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8 09:56: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图书管理系统概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系统概述
此系统使用Oracle数据库,并在数据库表级对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约束,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后台及部分前台使用了Java语言进行编码,用JQuery技术进行用户前台验证和页面的样式设计,使用JS技术用于页面功能的完善。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书籍、借阅和管理者的信息等。读者信息管理既可以浏览读者的信息,也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书籍信息管理可以浏览书籍的信息,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借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中书籍借阅情况,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管理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数据库中管理者的情况,可以对管理者信息进行维护。系统主界面模块图如图1所示,分为图书一览、用户管理、图书管理、借书、还书、借书查询功能,图书管理分为增加图书和修改删除图书。
2系统设计
2.1数据库建表
根据系统概述中的各模块需求,设计中主要创建了用户表,图书表及借书表。表1是用户表及字段,主键是Id,usernae是用户名,Password是密码,Email是邮箱,In_dentify是身份。表2是图书表及字段,主键是Id;bookname是书名,Author是作者,Classify是类别,Price是价格,News是介绍,Lendnum是可借本书,Lendys是可借天数。表3是借书表及字段,主键是Id;Book_id是书的ID,User_id是用户ID,Borrow_date是借书日期,is_back是是否归还。
2.2登录页面设计
图2是登陆页面设计流程图,在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判断,验证正确判断身份,如果是管理员进入管理员页面,如果是学生跳到学生页面,如果验证不正确,进入错误页面,在错误页面可以返回主页面和进入注册页面。在注册页面也可以进入登录页面,同样在登录页面可以进入注册页面。
2.3主页面设计
2.3.1图书一览图书一览可以查看图书馆里的图书信息情况,包括编号、书名、作者、类别、价格、简介、存放位置、可借数量和可借天数。图书一览模块通过form表单的action后的URL判断交由Bookservlet处理,Boookservlet通过“/”截取最后一个字段,根据字段判断交由对应的tobooks方法,tobooks方法查询a_book表的图书信息,然后反馈到图书页面,将数据库信息陈列出来。2.3.2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是管理员专有的一个功能,专门来进行用户的信息管理。用户管理页面包括用户编号、用户姓名、用户邮箱、操作,可以通过不同按钮实现增加、修改和删除用户。增加和修改用户通过输入对应的user_id,判断用户id是否存在,不存在则重新输入,如果存在,经过URL判断交由Userservlet处理,增加用户则在数据库a_user中增加一个用户的信息,修改用户则在数据库修改a_user中对应的用户信息,然后跳转到用户管理页面并显示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删除用户直接点击对应的用户信息,同样经过URL判断交由Userservlet处理,在数据库删除a_user中对应的用户信息。2.3.3图书管理图书管理页面分为增加图书和删除图书,修改图书在删除图书里面。增加图书模块需要添加编号、书名、作者、类别、价格、简介、存放位置、可借数量、可借天数。删除图书模块会展示一些图书信息包括编号、书名、作者和操作。图书管理通过输入对应的book_id,判断书的id是否存在,不存在则重新输入,如果存在,同样经过URL判断交由Bookservlet处理,增加图书时在数据库a_book中增加一个图书的信息,删除图书时在数据库修改a_book中对应的图书的信息。2.3.4借书模块和还书模块借书模块和还书模块是图书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都需要操作几张表,不同的是还书会在数据库删除a_borrow中对应的借阅信息,并且在对应的图书表里的可借数量加上一本,2.3.5借书查询借书查询展示的就是哪位用户借的哪本书的数据,主要包括借书流水号、读者姓名、图书名、归还日期、结束日期、是否归还等信息。借书查询交由Borrowservlet处理,分为管理员和学生,如果是管理员,在数据查询中查询所有的借阅信息,反馈给页面。如果是学生,只查询当前学生的借阅信息,反馈给学生页面。
3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款较为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图书查询、图书管理、用户管理、借书、还书和借阅信息查询的功能,提高了图书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民办高校的图书馆由于建馆时间不长,图书馆不论在藏书数量、藏书质量,还是读者服务方面都不是很完善。我们把图书馆流通部,这个重要的部门作为切人口.浅谈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在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的办法,进而延伸到图书馆其它的部门的管理中,从而提升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实力,使它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而流通部则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窗口,是图书馆精神文明的象征,对图书馆整体形象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图书馆重要服务窗口的流通部如何在今后工作中有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从资源、服务和管理这三个方面开始逐一分析。
1图书馆不仅要增加图书的数量,更要提高藏书的质量,这是民办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各部门互相合作来完成,其中流通部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也尤为关键。
高校图书馆是否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是否能够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它的价值能否在高校教学研究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宏观来看主要体现在流通部图书借阅率的高低,从微观来看主要体现在图书内在价值的大小,然而无论从哪方面分析,图书馆藏书质量的优劣都起着决定作用。通常人们认为藏书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采编部的购书质量,实则不然,流通部的管理员在这方面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因为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与师生接触,知道大多数师生对哪些领域知识的图书更感兴趣,图书馆的藏书哪一类使用率很高而图书数量却不够,然而不受师生青睐的一些图书副本量则太多。可利用与师生接触比较方便这一优势来进行调查,在师生来馆里办理借还图书手续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做一个简单的统计,还可以与其它各个系部门进行合作,比如建议各个系部协助进行问卷调查,把广大师生的借阅要求和意愿用具体的数字呈现出来这样可以便于图书馆工作的调整与改进。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来展开我们的调查,学校的网站主页上有图书馆专门的一个版块,可以通过设置读书建议邮箱;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满意度,推荐藏书等板块来完善图书馆的管理。
此外,还可以对图书借阅率进行统计,可以根据图书的借阅率高低来判断需求量的最大小,这样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图书馆购进藏书的主要参考。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就可以掌握大多数师生对图书的需求。在调查的过程中应该分领域分专业的系统并细致的调查。再对调查报告进行分析、研究与整理,进而开展图书馆改进工作。分析得到的数据和研究结果应当在第一时间到达采编部的工作人员的手中,并以这些数据作为流通部门开展工作的参考。就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而言,以上这些调研手段可以使图书馆用有限的经费去提高馆藏图书的质量,还能达到丰富和优化流通部藏书的品种和质量的目的,还可以作为图书馆储藏复本量大小的主要依据,从而在补充馆藏图书时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多数师生的需求,优化藏书的主次结构,均衡藏书的比例轻重,既避免了给学院带来没必要的浪费,又提高了藏书质量满足了广大师生的读书需求。
2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样也是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重点.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流通部既要满足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文献需求又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除提高服务质量外,还要改进落后的管理观念,要有全新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流通部工作人员首先应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以一切为了读者、为一切了读者、满足读者的一切要求为流通部的服务宗旨,以及时、准确、方便、灵活地向师生们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重心,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时刻记住自己的服务群体广大师生。其次,流通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与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注意遵守流通部工作的规定和了解工作特点,准确掌握馆藏文献内容,很好的引导师生们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资源,轻松地为他们解答的关于图书的各种问题。比如,我们应主动地给读者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比如书馆藏书的基本布局、藏书特色,馆藏文献的性质、类别等等;升级原有的读者电脑目录检索查询系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最快的查询途径来帮助读者准确找到要借阅的图书,满足读者的需求。认真做好新书上架的宣传工作,可以建立新书一角,让读者及时了解馆藏图书的最新动态。在现代信息化普及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借助网络资源来服务广大读者。比如,在学院的网站图书馆的版块中添加图书检索工具,师生可以在办公室或者寝室就能轻松地查阅本校的图书馆的藏书情况,查看有没有自己想要借阅的图书,这样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又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我们要时刻关注学校的各项学术科研任务,把服务工作扩展到学校的教学科研领域,成为学校学术建设的中流砒柱,从而提高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因为高校内的各个系部以及专业设置比较复杂化、多元化,所以图书种类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进而导致服务工作纷繁复杂。就从各系老师的需求这一方面来看,学校偏文科的英语系、中文系的老师在节借阅图书时往往侧重于有关基础知识这方面的书籍,而商学系、数学与计算机系还有中文的教师所要求书的程度就不尽相同,他们则更注重应用方面的知识,需要阅读具有创新意识的实践性较强的图书。而在学生的需求这一方面,在基础知识图书方面,学生与老师相似。但是如果是考试或考级方面要求所需求的图书资料都应该是本年最新出版的,所以流通部工作人员应根据师生们专业情况及需求的差异、把不同的图书资料推荐给他们。
关键词:图书信息 管理系统 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14-02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大大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该文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对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该系统已经在我国一部分图书馆中被应用,从应用的整体反馈来看,能够大大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方便用户进行图书查找和借阅。但是在有些图书馆中该系统还没有被引入,这就导致这些图书馆的整体工作效率低下,无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对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1.1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图书馆在对自身所藏图书进行管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在这系统中主要会运用SQL数据库技术、技术等目前较为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通过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书管理员能够对在电脑上对图书进行录入、查询、用户管理等日常的工作。同时该系统子啊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为读者的借阅、还书、预约等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总体来说,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能够大大提升图书馆运转效率的系统,但是在进行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难度。
1.2 传统图书信息管理模式的弊端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图书馆呢当中,在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人工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弊端是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图书的种类以及读者需求量较大的图书,不能够为读者提供较为优质的服务。同时,在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图书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图书丢失、图书信息不明确等错误,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图书馆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会影响到读者的借阅和阅读体验。而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图书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帮助。
1.3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我国在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在对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国外所传入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进研究。后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将整体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系统的自主设计与研发工作。后来,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图书信心管理系统的功能逐渐发展成熟,我国的图书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已经和国外的发展水平接近,已经能够很好地对图书馆中的信心进行有效地管理。随着系统发展的日益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开始转变为服务器体系结构,能够提升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对系统进行灵活配置,目前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2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需求
图书馆在对自身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着自身的需求,其中3个主题的需求最为主要,包括:借阅用户、图书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等。其中借阅用户的需求主要是对图书信息进行了解,在众多图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同时对于尚未出版的图书进行预约。图书管理人员对于系统的需求主要是对图书的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同时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新书信息进行添加和维护,同时要对读者的借书、还书活动进行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对于系统的需求主要是能λ有的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能够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处理。
2.2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在进行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信息管理系统有着自身的业务流程。在系统发挥自身作用的过程中业务流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有以下几项流程十分重要。这几项流程分别是:图书馆图书的外借业务、新品图书的预约业务、读者图书的续借业务、读者图书的归还业务、图书信息查询与提取业务、对于超期图书和丢失图书的处理业务等等。同时在这些业务中系统的管理人员要对整体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并对图书馆中的重点文献和藏书进行精细的维护。
2.3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技术性能的要求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系统自身有着一定的技术性能要求,其中有以下几项技术要求显得十分重要。其一是系统的安全性,因为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中运行,因此在整体运行的过程中十分容易产生数据的读写错误,对系统自身信息的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坏。其二是系统的相应速度,因为系统在整体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处理大量的图书信息,因此需要系统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否则就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三是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读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能够很好地从交互界面中找到自身需要的服务。
3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系统总体结构及物理结构设计
在图书信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适的系统总体结构和物理结构的支持,目前在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B/S,这种结构能够让所有的程序集中在一个服务器系统当中,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速度,能够减轻用户电脑客户端的负担,同时也能够降低整体的运行成本,提升整体的运行效率。在物理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将用户定义为四哥主要的类型,分别为:系统的管理用户、系统流动管理用户、系统信息管理用户以及借阅用户,其中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同时会有不同的系统权限。
3.2 系统数据的设计
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数据进行设计,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借阅用户的属性、读者的整体类型、图书的整体信心属性、图书归还属性等绘制相应的流程和结构图。同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系统的各种表单进行设计,其中将借阅永华的属性表单、读者类型的表单、图书信息表单等都十分重要。
3.3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
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后最为重要的是进行系统设计的实现,在进行系统实现的过程中主要是图书信息公共目录、借阅用户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等进行实现。在进行实现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图书馆的整体运行实际进行实现,要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来进行实践以实现其自身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对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对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系统需求、业务流程技术性能需求以及整体的功能实现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图书馆能够通过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对图书馆的图书信息进行完全掌握。同时通过系统的使用能够极大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工作效率,方便读者借阅,也能够方便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有效地管理。但是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漏洞,这是需要在今后的整体运用和设计中弥补的。总体来说,应用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关键词
RFID课程;应用型;课程改革
自2009年国务院将无锡列入国家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后,物联网产业呈井喷态势发展;伴随着物联网产业不断扩大的规模,随之而来的是对物联网应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持续增加的需求量。同时,在物联网被国家纳入“十二五”规划之后,各地高校从2010年起相继开设了物联网相关专业,而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物联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1RFID课程目前的状况
RFID课程作为物联网工程这种新兴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课历史很短,很多高校对其课程的建设也还在不断地探索中,当前,一些重点本科院校将物联网专业划为自动控制类别,作为其核心课程的RFID课程也多是倾向于理论研究及其芯片设计方面,这需要学生有很好的电子电路等电子类课程的基础,而我们学院是将物联网专业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子学科,并且倾向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这就需要我们探索一种更合适应用型物联网本科教育的RFID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课程规划
本课程是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RFID课程讲解的内容以实用为主,在课程的建设中减少理论推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全面了解RFID基本理论,通过RFID系统的组成部件来掌握RFID应用技术及方法,能够构建RFID应用系统。逐步培养学生掌握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集成设计及分析能力,并通过典型案例来了解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社会生产环节中的应用,为未来参加工作、增加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1课程基本情况
武汉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2012年开始招收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方向的本科生,并于2014—2015学年春季开始开设了RFID原理及应用课程;从2013年起开始招收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至今开设了两年。RFID原理及应用课程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实验训练有机结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采用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核(占60%)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了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以及实验成绩,期末考核以闭卷笔试为主。实验教学以RFID的典型案例为研究目标,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在教学手段上,采用PPT课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物联网设备与模拟软件相结合。根据每学年度的学生学习情况,年度期末考试情况,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尤其是实验教学的内容,针对物联网专业的学习,要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做好铺垫,同时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实现该课程的网上资源共享,网站包括的内容有教学大纲、教学课件、部分章节内容的教学PPT、习题库及解答、微课录像、课程录像及课程讨论等环节,通过网上资源共享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完善课程的教学效果。
2.2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的课堂讲授以理解并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为主,目前本课程为40学时,其中24学时的理论课时,16学时的实践学时。第一讲,绪论(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RFID技术,RFID识别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发展;无线电信号的特征,无线电频率;无线电频谱的概念、特征,无线电传输的基本原理。这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总体上了解什么是射频识别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穿插一些图片及公司产品和宣传片,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并且激发学生对RFID技术的兴趣。第二讲,射频识别系统(4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射频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电子标签的组成、工作原理;读写器的组成、工作原理。考虑到学生对象是属于计算机学科的,故而将工作原理部分更侧重于基本概念的介绍。第三讲,电磁场与电磁波(4课时)主要内容包括电场的概念、分类;磁场的概念、分类;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概念及其关系。这部分内容概念性比较强,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RFID无线传播媒介。第四讲,天线基本概念与原理(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三种典型天线的谐振电路,天线的作用,天线的工作原理;耦合天线的概念,耦合天线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辐射天线的概念,辐射天线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第五讲,数据通信技术(4课时)主要内容包括编码的定义,常用的编码方法;数据和信号,信道,调制和解调;数据通信协议,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的完整性;防碰撞算法,防碰撞协议,碰撞检测。这讲的前部分内容涉及到通信和电子专业相关课程,在这里主要是让学生对这些基本的概念有所理解,课上重点讲述防碰撞算法的思想和分类。第六讲,射频识别应用系统(4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应用系统分析,识别系统分析;实施策略,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应用系统运行与维护。本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应用系统中的一些基本的技术参数和应用系统的一些构建,尤其在实际操作中不能片面追求某一参数,而要综合考虑系统性能。第七讲,典型应用案例(4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低频RFID应用案例,高频RFID应用案例,超高频RFID应用案例,有源RFID应用案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概述,系统意义以及系统方案设计。在这一讲中会结合实验项目中几个比较典型的系统——考勤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
2.3实验教学的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积极采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授课,侧重于实践教学,物联网工程实验室配备了20台武汉创维特CVT-IOT-V综合实验平台以及20台电脑,有125kHz、13.56MHz与微波应用下阅读器、应答器和天线的设计,并提供了软、硬件的实现方法等,在实际教学中,按照课时的需求,精心挑选了四个实验内容,分别是125KHzRFID实验、13.56MHzISO14443实验、900MHzRFID实验和RFID系统应用实验,能满足学生基本实验的要求,也能为学生提高和设计性实验提供环境。实验内容的安排如下:
1)125KHzRFID实验(4课时)125kHz卡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只读卡,一种是可读可写卡。这个实验包括通过使用CVT-IOT-V综合实验平台识别125kHz只读卡卡号,观察只读卡读卡协议;对125kHz读写卡进行数据读写操作,观察读写卡读写数据协议。实验操作不是很复杂,通过成功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125kHz只读卡和读写卡操作基本原理,了解125kHz只读卡协议和125kHz读写卡协议。在实验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读写卡片的数据区分为16块,每一块有32位;块0存放卡片信息及通用码等,该块为只读块;块1存放卡片的身份识别码(UID),该块为只读块;块2存放卡片密码,该块为只写块,为了保护卡片密码,该块在本平台中不开放写权限;块3存放卡片保护字,用于控制卡片每块的读写权限,该块每一位都是一次性写入,写入后不可修改,为保证卡片正常使用,在本平台中不开放该块的写权限;块4存放卡片配置字,用于配置卡片每块的加密情况,该块可读可写,为保证卡片正常使用,在本平台中不开放该块的写权限;块5-块15为用户数据区,可读可写。
2)13.56MHzISO14443实验(4课时)13.56MHzISO14443实验包括ISO14443标签寻卡操作实验、ISO14443标签密码下载实验、ISO14443标签数据读写实验以及ISO14443TYPEB读取身份证卡号实验等。通过实验认识Mifareone卡;理解Mifareone卡操作基本原理;了解Mifareone卡通信协议和身份证卡通信协议。在实验过程要注意的是:此处读出的身份证卡号并不同于实际的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已被公安部加密,需要相应的权限才能实现。
3)900MHzRFID实验(4课时)900MHzRFID实验包括了900MHz标签功率设置实验、对900MHz标签进行标签识别、对900MHz标签进行数据读写。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到900MHzRFID卡的通信协议。
4)RFID系统应用实验(4课时)RFID系统应用实验包含了考勤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这三个应用系统的使用,分别针对125kHz只读卡、ISO14443标签、125kHz只读卡/读写卡的应用。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三种应用系统的使用,同时能够深刻理解到RFID卡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也可以增加一些扩充实验内容,结合C#和数据库的知识,开设RFID综合课程设计,让学生优化已有的应用系统或是开发出新的应用系统。前三个实验主要是通过对三种不同频率和协议的RFID卡让学生熟悉几种典型RFID卡的通信协议,第四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几种卡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可以利用CVT-RFID-III实验系统开发实现各种自动化智能管理系统和物品跟踪、识别、防伪、监控系统。在每次实验教学中,都会花费将近1个学时的时间给学生讲解有关实验中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用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并会对实验的相关内容及步骤进行说明。
3总结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教学,使得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并且激发了他们对RFID应用的兴趣,为后续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只是从考核和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由于RFID技术是跨学科知识,其中有关原理和标准的部分包含了很多无线通信技术内容,学生们接受起来比较慢,而对于应用方面的内容,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相对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RFID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也为我们的课程内容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地补充本领域内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例,并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反馈情况不断地修正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不仅要加强实践教学,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竞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作者:肖丹丹 刘芳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武汉创维特物联网实验箱实验手册[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