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19:11: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党员课程感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的阅读教学必须由整体挈入,引导学生确定感悟的主线,教师万不可整体还没把握好就把课文内容“咬”得支离破碎,让学生进行感悟,这样的感悟,只能是停留在文本表面之上的。在教学《桥》第一课时时,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准读通读顺了课文,对文中易错的字词进行正音后,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了整体的把握。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随即让学生默读课文,对故事的脉络进行了梳理,使学生对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明明了了。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为接下来对人物、主题的感悟搭建了平台。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只有走进文本,让学生用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才能到位感悟。
二、 研读文本,深入感悟
要让学生的感悟深入,那教师必须给学生注入源源不断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要深入研读文本,只有深入文本,学生才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世界,悟出些意来,悟出些情来,悟出些法来。在教学《桥》时,我让学生潜心精读课文,并画出描写老汉特点的相关句子进行了研读,那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只要有研读价值的我也不放过,真正是做到了咬文嚼字。当引导学生感悟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时,文本中“老汉用沙哑的声音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一句话是十分值得研读感悟的。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哪些话语看出老汉像一座山?
生:我认为老汉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看出老汉像一座山。
因为村民们都乱哄哄了,而老汉面对灾难却不乱,镇定地指挥着村民撤退。他在灾难中屹立如山。
师:理解得多到位呀!会读书的孩子,不仅读进每个字里,还会读进每一个标点里。聪明的孩子,你发现了吗DD
生:我发现了老汉的三句话都用了感叹号。
师: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这三个感叹号的呢?
生沉默不语。
师:桥窄吗?
生齐:窄。
师:这是不可以改变的现实,所以DD
生:所以用了一个感叹号进行强调。
师:强调,好一个强调。(老师这一重复,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纷纷举手)
生:桥窄,所以一定要排成一队。拥挤必然导致桥毁人亡。第二个感叹号强调了必须排成一队,不要挤。
生:因为越是在危急的时刻,党员越应该起带头作用所以最后一个感叹号也强调了党员必须排在后边。
师:沙哑的声音喊出三句话,仅仅十五个字,字字千钧,千钧的重量重重地压在了三个感叹号上。用你的声音读出之十五个字的重量。
生读句子
师:此时此刻,你的声音里蕴含的是一位( )的老汉?
如果说文本是一个鲜活的灵动的生命,那么文字、标点则是生命里不可缺少的细胞。只有对生命组织进行深入研究,才会感悟出生命的精彩。回顾这一教学片段,我不禁感叹:语文课堂要进行有效的感悟,教师必须必自己走进了文本,哪怕是一个标点也不轻易放过,才能把学生也带进了文本,让学生深入文本潜心阅读,咀嚼品味,才能发现文本里边的无限风景,才能真正的被文本所打动,获得体验,感受思想。
三、再续文本,丰富感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文本,具有供人想象驰骋的知识空间。而小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阅读文本后,他们总会牵挂着文中的事情,惦记着文中的人物。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文本阅读后,引导追究,启发想象,延伸文本,可让学生在情节的延伸内容的拓展中,加深对文本内涵和情感的感悟。 教学《桥》时,在教学完成“品读言行,感悟英雄”这一版块后,我紧扣文本的特点,设计 “抒写真情,缅怀英雄”这一版块:
师动情导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学们,一位好党员,一位好父亲,村民们的好上级,离我们远去,让我们缓缓来到祭奠的行列来再读故事的结局来缅怀逝去的英雄。
生:读故事结局。
师边导语边投影:同学们,如果你就是祭奠英灵的一员,当时周围的环境怎样,众多前来为老支书送行的人们在干什么,说什么?想象当时的场景,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生练笔。
师:谁把真情表白?
生:我选择了《洪水退后》来写。
白花漫天飞舞, 远远地,远远地就看见一支黑色的队伍肃立在小溪边。人们低头肃立。
老汉的上级镇的党委书记深情道:“您安息吧,我们知道您是尽职的,在危急关头,您明明可以先走,但您没有.当只剩下您和您儿子的时候,您可以先走,但您还是没有.在此,我代表全体村民向您致敬!"
“走好……老头子,照顾好……儿子……”老太太已经是泣不成声了。
“爷爷,您在哪儿,快回来吧!”天真的孩子们齐声说道。
“爷爷……爷爷……爷爷……”稚嫩的童声久久回荡在空中。
生:我选择了《爷爷,您永远活着》来写。
一位诗人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老爷爷,您用您的躯体换了了全村人的性命,您伟大的精神永远海在我们心中。
……
透过学生朴实的文字,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学生用丰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而是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对文本内涵感悟后的表白。可见通过对文本的再续处理,可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卷入到文本的情感中,产生共鸣,逐步丰富自己的感悟。
四、深掘文本,升华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过程就是要有丰富的感悟作为支撑,脱离这个前提,任何的对话过程都显得苍白无力。要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必须深掘文本,通过精当而动情的语言让学生进行多元对话,使学生的感悟重新组合,并超越自我,从而完成由阅读教学向人生教育的升华。《桥》一课教学即将结束,我设计 “回归课题,深掘内涵,升华感悟”这一环节:
师:小村河上那座窄窄的木桥被洪水冲毁了,可一座暂新的桥却从此而生,并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让我们回到课题,读一读这座暂新的桥。
生齐读课题。
师:再读。你是否有了新的感受呢?
生再齐读课题。
师:如果让你给这座桥命名,你会给它起个什么名字?请说说原因。
生:我会给它起名“生命桥”因为它挽救了村民们的生命。
生:我会给它起名“爱心桥”因为它体现了老支书对村民的爱,党员对群众的爱。
生:我会给它起名“心灵桥”因为它体现了一位党员的心灵。
师:同学们,其实只要心中有爱、有他人,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言行,架起一座座感动他人的桥!再读课题,读出你心中的那座桥,并让它在你心中永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166-02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兴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选取恰当的切入点,切实把握教学引导方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它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情怀。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它不仅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怀,而且还要具有启迪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怎样才能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从以下方面来做,效果较为明显。
一、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现行的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课文内容比比皆是。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渲染着爱国主义思想。以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材选取切入点为例:颂扬艰难环境中一心想着他人,忘我牺牲的革命先烈和优秀党员的《金色的鱼钩》、《桥》,从思想上感染熏陶到情感陶冶升华为切入点;赞美祖国风景秀丽的草原风光、民族风情的《草原》,从移步换景、由景及人到情景交融处切入;讴歌在艰难困苦环境中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祖国的建设者的《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从祖国的建设者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处切入;还有展示我们祖国人民聪明才智文化的《杨氏之子》、《晏子使楚》,从语言严谨、幽默恰当、思维敏捷、言表确切处切入……只要我们抓住文章描写、叙述、情感表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就能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趣。
二、认真把握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爱国主义
要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趣,教师必须认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爱国主义情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①学好导读,激发学生的思想情趣。无论是单元导读还是课文的导读,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意图的概括。教师必须把好导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用导读去点燃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②介绍课文内容的时代背景,渲染爱国主义情感,给学生一个感悟爱国主义情趣的氛围。譬如在《金色的鱼钩》、《桥》教学中就可通过时代背景介绍创建学习氛围。《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北上抗日的途中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被迫走入绝无人迹的雪山草地。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老班长不惜牺牲自己,照顾生病的三名小战士走出艰难环境,他却长眠在那绝无人迹的草地之中。教学时可为学生学习创建感悟革命战士的崇高品质的氛围。《桥》描述了发生在山洪爆发的生死关头的惊险一幕。危难之时老支书机智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用他和他的儿子的生命换取了乡亲们的安全。上课时应为学生创建感悟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的氛围。③把握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情意的作用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的情感。譬如《白杨》一课中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白杨这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坚忍不拔的性格就是那些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又如《草原》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的草原风光的流连,又表达了祖国多民族团结的情义。
三、认真体会教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爱国主义情感
陶冶情操是阅读的固有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文质的优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吟诵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情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譬如《晏子使楚》一课中“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和“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三次设计羞辱晏子和齐国均让晏子的机智和巧妙的义正严词、嘲弄戏耍、诙谐反问所挫败。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让其将这多变的语气读出来,来体会晏子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又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遥遥在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之中感染爱国主义情趣。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关键在于教师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亲身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点燃爱国主义思想的“火把”,照亮振奋民族精神的道路,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凝聚,在自主学习中迸发,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将红色传统、红色基因融入年计划,月主题,周班会,日讲评之中,让红色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效果。结合我校日讲评制度,每天每班利用一节晚自习统一学习党史故事,并让学生写下心得体会,记录在党史学习本上,定期进行检查和评比。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一是由学院牵头,打造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网络教学等构成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每周“青年大学习”党史内容融入学生的周度和月度考核之中,形成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效果。二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发掘各学科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按照“党史内容+学科知识”进行备课,全校教职工要人人准备一堂“我的一节党史课”,并进行微课评比活动,营造“人人都是宣讲员”的氛围;学生通过每日学习党史,要求每人准备一个党史小故事,并进行党史故事演讲比赛,在学生中形成“人人都会讲故事”的党史教育氛围。三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我院积极与地方红色教育基地合作,组织师生开展踏寻党的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彭雪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瞻仰烈士,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4-0142-01
思想品德课程新课标(2011年版)强调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思想品德教学只有融入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学生思考、感悟、判断,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才能体现开设思想品德课的价值,才能体现课程的生命力。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先导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教育活动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越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越能使学生将其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落实到行动中。有了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才会有教学过程生活化的行动。传统意义上的“生硬灌输、空洞说教”理念及“讲条目、划章节、背要点、考纲要”的教学模式应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认知实际,从生活入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最大限度地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灵魂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灵魂,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有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确定合理、能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需求的目标体系,才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制定“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一课的教学目标时,笔者了解到学生们普遍遭遇过买到假货、商品缺斤少两、合理退货却遭商家刁难而不知如何维权的事情。于是笔者把“在消费生活中要积极参与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列为本课的情感目标之一,还拓展了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聪明”起来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还谈了自己和家人在购物时的一些“聪明高招”,供大家在消费时参考。融洽的课堂气氛、求知的眼神和获得解决方法之后的满足感让笔者记忆犹新。课堂活动围绕生活化教学目标展开,目标的制定来源于学生生活,目标的实现又服务了学生的生活。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主体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必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选取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事件、现象加工成教学内容,赋予传统教材以新意,彰显时代精神。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加工要注意三点:一是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力求整体性、系统性、立体感。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都是学生品德修养的平台。二是把教学内容纳入到学生生活中并重新组织,从平淡中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履历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再丰富。三是对课本上结论性的知识,要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体验,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升华情感,加深理解,指导行动。例如,在学习“党是我们的领路人”一课时,笔者结合全党开展的“落实八项规定、纠正走群众路线”活动,补充完善了不同领域“党员先锋”和“党员领航”的模范事迹,并让学生观察总结身边党员教师的工作情况,有的同学还讲述了自己的党员家属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的事迹。让学生近距离地认识党员的模范作用,有利于学生认识党的先进性,理解我党如何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感受我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作用。再如,学习“感受共和国巨变”这一内容时,笔者搜集了近些年人们生活条件变化的相关资料,在教学中根据年代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刻、全面、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小家的变化。面对熟悉的画面,学生心中那份亲切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把学生从死板的文字和数据中带到活生生的现实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发生的巨变,并为总结共和国巨变的原因打下基础。这样的生活化教学使教学内容接地气,结论有底气。
四、教学环节生活化是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根本途径
教学环节生活化是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主要呈现方式,无论是课题引入、自主合作学习的展开还是实践活动的设计,都应体现生活特点。可采用以下的基本步骤:生活实例导入,设疑激趣—生活情境分析,抽丝剥茧话感受—回归生活,引导行动。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入新课,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学生自然就能乐于参与、主动参与,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体会、辩论反思、净化提升的场所。“回归生活”则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落实到行动上。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净化心灵。
参考文献:
校园作为“隐性”的教育资源,就像一本无声的教科书,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每一个人。
首先,从大环境入手,增强文化化人功能。在绿化、美化、净化的基础上,实施亮点工程,做到让每面墙会说话,每扇窗能传神,每棵树可怡情;充分利用校园橱窗、校刊,广播、网站等媒体中介,为师生提供生命个体自由发展的平台,引导师生走“最真我的、最自信的、最个性的奋斗之路”,做“最明白的、最聪明的、最灵性的创造之人”。从关怀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根本出发,以“天天看到你,处处感动你”为育人理念,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以人为本,充满关怀。
其次,着眼班级小环境建设,个性化的班徽班魂,精致的“微型生物角”,多彩的班级博客,让儿童在与伙伴、老师、大自然的交流中,感悟生命的意义,积蓄成长的原动力。清新和具有感染力的成长环境,成为师生身心自由呼吸的绿色港湾,为其共同发展提供坚实、良好的基础。
二、?生命课程构建,让课堂成为灵性流淌的广阔天地
生命课程既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也是对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师生共同拥有、经历、感悟,达到思维共振、认知共建,一起搭建起没有天花板的成长舞台。
学科课程做到:
1.?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平台。努力营造温暖的、柔软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生命课堂,师生、生生间彼此接纳、相互欣赏,共同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在交流对话中,真诚地展现完整的自己,分享彼此的智慧,实现真正的教育。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潜身走进儿童的心灵深处,用满怀期待的眼神注视每个学生,不断激励,适时点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进而一起走向整体的发展和生命的完善。
2.?构建动态生成的理想课堂。生命课堂是激情碰撞与智慧生成交相辉映的过程。学生的成长是动态发展的,所以每节课的体验都是崭新的,生成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重视教学智慧的运用尤为重要。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关注到预设性,更要考虑到生成性,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思路、方法,发现新内容,总结新规律。对教师而言,除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外,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有机联系,把课堂学习延伸到更广泛的课外学习和终身学习。
启迪学生的生命精神,让学生的生命充满智慧和激情同样需要不同课程的润泽。充分挖掘语文、科学、艺体类课程蕴涵的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在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认识和对人性的赞美。
德育课程做到:
1.?优化组合现有德育课程结构。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晨会课、班队活动课构成了德育课程的主阵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名目繁多的课程设置,造成了内容上交叉、重合、纷乱,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德育课程应有的系统性。针对这种现状,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对现有课程进行合理归纳、优化和重组,重新分配课程设置,优化课时安排,使德育课程指向更明确,操作更科学,为儿童的生命成长与发展服务。
2.?拓展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基于德育课程的系统性研究,着眼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我校把编写生命教育电子绘本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资源,通过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小故事启发儿童对生命的思考。我们以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四个板块为抓手,编辑了《生命从哪里来》《生命像花儿一样》《生命神圣的旅程》《生命如歌般飞扬》四本电子绘本故事,充分利用晨会课、班队活动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渗透,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三、?多元化德育活动给儿童搭建润泽成长的精神家园
走向实践、走向心灵的教育才是充满生命力的教育。德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始终以儿童的生命成长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攒生存常识和技能,遵循生活律则和规范,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1.?特色活动呵护学生的自然生命。
――认识生命,体验生命存在。结合《科学》课介绍生命的孕育过程,播放婴儿、动植物孕育成长科教片,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孕育产生过程。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开展“感受生命,回报关爱”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幸福生活,学会感恩。
――珍爱生命,掌握生存技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收看有关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地震、暴雨、溺水等视频,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逃生和消防演练,让学生在心灵感受震撼的同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真切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2.?主题活动启迪学生的精神生命。
――敬仰生命,感悟生命意义。学先烈:祭扫烈士墓、讲英雄故事。读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文学名著。看影视:观看《感动中国》,组织学生读《抗震救灾中孩子们的故事》等,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理解生命的意义。
――激扬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诗文朗诵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课本剧大赛,“文明之星”的评选、“真赢杯”征章活动、“与老党员手拉手”等活动,激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品质,感悟生命的价值,积淀成长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76-03
一、“阳光教育理念”:让学校成为守望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1. 用阳光生命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内涵发展。长春市东光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带,农民工子女986名占学校学生数近一半,落后的经济文化带来了生源思想、文化层次的严重不平衡。在学生思想观念日趋多样性、价值取向日显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我校紧密结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的实际,以赋予教师主体价值以阳光、赋予学生生命成长以阳光、赋予学校内涵发展以阳光为核心价值取向,坚持“为学生成长奠基,办人民满意学校”这一共同的价值理想追求,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执教兴校的第一要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以德立校”战略,提升学校发展内动力;实施“质量兴校”战略,提升学校发展影响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提升学校发展内驱力;实施“依法治校”战略,提升学校发展竞争力;实施“文化誉校”战略,提升学校发展软实力”的五大内涵发展战略,彰显东光特色教育。
2. 用阳光生命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特色教育。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风貌和鲜明的教育风格,它既是学校的亮点,也是学校的导向,更是办学水平的标尺。
我们在实施阳光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坚定不移地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享受、价值追求和至高境界。实施素质教育,践行尊重教育,创新特色课程,开发创新潜能。依托“普及性”开设“经典诵读、趣味数学、英语口语、儿童绘画、音乐欣赏、体育游戏、科技制作”全员参与课程,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依托“选择性”开设“语言文化、数学思维、艺术博览、运动健康、科技发明”五大类50门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特长发展搭建平台。依托“探究性”以社会热点和生活实践活动为内容的探究课程与校园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生命化为支撑的教育特色,探索实践出让每一个学生在东光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在东光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东光享受到最好的适合教育,通过科学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努力使学生成为“理想高远、信仰坚定、素质优良、全面发展”的祖国栋梁。
3. 用阳光生命教育理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的本真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成长。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是关怀教师的生命质量。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我们注重引导教师善于从教学实践中挖掘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找准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讨,真正使教学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积极实施“立德强能”工程,打造优秀团队,提高师德修养水平。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倡导教师的职业理想、塑造教师的职业形象、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加强教师的职业纪律和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引领教师树立“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书育人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现、教学质量观和人才发展观。以开展“共铸高尚师德,做人民满意教师”、“弘扬职业精神、树立师表形象、提升师德修养、促进专业发展”、“铸师魂、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塑师形”为载体的主题师德群体争创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以开展查思想观念,查工作态度,查爱生情感,查工作纪律,查廉洁从教,查师表形象,查治学态度,查工作效果的“八查活动”为载体的师德建设实践活动,规范办学行为, 规范从教行为,以优良的师风,带教风,促学风,优校风。
积极实施“先锋领航”工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抓领导班子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构建实效型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打造党员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名师骨干队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开展“十佳星级”优秀党员、“十佳星级”优秀教师和 “十佳星级”师德标兵的评比表彰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我校25名教师被评为省、市骨干教师,35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科研骨干;30多名青年骨干教师分别代表学校到省、市、区作公开课、示范课,20多名骨干教师在全国、吉林省、长春市举办的教学技能大赛、教育科研活动中创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二、“阳光德育体验”:让学校成为积蓄生命能量的道德乐园
1.“阳光信念教育”积聚生命成长动力。“信心、信念、信仰”是生命成长的动力源。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价值的人、有作为的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以实施“铸魂润德”工程为载体,以“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人生励志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遵章守纪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为切入点,以中华传统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廉”教育内容为主线,突出“责任与使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开展“明礼修身、涵养人格、自主体验、塑造形象”为主题的文明礼仪教育;“整仪表、正言行、端品行为主题”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自信、自立、自强”为主题的成长励志教育;“自主、自律、自觉” 为主题的遵章守纪教育;“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超越自我、追求成功”为主题的经历教育;“立学、立身、立行”为主题的诚实守信教育;“书海学本领,修身励志强素质”为主题的终身学习教育;“珍爱生命、播种自信, 收获成功、奠基成长”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生命安全教育。通过系列主题教育让学生懂得:“忠于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忠;孝顺父母,尊重长辈是孝;为人宽厚,富有爱心是仁;为人正派,爱憎分明是义;温文儒雅,行为端庄是礼;审慎周密,处事果断是智;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是信;品行方正,大公无私是廉”的安身立命之道,崇德立行之理,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思想受到深刻教育。
2. “阳光德育行动”领略生命成长精彩。生命的精彩需要内涵的积极催生和外延的阳光沐浴。我们依托“七彩人生”、“道德讲堂”、“阳光爱心”、“成长驿站”、“感恩行动”、“心灵导航”等德育实践品牌活动,深入开展“提升内涵, 提升素质, 提升能力”、“读书引领成长”、“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走进国学,感悟生命”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把《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论语》、《中庸》、《大学》、《诗经》、《孝经》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化经典列入校本教材,进入课堂。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视角,将经典诵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学习阶段加以设计和实施。通过“阳光阅读”:《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感悟刚毅坚韧,发愤图强,承载重任,勇于担当的责任与使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未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领悟精忠报国的高尚品格与坚定信念。让学生自己的生命在与他人生命的快乐交往中,感受生命互动的精彩;在与先哲圣贤的“心灵碰撞”中,润泽灵魂,引领高尚。
三、“阳光文化熏陶”:让学校成为涵养生命素质的人文校园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正发生较大的转变,由过去的学术学位为主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专业学位的蓬勃发展也促使其培养模式向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方向迈进。工商管理硕士(MBA)是我国研究生专业学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MBA教育在经历了20多年发展之后,招生规模、社会认可度和贡献值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加强MBA品牌建设、提升MBA教育质量成为国内众多MBA开办院校极为重视的内容。与此同时,面对MBA学生较为鲜明的特征,如何做好思想建设,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将成为MBA学生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MBA学生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随着MBA入学考试被纳入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系列,MBA教育的规范性和创新性逐步提升。同时,MBA学生也逐步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几个特点。
(一)年轻化
全国MBA入学考试要求考生入学前必须具备三年工作经验(本科学历背景)或五年工作经验(大专学历背景)。近年来,报考及被录取考生的年龄总体上呈现年轻化态势。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竞争程度增大、生活成本提高、学历影响力及作用程度提升等。在对北方工业大学近四年的入学新生信息调查中发现,每年及四年合计的新生入学年龄值均为32~33岁。
(二)目标多元化
在调查中发现,有近40%的新生是为了在毕业时获得派遣机会;近30%的新生是为了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学历基础;约15%的新生是为了获取工作所需的管理技能;余下约15%的新生是基于其他各类目的来报考MBA的。这一点与本科及学术学位研究生有根本性的区别。
(三)实践经验丰富且分散
MBA培养的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在入学条件中就限定了考生必然会具备至少三年的工作经验。在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技术及管理岗位上,考生具备了其从事工作的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经验一般来说比校园理论知识点较为深入,但对学生个体来说较为分散,有可能每班仅有少数人对某个特定知识领域有较深认识。
(四)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在具备多年工作经验的同时,MBA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形成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初步认识,这使其能较好地参与到各项学习和学生活动中去。
(五)多重社会身份
在调查中发现,MBA学生多具备工作、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类型的社会身份,这就使其在接受MBA教育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影响,造成学习时间减少、学习效果下降等情况。
(六)责任心强
在MBA学生多重社会身份的交叉作用下,其对社会责任、企业责任、家庭责任等有较强的认知和感悟,这使得MBA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社会文明建设、道德建设、援助弱小等活动。
充分认识MBA学生的特点,可以把握MBA教育过程中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关键点,培养知识与能力兼备的新世纪中高层管理人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正是有上述特点使MBA学生在团队建设、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易出现作风懒散、学业荒废、竞争无序等现象。
二、MBA党员作用分析
(一)MBA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调查
为了解MBA党员在班级建设、活动参与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特别针对在校MBA班级的党员和非党员人群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党员的基本信息、党员的班级影响力、党员在班级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表现、群众对党员作用进一步发挥的建议等等。因此次调查所覆盖的班级不存在行业集中、岗位集中、地域集中和性别集中等特点,因此调查结果具有符合MBA学生时代特色的代表性。
1.在党员调查中,我们得到如下信息。
(1)在校党员的平均党龄为7年,入党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为18年。
(2)85%以上的党员所在单位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及实践活动。
(3)65%以上的党员了解学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4)在班风存在的问题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迟到早退现象。
(5)在影响学风的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习时间受限。
2.在非党员调查中,我们得到如下信息。
(1)45%的被调查对象曾递交过入党志愿书。
(2)68%的被调查对象清楚地了解本班哪些同学是党员。
(3)9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班党员活动积极性较高。
(4)9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班党员的学习态度较为积极。
(5)9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班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6)68%的被调查对象了解学风建设的具体内容。
(7)在党员作用发挥上,提出党员应以身作则、组织学习活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8)在学风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上,得出与党员问卷极为近似的数据。
(二)MBA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调查数据分析
从以上调查的核心数据来看,尽管党员在约束自身、积极参加活动、树立良好学风等方面做得比较好,但仍有小部分党员和非党员同学不了解学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没有系统地、有目的地组织和参与学风建设活动。另外,部分党员表现消极,没有在各类学习和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也让部分同学提出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见。
(三)MBA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1.MBA学风建设是巩固并提升当前MBA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面对MBA学生的时代特点所带来的各种困扰,MBA党员更应该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其依据如下。
(1)MBA党员是MBA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主要是入学前在其毕业院校或工作单位发展入党的党员同志,少部分是MBA上学期间新发展的党员,其思想觉悟较高。
(2)MBA党员在班级人数中占有较大比例,可以起到群体性的传、帮、带作用。
(3)MBA党员有义务在学风建设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良好学风。
(4)MBA党员作用的消极和不作为极易导致非党员同学的效仿,影响学风。
2.结合MBA党员的特点和调查所得的各类信息,本文认为MBA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类活动,增强凝聚力,带动班级整体班风、学风的良性发展。
(2)通过平时表现,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形成积极引导因素。
(3)通过平时学习,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活跃全班学习分析。
(4)通过主动服务,发挥特长或特有的社会资源,激发同学上进正能量。
(5)通过务实工作,以扎实的业绩表现和工作态度,正面影响学习风气。
因此,对MBA党支部来说,充分认识MBA学生的时代特征,有效利用发挥MBA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可以很好地塑造班级凝聚力和党员影响力,有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
三、MBA党员作用实例
本文以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研究生党支部为例,介绍该党支部在发挥党员作用、打造优良学风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北方工业大学MBA研究生党支部成立于2012年,成立之后就第一时间进行MBA学生时代特点和学风建设的相关研究。其研究背景是MBA在校时间短,学习动力和效果较差,有悖于学校对MBA高质量办学的相关要求。在对MBA学生特点、学风建设情况、党员学习情况等展开一系列调研后,MBA研究生党支部召开支部会议,讨论并形成以学习提意识、以活动改心态、以党员带群众为主线的党员作用提升模式,制订“加强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北方工大”主题活动实施计划。
计划分为两个层级,一是通过各类学习活动提高党员先锋模范带头意识;二是通过各类实践活动锻炼党员主动服务、积极参与的表率能力。在计划实施过程中,MBA研究生党支部借助十精神学习、群众路线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机会召开了数次学习活动,使党员迅速感受到支部集体的活力与吸引力,积极参与到各项学习、讨论和活动中来。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MBA研究生党支部首先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了宣讲,鼓励党员同志积极提出好的活动建议。在此基础上,MBA研究生党支部一年来举行了校园招聘会、考生交流会、企业参观、献爱心捐赠、职业发展讲座等多项活动,充分发挥了MBA学生的优势和特点,组织党员同志活跃在各项活动的一线,有效带动了班级凝聚力和学习风气的提升。在一系列学习和活动的影响下,MBA班级的活力持续且不断丰富,反映在学风上就是课堂出勤率、参与度、活动积极性等有良好表现,党员作用成功的改善了班风学风。同时,上届学生党员的优秀表现也积极带动了下届学生党员及班级的积极性,使整个MBA班风和学风呈现逐步改善,充满了活力与创新,各项课程及实践环节成绩均有较好表现,有力促进了MBA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提升。
四、结语
MBA研究生尽管有多年的社会工作经验,在集体意识、学习动力、奉献精神上存在一定缺失,但在充分发挥党员积极作用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班风学风的改善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紧跟党的方针路线,加强自身学习,在此基础上落实到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去,真正的实现以学习提意识、以活动改心态、以党员带群众,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2]孔伟明.基于学生特点的MBA新生入学教育设计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
大学辅导员在"八荣八耻"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本文来自
当前的青年学生是具有典型的独生子女特征的一代,依赖性较强,个人独立意识和奋斗精神缺失;同时他们的成长又处于社会快速转型阶段,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明显存在着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个别甚至无视道德规范等情况。因此如何切合青年学生的实际,将“八荣八耻”精神内化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成败。
首先,唱响主旋律是基础。通过旗帜鲜明地推进“八荣八耻”的舆论宣传,给学生产生更大影响、留下更为深刻印象。对于高校德育的全局而言本文来自,一方面学校要在人文类课程和专业课学习中体现“八荣八耻”精神内涵。人文类课程要在中国文化传承、现代道德规范、哲学思考引导等诸多方面激发学生讨论“八荣八耻”精神内涵的兴趣,使他们逐步认同和接受。而专业课程中,通过知名专家学者辛勤劳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他们崇尚科学、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严格学术论文的要求和学术道德规范中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格;还可以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专家学者学成回国、奉献人民的经历让学生感受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真情。另一方面要调动好高校的学生辅导员的积极性,注重引导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配合第一课堂,围绕“八荣八耻”开展唱响主旋律活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最强音。例如,借助各个红色网站(包括学校主页、党建网、宣传部网站、邓研会网站、生活园区网站等)、各种宣传媒体(学生报纸、学院杂志等)、不同宣传手段(组建宣讲团、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广泛发动,将“八荣八耻”深入学生生活。
其次,润物无声是关键。以“八荣八耻”纲要,开展特色活动,潜移默化地推进荣辱观教育。
实际上,“八荣八耻”精神内涵应该更多体现在第二课堂中。譬如,以时政讨论激发爱国热情,以公益服务增强服务人民意识,以创新实践激发科学探索兴趣,以生产实习感悟辛勤劳动价值,以体验式活动渗透团结互助精神,以诚信档案引导诚实守信态度,以法律常识普及推进遵纪守法意识,以名家成才论证艰苦奋斗精神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一定要高举“八荣八耻”旗帜或是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学生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围绕其中的一点或是几点,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领悟的空间,在增长技能的同时体会到“八荣八耻”现实的价值。
当前的青年学生是具有典型的独生子女特征的一代,依赖性较强,个人独立意识和奋斗精神缺失;同时他们的成长又处于社会快速转型阶段,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明显存在着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个别甚至无视道德规范等情况。因此如何切合青年学生的实际,将“八荣八耻”精神内化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成败。文秘站
美国著名作家吉姆・崔利斯认为,阅读能够为孩子的发展与成长带来巨大推动力:第一,你读的越多,知道的也就越多;第二,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第三,你越聪明,你的学习时间就越长;第四,你学习时间越长,你收获的也就越多。这一定律也成为有效阅读培养的基本理论。
培养有效阅读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阅读不仅仅简单的是收获信息,更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为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注阅读教学给语文学习带来的重要影响,并时刻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本文认为,有效阅读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能力培养: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
一、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作为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被人认可,喜欢被表扬。教师有必要投其所好,要认识到一些喜欢读书的好孩子,也可以通过表扬培养出来。教师可以将展示的机会给予学生,使得他们的阅读兴趣得以激发。比如说,学生将课外收集的好句、好词运用到了写作中时,教师有必要对这一做法予以大力表扬,使得学生获得再阅读的推动力,让他们能够因此再接再厉。此外,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我的阅读成果予以展示。比如说,在讲解五年级下册的第五课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对自己背诵过,内容和童趣相符合的小诗进行展示,许多学生就展示了如袁枚、白居易等多位大家的诗。广泛阅读的学生,不仅获得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获得了教师的认可和表扬,也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
二、在阅读中注入生活的色彩
生活就好比一本无字书,生活中的许多素材被收集到了语文课本当中,两者有着同样的外延。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学生对知识以及生活积累的加强是关键所在。要想让教学得到加强,就有必要在阅读中加入生活,让两者更加亲近,在阅读中引入学生拥有的生活,进而确保学生对生活的多样性有所认识,此外还包括了教学内容的概念性。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的体会,去感受文本,获取自己独到的见解。
可以在课堂之上,营造出生活的氛围,将实际生活融入文本中,去领悟。结合融入生活的阅读,学生阅读兴趣必然会得到提升。所以,有必要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构建起来,使得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的不同角度去感悟文本。比如说,在学习《春天的手》时,这一诗歌最想表达的是,春天的景象是什么,学生不同,其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不相同,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感悟。为了确保学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诗歌的阅读当中,可以结合相关的配乐来朗读诗歌,对诗歌的意境有所体会,进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春天的手到底是什么形态,它能够让什么产生改变,进而来对春天的鸟鸣声等有所感受。由此,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同时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兴趣的提升也有极大的帮助,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出发点有所明确,最终向课文产生映射,充分和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
三、拓展阅读,养成习惯
1.由浅入深,分段进行。有必要结合不同的学段,分层次地来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在课标当中,这一规定极为显著。结合课内文章来看,在教授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时,有必要结合如下的三大层次来进行,读准、读懂以及读通。在学术不断增加识字量的同时,面对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教授阅读课程时,则需要结合读通、读懂以及品读三大层次来进行。
崔峦老师曾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格外重视树立人物形象。” 沈大安老师也强调:“形象大于思维。”不难看出,领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然而,审视当下的阅读教学,一旦需要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数教师往往会建立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式讲解。十有八九会迫不及待地提问道: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则以堆砌形容词类修饰语回答了事。稍好些,不过再让学生把这些修饰语当作标签贴到文本相应位置。至于人物言行举止所透露出来的心理都不去揣摩,言语特色更是无暇品味。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何以使文学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呢?鉴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想具体结合《桥》一课教学案例的分析,就“阅读教学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误区诊断”与“人物形象有效建构的基本方略”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教学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误区诊断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对人物解读形象化,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教学热点。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有效教法,树立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教学误区的存在。
(一)抽象演绎。我们都知道,写人记叙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突出人物形象,把人物形象分析具体,让人物品质呈现出来,把人物形象读丰满。但是,由于写人的文章大多是为了赞扬文本主人公的品质,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文本中人物品质的抽象分析作为了阅读的重心。
2009年3月至4月期间,笔者参与了由特级教师费蔚组织的区级语文教研活动,并有幸执教了《桥》一课。这篇课文作者――谈歌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整个故事最令人动容之处在于老汉从人群中揪出一个青年,呵斥党员应该让村民先走。村民及时逃离了这场灾难,只有老汉和那个青年被无情的洪水夺去了生命。而他们是一对父子。
作者用极其凝练的文笔,将一位普通老党员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但遗憾的是,初次试教,笔者就过于理性的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上,忽略了对老汉这一鲜活人物形象的构建。课后,一位前辈的话令我受益匪浅。她说:人物教学应当留给孩子的是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不应该只是几个抽象的概括人物品质的词儿。
(二)重心偏移。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感受和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领悟作者的心境,从而走进人物形象,这是毋庸质疑的。但以情感见长的教师,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往往会将情感目标凸显,甚至作为了教学的终极目标,致使整个课堂教学徘徊于情感的表面。在《桥》一课漫长的备课、上课与磨课的过程中,有一幕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次试教,我分外卖力。通过自己富有诗意的语言渲染,将课文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极具煽情的结课处理也让许多学生潸然泪下。
课后,我自信满满地向费老师请教,但她的一席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语文阅读教学,归根到底是语言文字的教学。这堂课让学生真正研读老汉言行的有效时间不足15分钟。脱离了语文实践的煽情,不要也罢……”
通过交流,笔者发现在研读“老汉言行”过程中,忽略了最基本的品词析句和朗读等语文实践,将教学的重心倾向到了文本外的拓展延伸上。如课堂上多处抒情音乐的使用,教师大段煽情话语的浸润和文本外感性文字的引用。从课堂呈现的表象来看,在感受人物形象过程中的这一系列煽情举措,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人景分离。写人记叙文一般都非常注重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都会花一定的笔墨描写环境,力求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通过坏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特征,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然而很多老师在文本解读时,即便熟谙作者的此番写作用意,课堂教学依旧停留在就景析景的层面。
以《桥》为例,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洪水的来势之凶猛,以洪水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能很清晰地发现洪水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危急。故事情节也在这样的环境烘托中,一步步地走向。站在木桥前的老汉是有逃生的机会的,可他就纹丝不动地站着,一站就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老汉一次又一次地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而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么无私无畏,那么坚定不移。可以说,洪水如魔的影像与老汉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交织辉映,就是《桥》一课教材编写的精妙之处。
(四)缺乏通感。我们都知道,写人记叙文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要具体。但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面面俱到的分析就是具体,结果常常导致人物形象在蜻蜓点水式的“解”读下,变得支离破碎。
在二次试教时,笔者一心想把老汉的光辉形象分析透彻,结果从一开始就努力让学生说尽老汉的优良品质,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自读课文,从文本中寻找依据。交流反馈时,学生关注的都是自己所阅读出来的一些单线形的人物形象。加上缺乏矛盾点的牵引,难以适时地将学生所获得的一个个零散而肤浅的人物画面有效整合。最终整堂课看似很热闹,人物形象分析得很全面,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
二、阅读教学中人物形象有效建构的基本方略
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从品味语言入手,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借此,笔者想通过《桥》一课老汉形象有效建构的案例研究来谈谈自己的点滴拙见。
(一)从生本角度考虑归纳式教学,在品词析句中构建人物形象。笔者认为“归纳式教学法” 就是教师先用自已真切的文学体验营造文学欣赏的情境和氛围,对筛选出来的文字进行个性化的体验教学。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认同、共鸣后,文字所承载的形象也随之得以立体呈现。
以《桥》一课为例,在试教“萃取言行,感悟老汉如山品质”版块时,笔者试图从主旨出发,集中呈现教学内容。希望通过反复扣击主旨,在学生心中形成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从而感受文章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学设计中,笔者让学生找到中心句“他像一座山” 而后再找哪些语句看出老汉像一座山?教学每一处老汉的言行时,又不忘时时回应中心句,希望形成一唱三叹的情感基调。从教学内容看,能围绕目标选定,主次比较得当,但试教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教学内容的呈现出现了偏差。
从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不难发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比较理性。教师先从文章主旨出发,然后寻找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所采用的是演绎的方式。由于此时学生尚未经历情感体验,即以道德灌输。因此,教学过程机械转化为找句子论证“老汉如山”的过程。即呈现教学内容而非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效果不理想,亦在意料之中。
斟酌再三后,笔者改以“老汉的哪一处言行引起了你特别的关注”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朗读,交流自己感动的句子。从学生的阅读情感切入,贴近学生的情感起点。重点句交流版块时,笔者也未提及老汉的品质,而是让学生结合当时的环境,你觉得老汉会怎么喊?鉴于学生的朗读实际,随即追问“你为什么喊得如此有力?如此急切?”基于文本的阅读,学生从字里行间构建起老汉镇定、威严的如山形象。
记录优秀人物的文章,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进人物,让单薄的文字活化成有血有肉的真人。我想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走进人物的“读”,才能真正读懂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物形象!
(二)聚焦思维与情感的融合点,在对比体验中丰满人物形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对目标达成的作用不同。聚焦重点就是要特别关注对目标达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通过认真研读从中摄入语言的、情感的、审美的、文化的、精神的信息,让学生得以熏陶、滋养。
例如《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段话中一个“揪”字可谓传神地刻画了老汉的高风亮节、不徇私情的党员作风。
(三)集中梳理文本的侧面描写,在回文引读中提升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活化人物形象服务的。侧面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正所谓“细微处见精神”,写人的文章一旦少了侧面描写,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四)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特色,在回应板书中升华人物形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章语言的表达特点,许多教师往往将其从课文中剥离出来,孤立的进行传授。难以与形象的感受、情感的领悟相互渗透。而理性的解读和程序化的讲解更是充斥课堂,进而直接导致了对文本表达特色的独特体验缺失。
《桥》整篇文章萦绕着悲壮的情绪,作者走笔至“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几句时,这种情绪被推到了极致。而悲壮气息又是通过短句成段这一写作手法表现出来的。那么,如何将文本语言表达特色的体味与感受人物形象有机地融合?笔者以为,在教学时可以凭借上述教学内容,连带出对文章整体的回顾,通过师生合作、回文串联、重塑意像,真正形成教学的“通感”,使得所有的学生对于文本人物都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形象认识。
三、小结
综上所述,人物形象的感悟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教学中,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不是截然割裂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穿插运用,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所蕴涵的思想感情逐步感受、逐步理解。以一步步缩小他们与文中人物情感的差距,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这样的阅读,人物形象一定可以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一、在有效问题情境中渗透
课堂上通过具有挑战性、趣味性、探究性的设问将学生引入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能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慧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让他们在思考、推理、判断、讨论中获得体验、感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激情,而且学生创造的火花也被点燃。
例如,在讲《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有四个人合种一亩地小麦。甲的能力强,而且勤快,他对这亩小麦的贡献是60%,乙的能力差贡献只有20%.丙比较懒惰,贡献只有15%。丁是残疾人,贡献只有5%。最后收获1000公斤小麦,假如1个人必须最少100公斤小麦才能维持生存。请问:怎样分配才算合理?为什么?有人认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是不公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如果差别能给人带来激励,从而产生活力和效率就公平对吗?通过富有启迪性、创造性、主体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浪花。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感悟能力。为学生初步培养公平精神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
二、在情感体验的升华中渗透
列宁指出:“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旨意、记忆、思考。”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通过情境体验、传递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触动学生的心灵,打动学生,从而让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让他们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
讲《意识的作用》时,在课堂上我播放了歌颂河南淮阳县优秀党员彭秀英为救3岁儿童而牺牲的事迹。我边放视频边观察学生的表情,学生的眼里闪着泪花,他们被感动了。看完后我问学生:彭秀英为什么会奋不顾身的向卡车奔去?学生答:救人。我接着问: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预习过的同学答道: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又接着问:如果彭秀英只有舍身救人的想法,而没有去救,3岁男童能否得救?学生答:不能。我自然的引导:意识要想发生作用必须通过人的行动即实践。讲完后做了这样点评:有爱才有奉献,甘愿奉献才会不惧牺牲。上前一步是死,后退一步是生。生死关头,老党员彭秀英做出的选择是冲上前去,用血肉之躯挡在滚滚车轮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美的正气之歌。这节课,学生听的十分投入,沉浸在对彭秀英的感动和敬佩之中,在情感的体验中打动学生,从而唤醒其灵魂中的真善美!完成了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
三、在智对偶发事件中渗透
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往往这些非预期性的因素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教师若能够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好这些即时的偶发因素引导学生在偶发事件中获得知识或情感价值,将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
例如,讲“人的认识从何处来”时,我借助一杯梨汁水,首先让学生根据水的颜色、自己的经验对水的味道进行猜测,然后是一段师生互动活动。通过交流、体验,使学生明白:只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当我准备板书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老师,假如我的味觉出问题了,那么我的认识就是错误的。因此,实践也不一定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面对这一突况,我思索片刻,微笑着说:“这位同学问的非常好,这正说明一次实践也许并不能检验一种认识就是正确,需要在多次实践中,借助一些认识工具,才能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借此使学生感悟到应自觉投入到实践中去。
四、在教学冲突中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