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9 06:15: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投资环境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投资环境的概念,变迁及影响因素
投资环境,顾名思义,是指投资者进行生产投资活动所需面对的各种外部因素。从最初的有形投资环境如交通等到后来的无形环境如政策法规等,人类对投资环境的理解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现在看来,影响和决定投资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政治因素。政策优惠,环境安定的地区,因为投资风险小,自然会吸引投资者。市场、经济因素。市场是否健全、基础设施是否完善,都会直接影响投资效益。
(二)资源因素。如矿产蕴藏量和开发水平、利用状况等。
(三)交通运输通信信息因素。这是投资的循环和神经系统,如交通不便、通讯闭塞,就不能吸引投资者。
(四)资金因素。包括资金的来源、途径等等。(五)劳动力因素。主要是指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能否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管理水平、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为生产经营服务的状况等其他因素。
二、家乡投资环境分析
家乡简介
我的家乡——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的文化名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传说因当地宜于种竹,位于绵水之滨,故名绵竹。绵竹市幅员面积1245平方公里,市境东南靠德阳,西南毗邻成都,东北与绵阳接壤,西北与茂汶连接。
(二)投资环境分析
1.资源因素分析。绵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矿产40余种,尤以磷、煤、白云石、石灰石储量巨大,其磷矿是全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以此为基础,绵竹磷矿开采业在512地震之前一直在绵竹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一定投资潜力;绵竹的另外一个资源特点是已开发和待开发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梨花长廊,九顶山国家地质公园、云湖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同时是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发源地,县内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千年名刹吉祥寺、金刚道场云悟寺等著名寺院和紫岩书院遗址,回澜塔等古建筑,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潜在旅游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如果政府能在政策上更多的支持,加大宣传,必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眼球在资源这一方面,绵竹醍比较明显。
2.劳动力因素分析。多年的工业发展为绵竹造就了一大批成熟的工人,可以满足各类企业的需要,然而,绵竹在知识型人才资源的储备方面有所欠缺,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仍然不够,或者说缺乏意识,这对投资企业的类型形成了一定限制。同时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够也成为其人才储备方面的短板,这一点势必会影响到企业长远的投资考虑。
3.市场、经济因素分析。绵竹经济实力雄厚,连续13年跻身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前列,以下摘自鼎言商旅网:(1)综合经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1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速度达到18.10%,创近十年来的历史新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160元……
(2)工业经济2005年全市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完成170亿元,全市123家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92%;实现利润19.66亿元,比上年增长96.04%,实现利税总额30.97亿元,比上年增长71.73%,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6.84%……
依托于绵竹多样的资源基础,绵竹经济发展成功实现了多元化的模式,各式企业一起带动了绵竹经济的发展,如亚洲最大的磷酸盐制造企业龙莽集团,出产四大名酒之一“剑南春酒”的剑南春酒厂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因此绵竹人拥有充足的购买力,512地震虽然给绵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总体上绵竹的物质环境和投资环境没有造成全局性的损害。绵竹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震前绵竹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加工制造业、磷化工业、食品饮料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地震虽然使全是企业全面受损,但多年发展形成的产业优势、产业格局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仍然存在。三大基础产业在震后就恢复了生产能力。在整合绵竹现有的剑南春特级工业园区、和机械工业园的基础上,绵竹市正在加强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是22平方公里,新的园区产业定位为机电、食品、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目前经济开发区的项目已经四川省发改委立项相关的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4.交通因素分析。无论什么地方,便利的交通都将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绵竹交通优势较为明显,市内交通畅通,邮电业发达,绵竹位于成都一小时发展圈内,距成都83公里,有多条高速公路贯通,同时与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之间同样交通便利。绵竹交通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绵竹市规本身模不大,相应的其交通运输业规模偏小。对成都等大城市的交通物流依赖较多。
5.社会政治因素分析。在这一方面绵竹独有的政策优势。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绵竹受灾严重,为了了加快恢复绵竹的经济发展,国家在灾后给很多的措施,从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了灾区特别优惠的扶持。同时,绵竹良好的政务环境将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服务,努力为投资者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企业的发展。
因此,政策的扶持为投资绵竹带来了便利,绵竹的投资潜力集中于旅游业及制造业,资源型依托型产业,但是一些基础设施,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不完善可能会成为约束投资的短板。
2实例研究
为了验证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在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中的适用性,下文将进行实例研究.考虑指标数据的易获得性,以辽宁省工业地产的投资环境分析为例.张军涛和刘建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了影响辽宁省主要城市投资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之后利用聚类原理对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杨建喜和宋永发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将高维数据降维到低维数据,然后利用雷达图对投影特征值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了辽宁工业地产投资环境的排序.以上两篇论文中使用两类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类似的排序和聚类结论.本文的研究以此为基础,通过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进行辽宁省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然后与文献的结论进行比较,以检验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的适用性.工业地产是区别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综合用地以外的工业性质的房地产.影响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的因素众多,参考文献从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工业发展环境4个方面选择36个指标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进行分析评价。首先,确定辽宁省工业地产投资环境的分类数,这里参照文献的分类,将整个样本分为3类。同时得各个城市的投影特征值,投影特征值排序以及投影特征值聚类结果。最后,将本文的分析结果与文献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所得排序和分类结果与用投影寻踪分析方法和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模型在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中的适用价值.但与文献中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算法相比:克服了需要根据经验来确定投影指标函数的密度窗口半径参数和对投影特征值要借助雷达图进行聚类再处理的过程;与文献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相比: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能够更多的利用原始指标信息,使得出的结论可能更加客观可靠.同时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在对数据的排序过程中自动输出聚类结果,不需要再借助其他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这具有文献中所用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同一聚类数据中,个别数据的排序结果与文献中结论稍微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在用遗传算法求解时每次生成的单位投影向量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所致。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识码:A
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劣取决于诸多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争取和利用外来资本,必须研究区域投资环境的状况,制定优化投资环境的对策,以全面客观地把握未来投资环境的发展态势,进而积极有效地营造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
区域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的内容
所谓区域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或行政区划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空间。区域投资环境是一个经济体或区域所具有的对投资活动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有机综合。是指影响投资者的资本投向以及资本运行和效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综合系统。是影响和制约投资活动及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含政治、经济、历史、自然、技术和物质条件等诸多方面。是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成的有机整体。其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两个基本特征。即区域内的各条件因素状况有相似的特征,同时有由于各地区间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层次及空间布局的非均衡性,各地区所表现出的各自的特殊性。
在投资环境的诸多组成因素中,经济环境是一个涵盖面最广、内容最丰富的因素,它广泛涉及与投资者相关的各种经济内容。如经济体制的健全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速度、物价及货币的稳定性、市场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水平、行业竞争状况、专业化协作水平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涉外经济政策等;自然资源环境则是指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各种自然资源能否满足投资需要;人力资源条件则包括人力资源的素质、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劳动力的可供量;技术环境主要包括相应时期的技术政策、科技发展水平、科技人员素质及数量、科技结构与组织结构等。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区域内的运输条件、通讯条件和公用设施等条件区域内交通便利程度等。
国内外现行投资环境的评价与借鉴
目前,国际上投资环境评价方法众多,虽各有侧重,但都把政治稳定、法律完备以及行政办事效率等作为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对投资环境的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系统、规范的评估办法。这些方法大都以国际一流的投资环境为标准,从技术环境、物质环境、人才环境、行政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对我国开放地区进行对比评价,从中找出与一流投资环境的差距,有针对性提出这些地区按国际标准构建投资环境的建议。
但是,从综合评价区域投资环境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国内外现有的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对国家或具体项目的投资环境分析,不适用于区域投资环境评价,不具有可比性;第二,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和数量描述。而在投资环境评估中,定量分析方法,可对投资环境的认识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第三,许多指标体系的指标设计不适应我国现行统计范畴,具体运用时可操作性较低,影响评估的真实结果。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投资环境评价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 对一个区域内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如何选择指标决定了整个评价体系的效果。在指标选取上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指标的选取应建立在充分认识、系统研究的科学基础上。全面性:指标选取应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去反映其系统的整体状况。可比性:指标要保持相对稳定性,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指标, 便于城市之间的比较。系统性: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能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使用。可操作性: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的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采用通用的统计口径,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分析。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通过以上分析,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兼顾影响投资环境的所有要素。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社会生活环境、政府部门管理效率等六大类因素,共计55个评价指标。第一层次包括6大类因素,主要考虑全面原则;第二层次是将上述6大类因素分解为23个评估项目;第三层次是针对不同的评价项目,选取55个具体指标。具体指标在选择时要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尽可能进行量化,既有总量指标,又有相对指标,即考虑了整体性并能显示出区域内的差异性(见表1)。
实证研究
(一)数据的搜集和量化处理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政府统计公报、统计年鉴,部分数据则需要通过抽样调查取得。指标数据从来源上看分为三类:直接取自统计公报、统计年鉴。这一类有34项,占总指标的62%,可直接用于投资环境评估;合成定量指标。有三项,如通过煤、铁、铝、盐、石油、黄金的储量合成反映矿产资源状况,通过万人拥有犯罪人数和交通死亡人数合成反映社会治安指数,通过养老、医疗和失业覆盖率合成基本社会生活覆盖率等,是通过统计资料一些相关指标合成而成;是定性指标,这类在体系中有18项,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管理效率”和“社会生活环境”两方面。此类指标数据难以直接取得,而在评估体系中又不可缺少,需要通过抽样调查取得。
(二)分析方法的选择
由于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较多且相互之间关系复杂。因此,需要利用因子分析对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有效的信息浓缩,用少数几个公共因子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同时各地区在计算各地区在公共因子上的因子得分,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投资环境进行分类评价。
(三)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2010 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及相关调查的数据,首先对各大类指标分别进行了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均通过检验, 适合作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SAS统计软件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各大类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并计算因子得分,计算结果:省会郑州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总体得分1.323,位居18个省辖城市之首,其总体得分是第二名的1.6倍,是第三名的6.9倍,说明其投资环境远优于其他城市,是河南第一类投资环境区;得分处于第二位的是洛阳,总体得分0.806,与第一名相比,洛阳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与其后的第三名相比优势也异常显着,高出3.2倍,可视为第二类;总体得分0.000到0.200之间的有5个城市,按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安阳、南阳、新乡、焦作和许昌,可视为第三类;得分-0.200到0.000有6个城市,按照得分高低依次为济源、漯河、濮阳、商丘、鹤壁和开封,可视为第四类;得分-0.200以下的有5个城市,按照得分高低依次为平顶山、三门峡、驻马店、周口和信阳,可视为第五类。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各省辖市区域投资环境有以下特点:第一,按照得分的离散程度,第一、第二类与其它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余三类,类别与类别之间以及类别内部,虽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数据的离散程度不大。这说明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在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中,郑州、洛阳在区域投资环境改善方面,成效显着,较其它城市优势日益突出。第二,工业基础比较好,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位居前列。第三,改革开放力度大、行动早的城市位次比较靠前。第四,居于后列的多为农业型城市。这些城市原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教育相对滞后,对外来资金吸引力相对较弱。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区域投资环境的实证分析,可看出本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系统和全面,能够较准确的分析和描述区域投资环境的基本特征,评价各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劣,指出其优势及不足。并且可以为政府部门科学地评估、比较和监测区域投资环境的变化,全面客观地把握未来投资环境的发展态势,进而积极有效地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邓宏兵.投资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识码:A
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劣取决于诸多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争取和利用外来资本,必须研究区域投资环境的状况,制定优化投资环境的对策,以全面客观地把握未来投资环境的发展态势,进而积极有效地营造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
区域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的内容
所谓区域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或行政区划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空间。区域投资环境是一个经济体或区域所具有的对投资活动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有机综合。是指影响投资者的资本投向以及资本运行和效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综合系统。是影响和制约投资活动及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含政治、经济、历史、自然、技术和物质条件等诸多方面。是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成的有机整体。其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两个基本特征。即区域内的各条件因素状况有相似的特征,同时有由于各地区间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层次及空间布局的非均衡性,各地区所表现出的各自的特殊性。
在投资环境的诸多组成因素中,经济环境是一个涵盖面最广、内容最丰富的因素,它广泛涉及与投资者相关的各种经济内容。如经济体制的健全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速度、物价及货币的稳定性、市场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水平、行业竞争状况、专业化协作水平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涉外经济政策等;自然资源环境则是指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各种自然资源能否满足投资需要;人力资源条件则包括人力资源的素质、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劳动力的可供量;技术环境主要包括相应时期的技术政策、科技发展水平、科技人员素质及数量、科技结构与组织结构等。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区域内的运输条件、通讯条件和公用设施等条件区域内交通便利程度等。
国内外现行投资环境的评价与借鉴
目前,国际上投资环境评价方法众多,虽各有侧重,但都把政治稳定、法律完备以及行政办事效率等作为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对投资环境的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系统、规范的评估办法。这些方法大都以国际一流的投资环境为标准,从技术环境、物质环境、人才环境、行政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对我国开放地区进行对比评价,从中找出与一流投资环境的差距,有针对性提出这些地区按国际标准构建投资环境的建议。
但是,从综合评价区域投资环境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国内外现有的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对国家或具体项目的投资环境分析,不适用于区域投资环境评价,不具有可比性;第二,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和数量描述。而在投资环境评估中,定量分析方法,可对投资环境的认识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第三,许多指标体系的指标设计不适应我国现行统计范畴,具体运用时可操作性较低,影响评估的真实结果。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投资环境评价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 对一个区域内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如何选择指标决定了整个评价体系的效果。在指标选取上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指标的选取应建立在充分认识、系统研究的科学基础上。全面性:指标选取应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去反映其系统的整体状况。可比性:指标要保持相对稳定性,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指标, 便于城市之间的比较。系统性: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能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使用。可操作性: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的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采用通用的统计口径,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分析。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通过以上分析,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兼顾影响投资环境的所有要素。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社会生活环境、政府部门管理效率等六大类因素,共计55个评价指标。第一层次包括6大类因素,主要考虑全面原则;第二层次是将上述6大类因素分解为23个评估项目;第三层次是针对不同的评价项目,选取55个具体指标。具体指标在选择时要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尽可能进行量化,既有总量指标,又有相对指标,即考虑了整体性并能显示出区域内的差异性(见表1)。
实证研究
(一)数据的搜集和量化处理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政府统计公报、统计年鉴,部分数据则需要通过抽样调查取得。指标数据从来源上看分为三类:直接取自统计公报、统计年鉴。这一类有34项,占总指标的62%,可直接用于投资环境评估;合成定量指标。有三项,如通过煤、铁、铝、盐、石油、黄金的储量合成反映矿产资源状况,通过万人拥有犯罪人数和交通死亡人数合成反映社会治安指数,通过养老、医疗和失业覆盖率合成基本社会生活覆盖率等,是通过统计资料一些相关指标合成而成;是定性指标,这类在体系中有18项,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管理效率”和“社会生活环境”两方面。此类指标数据难以直接取得,而在评估体系中又不可缺少,需要通过抽样调查 取得。
(二)分析方法的选择
由于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较多且相互之间关系复杂。因此,需要利用因子分析对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有效的信息浓缩,用少数几个公共因子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同时各地区在计算各地区在公共因子上的因子得分,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投资环境进行分类评价。
(三)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2010 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及相关调查的数据,首先对各大类指标分别进行了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均通过检验, 适合作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SAS统计软件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各大类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并计算因子得分,计算结果:省会郑州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总体得分1.323,位居18个省辖城市之首,其总体得分是第二名的1.6倍,是第三名的6.9倍,说明其投资环境远优于其他城市,是河南第一类投资环境区;得分处于第二位的是洛阳,总体得分0.806,与第一名相比,洛阳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与其后的第三名相比优势也异常显着,高出3.2倍,可视为第二类;总体得分0.000到0.200之间的有5个城市,按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安阳、南阳、新乡、焦作和许昌,可视为第三类;得分-0.200到0.000有6个城市,按照得分高低依次为济源、漯河、濮阳、商丘、鹤壁和开封,可视为第四类;得分-0.200以下的有5个城市,按照得分高低依次为平顶山、三门峡、驻马店、周口和信阳,可视为第五类。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各省辖市区域投资环境有以下特点:第一,按照得分的离散程度,第一、第二类与其它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余三类,类别与类别之间以及类别内部,虽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数据的离散程度不大。这说明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在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中,郑州、洛阳在区域投资环境改善方面,成效显着,较其它城市优势日益突出。第二,工业基础比较好,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位居前列。第三,改革开放力度大、行动早的城市位次比较靠前。第四,居于后列的多为农业型城市。这些城市原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教育相对滞后,对外来资金吸引力相对较弱。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区域投资环境的实证分析,可看出本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系统和全面,能够较准确的分析和描述区域投资环境的基本特征,评价各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劣,指出其优势及不足。并且可以为政府部门科学地评估、比较和监测区域投资环境的变化,全面客观地把握未来投资环境的发展态势,进而积极有效地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优质、高效的投资>:请记住我站域名/
参考文献:
1.邓宏兵.投资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 投资效益 投资决策 投资风险防范 投资项目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 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 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 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3 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情况不明,仓促决策;方法不对,估算有误;考虑不周,缺项漏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建设施工工期拖延;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对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J].投资研究,2004(9)
2 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J].经济论坛,2004(15)
3 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准竞争性投资项目 准公共产品 实物期权 评价方法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简介
根据各类建设项目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需求等情况,将投资项目大体划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三大类,“从市场有效性和效益特殊性来说,基础项目的市场有效性受到限制,自然垄断性较强,其效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仅靠市场调节会出现供应不足,必须由政府承担一部分投资或进行必要的干预才能达到供求平衡”。由此可见,投资项目类型不同,体现的效益也就不同,对其采用的评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投资项目评价方法时,纯竞争性投资项目以财务效益评价为主,非竞争性公益项目以社会效益评价为主。非竞争性基础项目以经济效益评价为主,而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物流园区,可划分为准竞争性项目,应以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为主。
准公共产品理论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一种产品,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它具有两个公认的特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特征导致公共产品消费上的“搭便车”现象,也就决定了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是最理想的制度安排。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性使之与私人产品区别开来。詹姆斯•布坎南认为,萨缪尔森所描述的是纯公共产品,与之对应的则是纯私人产品,凡是具有消费排他性的产品称为私人产品,而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并不多见,许多产品的性质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称之为准公共产品。它具有明显的受益可区分性和受益排他性,既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又有一般私人产品的特征,又称混合品,如基础教育等。
物流园区准公共产品性质的确定
(一)从宏观角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视角分析
中央政府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作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该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加强了铁路、公路、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以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期限长、使用效率相对较低的特点,国家财政对其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倾斜和银行配套贷款的优惠政策,由此可见,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更看重社会经济效益。从以上宏观环境分析来看,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是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其经济枢纽的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显得更为明显,经济建设对物流需求将更为突出。因此,投资建设的我国西部(天水)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建立节约型经济、营造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二)从中观角度―政府发展规划的视角分析
我国西部(天水)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是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已列入《甘肃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草案)和天水城市物流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根据甘肃省物流实际需求情况所确定的现代物流系统发展战略目标是:“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指导,以物流园区的建立为核心”,“以区域物流和实效运输网络建设为重点,主要城市市域物流为重要补充”,需在兰州、天水等地规划建设9个物流园区。中国西部(天水)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是政府统筹规划的直接产物,政府的投资动机主要来自于该投资项目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因此它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政府需要首先承担部分社会职能,同时也说明物流园区在发展初期并非单纯追求盈利,而是从社会经济效益视角出发,获取区域经济环境改善下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效益。
(三)从微观角度―依据物流园区的特殊属性分析
物流园区具有公益性和企业性的双重属性。由于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系统的中心枢纽,在现代物流业发展及区域物流系统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虽然其投资数额大、回收期长、使用效率相对较低,但其通常具有经济外溢性,所以前期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投资主要由政府提供。其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就业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这是公益性的体现。从公益性可以看出,物流园区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
我国西部(天水)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投资项目财务效益评价的缺憾
项目财务预测。我国西部(天水)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投资项目全部投资3500万元,预计经营期为20年,建设期1年,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350万元。
财务评价结果的分析。项目财务赢利分析:该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前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1.04%,高于行业10%的基准收益率;但所得税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8.18%,低于行业10%的基准收益率;所得税前的财务净现值FNPV=241.25万元>0,而所得税后的财务净现值FNPV=-388.18万元
财务评价的缺憾。项目的财务评价是从企业和项目投资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项目的成本和收益问题,通常采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方法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财务总体情况进行评估。因此,根据上述项目财务赢利能力和动态财务指标的分析,如果单纯从财务效益看,对投资者来说,该项目是不能接受的,应该拒绝投资。
运用实物期权思想确定评价方法
按照Mayer提出的实物期权思想,投资项目价值来自单个投资项目直接带来的现金流量和对未来成长机会的选择。其重要特征是能够灵活地评价项目未来的增长机会,是对柔性投资经济评价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经济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把项目的外部经济性考虑进去,解决“灵活性具有价值”这个净现值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物期权理论的出发点是适时根据政策变动、市场价格随机波动,反映投资项目的价值和潜在价值。
因此,运用实物期权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我国西部(天水)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的财务效益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政府仍然将其列入发展规划准备投资建设,原因在于政府把对物流园区的投资机会确认为“增长期权”,该项目的投资价值主要由未来的增长期权决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当地丰富的铅锌矿资源和市场对铅锌产成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可以为园区将来的发展带来增长的机会,这种增长的机会对政府来说,可以看成是未来收入的买入期权,可以增加园区项目的投资价值,最终实现政府的投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经福.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
2.张国春.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策略选择[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4
3.Hume.D.1739. A Treatise on human nature. Oxford Univercity Press[M].1975
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与一般的资金投资运营行为的目的是一致的,即获得收益,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保基金投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低风险原则。低风险,即保障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这是基金进入货币市场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切实保障基金的安全,才能保证受保人员按时足额领取保障金。因此,社保基金投资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预测确定一种适度的风险与收益的标准,并严格遵守此标准选择投资对象、方式,进行投资分类和组合。
(2)盈利性原则。社保基金的投入,既要保值又要增值。在选择投资品种时,没有收益是不予考虑的。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只有当投资回报率大于通货膨胀率,基金的保值目标才能实现。否则,仅能起到消除基金贬值的作用。
(3)社会性原则。社保基金投资是政府的一笔大规模的支出,这笔支出首先应讲求社会效益,必须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整体经济的结构优化,有利于社会的长期发展进步。否则,收益再高也不允许投资。
(4)高流性原则。社会保障的支付具有连续性,不能延缓,因此要求基金投资具有高流动性。在具体的措施上,可对投资进行事先预测,留足资金和一定的短期支付使用,对中长周期进行统筹安排,使其资金在应付日常支付前提下充分发挥效益。 2 社保基金投资环境分析
要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投资者需要对金融市场的收益、风险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判断,还要综合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等因素。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国家政策环境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但总体上仍存在投资愿望和投资环境的矛盾。 2.1 负利率造成社保基金进行银行投资时的隐性贬值
负利率就是物价指数(cpi)迅速升高,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2004年央行《货币银行执行报告》指出,2004年同比价格上涨的递延效应为2.2%。说明2004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因素,全年物价上涨也会达到2.2%。考虑到20%利息所得税和物价上涨因素,按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1.98%计算,则实际利率为-1.616%。因此,一向秉承“安全至上,保值增值”理念的社保基金,也无法避免负利率时代所带来的效应。 2.2 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
社保基金投资是典型的风险厌恶型投资。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不到20年,国债市场规模小,品种单一;企业债券市场仍未得到发展;股市尚不成熟,股价大起大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规模小,风格不明,运作欠理性,甚至存在“黑幕操作”。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股票与gdp的比率仅为20%左右(按总股本而非流通性股本计算),债券与gdp的比率仅为11%左右,而发达国家通常为75%左右。因此,中国股市风险大大高于西方成熟股市的风险。 2.3 国家政策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
国家政策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投资银行利率的调整、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投资品种的选择、组合以及投资渠道、程序的选择。目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仍存在超比例大额持有现象,社保投资内部机制及投资程序仍要进一步规范。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制定完善的保险资金风险控制制度。 3 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分析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下面就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渠道银行存款、债券投资进行一般性分析。 3.1 银行储蓄存款生息 储蓄存
款生息,是指社保基金的专门机构将社保基金的结余全部或者部分采取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定期存款及保值储蓄存款等形式存入国家银行或地方银行,按国家规定利息收取。这种投资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无风险、安全可靠,具有完全的资产流动性。在我国目前实际收益率为负值的情况下,政府采取以下政策措施:第一,存入银行的社保基金给予保值补贴和加上一定的增值补贴,如我国规定,对存入银行的社保基金给予优惠的政策;第二,国家严格控制物价上涨和银行利率的比率;第三,现行的单利计算方式改为复利计算方式。国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投资方式。 3.2 有价证券投资
有价证券投资,是指运用社保基金购买国家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各种有价证券。债券是一种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并到期收回本金的债务凭证。它一般分为国家债券和公司债券,国家债券是国家举借债务的借款凭证,例如国库券、专业银行发行的国家建设债券、专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国家重点企业发行的重点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发行的地方企业债券等等。由于债券利率事先固定,可以获得固定的、高于利率存款的预期收入,由政府发行,财政作担保,信誉安全性强,在急需用款时,变现能力强,因此它是社保基金投资的有效形式之一。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已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的凭证。依享有分红权利的不同可分为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前者根据事先规定的利率取得固定的股息;后者的股息随企业赢利的多少而增减。持有者可以把它作为买卖对象或抵押品的有价证券,并享有利润分红的权利;其优点是利润比较高、流动性强,在通货膨胀时期易保值。缺点是没有政府、财政、银行作后盾,承担经营风险比较大,但是在股票市场比较完善的国家,这种投资项目是保险业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
为保证投资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一定的途径与方法对企业的资金偿还能力、现有经济效益做详细的调查分析,然后作出决策或者选择那些有担保、有信誉的企业,力争获得最大的收益。但其中有些操作性的技术,应注意的是对行业企业债券的选择,即采取分散风险的策略,“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要求投资者善于识别风险、分散风险。总之,社保基金投资要集中管理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既有利于决策机构的统筹安排;又利于保证基金的安全。 4 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分析 4.1 加大证券投资比例
在收益、风险、流动三者的关系中,基金的投资收益与风险正相关;投资资产的流动与收益负相关。在确保赢余资金流动的情况下,根据各类投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的收益率及其稳定性,将这几种投资进行有机的组合,寻找出一组收益率高而且稳定性较好的基金投资组合方式,或者进行分期、分组、分类的分散投资组合。假定2005年社保基金大致有1 700亿元人民币进行投资,选择的范围是年利率为0.06的无风险资产和预期收益率为0.14、标准差为0.20的风险资产,应当如何将1700亿元人民币在这种资产之间进行分配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呢?从两种模型进行分析:
(1)银行存款与单一证券资产的投资组合。组合收益率e(r)用公式表示为: e(r)=we(rs)+(1-w)rf=rf+w[e(rs)-rf] 其中,e(rs)为证券资产的预期收益率,rf为银行存款利率;w为投资于证券资产的比例;1-w为银行存款的比例。 则本例中的投资组合收益为: e(r)=0.06+(0.14-0.06)w=0.06+0.08w 当投资组合是由证券资产和银行存款构成时,投资组合的标准差δ是证券资产的标准差δs与其投资比重w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δ=δsw=0.2w 将投资组合标准差代入预期收益率公式得到收益-风险关系式:e(r)=0.06+0.4δ
(2)以证券1、2构成的组合替代单一证券。 w1= ■,w2=1-w1 将数据代入,得到证券最优组合由69.23%的证券1和30.77%的证券2组成。其收益率和标准差为: e(r1)=0.122;δ1=0.146 证券1与无风险组合的风险—收益直线由以下公式表示为: e(r)=rf+w[e(r1)-rf]=rf+[e(r1)-rf]δ/δ1 =0.06+(0.122-0.06)δ/0.146=0.06+0.42δ
可以看出,采取分散式复合投资所得到的收益(0.42)要大于单一的投资组合得到的收益(0.4);从两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投资组合所得到的收益与所承受的风险成正比,但从我国证券市场前景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国际经济环境因素来看,在风险控制允许的范围内,应适当加大风险投资力度,有利于提高基金的整体性收益。为了达到相对风险很小而实际收益最大的目标,在实际的组合中根据具体情况调险投资比例,这是保值增值的关键。 4.2 开辟国外市场
下面讨论一种
国内低风险的资产投资与国外高风险的投资组合问题,其公式为: rm=α·r外股+β·r外债+λ·0.0198/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事业进人高速发展阶段,电力体制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电力供应由紧缺逐步走向宽裕甚至过剩。从宏观的层面来看,产能过剩、电力逐步走向买方市场成为必然。国民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现软着陆,产能过剩、电力这种特殊产品又必须在生产的同一时间完成销售和使用,市场形势决定了电力企业“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从微观的层面来说,我国自从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市场化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厂网分开、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成立、电力调度交易中心发电竞价上网、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等一系列举措彰示了电力企业开始打破垄断坚冰。2002年末,伴随着国电公司解体、国网南网和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成立,发电侧(GenerationSide)引人竞争机制。随着国力"[2002]5号文《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精神继续深人,售电侧(RetailSide)事实垄断地位也将不复稳固、即将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机制的变迁及市场角色的转变都要求供电企业建立全面的营销战略来保障企业长远的、健康地发展。
一、杭州电力市场供需环境分析及预测
总体需求呈现上升态势,但需求幅度逐步缩小,供需饱和迹象显现。杭州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344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实现财政收人62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三位;市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7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515元,增长11.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1.1和2.7个百分点。良好的经济环境、投资环境和持续增长的居民收人水平给电力营销带来了旺盛的需求,使得杭州电力的售电量也连续多年超过10%,“十五”期间平均电量增长16.81%,即使在缺电严重的2004年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2007年开始开工建设的杭州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工程势必成为新的用电增长点。全市用电量2007年己达412.73亿千瓦时,增长12.8%。据预测,2015年,我市用电负荷将增为1220"1444万KW,用电量将达到668"811亿KWH。从杭州市的社会用电总量来看,年均增长率逐步下降。经计算分析,2008年杭州市的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33一438亿千瓦时,2012年将达到580一630亿千瓦时,2020年将达到810一910亿千瓦时,其中“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1.13%一11.99%>"2008一2012”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8.31%一10.02%,“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5.28%一7.03%,“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3.72%一3.94%。由此可见,营销成为必要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
(一)政府干预因素
政府管电的职能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人被剥离,供电企业失去了计划经济的“保护圈”;由电源性缺电向电网性缺电转变期间政府重视程度下降,导致电网卡脖子与优质服务、正常供电之间的矛盾;电力部门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使得投人产出不成比例,造成资金上的巨大缺口;另外,基于社会稳定考虑,地方政府往往会在电力部门进行停电干涉,由此影响了电费正常回收和企业利益的确保。
(二)替代品因素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天然气、油、煤等可替代能源与电力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尤其国家加大了对洁净能源天然气的开发和使用力度,“西气东送”已经实现,目前杭州燃气集团已经关闭煤气厂,全部转为天然气供应,热值大、费用也不高,性价比较好,这将对电力消费带来很大威胁。另外,一些地方小水电小火电和企业部分在电荒时期添置的自备油机也正在挤占大电网的市场空间。
(三)消费者因素
随着居民客户收人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电力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日益明显,客户已经不满足于能用上电,而发展为要用高质量的电能产品。这就需要供电部门保证电网稳定,杜绝用户损失导致索赔的事件发生。如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内高科技行业云集,不少企业从事微电子、电脑芯片生产,这对电压波动范围、供电频率、谐波状况、畸变率要求相当高,一旦超标将直接导致数控机床和生产线生产出大量次品废品,损失不可估计。
三、针对性营销战略
新的市场环境要求供电企业必须依靠创新求生存、靠服务求市场、靠质量求效益。根据对杭州电力市场的动态分析,我们制定“以成本领先为基础,以机制创新为手段,有效运用灵活价格,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营销战略。
以成本领先为基础,就是要遵循“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竞争原则,通过降低成本挖掘潜在利润。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线路损耗。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网架改善、设备更新等手段来进行有效的控制。杭州市电力局2007年总售电量为353亿KWH,线损率为1.8%,即线损电量约6.35亿KWH。如果能降低0.1"0.2%,则每年可以节约0.35亿一0.70亿KWH,按2007年平均电价0.64元/KWH计算约为2240"44.80万元,相当惊人。目前杭州电力局每年投巨资进行电网改造,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要有效控制管理成本。目前应用SAP系统,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浪费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要加强风险控制、提高电费回收。这样即有利于资金的高效运作,又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降低金融财务成本支出。
以机制创新为手段,就是要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改进经营销售方法,体现营销思路与市场竟争的匹配性和超前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内容。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运用发达的电子网络系统建立用电信息共享机制和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网络系统,完善需求侧负荷管理技术支持系统,从而以科技创新带动优质服务。观念创新就是要树立整体营销和全员营销的思想观念,让营销的意识贯穿于生产、服务、销售全过程。组织创新的重点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在各个环节建立有一效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组织机构和以客户服务中毛、为依托的优质服务体系。机制创新就是要以营销费用保证制度为依托,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建立电力营销机制;根据客户需求,创新用电方一式和电价机制;根据负荷情况,大力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社会用电水平和终端能源占有率,推进电能的有效利用等目的。
有效运用灵活价格,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商品电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有率、不断开拓新的用电市场和刺激电力需求,从而缓解买力一市场和可替代能源的双重压力。目前市场电价现状旱现出不合理的一面,主要体现在相对电价较高和行业电价扭曲两大方面。杭州目前非峰谷表的居民电价每度0.53元,按照一个家庭每月250度计算,电费支出占到家庭总支出的近50}0,而美国电价仅每度0.085美元,电费支出仅占家庭总支出的0.4%。另一方面,与国外相比,上业电价在行业电价配比中明显过高,这些都不利于电力市场营销。灵活用电价格,既有利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能源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电力市场的拓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我们可以采取分时电价、超基数优惠电价、顾客细分电价、折扣电价等不同的售价方式,提升资源利用率,开拓电力营销市场。
中图分类号:K286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风险存在问题及主要内容
(一)项目风险概念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千变万化以及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决策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所导致项目中止、撤消、失败或达不到预期技术经济指标的可能性。
(二)项目风险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在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对于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甚至可以说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与分析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在进行项目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管理者都缺乏项目风险意识,在风险管理方面不肯投入,往往造成在发生风险问题的过程中,造成更大的损失。这种宁可风险自留解决也不选择风险管理的意识对于风险管理的发展十分不利。
2.针对项目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缺乏专业性针对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方面的法律文件,在进行实践过程中,就无法进行充分的风险管理行为活动。我国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保险费用的来源情况不明晰,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投保情况并不好。
3.在进行具体的风险识别与处理方式方面,我国国内仍然比较落后,针对风险分析以及评估内容存在明显的误差情况。因此,也就造成了相关的企业管理决策人员对项目的风险管理识别能力下降,形成潜在性的工程风险。严重阻碍了我国的项目工程发展建设和风险管理事业发展。
(三)研究内容
本文针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陈述:
1.针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内容及相关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中包括对项目建设周期阶段的划分情况以及项目分类。
2.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能力提升;
3.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的风险估计能力提升。
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风险管理分析
(一)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管理程序
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这个过程就是风险管理程序。我国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划分为几个方面,其中包括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估计、项目风险评价、项目风险应对、项目风险监控。而应当注意的一点是,本文在对决策阶段项目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并未涉及到风险监控方面。
1.项目风险识别
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首要考虑的内容就应当是风险识别,主要是在一定的形式基础上对相关项目进行系统而全面的风险识别。且其风险识别应当被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全程。
2.项目风险估计
针对项目的风险估计是充分建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的一种针对掌握了一定资料的基础上的风险预测,是对可能形成的风险以及造成的损失情况的一种估计。
3.项目风险评价
项目风险评价是一种针对铁路工程建设可能形成的风险事件以及损失的可衡量的定量评价分析,对整个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合理决策起到重要的桥梁性的连接性作用。
4.项目风险应对
项目风险应对是一种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能有效的缓解风险造成的压力与损失。
5.项目风险监控
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情况不断地进行监
控,并评价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情况,也是进入新一轮的风险识别,实现新一轮风
险管理的过程。
(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风险管理中的分析与评价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是指项目投资者按照投资目的,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资大小、方向、结构、分配以及投资项目选择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决断项目是否必要和可行的一种选择。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目的是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工程投资中的机会与需求情况分析。该研究是拟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前的准备性调查研究,是把项目的设想变为实际的投资建议,重点是投资环境分析与鉴别投资方向。在分析了机遇和需求以后,还应分析项目的实施在解决问题上的力度,例如,开发铁路调度施工计划统一管理系统项目时,要分析这一系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调度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如果项目能够满足基本需要,并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就可着手提出项目
2.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指通过项目风险识别、风险界定和风险度量等工作去认识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和管理方法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以及妥善地处理项目风险事件所造成的不利结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等的管理工作。
(1)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管理活动,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否则,风险管理只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也无法评价其效果。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一般应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a.风险管理目标与风险管理主体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b.目标的现实性,即确定目标要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客观可能性;
c.目标的明确性,以便于正确选择和实施各种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d.目标的层次性,从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重要程度,区分风险管理的主次,以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综合效果。
(2)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风险管理目标
在工程建设项目出现风险事件后,其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在发生风险损失时保证其损失最小化。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达到这一点,应当对其风险对策方面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而这种方案的制定应当建立在风险对应的计划内容以及措施的基础之上。
而根据风险管理目标以及风险管理的主体情况进行分析,其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基于此,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内容应当被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表述:
a.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实际发生费用应当尽可能的被控制在预计费用范畴之内。工期也应当不能超过计划工期。
b.在进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其风险管理应当对其被动面对风险的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形成主动性的应对风险管理问题,形成针对风险、利用风险、将风险转变为有力条件因素,促进风险管理发展。
c.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管理实际质量应当对工程预期进行满足。
d.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出现风险管理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快速及时的解决以及处理,保障其建设工程的安全性,而风险评价本身作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风险事件评价定量化的过程,其对项目建设与风险决策都有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连接点。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对其决策阶段中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研究,综合全面的分析总结有关风险以及概念内涵,并针对其风险进行分类研究。从建设周期中的策划、决策、准备、实施以及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风险管理研究采用多种估计模式进行,并根据相关的设计方式进行具体进行介绍。希望进一步促进铁路项目建设中的风险管理评估发展。
Strategy of Promoting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EI Wei
(Business School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For the problems in human capital of new rural investment, with status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n rural areas, we proposed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这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政治民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1 人力资本投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农民要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必须具有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他们具备发挥主体地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这主要包括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文化道德修养等等。如果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不能满足其发挥主体地位的需要,那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事业必将受到很大的阻碍。
1.1 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发展的关键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农民的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本的增加更重要,人力资本才是改变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决定国家贫富的关键。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科技和管理水平,改善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现代农村物质文明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国必须从培养新型农民入手,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物质文明的发展。
1.2 人力资本投资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保持传统美德,摒弃落后的遗风陋俗,还要注重培养农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农民进行引导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体育、艺术等素质修养和法律意识,培养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增强农民追求新知的精神,帮助农民从思想上破除迷信观念及创新精神,有利于解放农民的思想观念,树立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1.3 人力资本投资是推动农村生态农业建设的前提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需要农民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人力资本投资则有助于推动农村生态农业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农村可持续发展观,改变过去单纯追求GDP指标的增长为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而且促进农民民主法制观念的普及和提高,提升农民对农村环境的知情权、享受权、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主参与权。
1.4 人力资本投资是确保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保障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中在村民自治的组织原则下对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的要求,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主体地位的组织保障。当今是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更新加速,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加,这就要求农民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农民不仅要掌握现代农业知识、还要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些是政治文明的要求,也是农民参与农村民主管理活动的重要前提。进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在改革的实践中,通过教育大力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素质,引导农民树立主体观念,行使当家作利。
2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
就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而言,在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形成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人力资本总量严重不足,且投资过程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这导致很多农民不仅文化程度低,而且技术素质差,缺乏基本的现代农业技能,并且“重男轻女”思想导致农村女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整体存量的增长;其次,政府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基础薄弱,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设施不全,且农村学校的学费等各种费用逐年增加,导致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上不起学,教师因工资问题而流失;再次,农民的人力资本自我投资观念滞后,只重视普通教育不重视职业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缺乏积极性且形式局限于基础教育,而高素质农民在城乡人力资本机会和收益不平等的驱动下从农村流向城市,导致投资收益的“外部溢出”现象严重;最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区域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依靠其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其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较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收入普遍较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较少,这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区域不平衡的最直观体现就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比西部农民要低许多。
3 促进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必须构建一套农民自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决策者和实践者的角色,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途径是十分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3.1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型城乡关系及区域投资流向
目前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现状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废除城乡分割的旧体制,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人力资本投资的协调性和平等性,保证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对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想法设法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前提条件,促进经济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且,政府需要调整投资流向,给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以财政倾斜,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中西部地区农村的教育和培训,给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以更加平等的发展机会,既可以让他们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发展当地经济,又可以让他们有能力捕捉到非农就业的机会和把握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降低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从而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3.2 推进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制度和投资方式
我国的教育开支远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农村地区的公共教育经费比重则更低,新农村建设目标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客观要求,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刻不容缓。首先,落实教育成本分级负担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资体制。其次,建立弱势群体的补偿政策机制,加强对弱势人群的补偿力度。最后,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城市的教师到农村授课,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同时解决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应该不断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才能吸引和留住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师,提高农村师资力量。
3.3 完善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政府需要通过政策措施确保农村人力资本的“双向流动”,既鼓励农民向城市或城镇流动,也要引导外出创业成功的农民向家乡回流。这样既可以促使进城农民积累人力资本,又可以发挥回乡农民技术、资金、管理知识的优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由此带动家乡农民人力资本的提高。在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方面,要发挥各级政府、农民、用人单位三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务输出和城市流动就业的配套管理、服务体系。在户籍管理制度上,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民在城市和小城镇安家落户,改善农村剩余转移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环境,减少农民工流动的障碍,清除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在引导创业成功的农民向家乡回流方面,应突出营造良好的环境,不仅尽量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要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尊重其劳动和创造。另外,农村基层政府要通过财政补贴或政策支持等方式大力支持和发展农民就业中介组织,通过这类社会服务组织的引导,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3.4 建立以财政为主的、多元化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
从长远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成,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应该培养农民的自我人力资本投资意识和投资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在其投资能力范围内的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之一;其次,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市场正常有效运转,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方面正常化、规模化和持续化开展。比如,可以从满足市场需求和尊重农民意愿出发,相关部门与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积极合作,建立“订单培训、企业参与”的培训机制,以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拓宽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渠道,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路子。
参考文献
[1]李建民,张世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2007.2.
[2]刘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本缺失及其弥合[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5).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8-1796-04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是位于城乡之间的,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在土地利用方面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不连续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普遍存在着占用建设用地比例过大、资源被大量浪费等严峻问题。城市边缘区是中国社会经济十分活跃的地带,又是人地关系较严峻、矛盾较尖锐的地区,提高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效率,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区域迅速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利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城市边缘区的工业用地多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地域综合体的空间表现形式存在。在城市边缘区工业开发建设初期,土地资源、产业政策的优惠与行政作风的高效使之一度成为招商引资的热点,对母城城市基础建设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据商务部外资司的《2010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统计,2010年,在不到全国总面积万分之一的土地上,9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吸收外资、解决就业等经济指标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表1)。改革开放30多年来,集中于城市边缘区的“科技-工业综合体”把土地、劳动力、服务等优势集聚在了一起,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然而,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的利用在取得不小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相对粗放的利用模式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比照中国与国外城市工业用地与城区面积间的比例,不难看出中国存在着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效率低这一问题,且有着不可忽视的严重性(图1)。
1.1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盲目外延式扩张,耕地非农化现象严重
当前国内大多数新增加的工业用地都是以城市边缘区新增建设用地为主,旧城改造用地为辅,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张。而城市边缘区新增建设用地大多是通过征用村集体农用地的形式,将集体土地流转为国有土地,统归工业园区管委会管理。管委会经过开发整理成“熟地”后,再将征用的土地出让给企业。据统计,中国在未进行开发区专项治理整顿之前,各地已有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各种开发区共6 866家,其中,属于国家级的仅有232家,属于省级的有1 019家,而地方政府自行主办的各类开发区占到八成以上[2]。各级地方政府大肆圈地,大量占用耕地,造成了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失控,土地市场“供大于求”。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均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据调查,即便是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土地利用强度也仅仅为0.236 7(以建筑容积率统计);已占用的土地平均有效利用率仅为57%,而闲置土地比例则高达43%;在中国省级以上的开发区中,国家批准规划的近20 000 km2工业园区面积,闲置土地比例竟占到规划总面积的86.49%,土地闲置现象甚至严重到致使一些城市边缘区陷入多年荒芜的程度[3]。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无序扩张的严重后果是导致当地耕地锐减。统计数据表明,1996~2002年间,珠三角地区曾每年减少221 km2耕地[4]。
1.2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均存在问题
土地粗放型利用,投入不高,产出更低,已成为中国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的利用现状。据了解,即使在全国被称为 “集约用地典范”的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经济开发区,目前吸引总投资8.2亿美元,地均投资额仅为6 278.07万元/hm2,远低于法国、新加坡、我国台湾等发达地区的地均投资强度。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甚至有些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地均投资额不足450万元/hm2(表 2)。过低的投入必然产生更低的产出,也必然导致低效率的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正由于工业用地协议价格相对较低,上涨获利空间大,有些企业就盲目追求形象,超规模占用土地,搞“花园式工厂”,造成非实业项目占用土地规模偏大,单位土地面积容积率低、投资强度低、产出率低的“三低”现象。从而使后续大项目、优质项目无地可批,土地已从当初的招商引资的优势之一演变成为约束经济发展的“瓶颈”。
1.3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规划布局缺乏科学性
由于城市边缘区产业布局缺乏统筹安排,用地规划布局缺乏科学性,产业分工不明确,易形成相似的产业结构和造成重复建设,由此产生政府规划失灵甚至导致各区域间无序和恶性竞争,各地为了招商引资,有的甚至不惜违法行政、竞相降低土地价格等。
1.4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价格评估体系不完善
由于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受土地宏观调控、产业政策调控影响大,工业地产市场管制难,地方政府往往出于为政绩、税收、就业等外部性收益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本位主义考虑的目的,功利性地将土地资产作为招商引资的“利器”。各地在土地利用政策方面都是各式各样、各自为政,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的标准仅以工业用地分等定级为参考。城市边缘区土地资产低价出让已成为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最主要形式,也事实上成为地方国土资源主管行政领导腐化、堕落的又一“温床”。对于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的二级流动,由于缺失市场形成的价格评估体系,缺少市场参考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工业用地的流转。
1.5 片面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忽略环境效益
地处城市边缘的工业区是当前中国工业“三废”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之一,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片面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忽略了环境效益所导致。一些招商引资的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不严格,环评工作走过场,“草草了事”后即匆匆上马。加上园区的生活区、公共活动区与生产区布局的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地方管理部门财政投入的资金不足,治污系统基础设施不完善,直接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恶果,使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隐患在城市边缘区随处可见。
2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策略
2.1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结合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可定义为:利用技术手段和行政管理杠杆,协调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利用类型的结构、比例、空间分布与当地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经济供给的潜力,充分发挥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生产与环境功能,使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投入和产出比及土地利用率最优化,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综合效益最佳化,实现区域内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既要资源节约,又要环境友好。
2.2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策略
2.2.1 科学规划、整合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资源,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 针对目前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产业布局缺乏统筹安排,用地规划布局缺乏科学性,产业分工不明显,产业功能相似、结构雷同、重复建设、规模过小等现状,参照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目标,在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容量及资源禀赋限制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整合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资源,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以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形成在空间上经济功能明确、结构互补、联动性良好的产业布局。城市边缘区的各工业区应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各地形成明确地域分工,在整个产业链中形成上、中、下游产业带,形成整个产业链的短途生产聚集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成本竞争力,形成集聚效应。通过整合,使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功能更明确,土地利用效率更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更高。
2.2.2 探索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典型模式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需要从工业用地选址、用地整理、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以及用地调整等过程中来推广实施其集约利用模式。因此,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典型模式重点可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探索:①集约利用的选址模式;②集约利用的整理模式;③集约利用的规划模式;④集约利用的调控模式;⑤集约利用的调整模式;⑥集约利用的技改模式[5]。
2.2.3 完善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城市边缘区的国家级高新区土地利用率普遍比较高,闲置土地较少,地均投入产出率较高;而一些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县级和乡镇级的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率普遍较低,闲置土地过多,地均投入产出率较低。在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虽然有的地方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自行制定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但大多是综合评价体系,从土地利用角度、从技术层面上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应侧重于定量分析,减少模糊的定性分析,尽可能用具体的数据来确定土地集约利用相关技术指标。各区域应因地制宜,以国土资源部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方案(试行)》为标准,构建切合实际的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2.4 建立和完善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价格评估体系,促进土地流转 当前国土资源部门正在试行工业用地出让的招、拍、挂等市场化操作方式,建立和完善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价格评估体系,可以促进土地市场化操作更加规范化,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特别是土地二级市场的流动。同时,一个完善的土地价格评估体系,可以促进城市边缘区农村集体土地有效流转,从而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优化目标。
2.2.5 构建和完善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构建和完善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应具体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土地保护动态监测网络、土地预警制度和土地执法检察巡检制度,以掌握土地的变动情况,并向外部传递正确的信息,完善土地信息公布、公告、查询制度[6]。例如,为对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进行全面、及时、有效的监管,可考虑构建如下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网络系统(图2)。
2)对已经非农化的土地利用状况实施动态检测,及时评测其土地利用效益,加强土地使用方面的监督。
3)基于已经取得的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情况相关信息,建立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为科学制定土地调控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4)构建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调控效率评估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分析、评价不同产业类型工业用地调控工具的调控效率,从而及时调整调控政策与策略。
2.2.6 借鉴国外经验,筑建融资平台,鼓励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 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多元化投资和股份制经营,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充分借鉴国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政策和措施,依靠财税政策,引导和调控土地集约利用;运用收回、收购、储备等手段,制定出多方所能接受的,符合市场运作机制的开发区土地二次配置政策,盘活存量用地,减轻增量扩张需求压力,提高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3 结语
中国工业化呈迅猛发展趋势,目前工业化水平已超过55%,这势必进一步促使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量快速增长。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盲目外延式扩张、耕地非农化现象严重、产出效率低、投资强度不高、缺乏科学规划布局、价格评估体系不完善、存在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隐患等现存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边缘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整体效率。科学规划、整合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资源,探索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典型模式,建立和完善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价格评估体系,加强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信息化的动态监测管理,鼓励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商务部外资司.2012-2016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EB/OL].http://.cn.2012-07-31.
[2] 卢新海.城市土地管理与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贾宏俊,黄贤金,于术桐,等.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9):53-55.
通常,我们将资源整合的概念理解为依据一定需要,对某种资源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个体、功能结构以及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及重组,最后形成一个新的资源体系。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就是指遵循一定原则、标准和规范,将学校图书馆与各二级学院资料室的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目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正处于混合型时期,很多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本馆文献资源的内部整合。本文首先就长三角区域实施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然后依据常州科教城资源整合的现状,结合长三角图书馆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长三角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长三角实行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长三角地区主要由上海直辖市,南京、杭州、宁波3个副省级市,苏州、常州、无锡、绍兴等11个地级市,共计16个城市组成。据相关统计,长三角地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地面积的1%;人口总数约7534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2009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794亿元,占全国21.4%,GDP超过1万亿美元。①由此可见,长三角是我国土地占用面积最少,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化的推动离不开资源的建设,资源的建设又离不开资源的有效整合。因此,长三角实行图书馆资源整合有其必要性。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将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及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长三角实行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可行性。根据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点,实现长三角地区的资源整合,离不开长三角地区的图书馆文化建设,而构建这样的文化,首要条件就是要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即有效实施资源整合计划。长三角地区图书馆现有资源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决定着资源整合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顺利实施。
据统计,长三角所辖区域范围内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约100多所,大专以上的院校图书馆达300余所。②这些图书馆丰富的软硬件资源为长三角顺利实施图书馆资源整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长三角区域实行图书馆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行性。
长三角图书馆资源整合现状
1994年,教育部启动了CALIS工程,即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建设工程,其宗旨是把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知、共建与共享。自此,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1997年,长三角区域代表――江苏省启动了JALIS工程,即江苏省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其目标是按整体发展和共建共享的思路,在全省高校图书馆基础之上逐步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置精当的文献收藏系统和现代化的服务系统,形成江苏高校文献保障网络,并与CALIS接轨,借助于虚拟馆藏,获得最新文献信息。
常州科教城是常州市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相对集聚的国家级科技园,园区占地5600亩,拥有高等院校6所,科研院所150多家。构建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常州科教城的重要任务,目前已建成拥有2万G容量的图文信息系统和300余万册图书资源的信息平台。在常州科教城内,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和共享运行机制和模式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及实用性。经过多年的努力,常州科教城在资源整合方面已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形成了科教城内图书馆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协调机制。目前,科教城内各高校图书馆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规划、范围、方式及费用分摊等都已达成共识,步调一致,极力完善城内管理制度,为城内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
二、实现了资源建设过程中统筹规划,协同调研,联合采购的目标。城内高校图书馆在数字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项目上,基本步调一致,实现了城内数字资源建设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协同调研,联合采购,共建共享的目标。
三、完成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硬件平台的构建,组建了较为丰富的中文数字资源共享镜像站点。在硬件保障基础上,科教城已完成了中国学术论文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书生之家数字图书等国内知名的中文数字资源共享镜像站点的建立。
四、开通了科教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站。科教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站已经为城内高校读者提供免费的共建共享数字资源的浏览、查询和下载服务。
五、采用图书馆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图书馆间的相互开放与整合。城内高校图书馆采用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图书馆间的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OPAC)相互开放,从而为科教城图书馆实现资源共知、共建与共享提供了保证。
六、开通了原文传递服务。城内已经开通了NSTL(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外文文献原文传递服务,读者可以从NSTL收录的重要外文学术期刊中获取所需的原文文献。
常州科教城图书馆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资源整合过程中,科教城图书馆资源整合缺乏完善长效的管理体制。目前,很多院系(所)资料室存在管理松散、图书资料利用率极低等问题,且一般只对本院系师生开放,导致校内文献资源共享名存实亡。如何把院系(所)资料室的文献资源纳入到资源整合的大格局中,实现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面临的新挑战。
人力资源不足,人员素质不高。随着高校发展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科教城内很多院校都建立了新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比较缺乏,而人员不足则导致工作环节上顾此失彼,不利于正常的图书馆工作流程。此外,某些高校还存在人员素质偏低,学历、职称、年龄、性别等结构不合理,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缺乏,外语水平不高,不能掌握最新的软件资讯,不会使用相关数据库,缺乏现代信息服务技能,不能真正做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
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有效措施
正确认识、分析并解决图书馆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于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长三角文化氛围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建立完善长效的管理体制。资源整合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要想实现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与共享,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长效的管理体制,保证各部门、各环节长期健康地发展,保证资源整合的有效实施。首先,管理制度的拟定必须科学、合理和规范,由专门组织讨论决定,经过大众讨论,要确保在人人自觉遵守的前提下实施此制度;其次,制度的实施必须严格、严谨和到位,要保证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无原则性矛盾产生;再次,制度的监督流程也要兼顾,及时对制度予以修订和完善,确保整个资源整合过程中始终有一套完备而长效的管理制度在执行。
优化人力资源,提高人员素质。首先,人事部门应该根据《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精心选择管理人才。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要保证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同时严格要求在馆人员。在适当时候,还可以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优化职工队伍,增强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对在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他们全面快速地掌握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构建长三角特色平台,有效实施资源整合。一、建立长三角区域统一的图书馆网络平台。长三角可以效仿常州科教城的共建模式,将每所高校图书馆联合起来,结成长三角独有的图书馆网络;二、建立长三角图书馆一卡通服务,可以效仿江苏省的省内馆际互借模式,给有需求的读者办理长三角馆际互借借书证或一卡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三、建立长三角图书馆读者俱乐部,大家可以交流信息检索、数据库使用等方面的心得,也可以定期举办讲座等有益活动,丰富大家的图书馆学知识。
结 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腾飞,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势在必行。而对于长三角图书馆的工作者而言,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创建一种新型的具有长三角特色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知、共建与共享。(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