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2-12-02 15:58: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篇1

2衡量公共空间好坏的标准

良好的公共空间首先要满足基本的要求,比如安全、可达性、规模尺度等等,除此之外,良好的公共空间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2.1吸引人、有活力。

活力是一个城市精神状态的象征。公共空间中聚集的人越多,空间设计的越好。如何吸引人来开放空间活动,要求公共空间必须功能多样,能从事各种活动,要求开放空间用地能够兼容一些留住人的用地类型,如商业、金融、办公等用地。金融办公大楼中的年轻人,可以在午间休息的时候来公共空间进行休息。

2.2环境优美、舒适。

在其他外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更加喜欢环境优美的公共空间。在夏季,喜欢绿化条件好、有水的地方。这些绿化、水体能够营造局部小气候,降低局部的气温,更加适宜人们从事户外活动。在冬季,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非常重要。在冬季,人们更加喜欢在温暖、无风的地方活动。

2.3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

公共空间应该做好功能规划,可采用公众参与的方式,鼓励人们对规划提意见,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公共空间应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使用要求,尽可能丰富空间类型,使不同人群都能够在公共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吸引不同人群来此休闲娱乐。

2.4精细化设计。

良好的公共空间应该做到尽善尽美,应该对空间进行充分的推敲。虽然公共空间为了追求空间效果会营造一定的高差,但公共空间中应该进行无障碍设计,能够使轮椅顺利通行,鼓励行动不便的人群来此活动。公共空间中设施小品的设计、步行空间、交往空间等的设计都应该力求精细,考虑到人们的使用方便,鼓励人们停留。

3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可以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来着力。整体的方面是指整个开放空间的规划布局、设计等,细节方面是指公共空间的细部设计,细节的设计往往决定了空间设计的成败。

3.1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布局

在整体的规划布局中,公共空间首先要有一定的功能规划。老年人有经常使用的健身设施、休闲设施;儿童喜欢的游乐设施;成年人喜欢的球场、广场。除此之外,公共空间应该能够融合不同功能的城市用地类型,进一步的吸引人们来此驻留。其次,公共空间应该有良好的色彩、风格和界面设计。色彩风格的设计应该充分发掘本地特色,与当地的气候、人们的审美习惯相一致,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植物配置以本地的植被设计为主,多种植乔木灌木,避免大面积的草坪。同时,要关注公共空间四周的界面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公共空间的时候,能够欣赏到周边丰富的边界轮廓线,鼓励人们停留。最后,公共空间应该以场所精神的营造为目标。塑造一种城市精神,使人们在公共空间活动的时候,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自身素质,使人们感觉到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自己有责任为的城市更加美好增光添彩。

3.2公共空间的细部设计

3.2.1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进行设计,不单纯的为了追求气魄、构图,去做轴线、图案。公共空间应该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营造小尺度的空间,能够吸引人来此活动、交往。人性化的设计要做好前提的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状况与需求,分析潜在的原因与依据,为规划设计提供支撑。同时人性化设计要做好公众参与,保证公共空间的开发规划在实施之前,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对规划提出的意见。

3.2.2地域性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引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将城市历史文化元素添加到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使我们在公共空间休闲娱乐的时候,还有机会去体会古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教育儿童体会古人的智慧与财富,同时在历史文化元素的引入能够增强城市特色,缓解现代建筑的盛行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

3.2.3设施

设施是指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而设计的构件,重点是游乐设施和休息设施的设计。游乐设施是吸引人来此活动的依据,老年人喜欢下棋、打牌,就应设计适当数量的桌椅,还有很多老年人喜欢跳舞,设计足够规模的场地就能满足需求,年轻人喜欢球类,就设计若干个球场,这能够吸引到附近的年轻人来此活动。休息设施同样重要,在合适的位置,如在树荫下、绿化带旁边要设置足够的座椅,同时也可以利用花坛的四周、台阶等常见的设施作为休息的座椅。

篇2

地景化的建筑发源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地形的改造,在引入地形学、场域理论和场所精神等理论后,形成了处理建筑、环境关系的新思路。主要特征表现为:地景建筑将建筑与大地形态视作同一整体。建筑形态以其连绵起伏延展的形体与大地形态走向融合,甚至创造性地重构大地形态,而建筑则整合于城市系统和大地景观系统之中[1]。

1.2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

地景建筑的屋顶开放空间是地景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建筑的屋面通过延伸、反转、扭曲,实现了与地面的融合与重构,建筑不再脱离地面基底独自存在。倾斜屋面使得人与建筑的关系发生改变,建筑不再拒人之外,斜面和屋顶满足更多的都市活动,地景建筑的屋面成为一个可体验、可接触的引人入胜的场所[2]。

1.3坡度问题

屋顶开放空间的营造是场地周边环境,建筑使用功能和景观设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主观体验感受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坡度的大小会影响人的行走速度以及生理和心理感受。如果地景建筑的屋顶坡度过大,往往不利于人的行为活动,人走在上面会感到吃力并且具有危险感,难以诱发其他活动[2]。同样也不利于植被的种植,甚至在暴雨时出现泥土的滑坡现象。在地景建筑形态越趋复杂化的趋势下,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屋顶界面坡度的因素,提高屋顶开放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下文将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投标概念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一种基于参数化分析的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设计。我们希望将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融入方案设计的全过程,通过运用GH软件对非线性屋顶进行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依据人体工程学中对于行为活动的坡度要求,对屋顶的游憩空间进行设计,改善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打造人性化的开放空间。

2.基于参数化分析的屋顶开放空间设计

2.1设计目标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地处延庆县,毗邻八达岭长城、海坨山。总建筑面积21298㎡,包括国家地区展厅等四个园艺展厅和办公、接待等功能。国际馆场地为世界园艺轴上的一处三角形场地,东西两侧为国际展园和中国展园,北侧毗邻湖区。方案设计之初,我们从世园会的场所特征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平等、无国界”的性格出发,确定了“地球.家园”的主要设计立意。运用地景化设计手法,将建筑消隐在大地景观之中,将参观游客引上屋顶,在建筑屋顶营造一个绿色的、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突出园艺博览会绿色和园艺的主题(图1)。

2.2建筑形体的推敲优化

在建筑的形态设计上,依据园艺展厅10m净高的使用要求和将游客引上屋顶的设计构思,生成了建筑形体——将四个园艺展厅设置在中心和端处,同时在三端形成三处观景平台,建筑的三边高度降低,形成自然起伏的坡地,建筑屋顶与大地直接相连,将人流引上屋顶空间,与场地轴线相呼应,形成建筑的主入口。接下来,通过对屋顶进行高程分析,优化建筑形体,使屋顶开放空间具有更好的可达性。我们运用grasshopper编写一段逻辑,对屋顶界面的高程进行模拟,得到屋顶界面的高程点和等高线(图2)。依据高程分析的结果,调整优化屋顶界面的高度,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筑高度;建筑主入口位于屋顶与大地相连的斜坡之上,通过调整入口的高度,使入口坡度更加舒缓;同时优化屋面起伏造型,创造人性化的游憩空间。通过对建筑形体和高度的优化,实现建筑体量消隐,使建筑融入园艺和景观之中,符合生态绿色概念以及地景建筑的特点。游客伫立屋顶草坪上,可远眺海坨山,俯瞰世界展园和中国展园,观赏花车巡游,沿中心坡道缓缓而下,可观赏各国家地区各式园艺作品,为来宾创造多视角的观展体验。同时拉长了参观流线,创造了更多的人与环境的互动,在场地受限制的情况下,充分扩大了场地条件。

2.3坡度分析与屋顶开放空间设计

在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上,根据场地周边的景观与建筑的形体,我们确定了建筑主入口和观景平台的位置以及大致的参观流线。接下来,通过对非线性屋顶进行坡度分析,对屋顶的游憩空间和游览路径进行详细设计。首先,我们在grasshopper中编写了一段简单的逻辑,对屋顶界面的坡度进行模拟(本质上是将非线性的屋顶转化一个网格面,求得网格面各点的倾斜角度,进而得到坡度),得出了屋顶界面各点的坡度和坡度分布情况(图3)。分析结果表明,屋顶界面的坡度范围在1.2%到24%之间,符合覆土种植屋面的坡度要求;屋顶界面的坡度分布均匀,较为平缓,在三端形成三处舒缓的平台;外环屋顶的坡度变化较大,内环屋顶坡度变化较小,在内外环衔接的三个端处,坡度较为平缓。对于坡度设计参考,在地形学、景观设计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中,都有对活动空间坡度的规定与描述。在自然地形中,坡度值在3%以下称为平坡地,对人们的活动以及其他景观要素不造成影响。坡度在3%~10%之间称为缓坡,坡度在10%~25%称为中坡地,需设置台阶、台地等景观要素。在景观设计中,园路主路的纵坡上限为8%,正常人与残疾人都可以接受的路面坡度为5%以内,大于5%的要设计残坡道,残疾人坡道8%为最大坡度,范围在5%~8%内[3]。对种植屋面而言,屋面坡度应小于50%,当坡度大于20%时种植土层应采取防滑措施。地景建筑的屋顶空间,作为一种室外空间,往往结合场地周边环境。因此,我们将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看作是一种室外景观设计,可参考景观设计中对人活动场地的坡度要求,局部考虑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最终确定坡度值在3%以下的区域可作为人的活动区域,坡度值5%~8%可设置坡道,坡度值大于8%需设置台阶。接下来,依据坡度分析结果和人体工程学中相关的坡度要求,设计游憩空间的布局和路径。屋顶观景平台要位于坡度小于3%的区域,对于路径坡度大于5%的需要设计坡道,大于8%的需要设置台阶。在满足室内功能空间净高的前提下,对屋顶形态进行微调,使屋顶端处的观景平台坡度更加平缓。路径空间要尽量远离建筑边缘,尤其设置台阶的区域要靠近建筑内侧,以增加游客的安全感。在坡度小于8%的区域,可考虑路径空间与屋顶绿化的相结合,使游客能进入绿化区域,丰富参观体验,激发更多的自发,得到最终的屋顶开放空间设计方案(图4、5)。

3.总结

总的来看,基于参数化分析的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设计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形体优化,结合屋顶开放空间的构思生成形体,通过屋顶高程点的调整优化建筑形体。(2)坡度分析,编写grasshopper程序,分析非线性屋顶界面的坡度。(3)设计,依据坡度分析结果,对屋顶开放空间进行布局设计和路径规划。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投标概念设计方案是地景建筑与参数化分析方法和地形学分析方法结合的一个小实验,是坡度分析与人性化设计的一个初步探索,目前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屋顶开放空间坡度参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坡度标准。营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屋顶开放空间,活动空间的坡度设计只是影响人主观体验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充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这种方法设计出的屋顶空间能对人活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有多大的作用,也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检验。但是,将地形学中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与参数化分析方法相结合,引入建筑单体设计中,并参照建筑及景观设计中步行空间的设计方法设计屋顶开放空间,这是与以往所不同的。这种方法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解决地景建筑坡度问题,是一种将地形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新方法,也是对地景建筑和非线性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新探索。

作者:孙若宸 孙宗列 郭 骏 霍续东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晓艳.地景建筑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篇3

一 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

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街的一种,存在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商店组成,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是商业步行街是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的集中商业买卖区域。本文从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达到人性化设计。显性要素即具体要素,包括基础平面、垂直面和上部平面三大部分,本文只对基础平面和垂直面进行论述。基础平面环境即底面包括大地、水体、低矮的植被、座椅以及所有铺地材料等;垂直面环境包括建筑立面、照明设施、指示牌等。隐性要素即抽象要素,如街道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地域性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性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和思维模式等,在保证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已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追求,其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人是直接接触和使用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主体。从设计的本质来说,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为基础。就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以人性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最终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来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满足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多次强调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营造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并通过对美国城市中现存开放空间具体案例的分析,在尊重场所背景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场所人性化设计导则,使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为人服务。由此,本文认为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一方面强调设计必须尊重场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具体设计应一切为人所用。

二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并作为新疆旅游业的中心重点城市。山西巷位于乌鲁木齐南门和二道桥之间,曾是龙泉街的前身。据笔者所做调研得知,此处并没有真正一条街巷名称是山西巷,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会将这个片区称作”山西巷子”。本文所改造的民族街巷位于山西巷子中间的一些小巷,当地人直呼的“铁皮巷”、“作坊巷”等。之所以选此处进行改造,是因为这里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以二道桥市场以及国际大巴扎同属于原来二道桥民族传统商贸区。但就目前街巷环境来看,与二道桥市场和大巴扎环境相脱节。

三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改造的人性化体现

(1)显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外部及内部的物质空间调查认为,这片区域可以改造成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以此来作为二道桥商贸圈的开端。由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建筑立面、街道设施、地面铺装以及盲道、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是人们最容易发现和感知的,也是突出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载体,因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据笔者实地测量与考察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长度大部分不超过500米,此长度符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步行商业街长度的规定,过大过长的商业街,会导致行人产生距离感,难以亲近,而且对人的体力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长度的设计上应保持小巷原有的适宜长度,增加巷与巷之间的节点空间,设立开敞的小品类休闲广场,让人愿意“滞留”,使人在心理上受到关怀。不仅如此,根据测量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宽度大部分在10米左右,两旁的建筑多为3层左右,整体街道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大多在1和2之间,符合街道亲切感的空间尺度关系。(图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街道过宽、建筑物过高,使行人压抑并缺乏安全感。购物的人们多倾向于平行移动,而垂直方向的移动多数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所以,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尺度方面保持原有街道宽度适宜的特点,在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也应符合人的心理,即打造双层商业步行街,营造宜人、亲切、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

2)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场所》一书中曾提到:“影响步行商业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空间设计特征之一就是避免“死空间”。对于维持城区的活力来说,保持面向步行者的店面的连续性是必要的。突然隔断的空间地块以及与街道不统一的秃凸建筑对于步行活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因此,商业步行街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应体现连续性、连通性原则。

根据笔者所做调研,山西巷民族街巷沿街建筑立面和巷中建筑立面由于新旧建筑之间的混合,商业店面门头招牌形式的大相径庭,商家随意摆放搭建的商品以及建筑外立面所用材料和颜色的不统一,使得建筑立面凹凸错落,整体混乱,毫无可观赏性。为体现人性化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有建筑一层的外立面进行修复和整合,使商业店面及门头招牌进行统一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并将民族图案和装饰纹样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运用于建筑外立面,突出新疆地域特色的同时形成视觉连续性。对于步行街二层建筑外立面将统一运用雕花木柱和透雕装饰进行设计,增加人们的视觉复杂性。

3)街道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设施是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突出体现。原有山西巷民族街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导致街区中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中添加人们需要的街道设施,具体如下:(1)护柱。将护柱设置在步行街入口处,其高度为40—45cm,不仅可以起到阻止车辆侵入、划分引导空间和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辅助座椅供人休息。(2)公厕。将公厕设置在步行街的一层和二层中间,通过区别于店面的颜色和铺地来方便行人的使用。(3)座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写道:“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的改造中为了服务于多种使用者将添加多样的座椅:如木制无靠背长椅(约0.9m×1.8m×0.4m),这种长椅可以提供多种休息的可能性;可移动的靠背座椅;围绕花池边沿或环形长椅等,对其位置的摆放应尽量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观看方向。座椅多选用温暖舒适的木制材料,其他辅助座椅可以选用金属、瓷砖、石材等材料,体现步行街多样化设计。(4)指示牌和照明设施。山西巷民族街巷作为游客对新疆地域文化直观认知的重点区域,指示牌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将在街区入口处添加指示路标牌或在临街建筑墙壁上加入交通引导图,使旅游和购物的人群对此区域有个整体且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照明设施的改造中,将原有照明进行重新设计,使街灯在颜色、形态及排列顺序上形成连续的景观,与街道民族地域风格相统一。(5)街道植被。在街巷绿化设计中,本着原有绿化设施,增加特有的植物景观。根据街巷的尺度,种植并加入具有特色的景观树以及亲人尺度的灌木、植物容器、鲜花盆景等,来增添街道的温馨和亲人特质;同时,还可以在内街根据商户不同条件和需求,进行墙壁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门头绿化等形式来丰富街景,营造环境宜人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街道气候等。

4)地面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地面作为商业街区三度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商业街区建造的好坏起到重要的意义。人们行走时的感觉在商业街区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走”感觉的舒适和随意,是决定商业街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地面铺装进行改造时,将采用流线型铺装,起到纵深引导的作用,减弱直线型街道的单调,增加街道趣味性。在材料的选择上,本设计将全部采用砖铺装,从而创造出一种空间感。

(2)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通常是对场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要素、社会状况的解读后,将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山西巷民族商业街巷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新疆地域特点的是经营方式和买卖方式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是业态规模小、网点多、品种齐全、价位较低,特别是一些民族小商品和土特产品,所售价格往往比其它地方低很多,受到当地人们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买卖方式较有特色。天然的户外巴扎、热情的沿街叫卖、巷中手工作坊中叮当的声音、买卖者之间讨价还价的自在过程都是独特之处。这种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买卖行为,以自身的优势存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新疆传统巴扎的身影、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传统与现代的交会、趋同与特异的较力。因此,在改造中将保留原有独特的买卖方式,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氛围的营造,增加整个商业街区的人气,突出山西巷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进行改造过程中,将传统买卖方式保留在现代商业步行街购物空间环境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符合当地人的买卖行为方式。除此之外,商业步行街在规划中,要对零售、娱乐和餐饮在内的混合功能进行总体规划,对促销、维护和活动组织进行协同管理,全面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四 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较为重要的活动场所,人是使用主体,宜人的商业空间环境是商业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将商业效益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人的体验、商业街人性化尺度、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上来。本文从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宜人的空间尺度、连续的建筑立面、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等层面入手,探讨人性化步行商业街的构建,真正做到将人性化设计思想和原则运用到空间环境的表达中去,希望通过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荣.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5] 陈懿君、阮如舫.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J].江苏建筑.2012,2.

篇4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84-01

水景是构成城市广场的重要要素之一,水景观已经逐渐成为了展现广场魅力的重要角色。人与水的关系可以说与生俱来。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富贵的象征。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的说法,“水对于人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感染力,人们四周任何形式的水景,都会使人轻松、愉快、振奋,甚至浮想联翩,遐念古今。所以由此也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在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水景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水景的设计都摆放到了广场的重要的位置。比如一个广场的入口处或者是可以供人们休息处。

水是生命之源,在现在这个钢筋混泥土的年代。人们可以接触到的广场之水少之又少。所以本论文是根据这些现有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水作为空间的主要结构体系。如我国传统园林中以水为整个园林的血脉,亭台石木穿插点缀。现代城市水广场,更是体现水的各种形态和特性的整体水环境。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它通过各种景观要素的集合形成完整的空间形态、功能。水景的形态要符合一定的形式美的规律――与广场的和谐关系:主从与重点、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这些关系无论是在形态上还是主题上的建立都要从广场的整体统一性出发。水体在广场中的形态是通过边界的围合而形成的,围合可以是通过硬质材料、也可以通过自然元素围合以及它与其它要素结合成的水景都是需要通过广场的承载来实现。广场水景存在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具有面向公众的特点,是城市的公共艺术品。“公共艺术”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进行艺术性的规划设计和在城市开放空间等公共性场所中,具有文化性和美感因素的美术品、构筑物及具有美感因素的实用物品的艺术设计与制作。公共艺术的形式又可分为静态公共艺术和动态公共艺术。静态表现形式是通过媒体的物质状态来表达文化的内涵;动态表现形式是通过社会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来完成。

环境要素的尺度要以人的生活尺度为基本标准,设计具有亲和力的水景观。首先,要把握好整个环境和水体的关系,这决定了水体是否和环境相协调,以及水体在环境中的地位关系,注意水体能否让人接近,如池岸的高度,水的深浅,以及水的形式能否满足人的亲水性要求。

水景的尺寸和水量与它所在的整体空间环境有密切的关联,这意味着不仅要考虑水景的平面尺寸,而且还须将其放在立体的、综合而精确的多维空间尺度里进行检测,要在整体空间的体积感上进行调整与对比。所以在进行尺度设计时应注意其所在空间的面积比例,即水景设置时所占的高度、宽度与深度,需要结合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因此,水景的尺度可以从水景与环境的尺度对比,水景与人的尺度对比进行讨论。

水景在广场空间的尺度感是通过与广场界面的围合、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的体量对比而得到的。如同芦原义信认为的:在围合空间,界面之间的距离是影响景观环境中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将随着围合空间的实体高度与实体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从整体布局来设置点、线、面形式的水景,形成各有特色的空间。结合外部空间等点式开放空间,以台阶、绿化等为开敞的分隔界面,使水景成为多角度的观赏对象,能改善行人、停留在广场或开阔场所的游人的视觉效果。一些街道利用线式水景、绿化组织空间,点式水景点缀其重点。或只用装饰性强的点式水景结合照明、绿化、坐凳等。这种环境需要完全的放松和随意的氛围,结合水景的设置能让人放松和吸引人的视线。带有音乐的喷泉、涌泉、水台阶、水位的高低变化都能激发环境气氛。利用水体反射的霓虹灯、招牌、橱窗等街景能更有色彩效果。在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中结合周围的环境中的水景整体设计,使之成为开放的整体外部空间。常采用水面落差小,水面周围无太多遮蔽物创造具有特殊的氛围的开放空间。泰姬陵以水面包围建筑是建筑师经常采用的手法,它能提供开阔的前景空间,建筑和景物的倒影更能产生魔幻般的效果。在建筑密集度高的城市环境,可利用水面来分割建筑和道路,同时也能丰富街道景观。穿插的、室内外贯通的水面可以灵活布置,联系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丰富建筑的空间层次。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China's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cides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commercial complex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to meet the modern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is introduc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building our country commercial complex, with some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the problem of thinking, and to promot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mmercial complex; architecture design; plann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民众的生活水平随着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提高到了另外一个境界,房屋建筑的使用范围不再限制于单纯的居住用途,人们的对于建筑物的要求标准也由于自身审美标准和物质享受的提升而提升,人性关怀的注入成为了当下现代建筑的核心灵魂。纵观现代建筑整体环境而言,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内容格局的精心设计,都呈现出一派新生状态。“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就是在充分考虑到用户业主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以务实的设计态度去分析思考建筑细节,进而使用户业主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实现现代建筑的设计目标。

商业综合体建筑则是将写字楼、住宅区域、会展中心或会议中心、购物中心及公园等城市生活功能空间中的三项或三项功能以上的建筑个体进行合理组合,进而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性建筑体,该建筑总体就被称之为商业综合体建筑。这种建筑模式能够使得城市的功能空间彼此形成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不同时段的多样化城市生活都能够通过商业综合体建筑加以适应,从而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

商业综合体产生的必然趋势和建设问题

经济环境是促进新生建筑诞生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丰富化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需求的必然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催生了商业综合体的诞生。结合我国国情来看,人口的激增导致人口聚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紧张程度,作为该密集人口的核心区域,综合产物的就在这样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建筑综合化的完善,商业综合体建设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作为引领城市精神的标志建筑系统,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出现成为了必然趋势。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属于加速阶段,无论是发展成熟的省市大城还是正处于发展旺盛期的中小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项目都是这些城市积极投入的建设对象,就目前状况来看,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以下问题:1.建筑设计的整体性不够强,主要表现于设计的系统性能方面;2.业态的功能占比不当,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面积过大,不太符合民众的消费能力,而业态商业结构分布方面的占比也不太合理;3.针对项目交通的流线设计方面存在缺憾,特别在停车系统的设计方面,没有持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规划,整体太过于单一;4.商业综合体中大型的内部开放空间占比较少,因此对于顾客来说没有驻留的吸引力。

现代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方案讨论

笔者结合自身的设计工作实践经验及近代商业综合体较为著名的设计案例的分析来看,该性质的建筑物应该将设计研究的重点放在科学实用的设计模式上,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进行规划研究,以便设计模式的长远发展。

3.1整合设计的合理规划

整合的概念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将一些零散的事物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系统与公共资源之间的科学共享协调,该设计核心就在于组合内容为设计的中心要素,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率有价值的整体。就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不难看出,该建筑的核心机制就是对各个功能空间进行高效、合理、科学并有机的合理设计。由于综合体所涉及的功能空间十分庞大,几乎涉及到了城市生活中所有的建筑基本功能,其中能够起到决定性且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功能有:居住功能、办公功能、零售功能、酒店功能、娱乐功能、会议功能、休闲功能、公共设施以及停车场地及设施等等。而商业综合体就是通过整合各个功能的协同作用来进行设计的。再具体点说,协同作用就是对城市生活运作的组合规律进行分析,找出它们内在的关联性和组合可能性,依据这些理论内容来进行综合体设计规划,常见的关系组合有以下几种:

互补互助型:综合体子系统的空间通过各个区域的功能互补来构建完整的建筑主体;

竞争比较型:若某些个别的子系统在使用功能方面有些重复,又或者因为相似功能的系统区域在空间设计的时候被设置在同一区域,在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性和可能性的情况下而产生集聚化效应;

系列型:系列性的空间设计是最为常见的区域组合设计,该设计模式下的子系统在功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或互通性,经过相互转化从而达到组合效果;

主从型:子系统的组合以某一主题系统为主,设定中心子系统,其他子系统则以组合的作用性质辅助该子系统功能的实现。

以上子系统功能组合类型是较为常见的几种设计模式,而在进行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施工时, 还是要结合当地城市或区域的民众生活规律和消费倾向来进行设计规划,采取某一种或多种设计模式组合来完成综合体的设计规划,将其建筑功能发挥至最佳状态。

3.2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设计

就我国目前一些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来看,建筑设计的重点一般都放在了建筑体的中外部空间上,而综合体的内部空间远远不及中外部空间的丰富。通常情况下,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开放空间都是用来提供给商家开展促销活动或某些公共信息宣传活动以及消费者购物休息和行走的内部公共空间,像内广场、室内商业街、引导空间、边庭、中庭又或者是露天商业街等区域,都属于具有特色的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水平交通空间、节点式空间、线性街道空间以及垂直交通空间是常见的几种设计结构。针对内部空间开放设计而言,该空间的设计策略可总结为一下几点:

竖向高差的调整变化。在对综合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高差调整设置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应用领域很广,内部空间地面标高的改变能够将空间改变的特点加以突出,并且可以在内部较大的空间中创造出二次空间,进而使得个空间的不同功能实施得到满足;

开敞和围合的变化。我国绝大多数商业综合体的内部空房空就都设置在顶界部分,因此其封闭程度只能够取决于建筑的侧界面的尺度和形式,或开敞或封闭,都要考虑到顶界处的各种限制;

对空间进行诱导性设计。商业建筑的特点和购物环境氛围的创造是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设计所要突出的重要内容,只有突出了其诱导性,才能够达到吸引消费者的建设目标;

空间层次变化设计。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开放空间必须具备一定的层次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或使用者眼中的空间画面不再单调,进而使得内部空间的景观产生远中近的变化层次感。绿化、隔断或高低差的空间设置都能够使空间的层次感得以凸显,从而达成步移景异的设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商业综合体建筑性质概念的介绍入手,就现行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和标准作出了探讨,像城市机能的考虑、整合设计的合理规划以及内部空间的整理设计等等,一些关键设计问题的提出都在本文中有所涉及。笔者相信,通过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我国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将会呈现出更为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振华. 城市商业综合体业态设计的新趋势[J]. 广东建材. 2010(07)

篇6

Abstract:In this essay, I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rban green space, open space and urban safet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resulted, combining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urban safety. Then I will go deep into the problems within and advance some stratedies and solutions.

Keywords:urban safety;urban green space;sense of security;underground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56-02

1相关概念

1.1 城市绿地和开敞空间

我国一些学者认:“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和休憩空间等”。还有学者认为,开放空间“一方面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要素较少的空间,另一方面指向大众敞开的为多数民众服务的空间。不仅指公园、绿地这些园林景观,而且城市的街道、广场、巷弄、庭院都在其范围内。”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城市开放空间涵盖着很广泛的内容。

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与城市绿色空间紧密结合的狭义的开放空间,主要包括公园、街道、小游园、广场、公共绿地等。这类空间与城市人口的生活和工作紧密联系,承担着满足市民日常户外活动交流的需求、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生活质量和美化城市形象等几方面的重要职责。

1.2城市安全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安全是与城市防灾规划紧密相连的,它是指城市抵御、减轻自然或人为灾害破坏城市建设,威胁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防御能力。城市中的各类绿地因分布位置不同,其防灾避险的特点各有不同。分布在城市河滨低地的防护绿地在汛期具有蓄水排涝与行洪作用;分布在工业区、危险品仓库外的隔离防护绿地,可以有效地减少或缓解事故发生时对周边居民的危害;分布在城市中的各类隔离绿带及道路绿带可以起到阻燃作用,从而减少城市火灾的蔓延;分布在城市中的大型公园和城郊绿地可以作为避灾安置场所。另一方面,实际上城市安全已经涉入到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学的范畴内。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就提到了有些城市公园绿地藏污纳垢,到处是陷阱,犯罪率非常高。所以从各个层面来说,城市绿地与开敞空间与城市安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城市绿地与城市安全之间的关系与对策

2.1城市绿地与防灾规划

(1)空间布局。一般来说,防灾公园绿地考虑到灾害时期方便市民进入避难,在空间布局上适宜设置成开放性空间,防灾公园绿地周边一般不设置围墙,取而代之的是宽度不小于10~15 m的防护林带,公园绿地的内部空间常设置多处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空旷场地,如大面积的草坪、运动场、广场等,便于在紧急状态下进行紧急避难、临时疏散、安置难民。同时,根据国内外地震救灾经验可知,利用空旷的场地(草坪或广场等)设置直升飞机临时停机坪也是防灾公园的一项基本要求。

(2)道路系统。防灾公园绿地的道路系统包括其周边宽阔的道路与联系公园绿地中各避难场所的内部道路。与普通公园绿地景观要求上的“曲径通幽”不同,防灾公园绿地的道路系统以平直、便捷作为设计标准,为了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迅速疏散灾民和发放救灾物资,一般防灾公园、紧急避难场等地,需保证有2条以上应急疏散通道,并保持应急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为便于指示交通,应急避难场所附近的重要路口要设置明显标志牌,为灾民提示疏散方向、位置和应急设施。同时,考虑到灾害时期灾民行动的特殊性,道路系统应尽量不设置台阶、车障、陡坡等,必不可少的部位也应设置供残疾人轮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3)植物。植物在防灾公园绿地中,除了发挥生态、景观等功能外,还起到防护作用,常以防护林带的形式避免火灾等二次灾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防灾公园防火林带的栽植可根据树木和人的耐火界限距离,将从火灾到避难场地分为3个地带:火灾危险带、防火树林带、防火隔离带,在各地带基于各自的机能进行植栽。就防火性而言,一般常绿阔叶树种具有更好的防火效果,但如果只栽植这些树木较容易形成单调封闭的防火植栽带,透视性差,灾害时不容易逃入公园,因此应混合栽植花灌木和落叶树,形成富有季相变化的生态景观林。

(4)建筑小品。与普通公园绿地相比,防灾公园绿地中的建筑与景观小品相对较少,根据日本防灾公园的建设经验,这些建筑小品在设计上,除采用抗震结构外还应充分考虑到防震避难要求,如可将坐凳等建筑小品设计成拆卸安装式,在紧急状态下,可将其转变成炊具或灶台;休息亭或花架在特殊时期只需要放下平时卷着的帆布就可以变成应急住房等。

2.2城市绿地和开敞空间的安全感

绿地和开敞空间的安全感是指在公共绿地中没有人身危险,不受伤害,可以舒适轻松享受,放松心情感受美妙风景。人们游憩于空间中最大的满足感,在于他能够理解他所处的环境,并由此产生一种能够掌控环境和自身行为的感觉。

(1)良好的安全保障

公园绿地中休憩空间尽管空间形态、性质可能不一样,但是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安全性。

一方面,公园绿地别是休憩空间使用人群复杂,一些使用率不高的公园绿地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滋事和流浪汉集聚的地点,安全性差。如若在偏僻的绿地中,可以把活动(特别是夜间活动)集中在那些临近街面或者使用频率高的空间中,并提高这些空间和通向这里道路沿线的照明标准并保持周围视线畅通,以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休憩空间内各种设施要有良好的安全保障,设计必须依据人体工程学理论,例如,供儿童玩耍的水池应注意控制水深及边缘的光滑度,注重加强对儿童游憩、运动器械设施的检修和保养。

(2)亲切的空间设计

界定明确的空间容易辨别,会使使用者尽快找到空间感受并满足自身需求。但同时也要注意,空间的分界线不能过于生硬以致阻碍与外界的接触,并且必须有良好的视觉感受,否则容易被打扰或是被周围环境孤立起来。空间过渡自然、虚实相间,符合人的心理特点,自然会产生安全感。

(3)合理的设施布置

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阐明了边界效应产生的缘由:“人站在森林边缘或建筑物四周,比站在外面的空间中暴露的要少一些,并且不会影响任何人或物的通行。这样,既可以看清一切,自己又暴露的不多,个人领域减少至面前的一个半圆。当人的背后受到保护时,他人只能从面前走过,观察和反应就容易多了。”所以座椅布置在转角处和其他空间凹凸处这些边界区域更能吸引人就座。在休息设施的选择上,座椅较之坐凳更舒适、也更有安全感。

活动设施以运动娱乐为主,使用者以中老年和儿童为主,应放置在可达性好、阳光充足的平整场地。这类场地应远离车行道,周边也不适宜有停车场,因为汽车尾气、噪音都对人的身心健康不利。

(4)怡人的植物配置

除了遵循选用乡土植物的原则外,还应避免选用多刺、有毒、气味难闻的植物,也不宜多使用果实为浆果的树种。因此在步行道上应避免票毛和浆果植物的种植,而在小径两侧则要避免种植多刺,有毒的灌木,防止儿童的好奇贪玩发生刺伤和中毒事件。应尽量选用质感柔和,有芳香气息的无毒植物,既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同时细腻的质感也会让人赏心悦目。

2.3城市绿地和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1)现状分析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规模都还在扩大,另一方面,城市的可用土地越来越受到限制,土地资源相当紧缺,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矛盾尖锐,城市绿化很大程度上让位于生产用地。城市绿化的压力越来越大,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常发生矛盾,在中心城区更是如此。国外许多国家的城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交通、基础设施和商业等功能下移,地面上留有开阔绿地作为集散广场、联系纽带和公园,达到城市交通、景观环境、商业、文化、防灾等的多种效果的统一。

(2)复合开发模式

A.形态开发

•作为城市整体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地下空间的整体规划应与城市绿地的形态乃至城市形态相协调;

•城市绿地的点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协调的基础,一般通过与城市重要节点的结合,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B.功能开发

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绿地地下空间功能开发,可为城市提供多项服务设施。可以考虑下述地区的功能开发:

•绿地广场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高密度住宅区及地铁站附近绿地地下空间,由于大量生活人流、交通人流及停车等要求,可考虑结合地面功能设置地下停车场和商业、娱乐设施等地下综合体;

•结合城市绿地,开发地下仓储、车库,在城外、城内交界处设置一个缓冲带,并利用绿地的绿化量大、风景好的特点开发一些地下空间医疗保健、娱乐度假项目。

3 结语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的现状来看,无论是从城市防灾的角度,还是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城市中的绿地系统和开敞空间都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享受精神生活时,安全不应该只是人身安全的保障,而应有更高层次的安全感。在我国人口众多、用地和绿地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充分研究紧急时期的防灾功能及其与平安时期绿地的景观、生态、游憩等功能的相结合,以及多功能兼顾的技术和方法,是我国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沈悦,齐藤庸平. 日本公共绿地防灾的启示[J]. 中国园林, 2007(7): 6- 12.

[2]洪金祥,崔雅君.城市园林绿化与抗震防灾[J].中国园林,1999,15(3):57-58.

[3]吴人韦. 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第22 卷第6 期, 1988

[4]俞泳.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研究[ D] ,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1998. 12

[5]马丽娟.人性空间――营造魅力城市公园.中外建筑,2004(05):66-68 页

篇7

近年来,平顶山市按照“向西跳跃式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西部新城区建设,市政大厦、市博物馆、艺术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建成投用,新城区的沿湖城市设计也在进行整治规划,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注入了很多现代建筑景观元素,使新老城区的景观格局也出现了一些脱节。因此在城市的开敞空间注入乡土景观元素,提升鹰城人们的生活品质,使新老城共同打造美丽鹰城迫在眉睫。

1 项目背景

1.1 基地区位分析[1]

新城区是平顶山市政治中心、承接省会郑州辐射的重要战略支点、平顶山市未来重要的商业中心。新城区起步区北依香山,湛河、漯宝铁路、漯平洛高速公路在北面穿过,白龟山水库西干渠纵贯南北。规划区内有坡度较缓的丘陵分布和近70平方公里的水库面积,自然资源丰富,为新城区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新城区的规划引入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先进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

1.2 新城区开放空间

根据平顶山新城区的地理状况,其开敞空间主要包含公园、广场、山体等。

城市开敞空间在心理认知上的可识别性和意象性,以及其在人们生活体验中的“集体记忆”决定着其是否具有鲜明的标志性,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2],因此运用乡土景观元素对其进行空间意象的分析十分必要。

2 景观规划设计主题:融注鹰城文脉,追寻鹰城印迹,打造山水鹰城

城市整体景观以北部绵延山体为屏,南部白龟山水库为镜,中部城市带状展开,组团式发展,“通山、邻水、见湖”,依山傍水形成城市“山——城——湖”层次丰富、城市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渗透、呼应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景观。“山水鹰城”旨在强调以平顶山古老的文化为灵魂,以保护和利用自然山水为手段,塑造新的鹰城形象为目标,构造经济发展、环境宜居、社会和谐的美丽鹰城,水岸鹰城。

3 乡土景观的设计理念

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乡村生活,来源于自然,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并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3]。新城区乡土景观的营造从乡土风貌、乡土色彩、乡土风情、乡土风雅和乡土人物五个方面着手,巧妙地选用新城区特有的山、湖、水、土、风、乡土植物等标志性元素,打造新城区的“文化、生态、宜居、特色”。新城区的规划引入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先进理念,体现出鹰城的意蕴,再现古时应国都城之风采。

3.1 乡土风貌

乡土风貌的营造需保留、利用原有的自然和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实体性景观元素,如新城区的自然景观、乡土建筑、乡土植被等。新城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有坡度较缓的丘陵分布。山体主要集中在东西两侧,东侧有凤凰山、紫金山和锅底山,最高海拔高度为170米,西侧有舒山和狼沟山,最高海拔高度为200米。

新城区的河流和水库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潜在景观走廊和生态廊道。被地域场所的文化气息和乡土气息所强化的都江堰广场就是引入了水元素形成的雾喷泉、主雕塑、小溪、下沉式水广场等等,讴歌着都江堰的水利盛事[8]。新城区也不妨从中得以借鉴突出自己的乡土主题。

由于平顶山市区处于南北两山之间的狭长沟谷地带,工业污染比较集中,气压低或无风的日子里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所以需要构建大型通风廊道和楔形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濒水建筑体现濒水建筑风格,强调整体轮廓线的塑造,沿纬一路主要布置现代、低层旅游服务设施,其后逐步过渡到高层公寓。

3.2 乡土色彩

色彩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对一个新城来说,是承载整个城市的重要载体。新城区的乡土色彩,主要从自然色彩、人文色彩和建筑色彩来进行设定。

在城市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平项山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目标是近期“调整、创造景观,用自然”,远期“和谐融入自然”,使色彩成为增加城市吸引力的核心推动力[7]。依据主城区间布局的不同,各个组团分别进行色彩规划。新城区充分利用“山、水、湖”的自然景观背景和较好的光照条件,以和谐自然为目标,在城市副中心用微妙的低度色彩创造品质感。

平顶山新城区具有中国典型的人文色彩特征,通过对平顶山市人文色彩的分析,即高彩度的暖色使用频率较高。根据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新城区拟创建花园式生态型城区。新城区建筑色彩审美品味不高,缺乏国际化大都市色彩特质。滨水住宅区多为低密度的滨水建筑群,散落在青绿的自然环境中,其主色调宜选择清新淡雅的色彩,运用补色对比的手法使其从自然景观中“跳出”,达到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3.3 乡土风情

民俗乡土风情既是一个区域特有的风俗和风气,也是当地悠久历史文化特有的风俗和风气,也是当地悠久历史文化的延伸和表现[4]。白龟山湿地相传为古庇国封地,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关于应国的历史记载非常少,具有较强的神秘性,对游客有较高吸引力。白龟山湿地中间的浩阳岭出土了众多应同古墓。在其保护开发中。可将自然景观与应国占墓人文景观加以巧妙融合,从而提升白龟山湿地的文化底蕴[5]。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恢复一些原汁原味的历史生活场景,鼓励百姓参与,使新老城和谐共生于现代社会中,展现乡土风情。比如在核心区规划鹰城广场、汝窑广场,广场主题图案和雕塑体现古应国文化和汝窑文化。在休闲绿地、公园等人流集中地方,设置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名人典故的景观小品,使文化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感受到文化的魅力[9],再现百姓生活场景可传达浓浓乡土风情,满足现代人对回归自然,追溯历史的渴望。

3.4 乡土风雅

民间传统、工匠技艺绝活等是长期的历史积累,可以传承文化和寄托情感。新城区恢复了市图书馆、艺术中心,展览馆的功能。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合理发展属于平顶山新城区的市民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7]。平顶山市现辖区域文化发祥较早,历史悠久,地上地下遗留文物十分丰富;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歌、民谣、神话、传说、舞蹈、戏剧、曲艺等种类繁多的文艺形式。郊区出土的吹奏乐器“陶埙”,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已六千多年。马街书会,是曲艺艺人亮书竞艺的活动。应以社区文化建设为重点,以节庆文化活动为主线,开展平顶山市新城区大型文化活动,以此为主题建立相应的主题性公园。使人们更好地享受到新区鹰城文化的视觉大餐。

3.5 乡土人物

即一个区域特有的历史事件及卓越的历史人物,在新城区的保护建设中作为主要的引导线索及精神理念。平顶山历代名人辈出,文人骚客和书坛名家留下瑰丽诗篇和价值连城的翰墨刻石。所以为了纪念这些先人,更好的发扬和继承这些地域特色文化,应合理地建立相关的纪念性公园。

4 结语

合理运用乡土景观元素,使景观设计真正根植于自然,回归生活,回归人;新城区的开放空间整体景观规划应从本土文化出发,遵循乡土景观原创精神,再现珍贵的地域人文,使人们意识到本土文化的根源,加强人们对乡土本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乡土景观的热爱,从而实现景观设计的更高境界——自然、艺术与人文的高度融合[4],达到和谐美丽鹰城,山水新城的愿景。

参考文献:

[1] 徐晓华.城市开放空间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2] 朱小平.城市门户开敞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06).

[3] 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08).

[4] 李欣.乡土景观元素在地域文化景观塑造中的应用——以黄埔古村建设工程为例[J].广东园林,2011,33(6).

[5] 王磊,张要民.河南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

[6] 姚晓军.平顶山市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2(11).

[7] 范艳华.平顶山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探析[D].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06).

[8] 玛丽·帕多瓦,刘君.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J].中国园林,2004,20(7).

篇8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of Changsha Furong squareFurong square crowd, and starting from the different types of behavior of crowd psychology demand, explore meet all kinds of users demand for multi-level square space, so as to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on Furong square. Hope that through this case study, and provides reference ideas to create a popular city square space.

[keywords] square spac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psychological needs;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场位置、布局及周边环境分析

芙蓉广场位于长沙中心商业区,交通主动脉芙蓉路与五一路交界处,四边为街道限制,空间开放,人流量大(图1)。街道对面为银行,写字楼等高层商业建筑,竖向上则与商场、超市等公共商业场所结合布置,既有利于节约城市用地,又丰富了广场的空间层次(图2)。此外,广场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向较长,东西向较短,因此,广场出入口多设在东西两侧。西侧三个,直接与街道相连;东侧两个,南侧一个,分别通过台阶与负一层商场相通。广场整体布局合理,可达性较好。

广场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

活动类型及内容

芙蓉广场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决定了广场使用人群的活动类型及内容。

必要性活动

由于芙蓉广场位于长沙中心区主要交通干道的交汇点上,不可避免地承担了部分交通功能。因此,作为人行交通的捷径,直接穿越广场成为广场使用人群的主要活动之一。而此类人群正在进行的活动大多具有必要性,且目的性强,如上班、购物、候车等,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环境的影响,相对来说与广场空间环境关系不大(图3)。

自发性活动

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活动称为自发性活动,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对芙蓉广场而言,由于其周边商业气息浓厚,居住人口密度较大,因此购物前后在广场上散步、休憩的人群以及午后、傍晚及节假日在广场上进行短时间休闲放松的周围居民,成为广场使用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类人群及其活动与广场的空间布置密切相关,要求广场必须具有较舒适的自然和人工条件,如日照、通风、视野、景观等;还要能够基本满足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如私密性与领域性、开放性与安全性等。

社会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相互打招呼、交谈及各类公共活动。由于芙蓉广场公共活动较少,且在空间布置上未注意交往空间的营造,导致此类活动发生率较低,主要发生于同伴、健谈的中老年人群以及因儿童游戏而相互交谈的家长之间。但是,此类活动可以由另外两种活动转化而来,也就是说,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改变广场中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条件,从而促进社会性活动的发生。

数据统计与分析

调研过程与数据统计

由于小组调研数据不够充分,本人根据论文需要,并在同学帮助下,对芙蓉广场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补充调研。调研采取现场观察并记录统计的方式,时间为周日,天气晴朗,广场使用人数较多,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下午14:30—15:00,对东南角路口进入人群进行观察,并分别记录该人群中直接穿越广场和停留在广场上的人数,分别为17和26人。

下午17:00—17:30,对西南角路口进入人群进行观察,并分别记录该人群中直接穿越广场和停留在广场上的人数,分别为19人和7人。

统计结果如下:

下午14:30—17:30,每隔1h对广场逗留人群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绘制以下表格:

数据分析

以上数据显示,芙蓉广场使用人群中必要性活动发生率偏高,社会性活动发生率偏低,而在非节假日时间段内此现象更为明显,这也是芙蓉广场平时较为冷清的主要原因。(图7)

由于以上三种活动类型常常以一种交织融汇的方式发生,因此,为达到芙蓉广场积聚人气的目的,设计必须从人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出发,合理布置空间布局,创造人性化的、宜人舒适的广场空间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必要性活动人群驻足、停留,进一步转化为自发性活动,同时通过公共活动的举办及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使广场变得人气旺盛。

以人为本,进行城市广场空间设计

吸引必要性活动人群驻足停留

对于常见的事物或特征不明显的环境,人们往往会觉得平淡无奇,甚至视而不见,但新奇、超越平常尺度,或是从未见过、特征鲜明的环境空间却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利用人群这种喜新、求异的心理特征,在广场设计中巧妙利用造型、色彩、光影等手段,创造独具个性、富于变化的形象或具有意境美的情境,往往可以吸引穿越人群驻足停留,并进一步发展为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图8)

满足各类自发性活动人群的心理需求

休憩、散步、观赏,无论进行哪种自发性活动,人群对广场环境都有一些共同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广场色彩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景观优美,环境清洁宜人,服务设施的使用舒适方便等,但不同的活动内容对广场空间布置又有不同的特殊要求。

休息

这类人群多以坐的形式为主,同时伴随思考、打电话、读报刊杂志、观赏周围环境等其他行为的发生。同时,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对空间的选择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广场空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因外部条件、行为、年龄及性别的差异而造成的需求差异。

广场选址应尽可能多的接受阳光,以满足人群冬季活动需要,同时应提供遮荫区域,避免夏季太阳直接照射;此外,由于长沙多风多雨的气候条件,布置座位时应注意背风或设在挡风物体旁,部分座椅还应设遮雨设施,以满足雨后使用人群的休憩需要。

相比之下,年轻人对空间的私密性要求较大,老年人次之,儿童对空间私密性要求最小;而性别方面,女性的领域性意识要稍强于男性;此外,行为差异也是影响空间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读书看报、玩手机、吃东西的人群对周边景观的可观赏性要求较低,而观赏的人群对空间通透性及周边景观环境要求较高。因此,为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应划分不同层次的活动领域。

如图所示(图9),根据边缘效应理论,在绿化四周和空间边缘设置座椅,形成私密、半私密空间,给人以亲切、安全之感;同时在台阶、植坛、矮墙

等构件设计时充分考虑其辅助座位的功能,形成半开放、开放空间。

散步

调查显示,芙蓉广场散步的主要人群为老年人、照看婴儿的家长及结伴而行的年轻女性和情侣。因此,广场的主要步行道应耐磨、防滑、平整、顺畅,并在有高差的地方设置平缓坡道,以满足婴儿车和轮椅的使用。而其它观赏性空间的小路则可适当采用粗糙质感的路面材料进行铺装,以创造不同的行走体验。

此外,无论哪种类型的散步人群,都希望在行走过程中看到宜人的景观并体验轻松的户外生活,因此设计中应充分利用铺装材料的图案及色彩组合,并沿途进行多样的植物配置,布置不同的休闲娱乐空间,从而提高广场的可观赏性和趣味性,创造多层次、多变化的步行空间。(图10)

玩耍

在适宜儿童玩耍的区域内,应强调安全性设计,如地面进行防滑处理,防护栏杆进行加密,在明显的位置设置安全指示牌等。同时,空间要尽量开敞,通透性要强,并在空间边缘合理设置座椅,以便家长在照看儿童时休憩使用,并保证儿童在小范围内玩耍时始终在家长视线范围之内。

创造引发社会性活动的空间环境

与以上两种类型的活动相比,社会性活动的人群相对复杂,小到同伴和情侣,大到几十人参加的公共活动。因此,在广场设计中,应按人群的不同行为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划分不同层次的空间区域,既要有综合性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小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图11、12)

此外,大多数广场上社会性活动的发生局限于同伴间的交往,而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活动相对较少。因此设计中可利用陌生人群间“情景式亲密”的心理效应,即因彼此邻近或同处于一个环境而引发亲密感的现象,营造有利于陌生人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空间。比如座椅成角布置,有利于引发陌生人之间的交谈;创造向心空间并增加广场上的文艺演出、演讲、群众聚会等活动,增加陌生人间的交往机会,赋予广场更多无穷的活力。

广场评价及改进性建议

优点:

广场出入口布置合理,可达性较好

中心雕塑优美灵动,可以吸引部分必要性活动人群驻足观望

广场铺地平整防滑,且通过纹理变化与雕塑呼应

东、南两面配以棕榈等乔木,西面则有高层建筑遮挡,使广场在一

缺点:

广场吸引点不具变化性,不能吸引熟悉广场的穿越人群及周边路过人群

未设遮雨设施,缩短了广场活动发生时间,尤其是在梅雨季节

植物种类配置及季节性色彩搭

配上有所欠缺

广场北面部分空间私密性过强,天中不同时间段充分接受阳光的同时,提供遮阴区域,满足人群因季节性差异而产生的需求差异

空间层次分明,基本可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差异

服务设施分布较为合理,尤其是座椅布置,充分利用“边界效应”,

为使用人群提供了方便、舒适的休闲环境

未考虑“人看人”的需求,使用率较低

座椅形式不够多样,材质为石

材,冬冷夏热,不具人性化

广场高差位置未设坡道,不方便婴儿车和轮椅的使用

广场上缺少多样性的社会性活动发生

改进建议

服务设施更具人性化:增加可拆卸的遮雨设施,延长广场活动发生时间;在有高差的位置设置坡道,方便婴儿车和轮椅的使用;适当增加木质座椅,提高休息人群的舒适性。

局部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广场北部适当增加出入口,改低矮乔木为高大乔木,如梧桐等,既能增强空间的通透性,又能丰富景观的季节性变化,吸引人群使用;充分利用草坪的功能,减少某些不必要的植物配置,为晒太阳的人群提供更舒适、更宽敞的空间。(图13、14)

进一步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活动的多样性:适当增加廊道或高大乔木,并在廊道或乔木下合理布置座椅形式(如图所示),以增加下棋、聊天等小集体社会活动;设置向心空间区域,以增加集会、表演等集中性社会活动。通过多样化的社会性活动,积聚人气,使广场更具活力。(图15)

【小结】

通过对本案例的研究分析得出,在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只有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并抓住不同类型行为间的转换关系,有针对性地创造多层次活动空间,才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舒适、亲近宜人,富有活力与凝聚力的人性场所。

【参考文献】

【1】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等译.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张永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9

本文所指的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指的是包括高层建筑基地在内的和高层建筑底层空间相联系的具有景观设计要素的空间,包括具有景观设计要素的向上发展的通高中庭,庭院空间,以及向下发展的地下庭院等空间。

1 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的历史发展

高层建筑发展初期,为了追求功能的最大利益化,发挥高层建筑高效,高容积率的优势,大多数高层建筑都是直接面向城市街道,从街道直接进入大厅,再由大厅作为建筑的缓冲空间由电梯输送到各个楼层。这样的组织方式比较内向,将大厅作为主要的转换节点,建筑与城市之间分隔明确。但是给人的感觉比较仓促,缺乏过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意识到了空间和环境对于城市,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在高层设计中也逐步加入了更多的公共空间,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开始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景观空间,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元素,在这时候也开始大范围的被运用在高层建筑底层空间设计中。它更多的成为了高层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为增加空间环境的舒适度,更好的组织人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2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的分类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和城市直接相连,为了在不同的基地环境中解决高层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之前的很多优秀高层建筑设计都对高层底部空间形式进行了创新和探讨,高层底部空间设计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变化。而景观空间也随着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形式的变化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做法。按照景观空间在高层建筑底部的位置以及它和高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分成以下几类:

2.1 外置式景观空间

高层建筑底部的外置式景观空间在这里指的是在高层的设计中,将开放性较强的公共空间放在建筑实体的外部进行布置,并且结合了景观设计元素的空间。它是处理高层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早出现的手法之一。

这种类型一般适用于基地面积相对宽裕,除了塔楼和裙房的占地以外还有多余用地的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往往利用广场,绿地,下沉庭院等方式来作为高层和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这些空间不但起着集散人群的作用,当它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时候,往往也为城市中的人群提供了休息娱乐交流的空间,为城市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密斯在纽约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1958年,38层,如图1)是利用广场空间将高层和城市相联系的最早的案例之一。大厦主体高158米,为了减轻高度对于街道的压力,大厦从街道边缘向后退了90英尺(约28米)。同时建筑的底层向内退让,形成灰空间,和场地上设计的喷水池和绿化空间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也为街道留下了喘息的空间。

图1 西格拉姆大厦图2 洛克菲勒中心下沉广场图3 洛克菲勒中心海峡花园

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图2,3)也是利用建筑外部场地来做到将城市和建筑相互连接的一大成功案例。中心由19栋大楼组成,占地22英亩。建筑群的分布和高低配置都经过了严格的设计,从第五大道旁较为低矮的国际大楼缓缓过渡到第六大道旁最高的标志性的奇异电器大楼(GE Building,70层,872英尺,约266米高),整体削弱了超高层对于城市的压迫感。而设计最出色的莫过于建筑群的中间广场,从第五大道出发,是提供市民使用的公共空间海峡花园(Channel Garden),花园宽175米,长60米,其中错落分布着水池,花坛,雕塑等,这个狭长形的空间引导人们从第五大道来到正对着奇异电器大楼的著名的下沉广场(Lower Plaza)。这个广场在夏天被用作一个露天咖啡馆,冬天则成为了一个室外溜冰场,每年圣诞节还会有盛大的庆祝典礼。这些被巧妙设计的空间序列将人们从城市很舒服的引导到建筑中,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外置式景观空间能够利用外部公共空间做到和城市的有序衔接,它需要相对宽松的基地环境,当基地面积相对较小时,在有限的室外环境内用水池,花坛,雕塑等景观小品来减小场地带给人的局促感,丰富空间层次。当基地面积相对较大时,大面积的绿色景观设计又能够减小场地的空旷感,增加环境的舒适度。在我国,很多新区规划中用地都相对宽松,场地设计时大多将内部交通和绿化景观和广场设计相互结合,既能解决高层建筑底部多疏散口的交通设计,又为场地提供多种使用的可能性,增加了绿化面积。

2.2 内置式景观空间

和外置式景观空间相对应的是高层中的内置式景观空间,它是在设计中将含有景观元素的公共空间放在建筑内部解决,将建筑外的元素引入建筑内的一种做法。内置式景观空间大多用在场地比较紧张,在主体建筑以外场地没有多余用地的情况下。如果说外置式景观空间是一种比较开放的公共空间处理方法,那么内置式景观空间则相对比较内向,其服务对象更多是为了建筑的使用者,而减少了城市居民的参与性。但是因为高层底部内置式景观空间对高层来说能够很好的改善高层内底部的环境,提升室内空间质量,所以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外置式景观空间关注建筑外部环境的同时,内置式景观空间则用于提升建筑内部的环境,两者相互结合已经成为了更加普及的做法。

按照内置式景观空间在高层底部所处的位置可以大致将其分为塔楼中庭式,裙房中庭式和裙房庭院式三种

2.2.1塔楼中庭式景观空间

在直落式高层中,为了减少从街道直接进入建筑空间的生硬感,有些建筑在设计时将底层大厅空间进行景观化的处理,将绿化,水池,广场,雕塑等元素引入到室内,成为一个景观内庭。例如,1967年,由Kevin RoChe和John Dinkelo设计的福特基金会大楼(Fort Foundation Building)(图4, 5)就是一个塔楼中庭景观空间的典型案例。这个建筑从外表上看并无太大的不同,但是设计师却在高层内部加入了一个高130英尺的大中庭,中庭内部茂盛的树木和蜿蜒的流水让人仿佛来到了大自然中,这样的景观设计改变了高层建筑原本给人带来的严肃冰冷的感受,是高层建筑景观空间设计的典型案例之一。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由最开始的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模式,逐渐发展到,分散在建筑两侧的双核,三核,甚至更多核的空间模式,这样的空间模式使得高层底部空间更加通透,底部景观空间的面积变大,做法更加丰富,为塔楼内置式景观空间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可能性。

图 4福特基金会大楼内部景观空间图 5 福特基金会大楼剖面

图 6大阪市吉本大楼图 7 大阪市吉本大楼内庭

2.2.2裙房中庭式景观空间

当内置式景观空间从塔楼转移到裙房内部,就更加不受到高层核心筒等各方面的约束,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跟裙房部分的功能相结合,特别是在饭店建筑和底层为商业的建筑中,景观内庭不但能够使建筑更加气派非凡,还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环境。由竹中工务店设计的日本大阪市吉本大楼(Yoshimoto Building,1986年竣工,高136.2米,图6,7)就是利用了裙房内部的中庭景观空间来优化室内环境的例子。它的商业裙房有8层,在临街一面设计了一个通高的景观中庭,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面对街道,使室内外的环境融为一体,室内的绿化,散置的咖啡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的休息场所,实际上,这个中庭就是一个不受气候影响的室内城市广场。

2.2.3裙房院落式景观空间

相对于裙房中庭式景观空间,庭院式的做法虽然景观空间也是在裙房内部,着重调节建筑内部环境,但是前者是将景观空间放在室内,而后者运用的是建筑内庭院的方法。这种方式适用于裙房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中,它不仅可以给裙房部分的建筑增加采光,还能为裙房内部带来室外活动空间。相较于室内式景观空间,它的景观设计能够更加自然,较少受到建筑的约束。当界面设计比较自然的时候,室内也可以获得室外般的空间感受。由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纽约时报大楼,其底部裙房就有一个室外庭院。这个庭院被安置在主塔楼底楼和一个会议中心之间,一方面庭院的自然光线可以进入到两边的功能空间,另一方面,在这个不算大的庭院内,景观设计师模拟了自然界的树林环境,柔和起伏,被草坪覆盖的地面,加上几株高大的植被,让身处高层底部的人们如同置身在自然中(图8到图 11)。

图8, 图9 ,图 10,图11纽约时报大楼底部中庭

裙房院落还可以和裙房的屋顶平台一同设计,也会得到更加自然一体化的效果。由伊东丰雄设计的新加坡的怡丰城(Vivo City)就是一个院落空间和屋顶景观空间相互呼应,融合为一体的优秀实例。这座建筑的三层是一个大型的屋顶花园,其中植被,水体,木质铺地等元素相互搭配,为人们在屋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而建筑的二层是商业空间,其中包含有多个庭院,作为室外运动空间,或者是儿童嬉戏娱乐空间。这些庭院与三楼的屋顶花园相互联系,视线贯通,形成了富有层次的室外活动空间(图12, 图13)。

图 12 新加坡Vivo City庭院空间 图 13 新加坡Vivo City 模型

同时,裙房院落景观空间因为其对空中开敞,因此也为高层塔楼部分以及周围的建筑提供了优美的景观。

2.3 过渡式景观空间

在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的做法中,除了外置式景观空间,和内置式景观空间外,还有一种介于建筑内部和外部之间,处于过渡性地带的做法,且暂为这种高层建筑底部景观空间定义为过渡式景观空间。过渡式景观空间有三种:延展式,连接式,组合式。

2.3.1延展式

有些高层建筑底层的开放空间并没有严格的室内外之分,而是从室内延伸到室外,给人感觉连成一体。由黑川纪章设计的日本福冈银行本店(Fukuoka Bank,1976,图 14)位于福冈市商业办公区内,在保持容积率700%的前提下,设计师将建筑的中部挖空,形成一个巨大的灰空间,和室外的空地相互联系成一个大市民广场。这个想法来自于黑川对于日本传统

图 14 日本福冈银行本店图 15 纽约利华大厦底层的室内外连续景观

建筑中的“缘侧空间”的研究[ 黑川纪章《日本的灰调子文化》],他将这个在传统建筑中联系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引入到这个高层设计中,并且将空间放大,在其中用各种树木,花坛,雕塑,水体,长凳等营造出适宜人休息的环境。这个空间因为有顶,所以可以算作是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又因为其开敞的特点,它又是室外空间的一部分,内外空间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建筑外的城市景观也自然地延伸到了室内。

事实上这种空间的延伸感并不一定要在一个连续的空间中才能产生,即使空间被墙体、玻璃或者是标高等元素打断,只要在这些被隔断的空间中运用了统一的元素,如材质,绿化,地面形式,甚至是细部设计,就都可以将这种延伸感带给使用者。例如:纽约的利华大厦底层虽然室内外之间有玻璃幕墙隔断,但是延伸进建筑的绿化还是将空间的穿透感带给了人们。(如图 15)

2.3.2连接式

在有些群房与塔楼分离,或者有多座分散式群房的高层建筑或者建筑群中,裙房和裙房之间,裙房和塔楼之间,塔楼和塔楼之间如何过渡也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些连接空间并没有那么明确的功能定义,往往更容易成为人们休息交流的场所,景观的介入能够使这些连接空间的过渡更加自然,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例如SOM设计的东南金融中心大厦(Southeast Financial Center,迈阿密,1983年,高55层,224.9米),如图 16,这个180万平方英尺(16.722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包括一座塔楼,一个银行大厅、停车楼和一个运动俱乐部。设计师在两个建筑之间构筑了一个玻璃天顶,下面是一个高12层的开放空间,其间植有当地的南福罗里达棕榈树,还配有零售店,休息座椅,桌子等设施。这个空间不但连接了高层及其裙房,还将整个建筑和城市相联系,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休息场所。

2.3.3组合式

在综合体建筑日渐普及的今天,在建筑的功能上,综合性越发的凸显,在形式上,复合式的建筑群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商住综合体建筑,为了增加底层部分商业的丰富性,引入商业内街,内部水道等各种设计手法层出不穷,景观空间也就随着这样的丰富的设计手法而产生了多种可能。它在公共空间中,可以呈线状分布在一条内街中,也可以呈点状分布在室内中庭,还可以呈放大的形式做为外室外广场而存在。因为其手法的多样性,使得公共空间成为最能够塑造和影响综合体建筑个性和特色的空间之一。在这种综合式高层的底部,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也根据公共空间的形式而采用组合的方式,铺地,绿化,水体,小品,灯光等都应该跟随着空间形式的变化而产生,使游览空间, 休闲空间,商业空间有机地融合。由美国捷德得事务所设计的南京水游城是一个建筑面积约16.7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性商业项目。“水游城”顾名思义是以流动的水为主体,营造的一个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休闲购物主题公园。水在这里作为景观主体要素从室外空间开始,延伸至半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绿化种植,雕塑小品以及硬质休息铺地等随着水体一路发展。景观空间不但起到了过渡延续的作用,同时还组织了建筑内部的交通,成为了建筑的主体。(如图17, 18)

3 总结

以上分类的依据是景观空间的存在方式以及它与高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实际设计中,每个类型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划分,应该按照具体的基地环境来选择适合的景观形式加入到建筑设计中,以达到美化建筑环境和城市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覃力. 日本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

[日]舆水肇 张廷凯等译. 建筑空间绿化手法[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说:“儿童的生活即是游戏。”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国儿童人口数2.22亿,占世界儿童人口的13.8%,占全国人口的16.6%。空间是游戏的承载体,住区是其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场所,而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儿童游戏空间缺乏早就成为社会问题,导致整体城市人文建设中的缺陷。因此,针对住区儿童游戏空间的优化设计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研究现状及问题

儿童的空间权益是儿童权利在城市空间中的集中体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引起国外的关注,继年来相关学者的大量研究实践造就了当今国外儿童游戏空间理论较全面的体系发展。但在我国相关研究仍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忽视国情发展与地域特征,理论与实践脱轨

近年相关研究人员将欧美及日本等国家一些优秀理论研究的成功实践引进我国,以望进行问题的解决与创想提升。但国外的全开放自由冒险式游戏场理念在东西方的地域、民族文化与国情发展的迥异的背景下不是十分适宜。查阅近五年来的相关著作及论文,其共同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空间研究框架粗犷,结论概象化,缺乏具体数据支撑及对实际落实问题全面细致的思考,以致理论与实践各自为政,之间没有一个很好的纽带关系,实质停滞不前。

2. 研究方法和范围局限,结果与实质的偏差

学术研究方法单一,整体包含两种倾向。一种倾向于运用理论研究法,对儿童游戏基本理论及场地设计的解读和诠释,缺乏对复杂真实的儿童游戏现象的深入了解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理论发展。另一种则倾向于对儿童游戏实践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提升。二者思维及视界范围均不够广,针对问题表象,多就单一的空间要素点进行研究,提出构成标准,而缺乏对问题根源的挖掘和实质性的思考,导致研究结果与实质的偏差。

3.缺乏结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就“空间”论空间

对游戏本质及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忽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性及儿童与游戏、空间载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习惯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预想解决儿童问题。习惯将儿童游戏场与住区内其他公共活动场地分割开,缺乏系统研究及整体理念,就“空间”论空间,导致实质问题根深蒂固。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鉴于儿童空间现状及设计理念的缺乏问题,2013年3月开始对长春市多个住区开展实证研究,并强调不同区位环境、设计理念和设计实施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现状调查并和综合分析。

2.1调查范围

选取分别为位于长春市南部,东部及西部的较具代表性的,分别为九十年代新城市主义模式下具备完整意义的长春明珠小区、二十一世纪初建设的具有“街区”特征的亚泰花园综合住区以及散点式分布的锦江花园住区展开为时四个月,由冬季到夏季的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使用状况及儿童的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

2.2研究对象

据初步调研结果显示,3~6岁学龄前儿童对住区内儿童活动空间有较高的利用率,由于该年龄段儿童不具备完善的沟通表达能力,外界匮乏对其活动规律的关注,因此,研究对象界定为该年龄段的儿童(见表2-1)。

2.3研究方法

针对儿童游戏空间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结论建议的得出进行夯实基础。

2.4基础理论研究

经过理论研究分析表明,儿童活动空间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4.1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形成认知

认知理论体系认为:“儿童基本上是通过自身的感觉来认识事物的,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世界的。当所获取的信息与已知的事物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感,对看到的有意思的事情或是引起注意的事物时而形成的环境意向,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形成对环境的认知。”

2.4.2空间具备可造性,诱发儿童兴趣

库珀. 马库斯和亚历山大分别在其著作《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和《建筑模式语言》中强调:“一些冒险性及无定式空间场所是真正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游戏空间模式,其更能激发儿童内在创造欲与表现力,引发儿童的兴趣活动。”

2.4.3“旧活动”的持续,引发“新活动”的产生

《交往与空间》中提出:“有活动发生是因为有活动发生”,空间形式、人与活动之间的复杂紧密关系,空间布局位置的可达性及尺度形式的亲人性是活动发生的空间诱导因素。时常有活动发生,从而引发更多的自发性活动的产生与持续。

三、现状问题及行为心理需求分析

3.1现状问题

通过21个小区的调研发现,近40%的小区内无儿童游戏活动场地,而在具有儿童活动场地的小区中100%的小区仅停留在“场地+游乐设施”的简单传统模式,儿童基于场地内容活动形式单一。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1缺乏地域性特点的塑造,空间形式与内容单调

75%的住区儿童游戏空间形式及场地内容传统单调,在应必备的“场地、游戏设施、空间高差与私密性的变化以及冬夏季节特色差异”这空间内容的四大件中往往仅包含前两者。不具备吸引儿童进行持续性活动的空间内容,数量及面积不足,内容及场地的关系无明确合理的设计。忽略地域气候特色,而北方独具特色的作为冬季儿童户外活动最具吸引力的冰雪游戏在住区内也无此空间的设计考虑。

3.1.2缺乏考虑儿童行为心理与游戏特点,空间设计布局不合理

在空间布局上,缺乏考虑儿童行为心理与游戏特点,不能提供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游戏设备及进行多种游戏选择的设施与活动空间,游戏设施尺寸不适合儿童身体比例,用地面积普遍200左右,据国家规范内容规定,其尺度规模只符合组团以下级别,形状及位置因素导致其面积有效使用率下降到50%以下。空间缺乏复杂性,所提供的环境信息缺乏刺激性,不能满足多种感官体验的需要。

3.1.3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制定模糊,设计空间缺乏具体数据

我国在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相关规范还很不健全。目前仅有《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2002年版)中提出应该在居住区的公共绿地设置儿童活动场地,但是对于具体的活动面积、指标、规模、构成要素、质量水平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并没有细致说明。

3.1.4管理制度上的盲区,导致审批上缺失限制力度

政府及管理部门对儿童空间缺乏概念意识,设计人员在做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对儿童空间并不够重视,在场地设计时还仅为参看以往案例及规范图集的方式进行设计,没有真正参照儿童心理及生理需求、游戏特征的研究成果,更无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也经常会因为甲方的经济性要求而临时取消,或在施工时临时改变用地、缩小尺度面积。而开发商的大打“教育牌”也仅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对儿童的关注度仅停留在表面,未真正从儿童心理出发,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3.2 行为心理需求分析

此分析主要侧重于自身生活的需要以及环境的“诱因”。 “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需要。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应作为高质量游戏空间的设计基础源头理论而得以高度重视。儿童活动空间为了达到一定的舒适性,并注意不被现实所同化,成为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所需的可利用的活动领域。一般行为心理需求分析主要体现在一以下三个方面:

3.2.1环境理论

3~6岁儿童以已有知识基础――发现新奇――激发求知欲为结构进行持续的环境认知。因此,丰富、多变、趣味的物质环境便是儿童不断获取新认知和获得成长的基础。此外,与各年龄段的人群接触,有益于其开放视野,更全面的认知周边世界。

3.2.2场地布置

考虑游戏活动的安全性,突显位置场所的边界位置,填补儿童安全意识差的不足。场地设施具备灵活性、可变动性以开发儿童创造性及探索精神。提高空间的丰富性来满足不同的空间体验和活动需求。

3.2.3实质需求

儿童活动具有季节性,时间性,同龄相聚性,随意性及就近连续性与亲自然性的等特征。如何将活动特征与空间环境很好的融合,实际访问得知儿童活动的实际空间需求(见表3-1)。

四、住区儿童游戏空间优化设计建议

我国当今仍属于儿童研究的萌芽阶段,各方面体系均不成熟,值此提出一些具体可实施性措施和突破性设计建议及思想方法:

4.1注重人文思想建设,强调规划编制的思维导向

规划师应秉持整体和谐发展的理念,转变传统思维,进行综合权宜思考设计,将儿童游戏空间列入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尤以住区空间为突出。注重人文精神建设,打破角的思维模式,将“视重点”转向儿童,进行“亲儿童型社区”的打造,对其需求进行社会性关注,为其在城市中的空间权宜争夺一席之地。

4.2结合实地调研的理性分析,关注儿童行为心理需求的设计方法探究

当代儿童的活动状况多为环境物质条件决定行为,形成惯性需求,场所形成往往简单,缺乏理论依据。而理论研究则偏重于从儿童行为心理出发进行环境物质的设计创造,缺乏现状资料及场地调查。出现实际现状与理论研究的断节现象。

因此提出将二者调和,使三要素形成良性循环,进行综合性思考。

由儿童行为心理需求及实际场地条件出发进行结构的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的互促性回环设计法。

4.3按照不同的空间结构层次,创造适合儿童活动的场地和领域

4.3.1正式性游戏场所

空间结构

主要活动场地以“完形”为主,予以相接灵活多变的空间提供进行趣味探索性游戏活动。具备动静分区等空间结构层次(如表4-1)。

竖向设计 利用小区内的微地形,如土丘、斜坡、平地或台阶坡道创造出丰富的地势空间变化

(二)选址位置

将儿童游戏场地结合设计形成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可达性,形成位置便捷易达儿童多发生的活动多附近逗留活动居民对其产生隐形的看护作用的模式,以促进儿童安全活动,避免发生突发性意外事件,增加活动发生的随机性以促进儿童自然聚集,避免发生突发性意外事件,保证儿童活动安全,增加活动发生的随机性以及促进家长之间的邻里交流。

(三)场地分区

儿童活动场所不宜有视线不能及的死角,因此不提倡设置私密空间。以开放性空间――半围合的半私密性空间结构为宜。满足其开敞式玩耍及躲藏等趣味需求。应3~6岁儿童社会意识的逐渐更变,宜设满足其集中与单独等不同活动需求的场所(表4-2)。

(四)空间布局

自由与创造是儿童游戏的精神内核,空间布局设计不应定式,可设置一些可以动的器具、材料、半成品及空地等,满足儿童的多变特征,使孩童对此进行控制改变,创造想象,通过游戏改变游戏环境进而发生更多的游戏来满足需要,而不仅仅是去适宜环境与设施。

(五)地域特色

考虑北方冬季寒冷多雪的地域性特点,可结合小区湖面、水池、山坡进行设计或以单独的硬质铺装场冬季浇灌等形式设定冰雪游玩区。以为儿童进行北方地域特色提供场地。儿童的自发性活动受季节及天气的影响较大,在北方儿童冬季活动受限严重。在住区内应设一个室内的公共活动空间,以便在季节及天气不便利户外活动时也可提供活动交往场所。

4.3.2非正式性游戏场所

儿童活动遍布小区的公共空间,除去专设的儿童游戏场所,一些广场、绿地、街道等设计时都应考虑到儿童群体安全及方便,在住区形成连续性空间,使儿童活动随处可行,不单一局限。

4.4注重实施的可控制性,强调规划管理的全过程

合理建设之后管理部门应对游戏场地进行妥善管理控制,配置智能监控系统定位,进行定位图像回传,使家长及保安更好地对儿童进行监护,为儿童安全有效活动提供保障。

4.5加强规划审批力度,保证规划编制的有效落实

建议在控规修规阶段加强方案指导性,对规划审批进行支撑控制,保证规划编制的有效落实。

4.5.1场地面积

按人均活动面积3.2,儿童比例17%计算,不同人口规模的住区设置相应面积的场地。大型综合性住区应按居住级别分类,小区级设置一个综合性的,设施配备完善的儿童游戏场所,组团间各一个绿地游园级游戏场地;用地极为紧张或公寓式住区可降低相应要求。

4.5.2日照要求

在儿童活动最集中的9:00――11:00时和14:00――16:00时应满足场地二分之一以上的的面积不在阴影范围内,并有配备种植落叶树木以满足夏季乘凉,冬季不挡光的需求。

4.5.3场地与周边建筑的D/H

场地正南满足上述日照要求向不宜有高层建筑遮挡,建筑与场地间宜有D/H=1:1的退让距离。为了满足视野的开阔度及公共空间的舒适感,场地与周边建筑的D/H应不小于2。

4.5.4设施配备

按不同级别进行合理的的场地配置(表4-3)。

五、结语

本文仅以寒地为特定区域点进行研究探讨,其他地区因地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差异而各自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在此希望全社会,尤其是规划专业人士能够广泛关注儿童的行为心理需求,增强深入、细致、客观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儿童乃至其他社会群体打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及生活环境是我们规划人务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也对社会的和谐均衡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克莱尔. 库珀. 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克里斯托・亚里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3]扬・盖尔(Jan Gehl).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

[5]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七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11

ABSTRACT:Portal space station is an important gateway to the complex nature of urban space.Around the railway station square layout of the lot of urban design mixed-land, railway land, residential land, commercial land and other land use types, focusing on building a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and pedestrian system, the green landscape as a binder, the purpose is to raise the lot of urban land complex features.

KEY WORDS:Railway station gateway;Space design;Mixed use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火车站门户空间是一种高复合型的城市空间,是空中门户、路上门户与水上门户三种门户空间中使用频率最高、人流量最大的城市空间。从区位上说,大部分火车站门户位于城市中心区边缘并和中心区保持着便捷的交通联系;从功能上说,火车站门户是城市与外界进行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换的重要通道和场所,具有相当高的复合型特点;从形态上来说,火车站门户是旅客和游人进入城市的第一道“风景窗”。火车站门户在区位、功能、形态上的独特性,时期成为城市门户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而火车站周边土地建设密度高、强度大、用地类型相对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其三维城市空间具有高度复合性,同时也决定了用地功能与空间的重构是这类地段城市空间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2.设计目标

火车站门户空间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城市。门户空间与周边城市地段在功能上的协调互补和空间上的渗透融合才是其优化组构新系统的重要途径。提升火车站周边地段的城市用地复合,是一个核心的目的,但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模糊的目标。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设计手法。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规划从形象、模式、生活和活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1.城市新形象:新型城市级中心

2.城市新模式:交通枢纽与城市中心的共生

3.生活新社区:促进城市活力,丰富市民生活

4.经济新发展:城市经营取得良好收益

3.交通系统

火车站地区作为未来城市级中心,承担着全市商业、休闲、商务办公、对外联系等职能,高效便捷的交通组织尤为重要。

(1)提高区域内的机动性水平

通过合理的规划组织,提高区域内的机动性水平,增强交通的多样性及选择性,进而增强区域内的交通可达性。

(2)合理组织过境交通及到达通

通过合理的规划组织,使过境交通及到达通相互分离,减少不同性质交通间的冲突。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提倡公交优先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交运行速度及服务水平,提高公交可达性,减少交通拥堵。

(4)积极倡导绿色交通

在规划布局上充分考虑发展自行车、步行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形成一个快速交通与慢速交通相结合,互为补充的风景宜人的新型城市中心。

为尊重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的原则,在火车站地区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环境,通过林荫大道、商业街,以及庭院式广场、公园,将各商业区及居住中心联系起来,形成步行网络系统。

根据步行交通的特色,可以将步行系统划分为:商业步行系统、绿化步行系统等两类。商业步行系统由火车站核心区商业步行街、商业街两侧林荫大道以及各公共设施间的联系通道组成。绿化步行系统强调步行的休闲性,绿化景观的舒适性。

研究确定火车站地区及城市的主要客流走廊,在主要客流走廊上布置公交干线。公交线路可以分为:对外联系公交线路及区域内公交线路两类。

对外联系公交线路是火车站地区与枣庄其他城市中心及居住中心间的公交联系。由于火车站是重要的城市级对外交通设施,并且火车站地区一般也是城市未来的中心之一,因此应加强火车站地区与其他城市中心及居住中心间的联系。

若在火车站地区设置公交首末站,为公交枢纽,不仅服务于火车旅客,也服务于市民对火车站地区商业设施的使用。在长途客运汽车站设置公交次级枢纽。公交站点根据线路走向及合理的站点距离(600-1000)米进行统一规划,站点300米服务半径的覆盖率在50%以上,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在90%以上。在主要公交客流走廊远期可考虑设置公交专用道,疏解主要干道的交通拥堵。

4.景观系统

火车站地区是城市门户,也是未来城市级公共活动中心,为了适应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反应城市历史文脉、体现城市特色,多层次、多类型的原则,建设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景观系统。

火车站地区开敞空间由绿地、广场、通道、节点构成。绿地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带状公园;广场主要是火车站站前广场、商业休闲广场、生活广场。通道主要包括交通性通道、游憩性通道。节点主要是景观节点。

火车站地区开敞空间通过通道进行组织,由通道将各绿地广场串联起来,在通道交叉点等重要地段设置景观节点。

组织火车站地区多层次的城市空间,形成尺度宜人、空间丰富、层次感强的城市空间。

围合、半围合、开敞空间:

核心区城市空间氛围围合、半围合、开敞性空间。

开敞空间主要有3个广场,广场周边由低层及多层建筑界面限制,形成视野开阔,景观丰富的开敞性空间。广场也是城市的主要开放性空间,在景观设计上以硬质场地为主,结合草地等软质场地,以及雕塑、喷泉等标志性景观,成为市民生活的中心舞台。

B.公共、半公共、私密空间:

从空间感受角度出发,核心区城市空间可分为公共、半公共、私密空间。

公共空间主要为3个广场空间以及长途汽车站前广场,公共空间提供市民日常生活的主要休闲场所,是重要的城市公共资源。

半公共空间主要为各大购物休闲及办公楼房的自有绿化广场。半公共空间是各大型公共建筑的配建公共设施,满足各大型公共建筑的人流集散功能以及提供城市景观。

私密空间主要为各居住区内部的集中绿地。位于各商住及商业建筑围合空间内部,处于相对较为宁静的环境之中。居住区内部设置有集中绿地,满足各居住区内部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5.结语

目前,我国的城市火车站广场普遍具有较强的综合,对其进行城市设计需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对广场的总体布局、空间体系、交通体系、环境设施、文化内涵和生态体系等进行综合设计,使城市的诸要素达到城市生活的便利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以增加城市的开放空间、增强市民的交往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茹斯·康罗伊·戴尔顿.空间句法与空间认知[J].世界建筑,2005,(11):41-45

[3]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J].建筑学报,2004,(1):26.

[4]刘动.城市铁路旅客站站前广场空间环境复合性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篇12

1引言

我国山地地貌约占国土面积的2/3,因此,山地公园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途,探讨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的塑造方法对公园绿地的建设乃至城市绿地的规划都有积极意义。当今,从保护生态、尊重环境的角度进行景观塑造已成为时代的共鸣。然而在城市山地公园景观建设中,仅将“因地制宜”流于口号,对山体地形任意改造,使山地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对景观环境多样化需求日益提高的现在,为城市山地公园建设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优秀案例已迫在眉睫。本文就这一目的,以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设计为例对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进行分析,其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着眼于整体,结合现场实际踏勘、测绘图纸、现状模型,并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等获得相关量化信息和模拟效果,为游憩空间营造和选址提供科学依据。2)具体分析各类游憩空间如何在尊重现状的前提下,融合其他造园要素,塑造多样化的主题游憩空间。3)顺应山势,合理组织流线与园路,并通过分级园路串联主要游憩空间节点。初步探讨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营造游憩空间,并归纳出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的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方法,可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建设费用,实现节约、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

2城市山地公园和游憩空间的概念

2.1城市山地公园的概念

城市山地公园,是指拥有变幻的地形、丰富的植被,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它是以绿化、生态功能为主,结合景观、休闲、运动、文化等功能的综合性开放式城市绿地,以人作为衡量标准适当造景,通过富有节奏的景观设置带给人们强烈的景观感受,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好去处。城市山地公园还具备集调节生态环境、展示新区风情、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于一体,重点体现休闲游览、游憩体验、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为主的功能。

2.2游憩空间的概念

游憩空间是处于城市或城市近郊的、游憩者可进入的,具有休息、交往、锻炼、娱乐、观光、旅游、购物等游憩功能的开放空间、建筑物及设施。城市山地公园在依托自有山体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自然生态,休闲康乐,展示城市人文特质,丰富城市休闲娱乐等游憩空间。

3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设计原则

3.1保护性原则:尊重山体,维持生态

山地公园以山体为主,山地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城市山地公园最大的自然特色,也是最吸引市民的地方。山地公园的核心是山林景观,所以在当前规划建设中,需竭力维护山林景观,珍惜和维护公园特有的植被、沟谷、平台等特色景观资源。

3.2景观性原则:因地制宜,整体规划

在建设城市山地公园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掌握山地基本情况,包括山地的自然特征和所处环境条件,依据地形进行整体布局、功能分区。设计中,应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如景观要素设计、交通联系、标识系统设计等,体现整体和谐的设计构思、贯彻整体和谐的设计理念。

3.3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功能

秉承自然生态,维护城市绿肺,坚持生态环保设计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公共开放游憩空问,满足城市休闲、旅游的综合需求,吸引市民及观光客。

3.4地域性原则:延续历史,展现文化

山体可以挖掘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充分考虑区域本身的传统和特征,将当地文化内涵、社会传统、经济机遇与挑战、当地居民以及游客需要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开放空间引入活动,创造野趣,力求在城市山体公园的营造中体现地域性特征。

4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实践———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

4.1项目概况

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项目占地面积689600m2,位于大连市金州区金石滩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部,邻渤海。地处庙上村,银滩路以南,滨海路以北。西面距离轻轨3号线金石滩总站不到3km。交通便利,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地理区位条件优越。金石滩山地公园位于丘陵地带,四周低中间高,高差变化明显,用地范围内共有13处山丘,其中,最高峰海拔75.9m,相对周边市政路高差64m;最低峰海拔33.2m,相对周边市政路高差22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用地范围内平坦地块比例较小,不利于门区、景区设置。

4.2设计目标与构思

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以大连市市花月季花作为植物主题,突出“月季的世界,鲜花的海洋”特色植物景观。1)掇———青山:充分利用山地原始地形,结合GIS软件,对山形竖向进行局部整理,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2)理———碧水:充分利用原有2道山谷加以改造,形成2条溪涧,汇于山脚下人工主湖;并完善雨水收集系统,将山体地表径流汇于主湖。3)造———森林:以“生态修复”为主要技术手段,营造出以自然为特色,乔灌草搭配,层次分明、季相显著的森林景观效果。4)惠———万民:因山构园,结合山地不同的竖向效果,打造多样化的主题游憩空间,满足居民游憩需求。5)塑———特色:突出“月季的世界,鲜花的海洋”特色植物主题,打造功能复合型绿地。

4.3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手法

4.3.1基于GIS分析,科学规划布局由于山地公园的特殊地形条件,设计师无法通过现场考察或现场照片对场地空间特征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使得在进行空间分析以及后期游憩空间选址时困难重重。运用GIS软件,可以对场地的建设适宜性进行精准分析、评价,使得山地公园游憩空间选址更加科学合理[1]。4.3.2因山构园,营造主题游憩空间根据全园方案策划与基于GIS分析的游憩空间选址意向,全园主题游憩空间主要有:1)主题广场———万花广场。位于公园东侧,通过GIS坡度分析可知,场地大部分坡度在0~8%,地势相对平坦,适宜设置主题广场游憩空间,南北环山,西面隔水与月季花坡相望,是最佳观湖、观花点,东邻规划市政路,是游客主要来源方向,景区整体背山依水,向市政路呈开敞迎纳、环抱之势。万花广场是公园的主要入口广场和游人集散地,引导疏散游客到其他主要景点进行浏览观赏。设计通过台地解决高差问题,设置绿色覆土管理门房,覆土建筑符合生态理念,同时达到自然的景观效果。台阶广场处理为露天音乐剧场形式,可进行观演活动。2)体验空间———台地月季园。台地月季园使用GIS坡度与坡向分析结果进行设计。GIS坡度与坡向分析结果显示,坡度主要集中在8%~30%,坡向以南坡居多,光照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设计中结合现状地形,依山就势,将坡面改造为多层台地,利用高差强化景观立面,并以密林为背景,展现立体景观,自上而下形成多层台地,营造台地月季园景观。前山主要以色带及廊架等形式展示品种丰富的地栽月季、藤本月季,突出月季园的整体景像。山顶设台地园,呈中轴对称式布局,其中设置叠水、雕像等,中央场地两侧设有廊架,制高点为围合空间的欧式柱廊园。3)观景空间———月季花坡。月季花坡作为全园的景观焦点,为全园最佳观赏面,设计中将观赏坡向较好的东坡作为景观展示面,交通游线采用迂回的“之”字形,一方面,“之”字形路叠加在山体坡面上,能够增强山体横、纵两个方向的透视感,通过视觉手段加大观赏面积,彰显山的高远,坡度分析计算出的20%坡度也恰好适于“之”字形路的布设;另一方面,“之”字形路较垂直登山路能够有效消纳高差,将每条园路的坡度都控制在8%以下,在提高行走舒适度的同时实现无障碍通行。同时,在山顶设置观景平台,布置一组白色张拉膜构筑,表达“闲云逸彩,东眺大海”慢生活、静赏花与海的意境。4)休憩空间———樱花园茶庭。樱花园位于主湖西南侧,原山地地形为山谷与缓坡顶,将山谷沟壑加以改造,形成叠水溪涧,汇集山体雨水径流入溪,溪水自半山腰跌宕而下,最后汇于主湖,游客登山经过山谷樱花谷后便进入坡顶的日式茶庭,景观上以幽静的山间石径、景观矮松、洁白的白沙、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幽静、古雅的茶道氛围为主。植物特色上,选取当地特色花———灌樱花,打造樱花芬芳漫谷。5)健身空间———桃花源。桃花源现状为主湖北侧另一条山谷,作为主湖区的中心景观延续,将山谷沟壑加以改造,形成叠水溪涧,汇集山体雨水径流入溪,溪水自半山腰跌宕而下,最后汇于主湖,溪岸两侧种植桃花春花密林,活动场地布置于溪流两侧,并利用现状地形高差设置3层活动平台场地,分别设置乐龄广场、儿童乐园,以满足不同年龄层对休憩、登山、健身、娱乐等活动的需求。4.3.3顺应山势,组织流线与园路金石滩山地公园在道路组织规划前期进行了GIS坡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使园路尽量贴合山势走向,通过“之”字路的方式,尽量减缓道路坡度,减小土方工程量,力争将每条园路的坡度都控制在8%以下,在提高行走舒适度的同时实现无障碍通行,并通过分级园路串联主要游憩空间节点。4.3.4利用地形,控制视线按山体所处位置不同,游憩空间与视线感受各不相同。顶峰的地理位置一般是要高于其他四面景物,由于视域范围大,所以,适合设置开放型空间,视野远眺地势平坦。凸山腰景观视线有开放的感觉,凹山腰则景观视线内向相对封闭。根据现状地形分析,对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通过植物空间与游憩空间的围合,共形成4类景观视线,分别为登山眺望视线、观山视线、观水观山视线、林地透景线。在后期进行种植设计时,结合地形特色,应合理预留或围合出景观视线[2]。4.3.5体现文化,营造地域性景观保持山体风貌,保护山体历史,突出地域文化是城市山地公园建造的重要目标。且设计师需要注重营造与城市紧密相连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题材依从于整体景观概念定位,尊重原有城市肌理,嵌入一些文化元素,建筑与景观相结合,增加当地元素,将现代的功能、美学元素、技术元素融入其中,使之融合成一个有序的统一整体。

5结语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城市生活空间越来越拥堵,喧闹的城市环境使人的焦虑与压力与日俱增,为此,建设山地公园、塑造游憩空间,能够为人们提供自然空间去放松自己。本文就这一目的,初步探讨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塑造景观,归纳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首先,基于现状地形,获得坡度分析、高程分析、坡向适宜性分析的相关量化数据,确定主体景观框架;其次,结合地形塑造空间,融合其他造园要素,如水体、植物塑造特色景观空间。目前,山地公园的设计仍然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在“因地制宜”造园思想的基础上,利用现状地形塑造景观空间,深化对景观多样性的探索将成为建设山地公园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