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想象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2-12-16 01:54: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联想和想象的区别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篇1

3、联想想象的基础

经验步骤:1联想是指通过某个知识点,想到另外的知识点,而这两着有种潜在的联系。由某人或某物而想起相关的人或物;由概念而引起与之相关的概念。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应。

篇2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都是研究变量间关系的统计学课题。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

1、在回归分析中,y被称为因变量,处在被解释的特殊地位;而在相关分析中,x与y处于平等的地位,即研究x与y的密切程度和研究y与x的密切程度是一致的。

2、相关分析中,x与y都是随机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y是随机变量,x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的,通常在回归模型中,总是假定x是非随机的。

篇3

金项链真假区别:

1、真黄金比同体积的银、铅、锡重一倍左右。真金拿在手上有坠手感,而铜或其它只有重感而无坠感。

2、成色高的黄金首饰受敲击或往硬地抛掷时,发出噗嗒的沉闷低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弹力越大、音韵越尖越长者成色越差。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而无沉闷感,一般发出当当响声,而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3、成色高的黄金,用大头针或指甲刻划均可留下痕迹。而假的不会留下痕迹。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学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根本要素。然而,随着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很多政治学者逐渐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根本要素更改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同时又提出了大量理论性观点。就功能、关系以及本质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情境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从本质看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环境本质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在一定情况下又存在深刻关联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有机结合体,两者相互作用与链接,所以逐渐形成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中观环境。就两者性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属于自发与自觉环境混合体,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属于自觉环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非主客观环境的统一、实践主客观的统一,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是在教育工作者优化、打磨以及改造下,被受教育者所参与、认可以及相应的教育环境。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关联性。

2.区别

就广义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和人存在关系而且对人有一定影响的精神及物质条件。就狭义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教育目标,选择、创造以及加工能够感染、鼓舞、激励人们的教育环境,这种情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求必须具备充足的条件以及场所等客观因素。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一种是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创设的情境;另一种是教育工作者依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对受教育者兴趣进行激发为目的,为达到良好教育效果而设置的教育情境;还有一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所把握与规定的具体教育环境。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情境的概念可以看出,两者存在本质性区别。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情境均属于主客观因素的统一体,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主观因素比较明显,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客观因素则比较明显。也就是说,多数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时运行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尽管其中存在教育工作者大量的主观选择与判断,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却不会受到教育工作者主观意识的控制。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却属于有计划、有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教育工作者精心开发或者设计的教育环境,主观判断色彩非常浓。

二、从关系看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的联系和区别

1.就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性质范围而言,两者存在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就本质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通过主观判断而形成的、能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环境,此为基本而初步的筛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同时也是对无法影响或者无法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与初步的过滤。也就是说,作为比较宏观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非纯粹性教育环境,而且也并非被教育工作人员所掌控与甄别,其客观性因素具有无法预测性,不仅包含自发环境,而且也包含自觉环境,不仅包含干扰环境,而且包含良性环境。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属于环境的一部分,而且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范畴。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领域的自觉环境,同时把自发环境的干扰因素剔除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就运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言,两者存在相互渗透、相互排斥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1)就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发挥的作用而言,两者存在相互排斥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多重性特点,属于先进与落后环境、积极与消极环境的混合体,存在不可预测性、不可控性以及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属于自发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人为创设或者开发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自觉性、确定性以及可控性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为有效运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服务的。

(2)运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情境与环境存在相互渗透与转化的关系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情境始终在进行着能量、物质以及信息的交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若要对教育系统起正面作用,就一定要由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转换、锤炼与过滤,而若要对教育系统形成一种持久性渗透,则教育情境一定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转化非自觉因素或自觉因素进行不断吸纳。在两者的信息、能量以及物质渗透超越其性质临界点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就会发生转化。

3.就思想政治教育境遇而言,两者存在相互容含与彼此重叠的关系

就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种时空存在,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实践均为在具体场域与时空下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实践中的时空存在,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缺乏具体教育活动和实践,则其就只具抽象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而且还是一种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实践,就此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具有相互容含与彼此重叠的关系。也就是说,两者存在本质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在以下两方面具体体现出来:(1)物理组成一致性。即具体场域中,将在构成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纳入其中;(2)功能性质一致性。

三、从功能看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的联系和区别

1.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既具有体验与认知功能,同时还存在共同体形成功能

教育工作者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与受教育者的情境经历经验和身心特点进行有效结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情境开发与创设,承载着能促进人们正确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符号、信息以及知识系统,具有更为生动、具体、明显以及深刻的体验功能,可以确保受教育者形成某种顿悟,并以此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清晰的认知倾向与情感体验。所以,就某种意义而言,思政教育共同体属于一种教育情境存在形式。开发与运用不同类型的思政教育情境,会思政教育共同体的差异性得以催生。

2.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既存在正面导向功能,同时还具有意义构建功能

对特定社会来说,不管是挖掘历史积淀情境,或是创设现时优化情境,每个情境都会存在一定的符号、信息、技能、知识、观点以及思想内涵,对一定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价值导向与信息表征进行传承,暗含统治阶级所制定与要求的道德价值原则与思想规范,以激发、引导并促使社会成员实施统治阶级所规定的道德行为。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在对社会成员道德意识进行隐形灌输的过程中,又在特定情境中促使教育对象通过亲身实践,在真实世界中对实际性问题以及问题情境脉络进行捕获,而后将其转变为自己所创设的问题,并对此问题进行追问、思考及解决。所以,一方面可从教育者处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又可在自身参与构建过程中获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功能意义。

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是科学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科学化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就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一方面存在共通性,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应该从动态与非线性思维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的样态转换进行审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本质内涵以及两者的功能厘定与关系转换进行分析与探讨,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能从理论方面对思政教育情境与环境的研究进行深化,另一方面,可分析与探讨在实践中怎样使思政育人环境得以提升,而这也是本文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的最终目的。

篇5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说起来很顺口,识记起来很方便。在区别易错字的时候,巧妙地加以改编或自编“顺口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己”、“已”、“巳”三字,虽仅有些许不同,但字义却明显不同。三字的字形区别在上部开口的大小。为此编了一条顺口溜:“己字全开口,已字半开口,巳字不开口,开口不开口,字跟着走。”又如“辩”、“辨”、“辫”和“瓣”四字仅在于中间的形旁的不同,在调查时,我班有一学生自己编了一首儿歌(顺口溜):“争辩需有言,点撇要分辨;花瓣结瓜果,青丝扎小辫。”看到此,我不得不为学生的善思而赞叹,四个字巧妙地融入四句中,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很押韵,字义就很易区别了。再如“戍”在中学阶段很易出现,在历史中有着名的“”,这几个易现字也很易混淆,可用下面的顺口溜来识记:“点戍、横戌、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

二、查阅工具书,科学有依据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我们古人的造字之法也很值得推敲,琢磨。《辞海》、《辞源》、《说文解字》等工具书可帮助我们来科学地识记一些易错字。

在我对“初”字的调查问卷中,35.6%的学生写成 “礻”旁。为了让学生来详细区别“衤”和“礻”旁,我查阅了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对“初”有如下解说:“初,裁衣之始也,从衣从刀”,意思就是说“初”是做衣服的初始阶段,与“衤”有关,这样就不会写成“礻”字旁了。又如“被、袄、裤、袜……”等均与“衤”有关,学生以后就不会写错了。

又如“松弛”的“弛”,很多人易把它写成“驰”,只要查查《礼记・杂记》就很好识记了,因为其中“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的观点,就知道“驰”字的形符是“弓”,与弓有关了。

三、拆字理解法,轻松而高效

汉字最大的特点是由字符组合的,而形声字在汉字中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小学时,对“碧”字的有趣拆解可以说给我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如:“王姑娘,白姑娘,一起坐在石板上”。因些,我们也可能通过拆分一个字来理解、识记一个字。

如“黄”字,我班有一位同学姓“黄”,但我发现他把中间的“由”字写成了“田”,为了改正他的习惯,我让他把“黄”字拆解为四部分,再加以适当的解说:“草字头,一压由,下面支俩儿小砖头”,这样就很好区别了。

又如“赢”是由五部分组成,可拆分为“亡、口、月、贝、凡”,再加以理解性的解释:“亡”指危机意识,

“口”指沟通能力,“月”指时间观念,“贝”指理财观念,“凡”指平常之心,只有这五方面加在一起,你才能成功,才能赢“。这样不是不易忘记了吗?

四、想象或联想,巧妙不易忘

合理的想象往往具有无穷的魅力,在区别识记汉字时加以科学合理的想象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向历史挖掘。如”名列前茅“常错写为”名列前矛“。其实在上古,人们行军打仗时,走在最前头的人手持茅草,这就好比今天的军旗。遇到紧急情况或敌情,便挥动茅草指示部队采取相应措施。名列前茅指名次在最前面,这样就好记了。

又如”官吏“的”吏“和”历史“的”史“,虽只有那一横的区别,但字义大不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吏’指官员,在古代时,官员们会戴一顶帽子,帽子的耳朵(如宋代)就好比这一横。“这样就区别开了。再如”墨字成规“的”墨“易错写为”默“。为了区别它们,我们可以联想到电影《墨功》,其中由刘德华所扮演的墨家弟子革离的守城策略可以说给我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在战国时期墨子因善于守城而闻名,墨家也因此成名,故称”墨守“。现在多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不求进取或不肯改进。

篇6

[关键词]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包装设计图形符号

在现代商业设计中,任何形式的设计都离不开形象思维,商业包装设计是为了保护商品(功能)和促进销售(目的),其设计行为和过程离不开形象思维。商业包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的组合活动。无论是食品、化妆品还是洗涤用品,商业包装设计都是一种以形象为设计的思维活动。商业包装设计从草案阶段到正稿确立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视觉化表现活动,每一个具体包装商品的视觉元素形态,其最后完成都要经过思维加工组合,有的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的思维加工和组合才能得到完美的形象。所以在商业包装设计过程中,离开了形象思维活动,也就谈不上商业包装设计组合过程。

一、形象思维在商业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形象思维是指运用形象作为思维形式活动,它的主要方法是联想和想象。在思维中,事物形象的产生首先是通过感知、表象实现的,表现是形象思维的初级原材料,思维是通过对表象的形象加工来反映事物。具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破坏原来表象形象而把形象关系把握对象;另一种是把各种表象形象加以分解,重新成新的复合形象。前者是联想的方法,后者是想象的方法。联想和想象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来转化形象的。

在商业包装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市场调查、收集材料和利用资料,还是设计草图方案、修改及完成,始终都贯穿着紧张而复杂的思维。逻辑思维虽然是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但是在整个包装设计过程中形象思维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它具有想象和扩展思维的作用。

在商业包装设计活动中,选择是关键性的问题,逻辑思维往往难以实现创造性的功能,从思维心理和思维过程的本质上看,一般不产生新的质。从思维结果上看乃是人们正常思维再现和重复。而形象思维具有跳跃性、联想性和想象性,可以突破思维常规,摆脱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从而形成超常的新发现、新突破。在商业包装设计发展过程中利用联想和想象的例子屡见不鲜,如我国传统包裹形式中的竹叶包裹粽子,用贝壳盛哈蜊油、用竹子编制的篾筐盛装水果、油面筋、小笼馒头等商品,所有这些早已显示联想和想象在形象思维活动中的威力。

形象思维是灵活多变的联想和想象,给商业包装设计思路带来了无限的契机。运用联想和想象使头脑中原有信息之间可以产生联系,外部新的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贮存信息更可以形成对比。接近的形象、相似的形象、对立的形象能否联系在一起,是形象思维过程中关键因素。如人们常用的形象思维模式:观察类比想象模拟。作为一种运用形象思维的具体模式,对商业包装设计很有帮助价值。商业包装是展示商品价值的形象,商业包装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具体形象的客观实体,是形象的感受、贮存、识别、展示过程。

商业包装所反映产品某些性质往往需要对商品的外部形态和内在属性进行形象的描述。这是形成科学概念、理论体系的重要依据。商品性能、质量、同类产品区别和作用、功能、价值都少不了形象的展示作用。例如:世界品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饮料包装,同是以品牌为主体的形象思维设计,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包装设计思维中,都是围绕包装造型形象来实现各自功能作用的,给消费者的形象感受是“玻璃瓶”和“大塑瓶”的区别,记忆点是标志和色彩的区别。

二、形象思维与符号意义

商业包装是通过图形符号系统中的造型、结构、图、文、色来直观表现商品的设计形式,其中实物图、照片、示意图主要描绘或拍摄有形的可观察的商品形态。实物图生动、细腻、具有真实感,能够较好的展示商品包装的性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在包装中不管是应用图示还是照片,主要是为商品提供真实的依据,不象供人们审美欣赏的美术创作中那样带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者主观感彩,而是较客气地再现商品的形态和属性。商业包装设计同美术创作一样,商业包装的形象化表现都不能离开作者头脑中的表象运动,都离不开形象思维活动。

另外在商业设计中被广泛采用的点、线、面、几何形和一些特殊示意图,主要是通过抽象形象的图形表现变化的趋势、规律或者某些因素的相互关系。比如曲线形象可以增强画面活力;用块面形象可以加强画局面力度;点可以点缀主题;示意图能达到分解作用使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引导指示作用。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能够启发对事物的思考和研究。抽象图形具有高度概括的理性意义,因为有些商品不可能用纯客观的图形表达出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往往需要用象征手法。

在商业包装设计中不管是运用具象形还是抽象形仍然脱离不了形象思维的联想,甚至越是抽象的事物越是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在形象的感知与实践中进行把握。

篇7

在现代商业设计中,任何形式的设计都离不开形象思维,商业包装设计是为了保护商品(功能)和促进销售(目的),其设计行为和过程离不开形象思维。商业包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的组合活动。无论是食品、化妆品还是洗涤用品,商业包装设计都是一种以形象为设计的思维活动。商业包装设计从草案阶段到正稿确立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视觉化表现活动,每一个具体包装商品的视觉元素形态,其最后完成都要经过思维加工组合,有的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的思维加工和组合才能得到完美的形象。所以在商业包装设计过程中,离开了形象思维活动,也就谈不上商业包装设计组合过程。

一、形象思维在商业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形象思维是指运用形象作为思维形式活动,它的主要方法是联想和想象。在思维中,事物形象的产生首先是通过感知、表象实现的,表现是形象思维的初级原材料,思维是通过对表象的形象加工来反映事物。具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破坏原来表象形象而把形象关系把握对象;另一种是把各种表象形象加以分解,重新成新的复合形象。前者是联想的方法,后者是想象的方法。联想和想象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来转化形象的。

在商业包装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市场调查、收集材料和利用资料,还是设计草图方案、修改及完成,始终都贯穿着紧张而复杂的思维。逻辑思维虽然是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但是在整个包装设计过程中形象思维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它具有想象和扩展思维的作用。

在商业包装设计活动中,选择是关键性的问题,逻辑思维往往难以实现创造性的功能,从思维心理和思维过程的本质上看,一般不产生新的质。从思维结果上看乃是人们正常思维再现和重复。而形象思维具有跳跃性、联想性和想象性,可以突破思维常规,摆脱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从而形成超常的新发现、新突破。在商业包装设计发展过程中利用联想和想象的例子屡见不鲜,如我国传统包裹形式中的竹叶包裹粽子,用贝壳盛哈蜊油、用竹子编制的篾筐盛装水果、油面筋、小笼馒头等商品,所有这些早已显示联想和想象在形象思维活动中的威力。

形象思维是灵活多变的联想和想象,给商业包装设计思路带来了无限的契机。运用联想和想象使头脑中原有信息之间可以产生联系,外部新的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贮存信息更可以形成对比。接近的形象、相似的形象、对立的形象能否联系在一起,是形象思维过程中关键因素。如人们常用的形象思维模式:观察类比想象模拟。作为一种运用形象思维的具体模式,对商业包装设计很有帮助价值。商业包装是展示商品价值的形象,商业包装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具体形象的客观实体,是形象的感受、贮存、识别、展示过程。

商业包装所反映产品某些性质往往需要对商品的外部形态和内在属性进行形象的描述。这是形成科学概念、理论体系的重要依据。商品性能、质量、同类产品区别和作用、功能、价值都少不了形象的展示作用。例如:世界品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饮料包装,同是以品牌为主体的形象思维设计,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包装设计思维中,都是围绕包装造型形象来实现各自功能作用的,给消费者的形象感受是“玻璃瓶”和“大塑瓶”的区别,记忆点是标志和色彩的区别。

二、形象思维与符号意义

商业包装是通过图形符号系统中的造型、结构、图、文、色来直观表现商品的设计形式,其中实物图、照片、示意图主要描绘或拍摄有形的可观察的商品形态。实物图生动、细腻、具有真实感,能够较好的展示商品包装的性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在包装中不管是应用图示还是照片,主要是为商品提供真实的依据,不象供人们审美欣赏的美术创作中那样带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者主观感彩,而是较客气地再现商品的形态和属性。商业包装设计同美术创作一样,商业包装的形象化表现都不能离开作者头脑中的表象运动,都离不开形象思维活动。

另外在商业设计中被广泛采用的点、线、面、几何形和一些特殊示意图,主要是通过抽象形象的图形表现变化的趋势、规律或者某些因素的相互关系。比如曲线形象可以增强画面活力;用块面形象可以加强画局面力度;点可以点缀主题;示意图能达到分解作用使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引导指示作用。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能够启发对事物的思考和研究。抽象图形具有高度概括的理性意义,因为有些商品不可能用纯客观的图形表达出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往往需要用象征手法。

在商业包装设计中不管是运用具象形还是抽象形仍然脱离不了形象思维的联想,甚至越是抽象的事物越是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在形象的感知与实践中进行把握。

因此,在图形符号形象思维应用活动中,可以把符号的应用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

1.图形符号的记认性:主要用摄影照片来表现商品的真实感,易于消费者对商品直接认知。2.图形符号的指意性:对形象的选择、变化、夸张表现,能否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3.图形符号的象征性:用抽象图形来表达和暗示产品特征,使消费者产生联想。4.图形符号的鲜明性:企业品牌形象的应用,使消费者直接对商品包装产生直接的认知效果。5.图形符号及产品特性:利用包装外形特征来实现产品历史及现代消费时尚性。

所以,在商业包装设计中,重要的是如何把商品特性做有趣的表现,应用形象思维方法处理好符号元素与商品品质之间的概念,这样才可能达到促销之目的,才能够满足商业包装设计对消费者诉求的要求。

篇8

图形创意是一门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课程的教学和训练是学生掌握创造图形新形式和有效的传达信息语言的视觉语言的基本技能。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图形就要让他们掌握图形的内涵,就要让他们分清楚图形与标记、标识、标志、图案的区别。

图形区别于标记、标志与图案,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标识、记录也不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更不是一种以审美为目的一种装饰,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是含意支配下的对某一个或多个元素组合的一种蓄意刻画和表达的形式,有时更是一种能容的升华,深刻的寓意给人们启示,比如日本设计师 福田繁雄在70年代国际设计联盟(GAI)组织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招贴设计竞赛活动的一幅作品赢得了好评,画面以温和而又醒目的黄色为画面的基调,以黑色大炮为主题元素,采用45度对角线构成的画面引起了观众的注意,最具有创意性的是。福田繁雄将一颗脱离弹筒的炮弹在视觉流程上作了反向的处理,使人们看到画面后感到了其深刻的内涵 和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他向人们传达了一个历史的见证,向侵略者发出警告:“谁发动战争将自食其果,自取灭亡”设计师仅仅用了一个简单的图形,不用任何文字不用旁白,便于观者沟通达到共鸣,这变形我们证明了视觉语言的魅力。

上面这个例子证明了而在图形的表现上同样会借鉴图案的形式,图案创意中会用到图形的创意法,,但并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图案强调的是装饰效果,是对具象的事物进行抽象的概括来表现,但仍然是现实形态上进行的夸张,所要表现的是视觉的审美效果,而图形创作则需要设计者从主观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一个编码的过程把自己所要表现的内容展现出来,而观者通过观看感受从而理解内涵。这种新的图形是重新构造新的形态,较之与图案来说形态的变化视觉上更为写实,但内容上往往有“夸张、荒诞”的成分在其中。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从基本元素的练习到图形的实践与研究,其中在课时的安排上可以让学生从设计的基本元素中点、圆、三角的基本图形进行课堂上的快速联想。①点的联想②圆的连续循环想象③三角连续循环想象。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视觉的表现能力,训练思维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现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事物进行系统连贯的思维能力。比如一个正方形,是由四条线构成的,一旦构成正方形就不仅仅是四条线,还有四个直角,是一个闭合的图形,整体的图形空间远远大于四方形的空间。

如例:圆和正方形的联想

让学生掌握的是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其中联想是图形创意的重要方法也是起点,是为想象寻找处理素材的视觉传达过程,是学生设计创意的重要部分。图形创意中创造新的形象是以现实存在的事物为基础的再造,是设计者由意向形转变的过程,而这种过程中的发掘和寻找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实现的。

为了教学的方便,我们把联想和想象的不同方式进行了梳理。

(1)相似性联想。相似性联想又分为形与形的相似联想和意与形的虚实联想,形与形的共性联想。

(2)连带性联想。连带性联想分为接近联想、因果联想等。

(3)对比联想。

(4)借代联想。

(5)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水和火、走、游。

(6)正负形想象的训练。

(7)元素的替代想象的训练。

其中水火走的想象训练,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水火,从象形,水火的文化含义,水火有关的物体角度,从生活角度理解水火的含义开拓思路达到训练目的,比如传统文化中的龙,我们会不自然的想到中国皇帝,神话中的龙王海水这边达到了水的想象。

篇9

其次,以联想引导学生想象,缩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美术课中把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拉到学生的眼前,使课堂讲述变成生动的影像展示,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距离感,认识到现实中艺术无处不有的感受。如讲雕塑的类型及美感时,通过介绍市烈士纪念馆门前的烈士雕像、人民影院旁的儿童群像等,使学生感到艺术不仅能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而且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篇10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同音字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能培养学生辨别同音字的能力。

一是形象记忆。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如同音字“力”和“立”,“力”想象成一个人身体弯着,挥动着手臂做事。“立”第一笔点想象是人的头,第三笔点和第四笔撇想象是人的两条腿并拢站在第五笔横的大地上。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幻想,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小小的生字的每一个笔画当作人,当作物来看待,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走进自己的想象中。这个教学片断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及已有的生活知识,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辨别了“力”与“立”,增强了识记效果。

此外,形象记忆的方法当然还有游戏、猜谜、图解、体态语、编顺口溜、多媒体演示等。

二是理解记忆。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尤其是古代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传统上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统一的,汉字有见形知义的特点。有的字从字形可以联想到字义,有的字可以从它的组成成分猜测出大致的含义,有的字从它们的组成成分上可以大致推想出字义类属。当然,随着汉字的发展,古代汉字在经过隶变、楷化之后,字形显义功能已经不是很明显,许多字的形音义之间的理据要经过一定的分析以后才能看出,而且相当一部分字的字义跟字形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但还有很多汉字,我们可以抓住汉字形上的特点,展开想象来区分同音字。如:同音字“明”和“鸣”。“明”由“日”和“月”组成,“日”“月”同在,则“明”。我们的世界就有了光明,就变得明亮了。“鸣”意为小鸟张着嘴巴在叫。

三是联想记忆。如学习“纱”借用“沙”。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的形式将“沙”与“纱”偏旁进行变换组合,“纱”的偏旁是“纟”,表示用棉花、麻等纺成的较松软的细丝,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又可表示用纱织成的经纬线很稀的制品,也可表示像窗纱一样的制品。“沙”的偏旁是“氵”,表示与水有一定的关系。

识记生字的过程本来很枯燥,但抓住同音字字形的特点去引导学生联想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很好地达到辨别同音字的目的。

二、 从字义入手,进行比较,正确区别。 一是在组词中加以区分。可由教师出示组词,让学生通过对比,正确辨认。

同音字由于读音相同,在口语表达中没有什么区别,但要把它记录下来,就必须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字,这就需要严格区分每一个同音字的意义,这样才能避免用错写错。我们教师对于这些同音字的熟知不是由于音节,而是抓住了字的内在属性。让学生区分同音字的不同,也应在其属性上进行。如在教学“园”和“圆”时,我先出示“公园”、“花园”、“校园”,让学生发现其实“园”是指供人活动的地方,继而我又出示“圆圈”、“圆月”、“圆周”,让学生明白这个“圆”字指得是绕一个点等距离的轨迹或某个圆形物体。学生在了解了这两个字的属性之后,也就自然而然能够辨别“园”和“圆”了。

可让学生自己组词,指导他们正确运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词练习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组词有助于学生了解字义,发展语言和思维。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同音字充分组词,虽然期间可能会费较多的时间,但是在他们说的过程中容易暴露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的纠正。如同音字“鱼”和“渔”,学生用他们在进行组词游戏时,给“鱼”字组词时,可能会说到“鱼船”、“鱼网”,这时候教师的及时指正会让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避免下次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组词:鱼:金鱼、鲤鱼、带鱼、比目鱼、草鱼……渔:渔夫、渔船、渔网、渔村、渔翁……,让他们再来观察它们的不同,经过观察学生会发现:“鱼”组的词大多是指生活在水里的各种各样的鱼类,“渔”组的词大多是跟捕鱼有关系的。

可由学生说反义词,让他们明白字义。有的同音字我们可以通过记忆它们的反义词进行区分。如:同音字“近”和“进”,“近”是“远近”的“近”;“进”是“进出”、“进退”的“进”。由此,学生明白了“进”就是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近”就是距离短。他们理解了字的意思,也就能辨别“近”和“进”了。

二是在句中加以辨别。如果把一些同音字,放到不同的句子中去体会,感受它们的不同,会让我们更好的区分它们。如:同音字“做、作、坐、座”。我就设计了四个句子:1. 妈妈正在(做)饭。2. 我的(作)业已完成。3. 我正(坐)在地上。4. 我家屋前有一(座)山。让学生来选词填空。如果填错就让学生及时订正用错的字,并让他们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填完以后说说为什么这么填。学生在讨论后,就抓住了这些同音字的字义: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做”是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的意思。“作”就是进行的某种工作或活动。“坐”是“坐着”的意思。这里的“座”是量词。这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便很快地区分了这四个同音字的不同意思,在以后的练习中绝大多数孩子能正确使用这四个同音字。

总之,遇到字形相近的同音字时,可以看偏旁分析字义来区分;遇到字形不同的同音字时,可以查字典等方法了解字义来区分。为了方便大家记住这些方法,老师编了一首儿歌,请看:

同音字要看清,

音同形近看偏旁,

篇11

分析能力具有内隐性的特点,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不容易体现,那怎样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呢?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逐渐具备分类、排序、思维“可逆性”等能力,可以开始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过在操作的时候还必须借助表象、符号等信息。因此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借用图形等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思维加工模型,加速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笔者对比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与分析过程,发现它们之间具有相似之处,于是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对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影响”的研究问题,并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后发现,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教学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形成了一套运用思维导图工具促进学生分析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参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来设置的。布卢姆对“分析”的解释是:将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并确定部分之间如何相互关系以形成总体结构或达到目的。分析认知过程类别包括区别、组织、归因三个具体的认知过程。其教育目标包括学会确定信息的哪些部分是相关的或重要的(区别)、信息各部分是以什么方式组织在一起的(组织)以及信息背后的目的(归因)。依据分析能力发展经历区别、组织、归因三个过程,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一、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能力训练,主要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运用思维导图对事物或现首先让学生观察事物或现象,以事物或现象作为中心词,把观察到的与事物或现象有关的信息用简单的词语列举出来,用连线把中心词与观察到的信息连接起来,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如果每个信息还有更细微的区分,就接着以每个信息为中心点,再把信息进行分解,同样用连线连接。以对大树的观察为例,可以先让学生总体观察大树,定中心词为大树,然后说说大树大致有哪些部分组成,把观察到的各部分列举出来,如:茎、叶子、花、果实、根等,总体观察结束后,再进行局部观察,如观察叶子:叶子有哪些部分、哪些特征,把它们列举出来,花有哪些部分、哪些特征等,也分别把它们列举出来,如图1。

第二步,引导学生找出信息间的相互关系。

事物或现象被分解后,这时候就相当于处在分析的第一水平阶段“区分”。“区分”后,仔细找一找信息之间有没有相关联的地方,这时分析进入高一级水平“组织”,如图1。

第三步,帮助学生找出关联点,形成新信息。

如果信息之间有相关联的,思考关联点是什么,找出本质联系或特征,并为关联点命名,这个命名的过程就处于分析的最高级别的水平“归因”,如图l和图2。图1:雄蕊上的花粉与雌蕊上的胚珠相结合形成种子,其实这里边还可以再细化,就是分解雄蕊和雌蕊的结构,找出形成种子最关键部分;图2是寻找羊与苹果树之间的共同点,为寻找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特征提供方法。

这三步完成以后,学生初步学会了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分析的方。这三步教学法的流程是:

二、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具体的操作过程是:

第一,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发散思维,鼓励提出问题。

很多研究证明:思维导图工具对于发散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大脑工作机理的关键是想象与联想。例如,当看到水果这个词的时候,大脑里产生的可能是平r最爱吃那种水果,也可能看到不同颜色的水果,似乎还闻到它们的气味。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能够根据适当的联系进行发散性的感官想象和联想。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思维导图像大树不断长出分支这样,利用联想的方式,使想象不断地扩散,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由一个现象联想到另一个现象;由一个方法联想到另一个方法。思维发散后,学生随着信息不断地涌现,未知也随之增加,这是提出问题的好时机。

篇12

类似联想就是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一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形态。并且在教材的编排上充分体现了阶段性的归类特征。因此,教师应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在的或形式的联系,以某一知识点的意义特征或形式特征为联想触发点,对平时学习的零星的分散的知识点按相同、相似等特征进行归类,将同类知识串联起来,这使这些知识形成链环,形式系列,并随着知识的增多使其逐步延伸、扩展,成为有机系列。如在讲授初中美术第二册第11课《夸张变化的图案造型》时,应抓住夸张变化就是强化自然形象中美的形态和特征,将细节进行归纳和简化,使图案的形象更鲜明、强烈、典型,更富于艺术魅力,使学生了解图案的实用价值,了解设计手法并懂得实际运用。

二、转化训练――培养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起。即是讲把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以求解决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如初中第三册第8课《铅笔谈彩表现的静物》一课,要使学生掌握铅笔谈彩的技法特征,教师不能一味地从铅笔谈彩这一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素描明暗知识和初学过的水彩基础知识,通过展示同一景物的铅笔谈彩作品、扫描作品和水彩作品,让学生从用线和用色上对比研究,从静物扫描中分析出铅笔谈彩的用色只是把颜色用水稀释、淡淡渲染或根据物体明暗略加变化。通过两组作品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便可归纳出铅笔谈彩在用线,用色上的独特技法特征,从而理解这一新知识。

三、反向训练――培养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从具有相反的事物想起。如初中美术第三册第6课《色彩的感觉的联想》一课的教学,该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冷暖色,轻重感与联想联觉的运用。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他们已能掌握红、橙、黄为暖色,并能体会到暖色使人感觉热烈、欢快、兴奋、刺激。所以在教《色彩的感觉与联想》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色彩感觉暖色谈起,同时通过出示大面积的蓝、绿、青与红、橙、黄的色彩对比,使学生本能地体验到蓝、绿、青具有给人宁静、沉寂、寒冷的感觉。有了这种心理感受,学生对色彩的冷暖就有了初步的接触,他们就可凭直觉经验辨认、鉴别、分析色彩了。

四、推理训练――培养因果联想

美术创作教学的形式既包括添画、记忆画、想象画,又包括组合画和画面改错。在这些美术创作教学形式中由于作品题目与作品的内容既存在一致性,又包含因果关系,作品的题目制约着作品的内容。因此利用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因果关系,要求学生进行推理训练,让学生通过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合符规律地思考,判定出作品题目与学生的因果联想能力就会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