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范文

时间:2022-10-12 04:37: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1

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2.对诗歌意象(“酒”)的理解;正确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 “更”“尽”把握诗人的心境。

一、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课前板书古诗,“■”字暂不写)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送别诗?

(生背诵《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有时候,离别是一种“千帆皆不是,唯有孟浩然”的无限惆怅,有时候又是一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洒脱不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送别诗,看看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感情。都说题目是诗的眼睛,谁愿意试着谈谈?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元二是一个人的名字,安西是地名,使是去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送元二去安西,所以这样读。

师:看来,你是根据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读出停顿和节奏。真好!“使”就是出使,那么,谁送元二呢?

生:王维。

师:你对王维有哪些了解?(生沉默)

师:这样吧,老师这里有关于王维的简介,给你30秒的时间,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记下来,出示灯片(生记忆)。

生1:王维是唐朝的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

生2:王维最擅长山水诗,苏轼评价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生3:王维还精通音乐。

师:真好,把大家说的合在一起就比较全面了,我们再对照灯片一起回顾一遍。(生齐读简介)

二、学习全诗,理解诗意

师:知道了题目的意思,对诗人也有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准确无误地读读这首诗呢?对照黑板试试看。

生:老师,漏了一个字。

师:(故作惊讶)是吗?漏了什么字?

生:“■”。

师:哦,“■”字怎么写?

生:左边“氵”,右边的上面是个“口”字,下面是个“巴”字

师:跟我一起写,“■”是什么意思呢?

生:“湿润”。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注释里有。

师:很会利用资源,对照课文注释理解是个好方法,“■”字要写正确,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很简单,怎样写美观呢?

生:右边写的时候上窄下宽。

师:很好,按照她说的工工整整地把“■”字写两遍,注意你的姿势。(生练写)

师:现在自由去读读吧。(生练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试试?

生1:(读诗)(舍读成shě,“无故人”读成“无敌人”,“朝”读成cháo)

生2:是“zhāo”,不是“cháo”。

师:你为什么读“zhāo”。

生:早晨的意思就读“zhāo”。

生:是故人,不是敌人。

师: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老朋友。

师:是呀,老朋友怎么就变成敌人了呢?还有舍字,你仔细看它的造型,像什么?

生:房子。

师:是呀,客舍,就是旅馆,在这里读“shè”,我们再来试试看。(生齐读)

师:很好,字正腔圆。可是,古诗和音乐一样,是有节奏和韵律的,比如老师会这样读(范读第一句和第二句),你们能试着读一读吗?(生读,师用/划出停顿)

师:一开始就能读出字的节奏,其实,凭的就是你的语感,这是一种能力。同学们很不错,那老师要让你们挑战更高难度的。请看大屏幕,你能对照下面的注释想想古诗里包含着什么意思吗?(生思考,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思考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王维劝元二再喝一杯酒,因为西出阳关后就没有我这样的老朋友了。

师:你敏锐地抓住了“更”字,更就是“再”的意思。你看,抓住了最关键的词去理解,整句诗也就不难理解了。

生2:我知道了渭城的早晨下了一场雨。

师:一场什么雨?倾盆大雨吗?

生2:是很小很小的雨。

师:蒙蒙细雨。语文课上,咱们的语言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我们试着说有语文味的话好吗?

生:因为湿润了灰尘。

师:一个“■”字告诉了你是蒙蒙细雨。

生:我还知道了,柳树经过雨的冲洗显得更加绿了。

师:那你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渭城早晨的小雨湿润了灰尘,客舍旁边的柳树经过雨的滋润更加鲜艳,劝你再喝了这杯酒吧,西出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了。

师:真好!每个关键的、难理解的词都说得很准确,古诗的意思自然很明了,是呀,出了阳关去哪里啊?

生:安西。

师:你去过安西吗?

生:没有。

师:(出示地图),请看大屏幕,安西就在今天的新疆附近,安西都护府就是当时唐朝在这里设立的最高军事机构,而长安,是当时唐朝的京城,王维和元二都住在这里。猜猜看,从长安到安西,在唐朝骑千里马去要多长时间?

生1:一两天。

师:呵呵,是坐飞机吗?还是高铁?

生2:一个星期。

师:远远不够。

生3:两个月?

生4:八个月。

师:差不多,至少半年。去这么遥远的地方,作为好友,王维当然要去送了,于是往西走,有一座城叫——?

生:渭城。

师:所以这首诗也叫《渭城曲》。分别前的晚上,两个朋友在附近的小旅馆住下,通宵达旦地喝酒聊天,所以第二天早晨,他们才会看到这样美的景色,(板书“景”)读——

生: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送到渭城,元二就孤身上路了,继续往西走,走到阳关(图片)。阳关在当时一直都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出了阳关,就离开自己的故乡,诗中这样说——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那这样一首送别诗的题目该怎样读,这首诗又该怎样读呢?还能那么高亢、快乐地读吗?(生有感情地读题)

师:我听出了淡淡的哀愁。这首诗又该怎样读呢?(生有感情地读诗)

三、想象画面,升华情感

师:我们刚才知道了,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诗如好茶,需要你细细地品,慢慢地悟(板书:品悟)。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句和第二句,其他同学边读边想象画面。(生读一二句)

师:你出色的朗读,让我的脑海里有画面了,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1:我看到了蒙蒙细雨,客舍旁边的柳树翠滴。

师:《诗经》中有一句话是“杨柳依依”,一说到“依依”我们便会想到哪个词?

生:依依不舍。

师:那古人送别时折柳表达什么感情呢?

生:依依不舍的感情。

师:蒙蒙细雨,瓦楞青青的客舍,翠滴的柳色,这样一幅画的主色调是什么?

生:绿色。

师: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生:清新,美丽。

师: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去。(生读第一、二句)

师:美得清新,美得令人陶醉。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早晨,好朋友要分别了。蒙蒙细雨、杨柳依依更加勾起诗人心中的离情别意。现在,你的感受也许更深了,一起来读读。(生读第一、二句)

师:如今,好友要走了,王维设宴为好友送行,宴席上,诗人不知道好友西出阳关何日能再见,于是举起酒杯对好友说——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当时阳关以西那么遥远,你能想象那是个什么地方吗?

生1:沙漠。

生2:荒无人烟。

师:你看,这不是越说越有语文味了吗?唐代诗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出示幻灯片,生读):“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达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你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生1:马的四只脚都被石头划破了。

师:坚硬的马蹄尚且流血,何况是人呐!

生1:我知道了从早到晚风不停。

师:你深刻地理解了“终朝”的意思。

师:这就是元二一路所经之处,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1:这是一条危险的路。

生2:这是一条生死难料的路。

生3:这是一条死亡之路。

师:所以,临别时,王维对元二说——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西出阳关只是见不到老朋友我了吗?

生1:还见不到家里的老母亲。

生2:见不到儿时的玩伴。

师:听不到什么?

生1:听不到亲切的家乡话。

生2:听不到母亲的唠叨、儿女的欢笑声。

师:尝不到什么?

生1:尝不到美味的酒。

生2:尝不到家乡的特产。

师:所有的一切都浓缩在一个“无”字中,那西出阳关后有的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幻灯显示)

师:渭城蒙蒙细雨,杨柳依依。安西却——

生1:干旱。

师:你发现了吗?老师前面是四字词语哦,为了读起来更上口,你应该说——

生2:寸草不生。

师:渭城温暖如春,生机勃勃,而安西却——

生1:车水马龙。

师:你知道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吗?

生1:就是车很多,马很多。

师:是呀,你理解得很正确,可是,刚才不是说“荒无人烟”吗?怎么又成“车水马龙”了呢?

生1:那里打仗会有很多人很多车,会死很多人。

师:哦,我明白了,那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表达要准确哦,否则,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生2:死气沉沉。

师:渭城有可以一起饮酒作诗的朋友,而安西却——

生1:一无所有。

生2:生死未卜。

师:是呀,形单影只,孤身一人,举目无亲。夕阳西下,只有元二和那匹孤独的骆驼,这一去,不知何日是归期。此刻,王维,你想对元二说什么?

生1:元二,再见。

生2:元二,你放心去吧,家里我会替你照顾好。

师:那样一条危险重重的路,那样一条生死未卜的路呀!还会说什么呢?

生3:元二,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生4:元二,那边天气不好,你要多穿衣服保暖呀!

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啊?

生1:这是一杯离别的酒。

生2:这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3:这是一杯兄弟情深的酒。

生4:这是一杯回忆的酒。

师:这是一杯盛满了诗人真挚情谊的酒,这是一杯饱含深深祝福的酒,这样的酒喝了多少杯?

生:无数杯。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更”字。

师:是怎么喝?

生:大口大口地喝,有个“尽”字。

师:这样一杯一杯地一饮而尽,他们不会醉吗?

生1:他们借酒消愁。

生2:酒不醉人人自醉。

师:醉了才好啊!醉了时间才能停下来!女生,让我们怀着复杂的感情劝元二一杯——

女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难复还。男生,用你们的朗读表达此刻的心情。

男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多少往昔追忆,多少离愁别绪,多少殷殷嘱咐,都在这一杯杯浓浓的酒中。这哪是酒啊,这分明是——

生:浓浓的情(师板书:“情”)。

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再喝一杯,元二就该启程了,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生齐读)

篇2

选定了教学内容,我开始认真研读文本、教学参考书、《唐诗鉴赏辞典》中关于这首诗的赏析。反复斟酌之后,依照教参提示的古诗教学“五步法” 确定教学方案。教学步骤为“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我在本班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备课组教师听课后,提出几点看法:1. 课堂成舞台。老师表演,学生观看。2. 朗读无味。指导学生用“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规则朗读诗文耗时12分钟,朗读方法过于单一致使学生越读越疲沓。3. 情浮表面。“悟诗情”这一教学环节,模拟诗人间的碰杯饮酒,反复读三、四句诗,惹得学生阵阵哄笑,真情在嬉笑中滑过。4. 教学总评。课堂表面书声琅琅、热热闹闹,实则是学生既读不懂诗意,更无法想象诗境。朋友间的真挚情感在嬉笑、伪诵读中如雨点般飘过。

为什么上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呢?认真反思教学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自恃自己有较强的朗读能力,过多展示自我。2. 模仿戴建荣老师的朗读,起了东施效颦的作用。3. 没有真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以致出现了情浮在表面的现象。

二、反复试教山重水复疑无路

“让学生成为教师的配角”这是公开教学很容易犯的错误。展示教师个人才识固然重要,但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这是我首先要改变的教学行为。针对首次试教出现的问题。我重新设计教学方法:解诗题――读诗文――想诗境――品真情。设定好方案换班再次试教。教师们听后认为文本的解读相对比第一次教学设计更有厚度,但是在“想诗境”环节中我把 “看注释,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这个问题抛出后,大多数学生们低头看着书本,以沉默的方式拒绝回答。偶有回答的同学不是哼哼哈哈,就是照读从课外书上得来的答案。 “临别时的满杯真情”,学生更多的是单一地理解为 “依依不舍的悲壮之情” 。问题出在哪儿?我把目光投向孩子们,俯下身寻找答案。“注释太少,很难理解诗句的意思。”孩子们一语道破。根据老师和同学们的反馈,我第三次修订教学方案。这次的教学宗旨是:改变前两次定教为学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质疑、探究、合作学习读懂诗文。再次换班试教。因为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很是陌生,学生几乎不提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只好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地启发学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晕。接二连三的失败,我的教学进入“死胡同”。失败的原因何在?在不断地反思中我明白了:我仅仅是从复制“教参建议的教学思路”到“拓展教参建议的教学思路” 。我的教学设计不过是制作了一个个装饰美丽的箩筐,然后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往筐里跳。

三、专家引导 柳暗花明又一村

讲学活动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教研室教师来听试教。听完后,他们提出了四点改进意见。1. 诵读感知诗文。一分钟读准诗文,一分钟读好节奏,一分钟背诵古诗,将耗时较多的“平长仄短”的指导朗读改为老师示范吟诵。2. 朗读与理解交错并行,读中悟、悟中思、思中写。3. 美景、美酒、美情放入时代大背景中方能“知人论世”。4. 渗透表达方法。专家们的一席话,我如醍醐灌顶。“境由心造,情由心生。”我终于在表达方法上找到教学的突破口。重新修正教学思路:审题入文――诵读感知――赏景品柳――饮酒别离――拓展延伸。

【审题入文】

1. 引导学生理解“使”的注释、了解课题中的人物、地名,进而领悟课题意思。

2. 圈一圈古诗中表示地点的词语。

3. 课件演示《唐朝疆域图》,理解“长安、渭城、客舍、阳关、安西”地理上的位置关系。

【诵读感知】

1. 一分钟时间读准古诗,比谁读得最多遍。

2. 学习 “舍”。

3. 一分钟时间诵读古诗,比谁诵读得最有韵味。

4. 一分钟时间背古诗,比谁背得最快。

5. 老师配乐范读。

【看图读柳】

1. 圈一圈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2. 指导观察由“朝雨 轻尘 客舍 柳色”组成的图画。引导学生联想关于写“柳”的诗句。

3. 指导朗读。

4. 品 “柳”。(引用《诗经》“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 唐朝“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加以品味。)

【劝酒辞别】

1. 哪些词表达了王维和元二真挚的感情。

2. 交流汇报。理解“君、更尽、故人”的含义。

3. 走进时代背景、王维的人生历程,再现《唐朝疆域图》,深入领悟“酒”中情。

【情满琼浆】

1. 写话表达:元二即将扬鞭而去,他们会说什么呢?

2. 课件出示:阳关城遗址(配乐朗读)。

3. 揭示写法。“乐景衬哀情”――用美丽的景色反衬欢聚的难舍和分离的悲伤。再读《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拓展延伸】

1. 说一说送别诗中的千古名句。

2. 出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谈一谈读这两首诗的感受。

篇3

多媒体技术的软件需要一定的操作性,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能够为指导教师提供便捷的教学方式。在中国古诗文的了解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文往往是寓情于景的,诗歌的语言偏向意味深远之层次,许多语言无法通过现代白话文直观的翻译过来,或许翻译过来的白话文译文也无法达到诗文本身的艺术感。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就可以通过电脑的投影向学生展示其诗文内容。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古文来说,多媒体教学能够以动画的形式将故事完整的叙述出来,使学生更便于理解。如《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其中论题涉及到了一些物理常识,那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就能够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产生对应的思考,防止课堂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等问题的出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良好手段。

(二)结合想象与感悟诗情画意

上段文字讲述了一些诗歌的学习过程中,部分优美的格律语言无法被现代白话文直译的缺憾。那么也就间接的导致了学生不能对诗文的思想情怀感同身受,如《登幽州台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歌,显然是当代小学生无法通感的,对于《宿建德江》、《滁州西涧》等意象描写较强的诗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更生动的展现意象的状态。指导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的构建,将相关意象依次罗列在图画内,并结合相关诗句,有层次的、有远近距离的、有前后顺序的在图画中映像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的体会到诗文描写的美妙,从而提高对诗文的自我鉴赏能力,也是对古文理解能力的一种提升办法。学习古诗文,感悟诗情与画意是关键,了解诗文的景象代表着怎样的感情,更是学习诗文的主要鉴赏内容,所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便是来源于此。

(三)增大容量与提升课堂效率

在备课方面来讲,多媒体教学能够扩大课堂知识的储备量,同时对于课外拓展部分也能做到“随想随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基本按照教案的框架进行诗文讲解,但古诗文之间的关联性较高,往往思路跳跃与教案未必能达到高度一致,在涉及到备课范围以外的知识,指导教师很难进行准确的指导。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实现跟随课堂教学的思维跳动,进行针对性的知识串讲。例如在学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指导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学习过的李白的相关作品和孟浩然的相关作品,并可以通过多媒体拓展,对相关背景予以大致讲解,让学生了解“大诗人李白为什么会写下这一名篇”,或是“李白的两首送别诗《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哪些区别”,这都是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的拓展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深度赏析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效率方面,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并且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节省了课堂中的无用时间,为课堂效率的提升做出计划性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导学生走入诗文中的绮丽视界

多媒体能够通过对相关意象的图象构建,让学生对“诗情景色”通感,同时也能通过PPT教学使课程与知识点串联性更强。指导教师可以通过PPT教学,将学生代入诗文中的绮丽视界。如在《题西林壁》的学习中,对于“横看成岭”与“侧成峰”的不同视角下形成的不同视觉,通过传统的语言叙述很难使学生深刻的认知其中含义,这时指导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或JPG图像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通过参照,了解这一诗句的真实含义。或者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多维虚拟模型软件,能够使教师在解释这句诗文含义时,将虚拟模型自由拖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角度看见的“山脉”,的确可以出现“岭”与“峰”两种形态。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就是正确的通过科技手段引导学生通感诗文中的独特视角,并了解诗文的绮丽视界。

(二)运用多媒体拓展了解诗人背景

篇4

在这里,主要针对贫困农村地区的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和误区,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通过一个一线老师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摸索出一个适合自身教学实际的路子,期望能为今后其他与我有相同困惑的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明晰方向。

《说文》三上《言部》这样解释“诗”:

诗,志也。从“言”,“寺”声。

这也就是说,诗是言志的,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第197-198页中说到:“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这给笔者一个启发,我们教师是否可以从诗的特点出发,来找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

要想在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出效果,首先就是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作为引路人,作为教学策略的具体实践者,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和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也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和学生更好的交流,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撞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1.提高人格力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教师是学校里最主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校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应时时刻刻以自身的素养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人格力量,有深刻的思想和广阔的胸襟,才能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与诗人的思想情感相互沟通,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感化,使得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的同时,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之中,让学生学会用诗人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诗人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以诗意的心态去参与生活,并学着用诗的语言来表现生活。2.转变旧有的观念。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转变旧有观念让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去探索问题学习知识。在古典诗词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扩大阅读量,使学生主动地进入作品,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加深对作品的内涵理解。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带领学生实现与古典诗词的对话,让学生成为诗歌鉴赏的主体。3.不断学习诗歌,加强诗歌的阅读和积累量。教师要注重自身鉴赏能力的提高,丰富诗歌理论必备知识,这样就能够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表现自己的文化素养,吸引学生。

篇5

教学目标:了解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通过对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去解读本词。

教学时数1课时。

二 教学过程

1.导入情境,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和探索欲望

导语:大家还记得《孔子世家》中孔夫子从师襄子学乐的经历吗?我们是看着孔子从“习其乐”,到“习其数”,再到“得其意”,最后神奇地“得其为人”。孔子能从对一首乐曲的学习中推想一个人,那么我想我们也一样能。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去品读一首词,走进一个人。

(出示幻灯片:品读一首词,走进一个人)

导师:我们要读的词就在各位同学手上(《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而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现在就站在词中,等着我们去靠近。

(出示幻灯片:念奴娇词全文)

2.朗读研习——初步感受抒情的主人公形象

师:当然现在的“他”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们甚至连他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自由地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想。(学生自由朗诵、思考)

(出示幻灯片:走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名回答)

可能的回答:

系马——古代女子出行一般都是车或轿,骑马的较少。

镜里花难折—— 一般会把女子喻为花,男子较少。

帘底纤纤月——纤纤月本指女子裹过的如新月一样的秀足,这里代指美女。

师:目前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这位主人公极有可能是位男子。那么他的身份又是什么呢?从词中你能把握到吗?(同时推出幻灯中的“他”字)

明确:他乡之客。“刬地东风欺客梦”一句可以推出。(板书:人——他乡之客)

3.合作探讨——了解“他”的过去和现在

师:现在的他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能简单描述一下吗?

明确:华发丛生,倍显沧桑。

师:所以对方才有怎样的反应?

明确:惊讶。

师:为何惊讶?

明确:一定是这个形象的变化太出乎意料了。怎么会这样呢,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板书:事)

(出示幻灯片:他曾经历过什么,现在又可能经历了什么?)

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齐读一下这首词。

明确:从“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中可以读出,主人公在这个地方曾经与一位女子有过一场离别。

师:没错。一个“别”字道出了他过去的一段往事。不过即便没有“别”字,我们也能推断出这是一个离别场面,因为里面有我们特别熟悉的寓示离别的物象——曲岸、垂杨。(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离别?这场离别发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指名回答)

明确:曲曲折折的河岸边,随风拂动的杨柳树旁。

师:两个人就这样把酒话别。这株垂杨,能系住马儿,但是却系不住时间,也挡不了离别。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两个离别的人儿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想象一下。(指名回答)

师:或许会像《雨霖铃》中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许是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离别,频频劝饮。

总结过渡:这就是他的曾经,那么现在呢,又可能经历了什么?

(出示幻灯片:他现在可能经历了什么?)

师:他现在在哪里?

明确:在“此地”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明确:从“此地曾轻别”“旧游飞燕能说”“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都可以看出主人公此番是——故地重游。

师:既是故地重游,不免要去会会故人,但是他见到了吗?

明确:没有。

师:这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一枕云屏寒怯”“楼空人去”。

师:这份寒怯之意更多地来自未能与故人重见的孤独寂寥吧,如今只能面对空楼,独自在黑夜中咀嚼那份凄凉。

(板书:故地重游而不得见)

总结过渡:未能在老地方见到故人,按照常理,我们可能会去干什么?(生自由回答)

明确:打听。

师:他打听了吗?你从哪里能推出来?

明确:从“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一句可以推出。他一定是在街头经过了无比焦急的探寻,可结果呢?(生自由回答)

明确:仍不得见。

(板书:追寻而不得见)

师:这一次探寻,希望与失望交替而来,而最终归于绝望。你能想象出他当时的状态吗?他的形象,他的动作,甚至他的心理?(可以自由讨论,指名回答)

总结过渡:经过了他人无数次“见过”和无数次“不知道”后,他独立街头,无比怅惘,这次重游不见,下次想见则更不知在何年了,这种恨意,重重叠叠地涌上心头,如何才能解,如何才能解啊?(生自由回答)

明确:一个字:见!

师:那就见吧。可这见目前却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了。这又更加重了主人公心中的恨意。见面了又怎样呢?用词中的一句话怎么说?

明确:“镜里花难折”。

(板书:设想见面仍是难得)

师:为何“难折”呢?站在他的角度,我们能给出多少理由呢?

明确:或许是那个女子已“身不由己”——烟花女子或许是时过境迁,两人已难如从前那样心意相通;或许是“近来多少华发”,相对于对方的明艳依旧,不免感叹。

总结过渡:其实谁都不能料到真正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词中这些无非都是主人公自己的设想,无非是通过这种设想表达自己的感叹罢了。

(回顾之前板书后板书:空念其人)

4.体味情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

师:对他来说,这真可谓是“百感交集”,这百感在词中却有一个很概括的表述——恨。这是一种怎样的恨呢?如春江,如云山,如此之多,如此之深,又是如此之绵长。具体说来,他恨的内容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读一下这首词。

(指名朗读——男生 配乐朗读)

(出示幻灯片:走进他——看看他的内心正在经受着什么)

明确:感时,思人,伤己。

师:到此,这个“他”,我们基本上也已经画完了,“他”究竟是谁塑造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幻灯片:辛弃疾及写作背景)

师:抒情主人公本就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情感的,看完了这个小背景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三种情感,你还能读出什么呢?作者在此仅仅是想表达思人?这个“感时”的“时”仅仅是外界时令么?伤己仅仅是感叹年华老去么?

明确:这个“时”,更有时局、时事、时运之意,伤己除了年华老去之叹外,更有世间美好一去不复,自己壮志难抒、报国无门之叹。因此本词虽然落笔在思人,却着眼在感时伤己上,“思人”不过是作者抒发这种情感的一个导引罢了。

(板书:感时——时令、时事、时运;伤己——年华消逝、壮志难抒、报国无门)

(配乐齐读本词)

5.拓展延伸——每首词里的每个人

师:结合我们刚才的经验,请大家揣摩一下下面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可能是怎样一个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出示幻灯片:《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全文)

6.总结方法——告别先验,一路探索

(出示幻灯片:读词,告别先验,一路探索,其乐无穷)

7.作业——片段描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