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1 21:52: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八年级上地理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1)、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山脉)——淮河(河流)一线分布。
(2)、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气温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最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3)、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和南京。
(4)、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2、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托克逊。
(2)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这四大干湿地区所对应的植被依次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荒漠。
3、我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虽然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冬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大风、降温和霜冻);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夏季风活动强,易造成“南旱北涝”;夏季风活动弱,易造成“南涝北旱”),此外,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影响。
(2)读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0分)
①表示冬季风的是A图,它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气流性质寒冷干燥,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寒冷干燥。
②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_洋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点_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突出的特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而阿拉伯半岛上却降水很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前者主要受惠于季风气候显著)
③我们把_夏(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除青藏高原地区外,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3)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所带来,降水主要类型是锋面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过后,最有可能出现的天气是伏旱。
【地形和地势】
1、读我国东西向(北纬32º)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
B代表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C代表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图中序号代表的是:
1青藏高原,2横断山脉,3四川盆地4长江中下游平原,5黄海。
(3)、从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有利于水能发电。
我国这种地势分布对气候、交通的影响如何?如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大面积的湿润地区等;对交通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等。
2、结合我国地形图和读课本P22图2.2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可以看出:
(1)我国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从我国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
(1)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结合《地图册》P10—11页,知道以下山脉的走向:阶梯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天山、秦岭、南岭等。)
(2)我国四大高原是指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指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是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流和湖泊】
读我国主要河湖的分布图,熟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塔里木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位置及水文特征;熟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的位置湖泊性质。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相一致)及位置。
1、(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河流名称是长江,它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河流长度居我国第一位。因为它水能资源丰富、航运价值高,因此分别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美称。上游:源头——宜昌(武汉);中游:宜昌——湖口(江西);下游:湖口——入海口。最长的支流是汉江(武汉),此外还有岷江(宜宾)、嘉陵江(重庆)、湘江(洞庭湖)和赣江(鄱阳湖)等支流。
(2)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答:因为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3)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试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2、(1)图中序号②代表的河流名称是黄河,它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呈“几”字形分布。上游:源头——河口;中游:河口——旧孟津;下游:旧孟津——入海口。
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和泾河等(课本P48图,记住位置)
(2)黄河的忧患及治理(参照笔记)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7-02
个人从事初中的教学已经有二十余年了,在这二十余年里,个人对教学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孩子们也越来越“难教”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越来越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相互尊重,往往能促进学生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它跨多科学,综合性强,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学归根结底在于人地关系,无形中强调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格塑造。其所涉及的全球观、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都能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意识。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变革,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要想富,先修路”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又如,在讲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单元时,教师要结合地理与环境、人口、资源的关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是公民的责任,以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和当代的环境问题结合,从学生最切身的体会入手,从本市的环境问题、学校周围的环境情况讲起,自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全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如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损失、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比如土地沙漠化问题,春季沙尘暴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与所有人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这样的了解可以激起学生的忧患意识,有利于促进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二、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增强兴趣
利用现代化媒体教学手段,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学生往往乐于学习,主动识记。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比中、上游缩小,这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
三、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应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的。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对此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如:有学生问:“老师,你曾说过南海诸岛中,岛屿都很小,而且尽是珊瑚礁,这样的岛还值得保卫吗?”问题提得很幼稚,但很实际。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充分让学生理解其保卫的价值,小岛作为国土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意识(国防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资源价值(海域内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品、鱼类及其他生物),更具有开采捕捞形成的经济价值。
四、联系生活实际,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事实,严谨的理论激起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索。当然,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纯粹以理论去指导实践有时似乎不大可行。教师可以用地理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比如环境保护者提倡拒绝动植物制品,少用一次性物品,使用环保冰箱,拒绝贺年片,等等。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并时常思考自己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和舆论宣传相结合。1994年,“中国公众与科学技术”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对地理常识的了解较缺乏,对“滥用农药、化肥”,“自然资源过度消耗”这些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弊端,认识尤为淡漠,即使到了今天,社会虽然对可持续发展有了广泛宣传,但是从社会对地理课程的重视程度来看,宣传力度还不够。所以,依靠舆论的宣传,社会的重视,考试制度观念的改变,不但可以改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地理素质。
五、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激发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即掌握技能。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重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就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例如,在讲地震时,可用低沉的语言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空前的、惨绝人寰的地震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无辜的唐山人民正沉浸在甜蜜的睡梦之中,却毫无察觉地陷入了这场劫难。仅仅几十秒钟,地震释放的能量使24.2万多人罹难,16.4万人终生伤残。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人民币。”这时,同学们都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样才能预报地震,并把地震带来的灾害降低到最小限度。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时间一长,学生们才能在上地理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中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只要引导得当,就能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身。因此,兴趣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自然永远负有培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郎根栋.地理教学艺术探索[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6.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7.
我每次力争自己吃透教材,凡要求学生读背的知识自己事先全部掌握(包括图)。甚至在有意无意中让他们发现我们的老师竟然能把我们的课本背下来,让他们在心里敬佩老师的同时,自己也就下工夫学习了。
1. 理论联系实际是为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在地理课中,我始终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活动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让学生动起来。如在八年级“水资源”一节中,课文提到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上课时,我又引导学生回顾“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一节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用水习惯,使学生明白水是生命之源,要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列举我们生活的周边乡镇哪些地方最缺水,老百姓是怎样解决自己生命之源――水,这样学生更能深刻记住本节课的内容。
2.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现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复习中国的地势地形时,正好是我国的“神州十号”载人宇宙飞船上天,又选择在内蒙古着陆,这是为何呢?结合时事,既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思考能力。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去。就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因而在教学中,要学会适时地进行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情绪的调动,促使每位学生都被你深深吸引,促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探究氛围。
二、地理教学过程图形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人,不管是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生活中都需要地图的帮助,这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此外,学习中也需要地图。大家都知道,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地图,而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地图的帮助。如历史就离不开地图和地理知识,语文、体育、美术、外语、数学等(下转69页)(上接67页)课都要有地图知识,才能学好,事实上所有的学科都是交叉的,不能截然分开。所以,在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都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有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三、让学生在知识巩固中争做老师
上课老师讲,学生听,天长日久,相当单调、枯燥。如果在知识的巩固上,让学生当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时,给同学作出正确的解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可让学生为了当回老师而下工夫复习所学知识。那不就解决了考试问题,又解决了培养学生能力问题吗?还可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上课时学生如果不认真听讲故意捣乱时,老师的心理感受,从而达到整治班级纪律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讲究因材施教,土地的利用讲究因地制宜,资源的利用讲究可持续,人类的生活就更应该有长远打算。地理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就是要学生坐在教室里,也能想到家在干什么,如何安排最好,为了将来的生活,还要预先做些什么?假期里,周末,同学们可为将来着一些经济打算,如在自家荒坡里栽种核桃树等经济林木,既可保护环境,又可为自己今后留下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入“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将是美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一、地理教学现状
1.地理教师地位低,专业技术较差
地理一科至今还没加入中考的范畴,导致学校一直不重视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师的安排上往往就不能配用专业教师,即使有地理专业教师,学校目标管理上,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把学生考分的高低、班级名次前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把中考成绩作为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把中考、终考成绩与教师考核、评优、奖金挂钩,地理老师只能上到八年级,学生成绩的好坏跟地理教师无关。这样就大大消弱了地理老师的积极主动性,得过且过,学生的地理成绩与老师的教学脱节,即使再专业的老师都会慢慢消沉下去,丢掉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不算,还养成一些为人师不该有的坏习性。
学校的管理,个别领导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直认为地理是所谓的“副科”,导致地理学科在学校发挥不了应有的学科作用,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中也就自然不重要了,地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就大打折扣了,在其他科目老师心中的地位就更不值一提。地理老师地位底下也就导致专业教师积极性不高和专业技术能力下降的原因。
2.教学设备不齐全且陈旧
教学设备简陋,教具不齐全,老师在上课时往往画饼充饥,甚至连一张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都没有,学生手中除了地理课本以外,没有任何跟地理有关的资料,别说是学生,老师也是一样。许多学校没有一个地理专业的老师,上地理课的老师也只是照本宣科,跟本不知地理还有“教学挂图”,导致至今我用的地球仪和挂图上还有“苏联”的字样,讲“气候”没有“气温分布图”,没有“降水柱状图”,要地形图没地形图,学校有的教学挂图要么没有,要么就非常陈旧,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出版的,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校的教具已没多大用处。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更不用提,想上一节课都难,学生只听过电脑,却没有摸过。
教学设备不齐且陈旧也是导致学校地理教学滞后的原因之一,没有教学工具的地理课堂,也就失去了本该具有的活跃氛围,没有了教学设备的地理老师也就相当与没了手脚的人。
3.学校领导对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地理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全甚至缺失。
在这个过渡时期,很多农村中学在学校目标管理上,仍以学生考分的高低、班级的名次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地理不是中考科目,使得学校领导偏向中考科目,上所谓“主科”的教师自然成为了领导的“掌上明珠”,而地理教师常是无人问津,形成了可有可无的局势,地理老师的责任心和积极主动性也就大打折扣。
学校领导更关心的更重视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这就导致非中考科目的教学活动得不到正常的开展,教学质量滞后。学校领导以学校的声益为主,这是无可厚非,但不能忽视地理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已明确指明了,教育教学活动应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都应按质按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可学校领导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多的是重视眼前的利益,对地理科目的教学过程不够重视,对地理教师的评价也是不值一提。
学校对地理教师的地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仍然是以全县学年末统测成绩为主,加之每学期仅仅一次的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内容是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教学进度以及部分学生的作业。有检查,无结果,也没有评优、评等级等激励措施;全县统测成绩评比是以县平均分为标准,高于县平均分1分奖20元,低于县平均分1分罚10元,仍然是用落后的奖惩办法,且赏罚力度甚微。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要做教学常规检查时,找相关的书籍、相关的教案抄一份,应付学校的检查,习惯了学校有制度不落实,有检查无结果。有教师认真书写教案时,会受到其他同事的冷嘲热讽。学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4.学生学习地理学科兴趣底落,知识面狭窄
学生学习地理学科兴趣低落,首先,跟教师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分布开的。农村中学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地理课堂,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就只能靠课堂来培养,课堂短短的45分钟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其次,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还跟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校对中学教师的要求很严,但对小学的管理却又很大的问题,各完小离中心校的距离不等,给管理带来很多的困,小学教育管理尤其是对教师的管理松懈,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到中学产生厌学情绪,自然就无心学习,更何况是不所谓的副科――地理的学习兴趣了。
学生学习兴趣低落,获取地理知识的渠道狭小,仅仅有老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不懂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也就无心去学,更不会主动去收集生活中地理知识,地理知识面狭窄。
5.学生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学校评价学生的优差仍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被老师常挂嘴边,甚至捧在手心,学习差的学生无人问津,学生放错时更多的是责备,很少会为之分析错之所在,不去引导学生。
二、对策及改进方向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地理教师的综合素质。
农村地理教师,特别是那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深入的学习课程标准,重新认识教学改革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了正确把握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师不能再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当今的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应试指挥下的“学以致用”,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能仅有“一桶水”,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和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教师应该是滔滔的“长江水”。可见,要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教师必须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革新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的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教师要进一步转化好教师的角色,“因地制宜”的挖掘课程资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其角色更要发生转变。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时代赋予当代教师最明显、最直接的特征;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而不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农村教师的角色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逐步转化,必须联系当地学生的实际,克服困难,实实在在地组织好教研活动,发挥集体教师的智慧,大力开发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多用身边鲜活生动的材料因势利导,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与参与的状况来调节课堂教学,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
3.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评价机制,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现在绝大部分农村中学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或健全,学生的评价最多也是最普遍的集中体现在学生的考试评价,学习成绩的好坏仍然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因此,要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对学生传统的评价模式刻不容缓。农村中学一定要适应时代赋予教育改革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念,增强评价与考试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其次,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把“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作为评价与考试的重要内容;第三,评价标准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评价要多角度、多样化,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为推进课程改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广大农村中学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办公经费紧张,已适应不了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一大屏障;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与其他行业单位相比落差很大,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愈显卑微,尊师重教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使很多教师在社会活动中存在普遍的自卑心理,不是以师为“荣”而是以师为“辱”。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付出多得更多了,但是,微薄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可怜的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岂能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与凄凉来抚慰这不公的无私奉献?如此之大的反差,岂能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课程改革保驾护航呢?因此,各级政府官员、教育主管领导也要转变观念,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切实的做到尊师重教,关心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为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落实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治国方针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走进课堂――初中地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林培英,陈澄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