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2-08-12 23:46: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

篇1

二、工作目标:

扩大文学组成员求知领域;发扬文字的魅力,使之影响每一个人;提高成员的各方面实践工作能力;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个成员感到温暖亲切。

 

三、工作职能:

组长

    1完成会长和副会长交给的任务。

    2负责本组的全面工作,主持本组的有关会议,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向会长、指导老师汇报工作。

    3积极配合协会其他各部各组开展其他工作。

    4负责对本组下级部员的直接工作指导。

    5应关心组员生活学习思想,注重品质培养,认真负责的掌握每一位组员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实行人性化的领导管理。  

6定期对本组工作进行书面总结。

7定期对本组开展例会,并不定期组织活动。

    副部长:

    1协助组长做好工作,根据决定安排落实各项工作。

    2在组长不在时,受协会委托行使组长职责。

    3完成协会、各部及组长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4协助组长做好本组工作总结。

5.定期开展本组例会,并不定期组织活动,并对文学组进行多方面的组织宣传。

 

四、工作内容:

常规活动:

1每月两次文学组例会

  ①阅读讨论

  ②组员作品分享

  ③影视音乐鉴赏

2 对月临风文学组博客

  ①协会新闻更新

  ②组员作品展示

  ③影视音乐分享

  ④博客内容互动

3文学组邮箱管理

4推荐书目征集整理

特色活动

1组员参与小说连载

2不定期组织演讲、征文、话剧、讨论辩论会

篇2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0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网络的快速普及,高校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慢慢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加热衷的是通过网络快速、浅显地进行阅读,泛泛的阅读方式标志了浅阅读时代的到来,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形成科学的阅读价值体系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职责,了解浅阅读的特征与规律成为我们刻不容缓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浅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有效地开展和推广深阅读引导,成为学科教学研究领域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课题[1]。

一、南昌大学学生阅读情况问卷调查

为了解大学生目前的阅读行为习惯及倾向,对传统阅读方式及电子阅读方式的看法,作者对南昌大学图书馆读者进行了一次相关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纸质问卷、网络问卷两种调查方式,调查起止时间为2013年4月~2014年3月,历时1年,共向读者发放纸质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7份;回收有效网络问卷354份。这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丰富,涉及专业广,结果贴近大学生阅读的客观实际情况,具备可靠性。收集所有有效问卷后,作者将问卷结果输入SPSS19.0软件,并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回收的问卷来看,被调查者均能如实填写问卷,真诚地抒发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真实看法及相关建议。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南昌大学学生的阅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表现为开放、多元、层次丰富的阅读现状,此外阅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纸质书籍所花时间大为减少,电子书籍比重增加。由于社会导向和自身需求,大学生阅读目的性加强,经典书籍减少,应试教育类阅读增加,搜索、标题、跳跃式阅读成为主要特点,表现浅显化的特征。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与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大学生浅阅读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功利化浅阅读。阅读时告知自己想要从中得到什么,这种有目的性的阅读,严重受到当今阅读模式的影响。读者们紧跟“成功主义”及“速成潮流”的步伐,试图找到迈向目的地的捷径[2]。(2)快餐式浅阅读。信息现代化社会,人们对信息的大量索取需求,在以最快速度掌握的前提下,又第一时间对事情做出了最初的判断。仅仅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挑拣地接收这些复杂庞大的信息,形成了片面的思想观念。在这种状态模式下,大学生只为以最放松的状态去随意地了解些什么,不再积极学习和记忆知识,学习能力逐渐丧失。(3)时尚休闲式浅阅读。简单、轻松、娱乐成为阅读选择的最主要目标。大众读者不再选择经典文本,更多的读者越来越追求轻松娱乐式的阅读,甚至不想进行太多的理性思考。作者进行了“大学生阅读态度及阅读现状”的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阅读倾向时尚休闲化。在浅阅读时代下,这意味着大学生逐渐重感性、轻理性。当今社会人们面对重重压力,对于图片阅读所具有的轻松、单纯的感官享受,人们就不愿选择晦涩难懂的文字作品。但这种阅读选择,对大学生来说,却是非常有害的[3]。

二、高校图书馆深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性、难点

目前处于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知识、信息碎片化严重,浅阅读现象日趋普遍。作为高校图书馆不能漠视这种变化[4]。图书馆要发挥其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通过正确的指导,使得读者形成优良的阅读行为。提升读者的阅读水平、人文素质等,成为有灵魂的深阅读方式。深阅读应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应成为全社会的主流阅读方式,因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深阅读,它为整个国家的智慧、创新、变革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不尽源泉。深阅读不仅对于知识的汲取、审美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形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促使大学生较强耐力和毅力的形成,使得他们在面对困难或诱惑时,懂得坚持与坚守。

推广深阅读工作作为高校图书馆非常规又责无旁贷的一项工作,虽然也形成了一些基本方式,但依然只能找到部分的共性,很难有普遍的方法,这是因为深阅读属于比较个人的行为,如果用一种方法针对所有人,可能会引起反感。所以,做好深阅读推广工作,需要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和馆员的专业性[5]。此外,推广深阅读的效果很难量化评价也是推广工作的难点之一。

三、南昌大学图书馆推广大学生深阅读工作的途径

综上所述,作者根据学校举行的图书馆的深阅读推广活动做出了总结,并结合南昌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工作,形成以下一些可以被推广应用的高校图书馆深阅读推广活动中指导路径。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深阅读的核心地,不仅为大学生获取课外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衡量着深阅读的氛围,是深阅读教育体系保障的重中之重。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布克认为,高质量的图书馆造就高质量的阅读学习氛围[6]。因此高校图书馆不仅承担文化传播,同样对校园阅读物质环境文化有着深远影响。高校图书馆、阅览厅、藏书室、报告厅等都要以高标准建设为要求,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校园深阅读文化推广提供坚实的场所保障。

2.夯实图书馆建设,吸引大学生深阅读。①图书馆应从自我做起,积极开展深阅读推广工作。只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深阅读的优势,才会全心全意去为深阅读活动进行推广,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更可以增强国家在国际间的竞争力。②丰富馆藏资源建设。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不仅关系着深阅读推广活动的展开,更在校园深阅读文化中发挥其主要职能。而追求馆藏资源的高质量,必须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师生,尤其是将大学生从电脑前、娱乐前抓回到深阅读当中来。③改善图书馆深阅读场所环境。大学生在优良、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深阅读,并处于图书馆厚重、愉快的深阅读气氛中,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深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图书馆所要达到的深阅读推广目标。图书馆良好的设计和布置会使人们生出遨游书海的欲望,使图书馆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天地。④强化大学生深阅读需求研究。研究大学生深阅读需求,是图书馆开展深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及时掌握大学生深阅读需求内容、类型及特点,才能准确地制订深阅读推广工作计划,采取适合的手段,从而有效地指导与辅导大学生深阅读。⑤培养高校图书馆深阅读推广工作人员。强有力的人力资源队伍是开展深阅读推广活动的强力助推器。因为高校图书馆深阅读推广工作面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图书馆应有计划地培训各种专业的深阅读推广人员,深入指导并服务于大学生深阅读。

3.促进各类型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深阅读推广活动。一个或少数几个图书馆的能力毕竟是微薄的,这就要求整合各种力量,包括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各相关主管单位之间进行高效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拓展深阅读推广活动,加大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深阅读推广的工作中来,就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绩。

4.加强图书馆深阅读的倡导活动。要想更好地推广图书馆深阅读活动,我们需要制定一个长效完善的计划,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校园深阅读文化的建设是以高校师生开展阅读活动效果为目的,在积累一定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而且,高校图书馆也肩负着对大学生培养引导的作用,应担负起提高大学生深阅读能力的重任,用多种方式,获得大学生的重视,让大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自觉地走进图书馆,了解深阅读,这样自然地在学校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更好地建设学校深阅读文化打下基础。高校图书馆还可以联合出版社或者企业资源,组织一些与深阅读有关的互联网评选活动,从而加强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5.学校应加强深阅读引导、培训和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有效及时地获取深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还能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深阅读动机。高校图书馆的义务是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深阅读目标,强化宣传教育力度,端正阅读态度,引导大学生改正错误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从表面化阅读走向内涵化阅读,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以此来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提高自我文化修养和重建自我价值观念。

6.整理反馈资料,健全评价制度,总结评估报告。高校图书馆开展深阅读推广工作时,多与大学生交流,及时收集整理大学生对深阅读推广工作的意见。通过分析反馈信息,能够更好地及时掌握深阅读推广服务的效果,不断调整推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并形成评估报告,备案保存,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深阅读推广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韩晓蓓,董百申.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8):80-82.

[2]吴高,韦楠华.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3):47-51.

[3]曾艳.大学生数字阅读习惯及高校图书馆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2):82-84.

篇3

 

1 引言

图书馆联盟是指图书馆之间通过合作协议建立的旨在降低成本、资源共享的的一种联合体。数字图书馆联盟是为适应数字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生存的需要、数字图书馆规模化建设而产生的, 是对图书馆联盟的继承和发展, 是数字环境下成员馆间为共建、共知、共享信息资源、开发联合编目系统、联机公共检索系统、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网络导航、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等组成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

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兴起,产生了许多以同类型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性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区域性数字图书馆联盟是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以地域为中心建立的数字图书馆联盟,目的是促进地区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联合共建共享以及地区之间的图书馆合作交流。香港高校图书馆咨询委员会(Joint University Librarians Advisory Committee,JULAC)和广州天河地区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都是地区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又各有特点。笔者对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对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和建设有所裨益。

2.区域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比较

2.1 联盟历史

两个联盟都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前的年代组建,具有比较长的共建历史。

JULAC 成立于1967 年,是由香港地区八所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UGC)资助的高校图书馆组成的区域性图书馆联盟。JULAC 的宗旨是讨论并协调这八所高校图书馆间资源共享方面的事宜。JULAC 联盟内的八所高校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岭南大学和香港大学。[1]

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前身是广州石牌六校高校图书馆协作组,1994年6月在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局和广东省高校图工委的组织下成立,由广州石牌地区的6所高校图书馆组成,即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6校图书馆,由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担任组长单位,2008年起联盟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广州地区,又有南方医科大学、广东体育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所高校图书馆相继加入。

2.2 联盟形式

两者都是分布式的虚体联盟,是一种松散联盟。它们不是独立机构,没有专职人员。

JULAC有自己的委员会管理架构,其成员仅限于 UGC资助的八所高校图书馆的决策者。每年 4 月份, JULAC会从这些决策者中选举一名成员作为委员会的主席, 主席任期至少是12 个月。2009- 2010 年度担任JULAC主席的是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馆长Dr. Terry Webb。JULAC每年至少召开4 次会议, JULAC的所有事务都由常委 ( Standing Commit-tees) 和特别工作小组( Special TaskForces) 的专业馆员执行。目前 JULAC不仅是ICOLC( 国际图书馆联合会) 的成员, 还是 ISCA( 国际学术交流联盟) 的成员。JULAC的运行经费来自 UGC的资助。在 JULAC管理委员会下有 9 个工作小组,负责JULAC的各项工作。 9 个工作小组包括:存取服务委员会( Access Service Committee)、书目服务委员会(Bibliographic Service Committee)、联校科研档案馆(JointUniversities Research Archive,由原来的中央贮存工作小组CentralStorage Task Force演变而来)、全方位合作采购(Consortiall,由原来的合作发展委员会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ommittee,CDC发展而来)、多媒体委员会( Committee on Media)、参考咨询服务委员会( Committee onReference Services)、版权委员会( Copyright Committee)、统计委员会( Statistics Committee)和系统委员会( Systems Committee)。

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不是独立机构,没有专职人员,每年通过组长单位组织召开的年度馆长会议来协商讨论当年或来年的协作工作计划,探索建立区域性共建共享的文献保障模式,以保证广州地区高校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需求,体现联合办馆的优越性。经费最初是由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根据每年的协作工作计划下拨,但目前经费是自筹形式。

2.3 联盟共享项目

2.3.1 馆际互借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最传统项目。

1992年, JULAC与DHL( 速递公司) 签订了一项文献速递协议, 由速递公司负责在每个工作日( 周一至周五) 运送八所大学之间的馆际互借书本及复印文件。此外, JULAC有一项ULAC的通用借书证(JULAC Library Card) 服务,教学及相等职级行政人员、 研究员、 研究生、 最后一年本科生(期限 3 个月, 仅限于文章复印) 均可申请办理此证。持此通用借书证的读者可以办理馆际互借, 借阅八所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享受代还书服务,也就是说用户在甲馆借的书可以在甲馆及甲馆以外的任何其它联盟成员馆归还,这样就减轻了教职员及研究生路途的劳顿之苦, 大大方便了读者。

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也是开展最早的合作项目之一。它分通用借阅和通用阅览二种形式。通用借阅证的发放对象是十校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凭通用借阅证可到除本校以外的其他九校图书馆借书或阅览,图书借阅册次是3册,借期30天。通用阅览证的发放对象是十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三/四年级本科生,凭证可到除本校以外的其他九校图书馆阅览室阅览。

广州地区十校的馆际互借没有提供物流或运送服务,读者必须亲临拥有所借文献的成员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十校馆际互借服务水平的提高。十校图书馆应通过不断丰富服务手段来充分发挥十校图书馆的馆藏利用价值。

2.3.2 文献传递

JULAC提供文献传递服务,通过图文传真传送急需的文章复印本或者通过文件传送软件 Ariel( 由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编制) 以电子形式传送文章复印本。除了 JULAC通用证和代还书服务以外,2005年 9 月, 在 UGC的资助下(资助经费是由 JULAC八所成员馆联合起来申请得到的)开展了一项不同于以往的以用户为主导的文献传递服务—— —香港高校图书馆联网( Hong Kong Academicibrary Link ,HKALL, 简称“ 港书网” ) 。HKALL服务在所有成员馆中推广。博士论文,区域性联盟。

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专门建设一个区域平台,整合广州地区十所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学科资源全面、互补性强,覆盖了文、理、工、农、医成为广东省较为全面的文献资源保障网。该平台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实现了区域内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为广州地区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全面的文献保障服务。博士论文,区域性联盟。博士论文,区域性联盟。对8亿页的中文图书全文进行全文检索,包括290万种中文图书(占国内已出版的中文图书的95%以上), 1.9亿条中外文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元数据,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发现、了解、获取文献信息。博士论文,区域性联盟。

2.3.3 合作采购

高校图书馆肩负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任务,要求其馆藏资源的发展深广度兼具。博士论文,区域性联盟。然而,任何一所图书馆在经费与馆藏空间限制下,都无法独立提供所有图书资料,高校图书馆自然也无法超越这一障碍。因此通过合作馆藏发展,发挥文献购置经费的最佳效益,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尤为重要和迫切。

JULAC在合作采购方面是由合作发展委员会CDC负责合作购买数字资料,它代表JULAC 成员馆与出版商进行谈判,至于其他诸如支付、解决存取数据等问题则由每个成员图书馆自己处理。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一些区域性联盟不同,CDC 尽管没有运作资金与管理人员,但所有的合作和磋商却得以完全依靠其成员馆的努力顺利实现。经费由成员均摊, 成员人数越多, 每个成员图书馆所分摊的费用越低。

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外文数字资料主要是参加CALIS的集团采购,对外文期刊则进行协调订购。主要根据各校的专业特色统一规划, 分工收藏, 实现优势互补, 在整理各馆订购资料的基础上, 每年在期刊征订前召开一次协调订购会议,对每一种复份刊物确定1-2 家订购, 其他馆可根据经费并结合利用率情况决定是否订购; 讨论各馆停订刊物和新增刊物的意见, 避免新的重复增订和漏订。如华南理工大学把采购重点放在化学化工、材料能源、金属加工、机械电子、轻工食品、交通建筑等方面;而华南师范大学把订购重点放在人文社会科学、数学上;暨南大学把重点放在经济管理、生物医学上;华南农业大学把重点放在农林方面。[5]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通过多年的合作分工收藏, 减少重复和遗漏订购, 扩大了学科覆盖面, 突出了各馆的专业特色, 走出了因刊价高、订购费紧缺,图书馆个体收藏功能相对减弱的困境。

可以说在合作馆藏发展方面,JULAC和广州地区高校联盟是各具特色。

2.2.4 合作贮存

JULAC有一个合作馆藏贮存方案,也叫联校科研档案馆(Joint University Research Archive),这是一个合作式的科研馆藏贮存计划,用来贮存JULAC高校图书馆的独有副本,能为每所高校馆藏存贮节省空间,预计收藏量达600万册图书。该项目由香港政府提供经费,预计成本为1亿2500万港币,将于2013年建成。联校科研档案馆采用自动化的贮存和提取技术,所有JULAC图书馆的孤本图书必须存放在这里。

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松散型的联盟,由于没有上级组织机构进行这方面的牵头,因此其馆藏仍然上各自为阵的,因此也没有一个专门的贮存档案馆,但资源可以在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平台上共享。

3 总结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二个地区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从联盟历史、联盟形式、合作项目等方面的各有优劣。从历史来说,JULAC成立时间更早,从形式来说JULAC的组织更完善,广州地区高校联盟相对来说比较松散。从合作项目上来说各有优劣,一、实现通借通还,我们应该向香港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学习,用户在甲馆借的书可以在甲馆及甲馆以外的任何其它联盟成员馆归还,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方便读者。二、合作采购数字资源上目前我们比较欠缺,但在纸本期刊的采购上我们更有优势。三、合作贮存我们还需要加强。博士论文,区域性联盟。四、资源共建共享、文献传递方面,我们已经走在前列。如何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从管理上突破国内图书馆小而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借鉴香港经验,搭造一个有统一标准、有制度保障的资源整合平台, 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是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和我国其他地区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4

1982年5月12日,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1987年12月,改称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简称“安徽省高校图工委”)。198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培训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近5000人次。今年适值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成立30周年,笔者试图通过对安徽省高校图工委30年来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以彰显成绩,找寻不足,为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探索新途径。

1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继续教育工作概况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的继续教育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99年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自成立以来,即着力于馆员继续教育工作。据笔者统计,1982—1999年,共举办19期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人次约达1300人(见表1)。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学员学历层次较低,很多学员只具备中专(含高中)学历。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2)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发单科结业证书,晋升职称时可作为参考条件;(3)培训时间较长,多则一年,少则一周;(4)培训形式多样,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岗位培训以及专题研讨等;(5)涉及面广,影响大。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授课教师大部分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如赵国璋、朱天俊、白国应、卢泰宏等;(6)学员的学习经费和时间有保障。学员一般由单位推荐,学习经费由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给予一定资助。如1985~1987年举办的两期全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一年制全脱产进修班,国家教委批拨3万元专项经费;(7)具有随机性。培训主要受上级主管部门,如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的委托开展,没有纳入图工委的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2000—2001年

皖文字[1999]007号文件规定,自2000年元月1日起,全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初、中、高级职称前必须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并获取培训证书。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40学时;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32学时。凡在任职期内未完成继续教育义务的图书专业技术人员,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视为不具备条件。皖政[2000]24号文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皖人发[2001]30号文件对继续教育内容设计与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形式与学时认定、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与使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等作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

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安徽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的视野,被赋予制度层面的意义。2000—2001年,图工委利用暑期举办两期培训班,共培训278人(见表2)。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全部来自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业务,如文献分类、文献编目、文献检索等;(2)学员的学习一般为单位派遣和个人自主要求,培训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没有专项资金投入;(3)授课教师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各部门业务骨干担任;(4)管理逐步规范化。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成绩合格,由基地和文化厅审核盖章后认定72学时,登记在由省人事厅统一监制的继续教育证书上;(5)计划性。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图工委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年初上报省文化厅审批备案。

第三阶段:2002—2012年

2001年11月27日,安徽省人事厅认定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为安徽省图书资料与情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皖文职改[2002]266号文件规定:“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图书资料专业初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后,各地不得再行评审相应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皖文人字[2005]232号文件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内,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6]皖文人[2011]48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内,按规定参加并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致使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相继举办以下各类培训班:(一)“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11期,迄今共培训1076人。“以考代评”培训具有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参加初中级资格考试的馆员,均为自主要求,学习意愿强烈。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效果显著。对于不具备图书馆学学科背景的馆员来说,“为了通过资格考试必须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客观上起到了职业培训的效果”;(2)配备材。培训教材由省人事厅、省文化厅组织专家编写,分别为《文献分类与编目》、《文献检索》、《图书馆工作概论》。2007年对教材进行修订,前两本教材分别更名为《信息组织》、《信息检索》;(3)授课教师全部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安徽大学图书馆具有丰富教学或实践经验的老师承担。

(二)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11期,共培训946人(见表3)。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全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图书馆员。培训内容紧扣图书馆事业发展,追踪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或实践热点,旨在通过培训达到促使学员知识结构更新和学科视野开拓的目的。此外,根据省人事厅关于继续教育公共课的年度安排,开设有关WTO、知识产权、终身教育等专题讲座;(2)除了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加强馆员学术和科研能力培训,以适应高校图书馆学科化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3)授课老师以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教师,以及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为主;(4)实行规范化管理。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核或考试合格,认定72个继续教育学时;(5)建立继续教育激励机制。自2005年开始,继续教育学时被列入安徽省教育厅评选全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数字资源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分别于2004、2006、2011年举办三期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招收学员81人。课程班开设“图书馆理论与方法研究”、“数字图书馆技术”、“文献学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研究”等14门专业基础课程,由沈固朝、叶继元、郑建明、徐雁等业内知名专家为学员授课。根据图工委秘书处的统计,2004年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出身于图书情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仅有1人。截至2012年9月份,2004、2006两期研修班已有20人获得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证书。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全省各高校图书馆储备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很多学员已陆续成长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为鼓励馆员参加学习,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对于获得学位证书的学员每人奖励1000元现金。同时,根据皖人发[2001]30号文件规定,每门课程认定15个继续教育学时,为需要晋升职称的学员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四)其他专题培训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步伐的加快,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每年与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商,如万方数据公司、重庆维普公司以及Springerlink、Ebsco、Elsevier等合作举办数据库利用培训,培训人次达上千人。这类培训有如下特点:(1)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般学历层次比较高,且绝大部分来自网络技术或参考咨询服务等对业务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2)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比较强;(3)培训周期短,一般为一天,培训效果往往取决于学员后续的主动学习;(4)授课教师全部由相关机构的专业培训师担任;(4)培训费用由相关机构承担,外地学员只需承担差旅费,经济压力较小。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

由于安徽省人事厅和文化厅关于继续教育学时的强制性规定目前主要针对职称评定,对馆员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没有任何约束力。因此,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基本都是因为晋升职称的需要。这反映出广大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同时也表明图书馆员这一职业目前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缺少一定的竞争风险。

2.2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缺乏时间与经费保障

尽管皖政[2000]24号第十四条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但鉴于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给很多图书馆的管理层造成一种误解,认为馆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与所在馆没有关系。出于这种认识,各图书馆在经费普遍紧缺和人手紧张的前提下,绝大部分图书馆对参加学习的馆员均无法提供经费支持,甚至连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由于缺乏时间、经费的保障,不仅遏制了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而且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3继续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有待细化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设的各类培训,“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内容针对性较强,但由于学员的学历层次相差较大,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仅文化层次高,而且大多来自重点院校图书馆,对外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专业视野相对比较开阔,而来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员,有的学历层次相对低一些,所在馆的业务工作开展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借阅服务,致使在设置课程时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或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开展分层次培训。

2.4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图工委继续教育主要采取脱产学习形式,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这种脱产学习对于外地学员来说,如果所在单位不能提供学习经费与学习时间的支持,确实面临一系列困难。高校图工委根据开设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少量的实践机会,但相对于学员的需求来说,仍显不足。

3 对策和建议

3.1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

馆员学习意愿的加强,一方面有赖于馆员自身加强对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应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安徽省现行的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制度全部由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主要是指导性文件,为了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效果,图书馆界应建立与之配套的具体措施,如继续教育基金制度、休假制度、激励制度等。具体到各馆,可根据所在馆的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岗位要求等,有计划地选派馆员参加培训。同时,各馆应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对馆员的继续教育学习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

3.2争取外部资金的支持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作为全省继续教育基地,应积极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主要可采取如下途径:(1)争取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的投入;(2)争取有关数据库公司的资助;(3)与国家相关行业机构合作,寻求项目资助。

3.3丰富培训内容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展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主要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具体包括:(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馆员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业务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且取决于馆员的敬业精神与服务态度的优劣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馆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2)开设有关心理学、人际交往、仪表举止等方面的课程,提升馆员的职业形象以及与用户的沟通能力;(3)开设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和图书馆学术史课程,增强馆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学科归属感。

3.4创新培训形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