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08:26: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语文现代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25-01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早在周朝就开始实行语言文字的统一,秦朝重新统一之后进一步规范了文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才发展成为现在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六十年代我国就开始推广普通话,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普政策,制定推普方针。八九十年代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统一的标准语言。西方在300年前就完成了语言的统一,日本也在100多年前实现了语言的统一。语言的统一对于民族内部的交流和进步以及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给发展带来障碍。
“现代化”是由西方社会学家提出来的概念。“现代化”指的是在这个新时代里在现代生产力引导下实现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过渡。我国采取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线,在短短的40年里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的演变,社会的现代化必然要求语文的现代化。
关于语文现代化的提法时间不长。1980年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的《语言现代化》丛刊中对“语文现代化”的定义是:“文字改革就是语文现代化”。它着眼于当前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包括推广普通话,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加强现代汉语、现代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语文的现代化就是使语言文字的应用现代化,具体来说就是:推广普通话、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表音字母化、中文电脑化、术语国际化。
我国目前的普通话使用率远远滞后于现代化进程,百分之53.06的人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在公共场合交流的则更少,更谈不上标准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在学校营造普通话的使用氛围,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感染带动学生说普通话,在推广普通话最艰难的农村方言地区尽力推广普通话的使用。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过去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分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个性的展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课标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的“朗诵・梳理探究”这个章节中,就安排了“优美的汉字”“对联”“新词语与新文化”的学习,给学生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发展,造字的方法等有趣的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民族语言的美妙和辉煌,并且还结合现代社会上的流行用语进行语言的甄别,真正让学生们知道怎样正确地对待流行语言,如何准确使用流行语言。
授课中先让学生们罗列出一些流行语,再根据流行语言的产生途径来分类,如:
谐音:炒古(炒股)、大虾、斑竹……
比喻:龙头企业 、窗口行业 、 星火计划 ……
仿拟:的哥的姐、丁克家庭丁宠家庭、豪华本火箭本 ……
数字: 90后、886……
给学生分析这些词语的使用情况,并且以《现代汉语》2005年第五版新增词语为例,让学生知道怎样判别好的语言。如:
政治经济: “以人为本”、“套牢”、“循环经济”
网络用语:“扮酷”、“养眼”、“乌龙球” ……
广东方言:“生猛”、 “买(埋)单”、“煲电话粥”、“炒鱿鱼”、 “置业”、“楼盘”、“物业” ……
这种教学内容很有时代感,很好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语文现代化的需求。只有不断吸取优秀的语言,我们的语文才能在新时期绽放出时代的光彩,永葆青春与活力。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学习语文的作用就是适用于实践。语文现代化就是现代化时期的语文改革,改革那些不适合现代化社会要求的旧的语文生活,建立能满足现代化社会交际需要的新的语文生活,这样才能让经济的现代化与文化的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再创中华民族的文化辉煌。
[ 参 考 文 献 ]
[1] 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事记录.【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7,366.
[2] 何九盈.汉语三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4.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
二、要立足整体优化,对教学各因素进行全方位改革语文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构成人的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以人的发展来说,语文教育无疑是居于首位的,不但出于参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还因为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人的整个文化素质提高的基础。开放性语文教学,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时展的信息与实践应用三者相结合,构成完美的教学内容体系,加上它强调整体性、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育人优势。因此,要进行全方位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立足整体优化教学各因素:
①切实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理论素质,因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③教材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优化教材因素,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调整,如增加一些古诗、科学小品文和举办文学讲座等。同时,要开展大量的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
④由于开放性教学的灵活可动性,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注重创造性和艺术性,做到因地、因人而异,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一、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现代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现代化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语文素质教育的知识内涵“是一个包含传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内的大统一观。知识、能力和素质仅仅是知识形态上的区别而已”。因此,语文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知识指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语文知识,还包括与生活、生产、经济、科技等发展的实际广泛联系的语文应用知识;语文能力指的是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实践、适应创新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素质指的是通过语文学习,语文的知识、能力、智能结构不断完善,促进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据此,语文素质教育不能离开语文知识教育,而应“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传授知识上力求做到:重视基础,注重应用,突出实践,切实解决语文“双基”的应用性、技能性、实践性等现实问题,即切实解决语文基础知识如何获得、语文基本技能如何培养、语文应用实践习惯如何形成的问题。尤应指出的是,语文“双基”的内容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恰当充实。因此,尽管语文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来说不易老化,不易过时,但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语文的内容充实最快,语文的应用要求最广。这说明语文基础知识不单指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还应包括生活、实践中的语文知识,必须是显性语文知识与隐性语文知识的统一体。“语文基本技能”不应单指“听说读写”和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的技能,还应包括语言信息的获取、统筹、过滤、筛选、摘要、检索、分类、校对、识别和编辑、删改等;培养能力要做到重视实践,立足未来,切实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创造的能力,除具备一般的语文能力外,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迁移能力和利用图书馆、利用语料库的能力;发展素质要重视差异,注重个性,切实解决“智育”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多元价值,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心理、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表达、语言交流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的同时,科学知识与技能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思想与道德素质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全面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二、语文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善于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语文精华
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虚妄而不可想象。据此,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征,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重点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民族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勤熟读成诵、勤校勘查证、勤运思练笔;重科学、伦理,重整体、辩证,重真、善、美统一。二是“课文无非是例子”,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合读,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曲、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时事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三是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精华的方法,充分发挥中华民族重整体辩证和直觉体悟的思维优势,在读写中既学会系统、全面、动态的审视、分析、解决问题,又达到思想感情的滋润、熏染和精神情操的提高和超越的目的。
(二)要善于根据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和幻想
一、语文教材的现代化1.教材内容的现代化就语文教材来看,由于很多课文历史较久,思想性太强,语言的差别也较大,远离学生的生活,不适宜学生的学习,更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现代名篇及外国文学名著占有不少的比例。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名著的价值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疲于疏通文字障碍,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及深刻的思想内容,难得闲暇去学习写作手法,况且这些不朽的名著的写作手法也绝非一朝一夕,三、二节课的时间就领会得了的。那么,能否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自然,有着指导写作意义且易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文,就成为特区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特区语文教学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保留了人教版教材基本篇目的基础上,适量增加了一些贴近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并适合采用现代化教法的课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水平。
2.教材形式的现代化书本是传统的教材形式,这种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反复阅读。但这种形式缺少形象性和直观性,且形式单一,显得呆板,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有条件对传统的教材形式进行改革。我们可以使用诸如录音带、录像带、投影片、电影、电视、电脑等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习的过程形象、生动、轻松、直观,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编写适合现代化教学形式的多媒体教材,成为特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前,深圳市电教站组织专家编制了各种教学软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这些软件把教学、练习、批改、考试和有趣的电脑活动融为一体,既帮助了教学,也帮助了学生学习。这些软件已成为了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手段,综合生理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教育学等科研成果,在继承以往合理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掌握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科学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教与学相得益彰的效果。深圳特区的许多学校在进行教学整体改革的同时,大胆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还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特区的一部分小学已实行双语教学法。这种方法将普通话和英语同时作为教学语言,使学生在学习母语和其它课程的同时,像学习汉语一样地学习英语。双语教学法可以早期开发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促进儿童智能发育,减轻儿童长大后学习英语的负担,提高了儿童的语言交际能力。双语教学法,切合深圳的实际,为1997年创造了条件,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