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2-04-20 01:55: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篇1

东山湖大酒店工程项目部

编 制: 冯 冠 玉

编制日期:2011年3月

目 录

1、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总则……〈2〉

2、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4〉

3、岗位培训制度……〈5〉

4、技术复核制度……〈6〉

5、技术交底制度……〈7〉

6、隐蔽工程验收制度……〈8〉

7、材料采购、检验制度……〈9〉

8、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养护、试压制度……〈10〉

9、工程质量“三检”制度……〈11〉

10、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评定制度……〈12〉

11、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制度……〈13〉

12、成品保护制度……〈14〉

13、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制度……〈15〉

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

制度总则

一、项目部坚决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优质、优产、用户至上。

二、项目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设置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专管的质量安全科,专人负责施工质量检测和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在施工到关键部位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量检查员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指导。

四、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五、隐蔽工程施工前,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公司查验,经监理工程师查验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六、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复试,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入隐蔽工程的施工。

七、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作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将自检资料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分类整理保管好,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八、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

一、图纸会审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按工程类别项目部(分公司)组织相关人员查阅熟悉图纸、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参加图纸会审。

二、图纸会审应做好记录,由组织会审单位将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件(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另出修改图纸),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均应签名盖章认可,列入工程档案。

三、在施工过程中,无论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提出的设计变更都要填写设计变更联系单,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建设)单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

四、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建设规模、投资等方面影响较大的,必须由公司审批后报送相关主管部门。

五、所有设计变更资料,包括设计变更联系单,修改图纸均需文字记录,纳入工程档案。

岗位培训制度

一、培训工作力求做到“三化三实”即“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实际、实用、实效”。

二、各项目部应根据培训计划及职工的排班情况科学安排培训。职工应按时参加培训。

三、每次课程结束后,项目部将安排考试。考试的形式为书面答卷结合口头问答及岗位抽查。岗位抽查指项目部就所讲授的培训内容是否被学员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行随机考核。

四、凡每次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上岗。待重考合格后,重新上岗。考证优秀者将视情况予以奖励。

工程技术复检制度

技术复核项目应根据单位工程具体情况定,但下列项目必须复核:

一、放样、定位(包括桩定位)、基槽(坑)标高、深度、尺寸

二、各层的标高、轴线、砖砌体皮数杆、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

三、预制构件、预埋件、预留孔

四、砼、砂浆配合比(作为计量资料)

五、关系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项目

技术复核后,施工员应立即填写复核记录和自复意见,报监理(建设)单位复核认可。

技术交底制度

一、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项目部(分公司)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二、项目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及施工管理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关键性的施工问题,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采用技术文件、检测要求以及安全技术要点。

三、施工员对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图纸要求,采用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法要点,技术措施要点,质量标准要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点。

四、班组长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结合具体操作部位,明确各部位的操作要点,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以及岗位职责。

五、各级技术交底以口头进行,并有文字记录,参加交底人员履行签字手续,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一、工程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的那一部分工程,特别是重要结构部位及有关特殊要求的部位都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二、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应由施工员会同质检员进行自检,并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在指定日期内,由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签具验收意见。

三、隐蔽工程在未进行验收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有违反验收制度,造成返工损失时,应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四、隐蔽工程验收单位由工地资料员保管,竣工整理成册,纳入工程档案。

材料采购、检验、管理制度

一、材料进场必须有材料员、仓管员、质量员到场进行验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

二、钢材、水泥、砖、防水材料等原材料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还应及时做材料标识和复试工作。不合格材料由材料员与供货方交涉,办理退货、调货、索赔工作。

三、各种材料的领用,发放必须持有施工员签发的材料领用单后,仓库保管员方可发放有关材料。

[L]四、各种材料进场后至使用前均要挂设过程标识,明确检验状态,表明该批材料是否为待检品、不合格品或合格品,以便使用。[/L]

五、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不同材料分类堆放,并根据不同性质做好防水、防火、防潮、防热等保护工作,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门仓库、专人保管、登记和领用。

工程质量“三检”制度

一、自检: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要求进行自检,并经班组长验收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施工员应督促班组长自检,为班组创造自检条件(如提供有关表格、协助解决检测工具等)要对班组操作质量进行中间检查。

二、互检:工种间的互检,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施工前,班组长应进行交接检查,填写交接检查表,经双方签字,方准进入下道工序。

上道工序出成品后应向下道工序办理成品保护手续,而后发生成品损坏、污染、丢失等问题时由下道工序的单位承担责任。

三、专检:所有分项工程、隐检、预检项目,必须按程序,作为一道工序,邀请专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砼、砂浆试块制作、养护、试压制度

一、砼、砂浆试块各项目部必须指定专人制作、养护、试压。

二、试块的尺寸、数量、制作方法、养护、强度计算必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施工与验收规范的规定。

三、制作试块所用材料,必须与施工所用材料一致,不得加料、补做,并在监理(建设)单位见证人的监督下制作实施。

四、如果试块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应立即报告公司技术部门、监理(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分析原因,商讨补强措施,并做好记录。

五、在工程施工期间,砼、砂浆试块报告单由工地资料员保管,竣工后和其他技术资料汇总成册。

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评定制度

一、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分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评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质检员、班组长参加验收评定,并做好记录签字。不合格者应予返工。

二、分部工程完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施工员、质检员进行分部工程验收,检查分项工程验收资料,根据资料给予评定后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评定。

三、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可分层段)经项目部(分公司)验收评定后,经公司质量科验收签章后,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评定。

[L] 四、单位(子单位)工程达到竣工标准后,由项目部(分公司)将全套工程技术文件上报公司质量科审核,核定工程质量自评等级,经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审定并签章后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L]

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要注重工序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都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包括样板墙、样板间、样板件等,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

成 品 保 护 制 度

为保证建筑产品的完整性和完美性,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项目质量安全部及材料部共同与班组签订成品保护责任制,由班组把责任落实分解到每一作业岗位。同时加强员工的成品保护教育,提高素质。

二、施工班组对前一班组作业完成的成品有责任进行保护。后作业班组不得对前施工班组完成的成品有污染或损坏。

三、对进场的设备、半成品等应指定位置堆放,并有专人负责保护,避免在施工安装前损坏或缺少零部件。

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制度

篇2

Abstract :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relations with macro Water Conservancy Design livelihood secur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tents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take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safe operation guarante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factors;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2011年召开的最高规格的水利工作会议,出台了1号文件并对水利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掀起了治水兴水的热潮,水利建设全面展开。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涉及范围广、数量多、工作强度大等特点,致使水利建设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水利建筑市场的服务良莠不齐,有的企业只关注水利工程的进度而忽视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多危害民生的豆腐渣水利工程。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与改造,在加固潜在危险水库、防洪防涝工程、民生饮水安全等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其终极目的是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的质量安全,保持水利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下文主要从当前水利工程建筑质量的原因入手,分析水利建设隐患的因素,防隐患于未然

一、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一)质量管理的理念淡薄

水利工程建筑质量安全包含的内容很具体,主要是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确定密切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环节或关键步骤,在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的基础之上所做的质量防控。

思想上的质量理念淡薄是质量安全隐患的一个重大因素。现实中,有的施工单位是为了降低工程成本或者是赶进度,出现不惜以质量安全为代价所造成的水利工程危险丛生、关键部位工作不细致等问题,例如,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在蓄水或灌浆时,出现缝面处渗水或漏浆现象,严重威胁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有的中小型水利建设的资方资金筹集不到位,致使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益而偷工减料,造成水利质量不达标。思想上的轻视,导致行动上的疏忽,因此,质量观念的淡薄是水利质量安全的第一大敌。

(二)私自的转包行为突出

水利工程建设中一个至今难以杜绝的问题是违法转包和分包,尤其是中小型水利设施承包机构多为常见。目前在水利行业办理施工资质的门槛高,审查严,很多企业和个人就采取挂靠的方式进行牟利。此行为最大的原因是利益驱使,在工程被肢解到不同承包方后,工程款也变得七零八碎,偷工减料、阳奉阴违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水利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自治区水利厅的一项重点水利工程玛纳斯河重点防洪应急工程非法转包案,正是在工程资金流发生断裂的情况下酝酿而生。这不仅是与现在的工程建设市场因素有关,还在于我国的制度保障不是很健全,相关的条款缺乏实践可操作性,违法行为不好确认,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以及行政部门监督的不利等因素有关。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重要因素功能缺失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是人员、材料和方案,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三者的功能缺乏科学有机统一。第一,施工人员素质的不利因素影响。1997年6月6日,四局李家峡施工局的小浪底工程项目部,在2号导流洞中闸室1.26区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错误将一根28毫米的螺纹钢筋进行了冷弯的违规操作,导致吊环突然断裂,吊钩脱出发生的安全事故;第二,材料因素的不利影响。水利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来源由于非法的私自转包等行为并不统一,没有严格的材料进场制度,对于材料的浪费导致成本的增高;不当施工方案的因素。很多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方案不够科学,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就盲目的施工,造成进度、成本和质量安全的矛盾,水利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构建科学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目标,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质量管理,根据质量预控理论,具体的构建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篇3

一、 控制工程质量的施工组织措施 1 班组操作尽量专业化砖混结构建筑是劳动密集型工程。为了使以农民工为主的施工队伍能按质量要求进行操作,在组织施工、划分施工段时应尽量均衡,尽量使每一班组人员自始至终做同样工作,以提高操作工人的熟悉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砖混结构施工时,瓦工、钢筋工、砼工、木工、油漆工、防水工、安装工等应分成若干专业班组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2 施工段划分尽量同班组数相对应。在主体施工阶段有砌墙、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现浇砼、构件安装等为主导的工种,施工段数应按班组数划分,尽量组织全等节拍均衡施工,使各流水段工程量基本相等,保证专业化班组施工能顺利开展。在时间上统筹安排每天24小时各工序的作业起止时间。为了形成全等节拍流水,一是各班组人数要安排适当,二是各班组不仅要按期完成自身的工作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为下道工序的尽早展开提供工作面,为组织全等节拍均衡施工提供可靠保证。

二、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三、技术资料的管理技术资料应充分反映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是否正确执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它是单位工程综合评定质量等级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工程施工中,往往资料与实际情况脱节。原材料的合格证、试(检)验单、验收单与原材料的实际情况不符,材料试验的试样缺乏代表性,取样频率不足,代表数量不确切。在隐蔽工程验收时,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并未全部到位验收,事后为了应付竣工验收再进行补签。至于技术复核资料,有的与工程实际质量状况相差甚远。有的砂浆、砼试块取样制作、养护、试验龄期控制不规范,使试验可比性差。改进措施:原材料必须按标准规定取样,保证取样频率,使其具有代表性。原材料合格证、试(检)验单或记录单内容应齐全、准确,真实反映材料的材质、材性。控制各工序质量的技术复核资料,必须是质检员现场检查的记录,是现场真实情况的反映,同时应是各工种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依据,作为各工种互相制约质量的手段,真正起到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保证作用。

四、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上水平 1 认真按标准核定工程质量等级为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强化工程质量等级核定结果准确性,对分项工程按标准进行“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三项检查不能少于(住宅楼每层)分项总数的50%,由其基础、主体分布的各项要多检查,勤测量时要充分掌握结构工程总质量水平达到优良水准 .2 严把按规范施工关。对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决不迁就,有问题就要督促施工单位返工重做,达到一经发现哪里没有按设计规定施工就能得到及时消除或随时就能得到整改。3 统一归口材料检测和施工试验。所有需要检测和施工试验的建材都应由当地质量部门检测中心统一检测和试验,消除个别施工单位买报告和做假行为。对某些重要施工部位还要进行取样抽查,看实际施工质量与试验结果是否相符,这样,不仅能使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还能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有效控制,并且自觉地认真按规范按图纸施工。4 设专人跟踪监督、检查质量保证资料与工程进度是否同步、齐全、可靠,以此促进施工企业加强技术管理,防止后补乱填和造假资料的弊病。5 严把材料(产品)的进场关。最好的办法就是:(1)设立施工现场样品间,对已检验合格的材料封样陈列到样品间,作为以后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的“样本”。(2)由当地质监站检测中心按批分组实地封样试验。(3)对无合格证、无准用证及不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严禁进入工地或使用。采取“样板”引路。促进施工企业搞好工程质量。坚持在单位工程中各个分项都必须做样板,不做样板或样板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大面积展开施工。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要充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对工程质量状况随时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事前要逐项分析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加以分类排队,找出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五、工程质量施工管理制度

1.各项目部、施工队领导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优质、优产、用户至上。

2.各项目部、施工队必须有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有专人负责施工质量检测和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在施工到关键性的部位时,必须在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指导。

4.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必须按施工规范要求抓落实,保证每道工序和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自检自查,把好质量关,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隐蔽工程施工前,必须经过公司质安员、建设单位工地代表和设计单位代表验收签证后,方可进行工程隐蔽。

6.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化验、试验,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行隐蔽工程施工。

篇4

前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与环节。只有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方能使建筑工程符合国家所颁布的相关规定与标准,方能令业主满意。所以,切实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十分关键的。

一、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

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一些笔者将对其进行简要概述。

1、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在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方面,缺少高效的管理制度,且对于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为:监督管理力度较弱、执行力度不强、质量监管意识薄弱以及发展观念滞后等等。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国家所明确规定的施工程序,例如一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办理有关的手续而盲目进行施工,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图纸并未通过严格的审查,就开始施工,等等,进而使得建筑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而现今我国建筑市场行为不够规范,且极为混乱,在某方面而言是由于与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即(1)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与承建阶段,并未依据有关规范或条例展开;(2)在招标期间,建设单位有意压低价格,亦或者是把整个工程项目予以分解,然后将其承包给数个单位,而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管理,进而影响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3)一些施工单位或者是企业,通过非正当手段取得工程项目。

3、施工单位过于看重经济效益

一些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时,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工程本身的质量。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时,未依据施工顺序、未依据施工程序操作、未严格依据施工图纸等进行施工,亦或者是技术不当,进而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使得工程事故频频出现。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二、加强建筑工程监督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1、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改进监管程序

要想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那么就必须构建集体监督机制,确保执法监督的正确性、公正性。进一步加强监督的执法力度,是有效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改革,提高工程监督与管理力度的主要途径[1];构建机体监督制度,且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凭证上岗;构建具有可预见性的监管模式;转变监督检查形式,即建立以随机检查为主的形式,摒弃以往通知式或者是预约式的检查形式,强化随机检查与巡回检查,从而确保检查的内容可以真实体现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2、完善法律法规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虽然如此,但是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各种挑战与冲击,例如来自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目前的法律法规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而要想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那么就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提升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度与可操作性,进而使相关的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机构能够切实展开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最终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2]。

3、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审核,保证建筑产品质量

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与施工操作,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参建单位施工资质的严格审查,且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入场机制。对于一些资质相对比较低的施工单位,建筑规划部门一律不颁发许可证,同时安全部门也不对其颁发工程施工许可证。贯彻实施质量认证制度,国家相关的质量监督部门严格检查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工程施工、施工的原材料和建筑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等等,在通过考核且合格之后,对其发放产品质量证书[3]。通过以上对建筑施工中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监督与审核,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且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单位与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例如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等,以达到加大质量监督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2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1落实电力工程责任制度

要想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就要建立健全与现代化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电力工程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将电力工程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企业的每个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开展工作。如果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某些质量安全问题,就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工程建设责任,尽量实现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终身制,从根本上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2加强电力工程竞争机制建设管理

现阶段,在电力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科学化质量管理。要从维护国家实际利益和国家电网的质量角度出发,严格落实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制度,不断加强施工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此外,要严格按照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面向电力行业引入市场化竞争管理机制,推动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人员和施工建设企业加入到电力工程的建设工作中去,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

2.3增强全局意识

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要从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出发,加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不仅要在电力工程决策阶段加强质量管理,也要对电力工程建设投产运行阶段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加强电力工程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专业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全局意识,重视电力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利用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服从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确保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电力工程工作效率,最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6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施工过程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施工又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图纸设计、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他们各自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又相互联系影响建筑质量的高低。所以,只有把握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达标,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为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概述

从施工质量管理内容来看,在施工现场中质量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人员管理方面,施工人员管理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对人员配置、职务编制等进行安排管理,以便能够让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做好自己手头上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将建筑施工中各项工作和各个施工环节完成好,达到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人员管理上,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从工作环境、员工发展以及人员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保证人员管理方面的全面;二是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建筑施工质量,因而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工作,在管理上包括对采购施工材料、运输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材料使用等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在施工材料管理中,除了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还要对施工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和损耗进行管理,以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提高建筑施工经济效益;三是施工设备管理,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施工设备器械越来越多,对这些施工设备和器械进行管理也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施工设备质量和人员的操作水平直接关系着现场施工技术质量,因而在对施工现场质量进行管理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包括对设备操作人员管理和施工设备保养管理两个方面;四是施工技术管理,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是影响施工现场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其中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对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流程、检测手段等,这些内容都属于施工技术管理范畴之内,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视,从施工技术方面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建筑行业己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实际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还是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当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1施工材料管理方面问题

在施工材料管理方面,当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施工材料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时,采购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定额采购,采购的施工材料数量往往大幅超过施工设计造成浪费,并且对于采购同来的施工材料,管理人员在保管上不够完善造成材料在仓库中因保管不善而出现缺损,造成施工材料浪费。同时,在施工材料的使用上,施工人员在领取施工材料和使用施工材料过程中缺少节约意识,造成施工材料在投入施工使用过程中出现大量浪费问题;二是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质量,而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在当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对施工材料进场的管理不严,导致施工材料未得到充分检验,使得一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混入施工现场,影响整个建筑施工质量。

2.2施工人员管理方面问题

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施工工序和人员分配不恰当两方面,其中在施工工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对施工工序的监督检查不够严格,尤其是难度较大和隐蔽施工工序而言,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上检查力度不够,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在人员分配上,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出入的人员较多,劳动力较为密集,施工人员的自身职能和素质会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在当前施工质量管理中,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素质较低,使得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不符合施工技术标准要求的操作,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展。

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法

3.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就应该从质量管理制度入手,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使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内容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在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上,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建筑工程具体情况和施工现场情况设定施工现场考勤制度、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等等,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这些制度来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规范,以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在制度建立上,质量管理人员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在施工现场实行定位、定人、定质量、定操作等责任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对于不同施工工作和质量检查由相应岗位上的施工人员负责,这样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减少因施工人员因素方面造成的质量问题。在责任制管理上,质量管理人员应该将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责任进行细化,有效提高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共组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3.2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关系着施工技术质量、施工工序以及施工进度等多个方面,因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应该从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入手,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能够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有个清醒认识,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端正自身态度,减少损失的出现。同时,在人员管理上,对于施工工序中较为关键和重要的岗位,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考核,并对其上岗证书进行检查,保证该岗位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资格。另外,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素质,并对其实际施工技术能力进行锻炼和考核,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以有效提高施工技术质量,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并且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过程中,还应注意树立质量管理意识,让施工人员能够时刻将施工质量放在施工工作的首位上。在人员管理形式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可以采取全员参与的形式,鼓励施工人员多多参与到施工质量管理当中,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智慧,让施工人员能够真正对施工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产生认同感,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能够得到贯彻执行,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

4结语

建筑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而作为质量管理中的核心部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质量管理水平,因而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设工程质量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水利工程的质量好坏不仅关系着工程效益的得失,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与力度,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但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

一、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作用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以及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对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期主要是从工程开工起到竣工验收止这一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重点是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主要指对工程施工中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参加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重要隐蔽单元、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对质量事故检查和质量缺陷备案等工作。

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在很多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队伍中,管理人员的组成较为复杂,但总体来讲,大多是不具备专业的水利工程知识的人员,甚至有些管理人员对于基本的水利工程建设常识都不清楚,这就会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直接影响。除此以外,水利工程监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工程管理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但往往会有监管人员为了牟取私利,而放松了监管力度,使监管工作毫无意义。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甚至还有一些工程监理人员根本没有监管资格,也毫无经验能力,若在水利工程中采用这样的监管人员进行质量监督,那监理工作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缺乏相关经费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之前所使用的工作经费大部分都依赖于质量监督方面的费用,基本上可以实现日常工作的实际需求。而从2009年开始,我国将这一费用取消了,并且,还明确的要求质量监督工作所需经费应由同级财政预算提供支持。然而,各个地方财政部门并没有将这一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要么是职工的工资得不到保障,要么是支付了相应的工资却没有工作经费,要么是有工作经费,但微少,很难实现日常工作的实际需求。

3、项目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项目负责人对于工程合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使得合同管理流于形式,导致在工程出现问题时,由于合同漏洞而制约项目进展;或者由于项目负责人对工程合同认识不足,导致风险分配和变更索赔等不合理现象的出现等,造成项目经济损失。

三、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1、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监督质量

监督机构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与质量管理制度;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涵盖了行政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监督制度等各项基本制度,其次,质量监督机构还应结合基本制度制定出适当的配套制度;充分利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做好水利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增强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不够完善,虽然颁布实施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但是,与其相匹配的法规还不够成熟,配套法规的出台十分落后;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工程参与各方的责任认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不仅要对工程质量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同时,还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将项目建设单位的责任、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全面贯彻落实。

2、落实监管人员的责任和经费

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和经费不足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需要根据监管人员自身的特点,统一培训,合理分配,提高其工作效率,使其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水利工程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避免出现工作交叉和漏洞。二是要通过政府财政设立专项的质量监督经费,满足工作人员工资,以及工作中检测仪器的购置和用车等。作为工程监督人员,要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监督管理,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很好的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服务。

3、强科技监督手段

应充分使用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与设备,认真检测施工现场质量,增强质量监督科技手段,将质量监督具有的有效性、科学性、权威性作用全面发挥,并且,质量监督部门还要和参与建设的单位共同协作把好工程建设关,加强监督。

4、加强社会监督

只有政府的质量监督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上存在的工程监理单位也应该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合理的监督管理。目前,大多数监理公司的工作受建设单位的牵制,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因此,政府加强对这些监理公司支持和管理,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同时监理公司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履行监督职责。使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5、积极检查

(1)严格检查施工企业有无建筑违法、违规行为。如:工程不得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辅助工程只允许一级分包、分包单位相应资质是否符合规定并是否得到项目法人的同意等。

(2)检查施工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所承诺的各种机具设备、组织结构、项目经理、各项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是否按时到位,技术工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3)严格检查所有机械设备、原材料、构件的品级和质量,包括按合同要求和规定的质量标准订货、加工、采购、包装、运输、检验、堆放、储存、保管、出仓等。可采用抽样检查或全数检查的方法。对于不符合品级、质量要求的,一律拒收,直接退货或就地做好封存标记。

(4)对照水利行业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强化工序控制检查,做到认真复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在本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如:图形的平面几何尺寸、轴线、高度、拱度、垂度、钢筋的规格、数量、布置、模板支撑的变形和位移等。要善于发现质量波动、变异或事故征兆,以便及时调整和处理。

(5)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施工图纸,并衔接好相应的工作关系。跟踪参与重要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单认证、抽样原材料送检、试块试验的标定校验等。

(6)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施工企业承诺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对“三检制”的执行情况,以及“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提交的质量技术档案记录、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情况、质量统计分析资料、质量统计分析资料、质量控制图表进行审核与检查。

结束语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提高工程质量是建设项目的重点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改善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工作,就必须大力整顿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监管人员的职责,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更好地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工程质量关系企业长久发展以及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断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规范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以满足当下以及未来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范围

1.建筑工程之前的监督工作。主要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以及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

2.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监督工作。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部分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监督管理,三大部分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监督抽查,保证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建筑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另外,在加强程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控制。

3.建筑工程竣工后的监督工作。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企业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要杜绝或减少由于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对已有建设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的破坏,引发质量事故;避免由于维修、维护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给国家和公众用户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直接损失。大力提倡和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将工程质量管理纳入经济管理的范畴,以解决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质量问题。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

1.建立健全建设法律体系。健全的建设法律体系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各国的建设法律体系一般包括基本法律、法规条例、规范标准三个层次。基本法律作为国家建设法律总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规条例属于基本法律的实施细则,构成行政法规;规范标准由专业部门或专业协会、学会制定,具体内容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指导各种技术活动。

2.实行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施工许可制度和使用许可制度是当前很多企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微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的具体实施,既避免了不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盲目上马,给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又杜绝了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交付使用,给国家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带来不必要的损害。本着“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国际惯例原则,工程质量监督应由核验工程质量等级转变为监督竣工验收工作。

3.加强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监理公司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管好工程。但监理公司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负责,对工程本身负责。因此,监理公司对工程监理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利有待加强。还要推进监理公司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在工程建造过程中,社会监督与社会舆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质量监督保证机制的重要内容。

4.集中管理投资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对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应由建设部和各级地方建设部门设置专门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从可行性研究、设计委托、施工发包到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的集中管理,工程竣工后移交给工程项目的所有单位或使用单位。工程项目的所有单位和使用单位不能直接参加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这些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属于非盈利性常设组织,既代表政府行使业主职权,又在工程项目上行使政府的管理职能,其行为接受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等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这种做法可以先行组织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后,再推广应用。除此之外,对于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政府应坚持实行稽查特派员制度,强化政府对于重大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

篇9

Abstract: so far,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ve involved people all aspects of lif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 vital role. This paper will be to building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management;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具体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随着我国基本工程建设体制的深入改革,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质监的目标。随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工程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业已基本形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入快车道。

一、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牵涉到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比如城市设施建设、道路桥梁建设、居民住宅建设以及其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从整体上来看,由于建筑施工过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建筑管理工作就比较复杂。自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开始,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管理、 设备管理、材料管理、 技术管理以及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工程项目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只有做好建筑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在整个建筑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就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概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不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着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不到位的现象,部分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具体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严的问题;在具体工程质量的监管过程中,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太明确,造成了管理意识的薄弱;从实践来看,很多的建筑工程在未办理审批手续前就开始盲目的开工建设,这严重违反了我国有关工程建设程序的法律规定;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一些建筑单位还把部分工程转包给那些不具有建筑资质的承包商;在一些工程建设过程中,承包商或建设单位盲目追求工期、节约建设成本,甚至会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修改设计档案。诸如此类的问题,给建筑工程项目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有关政府部门对此的监管不到位。

第二,建筑行业的市场行为不规范、存在着只求速度不管质量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关于建筑行业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对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与监管,给一些没有建设资质的建筑单位留下了可乘之机。经过多次的转包等活动,使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管理呈现出混乱的局势。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是,承包商与建设单位开始相互推诿、各自为政,最后无法明确具体责任,或者不了了之。如果一味地追求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不顾工程的质量,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与稳定性。

第三,建筑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严问题。建筑过程中的监管不严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承包工程的建设施工队伍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尤其那些承担转包任务的施工队伍更是缺乏专业技能,较低的施工水平使工程建设质量难以保证;2、施工单位对具体的施工过程缺乏监管力度。通常情况下,由于施工工地的监理比较少,在缺乏专业质量监督人员的条件下,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很难得到遵守;3、具体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并且缺乏责任心,导致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难度加大;诸如以上所述的各类问题时有发生,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导致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难以保障。

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完善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法规与管理标准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我国当前建设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法规,统一质量管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还应当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不能将管理制度仅仅停留在原则化上,或者只是流于形式。通过完善具体操作步骤,使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逐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具体措施是:第一,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制建设,首先从制度上对建设工程质量提供法律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管理的执法力度,真正将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纳入到法制建设的管理轨道中去;第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行动指南;第三,明确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定,对具体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及时予以处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提高工程建筑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良好的建筑管理队伍素质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前提。工作人员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高低和优劣。控制建设工程的质量首先要严格控制人员的准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我国建筑市场来看,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基本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就急于上岗,对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正负筋搁反、对抗剪钢筋如何制作以及施工缝如何留置等技术掌握不住,有些技术人员甚至对施工验收规范和检测标准根本不了解,就开始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工程的质量。因此,提高建筑施工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将事实与行为监督同时纳入质量监督机制之中

对于建筑单位而言,应该将工程质量的事实监督与行为监督相结合,对工程建筑的各主要方面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扩大质量监督的有效范围,对建筑单位和承包单位的责任应予以明确,并通过日常的监督、定期的巡检以及工程分批检查等方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与监控。对在质量监督过程中查出的质量问题,根据轻重程度及时做出合理的处理;对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应进行通报,以提高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进而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质量监督是建筑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督工作必不可少。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关系到建筑业的稳定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10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筑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顶级层次,是站在整个国家和公众利益的立场上,依据建筑工程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对参与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实体质量实施具有权威性的强制性监管,来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基本要求;在合理的使用寿命内,保证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确保使用功能的实体质量;装饰装修的效果应该达到美观、实用;维护国家和集体大众利益。

一、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制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制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制应运而生,并随之不断发展进步:第一,经历了建筑工程投资主体由国家为主向国家、企业、个人的多元化转变,且投资使用有偿化;第二,建筑工程建设方式实现了由建设单位自我组织向市场化发包的转变;第三,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由国家分配转变为企业投标承揽;第四,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由国家计划供应改革为市场供应;第五,建筑工程的建筑物由"产品"变成了"商品"。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

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有着客观的规律性,是按照建筑工程实施建设的基本程序分阶段逐渐形成的。每个阶段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三个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整体优化的目标。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该体系是指建筑工程中各责任主体和管理主体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的组织实施方式方法。它包括直接参与建设主体的质量审核监督、业主及物业等中介组织对参与建设主体质量行为和活动的督促与监督、代表政府和公众利益的政府质量监督。其中,建筑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是整个体系的最高层次,其监督的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所有参与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是最整体最全面的监管。

(二)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该体系是指建筑工程各参与主体或监管机构内部组织系统为保证建筑工程产品质量、建筑工程活动质量和建筑工程服务质量达到客户的要求和期望的标准,所建立起来的并规范实施的具体细化的质量职能和措施。国际建筑行业普遍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ISOI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

该体系是指建筑工程的质量的标准化和认证体系。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包括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建筑工程活动质量评价和建筑工程服务质量评价。评价标准是该体系的关键,评价标准随着建筑工程质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是建筑工程质量需求的具体化和度量化,该体系是基于评价标准的质量评定过程,通过有效的评价,对建筑工程质量给予形象地可识别的描述,促进建筑工程各主体提高质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三、发达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特征

我国已经成功加入了WTO,建筑行业作为第一批开放的行业,毫无疑问将面临国际市场上新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也不例外,必须要遵照国际惯例,实施有效的调控和监督管理,以更好地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建筑工程质量整体利益。纵观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几个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建筑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总结他们在监督管理思想、体制、法制体系3个方面有效运作的共同特点。

(一)思想特征

国外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是基于建筑工程质量形成的本质规律性和质量管理的内在特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运作高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以规范的法制化管理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其思想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建立质量观念,提高各责任方主体的质量意识;构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控制管理的思想;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三大体系,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二)体制特征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行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三个建立、两种许可、两个重点。三个建立即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的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行业市场;建章立法,调整建筑行业发展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两种许可指的是对建筑专业组织和建筑专业人才的注册许可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许可制度。两个重点是指对住宅建设的管理和对政府投资的公共建设项目的管理。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改革方向是集中管理,精简机构,建立环境、交通、建筑集成化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三)法制特征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制是指国家制定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秩序的法律制度及其法规体系,是政府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工作和主要依据,是建筑市场机制得以有序运行的基本保证。一定要做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秩序的法律体系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国际性。法律体系具有完整性才能使建筑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所有各方的建设行为都纳入法律规定的轨道,法律体系具有科学性才能适应建筑行业技术进步的需要,法律体系具有国际性才能使得本国企业积极采纳和推进建筑行业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促进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的国际化。

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针

(一)坚持质量第一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就是在建筑工程管理和建设活动中要牢固树立质量观念,增强质量意识,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实行质量否决权,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工作在建设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二)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活动中的核心思想,建筑工程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是各个阶段的建设参与者的智力劳动和物化劳动积累的全过程。人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控制思想。

(三)坚持以预防为主

建筑工程质量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后效性,由于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缺陷和事故带来的损失具有极大的严重性和浪费性,故要以预防为主。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以预防为主就是重点做好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防患于未然。

(四)坚持质量标准

质量监督的关键是评价,就是对其过程和结果的是否符合性给予客观判断,质量标准是评价建筑工程质量的量化尺度,是质量要求的技术反映,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坚持质量标准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

(五)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过程是不断实施 PDCA质量管理的循环①过程,这一递进往复循环有着客观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过程要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客观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严格要求,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过程的有效性。

篇11

1建立建全各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监理控制、施工负责”四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建全与有效运行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石。其中,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是内控手段,质量监督体系是外部保障;参建单位质量管理行为是主体影响因素,施工工艺与现场质量控制是直接影响因素;工程实体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目标,其质量检测则是基础工作和关键措施。因此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应从各级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与责任落实、施工工艺与现场质量控制、工程实体等多方面入手,逐项落实、逐项完善。

2工程质量监管手段

(1)健全“政府监管”,有效实施2级监督工作形式。着实落实工程监管责任人,健全工程监管责任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和标准;组织对监督项目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工程质量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巡查,监督各参建单位质量制度、规范、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落实情况。(2)敦促“业主管理”,引导项目法人发挥项目管理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项目业主的工程质量责任。项目法人应当构建并完善质量责任体系,全面实施质量问责机制。(3)增大对施工企业的质量监督力度。着重对其质量管控的实际成效实施现场抽样检查,经过增强对质量管控基本工作的“事前管控”检验、现场质量管控的“事中管控”检验与对项目实体质量的“事后管控”的检验,敦促其具体贯彻施工单位在确保项目质量方面的主体职责,注重施工质量管控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增大对监理活动监管力度。着重规范监理活动,对人员数目、资格加以审查,对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情况、特别是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进行检查,增强对监理巡查、旁站、抽查下达命令等现场工作的查验。着实增大监理在质量构成时的重点管控力度。(4)完善“监理管控、施工负责”,统一参建企业质量管控活动。(5)加强对试验检测单位的监督,着力规范试验检测行为,深入开展“试验检测数据打假”的活动。(6)增强项目质量薄弱环节管控力度,全方位提高施工技术和现场质量管控能力。实施施工标准化管理,提高现场质量管控能力。(7)全方位实施第三方检测机制,全面把控交(竣)质量鉴定关。

3确保工程实体质量管理,全面开展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及预防控制

作好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预控,有效地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下面就公路工程常见的七项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并采取有较的防止措施。

3.1高填土下沉

桥头引道、高填土、深填等地段,通常会在车辆通行一段时期后出现下沉情况,分析其成因,第一是施工方面,比如压实不到位、分层厚度不标准等。第二是材料方面,比如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容重不精确、物料压缩程度太大、运用塑性系数过高的粘性土等,都会产生这种类型的问题,其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或者下沉。在项目中应当采用下述举措进行预防:第一,以路面平行线为依据逐层管控填土标准高度,依照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九成来管控大范围作业时的填土厚度。第二,在新老填土连接的地方,全面管控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距离,来防止接茬的地方厚度超过标准以致压实不到位。第三,避免漏夯或者夯实不到位,禁止填土厚度过大。第四,在机器无法压实的位置,用恰当的小类型机器将其压实到位。第五,回填几种类型的土的时候,不可只使用其中一种类型的土的击实试验得到的密度指标当做全部填土的压实度指标,而应当依照填土类型的不同,实施多次击实试验,所取指标应当与有关要求一致。

3.2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指的是路面在完工通行之后较短时间内或者1、2年内产生诸多的开裂、毁坏。其成因大致有:建设管控问题,当前路面项目一味寻求平整程度而不注重压实是否到位;物料运到施工现场及最红压温度过低;乃至在温度较低状况下大幅碾压;物料配合比例不科学,基质沥青没有达到有关要求;路面基层乃至路床基底负载力不够,弯沉数值太大。碾压过程中出现的细小开裂和反射裂缝尽管早期对于通车影响有限,可是在雨水浸泡和太阳照耀下,变成推动路面沥青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催化剂,大幅减短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时间。防范方法主要有:⑴在沥青混凝料施工压实过程中,严格把控沥青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摊铺的品质关,严控摊铺初始碾压与最终碾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全面依照碾压操作规章施工,避免出现水平方向的裂缝。(2)全面依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抓好水平、垂直方向接缝。(3)管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使用比例,或者运用属性改良之后的沥青。搅拌沥青混合料过程中,防止温度过高,防止沥青混合料“焦糊”。

3.3桥梁伸缩缝与桥头跳车

因为桥头填土的下沉和桥台下沉程度不一致,及收缩缝、桥头搭板施工不到位,在桥台的地方出现台阶,妨碍车辆的平稳通行,且对桥梁造成较大的冲击力。在作业时应当格外注重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桥台后背填土应当使用排水压实性能优良的回填物料,来实现最佳的压实度,降低路堤填土的下沉水平。第二,对于桩柱型桥台,应当先填方,等填方下沉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建造桩柱型桥台,进而降低架构物和填土的下沉差异。第三,使用性能优良的收缩缝,且仔细施工,来确保桥面收缩缝所在地方的平整。第四,运用有效举措尽可能避免桥面铺装层的开裂。

3.4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体现出抗剪水平低、负载水平差、含水比例高的特点。在这样的土层上建设路基或者桥梁构造物基础较易产生下沉、塌陷等问题。对软土地基应当着重采用下述措施:第一,运用换填透水性能优良的土的方法,将提升基地稳固程度。第二,水泥、石灰稳定碎石方法,适宜水稻农田等沼泽区域路基的处置。水分排出、污泥清理、草根完全清除之后,把石灰与水泥搅拌充分,之后把小颗粒石块和混合料搅拌在一起,之后摊铺碾压。第三,对路基运用预压、强夯等手段或者运用土工织物。

3.5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因为灌浆强度不高,在孔道中灌浆不到位,较易出现预应力钢筋生锈的问题,对于利用灌浆来握裹钢材来传输预应力给架构混凝土的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弱。比如某项目预制T型梁由于波纹管不通畅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以致压浆不到位,通过正超声波无损检验后发觉孔道中存在孔洞,最后放弃使用。给施工企业在收益与名望方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导致项目无法按时完工,所以施工过程中应当采用下述方式加以管控:第一,灌浆所使用的水泥应当是新生产的,标号≥425#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通用硅酸盐水泥。第二,灰浆的配置比,一定要综合考虑运用物料、作业季候、现场状况等要素,且利用试配试验明确。第三,灌注之前应当查看灌注通道的管道形态是否存有杂物,另外,应当在灌注之前对压力水清洗孔道。第四,张拉之后应当尽快实施孔道压浆,压浆应当连贯、慢速、均匀实施。第五,各个孔道灌浆过程一次完成,中间不可中断。

3.6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项目的重要舒适性标准,作业管控不到位,平整度就无法达到要求。假如道路平整度不达标便会导致车速减慢,提升车辆通行过程中的颠簸程度,增大冲击力,对车辆产生不良影响,降低舒适性,行车安全性降低,物质收益与社会效益受到大幅不良影响。成因大致有:基层平整度管控不到位,乃至产生波浪状起伏;路面作业管控不到位,摊铺机和碾压机的工作者技能不高,基准线失去控制。所以,作业的时候应当由路基开始逐层全面管控高程与平整度。且在确保压实度的前提下,科学管控路面面层微观架构与外观架构平整程度。

3.7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因为土基强度较小或者不匀称,亦或不注重路面底层,亦或在春天或者秋天作业的混泥土路面白昼的气温有很大差异,而形成强度很大的翘曲应力导致板体出现裂缝。在作业时应当全面管控路基与底层的强度、均匀性、稳固性、密实度。管控混泥土所使用物料尤其是水泥的技术标准,运用达到有关标准的路面专用水泥与低碱含量水泥,另外不可采用小窑水泥。此外板块混泥土的振动过度会致使分层离析,同时也会致使板块开裂,因此振捣过程中应当注重部分地区的振捣,避免出现振捣过度形成的混泥土分层,另外留出的收缩缝应当达到有关标准。

4结束语

公路项目质量监管和其质量问题的防治,一定要从认识到注重、管控上及时、技术上恰当、举措上有效。建设、设置、监理、作业每个方面、每个过程协同管理,才可以让我们的品质有所提升,才可以确保质量目标的达成,保证群众与政府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12

【摘要】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然而,在新形势的条件约束影响下,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实现进一步的完善与强化,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的工程建设提供有利保障。因此,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简单参考。

关键词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y Opinion

Zhao Guo-dong

(Xing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XingchengLiaoning12510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eepening of social reforms and China´s market economy, China´s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However, under conditions of constrained impact of the new situation, 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must be implemented to further improve and strengthen, in order to better provide strong guarantee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on a simple analysis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designed to provide a simple reference for future projects.

【Key words】Engineering quality;Supervision;Management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进步带动了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我国相继制定了许多与工程质量相关的监督管理条例,使工程的建设活动得到了巨大的保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在新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在进行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中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使我国的工程建设得到不断的发展创新,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模式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在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时,一般采用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先由建设单位在监督管理机构中办理质量申报手续,手续通过审批后,再由监督管理机构对建设工程中的各个建设主体进行相关的质量责任监督管理,然后再由监督管理机构通过对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进行部分抽查,并对工程的各项主体结构以及竣工验收进行有效监管,最后制定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报告并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从而完成对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1]。

2. 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所面对的问题

(1)监督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现阶段,在我国部分的监督管理机构中,仍旧存在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监督管理人员是进行监督管理行为的重要主体,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对监督机构的权威性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在新时期的条件影响下,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以及监督手段的落后造成了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人员素质过低技术水平低下使其对于现代的科技检测仪器设备不能进行有效利用,监督方法过于传统老旧,无法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与监督,从而使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得不到保障。所以说,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活动中,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水平。

(2)监督管理模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的监督管理机构在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时,多采用实物质量监督的方法,监督模式单一而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具有建设工期长,以及建设使用设备材料多样化等特点,其建设过程所特有的复杂性,决定了单一的监督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需要,单纯的依赖实物质量监督并不能真正的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使得监督的全面性受到一定约束,造成工程质量的考核不严格,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等缺陷。

(3)监督管理经费不足。

通常情况下,监督机构的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到队伍的建设与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制度的不断创新与改革,我国的质量监督收费逐渐实行政府拨款的方式,使得各项质量监督机构面临着经费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监督机构的经费缺口过大,对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且监督机构的整规编制名额数量有限,国家财政部门只能根据编制的名额总数来进行拨款,使超编人员的薪酬得不到落实,同时,办公经费不足以及专项经费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等现象,使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进一步造成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工作得不到一定的落实[2]。

3.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1)努力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

基层的质量监督人员是进行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主体部分,因此,监督人员的素质水平与能力水平往往能够直接影响到质量监督的总水平。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实现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就必须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通过对其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来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的基本管理能力与业务技术,使其拥有更高的技术判断力,并要求监督机构对监督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及时调整人员分配,努力为我国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创造出一支技术精湛的监督队伍。

(2)加强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活动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质量建筑与管理的有效性,就要求质量的监督机构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管理工作,通过仔细调查,明确辖区内建设工程的基本质量情况,以及工程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能根据其主要问题来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对整个建设工程中的各个建设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规范,并集中力量解决建设工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特殊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来对其进行专项整治工作,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主体中所存在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进一步避免建设工程产生质量隐患。努力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规范质量监督程序,使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得以展示加强对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做到把人为因素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所产生负面影响降到最低[3]。

(3)将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相结合。

现阶段,我国的监督管理机构在进行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时,一般采取以实物监督为主,以行为监督为辅的监督管理模式。然而,如果说其对建设工程的行为监督力度不够,就不能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从而进一步导致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就必须要建立起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全新的监督管理机制,将工程建设各个方面中的各项质量行为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工程建设的日常监督与巡查力度,对工程建设实现全面的覆盖监督,从而进一步提高各个建设主体的质量责任意识。

(4)进行思想观念的合理转变。

在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时,必须仔细分析调查工程建设的重点,加大对重点建设环节的监督力度,对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进行宏观把握,尊重参与建设的各方的主体地位与权力,进行思想观念的合理转变,明确工程建设中的责任承担主体,并督促建设各方能够及时的承担起相应责任,另外,在进行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时,必须加强保护监督机构与监督人员的重要地位与基本监督职能,实现监督单位与建设工程单位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信息交流,确保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从而实现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全面掌握。

4. 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体制的改革完善,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时展趋势,使我国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更加完善,就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的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实现监督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加大对建设工程的监督力度,严格按照质量监督程序,使建设工程中的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进行不断探索与创新,来进一步推进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庆.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 山西建筑,2007,07:227~228.

[2]庾季英. 如何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J]. 山西建筑,2007,15:239~240.

[3]肖孟,叶艳兵,魏然,骆汉宾. 武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01:48~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