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20 20:43: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语文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语文论文

篇1

二、结合课程,多角度、全方位贯彻人文关怀

首先,课堂上,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特质,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程感染力。多媒体信息容量大,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形、静止的画面以及活动影像传达信息,以其丰富性和表现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传播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任务,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积极使用多媒体,以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逼真的生活场景等生动地再现文本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精神之美,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容纳人文内涵提供助力。比如,讲《论语》时,可以用水墨画展示孔子形象,用篆刻等各种字体展示文章内容,用孔庙、孔府的图片和视频等激起学生内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效果会好得多。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通过播放月夜春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由此同诗人遐思冥想,与诗人一道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理解诗人“哀而不伤”的人生情怀,再现当初盛唐诗坛的灿烂光华,促成学生与文本心灵交流,进一步理解诗之旨趣,使大学语文成为塑造和培养人文的关怀课程。其次,充分利用课间和课后的时间。课堂并不仅仅局限在上课时间的教室内。课间、课后时间都是课堂的延伸。在课间休息时,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多与学生聊天,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同理心听取他们的疾苦,对意志消沉的学生多鼓励多赞扬,将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上课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终结,课后也同样是课堂的延伸。课堂上教师发现有问题的学生,或者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学生,教师都应该在课后与他们保持联系,可以请学生到自己的家做客、谈心等等,帮助他们理清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与学生线上交流,及时对学生的困惑加以指导。这些虽然并不一定是教师必然的本分,但是如果教师能认真去做,学生会受益匪浅。第三,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如,组织读书会、图书漂流、国学讲座等积极向上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更能够满足大学生归属和交往的需要,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第四,指导学生锻炼交往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格的发展与塑造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集体以及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健全的人格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要指导大学生扩大良往面,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把自己融入社会,从而对自己的人格成长偏误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方面,“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有一套非常好的教材:《YTL青少年生活教育课程系列丛书》,一共有以下几本:《自我形象——他人眼中我为谁?》《应对冲突——如何解决冲突》《男孩女孩——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学会生活学会爱》《人际交往——友谊,我与他人的关系》《预备婚姻——是爱,还是别的什么》。

篇2

我们《大学语文》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所以教师在讲解时要尽可能利用好课堂来进行德育渗透。其中,在知人论世环节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爱国情怀。“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亚洲有我,中国有我”等,无数深情表白之后潜藏的都是对祖国母亲、故土家园的眷恋依赖之情。这就是人们心理上的情感归属。所以爱国主义仍是德育教育永不褪色的主题。《大学语文》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彬彬”的作品,而这些作品无不凝结着作者的深厚情感。因此,在导入时,教师应抓住知人论世这一环节,把爱国主义教育巧妙地融于作者介绍之中。如《山鬼》一文,教师在正式讲解之前,可以深入地介绍屈原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屈原浓烈的爱国情怀,这时可提问:“我们知道屈原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悲痛难忍,这其中既包括对祖国家乡的深深依恋,又包括对小人当道、国家日益没落的忧心焦虑与无能为力。从他一生的经历,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屈原的殷殷爱国志、拳拳爱国情,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并且以后教授给你们学生的精神榜样吗?”有鉴于此,学生会深受感染,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情之情,也就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洗礼。又如《金陵驿》的作者文天祥也是我们所熟知的爱国主义诗人,亦留下了“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的感人绝唱,至今读来仍为他的爱国精神所触动。当然,在此环节应把握好时间与分寸,否则会有本末倒置之嫌。

二、精讲课文,感知理想抱负

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作者,教师可把德育渗透放在精讲课文之中,让学生在学习分析中受到理想教育,从而得到启迪。如《安定城楼》一诗,教师在讲解中应紧扣“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中的范蠡典故来重点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李商隐现在真的想归隐江湖吗?如果真要归隐,条件是什么?通过上下文的典故涵义与诗意疏通,大家明白,他借范蠡之典只是想表明必须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年老之时才会归隐。最后教师可进行总结升华:这首诗主要表现的就是李商隐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而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你们,更应该象诗人那样,坚守自己的理想,为之奋斗拼搏,并把理想的火种传给你们的学生,志存高远,让他们也能感知理想的魅力。还有《出师表》、《尚未选择的路》这些富有内涵的作品比其他教材有着无可比拟的德育优势,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养分,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比任何一堂思想政治课都易于接受与消化。

篇3

二、陶冶情志,培蓄人文素养

医学虽属自然科学,但其研究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因而比之于物理、化学等纯自然学科,它与人的关系更密切,也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而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课程主要是生理、病理、解剖等学科,这使得医学生所见多是疾病的苦痛和死亡的威胁。太多的苦痛会磨灭一个人的意志,见惯了死亡则有可能使人变得冷酷麻木。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容易使其丧失对病人的同情。古代大医多受儒家思想的浸润,他们对于人的尊严与使命、人的权利与责任、人的理想与品格、对生命的理解与敬畏等重大问题,多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明代大医龚廷贤严厉谴责那些因病人的贵贱贫富而不能平等相待的医生,指出“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其贫富而为我厚薄哉”。清代名医费伯雄提出:“我欲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反思医患关系,发人深省。通过文本与人本的解读,教师可挖掘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因素,引导医学生领悟其中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丰富其情感体悟,从而使学生以正面的态度面对今后工作中不可回避的病痛和死亡,而不是只用生物的眼光去审视病人的“病”,却忘了他们是鲜活的“人”。除了情感的陶冶,从文化传承角度看,中医典章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所记载的如对古代天文、地理、避讳、礼仪制度等的介绍,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集体记忆,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从文学角度看,中医典章的语言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文体语系,不仅孕大含深,而且气韵生动,多种美感纷呈,不乏孕育情致美、典雅美、辩证美、韵律美于其中。西医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典章,在陶冶情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古代文章的语言特色,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4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在古代个别教学的背景下,所谓了解学生就是了解某一个教育对像,其实质是针对个体的个性教育。但这种一一对应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却有不可操作性,因为现代教育的施教对像已从面对面单个的学生状态变成了以院校、专业、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状态。因材施教之“材”即教育对像可以分为个人和群体,故在规模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中,今日所因之“材”更具群体性特征,从教育需了解单个学生的出身、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转向了面对大规模的群体的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公众需求的现实层面,这是目前因材施教现代化改革的实质性变化。

(二)行为策略的改变

受教对像的群体化,导致了因材施教原则的践行策略的存在状态也会有相应变化,具体说来表现为:

1.师生定位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必须讨论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多被认为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独具慧眼先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再因势利导去授业解惑,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但在规模教育的教学舞台上,受教对像的多层次、群体化的复杂局面决定了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教师先了解受教群体大致的来源、基础、能力、兴趣的分布类型,再分类分层,进行分类施教。同时,即使在同一级层与类别受教群体内部,教师也面临着了解学生中差异的统计分布,不可能作到绝对的整体把握,故在这种复杂群体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只有把“交往”、“对话”、“互动”等因素列入课堂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动精神,所以现代教育的师生主体定位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实现创造性的教师主导,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这才是因材施教教学活动的新的内涵。

2.资源整合上在教学实践中

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不同知识类型的学生群体,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及使用何种相应的教学手段。在现代语境下,因材施教不仅意味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还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是与周围诸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流中才能实现的,所以现代的因材施教不再是传统的师生直接对话,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系统,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的整合,是在施教者分析受教群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作整体的改革。总之,是“指向学生个体的巨大变化、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化等所有与教育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

二、大语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理念上的认识是抽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如何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大学语文的因材施教?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明确不同专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性与目标定位,微观上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课程定位上

专业特色基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功能属性的多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并存,故欲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必须以厘清各类型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前提,去有所侧重,以此确定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区间。温儒敏先生于《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具体来说,如理工农医专业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突出其社会功能,故此类专业的大语课程应偏重其工具性,注重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具性、人文性并重,偏重大语中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艺术师范类则是人文性、审美性为主,重点应于大语课堂中去作人文精神与美感美德的培育。在夹缝中找到自身的坐标并准确定位,是各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定位准确后,才有相应的学分设置、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的区别,定位是风向标,定位不同,指向上才会凸显差异。

(二)教学内容上

多元组合因材施教的“因材”不仅应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和需要而且还应指凭借适当的课程资源,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必先保证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上既具专业特色又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1.创建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所谓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是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学校打破单一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便于不同兴趣、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门类组合。如可设置一门《大学语文》必修课程,下设《新闻写作》、《文学名著鉴赏》、《影视欣赏》、《演讲与口才》、《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等专项选修课及各种与专业结合的学科写作课程作为活动课程。这种多元组合的课程设置本质在于不同群体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完成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

2.开展专题式讲座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

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专题,开展文化文学专题的讲授模式。在文学史的脉络下,每个专题以经典篇目为主线,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开设诸如: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绘画、诗歌与艺术等不同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文学、史学、美学等多方面感受文学文化的魅力。

3.自筹自编体现专业特色的大语教材

同一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一定只依靠其一,只有单一的一种,而是可以尝试不同专业分别选用不同的大语教材。在编著过程中,尽量选取更多与专业背景、学生专业思维、专业兴趣紧密的篇目。如艺术类专业可以适当增加介绍艺术人生与艺术门类的作品、农林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反映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节选、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涉及科幼小说等……保证授课内容贴进专业、与专业有连接与切入点,学生当然会有兴趣。

(三)教学方式上

不变与万变教学方式应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谁来教,二是如何教,即教师与课堂教学方式。从大学语文教学体现专业差异来说,建议教师不变,教法万变。因材施教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最终还是靠教师来实施。由此,我主张同一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应相对固定,一个教师最好只固定教一个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这样便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积累与自己所教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更多精力去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课堂上更紧密地讲授与相关专业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从而拉紧专业学生与大语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不同专业授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因人而异。如理工科学生对文学艺术其情感体验、审美能力、想像力相对较弱,但善于推理、长于逻辑,故可以尝试“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等;艺术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较强,但思维不深入细致,故可以多采用“实践体验法”如“诵读法”、“视听法”、“讲故事法”等方式。总之,以不同之“材”的特点为出发点,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篇5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促使多媒体为探讨性教学锦上添花

对于学校教育全部学科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资源和多媒体为大学语文课程探讨性教学锦上添花。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大学语文教师注重和强调让大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上网搜寻所需的资料,并且会教授大学生如何制作动感十足、内容深刻的课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攀升,相当一部分大学设置了多媒体教室,顺利连接了宽带网,令人兴奋不已。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只要得知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语文课,就表现得很激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践表明,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扩宽大学生的视野,不断丰富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有利于大幅度提升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来说,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目前看来,绝大部分大学生只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感受和融入相应的情境,才能较好地了解语言文字,不断强化形象思维。正因为如此,只有采用相应的网络技术,将大学语文作品中的形象,灵活、生动地演示出来,才能让大学生对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更确切的说,为了对大学语文相关方面的文本空白进行较为全面的补充和完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状况,大幅度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促进探讨性教学的良性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应试教育给大学语文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资料显示,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少大学过于注重技能和知识评价的制约和影响。事实上,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评价有着一定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从基本上说,相当一部分大学和骨干教师忽略了探索大学生情意领域,往往强调尽可能多的灌输学科理论知识。更为明确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这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较为保守、落后、单一。从某种程度上说,为了推动大学语文课程的长远发展,建立良好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从目前看来,我们应该把过去绝大部分教师和大学生将考试成绩当成评价标准的单一手段,替换成全新的评价工具。值得肯定的是,将多种的手段与考试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大学语文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实践证明,采用观察法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之一。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观察到大学生的成绩取得进步,我们应该结合实践情况,仔细地观察记录表中不同时期的材料,在教师确认无误后,由大学生自己认真填写完毕。另外,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不容忽视。

篇6

二、对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挖掘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大学语文教学在道德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如何适应转型期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在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上进一步挖掘。

1.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对大学语文的这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功能已被广泛认同和关注。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大学语文就是要培养能自觉学习,有鉴赏能力,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物形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如屈原的宁可葬身鱼腹也不与人同流合污;杜甫身处困境却依然怀抱理想,忧国忧民;公叔段的贪得无厌;郑庄公的阴险狡诈等等,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世态人情,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了解、认识,激发学生们正确的感情倾向,提高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

2.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尤其是在许多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诸如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技能培养、资格认证等等,但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的实践能力锻炼更具有综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演讲、自学、辩论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对具体的篇目、人物、观点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评判,同时通过总结回答的方式锻炼学生具体明确、合情合理地表达思想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交流思想、。

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代社会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种创新意识需要潜移默化,也需要发掘。大学语文可以提供创造这样的平台来发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在《诗经氓》的教学中,让学生将原文改编成现代剧并课堂表演。对于这种方式,学生们显得积极踊跃,对于文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安排也是多种多样。同时,在成功表演的基础上,有学生提出“人人演话剧”的想法,让每个人通过体验话剧中的不同角色来感悟不同的人生境遇和人生命运。这种想法不管能否实现,都让人欣慰,因为这就是创新意识。学生能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方法,独立思考、创造,这本身就是创新思维所必需的。

4.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代大学校园里发生的恶性事件,许多是由学生心理问题所导致的。现在的90后大学生,生长于社会转型期面对升学、就业的各种竞争,人际关系的种种压力,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显得无所适从。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洋溢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也有作用。我们熟知的许多伟大人物,面对厄运,顽强不屈,司马迁被施宫刑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史记》的创作,并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还列举了许多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物:“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止他们,还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人,他们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他们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用他们的经历来启迪和鼓舞大学生坚强地面对各种困难。

5.引导大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学习,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大学生要历史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和现象。如曹操在政治上“奸雄”的形象并不影响其文学造诣,传统的“忠孝”观在现在看来确有其时代的局限性等等,这些都是在学学语文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辩证地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思考的能力。这“三个有利于”足以体现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辨能力引导功能。

篇7

(二)大学生言语技巧的提高是就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大学语文能够在帮助大学生掌握相应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够促使大学生言语技巧的提高。言语技巧主要是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其在言语表达上符合规范,并能够对言语表达进行修饰和提炼。这既能使大学生在表达上清晰合理,又有利于对方接受和倾听,使沟通达到良好效果。良好的言语表达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沟通方面。首先,在大学生就业初期需要进行面试,良好的言语表达技巧有利于大学生在紧张的面试过程中清晰得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能够让面试官看到其自身的才华和优点,从而获得就业机会。其次,良好的言语表达技巧能够使大学生在工作中与客户、同事和领导之间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这不仅有利于工作交流,也有利于其汇报工作情况,还能促进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合作。

(三)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提升其就业能力人文素养是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内在修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对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有影响,也对言行举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大学语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熏陶和影响,并逐渐形成较为优秀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对就业有着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人文素养能使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行为习惯,也能使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得体,且具有恰当的言行举止。同时,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大学生在工作中也会表现出认真工作,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建议。此外,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通过相应的行为直观地展现出来,这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缩影。

二、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方面的作用

为了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就业中获得优势,大学语文必须发挥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实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的办法主要有:

(一)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中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其他课程方面的学习能力,对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在就业中获得相应的优势。高等院校的管理层应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和教学作用,并不断推进其在教学中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应正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首先,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不断巩固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大学语文教学应提高大学生的表达技巧。大学生也要利用相应的课堂学习和其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此外,大学生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掌握写作技巧,并通过模仿和训练逐渐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其综合素质的有效体现。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大学语文教学应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素材,并使其形成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掌握阅读信息,还能使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其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大学生应运用阅读技巧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领域和阅读量,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实践运用能力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能够学习到相应的技巧和知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和锻炼。首先,高等院校或学生社团可以通过组织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其中锻炼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大学生可以参加相应的校园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和调查,通过查阅和写作相应的报告和总结,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还能够提高大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篇8

2.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尤其是在许多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诸如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技能培养、资格认证等等,但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的实践能力锻炼更具有综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演讲、自学、辩论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对具体的篇目、人物、观点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评判,同时通过总结回答的方式锻炼学生具体明确、合情合理地表达思想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交流思想、。

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代社会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种创新意识需要潜移默化,也需要发掘。大学语文可以提供创造这样的平台来发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在《诗经氓》的教学中,让学生将原文改编成现代剧并课堂表演。对于这种方式,学生们显得积极踊跃,对于文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安排也是多种多样。同时,在成功表演的基础上,有学生提出“人人演话剧”的想法,让每个人通过体验话剧中的不同角色来感悟不同的人生境遇和人生命运。这种想法不管能否实现,都让人欣慰,因为这就是创新意识。学生能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方法,独立思考、创造,这本身就是创新思维所必需的。

4.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代大学校园里发生的恶性事件,许多是由学生心理问题所导致的。现在的90后大学生,生长于社会转型期面对升学、就业的各种竞争,人际关系的种种压力,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显得无所适从。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洋溢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也有作用。我们熟知的许多伟大人物,面对厄运,顽强不屈,司马迁被施宫刑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史记》的创作,并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还列举了许多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物:“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止他们,还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人,他们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他们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用他们的经历来启迪和鼓舞大学生坚强地面对各种困难。

篇9

从2007年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到现在,仍有许多现实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首先,从教学课程设置上看,由于教学定位的模糊不清、教学课程的不断压缩以及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不断弱化等诸多因素,大学语文课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次,从教师队伍上看,大学语文师资队伍极度不稳定,基础教研室专职教师比例总体较低,导致语文课程发展潜力不足,而这一点在理工类院校中尤为明显。第三,从学生学习角度上看,同样作为文科性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时间普遍更长,教学地位也更受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大学在校生而言,迫于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将时间花在英语学习当中,忽视了母语的学习,导致文字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下降。当然,造成现行大学语文课程当中种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究其本质仍然在于高校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认为语文课程所占据的几个有限学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事实上,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与理念中对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强调,而未能充分领会语文课程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安身立命之学”的终极教学目标。然而按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2人文关怀视野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三个方向

2.1“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而在语文课堂中则体现为在对文学知识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鉴赏、解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兴趣,一本体例编排合理,理论与创新相结合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各大高校选取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繁多,且大多是按照文学发展的顺序将各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做一个筛选,然后汇编在一起,或者是根据主题或者题材进行分类,不仅和高中的课本没有太大的差异性,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以及课程体系安排,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尝试以文学史和代表作家双线为脉络的教材编排体系,进而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呈现古今中外文学史的全貌,系统化学生的文学认知,为进一步解释文学的人文性奠定基石。教师在专题教学时也应把握好难易程度,不应铺陈太多专业性内容,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能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则能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接受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同于初次接触语文的中小学生,经历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对文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以及基本文化常识,具形成了一定的“接受心理”。与此同时,刚进校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中思维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阶段,并且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背景经验不尽相同,因此对文学作品与思想的体会与理解不同。

针对学生已有的文学认知结构,教师就不应当将大学语文课变成思想品德课程那样,通过单一的说教方式以及树立道德榜样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事实上,人文关怀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的是对人性中真实面的强烈的精神关照,所以教师应当从一个语文知识灌输者转变为文学世界的导游,在带领学生领悟文学的同时将大学语文作为交流传统的场所,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阐释自己的理解。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发言与辩论。比如在讲解项羽这一人物时,教师可以先总体疏通文本,然后着重于激发学生从社会、心理、伦理角度反思促成项羽悲剧性格的原因,并探讨“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愿意和项羽这样的人做朋友?”,进而增进对现代人交友观的剖析。又比如,在探讨安娜•卡列尼娜的死时,教师可以在同时代背景以及小说人物对话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将当时俄国社会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婚姻爱情观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2“情”提倡感悟性教学,引导大学生从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中获得人生启迪。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不仅仅具有理性认知,还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意味着具有较高的智商以及专业知识,还意味着具有较高的情商以及健全的人格。这一点是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当中的人文性目标相一致的,因为文学本身就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与情感的抒发与升华,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价值。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为了学分与课时而流于形式的语文课堂片面强调了文学知识的工具性,将学生看做知识灌输的容器,无法真正激起学生的共鸣,也就无法发扬人文知识的精神和审美价值。因此,教师自身应当做到用心感悟文章,然后再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与体验,对学生形成一种文学感染力。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也应当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声情并茂的展示,比如播放《霸王别姬》、《傲慢与偏见》等优秀电影片段,增强文学材料的可观、可感性。大学语文教材是各时期文学作品的精华所在,无论是从《诗经》到唐诗宋词,还是从现当代文学到外国文学,都体现着人本主义精神与生命意识。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中教师不必拘泥于文字的字面解释,而应该通过恰当的情感运用加深学生印象。但是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感性层面,还应当带领学生深入问题本质,最终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意志情怀。

2.3“行”大学语文课堂也应勇于尝试实践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文学是指在适当的情况下,能够把学生的高校语文教学与他们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的文学社团,展开诸如诗文朗诵比赛、演讲辩论比赛,甚至尝试自己构思与创作小说等等实践教学活动来锻炼与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输出与表达能力,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文化遗迹和自然人文景观,让大学生在亲近自然与感受自然的同时,深化语文课程学习的理解。

篇10

二、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上好一堂课,不仅仅体现在教师讲了什么,更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没有听,或者多数学生不愿意听,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用心投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大学语文课堂活起来,真正变成大学生喜欢的课堂。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每一堂课内容的不同,可以利用多媒体影音效果丰富大学生的学习趣味;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形式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运用主题研究型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活用小组比赛的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意识等。例如有位大学语文教师在讲范曾《梵高的坟茔》这堂课时,就采用了主题研究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前收集关于梵高的生平、作品等相关资料,对梵高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学习范曾《梵高的坟茔》这堂课时,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少学生都能对天才的悲剧命运作出积极的思考和回应,课堂效果大大提高,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对于诗歌体裁的选文,大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真正从诗歌的本质出发,巧妙运用多媒体影音效果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艺术的陶冶。

三、课堂评价要公平公正

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认为,大学语文课对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帮助,只要考试时能够及格,修到学分即可。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甚至逃课,等到考前临时抱佛脚,短时快速背下整个学期的知识点,考试后马上忘记等不良现象。这样的学习方式功利性太强,学生虽然拿到了学分,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作用。让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丰富知识储备,还需加大平时成绩的占分比重。在平时成绩比重加大的同时,还须使平时成绩有效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大学语文课堂中公平公正地去评价学生。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课堂往往是大班授课,教师要想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细致入微地评价几乎不可能。大学语文教师应在第一堂课时就明确课程考核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笔者认为较好的方法是按照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中报告等几部分将学生划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若干等级,在日常上课中严格按照指定的等级制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打分。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减少或杜绝无故旷课现象,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由最初的为学分强制性学习逐渐转变为求知识趣味性学习。

篇11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语文教学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感情。”爱国主义一词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就产生了。《战国策•西周策》有“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的判断,《汉纪》也有“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的记载。每一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所产生的文学中,爱国主义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诗经•秦风•岂曰无衣》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现的是国家面临强敌压境、外族入侵时,全国人民昂扬的斗志和共同抵御外侮的团结战斗精神;《民劳》《十月之交》《正月》等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诗经》之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爱国主义作品更是难以胜数。屈原、曹操、杜甫、岑参、范仲淹、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以他们的爱国主义作品感染着后人。后,外邦的入侵激起中国各族人民的反抗,这使得爱国主义作品呈现出崭新的内容。今天世界形势纷繁复杂,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必须树立坚定地爱国主义信念。2013年10月21日,在《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恳切希望留学生“坚守爱国主义精神”,他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不论留学人员身在何处,都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出国后,面对国外的种种诱惑和种种复杂环境,怎样保持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科学无国界,人是有祖国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的重任。

篇12

大学语文教学为学生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服务,其次需要大学语文教师走进专业课堂,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岗位所需要的语文基本能力。走进专业课堂和专业老师交流,我们获悉: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声情并茂地朗读的能力、归纳概括主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是艺术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欠缺又急需训练提高的能力。因此,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紧扣艺术生欠缺的这些能力来设计,如:利用诗词教学训练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的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训练学生归纳概括主题的能力,利用课堂辩论、3分钟说话等形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利用“故事续编”和“文体改编”等训练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此,大学语文课成了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有效补给站,自身的特性更加突显。

二、革新教材,注重母语教育和应用能力训练。

要开好高职艺术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一本适合艺术职业教育特点的合理实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基础。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名目繁多,但真正适用于高职艺术教育的教材却很少。为此我们新编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部统编高职艺术教育类的教材《大学语文》。结合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材在内容建构框架的设计上,努力突破以往大学语文教材简单停留于文学美文欣赏和讲读的模式特点,力主体现实用特色,注重母语教育和应用能力训练的结合。教材分文本阅读与职场写作训练两部分。文本阅读依文体分为六个单元:“轴心时代文化源流”、“意象世界诗意人生”、“形神兼备思辨生命”、“描摹世情洞察岁月”、“洞达世态演绎人生”、“谈艺论道艺苑品茗”。职场写作训练以和艺术生关联的“毕业”、“求职”、“艺术活动”三个环节中所需的应用和实用文本的写作为主。阅读部分的选文注重人文内涵与学生的精神成长相结合,注重经典性与当代性相结合,注重语文素养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训练部分则把文本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结合,既有思考讨论题又有实践训练题目,深化学生对作品内涵和特色的理解,训练其不同情境下的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教材既有利于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空间,又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职业素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改革教学模式,实施能力培养,化讲为导,促学为练。

高职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主题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必须打破,还课堂于学生。而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则需要教师依据学情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课程项目训练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学习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载体。教师根据能力训练目标,设计一个个专题项目任务供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比如:“歌唱语文”———讲到诗歌,配以“用现成的曲子演唱诗词”的专题项目训练,讲到《黛玉葬花》,让学生学唱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插曲,既贴近了学生专业,又让学生掌握了诗词。“画说语文”———“为课文画插图并说明创作构思”“,贴近美术学生专业,既让美术专业学生得到一次专业创作实践锻炼,同时又是一次很好的专业介绍训练;”拍练语文“———以“‘身边的美丽’‘正能量’为主题选题拍照片并配以美丽的文字介绍”这一项目训练,意在培养学生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种善于传播美和正能量的思想,使得“正能量”在学生中传递。同时文字的写作又恰到好处地训练了学生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受到学生的喜爱。“舞动语文“———将“诗词改编成舞蹈”进行课堂展示,深得舞蹈专业同学的喜爱,学生把专业课所学带进了文化课堂,改变了以往文化课略显沉闷的单调气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和专业课的联系如此密切,从而改变了他们对文化课的偏见。“吟诵语文“———“举办全班诗文朗诵会”,要求学生写出主持词、请柬、海报等,把职场写作的内容落实到学生的项目训练实践中。抽到此项目的一组同学,分工合作,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锻炼,取得了大家公认的好评。如此等等……

专题项目训练一般由学生课下分组完成,课上展示。为了配合学生专题项目训练任务的完成,教师授课时把选文教学均视为一个要完成的项目任务,精讲篇目中,较深的内容教师通过补充材料和背景知识,加以点拨引导,相对浅显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加以归纳概括。教师的讲解侧重示范性、引导性,注意从方法上对学生示范引领,化讲为导。学生在完成训练任务过程中,教师一直从旁做助手。学生遇到的问题时,教师再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经意间,师生的角色在转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提高。任务伊始,很多学生不会制作幻灯片、不会写教案、不敢在众人前讲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他们学会了该学的知识,锻练了需要的能力,大学语文的课堂角色定位在变化,改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改传统的教师一人上讲台为多人上讲台,将个人单独教学与多人共同教学有机结合,教学方式从过去的知识单向灌输转向多途径的人文教育和能力训练。

四、改革评价方法,引入多方评价,全面动态评定学生成绩。

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是促使大学语文突显母语教育的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和应用性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课程考核一改过去一考定成败的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考试性质第一学期为考试,第二学期为考查。考试课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考核(70%)和终结性考核(30%)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则包括了:①课堂纪律、学习态度情况(10%);②讨论发言、个人书面作业(含课堂笔记)(20%);③小组项目作业(40%)。终结性考核成绩则是期末由学院统一命题笔试。考查课成绩的评定也由过去学生交一份作业,教师给一个分数即可,转变为考查内容更灵活多样,如学生日常出勤、课上讨论发言、课堂笔记、小组项目训练等项成绩都在考察之列。成绩评定更注重学习过程中每项活动的评价累积,考查方式注重多角度多层面,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比如在考核学生项目训练任务完成情况时,由部分学生和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共同评分。评分老师有时还可以是其他学科教师甚至是专业教师。这样,学生更注重评价结果,因此平时学习主动性也更强了。同时,每次评定成绩后,还要请打分同学和老师来个现场点评。如果哪位同学成绩不理想,能够恰如其分发表点评意见,还可以得到加分。学生的积极性又一次得到调动,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得到一次锻炼提升,何妨不能还课堂与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更科学更合理也更公正透明,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所以每到考核考查时,学生都是最活跃的,老师都是最欣慰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