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1 14:39: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阅读能力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转变思维,认识到历史学习必须加强学生对史料阅读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2001年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编排有序、图文并茂、重难点突出,需要学生自主阅读的信息量非常大。第一,课前提示(导入框),放在每课最前面的方框内,以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诗歌、文物、图画等形式呈现,便于把师生带入正文的学习;第二,正文,也就是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既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线索,又补充大量史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三,穿插许多图表和注解,形象直观地再现历史情境,便于学生感知;第四,利用黑体字(即竖排字)引用大量文献资料,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真实性;第五,设置了许多课内动脑筋和课后活动探究题,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第六,课后附设诸多自由阅读卡,扩展与课本有关的历史知识。这样的教材安排,增强了课本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对学生而言,是比较符合口味的,对教师而言,可以把课本作为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范本。
二、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1.对照课文子目,阅读课前提示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每课前面都有课前提示(导入框),主要概述本课主要内容和帮助教师引入正文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照课本子目阅读课前提示,明确本课主要内容,并在出示学习目标时,突出“重点、难点目标”,点明三维目标时,突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强调贯串整个初中历史课本的主线: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以历史事件为纲,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2.大字和小字相结合阅读
大小字结合,小字多于大字,内容富有弹性,是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的一大特点。大字言简意赅,但结论性比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小字则是对大字的补充,尤其是课后附设的自由阅读卡,多姿多彩,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拓展历史知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大字和小字结合起来阅读,加深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结论的理解。例如,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课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时,涉及到经济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了解当时一些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早期资本家,一些小的家庭作坊变为大型手工工场的过程,就不难理解课本出现的“机户“机工”“机房”三个历史概念和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文字和图表相结合阅读
图表文并茂,以图表佐证文字或直接叙史或充实文字等是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的又一大特点。学生喜欢看图,但往往肤于浅表,抓不住图中反映的问题,或者仅仅看图,而忽视文字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看图和阅读文字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学习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中“凡尔赛体系”这一目内容时,对“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的新秩序”这一结论,学生在空间概念上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两幅地图,通过对比,就能从空间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前后势力范围发生的变化,从而就弄明白了“凡尔赛体系”确立的统治新秩序。
4.讲练结合阅读黑体字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几乎每课中都有黑体字(竖排字)引用的大量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既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同时也是学生平时考试或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重要素材。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这些黑体字,还要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弄清意思。同时,要根据文献资料,设置一定问题,加强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和解决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能力。
5.整理课堂笔记
学生整理课堂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的过程。教师应以规范的板书和醒目的提纲进行示范,指导学生领会知识要点,建立知识体系。学生在整理课堂笔记时,教师指导学生既要记住知识点,也要记住重点、难点和疑点,而且要简明扼要抓住关键“字”“词”“句”。这样,学生既归纳整理了课堂笔记,也提高了识记效果和阅读能力。
三、结束语
初中学生具有爱看图、爱发问、爱动手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为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阅读。同时,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的阅读心理,精心设计阅读模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加强对他们的阅读指导,让他们逐渐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历史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作为中考科目,初中历史学科的地位在长期的习惯思维之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且被误解为一门枯燥的学科,一方面,是学生心理上的轻视,另一方面,历史课经常被安排在学生精力相对涣散的时间段,如上午的最后一节或是下午的第一节,此时学生状态疲惫,也影响了初中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有限条件下,把初中历史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动人就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的责任。
优秀的课堂教学当然就是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目前,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比较丰富,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导入和课堂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上,对于结束语的分析并不充分,还有许多可资挖掘的部分。因为,课堂结束语操作是否巧妙也关乎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让学生在课堂结束时能对教学内容课有一定高度的认识和理解,就要依靠课堂的这最后五分钟。好的课堂结束语,就像朋友分开时的那声“再见”,让人忍不住赶紧“再见”。那么,如何设计初中历史课堂的结束语呢?
一、设计初中历史课堂结束语的基本要求
明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有言:“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即开头要响亮醒目如同爆竹,使人为之一震;结尾则要有韵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如此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把握节奏,有条不紊。教师在授课时,就要时刻注意把握课堂节奏,为结束语留下恰当的时间,使得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妥帖,进入结束语顺其自然,有条不紊。这就要求教师对整堂课的节奏把控,既不能松散清闲,又不能仓促敷衍,要让学生既能顺应课堂所学,又能消化理解。
2.简洁明了,直扣中心。初中历史课堂的时间有限,结束语更是如此,一般以三五分钟为宜,因此,语言必须做到简洁明了,没有“废话”,紧密联系教学中心,或梳理知识,或总结要点,或架构网络,总之要干净利落地结束全课,就像电影最后,如果把无关紧要的资料放上十多分钟,相信人们大都会觉得画蛇添足,没有意趣。
3.融会贯通,可进可退。历史课是一门人文学科。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不是孤立的,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也不是孤立的,常有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之说,因此,我们初中历史课堂在做结束语的时候也要联系纵横向的知识点和不同学科,形成知识网络。
4.关注学情,紧跟潮流。就像《资治通鉴》告诉我们的一样,历史课有着以古鉴今的价值。怎样把过去的历史和今天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呢?我们教师要做到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现阶段的日常,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激发其兴趣,把眼光扩展到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
二、设计初中历史课堂结束语的案例
案例1:《贞观之治》一课的小结: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基本情况。政治方面,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重视人才,善于纳谏,简法轻刑;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教育方面,完善科举制度,兴办学校;民族关系方面,实施恩威并施的政策。
点评:这种小结的方式是按照课堂板书对一课的内容以提纲形式进行回顾,强调重要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有系统化的认识。
案例2:讲《》一课,可以这样进行小结: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那么中国应该怎么办?谁能站在时代的前沿,为中国寻找新的出路?假如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历史当中,我们会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就探索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预习下节课内容。
点评:这种悬念质疑式的小结,可以很快抓住学生的心。下课了,若有所思的学生很多,有的学生已经开始相互讨论了,有的已经在翻看下一节课的内容。主要因为他们脑海中悬起了好多疑问,急于寻找答案。
案例3:青铜器是人类学家公认的三大文明起源之一,它与古代文字、城市比肩齐名。它们是历史进程的指向标,代表的是一个时代。它们是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代表的是一个进步。它们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保存的精神文化景观。
(一)直观性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再现过去历史的生动情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过去,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例如,在讲解世界近现代史科技革命的影响时,就可以把人类从古到今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工具用图片展示出来,并配上因其而发生的变革,比如铁器的使用引发商鞅变法、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引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电的发现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等,还可以做成动画效果,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就会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这样,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探究性
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例如,在讲解《新航路的探索和开辟》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途径来了解哥伦布的航程、他的家庭、他所生活的世界以及他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模拟探险和发现,在完成模拟探险和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又可以了解14~15世纪发生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各种人物与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了解世界上著名探险家的同时,自己也仿佛成为一名探险者;在发现新大陆的同时,也就发现了学习的新方法。
(三)互补性
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是要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它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多媒体程序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多媒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围绕学生选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作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因此,我们在选择电教媒体时应选择有利于启发和诱导思维的多媒体,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综合能力。例如对《》的学习,课堂上除了可以选择《甲午风云》、《》等影视资料外,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幻灯片,通过图片与疑问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读图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注重讲解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在进行电教活动的同时,用精辟的语言串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方式在进行课堂训练或单元小结时会经常使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如学习中国现代史《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可以链结纪实等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听。在之前列出几个方面的问题:1.这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的发生?2.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就会避免收听过程中的盲目性,既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满腔爱国热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61-01
如何实现新课程体系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初、高中历史学习之差异
其一,学习地位不同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理念已提出多年,遗憾的是,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占主导地位,由此导致学校、老师和学生三者均不重视历史学习。比如一些省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上述现象在乡村中学显得尤为突出,这极大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历史科目无法与语文、数学、外语相提并论,平时从来不学不看,只是临近考试时突击一下,把老师要求标记的所谓重点背一背就了事。
其二,“课程内容”的差异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历史分为42个主题,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先中后外的次第,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其三,考查目标不同 因初、高中历史内容深度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各异,从而致使二者的考查目标有所差异。初中历史侧重考查历史的“中间”部分,即历史事件的经过和表象,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最大、最早等内容。而高中历史注重考查历史的“两头”部分,即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原因、作用、影响与意义等方面。以为例,初中历史一般考查爆发的时间、发动国家,的时间和领导者,以及《》的内容等。同样是对这一知识的考查,高中历史侧重于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并要求学生秉承客观、辩证的态度予以剖析,不仅要分析爆发时的国内背景还要放眼世界分析国际背景,进而初步培养其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其四,学习方法不同 由于初、高中历史内容深度和考查目标不同,二者的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前所述,初中历史学习强调识记,注重基础,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惯用教法是:让学生在课本上标记考试重点,然后要他们齐声朗读,反复背诵甚至听写、默写。结果,在多数学生看来,学历史很简单,记一记、背一背就“ok”了。然而,对高中学生而言,仅仅满足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侧重对能力的培养。
二、初、高中历史学习之对策
第一、教材整合,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教材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作为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完善历史知识体系,并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科技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的空间中相联系。
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也就是那些比较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借鉴历史、资治育人”和“服务现实,创造明天”。现在,人类可考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日益进步,所以,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现实,而当今的现实就是历史的延续,是不断书写的新历史。在对那些已经过去了的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找到一些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历史所具有的借鉴作用。这一借鉴作用,不仅仅是指那些社会中的大问题,而且也指那些个人的问题。对于此,早就说过:“想要得到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一、如何渗透历史教学的乡土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初中生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就必须接受乡土教育。那么什么是乡土教育呢?又怎样利用乡土教育帮助初中生树立科学的人生发展观呢?首先,乡土教育主要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关于本乡本土的教育,讲述一些学生可以直接或曾经亲身感受过的家乡的人文、历史等,使广大初中生可以从自己生活的环境里进一步认识自己生长并居住的家乡,使其产生一股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认同自己的家乡,并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自愿在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回到家乡贡献力量,改善家乡的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渗透思想教育,这一行为必须在历史知识、内容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附加到历史教学的过程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并把找到的这些因素与当今的现实与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但是,不可以画蛇添足,更不可以穿靴戴帽,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些历史上,功成名就后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例子,以此来为学生提供历史教学的借鉴作用。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中的张謇素材。张謇一直都是历史上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但是,教师应当讨论的并不是他代表哪个阶级,说的是谁的利益。不管他代表谁,他在功成名就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他以家乡为基地,努力发展近代纺织工业,努力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当然,这是建立在他对自己家乡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对家乡的了解,就不会知道家乡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在哪里。张謇对于家乡的热爱与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一个处于乱世之中的人尚且可以义无反顾地为自己的家乡作出贡献,那么,生存在当下安定时代的初中生,对于学成归来,贡献家乡还有什么不可以做到呢?
所以,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现阶段历史教学必须重视乡土教育,尤其是初中生正确人生发展观的树立。
二、初中生历史教学与人生发展观的联系
从古至今,历史教学一直是教育的重点。而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就中国目前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来说,历史教学的功效还是不容乐观的。笔者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深深地明白:现在的历史教学仍未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面对当今社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是,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在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之后,步入高中与大学(出国留学),在毕业之后,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在那些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大城市就业,或者出国谋生,不想回乡受苦,帮助自己的家乡建设。面对这一现实,历史教学的学科功效在哪里呢?历史教学的学科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这些问题集中说明了,历史教学中乡土教育的匮乏,广大初中生缺乏正确的人生发展观。由于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凸显,使得历史教学中乡土教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上对于初中生人生发展观的建立也越来越关注。
现代初中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与当地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必须要处理好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身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观是其所处的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作用的产物。但是,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代表的阶级社会地位不同,生活境遇与经历也不同,所以,认识到的人生意义与目的也是不尽相同的。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可以促进家乡建设的发展,反之,即会阻碍。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努力引导当代初中生,使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引导当代初中生在成长以后,回归家乡,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张来凤.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
一、课程标准的“名词化”解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性纲要,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所以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对课标的解读。农村初中教师对《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度比较低。如何做到相对恰当的课标解读,既能做到相对清晰地解读课标,又不会造成学生的理解混乱,我认为“名词化”解读是不错的方法。我将目标初步拆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而后,把更主要精力放在找寻课程标准描述的内容上,把表述中“人物”、“地点”、“事件”等内容用名词进行概括。如人教版八年级第一课《》相关课标的表述是“讲述林则徐的故事;列举中英《》的主要内容,认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我们能清晰地看见里面三个事件的概念“”、“《》”、“”。从表述的层次看,“”是识记层次,“《》”为理解层次,而“”则是运用层次。我们再将三个名词根据层次用不同颜色表示:“”用黑色表示“了解”,“《》”用蓝色表示“理解”,“”用红色表示“运用”。这样就对课标进行了相对简单的“名词化”解读。
二、学习目标的“名词化”展示和课程重难点的“名词化”表述
课标解读完成后,就存在一个目标展示问题。关于目标展示,我们大可以“名词化”。在学习目标后展示几个名词,把重难点用不同颜色标识,这样就既能让学生基本了解课堂学习的中心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为例,我的学习目标展示就是“”、“《》”、“”三个名词,而在“《》”、“”两个名词上,分别标识蓝色和红色以示本课的重难点。
三、“名词化”“探宝式”阅读
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自主阅读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的过程。农村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是比较低的,我便使用了相对简单又好操作的“名词化”“探宝式”阅读。
“名词化”“探宝式”阅读,就是把课程中涉及的重点名词提出,做出学生阅读的第一目标,学生阅读的第一任务是在课本中找寻到相应的名词并勾画出位置,之后以名词为中心展开相应阅读。当然在名词设计上,有时候可以适当找一些有特点、特色甚至怪异的词,容易激发学生“探宝式”的和兴趣。比如《》中,我在自主阅读环节中,就设定“”、“林则徐”、“关天培”、“香港”、“”等名词,让学生寻找位置。还把“”故意写错为“虎门烧烟”,把“鸦片”改造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难度,创造探寻名词的乐趣。学生能很开心地接受这样的引导并顺利转入自主阅读中。
四、课堂教学“名词化”流程
学生自主阅读完成后,之后就是较为简单的教学过程了。在“名词化”课堂教学中,我主抓核心词语的标识,以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理解知识点。还是以《》为例,在“《》”的内容环节,我让学生首先齐读两遍《》的内容,然后抛出“香港岛”和“2100万元”两个词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是学生很容易误解的,属于考试易错的部分,很多学生在描述《》时会把“香港岛”和“2100万元”写作“香港”和“2100万两”。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在学生的概念里,这两组词的表述是一致的,所以需就名词给予较深层次的解释。以香港的地图说明“香港”是由“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构成的;“银元”和“银两”更不是一个概念,价值相差许多。
“名词化”的教学很容易吸引学生眼球,也便于学生找寻知识的核心,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适当地“抠字眼”也并非坏事。
五、课程讨论“名词化”议题
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对课程部分内容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在设置课堂讨论的议题时,我依然采用“名词化”方法,以名词作为讨论的主题。核心词、特别的、有趣的词语甚至改编的词语,都可作为议题。设置议题的目标很简单,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讨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成长。
再以《》为例,我设置议题“民族英雄”和“虎门烧烟”。在“民族英雄”的讨论中,让学生首先总结本课出现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和关天培,之后回忆七年级曾经出现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等,总结“民族英雄”的概念,理解什么人是“民族英雄”,并反问岳飞和文天祥是否是“民族英雄”?这样的问题能加深学生对一个历史共性概念的理解;接着是“虎门烧烟”的议题,这个名词是我有意写错让学生纠错的,学生很容易找到我把“”写做“虎门烧烟”了,也知道“销”改作了“烧”,于是引导学生讨论“销”和“烧”的区别,“”为何不是“虎门烧烟”。这个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六、课程总结“名词化”反馈
课程知识总结是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练外),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学习内容的总结。但是这样一个总结过程操作难度较高,常用的方式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用练结知识的点的覆盖面不够;语言总结,时间过长。此时我们不妨再用“名词化”总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一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都由其决定。如果小结做得好,那么学生掌握知识也会很多,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1.利用课堂小结强化学生记忆。历史学科需要学生记忆掌握的知识点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生对历史名词、时间、事件等的记忆。比如,在进行《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这一节的教学工作时,教师通过板书使学生对不同远古人类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其所具备的特点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这些远古人从最初只会使用现成的树枝树干到学会制造简单的工具,从只会使用天然火到学会人工取火,在这一系列的漫长过程中,劳动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本身。
2.利用课堂小结突出重点。重点是指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中历史每节课一般有一到两个重点内容,利用课堂小结突出重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讲授完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后,通过课堂小结将变化内容做系统地概括:也就是在那一时期,私有制得到承认,紧接着土地也能像商品一样进行买卖;二是奖励军功和耕织;三是建立县制。这次变法可以说是为封建制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使得经济得到快速地发展,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了,军队规模增大,各种武器设备更加先进,从而奠定了秦灭六国的物质基础。
二、横向小结
历史教材的内容又是按照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这一规律由局部到整体编排的。为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分离的知识点,而是一张系统的网,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横向小结的运用,学生不仅仅学到课本上的死知识,更能够灵活利用,从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完初中历史《夏商奴隶制王朝》《奴隶制发展的西周》和《中华文明的勃兴》三课后,教师就要对这段历史做一横向小结;奴隶社会是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一阶段,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经济方面出现了牛耕,从而生产力迅猛提升,文化方面有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展现了其先进的文化水平。
三、纵向小结
历史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一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串成线,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规律,教师就要时常地进行纵向小结。如,在学完初中历史第一册后,教师可指导学生作以下小结:人类历史由低级到高级曲折地发展、前进,人类经历的社会形式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最后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而在这本书中主要学习前三种社会形态,其发展顺序为:
1.原始社会:是从大约170万年前一直到约公元前21世纪。
2.奴隶社会:是从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476年,其中夏朝是从约公元前2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16世纪,标志着奴隶制开始阶段;
商是从大约公元前16世纪一直到公元前11世纪标志着奴隶制发展阶段;
西周是从大约公元前1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770年标志着奴隶制强盛阶段;
春秋是从大约公元前770年一直到公元前476年标志着奴隶制瓦解阶段;
3.封建社会:是从大约公元前475年一直到公元1840年,其中战国从大约公元前475年一直到公元前221年,标志着封建制形成阶段。
秦是从公元前221年一直到公元前206年。
西汉是从公元前202年一直到公元8年是封建制初步发展阶段。
东汉是从公元25年一直到公元220年。
三国:220年到280年。
西晋:265年到316年。
东晋:317年到420年标志着封建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阶段。
为了将学生带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包括组织活动、随机提问或要求学生进行观赏或自行表演历史剧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将我们的学生带入到鲜明、形象、生动的历史情景中,这不仅使学生们的知识在实践中获得更牢靠的记忆,而且还能帮助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这是培养他们思维和道德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同时,一些需要集体活动的节目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团队凝聚力,给他们带来正确的心灵认知,唤醒他们的良知并陶冶他们的情操。那么怎样才是合适的方法而不是在浪费时间和经历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认识列出几点自己认为值得注意的方面。
一、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强调其自主性
历史可以说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它跟我们的日常实际似乎并不能直接挂钩,讲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这样的特性就使得学生在上历史课时觉得所讲内容离他们很遥远,是虚无缥缈的。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就需要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的思维认知,使他们认识到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就在于我们会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所以历史不仅不是虚无飘渺的,恰恰相反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历史老师承担发现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性的重任,通过细心仔细的备课找到历史与实际的相似之处,并向学生们讲解以消除他们的困惑和迷茫。例如,我们在进行七年级历史课本中有关《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这课的教学时,可以结合我们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们讲解,并对提出他们平时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例进行举例分析。这个年纪的学生普遍活泼好动,他们对于一些常见的工具并不会太陌生,所以通过这种书本实际的结合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地去进行讨论和思考。然后再由老师做最后的总结得出“铁制工具的发明及使用使得劳动效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等。这样课堂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思考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培养。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如果学生们只有无限的激情而缺乏正确的参与方法的话,那么这样的历史课堂是非常混乱的,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求到最适合他们的自主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教师应该注重教导和启发学生如何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所以,学生的“学习”有时被解释成“学会如何学习”是很有道理的。例如在进行八年级《》这一课时,我们大可以改变以往督促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方式,采取启发学生自我总结概括的方法,比如让他们针对中英《》的主要内容根据自己的记忆将每一条条约总结出来,这样就得出“割地、赔款、开埠、议税”这样思想精要的总结,更有助于学生们的记忆。历史经验总结离不开概括,教师可以在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历史教学后让学生们自己先看一遍目录,再把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及线索总体地复述一遍。经过这样类似的训练后,学生们就会对自己所学的内容有了清晰的思路,同时对正确学习历史的方法有了大体的认识,并且这种认知会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加强课堂互动性,增进生生、师生间的沟通
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信息的交换不仅包括了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也包括了学生向老师进行反馈。单单地进行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信心传递会给师生间的沟通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带来阻碍。由此可见,小组形式的讨论组的形成似乎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法。这样的交流和互动不仅帮助学生们提高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习惯。我们教师可以多多尝试开展一些辩论会,在让学生充分准备之后,让他们进行激烈的课堂辩论赛,这种方式使学生们充分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自身的疑惑问题。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并且学生在这些平时课堂的训练中,能使自己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我们教师要切身为学生的未来考虑,充分认识到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把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并为此不懈努力。
新课改理念下,传统的历史边缘学科地位依然暴露,类似于会考科、非会考科的观念以及初中历史是边缘学科依然存在于很多学生的观念中。那么,应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的复习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
高效,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用比较小的投入,得到尽量大的效率效益。何谓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那么,在期末短短的两三节课里,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应用?
一、“试卷结构”的分析
以“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中历史考试说明”为例。题型和题量:
从题型和题量来看,初中历史的期末检测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基础性题目的比例较大,因而在复习中应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指导。
二、历史复习方法的指导
(一)让学生学会记忆历史知识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对学业水平达标的要求之一是“知道与了解”。新课程摒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博闻强记,在脑海里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比如我在讲授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关键人物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开始殿试,首创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虽然这句话有点“恶搞”,但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首创武举的人是武则天。另外我还从中点拨,武则天——武举,都有个“武”字,可以快速地记忆,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二)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不彼此孤立。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横”的线索,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二是掌握“纵”的历史线索,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下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纵”的专题线索。如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我就用“横“的线索来进行梳理。
另外,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联系,我就用“纵”的线索来梳理。
这样,通过用两个表格的列表,就把9课书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用“捉住主干”的方式进行梳理,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减轻负担,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纵”“横”交错。如果学生能像教师那样把教材分析透彻,既做到宏观把握,又做到微观细研,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三)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资料
学生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教科书等文字资料。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把握文字资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对于课文,则要求学生做到“三步走”:首先,全面浏览课文,搞清有几目内容,有哪些专栏,有哪些图片、史料和表格;其次,细读每段课文,概括出主要内容,找出基本的历史知识要点,并向全班介绍;再次,精读重要段落,结合小字、图片、史料、表格、注释,加深理解,解答疑问。那么,在做题时要学会找出关键字词。
比如选择题:“魏主欲变北俗,……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家降黜。”它是指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必须接受什么( )
A.汉姓 B.汉服
C.汉语 D.汉字
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找出关键字,这道题目的关键字词有两个,“北语”“语音”,由此可得出答案选C。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能比较迅速地统揽题目,把握到知识要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质量,轻松学习,高效掌握知识。
(四)结合单元测验卷,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的方法
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
1.解选择题。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介绍到,要懂得查找关键
字词。
2.做配伍填空题,道理也是一样的。比如七年级上册有道题目,如下:
配伍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 )法家A.兼爱、非攻
( )道家B.民贵君轻
( )墨家C.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 )儒家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兵家E.事物都有对立面,能相互转化
看到这样的题目,首先是通读全部题目内容,查找关键字,如“法家”对“法治”;“兵家”对“战”;“道家”,对“对立面”,一下子5分的题目已经保证能拿3分,剩下2分,也很容易解决。
3.做材料解释题,要提升学生答题的审题能力,锻炼学生答题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其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例如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下面是古代著名的中西路上交通图。
材料二: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妇人都惊叹不已,认为凯撒大帝的长袍美妙绝伦,于是穿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请回答:
(1)请说出材料一这条著名的交通要道的名称。它的开辟与西汉哪两位历史人物直接相关?(4分)
(2)这条路线会经过西亚、河西走廊、新疆、欧洲、长安等地,请按从东向西的方向排列这些地名。(3分)
(东)长安( )( )( )欧洲(西)
(3)你认为材料二的情景真实吗?请说出理由。(3分)
(4)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价值?(5分)
解答读图材料题,可以根据问题看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甚至有些答案能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学生通过读题、审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确该用什么知识来回答这些问题。答题的内容找到了,那么就要看分答题。有几分,就要答几点,这样也不容易因为没找到答题要点而失分。
总之,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教师就应具备高水平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能力,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把这些能力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42-01
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健全的人格是当今素质教育区别于过时的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探索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而这个要求对于点多面广,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却又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为社会培养劳动力的广大农村初中而言,其意义更为深远。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立足校本实际,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是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重要尝试。
一、在活动中教学,融趣味性和能力培养为一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列出了13种活动形式作为参考,对此,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口头表达式。开展历史课堂小故事活动。在每学期之初的第一节历史课上,笔者将事先整理好的本学期小故事题目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并提出如下要求:每节课讲述一个与当日授课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待笔者即将讲述相关内容时,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每两人一组,共同分享所搜集的资料,推举一人或两人登台讲一个故事,每学期全班学生各轮流一遍;小故事资料必须整理成文,字数可限制在800字以内,学期结束时,将全年级优秀文章编订成册,供全体同学传阅。
2、阅读与书面表达类。开办历史图书角活动。配合教材内容,让每位学生将自己认为最可读的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带到学校,书皮上注明班级、姓名、学号。然后将各班书籍收齐后,打乱班级顺序,发给每人两本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两周内至少读完一本,且每本书均要制作一张读书长卡,注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读后感。两周后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报告会,每组推选一两名读书最有收获的学生介绍读书心得。编辑历史小报。小报以历史知识为内容,尽量图文并茂。
3、学生观察类。组织识读甲骨文活动,以字证史。例如,笔者在讲述商朝历史时,将涉及当时社会经济的甲骨文,"田、囿、禾、籍、猪、羊、牧、鼓、磬"等字分别用幻灯片打出,让学生猜认。结果多数学生能够依照甲骨文的形状猜出文字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与今天相应的文字。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以上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排疑解难的方法,通过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渐掌握正确的思路,游刃之时特别注意诱导学生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创见。
1、对学生进行问题启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笔者在组织教学时大胆地变教师设计课堂程序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实践中采用学生阅读―自主提问―精选重组―构建知识板块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从旁点拨,适时总结,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通过观点的碰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3、大胆质疑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是"权威",教师是"权威"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观念极大地约束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当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的道理。
其实,过去中学教材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是众所周知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连续多期刊登文章,指出其缺陷和错误,其中大多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况且,随着历史学科新成就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念和结论,已经明显过时,甚至证明是错误的,而教师由于个人知识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尤其是近年来对学科综合能力要求的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其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
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树立不迷信、不盲从的思想。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尴尬,笔者不回避,而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探讨,甚至争论来获得"真理",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结构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殊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各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掌握。鼓励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数学的"集合"概念,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途径。
综上所述,笔者在教学中的浅薄探索,旨在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本身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同时又能在应试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呢?我认为至少应该“过五关”。
第一,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语无伦次、逻辑思维混乱的历史老师能够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能够使学生喜欢并乐意上历史课。因此,提高语言素养,应该成为历史老师的第一要务。
第二,心理关
一时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二是要了解学生的心里特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为进一步的学习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四,情感关。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切记孤芳自赏,自我陶醉,而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五,教学理念关
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健全的人格是当今素质教育区别于过时的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探索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而这个要求对于点多面广,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却又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为社会培养劳动力的广大农村初中而言,其意义更为深远。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立足校本实际,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是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重要尝试。
一、在活动中教学,融趣味性和能力培养为一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列出了13种活动形式作为参考,对此,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口头表达式
开展历史课堂小故事活动。在每学期之初的第一节历史课上,笔者将事先整理好的本学期小故事题目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并提出如下要求:每节课讲述一个与当日授课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待笔者即将讲述相关内容时,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每两人一组,共同分享所搜集的资料,推举一人或两人登台讲一个故事,每学期全班学生各轮流一遍;小故事资料必须整理成文,字数可限制在800字以内,学期结束时,将全年级优秀文章编订成册,供全体同学传阅。
2.阅读与书面表达类
开办历史图书角活动。配合教材内容,让每位学生将自己认为最可读的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带到学校,书皮上注明班级、姓名、学号。然后将各班书籍收齐后,打乱班级顺序,发给每人两本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两周内至少读完一本,且每本书均要制作一张读书长卡,注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读后感。两周后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报告会,每组推选一两名读书最有收获的学生介绍读书心得。
编辑历史小报。小报以历史知识为内容,尽量图文并茂。
3.学生观察类
组织识读甲骨文活动,以字证史。例如,笔者在讲述商朝历史时,将涉及当时社会经济的甲骨文,“田、囿、禾、籍、猪、羊、牧、鼓、磬”等字分别用幻灯片打出,让学生猜认。结果多数学生能够依照甲骨文的形状猜出文字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与今天相应的文字。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以上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探究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活动。学习汉代历史时,笔者将散见于教材各节的画像砖、石制做成幻灯片,并依画像砖、石反映的内容分为几组向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在理解每幅图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每组图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生活。
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排疑解难的方法,通过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渐掌握正确的思路,游刃之时特别注意诱导学生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创见。
1.对学生进行问题启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笔者在组织教学时大胆地变教师设计课堂程序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实践中采用学生阅读―自主提问―精选重组―构建知识板块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从旁点拨,适时总结,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通过观点的碰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3.大胆质疑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是“权威”,教师是“权威”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观念极大地约束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当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的道理。
其实,过去中学教材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是众所周知的。2000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连续多期刊登文章,指出其缺陷和错误,其中大多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况且,随着历史学科新成就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念和结论,已经明显过时,甚至证明是错误的,而教师由于个人知识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尤其是近年来对学科综合能力要求的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其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
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树立不迷信、不盲从的思想。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尴尬,笔者不回避,而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探讨,甚至争论来获得“真理”,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结构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殊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各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掌握。鼓励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数学的“集合”概念,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途径。
而在章节的教学中,在学生阅读讨论、质疑问难、师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笔者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巧妙地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认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线)―知识板块(面)。
四、民主平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教师需要更新观念
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师权至上”的思想,破除教师中心论,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觉动脑、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勇于承认错误,多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共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学生的信任。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会削弱教师的作用和威信,可笔者以为教师的作用和威信恰恰来自学生的成功。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的师生双方才能进入“谐振”的状态,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2.教师需要建立民主课堂,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如此,就需要教师实行课堂教学的民主化,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践中真诚爱护,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要充分相信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对学习困难者则倍加关心,并适时加以点拨,而不能动辄训斥损害其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对表现不良者,不做简单的批评,而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注意理解学生的烦恼与痛苦。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在教学中的浅薄探索,旨在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本身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