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4:14: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幼儿舞蹈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2.
技能目标:训练胯的柔韧性
3.
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幼儿舞蹈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部分幼儿舞蹈
三、教材分析:
《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
四、教学重点难点:
对脚盘坐压胯
旁开腿压胯
五、教学准备:
音乐,练功服
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整队,点名,师生问好
2.检查出勤率
3.检查仪容仪表
中间部分:
一、基本功:1.热身
2.腿的练习
3.腰的练习
4.胯的练习
二、幼儿舞蹈部分:1.复习幼儿舞蹈《吹泡泡》《月儿》2.新课《蜗牛》
做法:
准备位置:身向一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
(1)1-8保持准备姿势
第一段
(1)
1-2对脚盘坐压胯
3-4还原
5-8重复(1)1-4动作
(2)
1-2右手空握拳提腕至上
3-4落手还原
5-8重复(2)1-4动作
(3)
1-4双手落至头上,食指做出触角状
5-8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4)
1-4旁开腿勾脚,
第二段
(5)
1-2旁开腿压胯
3-4还原
5-8重复(5)1-4动作
(6)
1-2右手空握拳提腕至上
3-4落手还原
5-8反面重复(2)1-4动作
(7)
1-4双手落至头上,食指做出触角状
5-8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8)
1-4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第三段
(9)-(11)重复(1)-(3)动作
(12)
1-2右手空握拳提腕至上
3-4重复(12)1-2反面动作,右手保持舞姿
5-7双手落至头上,食指做出触角状
四、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面临实习,上课内容仍以幼儿舞蹈创编为主
五、就业指导
幼儿舞蹈对学生以后的实习就业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勤加练习
结束部分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舞蹈专兼职的也占绝大多数。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其了解掌握幼儿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等,从而确定自身教学的长远目标和具体目标。将目标落实到每一年龄班、每一年、每学期、每周、每一次艺术活动中。在此强调,具体目标越小,越容易实现,随着幼儿年龄增长,生理、心理水平的不断发展,目标再逐步扩大,让幼儿的经验与体会联系起来,从而激起更强的认知欲望,完成教学目标,当然,这些理论知识要靠常规教学的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来渗透,使学生逐步理解、消化、吸收,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得到培养。
2 教学内容设计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安排确定,必须紧紧围绕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及她们毕业后的所从事的幼教工作的特点,特别注重教材的选择,使其具有针对性。
2.1 基本功训练内容的选择
(1)地面练习:从学生素质和幼儿舞蹈教育特点出发,首先进行地面基本功的训练,选择内容多为中国舞考级中的组合,自编幼儿基本舞步小组合,从基本动作、手位,身体韵律训练,使学生对舞蹈基本动作的名称、舞蹈时身体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有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力度,节奏感,发展舞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的一致性。
(2)把上训练:这部分内容主要选择擦地、蹲、弹腿、踢腿等最基本的基础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优美的站立姿态、动作造型姿态。无论是地面训练还是把上训练,都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年龄和生理发展水平等,对学生不要过分强调动作的开度、软度和规格,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掌握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从作为幼儿教师在舞蹈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入手,为今后的舞蹈学习以及教学打好基础。
2.2 民族民间舞蹈内容的选择
这部分内容的选择以教材内容为主线,根据所教年级学生素质、接受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适当筛选、重组,将适合学生学习的视频资料等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丰富知识含量,让学生掌握汉、藏、蒙、维、傣、朝鲜族六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舞步、造型、基本韵律的特点。同时,在学习每一民族舞蹈过程中,特别注重强调哪些组合适合幼儿表演,哪些适合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比如,东北秧歌中,手巾花、跳踢步为主体动作的《丢手绢》等较适合幼儿舞蹈的表现(符合幼儿活泼性格、游戏中学习的特点),而慢板的《月牙五更》就较适合学生韵律的训练;藏族舞蹈中节奏缓慢的拖步摆袖、傣族舞蹈中时间较长的造型动作要求有一定的体力和稳定性,而这两点是幼儿身体发展时期所欠缺的,它们不适合幼儿舞蹈的表现。维吾尔族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横垫步,对幼儿来说可能较难,那么,我们在教幼儿时,可以让其就做垫步,让学生理解幼儿舞蹈不是成人舞蹈的缩小,为了更好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注重内容选择的趣味性、愉悦性、实用性、代表性和表演性,如:朝鲜族的《摘果子》、蒙族的《小木马》,教师自编舞蹈《格桑花》、《金孔雀》、等。
2.3 流行元素点缀课堂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堂,是以儿童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为主的,但绝不应排斥其他舞种的融入。就目前来讲,无论是来自网络还是社会办学方面,许多现代流行舞蹈元素正冲击着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比如街舞班、拉丁舞班。那么,如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将流行元素与传统教学相融呢?
(1)首先是音乐上的融合,比如,将古典舞训练的单纯音乐伴奏,改为《卷珠帘》,依据音乐特点,在古典舞的节奏、动律上有所创新,要强调曲换舞变。
(2)传统教学与流行元素同发展。将健康、充满活力、学生喜爱的流行舞蹈引入课堂,比如当下学生比较喜爱的少儿爵士舞,舞蹈节奏性强,有震撼力、爆发力,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从中找出它们与基本功训练、传统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今天的传统是昨天的现代、今天的现代是明天传统。那么,作为未来的幼儿舞蹈教师,就要思考今后幼儿舞蹈教学中如何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
(3)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学习体会,体会办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等方面与学校教学的不同,丰富知识与经验,充实我们课堂教学内容。
3 幼儿舞蹈教案设计能力培养
3.1 了解幼儿舞蹈教学计划有关内容
(1)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心理、生理等方面发展水平,整体教学计划一般按小、中、大班来设计。
(2)根据各年龄班特点及班级发展水平、园本特色要求等,计划按学年、学期、月、周、课时来设计。
(3)再依据以上两点,进行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设计。
节目一开始,我向观众中的幼儿家长提了个问题:“如果我告诉您,让年幼的孩子去学习舞蹈将导致孩子终身残疾,您还会让孩子去学吗?”我猜,大家的回答一定是:不,决不!问题是每一个家长,都不知道学舞有那么大的危险;没有一个舞蹈教师会把这个实际存在的危险告诉任何一个家长。所以,每一天,每一个城市,不知多少幼儿被送进了这个极度危险的地带。
上海那起官司,原被告双方辩论的焦点之一是:舞蹈课中倒立是否危险动作。原告认为很危险,被告认为不危险。原告的律师抓住被告的所谓“倒立无危险论”,指出这正是被告思想根源。原告律师进一步指出,即便按照校方自己提供的教案规定,也证明了“倒立”有危险,该教案说:“拿顶”动作应“在教师的保护下依次完成和着地。”
“保护”二字,证明这个动作存在危险。
在幼儿音乐课教学中,教案设计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以小袋鼠蒙氏教育音乐教材中《刷牙歌》为例设计教案,基于教学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对幼儿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教学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活动”。“刷牙歌”一课,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在音乐学习的同时,体验自由表达、创造快乐。《刷牙歌》作为一首幼儿歌曲,节奏轻快,歌词朗朗上口且富有童趣。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幼儿在简单的儿歌学习中,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还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
【教学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倾听《刷牙歌》,创编刷牙节奏,创编象声词,并能与《刷牙歌》间奏连贯表演;学习《刷牙歌》,表现刷牙美感。
【教学准备】幼儿:具备正确的刷牙习惯,牙齿保护的基本常识;
教师:认真备课;
教具:光盘、多媒体、课件、图片、牙刷实物。
三、教学活动
1.倾听歌曲,学唱歌曲,了解《刷牙歌》内容
教师先出示课件,演示懒洋洋牙疼的表情,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大家看懒洋洋怎么了?”幼儿答出牙疼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课件演示,选择幼儿熟悉的卡通人物,吸引幼儿眼球,以问题的形式,引出课题。
播放《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在儿歌播放的同时,给幼儿播放歌词内容视频和图片,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熟悉歌词,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大家歌词里唱了什么内容呀?”
【设计意图】幼儿听着歌曲,看着视频,借助视频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一目了然地学习歌曲,对歌曲产生兴趣。
在幼儿非常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反复给幼儿播放歌曲,一句一句地教给幼儿歌唱,让幼儿记忆歌词内容,学习完整演唱。
2.探索尝试,自编动作,表演刷牙歌律动
让幼儿合唱《刷牙歌》,熟悉歌曲旋律,一边唱歌,一边合着节拍做刷牙动作。在幼儿学习正确刷牙动作后,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在刷牙的时候,除了歌曲中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的动作,还有什么刷牙动作,大家知道吗?谁能做出动作,我们一起学一学。”
同时,教师结合歌曲间奏处,引导幼儿回忆刷牙情境,创编刷牙象声词,如表示快乐的节奏和“啦啦啦啦,嘻嘻嘻嘻”等象声词,“咕噜咕噜噜”“咕噜噜噜”等漱口的水声。
在幼儿创编结束后,教师应集中反馈,让幼儿完整歌唱,注意间奏处的节奏、象声词。
【设计意图】结合《刷牙歌》旋律,引导幼儿创编刷牙动作,创编刷牙象声词,跟随刷牙歌节奏表演律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提升幼儿创编的动作,丰富歌曲舞蹈美,将创编的动作连贯成完整的律动舞蹈。
3.拓展学习,完整跳舞,体验律动快乐与美感
教师和幼儿一起听《刷牙歌》,做刷牙动作,跟随节拍发出象声词,做律动,探讨舞蹈队形,完整连贯地跳舞,注意跳舞时,刷牙的表情、动作,感受刷牙美,享受快乐情感,一起跳,体验歌曲快乐与跳舞美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总结归纳与拓展应用阶段,在幼儿学习歌曲和创编舞蹈的基础上,获得正确刷牙的基本认知,通过音乐学习,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