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博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28 10:45: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哲学博士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哲学博士论文

篇1

在进行科技传播时,大多都会使用很多专业术语,导致传播效果很不理想。对于被传播者来说,主要问题来自于农村和少数民族,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文化,而科学信息很少有被翻译成少数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再者,民族文化往往都有很强的排他性,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典型的外来文化,根本不被接受,这也让科技传播大大受阻。

(二)媒介传播方面的阻碍科学工作者

在公布自己的科研成果时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和社会的承认,传播效率并不好。网络上的科学技术往往会跳过专业机构的鉴定这一环节,可信度非常低,也增加了受众甄别科技信息真假的难度。在几乎与世隔绝的边远山村地区,人们主要是靠电视和校园里的学习来获取科学信息,一些先进的传播媒介以及有关于科学信息的杂志和图书并不能覆盖这些地区。在市场主义经济下,媒体大多热衷于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商业广告,并不喜欢、甚至不屑于普及和推广科学技术知识。

(三)传播者方面的阻碍

在传播者这个群体中,大多是文科出身,对科学技术知识了解得比较少,缺乏一定的科学素养,导致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成果中的亮点很难被他们理解和捕捉,那这些东西就不能被准确的描述出来从而出现在社会大众面前,这也影响了科研成果的有效传播。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能否得到有效地传播也有赖于科技传播者的选择,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促使下,他们大多会第一考虑那些能给自身带来经济利益的科研成果,而成果本身所存在的学术价值往往不在他们所考虑的范围内,这也导致很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只能存在于社会大众所看不到的角落里。

二改进科技传播的对策

(一)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和多样的传播方式

在传统的认识里,科学和枯燥、无聊往往是划等号的,其实科学技术不但要讲清事实说明道道理,还要用美好的语言和文字来进行传播,因此,科技传播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科学技术,把科学拉下神坛,让普通国民理解和接受它,同时要不断地探索出普通国民所喜欢的新的科技传播方式,改善科技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平衡的状况。积极号召广大的农村地区在村里建设图书馆,并给予补贴、支持和技术帮助,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科学技术知识。在少数民族地区增加科教节目,将优秀的科教节目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或者把科学技术知识也翻译成他们的语言,让科学技术以他们的语言的方式融入他们的民族文化,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改善他们的生活。

(二)健全科技传播法律法规,完善科技传播激励机制

依法治国的时代,国家要制定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科技传播市场,明确规定科学家个体、传播媒介和政府部门在科技传播中的权利和义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制定了网络在科技传播中的相关运作规则,规范了网络传播市场,那科学技术的大大传播就不是事了。增加科技传播奖励专业奖项,目前,我国的这种奖项真的是太少了,对科技传播者来说也是一种打击。科技传播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完善科技传播激励机制,不仅能提高科技传播者的社会地位,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科技传播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

(三)提高传播者的传播效率

在高校开设科技传播专业,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科技传播的能力。同时,继续教育在职的科技传播人员,缩小他们与科学界的鸿沟,提高他们的科技传播素质与技能。聘请科学共同体成员担任最终的文案编辑或者与科学家建立长期的关系,让他们了解科技传播,也让他们把关科技传播,更好地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

篇2

一、引语

虽然《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受众广泛,但这套图书还属于儿童文学。儿童文

学是文学的类别之一,它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

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陈子典,2003)。被誉为"东方安徒生"

的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就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

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

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陈伯吹,1959)。

笔者试图从译者的读者意识出发,探索翻译策略,并以此为基础评议马爱新

女士翻译的《哈利波特与密室》的中译本第一章的内容。

二、译者的读者意识

"古今中外的译家们在翻译时都不自觉地是在为他们心目中的读者群服务"

(辜正坤,2003)。也就是说在做翻译工作之前,要知道译本究竟是为谁服务(谭

载喜,2004)。概括的来说,译者的读者意识,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目标

读者的关注。读者意识可以分为三层:"读者是谁,读者有何需求以及读者需求

如何满足"(郭一天,2005)。

就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来说,其主要读者群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少年和儿童,他

们喜欢幻想,对一切充满好奇,容易接受简单、有趣和奇妙的新事物,而对于乏

味、抽象和复杂的事物则没有多少兴趣。因此,儿童文学的译者们不仅要保持语

言的童趣,同时还需要把原文中的异域特色传递给译入语的小读者们。在翻译过

程中,灵活运用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

总体而言,在遵循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儿童文学译作的语言应该遵循译入

语的语言习惯,要符合儿童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倾向等,要选择儿童读者能接

受的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在处理译入语文化中没有的意象时要尽量保留原文

中的特色,这样可以帮助儿童开拓眼界,更多的了解外国文化。

三、案例分析

(一)遣词造句层面

要保证儿童准确理解作品,首先要保证译文的忠实性亦或是准确性。因此,

译文的语言应该遵循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并且尽量做到译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少用生僻词汇或复杂句式。

1、译文的准确性

例句一:

Ever since Harry had come home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Uncle Vernon had

been treating him like a bomb that might go off at any moment, because Harry Potter

wasn't a normal boy.

译文:自从哈利放暑假回家,弗农姨父一直把他当作一颗定时炸弹看待,因

为哈利不是个正常的孩子(马爱新译)。

细读译文,如果哈利果真如"定时炸弹"一般"定时"惹麻烦的话,那么德

思礼一家反而不必时刻警惕着哈利了。因此笔者试译如下:

自从哈利回到德思礼家过暑假,弗农姨父就视他如一颗炸弹,好像随时都会

爆炸,因为哈利波特并不是个正常的孩子。

2、译文的简洁性

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当翻译一些长句时,通常需将长句进行拆译。那么在

面对小读者时,我们更应该为他们扫平理解作品内容的障碍,保障译文的简洁性。

例句二:

He missed the castle, with its secret passageways and ghosts, his classes (though

perhaps not Snape, the Potions master), the mail arriving by owl, eating banquets in

the Great Hall, sleeping in his four-poster bed in the tower dormitory, visiting the

gamekeeper, Hagrid, in his cabin next to the Forbidden Forest in the grounds, and,

especially, Quidditch,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n the wizarding world (six tall goal

posts, four flying balls, and fourteen players on the broomsticks).

译文:他想念那个城堡,那些秘密通道和幽灵鬼怪,想念他的课程(也许除

了魔药老师斯内普的课),还有猫头鹰捎来的信件、大礼堂的宴会,想念他宿舍

楼里的四柱床,想念禁林边上那件小木屋和狩猎场看守海格,更想念魁地奇球-

-魔法世界里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六根高高的门柱、四只会飞的球、十四名骑着

扫帚的球员)(马爱新译)。

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长句,同时还要注意哈利所想念的一系列事物: 前半

句castle、classes、mail等等都是名词,而之后又是一些含有动词含义的事情诸

如 eating banquets、sleeping in his four-poster bed、visiting the gamekeeper。但是

译文中并没有做任何处理,直接将长句原封不动译地为一句话,还将eating、

sleeping以及visiting直接省略不译。笔者认为在翻译时应该对这一长句进行拆

译,并试译如下:

他想念有秘道和幽灵的学院城堡,想念那些魔法课程(这也许除了斯内普老

师的魔药课),还有猫头鹰送来的信件。他真想在大厅里吃大餐,睡在塔楼宿舍

有四根帷柱的床上,去禁林旁空地的小屋拜访猎场守护员海格。当然哈利最想念

的还要数魁地奇--魔法世界最流行的运动(6根高耸的门柱,4只不停飞舞的

球还有14名骑着扫帚的球员)。

3、译文的童趣性

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我们要尽可能保持原文中的童趣,这样更能引起儿童

的共鸣。

例句三:

He missed Hogwarts so much it was like having a constant stomachache.

译文:他真想念霍格华兹,想得五脏六腑都发痛(马爱新译)。

原意为哈利太想念霍格华兹学校了,这种感觉就像是得了持续胃痛一样。可

如果要这样翻译的话,读者可能会觉得哈利的胃不好。因此译者马爱新女士对这

句话进行了改译,改译后可以帮助目标读者获得更具体生动的感觉,更能理解原

文的含义。同时这种说法也更符合儿童的语言特色,保留了作品的童趣性。

(二)文化特色层面

《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与凯尔特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很多目标读者对

其中的文化概念更是相当不熟悉。因此在做翻译时,译者要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

特色。

例句四:

All Harry's spellbooks, his wand, robes, cauldron, and top-of-the- line Nimbus

Two Thousand broomstick had been locked in a cupboard under the stairs by Uncle

Vernon the instant Harry had come home.

译文:哈利刚一到家,弗农姨父就把他的咒语书、魔杖、长袍、坩埚和最高

级的光轮2000锁进了楼梯下那个又小又暗的柜子里(马爱新译)。

根据Kernerman English Multilingual Dictionary ,cauldron的含义为a large

deep pot (used especially by withes) for boiling things in。因此它是指巫师世界巫师

们用来制作魔药的工具,通常为深底的圆形锅。而译文中则译为"坩埚",这对

儿童读者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生僻词。首先小读者们知道这两字的发音,这个物

品的功能或形状吗?如果解决不了这几个问题,那么显然坩埚这个译法是不合适

的。另外其他版本还有将其译作釜或大釜的,但是这样的译法也不能解决上面提

出的几个问题。为了让更易理解这个"新鲜词",笔者试译:

哈利刚一到家,弗农姨父就把他的魔法书,魔杖,校袍,制药圆锅还有最顶

级的光轮2000扫帚都锁在楼梯下的橱柜里了。

四、结语

儿童文学作品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其他的文学作品

翻译的不同。因此在做翻译时,译者的读者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提出在儿

童文学翻译中,译作的语言应该遵循译入语的语言习惯,而文化元素则应保留原

文中的特色这一翻译策略。并就此从词句层面和文化元素两个层面评议了《哈利

波特与密室》第一章的译文,讨论了读者意识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只有在翻译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点理念,才能保证译文的质量,译出一部深受儿

童喜爱的作品。

参考文献:

J. K. Rowling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New York: Scholastic

Inc., 1998

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

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邓红顺《儿童文学翻译策略讨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郭一天《读者意识刍议》军事记者,2005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消失了一个赛季后,2012年,剑桥天体物理学女博士鲍威尔重返跳台。

就像大爆炸后,宇宙大尺度结构胚胎从极早期物质随机涨落,到跟随引力绕星系团中心高速运动经历了极其漫长的时间,保持惯性容易,而克服静止重新运动很难。这条普适自然规律也应验于鲍威尔的再次启动,她失败了。

“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斯塔西·鲍威尔的这个星期三过得有点失望,她止步于奥运会首轮10米跳台预赛,失去了前往半决赛的机会。”

这是《剑桥学人报》关于斯塔西·鲍威尔奥运报道的第一句话。8月9目的女子10米跳台预赛中,鲍威尔五跳出现两跳失误,只得到了287.30分,位居第20名。

跳水是一项“瞬间运动”,接受媒体采访时,鲍威尔用“残酷”来形容这一特质。和她研究的有136亿岁高龄、老得近乎永恒的银河系比,跳水确实太残酷了。“毫秒之间,一切都被改变。”她说。

“如果我的第二跳起跳后踢腿晚十分之一秒,我就可以进半决赛。跳水就是这么不容喘息。”仅仅因为早了十分之一秒,她与家门口的半决赛失之交臂。代表16900名同学出征的鲍威尔懊恼不已。“训练中我的表现远比比赛时好得多,这是为什么?我快被自己气死了。”

尽管跳水运动员鲍威尔在周三运气不佳,天体物理学家鲍威尔却在当天中了头彩。跳水失败当天,她被通知自己的博士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这意味着我的论文会为未来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参考,所以尽管跳水搞砸了,我至少还有个依傍。”她打趣道。

她没有因为跳水失败从而安心研究她的星星,这不是她的性格。天体物理学博士毕业后,她打算继续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另外,还想当飞行员。但不管专注于哪个奇异的领域,对鲍威尔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知道自己已经跳下10米跳台,三周半转体一路向下,没有任何水花飞溅的感觉!”

篇4

葛瑞汉的中国学研究主要涉及对宋学家程氏二兄弟的哲学思想和对中国古代先秦哲学思想的研究。他在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作有《中国两位哲学家:程明道与程伊川》(1958)、《理性与自然》(1985)、《中国哲学与哲学文献研究》(1986)、《阴阳与关联思维的本质》(1986)、《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1989)、《理性中的非理性》(1992)。除对古代中国哲学的精湛研究外,葛瑞汉还热心于翻译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与古典诗词,出版了大量高质量的译作,最具代表性的有《庄子·内七篇和外篇选》(1981)、《列子译注》(1960)、《晚唐诗》(1965)、《西湖诗选》(1987)。

葛瑞汉对宋学家程颢(程明道)、程本文由收集整理颐(程伊川)的哲学思想很有研究。他在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对这两位著名哲学家的思想产生浓厚兴趣,后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葛瑞汉1953年6月向伦敦大学提交其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两位哲学家:程明道与程伊川》,后又得到亚非学院的资助于1954-1955年在香港和日本游学一年。获得新资料后,葛瑞汉重新对博士论文初稿进行了修改,所成专著于1958年在英国正式出版。这本书为那些初次遇到中国十一世纪哲学思想挑战的学子们标明了起点,成为致力于这一思想研究领域的东西方学者的必读文献。该书以西方学者特有的视角,对二程的理学思想作了精湛研究。其特点有三:一是分疏了程明道与程伊川的理学范畴体系,阐明了这些范畴的意蕴;二是考究了程明道与程伊川哲学的源流,揭示了两种哲学的特质;三是比较了中国与欧洲哲学之异同,突出了二者之“异”。这部书不仅对新儒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作为研究北宋时期程明道、程伊川两位哲学家思想的最清晰、最全面的英文文献,至今仍然保持着其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葛瑞汉最为重要的汉学名著是《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该书从西方学者的视野出发,全面诠释了从孔子到荀子中国古代各家学派的哲学思想。中国学者李学勤在《论道者》中文版代序中指出的:在此之前,英国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生主要从卜德教授的英译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得到有关中国哲学研究的材料,《论道者》的出版改变了这一窘迫状况。《论道者》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天命秩序的崩溃”,葛瑞汉论述了孔子、墨子、杨朱学派、惠施与公孙龙等中国古代各家学派的思想;第二部分为“从社会危机到形而上学危机:天人相分”,葛瑞汉首先论述了从孔子到孟子时期的政府、人性问题和儒家两部经典《大学》与《中庸》,其次论述了从墨子到后墨:理性功利原则的道德再锤炼;最后论述了从杨朱学派到道家庄子返归自然以顺天的哲学思想。第三部分名为“天人分途”,分别论述了道家老子、儒家荀子和法家不同的治国理念,并对世袭君主制进行了批判,对中国无政府主义问题和道家《庄子》的原始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评述。第四部分“帝国与天人的再统一”,论述了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周易等中国古代宇宙论,分析了杂家学说及其儒学的胜利。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22-02

博士生教育是继硕士生教育之后的更高一级教育,它是高等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的地位高低、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其他层次教育的发展,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

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博士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我国2000~2009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统计(不含军事学)如图1所示[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由2000年的11383人增加至2009年的49698人,10年间增加了4.37倍。随着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确保其培养质量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这个四个国家的博士生培养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德、英、美、日等国博士生培养特点概述

1.德国博士生培养

早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大学以其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体系闻名世界。德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初期以“师徒式”为主,它强调师徒间的人格、情感和学业继承关系,是一种研究型的博士生教育形式。德国在采用“师徒式”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还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如:在博士生录取上严把关、博士论文必须达到出版水平、全院教授集体把关博士评审和口试考察博士生的全面知识等基础要求[3]。另外,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德国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如引入了现代的结构化管理模式和建立研究生院,这对增加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及更新培养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4]。

2.英国博士生培养

长期以来,英国博士生教育以精英教育顶上的皇冠而著称于世,英国是欧洲最早迈出博士生教育改革步伐的国家,继承了德国哲学博士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英国博士培养改革传统的“师徒式”模式,以研究生院、博士训练中心以及高校与多方机构紧密合作等组织形式进行博士生培养[5-6]。此外,英国博士培养改革以雇主需求为导向,博士生培养更注重应用能力、与就业相关的可迁移性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6]。

3.美国博士生培养

“专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产生于美国工业革命时期,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是一种教学―科研型模式,实现了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上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协作式”博士生培养模式建立在专业式基础上的,它是一种教学―科研―生产结合型的模式,它是现代新科技革命以及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一体化、协作化的产物,体现了大学、科研机构与社会在更深、更高层次上的密切关系。

美国的博士生培养是在借鉴和移植“欧洲模式”的基础上经改革创新而形成的博士生培养方式,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和效仿的成功典范[7]。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借鉴德国“学徒式”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生院制度,使博士生培养趋于结构化;实行导师制与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即博士生除了获得第一导师的指导之外,还会得到博士论文指导委员会其他成员的指导,使博士生指导实践趋于结构化[8]。

4.日本博士生培养

日本的博士生教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日本博士生培养引进了德国的“师徒式”和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度,同时也发展了“产官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研究室”为主的教育科研模式,逐步形成了“师徒式”、“专业式”、“协作式”等培养模式相互融合的创新模式。日本的博士生培养注重通过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展博士生的科研实践活动,通过研究项目培养博士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9-10]。

二、德、英、美、日博士生培养的启示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博士生培养的特色及改革,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有以下方面的启示:

1.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

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最初借鉴德国“师徒式”培养模式,主要以单一的导师培养模式为主,即一个博导带若干个博士生,这种培养模式的益处在于导师的责任明确,但随着现代学科领域的迅速发展,新学科、新专业不断出现的同时,交叉学科也在增多,很多创造性成果往往会出现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导师能具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博士生的指导与培养单靠博导一人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应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吸收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人员,共同协作指导,形成学术梯队稳定和科研环境宽松的研究小组[10-11]。

2.采取多样化的博士培养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博士培养包括多种类型:研究型博士、专业博士、工程博士、项目博士和新路径博士等多种博士学位类型,其中专业博士、工程博士、项目博士和新路径博士等类型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具备很高的实践水平和职业技能,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不同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博士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博士和专业博士,其中研究型博士生是我国博士生培养的重点,到2009年末98%是研究型博士。可见我国的博士类型比较单一,培养的博士过分强调学术性、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国要采取多样化的博士培养类型,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发展的趋势[5,8]。

3.强化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博士生培养的一个共同点是都以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能力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同样强调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最终目标,但是在原创性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可以从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学位论文保障体系、健全淘汰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方面来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创新能力。[12-14]

参考文献: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我国历年学位授予情况统计图[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http://,2014-8-30.

[3]陈洪捷.德国哲学博士“博”在哪里?――基于20世纪初哲学院《博士培养条例》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74-77.

[4]陈正.德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国外研究生教育,

2012,6(1):53-57.

[5]许明.近年来英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57-61.

[6]褚艾晶.以雇主需求为导向的英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69-73.

[7]孙希.美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

2007,1(2):48-52.

[8]沈文钦,王东芳.从欧洲模式到美国模式:欧洲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8):69-74.

[9].中美日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J].石油教育,2011,

(6):50-53.

[10]张晓瀛,马东堂.日本国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57-59.

[11]徐瑞华.我国博士教育培养模式:借鉴欧美形似而神不似[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86-90.

[12]吴爱样,禹智潭.以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为契机努力提高我省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篇6

一、前言

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直接反映着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文明得以昌盛、民族得以自立的首要保障。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竞争,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作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培养方式自身的创新与优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研究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及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借鉴欧美及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探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二、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及其特点

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下面就世界上几个教育大国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1.美国

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设置广泛的学分,学分可以积累、储存和转移,并在各学习领域、各高等院校和若干年内自由流通,由此促进各校在教学上的竞争。这种充分利用市场原则的模式,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适应性强,有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等。目前,美国研究生的培养还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不仅设有哲学博士学位还设有专业博士学位,形成了研究型博士和专家型博士培养并重的新模式。美国高校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使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博士生指导方式上则实行导师与学科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制度,这就非常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培养,学生也可吸取不同导师的知识与经验,开启思路。

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以学习课程为主。学校对课程的选修范围、内容、深度都有一定的规定。硕士生的前半年或第一年不定指导教师和研究方向,只上基础课,由系指定一位教授兼任研究生顾问教师跟踪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并在课程选择、学习期限乃至导师选定等问题上向研究生提出建议。半年或一年后硕士生可以自己选定一位教授作导师,并由该导师与其他3—4名教师一起组成一个硕士生指导委员会,负责对这位硕士生的指导,主持有关课程的考试,检查论文完成情况。美国博士研究生也要学习课程,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并要求掌握两门外语。博士生在选择导师和进入论文阶段之间,必须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考试,由各系资格考试委员会组织。考试通过后,博士生方可开始博士论文撰写工作,同时获“博士学位候选人”称号。

美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研究生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在10%—15%,著名大学可达30%—40%。美国的研究生在录取后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期末考试成绩仅占总分的一部分,平时的考查十分普遍,如学生课堂的口头报告表现、研讨课上的表现都要计算成绩。美国研究生导师十分重视研究生论文答辩,认为应严肃对待学术研究,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要求学生。相比之下,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过分注重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轻视学习过程的考查。只有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采用双盲评审和导师回避制度,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英国

英国高校招收的研究生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授课类型的,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多为硕士研究生层次。另一种是研究类型的,以实际研究为主要方式,主要面向博士生层次。

英国的硕士学制一般是一至两年,学习方式可以是选读硕士学位课程,也可以是进行科研工作。考试合格,或提供论文,亦或两者兼有,皆可授予硕士学位。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并不一定要求具有硕士学位,往往可以直接攻读,学制一般为3年。如已获得硕士学位,则博士学习期限可缩短为2年。博士生入学只需本人申请和教授推荐,不需要参加正式考试,待批准之后就可以办理入学手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科研工作,不需要读任何课程。一般情况下,博士生入学满3年即可申请博士论文答辩,不会拖延。

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宽进严出。无论本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只要具备本科学历并拥有学士学位,经大学有关部门审查,获得入学资格的机会是比较大的。英国高校对全日制和业余制的学生实行同一标准要求。英国本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全日制和业余制这两种不同的就读方式中进行转换。英国各大学都设有不同比率的淘汰率,因此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要少于入学人数。

3.德国

德国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曾是各国效仿的楷模,影响了世界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制”为核心,突出强调了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以培养学术型博士生为主要目标。该培养模式一直不太重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也没有对学分的严格要求。在教学上几乎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而更重视讨论、实验等独立环节和实践训练等方面,实验室和讲座制被广泛地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研究技能。

近来,在保留传统学位体制的同时,德国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学位制度。德国实行的学分制无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现在考试的严格上,学生可以不上课,但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德国允许高等学院的毕业生进入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教育则没有明确的年限规定,在取得博士生资格后,博士生按其科研计划开始工作,直至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德国博士生的培养特点鲜明。在培养目标上,博士学位是唯一的高级学位,博士生培养具有学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职能。在培养方式上,没有专门的研究生课程,坚持采用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在组织形式上,不设专职管理机构,有关事宜均由系级兼职委员会按有关法律和规则办理。另外,校外科研机构也承担一定量的博士生培养工作,但必须与高等学校合作才能完成博士生教育的全过程。

4.日本

日本对硕士生侧重于通过课程来进行培养,对博士生则侧重于通过科研来进行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皆实行讲座制度。讲座一般由1名教授主持,另配备1名助理教授和2名助教,其主要任务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带领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讲座制度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博士生还需协助指导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对课程学习则没有很高的要求。

在日本,博士学位分为课程博士和论文博士两种。课程博士是脱产学习的博士研究生,一般需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再学习三年。学习期间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并撰写课题论文。论文博士则是在职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完成论文,提出申请学位,经听取有关讲座并进行考试和论文答辩通过后,授予的博士学位。日本吸收了美国学分制的优点,但没有照搬美国学分制的模式。日本学分制规定提前修满总学分也允许毕业。另外,为促进大学间的交流、协作、谋求教学内容的充实及多样化,日本还实行了“学分互换制”,有效地加强了大学间的交流。

在日本,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是分离的。研究生可以是硕士或博士课程毕业,但毕业不等于取得学位。日本的学位授予极其严格,尤其是博士学位的授予非常困难,必须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日本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培养模式多实行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或深入企业进行科学研究,重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2)学位论文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工作,并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3)研究生教育的组织管理实行产官学一体化的模式,在管理和培养上研究生院与国立、公立及民间科研机构共同进行。

三、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发展趋势

1.多样化

(1)培养目标多样化。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主要有:①培养具有从事严谨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层次研究人才;②培养在社会中各行各业中能够发挥多方面专项技能的高水平职业人才;③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除继续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输送大批教学、科研工作者外,还肩负着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各国更加注重培养交叉学科、跨文化和跨领域等各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层次多样化。为适应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要求,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在研究生培养中划分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培养层次的研究生制定出不同的培养目标,而且这种培养层次分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一种主要潮流。例如,美国授予的博士层次有哲学博士、专业博士和文科博士之分,硕士层次有哲学硕士、专业硕士之分;英国授予的有哲学硕士和专业硕士、哲学博士和高级博士之别。

(3)培养方式多样化。为适应当今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需求,国内外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国际上比较盛行的培养方式有:①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淡化导师对学生鉴定方面的“一言堂”的权威;②研究生培养采用完全学分制,只要修完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就可以取得相应的硕士或博士学位;③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课题为组织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网络研究生院培养模式,这是由丹麦的阿尔堡大学首创的。

2.弹性化

(1)入学资格弹性化。随着高等教育向“正规生”以外的各类人士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强,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研究生在同一领域的修业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因此,改变以往单一的研究生入学选拔考试,针对不同的研究生培养对象采取弹性选拔制度势在必行。建立一套新型的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入学考评制度,在该项考评制度中,注重考察研究生从事科研和工程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强调研究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科研创新潜能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入学资格的自由度提高和入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学习年限弹性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在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缩短研究生学习年限的趋势。例如,在英国,2年制的MBA培养模式已逐渐被10—21个月不等的学习年限所取代,并且,一年制的MBA培养模式目前在欧洲已很常见。在日本,研究生的修业年限通常是硕士2年、博士4年,有些成绩优秀者最短3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含硕士课程)。

(3)学习方式弹性化。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研究生教育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全日制这一方式了,部分时间制和各种远程教育计划已在社会中逐渐盛行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例如,在英国,半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生的数量已经是全日制学生的一倍。

(4)学位授予弹性化。过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中,通常以论文形式取得研究生学位。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学位授予方式也有了新的方式的引入。例如,在英国,有一定数量的商学院直接将学生在公司里承担的课题项目作为研究生学位要求,并且目前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一定范围内通行的标准。

四、我国对国外研究生教育经验的借鉴与研究生教改措施

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有千秋,但共性的东西依然存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我们借鉴国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改革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先考虑的重要原则。

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我们看到中国现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为实践科学发展,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向前迈进,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1.服务社会,科学培养人才

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均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为了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重新调整后的专业,有利于较宽口径培养研究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加强了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了学科优势和特色,保证和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自2009年起,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决定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自1981年才实施学位条例,起步较晚,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学位制度的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中过于偏学术性轻应用性,过分强调传统学科、基础学科而忽视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问题,会逐步得到纠正。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今后研究生教育还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改革研究生招生办法

研究生招生办法大致分为资格式和考试式两大类。美国和德国、法国是资格式招生的代表国家;前苏联、日本与我国则采取考试式的研究生招生办法。从我国执行考试制度至今,在研究生招生中确实存在一些弊端。考试过分强调了考生的应试能力,不能反映考生的全面素质,尤其是考生的研究能力。从招生单位来讲,缺乏自,国家在宏观控制上也显得被动。另外,凡是大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都能报考研究生,使考务工作量骤增。结合国外情况,应该吸取先进的经验,改革招生工作制度。完全的国家计划应逐步向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过渡。各招生单位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为考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在招生过程中,应该对考生的基本素质给予较多的关注,要着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科研及逻辑思辨能力。根据国情,采取“资格式”和“考试式”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3.大力推行研究生淘汰制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具有“严出”的特点,研究生淘汰率很高,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将大大少于入学人数。然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一些高校实行的中期筛选、学位论文答辩,基本上是走过场,无法保证学生的质量。高校必须对这种缺乏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代之以淘汰制。国外的经验表明,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淘汰制显得更加必要。

4.坚持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

以德国为代表,导师负责的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其特点和长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弊端。可以借鉴美日等国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专业教研(研究)室教师集体的作用,组成梯队,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法,较好地克服导师负责制的不足和缺陷。

5.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容,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设备先进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让学生获得最新的资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硬环境的营造是培养创新人才必备的条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学生自主发展意识越来越强、自由空间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还应用新的人才观念和标准评价学生,建立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学术环境和心理环境等软环境。

6.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

在与世界教育强国的比较之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差距。我国应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出国留学,分享国际教育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生计划的机遇,积极选送优秀研究生赴海外留学,同时还应鼓励利用多种途径招收国外的优秀大学生读研究生;另一方面,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的同时引进优秀研究生导师,进行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以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逐步国际化。

针对我国研究生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强、现行学位制度难以国际化和全球化、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可以加大研究生的国际流和合作,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习年限、学位制度等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逐步实现国际融合。

篇7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90-02

提升研究水平、培育创新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英国较早迈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步伐,十分重视培育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具有国际水准的培养范式,尤其是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世界典范。所以,英国研究生教育对完善我国研究生创新和实践培养机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英国研究生教育历史

英国研究生教育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二战以前的萌芽与摸索阶段。19世纪初,英国仿效德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和“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开始研究生教育改革,先后经历了接受、忽视、规范阶段。在萌芽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形同虚设、不成体系,研究生不用住校、答辩和考试,只需注册并交清学费就获准毕业和获得学位。19世纪末,政府开始承担研究生教育经费,大学开始重视研究生培养,并通过推行奖学金制度和学位条例改革吸引国内外学生,从而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第二时期是二战以后的深化改革阶段。在这一时期,英国政府成立了管理研究生教育的教育与科学部并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逐渐形成了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培育研究生的多元化格局,培养模式也日益丰富,除了学术型研究生之外,出现了修课式研究生,整个研究生管理体制日臻完善。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因政府削减教育经费而有所延缓。直到20世纪90年代,“罗素盟校”成立和“迪尔英报告”出台,再次掀起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浪潮,政府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监督制度和简化签证手续,大学纷纷成立研究生院,采用学分累积及转换制度,积极开办国际化课程,加强国际交流,推行校企联合,最终有效推动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大大提升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二、英国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英国始终将培养研究能力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从学术道德、课程设置,到论文写作的环环相扣、实用高效的培养体系。

1.严谨学风下的培养模式多元化。大学的院系一般有专门用于检测学生论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数据库,各学院也会介绍相关学科的学术写作和规范,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相应学术写作规则和道德规范。培养模式也很丰富,其中,硕士分为授课和研究式两种。授课式硕士又分为转换和发展硕士。转换硕士是本硕专业不一致的学生,发展硕士是本硕专业一致的学生,修业均为一年。研究式硕士是在授课式硕士生毕业后继续学术深造的硕士。博士生包括哲学博士和论著类哲学博士,后者主要针对高校内部教职员工和校友。博士注册九个学期后就可以申请答辩,获得学位一般需要2-7年,约有1/3不能按时获得学位。

2.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英国大学针对不同社会需求预设不同研究生培养目标。硕士层面包括应用型的授课式硕士和创新研究的研究式硕士。博士需要具备独立的理论归纳、总结和创新能力;大学和科研机构一般都要求研究生参与实际教学和研究工作,并通过开设大量新课,扩大学生知识面。

3.考核制度健全。英国研究生教育考核包括教育机构和政府考核。教育机构进行课程和论文考核。在课程考核中,首先开设方法论课程,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每门硕士课程由平时作业(或小论文)+课程组成,要求两部分成绩都必须达到一个分数线,课程考核实行淘汰制,没有补考,不合格就失去学位。但是课时不多,大量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像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生一门课一周两课时,一次一节,分别用于讲授或讨论,每门课由专业团队轮流上课,保证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至于博士,大学每年组织考察团考核博士生的“检定报告”,考核失败的博士生将被淘汰;在论文考核方面,授课式硕士论文重点考察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无学术创新要求,研究式硕士则要求学位论文的理论创新。博士论文被要求显示理论验证、理解、组织、整合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导师要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加以评价,并聘请两名或两名以上相关领域教授(一般是校外和校内相关领域各一位学者)对毕业论文加以考核,博士生再通过答辩后才能获得学位。政府每4~5年对高校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科研经费进行评估,评估分为7个等级,3分以上的才能得到基金经费资助。

4.学术交流频繁。教育机构一般通过学术讲座来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比如在萨塞克斯大学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各系每周都有两个小时的学术讲座,一般邀请来自国内外名校的学者就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理论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使学术讲座成为催生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孵化器。与此同时,各系的研究生每周还有讨论会,一般安排在午餐时间,有专业教师到场指导,通过交流各具特色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有效地开拓了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和提升了研究水平,一些导师还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5.严格导师制度。英国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能力和培养研究生创新的能力,一般要求导师的学科背景良好,拥有一定学术职务,所授课程被学生普遍接受;指导方式一般实行导师和助理双辅导制,导师一般1~2周与学生见面一次,主要负责确定学生课题,指导研究生展开研究的关键性和方向性问题,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审定和评价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水平。像萨塞克斯大学,博士管理还实行双导师制,博士生一般都有主导师和副导师。为了监督导师工作,学校还配备了第三方监督员。

5.注重教育的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初,各大学纷纷采取措施,吸引世界各国优秀学生,甚至还提供了大量的“海外研究生奖学金”。目前,在英国就读的全日制研究生中有32%来自海外,而在萨塞克斯大学,这个比例高达50%以上。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英国对留学生采取了高额收费制度,甚至一些著名大学因为申请的学生太多,他们还向外国留学生收取板凳费,像剑桥大学甚至还向学生收取管理费、导师指导费等,结果导致国际学生人数减少。相反,来自中国的一些富裕家庭的留学却在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留学生的声誉,也滋长了一些英国高校师生之间请客送礼的不良风气。

6.教学研究的软硬件设施十分到位。英国的许多大学十分注重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像萨塞克斯大学就花费大量的投入用于优化教学与研究设施,其中,学校能基本保证每位博士生有公用办公桌、电脑,在博士生办公室配有电话、打印机,硕士生也有专门的公共自习室,教学楼每一层都有资料复印与扫描室;学校所有电脑都由IT部门通过网络统一负责管理全校网络资源,负责安装和维修电脑软件;校内正式员工和学生只需到IT部门申请一个账号,就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学校的任何一台电脑,打开自己的私人资源;每个教师都有独立的空间大小和办公设施一致的办公间,办公间都配备电脑、电话、一体机和少量桌和椅子,但是,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绝不奢华,突出了节能、环保、实用、便捷和舒适等理念。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网络文献数据库,除了最小开放日,一般24小时开放,各系的科研秘书服务也十分到位,每天都会将科研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师生。

三、英国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1.积极争取各项经费,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政府要通过定期监督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打破依赖政府财政支付的单一模式,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弥补高校研究生经费的巨大缺口,但是,要注重引资的内涵能力,摒弃打着集资旗号,以钱卖学位、以权换学位的不良风气。以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的生活费为例,该校硕士生的生活费是每月以奖学金的名义仅发放300元左右给部分硕士生,调剂学生甚至没有这部分奖学金,博士按照国家规定,一月也只有1000元。结果导致许多学生迫于生计外出打工赚钱,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科研能力。所以,高校必须要加强与社会联系,争取社会投资,以改善经费不足困境。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范管理和严谨治学,规范对全日制、成人学历研究生实行统一的学分、课程和教学标准要求,引入淘汰率,提高生源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完善和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化招生、课程学习、考试、学位论文以及答辩等培养环节;改善科研的软硬件设施。

3.完善研究生导师制。规范导师选聘制度,实施公正合理、制度透明的导师竞聘上岗制度,聘任人品好、研究水平高和对学生指导能力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去行政化,赋予导师和学生自主双向选择的权利,改善师生研究环境,提供完善的办公设施,建立导师组,弥补单一导师制的知识局限性,使研究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建立导师观察团监督导师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

4.加强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研究。开设体现国际观点的国际课程,拓展学生研究视野;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给研究生作相关学术报告,提升研究生学识水平;争取和投入大量经费,鼓励导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界交流、承担国际合作项目,扩大国际影响;积极招收国外学生,同时鼓励国内研究生去国外留学。

篇8

1916年11月11日,贝德福德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Missouri)的一个绸布商人家庭。1934年毕业于密苏里州圣约瑟夫(St. Joseph, Missouri)的Benton高中。毕业之后,他即在当地的圣约瑟夫新闻报社(St. Joseph New Press Gazette)做了3年的全职员工。在报社工作的期间,有一次在网球场上碰到一位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孩,正是这位女孩的激发,促使他考入了当地的一所专科学校。1938年,他离开了圣约瑟夫考入了新奥尔良(New Orleans)的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分别于1940年和1947年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接着又一鼓作气,于1950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贝德福德还于1947年在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获取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贝德福德开始进入教育领域。1950~1953年,他在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任助理教授与副教授;1954年2月1日,他以副教授的身份加盟到伊利诺伊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教师队伍;1969年,他被任命为韦尔斯・鲍威尔教授(Weldon Powell Professor);1974年,他又获得一项荣誉,被任命为会计和工商管理亚瑟・扬教授(Arthur You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Accountancy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并拥有这个头衔直到1987年从伊利诺伊大学退休。

贝德福德在业余时间喜欢旅游、游泳、散步和打高尔夫球。1987年11月26日,贝德福德在加利福利亚家中去世,终年71岁。

二、理论与实务的主要贡献

在伊利诺伊大学期间,他担任了许多委员会的工作:1978~1979年,任哲学博士学位授予委员会(Ph.D. Grants Committee)和战略目标委员会(Long-Range Objectives Committee)的委员;1980年,任校杰出贡献奖评选委员会(Distinguished Awards Committee)委员;1983~1984年,任咨询委员会主席、哲学博士考试委员会(Ph.D. Examination Committee)主席;1985~1986年,任副校长学术助理;1986~1987年,任会计部门职业程序协调员;1986~1987年,任教育政策委员会主席。贝德福德在1974~1981年任会计系主任期间,他在推动由三个组织联合创立的四个命名教授职位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贝德福德致力于会计理论研究与思想传播工作。作为一个教育家,他在伊利诺伊大学担任了50多个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委员,并且担任了国外多所大学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1954年贝德福德加盟伊利诺伊大学以后,他先后被大约100所大学或学院邀请作客座教授,并曾发表了250多次专业讲座。1986年8月11~13日,在加拿大安大略金斯敦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in Kingston, Ontario, Canada)举行的第七届会计学史学家的年会上,时年七十高龄的贝德福德作为会计名人堂成员代表,还曾与西德尼・戴维森(Sidney Davidson)和菲利普・路易・德弗利斯(Philip Leroy Defliese)一起受邀与会担当主讲人。

1957~1969年间,他任McGraw-Hill图书出版公司的会计专业学术顾问;1979~1981年,任《审计、财务与会计杂志》(The Journal of Auditing, Finance, and Accounting)编辑部的顾问;1986年以来,任《香港企业管理杂志》(Hong Kong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贝德福德在专业组织中也表现得非常活跃且担任过众多职务。1978年,任会计学院联盟(Federation of Schools of Accountancy)的主席;1961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简称AAA)副主席,1969~1970年间任主席,并兼职于其多个委员会,如会计框架结构和会计内容体系研究小组等;在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countants,简称NAA)中,1962年任理事,1979~1980年任副主席,1981~1984年任执行委员会(NAA's Executive Committee)委员;1980年任全国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Education)主席,其间完成著名的研究报告―《未来会计教育:准备扩展的会计职业》(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Preparing for the Expanding Profession,亦称“贝德福德委员会报告”);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中,1971~1974年任理事,1974~1977年任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成员。

贝德福德亦任一系列组织委员会成员。1969~1970年,任美国国内税收署贸易专家咨询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成员;1972~1974年任会计研究协会(Accoun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委员;1978~1980年任财务会计基础委员会的理事;1984~1987年是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Illinois Wesleyan University)董事会董事。

贝德福德一生获得众多奖项。其中1976年,获得企业信息专家奖;1980年,获得美国会计学会(AAA)的杰出会计教育者奖;1981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卓越的校友奖;1986年,获得伊利诺伊注册会计师协会奖;1987年,获得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优秀奖。

此外,他还获得许多其他职业荣誉奖。1963年,获得杜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优秀男毕业生奖(School of Business Outstanding Alumnus);1970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杰出服务奖(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1972年,被评为富布莱特杰出学者(Fulbright Scholar);1973年,评成为伊利诺伊大学优秀学者;1976年,获得全国性优秀大学生荣誉组织贝塔・阿尔法・普赛(Bete Alpha Psi)的成员资格;1981年,获得俄亥俄州立优秀大学生荣誉组织贝塔・阿尔法・普赛(Bete Alpha Psi)的资格。此外,他还是贝塔・阿尔法・普赛基金奖(Bete Alpha Psi Foundation)和贝塔・格玛・普赛奖(Beta Gamma Sigma)的成员。

1983年,伊利诺伊大学为了鼓励和支持对会计及相关领域基本理论与应用问题的研究,并加强研究结果对改进会计教育和实践工作,专门建立了伊利诺伊大学会计学研究中心(Office of Accounting Research),以纪念诺顿・莫尔・贝德福德(Norton Moore Bedford)和1978年入选美国会计名人堂(Accounting Hall of Fame)的另外一位著名会计学教授罗伯特•K •莫茨(Robert Kuhn Mautz),以表彰这两位在20世纪主导了会计学的教育学家和学者。

三、主要论著简析

贝德福德的一生,曾撰写了许多会计著作,发表了多篇会计学论文,对会计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先后独撰或合伙创作了70多篇论文、11本书,参编了34本书,写了20多份书评。

(一)主要著作简析

贝德福德的主要著作包括《管理控制系统》(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1984)、《会计手册》(Accountants Handbook,1970)、《高级会计:一种组织方式》(Advanced Accounting: An Organizational Approach,1961)等。贝德福德还有几本书被翻译成日语,包括《收益计量理论:会计的基本构架》(Incone Determination Theory:An Accounting Framework,1965)、《会计披露的延伸》(Extensions of Accounting Disclosure ,1973)、《社会变化中的会计展望》(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in a Changing Society ,1970)等。

《管理控制系统》(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是贝德福德影响较大的一部著作。该书由四部分所组成。第一部分,讲述管理控制的性质,管理控制与组织行为、策略、信息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了管理系统的要素;第三部分,介绍管理控制的程序、计划、衡量标准和激励措施;第四部分,引用案例分析特殊情况的管理控制,如跨国公司和非盈利组织的管理控制情况。这本书适用于管理会计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

(二)主要报告简析

1983年,在美国有关研究机构了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研究报告后,美国会计学会(AAA)专门成立了一个由贝德福德(Norton Bedford)教授领导的名为“未来会计教育结构、内容、范围委员会”的组织(这个委员会也曾称为“贝德福德委员会”),以对未来会计教育的目标进行专门研究,委员会的成员多数为会计教育界的杰出者,并包括了产业界、政府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

1986年,贝德福德委员会公布了一份名为《未来会计教育:准备扩展的会计职业》(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Preparing for the Expanding Profession)的报告,在这份被称为“贝德福德委员会报告”的著名文献中,对当时的会计教育作了严厉批评,指出当时五十年不变的会计教育课程,已不再适用于未来会计专业发展的需要,会计实务和会计课程的差距越来越大。

篇9

1899年6月25 日,莫斯出生于芝加哥的伊利诺伊(Chicago,Illinois)。1921年和1924年分别在密执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取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并取得了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资格。

莫斯的职业生涯主要是在大学渡过的。1922年,开始在密执安大学做管理员;1924年,离开密执安大学,来到堪萨斯大学(he University of Kansas)任副教授;1925年,他又回到了密执安大学,一直到1930年。后来,任职于安提俄克学院(Antioch College)。与此同时,他一面任教,一面在密执安大学修习博士课程,并于1938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他从安提俄克学院辞职,来到加利福利西部的伯克利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erkeley)任副教授。1942年被评为教授,并在1946~1949年间任该校商学院的副主任。1954年,他从柏克来大学退休后,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下属的研究部门从事专门研究工作。1959~1960年,在研究所担当了主任;1960年。任研究所副主任,一直到1963年辞职。

1921年12月17日,莫斯与罗蒙・阿瑟・佛露(Norma Altha Fulllle)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小孩。由于其拥有非凡的音乐天份,他也是一位有相当水准的钢琴演奏家。1964年1月9日,莫斯因患癌症在加利福尼亚的斯坦福去世,享年64岁。

二、理论与实务的主要贡献

著名会计师威廉・安德鲁・佩顿(William Andrew Paton)对于莫斯选择会计作为一门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在密执安大学期间,他曾先后与佩顿和罗斯(1925~1930)一道同时就职于Kapok,Hurst and Dalton会计师事务所。

莫斯一直活跃于相关的学术机构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曾分别于1939年、1950年担任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简称AAA)的副主席、主席。与此同时,他也是美国会计学会(AAA)相关委员会的成员,如收入费用确认原则委员会等。此外,他对《会计评论》(Accounting Review)索引工作的编纂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先后主持编纂了1926

~1950年(此中包括1917~1925间的论文与会议论文)、1951~1955年以及1956~1962年间的论文主题索引。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中,他先后出任编辑委员会成员、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 ,1951~1954)成员、会计术语委员会的主席(1954)。他还是美国财务经理人协会(Financial Executives International,简称FEI)和加利福尼亚注册会计师协会(the California Society of CPAs)的会员。

因为莫斯在会计理论与实务方面的贡献,1960年,他获得了阿尔法・卡帕・普希会计奖(the Alpha Kappa Psi Foundation Accounting Award)。

莫斯的朋友们都认为,他虽然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但却是一个对工作非常富有激情的人。他授课的思路非常清晰,能使讲授的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在这一点上对他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思想非常保守的人,总是强烈地反对新事物。由于莫斯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人,因此许多会计人员都对其作品都不很满意。

莫斯的会计格言是:“折旧的本质并非资金来源”①。

三、主要论著简析

莫斯在世时,曾为专业报刊写了一些文章,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三份专门性的研究文献。

1937年,莫斯完成的博士论文“公用事业折旧原理”(Principles of Public-Utility Depreciation),后被美国会计学会(AAA)编入“专题研究报告”正式出版。该文献的出版,引起了一个基于贬值会计的讨论。他认为不管经营单位是否盈利,资产贬值无论何时都应考虑进去。他强调贬值是由于使用而导致的,而不是受物理环境的影响。

莫斯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这方面很感兴趣。1950年,他作为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主席向社会寻求支持,以便开展对这个问题的研究。1951年,AAA得到了一笔研究基金的支持,拉尔夫・琼斯(Ralph Jones)博士被任命为这个项目的主持人,莫斯与他密切合作,积极努力,终于在1956年完成了一项编序为AAA 的“第6号会计研究报告”的专题材料――《物价变动水平和资产负债表:基本观念和方法》(Price-Level Changes and Financial Statements: Basic Concepts and Methods),该书后由AAA正式出版发行。在这本书里,莫斯解释了如何根据物价变动水平来调整经营单位的财务状况。这项研究导致后来一系列会计公告的,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就有专门的“物价变动调整”公告,并把它作为传统财务会计的一项补充。

196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出版了莫斯所写的《现金流量分析和资金状况表》(Cash Flow’Analysis and the Funds Statement)一书。书中强调,现金流的多少不能仅仅作为提高经营单位净利润的手段,也不仅仅作为经营状况的一个补充说明;他认为资金状况应作为财务状况重点考察;同时他又指出资金作为全部资源的定义在考核资产状况时应被使用。这项研究引起了关于资金状况的讨论,同时也是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简称APB)1963年10月的第3号意见书――“基金来源与应用表”(APB Opinions No 3:The Statement of Source and Application of Funds)的基础。

此外,莫斯于1942年撰写的《基础会计》(Fundamentals of Accounting)以及1951年与George.B. Stenberg和William Niven合写的《初级会计》(Elementary Accounting)等书均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他对会计史也非常感兴趣,但刊于美国会计历史学家学会主办的《会计历史学家杂志》(Accounting Historians Journal)。1988年第2期上有关复式簿记起源和演变的论著则是他退休后留下的很少著作中的一本。

【参考文献】

[1] ,2005-12-25.

[3] Perry Mason, Sidney Davinson. Fundamentals of accounting. 3rd ed. Foundation Press, 1953.

[4] Perry Mason. Cash flow analysis and the funds statement. American Institute of CPAs, c1961.

[5] Perry Mason. et al. Elementary accounting .Foundation Press, 1951.

篇10

一、作为动态过程的技术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区别了四种类型的技术概念,即作为客体的技术,作为过程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以及作为意志的技术。关于作为过程的技术,米切姆曾提出,工程师注重制造的一面,社会科学家注重使用的一面,而传统的人类活动就划分为制造和使用两类。工程师认为技术的基础内容是发明和设计[CD2]制造的原初意识,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是生产和实用,技术的社会应用才是最重要的[1]。在此,米切姆已经把技术理解为包含发明、设计、生产、使用的不同阶段的过程。

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是国内较早探讨技术本质的学者之一,1981年11月,远德玉教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CD2]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过程论的观点。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把技术列为科学的一个层次是不妥当的,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技术与社会、生产、经济、哲学的关系[2]。1983年,远德玉教授又提出,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3]。1984年10月,远德玉教授向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原始时代、工匠时代和近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是由于技术形态的不同引起的;不同时期人们侧重于技术的某一形态,便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理解。在1986年出版的《论技术》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证了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思想,并把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了三方面的概括:技术是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转化、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是技术软件与技术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4]。2003年,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一文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过程又增加了一条概括,即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目的性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相应的手段也在变化,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变化[5]。

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理解技术本质属性的关键。在《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一文中,笔者从技术目的实现的过程性与技术形态转化的过程性两个方面作了分析[6]。一方面,目的性是整个技术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支配技术各要素的灵魂,技术的目的性指的是人们有意识地把某种自然对象转变为受人影响和被人加工、改造、控制的对象,使技术成为变革自然的手段,而不是指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在技术逐渐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过程中,技术目的性也逐渐地得到实现,即技术目的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技术目的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技术目的的变化就会导致技术手段的变化,由此产生技术的不同形态。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技术到现实的物化形态的技术的转化过程,就是技术的目的性具体化的过程:从抽象的技术目的性转化为具有特定功效性的目的性,并进一步转化为符合特定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目的性。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本来就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诸如知识形态的技术与物化形态的技术,有形的技术与无形的技术,潜在的技术与现实的技术,一品技术与多品技术,等等。技术形态的转化就是它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由主观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加以客观化、物质化,才能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成为现实的生产技术。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仍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必须有许多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才能形成产品和服务;只有多种生产技术的综合,即完成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或形成产业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

[7]。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从技术动态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完整的技术活动并不仅限于技术发明,它至少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技术发明活动,即技术知识的创造、积累,科学知识的拓展;其二是技术创新活动,即把技术发明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的目的性。这两部分内容对于技术活动来说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实际上,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技术发明的出现,这样的技术发明仍可申请专利,而且其应用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时滞也许更短,因为这种发明是更加接近和适合市场需要的。因此,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完整地理解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技术。正如英国牛津版《技术史》一书的主编T·I·威廉斯在该书的6、7卷序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能把技术的发展与管理部门和工会的作用分割开来。在当代,曼哈顿工程和登上月球的实现,代表了技术发展的顶峰。但是,公正地说,这些成就既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以精湛的技术能力工作的结果,同样也是这些极为复杂的工作的管理者的巨大胜利[8]。

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别。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把新发明引入生产系统,创新则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那么它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即创新,是同它的发明完全不同的一个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把发明创造同技术创新相区别,被认为是熊彼特的重大贡献之一。日本学者森谷正规认为,创新与发明之所以被大大地混淆,是因为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技术发展,包含创新与发明两方面的内容。作为这个时期标志的创新是众多发明的产物,一系列革命性的发明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掀起了滔滔不绝的技术创新的洪流[9]。我国理论界也探讨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区别。陈昌曙教授与远德玉教授合著的《技术选择论》一书,较早地初步区分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提出企业技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经济增长,即做到技术创新。他们认为,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技术创新的全部和实质。技术创新是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市场分析和管理决策等相互交错的全过程,是把发明应用于生产并实现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是过程创新[10]。陈文化教授则把技术发明比喻为“鸡下蛋”,把技术创新比喻为“孵小鸡”,认为技术创新是“孵化企业”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孵化出企业,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相反,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创造,就是了创新的本质和灵魂,其结果又会退回到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老路上去[11]。对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进行的这种区分,其意义在于指出了技术(经济)活动包括的丰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发明,事实上停留于技术发明的技术活动是不能为一国或一地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的,技术活动还有其更为重要的一面,即技术创新。由此必然会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技术创新的研究,因为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的技术形态转化过程。

就目前所见到的技术史方面的著作来看,重点是研究技术发明,弄清哪些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发明了什么新技术,而且对做出过发明的人物生平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这种研究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从这些发明家身上总结并吸收更多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有利于我们在今天和未来的实践中做出更多的发明来。然而,仅有这种研究又是不够的。从过程论的角度看,只有深入到技术创新的内部,揭示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才能完整地理解技术过程,因为在当代社会,发明家的创造性成果只有经过技术创新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形成技术商品而直接被最终消费者所使用和体验,技术发明家的目的性以及技术发明物的价值才能得以展现,才能实现技术的现实过程。在这种意义上,技术创新成为唯一能够揭示技术存在的方式,人们正是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的具体把握,才能领会技术的真实含义。不弄清技术创新问题,就谈不上真正理解技术的本质问题;脱离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理解进行的有关技术本质和意义的探讨,也是缺乏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活力的[12]。

三、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经济的过程创新,包括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再次是管理的过程创新,它使得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诸要素、生产力的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三种创新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技术的过程创新在创新的开始阶段比较强,随着创新过程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内容呈现弱化趋势,而经济的和管理的过程创新则呈现日益强化的趋势。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使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13]。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呈现为某些阶段性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因而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内容和方法,对于人们弄清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律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缩短从发明到商业应用的时间,都是极为有益的。正因如此,远德玉教授积极倡导进行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工艺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对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三类过程创新的结合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如何认识创新的内容随着创新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规律,如何探求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沿着过程论的思路,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逐步得以形成。这种新范式以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技术学研究、政策学研究等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既不是纯经济学范畴,也不是纯技术学范畴,更不是纯管理学范畴,它是经济与技术相互结合的,既具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的技术—经济范畴。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过程中,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从企业来看,技术创新是把发明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使之向产品化、商品化不断逼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函数的多次转移,技术在形态上的多次改变,最终成功地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才是完成了技术创新的一个周期。技术创新一开始就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尽管在整个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不同阶段,上述三者的表现有所不同,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使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的研究需要突破线性思维的误区,需要充分把握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途径对已有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必要的认识和总结,从中发现不同创新活动在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根据这些创新活动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预见现实技术创新过程可能遇到的不利情况,以便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加以特别注意,减少技术创新活动的盲目性。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和研究新范式得以确立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的和管理学的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开来的标志。

刘则渊教授在《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一文中指出,以陈昌曙教授为代表的技术哲学专家在2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他们基于技术本质、特征、体系、结构以及相关范畴的哲学分析,并把这种哲学的分析应用于技术选择的现实活动。其中,技术创新哲学理论是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的突出成果,它基于《论技术》中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率先提出“技术形态的过程创新”思路,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实现技术、经济、管理三方面的过程创新[14]。这种评价从过程论的视角来看,是比较中肯的。

四、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技术创新哲学并不是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中发展派生出来的,而是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中引导出来的;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探讨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研究促进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动力机制,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就国内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来看,陈其荣教授在对不同的技术创新观点进行归纳、比较后,根据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哲学角度把技术创新界定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并说明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基本特征,即创新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不确定性[15]。肖信华以范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从技术创新的特点、机制、方法、途径等研究入手,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三对范畴,即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与内容[16]。夏保华教授则呼吁自然辩证法学者应特别着力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并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他还开列了关于技术创新的本质、客体、活动、主体、动机、知识、条件、方法等八组哲理性问题[17],并探讨了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

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18]。宋海龙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讨论了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哲学思想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题目的选择、创新方法的设计以及创新成果的理论解释等渠道,渗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在近代史上,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对于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经世致用”、“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消极影响[19]。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外,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自1993年获得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远德玉教授和关士续教授就开始招收“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先后指导完成有关“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产业技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整合”、“基于信息过程的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的契合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分析”、“产业技术范式的演化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IT企业的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分析”等14篇博士论文,另外陈昌曙教授、陈凡教授和娄成武教授分别指导其博士生完成了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7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涉及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结构、技术创新组织及其演化、企业孵化器创新功能及其实现机制、企业形象及其创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多主体合作及其模式、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模式。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完成,均以过程论作为方法论指导,从不同的层面深化了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今,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仍然继续招收“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哲学”方向的博士生,并就高新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技术创新柔性激励机制、技术创新过程的协同创造、技术创新文化等内容展开哲学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也是以过程论为方法论的,正如李宏伟博士在自己的学位论文的致谢辞中所说的,过程论思想已经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观念和思想方法,成为贯穿论文始终的思想基础[20]。

参考文献:

[1]米切姆C.技术哲学[J].科学与哲学,1986,(5):100.

[2]远德玉,吴明泰.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N].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1982-02-10.

[3]远德玉.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J].方法,1983,(试刊):69-75.

[4]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2-64.

[5]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391-393.

[6]高菲菲,李兆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72-73.

[7]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2-25.

[8]辛格.技术史(第5卷(下))[M].陈凡,译.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3.

[9]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M].徐鸣,陈慧琴,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3.

[10]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07-108.

[11]陈文化,刘华容.技术认识论: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2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5.

[12]易显飞,张扬.技术哲学应首先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问题[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8-20.

[13]远德玉.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J].自然信息,1992,(增刊):3-6.

[14]刘则渊.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1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34-141.[ZK)]

[15]陈其荣.技术创新的哲学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20.

[16]肖信华.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7):132-133.

[17]夏保华,陈昌曙.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J]z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8):18-21.

篇11

滚石面对的问题──产品因定价过高而滞销──可能困扰所有公司。没办法,有时候你就是会把价格定得太高。出现这种情况时,优质企业的挑战,是设法在不损害品牌或激怒付全价的顾客的情况下打折。以下提供一些建议,相信有助滚石主唱米克?杰格(Mick Jagger),以及面对相同问题的经理人,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走出窘境。

增值。最常见的补救方法,是维持价格,但替产品增值,使顾客觉得自己得到了更多。吉他手凯斯·李查兹(Keith Richards)可以不经意地在某个访问中说,这大有可能是滚石最后一次巡回演唱(讲得含糊是刻意的)。又或者如滚石在洛杉矶的首场演唱会那样,他们可以请来特别嘉宾如关?史蒂芬妮(Gwen Stefani)和齐斯?艾本(Keith Urban)。这种做法可以令顾客觉得经验更加难忘,因此更有价值。

降低价值并降低价格。滚石巡回演唱的每一站,均提供数量有限的“歌迷票”,定价85美元,马上就会售罄。这些特惠票的问题,在于你要到开场才知道自己坐哪里──你可能坐在“舌头区”或是最后一行。这种设计,是为了辨识价格敏感的顾客。愿意付较高价格的人(例如招待客户的人),通常不会买这种特惠票,以免被安排到离舞台最远的位置。如今在许多门票卖不出去的情况下,承办商可以制作问题为由,释出更多85美元的特惠票。所谓制作问题,可能是真的,当然也可能只是释出更多特惠票的借口。

制造商与零售商也会用类似的招数,在降价之余,不令人觉得产品贬值了。例如,高级家电厂商可能会刻意在滞销产品上弄一些小瑕疵,然后以“瑕疵品出清”的方式大打折扣。这种做法似乎很奇怪,但运用得当则是有道理的:既可以保护品牌的价值,又能找到降价的正当理由。

利用其他销售管道。为什么不利用黄牛出清滞销门票呢?为免玷污自身的品牌,乐队往往利用黄牛来卖最好的门票(这样一来,歌迷就会怪黄牛而非乐队抬高票价)。同样道理,滚石可以向黄牛提供大量购票的折扣(以便他们以较低价格转售门票),借此避免示弱于人。高档品牌透过折扣商店低价出售商品,也是类似道理。

说个无伤大雅的谎言。每一种票价,例如600美元的类别,均有数以千计品质不一的座位。每一种价格卖剩的门票(必然是较差的座位),可以“新释出门票”的名义,打折出售。同样道理,业务人员可以告诉客户,他们“获授权”向最佳顾客提供“忠诚折扣”。

实话实说。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优质企业可以打折而不损害其品牌。例如,开曼群岛的丽思卡尔顿饭店(Ritz Carlton)会在夏季大幅降价,原因是夏季是当地的飓风季节。这理由不会损害丽思卡尔顿的品牌,而且令公司得以在旺季收很高的价格。滚石应该直接承认:“我们搞砸了”,然后针对时间较差、在周日至周四晚间举行的演唱会降价。这样或许能吸引步向老年的婴儿潮世代购票,他们原本可能因为考虑到第二天要上班而不大愿意买票。

篇12

关键词:土木工程;教育模式;培养方案;专业与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9;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2705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体制源于英国,但教育理念和美国类似,教育质量享誉全球。由于良好的气候环境和完善的教育服务体系,澳大利亚每年吸引大量的海外留学生,是四大英语国家留学基地之一,其教育产业已经成为该国仅次于采矿业、农牧业和旅游业的第四大产业。当前,中澳各大学之间的教育交流越来越多,研究澳大利亚著名大学一流学科的教育与培养模式,对促进中国高校学科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近些年来,为了提升中国高校土木工程学科的教育理念,促进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良性发展,国内学者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比如,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体系、机制和特色的分析,对澳大利亚一些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层次,以及“宽进严出”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1-3];以中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为对象,从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专业评估、执业注册制度、卓越工程师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国内相关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参考[4-6];以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和国际化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为视角,分别对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国际合作办学机制、台湾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特色,

以及卓越工程师国际化课程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7-10]。以上的这些研究均有助于推动中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土木工程专业在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名列第14位,在澳大利亚排名第1位,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宽松的教学与研究氛围。本文

结合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学制、专业与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对其一流学科的工程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国内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隶属于工程学部,按专业分类主要有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测绘与地理空间工程三大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分为工程施工与管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土木工程与建筑四个方向;环境工程专业分为可持续工程、交通工程、水工程三个方向;测绘与地理空间工程专业分为土地测绘与房地产开发、工程测量、采矿测量、水文测绘、地理空间科学与工程、遥感和数字制图六个方向(图1)。

结合以上的专业分类和方向设置,制定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工程施工与管理、环境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测绘与地理空间工程、交通工程、水工程共七大领域。同时,设置了研究中心,分别为测绘与地理空间创新中心、基础工程与安全中心、施工创新和研究中心、可持续工程中心、水文与资源研究中心、净水研究中心、澳大利亚住宅与基础设施气候适应研究中心、集成化交通体系创新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本科学士学位(Undergraduate degree);二是课程研究生(Coursework Program,主要培养课程硕士学位);三是研究型研究生(Research Program,又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此外,还有一些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提高工作技能服务。

(一)本科生

在本科培养阶段,主要有单学位和双学位两种模式。单学位一般学制4年,双学位一般学制5~6年。学生的选择灵活而又宽泛,在学期间可以交叉选择艺术、科学、商贸、法律等双学士学位课程。

本科单学位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与建筑、测绘工程、地理空间工程等五类学士学位授予方向。土木工程专业方向单学位的学生或多或少都要选修一些与环境工程相关的课程,并完成相应的学分要求。

本科双学位主要包括工程与艺术、工程与商贸、工程与法律、工程与科学、土木工程与其他工程等五类学士学位授予方向。其中,土木工程与其他工程方向的学制一般为5年,主要是土木工程与测绘工程、环境工程、采矿工程方向的交叉结合。工程与艺术方向的学制一般为5~5.5年,工程与商贸方向的学制一般为5.5年,工程与法律方向的学制一般为6~6.5年,工程与科学方向的学制一般为5年。

(二)课程研究生

课程研究生不设导师制,主要讲授课程,学生通过修满指定的课程和学分获得硕士学位,一般又称为课程硕士。课程硕士的学制通常为2年,每学期需要修满4门课程,每门课程一般通过阶段性的PPT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课程考试来完成。目前,课程硕士约占新南威尔士大学硕士学生总数的绝大多数。提供课程硕士学位的专业方向主要有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地理空间工程、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工程管理、结构工程、交通工程、水文与资源工程、净水与污水处理工程。

课程硕士设置三个培养层次(图2)。一是研究生课程认证,主要为一些没有本科学位的大专生过渡学习阶段;二是研究生学历认证,主要针对一些专业背景或学习成绩达不到要求的本科生;

三是硕士学位认证,要求具备本专业本科学习背景,成绩达到一定的要求,且有学士学位的学生。课程认证要修满24学分和4门课程,学历认证要修满48学分和8门课程,学位认证要修满96学分和16门课程。

(三)研究型研究生

研究型研究生的学位授予主要分为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与工程科学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Science)三类。与课程硕士不同的是,研究型研究生没有具体的课程和学分要求,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专业内某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哲学博士按专业主要分为土木与环境工程、测绘与空间信息系统两大类,学制一般为4年。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可以选择直读博士,或者工作几年再读博士,不需要有硕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十万字数,要经历4年的持续研究与学习。一般要求博士生每年做一次阶段性研究报告,是对研究创新的重要评估。如果未通过,推迟四个月再申请汇报;若再次没有通过一般作退学处理。此外,博士阶段虽然没有课程学习要求,但一般来说,学生会结合研究的需要,去选修一些本科或课程硕士的课程。博士学习阶段的退学率比较高,有的专业高达50%~60%。

工程硕士与工程科学硕士学制一般是2年,主要专业有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地理信息技术、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项目管理、结构工程、交通工程、净水与水文工程、水资源等。工程硕士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应用中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或对应用技术有所促进。工程科学硕士着重工程中的一些涉及计算与分析的研究问题,培养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促进工程技术应用的提升。一般具有本科学位的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工程硕士或工程科学硕士,类似于博士。研究型硕士的退学率也很高,在学期间需要定期汇报阶段性研究进展。

(四)比较研究

通过对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专业设置和国内大学类似,属于“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土木类型,既包括传统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又包括交通工程、工程管理、房地产等方向。与国内大学不同的是,土木工程一般与环境工程相结合,因此也包括一些与环境相关的专业或方向,比如可持续工程、水工程、测绘与地理空间工程等。此外,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不再细分专业方向,真正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

二是,本科生可以选择双学位培养方案,在完成本专业学士学位的课程和学分要求以外,可以再选修一些其他学院的与科学、艺术、商贸、法律、经济管理等相关的学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科生的专业和学位选择余地宽泛,有利于学生的均衡教育和视野拓展。此外,部分对从事科学研究感兴趣的本科生也可以直接选择攻读博士学位。

三是,课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给一些不愿意从事科学研究,又想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本科生提供了教育机会。他们可以通过修满一些课程和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从而获得课程硕士学位,部分本科生也可以通过这个阶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

四是,研究型研究生一般没有课程和学分要求,这样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研究状态,安心于研究兴趣。研究型硕士又分为工程硕士和工程科学硕士两种类型,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五是,研究阶段没有的硬性要求,但对研究的创新性要求较高。比如针对博士的培养,每年学生都要汇报阶段性研究进展。由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评价,给出是否可以继续研究的建议。论文完成后不设置答辩环节,而是采用函评的方式由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学者进行评阅,并给出是否达到授予学位要求的评价,真正体现了“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

二、 课程设置

(一)本科生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所修课程和学分如图3所示。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四大模块。第一学年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包括数学、物理、材料、化学、力学、各类基础设施体系、工程师基本概念、工程设计与创新等;第二学年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包括固体力学、水工程、交通与公路工程、工程计算与施工、通识教育、结构分析与建模等;第三学年以专业课为主,包括工程运营与控制、土力学、钢与混凝土结构、水力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实践、应用土工技术与工程地质、给水排水工程等;第四学年是实践环节,除了通识教育以外,主要包括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毕业论文专题,以及一些专业选修课。

以上每门课程均为6个学分,每学期一般安排4门课程,学生四年需要修满192个学分,方可获得学士学位。从课程设置来看,体现了土木工程学科宽泛的特点,在第四年的选修实践课中,学生可以灵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工程方向。

(二)课程研究生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如图4所示。这些课程充分体现了工程教育宽泛的特点,既包括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相关的基本课程,又包括与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选修课程。

允许课程研究生跨专业背景学习,如果学生来自于其他专业或者没有修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一般会被建议增加选修一些相关的课程,以便增强本专业的知识背景。课程设置的类别和数量主要以培养学生具备解决与工程管理、岩土工程、结构、测绘、交通、给水排水等领域相关的高等学科知识为主。

(三) 比较研究

通过对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和课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每门课程均设置为6个学分,每学期一般固定4门课程,学分制度和课程数量设置合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国内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学分一般从1~4.5不等,学分设置分散,课程学时也很分散,有的课程仅仅设置为几周时间,有的课程却跨度一个学年。分散的学时和学分设置既不利于学生选修课程,也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消化。

二是由于本科教育阶段设置了双学位培养模式,本科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专业的课程。课程研究生也设置不同的学位授予类型,可以在土木工程专业范围内自由选择不同方向的课程,也可以跨不同专业或方向交叉选择课程。

三是实践环节设置是直接与实际工程相关联的,一般鼓励学生在工程单位实习期间同时完成毕业论文,增设一些实践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可能就开设在实验室或工程单位,以鼓励对不同工程感兴趣的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四是对研究型研究生虽然没有课程和学分要求,但会要求他们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课程学习或直接去旁听。比如,从事数值分析的研究生可以选择一些高等工程数学课程,从事计算机编程与模拟的可以选择一些计算机程序课程。

三、结语

通过对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学制、专业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国内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培养模式的改革、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实施提供借鉴。

(1)土木工程专业设置宽泛,培养方式灵活,真正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土木培养模式。

(2)本科教育阶段设置单学位与双学位并重培养机制,学生不仅可以在本学科获得学位,还可以在不同的学科和专业间学习相关课程,取得相关的学位。

(3)课程设置体现了学科教育的宽泛特点,单门课程固定为6个学分,每学期固定4门课程,课程学时和学分紧凑集中。

(4)本科阶段的实践环节一般要求学生在工程单位完成,既包括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完成的毕业论文,又包括一些与不同工程类型相关的实践选修课程的学习。

(5)研究生培养分为课程研究生(硕士)、研究型研究生(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课程硕士不设导师制,不需要从事研究,主要是完成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研究型研究生没有课程学习和学分要求,主要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6)研究型研究生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没有硬性的要求,每年定期进行阶段性研究进展汇报,优胜劣汰,淘汰率较高。

参考文献:

[1]童乐为,史炜洲,赵晓林.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特色给予我国土木人才培养的启迪[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65-167.

[2]吴瑾.悉尼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特色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6-8.

[3]原方,丁永刚,王彦侠,等.澳大利亚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浅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155-156.

[4]李炎锋,杜修力,薛素铎,等.从中美土木工程教育对比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办学思路[J].中国科技信息,2013(5):116-117.

[5]刘纪峰,张会芝.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9):97-100.

[6]王照宇.中美高校土木工程本科教育比较浅析[J].林区教学,2015(10):29-30.

[7]饶平平,陈有亮,宋忠强.依托中德合作与交流的土木工程办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55-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