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2 03:48: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黄家驹的海阔天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962年6月10日,香港一个贫寒的劳工家庭诞生了一个新成员,这位排行老四的男孩就是黄家驹。黄家七口人挤在九龙城中村不到三十平方米的蜗居中,家驹就在这样的贫穷家境中长大,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最后从专供穷人子弟就读的“飞仔学校”博允中学毕业。
17岁时,黄家驹的邻居搬家,将一把破旧的木吉他丢在垃圾堆里。黄家驹把吉他捡了回来,这是他人生中拥有的第一件乐器。正是这把木吉他,让这个预备“飞仔”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黄家驹拿着破吉他去参加地下乐队的活动,结果早早便满腹愤懑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告诉弟弟黄家强说自己找到了第一个人生目标:要学会弹吉他,要比那个狗眼看人低的地下乐队吉他手弹得更好!
转眼已进入80年代,很多受到西方流行音乐影响的青年都开始练习吉他等摇滚乐器,有名的老牌乐器行通利琴行也由此成为音乐青年们彼此联系的纽带。黄家驹也不例外,他在琴行老板的推荐下结识了架子鼓手叶世荣。两位青年发觉彼此的音乐兴趣相近,于是又找来了主音吉他手邓炜谦和贝斯手李荣潮,至此一个摇滚乐队的雏形已经诞生。这支初生的实验性乐队以创作演出纯音乐作品为主,邓炜谦为它取了Beyond这个名字。于是在1983年Beyond正式组建,黄家驹担任乐队主唱。
同年,Beyond参加了《吉他杂志》所举办的“山叶吉他比赛”并获得冠军。但这个团队的第一次分离也在不久后发生,邓炜谦和李荣潮一起退出乐队,作为他们的替代者,黄贯中和黄家强加入。至此Beyond的稳固组合出现,这四个年轻人一起携手努力,再加上陈健添这位发掘过王菲和黑豹乐队的传奇星探经纪人,大家一起携手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下乐队一步步推上了流行音乐天皇巨星的宝座。
灵魂人物与乐队
实事求是地说,Beyond的乐迷主要是冲着黄家驹这位全才型的歌手去的,这毫无疑问是黄家驹巨大的个人魅力和艺术才能所致,也成为失去黄家驹后Beyond 一蹶不振的主因。
黄家驹不仅仅是一个乐队主唱这么简单,他身兼吉他手、填词人和作曲人。他的创作从来都不局限于情歌,受到八十年代流行文化的影响,他的歌曲歌颂亲情、呼唤和平、关注家国命运、谴责战争、质问社会黑暗,一系列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如《农民》《大地》《长城》《海阔天空》等背后都有黄家驹的努力。黄家驹的作品特点是鲜明简朴、毫无修饰。无论是硬朗豪放的歌,还是优美婉约的歌,都以简明流畅的旋律和直抒胸臆的歌词来表达主题。对任何一位听过黄家驹演唱的人来说,这个年轻人带着丝许沙哑却又厚重有力、充满磁性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黄家驹的嘶哑嗓音,以及每句歌词结尾时独有的颤音处理都是极为另类的。虽然看似低音,但处理高音段落时他也一样毫不费力。他的嗓音,是非学院派歌手完全源于自然自我的宣泄,是香港乃至整个亚洲乐坛独―份的传奇。
而黄家驹的挚友叶世荣也出生于城中村小屋,Beyond的练习室二楼后座正是叶世荣祖母留下的老屋,多年后“二楼后座”成为Beyond的专辑名。架子鼓手相当于乐队的指挥,叶世荣在这一点上做得尽善尽美,虽然他创作的作品不多,但并不妨碍他以演奏技巧赢得了“亚洲鼓王”的称号。
后来与女星朱茵共结连理的黄贯中不仅吉他弹得好,还负担着乐队舞台美术和演出服装设计的重任。他在音乐理念上深受黄家驹影响,创作的歌曲甚多。2013年1月侣日,黄贯中参加《我是歌手》节目。一曲Beyond旧作《海阔天空》奏响时,台上台下无不为之泪眼婆娑。
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从小娇生惯养,行事任性。他在哥哥的呵护提携下步入乐坛,逐渐取得了不少成绩。当黄家驹离世之后,黄家强接任乐队主唱,并开始大量参与歌曲创作。
1、黄家驹的代表歌曲有《再见理想》、《海阔天空》、《AMANI》、《光辉岁月》、《喜欢你》、《永远等待》、《灰色轨迹》、《我是愤怒》、《情人》、《真的爱你》、《最后一个大侠》、《永远的朋友》、《情怀无悔》、《文武英杰宣言》、《他的吉他》、《无人的演奏》、《结局》、《太阳的心》。
2、黄家驹(1962年6月10日—1993年6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省台山市,中国香港男歌手、原创音乐人、吉他手,摇滚乐队Beyond的主唱及创队成员。1983年组建Beyond乐队,担任主唱,并以英文歌曲《大厦》出道。
(来源:文章屋网 )
我最爱唱的歌
我喜欢听歌!但是都是些让人听不懂的说唱音乐!所以只觉得旋律很好听!却不明白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唯一能让我喜欢且表达感情深厚的可谓是Beyond乐团所创作的海阔天空了!
带有忧伤暗淡的旋律,这首歌可是唱尽了Beyond乐队的艰苦的历程”雾里分不清影踪,天空海阔你与我,可会变(谁没在变),多少次迎著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就像歌里所唱的一样,Beyond乐队成长在一个暗淡的社会中!他们从街头乐队起家,不管经历怎样的困境都坚持自己的理想!尽管没有钱,但是他们很快乐!四兄弟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叶世容。在一起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尽管前景一片渺茫,当时并没有人认同他们,还是把他们当作街头乐队一样嗤之以鼻。 “一刹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觉,不知不觉已变淡,心里爱(谁明白我),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著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正像歌里所说的一样,他们并没有退缩,将自己心里的感受作出了一首首激励人的歌。最后他们放弃了在这发展,转而去到日本。继续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在那里受到了格外的欢迎。他们越来越出名”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好景不长可能天妒英才吧!他们的主唱黄家驹在一次主持日本的儿童节目时”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从三米的台上不慎跌下!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他们的乐队生崖也走到终点!
也许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幸的人生,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Beyond乐队没有向命运底头!而是自己努力的冲破自己不幸的命运!终于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理想!”多少次迎著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一刹那恍惚,有所失的感觉,不知不觉已变淡,心里爱(谁明白我),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那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1、歌词: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 风雨里追赶, 雾里分不清影踪 天空海阔你与我 可会变(谁没在变) 多少次, 迎着冷眼与嘲笑
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一刹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觉 不之不觉已变淡 心里爱(谁明白我)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兹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今天我 ,寒夜里看雪飘过 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 风雨里追赶, 雾里分不清影踪 天空海阔你与我 可会变(谁没在变)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兹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仍然兹由兹我 ,永远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兹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兹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2、《海阔天空》是中国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黄家驹作词、作曲,Beyond、梁邦彦共同编曲,收录在Beyond1993年发行的専辑《乐与怒》中。
(来源:文章屋网 )
(跟天偶寒夜累含色(sei)飚(biu)过)
怀著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
(歪就朗够留地僧偶飚(biu)云方)
风雨里追赶 雾里分不清影踪
(风雨累嘴刚 某累分把清影踪)
天空海阔你与我 可会变(谁没在变)
(天红海阔内与偶 好微彬)
多少次迎著冷眼与嘲笑
(多秀次(cei)迎则狼眼与早秀)
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从未有放黑过僧宗地类桑)
一刹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觉
(呀萨那黄发 若有索萨地甘控)
不知不觉已变淡 心里爱(谁明白我)
(把极把够既彬寒 僧累偶(岁明白偶))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云亮偶则呀僧把给放纵爱既有)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呀微怕有呀天微迪(岁明白偶))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为黑留类桑岁人都好意)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那会怕有呀天即内共偶)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跟天偶寒夜累含色(sei)飚(biu)过)
怀著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
(歪就朗够留地僧偶飚(biu)云方)
风雨里追赶 雾里分不清影踪
(风雨累嘴刚 某累分把清影踪)
天空海阔你与我 可会变(谁没在变)
(天红海阔内与偶 好微彬(岁某在彬))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云亮偶则呀僧把给放纵爱既有)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呀微怕有呀天微迪斗)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为黑留类桑岁人都好意)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那会怕有呀天即内共偶)
仍然自由自我 永远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
(影音既有既偶 维云够藏偶歌 斗彬停内)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云亮偶则呀僧把给放纵爱既有)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呀微怕有呀天微迪斗)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为黑留类桑岁人都好意)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那会怕有呀天即内共偶)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为黑留类桑岁人都好意)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那会怕有呀天即内共偶)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云亮偶则呀僧把给放纵爱既有)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呀微怕有呀天微迪斗)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为黑留类桑岁人都好意)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这让我想到了黄家驹。1993年,Beyond在马来西亚做了一个不插电演唱会,在唱最后一首歌《海阔天空》时,黄家驹向观众介绍他的兄弟们:“我们的吉他手阿Paul(黄贯中)……我们的低音吉他手,黄家强,我弟弟……我们的鼓手阿荣,叶世荣。我叫做黄家驹……明年我们会在这里开一个更加大型更加精彩的演唱会,1994年后见。”
叶世荣,这位当年在黄家驹身旁笑容羞涩的鼓手,现在是歌手,同时还是一支名字不叫Beyond的乐队的核心人物。“现在不要说‘唱片大卖’这句话,唱片根本就不会大卖。应该说,我祝你‘下载当红’,或者‘下载爆棚’”。
他不忘向记者推介自己的乐队成员,尽量让兄弟们得到发言机会,“不如我们的‘麦’(录音笔)放中间一点,大家都能收到――我是一个追求效果的人。我怕他们那些马来西亚粤语你听得不清楚。马来西亚粤语是不同的,阿乐说几句来听听……”
叶世荣有一套成熟的应对媒体方法,除了回避谈论黄贯中和黄家强的事情,他还拒绝论及香港最近发生的事情,“我没怎么看,没怎么理会。”斩钉截铁。
谈起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乐坛时,他问欧阳,“90年代有什么歌手出来?”“我也不知道。”“陈奕迅?”“陈奕迅是90年代尾段出的,也熬了很久。”“中期是谁的世界,谭咏麟?”“许志安那批,苏永康,郑秀文。”“李克勤、张学友。”“张学友是80年代过来的啦,张学友80年代就大红了……”
现在做音乐,他想传达哪些精神?“我觉得音乐是一个工具,能够表现一些信息,正面的信息。以前Beyond有正面、励志的东西。我现在更是这样,希望通过歌曲影响到观众,去走好的路,去学好,去行善。那时候我们4个都有这个心态,所以你发觉情歌不是很多――现在世荣简直没有情歌,我结婚了,还写情歌干嘛。”
对于时下有音乐梦的年轻人,叶世荣的建议是,“要勤奋点,先养活自己,可以是个工作族。”他不建议辞职做音乐,“除非你是某某人的儿子。”(笑)
“去年开始,我发觉我可以唱更加重型的音乐,未来希望唱重金属音乐,继续走薪火相传计划,支持多点新乐队,或者说后辈乐队。”
51岁的叶世荣,依然充满激情。
马来西亚不插电演唱会后,黄家驹与世人失约,他没有等到1994年的到来。二十多年间,Beyond的歌声传遍中国内地,从偏远小镇的商店音响,到各大高校学生宿舍里的耳机,再到每个城市的KTV,Beyond涤荡着80后和90后的耳朵。歌曲风行的同时,还是Beyond三子的单飞、复合、解散的过程,在微博时代,增加了黄贯中与黄家强的口角。令人感慨的,还有“香港乐坛”这个庞然大物的逐渐消解。
旧的时代远去,新的时代尚且面目不清,歌手愈发显得沧海一粟。浪潮汹涌,Beyond叶世荣继续着他的音乐历程。
“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
记者:家驹有句名言“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
叶世荣:其实这种东西没有改变过。很多人问我,世荣,你现在对香港乐坛有什么看法?我就很坦白,说不好意思,我对香港乐坛已经有点失望了。香港确实有我比较喜欢的歌手、制作人或者幕后,但对于整个乐坛我是失望的,失望到不想理它。
欧阳:这样说吧,因为基于市场的关系,所有唱片公司重点都放在了商机多于歌曲的演绎,取不到平衡。
叶世荣:我补充一件事,欧阳老师跟我们合作完,曾经去别的唱片公司工作,也见到别的唱片公司的工作模式,他也很心痛。
欧阳:我是没办法接受,没办法在这样一个环境做下去,因为不能做到我想做的。
记者:什么环境呢?
叶世荣:本末倒置的。
记者:那么内地呢?
叶世荣:内地现在也有个怪现象:选秀。选秀歌手知名度已经足够跑商演了,可是他没有代表作,永远都是翻唱别人的歌,翻唱一些大家熟悉的歌。参赛选手以为,音飚得越高就越瞩目,越吸引人。这是错误的。没错,你有技巧,你很厉害,唱得像鸡叫一样,很高音,问题是适不适合这首歌,好不好听?过分表现个人技巧,脱离了歌曲的神髓。
记者:你平时看不看这些选秀节目?
叶世荣:有时不经意会看到,在酒店开了电视就看一下。我希望未来中国不再仅仅着眼于歌手,要着眼在乐手上,办乐手的选秀比赛:中国好乐队,或者中国第一鼓、中国吉他手、中国吉他王。
“家驹是天才”
记者:你说家驹是天才,他有哪些令你折服的地方?
叶世荣:他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勤奋地练吉他,不断追求吉他和写歌技巧,不断改进,能够达到唱片公司的要求,又能体现自己很好的想法。他也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聪明、有智慧。
记者:刚认识他的时候是怎样的?
叶世荣:刚刚念完书。我念书的时候已经做乐队了,毕业时乐队也转校了,我缺一个贝斯手,就去琴行叫老板介绍。有天,老板真的说有个贝斯手可以介绍给我。我们见面时,贝斯手带上家驹。我和家驹一见如故。他不断聊音乐,给我感觉就是很喜欢吉他,他跟我的吉他手不断研究吉他有什么玩法、怎么tune音、怎么调声音、什么牌子好、他喜欢听什么样的吉他音乐。
记者:接着你就去了他的乐队?
叶世荣:对。当时在他们乐队,家驹的地位很低。那个乐队有个主音歌手兼吉他手,每次都说,家驹你的扩音器太大声了,小一点小一点。家驹就低下头一直弹一直弹。
记者:你曾说过1993年时,家驹说希望大家分开一下发展。
叶世荣:阿Paul也说过。在日本的一家录音室里,家驹突然说想做自己的音乐,做自己的唱片。我不介意,会第一时间去想:当然啦,他是个创作天才,可能有很多作品是不适合Beyond,只适合他个人的,给个机会他出一下自己的东西是好事。
记者:当时听了有什么感受?
叶世荣:很惊讶,可是细想,要发挥自己的作品――我觉得他怀才不遇。但是我想,公司让不让你出?也担心公司不让他出。
记者:之前的作品里,哪些是他比较想做的?
叶世荣:我们做的作品如果不喜欢是不会拿出来的,能做出来的都喜欢,但我觉得家驹喜欢吉他元素多一点的音乐,可能一首8分钟的歌里,有6分钟给他弹solo,有可能是这种音乐。
“Beyond只是一种精神”
记者:未来的日子里,Beyond会不会重组?
叶世荣:2003年、2005年两次世界巡回演出,我在台上是很难受的,我看到前面少了一个人。主办方更坏,竖一个麦克风在那里,没有人唱歌的麦代表什么呢?台下的观众可能很过瘾、很感动,主办很成功、很卖座。但我不是唱一场这么简单,世界巡唱是很多场的,我要承受这些感觉很多天。你们来看可能很过瘾,哭完回去就算了。
当家驹不存在的时候,Beyond就已经不存在了。Beyond只是一种精神,没了家驹的Beyond哪是Beyond?你让我们走在一起怀念过去,平时个别成员可以做,不会这么伤心,但3个人一起做的话,见了面自然就想起家驹不在了。
记者:你现在自己做乐队,能不能接受大家一提起你就提起Beyond?
叶世荣:到我80岁都有人跟我提Beyond的。
记者:提起Beyond就提起你们1993年前的金曲。这对于你1993年后的工作来说是不是一个遗憾?因为1993年到现在你一直在做音乐,但大家的关注点是1993年以前。
叶世荣:老实说,关注点这些是不能介意的。我今天去卖菜,人家都会说:Beyond世荣,给我一斤菜。我做什么行业,别人都会想到Beyond,因为这是我的历史,抹不掉,你怎么介意?
2、罗大佑《童年》
通常的说法是张艾嘉的《童年》,因为是她演唱的。但我们更习惯认为是罗大佑的《童年》,因为我们都知道它是罗大佑这位华语音乐教父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罗大佑也曾将这首歌收录于他的首张创作专辑《之乎者也》中。
《之乎者也》是一张传奇的专辑,包括有《童年》《光阴的故事》《鹿港小镇》《恋曲1980》等不能再经典的歌。
3、叶丽仪《上海滩》
1980年,电视剧《上海滩》首播,由周润发、赵雅芝主演,成为一代影视经典。该剧同名主题曲,由香港乐坛最重量级的“辉黄”组合(顾嘉辉/黄霑)创作,由香港女歌手叶丽仪演唱,收录在她的专辑《上海滩》中。
4、群星《明天会更好》
《明天会更好》是华语群星演唱于1985年的一首歌曲。由罗大佑谱曲,罗大佑、张艾嘉、李寿全等多人共同填词。其创作背景是这样的: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为呼应这一主题,罗大佑、张艾嘉等一众台湾歌手共同创作了这首歌曲,并召集各地华人歌手共60名来共同演唱《明天会更好》。
这首歌旋律动感优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人融入到歌曲中去,深切地表达了人们热爱和平、祈求幸福明天的美好愿景,是流行歌坛史上最受欢迎的正能量歌曲之一。
5、崔健《一无所有》
1986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当时还没什么名气的崔健,脖子上搭块白毛巾,两裤管一高一低地登场,在现场观众满是错愕的目光下,吼出了一句“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一下把大家震住了。这一举动,正式标志着中国摇滚乐的时代到来了。《一无所有》也是崔健最出名的代表作,因为这首歌,他被誉为“中国摇滚第一人”。之后,黑豹、唐朝、眼镜蛇、指南针、超载等中国摇滚势力如井喷般涌现,改变了一个时代。
6、王菲《我愿意》
《我愿意》是天后王菲早期代表作之一,收录于她1994发行的专辑《迷》中。歌曲由姚谦作词,黄国伦作曲,对,就是那个在鸟巢开演唱会赔了上千万的黄国伦老师。
这首歌旋律很好听,非常适合王菲空灵而磁性的唱腔。要说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词作者姚谦所述的创作背景,他说灵感来源于八卦新闻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当时在北京与窦唯相恋的王菲,大清早出来倒尿壶被偷拍的情景。
7、齐秦《大约在冬季》
《大约在冬季》是齐秦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总感觉这十首歌中应该有一个位置给齐秦,齐秦的原创代表作不少,想来想去还是选这首《大约在冬季》吧。
8、张学友《吻别》
《吻别》是歌神张学友最经典的代表作,由何启弘作词,殷文琦作曲,收录在张学友1993年发行的同名专辑中。该专辑获得叱咤全球华语唱片销量冠军和第五届台湾金曲奖龙虎榜年度销售第一名。《吻别》被欧美流行乐团MKLR翻唱,使得该曲风靡全球。
9、周杰伦《青花瓷》
十首歌曲如果非要给21世纪歌手留一个位置的话,这个人当然是周杰伦。周杰伦的曲风多样,而最具代表性的还是他的中国风系列作品。从《东风破》到《发如雪》,从《千里之外》到《青花瓷》,最终还是《青花瓷》将他的中国风推向了极致。
童 年
词曲:罗大佑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吱吱嘎嘎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道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点拨:隔着时光的薄雾,童年的回忆已经变得模糊,但每次听到这首歌,心中总会充满温情,金色的阳光下闪烁着珍贵的记忆的碎片。
烟花易冷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繁华声 遁入空门 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 辗转一生 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浮屠塔 断了几层 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 一盏残灯 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
听青春 迎来笑声 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 温柔不肯 下笔都太狠
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 我是否还 认真
千年后 累世情深 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 岂能不真 魏书洛阳城
如你在跟 前世过门
跟着红尘 跟随我 浪迹一生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伽蓝寺听雨声盼 永恒
点拨:这首歌词背后的典故源于《洛阳伽蓝记》。《烟花易冷》所描述的正是一千五百多年前那个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中的故事。方文山擅长拆解语言,赋予其新的意义。其创作的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
海阔天空
词曲:黄家驹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怀着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
风雨里追赶
雾里分不清影踪
天空海阔你与我
可会变(谁没在变)
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
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一刹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觉
不知不觉已变淡
心里爱(谁明白我)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也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仍然自由自我
永远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
点拨:家驹离开我们以后,《海阔天空》成了绝唱,但歌中的理想与信念却从未改变。自由地追求理想,坚强地面对嘲讽,坚持自我,走遍千里。
出口成章
大风歌
〔西汉〕刘 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 安得:怎样得到。 守四方:守卫祖国的边疆。
垓下歌
〔秦末汉初〕项 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大战前夕的绝命之作。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江上琴兴
〔唐〕常 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琴声使江月变白,江水加深。不是江月的白,江水的深,而是听琴者体验到的深和纯净。
古典名曲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江花月夜
原名《夕阳箫鼓》,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而更名。
梅花三弄
相传晋桓伊作笛曲《梅花三弄》,后人移植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武曲。前身是明代的《楚汉》,描写发生在公元前的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最后的胜利。
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据传为蔡文姬所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
广陵散
这禁不住让人突然想到,内地各大选秀节目中,已经鲜有人唱粤语歌。是语言的问题吗?不对,唱英文歌甚至西班牙语的都有。恐怕不得不正视的现状是:粤语歌已经式微了。
电视节目,是对流行文化最直观的反映。80、90年代那时候,是粤语歌最风光的日子。
这风光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整个内地的大环境好:改革开放了,思想活泛了,大家也从八套样板戏的枯燥里走出来了,精神娱乐的需求有了,不再是“批完封资修,一人一碗粥”的乏味生活,在文化上很“饥渴”的几亿人民群众嗷嗷待哺,等待着各路娱乐文化的滋润;
其次,港台文化本身足够强势。当年受50、60年代披头士等摇滚文化乃至西方娱乐文化影响的小孩子们,到了80年代长大了,他们纷纷在电视台、电台、唱片公司、电影公司任职,有了话语权,从台前到幕后都具备了缔造流行文化的能力。量变终于引起质变,单单是TVB的一个“艺员训练班”,就贡献出多少代表流行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你看现在哪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能选出类似于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这样的巨星?甚至,连做导演的杜琪峰、关锦鹏等都是从这个小小的“艺员训练班”走出来,成为享誉国际影坛的世界级导演;
第三,政治环境。港台文化本身就具备足够娱乐性,在视听上都相当有趣,在当年“统战”思想的意识形态下,基本得以畅通无阻的遍布内地。毕竟97年香港就要回归,台湾也是“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时候,Beyond乐队在1988年就能到北京工体开演唱会,各种录像厅里充斥着周润发的枪战片和周星驰的喜剧片,港台明星的海报也贴满大街小巷的店铺里……
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粤语歌显得很时髦,大家学两首粤语歌那是必然的。刘德华《一起走过的日子》,Beyond《海阔天空》,李克勤《红日》,张学友《李香兰》,黎明《我来自北京》,谭咏麟《爱在深秋》,张国荣《MONICA》,王菲《容易受伤的女人》……电视台整天播,饭馆里整天放,逛街买衣服也会听到,总有一首会唱的粤语歌。
所以,那个时候学粤语歌、唱粤语歌是时髦的事。不仅是学粤语歌时髦,学刘德华走路的姿势,学郑伊健的长头发,学郭富城的中分,学张学友的唱腔……都很时髦。
那时候港台文化,就是流行文化在内地的最佳代表。
后来,九七回归,金融风暴,韩流来袭,日流凶猛,香港“亚洲四小龙”的地位不保,流行文化不再强势……
这部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进入21世纪以来日益红火,正值十五六岁的少年们无不倾心于该部作品,其中清新纯真的情怀是很多青年人难以想象的。这样庞大的内心世界让演员拿捏得恰到好处。影片采用倒叙回忆的方式向我们展开。这是多么贴近生活的作品,让我们这个出梅入夏的葱茏年代,得到了一种摄人心魄的爱,年少的爱,无言的爱。
十五岁的夏季,一个人看完的影片,令人无限动容。“星”的印象逐渐成型,那是少年时期每个人的梦想,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电影里的主角,而生活即是一部默契贴合的电影。
【节奏感】
不管做什么事想什么事,最喜欢拥有契合的节奏感,而且是快四拍。
真正意义上钟情的歌手很少出现,曾经做过的事是把mp3里所有的歌换成喜爱歌手的曲子,但仅仅几天过去便失去了耐心,再急不可待地上网查找更新的单曲。如此紧凑的生活节奏很频繁地出现,只是为跟上潮流,而因此丢失的却远远要多。
看罢一部日剧会去寻找主题歌,偶尔在餐厅听到钢琴曲会留意节拍,甚至按着遥控器掐台当中的缝隙里的音乐也能记个两三句。有人笑着开玩笑说:“这样也未免太勉强了吧。”自己竟也能当真地回答:“就是这样啊,很惬意啊。”心里藏着一个又一个来去匆匆的偶像,能歌善舞的、个性十足的、实力满满的,有的甚至仅因笑的时候很好看而被铭记在心。这样牵强的理由的确很少见啊,又打死不肯承认自己也是俗世肤浅之人。
我喜欢的偶像,我喜欢笑起来很好看的偶像。
我心目中的偶像,大海和天空的合体。
我看好的偶像,嘻嘻哈哈有节奏感。
一晃而过的偶像。
【冲动热血】
对Beyond的热切喜爱从初中就一直保留着,初中三年不停地看《海阔天空》的MV。要说记忆深刻的歌唱组合少之又少,但是在我心中黄家驹的地位和王菲的地位一直是齐头并进的,我无法说出这个组合的骄人之处,但给我最真实的感觉就是硬朗,即使是唱着送给母亲的《真的爱你》也能让我发怔很久。在前所未有的对于亲密和默契的感动中,我听着Beyond携手着赤诚的歌词经历着成长。
所有关于青春的雏形都在形成,可以有人字拖和大T恤的参与,可以蓄养长发,可以笃定地和父母看完一部感人的爱情电影,可以为细微的小事而矫情地痛哭,可以注意有好感的异性,可以学着直面人生,这便是对待青春的态度。
而有一天,在一所高中的墙外听到广播里播放着Beyond的《光辉岁月》,于是踮起脚暗暗下决心,为这么直入人心的歌词和节奏一定要进入这所高中。播音员淡淡地介绍着Beyond,期间我听到了黄家驹的名字,一刹那便控制不住地热血沸腾了,脚尖踮得发麻也忍住,紧紧靠着冰凉的墙壁。哪怕心动的瞬间只有一个黎明或者一个黄昏,哪怕它不够资格接受加冕最爱的意义,但走过千山万水,走过荒草平原,走过冷酷仙境,我们终会发现,那长大后再也不能企及的冲动热血是一首一生只能唱一次的歌曲。
【忘记】
臆想是美妙的。从清晨构思到傍晚,可以想念一条河流,一条柔丝围巾,一座古老破旧的教堂,灵魂游离的话可以偷渡到希腊、土耳其、新西兰等景色宜人的地方。曾经年少的唯一梦想便是一个人一条路,义无反顾走到世界尽头,岁月流逝之后终于看清所谓的自己,所谓的生活。即使这样开口是以少年老成的语气,但始终彷徨在城市之间的心却也渐渐冷却下来,龟裂开来。
在寄宿制的学校,匆忙的学习生活,某天做梦梦到一条钴蓝色的河流,上面跳跃着肥壮的鲤鱼,一束月光静静打在河流上,似有叮叮咚咚的声响。但人们没有听见河底暗礁被河水冲击的,人们一直在河水漫过的夏季忘却深山里的河流,忘记它的恩惠,忘记它隐藏伤痛的地方,一直。
可是孩子们要歌颂,歌词简略节奏明朗的圣曲:“And I know you're shining down on me from Heaven ,Like so many friends we've lost along the way .”
不知是谁说的――正因为天堂的失火成全了凡尘的光明,所以天堂已是一片狼藉,烟尘旧事在已成废墟的故地不可重提。真是叫人哑然失笑的譬喻啊。翻开记事本,过去的一幕幕在眼前重现,褶皱仍在,伤怀依存,亘古的悲痛活在历史的进程,人们心中的最深处。
我可以忘记一个人的名字,一个人的模样,但忘记不了一个人的动作,那便是说“拜拜”的动作。想必每个人皆是。像河流一般一去不回头,这样一个决绝果断的动作。
【年代】
漫画横行的年代,垃圾音乐充斥的年代,Ps风靡的年代,与人们同时不眠的年代,少去了真挚心动的年代。
来技校的前一段日子,军事化管理的标准,一下子把三个年轻人楞住了。这比起在高中那自由散漫和放荡的生活,简直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军训中青春的汗水和稚嫩的气息渗透了他们的潜意识。感受残酷的军训,他们似乎懂得了人生的无奈,同时又激起了其青春的斗志。军训的生活丰富了彼此的记忆,磨砺了青春的意志;铁打的纪律,反射出青春的可爱与可贵。漫长而短暂的十天军训改变了他们。
回望来校的这段日子,晓威感慨军歌嘹亮。一道感人至深的《军中绿花》唱响了技校。忍不住想起了含辛茹苦的父母。
宿舍里的伙伴们激情高涨,飞扬着自己心中的歌——流行歌、民歌、摇滚beyond,歌声在各个角落流窜,同时寝室里也开始商议起组建一个乐队的事。大家可以一起学习,或者说利用休息时间互相切磋。当然他们最终的目的是扬名。
张盼非常赞同这个提议。他说就这么定了,明天我们就到音乐队学习乐理知识。
也好,反正在学校休息时间挺长的,加上星期天,我们可以学学吉它——浪子建议。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技校的日子过的很快,就要到中秋佳节了。学校正在如火如纯地准备着“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晚会”,眼下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张盼向往着说,喂,浪子,这次晚会我们合唱一首《海阔天空》吧?
浪子爽快的答应了……他们到文艺委员手中报了节目。
文艺晚会那天准备十分充足。他们的表演算不上最精彩的,但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挑战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学习以外,张盼、浪子每天都忙着写词作曲。浪子对音乐的投入和执著,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每天白天写还不够,晚上熄灯了,他还在窗边填词、改词。同学们都熟睡了,他仍然在思考,在寻找灵感……
张盼一心扑在吉他上面,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对音乐的热情与渴望不是平凡的我们所能正常理解的。
晓威呢?激情泛滥!吉他的弦曾多次被他扭断,手指磨凹了也满不在乎,他说为梦想付出这点代价,并不算什么。
为什么他们对音乐如此疯狂,也许这与黄老师有点渊源。黄老师曾经年轻的时候也同样疯狂过,而且大学期间自己还是“嘻皮士乐队”的主唱。有一次黄老师查寝的时候,在我们寝室弹唱了一翻,从那时起,张盼、浪子他们就开始崇拜黄老师,也暗暗下决心,要学好吉他……
音乐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他们的音乐旅程也开始了。
此后,张盼、浪子,小X过起了不能失去音乐的日子,他们常引用黄家驹的经典来激励自己:只要有音乐,就没有世界的末日。自然而然,音乐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连皮妈妈都说,他们简直把吉他当成了儿子,呵呵!)
历经两个月后,他们的第一份作品《DreamonSumday》终于和全校师生见面了。田径领奖晚会,三个人豪迈自信地背上了心爱的吉他走上了灯光场的舞台。这是他们向往已久的。
青春身影在灯光的衬托下是那样帅气逼人,大家羡慕不已。
之后,他们更努力了,多次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音乐资料来学习,来提高自己,每天早晚实习工厂的那边都会发现他们对音乐执著的身影,不管天气多么冷,他们照样坚持,始终如一。
在学校的日子,很充实,打打篮球,看看书,听听音乐,聊聊天,思考人生……
惬意。
青春的汗水,执著的热情没有让他的付出白费。在周老师的关心与支持和耐心的指导下,他们也作出了小小成绩。
浪子的《挂牵》——一首思念同X的优美曲子,在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的完成了录音,谱上了曲。《我是真的真的爱上了你》也是张盼和周老师几个通宵晚自习熬出的精典,可谓抒情的完美再现。晓威从初中到现在,他唱的《浪人情歌》、《痛哭的人》再到《泪桥》,整个《挪威的森林》也被他摇滚到只剩几棵树。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是给予文艺工作者的大格局、大视野,也是新时代下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与重担。过去说到文艺我们常常想到扎根群众、来源生活、为人民服务,而今天的中国文艺不仅仅要满足这些,还需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艺术理想和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这是在文代会上提出的新理念。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各项要素的和谐发展,需要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实现社会价值。正如所说: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这才是文艺工作者的高追求,才能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文艺节目要承载民族文化与艺术追求
“文艺”是“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一部好作品一定要承载民族文化,并以艺术予以表现。如今说起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人想到的是消遣娱乐、追随流行,其实文艺不等于娱乐,单纯的感官娱乐也不等于精神快乐,应该将追随流行变为引导流行,在传播价值中注入文化,助推城市文化品位与文化发展,提高人们的艺术鉴p水平。如果百姓对艺术的鉴赏水平在不断提高,而文艺队伍的创作水平停滞不前,就很难创造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文艺作品,更谈不上服务社会,发挥引导功能。这样的作品往往是孤立的、不受百姓欢迎的。所以文艺工作者应该把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放在首位,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这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关键,需要时间、需要积淀,满足百姓对文艺作品的审美需求。
文艺节目具有娱乐属性,但不能单一娱乐,因为它有着社会属性和服务功能。文艺创作应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众传播的价值意义,要体现文艺作品的创作追求与艺术价值。文艺作品培养受众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慢工才能出细活,文艺节目的创作应当静下心来,追求精益求精,争取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争取创作出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为一体的优秀文艺节目。
2016年,大连广播电视台新城乡广播为了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制作播出以本土“非遗”为主题的广播系列节目,扎根本土文化,放眼世界,收到了不错的社会反响。作品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颁发的曲艺节目一等奖,并由大连广播电视台对外选送播出,展现大连文艺风貌。之所以扎根这样的选题,是因为它符合文化、价值、地域特色等诸多元素,且具备地方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需要。这一类的选题是媒体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将知识性、娱乐性和对艺术创新探索的追求相融合,繁荣家乡的文化艺术。
文艺节目应当注重文化传播与受众培养
审美、审丑、审妖,这是当代审美个性化表现,有人喜欢,有人质疑,但这些现象有它存在的客观理由。一方面现在的文艺作品摒弃“高大全”的创作典型,更多选择了平民的文化视角。平民化是当下文艺创作与大众传播共有的时代特性。媒体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挥作用,引导审美意义重大。文艺创作不能以吸引眼球为目标,不能一味的迎合受众,而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受众上面,做文化的推手,而不是个人的炒作推手。在各大综艺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红的网络红人、个性达人、网络热词,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邀约对象和创作素材,这样的文艺节目价值严重缺失。相对于迎合市场,文化的培养更显可贵。
为了传承祖国戏曲艺术,引导青年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笔者曾尝试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将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运用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融合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三古三新”方式,将戏曲曲艺的韵律与现代节奏相融,推荐独具特色的中国曲风,让观众看到文艺创新,更感受到文化传承。以此带动受众对戏曲艺术的关注,不少年轻人因此热爱上了戏曲艺术,这是文艺节目引导功能收获的传播价值。与此同时,这种新尝试的融合给文艺作品的创作带来新意。
鲁迅先生曾说,要想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艺节目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对文艺作品的赏析,更应该对受众品位起到培养与引导的功能。如今媒介发展迅猛,受众了解文艺的途径更多元,虽说文艺推广的渠道多了,但对文艺的品位与质量把关,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永远都应该是最严苛的。提高受众的文化品位应当成为广播文艺节目实现社会价值追求的一部分。
文艺节目应当关注社会热点,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许多受众来说,文艺节目的创新主要是形式创新,尤其是音乐节目,内容的取材变化都不大。为此,在节目的选题方面我们做出了一些尝试,分别用音乐的方式关注社会热点。著名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去世,我们回顾了邵氏兄弟拍摄经典影片,介绍了邵逸夫先生创建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和他在内地所做的慈善贡献;台湾音乐大师李泰祥因甲状腺癌恶化病逝,节目以《橄榄树》开场,介绍了齐豫、叶佳修、张雨生等一批唱着他的歌成名的歌手,对比李泰祥晚年的疾苦与凄凉;在社会普遍关注马航MH370失联的热点时,《青春歌汇》避讳低沉,我们引用大量音响,梳理那些面对灾难我们迎难而上的音乐创作,音乐基调温暖关怀;台湾著名歌手赵传在大连开唱,演唱会的前一小时,在乐迷最激动的时刻《青春歌汇》对话赵传,并在节目中呈现了主播与歌手的互动对唱形式样态,带来热烈的节目氛围,呈现了歌手的励志情怀。每期节目我们都追求内容背后给予受众思考与观点,这也是选题内容升华之笔,更显选题价值与寓意。
文艺节目应当把握编排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