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18:57: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电梯安全教育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电梯成为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设备,大多数公共服务场所也必然要配备电梯。同时,电梯设计和制造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在不断提升,这也使得电梯的设置越来越广泛。然而,电梯事故却时有发生,为我们敲起了电梯安全的警钟。电梯的设计质量影响着安装质量,安装质量又会对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产生影响,电梯能否安全运行关系着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电梯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应当对电梯安全问题充分重视。
1. 电梯运行现状解析
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电梯运行实况,笔者发现和总结出了若干目前电梯运行的现状,现列举其中几个亟待思考并解决问题。
1.1 管理者薄弱的安全意识。思想上的不重视将会是最大的安全隐患。笔者观察发现,在电梯运行监管过程中,个别单位雇佣一些老弱病残者来对电梯进行操作,由于这些人员自身心智或生理上的不足,导致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很难做到正确处理,这往往意味着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的单位看起来安排了专职管理人员,但由于该类人员往往身兼多职,造成管理制度存有缺陷,对电梯运行长期不检验、不保养是常有的事儿,更甚者将有关档案还有检验合格牌丢失。
1.2 电梯救援电话无人接听。许多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轻视电梯安全运行问题,使得电梯紧急援救电话往往无人接听,难以及时正确处理突发事故。部分单位甚至未标明援救电话,更无安全检验合格牌。电梯轿厢内部各种广告乱贴乱画。
1.3 部分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未适当履行其义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由于过低的维护保养费用,使得在电梯维保市场极易出现无序,劣质的恶性竞争。为最大程度的获得经济利益,部分维保单位不惜减少维保项目,马虎工作,电梯维保人员技能落后,很难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2. 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楼大厦日益增多,电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电梯的设计制造业也在迅速发展,电梯的安全运行问题也越来越重要。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认为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部分电梯生产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最大程度的获得利润,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比如:降低标准,适用更为廉价的配套设备和材料,重新配置,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梯的可靠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增加的出现故障的概率,很有可能造成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更有些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将电梯的招标或采购环节分为几个部分,其结果会导致部分电梯产品部件是非电梯生产厂所提供的,甚至其产品部件出现假冒伪劣现象,使得整体电梯质量大幅度下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梯的安全运营,给日后的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2 在电梯安装环节,有的电梯安装队伍技术水平不高,个别不具有电梯安装施工资质的队伍仍然承揽一些电梯安装业务,这导致了电梯安装质量较低,电梯的安全运行存有隐患。目前电梯的井道、机房、桥箱、整机功能性等方面技术检验、评定验收的一次合格率仍然不高;许多有关电梯安装施工的质量检验的资料存在虚假、模糊、缺失等问题;有的电梯施工单位在质量安全检测方面管理混乱,检测人员水平较低,质量责任混乱,检测设备可能超过法定校验器还在继续使用,使其难以反映真实的测量数据;还有的电梯安装施工队马虎粗糙,施工质量不稳定等。
2.3 在电梯维护阶段,许多电梯用户机器维护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跟不上现代化的电梯维护管理要求,有的电梯管理及维护人员未经过充足的专业培训,相关资质过低,导致其实际能力和技术水平与现代电梯发展要求的标准有较大差距,难以应对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故障,很难做到准确、迅速的判断并排除故障,使得日后的电梯运行安全隐患问题越来越突出。
3. 提高电梯安全运行的措施分析
3.1 严格落实电梯使用主体责任分配制度
3.1.1要明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责任,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已完工电梯与施工期间电梯进行质量检验。
3.1.2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减少操作事故的发生,应当聘用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加强电梯运行的安全技术培训,减少员工队伍中知识水平低、操作经验少的情况,充实检验队伍,保证电梯质量。
3.2 加强电梯事故应急与救援工作
3.2.1应当成立电梯事故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将中心设在设备监察机构,成立同时具备监察检验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救援小组,在各分区公布救援电话、合理布置救援队伍,实行全天候值班制度,保证救援人员和工具的及时分配,落实应急救援工作。
3.2.2 做好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一方面要对电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救援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提高普通群众对演练活动的积极性,号召群众参加,将电梯应急救援知识渗透到演练工作中。
3.3 做好电梯安全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安全意识
3.3.1 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各个电梯中粘贴安全警示标语,深化宣传力度。各管理分区定期开展电梯安全教育活动,可以从孩子抓起,让孩子带动家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3.2 号召群众主动学习急救知识,防止意外发生时群众因无措而增大救援难度。乘客在遇到事故时最妥善的措施是等待救援,取得与外界的联系,因此提高群众在危难之时保证冷静待援的心态是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
3.4 做好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重视对电梯的定期检查工作,注意对电梯的、调整、部件的更换。防止超载状况的发生,操作人员对超载的发生要严厉禁止,对乘客严加教育。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协调各部门综合治理,做好电梯的维护和监管。
4. 结束语
电梯的设计、安装、使用、管理都与电梯的安全运行息息相关,如何严格按照电梯的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电梯的运作的整个动态过程是电梯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另外加强电梯的安全监管工作,合理分配使用主体的责任,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也是做好电梯安全运行工作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学校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观念,企业需要的人才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校企坚持“平等协商,交流合作”的基本原则,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笔者学校与多家电梯公司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搭建校企合作顶层平台,决策合作方向。根据校企合作的内容设置项目合作部门,由企业部门经理与教务主任搭建由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合作平台。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制定了相关政策及运行机制,并以订单培养为载体,建立合作促进措施,制定规章制度。
二、与企业共同建立合作方式
笔者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设置了企业委托班、企业冠名班、岗前培训班、在岗员工培训班四种合作方式。
1.企业委托班
企业与学校共同招生,在二年级中选拔组建,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书,学校与企业协商教学内容,企业参加对学生的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方能进入企业工作。这种合作方式适用于长期用人较多的中型企业。
2.企业冠名班
企业来校宣传,在新生中选拔有就业意向的学生组建班级,学生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提供奖学金奖励优秀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为普通学生提供生活补贴。企业代表驻班管理,随时考核,进行合理淘汰。这种合作方式适用于大型企业有资金项目支持、对毕业生素质要求较高的岗位。
3.岗前培训班
企业参与三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企业根据用人需求,提供岗前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后与学生签订就业意向。这种合作方式适用于小型企业用工量小,比较灵活的岗位。
4.在岗员工培训班
企业选派在职员工到学校,采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进行知识更新。这种培训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某种项目的紧急用工。
三、构建与电梯专业岗位及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
笔者学校构建了电梯专业的工业模型,并根据岗位需要的证书建设课程体系。
1.电梯维修工业务模型
一是日常设备巡检,包括扶梯与人行道巡检、垂直梯巡检、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应对处理、做好记录及相关汇蟆6是故障处理,包括发现、确认、分析故障,简单故障排除,一般故障排除,复杂故障排除,故障预见及预防。三是抢险,包括险情分析、制定处理方案、险情处理和排除、险情总结和汇报。四是工程配合,包括工程安全教育、工程实施配合、工程改造等。五是检修,包括半月计表检修,季度、半年、年度计表检修,安全测试,扶梯与人行道梯检修,垂直电梯检修等。六是工作交接,包括安全教育、设备运行状况和通知任务等。
2.电梯技术的相关证书
电梯工种有电梯安装工和电梯维修工等,须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梯安装与维修)、电梯安装工和电梯维修工中级资格证书。毕业生除毕业证外,还应持有从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3.典型职业活动和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企业岗位以及须持有的证书,设计公共平台课程、专业课程、订单课程等专业核心课程。
一是公共平台课程。公共平台课程由文化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能力模块构成,文化基础模块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包括电工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课程。
二是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电梯结构原理、电梯电气控制线路、电梯维修与保养等。
三是订单课程。订单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企业与学校共同编制的,对接企业的特色文化,满足企业的个性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
现阶段电梯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然而近年来屡屡发生的电梯事故让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受到了质疑。电梯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受到政府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讨论了电梯安装交付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安全验收后,在平时的使用和检查等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梯产量、保有量年增长速度都位居世界首位,虽然由于社会各界的努力和重视,电梯安全事故有所下降,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违规操作
有数据显示,在近年来的电梯安全事故中,违规操作占到了62.5%,在设备缺陷、意外情况、非法使用设备等同类选项中高居第一位,且已经占到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违规操作是电梯安全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包括违规安装,如安装人员不佩带安全帽;违规维修,维修人员短接安全回路,开门走梯,在维修时没有设置任何安全警示标志等,都会造成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隐患;违规救援,发现有人需要救援时,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贸然救援,违法救援程序额,没有正确使用三角钥匙。
(二)维护质量不过关
电梯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得维保单位和电梯制造商意识到了电梯维保市场的重大利润,为了争夺这块蛋糕,很多企业开始采用相互压价的竞争策略。但是如果维保费用过低,维保质量必然会下降,甚至可能出现遇到故障不修或修理时走过场的情况,给电梯安全造成重大隐患。而电梯本身属于固定性升降设备,不断的使用会造成磨损,因此需要定期的专业维护纠正问题,保证电梯可以良好运行,保养单位没有做好日常维修保养或不负责、不规范保养都会造成电梯运行中出现故障。一些部分责任的物业为了节省成本、降低费用,对一些有瑕疵的部件能用就用、能修就修,使电梯长时间带病运行,最终小问题酿成大隐患,引发事故。
(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电梯是特种设备,对电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极高,需要通过质检部门培训并取得相关安全管理证书后才能上岗,以便更好的维护和监督电梯。而很多单位的电梯人员都属于无证上岗人群,即使是取得资格证的电梯管理人员也存在责任心不强的情况,不严格按照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也不能对每台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认真的日常检查,使得很多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威胁着乘坐人员的安全。
二、改进策略
为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防电梯事故发生,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几方面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
科学可行的制度是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国目前的电梯安全制度还存在着条款制定较为粗略,不够细致,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很多内容还需要完善。因此各单位除了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特种设备监察条例》中的条例外,各单位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细则制度,使制度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操作中的每一步骤都应进行详细的分解、规定,避免违规操作的发生,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人员,应对其进行处罚并通告,以警示其他人员。
(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大现场监督力度
首先应加大对电梯管理人员的资质管理,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对已经上岗人员要做好岗前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还应在平时通过案例分析、安全教育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其次应让管理人员参与电梯安全适度的讨论及处理,使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方式类似事件,规范电梯从业人员素质。现场监督能够通过对使用环节的观察、检测,发现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设备,可以及时调整,对其停用或报废在电梯检查中应重点查看是否用超过检验周期、是否做过注册登记、作业证书是否逾期或无证操作等。同时应该制定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经常进行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时可以有效制止或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向乘客普及安全知识
电梯和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一样,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而人们可以通过对电梯的不断改进、正确使用等降低风险,而乘客作为电梯的主要使用者,需要正确认识电梯的风险性和相关安全知识。可以通过发放安全手册、标语警示、技术答疑等手段,使市民能够知晓电梯的基本知识,指出使用电梯中的一些错误和威胁性的行为,比如在电梯运行中扒门、等电梯时踢门、不停的敲打按钮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电梯安全知识,放心、安全的使用电梯。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电梯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物业部门、维保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乘坐人员等意识到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互相配合协作,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安心、安全的享受电梯带来的便捷。
参考文献:
电梯是特种设备的其中一种,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梯作为垂直运输工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门系统是电梯系统十分重要的系统。据统计,80%以上的电梯故障和70%以上的电梯意外事故是因为门系统的问题而导致的,对于整个电梯的安全,门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电梯门系统的结构
1.1门的组成与结构
主要由轿门、层门组成。轿门为安装在轿厢上的门,位于每层门洞上的通常称为层门。轿门主要由门机装置、门板、安全装置以及轿门地坎等组成。层门主要由门锁装置、门套、门板、外开锁装置、自闭装置、层门地坎等组成。
1.2 门的启闭及结构
门机装置是门系统的动力来源,通过它实现层门轿门的开、关门动作。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减速机构、传动机构、导向机构、门刀装置、轿门联锁开关等。当轿门控制器接收到主控器的开门指令时,轿门拖动层门实现开门动作;反之,当轿门控制器接收到关门指令时,实现关门动作。
1.3门锁及电气触点的要求
为防止发生坠落和剪切的危险。应用门锁将层门锁住。门锁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部件,由锁钩、锁挡、底座、滚轮、施力元件、开锁门轮和电气安全触点组成。锁紧元件及附件应是耐冲击的,应用金属材料制造或加固。当沿着开门方向作用300N的力时不降低锁紧的效能。锁钩的啮合度大于等于7mm时,电气触点允许接通,电梯才能正常运行。验证锁紧状态由门锁的电气触点来实现,它是电梯的重要安全装置,其与机械锁紧元件之间的连接应是直接连接不存在产生误动作的可能,即使触头粘连时,也能可靠将其断开。是否处于锁紧状态需要电气安全触点来验证,当门完全关闭后,电气安全触点才能接通,此时电梯才能正常运行。
2.门系统事故的主要形式及原因
2.1 剪切及碰撞事故
导致剪切及碰撞事故的原因是门锁开关被短接、门锁安全电路被短接或故障短接、门锁开关触点不能可靠断开、门锁继电器装置不能断开或延时断开。以上主要由于人为因素或非人为因素造成门联锁失效,此时电梯在层门开启或未完全关闭时仍可运行,此时,如果有人在层门与轿门之间,就可能发生剪切及碰撞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2 坠落井道事故
导致坠落井道事故的原因是门锁电路被短接导致在层门和轿门开启的时候电梯轿厢运行到其它楼层待命时,利用紧急开锁装置(三角钥匙)开启层门;在门锁损坏或门锁啮合长度过小时,用力扒开层门;层门破损;门锁电路故障短接;强制关闭层门装置失效或损坏。以上主要由于人为因素或非人为因素造成电梯层门和轿门开启而电梯轿厢又不在本层区域停靠时,就会造成人员坠落电梯井道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预防措施
3.1使用单位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电梯;应当设有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从实际出发,建立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与电梯运行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及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或者值班人员保持有效联系;如电梯发生困人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安抚乘客,使乘客不要惊慌失措;积极通知电梯维修人员对乘客实施救援行动;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标志与警示标志放置于乘客容易注意的位置。
3.2.完善电梯行业市场准人机制,维保单位加强维保工作质量
目前电梯行业鱼龙混杂、社会上各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作业人员素质低下、层层转包和“挂靠”现象严重。因此,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且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且对此采取必要的措施,从源头抓起,严格监督电梯制造,生产、安装、保养,维护等资质,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电梯生产制造、安装、维保企业,实现资源优化和合理利用。电梯的维保单位要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安全性能负责,至少每十五日对电梯进行一次调整,清洁、和检查。接到故障通知后,工作人员应当立即赶往现场,并且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电梯维保人员应持证上岗,现场作业时不得少于两个人。作业中应严格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3.3做好宣传工作,对乘客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如何规范使用电梯
当电梯事故发生时,除了查找电梯本身、电梯调整和维护保养等原因外,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对乘客进行安全教育规范使用电梯。乘梯时,乘客应查看电梯内是否贴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是否超过检验日期,超期未检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不要用手、脚或拐杖、棍棒等物阻止轿厢门的关闭。不要强行打开电梯门。禁止使用暴力敲击、按压控制面板。当电梯发生故障时,乘客应保持镇静不要恐慌紧张,也不要试图强行打开电梯轿厢门,应通过按电梯紧急报警按钮、移动电话等方式请求救援,耐心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擅自行动。
结束语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地、销售国,要保证电梯安全、高效运行,应从制造、设计,安装、检验、维护保养和使用等综合方面做好保障。目前,中国的人均电梯拥有量仅相当于全球人均电梯拥有量平均水平的1/3,且目前还在继续增长。如何要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确保电梯人员安全、不会出现事故的高增长,对企业、对公众、对市场各个监管部门来讲,都将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政府各个监督管理部门理应加强监管制度,引进市场准人机制,提高行业门槛,从而引导电梯生产市场良性发展,加快电梯行业建设,为构建和谐而美好社会做出相应积极贡献。(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