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02:31: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区护理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以2010年上半年同时开课的护理(生物)2006级本科(五年制)一个教学班48人、2007级护理本科(四年制)一个教学班65人共计113人为观察组;护理(生物)2006级本科另一教学班(五年制)48人、2007级护理本科另一教学班(四年制)62人共计110人为对照组。
1.2方法
原《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计划理论课时28学时,实践课时2学时,总学时30学时;考核方式为单一的期末卷面考试。观察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中深刻认识到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避免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课程重复讲述。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改变期末考试办法,通过多种能力测试方案全面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社区护理学》课程建设工作,推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为进一步推进PBL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文字整理、PPT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设计各种调查问卷、调查表、评估表、健康教育计划等社区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精诚团结、协作协调的团队精神。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资料准备
编写教改方案、课程内容整合方案,修订原课程教学计划。拟定总学时不变,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例,增加实践课程学时数,突显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理论课时调整为10学时,实践课时调整为2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主要用于讲授1章~5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依照此计划修订教学大纲、课程说明、课程教案,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设计和指导。编制学生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学生作业评价标准、PPT评价标准、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并聘请专家审核;建立《社区护理学》理论考试选择题题库。
1.2.2教学及考核方法
观察组:采取“新教改方案”方式授课,先对前5章内容用10学时进行课堂理论讲述,讲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使学生对本门课程建立初步认识,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媒体学习学科背景和前沿知识,扩展知识面,开阔眼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要求提交作业数次;然后组织学生利用16学时的时间深入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学校、单位、公共场所等部门运用护理程序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设计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家庭访视、居家护理;最后,利用4学时组织学生集中汇报学习成果、学习体会、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并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期末笔试。每次实践活动之后均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参照已制定的评定标准评定成绩,全程记录备查。学生期末考试采取题库抽取50道选择题组卷的方式,满分50分;平时的实践活动评分总和占50分,合计满分100分。课程结束后,请有关专家、同行、学生运用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对观察组进行全面评估,综合评价本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评定有无推广价值。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教改全过程进行再次修订和完善。整理有关数据,撰写学术论文,提交研究报告。
2结果
本研究实施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统一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试,结果见表1。对观察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同一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开设本门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方面的认识,对本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现状的了解情况。结果显示,理论知识考试两组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践技能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学生在开设本门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方面的认识更加充分,能更好地理解本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现状。
(2)教学内容及方法选择合理。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做了适当调整,这样更适合学生的需求,也适应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个性鲜明的学生,要想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学以致用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基于此,我们设定了社区家庭访视内容、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也是此次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等方面都应予以重视,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内心对学习感到一种渴望,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在实践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应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首先鼓励学生勇敢地走出课堂,跳出课堂的条条框框,多多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其次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不足
改革后的《社区护理学》教学成果显著,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尤其是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当前对校内模拟训练的课时安排不够,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模拟训练,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还应该完善考核与评价标准,给学生一定压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主动参与训练;
②进行家庭访视时,有些居民并不配合学生的工作,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效率,因而需要加大社区护理的宣传,使居民多了解护理进社区的好处,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要求。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和健康护理,为他们建立档案,时刻关注身体状况;
1 教师讲授法
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口头语言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表达教学情感,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行为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照顾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抓住重点、难点,关键之处,把要传授的知识讲清楚,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有利于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针对本门课程中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如第一章社区护理概论,可以使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2 体验式教学
本课程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区参观、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实践主题不同,可以安排学生到某社区或利用节假日回家的机会到自己所处的社区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进行社区考察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组织结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布局、服务内容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社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病案教学法
社区护理中居家病人的护理、社区灾害及其护理管理部分内容多,涉及面广,不仅包括内外妇儿知识,还包括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的知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医学知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领悟,根据临床资料选择既遵循教学指导思想,又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并体现该系统疾病特征的典型案例,例如运用护理程序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进行居家护理,应用临床病案的导入引出本次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五个方面,让学生自己先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做不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而且对以后的临床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4 PBL教学法
为突出社区护理岗位能力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为激发护生学习的动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及模式,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如社区慢性病病人的护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将学生6-8人分为一组,每一组以一种社区常见慢性病典型案例展开学习,动态评估学生知识学习的关注点,在点评时以案例为主线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护理专业学习的侧重点,结合案例突出系统疾病护理的共性和不同,总结归纳各种社区常见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健康教育技术,使实践教学更突出实用性。根据每次讨论会学生发言的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进行综合评估,从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思路等方面进行客观性考核。PBL教学法的开展使学生善于探索、概括,能娴熟应用现代图书网络信息,具备较强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流能力;学生可在讨论中分享他人的意见和见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自我的胆量[3]。除此之外,PBL教学使学生更易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择业意识。
5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学生通过在社区护理实训室模拟家庭环境下,教师根据学生数量进行分组,课前布置每大组同学不同主题,每大组间自行分配角色,课前充分准备资料,课上分组进行仿真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特定专业场景中所需护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对每组的表演穿插点评后安排小组讨论,讨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角色扮演既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一改以往教学中学生带着课本进课堂被动接收的局面,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除涉及到基本理论、技能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观察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护理教育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实习或工作时很快适应环境,适应临床工作。
6 模拟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129
影响社区护理发展的因素
①我国社区护理现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不少医院虽然开设了社区门诊及家庭病床,其重点仍是病人,仍以基本医疗为主。对“六位一体”人性化服务认识不足。②社区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网络化仍处于摸索阶段。③政府不重视,资金不到位,医院仍以营利为目的,工作开展很被动。④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缺乏,各项水平有限。⑤社区软件和硬件的缺失。⑥没有得到公众认可,居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五免六减只是一句空话。⑦社区护理教育还是一项空白,至今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门社区护理人才,由于社区护理所需的知识面以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目前中等卫生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将难以开展好社区护理工作。⑧社区护理仍缺乏整体性。连贯性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社区护理的范畴
了解国际与政府卫生组织和卫生法令;进行生命统计;协助环境卫生和团体卫生工作;实施卫生教育;从事妇幼卫生工作;协助公共安全与传染病管理;从事家庭访视及护理;慢性病管理及跟踪治疗,心理卫生指导;执行医嘱;巡回服务;运用社会资源;保存正确纪录。
社区护理特殊性
包括社区卫生与护理两方面的内涵,除做好基本医疗外,社区护理主要是对社区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的“六位一体”的健康服务,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病人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慢性病的防治及系统化管理等,促进社区每个人健康安宁,包括疾病的预防、健康的恢复以及增进健康。是社区护士亲切友善精神体现。应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疾病系统化管理。运用有利用资源,发挥护理功能,协调并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组织、政府机构等相关资源,共同努力延伸到社区中,如与辖区政府街道居委会计生办共同合作,为社区每位成员提供健康保障,为社区护理发挥桥梁作用。
社区内优先服务对象
弱势团体(老弱残障)。社区护理关心全人类的幸福,其对象是不分种族、宗教、年龄、性别或其他任何特征的。妇幼健康应得到特别注意和照顾,其原因是妇女健康直接影响到孩子,母亲健康一旦遭到永久性伤害,不仅造成母子二人健康的损害,且影响到整个家庭生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照顾自己的能力也日益减退,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照顾非常重要,故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妇幼及老年人的健康。
社区护理要做好卫生服务的计划、评估和发掘
评估是指对个体及其家属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评价,了解每个个体、家庭、团体以及整个社区健康的需求,以保证社区护理计划的落实。社区护士必须先行判断,确立其问题,然后再研究解决其问题的办法。如缺乏孕育经验的孕妇,应让其尽快了解有关孕育知识。每一个人健康需要问题不尽相同,做好区域内高危人群的管理,疾病的筛查以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共建和谐社区,提高全民族素质,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社区护理的目标。以社会效益为主,坚持质量与速度的协调发展。
做好健康宣教
社区护士不仅要发现及评估个人、家庭、社区的卫生问题,而且要让社区所有居民都认识到危害性,并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如不少人对癌症认识不清,对待癌症病人就像对待传染病病人一样,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给病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健康恢复。
按需提供护理服务
社区护士依照个人的特殊情况,提供适当的护理、转诊,或社会资源的利用,慢性病的防治,如对长期卧床的心血管病人的家属给予基本护理知识指导(擦浴、翻身、测血压等等),让病人得到正确的、舒适的、安全的护理。
优化社区环境
控制(或尽量消除)威胁健康或降低生活兴趣的社会环境。社区护士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安全工作,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如意外事件、传染病疫源、药物成瘾、水源污染、噪声、空气及土壤污染、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做好健康体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26-02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凸现,慢性病逐年增多,相对短缺的医疗资源和昂贵的医疗费用,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社区医疗和护理。1977年,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根本途径,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老龄化必然的结果就是慢性疾病的增多,慢性病如果长期住院治疗,一方面患者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也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再者,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使空巢老人老来越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健康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更重视疾病的预防,而社区护士将在这支预防大军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突飞猛进地发展,社区护士的需求会急剧大幅增加,会使我们的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社区护理教育的实效性将更加显著。
二、现状分析
目前,护士资格考试注重的是医院急症病人护理的主干课程,如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而社区护理学不包括在内,社区护理学又是考查课,因此,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为了既不让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社区护理学知识,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力争使老师和学生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拟实际生活情景的案例教学法,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改革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选择学习程度相近的两个班级,一个作为实验班,采用案例引导式教学法,一个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本学期护理12A1、A2两个班级的社区护理学教学工作由同一教师担任,通过对第一学期学习情况的调查,这两个班各科成绩都比较接近,适合做教学研究。因此,随机将护理12A1班作为实验班,护理12A2班作为对照班。
2.教学研究的方法。上课前,先模拟实际生活情景收集一些案例,或从网上下载一些视频之类的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方法,学生七嘴八舌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正确的答案,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景中尽力自己寻找方法,时不时还有争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答对的学生兴奋不已,答错的学生有的做鬼脸,有的不好意思得脸都红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深刻,同时训练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过程又锻炼了学生大胆回答问题的胆量,能够减轻学生将来应聘时的紧张情绪。期末两个班用同样的试卷在同一时间考试,卷面成绩如下:护理12A1班52人,平均成绩80.48分,90分以上8人,占15%;80~89分23人,占44%;70~79分18人,占35%;60~69分2人,占4%;不及格1人,占2%。而护理12A2班,51人,平均成绩76.08分,90分以上5人,占10%,80~89分14人,占27%;70~79分22人,占43%;60~69分10人,占20%;没有不及格。统计学分析P
3.教学研究的成果分析。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后,社区护理学卷面成绩比较,护理12A1班平均80.48分,而护理12A2班平均76.08分,t检验,t=2.5673,P
四、讨论
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精选案例,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案例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选一个合适的案例供学生讨论,这是整个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为学生选择的案例要有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的特点,并要结合案例考虑: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该案例可能会产生什么作用?何时讲授概念?如何讲解最合适?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例如:讲授第三章“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第一节“家庭概述”时,先播放一段从网上下载的视频,大概内容是:在美国某城市,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认出他是当地的富豪。警察说:“我送你回家吧。”“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一幢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豪说:“那……是我的房子。”案例告诉了同学们,家不只是房子,那么什么是家呢?家有哪些特点?我们周围有哪些类型的家庭呢?什么是核心家庭?什么是主干家庭呢?家庭有哪些价值呢?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引发了学生思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活跃了教学气氛,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使学生记忆深刻。
2.案例教学,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老师提出问题,掌控着教学进程,学生自由发挥,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共同探讨,教师不时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促使教师很好地掌握理论,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3.案例教学的价值。案例教学法,使学生都有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和机会,学生通过思考、争论掌握的内容,记忆能保持持久。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了本实验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将来一旦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打下了比较扎实一点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锻炼了学生工学结合的能力。
4.案例教学的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局限性。社区护理学是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设的,内外妇儿等临床专科护理课程还没有学习,健康评估的内容正在学习中,医学知识较为薄弱,有些章节不宜使用。例如“老年慢性病人的护理”这一章,两节课内要讲老年人的特点,还要讲好几种常见的慢性病。“老年人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爷爷奶奶的情况讨论说出一部分,但慢性病只能简单介绍。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学生的能力还没能达到分析案例的水平,因此案例教学只能在相对较简单易懂的内容时应用。
案例教学法锻炼了学生思考、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为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时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被用于教学中。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取为以学生课前预习、观看视频,课堂上与老师讨论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点。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社区护理学的教学发展陷入了瓶颈,翻转课堂的兴起,为社区护理学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为了探讨翻转课堂在高职社区护理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在本校学生的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收取2012级护理专业的学生200名,男生58名,女生142名,平均年龄(19.52+3.24)岁,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名,男生25名,女生75名,平均年龄(19.48+2.84)岁,对照组100名,男生23名,女生77名,平均年龄(19.81+3.57)岁。两组的平时学习成绩、地域分布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1.2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为一学期,实验组学生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授课,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讲授法授课。1.2.1教材实验组和对照组都统一使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社区护理学》(第二版)。1.2.2过程实验组进行翻转课堂之前,先与学生沟通交流,使学生加深对翻转课堂流程的理解,然后,教师通过网络提供《社区护理学》教学自学资源,比如慢性病病人的居家护理、家庭访视、社区健康教育等视频、文字、习题,安排学生进行自学,同时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记录问题。在课堂中,学生根据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组讨论,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答疑。同时,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整个课堂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引导者。课后第二天,学生使用QQ群或者微信群记录学习记录及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里针对学生未解决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引导复习,总结指导。
1.3评价方法
1.3.1考核采用统一的题目,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测试。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两组学生的实践能力进程考核。1.3.2问卷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态度的改善、社区护理理念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对教学方法的认可。调查共发出200份问卷,收回200份问卷。回收率100%.1.3.3统计方法数据由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测试和实践考核成绩比对照组学生的成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问卷调查结果
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学习态度的改善、社区护理理念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对教学方法的认可方面进行x2检验,实验组学生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研究显示,翻转课堂能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与有关研究相似[1]。许多同学认为《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造成学生上课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的局面。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视频中提出的问题,为此,他们会主动去收集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中,学生分组主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问题。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学生对社区护理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改善,培养了社区护理学的理念,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更认可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这些研究效果与包龙梅[2]的研究相似。翻转课堂通过课前的自学,课堂中学生分组讨论,分工协助,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学生跟认可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避免把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绝对化。因为传统的讲授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把两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灵活应用,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232-02
社区卫生事业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总大的意义。作为社区卫生事业的核心,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人员是十分缺乏的,培养高质量的社区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课题[1]。目前许多普通高校或者是医学院、高职院校、卫校等均开设了护理专业,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护理人员。“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护理人员[2]。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中的教学效果。将在我校接受社区护理专业学习的286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对实验组的143名学生进行“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经过3个月的学习后,实验组学生在护理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详细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在我校护理专业进行学习的286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286名学生在基础课成绩上相差不大,所有学生均为女性,学生年龄大致分布在19-22岁,依照学生的学号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143名学生进行“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对照组学生按照一般的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两个研究对象小组在年龄、基础成绩、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可比性。
(二)教学方法
对实验组143名学生实施“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方式,具体为:一,做好组织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在学校的协助下向学生明确“岗位体验”教学的目标和具体实施过程,学校应组织相关的教师专家编写社区老年人健康指导手册,并分发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学习。其次,协助社区单位,使学生顺利进入社区,每名学生选择3名老年人服务对象进行护理实践,并按照要求进行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记录和评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二,角色体验。待3个月的社区实践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有序的安排,进行教学单位的再分组,每一小组13名学生,包括实验组6名学生和7名对照组学生。在布置教学任务后,要求小组同学进行资料收集和开展情境护理实践,在保证小组同学都进行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讨论。三,教学评价。在实践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学生护理能力的评价,由专业的护理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教师可扮演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疾病咨询,要求学生进行康复指导等。通过观察、交流、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沟通能力、服务水平、健康知识储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和评价[3]。
相比而言,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教学,即进行理论知识讲授、按规定进行专业实习,只重结果考评等。在经过3个月的实践学习之后,对比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护理技能水平。
(三)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后,记录相关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P
二、结果
两组学生护理综合评价分析比较:
在通过为期3个月的教学之后,经过对学生的综合考核评价,最终依据统计结果发现,采用“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的护理综合能力普遍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在护理综合能力的优秀率(13.3%)和总有效率(95.1%)上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优秀率(7.7%)和总有效率(87.4%)。两个研究小组的数据统计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
三、讨论
(一)社区护理现状
社区护理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使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区护理工作是提高我国国民健康质量的有效途径。在社区护理中又以老年群体的护理为最重要。但是当前社区老年护理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加,成为一个比较庞大的社会群体,但是老年护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由于老年人在身体素质下降后护理成本会相应的增加,两者的不匹配导致我国老年护理社会化程度低的现象[4]。二,老年人常常出现多病一体、多病同治、多药同服的现象,再加上老年人性格偏执、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常常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导致许多疾病治疗不彻底,带来潜在危害。三,社区护理人员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社区护理人员数量不够、社区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高、社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待加强等问题,作为直接的护理者如果不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和服务,老年社区护理就不会取得十分积极的效果。
(二)“岗位体验”教学法的优势
社区护理专业的建设最主要就是为我国培养高级的护理专业人才,以此提升我国社区护理事业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传统的护理教学法已经逐渐跟不上时展潮流,也开始显露出与社区护理不相符的弊端,“岗位体验”教学法对于改善这种不良状况具有十分积极意义。一,有效提高护理人才的社区护理理念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岗位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社区,能够真切地感知到目前的社区护理现状,通过积极引导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护理理念。二,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将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实践技能;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学科发展成果,通过社区服务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将“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引入社区护理专业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本专业的教学体系,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同时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此外,将“岗位体验”引入教学实践,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以此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护理能力。四,能够及时发现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制定正确、完善的策略,帮助学校和社区护理同步提高,同时也能够有效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关系,促进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在学生为了就业和社区护理水平和社区护理服务的提高上实现双赢。
(三)小结
“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引入社区护理教学不仅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要求,更是适应时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实施“岗位体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对社区护理具有直接的积极意义。能够帮助学校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为社区提供更多的符合要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努力探索和实施“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对于我国的医疗改革的推进和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民众健康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尽管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总体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笔者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相关课题的研究上,共同努力,为实现我国社区护理水平的快速提高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韩爱敏,姚志翠,纪敬敏,李冬莉,郝总谦.“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1(03):114-115.
1.1 理论教学与社区实践相结合 学生从开课的第3周就进入社区,进行社区实践。1次,隔周,形成理论―实践―理论这样的知识巩固加深的良好循环,不断增进对社区的了解,掌握必要技能。
1.2 确定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要选择房屋面积、设施设备、服务功能等符合省市级标准,卫生资源好,地理位置合适,交通方便,居民构成合理,师资力量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1.3 明确社区实践目标 根据教材理论课程以及社区公共卫生项目,制定社区护理实践计划。在学生进入社区实践之前,做好基地师资的培训,使实践基地明确教学目的,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
1.4 分组实施 每组学生4~5人,每次社区实践均做好分工,每人都有明确任务,由小组长负责落实,带教老师提前做好实践条件的提供和创造,教学老师分组跟进并负责对各组任务完成的检查评估。
2 社区护理实践安排
[摘要] 不同层次护生社区所采取的教学课程及模式需根据每个学生的不A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新型教学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方面,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测试考核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社区护理作为护理工作中最为基层的一部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不同层次护生;社区护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33-02
社区护理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类新型的护理学科。该学科将护理对象从以往的单个患者扩展整个生命体系,其中最基础的护理对策即为社区护理。现我院针对护理工作现况,对不同层次护生进行社区护理制定相关教学模式,旨在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完善护理服务,顺利开展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现将笔者研究结果如下。
1各学历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安排
社区护生主要包括:专科护生、本科护生及中专护生。专科护生所及方式,培养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且进一步培养护生具有独立学课程包括54学时的课堂学习及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本科护生则通过高考招收,学习时间为4年,所学课程包括36学时的课堂学习及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中专护生则要求为初中起点的护生并安排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三种不同层次的护生所学课程均来自《社区护理》,教职人员借此通过对不同层次护生进行护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能力,以确保护生在今后护理工作中的顺利进行。
2社区护理实习基地
社区护理应针对其教学内容,建立独立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以此作为社区护理的教学单位。社区护理实习单位要求其具有基本的护理器械、物品及药品并配备几名实践基地教学人员。在实习过程中,教职人员应将护理过程中的预防、宣教、康复及保健等融为一体,为社区提供较为专业的护理服务。
3社区护理实习内容
社区护理需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专科护生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教职人员了解社区的组成结构及基本信息,了解社区所需的基础服务,并建立相关对策。②根据社区健康现况进行统一调查,并定期进行家庭随访与调查。③参与健康教育讲座与疾病咨询,或建立社区医学论坛。④参与社区健康体检,在体检中心播放相关预防疾病的视频,或在实习期间制作疾病预防手册。本科护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职人员需切身带领并指导护生进行护理学习中的每一项内容,并及时作出评价与反馈信息,旨在帮助本科护生熟练掌握各护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②本科护生的实习内容与专科护生的实习内容基本相同。中专护生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社区组织情况与社区人员所需的护理服务。②对社区中常见疾病或高发疾病进行护理实践,并定期进行随访。③在实习过程中主要以妇幼保健为主,并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不同层次护生的教学方案不仅可提升护生的专业素养,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还可以培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利用综合运用学科,锻炼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建立护还之间的信任等。
3教学质量治疗评价
社区护生的教学质量评价作为社区护生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评价,分别为:课堂测试、实习测评、社区居民评价以及护生自身测评。课堂测试也需根据不同层级的护生指定不同的测试方案,其中专科护生测试以闭卷考试为主,配合平时作业与实习测试,本科护生则以课堂讨论为主,配合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而中专护生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其余测试项目可根据教职人员自行制定。实习测评则以教师对学生的考察项目为主,以综合能力测评为主,可附加护理服务质量及职业素养测试,三种不同层级的护生所考察项目基本相同。社区居民评价是指该社区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主观评价,而教职人员需在每次实习课程完成后,主动收集社区居民的反馈情况,对其进行及时评价,总结常见问题,并制定相关策略,对以往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并及时向护生进行反馈,呼吁护生对其实习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与意见交流。护生自身测评要求不同层级的护生可对实习过程定期进行小结,将自身优点与缺点分别列出来,针对优点写出强化对策,针对优点写出改进对策,与其他护理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或寻求帮助,以此总结自身的不足。此外,不同层次的护理学生也可针对社区居民提出的问题与需求进行总结,对自身护理服务工作作出评价。
4社区护理教学效果
施行社区护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得到良好的社会反馈,主要的社会反馈如下:多数社会居民面对社区护理教学工作持满意态度,且积极响应了社区护理教学模式工作中所需的调查与反馈,并给与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同时社区护理服务人员根据社区的反馈效果,增强并改进以往的社区教学方案,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不同层次的护生所产生的效果与得到的收获基本相同,均增加了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增加了责任心,提高了护理人员独立思考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改善了以往护患之间交流欠缺的现象,大幅度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拓宽了视野,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且效果良好。另外,教职人员的反馈情况如下:部分教职人员认为自身需加强及改进教师素养外,应以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为主,帮助护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外,提高其综合素质,以确保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小结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需求,笔者现针对我院社区护理教学工作进行研讨,探究发现,社区护理工作需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建立不同的教学方法及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认清自身的责任所在,了解目前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即护理工作不能局限于医院内,还能扩展到社区及患者个人。在提升社区护理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有能力处理护理过程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此种社区护理教学模式的改进可帮助护理学生综合应用各护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培养适合社区需要的护理人才,加强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尽早的满足社会需求,并达到良好的社会反馈效果。综上所述,此种教学模式可加以推广与进一步应用于教学模式中。
[
参考文献]
[1] 舒剑萍,张红菱,陈靖.护理专科生社区实习教学模块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4(3):78-79.
[2] 舒剑萍,黄万琪,张红菱,于雪,吴运生.普通高专护生社区实习模块教学实证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1)145-146.
[3] 钮美娥,孙志敏,薛小玲.出院患者家庭访视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3(3):158-159.
[4] 张国英,李伟,王红妹,张玉芳.社区护理模式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11):362-363.
[5] 刘素珍;谢红.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特点与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36):478-479.
[6] 舒剑萍,吴运生,柯永红.普通大专护生社区护理实习考核成绩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4(21)332-333.
[7] 阎红;朱丹.社区护士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培养途径[J].护理研究,2006(19):173-174.
1 干预对象:社区高血压患者
2 干预方法
2.1 信息化管理:为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结果为高血压的患者建立高血压健康管理档案,并进行分级管理,定期电话或上门随访,督促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做好记录。每半年评估一次。对评估结果不良者加强管理,必要时对患者实施药物、心理、行为等一系列综合行为干预。
2.2 建立定期免费测血压服务: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通过每周定期为社区居民免费测血压,高血压的发现率和监测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2.3 健康教育:采取下社区健康讲座、病房输液室及候诊区设置闭路电视播放录像、宣传板报、送健康处方等各种形式,内容针对高血压的危害因素、不合理饮食、过量饮酒等以及高血压病因、临床表现、用药、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2.4 行为干预:
2.4.1 饮食干预:超重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钠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且钠的升压作用随增龄而增强。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低糖及低胆固醇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及豆制品。严格控制钠摄入量,以
2.4.2戒烟戒酒:吸烟虽然不是高血压的直接原因,但吸烟是心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护士应积极宣传吸烟的害处和戒烟的好处,使多吸者少吸,少吸者不吸。长期饮酒会导致高血压,饮酒量越大血压值越高,建议高血压患者勿饮酒或适量饮酒,切忌过量。
2.4.3药物降压:告知患者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用药原则,端正服药意识,坚持服药。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由医生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尽量采用口服降压药物,小剂量,分次服用。让患者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降压必须做到缓慢,温和,适度,血压不能降的过快,过低。
2.4.4 心理干预:在社区护理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按时随访,在随访时注意沟通技巧,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对某些药物引起的不适要向患者解释清楚,以消除顾虑心理,对不良反应较重者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另一方面,要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和认识,了解高血压的危害,使患者积极坚持配合治疗,应用心理学,护理学等知识,做好患者的心理减负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5 监督指导:每个护士参与社区全科团队服务,便于随时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家属学会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并加以记录。测量血压时,一般袖带充气不要太快,避免受测者应不适而使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应缓慢放气,以2-4mmHg/s为宜,强调测血压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长期坚持。患者测血压时应遵守定时间,定,定部位,定血压计的原则,以保证日常血压测量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 小结
我们通过对社区5000多名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定期随访,定期测血压,定期评估,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掌握高血压的自我护理知识,加强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总之,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干预,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者向社区人群提供涉及医疗、预防、康复、护理保健和健康指导等卫生服务的过程,是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为宗旨的一门科学。社区护理已成为21世纪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我国的社区护理起步比较晚,社区护理教育对我们来说是更是护理教育的一个新课题。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及人群,并以人群为重点,它的目的是促进、保护和维护人民的健康。由于社区护理所需的知识面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对社区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要具有医学临床知识、公共卫生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如何结合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社区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教学条件并结合社区工作的需要,我们对社区护理学课程中的实践内容进行了设计,通过该实践课程,使学生的社区护理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下面是我们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对部分实践课内容的设计,仅供同行参考。
一、社区个体健康状况评价
社区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就是对社区个人、家庭、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为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在实践课程的设计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及教学条件,设置了社区中“个体健康状况评价”内容的实践课程,并选择了其中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年龄”法让学生进行实践。首先学生通过收集社区或自己家庭成员(如父母)个人生活方式、所处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关疾病史及家族史、健康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疾病发生的前驱诱发因素;然后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推算出个体当前状况下的年龄即“评价年龄”,提出建议控制危险因素后可能降低死亡率、可能延长寿命,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可能延长的年龄即“增长年龄”。比较“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的差别,对个体的健康状况做出评价。该项实践内容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学生们也很感兴趣,通过该内容的实践,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使学生们对社区个体健康状况评估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家庭访视实践
家庭访视是社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家庭访视实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对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持续的照顾。家庭访视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培养学生具有预防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建立若干份家庭档案,并指导学生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为服务对象编制健康教育卡或健康教育手册。通过家庭访视可更新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人群参与的积极性。
三、社区健康教育实践
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社区护士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对社区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该实践课的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中的意义,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健康教育;通过实践使学生熟悉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学会因时、因地、因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由于学生对健康教育的意义、方式、方法都比较陌生,所以首先可安排学生参加一次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中心)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讲座,如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讲座,使学生对健康教育有一个初步的理性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选一些学生比较熟悉、感兴趣或有针对性的内容,如“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艾滋病的危害及预防”“网瘾的危害”及社区常见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预防等,作为健康教育的选题,并让学生围绕选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查阅有关资料,在班级模拟宣讲或在模拟情境下作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如通过“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这一主题的讲座,学生们了解了目前世界及我国的吸烟状况、香烟中的几种有害物质及对人体的危害、被动吸烟对他人的影响等问题,很多学生表示,以前只知道吸烟会危害健康,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对吸烟的危害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一些吸烟的学生表示,今后再也不吸烟了。
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是社区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慢性病预防主要是针对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展开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自我监测、自我保健的知识。如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也可由小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们分别准备不同的内容,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掌握有关研究的新进展,并保证内容详实、通俗易懂。
通过健康教育实践课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使他们对健康教育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社区中慢性疾病的干预与防预
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加强慢性疾病的干预与防预,对促进社区慢性疾病人群的健康、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社区护士,不但要掌握社区中慢性疾病的护理技能,还要具有对社区中慢性疾病干预与预防的能力。对社区中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查阅相关资料,给社区居民制定健康教育处方。如针对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处方,让学生从行为指导、营养指导、运动指导三个方面进行制定,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又制定了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健康教育处方,提高了学生对社区中慢性疾病的干预与预防能力。另外还可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营养知识,制定社区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人的食谱。学生通过上述实践,巩固、扩展了知识,掌握了一些对社区慢性病干预与预防的知识与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社区特殊人群保健
社区特殊人群是指社区保健服务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儿童、妇女和老年人,这些对象的健康相对脆弱,有更多的机会遭受有害因素的侵袭,因此,对这些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也是社区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社区护理教学中,我们加强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见习社区保健站的预防接种工作,使学生熟悉了预防接种卡,掌握了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程序、注意事项等;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在学校的护理实验室内摸拟实习不同种类预防接种的注射部位及方法和注意事项。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去老年公寓进行实习,对哪里的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及计划。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对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能力。
六、社区信息资料的统计分析
社区护士在进行社区护理评估、制定社区护理计划和评价社区护理效果时,经常需要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而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社区护理工作需要。因此,我们在社区护理实践课的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处理分析资料能力的训练,如通过给出某社区人群的一些具体数据,通过计算使学生掌握社区常用生命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计算资料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abstract】community nursing is a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very strong discipline, to highlight the ”based on the job, community-oriented“course system, according to nursing profession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nursing in the modern nursing philosoph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o people’s health care center, around the nursing care tasks and processes, will combine a variety of methods used in community nursing teaching process,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 learning, more reflect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medic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practical work, openness,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ommunity nursing;teaching methods; experience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社区护理已成为21世纪护理的发展方向,中国将有大部分护士走出医院进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1],因此,培养合格的社区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社区护理学是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面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时间短、带教师资力量薄弱、社区护理实践资源较少的特点[2],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趋于合理,培养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应用型护理人才,笔者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社区护理的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素质,深受学生欢迎。
现报道如下:
1教师讲授法
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口头语言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表达教学情感,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行为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照顾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抓住重点、难点,关键之处,把要传授的知识讲清楚,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有利于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针对本门课程中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如社区护理概论,使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2体验式教学
本课程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区参观、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实践主题不同,安排学生到西来寺社区、南街社区、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进行社区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组织结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布局、服务内容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社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病案教学法
社区护理中居家病人的护理、社区灾害及其护理管理部分内容多,涉及面广,不仅包括内外妇儿知识,还包括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的知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医学知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领悟,根据临床资料选择既遵循教学指导思想,又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并体现该系统疾病特征的典型案例,运用临床病案的导入引出本次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不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而且对以后的临床工作也有借鉴意义[3]。
4pbl教学法
为突出社区护理岗位能力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为激发护生学习的动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及模式,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如社区慢性病病人的护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将学生6-8人分为一组,每一组以一种社区常见慢性病典型案例展开学习,动态评估护生知识学习的关注点,在点评时以案例为主线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护理专业学习的侧重点,结合案例突出系统疾病护理的共性和不同,总结归纳各种社区常见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健康教育技术,使实践教学更突出实用性。根据每次讨论会学生发言的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进行综合评估,从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思路等方面进行客观性考核。pbl教学法的开展使学生善于探索、概括,能娴熟应用现代图书网络信息,具备较强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流能力; 学生可在讨论中分享他人的意见和见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自我的胆量。除此之外,pbl教学使学生更易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择业意识。
5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学生通过在社区护理实训室模拟家庭环境下,教师根据学生数量进行分组,课前布置每大组同学不同主题,每大组间自行分配角色,课前充分准备资料,课上分组进行仿真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特定专业场景中所需护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对每组的表演穿插点评后安排小组讨论,讨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角色扮演既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一改以往教学中学生带着课本进课堂被动接收的局面,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除涉及到基本理论、技能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观察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护理教育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实习或工作时很快适应环境,适应临床工作。
6模拟健康教育
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课程中所涉及的“社区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方法与实际相结合,充分体验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不同主题的模拟健康教育,学生能够将社区护理学习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意识,并在模拟表演中体会了社区护理的工作价值和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和探索永无止境。通过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步入临床夯实基础;又可促进教师加强学习,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优化教学效果。在今后《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中,我们依然既要注重学生“三基”的培养,又要注重知识内涵的挖掘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应用、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和研究,使《社区护理学》教学逐步向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