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英文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30 11:29: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英文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学英文论文

篇1

针对应用型高校的本科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小组式分组教学,即构建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将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的专业和班级打乱,征求学生意愿的同时(可以由学生先提出申请),分别进行高等数学和英语的水平测试,按照学生的基础和意愿分成若干授课小组,并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考核的方式。位于第Ⅰ象限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功底较深厚,但英语的水平一般。针对这种情况,授课教师可以选用国内的稍难教材,例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程,鉴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薄弱的情况,仅对学生介绍名词的英文,作为理解课程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比如,讲授成本理论过程中,共涉及短期总成本(STC)、短期平均成本(SAC),短期边际成本(SM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总固定成本(TFC)等十余个名词。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记住这些名词,并且还要能够理解这些成本名词背后代表的数学意义,要能够推导公式,并运用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名词一下子让学生都记住,并且能够自己推导和计算,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告诉学生这些概念的英文字母表达其实是其英文名称的缩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短期总成本的英文是Short-runTotalCost,因此用其英文缩写STC来表示。经过多年的教学反馈,这样讲解后,学生普遍反映对于概念的理解加深了,记忆得更劳了。在考核上可以以论文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位于第Ⅱ象限的学生,他们的不仅数学基础好,而且有着过硬的英语基础,对于这样的学生,授课教师可以选用原版稍难的国外经典教材授课,不仅使得学生有更宽阔的眼界,而且原汁原味的外文经典教材还可以让学生加强对于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意愿都很强,授课教师在课下可以布置一些研究热点和经典的微观经济学外文文献给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考核方式上可以以论文作为结课方式,并鼓励学生撰写外文论文,授课教师挑选出好的论文可以加以修改后,推荐发表。位于第Ⅲ象限的学生,其特点是无论数学和外语的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往往比较低。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选用一些比较简单,案例量更大的教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分成若干讨论组,运用更多的案例讨论形式,让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考核时,教师可以采用读书笔记和讨论作业的形式来进行。综上所述,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不同的考核方式,因材施教,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和兴趣都将有所很大的提升。位于第Ⅳ象限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英语功底深厚,但数学水平不高,针对这样的学生,授课教师可以选用国外经典但内容较简单的教材,例如曼昆原版的《经济学原理》这本教材,就非常适合。这样学生不仅能体会原汁原味的国外经典教材,同时由于该教材深入浅出,模型较少,案例较多,注重经济学思想培养,非常适合英语基础好,而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考核时,教师可以利用外文试卷和读书笔记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考核。

2.构建批判式创新思维

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源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子,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有必要肩负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提出的构建创新思维的教育模式,即突破以往只讲经典理论本身的束缚,而将经典理论的来龙去脉悉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理论的产生过程和演进的路径,并在其中穿插介绍其他非经典学派的观点,从而将经济理论的全貌展现给学生,而非以往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的理论本身。在授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教师精选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地找寻问题。授课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教师讲解完理论的外延和内涵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教师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课后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结果撰写读书笔记,帮助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个人观点,定期集中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新。

3.构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

近年来,案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精神的培养,因而案例教学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构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首先,授课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案例做成多媒体课件。因为低年级的本科生大多缺少社会阅历,较少地接触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选取案例时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多选取身边的案例,如政府报告、热点话题、新闻报道等等,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共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尽可能地还原事件原貌,既节省了时间,又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学生因为缺乏对案例背景的了解,而产生误解和误判。其次,教师起到一个启发诱导的作用,不直接说出结论,而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和结论,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体会畅所欲言的气氛,教师和学生之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将微观经济学经典的理论引出,并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精心的点评,学生可以课下根据讨论的结果完成相关的讨论作业。这样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成为了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自主性学习的动力加强。

篇2

2经济分析中导数的应用

从实际的金融经济看来,其中很多的问题都与经济数学中的导数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数学家和金融学家都应该知道,导数不管是在能够领域当中,都有另一种感念,那就是领域边际的感念。伴随边际感念的建立,导数成功进入了金融经济方面的学说之中,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的定量转变成为新时代下的变量,这种转变也是数学理论在经济学中典型的表现,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边际成本函数、边际利益函数、边际收益函数、边际需求函数等是导数中边际函数中重要的几点。由于函数的变化率是导数主要研究对象,当所研究函数的变量发生轻微变化时,导数也要随之进行变化。比如,导数可以对人类种群、人口流量的变化率进行研究。让此理论在经济分析当中得以应用,导数中的边际函数分析就是对经济函数的变化量做出计算。经济数学中的导数不仅具有边际概念,其另一方面就是弹性,简单来说弹性研究就是对函数相对变化率问题进行探讨的手段。例如,市场上的某件物品的需求量为Q,其价格则为p,弹性研究就是对两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Q与p之间的关系公式则为:Q=p(8-3p);EQ/Ep=P•Q/p=p•(8-6p)/p(8-3p)=8-6p/8-3p。从以上的弹性关系公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价格处于某个价格段位时,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弹性范围将会得以缩小,但是当价格过于高时,需求量的弹性范围将会急剧增大。

经济最优化选择是导数在经济分析中另一个重要作用。不管是在经济学当中还是金融经济,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就要进行经济最优化选择,这也是经济决策制定时的必要依据。其实最优化选择问题在经济学中有一系列的因素要进行考虑,包括最佳资源、最佳产品利润、最佳需求量、收入的最佳分配等。最优化选择中所使用的导数,不仅利用到了导数的基本原理,还使用了极值的求证数学原理。例如,X单位在生产某产品是的成本为C(x)=300+1/12x-5x+170x,x单位所生产产品的单价为134元人民币,求能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那么以下就是作者利用经济数学的一个解法:已知总收入R(x)=134x,利润l(x)=R(x)-C(x)=-1/12x+5x-36x-300,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数学知识算出:L(x)=R(x)-C(x)=-1/4x+10x-36,然后再通过导数的二阶验证法,得出x=36,所以最后就可以断定当该产品的生产量为36时,企业会得到最大利润。

3微积分方程在经济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一般的经济活动就是量与量之间的交往过程,在这个交往过程当中函数是其中最主要的元素,但是从实际的经济问题上看,其函数之间的关系式比较复杂,导致量与量之间的种种关系也不能快速准确的写出。但是,实际变量、导数和微积分之间的关系确实可以很好的建立。微积分方程的基础定义为,方程中包含自变量、未知函数和导数。由于导数和函数的出现,所以说微积分方程在经济数学当中的用途也是很大。在实际的经济问题当中,微积分方程中函数可能会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这点就不同于经济学中的理论知识,对于处理这种问题作者也是大有见解。当微积分方程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函数时,我们可以先将其中的一个函数当中常变量,然后使用单变量经济问题来进行单独解决,这是我们就需要用到导数的偏向理论知识。不仅是微积分方程,在处理经济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能使用到全积分、微分等一些基层理论知识来供我们参考。

篇3

1994 年出口量最大的名牌 MAXAM 牙膏———这个从 1992 年中轻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回归时奄奄一息,经过我司两年精心调理后,逐步恢复元气的外贸支柱品牌,租赁给了合资企业经营,国内外市场一并归他们打理,我司留下的是一年才销售几十万美元的 SPEARMINT 品牌牙膏的市场,出口地区仅为中亚和东非。企业的经营状态随着中华品牌,这个国内销量第一位的品牌牙膏与美加净品牌牙膏一同租赁给合资企业而一落千丈,产能放空,主营业亏损,对销售造成逆向循环的压力,一方面成本的上升导致了价格的上升,而价格上升又进一步加剧需求的不足。当时公司提出的口号是要进行“第二次创业”。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我司认为首先要解决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造成的成本和费用的大幅上升。从供给需求均衡图可以看出,原需求 D1 向现需求 D2 移动,均衡点由 A 点移向 B 点,AQ1xAP1 -BQ2xBP2 构成了收益减少面积,因而出现了亏损。牙膏产品是快速消费的生活必需品,故总体需求价格弹性不大,但市场是由垄断竞争瓜分区域的,有市场势力的品牌是竞争的利器。品牌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定强度的营销投入和长期的培育。以当时企业的资源在短期内是难以达成的。所以在管理上我司决定第一步通过先开启加工 OEM 的大门。OEM 业务是一种比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走向产能逐渐平衡的有效途径。虽然毛利较低,但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且对边际成本和效益的贡献还是不容小觑,也没市场费用。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理性人考虑边际量。通过协商和沟通,取得了各个部门的初步认同。在公司管理层的支持下,经过反复比较与筛选,决定将美国集团消费市场的团购投标业务作为主攻方向。该市场的特点是量大面广,难度系数与当时公司的产能条件比较匹配。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前期准备工作,逐步打开了局面,销量每年以两位数的幅度递增,我司的加工能力和水平也逐步跟上了国际水平,同时公司在 OEM 加工领域里的知名度也逐渐上升。到 2002 年,在外贸需求的带动下,公司经过不断的努力提升,通过了英国劳氏 HACCP审核及国际专业审核。成功地成为欧洲某著名超市的制定牙膏供应商,又经过两年的努力提升,通过世界 500 强日化巨头的专业审核,成为世界 500 强之一的牙膏巨头供应商,确立了 STP 服务品牌的概念。

2 运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克服品牌危机

2001 年,合资企业在经营 MAXAM 品牌 8 年后,市场不断萎缩,销量大幅下降,面临退市的危机。我公司收回该品牌,外贸市场交给我司国贸部经营。我司经过全面分析发现,他们在经营过程中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随着成本的不断提高,不顾市场状况连年不断提价,片面追求高毛利,失去了大批的消费者。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人们面临权衡舍去,但是某些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由于低价格使消费者状况变好而引起的消费变动。替代效应是由于价格变动鼓励更多的消费变得便宜的物品而引起的消费变动。收入效应反应在无差异曲线由低到高的移动上,而替代效应表现为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而有不同斜率的点的移动上,见图 2。经研究,在管理上我司决定对美加净品牌采用通过技术优化的天然磨擦型牙膏配方替代传统的磷酸氢钙牙膏配方的策略,成本大幅下降。根据进一步的分析,我司得出我们主销市场的主力牙膏规格在 50 克左右。规格价格竞争力大为上升,并且重新对 MAXAM 品牌市场定位,再配以针对性的渠道终端营销措施,一举扭转了 MAXAM 品牌销量直线下降的颓势,慢慢收复了失地,重新绽放出欣欣向荣的光彩。事实上,MAXAM 牙膏品牌的成功复兴再发展壮大,再次验证了 SPEARMINT 牙膏品牌从 1994年到 2001 年在失去 MAXAM 品牌经营权的这段时期,SPEARMINT 牙膏品牌在我营销设计推动和主持下,经过团队的努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在更强的成功经验。MAXAM 和 SPEARMINT 品牌牙膏从80 万美元左右,发展到迄今为止分别达到 700 多万美元,有近 10 倍的增长,并正在向着单品牌 1000 万美元发展。

3 运用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解决外贸发展问题

从 1994 年 ~ 2013 年,我司一直在探索和不断解决如何使国际贸易持续长久的发展,达到上级对外贸每年递增的销售毛利等经济指标。我司认为必须以效率和价值为核心动力作为长期目标,我们知道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总剩余 = 买者的评价 - 卖者的成本决策者通常关心经济结果的效率以及平等。并且,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图 3 市场均衡时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总剩余 - 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 是供给和需求曲线到均衡数量之间的面积。在消费者剩余方面,我司力求买者对我产品评价最高,我们从产品的性价比、品牌营销和服务入手,提升品牌产品的著名度,以期获得相对的市场势力,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期望和渠道经营的兴趣。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3. 1 重塑品牌产品形象

首先我们对出口产品在各个市场上重新审视定位,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改良。提出从配方改进到包装设计的定位建议,使之更符合出口目标市场的定位要求,增加竞争力并以国际日化大牌为追随目标; 构造 MAXAM 价廉物美的产品形象,迎合大众消费层次的需求; 包装设计风格上 MAXAM 以红色为基调,配以白色正楷正体的字形,在大红段与小蓝段之间加上小绿叶圈,适用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非洲和东南亚及拉美人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视觉冲击力。SPEARMINT 以白色素雅为主配以红色线框的点缀和品牌文字再加上三片夸张的大绿叶子,受到伊斯兰国家的欢迎。塑造 SPEAR-MINT 特色产品的形象。随着品牌的发展和提升,我司开发了从高端到低端、从普通到特色的各类产品,以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需求,并针对不同市场制定了价格策略,将综合毛利的考量作为出口业务的主要考量,其中高端产品毛利率作为主要考量,中档、普通产品毛利绝对额作为主要考量,抵挡产品毛利不作为主要考量,其作用主要是抵挡竞争性假冒产品和竞争性产品对品牌市场掠夺性蚕食。综合毛利目标的实施保证了品牌的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外贸需求的推动下,我公司通过建立国际一流的研发、检测和打样中心;引入国际标准体系,如 HACCP 及 GMPC 等; 引进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筑巢引凤来打造服务品牌 STP的专业制造平台形象。

3. 2 强化渠道建设

我司对出口牙膏品牌的渠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重视渠道建设并在对客户的管理上采取A、B、C 分类管理,对销售额占 80% 的 20% 的 A 类客户实施资源重点倾斜,销售跟踪监督和定期检查,B 类客户作为未来升级培育的对象,对 C 类机会性客户作选择性的关注。在法律法规上通过协议,明确供需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比如明确商在当地负有维权打假义务,在媒体和路牌的广告上要作投入,方案需经供方审核,及时定期提供市场信息及库存情况; 供方提供促销品,制定营销计划交予需方执行,在制造国负有维权打假义务; 在销量考核上通过协商制定销售目标,甚至包括激励措施,并对质量按标准的认定作明确的表述。定期或不定期的参加各类出口贸易推介会及电子商务推介会,在维护好传统渠道外,搜索建立新的业务渠道,包括通过第三方中标联合国采购、国外政府机构、医院、军队甚至监狱等团体采购。渠道多样化、市场多元化及产品专业化是我们外销的一大特点,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最近又实施了促销活动的分层化,即针对不同的渠道层次作进一步的细分,对商、小批发商及消费者进行深度分层促销活动,并从培育未来消费群体出发,组织针对培育儿童消费群体的促销活动。在生产者剩余方面,我们是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我司力求卖者的成本最低,除了采取促进生产成本优化的整合措施外,还整合了供应链相关的环节,在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①外贸流程再造

篇4

新教材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比较接地气,学生比较感兴趣,也便于理解;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它更贴近城市中的学生,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教材中的好多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起来有点困难,因为有些内容脱离了他们的生活,以至于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另外,农村学生内向,常常因为怕出错或发音不准而不敢开口,这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得勤奋,要多花时间,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主要就是提倡多读,多说,多练,然而有些学生做不到这点。

二、导学案的实施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案的推进,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其效果并不明显。我现在从事八年级的英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我将学生分成了八个由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搭配组成的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位小组长。导学案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对于这点,只有少数学生能做到。我在上课时,将八个小组分成八个学习区域,让组长带动组员讨论学习,互帮互助。比如,我在将教材Reading部分的时候,先向学生出示一些问题,让他们分小组讨论。但在讨论时,学优生很快就能解决问题,而学困生仍然感到困惑,常常在帮助下才能弄明白问题的答案,因此课堂进度相当慢。因此,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分层设计,让学生完成自己能力范圍内的任务。学困生只需要完成最基本的任务即可。

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发展

新目标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应不断充电并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熟悉课件的制作及电子白板的应用,熟练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

(二)多种方法记忆单词

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地被单词?教师可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利用卡片或游戏,有奖竞猜等方式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单词,又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三)创造语言环境

这学期,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用英语,课间也必须用已

学英语进行交流,从而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创作,利用已学语言自编自导一些英语小品,朗诵,英语歌唱比赛等。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同时又弥补了语言环境不足的问题。

(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以往,教师由于考试的压力,在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如今,农村英语教学也应随着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改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需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可,切记“满堂灌”。同时,课堂不能太死板,要给学生讨论及自由发挥的空间。

另外,课堂教学可融入多媒体,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从室内迁移到室外,让学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下尽情享受语言的魅力。

(五)多样化的分组

1.按成绩

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使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并在各种活动中能够取长补短,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2.随机分组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88-01

1.引言

中学语文教学在整个中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承担着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即汉语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语言培养和文化灌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之下,其中的问题显得越来越明显,严重的时候会让语文教学陷入某种困境。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寻找应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中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困境分析

当前,中学语文在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其困境表现如下:

(1)不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上,很多学生心理素质仍然不够高,这种非健康心理引发的学习状况就会极大的阻碍学生的正常学习。究其原因,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引导,甚至对于部分内向的学生加以责备,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2)缺乏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只有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够博览群书,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不断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现行语文教学中往往以追求升学率为指挥棒,不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从而使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甚至把阅读当成了一种负担;

(3)忽视了对于听说的训练工作。一般来说,语文能力包含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且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听和说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放到社会中去,就是人们对于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地位是非常看重的。但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还是看重书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不是太重视,他们的听说能力偏低;

(4)缺乏必要的语文理论指导。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自己读然后自行理解材料的内容,并不会经常性的身必躬亲的读给学生听,然后引导进行阅读材料的理解。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只是更多的局限于形式主义,并不会真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即使有些时候,教师会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但是,那种指导只是非常有限的,并不会给予学生实质上的科学指导;

(5)缺乏与高级语文衔接的意识和行动。当前,有些地方的中学语文考试题目中已经取消了对语音和字词的考查,虽然说这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但是,它会直接影响到以后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因为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语文基础知识作为依托的,并连续性的运用到后期的语文学习当中去。因此,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淡化识记、强调理解和应用的导向并不适合后期的高中语文学习。

3.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的应对措施分析

鉴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频出,比如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忽视基础,缺乏耐心、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课堂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效果不佳等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语文教师仍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未把握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度,有的滥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当然,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因素之一,导致了他们对于语文课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那么,我们应该尽快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来帮助中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具体来说,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尽快更新教学观念。当前,中学语文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他们往往更为看重升学率,不知不觉的又被应试教育的绳索给束缚住了。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的语文考试更多在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更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生活体验中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语文素养。此外,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配合进来,还要优化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

(2)中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科学引导和监督。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困境之一就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够强,往往仍然习惯于教师、学校和家长甚至社会的外在压力,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注定是有问题的,无法真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针对这种情况,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引导,并配合以全程学习的监控,不能使得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这种学习模式中的作用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策划者、领导者以及参与者,并在组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遵守一定的教学规范并进行合理的监控,以知识为本位,张弛有度,从而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中学语文教师要恰当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手段还偏于落后,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还有待加强。传统意义上的中学语文课堂就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这种教学手段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辅助手段,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束语

总之,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陷入某种困境。因此,我们有必要解析导致这种教学困境的原因所在,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来及时调整问题,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这就是说,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细节,夯实基础,同质异构,和谐竞争,多元评价,实施鼓励。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在大语文教学观念的指引之下,才能够体现人文关怀,才能够切实的改革教学内容,从而引领中学语文教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魏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活动课”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篇6

在经济决策科学化、定量化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数学经济建模更是无处不在。如生产厂家可根据客户提出的产品数量、质量、交货期

一、数学经济模型及其重要性

数学经济模型可以按变量的性质分成两类,即概率型和确定型。概率型的模型处理具有随机性情况的模型,确定型的模型则能基于一定的假设和法则,精确地对一种特定情况的结果做出判断。由于数学分支很多,加之相互交叉渗透,又派生出许多分支,所以一个给定的经济问题有时能用一种以上的数学方法去对它进行描述和解释。具体建立什么类型的模型,既要视问题而定,又要因人而异。要看自己比较熟悉精通哪门学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数学并不能直接处理经济领域的客观情况。为了能用数学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是为了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而作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结构的数学刻划。或者说,数学经济建模就是为了经济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象、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的刻划。而现代世界发展史证实其经济发展速度与数学经济建模的密切关系。数学经济建模促进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现实的生产效率。在经济决策科学化、定量化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数学经济建模更是无处不在。如生产厂家可根据客户提出的产品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方式、交货地点等要求,根据快速报价系统与客户进行商业谈判。

二、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了解熟悉实际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2.通过假设把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明确模型中诸多的影响因素,用数量和参数来表示这些因素。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来描述问题中变量参数之问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构架出一个初步的数学模型。然后,再通过不断地调整假设使建立的模型尽可能地接近实际,从而得到比较满意的结论。3.使用已知数据,观测数据或者实际问题的有关背景知识对所建模型中的参数给出估计值。4.运行所得到的模型。把模型的结果与实际观测进行分析比较。如果模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模型是符合实际问题的。我们可以将它用于对实际问题进一步的分析或者预测;如果模型的结果与实际观测不一致,不能将所得的模型应用于所研究的实际问题。此时需要回头检查模型的组建是否有问题。问题的假使是否恰当,是否忽略了不应该忽略的因素或者还保留着不应该保留的因素。并对模型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正。重复前面的建模过程,直到建立出一个经检验符合实际问题的模型为止。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是从实际中得来,又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

三、应用实例

商品提价问题的数学模型:

1.问题

商场经营者即要考虑商品的销售额、销售量。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利润。这个问题与商场经营的商品的定价有直接关系。定价低、销售量大、但利润小;定价高、利润大但销售量减少。下面研究在销售总收入有限制的情况下.商品的最高定价问题。

2.实例分析

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单价25元。每年可销售3万件。设该商品每件提价1元。销售量减少0.1万件。要使总销售收入不少于75万元。求该商品的最高提价。

解:设最高提价为X元。提价后的商品单价为(25+x)元

提价后的销售量为(30000-1000X/1)件

则(25+x)(30000-1000X/1)≥750000

(25+x)(30-x)≥750[摘要]本文从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出发,介绍了数学经济模型及其重要性,讨论了经济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分析了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这对在研充经济学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即提价最高不能超过5元。

四、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经济学不是数学,重要的是经济思想。数学只是一种分析工具数学作为工具和方法必须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不能将之替代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和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如果本末倒置,过度地依靠数学,不加限制地“数学化很可能经济学的本质,以至损害经济思想,甚至会导致我们走入幻想,误入歧途。因为:

1.经济学不是数学概念和模型的简单汇集。不是去开拓数学前沿而是借助它来分析、解析经济现象,数学只是一种应用工具。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人类活动中有关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理论。而人类活动受道德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制度诸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像自然界一样是完全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出来。把经济学变为系列抽象假定、复杂公式的科学。实际上忽视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特性,失去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人文性和真正的科学性。

2.经济理论的发展要从自身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去研究、分析现实经济活动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经济学中运用的任何数学方法,离不开一定的假设条件,它不是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场所,而是有条件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在实际生活中社会的历史的心理的等非制度因素很可能被忽视而漏掉。这将会导致理论指导现实的失败。

3.数学计量分析方法只是执行经济理论方法的工具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工具。经济学过分对数学的依赖会导致经济研究的资源误置和经济研究向度的单一化,从而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篇7

1.2理论性和逻辑性强,内容抽象难懂微观经济学的属于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虽然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是针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而设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但是微观经济学是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有大量的知识是对西方国家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内容比较艰涩、难懂,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共鸣。

1.3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有一定学习难度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了流行于西方的系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微观经济学也开始大量使用数学方法,大部分理论表现为图形、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许多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性很强。即使是在本科阶段的初级微观经济学也已经大量的涉及到数学推导和几何模型的证明,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虽然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尴尬局面。

2微观经济学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院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过程,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教学内容贪大求全,缺乏针对性微观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虽然在我院的教学中安排了72学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选择高鸿业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为教材。虽然该教材在不断再版的过程中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内容体系,网上相关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堪称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经典。但是,从该书在本院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教材案例较少,注重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和一定的深度,对于本院非经济类专业且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困难,学生课后复习难度较大,习题注重数学推导和相关数学方法的使用,相当一部分学生早早放弃了本课程的学习。

2.2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片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试题通常侧重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识记,名词解释、计算题和简答题所占比重较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开放性问题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而这恰恰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在这种考试方式下,成绩较高的往往是擅长死记硬背的学生,而善于思考的学生不一定能得高分。

2.3教师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和经历,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型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教书,缺乏在企业和社会中运用经济学知识的具体实践经验,教师自身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比较欠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自身概念就比较模糊,因此就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3.1为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奠定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和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我院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职业课程,如运输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提供理论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不能对各专业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后续专业课,有意识地引入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中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相关专业课。

3.2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关心的身边的事或者新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4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4.1基于够用的原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尽可能减少经济理论的数学证明过程和对模型的讲解,结合案例阐述清楚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涵义就可以了。在教材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适合非经济学专业的、数学推导较少、案例较多的教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组织相关教师针对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创新、注重实践的微观经济学教材。

4.2采取相应措施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微观经济学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在我院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队伍中发现虽然青年教师自身基础知识较牢固,但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较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学院鼓励集体备课,相互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加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法,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参加相应的培训和社会实践,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3丰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要微观经济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4.3.1实施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利用一些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选取近期发生的、与中国本土经济贴近的案例,加之大多数学生对经济和金融有一定的参与程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使知识得到激发和升华,例如,在介绍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可以从上大学或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3.2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微观经济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学院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学生需要对所关心的经济现象展开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的平台,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微观经济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如学生在描述一家三代生活水平提高的现象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恩格尔系数进行描述,对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尝试使用经济学原理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4.3.3尝试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在可控实验环境下,模仿自然科学实验,针对某一现象或经济理论,通过控制某些变量、观察实验过程及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某些经济理论来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比如,在介绍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时,可以设计一次拍卖会或者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这一基本概念。实验教学法趣味性强,这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较直观、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枯燥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3.4举办专家讲座课堂教学之余,学校可以邀请知名的经济学专家和学者、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给学生介绍和分析当前的经济理论热点、前沿问题,以及所学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以达到开拓视野,激发兴趣的目的。例如,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问题以及未来房价可能的走势,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的分析和控制问题。

篇8

当今景观设计类应用软件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与此专业及行业紧密契合的专业教材。景观设计软件只是方案表达工具,景观设计软件教学不能脱离相关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景观设计软件教学过程中要涉及到构成要素、设计要素、CAD绘图基础、生态学基础等课程群专业基础知识。一方面,现有设计软件教材多为面向高职高专层次的设计软件培训教材,教材多为文字介绍居多、辅以少量图片作为辅助理解的理论型书籍。同时,现有设计软件教材多为面向平面设计等艺术类专业,针对景观设计行业相关本科专业的教材较少。另一方面,由于书籍编写及出版需要一定时间周期,而设计软件版本及功能更新较快,这使得教材出版后的部分案例及其实现方法与当今景观设计行业的主流实现方法不同或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课程教学实践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8.4%的学生对教材内容与景观设计行业的契合度以及教材时效性不满意。

(二)教学模式陈旧且没有体现景观设计行业特点

一方面,当前景观设计类应用软件课程教授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讲解软件功能模块并逐项过关的陈旧教学模式。教学中多是设计名词的解释、指令的罗列、操作功能的介绍,把有内在联系的系统性软件拆成一条条孤独的功能和命令。另一方面,多数任课教师基本是沿用传统建筑类工程制图软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中从基本命令讲授到工程图纸的绘制,这与建筑施工类或其他专业类似涉及AutoCAD与Sketchup的教学出现了雷同,没有与当今景观设计行业的特点紧密联系起来,后期在景观设计行业内就业不能很好地衔接,同时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6.2%的学生认为学习时具有一定盲目性,对所学软件功能如何在景观设计行业使用不太明确。

(三)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不明显

任何课程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原理性和实践性两种知识结构,原理性知识表达了某种研究和探索的结果,实践性知识则反映了知识获得与验证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以往的景观设计软件教学节奏缓慢,重点部分难以突出,同时缺乏与当今景观设计行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的综合实践案例,学生的软件设计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景观设计专业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虽然学生可以按照教程或者教师的演示,一步一步在计算机上画出书中所叙述对象,但在没有教师指导和教材的情况下,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往往无从入手。这就造成了学生一听就懂、一用就忘的现象,教学过程中没有明显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四)课程考核权重及方式尚需完善

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准确地反映一个学生对设计软件的实际掌握水平,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机械地把以往普通课程的考核方式照搬到设计类软件课程考核中会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学习积极性。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56.2%的学生认为,虽然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但自己对软件的掌握程度尚不满意。

二、景观设计类应用软件课程的教学改进策略

以围绕实际景观设计案例项目为中心,推行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改革,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切实提高学生景观设计软件水平。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主义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以“学”为中心,围绕“实际案例项目”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以项目为单位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既提高了相关软件技能,又熟悉了行业项目的工作流程,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一)编制适合景观设计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学习教材

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对教材的时效性和教材章节内容安排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编制符合景观设计行业人员工作能力要求的教材或者实践指导材料,尽可能缩短教材编写与出版周期,让教学材料涉及的内容更贴近行业需求,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对其进一步自学和工作就业起到积极作用。适合景观设计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自编教材需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同时具备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经历的教师编写。自编教材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选择景观设计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项目,尽可能准确合理地对课程主次内容的篇幅进行安排。在完成相关理论文字表述的基础上大量融入实际项目图片与软件操作关键步骤截图,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授课内容。同时在自编教材中编著重难点提示,让学生了解完成项目时需要掌握的其他相关课程群的内容,将多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致,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围绕实际案例项目开展

摒弃以往软件功能模块逐项讲解过关的陈旧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知识讲授融和于实际景观设计案例项目中。邀请景观设计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职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保教学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既突出景观设计专业属性,又符合当今景观设计行业相关职位需求。课程授课教师需有景观设计行业实际项目开发经历与经验,课程授课过程体现实际项目开发流程。对于教学过程中提出的案例项目,教师前期先不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只对项目内容作简要介绍,重点在于要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与讨论,独立或几个人协同提出技术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给予相应指导或纠正,以此让学生掌握完成相关完整案例项目的流程与方法,减少学生学习软件课程过程中的盲目性与被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满足景观设计行业需求。

(三)以“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引擎

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项目实施过程与景观设计行业现行主流设计过程接轨,模拟行业实际完成步骤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先需要将景观设计相关课程群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然后才能借助景观设计软件按照行业规范进行设计表达。此实践过程区别以往死记命令、机械模仿等脱离景观设计行业实际的软件上机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上机实践练习更具目的性,促使学生主动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实践学时比重,提高实践学时利用率,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纽带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全程考察与评估,统计记录学生在具体项目中的完成情况,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与演示,澄清谬误,增补和完善知识系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教师再总结指导”的模式,促使学生熟悉整个景观设计工作流程,最后具备独立完成景观设计工程制图的能力。另一方面,同一个实践项目允许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完成,不设置死板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相关设计软件独立进行景观设计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考核体现项目驱动教学特点

将各教学任务与目标分成若干项目阶段,学生完成每一阶段项目任务后都要利用设计软件绘制图纸并提交阶段性作品及实践报告,由教师根据每阶段项目考核要求进行考核评价,课程总成绩中平时分阶段项目完成成绩所占比重不低于40%,改革传统期末一次性考试的考核方式。课程结束后学生获得的考核成绩跟学生对设计软件的实际掌握程度更加趋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景观设计类应用软件课程教学改革试行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2011级、2012级园林专业第三学期开设“园林景观设计应用软件”课程64学时,其中含32实践学时。课程教学按照教改策略逐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提升,两个年级期末学生评教结果(满分5分)分别为:4.979、4.988,从评价分数上看,学生评价高,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改革后,课程讲解少而精,突出重点与难点,留给学生更多自学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程结束后,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完成景观设计项目的能力较之以往得到了明显提高,职业能力更加切合当今景观设计行业市场需求。

篇9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51-02

“前景化”这一概念源于视觉艺术领域。根据二十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鲁宾等的研究,人的视觉倾向于把视野中的景象区分为图像(figure)和界面(ground)。确切地说,当视野中的不同物体具有颜色、亮度方面的明显差异时,人的视觉会自动将它们区分为明亮的前景(foreground)和晦暗的背景(background),并且将前景视为重要的和有意义的。

一、文学语言中的前景化

前景化的原理可以应用于文学语言。在文体分析中,它指一种具有文学、艺术价值的东西的前景化,或从背景中突出的技巧。被突出的特征是语言上的偏离,而背景是人们一致接受的语言系统。Leech(1970)认为,前景化就是一种对艺术的有目的的偏离。为了达到在风格上有特色,某一语言特征必须偏离某种比较的常规。Leech(1969)把偏离进一步分成8个类别:词汇偏离、语音偏离、语法偏离、书写偏离、语义偏离、语域偏离、方言偏离和历史时期偏离。Halliday(1973)把真正的前景化(truegrounding)和纯粹数量众多的语言结构区别开来:一种数量突出(prominence)的语言结构只有在与整个文本意义相关联时,才会成为真正的前景化。Halliday从功能的角度更加明确的定义了前景化的概念,同时也表明前景化表达形式在作品中具有文体功能和价值。

二、文学翻译中的前景化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的艺术质量主要体现在作者对语言的选择上。在文学翻译中,应重视对原文前景化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常有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译者往往看重对原文内容、信息的传达,而忽略了对文章形式、文体的再现,使文章所要传达的文学价值或文学意义相去甚远。

Leech和Short在《小说中的文体》一书中采用了以下模式来描述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981):意思[内容、事实]+[表达形式的]文体价值=(总体)意义

在翻译文学作品中仅仅传达作品的内容信息而忽略形式的再现就易造成“假象等值”(申丹,2002)。其通常表现形式为:译者认为原文中的某些虚构事实有违常情,因此有意进行“情理之中”的改动。译者以为这样一来,自己的译文形成了与原文更为合理的对应,实际上却损害了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一)修辞前景化

修辞前景化是由于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较特别,超出读者的预料而形成。

例如:

But Mr. Wu’s face is worth a fortune: it is peculiar to the point of caricature. A head shaped like a bomb,and just as suggestively explosive,gaunt,……rugged,with very prominent cheek-bones and sunken cheeks,and eyes which stare at one like glowing coals―all this set on a neck too long by half; and a thin body,as strong and as little elastic as a rod of steel!(excerpted from Mr. Wu Mi―A Scholar and a Gentleman)

译文1.吴先生的相貌却价值连城,怪异得就像一幅漫画。脑袋的外形像颗炸弹,也像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炸。……脸上多皱,颧骨高耸,两颊下陷,盯着人看的一双眼睛像是烧红了的两粒煤球―这一切全都支撑在比常人长一半的脖颈上,瘦削的躯体活像一根结实、梆硬的钢条。(江枫译)

译文2.但是雨生的脸倒是一种天生禀赋,恢奇的像一幅讽刺画。脑袋形似一颗炸弹,而一样的有爆炸性,……面容险峻,颧骨高起,两颊瘦削,一对眼睛亮晶晶的像两粒炙光的煤炭―这些都装在一个太长的脖子上及一副像枝铜棍那样结实的身材上。(林语堂译)

人脸与一大笔财产、脑袋和炸弹、眼睛和灼灼的碳球,吴先生异于常人的长相和形态跃然纸上,这几处精心雕琢,那几处简笔勾勒,嫣然一幅详略得当的肖像画,令人印象深刻。译文1较译文2用词谨慎,修辞上受英语行文习惯约束,没有很好地表现出吴先生长相之奇特。相比之下,林语堂先生用词大胆而灵活,“天生禀赋”、“讽刺画”、“爆炸性”等等,产生的修辞效果更为突出,更加“前景化”。

(二)词汇前景化

词汇前景化表现为临时创造新词或赋予普通词汇新的意义。

例如:

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荔枝蜜》,杨朔)

译文1. But since then,whenever I see a bee,I feel all knotted inside and very uncomfortable.

译文2. Nevertheless,the very sight of it always gave me an awkward feeling since then.

译文3. Still,after that,the sight of a bee always filled me with misgivings.

“疙疙瘩瘩”一词《新华字典》给出的基础解释为:不平滑很粗糙,比喻办事遇到一些麻烦。这里办什么事、遇到了什么麻烦呢?从上文可知,即“遇见蜜蜂”然后“被蜇”这件事,那这感情上的疙疙瘩瘩,可想而知就是对“蜂蜇”的一种担心和恐惧了。三个版本的译文明确表现出这层意义的是译文3,misgivings尤作复数,指a feeling of doubt, distrust, or apprehension,但始终体现不出原文中“疙瘩”和“蜂蜇”之间形象的因果联系。笔者试译为:Nevertheless, the very sight of it always stung me, leaving me uncomfortable.

(三)数量前景化

数量前景化指某些语言因为出现频率过高或过低而超出读者的预期。

例如:

Through the fence, between the curling flower spaces, I couldsee them hitting...They took the flag out, and theywere hitting...and he hit and the other hit..."Here, caddie." He hit...They were hitting little, across the pasture.(The Sound and the Fury)

透过栅栏,穿过缠绕的花枝的空隙,我看见他们在打……他们把小旗,打了一下……这人打了一下,另外一人也打了一下……“在这儿,开弟。”那人打了一下……他们过老半天才打一下,穿过草场。(陈文俊译)

文中不长的两小段内就出现了六次hit,对于较忌讳重复用词的英文来说,显然偏离了常规。作者这么使用当然是有用意的,小说选段的视角是一个智力障碍的成年人,看到眼前有人在打球但他并不理解这一行为时,他的词语库里大概也只有最简单的hit一词是可用词汇。在翻译时应译作同一个字即“打”,以突显这一词在数量上的特殊,使其跳出别的词,成为“前景”。

三、结语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常通过前景化突出文章中心,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与效果,以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在翻译中,译者不仅要将原文的意义准确表达,更要把原文前景化语言特点在译文中再现,从而使译文读者能与原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相似的感受,理解与心理认识。

参考文献:

[1]McIntyre,D.2003,Using Foregrounding Theory as a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a Stylistic Course[J].Style(37).

[2]Leech, G.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yle [M]. New York: Holt, Rindhart and Winston, 1970.

篇10

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并不能令人乐观,基本上呈现出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太沉闷、应试式教学太突出、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兴趣等问题,语文教学成效甚微,而学生也普遍反映语文难学。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一些主观因素之外,大多数学校忽视营造语文学习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就从语文班级学习的环境方面阐释教师应该如何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浓重的语文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效率。

一、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要素

1.还课堂琅琅读书声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需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在这个基础上理解文意。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跟收音机轻声朗读、分段落(或者内容)点名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这个过程是需要教师来引导和点评的。而让读书声贯穿整个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受作者的感情正是当今语文教学所缺的。

2.改变以往单纯的说教形式,创新授课方式

现阶段我们有很多方式来创新以前的说教形式的,比如通过辩论、利用小部分时间给学生看新闻节目、鼓励学生收集新闻报道并定期评点等。只要我们留心,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尽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且要让他们多提出一些问题。而这些不仅仅需要语文教师的创新思想,还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它建立在民主与自由的土壤中。

3.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堂还体现在互动的课堂之上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应该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的,一节互动的课堂是能够真正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到语文课堂当中来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抛锚”,即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内在需要,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开始探讨问题,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解,通过班级上同学的互相讨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由于各个学校的生源素质不同,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所不同。

二、在课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快乐的关系

1.与学生建立起现代师生关系,即一种朋友式的帮助关系

曾经有一些教育专家提出“只有坏教师,没有坏学生”的观点,在我看来,这里的“没有坏学生”应该是指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长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阅历、经验和价值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努力发现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而不是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2.语文教师的各项基本素质必须全面发展,以自身榜样教育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只有在阅读量、写作以及书法、口才等方面全面开花,并且广泛涉猎语文专业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做到知识丰富、广搏,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才能以各种富于创意的方式将自己通过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知识,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制造师生间的一种良好互动,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氛围。特别是在书写方面,一个会书法的语文教师无疑是具有魅力的。

三、创设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环境

给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营造一种和谐舒心的气氛是必不可少的,那就得创设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环境。依我看来,一个班级的环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干净整齐。但由于立场和各个学校情况的不同,对于班级的环境布置,往往会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在这里就大致选择三个方面作一个简要的论述。

学生每天一走进教室首先都会面对墙壁,因此谈及班级环境布置,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墙壁布置问题。在这一方面,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一做。

1.悬挂关于励志、惜时的字画

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内容积极向上且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牌匾,现在都比较兴起的都是一些印有著名人物并标着名言警句的匾。如“勤学大家敬,如问志气高,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成功赖于奋斗”等等,如果这些内容都能以毛笔书法的形式出现更好。

2.教室的后墙壁应创建特色专栏

各个班级根据年级班级特点,可以创建诸如“学习园地”、“信息专栏”等专栏,并定期更改内容,老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记得要尽量做到墙面整洁美观,力求高雅别致,在简明中反映班级人文气息,而且在版面上要富有特色,图画美观,色彩搭配合理,版书工整,能明确体现主题思想。

3.张贴班级口号和班训

班级口号和班训是同学们共同智慧的结晶,把它们张贴在墙上不仅可以时刻提醒和激励同学们,还可以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候也把这些内容融进课堂的。

4.张贴荣获奖状

不论是什么奖状,它都是代表一种荣誉,是一个班级集体共同奋斗的成果。把奖状张贴在教室的前后方,使学生看到奖状就会产生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增强学生爱护班级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语文教学是多方面,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一生,因为它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最为贴近。只有在各方面都积极支持语文学习,积极落实国家的新课标政策,严格要求,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优化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融进学校的氛围当中,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这个语文课堂当中,才有可能促使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适应新世纪语文教育的需求,能够开创我国语文教育的崭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1

1.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目前在经济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优化法,它的理论已经十分成熟,可以应用于生产计划、物资调用、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它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管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两类问题:一类是在有限的劳动力、设备、资金等资源条件下,研究如何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类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生产指标或其它指标),研究如何组织生产,或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或调整产品的成份等等,以使消耗的资料(人力、设备台数、资金原材料等)最少。这类统筹规划的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即数学模型),先根据问题要达到的目标选取适当的决策变量,问题的目标通过用决策变量的函数形式来表示,称之为目标函数,对问题的限制条件用有关变量的等式或不等式表达,称为约束条件。当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为线性时,即为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线性规划可通过单纯型法求出最优解,现在已有专门的软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2.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数学方法,它把复杂的多阶段决策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较容易解决的单阶段决策问题,通过解决一系列单阶段决策问题来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以寻求最优决策序列的方法。动态规划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总体优化,即从系统总体出发,要求各阶段决策所构成的决策序列使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优。在经济管理方面,动态规划可以用来解决最优路径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生产调度问题、库存问题、装载问题、排序问题、设备更新问题、生产过程最优控制问题等等,所以它是现代经济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

二、运筹学在物流方面的应用

在流通领域,应该大力推广运用各种新型高效的交通运输工具,实现公路、铁路、水运和空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及优化组合,提高运输效率。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也相当普遍,并且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的应用方面是:

篇12

二、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模式应用

案例教学起初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并不涉及本科教育,但由于市场营销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对经济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案例教学由于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启发性,因而,在本科层次的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1.案例教学的组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合理的组织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组织得当才能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有利于案例的组织讨论,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一般来说,3~5人一组比较合适,太少了不利于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太多了则不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存在“搭便车”现象。最好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推选出小组长,由各小组长领导自己的小组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完成任务。2.案例的选取市场营销案例的选取应尽可能选材于现实生活,这样不仅能使案例内容贴近现实,从心理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引起重视,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同时,在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咨询者和指导者。这样,学生参与到全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往往乐于在互联网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与其让教师主导课堂,不如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自己准备10分钟的案例内容,并以Powerpoin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学生既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市场营销现象保持关注,如分析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三星压制小米中国手机的营销对策,京东上市后的营销战略变化等;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演讲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案例问题的设计进行案例教学,一定要针对案例内容和教学需要设计相应的问题。设计问题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问题要与案例内容、教学内容、理论观点相呼应;二是问题的设计要便于课堂讨论,方便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题目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以1~3个为宜。4.案例的分析讨论课堂讨论通常是案例分析的核心环节。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只有学生广泛参与讨论,通过思考形成建设性的方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组讨论,各小组形成自己的方案,并通过演讲方式进行陈述。当然,就一个问题来讲,往往存在多个解决方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地去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各小组间的辩论和分析使之完善。5.案例的总结对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教师应该进行点评、总结和归纳,还可以根据情况要求学生将案例及其分析内容总结成书面材料,加深学生对案例的印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