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7 03:59: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作规划目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奋斗目标
1、面积产量目标
到2015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70万亩以上,通过高产创建使总产达到68万吨,年递增1.6%;棉花面积6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5.5万吨左右。
年递增2.6%;油料面积88万亩,总产13万吨以上,年递增2.5%以上;蔬菜复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100万吨以上,年递增13%以上。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50万头、10万头、5万只和5000万只(其中肉鸭出笼200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1.85万吨(其中:猪肉12万吨,牛羊肉4.65万吨,禽肉5万吨)、20万吨、2万吨,年递增10%以上;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5万亩,水产品产量20万吨(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18万吨),人繁优良苗种30亿尾,产量年递增达到18.5%。
2、质量效益目标
到2015年,水稻、油菜、棉花品种优质率达到100%,优质水果和蔬菜品种优质率达到95%,种植业商品率80%、科技含量80%;猪、牛、羊和家禽的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80%、60%、60%和45%。猪、禽、蛋的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0万吨、3万吨和1万吨,占出栏量的40%。猪、牛、羊的良种率分别达到99%、80%和75%,动物发病死亡率降低到3.5%;水产名特优产品占比达到85%以上,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
到2015年,农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0.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5.5亿元、畜牧业产值33亿元、渔业产值20亿元、服务业2亿元),年均递增6%;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年均递增13%。
3、农业“三品”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无公害化。全市“三品”标志产品数量达到64个,比2010年增加30个,总产量200万吨,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4、农村生态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沼气广覆盖。新增沼气3.2万户,其中:户用沼气2万户,联户小型沼气工程100处、0.2万户,大型沼气工程4处、0.4万户,秸秆气化工程6处、0.6万户,全市沼气累计用户达6.8万户,沼气普及率达50%。推广太阳能5万台,累计太阳能拥有量达13万台,普及率达50%。推广秸秆气化炉0.5万台。健立村级沼气综合服务站点40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废弃物得到集中回收、处理。
5、科技教育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配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全市村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种养大户、经纪人开展集中培训5万人次,组织市乡农技员开展知识更新轮训5000人次,新增科技入户2万名。
6、农业法制建设目标
建立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资质量投诉召回体系和农业综合执法体系。
7、植保、土肥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网络,实行病虫情报传递信息化、可视化,在全市建30个病虫观测点。推进生物技术防病治虫,力争绿色防控面积达80%以上,各种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到2015年,基本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以标准良田建设为支撑,改造冷浸乱泥田和过沙过粘田,建设高产稳产田20万亩。以有机质提升为支撑,广辟有机肥,逐步恢复绿肥生产,使有机肥、无机肥比例协调到3.5:6.5,耕地地力提高0.3-0.5个等级,使N:P:K比例协调到1:0.4:0.7,肥料利用率提高10%,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90%以上。
8、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0万千瓦,年均增加14万千瓦,农用拖拉机拥用量达到5万台,机具配套比例达到1:3.5。农机综合作业率达80%以上,稻麦“耕整、播栽、收获”三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6%、50%和96%以上,油菜、棉花及其它农作物的机械化耕整水平达到96%以上。农机经营服务收入突破20亿元。
(三)发展任务
“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面临着十大任务,即:①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保持农业持续增效增收;②积极推行“以钱养事”派出机制,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实行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④有序促进耕地规模流转,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水平;⑤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⑥加强农业节能环保建设,提高农药(兽药、渔药)、肥料使用效率,积极发展农村新型能源,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努力建设农村生态家园;⑦加强农村科技人员教育培训,促进农民科技致富;⑧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⑨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⑩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对策和措施
1、围绕产业壮农,加快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
(1)优化产业结构,实行基企联动共赢机制。“十二五”期间,要围绕“两型”农业建设、武汉城市圈优势产业一体化布局和建设“蔬菜大市”、“肉鸭大市”、“水产大市”的目标,科学规定全市农业产业布局,稳定发展粮棉油等基础产业和优质板块,突破性地发展蔬菜、肉鸭、生猪、水产、甜玉米、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和优势板块,推进设施安全蔬菜生产、畜禽规模化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做到调结构、保供给、创特色、促增收。
到2015年,种植业要形成以“宇丰”、“日升”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80万亩优质水稻产业带,年加工销售稻米40万吨;以“金诺”、“健康”、“景天”、“昌丰”、“恒鑫”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60万亩优质棉花产业带,年加工销售皮棉5万吨,纺纱4万吨,加工棉籽8万吨;以“金诺”、“健康”、“永康”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80万亩优质油菜产业带,加工油菜籽6万吨;以“嘉琪”、“鑫天”、“茂雄”、“黄金村”、“海力”、“戴克森”、“杨荣”、“鸿远”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50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年加工、运销蔬菜80万吨;以“中绿”集团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3万亩优质甜玉米产业带,加工玉米2万吨。在蔬菜产业方面,要以张港为中心,辐射带动蒋湖、蒋场等地形成10万亩花椰菜产业园,以小板为中心,辐射带动马湾、杨林和竟陵东郊等地,形成5万亩西红柿、黄瓜产业园,以多宝、蒋湖为主体,形成5万亩白萝卜产业园,以黄潭为中心,辐射带动渔薪、竟陵西郊等地,形成5万亩甜瓜、黄花菜产业园,以九真为中心,辐射带动胡市、皂市等地,形成5万亩莲藕、慈菇等水生蔬菜产业园。
畜牧业要紧紧围绕优质瘦肉型和仔猪生产、优质肉牛、高产奶牛、优质肉禽等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畜禽品种,加快品种改良,促进畜产品升级换代。生猪生产主攻提高三元杂交猪比重和出栏率;蛋鸡生产在增加总量基础上,侧重改善个体生产性能以提高群体生产水平,增加多功能蛋品生产;肉禽生产要发挥产业化程度的优势,增加高新技术含量,优化品种,提高适口性,扩大产品外销量。肉牛生产要充分利用我市秸秆优势和良种优势,建立科学杂交改良生产模式,普及优质肉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生产优质肉牛。奶牛生产以建设奶牛高产示范基地入手,突出加快奶牛发展,力争全市奶牛生产有大的突破。肉羊生产加快品种改良,提高优质产品产量,推广舍饲半舍饲的饲养方式。切实加强划地建设与管理,继续推进草地生态建设和草地牧业生产模式,加快农田种草步伐突出发展草食畜禽,提高产品和产值比重。建立起适合我市资源开发、结构和布局科学合理的牧业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水产业要抓紧建设六大区域特色,即:张家大湖万亩生态旅游示范区;以龙骨湖、东白湖为中心的万亩精养高产示范区,产量可达1.35万吨,产值可达1.5亿元;以华湖、沉湖为中心的万亩健康养殖示范区,养殖水面可达5万亩,年产水产品3.8万吨,渔业产值4.5亿元;以佛子山、石河、渔薪、岳口、竟陵等地渔池网箱养鳝片带,养鳝网箱达到100万口、1000万平方米,产量可达4万吨,产值8亿元;以皂市、九真、佛子山、石河、干一、马湾、岳口、竟陵、渔薪等地为主的稻田、藕田、静水沟渠的虾稻、虾藕连作区,发展养虾面积10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1.5亿元;在胡市龙骨湖,皂市花园村、吴字河,九真江家湖、竟陵孙湾、小板天仙路旁、岳口潭湖、佛子山青山湖、石河北港湖、横林叫湖等地建立垂钓中心,形成水产生物游览区及养殖、餐饮、垂钓于一体,发展休闲渔业。
(2)强化企业培育,实行品牌共享发展战略。要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建设,促进企业抱团集聚发展。抓住武汉城市圈产业对接的契机,整合优化市内知名品牌企业,实现与圈内同类企业无缝对接、共同发展。
2、依靠科技兴农,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1)狠抓体制机制创新,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期间,要将岳口北堤村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扩规上档,争取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形成全市农业科技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研基地,“三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的展示中心,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农民朋友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信息平台和全市新农村建设、“两型农业”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中心。
(2)狠抓“种子工程”、“沃土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实现农业良种良法良效。加强高产创建、节本高效模式、畜禽水产科学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十二五”期间,力争高产创建项目覆盖到蔬菜、花生、水果和水产业、畜牧业,面积涵盖全市各主产区。
(3)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积极建好岳口镇1000亩现代农业展示园,充分发挥展示园和阳光培训的作用。
(4)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大力倡导“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重大植物病虫害预警预报,启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扶持发展各类植保机防组织,引导开展全程防治承包服务,确保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重点抓好口蹄疫、蓝耳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推广抗逆品种和避灾、减灾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抗灾救灾。
(5)狠抓农机推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机作业、农机流通、农机维修三大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田平整、灌溉系统、机耕道、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办好一个农机大市场,建好十个标准化维修中心。积极争取农机购机补贴,推进农机农艺协同发展,提高农机综合作业率,促进农机事业跨越式发展。
(6)狠抓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围绕“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农村生态家园。要加大投入,高标准推进北堤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3、搭建平台惠农,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化步伐
(1)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农技110服务体系,实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开通“12316”、“农信通”和“手机报”等服务,加强与电视台、日报、电台等市内新闻媒体的协作配合,继续办好《农业》、《植保》等刊物,积极实施农业信息村村通工程,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资源整合,到2015年,确保每村都有一个固定的农业信息接收站点,努力实现农情信息全联通、农技服务零距离、农资打假快节奏。
(2)大力发展农业中介服务组织。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培育一批中介经纪人、致富带头人。到2015年力争农业中介组织达到1000家,发展社员10万多名。
(3)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要以“昌丰”、“鑫天”、“茂雄”、“德丰”、“泰尔生物”等公司为龙头,建成一批具有冷链物流、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产销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一批农产品产品信息公开和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使全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产销衔接、批发效益与物流配送相结合的现代农畜产品营销体系。同时,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开展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4、坚持执法护农,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十二五”期间,要按照“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的行风要求,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合法利益。要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增加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使用面积,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强农产品下角料和病死畜产品、水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农业源头污染。要加强农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加大标准化生产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立足项目强农,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1)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十二五”期间,要继续通过联谊招商、参展招商、外出招商等多途径招商方式,全力做好招商项目推介和服务工作,力争每年都有3-4个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落户我市。
完成总产值3亿元,实现劳保费600万元,管理费600万元,实现利润2500万元,毛利润1200万元。
力争获得一个“泰山杯”工程奖项,4个沂蒙杯、金州杯项目,4个省级安全文明工地,3个市级安全文明工地,6-10个市级主体优质结构工程。
三年内力争获得1个“国家最高工程奖---鲁班奖”,3个“泰山杯”工程奖项,产值累计10亿元:五年内,产值完成15亿,利税1.5亿元,一、二级建造师过百名,各类专业管理、持证人员500名,劳保费万元。
在工作把握上,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志华发展的始终,突出“志华集团又好又快发展”一个主题,着力强化“积极作为,强强联合,拓展市场”三大理念,重点做好七项工作:
(一)、抢抓机遇,拓宽市场,促进志华集团平稳较快发展。
是我公司发挥企业资质重要的一年,尽管建筑业是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产业之一,但纵观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形式,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当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国内经济增长明显放慢,房地产市场萎缩,房屋建筑工程合同减少;另一方面,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国务院提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两年内将投资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省内也相继出台了21条政策措施,保障性安居工地、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以及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力等重大基础是重头戏,为今后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另外,“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内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继续加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将进入,港口、电力、水力等专业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总之,建筑业在承担建筑任务、拉动经济增长双重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持续发展的新机遇。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在困难和风险中准确判断形势,在挑战和考验中清醒把握方向,从变化中捕捉发展机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有利时机,科学谋划,确保公司平稳较快发展。
(二)发挥国家一级资质优势,实施强强联合,壮大外出施工实力,抢占市场份额,打造志华品牌。
(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全面提升安全质量标准水平。
以施工现场为平台,全面加强现场质量、安全、技术和队伍管理,实现安全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首先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以争创“沂蒙杯”、“泰山杯”为目标,促进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再就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发展。
(四)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增强志华集团的竞争力,以增强产业活力与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力实施立体化人才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为志华集团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方面,一要开展农民工培训,发挥金鑫劳务企业和沂蒙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功能,配合相关部门实施“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培训计划;二是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以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建造师为主体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以关键岗位人员、技术骨干、特种作业人员为主体的专业人才梯队;以技工、高级技工、技师为主体的一线作业队伍,为促进志华集团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五)继续加大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对存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书,对不符合标准规范的,从重从严处罚。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先导,以质量、信誉为基础,创新制度优化服务,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机制,加快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市场监督,着力提升我区建筑业的外向拓展能力,努力打造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品牌,提高全区建筑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区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亿元,年均增长率18%,建造师、特殊作业人员培训及上岗率100%,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100%;基本消除工程质量通病,竣工工程合格率100%,安全生产无事故。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创省级优质工程5项,省级文明工地10项。力争新申报一级房屋建筑总承包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1家,三级资质企业2家。
三、措施
1、创新建筑业发展的行业管理机制,加强建筑行业管理力量。加强建筑业管理机构建设,确保区财政有专项经费保障,对全区行业发展进行统一管理、调控、研究和指导,把握好行业发展的规律,创造性地做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探讨研究制定促进建筑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开展调查研究,找出建筑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使行业发展有目标、有措施、有计划,引导行业健康科学发展。创造条件,使我区企业与大的企业集团合作,借船出海,实现跨越发展。
2、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优化结构、壮大规模的原则,培育发展集团化的总承包企业,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和特色行业。一是调整企业结构,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与专业承包企业、劳务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格局。二是调整市场结构,引导企业向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建筑领域发展,鼓励企业拓展市政、钢结构、装饰装潢、防腐保温、设备安装、电力等专业市场。三是调整经营结构,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高融资能力,扩大多种经营,向承包商、投资商、开发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攻坚能力,分析市场信息,加强市场研究,及时调整战略,研究制定新的市场开拓方略,努力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做大优势市场、主攻热点市场、拓展传统市场、加快开发新市场,做好企业发展的参谋作用。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快旅游业发展
1.充分认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极具发展前景和发展效益的一大新兴产业。它关联范围广,市场能力强,投资效益高,就业机会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旅游业发展,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对外开放,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
2.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拓宽旅游发展空间,提升旅游产业品位,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转型的新龙头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确保旅游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0%;到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2%;到2015年,国家A级景区由2011年的5家发展至10家,星级饭店由2011年的19家发展至35家。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6%。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经济转型的新龙头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加速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3.科学编制旅游规划。按照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结合科学发展实际,坚持高起点开发“新、奇、名、特、优”旅游产品,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围绕名山、名村、名人、名企等优质旅游资源,集中力量,精心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作品。
4.努力培育旅游品牌。以霞客文化为品牌,以军事文化为主题,以华西文化为特色,积极培育和打造旅游名品。力争2015年前,将滨江要塞旅游区、华西村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徐霞客农业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为长三角文化休闲湿地、国家5A级旅游区和中华旅游文化朝圣地,其中青阳观音文化博览园、月城云外水庄、赞园等创建4A级旅游景区,嘉茂国际花鸟园建成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华西村争创国家级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5.积极搞好节庆活动。进一步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文化电视周、刘天华民族音乐节、金秋经贸节、华西国际旅游节等办成有国际影响和国际友人参与的品牌节庆活动,做好春节、元宵节、二月初八南门庙会、清明、端午、“五一”、中秋、“十一”等黄金周旅游活动,努力实现以节促旅、以节造势、以节聚客,达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策扶持、全民参与、活跃经济”的良好效果。
6.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培育一批精品农业旅游景点、星级农家乐、特色旅游村镇。到2015年,全市新建市农业旅游示范点15家,争创省级农业旅游点10家。
7.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加快规划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集散超市、旅游商品专业市场、自驾游基地,到2015年,建成旅游超市5家,旅游商品专业市场1家,自驾游基地2个,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交通便捷、配置精良的旅游环境。
8.加强旅游项目审核。进一步加强旅游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旅游项目参与审核制度、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在建设旅游项目时要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旅游业规范进行项目的策划和设计、施工。旅游项目的立项审批需要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参与。
三、加大营销、深化合作,拓展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9.完善旅游宣传促销。每年制定城市旅游的整体宣传、立体促销计划,精心编制设计新、特色强、质量高的图文和音像旅游宣传品,注重在新闻媒体和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展销会的布展和宣传。
10.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以2012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瞄准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客源地,主办有特色创新的推介宣传活动。深化同相邻城市的旅游合作,实施跨地区旅游联动、建立跨地区旅游专线,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旅游精品线路。强化与日本、东南亚、欧美及澳洲等地的互动促销、互送游客,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全市重大对外交流活动和对外宣传活动要与旅游宣传统筹安排。
四、完善要素,提升管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11.完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加快全市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连接道路建设,加强旅游可进入性。在全市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点景区开辟旅游交通专线和旅游观光巴士。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设置景区景点中、英、日、韩指示牌和编制多种文字的导游地图。
12.推进各类酒店建设。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在打造高星级酒店建设的同时,根据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大力发展各类快捷酒店、公寓式酒店、商务型酒店、主题型精品酒店,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建设上述酒店共5家。全方位开放市场,提升酒店管理水平。
13.深入开发旅游特色餐饮。积极开发特色和地方风味的旅游餐饮,在“长江三鲜”美食文化节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徐霞客菜谱、地方菜谱,在保持特色、增加品种、创新菜肴、改进服务上下功夫,培育一批本帮特色的餐饮名店和连锁店。
14.加强旅游人才培训。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华西培训基地、职业技术学院的作用,建立全市旅游培训系统,积极寻求与外地院校合作设立徐霞客旅游学院,培训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到2015年,全市培养导游员1000人,其中中、高级导游员100人,重点培养金牌导游员50人。
15.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通过“平安旅游”“诚信旅游”、“文明旅游”、“优质旅游”的创建和开展文明景区、优秀服务员、优秀导游员大赛等活动,提升旅游质量,确保旅游安全,完善旅游服务。
16.抓好旅游市场监管。设立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健全旅游监管体系,进一步发挥旅游监督检查的作用。加强旅行投诉处理,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建设国内一流的标准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信息中心、咨询中心、集散中心、呼叫中心、商品展销中心和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等。
17.保障旅游整体环境。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环境长效管理,强化河道、湖泊治理,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保护植被,确保景区景点内空气质量、噪声质量、地面水环境质量及污水排放等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科学保护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有效实施不开发区域理念,促进旅游景区景点可持续发展,营造“安全、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旅游大环境。
五、加大扶持,创新机制,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18.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2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13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人才培训、扶持旅游业提档升级等(具体资金管理办法由财政局和园林旅游局另行制订)。
19.创新旅游资源整合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创意招商、市场运作、整体开发”的模式,对澄南6镇进行整体联动开发,通过体制上的创新、地域上的突破,进行大手笔规划和大力度建设徐霞客农业生态旅游区。具体做到“四统、三分、两放大、一开发”。对成熟的景区景点探索实施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管理体制,引导景点景区参与市场,增强竞争意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和经营,鼓励组建旅游集团,发挥品牌优势,实施规模经营,形成集聚效应。
20.对旅游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旅游企业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享受第二产业同等价格政策待遇,工商、国税、地税、质检、人保、物价等部门要给予政策扶持,积极支持并鼓励旅游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六、加强领导,落实保障,努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新水平
21.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旅游工作,将旅游业发展指标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目标责任制,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22.各镇(街办)明确一名副职领导分管旅游工作,并制订本单位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景点景区建设规划,加强旅游重点工作推进,促进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并实施绩效考核。
2.年内出台《关于加强海岸线规划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市域一体化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二、做好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的服务指导工作
1.市区层面,积极服务东部新城、科技城和风景名胜区建设。以市规划局规划服务小组及三个现场推进小组为依托,坚持重心下移、现场办公、靠前服务,及时破解开发过程中涉及到规划方面的难题,加快开发建设进度。
2.市域层面,主动指导南海新区、旅游度假区、新区建设。以市规划局规划指导小组为依托,主动加强与荣成、文登、三市的沟通联系,积极参与指导三市的重点区域开发。
三、开展《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1.以整个市域为整体,综合研究市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及海岸带保护利用等问题,明确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定位、空间结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前期研究和重要依据。
2.2―8月,在现场调研、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9―11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年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四、编制《市区城乡建设用地规划》
1.为整合土地资源,对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梳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3―8月,赴各镇村开展现场调研,并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9―11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年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五、开展《市域轨道交通体系研究》
1.在市域一体化的大格局下,把轨道交通作为应对未来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的必然选择,及早开展相关研究,为未来轨道交通发展预留空间。
2.2―7月,在组织现场调研、部门讨论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8―9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10月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六、编制《市区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
1.对我市海岸带、山体、水体、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等多个要素进行整合研究,限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推动资源环境保护与土地集约利用。
2.3―7月,进行现场调研,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8―10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10月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七、编制《市区开放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1.对市区中小型开放式绿地规划布局导则内容进行落实,合理确定城市开放式公共空间位置和规模,形成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城市开放式公共空间网络体系。
2.3―7月,进行现场调研,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8―10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10月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八、开展城市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
1.两站枢纽区域:配合城司优化两站枢纽周边城市功能,提升土地价值,服务城市未来发展。
2.绿轴区域:配合城司做好政务办公及商业办公区的建筑设计,完善建筑功能,缓解中心区发展压力。
3.东部新城有关区域:主要是塑造现代城市形象,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的“精品区”。
4.科技城智慧岛:对智慧岛的建筑形象和城市风貌进行合理定位和引导,打造城市新地标。
5.城市重要地段的城中村改造未实施部分:着眼于城市整体风貌的打造,对未实施部分的方案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多留绿地和空间,提升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品质内涵。
九、做好规划管理服务的创新工作
1.优化完善规划审批流程。结合《省城乡规划条例》的实施,准确把握规划要素的变化,修改完善审批流程,加强规划法规建设,确保依法规范操作。年内研究制订《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报市政府审查。
2.强化建设项目现场踏勘工作。要求从局班子成员到科员,并延伸至项目技术人员,须经常深入项目现场进行方案的反复研讨论证,熟悉掌握辖区内每块土地的现状及规划情况。
3.实行土地出让前规划联合踏勘制度。依据城市规划和拟出让用地情况,与发改、财政、国土、建设、环保、房管、城管、林业等相关部门一起,联合开展现场踏勘,按程序确定并报批出让规划指标初步方案,出具《土地出让规划示意图》,确保规划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
4.做好旅游标准化相关工作。配合旅游部门做好旅游相关规划的编制审查及服务管理工作。
十、做好“阳光规划”工作
一、强化员工队伍管理,坚持从严抓安全。近年以来,随着沙漠运输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新进人员的不断增多,员工队伍的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的实际效果。依据一些基层单位的实际经验来看,运用军队的纪律和军人的素质来强化员工队伍的管理,用准军事化管理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失为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要做好这方面的探索工作,我认为,一是要将全员教育军训制度化、经常化。可结合沙漠运输主业、油田服务等各个行业的实际,推广实施对员工队伍实行“一训四教育”(全员教育军训和组织纪律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企业团队精神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在此基础上,有效形成新员工岗前军训、在职员工轮流军训,并可将生产骨干输送到军营集训的军事化培训机制等。二是员工行为准军事化。可按照36种行为准则,建立健全干部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岗位行为规范》和《安全行为规范》,做到岗岗有标准、人人有规范、处处有监督、事事有考核。三是推动准军事化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相结合。要严格安全评估和生产运行准入制度,严格按照核定能力和定编、定员、定额组织生产,严格正规循环作业,并要积极推行手指口述现场安全确认管理方法,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执行力、服从力和落实力。
二、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精细抓安全。近年来,沙运司根据集团公司、公司、油田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要求,在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并制定了预案、hse体系等,使质量标准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实施基础。要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要自我加压,反骄破满,再行落实“高位动态达标”的目标。要认真落实制定的各种预案和hse体系,并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技术标准。同时,要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贯标认证为手段,促进安全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取得各项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在此基础上,要制定“精品工作界面、精品运输线路、精品车辆设备”等考核标准,扎实开展“精品工程”达标竞赛和月度安全质量评选活动,建立日、旬、月动态检查制度,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高位动态达标,实现向地面和非主业生产运行服务单位拓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等方法,形成全覆盖的标准化建设格局。
三、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坚持自觉抓安全。我们说,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为了实施沙运安全文化管理,特提出“十个必须,十个坚持”安全工作总体要求和“十荣十耻”安全生产荣辱观,在企业逐步形成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的思路,与大家进行探讨。这方面,宜从“理念、素质、制度、设备、环境”五个方面入手,探索预防为主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和运行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沙运安全文化体系。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员工”的原则,精心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建设沙运安全文化长廊和文化广场,开展安全法律法规“进车队、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形成沙运安全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四个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能力。要紧紧围绕落实沙运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目标责任、管理制度、车队班组、教育培训、监督检查四个体系建设,不断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运行整体素质的显著提高。
1. 完善安全目标责任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强化行政领导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安全教育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领导分工负责制、部门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安全责任制。要从沙运司层面,各单位、科室以至于车间班组逐级下达安全考核指标,签订安全风险抵押合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量化考核、严格奖惩的安全目标责任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安全责任与分配挂钩力度,建立安全、质量、经营任务目标的合理分配制度,并对各级领导班子实行效益年薪安全一票否决制,用于年度安全生产运行考核奖惩。这方面,要始终坚持重奖重罚、依法从严治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三违”处理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制度建设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要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了涵盖安全责任、设备管理、教育培训、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内容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修订车辆设备技术标准规范和各个工种的员工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各类重大事故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同时,要根据集团公司、公司、油田公司的要求,不断补充完善安全设备审批、安全效能监察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3.完善区队班组建设体系。车队、车间班组是沙漠运输全部工作的基础。加强区队班组建设,是“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因此,制定相关的车队、班组的安全、设备、质量、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1-0116-01
妇幼卫生工作是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妇幼卫生初保工作目标的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几年来的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复核评审,笔者总结体会如下:
1领导重视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前提
妇幼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搞好妇幼卫生工作在于领导是否重视,各级妇幼卫生机构要主动当好领导的参谋,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给予支持,才能确保妇幼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2健全机构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基础
加强三级保健网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妇幼卫生网络,保持妇幼卫生队伍的相对稳定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基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妇幼卫生队伍建设,应当在工作上予以支持,经费上予以保证,生活上予以关心,待遇上予以倾斜。针对本市村级妇幼保健网底已基本破裂的情况,应充分发挥女乡医或女计生人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网底功能,以保证妇幼卫生保健网络的正常运作。
3科学管理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保证
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资源,发挥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的整体功能,才能实现妇幼工作目标的规范化管理。
3.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妇幼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各地应根据当地妇幼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业务理论和技术培训,如举办“两管”等培训班,有计划,持之以恒地搞好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不断提高妇幼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和质量。
3.2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 实行产前检查与计生“三查”相结合,逐步废除村级接生员接生制度,由女乡医或女计生人员配合做好产后访视。边远山区采取待产住院不收住院费,解决交通不便的困难。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3加强儿童系统管理 0~3岁儿童系统管理与计划免疫工作相结合;4~7岁儿童保健与幼儿园、学前班的集体儿童管理相结合,与独生子女体检相结合,在体检中发现疾病及时向家长反馈。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其次,深刻分析市场上主要竞品在产品系列、价格体系、渠道模式、终端形象、促销推广、广告宣传、、营销团队、战略合作伙伴等等方面表现,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目的在于寻找标杆企业的优秀营销模式,挖掘自身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和不足。
最后,就是自身营销工作的总结分析,分别就销售数据、目标市场占有率、产品组合、价格体系、渠道建设、销售促进、品牌推广、营销组织建设、营销管理体系、薪酬与激励等方面进行剖析。有必要就关键项目进行swot分析,力求全面系统,目的在于提炼出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进行初步原因分析,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拟制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在千里之外。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就是强调谋事在先,系统全面地为企业新年度整体营销工作进行策略性规划部署。但是我们还要明白(本文由第一diyifanwen.com精心为你整理)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并不是行销计划,只是基于年度分析总结而撰写的策略性工作思路,具体详细的行销计划还需要分解到季度或月度来制定,只有这样才具有现实意义。
目标导向是营销工作的关键。在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销目标的拟订,都是具体的、数据化的目标,包括全年总体的的销售目标、费用目标、利润目标、渠道开发目标、终端建设目标、人员配置目标等等,并细化分解。如终端类产品的销售目标就要按品项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每个系统等等;流通类产品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等。
其次就是产品规划。根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新产品开发计划、产品改良计划;通过销售数据分析出区域主导产品,拟制出区域产品销售组合;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特征及现有客户网络资源状况,拟制出区域产品的渠道定位。然后就要拟制规范的价格体系,从到岸价到建议零售价,包括所有中间环节的价格浮动范围。有时非常必要结合产品生命周期拟制价格阶段性调整规划。
如果企业仍存在空白区域需要填补、或者现有经销商无法承担新产品销售等原因,还需要制定区域招商计划或者客户开发计划。终端类产品还需要完善商超门店开发计划。
其次,深刻分析市场上主要竞品在产品系列、价格体系、渠道模式、终端形象、促销推广、广告宣传、、营销团队、战略合作伙伴等等方面表现,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目的在于寻找标杆企业的优秀营销模式,挖掘自身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和不足。
最后,就是自身营销工作的总结分析,分别就销售数据、目标市场占有率、产品组合、价格体系、渠道建设、销售促进、品牌推广、营销组织建设、营销管理体系、薪酬与激励等方面进行剖析。有必要就关键项目进行SWOT分析,力求全面系统,目的在于提炼出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进行初步原因分析,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拟制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在千里之外。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就是强调谋事在先,系统全面地为企业新年度整体营销工作进行策略性规划部署。但是我们还要明白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并不是行销计划,只是基于年度分析总结而撰写的策略性工作思路,具体详细的行销计划还需要分解到季度或月度来制定,只有这样才具有现实意义。
目标导向是营销工作的关键。在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销目标的拟订,都是具体的、数据化的目标,包括全年总体的的销售目标、费用目标、利润目标、渠道开发目标、终端建设目标、人员配置目标等等,并细化分解。如终端类产品的销售目标就要按品项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每个系统等等;流通类产品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等。
其次就是产品规划。根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新产品开发计划、产品改良计划;通过销售数据分析出区域主导产品,拟制出区域产品销售组合;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特征及现有客户网络资源状况,拟制出区域产品的渠道定位。然后就要拟制规范的价格体系,从到岸价到建议零售价,包括所有中间环节的价格浮动范围。有时非常必要结合产品生命周期拟制价格阶段性调整规划。
如果企业仍存在空白区域需要填补、或者现有经销商无法承担新产品销售等原因,还需要制定区域招商计划或者客户开发计划。终端类产品还需要完善商超门店开发计划。
其次,深刻分析市场上主要竞品在产品系列、价格体系、渠道模式、终端形象、促销推广、广告宣传、、营销团队、战略合作伙伴等等方面表现,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目的在于寻找标杆企业的优秀营销模式,挖掘自身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和不足。
最后,就是自身营销工作的总结分析,分别就销售数据、目标市场占有率、产品组合、价格体系、渠道建设、销售促进、品牌推广、营销组织建设、营销管理体系、薪酬与激励等方面进行剖析。有必要就关键项目进行SWOT分析,力求全面系统,目的在于提炼出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进行初步原因分析,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拟制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在千里之外。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就是强调谋事在先,系统全面地为企业新年度整体营销工作进行策略性规划部署。但是我们还要明白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并不是行销计划,只是基于年度分析总结而撰写的策略性工作思路,具体详细的行销计划还需要分解到季度或月度来制定,只有这样才具有现实意义。
目标导向是营销工作的关键。在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销目标的拟订,都是具体的、数据化的目标,包括全年总体的的销售目标、费用目标、利润目标、渠道开发目标、终端建设目标、人员配置目标等等,并细化分解。如终端类产品的销售目标就要按品项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每个系统等等;流通类产品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等。
其次就是产品规划。根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新产品开发计划、产品改良计划;通过销售数据分析出区域主导产品,拟制出区域产品销售组合;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特征及现有客户网络资源状况,拟制出区域产品的渠道定位。然后就要拟制规范的价格体系,从到岸价到建议零售价,包括所有中间环节的价格浮动范围。有时非常必要结合产品生命周期拟制价格阶段性调整规划。
如果企业仍存在空白区域需要填补、或者现有经销商无法承担新产品销售等原因,还需要制定区域招商计划或者客户开发计划。终端类产品还需要完善商超门店开发计划。
如果企业仍存在空白区域需要填补、或者现有经销商无法承担新产品销售等原因,还需要制定区域招商计划或者客户开发计划。终端类产品还需要完善商超门店开发计划。
如果企业仍存在空白区域需要填补、或者现有经销商无法承担新产品销售等原因,还需要制定区域招商计划或者客户开发计划。终端类产品还需要完善商超门店开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