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2-08-07 21:17: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

篇1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这本书,受益匪浅。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计算,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篇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名著阅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唤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在要求学生阅读名著之前,我会先上一节名著导读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精心设计导语,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②介绍作家、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英国学者斯蒂夫・艾伦说过:“你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你就越明白他为什么写他所写的作品。”因此,要拉近学生与名著的距离,就必须在品读之前,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作家的生平经历。③了解文本体裁特点,指导学生阅读此类作品的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真正发挥阅读的有效性。④赏析精彩片段,有时还播发相关的录像片段以激发学生看文本的兴趣。以《水浒传》为例,我是这样导入的:中国古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为什么呢?鲁迅是这样点评《水浒》的,“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鲁迅为什么这样说?你读完全书就会找到答案。此导语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接着介绍作者施耐庵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作这本书的缘由,以及这本书在中国文坛的影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再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把握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然后播放一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视频,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入文本的阅读,布置阅读任务。通过以上的环节,我把学生引进了名著《水浒传》的大门。

二、各显身手

(一)名著故事大家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推荐的名著大概分为以下几种体裁:寓言、诗歌、散文、小说、传记等,而寓言、小说、传记都有具体的情节,我充分利用每天课前5分钟进行名著情节复述,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提高了同学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又检测了同学们对文本的熟悉情况,还让成绩差,未阅读文本的同学熟悉了内容,而且大大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我以全班学号为序,每天一位同学上台讲一个章节。以《水浒传》为例,全书分为31回,由31位同学负责,大概一个多月完成。后面的同学接着讲另一本名著。对讲故事的同学提出具体要求:①对文本进行仔细研读,把复述的主要情节记录在笔记本上(复述时间不能超过4分钟)上台要脱稿讲 ,对故事内容要设计两个问题,并自己准备答案,提前两天给老师审查。②用普通话讲述,声音要洪亮,口齿要清楚。对其他同学“听”也做了具体要求:①认真聆听,尊重讲话同学。②听完后要能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答错同学要扣2分平时成绩分,答对同学加2分。然后由全班同学做评审团给讲故事者进行等级评定,优、良、中、差,然后根据等级科代表做好加分、减分记录。期末评定出最佳讲话者并颁发奖状。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几年来,大多数同学对老师推荐的名著都积极阅读,再也不是以前的走马观花了,更可喜的是,同学们的讲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任教的七年级班上有一位叫国辉的男同学在他的作文里写道:“我永远记得我第一次上台讲名著时的窘态,两腿打颤,声音发抖,脑袋一片空白,最后流着泪水下台。而今天,我再次上台时,我从容的讲完了故事,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成功了……”可见,这个讲名著平台对他个人发挥的重大作用。

(二)读书报告抒心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不思考,犹如吃饭不消化。”写读书报告不仅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而且它有利于学生积累材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我要求学生选择喜欢的名著章节以读书报告的方式来体现阅读情况,每周2-3篇。具体要求包括:①摘抄优美句子2句并作赏析。②归纳主要内容,要简洁,字数不能多于30字。③联系实际写心得体会,字数要求A层学生不少于300字,B层学生不少于200字,C、D层学生不少于100字。每周老师批阅一次,并评定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写在作业本封面上,优秀者加平时成绩分,每周由科代表宣读评分情况,有时把优秀者作品在班级展览,有时四人小组互相传阅,取长补短。同学们都非常在乎自己所获得的等级,每次发读书报告同学们都极其期待和兴奋。班级有个成绩较差的同学有一次高兴的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终于评上优了”。经过实践,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写心得体会时同学们都能做到有话可说。例如写《童年》的读书报告时,在“心得体会”这一栏里有同学把自己的童年与阿廖沙相比,有的联系自己面对困难的态度,有的写道自己的外祖母等等,百花齐放,但看得出是同学们心灵碰撞出来的火花,是真正的走进了作品。

(三)名著知识大比拼。学生阅读完文本之后,我会开展“名著知识大比拼”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著作有个系统的知识梳理,在脑海里构建一个清晰的结构图。让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有更好的把握。比赛由笔试方式进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设题:作家、作品、作品人物形象、经典情节、作品主题等,试题形式由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组成,填空题是一些简单的知识梳理,而阅读题坚持“文段再现”,由点切入原著。不能让学生觉得光做讲义也能解题得分。所以,在拟题时,选用了原著片段,但检测的点往往深入到整个作品,深入到原著,答案可能在所选的文段内,也可能在选文外的整个作品中。让学生明白要从名著阅读类试题中得分,必须进行踏踏实实的原著阅读,且读了定有直接收获。比赛完毕老师再根据答题情况评出等级给予奖励,并做一些查漏补缺的工作。

总之,经过几年的实践,所任教班级的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让名著阅读真正发挥了它的实效性。我想,让学生拥有“书香人生”,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孜孜追求的奋斗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为打造有效教学而不懈努力。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师读书计划为行动指南,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二、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培养自身好读书的习惯,提升内涵,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实践与改革,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通过学习名篇名著,丰富自身个人文化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4、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主要措施: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3、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撰写博客,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积极撰写个人博客并阅读其他老师的博客,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四、读书安排:

大量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1、经典阅读:《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篇4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从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尤其是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益广泛。

二、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不动笔默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记录阅读的篇目、时间、字数、摘录好词佳句,展示心得体会,学会积累,学会与文本对话,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对作品再创作,如扩写、续写或汉字,以保证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

2、集中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一读物,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并不是一件易事。于是本人就在学校图书室找了几本相同的书,让学生分组读,读了以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进行评比,看哪一组读得认真,写得真实、具体,对各方面都做得好的,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学生都是有上进心的,都喜欢自己所在的小组能获得的成绩,所以读书时特别专心,而且还很投入,慢慢的,学生就喜欢上了读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有机整合,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事洞明背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如学了《草船借箭》引导阅读《三国演义》,有关章节学了《少年润土》,推出鲁迅小说《故乡》。3月5日读雷锋的故事,父亲节,看朱自清的《背影》……而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布置一些与所看课外书籍有关的内容。

2、保证阅读时间。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每天所布置的语文书面作业,最多二十分钟就能完成。每周的周记也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

篇5

2021年暑假读书心得体会在暑假所读的著作里,发现很多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书中所讲的每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这样教.会存在那些不足。读后我思绪万千,同时,为自己过去的想法而惭愧,要学会赞美,赏识。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和赏识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

第一个感受:爱学生

我曾经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行业迷茫过,也为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泄气过,还为丢了学生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并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烦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儿张三和李四打架,明儿王五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渐渐隐退,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当我通过阅读名著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

第二个感受:教师的心胸要宽广

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第三个感受: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

在书中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其实,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类的学生。如:我任的初二(1)班的凌闯同学,在学习上我用尽各种办法,其效果不佳。很是懊恼,但是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班级争的荣誉,却让我感受发生了改变,我觉得他不是那么讨厌,相反,我每天看见他有一中亲切感。这是我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他的优点。他是我班最热爱劳动的学生,学习上她没有什么造就,但她将来准会是个优秀的保洁员。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四个感受:多读书

我经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没有意思。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 开会理论学习等等,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确实,做教师的每天必须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通过读书我的感受很多,要与现实的紧密联系,要有问题意识,忧患意识,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激起你对现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 我对自己的这一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完整的教师”、“称职的教师”、“理性的教师”、“自由的教师”教师职业这四重境界也将会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暑假读书心得体会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有良好的教育素质是很重要的,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所需要的,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但是,良好的教育方法对于教育学生也是很重要的。

当我接触了这本书后,心中发出深深的感叹:魏书生老师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他异乎寻常的迷上教育,立志献身这一崇高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好的。他把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知识,有意识地,不断地渗透到学生中去,从而使他的教改远远超出了语文教改的范畴。

那么,他又是如何改变他们、转化他们的呢?他的教育方法又有什么特色呢?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耐心的职业,没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学生有时候做错了事情,老师可能会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但是有些时候,学生一错再错,老师的脾气也没有那么好商量了,毕竟,老师也是一个平常人,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尽管努力克制不好的情绪,但想到自己教育了学生这么多,而学生还是犯同样的错误,心中的怒气就难以平息了。而魏书生老师就做到了避免发脾气,即使是在批评学生,他也不是厉声恶语。尽管有时要发脾气,但也都在他选的一位控制自己发怒的学生提醒下压下去了,他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克制了人人都可能犯的发火和极大的耐心与学生进沟通,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我们必须坚信我们会做好的”等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他是老师的助手。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和耐心,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有,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魏老师的这一认识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

书中的“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这些内容强烈地震撼了我。他的教改确确实实地在育人。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筑好了思想教育这一“地下工程”,知识之树也就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了,也就水到渠成了。

魏书生老师那深邃的哲学气质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让人仰视,让人望尘莫及,但这并不妨碍我认真地去做,学着他去做,让自己在未来的教育工作方面做得更出色。

读《柔软的坚强》有感王永吉,简单而平凡的名字,但却让拥有他的主人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经历,范文之心得体会:学生暑假读书心得。

如果我是他,我绝对做不到在受人殴打后默默承受,让自己陷入那满腔的委屈和无处发泄的情绪当中,因为那会使我疯掉。

如果我是他,我绝对做不到在受到好朋友表妹的戏弄后,还淡淡的轻笑,不怨不闹,因为那会使我窒息。

如果我是他,我绝对做不到在受尽侮辱后还只是略略用一个比喻化仇恨为浓浓的感激,因为那会使我抑郁不平。

如果我是他,我绝对做不到在所有人的安排下主动找老师要求为同学们引见我的爸爸,因为那会使我万分尴尬…

只是,我不是他,也庆幸自己不是他,因为我真的无法做出他做的那些事,也无法掌控那段近乎完全黑暗一般的生活,黑暗的令人升出几许恐惧和无力驱赶的感觉。可是,他却在那无奈的命运,无形的压力,无力的情况下,活出了不一般的生活,活出了许多人无法得到的生活。

无奈的命运使他更加的奋发图强,无形的压力使他越发的学着坚强,无力的情况使他愈加的越挫越勇。他,不怨命运,不怨苍天,不怨生活,坚强地用一己之勇活出自己的精彩,尽管崎岖不平的路总是陪她绕弯子,他也从不被打垮,坚定地用意识活出自我。

篇6

一、活动主题:“沐淡淡书香,度温馨假日”

二、活动形式:个人阅读与集中论坛相结合

三、具体安排及要求:

1、所有一线教学人员必须全部参与到该活动中来,并根据中心学校统一规定书目,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行阅读,并将自己所选书目以邮件的形式发至xxxx,截止时间为7月6日上午12:00之前.

2、阅读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同时,写出阅读心得,字数在5000字以上,学校将在开学后第一周组织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读书笔记不允许使用电子稿,不得打印,统一用稿纸手写,严禁下载抄袭.8月25日前上交学校教务处.

3、根据中心学校统一安排,暑假期间我校将组织二次专题读书论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次:7月26日上午8:00,在学校会议室进行,参加人员有:宋丽君、张学娟、苗清秀、张宝、郑金菊、董波、李海梅、赵辉、于恒、刘霖妍、岳微、李丽、张娟、王环、李燕、朱旭,每人发言时间不少于10分钟,尽量做到脱稿发言.

第二次:8月25日上午8:00,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全体一线教学人员全部参加.采取随机抽阄的形式确定发言人员,发言时间不少于10分钟.

4、为确保论坛活动的实效,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无法参加,至少提前一天找校长请假.

5、学校将根据教师论坛、读书笔记情况对教师假期读书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将结果作为第三批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教师评选的重要依据.

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已学习的教师不需再读了.)

2.《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

3.《当代德育新理论从书(情感德育论等8本)》 朱小蔓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4.《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5.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6.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7.“四书五经”等国学精粹

二、选读书目

1《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教育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2.《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肖川著 岳麓书社

3.《教育的55个细节》 (美)克拉克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4.《与名师为友》 人民教育编辑部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5.《我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坚守讲台》 商友敬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我的教育苦旅/大夏书系》 高万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新课程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9.《反思教育习惯》 闫玉双等主编 同心出版社

10.《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 上官子木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 肖川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2.《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 张万祥 万玮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3.《不跪着教书》 吴非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世界上最受欢迎的9种教育方法》 刘畅著 海潮出版社

15.《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 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6.《做一个书生校长》 程红兵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仅23岁的苏静老师,在青岛市新教师比武课中,她轻取一等奖第一名,展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独特素养与潜在能力.探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校读书时,苏静老师连任了五年文学社社长,同时担任青岛市中学生记者团团长.中师二年级时,参加了山东大学古代艺术专业的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并且对古典诗词创作、古代建筑艺术、甲骨文、音乐学等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年参加12科考试,都是一次性通过,而且门门成绩优秀.在大学专科学校一年级就读时,苏静老师成为惟一的双专学历生.

看着他们辉煌的过去,不禁觉得自己如此渺小,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优秀的他们取得成功后仍在努力,那么渺小的我怎么还有唉声叹气的时间呢.那么从现在开始积跬步、积小流吧.

篇7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

这是我们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真实体会。

在杨老师的策划组织下,我们组员参与调查研究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这一研究课题。由于研究性课题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对这本书有研究或是看完的同学也不多,因此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组员们都抽出时间去阅读这本名著,而且十分投入,加之此次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去总结一些前人对这部名著的评价,所以我们也就更加努力和配合,以求获得更多的收获。正是这种积极高昂的态度以及杨老师正确细心的指导,使我们最后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下面我们就将联系实际情况,具体谈一谈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准备充分目标明确

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毕竟要读完一本文言文名著,又不能粗略地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杨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鼓励我们,并且耐心地为我们解读书中的相关句子,还告诉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调查什么内容,调查的具体对象是谁,调查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样的调查结果,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等等这些具体的事项,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调查研究。这令我们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终于,过了近一个月,我们组员都把这本名著读完了,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不能理解的句子多,待分析的内容多,分析的难度大……困难重重,使人望而生畏!

但我们依然挺了过来!

二、团队精神合作至上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这个组员负责找关于贾宝玉的,另一个找林黛玉的,还有一个又找薛宝钗的,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

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三、体会其中的好处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篇8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老师,你经常读书吗?你上次读书是在什么时候?

曾看过这样一项调查数据: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最多的是犹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罗斯,每人55本。美国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而中国13多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不到1本。在俄罗斯,每20人就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在犹太民族,小孩稍稍懂事,母亲便会在《圣经》上滴一些蜂蜜,叫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这书是甜蜜的。

也早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读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要么是低头族—玩手机,鲜有看书的人。

不要责怪我们的孩子们不爱读书,我们成年人呢?一年下来读了几本书呢?很多人都会以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等借口抹去了读书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和时代相通的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育的改革思想,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从哪里来?我觉得组织教师读书是最好的方法。阅读教育专著和文化专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

提倡教师读书进而带动学生阅读。只有让学生在上学时代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这样他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最主要的内容。如果当一个学生读了六年书离开小学,或者在读了六年书离开中学的时候,却没有阅读的兴趣,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完成任务和成功了吗?我想,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了我们民族的兴盛不衰,我读书了吗?我组织学生读书了吗?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拯救自己,因为不读书的教师最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孔子是名教师,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既是“经师“又为“人师“.他的那种高山景行的大家风范,千载流传,令人叹服。当代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会如此呢?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能够“为人师表“太少了。只有“经师“和“人师“二者兼备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地意识到,只有阅读才能拯救自己,从而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一般的信仰,这应该是“文化关怀“神圣诺言最美好的兑现。

用阅读拯救我们自己,让阅读给孩子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

如果说冬日读书如温暖炉,那么春日读书如赏百花。当代诗意语文倡导者王崧舟说,底蕴是书堆起来的,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提升取决于读书、读书、再读书!

学生时代的我喜欢读名著、散文、诗歌。工作后,由于写论文、班级管理需要,我渐渐接触到了教育著作。无论白天多么忙碌,回到家靠在床头或沙发捧上一本书顿时全世界都静了。在书里,我读到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找到了许多心灵的共鸣。就在一页一页的翻阅中,我感觉自己畅游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又像遇到了心有灵犀的朋友,当我迷茫彷徨时还有高人指路。如此美妙,每天合上书本我都感到满足愉悦不已!

第一次听说县教研室下了音乐论文通知,我激动,又紧张。在找继续教育的学习笔记时也翻出了徐小懿等编著的《声乐演唱与教学》。这本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简直全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尤其是“歌唱心理在演唱和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章节活脱脱就是写我,也是写了不少同学共同出现的歌唱心理。于是,我迅速将自己的体会落笔成文《关注学生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后荣获县二等奖。第一次写论文就能获奖,不得不说这是莫大的鼓励。就这样,“读教育著作是很有趣的,关键还有指导性“让我渐渐走进教育阅读的美好世界。

此后,我的办公桌、床头常常会放着各种种样的书籍。有时候是工作中碰到问题想要寻找办法,更多时候我是需要看看书才会安宁、舒畅。刚开始,我很喜欢看一些案例或教育叙事类的书籍。

那时候我只管自己读着舒服,别人读不读书那是别人的事。2015年,县师训处到我们学校筹划县培计划的教师集体阅读活动。我也意识到,读书是要带动的。我自己也可以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得到提升。于是,我组织老师们共读了《爱心与教育》《让爱智慧》《读懂小学生》等教育心理学著作。就在一次次读书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温润、感动与智慧。从做方案到挑书买书到组织交流、读后感评比,我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犹豫。特别是看到满头银发的蒋团合老师一下课就戴着老花镜写读书笔记,听到肖艳老师看完心理咨询手记《读懂小学生》后聊到自己班上的单亲孩子掩面哭泣时,我觉得我遇见了有教育情怀的作者,也遇上了温润的教育同行。

篇9

以我校教师读书计划为行动指南,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二、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培养自身好读书的习惯,提升内涵,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实践与改革,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通过学习名篇名著,丰富自身个人文化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4.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天要保证至少1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批注、摘录优秀语段,提出质疑,积极思考,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将读书活动与当前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自己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运用理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5、积极和组内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并参与网络论坛交流。借此,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6、每学期末认真撰写一份读书心得或经验总结。

四、读书安排。

大量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篇10

以我校教师读书计划为行动指南,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二、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培养自身好读书的习惯,提升内涵,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实践与改革,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通过学习名篇名著,丰富自身个人文化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4.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天要保证至少1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批注、摘录优秀语段,提出质疑,积极思考,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将读书活动与当前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自己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运用理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5、积极和组内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并参与网络论坛交流。借此,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6、每学期末认真撰写一份读书心得或经验总结。

四、读书安排。

大量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篇11

最近有两件事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7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担任,旨在进一步做好教材管理有关工作;7月7日,“第三届中国童书博览会”、“第四届城市科学节”同期在京举行。前者说明读书的内容不容忽视,后者说明读书的热浪有增无减。而对童书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暑假到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又开始了新一轮选购童书的行动,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最好?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是伴随着阅读长大的,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离不开图书的长期陪伴和深刻影响,因此,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怎么读,都是我们,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少年儿童时期的阅读有其特殊性:读书的时间比较充裕、读书的环境比较宽松、读书的心态比较平和(很少有功利的色彩),但是,少年儿童正处于“三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可塑性非常强,在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孩子,所以,同样不能忽视少年儿童读书的风险。书能助人,亦能害人,读书既是教育的契机,也是教育的挑战。因此,“童书分级阅读”便成了值得做、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如何把“童书分级阅读”落在实处,充分发挥读书的育人作用呢?

首先,要从源头做起,应该有一批对孩子的培养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孩子的发展规律有清晰了解和正确判断的儿童文学作家,专门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写适合他们的书。还要有一批教材编审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说,书籍都可以算是广义上的教材),对名家名作进行增删调整,选取作品中适合这个阶段孩子阅读的内容,等到孩子长大了,再去读原著,还可以进行比较分析,也许收获会更多。若是单纯规定什么年龄的孩子只能读什么样的书,既不好操作,还会固化孩子的阅读思维,当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规划限制也是可行的、必要的。

其次,这个阶段的阅读是需要陪伴的。名著满足三个超越: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人群,既然是超越,那么对读者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者说,一本书,在不同的年龄段阅读就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才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所以,少年儿童的阅读,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寻找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那个或那几个“哈姆雷特”,这其实也是将童书进行分级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分级,既可以让孩子对书籍有个全面的了解,又可以帮助他们汲取到容易理解、能够消化的营养。

篇12

1、把读书作为教师精神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促进自己更新及理论素养、教育能力、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每天要研读1小时。

2、读书要与反思相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要个人阅读要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

二、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

3、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4、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活动,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

5、读写结合,有所思就记录下来,旨在养成习惯。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固定时间读书的习惯,从书中反思自己。重点谈学习体会、感悟,提出思考性问题,

三、读书内容: 1、《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师》、《听窦桂梅老师讲课》2、教育类的书籍:《家庭教育》、《夸赞孩子的艺术》3、自己喜欢的文学性教强的书籍:杂志《读者》、《家庭》、《女报》外国经典名著等。4、儿童文学:《淘气包马小跳》、《海蒂》秦文君小说系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