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23:13: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营养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首先,案例的内容应具有目的性、真实性、典型性,具有可讨论性、启发性。所选案例不但要符合教学目标,而且还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学生易于认同和接受的,最好来源于新疆少数民族生活实际,案例涉及内容相对集中,一般没有唯一或固定的答案,可以引起争论,激发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在学习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时,可举新疆抓饭的例子,通过分析抓饭的组成与营养来指出新疆少数民族饮食与血脂的关系,进而分析少数民族群众长寿等关系。教学开始前1~2周,把案例布置给学生,并提供相应一些参考书目、文献等,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分配学习小组,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大小、汉语熟练程度、查阅文献的能力等分组,如在学习能量或膳食宝塔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将新疆馕作为主食案例,分析目前新疆馕产品品种、生产方式和营养关系等,将学生3~6人分成小组,组内分工明确,分配讨论地点,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案例基本素材,梳理案件背景信息,通过独立思考,组内讨论交流,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小结,通过兴趣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再次,集中讨论,交流案例,如在学习各类食物营养价值时,可以将新疆各民族特色饮食作为教学案例,全班各个民族小组代表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案,其他人员可对其观点提出质疑并得到合理解释。集中讨论是学生参与表达、质疑,澄清理解误区,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机会。在集中讨论时,每个小组都要做到有备而来,既要善于倾听,又要勇于质疑。教师应注重创造良好的交流气氛及环境,并以参与者的身份发言,勿以权威自居。
在40头肉牛的屠宰过程中,共发现23头患有肾结石的肉牛,发病率为57.5%。牛肾为典型的多肾,经剖检可知,结石大多聚集在个别肾内部的肾盂处。肾结石大部分呈现乳白色或淡黄色,其中大多数呈细小的砂粒状结石。有结石的肾主要集中在牛肾的两个尖端处,而中间部分的肾几乎不存在结石。每头牛每天采食10kg的精料和2kg的稻草,计算出每日的干物质采食量(DMI)、粗蛋白质(CP)、钙(Ca)和磷(P)的摄入量,并且和肉牛饲养标准进行比较。该肉牛场的干物质采食量(DMI)略高于营养标准。每日饲料蛋白质的摄入量偏高,钙和磷的摄入量过高,且饲料的钙磷比严重失衡,磷的含量比钙高。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使用雷杜RT-200C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石组的血清生化指标,并且将结果与正常肉牛的参考值(王书林,2001)进行对比。结石组的血清钙(Ca)明显下降,而血清磷(P)和血清镁(Mg)明显上升,其他离子指标都处于正常的参数范围内。结合表2可知,高磷低钙饲料和血液生化指标的高磷低钙之间存在着相关性。2.4结石能谱分析结果使用X-射线能谱仪测定肾结石的化学成分结果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磷和镁,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氮和钾。从化学成分分析,初步判断该结石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镁铵和磷酸镁钾的混合物。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图谱研究成功,真正揭示了人类起源和健康长寿的千古之谜。基因是能够转录的DN段,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核酸必须由体内合成,一是肝脏从头合成,二是经脑和脊髓补救途径合成。但年龄越大,核酸合成能力越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补充外源性核酸。医学博士富兰克对门诊患者实施“核酸营养学与代谢疗法”,进行抗疲劳、抗病毒、抗感染、美容及糖尿病、脑血栓、冠心病病等“核酸补充”临床试验,创造了生命奇迹,于是各种提纯的核酸制品即基因快餐风行于世。但实际生活中还是以食补为主,下列食品为高核酸食品:首先是鱼虾类,含量最高的为沙丁鱼、鲑鱼、螃蟹、文蛤;其次为豆类、动物肝脏,蔬菜类有芜菁、磨菇、菠菜、芦笋、胡萝卜、花椰菜等,同时每天两杯牛奶、一杯新鲜果汁或蔬菜汁和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促进核酸的吸收。充足的核酸饮食可从根本上起到美容的效果,使细胞充满活力。
酶的营养学应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是活力酵素,一切生命活动发生的基础,但是酶的最适活性温度为35℃~40℃,60℃以上可使大部分酶失活。正常饮食中通常以熟食为主,高温煎炒会将蔬果中的活性酶灭活、变性,而食物必须靠消化酶来消化、吸收,机体只能动用体内的储备酶,从而影响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一项新的研究提倡,适度多进食新鲜蔬果有益于人体补充酶量。如香蕉、酪梨、凤梨、芒果及胡萝卜、木瓜、菠菜等都是富含活性酶的食物,可以减轻体内合成酶的负担、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油腻高脂饮食、食品添加剂、滥用医药等,都会消耗人体大量的储备酶、加快衰老,所以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适度多进食新鲜蔬果,可抵制酶的过度消耗、有益身体健康。
维生素的营养学应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C,维生素主要功能是参与各种物质和能量代谢。维生素缺乏症最主要的原因是摄入不足。尽管三餐进食量充足,但因食物贮存、烹调不合理也可导致维生素摄入障碍。如大米的外皮含有较多VB1,若加工过细、过度淘米、煮粥时加碱,则会将其全部破坏,造成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如饺子馅在制作过程中,将蔬菜切得过小、加盐去除水分也会丧失大部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果把挤出的汁水放进馅里或者用来和面,都是保存营养的方法;高温爆炒也可破坏大量维生素。为了最大限度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保留大部分营养物质,理想的烹调方法为煲和炖,同时减少使用食品添加剂。若为慢性腹泻、胆道疾病、长期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则需通过其它途径另外再补充相应维生素。维生素缺乏可有相应症状,过量亦对身体不利,因此需要适度的补充合适的食物。如维生素A缺乏症可导致夜盲症、干眼病,常吃动物肝脏可预防,但进食过量易致维生素A中毒,进食胡萝卜则可较适度的补充维生素A,胡萝卜进食过量会出现一过性皮肤黄染,停食后黄染即可消失。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花青素、果胶等,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VA,还可清除重金属离子,对毛发、皮肤、黏膜均有益,胡萝卜与脂类物质一起烹饪更易吸收。
糖的营养学应用
2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学校动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普通高中毕业生(统招生),另一部分为职业高中毕业生(对口生),并且对口生的比例高于统招生。对口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化学基础相对较弱,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实验教学涉及饲料营养成分分析的项目则运用了较多的无机、有机及分析化学的相关知识,尽管对口生对动物营养专业的认识较为清晰,学习热情高,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强,但是他们对这些实验项目原理的理解能力较差,多是照着实验指导的操作步骤照搬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此外,由于招生数量的增加,在前期的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减少,实验操作时的基本技能不扎实、不熟练,既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也会使实验结果的误差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实验中出现问题的正确分析和判断。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实验课教学涉及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及其评定和饲粮配制及加工等多项内容,但受限于总的教学时数,两门课的实验教学课时少(36学时),一些实验项目难于开展。现行的教学计划和授课安排均是以2个学时为单元,给实验课的实施带来不便。因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教学具有特殊性,最突出的是耗时长。例如:进行家兔(或鸡)的消化(或代谢)实验要十多天时间;进行一个样品的粗蛋白测定需要5~6h,粗纤维测定需要7~8h。有些实验项目,如饲料钙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操作步骤较多,学生如不进行细致、严格的操作会在多个环节出现误差,影响测定结果,不利于提高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实验指导以及饲料分析的国家标准中的某些测定项目的操作存在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改进。
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
3.1完善实验课教学计划与内容
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制订适合的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教学大纲,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安排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两门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内容,注重衔接与侧重,避免重复。强调基本实验项目的确立,突出一些技术性和实用性强的部分,如饲料中概略养分、总能、钙和磷的分析以及配合饲料配方与产品设计等,以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联系饲料工业发展和饲料市场的实际,适度补充和更新一些实验内容,让学生接触到实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如饲料质量检测指标的分析等,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增加综合型、设计型、探究型的实验内容,如动物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等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实验技术,以加深学生对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启迪。
3.2改进实验课教学方式
1)本课程实验项目耗时长,尤其是动物饲养实验和消化代谢实验,实验课授课以2学时为单元则无法完成实验内容,应合理调整实验课时间。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等进行实验,要让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激发实验教学教与学的积极性。
2)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要认真预习,对实验原理、方法以及相应仪器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有大体的了解,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预判,对影响测定结果的关键环节加以重视。实验过程中要从严要求、规范化操作,真实客观记录实验数据,手脑并用,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3)系统、合理地安排实验内容,围绕主题开展综合型、研究型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进行配合饲料配方设计时,先进行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配方设计,再进行蛋鸡配合饲料配方设计,因其对钙的需求独具特点,最后进行产奶牛饲料配方设计,其设计方法与前两者有很大不同。在熟悉试差法的基础上,引入EXCEL设计方法,可极大提高运算速度。但两种方法均不能实现最低成本或最大收益饲料配方设计,由此,介绍计算机饲料配方软件的应用。对于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的设计则可以触类旁通,让学生进行自学。再如,就某配合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设置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并进行饲料配方设计、试验饲粮配制、饲料养分及动物粪、尿的成分分析等多项实验,最后进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锻炼实际工作能力,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当前,对饲料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项目越来越多,现代化的精密分析仪器设备不断投入使用,给饲料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学生还会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锻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着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实验研究的基本素质,注重学生端正、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5)注重细节,提高实验课时效。为了方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减少反复,降低实验误差,提高时效,对某些实验项目操作环节进行了改进。例如,将半微量凯氏定氮法中的消煮液及饲料钙测定(干法)中分解液的定容由国家标准和实验指导中的100mL改成200mL,学生可以放心地多次冲洗,保证消煮液或分解液转移完全。又如,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蛋白质时,国家标准和实验指导中的混合催化剂均为6.4g,但实践发现,消煮液冷却后,经常出现凝固,采用半微量法时,给定容带来不便,将其改为加入1牛角勺(约2g)混合指示剂,既简化操作,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再如,在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饲料钙时,将对沉淀物的洗涤进行无草酸根离子检验的高锰酸钾溶液法改为10%氯化钡检验,会大大节省时间。还有,将比色法进行饲料总磷测定时的标准曲线绘制改为建立回归公式,既便于磷含量的确定,又提高了精确度。进行兔的消化试验和鸡的代谢试验时,在收粪盘上加一次性塑料布,就可加快粪样处理效率。如此等等。通过改进实验细节,可提高实验课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