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03:56: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园区环保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共性目标
1、设立现场管理办公室,对园区内企业环境状况进行监管,园区内企业没有发生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也没有发生因环境污染引起的重大群体性或群访事件。
2、召开主任会议,对园区生态县建设进行专题研究,成立由管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工业园区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园区生态县建设年度计划,并及时上报县生态办,指定分管领导专门负责,认真组织实施。
3、积极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并上报信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二)个性目标
1、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完成了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方案的编制工作。
2、按计划完成了园区内所有工业企业环境污染达标整治工作。
二、主要工作成绩
1、加快各大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永安、现代工业集聚区的亮化工程;完成了永安、现代工业集聚区主要道路的污水管道铺设;现代工业集聚区绿化工程正在实施中;工艺品城绿化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
2、以园区发展状况和产业划分状况为依据对企业进行合理安排,凡进入园区的建设项目,都依据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严格落实环保审批手续,建设项目入园企业环评执行率达100%。
3、加强对企业的服务,继续开展三级督查制度,强化现场办公室协调处置力量和功能,保证入园企业规范施工和生产;实行入园企业建设进度月报制度,实行重点区域巡查制度,坚决避免环保设施偷工减料现象,严格执行项目设计标准,确保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园区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
4、积极开展生态园区建设,在园区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做好现代和永安工业集聚区的生态园区整体规划,现代工业集聚区的规划环评已完成编制,正在等待评审;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方案也已编制。
5、根据《关于开展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整治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环治办发[]3号)和《关于印发全市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环整办[]28号)的要求,制定了《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按照计划完成了园区内工业企业环境污染达标整治工作。
三、工作亮点
1、环保设施落实“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招商引资时把环保作为首要条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坚决不允许进入园区。
3、设立现场管理办公室,对园区内企业环保状况进行监管。
四、存在问题
1、资金的短缺仍然是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由于资金紧张,导致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部分企业对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环保意识较薄弱。
五、工作计划
1、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今年开展的“服务工业,推进项目”百日行动和进一步深化“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抓落实专项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根据明年的建设重点,创新工作载体,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公共生态环保设施的建设。
2、提高企业入园标准。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坚持并完善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占地少、科技含量高、低污染、低能耗的标准选商引资,确保每家入园企业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尤其是总量控制和排污强度)项目坚决不允许进入园区。
通过控源截污工程的实施,到2011年底,实现建成区内污水主管网全覆盖,主城区旱流污水不下河。
加快污水管道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系统,落实排口整治方案,建设左湖等相应污水泵站。在2010年黑臭河流排口整治的基础上,重点完成古运河下段(丹徒南闸—三岔河)44—61号排口整治(其中:53、54、55、56、57、58、61号排口已经完成整治)、及沿河种植业、左湖畜禽养殖点清理;对象山镇原综合福利厂内新发现的塑料加工点予以取缔,堆积在运河边的废塑料垃圾进行清运;对谏壁镇蔡家村新发现的豆制品加工店予以取缔。结合引水换水、河道清淤保洁,确保辖区断面水质达标。
二、工作安排
3月份,对古运河、虹桥港、玉带河、工业园区各类排污口再核查(工业园区内排口由园区负责核查)。其中,虹桥港、玉带河沿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截污纳管。
4月份,按照职能分工,重点对古运河下段(丹徒南闸—三岔河)排口提出整治计划,做到一口一策;对靠近污水管网的排口,提出整治意见并报市住建局、市水利局进行截污纳管;对远离污水管网的排口,由所在地镇政府建设就地处理设施,或封堵排口,解决晴天污水下河问题。
5月份—7月份,全面实施排口整治、污水管网建设及种植业、畜禽养殖点、沿河垃圾清理。
8月份,区政府组织考核检查。
三、职责分工
1.区住建局是控源截污工作牵头单位,主动对接市住建局,确定整治内容,并协调区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控源截污技术指导和监督。一是确定区沿河控源截污具体工作项目和工作计划(重点是古运河下段);二是确定区老小区改造对象;三是明确城中村改造对象。负责跟踪落实全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泵站的建设。
2.区农委(水利局)牵头负责河道清淤、绿化工作。主动对接市水利局,协调区相关单位和部门,掌握全区河道清淤、漂浮物打捞和绿化工作计划,提出河道清淤、沿河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及时指导和跟踪落实。
3.环保分局主动对接市环保局,协调区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全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内部雨污分流改造总牵头和具体督办。区教育局、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大学、科技大学负责做好相应单位内部雨污分流改造,并提出具体改造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4.区城管局牵头并协调区相关单位及部门,做好沿河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落实好虹桥港和玉带河沿河相关整治任务。
5.区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道路(上隍路)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主动对接市交通运输局,协调区相关单位和部门,完成上隍路污水管网建设工作任务。
6.工业园区负责园区内污水管网建设,对管网进行核查,提出整治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主动对接市、区住建部门,完成1500米的污水管网建设。
7.各镇、各街道负责辖区河道两侧种植、畜禽养殖回顾核查,对未完成的项目继续做好清理和取缔;负责河道沿线保洁和垃圾清运;协助做好沿河排口核查和封堵工作,取缔长岗洗车点;象山镇、谏壁镇提出古运河下段(丹徒南闸以东—三岔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具体点位,同步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套建设临时泵站。
(一)安全管理
在集团和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宏观指导下,我部门根据“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忧患意识,充分发挥建设管理部和监理单位的现场管控和监督职能,结合政府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了园区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主要工作体现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安全培训,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构筑农高安全文化;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提升灾害防范能力。同时,我部结合现场实际对安全管理任务进行分解,以季度、月度、重大节假日等为节点对现场进行了阶段性检查、专项检查及随机抽查,确保各个工程项目施工按既定目标平稳推进。建设管理部进行进行多次安全质量检查,同时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了30余次现场工作例会,对现场存在的有违安全、质量、进度要求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加以及时解决。为监理和总包单位制定了夜间值班制度,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促使形成“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天”的良好习惯和工作作风。另外,我们还在公司、施工现场、市质安站等地组织了多次集中培训与学习,提升整体水平,全力支持和保障荆州高新区建设及其安全生产的稳定推进。
(二)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是今年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施工作业点多面广、队伍流动性强、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等特点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困难和压力。建设管理部从复工复产开始,通过制度、检查、应急演练、宣传教育、压实责任等各项手段,严格落实进出场台账管理、防控物资储备管理、特殊情况上报及时性管理、工人活动轨迹管理、体检管理、聚餐聚会管理。通过这一系列工作的抓紧抓实,确保了全年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截至12月,所有参建单位及其分包队伍未出现一例感染患者或疑似病例。
(三)质量管理
现阶段高新区在建项目多、质量管理难度大。建设管理部结合园区内工程建设的特点,通过加强设计管理、出台相关制度、“抓监理、抓现场、抓制度”等办法,实现了良好的质量管理。“抓监理”就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督促监理单位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实现并确保现场施工过程的环环把关,不留隐患;“抓现场”即我部从上至下对施工现场保持巡查力度,把控现场关键节点及时发现问题;“抓制度”也是依法依规管理工程,树立质量管理的权威,保障荆州高新区工程项目的质量,推品质创口碑。截止12月,所有投资建设项目无明显质量事故发生。
(四) 进度情况
2020年建设管理部通过落实项目负责人制度、开展不定期的进度纠偏会议、定期召开各业务部门参与的工程例会、出台工程进度月报等多种方式方法,狠抓各项投资建设任务的进度管理,全年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年度工程投资目标。
1、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因高新区管委会尚未确定复兴大道西延线建设方案,导致复兴大道西延线及与其相关的高科路北段无法推进方案设计和工程施工,郑州路、莲花屿路等年度计划建设项目均按计划推进工程施工。
2、环境工程:2020年建设管理部将环保管理和环境提升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着力推进各项环境美化优化工程施工,截止目前,体育运动公园及十里桃溪景观带全部施工完成、沿水东河及桃花潭景观带全部施工完成,完成核心区水系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优化编制、完成沿引江济汉渠部分防护绿地的绿化种植、完成太湖港桥等部分景观节点的夜景亮化等,较大的提升了园区的景观环境形象,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国家级高新区提供环境保障。
3、二级开发部分:中试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已完成所有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桃花新村建设项目一期也已根据年度计划完成所有施工收尾工作,进入后续招商环节。
(五)其他重点工作
2020年建设管理部配合集团公司和农高司“6+5”党建融合经营达标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质量、安全、生态环保检查管控工作,出台了《农高司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农高司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全年累计开展质量安全及生态环保检查、回头看30余次,确保质量、安全和生态环保零事故发生,同时“6+5”党建经营台账中明确的太湖大道北段、荆秘路西段、桃花溪路三个项目的手续也按时办理到位,圆满完成“6+5”党建经营台账明确的责任目标,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
二、工作亮点
(一)手续办理工作取得较大突破,经营风险得到有效化解。2020年度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设管理部本着对公司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共计7个项目的的施工许可的办理,大大化解了因手续不全而存在的经营审计风险。
(二)园区建设向规范、环保大步迈进。2020年度,建设管理部紧跟国家的各项政策和行业动态,认清形势,及时调整思想认识,出重拳对园区内的建设局面进行规范化、环保化管理,取得较大进展。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园区内市政道路及绿化的管养进一步规范、连通各生活办公区的污水主管网全部拉通并可正常排污至污水泵站、历史遗留的所有项目前期手续完成约90%、体育运动公园全部完工、园区景观绿化形象得到较大提升等等。这些工作的完成,大大提升了园区内的工程建设面貌,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
三、存在的不足
(一)建设管理部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团队,但同时也是一个缺乏经验经历、技术理论不够厚实的团队,在平时的工作中容易因经验不足而影响对问题的判断和决策。在后续的工作中部门须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同时注重经验的借鉴和吸纳消化。
(二)对政策、法律法规掌握不及时。工程建设行业高投入大、风险高、管理严,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多且杂,同时更新快。掌握不及时,很容易对工程建设造成较大的投资浪费和管理风险。在后续的工作中须加强与集团新城事业部、安全环保部及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及时沟通,掌握各项建设动态,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指导实践工作。
四、2021年工作计划和要点
建设管理部认真分析2020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总结经验、吸收教训,同时结合当前的建设局面及集团大的方针战略,总结并提出2021年度部门重点工作计划和要点如下:
(一)紧扣2021年度农高司投资经营计划,大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力争不折不扣完成投资经营计划中明确的所有建设内容。
(二)狠抓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确保全年无较大质量安全环保事故发生。2021年,建设管理部将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检查调查、学习教育、规章约束等一系列行为手段,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为高新区的和谐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安全管理
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宏观指导下,我部门根据“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忧患意识,充分发挥建设管理部和监理单位的现场管控和监督职能,结合政府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了园区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主要工作体现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安全培训,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构筑农高安全文化;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提升灾害防范能力。同时,我部结合现场实际对安全管理任务进行分解,以季度、月度、重大节假日等为节点对现场进行了阶段性检查、专项检查及随机抽查,确保各个工程项目施工按既定目标平稳推进。建设管理部进行进行多次安全质量检查,同时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了30余次现场工作例会,对现场存在的有违安全、质量、进度要求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加以及时解决。为监理和总包单位制定了夜间值班制度,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促使形成“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天”的良好习惯和工作作风。另外,我们还在公司、施工现场、市质安站等地组织了多次集中培训与学习,提升整体水平,全力支持和保障高新区建设及其安全生产的稳定推进。
(二)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是今年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施工作业点多面广、队伍流动性强、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等特点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困难和压力。建设管理部从复工复产开始,通过制度、检查、应急演练、宣传教育、压实责任等各项手段,严格落实进出场台账管理、防控物资储备管理、特殊情况上报及时性管理、工人活动轨迹管理、体检管理、聚餐聚会管理。通过这一系列工作的抓紧抓实,确保了全年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截至12月,所有参建单位及其分包队伍未出现一例感染患者或疑似病例。
(三)质量管理
现阶段高新区在建项目多、质量管理难度大。建设管理部结合园区内工程建设的特点,通过加强设计管理、出台相关制度、“抓监理、抓现场、抓制度”等办法,实现了良好的质量管理。“抓监理”就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督促监理单位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实现并确保现场施工过程的环环把关,不留隐患;“抓现场”即我部从上至下对施工现场保持巡查力度,把控现场关键节点及时发现问题;“抓制度”也是依法依规管理工程,树立质量管理的权威,保障荆州高新区工程项目的质量,推品质创口碑。截止12月,所有投资建设项目无明显质量事故发生。
(四) 进度情况
2020年建设管理部通过落实项目负责人制度、开展不定期的进度纠偏会议、定期召开各业务部门参与的工程例会、出台工程进度月报等多种方式方法,狠抓各项投资建设任务的进度管理,全年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年度工程投资目标。
1、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因高新区管委会尚未确定复兴大道西延线建设方案,导致复兴大道西延线及与其相关的高科路北段无法推进方案设计和工程施工,郑州路、莲花屿路等年度计划建设项目均按计划推进工程施工。
2、环境工程:2020年建设管理部将环保管理和环境提升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着力推进各项环境美化优化工程施工,截止目前,体育运动公园及十里桃溪景观带全部施工完成、沿水东河及桃花潭景观带全部施工完成,完成核心区水系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优化编制、完成沿引江济汉渠部分防护绿地的绿化种植、完成太湖港桥等部分景观节点的夜景亮化等,较大的提升了园区的景观环境形象,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国家级高新区提供环境保障。
3、二级开发部分:中试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已完成所有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桃花新村建设项目一期也已根据年度计划完成所有施工收尾工作,进入后续招商环节。
(五)其他重点工作
2020年建设管理部配合集团公司“6+5”党建融合经营达标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质量、安全、生态环保检查管控工作,出台了《质量控制实施细则》、《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全年累计开展质量安全及生态环保检查、回头看30余次,确保质量、安全和生态环保零事故发生,同时“6+5”党建经营台账中明确的太湖大道北段、荆秘路西段、桃花溪路三个项目的手续也按时办理到位,圆满完成“6+5”党建经营台账明确的责任目标,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
二、工作亮点
(一)手续办理工作取得较大突破,经营风险得到有效化解。2020年度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设管理部本着对公司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共计7个项目的的施工许可的办理,大大化解了因手续不全而存在的经营审计风险。
(二)园区建设向规范、环保大步迈进。2020年度,建设管理部紧跟国家的各项政策和行业动态,认清形势,及时调整思想认识,出重拳对园区内的建设局面进行规范化、环保化管理,取得较大进展。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园区内市政道路及绿化的管养进一步规范、连通各生活办公区的污水主管网全部拉通并可正常排污至污水泵站、历史遗留的所有项目前期手续完成约90%、体育运动公园全部完工、园区景观绿化形象得到较大提升等等。这些工作的完成,大大提升了园区内的工程建设面貌,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
三、存在的不足
(一)建设管理部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团队,但同时也是一个缺乏经验经历、技术理论不够厚实的团队,在平时的工作中容易因经验不足而影响对问题的判断和决策。在后续的工作中部门须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同时注重经验的借鉴和吸纳消化。
(二)对政策、法律法规掌握不及时。工程建设行业高投入大、风险高、管理严,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多且杂,同时更新快。掌握不及时,很容易对工程建设造成较大的投资浪费和管理风险。在后续的工作中须加强与集团新城事业部、安全环保部及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及时沟通,掌握各项建设动态,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指导实践工作。
四、2021年工作计划和要点
建设管理部认真分析2020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总结经验、吸收教训,同时结合当前的建设局面及集团大的方针战略,总结并提出2021年度部门重点工作计划和要点如下:
(一)紧扣2021年度农高司投资经营计划,大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力争不折不扣完成投资经营计划中明确的所有建设内容。
(二)狠抓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确保全年无较大质量安全环保事故发生。2021年,建设管理部将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检查调查、学习教育、规章约束等一系列行为手段,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为高新区的和谐发展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