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模拟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2-05-28 14:30: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沙盘模拟采购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沙盘模拟采购工作计划

篇1

Reorganization of accounting-based courses by use of ERP sandbox: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for financial results

Cui Xiaoxiang

Beijing polytechnic,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n market economy, one of the goals of business is to maximize profit,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sults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work process.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ization and ERP system has simplified the complicated traditional manual billing into one step of operation procedur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oftware. The advanced technique desalts the learners’ cognition to the processes of profit accounting and distribu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designing of learning circumstances under the work process-oriented mode,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the factors including revenue, expenses and profits and the interrelations among the cost-volume-profit so as to help the learners to correctly and systematically grasp the contents of profit accounting and distribution.

财务成果核算的课程开发,采用行动导向设计原则。在进行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可能性业务流程,明确学员能力培养目标,创设工作任务与情境。

1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解,拟定可能性流程(如图1所示)

2 学员能力目标的培养(见表1)

3创设(总)工作任务与情境

3.1 任务

利用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运作,完成利润核算。

3.2 任务描述

为完整再现企业财务成果的核算过程,利用ERP沙盘工具,学员分组模拟企业经营运作流程,包括资金筹集业务、原材料采购业务、产品生产作业、产品销售业务、利润计算与分配等,并对企业的货币资金流转过程进行会计核算,年终结转利润,进行盈亏分析。

3.3 任务内容

财务成果的核算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流程图如图2所示。

(1)学员分为6人1组,确定角色,组成模拟企业,学习ERP沙盘的运作规则。

(2)各模拟企业根据年初企业财务状况建账,搜集分析市场信息,制订年内企业经营计划。

(3)各模拟企业开始经营运作,填制相关的运营记录单。同时,对企业的货币资金流转过程进行会计核算,包括筹资业务、采购业务、生产过程、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提示如下:

①模拟企业经营须遵循ERP沙盘运作规则,比如,运营年初允许贷款,长期贷款利率10%,短期贷款利率为5%;提前一个季度订原材料,原材料供货时现金结算;按订单交货时,形成应收账款(赊销);生产线更新规则,生产线折旧率33%;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规则等。

②模拟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组内成员可以商讨,核算记录主要由财务助理、财务总监负责,具体包括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写出会计分录;登入“T”型账户;年终结账等。

(4)在教师帮助下,各模拟企业年终完成结账,进行利润核算,确认盈利或亏损,包括账结、表结、公式计算。

(5)各模拟企业根据年度的经营情况,采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进行利润分析。

(6)各模拟企业讨论利润分配的步骤,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应用“六步法”,总计8课时(如图3所示)。

4财务成果核算课程开发的特点

4.1 “教学设计七步法”的应用,从企业的业务流程中提炼学习任务

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座谈,对利润核算岗位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财务成果核算的课程设计采用“教学设计七步法”,尝试运用VISIO-EPC绘制企业业务流程图,寻找分析学习节,从而展开学习情境。新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中的工作过程到学习情境的转化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活动理实一体化的理念。

教学过程控制采用行动导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任务驱动模式。明确各时间段内学生学习内容、教师引导重点、发放的学习资料等。

4.2 ERP沙盘应用于会计基础理论课程,情景模拟教学化繁为简

ERP沙盘实训教学应用于会计基本理论课程,不仅可以将企业利润核算的复杂工作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竞争发展的意识。

通过对ERP沙盘运作年度的会计核算,将财务核算成果中的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的讲解,融于实训教学过程中,更易于学生接受。针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我们适当地降低了利润预算与分析难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计算利润。

各组学生ERP沙盘运作的财务成果不同,有可能盈利,也有可能亏损倒闭。这种学习任务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教学设计更富有变化性,盈利的小组要讨论利润分配的问题,亏损的小组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最后通过组间的阐述交流,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或经验。

财务成果核算课程应配备2名指导教师,一人主要负责答疑指导,另1人组织安排各模拟企业的ERP沙盘运作。全部课程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空间,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角转换为配角。角色的变换,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周密设计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要及时总结归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4.3 教学设计适度考虑了职业教育不同层次的能力差异

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应高于中职,但又不能太难。财务成果的核算教学设计中,除了ERP沙盘运作产生利润核算结果外,加入了盈亏平衡的分析方法运用,技能要求难度适中,学习情境展开自然、充分。

篇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129-02

财务会计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及教学事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中职会计教育越来越显示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老化、教学与实践脱节以致学生学习被动的弱点。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实训课程通过模拟现实竞争多变的环境,赋予学生管理和决策的角色,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并锻炼了学生应用知识、合作交流的能力。将会计教育教学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实训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对于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职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老化。目前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基本还是采用“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在课堂上板书、讲解重点,学生则在课本上做笔记,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和与教师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对于仍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这种被动式的、枯燥的学习,无法长时间的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规范。在中职会计教育的主干科目中,课程的考核基本仍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虑到考题的难易程度,考试题型多数采用了选择题、填空题这类记忆性的客观题型。考生们只要考前多背、考前突击,基本上就能考核达标,而对于实践操作的考核则相对较少。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培养学生解决会计实务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

(3)能力培养的欠缺。目前中职教育的会计模拟实验,大多是以一个工业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事项为蓝本,要求学生从技术上练习从凭证到报表的一整套会计方法,而不能锻炼其他能力和素质。并且会计实验中的协作性不高,对于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则强调不够。

(4)知识体系单一。中职的会计实践操作,仅仅强调了在某个会计岗位上的具体功能,不能反映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学生不了解企业的整个运营环境,无法理解会计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有没有起作用,这种失真的教学实践,学生变成了只会数字核算的机器人。

2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环境下的教学是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重大改进

2.1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简介

在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中,受训学员被分成几个团队,每个团队代表一个公司。每个团队6-8人,各代表着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数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让学员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2.2基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环境下的会计教学的组织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以一套物理沙盘教学用具和一套电子沙盘系统为载体。沙盘教具有:代表几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的沙盘;代表资金的若干钱币;客户订单、分析工具、市场预测资料和学生手册等组成。

课程的展开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实训准备阶段:教师介绍沙盘的起源及沙盘课程的设计意义,使学生对沙盘有初步认识;确定各班分组名单、公司名称、职位分配及职责等,为公司模拟经营做准备。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沙盘模具教具让学生认识沙盘;通过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协商交流,确定每位学员所属的公司及各自的职责。

第二阶段:

老师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主要讲解模拟企业概况、模拟运营规则、模拟运营实战、经营成果分析、提出问题等,具体包括市场划分与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争取、厂房生产设备购买、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融资贷款等方面的约定。

第二阶段的教学主要围绕模拟模拟企业概况、模拟运营规则展开。在规则的说明中,教师采用分组交流学习,开展知识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知识。

第三阶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学习模拟经营的工作程序安排、工作计划的制定,掌握在物理沙盘上摆放企业经营数据的方法,掌握模拟经营的工作程序安排,学习电子沙盘任务清单的操作,学习相关财务报表的编制。

第三阶段进入企业模拟实训环节。教学环节中全程采用角色扮演法和情景设置法,每个小组的成员扮演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对公司展开运营。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讲解者,而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调动者、观察家、引导者、分析评论员、业务顾问。在每一年的运营过程中渗透财会教育的环节,教师要以各个公司的实际运营数据为基础,指导学员对作本公司当年的资金预算,指导“财务总监”、“财务助理”填写现金收支表、资产费用明细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

第四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老师点评与学生感悟阶段。每一年的运营,要求学生编制相关报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并能从财务角度角度分析自身企业经营的成败,并进行必要的企业战略进行调整。

第四阶段是第三阶段学习的升华,本阶段教师不再一一指导编制财务报表,而是以小组作业形式要求各公司披露财务报表,对编制报表不准确的,教师则重点指导。教师在财会教学上的重点转向指标分析,指导学员学习利用简单的财务指标对当年本公司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以利于学员进行战略调整。

第五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指导学员利用电子沙盘软件在“竞赛”模式下开展模拟运营。要求学员转换角色,在每年末以作业形式提交公司报表和财务指标分析数据。教师重点指导后进生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指标分析,力求在角色转换、小组讨论和教师重点指导的方式下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指标分析的方法。

3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教学相对于传统会计教学的几大改进

(1)在教学方式上: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环境下,教学能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结合沙盘实训道具、沙盘软件等教具开展,改变可传统会计教学中单纯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的能力。

(2)在课程的功能上: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提供仿真的企业环境,通过分组运用沙盘软件进行企业模拟经营,使学生了解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关系;并能根据运营数据编制相关财务报表,从整体上认识企业资金的循环和运作。克服了传统会计教学实践中,仅强调在某个会计岗位上的具体功能,造成学生知识体系单一的弱点。

(3)在课程的内容上: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设计了八年的企业模拟经营年限,学生了解沙盘运营规则后便可在开展模拟竞争,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代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在课程的评价上: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的考核以各组在电子沙盘系统上模拟竞争的结果为依据,结合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表现、课堂表现作为最终的评价,改变了传统会计教学中单一的考核方式。

4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教学亟待改进的地方

在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教学中学习财会知识,使学生了解了企业整体运营环境,真正将学生置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情景氛围中,提高了学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以下亟待改进的地方:

(1)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系统与现行会计制度的轻微脱节,教师在教学中还须重复强调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系统中的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名称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一是资产类项目中“应收账款”设成了“应收款”,“在产品”设成了“在制品”,“产成品”设成了“成品”;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中“实收资本”设成了“股东资本”。二是没有“无形资产”项目。由于P2、P3、P4产品都需要经过几期的研发过程,在新产品可以生产前要计入无形资产,所以应设置“无形资产”项目。

(2)成绩评定标准尚不够科学。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系统以所有者权益指标来评价学生成绩,过于单一。在教学中,虽然教师在课程的评定效果上作了改进,以各组在电子沙盘系统上模拟竞争的评分、小组活动的表现、课堂表现作为最终的评价,但仍存在缺陷。个别学员存在浑水摸鱼的现象,在模拟经营中滥竽充数,而教师要巡回、个别的指导,难以发现充数之辈,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仍不到位。如何更加有效、科学的评判各成员的个人成绩,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3

刘战胜、周雅倩、王志锋、丁红岩、洪杰、刘爽、申乐乐、李泽华、陈海龙、张永建、王佩、秦珂

三、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决策的基本思想及流程,并充分理解管理过程中团队精神的体现、哲学思维的运用、个性能力的渗透、共赢理念的培养、诚信原则的坚持和职业定位的思考等,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质采集、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企业管理决策内容的全面认识。

四、企业模拟经营决策的在公司发展中的必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只有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市场规划,才有可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企业经营决策渗透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对一个企业发展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决策是管理的核心问题,决策活动是管理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企业的经营活动日益受到外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企业要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经营者必须善于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把握对企业有利的契机,克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威胁,制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实现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三者间的动态平衡。

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将企业经营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模拟操作结合在一起,融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使企业学员在参与中学习,在游戏般的操作中感受到完整的决策体验,进而使学员深刻地体会到“决策”在企业经营成败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外环境的压力下,企业若要达到预期的市场占有率和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就必须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因此也可以说企业经营决策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根本。

五、企业模拟经营决策的总体思路

1、以最少的广告费的投入获得最多的市场订单

2、我们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怎样生产、生产什么、研发什么

3、进行新市场的开拓,通过了解对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分析,具体搞清楚开拓什么样的市场

4、生产线的在调整、买卖以及维护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5、加强与各个公司之间的联系,积极了解对手发展动向,并根据其发展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对策

6、为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对产品进行iso资格体系的认证

7、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实施5w-h法则,即 “why、what、who、when、where、how”。

8、注意公司各部门的协调,加强公司各个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定期了解员工生产和生活动向,促进公司人员的团结与和谐。

六、企业模拟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分析

在刚开始的经营中我们都比较谨慎,每个决策的做出都经过了小组成员认真的考虑和讨论,通过对产品市场分析,我们对各个产品和各个市场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p1和p2在本地市场和国际市场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于是我们就决定在前两年生产p1的时候并进行p2产品的研发,并且开发区域市场和iso9000资格体系的认证。

1、在第一年我们就进行了区域市场的开拓和iso9000的资格体系的认证,争取在第一时间内进入市场并占取p1或p2的市场份额。在经营的第一年我们投入了7m的广告费,当时市场上最多的广告投入是9m,所以相对来说我们取得的订单还是很理想的,在第一年的生产经营的结束后,我们公司卖掉了6个p1产品,实现了32m的销售收入,并最终实现了很少的盈利,而盈利的原因就在于流动资金投入较少,基本上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经营的,对生产线的更新、以及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研发还有iso9000资格体系的认证都还没有及时的进行,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成本较低,也就出现了盈利的情况。

2、第二年的经营主要工作重点是进行p2的研发、iso9000资格体系的认证和生产以及生产线的投资改造。第二年比较平稳,每一步都是按照计划在执行,期间考虑到当时p1产品库存很多,于是便决定并卖出一条手工生产线,换成一条半自动化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第三年p2的生产率作保障。

3、第三年我们开发的区域市场可以进入了,由于前两年的进行了生产线的更新、新市场的开拓和iso9000资格体系的认证运,再加上广告费的投入过多以及应收账款账期未到,我们公司出现了财政吃紧的情况,最后不得不靠资金贴现来维持,这一年我们的广告投入也明显的减少,因此也没有争取到理想的市场订单,经过分析,我们在这一年也决定减少对p1产品的生产,把原有的部分生产线转产,以方便以后几年p2的生产。

4、在第四年,经历了三年的经营之后,我们能流动的资金大大的减少,通过预算我们发现余下的资金勉强能够维持本年的经营,由于我们的所有者权益较少,所以也没有能力向银行进行贷款,经过几个季度的更新,我们的应收款终于到期,到了年末,经过财物的计算,我们也实现了很好的盈利,下一年的生产中也有了基本的流动资金,为以后的经营提供了保障。

在前四年的经营中,我们总体上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但是由于亏损的逐年减少,我们也又有了做下去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对员工生产和生活动向的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沟通,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协调,我们的团队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和谐。

5、第五年,因为iso9000资格认证体系的顺利开发,使得我们能得到有这条件约束的订单,也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决策是正确的。 在拿到p1和p2产品订单后,我们抓紧了对产品的生产、采购、和销售,值得说的是由于我们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在两种产品的订单中我们取得了一张加急单,在订单优势下,生产积极配合销售,因此我们这一年的销售收入增长很快,也渐渐的实现了盈利,弥补了前几年的亏损。

6、 第六年,是很关键的一年,在5w-h(即何因、何事、何地、何时、何人、何法)法则的指导下,经过五年的经营之后,我们对生产的流程越来越熟悉,产品的生产也越来越顺利,这样各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年里我们的各种设备都已经可以投入使用,新市场的开拓也都已经完成,为实现更多的盈利,我们也又制定实行了新的产品发展战略,加紧各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积极参与与其他企业的竞争,最终我们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实现了公司预期发展的目标。

总之不管怎样,成绩的取得和正确的决策是分不开的,在每年的年初,我们都对上一年的经营状况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概括,以发现经营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同时加强了对其他各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积极了解对手动向。 在这六年的经营当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暂时的盈利,由于我们对各项费用的控制较好,所以在这六年的经营过程中我们没有再进行贷款,这一点是很难得的,六年的经营结束,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对各种业务也都有了很深的理解和体会,在第一轮的经营中,我们对生产线没有进行很多的更新,市场的开拓也只是局限于区域市场和国内市场,至于亚洲市场和国际市场,我们都没有进行拓展,就连新生产线的投入也很少,这样虽然公司实现了盈利,但是从长远来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竞争力会丧失很多,公司在市场上的经济实力也不能和其他公司相比,结果只能导致经营的中断和企业的破产。

七、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意识有待加强

首先要学会算账,加强财务分析,在经营的第一年,我们就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年终的报表总是做不正确,让财务总监很是为难,这主要是我们对生产环节中各种概念还理解不清,造成了报表的错误,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财务工作十分重要,财务总监要做好本职工作,财务助理要帮助总监算账、分析,做到有效的管理,和财务总监一起把财务工作做细做好。

2、对业务流程还不熟悉,经营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配合

刚开始接触感觉很陌生,对各种业务的流程还不是很了解,有的时候就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什么,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了生产的暂时混乱。

3、生产线的买卖、广告费的投入

在我们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在生产的前期,我们觉得p1产品的生产已经足够,以后的几年里也再无生产的必要,市场的需求也会减少,于是便决定变卖生产线,实践证明,这是不明智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其次就是广告费的投入,刚开始的广告投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特别是最后一年的广告投入,由于自己决策的失误,我们投资了3m的广告费却没有能够取得订单,使流动资金减少,造成了生产经营中的困难。

4、关于折旧、生产线的维护和各种税务

生产进行了一年,我们对什么时候要提折旧、什么时候交维护费以及各种税务的征收都不清楚,造成了报表的混乱和不正确。

5、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分工不够明确的问题,造成了生产的滞后。

6、要拥有激情的心态,对生产充满热情和信心,增强实习中对erp沙盘的兴趣,不能因为一时的亏损而灰心丧气,懊恼自责,各自埋怨,影响到以后的生产工作和集体的团结。

八、针对问题采取的措施

1、加强财务方面知识的学习

课下的时候我们又翻出了好久没有看过的基础会计,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知识,为这次的实习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致在后来的实习中能够把各种账目搞清楚、弄明白。

2、加强沟通、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联系

面对问题,我们要求各个主管必须熟悉自己的业务流程,同时积极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和对手的生产状况作出相应的决策。

3、加强团队建设,各个部门需要积极配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九、实习心得

在这次实习里,我不仅很好地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的待人处世之道,扩大了知识面,也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历,为我踏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实习,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了解到什么叫团队精神,在实习中既要注重发挥个人才能,又要发扬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无往不胜,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站稳脚跟。

erp实习给了我们施展才能的平台,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的做事以及做什么事是正确的。在这里我不仅深切地感受到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策的科学性与灵活性。经营管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认识体验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和主要业务流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促进到知识的整合与融会贯通,真切地感受到成功与失败,体验到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职业素养的意义。企业运作模拟实习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使我积累间接的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期三个星期的erp实习结束了,心中无限感慨。这次的实习让我受益良多,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模拟真实公司的整个业务流程,包括与外部企业的交流,这让我把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结合过程的同时更学会了与人交际的各种技能。通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同事们的协助以及自己的努力,我们这次实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对管理企业的看法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顾大局,树立整体观念,准确了解市场的变化,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还需要一个高绩效的管理团队相配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对市场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只有进行市场调查,对市场数据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并加以分析和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市场战略计划。

2、形成了一支优秀团结的管理团队

在erp沙盘模拟对抗中,我们会充分感受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企业要做大做强,不是靠某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依靠团队的力量,依靠集体的智慧,任何一个成果的取得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3、 提高了思考问题的严密性

在做生产计划的时候,为了使生产成本降到最低,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所考虑的问题是非常多的,例如:首先是否有能力完成市场部签收的订单,还要考虑生产设备是租赁还是购买,原材料是否足够,流动资金是否充足,另外还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人员进行生产等等,在做计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计划,而且要考虑其他其他部门在做计划的时候所遇到的问题,不要根据自己的一些主观判断去行事,要根据客观事实,客观规律办事,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

篇4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我国大学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不乐观,而管理科学属于一个交叉学科,要求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对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并组织实施的管理学人才。各个学校在开设新课程的同时,有关课程的实践环节也被提上日程,教学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初步综合测试,通过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

但是,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很多学校的学生根本无法到企业中实习,从而对学到的理论知识理解不深。ERP软件紧紧围绕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突出了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精益性,同时体现了现代管理的实务性、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对该软件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把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方向、新领域。通过把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ERP软件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有限的条件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学校都引进了ERP软件及沙盘模拟实验培训器材,旨在让学生能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模拟企业管理运作环境,让学生有一个完善、实用、真实的实践环境。有的高校还成立了专门的ERP实验教学中心。但目前ERP实验教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目前ERP软件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被割裂从而破坏了其系统性。如有许多高校按照课程设置分别开设ERP供应链、ERP财务、ERP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实验,破坏了ERP系统的整体性,使学生以偏概全,很难对ERP有全面的理解。这种做法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财务管理或供应链就是ERP的全部内容。实际上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各子系统间是互相联系的,只有各系统协调工作,才能体现出ERP的优越性。

2.缺乏规范的教材

要想掌握好ERP系统,一本适当的教材是必要的,教材内容应对ERP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思路、应用原理、实际完善方法等问题做多方面、全方位的介绍,使学生学习后,不仅掌握现有ERP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情况,还应具有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的情况,对原有的设计工作程序进行改进以及完善的能力[2]。ERP实验课目前还没有规范的教材,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材是由软件供应商提供的[3],这些教材大多以实验操作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系统地掌握并深入理解相关的理论。单调的软件演示,学生往往容易认为ERP就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计算,对复杂的软件操作流程产生厌倦感,无法体会ERP对企业运行所发挥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

目前ERP实验教学普遍采用理论讲解与软件演示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先将某业务流程演示一遍,然后学生再做一遍。许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被动的,虽然实验做了很多,但很多学生不理解实验课的目的,仅仅停留在模仿软件流程的阶段。目前对于ERP实验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考核方式,其合理性还有待验证。

4.ERP软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学生学习准备不充分,学习热情不高。ERP系统的学习,需要学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会计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准备,也要求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熟练掌握。很多学校的ERP软件实验教学,仅仅让学生跟随老师操作一遍,而实际上,即使有工作经验的人,只讲一遍流程也很难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对于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操作一遍根本不足以了解模拟企业的流程,理解ERP在企业实际中的重要作用。

三、ERP实验教学设计

ERP软件实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操作,而是管理思想的应用,因此,首先要选好实验教材,该教材不仅讲软件的操作,还应重点阐述ERP系统设计思想,要让学生在对所学管理思想的进一步理解上,利用软件完成系统的功能。因此,ERP软件实验应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机房,还应做好实验室外的工作,总体说来,ERP实验应贯穿管理科学专业学习的全过程,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做好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的工作。具体可分为4个阶段:

1.做好实验规划,精心设计实验内容

让学生在大一期末就开始了解ERP,在大一第二学期,在学生还没有学习专业课的时候让学生开始规划、设计。将学生分成小组,查找资料或是实地调查,找出一个实际的企业或虚拟一个企业,根据人、财、物等基本的性质,设计企业的结构。如以制造业企业为例,要有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计划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办公室等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要有具体的人员,并设计一种以上产品总的流程,要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如产品要有虚拟的清单,生成要有一定的时间等。要有具体的工作流程。手动设计各数据、流程,制成电子文档上交,作为材料保存起来。作为考核的一个参考标准。

2.各模块基本知识技能练习

大二、大三这两年中,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要学各种专业课,如供应链,会计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学习ERP软件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学会按单项模块进行比较简单的实验,掌握必要的操作常识及各子系统的操作流程。以用友ERP教学版U8供应链实验教学为例,学生应学会:

(1)系统管理,包括建立基本账套及设置权限。

(2)基础设置,包括系统各模块的启用、部门人员设置、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存货、计量单位、会计科目、凭证类别、仓库档案、收发类别、销售采购类型等一些基本数据。

(3)期初数据录入,包括采购,销售、存货、库存、应收、应付、总账等期初数据的各参数设置。

(4)日常业务处理,包括整个的采购过程:采购到货、采购入库、采购发票、应付款处理;整个的销售过程:销售发货、销售出库、销售开票、应收款处理;存货凭证及总账凭证处理。

(5)期末处理,主要包括各种结账:销售结账、采购结账、库存结账、应收应付结账、总账结账等。

让学生作各模块实验时,不仅跟着老师做,而且要结合大一期末的规划设计,理解各模块电子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将各种数据保存下来。

3.综合实验过程

在大四课程实习时,让学生集中两周的时间,将前三年做的实验的数据的电子版发给学生,原则上还按原来的分组,可做适当的调整,以使各组之间配合更加紧密,让学生对模拟企业的结构、流程进行设计,在完成所有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可超出老师的要求,结合所学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将系统本身的共性与企业资源管理的个性结合起来,用系统的思想,做出一个完整的ERP综合系统,并附注说明理由,以账套数据包及附注说明的形式完成设计,作为课程考核结果上传给老师。

4.做好评价、反馈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63-02

1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企业部门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完成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国内有半数以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实际招聘中,录用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比例超过10%;受调查单位中仍有91%的社会用人单位表示,今后将继续招聘经济管理类本科层次的毕业生。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底进行的人才需求信息汇总和分析显示,像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及企业管理等专业列在社会需求最大的前50个专业之中,即使在目前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下,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依然超越其他热门专业,继续排名第一,而对于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最重视的依次是综合素质、实际能力和专业知识。 因此,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当前各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综合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不能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育体制及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实践教学为辅的观念培养的学生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的新要求,二是大多办学单位的实践教学往往只浮于形式,没能发挥其真正的实践效用,三则是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育的结合研究不深入,课程体系设置和安排上存在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2.1实验实践教学被弱化,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被忽略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一般来讲,专业主干课属于实务性相对较强的课程,需要设置大量的实践环节来辅助理解与掌握,但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的实践课时在整个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现以某经济管理类高校2004年教学计划为例,将其开设的部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的课时比例等列示如下表。

(2)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包括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课时与独立实践环节中的模拟实习、阶段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课时(不含毕业实习)。

上表数据表明,实验实践教学相对理论教学而言地位相对弱化,表现如下:

(1)专业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较低,最低为电算化专业的15%,最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23%,说明专业实践意识不强。

(2)每门专业主干课平均课时较少,特别是电算化会计专业,仅为77课时,其中实践教学课时为20课时,这意味着该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了。

(3)专业主干课实践教学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比例普遍偏低,最低的是保险专业的15%,最高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的32%,次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30%,这说明专业特色并不明显。

2.2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课程体系和真正实用的模拟教材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特别是会计学,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国家定期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模拟实习软件系统及教材却跟不上政策调整的步伐,导致在新的经济政策环境下许多模拟教材过于陈旧,漏洞也较多,这样即使教师能通过备课使理论教学与经济理论与政策变动相切合,模拟实习教材却难以及时进行更新,这就使得实训的政策依据与最新经济政策脱节,达不到理想的实习目标和要求。

2.3经费原因导致硬件设施难以支撑大型数据库及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

由于经费的问题,极少部分学校硬件达到当前主流要求,而且大多教学单位由于硬件老化等问题导致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例如,SAS、neurosolutions等教学软件要求硬件配置高,而硬件配置问题导致该类软件运行不畅,影响实践效率及效果。

2.4对实践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模式滞后

当前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校内实践主要表现为“实验教学依附于课程教学”,实验内容更多表现为对课程内容的验证和重复,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试验项目匮乏;校外实践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社会实践与实习”,由于校外实践环境不稳定、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学校的校外实习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导致出现了“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实践目标得不到很好地实现。

2.5 缺乏既能上理论课又能上实验实践课的师资

实践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很高即要有较专的业务素质, 又要具备专业岗位的技能, 熟悉生产实践, 不但能从事或参与相关专业技术的开发工作, 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但对大多教育单位而言,往往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程分别由不同的老师进行授课,这更不能使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有效的、完美的结合,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某些教师在社会上专业实践本身不足,就更不能上好实验实践课程,因此“双师型”教学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刻不容缓。

2.6实践基地功能受限

一般来讲,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为经管类专业学生设置类似其他理工类院校专门用于实践的实习工厂、车间或实践中心,而一些有能力承担专业实践的校内基地,也只是一门心思的完成部门的工作计划任务,不愿主动和相关专业合作开发实践项目,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一些校内基地即使具备了实践的条件,但由于没有实践计划、实践(验)大纲,或缺少实践老师指导而搁置;部门间的协调也人为的设置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总而言之,要切实抓好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规律,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3经济管理类实验实践教学的基本功用

3.1实验实践教学五个阶段的基本功用

经济管理类的实践教学分为五个阶段,即课程基础实验阶段、专业基础实训阶段、专业综合实验阶段、情景模拟实验阶段以及专业社会实践阶段。

(1)课程基础实验阶段是实验教学的首要环节,这一阶段属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随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均通过课程基础实验阶段进行传授,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基础,并学会如何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2)专业基础实训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行综合利用,使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综合实训对本专业的多门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专业基础实训是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阶段,应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进行,专业基础实训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求职都会有一个积极的帮助。

(3)专业综合实验阶段是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后,实验教学环节中所进行的一种创新式实验过程,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而言,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和发展都是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的教学形式多以在教师指导下的科研和学术活动为主,要求尽可能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并具备一定质量地完成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

(4)情景模拟实验阶段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相关专业模拟完成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及销售等实战场景,锻炼学生的实务操作运用以及商务谈判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阶段是对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和研发式实验的补充和完善。

(5)专业社会实践阶段是指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实际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模拟实践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能自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地进行创新性、实践性尝试,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复合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有效方式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的生产、成品的销售三大主要活动和人力资源、财务、物流活动三大辅助活动。因此,作为一名统揽全局的经济管理人才,仅仅掌握经济管理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的知识,是很难担负起其职责的。即便是那些只承担经济管理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功能职责的管理人员,若仅具备所承担职责直接所需的知识,而很少具备或不具备其他相关知识,也无法满足其工作角色的要求。这表明,经管类人才是复合性人才,而不是单一知识结构型人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尽管各经管类专业除开设专业课程以外,也开设了若干相关专业的课程,但是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往往是分散的、孤立的。未能找到一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综合贯通并进行运用,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而实验实践教学的引入使学生通过参加具备先进理念的综合型实验实践,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硬件、ERP沙盘以及会计电算化等学习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管理的情景、建立竞争意识,参与经营决策。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结合起来,从而在受到良好的专业理论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对经济管理类及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系统地进行实践性尝试,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适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经管类人才。

3.3实验实践教学突破了经管类教学活动时空的局限

在实验实践教学五个阶段中的专业社会实践阶段中,虽然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感知在一个特定情境下活生生的现实, 对知识的理解有所帮助。但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 学生虽在真实的情境中, 但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由于企业要保守商业机密,致使实习生无法深入、完整地接触企业的运作过程,大部分时间耗费在的、简单的服务性工作中,学生在这项实践教学活动中所付出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程度很弱,在专业知识的运用与专业技能的锻炼方面收获甚少,实习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此外,不少企业担心接受实习生会影响自身的正常工作秩序,将接收实习视作一种负担,致使高校很难联系到足够的实习单位以满足扩招后日益增多学生的实习要求。加上由于实践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接触到专业实践活动的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无法系统地、完整地认识与把握专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而实验教学方式的出现,如实践教学中的“ERP 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管理,会计专业在实验室中按照实际会计业务操作流程,设置不同的会计岗位,进行会计业务的流程模拟。这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技能掌握、经验积累、职业意识等复合型能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使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为其从根本上摆脱目前的困境创造了条件。

3.4实验教学缩短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

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需经过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两个阶段。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许多经济管理类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解决实际工作的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要经过一段较长的磨合期与适应期。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校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只是进行了第一阶段的任务,而没有完成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第二阶段的任务;产出的不是经管类专业人才的成品,而是经管类人才的半成品,从而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效率的低下与人才培养周期的延宕。实验实践教学的进行,不仅可以使经管类专业学生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使其经济管理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验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立项编号:0831078))

注释:

钪炯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碓评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篇6

[作者简介]斯庆(1978- ),女,内蒙古巴盟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计量与计价。(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61-02

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巩固和验证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一、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类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很强的“工程+管理”复合特点的、理论扎实和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该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从全国各职业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建设及教学质量来看,目前均达不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仅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的工程施工能力、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管理能力达不到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岗位知识、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一)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以“校企合作、双向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促进”为宗旨,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企业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实训的实践平台、保证学习和工作的可持续性,学生在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的指导下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真正做到校企双方的“双赢”。

(二)创建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师资队伍建设及提高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是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目标,以“高标准选拔、多渠道培养”为原则,培养素质优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第二,编制可行的课程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实训指导书。在指导书中详细列出实训要求、实训内容、专业基础工作、工作深度、考核标准,将实训的各项内容尽量量化,以便考核。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共管制,即采用校内“导师”在课堂教学和网上跟进指导、企业“导师”对学生岗上指导;学生向校内和企业“导师”汇报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训成果,并提交实训报告;专业及课程实训结束时召开总结评价会,最后结合学生自己的评价、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评价,共同评定实践成果,完成职业能力素质考核和实践考核。第四,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建立实训考勤、答辩、评价和汇报制度,通过实训成果、实习日记、实训总结、考勤情况、实习单位鉴定、答辩、上交收集的实训现场资料和自评、互评结果综合评定实训成绩。

(三)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注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一方面,选取实践教学内容应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首先,精选实践教学内容,使其与工程实践内容相衔接;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保证实训内容相互之间的承前启后、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最后,要求企业和学校的“双导师”带领学生真题真做,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紧密对接。

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今后的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大校内工程管理信息化实训室建设力度,让学生体验全方位、实战式、全过程、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学习中积累工程管理经验。

三、创建“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一)“四层深”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及实施

“四层深”是指:(1)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如公共基础素质课程、社团活动、专业讲座等;(2)专业基础技能培养,如课内实训和课程设计等;(3)单项能力培养,如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等;(4)专题设计能力培养,如综合训练和顶岗实训等。工程管理类学生应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要提高实践能力首先要梯度地安排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各实践环节;其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教授作专题讲座、综合案例讲座;最后,大力提倡大学生课外社团等活动。

(二)“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五种类”是指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考虑工程、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和软件应用等五类知识的综合。实践中注重优化课程内容和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搭接各课程、融汇单个课程内容、贯通系列课程、融合不同体系课程知识(见图1)。通过设计单项能力训练、能力合成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等三个模块的设计将以上五类知识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

“三步曲”是通过制定详细的实训教学大纲,完成从“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提高综合技能”的任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见图2)。第一步,综合课程内容。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和实验实训教学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达到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第二步,融合不同课程内容。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综合性课程设计(如工程管理软件、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等课程)环节的实践教学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不同课程内容得到融合和运用,达到综合能力层次训练。第三步,融合专业知识。在顶岗实训、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通过由教师提供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设计和实训题目,达到融合专业知识的目的。

四、“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实施

“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主要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实验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及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由简入繁、逐步深入地实施。

(一)实训教学的层次与内容

1.认识实训。这是专业入门的引导,是学生首次亲临施工现场了解和感知工程的活动。认识实训环节能够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直观认识和感性了解、为后继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生产实训。这是在学习若干土木工程技术类和工程管理类等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基础上的实训活动,一般安排于第二学年。学生通过生产实训教学过程,能够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造价管理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等工程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顶岗实训。这是在专兼教师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的。该实训可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工程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及工作环境来完成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和工程实践项目,通过此实训也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

1.技术类实验实训。它涵盖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房屋构造基础理论和施工技术等课程对应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技术类实验实训环节是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要求,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实操完成。学生通过该项实训能够直接得到实验数据,与所学课程知识接轨,为后续课程和参与施工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2.管理类实验实训。它含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及进度控制、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造价、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案、编制项目采购方案、进行项目评价、绘制工程CAD图、编制招投标文件、评定项目标书等实训内容。

3.综合类实验实训。它含有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实训等,如工程项目组织、成本、质量、进度控制及招投标、合同管理等综合训练;在管理类实验实训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单项能力训练模块,结合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实现合成训练,提高学生对各课程知识的综合认识。

(三)课外实践内容

课外实践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专业规划理论,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各个学期中安排的,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参与工程实践、完成专题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教学质量调研等)、参与技能竞赛、在企业兼职等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领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该实践活动通过撰写专业论文、完成专题研究、编写调查报告、创新工作计划和完成总结报告等形式来完成。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专业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工程管理类专业“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表现。该方案能够实现学生在知识理论体系上从点到面的突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也是培养单项能力到合成能力再到综合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7

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临江近海的部分高校,如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钦州学院等,而且主要挂靠在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系该专业的一个特色培养方向。综合来看,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物流管理基本能力的人才,掌握物流管理的最新动态,具备进行物流系统特别是港口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的基本能力[1];毕业生适合在港口、生产企业物流部门、公路运输货运基地、连锁商贸企业物流中心、货运企业等单位,从事报关、报检、货代、仓储管理、货物运输调度、物流市场营销、物料控制、客户服务、物流业务实际操作等物流技术管理及相关工作。

一、基于能力导向的港口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基于能力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人才即港口物流人才,其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体现在掌握采购、仓储、配送、运输、客服等基本业务流程,具有分析和解决业务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及相关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力;海关报关、报检业务处理能力;国际货运业务处理能力;国际货运业务处理能力;物流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物流市场开发与管理能力;物流软件操作应用能力。方法能力体现在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有捕获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不拘泥于传统模式、敢于提出创新的思想及理念的能力。社会能力体现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确定交往目的、选择交往对象、建立交往渠道、运用交往技巧,能用汉语交流和简单的英语交流、评价交往结果。

二、钦州学院建设基于能力导向的港口物流人才的基础和优势

1.地理环境优越

港口是综合运输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港口业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和临港中心城市发展壮大的主导支柱产业,已成为临港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启动,特别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发展定位,广西北部湾临港产业不断壮大。种种数据表明,广西北部湾港已成为我国沿海港口群的“重要一极”。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11月,钦州港货物吞吐量达6000万吨,同比增长22.9%;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0万标箱,同比增长30.7%。

2.就业基础良好

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目前在校生130人,该专业于2007年招生,每年录取新生分数线均高于广西同类院校。连续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各个行业,货代、仓储、运输等是主要就业去处,主要就业岗位有:物流营销、物流客服、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货代、报关等。在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圆通快递、中外运广西分公司等大型物流公司和众多中小物流企业都有钦州学院的毕业生,并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实践教学条件初步形成

截止目前,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校内实践基地已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包括钦州港物流沙盘模拟实训室、现代港口物流实验室(实验大棚)等多个校内实训基地,初步具备了“理实一体化”功能。另外,还建成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如钦州市港口集团、广西世纪物流及桂中海迅物流公司等。

4.产学研合作机制逐步形成

近几年来,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在发展过程中,与钦州市港口管理局、沿海三市航运集团等数十家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作为学生实训基地和物流科研合作基地。每年暑期,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都会派出2~3名专业教师到合作单位挂职锻炼,并从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题研究,以增强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双师型”师资队伍已经形成

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兼职教师5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7人,中级职称11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38.9%。专任教师大部分拥有高级工程师、高级物流师、经济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80%以上。专任教师中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绝大多数教师年龄在30到45岁之间,年富力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涵盖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物流规划、物流设施设备、物流营销、物流经济、国际贸易与报关等专业方向。

三、基于能力导向的港口物流人才建设内容及对策

1.加强行业指导,深化校企合作

2013年6月,钦州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单位。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加强与区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以及广西涉海政府部门、港口、码头、海洋运输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订单式”人才培养、“菜单式”员工培训、教材编撰以及科研项目方面取得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成果[2]。

根据企业对岗位和能力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签订联合培养协议,采取“定计划、定课程、定学时、定教师”的方式,为企业进行特定人才的培养。在用好企业资源实习实训和用好技术人员教学基础上,承担企业培训任务。通过这些培训,把企业的培训标准引入校园,企业由此获得合格的员工,专业则从课程的层面上与企业技术进行嫁接,并进一步了解企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2.注重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产业实地调研、对近三年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以及通过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港口物流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实践研讨会进行论证,对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职业成长历程、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基于能力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

3.重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以往的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人才培养评价主要是基于学业评价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价体系,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突出“三方面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三届毕业生追踪调查和企业用工反馈来看,亟待建立基于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即采用基本要素结构体系,运用递阶多层次评价方法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核心是建立以高校(学业)评价和企业评价为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如高校评价权重为60%,企业评价为40%等),核心指标为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参加国内师资培训、学术研讨和企业兼职顶岗锻炼等方式,提高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科研开发、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3]。制定和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海外拓展进修计划,重点培养若干名骨干教师,每人要在企业顶岗锻炼半年以上,以随时掌握港口物流的最新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与钦州市港口集团、中外运广西分公司等紧密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对其进行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让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与指导,充实加强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的力量,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又密切合作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参考文献:

[1] 罗美娟.宁波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谢如鹤,等.基于创业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