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0 21:17: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金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机构参与情况
我省金融机构通过以下交易系统进行拆借:
1.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电子交易系统进行拆借的金融机构有:富滇银行、玉溪城市商业银行、云南红塔农村合作银行、昆明市联社、昭通昭阳区农村信用联社、曲靖市麒麟区农村信用联社、红河建水县联社、版纳景洪市联社、丽江市古城区联社、保山腾冲县联社、红塔证券公司、太平洋证券公司、广东发展银行昆明分行,共13家。
2.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拆借备案系统拆借的金融机构有: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授权的一级分行、未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的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城市商业银行。
(二)交易情况
我省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余缺的调剂都通过其总行进行,暂无拆借发生;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科技结算中心成立后,农村信用社各市、县联社的资金调剂基本上通过省联社进行,同业拆借业务很少发生;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以来,部分金融机构之间资金余缺的调剂采用同业存放方式进行。目前同业拆借交易主体仅为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同业拆借累计成交1377.4亿元,同比增长2.06倍;其中:拆入累计1343.1亿元、拆出累计34.3亿元,净拆入资金1308.8亿元。2011年1-6月,同业拆借累计成交908.09亿元,同比增长23.65%,其中:累计拆入866.52亿元、累计拆出41.57亿元,净拆入资金824.95亿元。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基本情况
(一)机构参与情况
我省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有:富滇银行、玉溪城市商业银行、曲靖城市商业银行、云南省联社、昆明市联社、云南红塔农村合作银行、曲靖市麒麟区联社、版纳景洪市联社、丽江市古城区联社、红塔证券、太平洋证券、云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12家。
我省市场成员开展的债券业务主要有: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现券买卖、债券远期交易;债券结算业务;商业银行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开办此项业务的有:工行、农行、建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
(二)交易情况
2010年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11420.41亿元,同比增长77.6%。其中:正回购4667.54亿元,逆回购6752.87亿元,净融出资金2085.33亿元。2011年1-6月,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4042.16亿元,同比减少36.7%。其中:正回购2927.3亿元,逆回购1114.86亿元,净融入资金1812.44亿元。交易主体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
2010年买断式回购累计成交1089.92亿元,同比减少51%。其中买断式正回购84.14亿元、买断式逆回购1005.78亿元,净融出资金921.64亿元。2011年1-6月,债券买断式回购累计成交338.67亿元,同比减少57%。其中:正回购46.09亿元、逆回购292.58亿元,净融出资金246.49亿元。
2010年现券买卖累计成交9427.54亿元,同比增长25.5%;债券结算结算量为81.18亿,较去年减少181.82亿,减少69%;债券远期交易金额1294.93亿元,同比增长98.5%。2011年1-6月,现券买卖累计成交3815.17亿元,同比减少35.5%。
三、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基本情况
(一)机构参与情况
我省商业银行开展的黄金业务主要有:1.黄金业务(开办此项业务的有:工行、中行富滇银行以及所有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2.账户金(纸黄金)业务(开办此项业务的有:工行、中行、建行);3.实物金业务(开办此项业务的有:工行、农行、建行、招行、兴业、光大、民生、富滇银行)。
(二)交易情况
2010年,我省商业银行账户金、实物金和黄金三种业务累计成交65.6吨,同比增长13.32%,成交金额173.12亿元,成交均价263.9元/克,同比增长21.44%。其中:账户金累计交易31.34吨,同比减少25%,交易金额84.3亿元,同比减少6.81%,交易均价268.94元/克,同比上升24.13%。2011年1-6月,商业银行账户金、实物金和黄金三种业务累计成交19.34吨,同比减少55%,成交金额59亿元。
2010年,个人账户金累计交易31.34吨,同比减少25%,交易金额84.3亿元,同比减少6.81%,交易均价268.94元/克,同比上升24.13%。2011年1-6月,个人账户金累计交易14.75吨,同比减少5%,交易金额44.8亿元,交易均价303.1元/克,同比上升19.7%。
2010年,实物黄金累计交易1.9吨,同比增长2倍,交易金额5.26亿元,同比增长2.68倍,均价277.57元/克,同比增长21.53%。2011年1―6月,实物黄金累计交易2.25吨,同比增长1.5倍,交易金额7.11亿元,均价316.33元/克,同比上升17%。
2010年黄金业务累计交易32.37吨,同比大幅增长1.08倍,交易金额83.56亿元,同比增长1.46倍,交易均价258.15元/克,同比增长18%。2011年1―6月业务累计交易2.34吨,同比减少91%,交易金额7.08亿元,交易均价303.1元/克,同比上升19.9%。一部分客户转向做资金成本较低的白银T+D业务。
四、银行间外汇市场业务
银行间外汇市场成员只有富滇银行1家,2010年即期交易累计成交折合19139.36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1倍。其中买入外汇折合8404.8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62倍;卖出外汇折合10730.55万美元,同比增长30%。2011年1-6月累计成交折合4781万美元,同比减少44.3%。其中买入外汇折合2017万美元,同比减少59.6%,卖出外汇折合2764万美元,同比减少23%。在国际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外汇需求有所减少。
五、票据市场业务基本情况
2010年云南省金融机构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450.33亿元,同比增长12.21%;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余额672.71亿元,同比增长34.45%。2011年1-6月,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005.97亿元,同比增长57.42%;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余额855.44亿元,较同期增加322.66亿元,增长60.56%。承兑业务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金融机构为了扩大票源和增加保证金存款。
2010年云南省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贴现1874.7亿元,同比下降5.08%;贴现余额159.8亿元,同比下降40.72%。2011年1~6月累计办理贴现1079.1亿元,同比增长15.87%;贴现余额148.25亿元,同比下降11.6%。
2010年累计办理商业汇票再贴现866笔、金额39.13亿元,比同期增加36.21亿元,增长12.4倍;到12月末,再贴现余额15.57亿元,比同期增加13.48亿元,增长6.45倍。2011年1-6月,累计办理商业汇票再贴现1018笔、金额59.71亿元,同比增长2.3倍。
六、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省同业拆借市场参与主体单一
主要原因一是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余缺的调剂都通过其总行进行,农村信用社资金管理体制的变化主观上制约了同业拆借业务的发展;二是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以来,部分金融机构之间资金余缺的调剂采用同业存放方式进行;三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专门人才缺乏,市场操作经验不足,对市场风险没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和能力,限制了它们参与同业拆借业务。
(二)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现有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目前市场业务发展的需要
交易中出现的一些创新方式、新问题,如各种类型的代持交易、丙类户的审核不严和门槛较低等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容易出现异常交易和违规交易,导致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黄金市场缺乏统一的监管规则
目前黄金投资已成为民众投资的重要工具和品种,黄金流通日益频繁。在这一巨大市场面前,导致出现各种黄金投资公司,其交易方式、交易行为、保证金比例难以掌控,这些无疑加大了黄金市场的监管难度,增加了黄金投资的风险。但对如何监管黄金市场,缺乏明确的操作细则,给人民银行分支行有效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了困难。
(四)现行的票据市场管理制度已不适应票据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内经济形式的变化,产销关系紧密的上下游企业间更倾向于用票据结算,相应地带来更多票据融资服务需求。金融机构以此为契机,利用票据融资嵌入产业链核心客户上下游交易来拓展业务,为此开办了各类新业务,例如贴现、买方付息、贴现宝等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但有些新业务严格地说和《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存在相悖之处,而1995年颁布的《票据法》是以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为目标进行的制度设计,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部分规定制约了票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票据市场中存在监管规则不完善,监管主体不明确的客观现实,对市场的创新行为难以认定。
七、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市场运作的指导
应引导农村信用社树立资产多元化和流动性管理的经营观念,积极开展扩大金融市场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适度增强基层信用社的融资自。
(二)建议修改和完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
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市场成员的交易行为,清理各种创新方式的债券代持业务,加强债券市场的监管,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企业投资管理;原则;问题;对策
一、企业投资管理原则
企业投资的利润往往依靠科学的管理才能斩获,在管理中降低投资风险,加强投资的有效评估,保证投资事项有效蠕动,实现管理支撑。可见,企业投资中管理的作用之大。为了更好的运用投资管理来获得实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投资管理,主要原则如下:(1)前期把控,即对投资行为的前期市场进行全面、精细化、趋势等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形成全面的调查资料,寻找最佳投资时期进行资金把投放;(2)中期控制,即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风险评估、投资可行性分析等,使得企业投资行为摒弃盲目性;(3)后期控制,即立项后,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控制,确保资金链完善,资金富足,项目各环节衔接有序;(4)全程风险控制,即将风险评估贯穿于投资全程,保证风险最低,应急预案完善,保证投资收益。
二、企业优化投资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投资追求高利润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管理的高效性。即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行为之中,无论是生产、营销还是投资,其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甚至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竞争力。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运作中想要可持续性发展,不但要在规模上有所扩大,还要在收益上有所提高,从而为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撑。这一切都离不开投资管理的高效运作。
三、企业投资管理中的问题
(一)投资前期对市场调研不重视
企业进行投资高效管理的原则需要事前控制,即对投资前期的市场进行充分掌握才可决策投资方案。但在实际投资中,企业过分的依赖市场表象,数据采集不够全面,无法作出全面的规律分析,从而使得项目投资风险无形中增大。而且对项目的预期过大,实施结构考虑不周,导致项目中后期可行性大打折扣,给企业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
(二)投资决策缺乏合理与创新性
企业投资收益取决于投资管理,在投资管理中,投资决策正确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旦决策平平,往往导致投资收益甚微。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使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盒余资金不断涌入,使得企业决策创新性的作用往往视而不见,循规蹈矩,无法适应现代化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从而无法起到科学、有效、标新立异的决策作用,收不到预期效果。
(三)投资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不足
监督环节是投资管理有序进行的保证,监督不到位,难以促进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列无法保证企业投资收益的实现。企业投资所需要资金巨大,一旦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势必给一些素质偏低的人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大量资金流失等。可见,监督不利往往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企业提升投资管理水平的优化对策
(一)企业投资前期调研全面而精细化
企业一旦决定进行投资,就必须对市场有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才能审视时势,做出明智的判断,提出科学而合理的投资决策和投资可行性报告。因此,在进行市场调研时,要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对当前宏观环境、市场环境、民生民意、企业可持续发展瓶颈、投资目标的变化趋势等等进行数据采集归档,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判断,从而以市场为支撑,形成具有风险性评估、可行性评估、收益评估、决策创新评估等的市场调查报告,为企业投资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透过现象,从本质上进行决策,避免不必要的盲目跟风,保证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具有科学合理性。
(二)加强企业投资决策的创新与科学性
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与创新性需要企业决策层根据市场调研报告与分析结论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是企业投资项目的先决条件。企业投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收益是否快速收回,从而达到收益目标。因此,决策层要高瞻远瞩,透过现象紧抓本质,使得决策即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又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监督到位,避免任何死角来拖慢企业投资项目的实施。而且先进的决策还可以有效避免风险的不可抗性,提高企业投资的稳定性。
(三)加强投资管理的监督到位,从制度抓起
1.制度完善,人员互相监督是根本;2.资金流向要全程动态监督,保证资金去向透明与合理,从而避免投机分子有可乘之机,避免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出现;3.资金使用要定期监督与审查,保证资金透明化,合理化和高效性应用。此外,要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日常加强职业道德熏陶,保证投资管理监督有效而精细化,实现全面监督。
(四)加强风险评估与防范
1.企业投资要遵守相应的法律以确保受法律保护;2、正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市场,结合经济趋势和行业趋势进行科学决策;3.全面运用投资各数据模型管理系统,如环境分析系统、资本管理系统等,投资模式走多元化道路;4.投资战略多采用“杀熟”路线,做到知已知彼,以防资金短缺产生风险无故增大的弊端;
作者:孙晓素 赵仕龙 单位: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自然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心。农村支付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丰富支付服务的主体,并鼓励推进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业务。2013年底,人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应该尝试在农村地区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从而使得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基本金融服务。手机银行即以手机为媒介来完成各种金融服务交易,其业务主要包括查询、转账、理财和消费支付等。近两年来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城市地区已经逐步体会到了手机银行业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然而,这种便利是否真的能够延续至农村地区并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地区呢?目前看来,我国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服务空白的现象,而手机银行的低成本优势使得其恰好能够缓解这种现象,它不仅能够解决农民的需要,还能够为农民提供生活的便利,因此,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手机银行使用规模逐年增长(见图1),近两年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在2012年一年内,使用规模增加了450%,直接从5000万人左右跃升到2.9亿人,而2013年在2012年的2.9亿人的规模基础上又增长了59%达到了4.6亿人。我国手机银行的交易规模也高速增长,在2011年时交易规模仅1.2万亿,2013年就增长到了12.7万亿的规模,而2014年又继续突破达到了28.7万亿。从使用规模和交易规模来看,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在近两年来的发展得到一定的突破。
根据《2014手机银行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59.7%(误差率在5%以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使用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之间,并且手机银行业务使用主要集中在转账汇款和投资理财等方面。手机银行正在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为银行拓宽了客户规模,降低了服务成本,增加了银行的收入。从整体实际情况看来,我国手机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水平较低,手机银行市场潜力巨大,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三、农村地区已具备发展手机银行的业务条件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支付体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并且在2012年开展了农村手机支付试点,农民的支付环境开始逐步得到一定的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条件。这也将有助于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的改善。
1、手机使用率逐年升高,已经基本实现手机普及化
据工信部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达到12.86亿户,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4.5部/百人。而且早在2011年我国农村手机普及率已经近90%。截止到2015年3月底,即使4G网络刚刚推行5个季度,其用户总量也已达1.6亿,占手机用户比重达12.5%,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农民用户,可见我国手机的使用已经实现高度普及。
2、网络发展较快,手机上网接受度较高
一方面,我国移动网络覆盖率在2013年底就已经达到98%,基本完全覆盖。在2013年底移动运营商又相继推出4G技术,且4G网络覆盖率也正在逐步提高,以湖北省为例,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所有城区乡镇和部分发达农村地区的4G网络覆盖,可见以这种覆盖速度持续下去,我国农村地区4G网络覆盖的时间也不会很久。在这种逐渐完善的网络环境中,农民的手机上网接受程度也较高,据工信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网民中手机上网率高达83%。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互联网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使用网络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现在的无线网络备受人们青睐,有部分农村家庭已经实现手机连接家中的WiFi而不是通过数据流量上网。
3、农民收入和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消费的习惯也逐渐有所改变
2014年我国农村常驻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过万,即便是除去价格因素的影响,其实际增长速度仍达到9.2%。而且目前农村地区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所占比例较高,这就满足了手机银行的推广要求,因为手机银行业务并不是十分复杂的程序,只要通过适当的讲解及演示,其可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逐渐接受网上交易,虽然农村地区发展较晚,但可以看出其有开始转变的迹象,这样,手机银行业务的普及相对也会容易得多。
四、农村地区发展手机银行的益处
1、手机银行发展给农民带来的益处
(1)缓解金融服务空白现象,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需求。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对基本金融服务的需求很高,然而,农村地区的网点数目根本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一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金融服务空白的现象,这些情况限制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一般都为微观金融,而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恰巧提供的就是微观金融的服务,这就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还于2009年末在广西、河南进行了初步尝试,并为农民提供了贷款便利。因此,如果农村手机银行业务能够成功的推广,那么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现象就会得到缓解或者彻底消除,农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满足。
(2)为农民生活提供便利,降低农民享受金融服务成本。手机银行业务的实现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所以一些基本的金融服务就不需要农民到附近的网点才能实现,农民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相关业务,也不需要有路费的支出。一般的银行都能够提供基本的手机银行业务的全天24小时服务,网络受理业务的速度也比较快速,这就允许农民在银行的非营业时间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在春种秋收等比较忙碌的季节也不需要为获取必须的金融服务而浪费宝贵时间。目前各个银行为了争取客户,在手机银行的服务方面一般都给予一定的优惠,例如转账手续费优惠或免除转账手续费等服务。因此,通过手机银行业务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2、手机银行发展给银行带来的益处
(1)手机银行能够降低银行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网点数目目前不能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在农村地区建立实体网点并且提供人工服务往往要花费相当高的成本,因此银行都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建立机构网点。就西部地区而言,其地多人稀的特殊环境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数目,因为其高成本是无法通过有限的收益来弥补的。据统计,我国柜台业务每笔成本约为4元,而手机银行仅仅需要0.6元,这就显示出了手机银行业务的优越性,商业银行不需要在为不能建立足够的物理服务网点而苦恼,通过手机业务不仅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基础的金融服务,还能为已经建立网点的农村地区降低经营成本。
(2)扩大了银行的服务范围,有利于银行利润的增加。近年来,我国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服务范围增长缓慢,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抵押物的问题,贷款业务在农村地区发展遇到瓶颈,甚至有缩小的趋势,我国部分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农村金融市场。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是不可小觑的,通过手机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服务的范围就能够延伸到农村地区,能够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部分收费的金融服务就会形成银行收入的来源,从而利于银行利润的增加。
五、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1、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手机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限制了其业务的发展。虽然我国各类银行几乎都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但更多的是偏向将网上银行业务通过手机来操作,这并不是业务创新,而是一种操作设备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主要提供包括查询、转账和汇款等业务。业务创新的程度的低下,导致我国手机银行的服务种类有限,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农民的接受度,普通的转账汇款业务虽然满足了部分农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简单的业务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户的多样化需求。
(2)手机银行业务接受度有限,限制了农村客户规模。手机银行业务收入要有客户规模作为基础进行支撑,然而,我国农村地区接受手机银行业务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虽然农村地区消费观念有转变的迹象,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固守现金结算的观念,在这些农民眼中,只有通过现场交易他们才感觉到踏实。农民缺乏安全感,手机银行业务的实现是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部分农民总是担心一旦发生网络故障而使得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此外,手机银行业务宣传度不足,我国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农民不知道手机银行业务的存在,更不知道手机银行业务能够为他们提供多大的便利,缺乏手机银行业务相关信息,业务的接受也就无从谈起。
2、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风险
(1)法律缺失风险,导致农民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涉及到手机银行业务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与《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二者都没有对手机银行业务做出具体规定。而其他有关规定也只是针对风险提出框架性的规定,没有具体配套实施方案,没有对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清晰的划分,也没有对法律责任的承担者进行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农民的索赔权和隐私权等权利在进行手机银行业务交易的过程中暴露在风险之中,一旦农民财产发生损失,其受到的损失很有可能需要自己承担。法律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概率。
(2)网络风险和操作风险增大了农民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当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的黑客攻击和网络传播的病毒都可能给农民带来损失,而且有些农民的手机系统安全度不高,更加容易遭到攻击,还有部分越狱、root以后的手机更加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一旦农民在进行手机业务操作遭到攻击发生损失之后,势必会影响农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信心,银行的业务开展就会受到阻碍。在农民进行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或者银行内部人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对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方式不熟悉或者对业务了解不透彻,很有可能发生操作失误,而农民就要承担财产损失的风险。
六、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1、积极开发符合农民需求的业务种类
业务种类的开发应该更加贴近农民的生活,在我国农村地区更多需要的还是存贷款、结算、支付等业务。为了让农民能够通过手机银行业务实现基本业务需求,我们可以借鉴菲律宾的经验,通过第三方中介作为点,来为农民提供小额现金服务。银行还可以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开发适合农民的业务,例如通过与当地农资供销网点合作,当农民购买需要的物资时,可以使用手机银行结算,从而免去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另外,银行应该积极到农村地区进行调研,从而发现农民具有强烈需求的业务,进而通过专业人员设计出符合农民需要的手机银行业务。
2、加大手机银行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接受手机银行业务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农民进行手机银行业务的宣传,让农民对手机银行业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可以考虑以奖励的形式引导已经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农民向其他人进行宣传,通过自己熟识的人推荐往往会使农民有安全感。另外,手机银行业务可以尝试为农户提供关于惠农、农产品产销等信息,引导鼓励农民尝试使用手机银行,在试用的过程中,农民的观念也会渐渐改变,其对手机银行业务的接受程度也将有所改变。
3、完善法律体系,使手机银行业务具有规范性,充分保障农民的权利
应该尽快建立《手机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使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处理具有规范性,并且要对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清晰规定,还要明确法律责任的规定。其中首先应该要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只有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农民才会增加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信心。其次,银行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并且对农民具有风险提示义务,银行积极履行义务有助于提升农民对业务的满意程度。最后,要对法律责任进行细化,当农民财产遭受损失时,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的维护农民的利益,明确法律责任承担主体。
4、银行和农民都需要对网络风险与操作风险防范做出努力
银行应该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定期对安全系统进行检测,防止存在可以被黑客攻击的漏洞,还可以推行电子签名和语音验证的防范方式,这需要客户在银行系统中预留自己的数字签名和声音信息以及语音验证暂时取消密码。具体方式是先进行数字签名,然后再接受随机验证码,以语音形式进行预留声音匹配验证,考虑到客户声音因感冒等原因可能与预留不同时,客户可以输入语音验证暂时取消密码,再完成相关交易。在操作方面银行应该制定详细完备的操作流程,并对相关规章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落实操作风险责任追究,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执行能力。农民应该培养安全防护意识,尽量不对手机系统做出更改,并每天对系统安全进行检查,养成在交易前先查毒的习惯,谨防欺诈。在农民开通手机银行业务时,农民应该积极了解手机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有不确定的操作步骤时应先通过电话向客服咨询相关步骤,然后再进行业务操作,避免盲目随意完成操作。
(注: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名称:安徽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根源、监管以及路径选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10378073。)
【参考文献】
[1] 刘海二:手机银行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吗──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应用[J].财经科学,2014(7).
[2] 王修华、郭美娟:金融包容视角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4(9).
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自然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心。农村支付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丰富支付服务的主体,并鼓励推进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业务。2013年底,人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应该尝试在农村地区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从而使得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基本金融服务。手机银行即以手机为媒介来完成各种金融服务交易,其业务主要包括查询、转账、理财和消费支付等。近两年来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城市地区已经逐步体会到了手机银行业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然而,这种便利是否真的能够延续至农村地区并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地区呢?目前看来,我国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服务空白的现象,而手机银行的低成本优势使得其恰好能够缓解这种现象,它不仅能够解决农民的需要,还能够为农民提供生活的便利,因此,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手机银行使用规模逐年增长(见图1),近两年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在2012年一年内,使用规模增加了450%,直接从5000万人左右跃升到2.9亿人,而2013年在2012年的2.9亿人的规模基础上又增长了59%达到了4.6亿人。我国手机银行的交易规模也高速增长,在2011年时交易规模仅1.2万亿,2013年就增长到了12.7万亿的规模,而2014年又继续突破达到了28.7万亿。从使用规模和交易规模来看,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在近两年来的发展得到一定的突破。
根据《2014手机银行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59.7%(误差率在5%以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使用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之间,并且手机银行业务使用主要集中在转账汇款和投资理财等方面。手机银行正在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为银行拓宽了客户规模,降低了服务成本,增加了银行的收入。从整体实际情况看来,我国手机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水平较低,手机银行市场潜力巨大,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三、农村地区已具备发展手机银行的业务条件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支付体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并且在2012年开展了农村手机支付试点,农民的支付环境开始逐步得到一定的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条件。这也将有助于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的改善。
1、手机使用率逐年升高,已经基本实现手机普及化
据工信部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达到12.86亿户,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4.5部/百人。而且早在2011年我国农村手机普及率已经近90%。截止到2015年3月底,即使4G网络刚刚推行5个季度,其用户总量也已达1.6亿,占手机用户比重达12.5%,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农民用户,可见我国手机的使用已经实现高度普及。
2、网络发展较快,手机上网接受度较高
一方面,我国移动网络覆盖率在2013年底就已经达到98%,基本完全覆盖。在2013年底移动运营商又相继推出4G技术,且4G网络覆盖率也正在逐步提高,以湖北省为例,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所有城区乡镇和部分发达农村地区的4G网络覆盖,可见以这种覆盖速度持续下去,我国农村地区4G网络覆盖的时间也不会很久。在这种逐渐完善的网络环境中,农民的手机上网接受程度也较高,据工信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网民中手机上网率高达83%。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互联网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使用网络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现在的无线网络备受人们青睐,有部分农村家庭已经实现手机连接家中的WiFi而不是通过数据流量上网。
3、农民收入和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消费的习惯也逐渐有所改变
2014年我国农村常驻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过万,即便是除去价格因素的影响,其实际增长速度仍达到9.2%。而且目前农村地区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所占比例较高,这就满足了手机银行的推广要求,因为手机银行业务并不是十分复杂的程序,只要通过适当的讲解及演示,其可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逐渐接受网上交易,虽然农村地区发展较晚,但可以看出其有开始转变的迹象,这样,手机银行业务的普及相对也会容易得多。
四、农村地区发展手机银行的益处
1、手机银行发展给农民带来的益处
(1)缓解金融服务空白现象,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需求。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对基本金融服务的需求很高,然而,农村地区的网点数目根本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一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金融服务空白的现象,这些情况限制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一般都为微观金融,而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恰巧提供的就是微观金融的服务,这就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还于2009年末在广西、河南进行了初步尝试,并为农民提供了贷款便利。因此,如果农村手机银行业务能够成功的推广,那么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现象就会得到缓解或者彻底消除,农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满足。
(2)为农民生活提供便利,降低农民享受金融服务成本。手机银行业务的实现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所以一些基本的金融服务就不需要农民到附近的网点才能实现,农民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相关业务,也不需要有路费的支出。一般的银行都能够提供基本的手机银行业务的全天24小时服务,网络受理业务的速度也比较快速,这就允许农民在银行的非营业时间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在春种秋收等比较忙碌的季节也不需要为获取必须的金融服务而浪费宝贵时间。目前各个银行为了争取客户,在手机银行的服务方面一般都给予一定的优惠,例如转账手续费优惠或免除转账手续费等服务。因此,通过手机银行业务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2、手机银行发展给银行带来的益处
(1)手机银行能够降低银行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网点数目目前不能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在农村地区建立实体网点并且提供人工服务往往要花费相当高的成本,因此银行都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建立机构网点。就西部地区而言,其地多人稀的特殊环境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数目,因为其高成本是无法通过有限的收益来弥补的。据统计,我国柜台业务每笔成本约为4元,而手机银行仅仅需要0.6元,这就显示出了手机银行业务的优越性,商业银行不需要在为不能建立足够的物理服务网点而苦恼,通过手机业务不仅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基础的金融服务,还能为已经建立网点的农村地区降低经营成本。
(2)扩大了银行的服务范围,有利于银行利润的增加。近年来,我国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服务范围增长缓慢,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抵押物的问题,贷款业务在农村地区发展遇到瓶颈,甚至有缩小的趋势,我国部分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农村金融市场。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是不可小觑的,通过手机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服务的范围就能够延伸到农村地区,能够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部分收费的金融服务就会形成银行收入的来源,从而利于银行利润的增加。
五、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1、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手机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限制了其业务的发展。虽然我国各类银行几乎都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但更多的是偏向将网上银行业务通过手机来操作,这并不是业务创新,而是一种操作设备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主要提供包括查询、转账和汇款等业务。业务创新的程度的低下,导致我国手机银行的服务种类有限,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农民的接受度,普通的转账汇款业务虽然满足了部分农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简单的业务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户的多样化需求。
(2)手机银行业务接受度有限,限制了农村客户规模。手机银行业务收入要有客户规模作为基础进行支撑,然而,我国农村地区接受手机银行业务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虽然农村地区消费观念有转变的迹象,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固守现金结算的观念,在这些农民眼中,只有通过现场交易他们才感觉到踏实。农民缺乏安全感,手机银行业务的实现是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部分农民总是担心一旦发生网络故障而使得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此外,手机银行业务宣传度不足,我国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农民不知道手机银行业务的存在,更不知道手机银行业务能够为他们提供多大的便利,缺乏手机银行业务相关信息,业务的接受也就无从谈起。
2、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风险
(1)法律缺失风险,导致农民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涉及到手机银行业务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与《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二者都没有对手机银行业务做出具体规定。而其他有关规定也只是针对风险提出框架性的规定,没有具体配套实施方案,没有对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清晰的划分,也没有对法律责任的承担者进行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农民的索赔权和隐私权等权利在进行手机银行业务交易的过程中暴露在风险之中,一旦农民财产发生损失,其受到的损失很有可能需要自己承担。法律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概率。
(2)网络风险和操作风险增大了农民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当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的黑客攻击和网络传播的病毒都可能给农民带来损失,而且有些农民的手机系统安全度不高,更加容易遭到攻击,还有部分越狱、root以后的手机更加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一旦农民在进行手机业务操作遭到攻击发生损失之后,势必会影响农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信心,银行的业务开展就会受到阻碍。在农民进行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或者银行内部人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对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方式不熟悉或者对业务了解不透彻,很有可能发生操作失误,而农民就要承担财产损失的风险。
六、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1、积极开发符合农民需求的业务种类
业务种类的开发应该更加贴近农民的生活,在我国农村地区更多需要的还是存贷款、结算、支付等业务。为了让农民能够通过手机银行业务实现基本业务需求,我们可以借鉴菲律宾的经验,通过第三方中介作为点,来为农民提供小额现金服务。银行还可以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开发适合农民的业务,例如通过与当地农资供销网点合作,当农民购买需要的物资时,可以使用手机银行结算,从而免去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另外,银行应该积极到农村地区进行调研,从而发现农民具有强烈需求的业务,进而通过专业人员设计出符合农民需要的手机银行业务。
2、加大手机银行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接受手机银行业务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农民进行手机银行业务的宣传,让农民对手机银行业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可以考虑以奖励的形式引导已经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农民向其他人进行宣传,通过自己熟识的人推荐往往会使农民有安全感。另外,手机银行业务可以尝试为农户提供关于惠农、农产品产销等信息,引导鼓励农民尝试使用手机银行,在试用的过程中,农民的观念也会渐渐改变,其对手机银行业务的接受程度也将有所改变。
3、完善法律体系,使手机银行业务具有规范性,充分保障农民的权利
应该尽快建立《手机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使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处理具有规范性,并且要对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清晰规定,还要明确法律责任的规定。其中首先应该要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只有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农民才会增加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信心。其次,银行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并且对农民具有风险提示义务,银行积极履行义务有助于提升农民对业务的满意程度。最后,要对法律责任进行细化,当农民财产遭受损失时,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的维护农民的利益,明确法律责任承担主体。
4、银行和农民都需要对网络风险与操作风险防范做出努力
银行应该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定期对安全系统进行检测,防止存在可以被黑客攻击的漏洞,还可以推行电子签名和语音验证的防范方式,这需要客户在银行系统中预留自己的数字签名和声音信息以及语音验证暂时取消密码。具体方式是先进行数字签名,然后再接受随机验证码,以语音形式进行预留声音匹配验证,考虑到客户声音因感冒等原因可能与预留不同时,客户可以输入语音验证暂时取消密码,再完成相关交易。在操作方面银行应该制定详细完备的操作流程,并对相关规章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落实操作风险责任追究,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执行能力。农民应该培养安全防护意识,尽量不对手机系统做出更改,并每天对系统安全进行检查,养成在交易前先查毒的习惯,谨防欺诈。在农民开通手机银行业务时,农民应该积极了解手机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有不确定的操作步骤时应先通过电话向客服咨询相关步骤,然后再进行业务操作,避免盲目随意完成操作。
【参考文献】
[1] 刘海二:手机银行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吗──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应用[J].财经科学,2014(7).
[2] 王修华、郭美娟:金融包容视角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4(9).
无论如何,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物流总成本(TotalLogisticsCosts)。我们之所以要研究企业物流管理,就是要寻求降低物流总成本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客户具有终极话语权。因此,企业要保证其市场地位,就必须尽可能满足客户服务要求。显然,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过程还受到企业投入资源的能力制约。所以,企业必须在物流服务成本和客户服务要求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权衡。
对企业物流经理来说,合理的控制存货——既不能损害客户服务水平,也不能使企业因为持有过多的存货而增加成本——就成为物流管理或物流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所以,把物流管理理解为“对处于运动(运输)和静止(仓储)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就更具有物流成本控制的操作性意义。
因为物流成本不是面向企业经营结果,而是面向客户服务过程的,所以,物流成本的大小就具有了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基准的相对性特点。这是物流成本与企业其它成本在性质上的最大区别。
毫无疑问,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的战略决策资源。我们对物流成本的研究就是为了掌控这一战略资源。
二、跨越物流成本研究的障碍
由于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所以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物料回运成本常常包含在货物的购入成本或产品销售成本之中;厂内运输成本常常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订单处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销售费用之中;部分存货持有成本又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之中,等等。可是,如果我们不知道企业现在的物流成本是多少,所谓的节约物流成本又从何谈起呢?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现行会计制度的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所以,至少是在现阶段,物流成本仍然是物流业界的一个“无法承受的爱”。
1、开发物流成本测算的可操作性模型
从物流管理理论研究或学科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是与物流管理,物流系统,物流功能,客户服务,物流信息和物流绩效等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基本概念。显然,如果没有对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物流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是难以建立的。
一个学界普遍认同的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概念性公式为:
企业物流总成本(TotalLogisticsCosts)=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Cost)+存货持有成本(InventoryCarryingCost)+物流行政管理成本(LogisticsAdministrationCost)
显然,这是根据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活动来分类考虑的。
但是,由于物流管理运作具有跨边界(由普遍的协同运作要求所决定)和开放性(由客户服务要求所决定)的特点,使得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总成本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中,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作伙伴那里。从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来看,物流成本既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管理有关——实现产品的场所(Place)和时间(Time)效用,又与客户的物流服务要求直接相关——作为与客户互动的界面要让客户满意。所以,即使有了这样一个看起来简单明了的概念性公式,但企业对物流总成本的准确把握实际上的难度很大。
现实的来看,我国企业物流总成本管理的概念比较淡薄,往往只关心直接的仓储和运输成本,而不考虑存货持有成本的其它部分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Mercer,2002)。这不仅是现代物流管理知识普及不够的问题,把握物流总成本在实际操作上的难度恐怕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顺便指出,基于活动的物流成本测算(Activity-BasedCosting)方法也是为了适应物流服务的过程特点和跨越现行会计制度的缺陷而被采用的。但是,这种管理会计方法的有效使用首先必须弄清楚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行为的互动关系,其次必须有一套能够控制物流活动过程的预算体系和物流服务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相配套。
如RayMundy教授(2002)给出的一个基于ABC管理原理的物流总成本计算的概念性公式为:
物流总成本=物流费用+所动用的物流服务资产的总价值x资产占用费率
虽然这一类方法为我们研究物流总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它们的实际应用离物流成本管理实践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Bowersox,1998)。
2、跨越现行会计核算体系的障碍
尽管发达国家的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额中的比重平均在9.5~10%之间(一般认为,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在20~40%之间),但还是有专家认为这个水平不仅是太高了,而且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未来发展构成了最大的挑战(Caltagirone2002)。
更为严重的是,自从管理大师PeterDrucker(1962)首次提出物流管理是“一块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以来,已经过去整整40年。虽然从那时以来物流管理理论,企业的物流管理运作和物流服务市场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如美国的物流成本占当年GDP的比重从1962年的14.9%降到了2001年的9.5%,同时,第三方物流(3PL)市场的份额在2001年也已经达到了6.3%的份额,即608亿美元的规模。但是,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物流管理比较成熟,其物流支出占当年GDP的比重几乎成为我们进行物流研究的唯一参照系的国家,在《工业周刊》(IndustryWeek)杂志于2002年进行的一项关于价值链(Value-Chain)的调查中仍然发现,有40%的被调查者回答说不知道本企业的物流成本是多少。不知道物流成本的大小和结构,企业管理者又是依据什么来决策降低物流成本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我们也不能过于迷信。
由此可见,恐怕不少美国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也是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而且一摸就是40年。只不过河水清一些,摸的经验比我们多一些罢了。应该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利本质,市场经济体系的竞争压力和比较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美国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模糊控制能力。
这实际上也给我们的物流成本研究以启示:
(1)、物流成本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企业物流成本数值的精确性的追求上,还是应该放在对物流成本关系的研究上呢?显然,答案应该是后者。
(2)、物流成本的总量研究不能代替微观的企业物流成本的支出研究。
正如“黑箱理论”告诉我们的:当我们由于知识的局限性还无法弄清一个系统的内部结构的时候,我们就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其行为的观察上。确定系统的输入,测定系统的输出,建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反过来推断该系统的内部结构。这类输入/输出关系即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系统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是各种经验性的数据积累和模型建构,以及由这些模型给出的所谓物流成本结构或分配公式。
虽然IT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更准确的测算物流成本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但现实的来看,对物流成本的正确把握比精确计算更为重要。
3、物流成本测算的三要素
物流成本的测算,就如同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一样,必须要有材料——数据,工艺设备——模型,和最重要的设计——物流管理知识这三个资源要素的共同投入。如果说在物流成本的研究过程中也有管理要素在起作用的话,那就是以为企业提供物流管理决策依据为目的的三要素之间的互动权衡——物流成本研究技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物流成本研究在这三个方面的条件都还比较欠缺。
三、物流成本总量的测算
为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物流成本总量的测算方法,我们还是选择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美国物流成本研究为例。
我们经常引用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来评判我国总体的物流管理水平。这本身就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比较管理方法——标杆管理法或基准管理法(BenchmarkManagement)。那么,美国的宏观物流成本数据是怎么测算出来的呢?
众所周知,美国权威的物流市场年度报告撰稿人RobertV.Delaney先生已经连续13年编纂出版《美国物流年度报告》(Annual“StateOfLogisticsReport”),而对美国物流成本测算的年代则已经上溯到1960年。
Delaney先生给出的美国2001年的物流总成本的结构如表1所示。
表1.2001年美国商业物流系统总成本
(单位:亿美元)
一、
存货持有成本(全部商业存货价值14400亿美元)
3280
1
利息
550
2
税费、过时、贬值、保险
1950
3
仓储成本
780
二、
运输成本
6050
1
公路运输
4940
2
城际卡车运输
3330
3
本地卡车运输
1610
4
铁路运输
380
5
水路运输(国际190,国内90)
280
6
油料管道运输
90
7
航空运输(国际70,国内170)
240
8
货运
70
9
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
50
三、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370
四、
全部物流成本
9700
资料来源:RosalynWilson&RobertV.Delaney,UnderstandingInventoy—StayCurious,13thAnnual“StateOfLogisticsReport”(2002).
下面我们就结合《报告》的内容对这些数据的来源做一简要的分析,以期从中获得我们研究物流成本总量的线索和借鉴。
1、有关物流成本管理知识
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构成。这就是Delaney先生一贯所持有的物流总成本研究的基本理念。
我们还注意到Delaney先生在给出物流成本结构时,特别注明了所使用的方法来自于哈佛大学教授JamesL.Heskett博士等的专著《BusinessLogistics》第二版,还用了一个“方法论”(Methodology)这样的大词。可见该书的内容对其研究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事实上,Heskett教授等(1973)在《BusinessLogistics》一书中阐述的研究物流的方法就是系统论的方法。其主要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企业的各种物流活动之间,企业物流活动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内在联系。所以,在考察个别物流系统要素的行为变化时,应尽可能的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发现相关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2)、企业物流系统管理的模型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系统要素:存货设施,运输设施,物流费率和服务。二是系统关系:采购策略,产品定价策略和客户服务标准。三是系统设计:系统需求,存货模型,选址模型,调度模型和整合模型。四是系统管理:订单处理,包装和物料搬运,从此,交通和运输,组织结构,绩效评估和控制,以及跨组织边界的管理。
(3)、所谓对物流活动的系统管理就是在进行物流管理决策时,要对各种物流活动成本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在既定客户服务水平的约束下,进行有效的技术经济权衡(Trade-off)。换句话说,所有的物流活动和结果都可以换算成物流运作成本,不管是直接的运输成本,还是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还是客户“用脚投票”所产生的缺货成本。
由此可见,Delaney先生在研究报告中使用“美国商业物流系统”(U.S.BusinessLogisticsSystem)这个术语,并以全部商业系统的存货管理水平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为始终不变的研究主题就毫不奇怪了。
2、有关数据来源
就运输成本而言,Delaney先生是直接从美国ENO运输基金会(ENOTransportationFoundation)出版的《美国运输年度报告》(TransportationinAmerica)中获取得。ENO运输基金会是一个成立于1921年的非盈利的慈善组织。该基金会的定期出版物为《运输季刊》。迄今,已经出了第19版《美国运输年度报告》(TransportationinAmerica)(2002)。其中,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包括了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虽然该项物流成本的份额比较小,但该项成本是如何估计和测算的,目前还不得而知。
就存货持有成本而言,注明的数据来源包括美国商务部的“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报告”(NationalIncomeandProductAccount),《当前商业状况调查》(SurveyofCurrentBusinessMarch2002)和《美国统计摘要》(U.S.StatisticalAbstract)等。但是,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仓储成本测算时涉及到公共仓库和企业自有仓库这两块。公共仓库的仓储成本数据可以从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U.S.DepartmentofCommerce,CensusBureau)的《服务业年度调查报告》(ServiceAnnualSurveyReport)中获取。而企业自有仓库的仓储成本数据则是Delaney先生自己测算的。二是全部商业存货,包括了农业,采矿业,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的数据。
3、有关计算方法
就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而言,Delaney先生自1973年开始撰写《美国物流年度报告》时起就是按照全部物流成本的4%来测算的。即用4%乘以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
但是,有关存货持有成本的测算就不那么简单了。Delaney先生一直是用Alford-Bangs公式来测算存货持有成本的。所谓Alford-Bangs公式实际上是一个由L.P.AlfordandJohnR.Bangs创立于1955年的企业存货持有成本的分配模型。如表2所示。
表2.企业存货持有成本占存货价值的%
1
保险(Insurance)
0.25%
2
仓储(Storagefacilities)
0.25
3
税费(Taxes)
0.50
4
运输(Transportation)
0.50
5
搬倒(Handlingcosts)
2.50
6
贬值(Depreciation)
5.00
7
利息(Interest)
6.00
8
过时(Obsolescence)
10.00
9
总计(Total)
25.00%
资料来源:L.P.AlfordandJohnR.Bangs(eds.),Production
Handbook(NewYork:Ronald,1955),pp.396-397.
虽然该公式问世已接近50年,虽然后来也有许多学者和咨询机构从不同的角度或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以使用的修正公式,如认为仓储成本的费率被低估了,而贬值和过时费率却估高了。为了防止运输成本和存货持有成本的重复计算,公式中属于企业存货点之间的或仓库内部的运输成本,以及收发货时产生的搬倒成本可以不予考虑。应该用银行年均最优惠贷款利率的1.5倍来代替6%的利率取值等(Heskett,1973)。但是,大多数研究的结论都差不多,即企业存货持有成本约为其年均存货价值的25%左右。所以,该公式是一个目前仍被普遍接受的企业存货持有成本的测算公式。
历史的来看,存货持有成本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利率的波动引起的,所以,该公式在使用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的经济环境,企业类型和金融市场条件等因素对某些参数加以修正。这里主要是对利率取值的修正。Delaney先生选择的是当年商业汇票贴现率。在计算2001年存货占用资金利息时,就是根据当年商业汇票贴现率3.8%的水平测算的。2000年的取值是6.4%。1999年则为5.1%。显然,商业汇票贴现率是一个比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低的资金占用成本费用率。这种与存货变现能力相关的考虑似乎比银行贷款利率更符合企业资产管理和存货流动的实际情况。相应的,存货持有成本占存货价值的比例从1999~2001年分别为24.1%,25.4%和22.8%。
事实上,虽然Alford-Bangs公式是针对存货持有成本所给出的测算模型,但是其中所传递的思维方式和成本分配结构却对后来的物流成本研究,以及物流绩效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关于该公式的扩展的应用我们在本文的后面部分还会提及。
四、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规模的测算
随着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和物流管理运作方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将不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范畴的物流业务外包(Outsourcing),使得所谓专业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ThirdPartyLogisticsServicesProvider)市场逐步形成。所以,从物流服务运作的市场关系来看,在美国的制造业和分销业所支出的9700亿美元的物流总成本中,有一部分是支付给了第三方物流公司。换句话说,物流成本的总量中也包括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贡献。
因此,所谓物流市场规模就是指第三方物流服务交易的规模,而不是物流成本支出的宏观总量。
对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量和结构的测算,Armstrong&Associates咨询服务公司的研究是比较权威的,如表3所示。Delaney先生也是直接引用其结论。
表3.2001年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
3PL服务供应商
总收入(亿美元)
同比增长率%
1
专项合同运输
83
2.5
2
国内运输管理
175
3.6
3
增值的仓储服务/分销
153
13.3
4
本土的国际物流运作
157
7.5
5
3PL软件
40
6
总的合同物流市场
608
7.4
资料来源:10thWho’sWhoInLogistics?–Armstrong’sGuidetoThirdPartyLogisticsSerciceProviders,Armstrong&AssociatesInc.Stoughton,WI
该研究结论是基于对占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55%以上份额的38家核心样本企业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的结果。
有关数据是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自己填报名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简介》的调查问券的方式获取的。虽说是简介,但实际的内容要求却非常全面。包括公司背景,高管层人员,财务信息,资产状况(运输资产和仓储资产),所使用的信息系统,运输管理服务内容,仓储管理服务内容,国际化服务内容,其它3PL增值服务,客户群等。填报企业还可以随时进行有关数据的网上更新。
顺便指出,该公司出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全——物流服务供应商指南》(Who’sWhoInLogistics?-Armstrong’sGuidetoThirdPartyLogisticsServiceProvider)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情况、服务能力特点、优劣势比较和重大事项分析的评估报告。2002年的第10版已经从2001年的102家企业增加到2002年的130家。所包含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范围已经扩大到全球。
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测算,Mercer管理顾问公司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对我国8个行业的48个大型客户企业和至少24家知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以及8家大企业的物流部门进行问券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后,得出了200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约为400亿元人民币的结论(2002)。
五、行业物流成本水平的标杆测算
由于直接计算企业物流成本存在着现实的困难,同时企业的市场竞争又要求建立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参照系,以便对其进行控制,所以,采用标杆管理的理念,通过对企业的抽样调查或问券调查,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来推断经验性的物流成本参考标准就成为业界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显然,建立分行业或分产品的物流成本参考标准,不仅在方法上可行,而且所给出的标杆数据会更接近企业的实际情况。
比如,Establish咨询公司就是通过《物流成本和服务数据库调查》(LogisticsCostAndServiceDatabaseSurvey)来获取行业分析数据,进而给出分行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重之标杆值的。如工业耐用品行业为7.7%;非耐用工业品行业为9.3%;非耐用消费品行业为7.6%;制药业为4.4%,等等(2000)。
迄今,该公司已经积累了包括30个行业,为期28年的基础数据。
为了鼓励企业参加调查,该公司承诺凡完成调查问券的企业都可以进入数据库,并获得一份保密的有关本行业的物流成本标杆报告。这就使得其物流成本数据库的信息量会越来越大,分析测算的物流成本标杆值的准确性会越来越高。
Establish咨询公司得出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企业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为7.65%,比2001年下降了近8%,是自1997年以来降幅最大的一年。相应的成本结构如表4所示。同期制造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占其销售额的比重为7.36%,其成本结构如表5所示。
表4.2002年平均企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
1
运输成本
3.34%
2
仓储成本
2.02%
3
订单处理/客户服务成本
0.43%
4
行政管理成本
0.41%
5
存货持有成本
1.72%
6
物流总成本
7.65%
表5.2002年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
1
运输成本
3.15%
2
仓储成本
1.19%
3
订单处理/客户服务成本
0.39%
4
行政管理成本
0.37%
5
存货持有成本
1.74%
6
物流总成本
7.36%
该公司还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制造业公司的物流成本支出水平随着产品单位重量价值的增加而下降;随着公司年销售额规模的下降而上升。
从该公司2002年调查问券的结构来看并不复杂,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公司业务性质:制造商还是批发商,所经营的产品主要是耐用品还是非耐用品;
(2)、客户:是消费者还是工业用户,营业额,发货量,发货点数目,发货线路数,订单数,和存货单位数(SKUs),运费自付和客户支付的比例等;
(3)、物流总成本:包括:a.成品运输费用,包括从工厂和供应商到配送中心的一次运输,和送到客户的二次运输;b.成品仓储费用;c.订单处理/客户服务成本;d.分销管理成本和e.成品存货持有成本(按平均存货价值的18%计算);
(4)、订货周期和成品的可得性,等。
综上所述,采用问券调查的方法来测算行业物流成本的支出水平,在理论和方法均合理的情况下,还要有长期持续一致的跟踪和积累。只有跟踪积累才能发现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六、重要的是趋势
我们仍以Delaney先生的美国物流研究年度报告为例。
Delaney先生对物流成本总量研究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确定了物流成本总量与当年GDP的比例关系,而且在于他对这种关系的变化趋势的跟踪研究。相应的Delaney物流成本指数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图1.1981~2001年美国商业物流系统成本
占GDP比重关系——Delaney物流成本指数的变化趋势图
对变化趋势的分析已经超出本文的范畴,故这里不准备展开对这张图的详细讨论。但根据Delaney物流成本指数变化趋势图,我们不难看出:自1981年以来,美国的运输成本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处于平稳状态,导致物流成本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存货持有成本(ICC)。所以,对物流成本控制的重点应该是存货水平的控制。实际上,他所编纂的2001年美国物流年度报告的主标题就是《高度的保持对存货的好奇心》(UnderstandingInventory–StayCurious)。
七、物流成本节约效果的测算模型
无论如何,物流成本研究本身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角度来看,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立场来看,物流成本的研究是为了进行物流服务营销。事实上,客户企业购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首先还是从节约物流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的。那么,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向客户展示其物流服务的效果呢?
根据Heskett教授等关于所有的物流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可以换算成物流运作成本的观点,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个基于Alford-Bangs公式的物流成本节约效果测算模型,以期进一步拓展我们物流成本研究的思路(SRIInternational,2002)。
SRI国际研究所为了计算FedEx的服务对客户物流成本节约的贡献,首先根据Alford-Bangs公式,测算其存货持有成本费率。
该公司认为:物流管理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FedEx所递送的货品或包裹都是客户企业的存货。由于FedEx的快速运输,以及定时和“门到门”的服务,缩短了这些存货的在途时间。因此,相对于那些非快递的、非定时的和非门到门的运送方式来说,FedEx为客户节约了物流成本——存货持有成本。这些在途存货的持有成本仍然服从Alford-Bangs模型。
根据使用FedEx快递业务的客户基本特点,该公司根据美国产业分类标准(StandardIndustryClasscification)将FedEx从1993~2000财政年度的运送业务数据分成高技术产业和非高技术产业两大类,同时还认为,高技术企业产品因为过时特别快和物流运作条件要求高,其存货持有成本应明显高于一般企业产品。据此,该公司建立了这两类企业物品递送的存货持有成本结构,如表6所示。所节约的时间如表7所示。
表6.SRI存货持有成本节约模型
存货持有成本构成
非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
资本成本
3.1-5.9%
3.1-5.9%
存货服务成本
1%
1%
仓储成本
4%
8%
存货风险成本
15%
30%
总成本
23-26%
42-45%
表7.FedEx国内和国际服务所节约的时间(天)
服务类型
节约的时间
美国国内
隔夜包裹
4
经济包裹
2
定时递送
4
国际递送
优先货和包裹
8
经济货和包裹
4
机场到机场的定时递送
4
由此获得使用FedEx快递服务企业的存货持有成本节约公式为:
FedEx为客户节约的存货持有成本=
包裹的价值x(存货持有成本÷365)
x使用FedEx服务所节约的时间
据此,SRI计算出在2000财年,FedEx为其美国的客户节约的存
货持有成本价值2.68亿美元,为出口客户节约物流成本5700万美元。自1993年到2000年,FedEx累计为国内客户节约物流成本11亿美元,相应的为美国出口的物流运作节约成本2.56亿美元。
在数码物流的时代就是要用数字语言来说话。
八、我们需要行动
1、物流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但要获取这一资源必须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知识化的提炼。相对而言,一次数据的获取并不难,难的是对一次数据或二手资料的进一步细化的处理、分析和判断。所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际上是知识的不对称问题。所以,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不仅要掌握调查统计理论和物流管理理论,而且要具备相应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背景知识。
2、我们需要中国的物流成本指数。对物流成本的研究,无论是在宏观总量的层面上,还是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上,重要的不在于时间断面的数据测算是不是那么精确,而在于历史过程数据测算的口径和方法是不是能够保持一致,在于所获得的数据是不是具有可比性。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物流成本都实施有效的控制。也不可能对每一个物流活动环节进行精确的成本测定或分配。所以,有关物流成本的关键变量的变化趋势比其在某个时点上的绝对值更有价值。
3、尽快建立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测算规则和方法的参考标准。主要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企业运输成本的确认和会计科目单列。二是统一存货持有成本的测算原则和方法。实际上,这不仅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变革——建立以预算和绩效评估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显然,我国企业目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背景下广泛展开的业务流程重组(BPR),实行“购销分离”和“运销分离”变革的实践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
在这个事关我国物流产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要问题上,有关的行业中介组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关各方应尽快建立协调机制,设计统计框架,确定物流成本指标,统一测算方法,研究数据挖掘和组织实施物流行业信息管理工作。不要等纳入政府统计序列以后再做,或者要求政府统计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去做。
4、加强对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信息体系的物流管理数据接口研究。因为我国已经加入WTO和参照国际标准颁布了新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2002)标准,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参照Delaney先生的方法来测算我国物流成本总量和编制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并以此为参照系,充分利用现行统计体系和信息系统资源,
反向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体系的数据结构及其与物流管理基础数据的接口,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数据剥离、补充专项调查统计和分析测算解决方案。该项工作的展开应当有经济学家和经济统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专家直接参与。
5、选定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抽样调查或问券调查的方法来获得行业物流成本的标杆数据。这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获得各种有关物流服务市场发展变化的即时数据提供了很方便的工具。政府部门和企业应积极资助有关的行业中介组织,期刊杂志,咨询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开展对物流管理服务市场的抽样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此外,也要创造条件展开与国外咨询机构等的合作。
也许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人对企业年金有过很多期望:政府希望用它缓解社会保险压力,企业想靠它钓住优秀员工,个人更指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安定的晚年。但是,接着是更多的失望,以至于当企业年金最近“精加工后再次出炉”时,依然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关注。但专家普遍认为,这两个《试行办法》大大拓宽了中国通往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之路。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市场化、规范化运行初步得到制度保障,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也有了合法身份。
已经有人注意到,《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是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向混业联合监管迈出的第一大步。企业年金当前并非市场焦点,但只要一动,就能搅起多个金融子市场的水花。选择从这里来试水联合监管,既不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地震,也能得到多市场联动的第一手信息反馈,足见中国金融监管水平在日渐提升。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近来金融界热谈企业年金,而作为主角的企业界却表示还看不清。这多少让人感到,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已陷入主角兴趣泛泛,全靠金融机构“隔山打牛”的尴尬。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郑秉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目前我国‘大社保’的制度框架下,金融机构将是我国企业年金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这听上去多少有些怪异,因为企业年金的最终受益者是雇员,其次是雇主,而他们中的多数都不会在近期染指企业年金。这就如同大幕拉开,舞台灯下不见主角,却见后台一群人正在费力把主角往台上推。但这一切在郑秉文看来都很正常。“作为后发国家,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必须是政府推动。”他说。
三缺二
中国的金融改革,都是倒逼出来的,企业年金也不例外。请看以下两组数字:
1. 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提速: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为10.2%,2010年将达到12%,到202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8%。20年后,全世界将有1/4的老人集中在中国。
2.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面临支付危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透露,1980年,全国平均每13个职工养1个退休人员,1990年达到6∶1,现在为3∶1。由此造成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急剧扩大:1998年缺口为100多亿元,2002年扩大到500多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000多亿元。
眼下必须要做三件事:调整退休老人的收入结构,降低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做大养老保险的盘子。而能够产生一举三得之功效的手段,首选增加企业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同时发挥资本市场在筹资以及资金增值中的作用。在郑秉文看来,最好是靠金融机构的先期进入来引导企业年金的需求,坐等原始企业需求已经不可能了。而中国企业的年金最初的寂寞10年,便印证了他的这一说法。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文件中指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并在政策上给予指导。此后,国务院又先后在4个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文件中提到“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但一直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文件。
当政府的推动更多地体现在姿态而非实质举措上,企业又承受着基本养老保险的沉重压力时,企业年金的概念还没走出雏形期就已成了“鸡肋”。
就这样,广义上的企业年金在中国磨蹭了近10年。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对我国城镇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现状的调查中,全国只有5%的城镇企业职工建立了企业年金。
到了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证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首次明确提出了“企业年金”的概念,并规定我国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即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
该《通知》对于未来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界定,并且开了税收优惠的先河,当时最先闻风而动的是金融机构。博时基金立刻与社会保障部合作,推出来厚达209页的报告《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但直到今天,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仍然无法走出实验室的小天地。
郑秉文分析道,中国要发展企业年金,需要三个必备条件,但至今仍是三缺二。
第一个条件:要大幅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的比例。
按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的阐释,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是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个人自愿储蓄这三个支柱搭建的大平台。具体目标结构是:基本养老占30%,企业年金占50%,个人储蓄占10%;长远趋势是将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整合,清理统筹外项目,纳入企业年金。但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只包括国有企业和单位,资金全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5%左右。如此大的资金压力,让企业失去了参与企业年金的动力。
第二个条件:要颁布一套制度,让市场参与各方有章可循。
可以说,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之所以长期发展缓慢,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制度缺位。随着4月份两个《试行办法》的先后出台,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第一次有了比较系统的制度规范。但第二个条件也才只满足了一半,因为无论是框架性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还是操作性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对企业年金运作的一些细节问题尚没有做出进一步规范。
第三个条件:市场参与各方都因利而动。这里的各方参与者主要是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然而这第二条件也是只满足了一半。首先,此次两个《试行办法》没有财政部的影子,让人感觉到国务院对此有保留态度;其次,没有更具诱惑力的税收优惠刺激,企业普遍缺乏动力;再次,企业年金咨询目前在国内基本是空白。
但郑秉文对三缺二并不太以为然,因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毕竟已经动起来了”。接下来要看作为主角的企业啥时大动,怎么动。
坐等税收优惠?
两个《试行办法》让企业年金市场的利益各方都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在两个法规中,都未涉及关于列支渠道、税收优惠等问题。
如果说众多金融机构的预热可以推动企业年金相关运作机制的进一步就位,却难以大面积催生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需求。因此,某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负责人指出:“这个市场是否能够真正发展成熟,衡量标准在于是否有税收优惠政策推出。”
目前,我国关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制度的唯一政策依据,是在2000年国务院42号文中关于4%税前列支的规定。但这一政策的执行,目前还仅限于在辽宁省地区试点。对于其它地区的企业来说,可用于员工福利的费用只能列支在福利费项目下。当福利费总额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时,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免除33%的企业所得税。
但实际上,企业用于企业年金的金额通常比较大,难以纳入福利费项目,因而必须交纳企业所得税,个人还需交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于雇员和雇主而言,企业年金计划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据美国SunGard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史格特・苏德伯介绍,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在1970年代前后曾面临过危机。但也正是在那之后,1974年9月2号国会通过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规定凡由这个账户所产生的投资收益或亏损等不确定性风险,完全由雇员自己承担。对雇主来说,这种养老金计划不会带来风险。雇主所要做的,只是每年定期向雇员的这些账户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自此,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开始了从由雇主承担责任的“待遇确定型计划(DB)”走向由雇员自行承担风险的“缴费确定型计划(DC)”。
可以说,是DC计划拯救了整个美国的养老金体系。现在,DC计划已经基本撑起了美国的养老金大厦。但如果美国政府没有在1980年代初又适时做了税法改革,完善了401(k)计划,就不会调动起雇主与雇员的双边积极性,也不会有美国今天蓬勃发展的养老基金。
在此不得不详谈的是美国的401(k)计划。
401(k)计划起源于1980年代初税法修改、相关免税条款的出台。其名称来自美国《国内税收法案》第401(k)节,它允许职工将一部分税前工资存入一个储蓄计划,积累至退休后使用。在此基础之上,一种新的养老金计划-“401(k)”开始出现,并受到了广泛欢迎。
为提高企业及其员工储蓄养老的积极性,美国国内税法规定,企业员工向401(k)账户的缴款在规定限额内可在税前扣除,享受延迟纳税待遇。此外,401(k)账户中的投资收益可以累积投资,在最终提取之前不征收资本利得税。只有当员工因退休或其它原因开始从401(k)账户提取款项时,才需要就上述缴款及收益缴纳相应的资本利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401(k)条款的规定,实际上是鼓励企业员工为退休养老进行储蓄投资的一种福利政策。为了“钓”住员工,企业雇主想尽办法让他们参与401(k)计划,通常会向他们提供相当于员工自身缴款25%~100%的搭配缴款,以增加企业薪酬方案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搭配缴款在规定限额内同样可以享受延迟纳税待遇。
从1990~2000年底,通过401(k)计划积累起来的资产已由385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7120亿美元,年均增长18%,占整个美国养老计划的比重从1990年的9.2%增长到将近15%。到2000年底,美国已有超过30万家企业、4000多万名企业员工参与了401(k)计划,对保障企业员工的退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看完了美国的,中国的戏又该怎样唱呢?
在去年的“中国企业年金财税政策与运行”课题成果会上,何平曾明确指出:如果政府能在税收方面让出几千亿元的利,企业年金的建立将分散和转移政府在基本保险上面临的压力,可能会让财政少支出几万亿元的基本养老基金。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何平算了一笔账。假定从2003年起,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企业普遍建立起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积累在未来2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积累额就将达到4.75万亿元。国家在缴费和投资回报两个环节免税,累计减税总额在2020年将达到9480亿元。这表明,国家每减少1元税收,可使企业年金增加5元的积累。
遗憾的是,税收优惠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以外的政府机构全力配合,而财政部对此仍未表态。对税收政策抱太大希望已不现实,企业对参与企业年金计划也就不那么急切了。
据管理咨询公司翰威特新近公布的《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虽然超过70%的被调查企业都表示有提供企业年金计划的打算,但真正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者仅占30%。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参与调查的400家企业中,超过80%是外资企业,其中上海企业占了52%。如果把报告结果推广到整个中国,30%这个数字必然要大打折扣。
但对于这个数字也是仁智各有所见。对金融机构来说,它们对那70%也抱有浓厚兴趣。
画饼之争
目前,人们所想望的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还近乎是一张画出来的饼,但是,各类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这个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当它能成为真饼时,带来的利益确实很诱人。
按照《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八章《收益分配及费用》规定,金融机构担任企业年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以及投资管理人,可分别获得相应的费用收入(具体收费细则详见配文)。
虽然目前几项管理费收入合计最高比例也不过1.8%,但是企业年金的市场容量和发展速度蕴藏着巨大投资机会。专家分析,未来企业年金每年的增长规模将会达到1000亿元,在2010年总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2030年达到1.8万亿元。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发展速度和1.8%的管理费收入比率计算,每年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从年金增量资金中获利18亿元;在2010年以后,每年年金市场可以为中介机构提供超过180亿元的收入。更加吸引金融机构的是,企业年金是一种长期资金,比较稳定;追求安全性甚于回报率,操作风险相对较小;由企业发起,获取成本小于公募基金。
无怪所有的金融机构对此都虎视眈眈!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有限的企业年金市场中,保险公司是最大的赢家,并且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和产品经验。截至2003年,国内保险公司经营的退休金类产品已达110个。产品包括传统的团体年金保险和个人年金保险,分红团体年金产品和分红个人年金产品以及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
在探讨这背后的契机时,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马云分析道:首先,保险公司已经开发了符合企业年金产品形态要求的基金式产品,如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其次,保险公司通过对寿命的精算,可以设计出终身年金保险产品,还可以附加意外、健康保障,保证个人终身的财务稳健;此外,在IT系统、销售和客户服务等方面也具备优势。
在保险行业,领头羊当属中国人寿以及平安寿险,势头最猛的则是后来者太平人寿。
2003年夏,平安和中国人寿分别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签署了企业年金保险框架总协议,两家保险公司以统谈分签的形式,成为中国电信集团总公司下属各省分公司唯一指定的两家企业年金的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此次的企业年金统括计划约在8亿元规模。在此之前,平安已经拿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企业年金业务。
美国著名的金融IT联邦――SunGard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史格特・苏德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轨迹,也几乎都是保险公司占有最初的先机,而以后,最大的饼却基本被银行和基金切走。为此,SunGard在面对这块在中国将起的新市场寻找合作伙伴时,首先看中了在保险业和银行业都有相当资源的高伟达集团。目前两家正在合力打造中国企业年金高端核心业务系统。
相比起保险公司开始把自己武装到牙齿的优势来,其它金融机构显然是落后了。但这并不妨碍基金公司自信地认为,自己在企业年金市场拥有最强的后发优势。虽然当前,以博时基金、融通基金等为代表的基金排头兵的企业年金业务还基本停留在研究阶段,然而,作为资深企业年金专家的何平,一直对博时基金在企业年金市场研究中所做的贡献赞不绝口。
据博时公司负责人介绍,自2000年开始,博时就分别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以及国外机构等单位合作,完成多项研究报告。其中包括《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与风险管理的建议》、《保险资金中基金连锁产品的设计与分析》以及《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有关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为此,博时在资金上、人力资源上做了大量投入。基金公司瞄准的,主要是企业年金受托人以及投资管理人。
证券公司也是企业年金市场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据悉,申银万国、海通、国泰君安、华夏、大鹏、湘财、银河等十几家券商已经从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分得了理财蛋糕,而湘财、国信、大鹏等3家券商则在为深圳企业年金中心理财。争取成为区域性社保资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是许多券商今年调整资产管理业务的战略重点之一。
由于企业年金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信托关系,信托公司成为企业年金受托人中最顺理成章的人选。由于基金本身就是标准化了的信托产品,国外的养老保险基金才有了今天的波澜壮阔。但国内的信托业正面临业务定位不清的尴尬。所以,真正在企业年金领域有所动作的似乎只有中信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据了解,1999年,中信集团开始在集团内部实行企业年金方案,中信信托投资公司负责管理其相关业务。2001年,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提议下,中信信托引进、更新系统,作为企业年金信托模式的试点之一开始运行,瞄准的是账户管理人和受托人。中信如能获准成立金融控股集团,无疑将会给其高调进入企业年金市场带来更多资源。
在企业年金的这张大饼中,受托人的利益最大,因此各金融企业会为此打破头。但是,如果说到企业年金资金的托管人,银行则是天然人选。尽管这块饼没有受托人的饼大,但它近乎是块独食。然而,银行似乎还不仅仅满足于托管人。
2003年5月,招商银行正式成立了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今年3月20日,招商银行与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友邦保险就合作发展中国企业年金业务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双方的合作将主要涉及企业年金账户管理、资金流向的监控以及年金投资。中国工商银行新近也专门成立了企业年金部。已经有券商表示,“银行一动,我们碗里的肉肯定要少了。”
什么是第一桶金?
尽管众多金融机构在企业年金市场的竞争已经渐趋激烈,但现在看来,在企业年金市场挖到第一桶金的,却未必是金融机构。按照目前两个《试行办法》的规定,现有金融企业必须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IT系统上进行相关改造和投入,才能没有障碍地参与市场竞争。而要想达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则有待于市场规模的增大。
针对企业年金市场的规则制定,郑秉文坦言:“我们在考虑企业年金配套环境的时候,当时首先想到的是资本市场本身的素质问题。”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却发现,企业年金市场的许多初始环节尚属空白。而率先填补这些空白的,将成为中国企业年金市场最早的受益者。
■ 企业方对于企业年金的认识存在空白
作为企业年金计划的发起人,企业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年金方案、按规定缴纳企业年金基金、并定期免费向受益人和监管人提供年金方案、财务报告等信息。其中,制订年金方案、确定方案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目前真正了解企业年金及其相关运作模式的企业可以说是少而又少,能够独立完成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则更加凤毛麟角。设计企业年金计划是一项相对专业的工作,仅凭企业自身完成,难免出现纰漏,并且成本比较高。这时候,企业需要相关的咨询服务。
能够填补这个空白的,是包括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他们大多对企业年金市场觊觎已久,从事相关研究的时间也比较长,有一定的专业人才储备,能够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但这种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客户的年金基金,收费与否尚无定论。
无疑,只要能够提供相关咨询业务,则一定能够从中获益。翰威特管理咨询公司是国际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也是美国最大的独立账户管理人。该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负责人谌槟介绍,虽然企业对于开展年金计划尚存疑虑,但是都非常渴望了解,该公司近期开展的一系列相关培训在市场上颇得好评。受此鼓舞,翰威特针对企业而开展的企业年金计划咨询筹备也已在紧锣密鼓之中。
■ 企业年金核心业务系统存在空白
企业年金的核心业务系统主要是账户管理系统和投资管理系统。目前,虽然银行、保险公司的IT系统都具备了比较强大的账户管理功能,但是能够适应不同业务运作主体、不同投资要求、不同客户群、不同养老金产品、不同雇员福利类型而提供多种产品及服务的账户管理系统还几乎没有。聪明的IT厂商已经瞄准了这个机会。
中国人寿最大的IT服务提供商高伟达公司日前正式宣布,该公司已和著名的金融系统公司SunGard结成伙伴关系,将SunGard公司企业年金管理软件引入中国。高伟达图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抢占中国企业年金IT市场的最高端。
另据苏德伯介绍,SunGard拥有能广泛支持多个不同国家、不同养老保险业务模式的技术和经验。“我们的养老金管理系统是世界上少有的能把DB和DC养老保险计划都集成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综合管理的系统。现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项目都运作在我们的系统之上,该系统管理着包括将近6000万个参与者的各类养老金计划,其中美国联邦政府一只最大的退休金计划便运行在我们的系统之上,仅此单一计划的参与者就达到550万人。”
看来,在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边上,已站满了帮助送礼的各类服务人员,围满了分切中介画饼者。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礼物什么时候能做好?受礼者什么时候能出现?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别人都无能为力了,还是要政府为此再多努把力。■企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基金
■ 企业年金
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是企业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政策自愿实施的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安排在明确企业出资的前提下,也鼓励个人负担一部分费用。企业和个人缴费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管理,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职工流动时,个人账户基金可以随同转移。
■ 企业年金基金
是指根据依法制订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DB计划与DC计划
■ 待遇确定型计划(Defined Benefit,简称DB计划)
雇主主要负责缴费并全权负责在资本市场对其投资增值的事宜,不管盈亏,都要按事先基本确定好的固定数额来支付给雇员退休金。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以后,资本市场的滑坡为绝大多数雇主带来了财政负担,使相当一部分陷入危机。
■ 缴费确定型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简称DC计划)
一种完全积累类型的退休金计划,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雇员自行决定投资方式(主要通过基金管理公司)。雇员退休时领取到的养老金完全取决于其个人账户内以往的缴费及其投资收益。
与DB相比,DC型计划的最大特点是将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的风险分散在雇主和雇员双方的身上,从而减轻了雇主单方面的责任。
这里已不再是乡间土路
随着5月1日两个《试行办法》的执行,我国的企业年金有了较为明确的蓝图
本刊记者 柳瑛/文
在众多企业年金的关注者看来,他们等待两个《试行办法》的出台已经等了太久。尽管乘车的人大多还要观望再观望,但是,这里已不再是乡间土路。
千呼万唤
我国关于企业年金最早的相关法规,当属国务院1991年颁布的第33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并在政策上给予指导。”之后,《劳动法》和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文件法规都只作出了鼓励的姿态。
真正让金融机构对企业年金伸长脖子的,是2000年国务院第42号文件。该文件用“市场化运作”、“基金完全积累”、“个人账户”这三大关键词,大致勾勒出政府对于企业年金的定位,这一定位与国际上通行的企业年金制度如出一辙。
大量的资料表明,在多数发达国家,企业年金体系汇集了巨额民间资金流量,被合理地引向养老保障、资本市场等轨道,对于减轻各国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金融机构、发展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资料显示,1999年全球积累的(私人)养老基金资产已经达13万亿美元,其中相当的部分同企业年金体系有关。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1991年个人20万亿美元金融资产中,私人退休基金的规模就占将近30%。到1999年,其各类退休基金的资产总额已近8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GDP的近80%。
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家庭个人金融资产结构严重失衡,80%左右表现为银行储蓄存款。理论上,这10万亿元的银行存款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以企业年金的方式参与资本市场运作。
42号文件的颁布,可以说基本解决了企业年金进资本市场的放行问题。对于许多从那时起就开始摩拳擦掌的金融企业来说,剩下的只有怎么进的问题了。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4年。
据参与制定两个《试行办法》的某内部人士介绍,其实早在1998年,《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办法》就已经开始着手制定,“2000年基本上已经完成。但由于财政部、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局以及证监会等在有关问题上未能协调好,导致法规迟迟不能出台。”
2003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也曾透露,有关企业年金的规章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征求意见后,各方在关键性条款上已经没有争议。据悉,2月23日,《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即由劳动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四个部委联合会签完毕。
但是,一直到2004年4月底,这份全文不过11章共69条的《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才正式面世,可以称得上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另有消息称,一份关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实施细则”的文件尚在炉中,该细则对各经营主体的资格、合法性等将有进一步明确的界定。
蓝 图
随着5月1日两个《试行办法》的执行,我国的企业年金有了较为明确的蓝图。我国企业年金管理框架将包括6个主体和两层法律关系。6个主体分别为:受益人、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两层法律关系为信托关系和委托关系。
一个完整的企业年金计划流程是:
■ 符合条件的企业作为委托人,发起年金计划,制订年金方案,并委托受托人执行年金方案;
■ 受托人可以是企业内部年金管理理事会,也可以是专业法人机构,负责按照企业年金方案选择适合的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制订投资策略,接受企业以及受益人缴费以及代为发放年金。受托人按照受托企业年金规模收取不超过0.2%的管理费;
■ 账户管理人接受受托人委托,代为管理年金基金账户以及提供相关服务,并收取账户管理费,每户每月不超过5元;
■ 托管人接受受托人委托,按照合同开设并设置年金账户,确保企业年金资产流向正确;根据受托人指令,向投资管理人分配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根据投资管理人投资指令,及时办理清算、交割事宜;提供相应的核对服务,收取不超过0.2%的托管费;
■ 投资管理人接受受托人委托,操作具体投资事宜,收取不超过1.2%的管理费。
其中,受托人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5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账户管理人的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并具有相应的企业年金基金账户信息管理系统。托管人净资产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投资管理人中,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持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而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其它专业投资机构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持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
市场人士分析,按此规定,各机构进入年金市场的门槛并不太高。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市场上的争夺将异常激烈。并且由于《试行办法》只规定了各个岗位的条件、要求以及职能责任,而没有具体规定每个岗位参与者的身份,所以不同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组合。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风险和收益对比,选择成为企业年金计划中的某一角色或者同时承担多种角色。
比如,受托人可以是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或者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而他们同时也可以选择账户管理人。商业银行通常作为托管人角色出现,但是也可以充当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则圈定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
其中受托人的角色,因其负责选择、监督、更换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以及其它中介服务机构和制订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策略,并具备账户管理或投资管理业务资格,可以兼任账户管理人或投资管理人,“权力”和灵活性都比较大,所以将是各机构眼中最香甜的一块“奶酪”。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社会化的运作规范,企业年金具有了不同于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另外一种属性。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郑秉文的话来说:“社会保障主要是一个财政问题,而企业年金则完全是一个金融问题。”
“转 正”
其实,早在两个《试行办法》颁布以前,我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年金市场。按照劳动保障部的统计,2003年,全国现有企业年金总量超过300亿元。
在操作模式上,企业年金主要可分为3种:企业自办、社保机构经办以及保险公司经办。业内人士指出,这3种企业年金的操作模式其实均和《试行办法》有出入,因而只能算作“准企业年金”,均面临“转正”问题。
第一种模式:企业自办
企业自办年金多见于大型企业集团或行业单位。企业根据集团内部或行业内部相关制度进行年金规划,内部成立相关管理部门,独立进行企业年金收、支、管理,资产投资往往交由企业财务公司或委托给相关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大多为银行存款、国债等固定收益产品,投资效率往往不尽人意。2002年电力、邮政等行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为3.2%。
由于没有清晰的职责划分,企业或行业内部难以形成独立的企业年金管理体制和有力的监督体制,存在着企业挪用和损害企业年金资产的风险。
第二种模式:地方社保机构经办
社保机构经办企业年金是目前最常见的企业年金运作模式。企业将企业年金基金统一交给地方社保机构,由其统一掌管,统一委托投资。但是,由于地方机构既要管理基本社会保险,又要管理企业年金,受到诸多体制上的限制,效率不高。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地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仅为1.34%。
社保机构经办企业年金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也是地方社保经办模式中最接近市场化运作的一种。
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设福利保险处,并设有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专门管理企业年金事务。到2002年底,该中心管理的企业年金规模约50多亿元。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将企业年金基金委托给经过筛选的当地券商,由它们负责投资运作。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上海年金发展中心扮演了类似受托人的角色,接受企业委托,负责选择投资管理人―券商以及托管银行。
上海一证券公司则向记者证实,该公司的确曾经办理过上海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数亿元的委托理财业务。“投资时主要遵循社保基金类似的规定,但没有什么偿付能力要求,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个人账户。”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实行之后,地方社保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将面临两条出路:一是索性将基金还给企业,退出年金市场,专心管理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彻底脱离与政府之间的脐带关系,增加注资,以独立法人资格的年金管理机构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种模式:保险公司经办
保险公司经办企业年金是近年来最常见的,也是企业年金3种操作模式中最为市场化的。企业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年金型团险产品,为企业员工提供基本养老保险以外的补充保险。但此年金非彼年金,保险公司也面临年金“转正”。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指出:“《企业年金基金试行办法》是建立在信托关系的基础上,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是一种信托关系。而保险公司销售年金产品,是基于合同关系。一旦合同确立,年金基金即划归为保险公司资产,有可能因为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而遭受损失。”
因此,保险公司若要充当受托人,需要成立专门的企业年金管理公司。而保险公司由于受《保险法》限制,目前还不能进行投资管理。如果它们想参与投资管理,则需要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或专业的企业年金公司来运作。
目前,已有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其它保险公司则更多地寄希望于成立专业年金管理公司。
两个《试行办法》的出台,无疑给正在探路的金融机构指明了新的方向,拓宽了道路。
信托型年金制度为首选 ――欧美企业年金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郑秉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目前,世界上企业年金的法律组织形式主要有信托型、契约型、内部型、公司型、互助型和基金型等多种形式。信托型主要流行于讲英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澳洲和爱尔兰及其英国的一些前殖民地国家;我国香港地区采取的也是信托型。而欧洲大陆国家采取的是互助型、内部型和公司型等,各具千秋。
当前,我国实行的也是信托型企业年金制度。总的来看,信托型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条件和经济环境更相匹配,好处很多:第一,投资管理架构决定了其安全性更可靠一些;第二,流动性更适合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第三,收益性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保障;第四,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较大催生和刺激作用,可以加快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而繁荣的资本市场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从而带来更加可靠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若仅就资本市场和企业年金的发展来说,上面的第四条意义最重大。
欧美(这里的“美”特指那些讲英语的几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年金制度,其效果也迥然不同,对资本市场的要求或发生的作用当然也截然不同。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美国等讲英语国家的年金制度非常发达,资本市场也很发达;相比之下,欧洲的情况就逊色一筹。可以说,信托型企业年金的制度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切,甚至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等。
1. 从企业年金发展看,信托型制度对其有巨大推动作用
在其它制度假定不变的前提下,信托型制度可以产生三个巨大的“制度压力”,推动和迫使企业年金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一个“非间接市场”。这是讲英语国家企业年金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制度压力:发起人雇主的利益与受益人雇员的利益相分离。这是信托制的核心。它要求基金必须是“外包式”的,即在市场上操作年金的几个机构之间形成一个制衡的协议关系,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监管权等都是相对分开和独立的,从而使市场的发展比较完善和均衡。
第二个制度压力:保护受益人利益,以法律的名义固定下来,受益人的获利目标至高无上。而在其它制度类型里,这个命题始终是存有争议的。但此命题对资本市场则可成为一股强大的群体监督力量。
第三个制度压力:在养老基金资产的管理与投资过程中,各种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内控与外控措施与结构不断得以优化,它们各得所需、各享其利,不断发展成熟,为资本市场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欧洲大陆,非信托型年金制度所形成的是“间接市场”。
以荷兰为代表的契约型:提供商是混业经营的金融联合体,它们直接与企业雇主取得联系;董事会成员间相互兼职,许多最大的养老基金既是金融业的消费者,同时又是金融服务提供商;而账户管理服务和投资管理服务在许多情况下也都是由同一个金融机构提供。
以德国的“内部型”和瑞士为代表的“公司型”:养老基金与银行和精算公司具有长期的业务关系。作为发起人的雇主,其本身对养老基金金融服务的提供就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欧洲国家不过是在最近10年才在那些相关“厂商”之间形成了金融服务业,但也仅仅是长期伙伴之间的一个“内部市场”而已。
相比海外,我国的年金制度还几乎是空白,覆盖率仅为参加强制性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人口的5%~6%。在基本社保制度缴费率居高不下时,自发的市场供求关系难以形成。加上国内的资本市场又不发达,10多年的经历已证明,自发“诱导年金消费”的力量在中国很难形成。因此,信托型年金制度必将成为推动和“诱导”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2. 从资本市场发展看,信托型企业年金的投资信条客观上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企业年金投资决策的基本信条有三个:
第一,它要求资产与债务之间保持平衡。例如对“年轻”的养老基金,即那些受益人主要为当前就业者的养老基金来说,其债务预期较长,为使其回报率最大化,一般来说都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偏向于投资股票等。而对于那些“年老”的基金,即当前受益人为退休者居多的基金来说,它更关心的是当前的债务平衡问题,而不是未来,所以它的资产分布多为固定收益型产品。多样化的投资要求,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是多层次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年金的投资需求。
第二,风险管理基本是通过分散化投资来实现的。在投资产品既定的前提下,风险管理是投资管理的核心问题。所以,现资理论(MPT)是投资决策的重要指南:风险主要来自产品组合,而资产组合的关键在于对投资产品的需求和对投资管理人甚至基金经理的选择。这就客观地存在着一个“经理市场”的巨大需求,促使高管人才市场的发展。于是,CEO、精算师、计划师、设计师、咨询师、会计师等各种中介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而出。
第三,成本管理几乎完全是通过金融服务市场来实现的。对养老基金来说,其规模越大就越关心成本控制问题。成本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投资管理人的规模。目前,公司规模少见多元化倾向,而主要呈现向两极端发展的趋势。一个极端是投资管理人偏好追求规模效应,因为投资管理人的规模越大越受顾客欢迎,可以在享受规模经济的同时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另一个极端倾向是,小型基金管理人始终占有比较固定的市场分额,其发展空间很稳定。这是因为小型管理人的优势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经验多、信息灵通,其报价也很有竞争力,因而回报率也比平均回报率高一些。所以,在英语世界里,中型投资管理人的市场回旋余地似乎不大,因为中型公司既没有规模经济优势,又没有单位成本生产最低的专业化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最大的金融机构都出现在美国,而欧洲始终是不大不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资本市场只有10多年历史的中国来说,没有资本市场,就等于没有企业年金;而要发展资本市场,就必须要首先选准年金的制度类型。正是从这个角度看,信托型年金制度可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走入良性发展,并尽快成熟。
3. 从信托型制度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之间可实现良性互动
广义来看,信托型制度可以极大地刺激新型金融产品诞生和新兴金融机构的发展。这是因为在资本市场与企业年金之间必然出现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供应商,而后者必然将前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息息相依。
有人这样描述说,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都与机构投资者即养老基金及其委托机构的决策有着拉近关系。相反,在欧洲,它们之间拉进关系的要求并不十分强烈。这导致那些过度依赖银行业和“内部市场”的国家的创新性比英语世界差一些。甚至像德国和瑞士等,就不得不经常从伦敦和华尔街购买大量的咨询业务和先进的产品设计。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凭借着其独特的视听特性和审美情趣,为人们创造着非凡的文化艺术享受。但同时又作为一种高度市场化的产业类型,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成熟的技术系统和完善的产业结构,实现从制片、发行到放映三大环节良性的循环运转,这就自然而然的使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对各种资源的投入都有着非常之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电影产业链条上必不可缺的制片融资环节,对资本的运作更是已然成为了决定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
熟悉电影制作和营销的人都知道,电影是一个风险性极高的行业,是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具有经济外部性大、无形资产比重大、消费形式内容化、流通过程技术化和法制化等特点。如何能够同时做到减少成本、扩大收益和控制风险,是任何投资者都不能轻视的三个基本问题,这就要求电影产业的发展在加强艺术水准和价值创造的同时,还必须将立足点放在提高制片融资环节的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和法制化程度上,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机制,为电影产业化的深入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在改革开放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电影已经成为文化娱乐产品供给与消费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通过几代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电影市场在近几年里开始呈现出繁荣之态,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0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33.27亿元,2008年为43.41亿元,2009年更是突破了60亿元。然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实际需求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供需长期不均衡,根源在于中国电影产业融资机制不畅,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的融资模式单一、传统,缺乏创新,特别是中小型电影公司融资渠道仍然非常狭窄,企业信用欠缺,社会资金对于国内电影业的信心不足,政府配套政策尚待改进等。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大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机构无不将视野立足于如何扩大融资渠道方面,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正在如火如荼逐步推进中的广播影视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可谓是焦点性的新闻,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其他一些新的融资模式也正在植入行业发展的轨迹,这都促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制片融资体系的逐步形成,无疑是对腾飞中的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如何能够不断融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富有创造性的开拓以金融贷款、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等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已然成为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事关未来的核心问题。因此,针对于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研究对优化中国电影制片融资机制、逐步完善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中国电影产业链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1发展背景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化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投资和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票房竞争异常激烈,电影创收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这得益于数字技术的推广、市场营销理念的深化、商业大片和类型电影模式的开发探索以及国有电影集团和民营电影公司资本运作的日益成熟,中国电影已正式迈入资本时代。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电影政策的进一步开放,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中国电影产业融资多元化格局慢慢形成,融资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以银行信贷、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成为影视制作行业新的流行语。
其次,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除了国有电影集团依然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外,民营电影企业和文化多媒体制作机构借助繁荣的市场环境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华谊兄弟、新画面、保利博纳、光线传媒等几家拥有雄厚资金和制作营销经验的民营电影制作公司显示出超强的实力,在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和后产品开发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次,市场运作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遵循市场规律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影繁荣的基石。国家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并进一步带动电影商业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最后,国内电影制作水平和营销观念得到了提高与创新,更多的电影制作、营销人才开始崭露头角,具有艺术和商业素养兼备的复合型制片人才在电影制作中占据着越发突出的地位。
1.2发展现状
自2006年以来,我国电影产业融资领域出现了诸多新宠儿,从一定程度上给发展中的中国电影产业打开了市场化的大门,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2.1渠道多元化、模式综合化
在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指导下,中国电影制片领域的融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融资模式被逐渐的适用,既活跃了电影资本市场,也使得传统的融资渠道得以拓宽。大量海内外的企业投资、风险投资、金融贷款、广告投入、版权预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赞助等新旧模式的综合运用,促成混合资金运作为目前我国电影融资的主要形式。
1.2.2民营资本活力日渐增强
民营资本已成为中国电影产值持续增长所不可取代的贡献力量,且仍不断的对产业化进程发挥着更为深刻的作用。华谊兄弟、保利华亿、新画面等大型民营电影企业,始终保持着对电影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的姿态,尝试适用各种新型融资模式移植国内市场的可能性,并凭借其相比于国有大型电影集团更为自由、灵活的募资运作手段和营销能力,给电影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未来定将以更为强势的步伐引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1.2.3业外资本强效介入
近年来,中国电影投融资的一大亮点就是业外资本的强效介入和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与当年房地产、小商品制造业为代表的纯粹业外身份相比,目前进入的这些新公司不仅在自己所处的行业都是个中翘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背景与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来自手机视频行业,网络游戏行业还是广告业,电影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门严谨的生意,而且是他们计划中更大的“娱乐内容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当年热衷“玩票”的业外资本相比,今天的这群新入行者头脑冷静、野心勃勃。
1.2.4集团上市成趋势
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及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电影集团上市再次涌现一股热潮。2009年11月,华谊兄弟获准正式在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影视制作第一股,受到了各大机构和股民的追捧,一上市便募资12亿元之多,使得原本就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华谊兄弟霎时间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最受瞩目的骄子。就在同一年保利博纳也完成了第二轮1亿元融资,计划于2010年完成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的壮举,而中影、上影、西影、光线等也都纷纷加快了上市的步伐。电影巨头们正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得中国电影融资体系发生实质性变化,意味着中国电影行业不再处于封闭的环境中,而发展到了资本运作的阶段。
1.3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以往的中国电影制度格局中,不同生产主体、不同类型的电影制作资金,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政府电影专项资金、影视互济基金、进口片发行收入提成、重大题材影片专项补助等各种或明或暗形式给予直接或间接投入以及企业的自有资金投入。
而以金融信贷、风险投资基金、上市融资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则是在产业政策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电影制作与资本市场充分结合,良性互动的产物,逐步实现影片版权或股权的证券化,具有方式灵活化、资本规模化、渠道多元化等特点。
但新型融资模式在中国作为刚刚起步的发展形态,依然不可避免电影的高风险性,所以需要有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机构必然有着极高的准入门槛。加之其对电影企业制作能力和品牌信用的高标准,使得新型融资模式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不具备可复制性,因此往往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保利华亿等不仅有着优势明显的生产能力,同时巨大的片库资源和固定资产,也为它们利用新型融资模式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1.4现存主要问题
1.4.1整体发展程度仍较低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的看到,中国电影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与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融资模式开发利用的还不够成熟,在产业整体融资模式中所占比重较小,且回报模式较为单一,新型融资模式在行业内均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适用性;电影业虽然已经成为金融资本关注的领域,但就目前而言,金融资本以及一些创投基金、风投基金对中国电影的介入,大多仅限于具体的电影项目和电影制作层面,真正成规模的推动产业整合和业务扩展的战略性投资还基本没有,且中国电影业与国际上电影制作投资的主力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等的合作就更属少数;作为投融资主体的中国电影企业仍然处在品牌创建阶段,整体而言,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十分有限。
1.4.2行业内部发展不均衡
从中国电影业内部来看,由于新型融资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对电影的商业投资回报率以及预期票房收入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而其主要适用于企业信用和品牌名誉度高的大型的国有电影集团和诸如华谊兄弟、保利华亿、新画面这类具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和影视制作资源的民营公司,而在中小型电影公司中可复制性较低。广大中小电影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加上其自身市场营销理念落后、抗风险能力差、经营活动不透明、财务信息非公开性及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其很难从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获得信任,也就很难从中得到资金支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甚至扩大电影制作主体之间的发展差距,加深融资结构的不平衡,从根本上必将不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换言之,中国电影产业融资体系发展的瓶颈与其说是如何创新与开拓新型融资模式,倒不如说是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将新型融资模式在各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中得以推广和创造性利用。
1.4.3法制构建不健全
新型融资模式在中国才刚刚出现,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体系构建十分不完善,致使国际和行业外资本对于投资电影行业仍显信心不足,一座适用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融资平台依然在孕育之中。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信贷风险保障体系从《夜宴》开始才刚刚起步,在整条产业链条中还没有形成气候,这就不能保证不受国家总体金融形势波动的影响,稳定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就不可能从根源上维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4人才储备供不应求
熟悉电影产品特性与国内外市场行情的复合型融资管理人才的缺乏也给新型融资模式的拓展带来人力资源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我国传统影视教育对电影投融资领域的忽视是人才欠缺的一大原因,目前仅有北京电影学院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有影视投资学的课程和研究方向,其中很多也才是刚刚起步。另一方面,即便是接受过相关电影投融资教育的人走出校门后也需要长期的实践工作才能慢慢积累起融资实际经验,这无疑都会导致中国电影高级管理人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
1.4.5新型融资模式自身存在负面作用
冷静的电影人已经看到,通过新型融资模式吸收的大量商业资本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不是不存在弊端的,资本追逐高利润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暴露出来,尤其表现在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负面的牵制作用。过分追逐高利润的商业大片和娱乐类型片在内容上趋于同质化、缺乏诚意和新意,造成了一定电影观众的流失,加之新媒体的强烈冲击,都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第二章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利用与开发
近年来电影产业迅猛发展,扩张带来的急切融资需求也逐步彰显,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启动全新的融资规划。而在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中国电影人们也在孜孜不倦的思考着如何将星火之势烧成燎原。目前,新型电影制片融资模式在中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2.1银行信贷融资
在中国电影产业逐渐走向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同时,亦推动着中国电影资本时代的进程。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式下,一些传统行业中的大型企业收缩投资,信贷有效需求并不旺盛,而在影业热潮之中,银行似乎找到了文化企业信贷投放新的出口。纵观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金融信贷资本无不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进行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一般都离不开银行的信贷支持。电影坚持走产业化路线,就必定离不开银行信贷,其不仅可以减少融资成本,提高资本使用率,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股本融资中过多股东对电影制作的过分干预。目前在我国,金融机构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进入电影行业,为优质电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中最活跃的是银行信贷融资。
2.1.1银行信贷融资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目前银行贷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抵押贷款,就是制片公司用实物,比如房子和汽车,来作为抵押品,还可以以公司的不动产例如摄影棚等相应的建筑物和器材设备来借贷,那些具有历史积累的影业公司还可以对公司的片库进行价值评估,并以片库资源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贷;另一种是质押贷款,制片公司将影片未来的发行、放映版权通过第三方担保,抵押给银行,获得银行贷款。无论是抵押贷款还是质押贷款无不要求借贷的电影制作公司具有充足的实力,这种实力具体就表现在公司及其所生产影片的营收上。
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除了为企业提供大量制作资金外,还将会对影片后期营销推广和海外市场拓展、电影公司不断完善自身资本核算与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起到深远的意义,这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运作与资本运营之路上关键支撑点的因由所在。
2.2.2我国发展银行信贷融资的现状
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和壮大,银行开始关注行业内的佼佼者。2005年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寰亚电影公司共同投资的《夜宴》以版权抵押的方式获得深圳发展银行50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贷款,打响了民营文化企业向银行贷款拍摄制作电影的第一枪。紧接着的2006年,由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获得了香港渣打银行约为1000万美元的金融资本支持,实现将金融资本融资的触角拓宽到境外,而且这次成功的信贷融资的意义,不仅为新画面带来了充足的制作资金,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参与也将对影片未来的商业推广和收益获取大有帮助。
银行信贷融资初获成功之后,近几年招商银行、广州发展银行、北京银行等也相继高调“触电”,大大繁荣了电影资本市场,给具有大制作规格的电影产品注入充足的资金保障,银行版权质押贷款模式得到推广以来,各大民营影视公司纷纷扩大信贷资本融资规模。尤其是2009年华谊兄弟和保利博纳各自从工商银行募得贷款,促成了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次介入民营文化产业的标志性事件。时至今日,几大电影集团或民营制作公司都已经把银行融资这条线打通了。
受到这种模式显著成效的鼓舞,银行业相互间的竞争也随即日益激烈化。北京银行的举措和步伐成为近年来银行大举进军影视业的一大亮点。2008年5月,北京银行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的打包贷款,开创了国内版权质押融资先例。紧接着同年7月,北京银行又与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为两家影视民营公司提供1亿元的贷款支持。据统计,自2008年北京市启动创意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工作以来,在文化创意金融市场中,北京银行发放的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发放总额的90%以上。2009年,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订了以50亿元授信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协议,先后为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保利博纳等娱乐公司提供商业贷款。几年来,北京银行先后与中国电影集团、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万达院线、橙天娱乐、派格太合、禹田文化等280余户高成长性文化创意企业客户建立合作关系,这充分显现出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中国电影行业的逐步认可,客观上加速催化了中国电影资本时代的繁荣。
2.2私募股权基金融资
在中国市场状况下,本土电影基金刚刚起步,相关政策在2007年才制定出来,对于风险莫测的电影丛林,建立产业基金尚心有余力不足。而像中国电影基金会这样国家代表的公募基金对于繁荣中国的电影创意市场毕竟能量相当有限,因此私募基金就成为电影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拓展的一大热门选择。
2.2.1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及优势
建立专业电影基金是有着明显优势的融资方式,只有专业基金、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共同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才能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一次全新的化学反应。中国电影网总裁王国伟说:“中国电影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而私募基金投资电影产业有着多种优势。”
私募股权基金是指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长期投资于企业股权或项目权益的集合投资形式。由于私募股权基金所具有的高风险与高回报的特性与电影项目十分相似,加上一部电影的运作周期也非常适合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周期,因此,私募股权基金最近十年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对电影等文化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私募股权基金将成我国电影制片融资领域的新宠。
私募股权基金之所以受到电影业如此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其不同于投资单个电影项目的游资,它会对影片全程进行监督,帮助制片、发行、推广部门合理调配资金,避免资金的滥用。另外,电影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者往往都具有相当丰富的电影从业经验,同时又具备金融背景,因而会善于运用合理的投资方式和恰当的金融工具避免电影项目的风险失控,保证其稳定的投产回报。
私募股权基金除了能吸纳资金,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一整套制片预算方案、审计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方对资金使用的有力监管,从而保证了严格的成本控制,这对充满潜在商机的中国电影业来说,优势极其明显。在基金管理体系下,可以依靠专家团队的经验和技巧优选项目和创作人员,并通过多种组合方式获取稳健收益、分担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取得同国际大片商合作的机会,从而打入全球市场。
2.2.2我国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
在中国电影市场呈现繁荣,竞争日益激烈之际,对于资本更加高效科学的利用,实现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私募股权基金融资势必成为中国各大电影集团发展壮大的有力利器。
目前活跃在中国影视界的私募基金主要有:IDG新媒体基金、由中影集团等发起的中华电影基金、红杉资本、软银、A3国际亚洲电影基金、韦恩斯坦(TWC)亚洲电影基金、“铁池”私募电影基金、“UD#1”电影基金等。此外,汉能、易凯等私募股权基金以及海外的影业公司和大型投行也在密切关注其中的投资机会。
国内各民营电影企业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积极灵活地探索着私募股权基金融资在中国适用的可能性。自2006年,华谊兄弟成功募集到以马云为代表的1200万美元境内外资金后,第二年又引入以江南春为首的2000万美元的境内外投资,从而完成第三轮私募,为其上市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009年,保利博纳第二轮融资成功,融资额将高达3000万美元,在这个融资过程中,私募资本的力量可以说功不可没。此外,光线传媒等公司也正在积极进行上市前的私募。
2.3上市融资
2.3.1上市融资的特点及要求
上市是中国电影企业的最佳融资构想,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曾表示,在融资方面会把上市作为首选项。上市融资相比其他新兴融资模式而言,更加透明、更加公众化,有更开放的融资渠道。通过向社会公募资金,达到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在短期内既可以融得大量资金,同时也意味着投资者有更多机会分享电影行业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快速成长的投资机会。
计划上市的电影公司,需要引入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财务必须规范化,公司必须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具体表现就是制片方要提高水平,提升制作环节的流程管理,特别是健全预算制度。在这方面,国内的民营电影公司中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和光线传媒等公司已经逐渐引入审计制度。
但上市融资未必对中国电影企业都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特别是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要谨慎对待,不能盲目跟风启动上市计划,否则不但不会给企业的融资带来效益,还会加剧风险。在上市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有效的寻求政府专项资金的帮助或银行贷款以及各路基金的支持,才是更好的出路。
2.3.2国内电影企业上市融资现状
2009年11月,华谊兄弟获准正式在创业板上市,募资获得的12亿元,除了将继续巩固现有业务外,公司还计划进一步拓展电影国际业务、影院广告业务和品牌授权业务等,这对于一直走在了中国文化产业融资的最前沿的华谊兄弟来说,无疑是使企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华谊兄弟的成功上市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激励,中影集团、上影集团、保利博纳、光线传媒等也已加速了上市步伐,中国电影企业在品牌理念和经营模式上正发生着实质变化。
上海电影集一年多的酝酿,已经做出上市计划的内部方案,准备于A股上市,计划上市不少于10亿元。国内发行巨头保利博纳内部整改完成后期望能在2010年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光线传媒计划两轮融资5亿元后转战A股,计划最早明年在国内A股上市。以上这些企业由于受到近期世界经济形式和国内相应政策体制的制约,上市计划被迫暂且放缓。但是,对于这些占据着行业龙头地位,掌握着优势资源,盈利状况也比较可观的大型电影集团来说,上市融资是它们扩大规模,完善供应链的必然选择,成功上市必将是水到渠成事情。
2.3.3中影集团上市的重要作用
中影集团作为中国电影行业的旗舰,是中国电影文化领域体制改革和行业经营绝对的领先者,其资产规模超过28亿元,旗下拥有13个全资子公司,1个电影频道,34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不仅覆盖电影制片、制作、发行放映、影院投资等各个环节,还涉及频道、动画、音像、地产、物业等多个行业,是集电影制片、发行、海外推广、对外合作为一体的“电影巨无霸”,在中国电影业界具有垄断性地位。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投入使用,更是加大了中影吸引各路战略投资的把握。但其实,中影的上市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早在2004年初,中影集团就开始计划在香港上市,后因“避免引入外资进入内地娱乐业”的条规限制而被管理层叫停。中影集团性质特殊,融资很容易引进外资甚至改变控股方,而当时国家明确限制外资进入内地媒体业和娱乐业,所以中影上市一事暂且搁浅。到2007年,政策松动,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宣布重启中影上市计划,各相关机构和分析师早已进驻中影。2009年初韩三平在公开场合宣布中影将会在A股上市。
中影集团上市融资不但能使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还能壮大媒体行业的市值规模,有助提高电影行业整体投资吸引力。如果说华谊兄弟上市创业板是作为电影产业进入资本化运作时代的信号,那么中影上市A股的计划如果能够实现将会带动一批国有或民营的电影公司走上上市融资之路,无疑会成为中国电影实现产业化宏伟蓝图的里程碑。
2.4利用电影片库资源融资
老电影赚取新利润,这是利用电影片库资源融资的新型模式。在现如今这个影视娱乐“内容为王”的时代,只要手握可观的影像产品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
中国电影百年以来已生产出2万多部的作品,特别是建国以来制作的电影在观众心目当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电影频道收视率较高的往往是这些影片。电影厂特别是原中国三大电影制片厂北京、上海、长春的影片片库至少有千部以上的,盘活片库可为他们筹集可观的资金,不仅每年可以出售电视播映权、DVD版权,也可出售其他媒介物的版权。同时还可以将片库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贷,这比利用影视公司的地产及其他物质做抵押物借贷更受银行的欢迎,因为片库的价值每年都在增值,银行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2006年,拥有强大电影片库资源的中国电影集团与版权公司源泉达成协议,中影出售500部影片无线增值版权,源泉获取了以电影影音素材制作各类型的手机短片、铃声、IVR产品的权利,而这些影片均是来自中影公司片库中的老电影,此类新媒体业务的深度开发,已形成中国电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利用片库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资本运作,聘请资产评估公司对现有片库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此折合成一定数量的股份与现金持有者联合成立电影制作公司或其他娱乐游戏或互联网公司。目前互联网及娱乐游戏等多媒体资讯服务公司深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是股市的热门板块,这些娱乐公司能够在相应的股市板块中上市,进而创设各大规模的筹资平台,实现多种新型融资模式的良性互动与整合利用。
2.5后产品开发融资
版权交易在中国还是个尚待开发的巨大金矿,长达50年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使得电影后衍生产品可以异常丰富,如《赤壁》游戏,《功夫熊猫》衍生品等都为制片方赚取不少的资金收益。一部影片在影院上映发行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电影后产品开发的收入往往可以达到一部电影票房收入的2至4倍。收费电视、无线电视播映、音像市场是今后中国电影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这种收入每年都会产生,特别是随着新的媒介物IPTV、手机的不断出现,电影产品将为版权所有者创造出更大的收益。
早在2002年,中影集团就成立了后电影开发分公司,核心业务为影视节目特别是经典影片的出版、发行,以及电影产品附加值的开发,力图全方位开拓电影产业,发掘电影除院线放映以外的下游产值。此外,作为WAEA会员的中影后电影开发分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娱乐节目供应商,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等大型航空企业有稳定而密切的合作关系。2007年,后电影开发、出版、发行影视音像节目35部,为航空、铁路、公路等移动节目播放项目提供有偿播放节目40余部,开展手机铃声、网络开发等新媒体业务。
2.6版权预售融资
电影版权是电影集团或制作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流动性差,变现周期长,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等特点,在影片投入制作或发行上映之前,片商通过向海内外的发行公司和放映公司预售发行权、放映权,收取定金或“保底发行金”可以募得大量资金,并能加快资金的回笼,以支持影片的制作所需。
2006年,投资两千万美元的华谊兄弟古装大片《夜宴》,仅在亚洲的版权预售就已经收回了一半以上的投资成本,整个海外版权的预售情况也超过预期。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在开拍之前就已完成80%海外版权的预售,其中日本的版权预售高达1亿多元人民币,也创下了华语电影在日本预售的最高版权收入。2008年,还在制作当中的电影《梅兰芳》先后同日本、韩国签订了销售协议,创下当时中国本土电影海外版权销售的价格新高。
2.7广告融资
新型的广告融资是电影制作资金筹集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特定的电影产品与特定的商业广告通过富有成效的创意而形成的特殊的经济纽带。
通过广告来获取赞助资金,对于电影业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近几年来大量广告出现在电影放映前或干脆植入影片之中的现象,却在评论界和观众当中引起了持续的热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广告作为一种传统融资手段为不断适应中国电影市场和行业的发展,做着诸多积极的变化,发展成了具有良好效益的新型融资模式。
在电影市场中,广告通常分为硬广告(映前贴片广告)及软广告(植入式广告),而一部影片能否有广告客户关键在于影片本身是否具有品牌影响力。尤其是隐秘性较强的植入式广告,这种借助电影剧情的需求,通过巧妙点题,树立品牌产品的形象,以达到形象传播或品牌促销目的手段,最近几年在中国大陆可谓是方兴未艾。虽然广告这种融资方式有可能对观众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可以扩大影片的投资,减轻了经营风险,从现实意义来看是有益于中国电影营收能力的提高。
冯小刚可谓是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最重要的导演,他的电影从《手机》到《非诚勿扰》都成功地采用了这种融资方式。特别是《非诚勿扰》,在电影尚未放映的情况下,植入式广告收入就达2000多万元,几乎达到影片制作费的一半。2010年4月上映的《杜拉拉升职记》更是凭借其时尚的主题,大量植入软广告,保证了制作成本的有效控制。当然,这种融资方式能否成功取决于影片的品牌影响力与其受众面的广度,而对于挑剔的观众而言,植入式广告能否与剧情达到水融才是这种融资方式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
第三章国外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中的启发
纵观世界各国电影产业的走向,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是支撑电影大国的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石。为了推动本国电影不断融入资本市场,不少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和扶持政策,积极拓宽新型融资模式,推动本国产业链条的有机运转。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外资金大量涌入电影产业,尤其是第三方融资、私募基金和避险基金等越来越多地开始涉足电影项目。
3.1美国好莱坞电影保证人制度
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的霸主地位无以伦比,有着完备的融资模式,融资方式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在美国,电影制作已形成包括制片商、发行商、投资商和保证人四位一体完善健全的融资体系。制片商首先与发行商签订发行协议,据此制片商同意按照商定的技术规格制作影片并如期将其交付给发行商,而发行商则获准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和时限内完成影片发行工作;作为回报,发行商同意在影片制作完成并交付后向制片商支付发行预付款。同时,在发行协议签订之后,制片商将就影片制作所需的资金向投资商(通常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短期贷款,并用发行协议中制片商享有的收取发行预付款的权利作为抵押。投资商则为了降低制作无法完成的风险而要求制片商就影片的制作完成提供担保(见图2)。这样也就形成了好莱坞电影融资模式中最为独特的角色——保证人,其一般由保险公司或电影专业人士担当。
保证人对影片的制作过程进行严密监控,通过每天汇报制片的进展状况,每周汇报制片的开支状况,走访制片现场等形式来确保影片按照商定的时间、技术规格和预算完成,并根据发行协议按时交付给发行人。因此,保证人必须十分熟悉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并且有能力在提供保证前就对被保证影片的剧本质量、预算资金的筹集状况、影片拍摄时间表的合理性以及影片制作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
这种融资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制片商对于资金的需求,同时树立起一座资金使用的防火墙将投资商可能承担的商业风险降到了最低,投资回报率得以稳步增长,这就为外界资金越来越多的进入电影投融资领域敞开了一扇大门。
对于正大力发展银行信贷、私募股权等新型制片融资模式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信用保障体系仍不健全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行业外资本仍对进入电影投融资领域持观望态度,资本主要局限于具有实力保障和营收能力的大型电影企业,绝大多数中小型电影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为进一步改进中小型电影企业融资手段,实现业界信息对等化,赢得更多金融机构对其的信任,发展好莱坞的保证人制度就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结构优化升级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3.2韩国电影网络融资模式
近年来,韩国电影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多元化且大胆创新的融资模式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韩国出现的利用互联网来筹措制作资金的方式,受到了业界人士称赞和投资者的追捧。
早在1999年,韩国便出现了电影网民基金,第一个吃螃蟹,为喜剧片《茅趸王》建立网民基金接受网民投资,最终从464名网民手中筹集7.75万美元投资,约占影片预算的5%,投资者回报收益率高达97%。目前韩国票房好的商业大片都曾建立网民基金,有的基金甚至不到1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网络融资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这得益于其具有很高的透明度,以此赢得投资者广泛的信任。电影制作公司先在互联网上公开项目剧本或详尽的商业策划,让广大投资者了解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前景,并借此评估投资风险。项目运作过程中,每个投资者都会实时掌握影片制作与运营的信息,电影发行之后,投资者还会收到每周票房报告。也就是说,投资者从决策到收获都是在充分了解制作公司的必要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的。这自然离不开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实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公司的信誉度也至关重要。
网络融资的确是灵活性非常高的集资方式,但是对于产业化道路构建不完善的中国而言,其开拓的难度实际上是比较大的,企业和投资者的风险就目前而言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为此,从韩国的经验启示我们,我国要发展网络融资模式,首先应以完善法制规范和安全措施为前提,而对于各大电影制作公司而言,努力建设自身的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也是重要的保证。
第四章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意义和发展建议
4.1发展新型融资模式的积极意义
大力发展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对于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信贷融资、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等新型模式使资本对推动电影产业化发展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促进电影市场的商业化转型,既扩展了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完善电影项目的评估与测算,也在融资的过程中同时激活电影的营销手段,拉动票房增长,促进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成长。
其次,凭借其多元、灵活的融资手段,新型融资模式在积极推进电影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起到规范制作流程,完善创收机制的作用,利用制片环节的蓬勃发展扩大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
再次,各种新型融资模式不断给电影集团和大型民营电影企业发展带来更宽阔的舞台,也给中国多数中小影视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进一步促进电影产业的资源整合。
最后,大量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一方面加深国际合作,使投融资主体更全方位的了解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经验;一方面帮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更多的优秀中国电影得以借助多元化的平台进入海外市场,为中国电影国际化奠定基石。
4.2对未来的几点建议
在资本给中国电影带来深刻影响的今天,融资渠道及融资模式的多样化,有赖于持续稳健的电影产业政策和市场的投资主体的多样化,有赖于一个健全完备的投融资体制,有赖于电影市场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电影市场的繁荣。
4.2.1积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政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将眼光放在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使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为此才能更好地促进融资渠道的开拓和创新。
而从现实意义而言,政府要以不断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为宗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通过改善电影市场运作环境,鼓励更多投资人和制作、营销人才进入电影行业,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对投入电影基金的私人和社会机构投资者采取更加主动的鼓励态度;支持建立并完善电影基金融资模式,活跃贷款贴息、委托银行联合贷款、战略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的整合利用。
各种新型电影融资模式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这就需要作为电影行业规范者的政府,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为电影市场的资本运作建立起一个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积极建立起行业信用体系和金融信贷保障制度,使各种新型融资模式不断法制化、规范化,特别是在版权抵押、质押权的行使方面。
此外,电影人才是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通过高等教育或实战来大力培养电影新型融资领域具有市场前瞻力,良好投资眼光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并为其尽快成熟提供更多机遇。
4.2.2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电影企业主导作用
在目前中国融资渠道有限,电影产品差异性不够的情况下,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各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电影企业应该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并进一步扩大与有关金融机构的配合,以具有良好盈利前景的电影制作项目吸纳投资者。电影制作项目必须有详实周密的市场调查报告,吸引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导演及演员,努力争取跨国销售的市场前景,还要制定风险较小的经营策略,规范透明的运行机制,完备的法律、财务、业绩报告等。
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电影企业有义务努力携手建立起中国电影版权评估体系,这对于完善银行信贷、私募股权基金、版权预售等新型融资模式,保证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权益,培养其对电影产业的信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借鉴国外产业化运作的经验,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电影信托公司,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版权评估,提高电影产业风险控制能力,并积极向产业外延伸价值。
此外,为进一步拓宽新型融资渠道,大中型电影制作公司还可以把电影消费者(观众)、电影制作公司、金融机构充分结合起来,利用股本融资与借贷融资相融合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例如通过成立一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电影制作基金,来吸纳个人投资者甚至于普通电影观众的低额投资。如果观众个人投资于基金,基金则会根据电影票房按照一定的比率做出回馈,一旦电影票房不错或者一切顺利,每一位曾进行投资的观众都能得到一笔可观的回馈款项。这种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激活融资渠道,更重要是在更多的投资主体中建立起一种广泛的参与电影工作的意识,这就在电影融资的同时也进行了电影的营销。
4.2.3开拓中小型企业创新模式
中国电影产业融资体系发展的瓶颈除了如何进一步创新与开拓新型融资模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机制将新型融资模式在各大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得以推广和延伸,这当然离不开政府和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公司的鼎力支持,建立起一个良性互动、活跃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同时也需要中小型电影企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对各种新型融资模式加以改良革新,综合运用,挖掘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融资轨迹。
由于中小电影公司没有大型电影集团公司具有的“硬通货”,为突破这一瓶颈,让独立制作人和中小公司能够利用银行借贷方式来融资,还势必需要积极发展融资服务机构,指导各中小企业融资,汇总和传递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以自身资产为中小企业向银行担保,负责所融资金短期资金的安排和长期资金的分配,配合金融机构的资金监管等。融资服务机构可以是由产业链条上核心电影企业发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各中小电影企业入股的公司或者是由核心企业分离出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甚至可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作为担保公司。
此外,在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中小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尝试发展网络融资等新型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借鉴电影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的利用各种新型融资模式来吸引更多、更专业的投资资金,实现规模经济的发展;在进一步完善产业内部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深同金融产业的战略融合,获得稳定强大的本土融资平台;疏通扩大社会融资渠道,逐步优化融资结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国有资本为引导、以民营和国际资本为主”的融资机制,以坚定的步伐走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之路,最终建立并完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融资体系。
结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属于中国电影产业的资本时代已经拉开了大幕。相对于过去只能由政府拨款和国营制片厂投资的时代来说,中国电影新型融资模式得到了一定成效的发展。但电影人们仍该冷静的看到,与世界其他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相比,我们的融资方式仍比较传统、单一,银行贷款、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版权预售、网络融资方式等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呈现出新型融资模式在行业内各大中、小、型企业间比例失衡、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不良迹象。未来,我们仍将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里谋求生存,能否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式发展还有一路漫长的路要走。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满怀信心的期待,身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环境之下的中国电影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无论现在还是未来,电影融资模式的现代、科学与否都将不可避免的成为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杠杆,而恰是这一点,勤奋的中国电影人们正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不懈努力着,共同迎接着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3]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5]蒲元瀛.中国电影商业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6][美]马克•格林布莱特,施瑞丹•蒂特曼.金融市场与公司战略[M].贺书婕,伊志宏,李樱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2009中国电影投融资盘点:渠道多元[EB/OL].h
[8]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191.
[9]杨奇峰.关于中国电影制片业投融资模式的探讨[J].采.编.写,2009年,第2期:63-64.
[10]李忠.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年.
[11]张达.中国电影投融资现象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12]2009中国电影投融资盘点:渠道多元[EB/OL].h
[13]邢海恩.基于供应链的中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14]宋文燕.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影视产业融资模式[EB/OL].
[15]邵奇.中国电影制作融资渠道的策略分析[J].当代电影,2006,第6期:14-18.
[16]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186.
[17]唐榕.电影投融资:现状透视与体制建设[J].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121-127
[1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2009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59-363.
[19]唐玲玲.电影经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166.
[20]王东王爽.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方式发展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第1期:24-28.
[21]赵实.中国特发展道理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