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范文

时间:2022-08-26 22:32: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流行文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流行文化

篇1

1、现在的一些畅销书真实垃圾啊!我看都是粗制烂造的文化快餐!

1. Some of the best sellers are really rubbish now! I think it's all cultural fast food made of rough and rotten!

2、靠!现在是个人就能当明星,是个人就要唱歌出专集。。台上那些尹尹呀呀的流行歌手们,我看简直可以用“恶俗‘来形容!哦买嘎!

2, rely on! Now is a person can be a star, is a person to sing a album.. I think the pop singers on the stage can be described as "vulgar"! Oh, buy GA!

3、现在给女儿买件正儿八经的衣服可真难!你说好好一牛仔裤。咋就非要故意捅几个窟窿呢!前些天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女孩全都穿着和大长今一样的衣服,我还纳闷了呢!你说这韩国人不在自己国家好好呆着,都一个个跑这里瞎搀和什么啊!

3. It's hard to buy a serious dress for my daughter now! You said good jeans. Why don't you poke a few holes on purpose! I saw some girls in the street the other day wearing the same clothes as Da Changjin. I was still wondering! You said that this Korean is not in his own country to stay well, and they all run here to help each other!

这些话真的很好笑!但不的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是的!当代的流行文化变化的太快了!也许你会问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可我认为流行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它就如同一条大河,任何一时代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多无的文化。那么整个文化大河就是一条死河。臭河!所以在这里还是多一些祝福吧!希望郭敬明的作品更加成熟。留给人们思考。希望现在的流行音乐少一些靡靡之音。

These words are really funny! But no, it doesn't attract our attention! Yes! The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 changes too fast! Maybe you'll ask people what's wrong with them. But I think popular culture is the essence and the dross. You can not deny its existence. It is like a big river. If there is no culture available in any era, Then the whole cultural river is a dead river. Smelly river! So here are some more blessings! I hope Guo Jingming's works are more mature. Leave it to people to think. I hope the pop music nowadays is less decadent.

依林加油!唐笑加油!tank加油!周董加油!(你也加油!我也加油!)

Yilin come on! Come on! Tank come on! Come on, Dong Zhou! (come on, too! Come on, too

不过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专心学习还是主要的.所以我们不做流行文化的奴隶!不盲目追求流行文化!在流行文化中做回自己!

篇2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成功的驱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必伴有成功的品牌,这一点已形成共识。成功的品牌必有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涵,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的消费心理和文化价值,企业在设计品牌,创立品牌,培养品牌,使其成为知名品牌的过程中,流行文化将对其产生很好的催化作用。

一、流行文化及特征

在学术发展史上,“文化”一直是最复杂的术语之一。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泰勒,在他的代表作《原始文化》中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这之后,文化定义已有160多种。流行文化的定义与文化的定义一样,也是众说纷纭。一些学者指出,流行文化是被排除在高雅文化之外的文化,即那些不能达到高雅文化所需标准的文化文本和实践就是流行文化。这些学者坚持流行文化是大众生产的商业文化。

还有些学者认为,流行文化是渊源于“人民”的文化。流行文化又称普及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是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是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身边的文化事实,它正在模铸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可能成为新的流行文化产生的契机。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

二、品牌的内涵

品牌是通过一系列市场活动所形成的一种形象认知度和客户忠诚度,是企业、产品与消费者建立的一种关系。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心灵需求的情感价值,是产品概念对应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价值的具体体现,品牌只有得到消费者认同才有价值。这种被认同的价值是由很多元素组合的,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良好的产品形象、美好的文化价值等所形成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涵,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的消费心理和文化价值。

品牌文化是品牌在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代表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是品牌与文化及企业个性形象的总和。品牌文化突出了企业外在的宣传、整合优势,将企业品牌理念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进而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品牌的直接载体主要是文字、图案和符号,间接载体主要有产品的质量、服务、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占有率。没有物质载体,品牌就无法表现出来,更不可能达到品牌的整体传播效果。优秀的品牌在载体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如 “麦当劳”其黄色以拱形“M”为标志,给人很好的视觉效果,人们通过“麦当劳”品牌会感受到一种美国文化、快餐文化,也能由品牌激起儿童在餐厅里尽情欢乐的回忆。

三、流行文化对品牌的作用

流行文化在我们当代生活中无所不在,其声色感受、直观刺激、绚丽形式,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这个社会当中主流的、强有力的东西,流行文化的商品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吸引力。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当代社会的消费形态与形式正日益从大众、务实的消费走向感性、有文化意义的消费。文化已成为构建品牌、塑造品牌的凝聚剂和催化剂,成为增强产品竞争力,提升品牌形象力的核心动力。在品牌竞争中,品牌文化建设须寻找文化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依据社会消费思潮变化,将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化元素加入到品牌构建和传播中,利用文化的共享性有效地影响消费者,以获得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平台,促进消费的实现,获取最大的利润。

(一)流行文化是提升品牌形象的核心动力

文化具有明显的共享性与规约性。处于相同文化语境下的群体,不仅拥有普遍遵守的共同生活准则和情感,都自觉不自觉地以共同的文化为参照,做出自己的各种决定,选择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在“文化符号”的叙述中形成共同的叙述内容与叙述方式,特定的文化环境必然决定着特定的消费意识和行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追求“感性的生活”,消费实践往往意味着一种文化选择,折射出其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需要。购买符合自己文化需要的风格化、感性化商品,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同时,享受精神与情感上的愉悦与满足,获得某种身份的确证与认同。

品牌建设必须按其定位有针对性地传递文化,将丰富的文化意蕴融注于品牌创意之中,提高品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即把单纯的商品信息变成品牌文化信息,以对人的理解、尊重和对人精神需求的迎合及满足为核心,在人文文化的特定语义中寻找和倡导一种品牌观念、品牌情感,表现品牌生活形态下的丰富体验,以文化的独特魅力产生巨大的品牌增值效应,打动消费者。如变形金刚就是流行文化品牌的传奇,2009年,当电视版《变形金刚》故事已经成为20年前的古董,真人版《变形金刚》“奇奇卡卡” 的变形声再次在世界各地的影院里响起。一段横亘数十载的流行文化风潮再次回涌,伴着林肯公园的歌声,让银幕下的人群变得无比狂热躁动。《变形金刚》真人版电影,就在用近乎神迹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上演着流行文化的奇迹。

1983年,当美国孩之宝公司到日本寻求玩具合作开发权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一个商业奇迹的发生,不是因为这种玩具本身具有市场魅力,而是孩之宝公司全新的营销方式,这种方式整合了文化和商业的资源,使之形成完整的商业链条。孩之宝公司用组合销售的模式完成了其对《变形金刚》营销的完整商业链条的构建,孩之宝开发《变形金刚》动画片和电影就是为了销售玩具,无非就是将玩具广告制作出情节罢了。《变形金刚》被当做文化现象接受和讨论时,人们很轻易地就遗忘了在文化引导下产生的大量购买行为。

这种成功的模式,在文化和商品市场上都获得巨大的收益。光有产品不足以取得市场的成功,产品推销才是《变形金刚》这一商业神话的精髓所在。孩之宝公司在拍摄动画片《变形金刚》之前预先推出了造型新奇、可爱,甚至具有魔幻色彩的机器玩具,符合青少年追求时尚新奇生活方式的心理,为动画片的“预演”营造一种审美期待,动画片《变形金刚》推出后达到狂热。从玩具到动画片再到玩具,《变形金刚》玩的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营销模式,用流行文化产品影响市场,消费者先接受文化产品和文化偶像,使之变成一种爱好,产生购买欲望,形成最终相关产品的消费,用文化产品来促销玩具产品,促使消费者进行自主消费或者是连锁消费行为,最终两种产品都获得成功。

(二)流行文化对品牌的叙述作用

作为品牌传播的主要形式,文化叙述必须采用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文化形式与文化价值观。一个品牌要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就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与其相对应的产品概念,注入与品牌定位相适应的文化背景元素和核心价值理念,并进行合理的整合、演绎与扩展,形成丰富而独特的品牌文化个性。流行文化是一种大众生产和消费的商品性文化,标志着一种普遍实践和热烈追随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是现代社会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品牌建设和文化叙述只有切入流行文化,以社会时尚为创作的话语资源,在塑造流行生活模式的参与中,“攻目标消费者的心”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现代社会中,关爱生命、提高生活品质、提倡绿色环保、追逐名星和视听刺激等已成为人们,尤其是中青年崇尚的潮流。将环保、生态、营养、安全、健康、运动、活力、方便、时尚等具有现代感的流行文化作为品牌建设和文化叙述的创意基点,定能达到共鸣的效果。如农夫山泉迎合现代消费需求,以“天然健康”为核心,将产品实体利益与环保、健康等结合演绎产品的存在价值,引起消费者共鸣;喜力啤酒坚持以流行文化的叙述方法进行传播,举办摇滚音乐节,赞助自由式滑雪世界杯赛,表现其年轻、时尚、富有情趣的时尚魅力,使其迅速成为流行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唤起广大青年的追崇和向往之情;耐克出色的广告文案充分表达了耐克的篮球文化,借助“飞人”乔丹,耐克这个闪电钩子成了美国乃至世界街头文化的宠儿。

品牌不仅要表现时尚,更要关注消费者的精神品质、思想观念、社会时尚、生活主张与方式趣味的变化,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如“劲王野战饮料”抓住酷文化中个性、自由、理想的价值内涵,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作为广告语,其张扬叛逆的口号,火红的底子,雪白的字迹和前卫、独特、充满激情的广告表现,一下子切中了青少年成长期渴求独立的焦灼心态,激起了目标消费群心中的驿动,成功地实现了与消费者进行价值共振的愿望。

郎酒,一个身处西南一隅的民营企业,2008年与中央电视事节目中心结成战略合作火伙,喊出“强我国防,神采飞扬中国郎”的豪迈口号。2009年郎酒冠名春晚,红花郎名声大震。2008年销售突破20亿元,2009年预计30亿元,超常规发展被业界称作“郎酒现象”;星巴克针对特定知识分子群体,以精致纯正的咖啡文化作为叙述载体,使商品的高尚定位与文化价值理念得到完美的体现,咖啡的品饮被“消费梦想、影像与”所充斥,给消费者带来尊贵和品位生活的超值享受。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差异性巨大,品牌建设和文化叙述时应积极挖掘产品的地缘文化优势,以特定区域的风情、习俗、人物、历史、建筑、服饰等人文景观为背景,表现地区文化的差异美,不断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如“上海老酒”选取石库门这一极具浓郁地方特征,彰显中西合璧的上海弄堂文化和海派文化,在特定的地域和情味中勾起人们的怀旧情结,赋予广告丰富的文化内涵;云南红葡萄酒巧妙结合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其产品包装和广告以清纯的傣族少女、翩翩起舞的蝴蝶、带着晨露的葡萄、椰树、大象等构成一个美妙的境界,渲染出云南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在众多品牌的壁垒中异军突起;姚生记瓜子之“花样年华篇”,以1931年的上海为背景,在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迷朦烟雨等象征符号诠释下,表现了姚生记瓜子独特的江南韵味,一种地域情结和江南文化流动其中,感人至深,实现了强势地域文化逐渐向产品、品牌转移甚至增值的效应。

品牌建设和文化叙述应巧妙利用传统的民族道德情感与价值取向,表现与弘扬民族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礼仪风俗,艺术地传达人对物的心理需求,以民族文化丰富品牌的内涵。 如非常可乐坚持“中国人,当然要喝自已的可乐”,激发起消费者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喜之郎将美味果冻布丁的产品功能扩展为“传达亲情”的产品理念,借青少年、情侣和家庭相聚为表现形式,深刻地表达了喜之郎“亲情无价”的品牌理念和主张,传达出人们对亲情的期盼;金六福酒则始终以“福文化”进行品牌核心诉求,从个体的福,走向民族的福,最后定位于世界人民共同的福,让消费者不断感受“好日子离不开金六福酒”,“喝了金六福,年年都有福”。这些广告语都与中国人的民族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着极强的情感感召力,有效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四、结语

流行文化已主宰了当今世界的消费趋势,品牌文化是品牌产品热卖的温度计,品牌作为精神、意义的载体,消费者常常把特定的精神内涵与品牌之间形成一种关联:“品牌”与“精神需要”的联系。品牌中的流行文化元素被消费者认定后,品牌即被消费者认定,消费者在消费品牌产品的同时,通过对品牌的体认,也就满足了特定的精神、文化上的需求。流行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大品牌争夺的领地,都把这一文化元素作为品牌产品迎合消费者的切入点,使企业品牌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知名品牌,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溢。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克利福德・格尔茨.纳日碧力戈译.王铭铭校.《文化的解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张凌浩.产品的语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5]陈浩,高筠,肖金花.语意的传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

篇3

在高压力高要求的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物性本能被压抑,内心会积聚破坏性的力量。那么人们将通过怎样的合理途径得到情感宣泄呢?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一个流行文化的氛围之中,流行文化在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同时,也具有宣泄功能。它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宣泄的途径,都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们内部的心理能量。

一、流行文化与宣泄

新媒体的普及应用,使流行文化强势兴起,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大众广泛参与的流行文化时代。在过去经典文化的文化形态中,文化是精英们的事,是流行于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大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经典文本的意义。但是在今天,在不同时代的文化模式中,第一次,大众的流行文化超越经典文化在社会占据主流地位,文化大众取代文化精英成为文化体验和表达的主体。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流行文化的氛围中,流行文化的世俗性,使它与大众紧密结合,流行文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

流行文化是一种情绪性文化,人们借助各种流行事物进行内心情感的宣泄。而在过去,经典文化占主导地位,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形态,崇尚神圣与美好。在这样中规中矩的文化约束中,人们只能在社会世俗规定的条条框框内进行合理的行动,任何多余的言行都是被否认的,宣泄更是被禁止的。人们内心被压抑的情绪无法宣泄,只能通过宗教活动或者庆典节日间接得到缓解。而流行文化却是多元的、包容的文化样态,娱乐是被肯定的,宣泄也被看作是人们的正当心理需求。在这个崇尚“娱乐至死”精神的时代,流行文化的宣泄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流行文化满足了大众情感宣泄的愿望,它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宣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大众有及时宣泄的需要。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人们会产生高强度、持续性的压力和焦虑,这种不良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一味的压抑,都将对个体及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流行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有深入人心的感染力,可以与大众进行平民化的沟通。流行文化与这种宣泄的需要高度的吻合,它借助各种流行趣味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给文化受众提供了一种宣泄的途径。第二、流行文化本身的文化特质:感官性、娱乐性、刺激性。流行文化鼓励文化大众平等参与、自由表达个性,依靠感官刺激、幽默搞笑的娱乐手段满足人们对压力的间接抵抗。在当前这个以消费感官刺激为核心的时代,它是符合广大文化受众的消费需求的。

二、流行文化宣泄功能的实现途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流行文化的宣泄功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理性自持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情感、发挥本我的途径。

首先,民俗文化是流行文化宣泄功能的一种有益补充。民俗文化作为一个代代相传的文化,在与时俱进的形式下,发挥了它更大的作用。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原始情绪也可以通过民俗文化的途径得到释放。比如人们可以在送葬的时候进行“哭丧”等,都是人内在情绪无遮掩的宣泄。我国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节日繁多的国家。节日通常具有欢庆性质,在固定的节日中人们可以自由表达,宣泄内在压抑的本能。如春节放鞭炮看晚会,正月十五的闹元宵等。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中,人们或歌或舞或闹,尽情地玩乐享受,宣泄被隐藏的欲望。

其次,流行元素是手段。流行文化掌握着话语主导权,在现代都市中甚为流行,逐渐变成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同和追随的一种生活方式。它通俗浅显,具有享乐性,是对人们生存压力的一种补偿。流行文化集时装、消费、物质与娱乐等各种文化形式于一体,在不同人群中广泛传播,而流行元素是流行文化发挥宣泄功能的主要手段。在人们物质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流行元素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流行音乐、流行语、偶像崇拜、奢侈品消费、微博、微信、QQ、娱乐节目、网络游戏等等。总之,人们借助多样的流行元素,在各种娱乐与刺激中释放潜藏的压抑情绪,寻找内心的平衡与满足。

最后,在发挥宣泄功能作用方面商业传媒是载体。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就好比一个高压炉,流行文化作为一只无形的手为之“揭盖、排气、解压”,而商业传媒在中间发挥了重要的宣泄作用。一方面,商业传媒是一个集商业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交流平台,它为了迎合市场的发展需要,根据人们的消费需求,生产出更多的消费产品,进而推广给大众群体,一步步促进流行文化发展成为强势文化。另一方面,商业传媒在大众宣泄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它不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化表达方式也多元化,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就是网络。网络可以第一时间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互动和倾诉的平台,在这里,人们的语言不受法律约束,甚至也处在道德的边缘,人们内心最本能的各样欲望在网络中肆意展现。另外,网络游戏也是网络媒体中人们获得宣泄的一个方式,人们在游戏中进行各种角色扮演,体验刺激和享受,释放压力与欲望。但是一切娱乐宣泄的方式要合理适当地应用,避免沉迷,丧失自我,害人害己。

三、流行文化宣泄功能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流行文化作为一种主导型的文化形态,其宣泄功能的发展要在可控合理的环境中进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取文化之所长,发挥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再平衡作用,引导大众在社会规则的范围内对一些生物性本能进行有效的节制。

1、个体话语权不断加强。经典文化环境中,经典代表着权威,大众常常只能接纳吸收传统文化内容,没有公开性的表达,个体没有什么话语权可言。但在流行文化的文化模式中,大众广泛参与是其重要特点,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表达,也都可以借助各种流行元素宣泄身心被压抑的能量。随着网络科技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的平台将不断扩大,个体将更加自主地去表达自我,在网络媒介中话语权不断加强。

2、宣泄形式多元化,且方式越来越日常化。如今个体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生活质量,人们在宣泄内心的能量时会朝着科技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宣泄形式会越来越多元化。根据个体年龄、性别、压力来源与程度的不同,人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排解焦虑的情绪,有人可能会通过体育运动、竞技游戏等来达到身心愉悦,有人可能通过流行歌曲、时尚舞蹈或者网络聊天宣泄心头不快。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逐渐多元化的宣泄渠道中,人们的宣泄方式也越来越日常化,在生活的点滴中,我们都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去表达我们日常被压抑的情绪与能量。

3、再平衡。在过去,传统的理性主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人们都以经典、神圣、崇高作为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人们的宣泄情绪都在个人理性控制之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以宣泄功能为主的流行文化取得了强势地位,在人们的日常情绪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这种情绪性的表达方式也有一些固有不足,它缺乏理性的根基,是非难辨,极易诱发潜在的社会冲突。面对此种情况,在现代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需要更完善的宣泄途径,某种程度上需要理性的再平衡。我们应该发挥经典文化的传统道德作用,把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结合起来,为人们的合理宣泄提供更理性的渠道,优势共存,实现两者再平衡的和谐发展状态。但是具体需要如何实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检验。

篇4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71-02

一、前 言

自电影从不经意间引领了流行文化后,在其后的发展中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它创造流行文化的步伐,甚至成为了流行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风向标。纵观国内外,由电影带动流行文化的现象不胜枚举,如在1953年拍摄的影片《飞车党》中,美国影星马龙•白兰度在影片中身着机车服的形象深受当时年轻人的喜爱和效仿,甚至他在骑机车时牛仔裤上的形成的褶皱在今天依然是牛仔裤经典的款式。同样,在影片《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在影片中饰演的公主的发型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国际流行的发式。这就是电影“流行文化”的力量,它可以弘扬一种文化,推动一个产业,甚至引导一种意识形态,这种力量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电影是视觉流行文化的引领者

电影从1895年发明以来,最初是作为一种活动影像记录的方式,但它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主体,风靡全球。在当今这个视觉文化扩张的时代,电影在其中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生物与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表明:“相同时间内,人们所获得的信息量,视觉信息是听觉信息的900多倍,相同时间内,看电视新闻比听广播的信息量多900多倍,一个人看30公分厚的关于一个城市的书,还不如看30分钟关于这个城市的影像” [1],也就是说,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影像提供的信息是多层次、立体的,能更多、更快、更直接的被人脑所接收。就如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贝尔教授所说,“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2]匈牙利电影评论家、编剧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中提出,“目前,一种新发现,或者说一种新机器,正在努力使人们恢复对视觉文化的注意,并且设法给予人们新的面部表情方法。这种机器就是电影摄影机。它也像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的影响之大并不低于印刷术。”并进一步大胆的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 [3]

电影承载的信息以视觉再现的形式冲击人们的感官,以“可感受性”将其引导并推向流行文化,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电影中,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甚至是超现实的世界都能被逼真的表现出来,它比文学、绘画、声音等媒介能更直观的传递信息,以影像内容的多元化表达不同社会阶层和文化水平的观众想看想听的东西,讲述和推动反应大众文化潮流的故事。影像使我们与客观世界保持着一种真实的联系,我们消费电影的同时,也消费它呈现给我们的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从语言、服饰、音乐到行为等各个方面,电影对流行文化的形成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三、电影在流行文化传播中的平台作用

(一)电影是流行文化产业的核心与载体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视觉文化急剧扩张的时代,电影正在成为21世纪流行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在视觉文化传播方面电影无外乎具备了制造和传播流行文化的绝对优势:空前充裕的资金、强大的明星效应,高品质的视听体验,新媒体技术平台,不断扩大的消费群体等。电影可以说是各产业流行文化的集合体,这注定了电影将以其在视觉文化领域中的“霸主”地位成为制造和传播流行文化的不二“人选”。

除“硬件”条件外,电影与流行文化之间有其必然联系。一方面,从精神层面上看,影像能直通心灵,电影往往就像一面镜子会投映出我们生活中的某个片段,使观众在跟随影片展现给我们的景象中解读、对照、剖析自我。在《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一书中,作者麦茨认为电影通过预先设定的符码构成的“意义世界”来叙事,人们接受各种传播符号的同时,其实是电影符号牵动了其中的象征意义,一件服装、一句台词、一个表情,甚至整部影片,一旦与某一观众群体的认知产生融合,形成共鸣,就形成了电影产生流行文化的必要条件,如切•格瓦拉在纪录片中头戴贝雷帽的装束,已经成为了革命精神的代表。

另一方面是电影产业发展的要求。我们知道利益需求和供需关系是一切社会行为产生与发展的根源,通俗地讲就是需求产生供给,生产满足需求,从而达到利益平衡,这也是市场规律下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艺术和文化作品受到商品原则的支配,文化生产的集中导致了文化工业的产生。在文化工业中,交换价值和利润动机具有决定性因素。” [3]因此,在影片、流行文化、观众三者之间,流行文化成为了电影产业中联系电影与观众的重要纽带。并且,从当下观众的消费心理,影片内容,后产品开发等方面看,电影产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流行文化产业,其发展是需要不断产生推动力的,这个动力就是满足观众的需求。无论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还是作为娱乐工具,观众在观影中都需要得到精神的满足或慰藉,一旦这种影响积累到足够强烈,这种感受在人的内心中就会产生强大的需求动力,于是人们通过模仿来延续这种满足感,这就成为电影产生流行文化的根源和能够维持它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就是这样“借助影像的力量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3]

(二)流行文化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动力

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家路易•德吕曾说:电影要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反对玩弄光的把戏,提倡“言之有物”。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一部影片能够成功登陆海外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更注重添加不同文化元素,以迎合观众。如《碟中谍3》、《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都包含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占领全球电影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它在避免电影叙事和电影美学上平庸与教化性的同时,将电影的景观性与文化元素很好的结合。它的电影表述往往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体现一种精神和文化,以此来打动观众,在得到观众认可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的是通过成熟的电影产业体系将音乐、图书、玩具、游戏等后产品推向市场(有时甚至会将衍生品先于影片推向市场),从而在全球进一步实现文化与商业利益共赢的局面。如1998年上映的影片《泰坦尼克号》,先期推出的电影原声音乐在影片放映前就已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并进一步推广了影片,带动了影片的成功。但让我们反思的是,近些年制作的大部分国产影片除了追求高票房却很难给观众留下些什么,在国际上也难有共鸣。一些看似成功的影片往往是靠票房来吸引跟风的观众,天价的制作费配上牵强的故事,生产出了一部部“贫弱”的大片。从中也表现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观众的不成熟。缺乏观众认可的“流行文化”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流行文化的匮乏也造成了在中国电影产业链中很难看到原声音乐、玩具、游戏等电影衍生品的成功开发,这使中国电影进一步丧失了以文化价值为核心实力,吸引观众,构建国际化、品牌化的优势。

四、电影语境中的流行文化对现实的影响

20世纪末,国产电影市场开使逐步走出颓势,大制作影片也随着贺岁档的形成悄然兴起。十几年来,国产电影市场日渐火爆,2010年全国票房已达到了100亿,随着一、二线城市观众观影习惯的形成,出现了一个潜能巨大并不断扩张的电影文化消费市场。据《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大陆观影人次位居全球第二,其中以18~35岁的人群为主。这一年龄阶段的观众正是流行文化的消费主体,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认知的形式,对消费群体产生着重要影响。

如今,选择一个不受电影“流行文化”影响的现代都市几乎是不可能的,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成熟,使电影文化在多元化的信息平台中得以迅速扩张。电影与新的传播手段相结合,使人们获取电影资源的途径更加便捷,人们也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了与电影媒体有关的活动范围。而由此所产生的新媒体对青少年教育的积极与负面作用在近些年来也开始不断被人们争论。新媒体环境中,电影承载的信息在青少年之中的影响也更为巨大,在各大量生产的信息化时代,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一些电影中承载的负面信息:、枪支、暴力、烟草等等。当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在银幕上看到偶像吸着香烟或为“义气”大打出手时,“榜样”的力量会极易使跟风效仿的行为发生。因此,人们越发关注影片内容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这一问题。因为普遍认为青少年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还没有构筑起一个能抵御外界侵害的“心灵堡垒”。

因此电影的正面引导、教育作用关键在于它传递的“流行文化”所反应的核心价值观。一部电影承载的东西很多很重,有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社会化环境中,电影不仅仅是商业和娱乐产业,它还要承担起 “教化”大众的社会责任,去影响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向,而不仅仅是追求票房。如今,穿插在电影中的许多桥段几乎都成为商家利用观众心理,推销产品的广告。正如贾樟柯所说:“必须对中国电影过于拜金、泛娱乐化的倾向进行反思。中国电影如果始终笼罩在拜金和为娱乐而娱乐的氛围中,文化层面的东西就不可能凸显。这样的中国电影,是不可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和尊敬的。”

五、结 语

电影与流行文化的发展是共生的,电影承载的文化内涵是电影真正取得成功的关键,为电影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文化也凭借影像传播的优势地位,以视觉再现的形式得以扩张。如果说文化是内容,影像是形式,只有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出电影作为宣传、教育、娱乐等工具的作用。如今,电影语境中流行文化的形成以及影响应当成为正在向市场化、产业化不断发展迈进的中国电影业积极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