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00:21: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后现代主义建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他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文丘里概括说:“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美国费城老年公寓
西方建筑杂志在二十世纪70年代大肆宣传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但实际直到80年代中期,堪称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无论在西欧还是在美国仍然为数寥寥。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墙面的颜色、图案与原有建筑有所呼应。在一处转角上,孤立地安置着一根木制的、变了形的爱奥尼式柱子,短粗矮胖,滑稽可笑,得到一个绰号叫“米老鼠爱奥尼”。这一处理体现着文丘里提倡的手法: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通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部件”的例子。
1982年落成的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是美国第一座后现代主义的大型官方建筑。楼高15层,呈方块体形。外部有大面积的抹灰墙面,开着许多小方窗。每个立面都有一些古怪的装饰物,排列整齐的小方窗之间美国电话电报大楼又夹着异形的大玻璃墙面。屋顶上还有一些比例很不协调的小房子,有人赞美它是“以古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盒子”。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是1984年落成的,建筑师为约翰逊,该建筑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的麦迪逊大道。约翰逊把这座高层大楼的外表做成石头建筑的模样。楼的底部有高大的贴石柱廊;正中一个圆拱门高33米;楼的顶部做成有圆形凹口的山墙,有人形容这个屋顶从远处看去象是老式木座钟。约翰逊解释他是有意继承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纽约老式摩天楼的样式。
美国建筑师史密斯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他设计的塔斯坎和劳伦仙住宅包括两幢小住宅,一幢采用西班牙式,另一幢部分地采用古典形式,即在门面上不对称地贴附三根橘黄色的古典柱式。
1980年,威尼斯双年艺术节建筑展览会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世界性展览。展览会设在意大利威尼斯一座 十六世纪遗留下来的兵工厂内,从世界各国邀请20位建筑师各自设计一座临时性的建筑门面,在厂房内形成一条70米长的街道。展览会的主题是“历史的呈现”。
被邀请的建筑师有美国的文丘里、巳穆尔,斯特恩、格雷夫斯、史密斯,日本的矶崎新,意大利的波尔托盖西,西班牙的博菲尔等。这些后现代派或准后现代派的建筑师,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的片断,各自按非传统的方式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后现代主义名作—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非常分歧,又往往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看法相关。部分人认为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因而不能满足一般群众对建筑的要求。他们特别指责与现代主义相联系的国际式建筑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原有建筑文化不能协调,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环境。
此外,经过70年代的能源危机,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持上述观点的人寄希望于后现代主义。
论及后年代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用老庄的哲学来回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不是空穴来巢,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米斯・凡德罗的“玻璃盒子”建筑席卷西方的时候必然注定着后现代主义的发生。米斯・凡德罗崇尚“少则多”的原则,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的“玻璃盒子”充斥着人们的视觉,用单一的设计方式对付复杂的设计问题,忽略了人们的感受,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后现代的一个科学的解释就是:“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许多人对后现代的兴起抱着一种排斥的态度,纵然,后现代的兴起确实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人们认为后现代就是一种无可救药的胡作非为。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见解并不能说完全偏激的。利奥塔是西方后现论的代表人物,他说:“从科学知识的后现展来看,一个又一个的具体知识领域的出现,越来越专业化的分工,导致了一种自现代以来不曾有过的学科间互不通约状况的出现。不同学科的不同科学家们,操着不同的语言,言说不同的事物。在他们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裂和隔阂。以至于不同学科间无法找到统一的共同的语言甚至话题。可通约性的消失,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后现代景观。一方面,各门学科知识越来越独立和自律,越来越专门;另一方面,各门知识之间共同的普遍的共识,已经不复存在。”[1]这只能说明各学科之间相通的语言已经逐渐消失了,但不意味着不可认知的东西就是必须要否定的。
的确,后现代给我们的冲击远远大于给我们的惊喜。举例来说,1984年,美国的建筑师约翰逊建成了美国电话电报大楼,这一著名的建筑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的麦迪逊达大道,这位著名的建筑师把这座电话电报大楼的外表做成了石头建筑的模样。AT&T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结构是现代的,但在形式上则一反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采用传统的材料――石头贴面,采用古典的拱券,顶部采用三角山墙,并采用具有一定游戏成分的在三角山墙中部开一个圆形缺口的方式。因此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全部风格:装饰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历史建筑的借鉴,折衷式的混合采用历史风格,游戏性和调侃性地对待装饰风格。门洞模仿了巴齐礼拜堂。美国的电报电话大楼被成为对后现代主义最有冲击力的建筑。
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也受到了这股强大力量的冲击。中国的建筑设计起步较晚。当西方国家经历了“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时候,中国的设计运动还处于萌芽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甚重,对于我国的建筑设计也不例外,我国的建筑设计越来越向西方建筑模式靠拢。因此,我国刮起了一阵“后现代主义”风。
“后现代主义其实是一个大杂烩。我看其中有两个相反的趋向。一个是‘新学院派’,它抄袭古典主义,但这一派人并不去复兴真正的古典精神,不过摆弄而已……另一趋向是逃避一切规律,提倡‘爱怎样搞就怎样搞’,把互相矛盾的东西杂在一起。”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说。这就说明了“后现代主义”一方面是崇尚传统,令一方面崇尚“胡搞”。近百年十年来,中国社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很难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此刻出现在我们建筑师面前的后现代主义,使一部分中国建筑师找到了一个可以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的捷径。因此,中国开始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以“鸟巢”和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等场馆的兴建不仅给予中国还是给国际建筑设计界以极大的震撼,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面对现有的成绩中国建筑设计又要何去何从,是立足于本民族特色还是跟上国际建筑潮流的发展是中国建筑设计师们面对的一大问题。
如何吸纳中西方建筑设计理论,融汇中西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建筑设计中华裔著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2]可以说是后现代设计的典范。设计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曲径通幽等观念,凭借酒店周围山势,在房屋高低错落的清淡、静穆氛围中寻求灵动性和超越性的中国传统思想。在这一方面,香山饭店区别了国际连锁饭店的统一建筑模式。在考虑传统建筑元素同时,设计师还不乏运用现代建筑元素。比如,在建筑材料方面,设计师运用了大量的玻璃和轻金属材料;在与自然相结合方面,不仅仅依靠于中国传统模式而加入了光影艺术效果使建筑本身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融合在同一空间之中。另外,从建筑的总体格局来看,酒店运用了矩形横式的造型,这是当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建筑风格。香山饭店作为一个成功的后现代建筑设计的代表表现了中国建筑设计对“后现代”的理解。
但是,2003年,北京的城市规划却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继国家大剧院的“鸟蛋”,CCTV的“Z” 之后,又一个崭新的建筑形象在北京诞生了。这就是耗资35亿元的“鸟巢”。它将后现代主义对视觉的孜孜追求表现到了极致。
它的意义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建筑设计逐渐走向了完满和成熟,一方面又给未来的建筑设计师们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拓展空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确选择深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用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从观念到形式结构西方建筑设计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从而使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再创我们古典建筑设计繁荣时期的辉煌。
注释:
[1]《影视文化学》,陈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39页。
[2]香山饭店坐落在中国北京建成于1982年,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台北:新世纪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现在市场上的建筑大约有三类:现代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俗称欧式或欧陆风格)和申式风格。从专业角度讲,建筑师应该多做些现代风格的建筑,或是高申国精神的现代建筑,而后现代主义风格不同的理论家有不同分类方式。以罗伯特.斯坦恩的理论演变出以下这几类建筑风格,冷嘲热讽的古典主义:这个风格也有人称为“符号性古典主义”。 潜伏的古典主义:它采用传统质 风格为动机,实际多半处于一半现代主义、一半传统风格之间,并且完全不准备拿传统和古典开玩笑,没有任何冷嘲热讽的动机。原教旨古典主义:它主要强调建筑设计必须从研究古典风格的、工业化以前的城市规划入手,现代建筑家的首要任务是把建筑设计与传统的城市规划重新结合为一体。规范的古典主义:顾名思义这是主张建筑设计应在各个方面吸收传统精华的复古派。现代传统主义:这种风格其实与冷嘲热讽的古典主义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但是更加讲究细节的装饰效果,因而更加丰富、奢华、艳俗。当然还有好多其它建筑风格及流派包括: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哥特式建筑、功能主义建筑、古典复兴建筑、古罗马建筑、浪漫主义建筑、罗曼建筑、洛可可风格、文艺复兴建筑、有机建筑、折衷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指一种简约、没有装饰的建筑风格。虽然这种风格的构想形成于20世纪初期,并有很多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及其作品有大量的推广,但是很少有现代建筑是建于20世纪上半叶。直到二战后,最终是透过成为各种机构和公司的建筑,才成了居主导地位的建筑风格。在西方强势文化影响的大背景下,符号性明显的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似乎更受广大购房者青睐。但在整个建筑领域,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多元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却是绝对的主流。因此在居佳建筑领域,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变成主流,应该是一个毫无疑问的趋势。就是在当下,现代主义风格的居任建筑也占了一半以上的量。理论上讲, 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更能与当代的居住功能、建筑材料、主流的社会审美相匹配。但在浮躁的行业风气的影响下,大多数设计师更愿意选择成熟、安全的古典样式去模仿,而不太情愿潜心设计原创性更强的一些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由于缺乏创新, 这就造成目前市面上优秀的现代风格住宅匮乏, 客观上助长了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中国近十几年的卷土重来,但历史的趋势是不可阻档的,相信这阵风很快会弱下去的。
新古典主义建筑: 其实就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但加简化或局部使用,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积浅色为,装饰味比较简化,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可算是“后欧陆式”较之前者则又进一步理性。目前国内这种建筑风格较多,属于主导型的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的灯具则将古典的繁杂雕饰经过简化,并与现代的材质相结合,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品位。几十年来,新古典主义建筑传承了很多经典的比例和构图关系。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基于功能第一的原由,建筑的体型和虚实关系, 与正统的古典主义有较大的差别,尤真是多高层住宅。面对新的功能、形体、材料,当代设计师除了在大量研习经典古典主义作目的构图和审美标准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在构图和审美上应与经典古典主义沿袭一套标准相同脉络,应是在满足当代生活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态。基于中国当代社会如此巨量的建筑实践,在若干年的沉淀后,中国建筑在新古典主义这一风格的建筑发展上应该会有所贡献。新古典主义派的设计特征:讲究风格,在造型设计时不是仿古,也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用现代材料和加工技术追求传统样式的大的轮廓特点。对历史样式用简化的手法。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艺术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往往会去照搬古代设施、家具及陈设艺术品来烘托室内环境气氛。白色、金色、黄色、暗红色是欧式风格中常见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颜色看起来明亮。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在当代居住建筑的体现也是多少年来几代建筑师挥之不去的情结。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和共识,属于文化范畴。传统系指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每年都有一些中国传统风格的居住建筑出现,期间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作晶。但由于中国传统的居住建筑层数都较低,因此在多低层住宅产品中产生了一些优秀的案例,但在高层住宅上却鲜有成功案例。同时,随着土地的集约化使用,高层住宅将是今后建筑量最大的产晶。所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当代住宅建筑中路:慢慢其修远兮。即使在多低层建筑中,因为时代背景导致当今的生活方式、建筑材料、技术与传统的完全不同,完全地复制古建筑也已行不通。基于以上种种,在中式建筑中,成功的案例往往是各种冠以新中式建筑风格之名的产昂,不管这些作品是否成功,它们所代表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广大设计师不懈努力方向。
建筑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该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讲究人情味并使用非传统的色彩,以期创造一种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将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元素兼容并蓄,既对立又统一。设计手法因此也可以达到多元化,灵活多变,利用多种不同的材质组合空间,光亮的,暗淡的,华丽的,古朴的,平滑的,粗糙的相互穿插对比,形成有力量但不用生硬,有活力但不太稚嫩的风格。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运用了众多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在作品中,强调了历史性和文化性,肯定了装饰对于视觉的象征作用,装饰意识和手法有了新的拓展,光、影和建筑构件构成的通透空间,成了大装饰的重要手段。后现代设计运动的装饰性为多种风格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使不同的风貌并存,以这种共享关系贴近居住者的意义和习惯。主张新旧融合、兼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历史风格,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现代主义运动摒弃的广阔的历史建筑中,承认历史的延续性,有目的、有意识地挑选古典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东西,对历史风格采取混合、拼接、分离、简化、变形、解构,综合等方法,运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式和结构构造方法来创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语言与设计理念。强化设计手段的含糊性和戏谑性。后现代主义设计师运用分裂与解析的手法,打破和分解了既存的形式、意向格局和模式,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将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理性的特征反叛为一种在设计细节中采用的调侃手段,以强调非理性因素来达到一种设计中的轻松和宽容。
结语: 建筑体现了一种文化,它的根立足于其生长的沃土。建筑现代化要突出时代特征建筑要突出时代特征,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和学习优秀建筑艺术。
参考文献
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精神
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应该注备以下三个特点:“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造型十分的特别而具有美感,因为它更多的融入了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后现代主义精髓。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象征性与隐喻性充分体现了艺术性的核心所在。所以,当我们去了解一座建筑时,必须从他的历史文脉去发现,去体会他的象征性,从而才能真正地了解其中的隐喻内涵,实现它的审美功能。1.后现代主义的象征性。所谓象征性是指用具体事物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或某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方式。它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物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强烈表现。建筑师要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就应该了解熟悉“形”与“义”之间的转化途径与过程。使建筑的空间形式成为一种载体,表达一种意境的艺术价值,从而达到设计师与体验着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共鸣。2.后现代主义的隐喻性。卡西斯说“:人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内,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一世界的部分。它们是用不同的丝线,编织了一幅符号之网,人类经验的纠结之网。”而建筑作为一种大型的公共艺术品来看同样是一种符号工具,后现代主义利用一种符号,把建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修辞手法来喻示某种文化,达成建筑与人的心灵“对话”。
三、关于日本枯山水
公元13世纪,佛教传入日本,给日本的庭院设计带来了严谨的新思想。而建造园林大都是知识阶层的僧侣,他们被称为“立石僧”为体现他们的苦行以及淡泊的生活,通过塑造枯山水景观来表达佛教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真谛。佛教思想中的“凡人下,神佛上”的观念,对其园林艺术的营造手法也产生重要影响,浓缩自然,以小见大,从给渺小的事物以平衡之感。枯山水的出现符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标准,从而在日本广为流传。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98-01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
(一)定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现代主义建筑相背离的建筑总称。以文丘里,格雷夫斯和约翰逊等建筑大师为代表。在尊重历史的名义下,后现代大师们重新提倡建筑设计的复古和折衷,即在建筑中追求自由性与多元性,突破建筑的惯常做法。
(二)发展现状
后现代主义建筑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改革开放以后,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三)我国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不足
1、设计理念肤浅
许多后现代主义建筑只是片面的、肤浅的采用后现代主义元素。如西洋风格的建筑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柱式、山花、檐口、线脚;民族风格的建筑无论大小、规模,都采用白墙灰瓦、翘檐瑞兽。这些与建筑本身毫不统一的风格装饰会使建筑看起来庸俗、低劣。
2、设计规模浪费
许多大型后现代主义建筑在设计上盲目追求形式,设计规模庞大,一味地追求形式,空间设计上存在大量死角,一方面建筑面积庞大;另一方面内部规划不当,使用面积不足。
二、节能创新型社会
“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节能创新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对于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节能创新型社会定义
节能创新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二)节能创新型社会对建筑的要求
节能创新型社会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同样有着几个方面的要求:建筑的节能标准要有所加强;土地资源浪费减少;建筑成本要有效控制。
三、节能创新型社会中后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功能上的人性化与科技化
建筑的功能性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后现代主义建筑在抛弃现代主义建筑的冷漠、理性同时,要注重功能上的人性化与科技化设计。当代社会倡导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成为重中之重,它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互相融合。
(二)风格上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信息、文化、经济的交流,国际化趋势必然影响着现代化进程,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剧烈的冲撞。建筑风格的本土化表现为建筑地域性加强,民族文化特征的体现及民族精神的传承。
(三)视觉上的独特性与协调性
建筑设计必须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习俗、已有建筑和谐共处。一方面应当注意保护旧城及历史名地,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倡导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独特性和奇异性。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四)文化上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载体,它起着传播文化特色的作用。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设计师大量运用“符号”、“变形”的设计手法,以“文脉”的理念,尝试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表达。在后现代建筑的设计上,我们既要衔接历史,也要展望未来,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特征、文化内涵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五)理念上的抽象性与超前性
关键词 体育文化 艺术院校 后现代主义 文化模式 构建对策
校园体育文化是与学校的教育功能紧密相连的,这一点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同样也不例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艺术院校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而随着近些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其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实践活动中均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也进而因此不可避免的对高校体育文化的产生了相应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研究,希望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科学构建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后现代主义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源于西方的一种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目前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已经渗透进入了建筑学、教育学以及法律学等诸多的领域。而近些年来,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一点在针对校园体育文化而言时亦是如此。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后现代主义中多元性、开放性的风格特点,对我国传统较为单一死板的校园体育文化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到校园体育文化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了目前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除此之外,后现代主义还在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学校体育教学课程理念、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等多个方面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而这些影响也同样会以间接的方式对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产生作用,使得校园体育文化或多或少的带上现代化的特点和色彩。由此可知,在当今社会后现代主义会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影响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工作,那么如何利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的理念来尽可能的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构建工作的科学性?以下就从后现代主义的视野来简要分析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后现代主义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影响和对策
(一)后现代主义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影响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交通、通信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政治意识之间的相互交流越来越多,不同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处于社会变革中的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思维敏捷、善于创新,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学生乐于追求社会新鲜事物,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中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受到世界各地体育文化的影响,追求多元体育文化,在不同体育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这是校园体育文化的进步。但是后现代主义所倾向的反传统、反主流、反中心思想也很容易误导学生,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追求标新立异,弱化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世俗化倾向愈加严重,在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中如果不加以引导,体育运动所具有在思想品德、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功能不但得不到体现,而且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危害,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构建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在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策略
1.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政治教育
针对学生容易产生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进行引导,在校园的体育活动场地上打一些文明、健康、活泼的标语,在体育课程上根据高校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重点培育学生的身体素质、形体塑造、体育知识、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能够为日后工作岗位,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工作能力打下基础。
2.校园体育文化多元化构建
改革传统的课堂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改变传统的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单纯追求比赛的成绩和名次,让体育运动向娱乐化、健身化、社会化、个性化、大众化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使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性格的学生能够找到自身在体育运动中的位置和兴趣,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提高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3.强化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
深度挖掘体育文化的内涵,加强对体育文化的研究,发掘体育文化在强身健体,思想品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的功能,并在校园中进行体育宣传,倡导体育精神,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理解参与体育运动的好处,并构建主体式体育文化活动模式,定期的以不同的主体单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强化体育文化氛围,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4.体育文化构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需求有着许多相同共性,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社会需求则是以培养社会有用,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为出发点,遵循社会整体的发展和完善,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主要为增强国民体质、增加民族气节和凝聚力;而校园体育文化是从个体的围观意识取向为出发点,遵循个人的价值取向,对体育需求不仅是强身健体,更多的则是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和塑造自身形体美,主要从自我身体、形体、娱乐、兴趣等方面的需要。所以在体育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应正确处理校园文化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我们校园体育教育一直是以实现社会需求原则而设里,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个体的体育文化诉求,这样在开展体育和组织体育活动时就很容易导致二者在理念、制度、行为上的脱节,甚至会发生冲突,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体育文化系统,给体育运动的组织、体育技巧的传授、体育文化的引导等方面产生障碍,不利于社会需求的实现。所以在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模式上应将学生个人的意识诉求与社会培养需求相结合,在体育运动项目、组织形式等方面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学生需求,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避免两者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动力,增强主管能动性,有利于社会需求的实现。
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两点建议
(一)在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从多个层面同时着手
受后现代主义中开放性特征的影响,多层次、多阶段、多途径的来进行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也成为了当今校园体育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趋势。而如果具体针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工作而言,此处的应从多个层面同时着手,具体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要从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意识文化、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以及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着手来进行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工作。其中,首先是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构建。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构建和优化是构建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其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在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同样也要重视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构建问题。而在构建校园体育意识文化时,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注意引导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充分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让大家对体育以及体育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其次是艺术院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构建。要确保学校的体育文化模式能够符合当今社会的特点和需求,就必须要对学校的体育行为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也就是说要重视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构建工作。具体来说在构建校园的体育行为文化时,不但要积极的加强与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相关的研究工作,还要有计划的加强学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工作,并积极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以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艺术院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有效优化。
最后是艺术院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构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投入与建设是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物质基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校园体育物质条件的改善,与校园的体育物质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时,同样也要注意从物质文化的层面入手,在加强组织管理水平的同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意识的加大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在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注意多元化的问题
要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下开展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摆脱传统的、过于单一的方式,重视多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以全新的知识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为载体的校园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所构建的校园体育文化也同样需要多元化的内容,同样需要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具体来说,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过程中,要实现这一点不但要注意改革以往的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把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与日常的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艺术院校,还可以有意识的、巧妙的融入艺术的细节和因素,从而改变以往以竞技为主的校园体育活动形式,让校园体育活动在具备健身性的同时,同时具备趣味性、娱乐性、特色性等特点,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高校是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的重任,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应该作为一种实现学生丰富业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构建和谐校园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效手段。在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兴起的当今社会,艺术院校的学生追求时尚、新奇的事物的特性,使得学生更容易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校园体育构建模式上应该遵循学生个性体育与学校体育共同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科学的心理引导和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多元化构建,促进体育教育改革,强化体育文化建设,将体育文化构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对后现代主义思想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益的思想引进来并放大,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Y2013034。
参考文献:
[1] 崔伟.后现代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观念的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88-03
[作者简介]黄安云,廖卫红,谭碧,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51)
当前,全国各高职院校大多都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高职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然而在许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需要加强建设与改革。在后现代视野下,对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探究,是促进大学生个人及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课程观
(一)后现代主义
从20世纪6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掀起后,分别出现在绘画、建筑、电视、文学、摇滚乐和网络文化等领域。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非理性主义、后人道主义、反基础主义、去中心化、批判与解构主义、后现代视角主义、多元方法论、后现代哲学史编纂学、建构主义、反美学等方面。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西方课程学家把后现代主义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了解、认可并实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他们提倡“倾听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建立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体现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有机整体论思想。
(二)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观点遵循后现代哲学所倡导的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后现代课程把那些与课程有关联的事物都作为有生命的个体,把课程视作有机整体,将各种各样的事物置于这个整体的生命圈之中,形成一体的局面。其主要特点是:(1)以认识论或重建的范式框架或理论建构的转换为逻辑起点;(2)强调师生及课程的对话互作用;(3)主张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有机性及开放性;(4)主张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强调教师的支持与促进作用;(5)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后现代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暂时性与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提出了知识的价值性,更关注缄默性知识的重要性,体现知识的多元化。它将本土化知识、缄默性知识和个体化知识纳入知识体系当中,丰富了课程内容;它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不断建构与生成的过程,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建构知识,体现了情境性、社会性和差异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关系的形成。后现代课程观中存在两类主要观点:解构主义课程观与建设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观饱含人本主义情怀、积极达观的心态及和谐的整体观,尊重个体、重视整体教育,重视教师角色重建、体验学习、民主化、多元化、生态型教育、全球教育、灵性教育等。其整体生态课程观能够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资源。
二、后现代视野中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一)建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块茎结构模式
Deleuze与Guattari在《千高原》中首次提出的带有隐喻性的茎块理论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茎块”是植物学中的一个概念,这一隐喻与后现代主义课程的反基础、去中心化、开放性、自组织、解构性的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生动地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课程评价体系、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课程的生成性特征③。如图1。
该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系统,课程结构的各部分都充满了联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互相补充、共同发展,该模式强调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生成性、过程性及创造性。运用块茎结构课程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建构中,课程内部各部分都会因教师与学生的个体特点、知识的不同类型而成为课程生成与建构的起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随着课程的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相互作用。课程的目标也会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诠释。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思维不断发生碰撞,兴奋点不断涌现,课程目标也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1.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整体性与独特性,以敞开的胸怀、适度的好奇心、强烈及真实的在场意识,与学生协商建构课程的价值,促进开发潜能,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本体性知识,培养学生自身的反思能力,提升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及和谐融洽的整体观,渐渐达到身、心、灵的平衡统一。
2.课程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个体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工作、职业和事业,爱情、婚姻和家庭等。通过学习,要能处理好三层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及与他人的关系。其中“个人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珍爱生命教育、主观幸福感的培养、潜能与开发;“工作、职业和事业”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应对;“爱情、婚姻和家庭”包括恋爱与性心理等。
3.课程实践途径与方法
一是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所谓隐喻是就是指在两个认知客体之间类比或联想,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助于打破现代课程实践中的“教师独白”和“强势推介”,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真正建立理解性、共生性、交互性、对话性等主体间性关系,师生是平等、尊重、的协商建构。隐喻的运用可引经据典、利用影音、文学作品等加以引申发挥,如在讲到“宽容”的原则时,可引用《菜根谭》中“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二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以此启迪学生待人要宽仁。
二是将“叙事”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叙事就是叙述一个或一连串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叙事能够帮助个体有效地理顺和重建与自我、他人、物及社会的关系。叙事往往与团体咨询、个体咨询、课外作业、故事分享等结合运用,应当鼓励学生在过往记忆中积极拾取一些闪光记忆,来重构自我认同,与他们交流分享“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生命之所以会出现消极倦怠是因为没有发现其生命的美丽”的深意。运用“叙事”对于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培养自信,引导其探索生命的意义,唤醒内在灵感很有帮助。
三是将“艺术欣赏与表达”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实施策略主要有阅读、冥想与心理电影赏析。冥想是指调整呼吸与姿势,回归内在体验,沉浸于音乐之中,自由想象,以激发心理潜能,使情绪情感得以宣泄,一些情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艺术性表达指心理治疗师通过激励与支持个体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来暴露内心的矛盾冲突,来激发潜能,促进人格健全,心理问题得到修复。艺术化表达方式主要有心理剧、心理画、手语歌、沙盘游戏、主题统觉测验、心理游戏等。
四是将“心理辅导”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学校心理辅导可分为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辅导是指在一种人际关系中,指导者运用专业技能,根据个体的需要提供帮助与服务,协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并确立有益的生活目标,消解成长中的障碍,开发潜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各种各样的的心理咨询技术:如精神分析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交互分析疗法、现实疗法、森田疗法、完形疗法等为心理咨询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后现代主义主张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咨访关系,通过对话围绕中心问题建构更弹性恰当的叙事。
五是将多学科的视域融合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从后现代课程观“回归生活”的观点来看,生活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意味着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还须依托伦理学、社会学、生理学、各类心理学等相关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持。
六是将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所谓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是指中医、儒、释及道的思想。例如,在讲授神经症和森田疗法时,教师可从佛学的角度阐述:执着妄念,不知物我一体,指出治疗神经症的途径在于“放下执着,活于当下”的悟道,树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人生哲学。
4.课程建设的保障条件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3-0112-04
如果说伦理生活和道德生活是人之为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一生活方式的确立必然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秩序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的建立。对于人类当前的生活而言,前者虽然具有种族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别,但总体上的秩序已经基本确立,而具有某种程度上普遍性和合理性的后者却尚未形成。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确立生态伦理观?如何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性互动?“建设性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科学的、道德的、美学的和宗教的直觉的新体系。它并不反对科学本身,而是反对那种允许现代自然科学数据单独参与建构我们世界观的科学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中蕴含着一种必然性的选择——人与自然之间生态伦理观的重建,并以生态伦理重构为基石推动人与自然之间生态文明的不断确立。
一
生态伦理观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目标。一种思想观念的确立,特别是生态伦理观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观念,其普遍性认同和普世性影响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的重要一环是思维方式的确立。
思维方式对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施加的影响潜移默化但却至关重要。一种思维方式的确立往往会左右和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生态伦理观的确立也是如此。区别以往西方社会既成性的思维方式,生态伦理观强调生成性的思维方式,怀特海将其概括为“万物皆流”的流动性,并认为流动性包含有三重内涵:其一,强调“流动性”本身的重要意义;其二,“皆”表达流动性本身具有万事万物之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是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共有特征;其三,“万物”作为流动性的主体。三层内涵以递进的方式表达了人与自然共生的完整性特性,这一完整性并非是凝固化的,而是过程性和转化性的。怀特海要以“过程性”作为构建生态伦理观的思维方式,以此规约整个人类社会未来伦理规范的走向。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伦理规范的过程性,首先是产生的过程性,是“合生”的过程。“‘合生’是某种过程的名称,在这种过程功能中,许多事物构成的宇宙,通过把‘多’之中的每一个要素确定地整合到新的‘一’的构成中的次要成分中,获得某个个体的统一性。”合生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即事物通过相互“和合”而实现共生的过程,是事物现实存在的状态。如果说“合生”是现实世界生成的结果,那么“转化”就是现实世界生成的过程,这一生成过程包含着生命灵动的过程性,更包含着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共存共生性,自然和其他物种相对于人的先在性和共存性便使得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规范成为可能。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伦理规范的过程性,其次是一种认识和感受的过程性。实际上就是由种种感受的过程所造成的合生,是能感受的人感受到自然的时间先在、血缘传递、和谐共生、相伴发展的历程性,使人在认识和感受自然的过程中呈现一种尊重和敬畏的态度。这一态度伴随着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认识的统一性为目标。这一统一性并非仅仅是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自然知识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自然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立足于人的生活认识自然之于人的价值和意义,使人类的感受的过程性建立在人对生态状况的自觉维护上与对生态伦理与生态道德的自觉践行上。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伦理规范的过程性更是一种审美的过程性。对自然与世界进行认知的过程,一方面体现为求“真”的过程。“真”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实把握,必然包含着“善”意义上的合理性内涵;另一方面“真”与“善”的统一必然体现为“审美”的过程性。自然并非仅仅作为人的认识对象、人的行为作用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的审美对象。在美的形成过程中,人对自然的认识之真与自然对人的伦理之善融汇于人对自然的审美过程中,实现真与善在更高层面上的统一。也就是说,认识自然的过程成为审美的流变过程,生态与自然的确定性流变为审美的不确定性,人看待世界与审视世界的不可或缺的情感要素,流变为人的审美的眼光成为对自然生态进行创造的重要原初动力。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伦理规范的过程性还包含通过过程将直接的感受性转化成为间接的感受性。在生态伦理观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中,既包含着从现实的世界中提炼和形成思维方式,也包含着以某种思维方式关涉现实的内容,后者是生态伦理观形成的前提。“前一过程造成了从‘现实的’到‘纯粹实在的’转化;后一过程造成了从实在的到现实的增长。前一过程是直接生效的,后一过程是目的论的。……前一过程提供了那些实际上支配着获得的条件;而后一过程提供了现实地所获得的种种目的。”人对自然的感受性和审美过程的现实性最终因这一思维方式而达到统一,这便是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思维方式重新回归现实世界的起点。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生态伦理转向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3-0108-04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是与以否定和解构为特征的激进后现代主义相对而言的,是以一种既批判又超越的立场转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潮。后者对因工具理性的单面诉求所造成的环境恶化、生命意义的丧失进行彻底解构,然而因为缺少建构,倡导多元、价值虚无的缘故自身也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确保‘换汤不换药’的情况不再发生,为确保思想霸权、方法霸权永远不再建立,为‘使王位的空缺成为常态’”,倡导多元整合的思想,在有机联系的基础上,将传统、现代、后现代和当代有机整合,关注与人类存在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试图用生态伦理这一新的思想向度突破现代工具理性机械计算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冷漠敌对的关系,积极寻求重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新世界,以一种积极乐观、富有创见的全新运动为人与自然建立新的伦理秩序,将“真”、“善”和“美”还于人和自然,在人与自然重归有机整体基础上谋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
包括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内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意在颠覆传统的理性与伦理的扭曲,实现生态伦理转向。伦理原本作为内在于人的道德规范,其基础性和规范性在现代主义的视阈下,逐渐被理性取代——理性成为一切法则的基础,伦理成为外在于人的禁令,道德行为者由自我审视的道德关注转向外在伦理原则的权威与规定,最终导致人的道德自信力缺失,拒绝道德判断力,活生生的个体之间的伦理关怀变为缄默与冷漠对视,现代主义的伦理悲剧由此出现。“一方面它力图以普遍道德理性构建各种形式的普遍伦理规范,以保障现代人的生活自由和价值追求;但另一方面这种规范化的伦理约束又在客观上制约着个人自由,与现代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追求相悖。”
现代主义的伦理生活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逻辑的延续,以物的增殖为逻辑的“增长的逻辑”是理性逻辑的现实呈现。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它以全球化的势头迅猛占领全世界,以机械计算为特征的现代主义价值观被大肆宣扬——对世界以认真的观察、精确的测量和技术的分析实现利益的最大合理化。“面对巨大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科学或宗教,都不能独立应付。如果每个人和每个国家都只是一味地争取经济的利益和生活的舒适,生态系统就会凋零,物种就会继续灭绝,也许上亿的人类会丧失生命。如果不将科学与世界的精神传统结合为一体,人类纵然可能活过现在这个世纪,但留给后人的将是一条千疮百孔之路。”现代主义的以工具理性为本质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排斥价值,以功利、实用的价值观为主导,以“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目标仅限于利用、控制和征服自然。在现代主义价值观的作用下,道德被严重“物化”,卓越与崇高相对缺失,缺乏终极关怀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道德现象。在这种状况下,以单纯物质提升为生活目标的价值取向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处境,相反物质生活富裕的背后却隐藏着更为严重的危机和矛盾。一方面,破坏性的开采,自然资源濒临枯竭,生态失衡;另一方面,机器大工业又把生产中出现的有害物质排放到自然界,进一步恶化自然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逐渐缩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损毁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现代主义价值观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史无前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打破,人类生存家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现代社会出现新的危机——生态危机。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旨在为人类谋幸福的夙愿并未如期而至,所倡导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并未给人类带来任何福祉,相反却加剧了社会的危机和矛盾,越来越落入了马克思曾经表达的“异化”的状况之中,人对自然的征服依其惯性走向了人对人的征服,其直接的呈现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一系列战争给人类造成空前的灾难和痛苦,人性的残忍和堕落与其大力宣扬的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形成强烈反差。
图书馆阅读量下降。后现代文化又被称为信息社会文化,所以后现代文化是信息飞速发展的一个产物。同样因为后现代文化的产生,导致了图书馆的阅读量严重下降,图书馆传统的一些功能逐渐被弱化和边缘化。同时,图书馆的建设一般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其所含信息量有限,人们在检索所需书籍时,不能方便快捷的找到,而且图书的价格昂贵,这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兴趣。而相反,互联网上的信息直观、实用,适合于人们休闲和娱乐,从而更多的人放弃了理性的文字。因此,后现代文化严重降低了图书馆的阅读量。
降低图书馆中科学理念内涵。后现代文化降低了图书馆中的科学理念内涵。由于后现代文化,在物质生活中追求享受,在本体论上追求虚无主义和在实践性中追求破坏主意。因此,受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后现代文化图书馆中的科学理念内涵越来越低,把传统的价值和责任用新世界建立的方式,玩世不恭,对任何事情都不重视。同时,后现代文化中不存在一个永恒的真理让许多读书的人都不在追求真理,没有了探索科学的动力,只是现实的寻找那些对目前自己有利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后现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
不利于图书馆文化传递。后现代文化彻底关注经验世界,否定了终极价值,这就是其虚无主义的表现。经验世界就是人类生活的世界,而这个经验世界是经常会发生变化的,这就使受后现代文化影响的人坚持虚无主义,最终放弃了整个社会,自暴自弃。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的传递文化的作用大大降低。
图书馆建设的方向
虽然说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思想体系,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一个与现代主义相对的概念。后现代主义大致上分为激进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两个向度。其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格里芬、霍伊等,其理论带有较强的建设性、积极性和乐观主义倾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最大的特征就是对现代性的超越,而它的自信就来源于现代性及其世界观在社会和精神上的毁灭性。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超越,表现在超越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机械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等,也就是要人们摆脱现代机械的、科学化的、二元论的、人类中心论的、家长式的和还原式的世界。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强烈反对现代哲学中的二元论和还原论,以及现代世界观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另外,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倡导创造性,倡导生活中真正的乐趣就是创造;更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和倡导对世界的关心和爱护。总之,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从对现代性的超越出发,摆脱了激进性后现代主义的偏激性,面对现实世界和现代社会中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以便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辨析
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烈反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大力倡导发展稳态经济。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经济是以单纯的、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特征的经济形态,这样会形成一个片面追求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畸形社会。所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深刻地批评了现代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人类社会危机,因此,它提出了控制经济增长的生物物理要求和社会伦理要求,同时提出要限制对环境和生态资源的破坏与消耗,合理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以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认为,要想确保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就要发展稳态经济,它是一种使人口总量和人工生产的产品总量保持平衡的经济,即强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与消耗要控制在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消化和更新能力的范围之内,同时还要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法强烈反对现代国家主义政治观,大力倡导社会共同体政治。
随着国家主义政治统治的发展,国家建立起了强大的官僚政治机构,这种官僚机构严重制约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以及限制了人类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主张恢复人类社会中世代积淀下来的永久的合作习惯和平民主义制度等中介载体,这些中介载体一方面是微观层次上的家庭、朋友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宏观层次上的城市、国家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还认为要建立一种能够支持生物区经济运动的政治权利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以便消除现代主义政治的弊端,实现社会共同体政治。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烈批判现代个人主义精神,大力倡导注重精神作用和创造性的文化精神。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不仅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弊端进行了严厉批判,而且也强烈反对现代主义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文化精神。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主张倡导重视创造性和精神作用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强调整体主义,主张倡导和实践,认为宗教是人们所有行为方式的巨大助推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总之,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烈反对现代文化精神中个人主义对人们心灵的侵蚀,强调把道德的、社会的、精神性的和生态的考虑作为人们实践活动的落脚点。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发展观对我国的启示
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有助于人们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和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路径。
人类社会的现展模式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但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认为,这并不能断定传统的发展道路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智之选。因为现展模式有许多的弊端,它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能源消耗过快带来的危机等许多灾难性后果,人类的生存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整体出发,重新认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仅治污成本巨大,而且也是行不通的。如何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中,解决好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避免生态灾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发展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席卷欧美大陆并波及整个世界的思想文化运动,从文化和社会政治批判意义上而言,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所谓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就是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批判,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阅读”和“解构”,将隐藏在背后的文化机制暴露出来,使人们认识到其中权力的运用,促使人们对结构产生怀疑和批判进而颠覆它的合法性,[1]其代表人物有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而言,它完成了历史使命,毫不留情地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其局限性在于没有提出一套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改革的方案。
到20世纪80年代,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便屡遭质疑,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则是对后现代主义的重新阐释,这便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科布教授以及他的学生格里芬教授。理论只有反映现实,指导现实才有生命力。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正是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吸收和批判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方案。这是一种对于自身,对于整个世界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它的出现,对于现代主义不能不说是一次严重的冲击。
西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实现了工业化,却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他的全球畅销书《濒临失衡的地球》中给我们描绘的悲惨图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证明人类文明与自然界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增长不同于发展,单纯强调经济指标以及利润而忽视环境以及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短期内会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不仅仅囿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和谐共生”。多年以来,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线性的,把现代化简单的理解成了工业化,过高的估计了工业文明对改变世界的积极作用,对工业化的副作用认识不足。在解放初期,甚至把东北工业基地的烟筒林立,浓烟滚滚视为现代化的标志。
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提出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思路,其结果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掠夺和不计后果的开发。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危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副产品: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音污染困扰着现代生活,极端气候事件、沙漠化、地质灾害的频发,已经让人类领受了大自然的报复,也促使我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如前所述,现代化带给人类的并非只是福音,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怎样既能实现现代化,又能避免走西方国家的老路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研究的课题。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生态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用《生态文明与》一书的编者的话说就是:“如果说工业文明之后是生态文明,现代之后是后现代的话,那么,生态文明与后现代本来就应该是同一个话题。”[2]既然称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拒斥无疑构成了“生态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斯普瑞特奈克看来,“在许多深层意义上,现代性并没有实现它所许诺的更好的生活。”它既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和平的世界”,也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自由的世界”。长久以来,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人民都相信物质生产的持续增长会给人民带来不断增进的福利,也会解决一切由此而生的社会问题。这种“经济增长万能论”给社会带来的问题被愈来愈多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所关注。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摒弃现代机械世界观,倡导有机整体观,不仅要实现由“征服自然”向“保护自然”的转变,而且要实现由“我保护自然”向“自然保护我”的转变,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无疑是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的。我们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它的“托管人”,是大自然的朋友。我们对于大自然的恩赐,要始终怀有感激之情。
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和尖锐。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膨胀的人口压力,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面临危机和挑战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其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先前政策的纠偏措施也已经展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以及工业文明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从先前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建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在经济发展中彰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种和谐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开发、利用、改造自然,又要保护、尊重、爱惜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每一个人而言,改变不合理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事。提高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空气、矿山、森林和海洋,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家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倡导一种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对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至构筑我们人类的未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