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体系范文

时间:2024-04-18 09:56: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特色课程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特色课程体系

篇1

【资助项目】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集团化办学的专业群及其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分析与研究-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为例”研究项目资助(立项编号:15SDJ199)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44-02

The Construction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Group Special Curriculum System

-Taking Shando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for Example

Guo San-hua,Cao Li-juan ,Xie Shao-xia,Wang Shi-jiang

(Yantai Automobil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llege,Yantai 265500,China)

【Abstract】The curriculum system was created based on fully integ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teaching materials, practic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Profession group special curriculum system was created based on the basis ,integration,practicality,humanity of relate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s.Taking the shando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for example,w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professional group speci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the professional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

【Keywords】special curriculum system,professional group ,shando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引言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在充分整合现有的教学、实训、实习条件,充分调整企业和院校之间的合作基础上,以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整体提升学生的技能、人文素质要求,实现专业建设的良性支撑[1]。在充分整合现有相关专业基础上,提炼出基础性、实践性、人文性、综合性的适合于整个技术链人才培养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可有效实现岗位分析 ,促进专业性知识、技能的交叉,更好的服务于当前区域经济产业链,形成良好的互动、共育、共发展式的企校联合模式[2]。

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专业群建设为例,分析了专业群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典型案例,为集团化办学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发展提供良好借鉴和案例支撑。

一、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下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下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以企校联合课程开发、企校共育人才培养、企校技能有效对接为原则,依托于产学结合、实训基地共享、企校管理体制机制、传统文化传承为基础,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一)依托于企校联合课程开发构建专业群特色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体系

企校联合课程体系开发着眼于当前专业群的定位,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做到课程体系建设有行业依据和企业标准依据[3]。实现课程与学生就业岗位的对接、技能基础水平对接,最大限度满足当前产业链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技能基础水平满足岗位要求。

(二)依托于企校共育人才培养构建专业群特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企校共建实训基地是企校共育人才的一个有效平台,在注重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和学校育人的有机结合[4]。以学生为中心,以企校共建实训基地为主线,构建并实践“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同时,注重企校共育人才培养,并在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融入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和育人机制,使学生在整体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下人文素质得以提高。

(三)依托于企校技能对接构建专业专业群特色专业技能综合课程体系

立足于产学结合、岗位分析,在对企业岗位调研和技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中的相关技能综合课程,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岗位分析过程中注重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技能和人文要求,使在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和提升,满足于学生技能和认知提升要求,同时也满足于企业对不同工作岗位的高技能需求,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

在产学结合的过程中,注重将定向专干技能融入企校联合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具备特色的与企业衔接的综合技能、管理、知识衔接的专业群课程体系,集团化办学条件下针对不同专业群形成了北京现代汽车专干技能班、博世工程师班、LGD液晶显示专干技能班、戴姆勒定向专干技能班、上海电梯安装与维修专干技能班,将专干技能培训知识融入到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技能、知识、管理认知等水平。

二、典型案例分析

依托于蓝色半岛经济区建设和区域相关行业企业的产业链建设,在基于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围绕汽车、电子、机械行业的发展状况设定了汽车产业的专业群、电子类专业群和机械专业群。三个专业群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整体的专业群构建原则,形成了特色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电子类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为实例分析其遵循的构建原则及效果。

(一)构建方案

1)依托富士康科技集团、LGD液晶显示等大型合资企业构建企校技能基础课程体系

在焊接技术、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突出技能基础性要求,注重专业群下的技能基础性要求,按照富士康科技集团、LGD液晶显示等相关企业对岗位的需求,辐射产业链其他企业和行业的岗位需求,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强化项目化实训,实现企校共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形成企校联合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

(2)依托于企校共建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传统文化传承构建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将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学校育人机制、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融入到企校共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实现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凸显企业用人机制、体制的日常实践,传统文化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传承,学校育人理念在学生实践和实习过程中的渗透,将企业6S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宣传、道德讲堂、学院育人理念很好融入到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中[5]。

(3)立足于周边中小微企业产学结合、定向专干技能培训构建企校技能需求对接的技能综合课程体系

围绕区域中小微企业,依托于电子技术研究所,构建产学结合的专业群技能综合课程体系,将定向专干技能培训所提出的技能综合要求很好的融合和渗透到专业群技能综合课程体系过程中,形成装配工艺、SMT贴片技术、通信设计、智能系统设计等综合技能课程体系,实现学生技能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时。

(二)有益效果

围绕电子类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了电子类专业群所涵盖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学生近三年(2012-2014)的毕业生发展信息,其学生就业表、技能大赛表、学生发展分析表如下图所示,其结果表明电子类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实现了与区域产业链良好对接同时。

三、总结

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为例,分析了集团化办学下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以电子类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为实例,构建合理有效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技能水平培养得到相应的提高,为集团化办学下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案例支撑。

参考文献:

[1]赖剑峰,郭三华,曹丽娟.集团化办学下的专业群实训课程体系构建与分析-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6(9):127-129.

[2]娄 锐,徐红英.构建高职专业群平台支撑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2):90-92.

[3]郭三华,赖剑峰,曹丽娟等.集团化办学下的企校联合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4,(6):54-56.

[4]王晓东,李彩虹.依托职教集团,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J].江苏高教,2011,(6):140-142.

[5]赖剑峰,郭三华,曹丽娟等.集团化办学条件下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分析-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60-62.

作者简介:

郭三华(1982-),男,汉族,山东蒙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专业群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篇2

构建半工半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一)、构建“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特色课程体系包函内容较多, 在学校是“半读半工”边读书边学习工作, 到工厂企业是“工学结合”边工作边学习。各种职业都有它的职业特点, 一项专业技术不是单一的存在关系确切与其它专业工种, 车、钳、铆、电、焊、有着密切合作关系例如; 将每个专业理论课、实践课都合二为一设置为“3 3 3 3 技术”课。如下范例;1、电子应用技术课; 设置一个月时间设120 学时, 工; 90 学时读; 30 学时2、矿山机电技术课; 设置一个月时间设120 学时, 工; 80 学时读; 40 学时3、矿山机械技术课; 设置一个月时间设120 学时, 工; 75 学时读; 45 学时4、矿井通风技术课; 设置一个月时间设120 学时, 工; 80 学时读; 40 学时5、综采综掘技术课; 设置一个月时间设120 学时, 工; 90 学时读; 30 学时6、计算机技术课; 设置一个月时间设120 学时, 工; 90 学时读; 30 学时学习本专业技术还要学习相关专业技术, 落实“精一会二”原则采取循环通过相关专业, 目的是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场地、职业技术特点、不同的工作方式。(二)、电子技术特色课程内容讲授内容; (1)、常用电子元件的种类、规格型号、图形字母表示方法、检查测量方法, (2)、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3)、万用表的功能作用使用方法, (4)、电烙铁焊接使用方法, (5、) 稳压电源工作原理, (6)、声控开关工作原理, (7)、收音机工作原理实践工作内容; (1)、万用表使用测量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2)、电烙铁焊接练习(3)、装配稳压电源(4)、装配声控开关(5)、装配收音机例1; 装配“集成电路直流稳压电源”——从仪表的使用、焊接工具的使用、电路走向设计制作、各种电子元件“种类”图形字母表示符号“极性”及其好坏测量判别、安装制作一台直流24V可调稳压电源。从机壳制作到机芯制作需要经过钳工、精工、油漆工、电工、检测工、电子线路装配工六个环节, 在电子、机械两— 132 —科技信息职教与成教

种综合课两次作业中一次结合完成, 减少许多中间环节就是“特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成为前面是学校后面是工厂、前面是工厂后面是学校的模式。因为是应用技术能力为社会服务增加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半工半读”是前期在学校技能训练“工学结合”是后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在那里发挥一技之长、前期在学校训练是奠基石后期在工作岗位上做工是敬业、创业的开始。(三)、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关系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学习技能技巧应用方法, 理念清晰、记忆深刻, 学得会记得牢固、易于掌握已于发挥作用。1、学习掌握车、钳、铆、电、焊、工种机电设备设施。2、从小工件、小制作开始到日常用品制作的运作程序。3、了解各个专业工种“工学结合”相互配合的连接关系。4、定向作业全面了解工作过程、作业周期性循环制的优点。5、学习加工制作出“产品”就是增长能力提高技术的过程。(四)、教学场地设置〔钳工车间设置〕训练时间; 2 周共用56 个学时换位车间; 第三周星期一第一节课转换“电子一车间”制作产品;〈〈稳压电源机壳〉〉工艺流程; 划线、下料、打磨加工、钻孔、錾孔、油漆人员; 一位教师带领25 名学生场地; 一楼钳工车间面积120 平方米工位; 30 个虎台钳案工位设备; 1、立式钻床5 台2、落地式砂轮机5 台3、抛光机5 台常用工具; 1、手锤2、钢锯3、锉刀4、扁铲5、螺丝刀6、钢刷每样工具每人一个。消耗材料; 1、钢锯条30 根2、纱布10 张3、油漆2 斤4、油漆刷5 把5、钻头1mm、3mm、5mm、10mm 每一种5 个。教学过程;1、讲解1mm 铁板划线方法、剪裁方法及其要领, 教师示范操作全部过程。2、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练习划线、剪裁铁板, 人人会为止。教师巡回指导。3、讲解立式钻床的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示范操作全部过成过程。4、学生分组练习钻孔、设安全员监督, 人人会操做为止。教师巡回指导把握质量标准。5、讲解机壳在台虎钳上折叠、冲压直角方法、注意事项, 教师示范操作全过程。6、学生在自己的工位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制作工艺质量。7、制作产品质量验收; 孔距、边角垂直度、盒盖吻合、油漆。〔电子车间设置〕训练时间; 2 周共56 个学时换位车间; 第三周星期一转换“矿井通风车间”制作产品;《集成直流稳压电源》工艺流程; 万用表使用、电烙铁手工锡焊接、常用电子元件功能检测、电子线路装配、装配电路带电性能检测、机壳与机芯总装。人员; 一位教师带25 名学生场地; 二楼电子一车间工位; 30 个配电工作台工位、两人一张桌子设备; 万用表30 块、电烙铁支架30 个、示波器10 台常用工具; 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电烙铁、吸锡器各种类每人一个消耗材料; 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集成电路、万能板、松香、焊锡丝、砂布、导线。教学过程;1、讲解; 万用表的功能作用和测量使用方法, 交直流电压、电流、电阻、三极管测量示范操作全过程。2、学生检测练习;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电容器、三极管放大倍数、交直流电压, 反复练习熟练为止。3、讲解; 电烙铁的功能与作用、焊接使用方法与技巧, 教师示范焊接操作全过程。4、学生焊接练习; 导线表面搪锡、线路板焊点练习。5、讲解; 稳压电源工作原理、方框图、原理图。6、学生画图练习; 默画原理图熟悉电路结构特点7、讲解; 电子线路走向设计、元件装配、电路检测方法。8、学生装配元件训练; 万能板上安装焊接线路、装配焊接电阻、电容、二极管、集成稳压电路、电位器、电压表。9、讲解; 电路检测方法、送电实验方法、机芯与机壳安装方法。10、学生安装练习; 电路检测、带电检测、整机装配、整机送电耐压调压试验。11、制作产品质量验收; 焊接工艺、安装标准、输出电压可调性能。(五)、企业工学结合关系一边熟悉工作一边领会工作目的,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由生疏到熟练达到发挥技能应用。1、顶岗每日八小时工作制, 实践工作性加强学习环节速度加快。2、安全生产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思维、观察能力敏捷化。3、制作产品质量第一, 有严谨、正确的工作方法。4、工作制度生产纪律约束, 端正工作态度。5、干一行爱一行, 爱岗敬业。〔生产企业生产实践设置〕时间; 在学校学习一年以后地点; 各个厂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区队班组、生产流水线。人员; 应届各个专业学生分别进入企业各个生产班组跟班实践学习管理员; 实践学习班主任、企业班组负责人技术指导员; 技师、工程师、讲师、教授考评员任务;1、学生月出勤天数、遵守组织纪律情况2、参加日工作量数、完成任务情况3、本月学习技术应用能力情况4、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 引起一场现代人类教育行为方式的一场革命。具体表现为, 教育内容更加多样和丰富、教与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机动。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 生产技术多样化、生产技能高效化、材料成本经济化、产品产值效益化、院校办学服务化。总之, 完善“半工半读”发展“工学结合”构建专业特色教学体系、突出知识技能结构, 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是现代高职技术教育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共同趋势, 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

篇3

1 建设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

在美术学专业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以往的专业教学经验,以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回馈,调研其他院校美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经过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和教师交流探讨,明确美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通过逐步调整和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体现其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特色。

1.1 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讲求基础统一,方向有别

美术学专业一般有多个专业方向,各个专业方向既有共性,又有明显的专业个性。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把各个方向都必须掌握的课程,进行了归类整理,分为学科基础课――造型和色彩基础、专业基础课――绘画技法基础、专业核心课――专业理论和创作三部分,这些课程是专业特色课程的基础,要求每个专业方向必须学习。

专业特色课程是各个方向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必须方向明确,目的性强。在分学期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模块和课程群教学,各门课程之间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强调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1.2 整合、理顺课程关系,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

适当压缩单一课程的课时,不是少上课,而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的训练。美术学专业面广,学生的美术基础很薄弱,原有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比例居多,现在我们培养方案中要求大部分课程都要与实践环节结合、承接,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教学核心

课程设置在加深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努力促进课堂成果的转化。专业课程致力于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与实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和经济优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创作、参加比赛,宣传、推广、有偿转让美术成果,鼓励学生的美术创作以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努力实现校园文化成果向创意文化产品的转换,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氛围。

1.4 选修课程丰富多样,体现学科的交叉互补和协调发展

美术学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尝试把各专业方向的课程和教师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各专业方向的学科进行交叉互补、协调发展,以培养出更多适应性的美术专业人才为宗旨。做到现有资源合理利用,将美术学专业的长远发展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优化学科资源,实现课程体系改革与复合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匹配

美术学专业是艺术类各专业中开设时间较早,专业方向种类较多的专业之一,现在的美术学专业教育已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合理的专业发展体系。在学分制体系下,我们根据市场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在各专业方向课程建设方面,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注重加强各专业基础课程的相互渗透、整合与优化,构建灵活、连贯、系统的课程体系。

通过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匹配,基本形成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等五大课程群。它们相互连接,相互支撑,构建了从基础知识、美术思维、美术技法到美术创作的多层次的专业训练体系。新体系打破了学科界限,进一步理顺了专业关系,完善了专业架构,丰富了专业内容,彰显了专业特色,增强了学生的竞争优势,满足了社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 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多种方法对准实践抓教学

美术学的专业特点和社会要求决定了实践能力是学生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美术教育、科研与社会实践三者紧密结合,扎实构建多层次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3.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积极鼓励教师在课余积极参加社会上的专业实践活动,并将鲜活的专业知识带入课堂,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并且切实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与社会的对接、与科研的对接、与市场的对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调研实习,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更好地适应美术学专业的动态发展。

3.2 充分提供锻炼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本专业与社会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学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践,逐步形成了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三基合一”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还非常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为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除正常教学活动,还安排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大力组织承办专业赛事。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参加各级美术专业画展和比赛,或承办校内各种美术活动。还将这些校内活动和教学活动与国内较有影响力的专业赛事相结合,使教育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和专业动态,更加贴近学生创新需求,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成才意识突出。对准实践抓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既巩固和发挥了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也为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4 建立创新机制,改变传统模式化教育,对准创新育人才

创新是民族强大繁荣的动力,也是美术学专业发展的源泉。在教育务实精神的长久熏陶下,本专业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新时期育人工作的新模式,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4.1 创新教育与课外学术相结合

围绕两个课堂建设,本专业坚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术活动,启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成才意识,努力构建一个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和谐进取的学术环境。

立足于专业发展实际,聘请知名的美术专业学者,以及发掘校内专业教师潜力,举办专业学术讲座,课外还举办师生课程习作和美术创作展览。对于学生的专业交流活动,通过提供活动场所、给予经费支持、委派指导教师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力促进了美术学专业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4.2 创新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社会既是学习实践的载体,也是艺术创新的源泉。我们密切关注美术动态和行业发展,针对性组织专业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尽力为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种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

把握专业动态、适应社会需求、融入社会发展的过程,为培养社会适用的高素质的美术类人才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总之,围绕“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恒久的问题,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认真践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本领,教、学、研紧密结合,占领学生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为地方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积极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道森.美术教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

[2] 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奚传绩.美术教育丛谈[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4] 骆.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篇4

1.课程观

课程观是根据一定的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认识,形成的有关课程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它是课程开发、管理的指导思想。高职课程观是进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改革的指导思想,在经济发展依赖高职教育的时代,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明确课程的目标、开发和实施等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前提。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在一定阶段专业课程希望达到的标准或预期的成果,是学生完成某一专业课程后将能够获得的知识、能力等。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课程目标的取向反映出高职教育的特征及内在要求,蕴含着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具有职业定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

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由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高职教育课程内容应以学生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主。在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时,以形成职业基本能力、培养关键能力为主线,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重心,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概念性、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理论服务于技能。

4.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模式及课程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区别课程模式的重要标志。课程结构体现出课程观念,控制着课程功能,反映了课程目标,而且能保障预期的课程功能,还能为课程实施、管理提供指导思想,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课程体系发展类型及特征

1.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

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专业学科基础之上,将各类课程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从而形成的各门课程相互衔接又相对独立、结构庞大的体系。它根据培养目标,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制定课程和教学内容,有很强的连贯性、系统性,这种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等,有利于组织教学。

2.业分析导向式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是以实际工作分析、职业分析为基础开发的课程方案。其主要借鉴了国外的相关课程体系,譬如双元制、MES和CBE等。

3.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

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是以学习理论来确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以学生认知能力、一般行动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它是从普通高等教育移植过来的一种素质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宽基础、活模块”“多元整合”课程体系。

三、我国高职课程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针对高职院校现行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采用问卷、访谈等进行调查。其中,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高职院校大二学生;访谈对象主要是高职院校的院长、教务处处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问卷分析

(1)课程设置的目标。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50.7%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以基本职业能力为目标的,22.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如下表。

(2) 学校传授知识与实际需求。对于学习传授的知识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18.4%的学生认为差距很大;66.8%的学生认为存在一定的差距。

(3)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联系程度。在对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联系程度调查中,仅有3%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联系紧密,55%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实践工作任务联系程度一般,甚至有17%的学生认为联系程度不紧密,见图1。

2.访谈分析

(1)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在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时,其指导思想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目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坚持“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各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比例,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尽可能地增强与实际工作的联系。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目前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化人才,尤其是信息安全人才,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远不能满足网络信息化进程对人才的需要。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行业特色,建立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体系结构,促进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创新,是目前大学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过去几年里,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始终注重面向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强化应用型和复合化人才的培养,根据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日新月异的知识与技术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重构并拓展了相关教学课程体系,采用以任务驱动的层次教学模式,并对教材选择和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1-2],以满足对信息安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1 统一规划,立项建设有特色的教学课程群方向

坚持深入信息安全的主要应用部门,如公安、金融等行业进行调研,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了解单位对于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确定适合社会信息安全需求的课程群结构体系。对当今热门信息安全的未来发展做出前期预测,适应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知识结构的调整。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发挥教学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作用,在许多课程边界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培养计划、课时和现实等因素,统一确定边界,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贯通,防止出现课程冗余,有组织和有目的地以立项方式进行课程群方向建设。该过程以专业基础课为先导,已先后建立了“密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信息安全工程与管理”3个特色方向的课程群结构体系,如在“密码技术”方向课程群建设中,已开展了“《密码学》个性化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等项目研究,确定了密码学和信息论与编码等为主干内容,重视对学生掌握密码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原理的培养。另外,除引入国内外优秀教材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核心与专业课程教材,如已出版《信息安全工程与管理》等教材,努力与国际主流教材建设同步,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2 重点突出,打造信息安全实验课程精品资源

构建融知识模块于一体的实验课程资源新体系,将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实验内容,打造信息安全实验课程精品资源。根据课程群各方向的特点,我们已建立“统一规划、分层开设、多样结合”的实验课程模式。“统一规划”是指对各方向信息安全实验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分层开设”是指按“基础-综合-探索”层次开设相关实验,每项实验均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难度;“多样结合”是指采取计划内学时实验与计划外实验结合、命题实验与自主实验结合、讲授式与自学式结合、课程设计与生产实验结合等多形式来组织实验课程的内容。在建设实验课程体系过程中,强调层次分解,将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并落实到各个环节以积累创新所需的基础能力,同时注重综合设计与探索研究性实验项目以体现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了解实验课程教材的局限性,针对容易忽视基本的产学研等环节必要知识的问题,专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补充,或作为课后资料让学生自学。例如在建立“密码技术”实验精品资源中,针对“信息论与编码”实验课程中提出模为质数时可以用于设计多种公开密钥算法,向学生阐明这些技巧的作用,同时启发学生去发现类似的技巧,用这些技巧去尝试创新。

3 强调实践,建立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信息安全实践性很强,为了促进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其实验教学不但要注重基础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还应建立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科学的实验教学内容[3]。根据近几年来该专业的发展需求,并充分考虑到实验教学模式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我们选择以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切入点,在信息安全实验教学中按上述实验课程模式和3个特色方向,建立分层次的实验体系结构,搭建虚拟平台实验与多元化项目或案例实验相结合教学模式,这种实验改革可以使我们摆脱以往实验教学脱离工程实际的困境,即使是一个虚拟仿真的实验环境,也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密码学实验时,直观地理解系统内部的加密过程,从而真正达到创新实验教学的目的。对于实验课程教学,我们采用全程内容以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完全浸入式的项目案例教学环境,通过分组及角色的确定、任务分工及流程控制、完备的过程控制文档等内容,很好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掌控。另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尊重教师的劳动和学生自由发挥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教、学、研”的积极性,并让他们自觉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来。

4 建设成效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模式已初具成效,有清晰的课程与实验教学理念、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创新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充足的软硬件设备和企业资源,能够有效服务于各个教学环节,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也得到持续提高,对“密码学”、“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基本原理”等相关教学课程连续3年的综合评教均超过90分。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学生的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毕业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3年来毕业就业率均稳定在93%以上。

5 结语

我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始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和行业特色,在此基础上,分析课程体系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以大学基础课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并融入新的管理思想,建立了有特色的信息安全课程群结构和精品资源,同时构建了多层次多方向的实验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于提高信息安全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作者简介:胡凯光(1964-),男,湖南宁乡人,南华大学核资源学院,教授;王清良(1969-),男,湖南宁乡人,南华大学核资源学院,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2-217)、南华大学高教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XJG0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94-02

南华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是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湖南省共建学科,具有明显的国防和铀特色。该学科1998年获采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采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矿业工程学科包括矿物加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和资源勘探工程。南华大学矿物加工专业1959年开始招收矿物加工工程本科生,几十年来,在教学、科研和对地方经济服务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核工业创业时期,国家对铀矿行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及资金,使铀矿业形成了相当规模。改革开放后,核工业民,经费人员缩减,核特色地矿类专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进入新世纪,核电的快速发展使得铀矿企业对核特色矿物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核特色矿物加工专业的毕业生重新成为企事业单位受欢迎的人才。在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矿物加工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成为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2012年,湖南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决定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5所二本高校调整到本科一批录取,这给核特色矿物加工专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对核特色矿物加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专业建设及培养方案改革

1.跨学科交叉研究

为改善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人才对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坚持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围绕铀、传统选矿和湿法冶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实现矿物加工过程的“高效益、低能耗、无污染”。专业研究发展形成以下几个主要的方向。

(1)湿法冶金。包括地浸采铀、地表堆浸采铀和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的理论及关键技术;铀矿石高效破碎系统;泥岩型铀矿制粒的粘结剂;细菌浸铀理论及关键技术等。

(2)铀水冶理论与工艺。包括铀矿浸出液的分离纯化、铀的吸附淋洗、重铀酸盐的精制理论、技术及工艺;不同类型铀矿浸出液中铀的吸附与淋洗的机制等。

(3)铀矿冶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包括铀矿山及周边地区放射性核素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制、放射性废水的生物和生物-化学处理的机制和技术;铀尾矿库放射性污染物在浅层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的机制与治理技术等。

2.改革培养方案

南华大学矿物加工专业自2005年重新招生以来,分别制定了2005版、2007版、2009版、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实现模块化、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核特色矿物加工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更加突出核特色的同时,兼顾了湿法冶金和传统选矿。

南华大学正处于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阶段,目前已进入一本招生学校行列,同时随着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兴趣差异、城乡差异将会明显加大,为此,高等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必须作出相应变革,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教学改革应首先从培养方案的改革着手。

二、矿物加工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必须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1.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推进课程的结构化教学。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板块、学科基础课板块、专业方向课板块和选修课板块,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2)专业课程模块化。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有三方面:一部分学生进入核工业矿山、工厂从事铀水冶工作;另一部分进入铜、金等金属、非金属矿山从事湿法冶金工作;第三部分到金属、非金属选矿厂从事传统的选矿工作。因此专业课的安排也围绕铀水冶工艺、湿法冶金、选矿三大块,教师应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发课程,组织教学,使专业课的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3)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为加强课程的实践性,“铀水冶工艺学”、“溶浸采铀”、“矿物加工学”、“矿物岩石学”、“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分析测试技术”等大部分专业课程开设了实验课,“铀水冶工艺学”、“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和“选矿厂设计”三门课开设了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国矿物加工教育界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和借鉴了学者们的成果,并结合本校矿物加工核特色,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如表1所示。

(1)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1)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和训练等课程。大学四年会一直开设外语和信息技术课程,且采取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课,高年级安排双语教学课程、专业英语、计算机专业应用及包含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人格奠定知识、情感和意志基础。

2)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向学生传授从事某一学科方向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为学生日后的交叉综合研究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设置尽可能采用综合化课程,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宽口径”的要求,同时使学生对自己以后学习、从事的专业有所了解。

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和矿物勘探专业三个专业合在一起成为地矿类大类,这一大类内的学生大一课程一样,而通过大一一年学习后,学生自主选择专业。

3)专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强调专业的前沿信息和专业发展的前瞻性,按照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以增强学生就业的针对性。表2列出了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平台的具体课程。

选修课板块可以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营造个性发展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通过选修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科,形成特殊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训练创新思维。

4)实践教学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训(2周)、实习(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项目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独立生产实习)等。

5)第二课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探索“研究型”课外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有余力,而又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除了对其鼓励和引导以外,还应积极为他们开辟第二课堂,使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索性实验。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绝大部分是结合教师科研任务进行。

三、效果与问题

1.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效果

自从南华大学重新开办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以来,一直突出强调坚持“核”特色,努力把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建成南华大学的品牌专业,为核工业和地方经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防工业、核工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敬业精神、较高的道德水准和科学素养,具备从事矿物(铀及其他金属、非金属)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及生产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本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特色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上。详细数据见表3、表4、表5、表6。总的看来,近四年来矿物加工专业毕业生人数每年增加,读研率每年增加,毕业生在核工业系统内就业的比例在10%~30%左右,一次就业率100%,读研率在20%左右。

2.存在的问题

南华大学矿物加工专业一直坚持走“铀矿冶”特色、兼顾湿法冶金和传统选矿的办学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师资力量不足、专任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太合理。目前,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有专任教师7人,5名教师本科毕业于化学专业,都是从核工业第六研究所进入南华大学,从事的研究方向也与矿业相关,例如:溶浸采铀、细菌冶金、铀矿浸出液的分离纯化、铀的吸附淋洗、重铀酸盐的精制的理论、技术及工艺、铀矿冶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等。他们对目前该校矿物加工方向教学的要求还不太适应。

(2)缺乏合适的核方面专业教材。关于矿物加工核方面的专业教材不多,最近两年相关教师已编写三本核方面教材《核工业微生物学》、《铀水冶工艺学》和《溶浸采铀》。

(3)教学经费不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校坚持走“铀矿冶”特色、兼顾湿法冶金和传统选矿,因此学生必须到铀矿山、湿法冶金矿山、选矿厂实习,但是分配到矿物加工工程系的教学经费非常有限,制约了许多教学环节(如让学生到一些较远矿山实习等)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晋霞,牛福生,聂轶苗,等.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创新性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煤炭技术,2009,28(12):152-154.

篇7

Curriculum system with hydroelectric characteristic for

engineering maste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Qin HonglingFang ZifanQin Xiaoling

【Abstract】Combined with program of engineering maste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we put forward to design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mode of “foundation+module” and discuss the measure taken to assure the implement successfully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Curriculum systemMechanica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masteHydroelectric characteristic

课程体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依据各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培养紧贴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前提。近几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三峡工程,向家坝、龙滩、溪洛渡等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开工或竣工,各水电施工单位也相继屯集了大量相关人才,特别是从1999年到2005年,各单位都招收了大量本专科学生。如何对这些工程建设人才实现再教育,用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使其成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生力军,成为迫切需要。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结合工程硕士教育培养实践和水电特色学科优势,提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本文,采用“平台+模块”模式,[1] 构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依赖并服务于培养目标,是落实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水利电力事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工学理论基础和水电工程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现代技术方法与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依据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在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提出了水电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设备管理、施工设备配备、机电产品开发、金属结构设计制造、输电线路工程六个工程硕士培养方向。可见,“复合型”与“应用型”是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之主要特点所在。

“复合型”的培养特点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就前者而言,具有水电特色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具有水电工程专业背景和机械工程专业基础,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复合”。就后者而言,该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口径应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来确定。知识虽然是分学科的,但是应用或创新时却是不分学科的,这就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之所在。因此,依据研究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应涉及包括机械工程在内的两到三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各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学科见图1所示。但这并不是说将其方向课设计成无所不包的大杂烩,而是要在保持培养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这一基本定位的前提下,开设部分与培养方向相关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必须坚持“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原则,为此,笔者提出采用“平台+模块”模式,构建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其中平台指机械工程基础平台,主要指必修课。模块则为培养方向专业模块,主要指选修课,它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基础上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课程的核心部分是专业方向课程,是实现学生专业化,个性化发展的手段。

“应用型”的培养特点并非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而是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它不要求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对该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作面面俱到的讲授,而是有选择地讲授工程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工程硕士是在厂矿企业有三年以上工程实践的优秀在职人员,经历了从学校到企业又回到学校的过程,他们是带着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入学的,毕业后的去向和发展方向也是明确的。对学校来讲是要让他们进得来,学得下去;对他们自己来讲是要学得好,回得去;对厂矿企业来讲是要留得住,用得上。[3] 因此,在确定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时,应注意将其与本科生和在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区别开来。

二、“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

工程硕士的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其中,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则属于“平台”部分,专业方向课则以模块形式存在。学员进校后可以根据他所选定的研究方向来选定所修的课程模块。据具有水电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知识观、课程观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课程设置应将专业培养和通识教育培养结合起来,加强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平台,注重专业方向模块设计和特色,拓宽专业知识面,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工程素养的熏陶。应在承认专业的前提下,根据学位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疏密度整合教学资源,大幅提高研讨性、实践性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建立综合化的、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工程硕士培养课程体系。

1.加强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平台

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作为“知识核”是课程体系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作为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其基础仍然是数学、力学、计算机、英语。根据2006年国家教指委下发的《工程硕士培养手册》,工程硕士毕业时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7学分,每个学分16学时。过多的学分要求,会加大学生的“工学”矛盾,怎样才能在有限的学时里,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呢?兼顾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我们对一些课程群进行了优化整合:整合数理统计和矩阵论成高等工程数学;整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成高等工程力学;整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成计算机与网络数据库技术;在基础英语部分加强词汇、听力、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在专业英语部分加强专业文献的翻译和写作训练。为此,设置平台课程如下:科学社会主义,外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高等工程力学,高等工程数学,计算机技术应用。

2.注重方向模块课程体系设计和特色,拓宽专业知识面。

对比工科硕士,工程硕士的培养中专业化、个性化的体现应更为明显。为此,在各模块课程体系设置上把握基础性和前沿性原则,兼顾灵活性和主体性原则增加大量的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给学员提供丰富的选课菜单,且鼓励学员跨模块、跨专业、跨学院选课。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块体系,制定适合自己的培养计划。《机械工程研究进展》、《环保关键技术及装备发展动态》《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前沿问题》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讲座深受学员欢迎。这些专题讲座已经用小学分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内容可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随时更新。

3.重视能力的培养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最大区别在于“工程”。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自学和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我们开设了《试验优化设计》等选修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开设《文献检索与写作》等课程以提高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讲座和大部分选修课,最终的考核形式都是以考察代替考试,学生必须阅读完规定数量的中外文献,提交读书笔记,并且对其质和量作了严格的要求,以训练学生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工程素养的熏陶

所谓工程修养就是一种不懈追求工程完美性的精神。这种精神应是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工程硕士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水电行业的机械工程师,他们都工作在水电工程建设的第一线,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者。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并最终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高质量的工程,如都江堰,可以使用千年不损坏,造福一代又一代的人。劣质的工程,如彩虹桥,不但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还威胁国民生命安全,影响国家声誉。工程修养除了先天察赋以外,还要通过教育的充分培养,包括观念的灌输和全方位的渗透:开设《技术与人类价值观》、《工程伦理》、《技术哲学》等课程加强工程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开设《工程质量监控与设备管理》等专家讲座,聆听老一辈工程技术工作者的言传身教等等。

三、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保证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

1.优化师资队伍,促进课程计划落实到位。

课程体系最终将体现为课程计划,教师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实施者。教师不仅是合理课程体系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保障因素,而且,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优秀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因此,拥有一支理论基础深厚,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是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实施的有力保证。工程硕士生“进校不离岗”,“确定时间,确定地点”上课困难,而且由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对有些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知识需求的选择性也不同,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硕士培养需求。教师需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以形成“自学+小组讨论+讲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4]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跨多个学科,因此,学院需聘请经济与管理类、外国语类、土木工程类与电气类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适当时,还要向工程单位“借人”,聘请知名工程师有针对性的开展讲座类课程。学校还需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研究论文和教学研究奖项的比重,为学院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加大教学投入,大力开展课程建设。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还是一种较新的培养模式,很多学校开设的工程硕士课程并没有与同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区别开来。适合工程硕士的教材还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为此,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自招收工程硕士以来,大力开展工程硕士的课程建设,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重点建设了一批核心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建设了一批核心课程;引进一批人才,新建一批核心课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工程硕士课程建设初具规模,避免了因人开课和随机开课的情况,极大的提高工程硕士的教学质量。

3.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构建课程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构建先进课程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程,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美国哈佛大学课程体系的领先地位是世界公认的,可要知道,它是历经120多年艰苦卓著的努力,先后掀起四次革命浪潮,坚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才拥有各个历史阶段先进而现在仍然领先的头衔。只有目标远大,才能高瞻远瞩,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课程体系关系着教学系统的各个方面,涉及各种教育思想和主张,牵扯着教师个人的教学利害关系。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和重视先进课程体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人才质量的深远意义,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构建课程体系建设长效机制。把注意力转向并更多地集中到设计课程体系这样的实质性的工作上来,避免短期行为和形而上学的风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前沿性、系统性、科学性。

〖*基金项目:2007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硕士教育研究项目(指导委[2007]9号)〗

参考文献

1 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0-0065-02

【作者简介】赵太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分院(江苏常州,213011)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一、五年一贯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中高职无缝衔接

(一)合理设置德育课程和文化课程

根据学生入学年龄小,没有经过高中三年文化基础课学习,在学习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的特点和学制长的优势,江苏五年制高职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促进学生心智、能力发展作为主要培养任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将德育课程和文化课程融入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德育课和文化课设有限定学时,必修(限选)课时为1800个左右,选修课时为200个左右,合计达到2000课时,满足高中阶段和专科层次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同时,德育课和文化课建立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可供不同专业、不同学生进行选择,为专业学习、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服务,保证了德育课和文化课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功能的实现。

(二)科学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根据五年一贯制教育特点和初中后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专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为依据,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归纳工作任务,系统开发了五年制高职专业技能课程,并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建立n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促进关系

一是将德育渗透于文化课、专业技能课和社会实践课程之中,形成德育合力。二是将文化课融入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立了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综合模块,根据专业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模块,针对专业特点和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如教学案例、教学范文等,使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互渗透,实现了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有机衔接,促进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的相互融合。三是教学目标相互渗透,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素,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教学目标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江苏五年制高职按照五年一贯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德育课、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两者相互渗透,避免中职和高职衔接过程中专业方向偏差和教学内容重复等造成的学时耗损,整体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周期上具有节约性,在教学资源利用上具有高效性。五年的学程既保证了高中文化基础和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为三年以上的要求,实现了中高职有效贯通和无缝衔接。

二、发挥五年一贯长学制优势,突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江苏五年制高职始终坚持将专业实践教学贯穿于五年学程中,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循环规律,构建了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校内到校外为逻辑线索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统筹安排从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单项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工学结合到顶岗实习的实训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让学生较早接触到专业环境,有效延长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的时间。同时,江苏五年制高职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职毕业生除全部取得本专业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外,60%以上能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保证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发挥联合共享优势,实现江苏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化

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深入推进江苏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工作,近些年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计划。一是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二是积极推进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深化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三是先后出台系列文件,如《关于制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若干意见》(苏联院〔2005〕2号)等,为我省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极大地促进了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联合优势,成立18个专业协作委员会,引领了我省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共享平台,以各分院(办学点)和专业协作委员会为组织实施单位,制订了44个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102部院本教材、51门院级精品课程,指导相关学校开展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了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保障和评价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教学顾问,对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提出决策方案。组织审核学院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对各分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等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服务。18个专业协作委员会对专业大类教学中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研究制订和修改完善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程标准,开展校际教育教学交流,推广教学改革成果,推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院成立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教材审定委员会,保障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实施,为推进我省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

篇9

中国音乐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等音乐学府。自1964年建院伊始,学院就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音乐学院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学院在本科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根据中国音乐学院办学定位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了一批能够引领民族音乐发展方向、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特质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是对现有学院总体课程体系的有益建构和补充。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音乐学院已经形成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具有鲜明学院特色、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一、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及思路

王光祈先生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一书中,将世界音乐体系划分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三大体系。各个体系有与之相应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中国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借鉴自欧洲音乐教育体系。经过百余年的实践反思,如何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成为当前中国音乐教育实现体系创新的迫切任务。从课程性质来看,高等音乐学院课程大体包括理论类、技能类和实践类三种类型。从授课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和研讨课。

从专业设置角度看,目前国内高校音乐类设置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三个专业分别包括若干专业方向。如音乐学专业有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声学、乐器学、音乐艺术管理、录音与扩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有作曲、电子作曲、和声学、复调、配器、视唱练耳等。音乐表演有民族声乐演唱、歌剧演唱与表演、中国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钢琴、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等。与专业设置相应,各专业及方向都有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课程体系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的宏观课程体系。特色课程体系严格遵循逻辑性的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课程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由基础到专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逻辑地组成一个体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了课程设置的基本顺序。从课程性质来看,中国音乐学院“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是包含特色理论课程、特色技能课程和特色实践课程。特色理论课程包括中国音乐史、传统音乐、中国乐理、五声调式和声、作曲等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课程。特色技能课程包括民族声乐、民族乐器、工尺谱、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民族室内乐等演奏演唱技能。特色实践课程包括各类音乐会、专业演出等课程。其色理论类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特色技能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特色实践课程是要求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的舞台演出、毕业设计(论文)、作品等,进一步巩固、提高和锻炼专业能力。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是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新建专业课程为主要任务,以培育优势创新为重点,以模块化课程为试验点,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建设一批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深度融合,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民族音乐教育特色,引领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课程。以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增加特色课程模块,构建包含专业主干、特色课程、学科基础、人文社科自然、实践、讲座为内容的总体课程结构。一方面,推动和激励专业教师在将课程建设与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相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不断积累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经验和成果。分“搭建特色课程体系框架、完善特色课程结构、充实特色课程内容”三个阶段,加强引导、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逐步实施。

从操作层面来看,特色课程可以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同维度予以划分。特色课程的建设可以是理论层面、操作层面或实践层面的课程。从课程开发的主体及权限来看,特色课程可以是学院教师自主开发设计的与民族音乐教育紧密结合的课程,也可以是采纳校外的相对成熟的课程。从课程设计来看,特色课程可以是既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自由发展,更要重点强调和考虑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课程。从层次上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学院层面特色课程和系部层面特色课程。从类型上划分,可以划分为专业骨干类特色课程和学科基础类特色课程。从课程属性上划分,可以划分为理论类特色课程和实践类特色课程。从修读方式上划分,可以划分为必修特色课程和选修特色课程。设置必修特色课程的最低要求,鼓励开设大量选修特色课。以最低6学分为限,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门,4学分。

二、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获得的成果

多年来,中国音乐学院特色理论、特色技能和特色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受西方音乐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较大,音乐专业基本上是沿用和照搬西方经典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学院在建院近五十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引领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民族音乐风格作品的创作与民族音乐表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引领着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方向。由民族声乐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目前,正在逐渐形成更具特色的中国声乐学派。中国乐器演奏专业已成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的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和学术基地,成为学院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史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专家学者荟萃,学术优势明显,科研成果累累。黎英海教授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张肖虎教授的“五声性调式和声手法”、李西安教授的“中国民族曲式”(与军驰合作)、樊祖荫教授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杜亚雄教授的“中国乐理”等均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奠基之作,对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近年来学院新建的音乐教育、艺术管理、钢琴、管弦、指挥、音乐科技等专业也都在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优势与成果大部分已经成功纳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为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总结提炼、充分利用学院形成的传统优势和产生的研究成果,发挥专家学者汇集和科研学术成果众多的作用,不断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是未来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不断巩固课程体系中的传统优势课程,如中国乐器、五声性和声、民族配器、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这门课程含民歌、戏曲、说唱、民族器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内容,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四大部类,其中民间音乐是其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础课程针对全院各系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是传统音乐系列课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希望达到如下目的:(1)通过对汉族民歌与歌舞、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五种传统音乐门类的主要类别、主要艺术风格的介绍,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况。(2)通过对各类别经典曲目的模唱和听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格。(3)通过课堂教学示例,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分析方法。本课程有助于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的形成,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修订,在各专业建立了以特色课程模块为载体的特色课程群。如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宗教音乐、工尺谱常识与演唱、数字音频技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民族管弦乐法、中国戏曲音乐模唱与模写、世界音乐、民族乐器;民族声乐专业方向的曲艺、豫剧、京剧、昆曲;美声方向的中国歌剧表演赏析导读;民族器乐方向的乐种学、民族乐器声学概论;管弦乐器演奏方向的新作品视奏、中国作品演奏;钢琴演奏方向的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钢琴伴奏艺术、民族声乐钢琴伴奏;艺术管理方向的艺术管理学、艺术市场营销学、音乐鉴赏与批评;音乐教育方向的中国音乐教学法、器乐组合演奏与教学、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与教学;音乐声学专业方向的音乐声学概论;乐器学方向的乐器学概论等。以工尺谱常识与演唱为例,这门课程的先修要求是具备初步的民间音乐基础和乐理视唱基础,采取集体授课方式。工尺谱是西方乐谱传入中国以前,流传使用最广、影响较大的汉族传统谱式,其所运用的符号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音无定高、拍无定值”,“大字”记录框架、“啊(e)口”彰显风格等文化特点,是西方谱式所不具备的。本课程以通行的工尺谱为主要对象,介绍工尺谱的谱字(音高)、板眼(节拍)、谱式、腔格(装饰音)、调门(调高)等主要内容,结合演唱和做题实践,一学期内达到视谱即唱的水准。

“实践出真知”,艺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艺术实践和科学研究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理论教学协调融合的,具有音乐学院特色的,“全程化、层次化、全方位”的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展每年一次的“艺术实践周”活动,发挥“艺术实践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艺术实践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细化实践教学方案配套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建立院内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基地,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

一是立足探索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的规律和本质。在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践行创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并在课程中予以实践,进一步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基础性的探索与贡献。

二是立足凸显学院总体办学特色。特色立校,更要特色兴校。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中国音乐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确定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设置,并努力在形成自身的办学理念和风格的基础上,办出特色,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三是借鉴国内外民族音乐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理解特色课程模块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避免保守、僵化的思想,力戒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故步自封、不求进取的观念,以开放、融通、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秉承“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原则,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以广阔的胸襟与气魄,深入研究国内外音乐院校、综合艺术学院、综合大学艺术院系以及研究机构在民族音乐研究和探索中的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内外民族音乐研究的一切优秀成果,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皆为我用”,将其吸收和充实到特色课程的体系中来,把最新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呈现到课堂上来,使学生能够在本科阶段即学会以国际视野和横纵比较的方法思考和看待问题。

四是积极引导、注重特色课程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课程需要配备有与之相匹配的师资队伍,使之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上与特色课程的培育相呼应。特色课程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教育师资成长,积淀学院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在学院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招聘和留用能够讲授特色课程模块课程的专业教师。(2)在学科科研建设与研究生计划中,主动招收和培养能够讲授特色课程的博士和博士后,以学科科研建设带动师资培养。(3)在现有专业教师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予以培训和扶持。

五是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发与教材建设。特色课程建设是系统庞大的工程。特色课程建设具有长远性、规划性与灵活性的特点,需要逐渐完善课程教学目标,有效搭建评价体系,逐渐规范过程管理,进而完成整个特色课程的建设工作。以特色课程建设项目招标制的方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学院层面规划的特色课程,同时,鼓励教师自我研究、自我开发和自我建设。另外,在新开课和开新课的资格审核中予以特别支持,使之能够优先开课,甚至可以采用边试边讲等激励措施。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和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特色课程的设计最终要落实到教材的编写上。需要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特色课程教材建设的自身特色,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教学相结合。

六是加大投入,加强特色课程的管理。从教学科研立项、教学经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投入比例。成立特色课程建设的专门领导机构,加强特色课程过程的建设与管理,全面负责课程的建设、指导、实施、评价及资源的整合,切实理顺课程实施的流程,形成动态性、常态化的课程实施与过程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光祈. 东方民族之音乐[M]. 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15.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21-02

课程体系的具体模式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杨贤玉和柯宁立在《地方高校特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下简称《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模块学说”是目前国内许多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并分别从“3模块说”“4模块说”“5模块说”的角度,将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涉及到的课程分成相应的板块。然而,有学者在2008年针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8所接受教育部教学评估高校的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了统计,反映出不少问题。有87.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另有70.6%的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感到不满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社会对毕业生的容纳度,因此,它绝不仅仅是课程名称,学分和学时的问题,这其中还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生的市场定位。

吉林市是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战略城市。发展旅游业、振兴工业、开发新型产业,无疑是吉林市的经济发展要点。目前,吉林市各高校的英语专业教育整体上分为师范方向和应用方向。在培养学生语言基础能力方面,这两个方向的课程安排基本一致。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课程设置各有侧重。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应该尝试与吉林市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类型相挂钩。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的便利条件和机会,又可以有的放矢地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

一、平行四边形形态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偏重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却常常忽视。而无论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何种工作,在就业市场日益萎靡的情况下,学历基础上的真实能力越来越成为新的录用标准。杨贤玉和柯宁立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平行四边形形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实践课程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阐释。笔者认为,这种平行四边形形态体系也同样适用于吉林地区的高校英语专业。在这一体系下,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占有同样大的比重。这种对实践课程以及实践能力的强化早已经在农业、林业等专业课程设置中予以实行。在英语专业的平行四边形课程体系之下,首先,实践课程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完整的教学周数和学分。其次,实践课程体系与课内教学内容要有紧密的联系。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开设在前一个学期,实践课程开设在下一个学期。应用英语方向的许多专业课程都适合这种模式,比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英语翻译等;师范方向的教法课也同样适合这种模式。再次,每学期都开设独立的实践课程。为方便学生适应,可以逐渐递增课程周数。在传统模式下,学生在大四的一年中经常是疲惫不堪,要同时忙毕业实习,找工作,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和这一年的课业,这样过度集中的安排常常导致学生顾此失彼。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将他们的毕业实习分化到每个学期中,就很容易的缓解了这种情况。另外,不同科目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应该合理穿插,紧密结合,从而可以保证着两类课程的延续性,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践课程体系,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同样可以分为课内构建和课外构建。可以由课内完成的课程,比如语音强化;前面提到的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则既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模拟活动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与校外单位合作,即通过让学生参加“实战”来完成。这里,“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十大休闲城市之一”的身份成为吉林市提供“实战”机会最大的优势。理论上,一座旅游城市的整体旅游行业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讲解和交流的能力。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市多数的旅游业从业人员都只能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酒店作为旅游业的一个主体,从高层的管理人员,到基本的酒店服务人员,都应该排除语言障碍,具备为客人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沟通能力;在各个景点的建设方面,中文和英文的注释都必不可少,且要准确易懂。然而,就吉林市各大景点的现状来看,被外国游客误解或无法理解的英文注释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现状,都为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实战”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因此,我们客观上应该保证学生通过第二种方式进行实践的学习周数。这种分化到每一个学期中的实践课能够让学生学一门课,就夯实一科,因此,效果会比四年一次的实习更及时、更充分。

二、跨学科选修课

把跨学科选修课列为一项硬性规定是一些高校研究生教育已经在实施的做法。然而,在本科教育中引入这种方法也同样是值得我们考虑的。单单英语专业知识及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组合容易培养出有知识而无文化的“伪人才”。除了本专业设置的文化,文学课程,相关专业的一些课程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中国文学,文化课程;历史专业的中国,外国历史课程;学院的科学方法论课程等,都能够传授给学生全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的看待、比较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因此也更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在西方文化全方位浸入的今天,是具有相当大现实意义的。经济学科、法学科,这样的学科与文科联系紧密,同样可以成为英语专业学生跨学科课程的首选。依据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讲,这些专业课程的选择都可以对他们以后更高的学业追求以及就业产生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在宏观上,跨学科选修课的意义同样重大,可以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教育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如上所述,振兴工业、开发新型产业,现在和将来都是吉林市的经济发展要点。如果说吉林市是一只雄鹰,那么人才就是这只雄鹰那巨大的翅膀。在经济全球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人才既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据笔者所知,本市的中国石油设计人员就需要具有达到托福考试水平的英语能力。除了人才引进,我们更应该加强地方院校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为新型产业基地的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在这个层面上,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就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跨越文科和理科结合而成的跨学科课程选择,可以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肥沃的土壤,是符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提供给他们机会,以充分发挥他们理工科的潜力,让他们在英语语言专业的基础上,能够挖掘发展另外一个专业。这就大大避免了人才的浪费,是高等教育对个人、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举例来说,吉林市的电力学院、化工学院都是试行开展这种课程体系建设的理想院校。

笔者认为,作为地方高校,所谓“特色”就是以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点,为努力拓宽学生素质培养的半径而实施的行之有效的举措。在所有高校,甚至全社会都在抱怨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人才培养观念,调整、构建具有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培养迎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是高校教育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弻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三种形态及其设计[J].大学教育科学,2007(1):23-27.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36-02

2008年,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那么如何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绝大部分财务与会计没有实现分离,财务管理人员更多从事的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基础工作;其次,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对企业资金需求的预测、筹措、投资、企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根据财务管理本科学生的生源基础、知识水平和在校的受教育时间,这实现起来相当困难。最后,不同地域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有所不同,为使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同地方的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就业状况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一、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学生生源、毕业生就业渠道以及周围经济环境都有明显不同于内地高校的特点,作为一个新设专业,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务必要考虑其地域特色,从而建立起符合学校特点、适应学生水平、满足社会需要的特色财务管理专业。

1.适应生源特点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其生源结构与疆外一些高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若盲目照搬内地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必然出现排异效应。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因材施教,本着“大众教育”方针,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一般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从而使目标定位与其生源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此方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2.适应就业趋势培养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的生源以新疆考生为主,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在新疆就业。据塔里木大学学生工作处统计,自2003年以来,毕业生留疆趋势日益明显,2003年有大约4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南疆,2008年以后,这一比例则扩大到8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基层的各个团场,为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将其定位于主要从事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社会评价高、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3.2010年中央决定实施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工作,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为新疆和兵团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那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财务与会计岗位划分不明确、财务管理水平不高。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必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在未来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实现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严格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适度,拓展投资领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预算管理等。此外,这一战略机遇必将加速推进新疆企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财务管理人员将面临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要求将日趋提高。对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当前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适应时代要求,使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基础,熟悉财经法规,能够熟练应用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和技能,将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工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应用性、创新性人才,具有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地方特色、本位特色。从中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都差不多,部分院校甚至照搬一些重点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是不尽合理的。须知不同的院校其生源特点有所不同,具体培养目标可能也有所区别。各高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务必要考虑本校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那么作为边远地区的高校,塔里木大学的生源质量、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等明显区别于疆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

2.各高校课程设置大都过分关注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复杂的管理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他们的文学修养、品德素质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课程时要对基础课给予适当的关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非专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塔里木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新疆地方和兵团输送人才,结合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将来的发展前景,企事业单位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宽泛的知识面等,而这就需要通过相关的基础课程来培养。

三、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充分地发挥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上述问题,制定出适应自己的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公共基础课程。如前所述,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方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汉语写作、数学逻辑思维、计算机操作及外语写作表达能力,从而为其后续学习以及将来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公共基础课主要应包括:基本原理、思想、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基础、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等。

2.学科基础课程。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财政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学等,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分析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旨在通过系统的教授与指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财务管理人员应有的专业素质。专业方向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必修课包括:高级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学、战略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税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选修课包括:高级财务会计、电子商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保险学、预算会计、资产评估、经济应用文写作、会计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4.专业实践环节。相较于以上的文化理论课,专业实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实践过程中企业现状一定程度的展示,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一些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专业问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促使学生在下一步更加努力的学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和周边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安排了校内和校外两种实习方式。校内实习主要以实验的方式体现,包括会计学原理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即用友U8的系列操作应用)、审计软件的应用、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即手工和电子ERP沙盘模拟)实验、以及校内毕业实习等。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性质的特殊性,校外实习则主要由学生自主联系进行。通过校外实习,使学习亲身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认识书本知识与现实的一定差异,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素质好、知识面广,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阴丽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考[J].会计之友,2010,(3).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1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学已从原生的、未被扰动的生态系统研究向以人类为关键组分、聚焦生态系统服务和人工生态设计的生态系统研究“转型”,成为可持续生物圈的科学基础。经过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分委员会在十一五期间的努力,2011年生态学提升为一级学科。学科平台已经构建,国家需求十分强劲,生态学逐渐成为当今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近5年来,我国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呈稳中有升的态势,目前,全国有近60所高校设置生态学本科专业,本科学生年招生量1600人左右。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中远期对生态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除现有空间会增加外,新兴领域将具有更大的潜在需求,特别是对生态技术型、生态管理型人才需求数量将会明显增加。如何使现有专业课程体系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所在。中国西部干旱区具有世界上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生态景观,与我国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全球干旱区类型中也显具特色,是进行生态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随着我国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战略的实施和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使得该区域迫切需要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学人才。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期间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曾经先后多次修改本科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的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本文结合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发展实践,对其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和构建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科学合理的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旨在为地区生态学专业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对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生态学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新疆大学生态学学科现为“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自2000年以来相继建立了“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2002年)、“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04年),获准生态学博士点(2005年)。为了完善生态学本-硕-博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生态学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生态学本科生,已连续招生9届,为干旱区的生态环境事业累计培养人才300余名,具有干旱区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同时,该专业已建设有包括《基础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三门精品课程。近年来新疆大学对本科教学不断重视,结合学校相关的改革举措,生态学专业参考国内外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围绕着生态学发展趋势、地方经济服务、学生就业等主题于2004、2005、2008、2009年先后制定并修改本科生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上从原先的以宏观生态学为主转向宏观和微观生态学兼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成效显著,该专业近年来考研率近80%,上研率在50-60%。随着生态学学科的发展,该专业也逐渐突显出来一些问题,特别是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制约了该专业发展的良好前景,与目前生态学蓬勃发展的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极不协调。

1.课程体系设置全而泛,部分内容重复冗余。课程体系涵盖了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生态学的所有内容,同时开设了宏观生态学中涉及的地理课程、微观生态学中涉及的生物课程,而应用生态学的课程均作为选修课程。以上课程开设的全面但是不够深入,缺乏对应用生态学课程的重视,而这一部分正是干旱区生态学应用的关键所在。部分课程衔接不够,内容有较多重复。且专业总课时接近学校规定的专业课时的上限,学生负担较重。

2.实践课程缺乏区域特色,创新性和探索性项目有待加强。由于总学时有限,因此专业课大多偏重于理论教学,而真正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地方性特色,多数实验课程均是基本理论、基本实验的验证。这些专业实践课缺乏一定程度的创新,针对性不强,基本的生态学实验技能,学生尚能掌握,但涉及综合性实践内容时就显现出不足。

3.教师队伍专业师资不足,使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随着课程体系的变革,生态学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力量明显不足。虽然目前生态学专职教师基本为博士学历,但大部分学科背景主要以宏观生态学、地理学为主,缺乏配合生态学教学的分子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的专业人才。这就造成不能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授课过程中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进而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体系难以形成。

二、基于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基于以上问题,当前急需构建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与学校环境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大环境体系,使生态学专业成为我校特色鲜明,能够培养出符合新疆乃至全国干旱区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的专业。具体思考如下。

1.建立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理论课程体系。适度压缩总课时,合并内容有重复的课程;调整“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限选课-任选课”模块中课程的设置,其中包括改变课程的授课顺序,增强课程间的继承关系,精选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增强应用生态学课程的地位,授课内容突出干旱区特色。

2.建立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规范实验课程的教学和考核,调整实验项目的开设,兼顾基础性和创新性;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将实习内容具体化,保证实习时间;引导二三年级本科生对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的申报,提高四年级本科生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科技含量。以上实践课程应围绕干旱区特色项目开展。

3.建设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与学校环境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大环境体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生态学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校园网络的大教育环境体系,开展生态学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生态学讲座及各种相关的生态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立足于干旱区天然实验室,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生态学学习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氛围,从而使课程体系的改革发挥实效。

4.建设专业方向均衡的师资队伍。对现有专业教师的专业方向细分,进一步确立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授课团队;引入微观生态学方向的专业人才,使得生态学专业各方向均能兼顾,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通过以上改革,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构建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以期建设四位一体的生态文化大环境体系,培养适应于当前生态学学科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生态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军,吕光辉.生态学专业课程改革与探索研究——以新疆大学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21):190-1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