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音学范文

时间:2022-08-08 09:52: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英语语音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英语语音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28

一、引言

由于两种不同历史起源,英文与中文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一些方面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的母语――中文,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不同点的系统分析将会对消除外语学习的消极影响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样也能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二、英语音标学习的重要性

从语言学的发展来看,口语要比书面语言更具有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口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和使用率最高的语言之一,英语也是交际中的一件工具,而好的交流就需要准确地表达观点,正确的发音也在此种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学习正确而且标准的语言发音也就成为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良好的英语发音也对加强和改进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三、负面影响

已证实,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发音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外语学习者的发音产生影响。同时英语和汉语隶属于不同的语系。很多语言学家也发现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汉语与英文在发音系统上的不同之处和中文中方言的口音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犯错的主要原因。那么,对于英语与中文发音的对比分析将会为发现外语语音学习上的负面影响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四、对比分析

1. 元音

在英语中总共有20个元音音素,其中包括12个元音和8个双元音,而中文的拼音中却有35个元音音素,包括6个单元音和29个复合元音。英语中的单元音要比汉语中的单元音划分得更细。比如在中文中我们找不到英语中的例如/i/ 和/u/这样的单元音。但是在拼音中却有i 和 u这样的单元音跟英语中的/i:/ 和 /u:/发音是相似的。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受中文的发音习惯的影响将短音/i/和/u/发音成他们习惯的/i:/ 和 /u:/,那么在学习it /it/ 和 pull /pul/ 此类的英文单词时就会习惯性地将其误读为/i:t/, 和/pu:l/。

2. 辅音

在英语中有这样三类辅音发音在中文是没有的:齿音摩擦音(dental fricatives),腭齿龈音摩擦音(palatal alveolar fricatives)和腭齿龈音爆破音(palatal alveolar affricatives),这样就增加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发音中的难度。

3. 音节

在中文中,大多数的音节都遵循着CV(辅音加元音)的规则,而且在开始的一个音节中只能有一个辅音,而在末尾通常都是元音收尾,除了是以/n/和 /?耷/结尾的字词。但是在英语中却有例如三个辅音开头的(strong / str?蘅?耷/, screw /skru:/)和四个辅音的辅音群(sixths /siksθs/, texts /teksts/)。并且所有的辅音都有可能出现的音标的末尾,除了/h/, /w/ 和 /j/。因此受中文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发音时会很难驾驭辅音群,他们通常会在辅音中间自己加上一个元音,如将blow /bl?藜u/ 读成 /bil?藜u/的现象。而且在词的结尾不自觉的加上一个元音是普遍现象,fund /f?蘧nd/ /f?蘧nd?藜/, yes /jes/ /jes?藜/, attempt /?藜’tempt/ /?藜’temp?藜t?藜/等等。

4. 声调和语调

在中文中四个语调在造词和发音的过程中扮演非同寻常的角色,例如ma(妈、麻、马、骂),尽管它们拥有英语中所谓的相同的音标,但由于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四个声调的加入将这个音标构成了不同含义的不同单音字,因此标准汉语被称为声调语言。而英语中的交际效果的达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调的应用。而中国学生受文化方面的影响很难把握,也很难通过语调的方式表达出语言中的情绪和态度,或许他们有时候在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时会由于此种因素给他人带来误解。

五、解决方法

1. 正确的态度

首先,在学习英语语音时要有一个积极正确的态度。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以后既不出国也不从事与英语有关的事情,所以他们学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也就得出一个结论:他们能不能说出标准的英语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而且在学习英语发音的起步阶段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都让学习者不太关注英语的发音,或者丧失了学习语音的信心。但是发音却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掌握标准和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形成对英语知觉语感的重要途径。而且中学生也正好处在学习英语发音的敏感时期。所以,只要能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做,一定能取得巨大进步。

2. 基本知识的学习

学习一些基本的语音学知识,将有助于区分中英文发音的区别。这些知识包括学习发音器官的位置(肺泡、嘴唇、声带等等),分类语音(元音和辅音),怎样来描述它们,学习超音段特征(重读、语调、韵律等等)以及在相关言语中的单词读法(同化、省略等等)。通过此类知识的学习,学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的对中文发音和英语发音做对比分析了。而就语调而言,降调通常用于宣告性,突然祈使性和感叹性的句子。学生们如果能很好地掌握这些规律,就能使语言的重点凸显出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语言的享受。

3. 充足的听力

尽可能多听一些标准的英语。如今,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标准英语。书店有大量的原声英语电影;学生也可以收听BBC、VOA以及其他的英语广播节目;很多高中都配有外教,学生可以有机会与他们交流,慢慢积累一些关于语音、语调的基本技能。把这些技能与已经学到的语音知识结合起来,学生会在英语与汉语之间做出更具体更形象的比较,能够了解关于语调的更多的规则。学生听到的标准英语越多,他们就会获得更好的英语语感。所以听力是学习及提高英语发音的重要步骤,也是下一步练习的基础准备。

4. 模仿

模仿被证明是语言发音学习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学习目的,有着不同的模仿方法。

(1)元音

学习元音首先要听取教师对于音标发音的讲述,然后观察教师的发音,抓住关键,接着进行机械的模仿,这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步骤。镜子交流模仿是练习正确发音很有效的基本方法之一。

(2)辅音

类似的模仿练习同样适用于辅音的学习,因为在发辅音时舌头、嘴巴以及其他发音器官的位置也是同样非常重要的。例如,发辅音/f/ 和/v/时,牙齿必须放在下嘴唇上;而发/θ/ 和/e/时,舌尖应位于牙齿中间;对于/s/ 和/z/的发音,我们必须注意舌尖要放在底部牙齿的牙脊上。

(3)音节

学生应该通过听英语磁带并且进行模仿来学习音节。难点在于音位变体,这通常发生在辅音发音上。学生需要选择一些语速较慢的录音进行听力练习。在仔细听的过程中,找到音位变体发生时的区别,然后模仿这些发音。

六、教师的角色及其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受考试成绩的影响,更多的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而不是英语的基本技能操练,更加忽视对其发音的教育和操练。而且有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自己的发音也受汉语的影响,不规范不标准,这样只能误导我们的学生们。所以,首先教师自己应该对英语语音学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而且要教育学生英语正确发音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保证自己的发音标准。而且教师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去说英语,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及时地纠正错误读音,练就正确的读音。同时,教师可能要采取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多样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说英语的能力,例如教授英语歌曲,做英语游戏,讲英语笑话,猜字谜等等。

篇2

一、研究概述

语言(Language)是人类以呼吸器官发声为基础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其中人们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语言被称为“母语”(mother tongue)或者“第一语言”(the first language),而“第二语言”(the second language)则指一个人除了母语之外学习而掌握的第二种语言。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语言迁移( transfer)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James(1980)[2]将语言迁移定义为第一语言的学习将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dlin(2001)[3]认为迁移是一种影响,这种影响源于目的语和已习得(或未完全习得)语言之间的相似或相异。语言学家一般将积极的母语迁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把消极的母语迁移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这些迁移之中,语音层面母语的迁移作用体现得最为明显,原因在于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符号系统最直接的载体。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的就是语音层面的迁移。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汉语是其母语。据《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2006)[9]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86.38%。依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8],山东全省都属于北方方言区(官话区),但分属官话内部三个不同的分支,即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另一种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分类是钱曾怡在《山东方言的分区》(1985)[7]一文中提出的,将山东方言按照语音特点,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细分为东莱片和东潍片,西区细分为西齐片和西鲁片,下文所做的分析,都将以这一分区方法为基准(本文如无特殊说明,注音均采用国际音标。)。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山东方言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如孔见(2001)[6]认为,英语中某些辅音在普通话中不存在,却能在某些山东方言中发现,这恰可供我们掌握英语发音做参考。陈桦等(2008)[4]认为,建立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音库时,在语料库中适当兼顾方言区域,有利于为后续母语方言在学习者英语口语中的迁移(L1Transfer)研究搭建平台。但对英语语音与方言关系的研究较多限于理论研究,对山东方言的认识较为笼统,无法综合考虑山东方言的独特性和与普通话的同一性。

为了解山东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笔者于2012年9月以山东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2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英语语音语调进行采访录音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录音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山东某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由于他们尚未进行系统的英语语音学习和训练,其英语发音中的母语痕迹较明显,具备调查的典型意义。笔者在“四片”中分别选取一个典型的方言点(烟台/威海、青岛、德州、济宁),各选取来自这四个地方的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两名,按如下顺序,分别记为发音人1到8号。

表1 调查对象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有两位发音人(2、3号)坦言他们已经不会说本地方言而只会普通话,笔者通过录音发现,他们的普通话或多或少地受到本地方言的影响,和标准普通话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这两位发音人虽然不具有调查的典型性,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录音内容分为五部分:朗读英文字母表、单词、句子、语篇及用汉语母语复述故事。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经过反复听取录音和比对,发现8位发音人的英语发音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表2和表3:

表2 山东方言对英语元音的影响

表3 山东方言对英语辅音的影响

三、研究总结

录音所得到的结果大体符合录音前所做的预估,通过总结,笔者有了几点新的发现,具体如下:

(一)语调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大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被调查人无论是读单词、句子还是语篇,基本都是一个调且降调占绝对多数,而真正的英语母语者并不是如此说话或朗读的,在现实交际中语调全部一样绝无可能,因此模仿英语母语者的语调十分重要,在今后一定要重视语调的学习。

(二)普通话的影响大于方言

前文已经提到,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青年一代的普通话水平比前辈大大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方言水平的下降。笔者发现,被调查人的方言与汉语方言学著作上所描写的相比已经十分趋近普通话。调查的八位发音人当中,有两位完全不会说方言,只会说普通话。另外,在推广普通话的影响之下,山东方言之间的内部差异在不断缩小,都在向普通话不断趋近,之前预想的很多不同方言片之间的差异只零星地出现。

(三)外语语音的习得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3号发音人王同是此次调查中的一个亮点,他的英语语音是“山东味”最淡的。通过进一步接触,笔者了解到他的父母均在高校任教,因为父母文化层次较高,有让孩子从幼年开始学习外语的意识,再加上他具备一般同龄人不具备的学习外语的有利条件和环境,他的英语语音自然比那些从小学五六年级甚至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更标准一些。而相比之下,受条件的限制,很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师本身的语音就不够标准,教出来的学生的语音自然也不标准,所以提高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仍然任重而道远。

(四)美式英语/美式口音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强

此次调查的对象,无论英语语音标准与否,基本都和美式口音趋近,被调查的八个发音人当中,无一例外地都有卷舌r,发音最标准的3号的口音很明显可以听出来是模仿美音,这与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经济文化上的影响力密不可分。就传统而言,中国的英语语音教材以教授标准英国英语(Received Pronunciation,以下简称RP)语音为主,对于美式口音(General American,以下简称GA)只是略提一二,但近年来此种情况发生了较大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美式口音。虽然笔者是以标准英国英语(RP)的语音为基准展开讨论的,但在调查之后却发现被调查人全部使用美式口音(GA),所以在笔者在分析中加大了对美式口音的注意。对于教师来讲,适当地让学生了解英语不同口音尤其是英美口音之间的差异十分必要。

四、结语

英语语音面貌是一个最能直接反映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Brown,2007)[1],口语不佳,英语综合水平也不可能高。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肩负教授下一代英语的任务,必须从自身做起,努力消除母语对英语语音的消极影响,力求让自己的语音准确、地道,才能将准确、地道的英语语音教授给下一代。而只有了解自己母语的语音特点,才能更有目的更有针对性地克服母语语音对英语的迁移作用,在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3rd edition)[M].NY:Pearson Education Inc.,2007.

[2]James C.Contrastive Analysis[M].London:Longman,1980.

[3]Odlin,Terence.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4]陈桦,李爱军.创建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音库的必要性及构想[J].外语研究,2008,(5).

[5]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6]孔见.谈山东方言对英语辅音习得之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7]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04).

[8]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篇3

一、引言

英国著名语言学教授Gimson (1994)曾说过,真正意味上精通一门语言,需要百分之百掌握其语音学,50~90%熟悉其语法,1%懂得运用其词汇。这就充分说明了英语语音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英语语音好的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都比语音弱的同学表现要优秀一些。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学生的英语口语普遍差强人意,语音语调怪异,流畅度欠缺。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音位上的差异及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影响两个方面分析造成语音错误的原因,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语音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在音位上的差异

音位是言语交际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可分为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大类,音段音位针对元音、辅音及其组合而言;超音段音位主要针对重音、节奏、语调等而言。

1.英汉音素的不对应性。英语和汉语的音素并不完全对应, 英语有9个单元音,而汉语只有6个单韵母。即使英语和汉语中有些音听起来很相近, 但在发音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例如,英汉近似音/i/、/?/,在英语里发音时舌位较之汉语里发音时更靠后。英汉近似音/ei,ai,ao, ou/在英汉里发音时虽都以第一个强元音为主向第二个弱元音滑动,但作为英语双元音发音时口型较大,舌位较靠后,滑动较明显,两个音相对独立;而作为汉语复韵母发音时滑动较快不明显且并没有达到弱元音的位置,两个音浑然一体。

2.英汉辨义方式差异。英语单词不靠声调辩义,句子靠语调辨义,被称为语调语言。英语根据音高的起伏变化可分为升调和降调两种基本语调,不同的语调表达说话人的不同情感色彩、态度、意图。例如:You are a teacher,下降语调表示陈述事实,上扬语调表示疑问。汉字分靠声调辨义,被称为声调语言。汉语语调受汉字声调限制, 每个音节的声调不能随意改动,不能像英语那样大幅度起伏,语调趋于平稳。此外在语流中,英语各音节、各个词之间音都是首尾相连的,听不出明显的分界线;而汉语各音节、各个词之间有明显的间隔,分界明显。

3.英汉音位结构差异。英语音素间的结合较为自由, 故而英语音节构成形态要比普通话音节构成复杂得多。汉语音素间的结合则受到一定的限制,故而音节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通常是单辅音加元音的形式。例如,英语音节的首、尾常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组合,如stupid中的/st/, straight中的

/str/;而汉语中只有单辅音音节,没有辅音组合的音节。英语除了/h/和半元音/j、w/外所有的辅音均可出现在音节末尾;而汉语大多数的音节以韵母(元音)结尾,只有鼻辅音/m/、/n/和儿化韵尾/r/才可以结尾,辅音一般出现在开头。

三、母语干扰

二语习得者尤其是初学者会不自觉地将母语与第二语言进行联系对比,在这个过程中母语语言习惯会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通常是消极影响超过积极作用。

1.单词发音方面。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虽然有不少音素听起来相似,发音方法却存在较大差异。

(1)元、辅音发音不到位。汉语韵母没有长短之分,英Z元音却是有长短之分的。受汉语影响,学生在发英语元音时往往长短不分,即使注意到了长、短元音区别,不少学生简单认为长短音仅仅在于长度的差异,把/i/、/u/、/?/发成/i:/、

/u:/、/?:/的缩短音。英语中双元音的发音是从第一个音素滑向第二个音素,学生发双元音时则容易忽略这个滑动过程将双元音读成单元音,如将/ai/读成/?/或/e/,/ au/读成/?:/。在辅音方面,英语里清浊辅音是成对出现, 汉语里则没有这个概念, 这就造成学生极易把浊辅音/b/、/d/、/g/ 发成清辅音/p/、/t/、/k/。英语里有辅音群,汉语里则没有,学生发英语里的辅音群时习惯用汉语中接近的音去替换, 如用汉语的“戳”等同英语的/tr/, “擢”等同/dr/,“起”等同/t?/。有些学生/n、l/,/n、?/不分,无法准确判断听到的是caller还是corner,把think读成/θink/, bank读成/b?nk/。还有的学生/v、w/不分,发/v/时忘记上齿轻咬下唇发成/w/或者一概咬唇将/w/发成/v/,把very读成/'weri/,we读成/vi:/。至于/θ/和/?/,更是以近似音/s/、/z/代替,将thank读成/s??k/, think读成/si?k/,these读成

/zi:z/,this读成/zis/。

(2)增音、减音、吞音现象。很多学生习惯性地在闭音节结尾的辅音后或者辅音群中间插入一个本不存在的元音/?/,如把look读成/l?k?/,bad读成/b?d?/,green读成

/g?ri:n/,clear读成/k?li?/。还有绝大部分学生习惯在鼻腔爆破音/tn、dn/和舌侧爆破音/tl、dl/中加进一个元音

篇4

一、引言

“迁移”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已有的英语基础能促进法语的学习。“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或抑制作用,如学会汉语拼音对学习英文国际音标的干扰现象。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H.Douglas Brown(2001)指出,“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最主要的障碍就是第一语言系统的干扰。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对目标语产生的“负迁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母语干扰”,体现在语音的层面上,即将母语的发音方式直接用于目的语,从而产生错误的发音。例如,将英语单词“men”读作“门”,将“you”读作“优”,将“boy”读作“拨一”等。方言作为大多数中国人的第一语言系统,其发音习惯自然会对外语语音初学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本文从抚州方言与英语语音差异对比入手,探讨抚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抚州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

抚州方言即抚州赣语,在学术上被命名为赣语抚州片或抚广片,是现代赣语中较强势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抚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包括抚州、临川、崇仁及福建的建宁、泰宁、光泽等在内的17个市县区(陈昌仪,1991)。同赣语其他片相比,抚州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致性最强,因此有人把它当作赣语的代表。抚州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主要体现在发音缺失、发音增加、发音混淆和发音误读四个方面。

(一)发音缺失

1.[v]的缺失

抚州方言没有摩擦音[v],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将[v]读成[w],例如very['ver?]―['wer?],vacation[v?'ke???n]―[w?'ke???n],vase[v?z]―[w?z]。

2.[θ]、[?]的缺失

英语中[θ]、[?]是一对舌齿摩擦清浊辅音。发音时舌尖轻放在上下齿交合处,气流由舌齿间送出,形成摩擦音,发清辅音[θ]声带不振动,发浊辅音[?]声带要振动。在抚州方言中没有这两个音,大多数学生将它们分别发成拼音里的[s]和[z]。例如:think['θ??k]―[s?nk],thank[θ??k]―[s?nk],father['f???]―['f?z?],leather['le??]―['lez?]。

3.[er]的缺失

英语音标中[er]与汉语拼音中的[er]发音相似。中国北方地区儿化音的存在使得当地学习者很容易就能正确发出“first、bird、early、lurk”等词。然而由于抚州方言中音素[er]的缺失,学习者易将其发成[e],在普通话中往往将“儿子”发成“蛾子”;在英语中则表现为[-ir]、[-er]、[-ar]等音素的发音生硬与发音不饱满。

4.[?]的缺失

在抚州方言中没有后鼻音,所以,接近汉语拼音后鼻音的英语发音[?]往往会被学生读为其相应的前鼻音[n],例如:sing[s??]―[s?n],song[s??]―[s?n]。另外,学生往往会把以[m]和[n]结尾的英语单词中的鼻音忽略掉,比如:time[ta?m]―[ta?],train[tre?n]―[tre?]。

5.[I]的缺失

单词末尾出现的元音后辅音[I]常常被学生忽略不读,例如ball[b??l]―[b??],cool[ku?l]―[ku?],bull[bul]―[bu]。

(二)发音增加

首先,抚州方言几乎不以辅音结尾,因此抚州人在读以辅音结尾的单词时,容易出现辅音后加音的现象,例如it[?t]―[?t?],loud[laud]―['laud?],game[ge?m]―[ge?mu]。

其次,抚州方言中没有组合的辅音群,因此不习惯读英语辅音连缀的学习者常常在两个辅音之间加音,尤其是加[i?]、[?]和[a]音,例如:clean[kli?n]―[k?'li?n],class[kla?s]―[k?'la?s],glass[gla?s]―[ga'la?s]。

最后,抚州方言方音鼻化韵较多,韵尾鼻音明显。比如方言中“三”和“五”的发音就带有厚重的鼻音,这个方言习惯也被带入英语元音的发音中。学生在读英语时经常控制不住元音的准确性,气流随意通过鼻腔的现象非常多见,尤其是在发[a:]、[?]、[?u]、[au]等音时,往往会加上鼻音[m]和[n],例如car[ka:]―[ka:m],jack[d??k]―[d??mk],toe[t?u]―[t?un],doubt[daut]―[daunt]。

(三)发音混淆

1.[h]、[f]不分

几乎在抚州地区所有的方言中,[h]和[f]都会混淆。抚州人把“红”读成“冯”,“风”读成“轰”,“花”读成“发”,“飞”读成“灰”。这些方音习惯也常常被带到英语语音中,例如:who[hu?]―[fu?],whose[hu?z]―[fu?z],fight[fa?t]―[hua?t]。

2.[l]与[n]、[r]不分

在抚州方言里,“农”读成“龙”,“奶”读成“来”,“热”读成“乐”。该发音习惯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的负迁移就是[l]与[n][r]音不分。例如:light[la?t]与night[na?t]不分,labor['le?b?]与neighbor['ne?b?]不分,row[r?u]与low[l?u]不分,read[ri?d]与lead[li?d]不分。

(四)发音误读

1.元音误读

英语语音中有8个双元音([a?][e?][??][?u][au][??][ε?][u?]);汉语语音中有9个二合元音复韵母([ai][ei][ao][ia][ie][ua][uo][üe])。二者在发音时有相似之处,都是强元音向弱元音滑动,但发音方式、部位、节奏和时间长短都略有差别。双元音发音时滑动明显,两音相对独立;复韵母发音时滑动较快,两个韵母自成一体。另外,发复韵母的口型略小于发双元音,舌位也略靠后。二者差异的不明显性使得抚州方言区的英语学习者们在发双元音时常常出现误读现象。比如直接用汉语拼音中的[ei]替代英语双元音中的[e?],将单词cake[ke?k]、save[se?v]中的[e?]的发音按照汉语习惯拼出来。

2.长短音误读

英语中有[i:]与[?]、[?:]与[?]、[?:]与[?]、[u:]与[u]和[a:]与[?]五对长短元音的对立,而汉语各方言包括抚州方言都没有这种元音长短音的对立现象。在普通话里只有6个单韵母([a][o][e][i][u][ü]),其长度介于英语长短元音之间,因此学生在发这些元音时通常长元音读得不够长,短元音读得不够短,导致英语长短元音区别不明显。容易被误读的单词有很多,比如“sheep”与“ship”,“heel”与“heal”,“pool”与“pull”等。

三、应对负迁移的策略

(一)重视语音发音系统理论的教学

1.重视英语发音动作的演示教学

在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传授者不仅需要明确告知学习者发不同音时发音器官的位置和状态,也要重视对难点音标进行精确地动作分解。例如,发英语中的[θ]音,传授者应当反复重复动作的演示,并对学习者的发音动作不断做出反馈,注意提醒学习者发[θ]音时,气流通过时舌身不要后缩,否则仍会产生音变。

2.重视方言语音特征的分析教学

在平常的语音教学中,传授者常常会忽略方言语音特征的分析教学,尤其是英语语音特征与方言语音特征的对比分析。学习者对英语语音的听音辨音都成为问题,在英语语音发音时误发方言中的近似音更是难以避免。比如,抚州人一般发不好[r]音,方言中习惯将[ren]、[ri]、[re]分别读成[len]、[li]、[le],以至于英语发音中也以[l]音代替[r]音。如果抚州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认识到这一方言特征,将在英语语音学习中事半功倍。

(二)听音辨音,进行积极模仿训练

学生对英语发音技巧以及音变知识有所了解后,可以开始有目的地进行听读练习,由机械模仿到纠正错误的发音习惯,最后自然发出正确的音。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语音训练:

1.最小对立体训练

学习者在克服发音混淆的过程中,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和纠正。而最小对立体训练的特点正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某个音素,排除方言语音干扰,建立新的发音习惯。以[r]音和[l]音为例,将含有这两个音的若干个单词放入同一个句子中(The crow flew over the river with a lump of raw live.),让学生反复地大声朗读并加以指导,学生就会慢慢懂得[r]和[l]的发音区别。

2.分析模仿法

不同于直觉模仿方式,分析模仿法主要是利用音标、语音描述、音位图解、对照发音图及有关语音辅助设备的帮助让学习者进行听、模仿和发音的练习。语音模仿需要学习者全身心投入,调动眼、耳、口等各个器官。眼要看清,耳要听准,口要说对。学习者一定要确保在看懂某个音素的语音学描述、听准录音中音素的发音后才开口练习。例如,在双元音教学中,讲授者对双元音的特点、发音诀窍做出说明分析后,再让学习者分析双元音与汉语中元音复韵母的特点与差异,进行模仿,慢慢纠正错误。

3.真实语言材料的输入与模仿

在英语发音习得的过程中,由于原有方言发音习惯的干扰,极易产生错误的增音以及减音现象。抚州方言音节一般不以辅音结尾,且在辅音发音时会在后面加入一个元音,如将[g]读成“哥”[ge],[k]读成“科”[ke]。类似地,学习者也会将这一发音习惯带入英语发音中。比如,将grade[greid]读成[g?reid]。为了减少这种发音错误,语音课应该与听力课、口语课、影视欣赏相结合。学习者在大量真实材料的输入和模仿过程中,能学会分辨自己的读音错误,并不断纠正,从而走出增音和减音的误区。

四、结语

长期的方言环境给学习者的发音规律和思维方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文通过分析抚州方言与英语发音的差异性,研究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给抚州方言区学习者的英语语音学习提供帮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他们的发音问题。

参考文献:

[1]H.Douglas Brown.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RodElli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罗立胜,张莱湘.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