局把握学习重点,理清学习思路,建立结构整体系统概念,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课程学习建立总体框架。

三是,注意新旧规范关于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在强度和级别方面的修订和增补原因。目前,由于规范处于过渡阶段,故应重点向学生讲明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的级别调整和增补原因,纠正以往对钢筋等级(例如Ⅰ级钢、Ⅱ级钢、Ⅲ级钢等)的提法,而应以规范规定的提法为准,同时提醒学生关于两种材料强度的调整规定。

四是,关于单个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新旧规范的对比,以及新规范修改的原因,在授课时引用《规范》中的条文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熟悉《规范》规定的原因以及依据。

五是,注意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的变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钢筋混凝土构造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如板、梁、柱)有关内容的变化。构造措施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而成的,是防止因计算考虑不周全而造成结构构件开裂、破坏,或者是保证结构构件在使用和施工上的需要而采用的,构造措施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大多数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都是通过构造措施得以

保证,因此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七、结语

混凝土结构是中国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是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新版混凝土规范在高强高性能材料的应用、结构分析内容的扩展以及实现与国际接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同时新规范更加侧重房屋、铁路、公路、港口和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共性技术问题设计方法的统一,这与“大土木”专业设置要求和土木工程专业“宽基础、多出口”的培养目标更加吻合。笔者仅介绍了规范与本科教学有关的主要修订内容,并以此提出教学新要求,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推进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余颖,肖静,刘树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0(3):294-296.

[4] 杨福来,郑颖佳,许邦莲,等.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177-179.

[5] 涂海丽,黄国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391-394.

[6] 花榕,罗明标,刘云海,等.浅谈分析仪器设与改造课程的建设[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291-293.

[7] 徐有邻,周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2.

[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组,施岚青编.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专题精讲――混凝土结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Teaching of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course

LI Fengchen1,2, ZHANG Lina1,2, XU Chi2, YI Pinghua1

(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P. R. China;

篇9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16-01

1.引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基本的问题就是安全度的设计。根据结构设计的角度来看,在平面形状中,三角形结构比圆形、正方形、工字形、椭圆形等结构在抗侧移能力和抗弯曲变形等方面弱很多,因为其具有较大的迎风面,承受的水平风力作用较大,所以说三角形建筑的结构具有较差的安全性。因此,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首要前提。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度概念

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赋予结构以适当的安全度,使得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满足各种预期的功能要求,这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通常来说,建筑结构必须满足一下几点功能:

(1)在正常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建筑结构必须可以承受,在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建筑结构也必须可以承受,而且在遇到偶然发生的事件的时候,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仍然可以保持,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在正常时其工作性能良好,也就是建筑结构具有适用性。

(3)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日常的维护,建筑结构可以保持长久,也就是耐久性。

建筑结构安全与否的标志就是上述所说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其总称为结构的安全性。结构的安全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对预订功能完成的概率。

3.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现状

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几经变化,从容许应力设计法到破损阶段设计法,再到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但是安全度设计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我国的安全度设计水平一直落后于国际通用设计标准。安全系数、分项系数、可靠指标是安全度在结构设计标准方面的主要表现,同时一些其他因素对于安全度也有影响,比如荷载标准值、结构的构造规定等。通过一些规范来分析比较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现状,国外设计规范取用的荷载值高于我国,国外的材料强度的取值低于我国,国外所用结构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安全裕度高于我国,有的可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国外对结构的构造规定远高于我国,例如,我们将我国混凝土结构安全度和国外标准相比,就发现我国的混凝土结构安全度偏低,我国在混凝土构造上规定柱子的压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4%,然而前苏联1949年就规范柱子的压筋最小配筋率为0.5%,我国的安全度较低与前苏联的标准,我国规范中要求的梁的拉筋和柱的压筋都明显低于国际标准。这也就表明,在建筑设计结构安全度的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都低于国外。

我国在解放初期的时候,因为紧张的物资供应,国家对外备战、对内建设的大环境下,我国从事建筑行业的科研人员为我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工序,因为受到物资、材料、资金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他们采用的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为建国初期的中国建立了许多建筑物,而且经受了几十年的考验,这应该给予极大的肯定,但是从上世界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提升,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现行的结构设计安全度对于我国现今的国情已不再符合,结构设计低安全度对于今后的发展不能满足,如果继续按照低结构安全度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国家眼前和长远的利益都不符合。和国际现有的结构设计标准相比较来看,我国的机构设计水平低于国际标准,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公司走出国门,去国外进行投资是不利的,对于我国的形象是一种损害。因此,在我国现如今综合国力、经济实力都增强的条件下,我国应该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这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4.从设计思想上进行转变,使安全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4.1 开发商要将高安全性能的建筑结构作为销售的竞争点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高低不仅仅是一种纯政府的行为,因为建筑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当前房屋的开发商、用户会参与其中。开发商在进行建筑结构安全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本着质量第一、安全达标的标准进行设计,应该为其建造并出售给用户的建筑物的安全质量负责,开发商应该在对售价影响不大的前提下使得安全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开发商也可以将高的安全性能作为商品的竞争点,得到建筑物用户的认可,提高企业商品的销售量。

4.2 提升结构设计安全度标准,有利于建筑业主利益和要求的满足

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来看,现有的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不能够满足我国建筑业的需求,也很难得到建筑物业主的满意,因此,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标准是势在必行的,这对于提升生产、生活水准也是非常有利的,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作用,而且还能够使建筑业主的利益和要求得到满足。

4.3 尽可能合理的多使用合格的钢材

现如今我国综合实力远高于建国初期,物资匮乏的局面以不再,因此,现如今在进行建筑结构安全度设计的时候,应该在建筑主体中尽可能的多使用合的钢材,而没必要像建国初期那样挖空心思的节约钢材,只有在结构安全度设计中合理的多使用钢材,才利于建筑物安全性能的提升,满足开发商和建筑物业主的需要。

5.总结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设计在确保建筑物安全可靠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其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做好安全度的设计是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探讨分析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设计的现状,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从设计思想上进行转变,全面提升安全度水平的观点,其主要包括开发商要将高安全性能的建筑结构作为销售的竞争点、提升结构设计安全度标准,有利于建筑业主利益和要求的满足、尽可能合理的多使用合格的钢材三个方面,做好上述三方面的工作,对于我国建筑结构安全度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U231.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92-01

1.设计标准

(1)结构的安全等级及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主体构件及内部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γ0=1.1;临时结构构件作为永久构件的一部分时,在考虑刚度、强度折减的基础上,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γ0=1.1。

(2)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

结构按7度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验算,抗震等级为三级。

(3)人防防护等级及防护部位

车站结构的人防防护等级为常六级、核六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设防。

(4)结构的抗裂标准

地下结构构件允许出现裂缝,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时,可按下表中的最大计算裂缝宽度允许值进行控制;对处于侵蚀环境的不利条件下的结构,其最大计算裂缝宽度允许值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从严控制。

(5)车站防火设计标准

车站防火设计等级为一级

(6)结构的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确定,考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工程环境处于一般环境(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环境类别中的二a类。

2.计算原则

(1)结构构件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进行结构的承载能力的计算以变形、裂缝宽度验算。

(2)结构设计按不同使用状态下的要求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各自的最不利工况进行设计。

3.荷载分类

车站结构荷载主要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等,其基本组成和取值如下表1:

5.总结

车站主体结构简化为矩形框架结构进行分析计算,下面是弹性地基,用一系列弹簧来近似模拟地层的作用本次设计中,使用的是ANYSIS 12.1有限元电算软件程序,该软件能够非常准确的进行结构内力分析计算,结构计算理论上应该按照永久荷载、偶然荷载(本设计中不考虑)、施工荷载(本设计中不考虑)和可变荷载的各种组合工况进行。侧向水土压力取值:全部采用水土分算,水土压力共同作用于主体结构侧墙上。

本次设计中所采用的模型是“荷载-结构”模型,利用平面杆系有限元法来分析计算。

参考文献

篇11

引言

如果因为材料的制作、结构设计以及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构是否可以完成预定的目标就很难进行估计。这里说的结构是否可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就是结构的可靠度[1]。在实际中,因为自然环境和材料内部因素等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会因此而慢慢劣化,导致其抗力也因此下降,进而使得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不断下降。

当前对结构可靠性的分析中并没有考虑到结构抗力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如果结构的抗力一旦降低就会使得结构性能受到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可靠度的变化也是进行工程设计和性能评估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进行结构可靠性研究中的一个主要的内容。

1. 抗力随时间变化结构可靠度耐久性分析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标准的定义,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中,和一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念。若将某一极限状态中的功能函数的随机过程表示成

在这个公式当中,表示的是结构在T中需要时刻ti结构抗力低于结构的荷载效应,那么结构就会失效了。在通常的情况下,结构承受的荷载很多而且还很复杂,对结构可靠度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将结构承受的荷载分为永久性荷载和可变性荷载。我国的一些专业部门在设定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校准法,这个时候考虑的仅仅是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结构设计目标可靠指标进行确定,如果有多个可变荷载作用,再考虑可变荷载效应的概率组合[2]。将这一组合下结构状态的功能函数表示成Z(t)=R(t)-G-Q(t),其中G表示的是永久荷载效应,Q(t)表示的是可变荷载。如果根据现行的结构设计方法且不将结构抗力随时间变化考虑在内。

在腐蚀的环境中,因为结构抗力会因为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可靠度分析因此要将这点考虑在内,这就是时间可变可靠度的范畴。当结构性能劣化之后进行可靠性分析,有学者在较早以前就做过研究。但因为其考虑到结构抗力衰减并不是由环境腐蚀造成的,而是由荷载导致的,因而其分析方法和结构疲劳可靠度不同,且将每次未使结构失效的荷载当做是结构的验证荷载,使用抗力截尾分布[2]。随后,很多学者也做过诸如多维积分法和蒙特卡洛法等研究。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局限性,例如,前者计算起来很复杂,后者过用于可靠性近似计算,如果用于结构可靠性分析似乎有不适之处。考虑到结构抗力受时间影响的可靠度分析,要保证计算结构的可靠性,该分析方法应当同现行的结构可靠度标准中使用的可靠度分析方法相互协调。针对现行的可靠度设计标准的假定,我国提出了等效抗力计算方式,能够对老化结构的可靠度进行分析和评估。此外,考虑到抗力和时间关系的结构可靠度计算,很多都限于静态荷载,对承受反复荷载的结构,但是要考虑环境腐蚀的影响时就需要计算其腐蚀疲劳可靠度。而相关的分析方法还不多。实际上,对处于腐蚀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作用不但使得其截面面积因此减少,而且因为腐蚀不均匀还会导致其出现集中应力。因而,环境腐蚀对于刚劲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要大于其对静态性能的影响。

2. 大气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耐久性分析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钢筋混凝土。一般认为这种材料是属于耐久性较强的建筑材料,但是在最近几年当中发现,因为结构耐久性不足而导致的各种病害时常发生,这些病害最终会使得工农业的生产遭受影响,因此,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有了新的思考。在大气环境中有一种腐蚀介质,这种介质对结构的腐蚀作用是导致结构耐久性失效的常见形式。经过调查发现,因没有重视混凝土结构的那就行而产生的经济代价是巨大的[3]。钢筋受到锈蚀的前提是混凝土出现碳化现象,碳化是混凝土中性化中的一种形式,这种现象会使得混凝土中的碱性下降,而且当碳化达到了钢筋的表面,而且表面的PH值低于10的时候,一旦接触水和氧,钢筋就会开始锈蚀。

钢筋发生锈蚀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其锈蚀的速度同化学组成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同结构处的环境以及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关系很大。在不同的大气环境中,钢筋的锈速度也是不同的。钢筋锈蚀的过程一般是很复杂的,而且受到的影响也很多,对其进行研究较少。此外,在混凝土顺筋开裂前后,其锈蚀的速度也不一样。混凝土纵向顺筋开裂通常被认为是因为锈蚀产物产生了膨胀压力导致的。通过实验分析发现,混凝土开裂时钢筋的锈蚀量为

当钢筋出现锈蚀后,构件的抗力就会一直下降,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可靠度分析计算也已经不适用。这时需要考虑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组合问题,将前者设为G,T内可变荷载的效应为QT,,结构功能函数为

3. 结论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的水平也已经赶上了国际水平[4]。在建筑中,各种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结构耐久性问题也得到重视。对于混凝土结构可靠度耐久性分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有效的措施确保结构可靠的那就行得到保障,促进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璐. 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与剩余寿命分析[D].华侨大学,2006.

篇12

结构设计的构造要求是为了弥补强度计算的不足,其中很多是用来保证结构有必需的延性,因而往往与配筋量相联系。低用钢量是我国结构设计标准的特色,这从表1可看出。我国GB50010-2010规范规定柱子压筋最小配筋率为中柱0.5%,角柱0.6%,如果以中柱0.5%,角柱0.6%的配筋率用于C60级混凝土设计成钢筋混凝土柱,则钢筋对柱承载力的贡献为中柱5%,角柱6%,这种柱子的性能更象是素混凝土柱。以总体来看,我国的规范中对梁拉筋以及柱压筋的最小配筋率都要比国外的差。国外对于梁的压筋一般都是有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但是我国却没有此规定。荷载的设计值与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有关。各国设计规范中的荷载标准值在统计时考虑的宽严程度大不一样。恒载的标准值相差不大,而活载就有很大差异。表2是我国设计混凝土楼盖时采用的活载标准值与美国规范的对比。从总体上来看,美国楼层的活载标准值要比我国的大很多。而我国因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确定荷载标准值时总是力求节约,以符合最低要求为出发点。荷载的差异不仅反映在标准值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恒载和活载组合后的荷载分项系数上。以恒载标准值G和活载标准值Q组合后的荷载设计值为例:恒载G的分项系数我国约低20%,活载约低巧15%—20%,从而设计钢筋混凝土楼层时,荷载设计值平均比英、美等国低80%左右。活载约低巧15%~20%,从而设计钢筋混凝土楼层时,荷载设计值平均比英、美等国低80%左右。

1.2材料强度的设计值与标准值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等于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统计确定的,各国多取95%保证率的强度作为标准值。看起来没有差别,但各国对混凝土现场强度检验的标准不一样,国外的比我国严格,所以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实际保证率,我国依然偏低。此外,我国设计规范规定的材料分项系数又比国外低(表4),因而同样的材料,我国规定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要比英美的高。综上所述,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取荷载值要比国外的低,材料的强度值比国外高,估计结构承载与所用计算公式的安全裕度也比国外的低,甚至有时会偏于不安全,并且对于结构的构造规定也要比国外的要求低很多。这也就表明了,在所涉及到结构安全度环节中,几乎是没有可比别人更偏安全的。

2关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

我国的现行抗震的设防标准比较低,中震相当规定设计基准期内,超越10%概率的地震烈度。据所颁布的地震烈度表,可知烈度为7时,地震水平的加速度的参考值为125cm/s2,而8时为250cm/s2,并且在建筑抗震的设计标准中又会分别的将其降低到100与200cm/s2。此外,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除设防烈度比较低以外,具体的抗震计算方法以及构造规定的安全裕度也比不上国外,在配筋率、轴压比和梁柱承载力的匹配等一系列的保证抗震延性的要求,也是远不如国外的严格。我国有很多从事设计与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常常习惯于去挖掘建筑结构的潜力,却不习惯去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在本来已经较低的设防烈度下,还要从不同角度千方百计深挖潜力,结果安全储备是愈挖愈低。日本在二战后几次提高结构抗震设计标准。图1是1995年阪神地震后某一小区不同年代房屋的损害情况。从中可见,1982年后修建的房屋即使在最严重的震区也没有倒塌和严重破坏的,确实在保障生命安全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可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从保护投资的角度衡量,设防标准依然不足。图1阪神地震中房屋损害比较现在的震设防标准应与投资相适应,设防标准应由业主来确定。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结构失效带来的损失愈来愈大,加之结构造价在整个投资中的比例下降,因而有人主张结构在设防烈度下应该采用弹性设计。在目前情况下,将“小震不坏”的抗震原则改为“中震不坏”,可能对国家、对震区人民都更有利。

3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的措施

3.1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能的重视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全面性的工作,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创新的思维、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的设计人员完成。设计人员做到精益求精,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中每一个基本构件的设计,并且做到对整个建筑都了如指掌。对设计规范和章程,特别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含义要做到深刻理解,密切配合建筑工程,在设计工作中做到事无巨细,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3.2提高带转换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提高带转换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一般主要注意一下几点:I.尽量避免高位转换,转换层位于3层以上时,层间位移角和剪力的分配及其传力途径发生突变,容易形成薄弱层,对抗震很不利。而对于部分的框支剪力墙高层的建筑结构而言,它的转换层的位置,7度区不应大于第5层;8度区不允许超过3层。如果转换层的位置有超过上述规定的,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6度时其层数可以进行适当增加;底部带的转换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以及其外筒是密柱框架的筒中筒结构,它的转换层位置则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加。II.转换层配筋的构造要合理,梁上下部的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在非抗震设计时应不小于0.3%;而在抗震设计时,特一、一以及二级不应小于0.6%、0.50%和0.40%;受拉框支梁支座上部的纵向钢筋至少要有50%是沿梁全长贯通的,其下部纵向钢筋必须全部直通到柱内;沿梁高配置的间距不可以大于200mm,其直径不可以小于16mm的腰筋。若框支梁上部墙体,开有门洞或者梁上托柱的时候,该部位框支梁箍筋必须要加密配置,箍筋直径和间距以及配箍率要按规范进行采用,当其洞口靠近框支梁端部并且梁的受剪承载力不能达到要求时,要采取框支梁加腋和增大框支墙洞口连度等措施等进行处理。

3.3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有关于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规范的法律法规,促进建筑业的统一协调发展。相关的工程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结构需要承受的荷载标准值及规定的材料强度系数与荷载分项系数是建筑构件安全水准的重要因素。这些都是与建筑构件的安全性紧密相连的,其中,材料的强度系数指的是缩小建筑构件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师一定要用材料的强度系数去计算并确定建筑构件所要承受的荷载力。荷载的分项系数指的是放大荷载的标准值,用它来计算和确定荷载在构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般在规定的标准荷载作用下,两者都体现出了对于结构构件的安全度,在设计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可靠指标和名义失效率。这两种系数越大也就意味着建筑构件的安全性越高。所以,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