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2-11-17 15:28: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计算机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计算机人才培养

篇1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当前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1.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除此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一方面企业要缩减开支,降低其运营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对“就业难”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 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笔者在软件公司工作数年,以及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3.1 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

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3.3 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篇2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同时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各大高校及职业学校均增开计算机相关专业,高校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学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面对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而计算机学生却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现象,以及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专生的社会认识误区等,这一切都是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此外,伴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和企业的苛刻招聘要求,许多高校和学生大都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一尖锐的社会实际需求与专业理论相矛盾的问题。

1优化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设置进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适应市场的需求;培训学校要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校方需要深入企业中,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具体岗位对专业和技能的具体要求,这样课程设置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直指工作的需要。

(2)追求小而精;不要片面的追求课程设置的多和广,只要可以满足学生以后的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即可。众所周知,计算机的课程设计繁琐复杂,如果仅仅是漫无目的的开设,那么学生无论学多久也学不完,所以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根据本校的实际就业情况来开设课程。

(3)注重学生特点;针对其能力开设一些应用类软件,例如,办公自动化和平面设计课程,但是要注意难度和深度,不能超出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

(4)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精通所学知识,就是要调整课程设计以及专业课所占学科比重,专业课中也要提高操作课的比重,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需要开设与专业课相关的科目,例如平面设计的学生,需要开设美术课,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颜色搭配,这有助于学生对平面设计的把握和理解。

2加大软硬件投入,提升专业实力

要想优化课程设置,那么必然增开一部分专业课和实践课,这将导致学校的老师和授课场所的紧张,因此学校必须加大投入,通过对软、硬件的增加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1)师资培训;职业学校需要每年都投入一部分的资金,让教师外出培训或者进厂实习,鼓励教师积极成为双师型教师,因为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老师是无法教出好学生的。如果教师仅仅凭着书本上的知识去教导学生,那么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脱节,这样教导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那么必将不会是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2)实践场所的建设;机房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场所,机房所配备的电脑数量必须能够满足每位学生人手一台,要有教师机,并要装有网络教室,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灵活自如的授课。

3加快校本教材开发,强调实践主线

教材的改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通过调查几所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授课教材,发现存在几点不足:

(1)教材缺乏针对性

企业最需要的是毕业后便能直接上岗工作的实用性人才,这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减少企业再培养的成本。这样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而现在的教材考虑企业需求不足,缺乏针对性。

(2)各门教材相对独立

目前学校所用的教材,都自成体系,联系与沟通较低,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教散,缺乏知识的综合系统,学生就业后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综合性问题。

(3)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教材

教材往往只提供教师讲解的案例,缺少学生实际操作的案例,学生模仿之余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各职业学校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实践为主线,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要将课程内容从知识本文转向职业能力本位,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4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

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达到真正的统一。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候应该摒弃“重教法、轻学法”,“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介绍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取长补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并将其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与各类电脑公司、婚纱摄影公司、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教学实训基地合作关系,与企业大胆尝试共同完成课程内容,这样不但为企业培养了有潜力的后备人才,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的机会,也可以使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得到保障、落实和发展。

总之,要想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就要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与学生的就业环境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出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美春.澳大利亚继续教育一瞥[J].中国远程教育,1998(7):54-56.

篇3

1背景

西安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本专科专业,为了探讨校企合作的IT人才供给模式,系上组织相关人员到企业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西安某数码有限公司,正值企业进入成长期,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急需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设计能力的一线技术人才。于是,西安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与该公司决定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校企合作的IT人才供给,确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也促使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前掌握一定的工作经验[1]。

2 “订单式”校企合作的特色及创新

2.1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目标是要为企业发展量身打造所需人才。具体包括“订单培养班”的组建、订单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结构、毕业生技能要求、订单专业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主干课程设计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学习时间、考核评价体系等,让校企双方教师在订单培养的主要环节上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并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工作。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学生利用前3年完成主干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以理论为主的公共基础知识和宽口径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把握专业技术基础理论,并具有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第4年进行专向培养,课程的主讲由企业资深工程师担任,专任教师辅助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教学内容及进程计划如表1所示。

注:1 .NET程序设计课程可以放在第8学期开始时实施;2 每个学生在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中只需要选择1门选修课程即可;3 初级日语以“轻语法讲解、重写说听”为主,课程进度横跨第7、第8学期。

2.2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对订单培养的人才需求数量、人才规格要求、专业设置、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开展方式、双方资源的使用形式、毕业生就业安置及待遇等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共识。

2.3公开选拔学生组建“订单培养班”

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组织专业知识测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公开选拔,并经校企合作双方研究确定“订单培养班”学生名单。

2.4组织开展教学工作

“订单培养班”的教学工作是“订单校企合作”的核心环节,它必须以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作为组织开展订单培养班教学工作的依据,并处处体现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和优势互补[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校选派骨干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思想道德等的教育与培养,而企业选派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业务能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条件,对学生

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采取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培养订单企业未来员工必备的自我约束意识和团队精神。

3主要成果

(1) 确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理念,构建“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的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连结,既发挥学校在基础教学及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的优势,又积聚企业一线开发工程师的实用技术、开发实例等教学储备,再加上公司在企业文化、企业规范、员工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优势,使学生真正获得作为IT职业人所需的全面素质。

(2)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专业课教师走进企业,增强教师对所教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了解IT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近距离的接触高新科技项目和产品,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调整课程的重点、难点,使学校教学与企业需要更加紧密结合。

(3)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研究,提高实验的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比重,拓展实验教学的内容。开设“高级语言综合设计”、“硬件综合设计”

和“基于WEB的项目设计”等课程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通过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使学生在获得实践工作经验的同时,又得到专业操作能力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订单培养为途径,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缩短了学习与就业距离,降低了成本。

4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1) 西安是全国软件服务外包城市,而我校又被西安市政府确定为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这为我们进一步开展校企结合订单式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在稳定和完善现有校企结合的基础上,联系更多的企业,进一步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

(2) 做好毕业生问卷调查,根据反馈信息,为今后继续开展校企合作课程设置改革、修改教学计划、教师培训计划、学生实习内容提供依据。

5结语

“校企合作”打破了学校封闭办学的传统,促使学校在招生就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安学. 订单培养何以生机无限[N]. 中国教育报,2007-3-17(4).

[2] 邙静巍. 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3+1”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探索,2007(9):95-97.

Method of Computer Talents Education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AO Yan, HAN Li-kai

篇4

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说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就已有共识,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里的目标是大目标,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目标,然而,由于学生生源的基础差异很大,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所要求的规格也有所不同(有的做计算机信息管理、有的做销售、有的做办公自动化,还有的与专业无关),针对上述情况,高职院校对学生按照同一目标要求的状况不太适宜,应该允许在具备一般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几种不同的目标能力要求,例如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有的偏重具体的操作(在速度上提出目标要求),有的偏重技术(在知识上作出要求),有的要升本(在理论课上作出相应的目标要求)。按照多元化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考试方式方面要作出相应的改革,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允许学生进行课程置换(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文科学生没有基础,许多理科学生也学不好,能否让学生用其他未开的课来代替呢?又如在高中阶段学过Basic语言,又通过了国家二级考试,校内“计算机程序设计”可免考),在考试方式上,有些课程可用学生举考的办法进行,即学生认为学好了就申请考试,对技能应提出具体明确的细分要求,并分阶段逐步考核。

从目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情况看,计算机人才需要的是某一个方面的“精”,哪怕是一个软件、一项技术达到了“精”的程度就有工作,如何做到“精”,每个学生的基础、爱好和悟性不一样,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这个特点。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坚持三个服务原则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个核心,主要坚持三条:

一是基础课教学要为专业教学服务。不同的专业开设的基础课不同,即使是同一门课,其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的需要有所区别,例如,在计算机各专业中,数学课应开设计算机数学内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数学课讲一元微积分、行列式、矩阵、集合论等内容,计算机软件专业加入图论、数理逻辑内容,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则只讲一元微积分即可。

二是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根据理论够用的原则,理论课的内容不宜过多,只要能够解释实践操作方法就行,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对于非专升本的学生,像“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概论”这些理论课不宜讲得太深,要大胆地砍掉部分内容。为了让学生及早地掌握技能,对不需要多少理论,而又需要积累操作经验去体会的实践课应提前到一二学期开设,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互联网技术”、“页网制作”、“CAD技术”等。

三是专业课要为就业服务。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专业课的设置、内容要为学生就业服务。对于计算机系各专业来讲,我们的专业课设置要做到知识新、内容实用。计算机知识发展太快,我们现在开设的课程应是学生毕业后能用到的,不能是过时的,我们讲授的内容要体现计算机专业特点。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做得尚算不错,今后更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如对于“网页设计”这门课,现在要重在动态网页的设计上,对于计算机语言,要重在第四代计算机语言上,对于计算机网络,要重在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

三、培养方式:坚持三线并举原则

以前,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主要放在课堂教学上,把实习、实训和学生的课外活动当作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现在,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应该将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训和课外的兴趣活动融为一体,它们都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工作能力的主渠道,都应加以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注意课堂教学的效率,因为现在学制在缩短,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又需要大量的时间,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除了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考虑教法外,更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最好的教学方式是边讲边练,人手一机、网络教学,教师要多使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在实训实习中,要强调过程控制,注意实训效果。在计算机机房实训,关键在于效果,现在计科系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实训环节控制不好,有的教师布置了实训任务,但不好检验,有的教师根本就没有布置实训任务,造成部分学生把上机实训当成消遣,甚至是上网聊天。我们要继续开发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训效果的软件,做到学生的实训情况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中。

在校外实习,要注重效率,有条件的学校,搞一个仿真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处理常用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许多技能、能力都是在课外活动中获得的,特别是一些专业社团,其活动内容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如计算机应用专业可组织计算机协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已办网站、自已进行软件开发,在课外活动方面,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不仅只是鼓励、支持,还应积极主动地组织、指导学生,成立更多的专业团体,把社团的工作纳入到教学工作中。

四、师资建设:坚持三项措施原则

对照教育部关于办学水平评估要求,许多学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师资力量都与要求相差甚远,然而,提高师资力量绝非易事,一是从领导到一般教师都要重视,二是从政策到具体环节都要落实,对于计算机教师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篇5

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实行“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采用“夯实基础,实践操作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等方面的衔接;课程设置以解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与岗位要求相适应问题为着力点;教学计划经过老师与企业有关专家共同制定形成包括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等岗位群专业模块。安排的教学计划既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又有能培养学生获得充分的职业技能、更有较高水平的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初级软件编程、小型网络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多媒体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销售等综合能力的实践

课程。

二、强化“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从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中职院校,应从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模式转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目的在于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完成操作任务成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到专业理论知识。“做中学、做中教”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在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以单元问题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交流研讨为载体,以掌握技能为主线,以总结提高为目的,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式学习之中,主动地、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亲身体验之中理解和感受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三、加强实训基地、网络环境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融入企业元素,教学设备和仪器的配置或自制或选购企业应用的设备和仪器,教学管理也部分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学”转向在实训基地岗位中“做”,真顶岗、顶真岗、顶好岗,从而提高技能。

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设备的作用。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教室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选课,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及考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及成就感。

四、采用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在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薄弱的情况下,可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方法,使课程的考核更加合理,同时也适应企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强,原有的考核评价方法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不能满足企业选聘人才的要求。因此,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如:考核评价采用以任务书为载体的技能考试形式,按照平时成绩(60%)与考试成绩(40%)合并计算,计分采用百分制。这样考核评价方式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有效。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学校重要的软件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中职学校可采用多种途径:一是专业团队形式,团队成员开展“一帮一”活动,相互学习和提高,共同承担教研任务。二是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研究生等)、参加省级(国家级)的进修和培训、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实践等方式来加快专业能力的提升。三是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从而在创新中更加能适应学生。最后,教师须刻苦锻炼,不断积累总结,从而提升教学教育能力,包括有效了解学生的能力、有效发挥自身的教学教育艺术的能力、独立完成教科研任务的能力等。

总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变化,作为培养计算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主动适应企业生产、管理、服务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忠.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思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5(5).

[2]王双艳.浅谈中等职业类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88-02

计算机相关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随着国内外计算机相关产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其不仅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而且对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开设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拥有庞大的在校生规模,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人才进入就业市场,但由于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和IT企业市场需求的脱节,使得IT企业往往较难直接获得符合其要求的计算机人才,这也造成了计算机人才成为目前制约我国IT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6年推出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简称CC2006)[1],将人才培养的规格归纳为下述的三种类型、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CC2006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指出了以“专业方向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并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特别地,CC2006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此外,国务院在2011年《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中明确指出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规划,在其人才政策别强调,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加强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性人才,这进一步指明当前社会对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和需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 工程型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具有知识结构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使得目前计算机学科各专业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通用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尤其西部偏远地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外语水平薄弱,这些都对计算机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目前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模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又需要从事专业社会实践的工程型人才。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有不同的层次定位,相应的学科发展也要有不同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一些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确定高目标、追求高层次,盲目照搬普通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这使得高校在教材选择、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模式和培养手段的运用上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和灵活性,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其次,课程体系设置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又具有知识结构新、发展速度快、重实践操作等特点,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和通用的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以基础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往往占主导地位[2]。课程设置多是在计算机学科传统课程基础上,增加些电子硬件类和软件类课程,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和基础,对计算机工程类领域的知识涵盖面窄,这也造成了计算机工程类学科发展和其相关产业现状的脱节。

最后,综合实践环节薄弱。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系统性和工程性的新兴学科,这就要求其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来自不同领域背景的工程项目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计算机类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现行各地方高校的教育体制滞后于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及需求的问题[3]。多数高校依然沿用陈旧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的基础学习中,忽略了指导学生将各专业课程知识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的揉合在一起,致使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严重失衡。

2 工程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计算机工程类专业具有适应面广、涵盖技术领域多、发展变化快等特点。特别是在21纪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时代,计算机工程类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不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深入而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工程型计算机学科专业发展的整体形势,创建工程型计算机特色专业,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建设专业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实践实验条件充实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这里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根据国家教育部对计算机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其他大学的办学经验,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培养工程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工程型计算机学科专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保质量、重特色,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更好地培养出侧重于工程型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

其次,要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早期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主要依赖于CC2004(Computing Curriculum 2004,计算机学科教程)[4]。在制定具体课程时,现阶段高校应结合培养工程型人才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并按需修整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计算机技术和工程性课程,增加工程训练和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宽、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得调整后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仅实用性强,而且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优势个性化发展。

再次,要加强计算机工程专业英语学习。在计算机相关学科领域,由于学科知识结构的特殊性,计算机程序和命令是由英文命名的变量和函数等来编写的,其代码的相关注释也都是用英文表述的。另外,由于计算机学科发展速度快且知识更新周期短,所以往往最新和最前沿的相关文献综述、技术文档、以及研究进展报告等也都是由英文撰写的。因此,英语学习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自身生源特点,在低年级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和在高年级的部分专业课程开设双语课,这样分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操作,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对于计算机学科工程型人才来说,应用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高度重视实践教学[5]。通过实践教学,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技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践现状,将实践教学建设的目标定为研究构建计算机专业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内容调整、整合,形成多层次、具有弹性结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定期重新修订,丰富和充实新的应用技术;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实验室,开展计算机工程类课程的相关实验,这样搭起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具体实践的桥梁,使得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实习实训,增加本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长期基地,开展依托企业的定制培训和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 结语

计算机类相关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信息产业,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其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摸索总结。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教育培养规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方式,构筑专业教学平台,加大实践环节力度,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综合提高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工程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3.

[2] 张仰森,赵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9):89-92.

篇7

随着2017年教育部《“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的提出[1],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这对工程教育的理念、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培养卓越的工程创新人才。分析目前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重知识传授,轻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重编程,轻文档撰写;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差;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差;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对接错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优化课程大纲内容

目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该模式往往忽略学习者这一教育活动主体的发展,难以使学生在专业能力与素质上得到提升。计算思维能力是计算机软件类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是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灵魂,因此应该使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四年本科学习,并遵循由易到难,反复训练,逐渐内化的策略,使之成为每个计算机软件人才在本科毕业时都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与能力。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为达到该目标应该从根源入手,首先修订各相关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强化大纲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部分并要求相关课程的教学团队修改相关教学材料,如教案、讲义、教学课件等并贯彻实施,同时在课程的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试题中也要增加针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部分,形成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情况的检测与评价。例如在一年级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大纲中,可以要求学生首先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方法与技巧,养成首先进行程序设计再动手编码的习惯,培养使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在二年级的课程中,如“数据结构与算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求解问题的具体性质选择(或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与方法为实际工程问题设计新算法的能力。采用该方法根据各年级学生已经储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具备的专业能力,对专业课进行从教学大纲到教材材料再到实施过程的改造,按照难度递增、复杂度递增的原则[2],递进式、分层次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坚持四年不断线。

二、设计系列文档模板

新工科建设就是要使工科人才回归工程,在软件开发工程化的过程中,文档在软件产品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质量直接影响软件开发、软件使用及软件产品的后期维护,因此在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规范的软件文档撰写能力,使学生在四年的专业课学习、实验及实践的过程中由简到繁、不断学习、反复训练,递进式掌握规范的软件文档的撰写工具、使用方法及文档撰写方法。按照以上思路可以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在相关专业课中设计具有前后承接关系的系列软件文档模板,并使学生在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或外聘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训练软件文档的撰写能力。例如,一年级通过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及综合实验报告撰写,着重加强训练程序的设计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程序流程图绘制工具并学习绘制规范的流程图,并将课程实验报告撰写规范程度及质量作为实验报告考核的参考指标;类似的在二年级“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软件工程概论实验”“软件工程综合设计”,三年级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专业综合实践”,四年级的毕业论文等课程中,都可以融合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说明书、用户使用手册等软件文档中内容吻合的元素,以任务分解的方式分别安排在相关课程中做出学习要求及考核要求。

三、建设系列顶石课程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是新型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3],充分利用好顶石课的功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顶石课最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它标志着本科学习的一个终点,2008年被美国大学协会指定为高校教育中10项高影响力的教育实践之一,对美国本科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已有80%左右的高等教育机构开设了顶石课,其主旨在于为学生提供将碎片化知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整合、收尾、反思和过渡[4],让学生学习使用高阶思维元素独立面对和解决真实的、复杂的问题,并为后期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某一门课程能够胜任的,必须使之贯穿于本科课程体系,使复杂梯度逐层上升。借鉴国外顶石课在高等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实际需求,本文采用在不同年级、分层次递进式设置“顶石课”的方法,并在课程中植入企业课程、企业规范、企业项目帮助学生及时整合本年级所学专业课程,加深对已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体会,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步入工作环境做好过渡。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所设置的分层级的顶石课结构如图1、图2所示。

四、创新教学方法

篇8

一、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

在当今网络计算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正在向计算科学技术演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更加深化和拓展。只有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才能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应用需求多变的发展趋势。同时,坚实的、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也是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基石。

为此,我们在本科培养方案中注重夯实专业基础理论。核心课程分级设置,促使知识递进,不断深化;为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了组合数学、算法设计与分析、智能计算原理、软件形式化方法、SOC设计方法学等课程;在博士生课程中开设了计算的数学理论、计算系统性能评价、现代数据管理理论等课程。在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启发,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积极组织国内外专家学术讲座,介绍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二、扎实的研究与设计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从本科阶段到研究生学习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学生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训练。为此,我院在本科教学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并将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自成系列,独立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自研了基于FPGA的计算机硬件综合实验系统和基于PCI的接口技术实验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创新设计的较大空间和综合实验的平台。

我院作为研究型学院,通过“985/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微系统设计与集成、网络化嵌入式计算与分布计算、智能化多媒体信息处理、巨量数据管理等特色学科方向及其优良的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注重承担较多的国家研究课题、国际合作课题以及大型工程课题,绝大多数硕士生通过参加这些课题研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与理解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驾驭能力,而且经历了计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的能力训练;博士生不仅通过参与基金课题与国家课题的论证与申请,强化了创新的动力观和主体观教育,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而且作为主要成员经历课题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系统验证与性能评测等研究过程,培养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 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实施和贯彻。我们认为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机器人、模拟联合国团队等专业化竞赛,尽管竞赛内容与形式不同,但其共同之处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名利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创新人格。

为此,学院重视数模竞赛,采取普及参与和优秀选拔结合的组织方式,连年获学校数模竞赛组织奖。如2006年校第七届数模竞赛中,我院组织35支队参赛,33个队获奖,列全校第一。近四年来共有350余名学生参加数模竞赛,获得全国数模竞赛奖21人,国际数模竞赛奖12人。

机器人竞赛是体现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性特色项目,涉及软件设计、人工智能、图象处理、人机交互等专业知识,我院作为学校训练基地的责任单位, 组织团队,训练参赛学生,连续四年参加国内、国际大赛。获得7项全国比赛亚军, 9项季军,1项国际竞赛季军。在参加“枭龙杯”全国首届空中机器人竞赛中负责机载视频与图象处理,获得冠军。

研究生电子设计是全国高校IC设计专业性竞赛,我院每届均组织多个团队参加,在历届竞赛中均名列前茅;在科技部支持的两届西安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均获得金奖;三年来有17人参加校模拟联合国团队,两任主席均由我院学生担任,参加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获“最佳代表队奖”。

参加过各类竞赛的学生,均认为收获大,不少学生在以后的博士生学习或科技工作中取得了创新成果。实践证明,多样化专业竞赛确实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建设新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要转变教育思想,破除传统的人才观,树立创新型人才观,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还要建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机制,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

我们对教师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体现在教学内容更新、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考核等环节。例如,加强督导组对教师课件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检查,有重点地督导;专业课程考试要以设计和分析型题目为主,对优秀学生要有发挥空间;博士生专业课程提倡以研讨班形式组织,要求阅读大量新的科技文献,组织交流和讨论,激发创新思维;鼓励教授开讲座,为学生点评学术发展前沿和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等。

篇9

摘 要:通过分析软件外包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探索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实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指出高校只有立足市场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开展国际合作,强化语言应用和项目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行业急需人才,与国际市场的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外包;实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天津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学业预警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践”(0000401);天津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十二五”规划课题“国际学院特色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0000501)。

作者简介:赵丛,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zhaocong0826@tust.edu.cn。

0 引 言

IT行业带动了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变革,许多国家已经将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作为国民教育的核心之一。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侧重于传统的知识灌输,难以满足当前国际国内市场需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支持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引入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资源,相应体现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上,现在开始重视国际视野、外语交流能力以及市场对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1 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现状

IDC最新的《中国软件开发离岸外包市场2012—2016年预测与分析》指出,2011年中国承接的离岸软件市场规模达4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2.8%,预计未来5年将以2.5%~3%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攀升[1]。同时,权威市场分析表明,未来大型国际软件公司将外包业务向中国转移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快[2]。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服务外包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但是整体而言,受各种因素限制,我国软件外包人才较为紧缺,这给我国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 软件外包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2.1 针对客户需求,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在高校各专业课程体系中,英语教学多数停留在阅读、语法、听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方面,学生说的能力普遍偏弱。当前软件行业主要发包国家以欧美和日本居多,业务量较多,要求国内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交流能力和文档写作能力。传统计算机专业的外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在外语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抓住机遇,逐渐建立全面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语言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2.2 针对市场需求,提高软件开发能力

目前,软件行业尤其是对外软件外包行业的低端子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通常会在发包前就将项目所需基本函数准备好,也就是说,具备基本专业常识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团队只要按项目书严格操作即可进行项目开发。高职院校作为技术蓝领的培训基地,培养的是以实用性见长的专业人才,直接冲击了以理论体系见长的专业人才的就业。如何利用中外合作办学优势,按照软件行业中高端业务对本科层次人才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化实用性人才,是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行业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高校计算机本科教学必须以职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提高毕业生软件开发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3.1 重视日语实用能力培养

天津科技大学中日合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年来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国际化实用人才,主要就业方向为对日软件外包企业。良好的日语交流能力是学生进入这些企业的前提。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外语课程教学贯穿学生的整个本科阶段,采取30人以内的单自然班授课,以情景模拟教学代替单纯的讲授式教学,通过大量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另外,由日方合作校安排日本教师讲授专业课程,其中多数教师在企业兼任工程师,实际经验丰富,在教学中可以有效结合真实案例,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多学时数的外教授课拓展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外语应用能力,令学生逐步熟练掌握专业日语的使用。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可获取日语二级以上证书,具备直接投入人才市场的交流水平。

3.2 形成突出实践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

随着计算机软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的发展,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必须及时作出调整。天津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大胆创新,从3方面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2.1 采取课程助教聘用制

为更好地吸收日方专业课教学内容,该专业从高年级聘用优秀学生担任为低年级学生授课的日方教师的助教,助教与外教一起备课并在课堂上为低年级同学作随堂口译和技术指导。课程结束后,经过外教的评估考核,助教的工作学时可以抵免毕业实习的部分学时。助教制的实行使学生对语言的认识与应用从书本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即锻炼了优秀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又帮助了基础较差的同学更好地理解专业课程内容。

3.2.2 重视实际操作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更新课程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专业所有涉及计算机操作的课程均采用在计算机房边学习边操作的讲授方式,即时操作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掌握。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以及教师科研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拓思路,承担实用软件的创新设计。由于专业的就业目标锁定对日软件企业,日方合作校主动在专业课程体系上加强合作,根据对日软件外包市场实际需求,调整日方专业课的授课内容,并在实践环节通过增加实用课程使专业进一步丰满,专业课程体系迎合实际需求,毕业生可以无缝对接实现就业。

3.2.3 校企联合培养[3-4]

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专业若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培养实用性人才,使其进入企业就能上岗工作,实现毕业生与用人企业的无缝对接。经调研,目前大多数软件企业对新聘入的本科毕业生进行1~3个月的岗前培训,以帮助其适应岗位需要。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先后与日本TIS株式会社、神州数码、天津富士通、天津软通动力等企业达成基础协议,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企业实训课程,由企业派工程师讲授和指导,这样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也能缩短就业时岗前培训的周期。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应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基本分为3部分:①新生入学后进入企业进行参观认知实习,建立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励自己对个人职业生涯做好规划;②从本科2年级春季学期开始,学校投入专用机房和教学设备,企业配备课程师资,从企业文化、企业运营到具体的案例项目开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实践能力训练;③从学生进入4年级起,用人企业进入学校选择有意向的优秀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校承认学分,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天津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多年保持100%的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的事实证明,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大大缩短了毕业生适应职位所需要的时间。天津科技大学中日合作办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3.3 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实用性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中日合作办学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对日软件外包企业,因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非常重要。了解合作方的文化传统以及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之快速融入团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运营。为此,该专业专门开设日本企业文化交流与技巧、职场礼仪、中日友好系列讲座等课程,同语言教学一起,利用模拟情景式教学,学习日本传统文化以及职场规范与礼仪,使学生通过亲临模拟场景,对日本文化传统及日本企业建立较为系统的印象。另外,积极与日方合作院校展开多方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暑期赴日交流项目以及学分互认的一年期日本留学项目等一系列拓展教育,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对日软件服务与外包行业或日本本土软件企业。

4 结 语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对外软件信息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才短缺的制约。相比普通的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专业更具有改革的优势,进行针对本科层次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利用合作办学优势,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外语交流能力出色、项目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提升行业教育层次的需要。如何进一步加速知识融合,完善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是我们今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新浪科技. IDC: 去年中国离岸外包市场规模达到41亿美元[EB/OL]. (2012-07-24)[2014-09-10]. http://tech.sina.com.cn/it/2012-07-24/16427423124.shtml.

[2] 郁春江.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 2012 (7): 149-150.

篇10

0、引言

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才不仅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引领者,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是先进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世界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3次著名的经济追赶:美国对英国的追赶、日本对美国的追赶、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追赶。3次追赶的背后,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实施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

十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创新型计算机人才提出了更加紧迫的期望和要求。而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有优质的生源、一流的师资队伍、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水平的实验创新平台,也需要有一流的学生工作体系。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内容、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学生工作的好思路、好做法、好成绩不断涌现。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学生工作与人才培养脱节、系统性和延续性不够、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仍然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要构建出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学生工作体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计算机专业之一,自1956年成立以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617名博士、2726名硕士、6420名学士,2010、2011年列全国“教学满意度排行榜”计算机学科第一名,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2002、2007年均列第5名,2012年位列第4名;在ESI学科排名中,2011、2012、2013年进入全球计算机学科前1%,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的学科基础。近年来,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结合自身的传统和特色,提出了“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教育“金字塔”体系,并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学生工作目标体系、载体体系和组织体系,不断深化学生工作内涵,有力保障和推动了学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1、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工作基本原则

学生工作只有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坚持把服务和促进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作为学生工作的主线,找准学生工作的着眼点,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作为判断学生工作科学与否、有效与否的唯一标准,才能有效克服学生工作与人才培养“两张皮”现象,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学生工作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下3点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创新型人才所需的能力与素质是全方位的,而且每一项技能的形成特别是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一个持续的、多方面共同作用的过程,学生工作要坚持系统的教育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认真梳理哪些素质和能力能够在教学科研平台中得到有效解决,哪些能力和素质需要依托学生工作培养和提升,在哪个时间节点、采取什么载体进行培养,都需要系统地进行设计和思考。

2)科学性原则。

人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育说到底就是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牢牢抓住学生工作科学化的主线,更加注重规律分析与运用,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学生工作科学化的关键环节,工作原理、理念、原则、载体、机制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与发展,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理论指导,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3)差异性原则。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受教育者自身条件的不同,他们的成长目标、接受能力、知识基础以及对知识的需求等都会有差异。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考虑载体与受教育者的兴趣、心理、成长的规律、知识之间的关系,考虑不同的教育者对不同的载体偏好或者接受敏感性的不同,才能较好地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2、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工作途径

学生工作的途径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只有将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到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每个时期、每个教育者和每个受教育者的行动方向,不断明确工作任务和主攻方向,以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根本点和落脚点,以优质的学科资源作为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以服务第一课堂教学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探寻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2.1 坚持以学科优势为着力点,构建引领支撑体系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轨迹,我们清楚地看到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深厚精辟的文化传统、严谨创新的教学科研环境,是造就一流人才的共同经验。只有充分挖掘深厚的专业文化、充分动员优秀的师资队伍、充分利用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才能为学生工作提供丰富的育人资源,也才能为学生工作与教学科研密切结合创造良好的平台(如图1所示)。

1)发挥专业文化的引领作用。

学院通过凝练专业精神、撰写专业历史、谱写院歌、设计院徽、设立专业历史走廊、知名校友长廊、教授名师展览等形式将专业60年的办学传统生动地呈现给师生;学院连续7年每年举办一次以专业创始人命名的“光熙杯”师生体育竞赛和“计算之歌”文化晚会,连续13年每年举办一次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和教学法研讨会,连续开展600余期“光熙论坛”,将专业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从而有效地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引领学生在计算机学术前沿求实创新、探索进取。

2)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

学院通过举办“名师小班行’’系列活动,定期邀请知名教授、博导以及学科带头人走进小班班会,学生不仅可以在与名师们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中探讨专业知识和学习心得,更可以聆听名师教诲,从而树立更为明确的人生目标;定期邀请原校党委书记李生教授、“973”首席科学家李建中教授、新世纪人才刘挺教授等一批党员专家走上党校讲台,与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畅谈人生、理想、信念以及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心得体会,让党课变得更精彩,老师以自身的精湛学术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带动和影响学生。

3)发挥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的支撑作用。

学院通过依托海量数据计算研究中心、信息检索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单位成立了13个学生学术俱乐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俱乐部,俱乐部通过定期举办本硕博参加的学术沙龙、结合研究方向开展创新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学术前沿知识;依托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智能体机器人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鼓励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兴趣,自由组队、自主立项、合作研究,培养创新能力。以学院本科生为主设计的“机器人舞蹈队”过关斩将,成功登上龙年春晚舞台,演绎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2 坚持以落实好培养目标为根本点,设计工作载体体系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下构建出先进的、科学的、可行的和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方案。如何在总结办学传统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学科基础、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经验,形成培养一流品牌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学生工作载体体系(如图2所示),对于增强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将创造热情、创造能力和创造活力作为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基本特征。

学院在大力推行项目学习、大作业、综合设计课程的基础上,设立创新学分和评奖评优加分激励机制,举办科技文化节和创新作品展,组织各类学术沙龙和学术论坛,开展知名企业工程师和校内知名专家创新讲座,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热情。学院在本科一年级开展年度创新项目计划,结合c语言课程开展全员性质的ACM编程训练,定期举办“捉虫大赛”和“搜索达人”等趣味竞赛,定期与高端企业举办学术论坛,举办国际学术论坛,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将发展学生个性化特长作为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学院在充分考虑同一个学生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不同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的基础上,设立分层次分群体的学生工作大纲,按培养学生需求设计出相应的教育载体,按学生兴趣设计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得学生工作能够较好地契合学生的个性需求;支持成立以人文思辨论坛、国际文化交流协会、诗社、乐团、文体俱乐部等社团组织,鼓励开展学生风采展示、“哈工大好声音”“One Comer,One World”中外学生系列Party、极峰论剑辩论赛、赛诗会等活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化专长。

3)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创新人才战胜创新过程中各种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学院定期开展时事政策辩论会、理论学习研讨会、成长故事分享会、为民服务承诺答辩会、国内外IT发展模式调研等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对国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学院设置志愿服务学分,开展“智慧农村”计算机基本应用培训、“夕阳e时代”老年人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零起点”低年级本科生电脑技能培训、“电脑110”义务维修、农民工子弟学校帮扶、“我的中国梦”等教育实践活动,将专业学习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有效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责任感,又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

2.3 坚持以服务好第一课堂为出发点,完善保障督导体系

学生工作只有与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其价值。只有坚持把服务好第一课堂、推动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落实作为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把学风建设效果作为判断学生工作水平的一条重要标准,构建相应的激励体系和考核体系(如图3所示),才能有力推动各项工作深入持续发展。

1)增强辅导员服务中心的意识和能力。

影响学生工作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队伍建设。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其意识和能力决定了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学院制订《辅导员工作激励考核办法》,结合辅导员基本工作量、专项工作量、增值工作量和奖励工作量积分,将服务保障第一课堂的做法和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任课教师和学生作为考核的重要主体,引导辅导员主动服务学生,积极走进课堂、寝室和研究中心;实施“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单周学生工作课题研讨”和“双周专家培训”等培训活动,设立专题对国内外一流大学相关工作开展调研,邀请校内外优秀学生工作者座谈培训,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不断提升辅导员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2)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热情和动力。

学生是学生工作的主体,有效的激励是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热情的重要保障机制。学院制订《评奖评优手册》,在新生入学时就发到他们手上,第一时间将“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规格”和评奖争优的“标准”送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对评奖评优类别、参评对象、参评基本条件以及评奖评优的基本流程等一目了然;在评奖评优过程中,学院成立学生评奖委员会,开展个人风采展示与成长故事分享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在激励方式上,采取开表彰会、颁发证书、赠送纪念品、组织获奖者与知名教授合影留念、向获奖学生的家长和高中母校班主任邮寄喜报等形式,形成多位一体的激励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成才热情。

3)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环境。

学生总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地感受、体验和思考,学习环境和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价值取向,这是为什么会经常出现“保研寝室”或者“降级寝室”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寻找身边的闪光点”等活动,学院挖掘各类先进的典型和个人,形成“榜样库”,根据同学需要及时组成各类先进事迹报告团广泛开展事迹报告,形成“学院有典型、身边有榜样”的良好氛围;实施寝室“正能量”工程,开展“励志”“诚信”“节约”主题微电影展播和漫画展,发放“免死金牌”调动学生参与自我游戏管理的积极性,开展“正能量星级寝室”评比提高学生参与寝室卫生建设的热情,组建“正能量早餐团”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形成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

篇11

TP3-4;G652

一、引言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ACM-ICPC)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该项竞赛从1970年举办至今已历31届,因历届竞赛都荟萃了世界各大洲的顶尖计算机人才,竞赛采取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评测系统pc2评判,实时各赛队解题结果,避免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ACM/ICPC竞赛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备受国际上的知名大学和各著名信息技术公司如Microsoft (微软公司)、GOOGLE、IBM 等的高度关注,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级计算机的赛事[1]。

创新实验学院于2009年成立ACM实践班,依托于校创新实践基地,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在省赛全国赛中获得多项大奖,并于2012年获得了我校首枚区域赛金牌[2]。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存在以下问题,专业课程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学生对算法理解的不深入。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而缺乏实际应用问题,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较少,形式不够丰富,实践活动不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学生的编程能力弱。

而面向ACM-ICPC竞赛的计算机科学人才培养的教学与实践方法能够解决以上在计算机科学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与弊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需要参赛队员具备数据结构、排序算法、搜索技术、数论、组合数学、搜索技术、动态规划、计算几何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生要想具备参加ACM-ICPC竞赛的能力,需要学量的算法知识,而且ACM-ICPC竞赛更要求算法的效率,因此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更加深入。参赛学生需要要在国内外的网站的OJ系统(online judge,OJ)上完成ACM竞赛涉及到的多个专题的竞赛题目,一个参加ACM竞赛的合格学生在一年中的编写代码数量至少是计算机专业同学大学4年完成的平均编程量的数十倍数百倍的量[3]。因此,ACM实践班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具有编程基础过硬、算法设计能力强、逻辑思维缜密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因此在就业和保研中有着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来及微软、google等知名信息企业以及国内各重点院校的青睐。

二、ACM-ICPC弥补计算机教学不足

目前,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的严重脱节。一方面,理论教学内容不能指导实践的运用,学生掌握了理论,却无法用计算机语言实现。计算机专业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采用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却不能编写一条简单的程序,这完全背离的计算机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虽然,目前,国内计算机专业的实践环节已经得到了强化,但是实验课程中的程序设计题目单调枯燥,考察知识点单一,实际应用意义不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实验系统,老师对学生的编程结果的考核几乎是不现实的,很难评价实验课学生的编程结果,因此也不能保证学生的实验课效果。引入ACM-ICPC竞赛的PC2判题系统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各大高校的OJ,如北大、杭电上的编程题目知识点综合性很强,题目贴近生活且趣味性很强,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去做题,每道题目都由测试样例,PC2系统可以自动评判程序的运行结果[4]。对程序的时间复杂度也有限制,同样一道题目,只有效率最优的算法才能满足题目的时间复杂度要求,这样思考问题,才能对知识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样的编程过程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但目前国内的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还尚未引入ACM-ICPC的PC2系统。

ACM-ICPC竞赛内容以大学计算机学科理论课程为基础,内容往往涉及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组合数学,图论,网络优化与线性规划,数论,计算几何等多个领域,一些竞赛题目是多个领域知识的结合,掌握的知识需要融会贯通,才能解答出来。目前,关于计算机课程的讲授还是独立的,没能很好的结合起来,可以通过ACM-ICPC竞赛和培训模式将多门计算机理论课内容融合起来并能够运用于程序设计当中。

三、面向ACM-ICPC的教学实践方法

1.ACM程序设计竞赛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方法

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嵌入具有实际问题背景的ACM-ICPC赛题。ACM赛题目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如果按照知识点一一讲授,二年的课程时间学习难以讲授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感觉课程枯燥,对算法理解不够深入,在竞赛中难以获得好成绩。

采用acm竞赛题目的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算法巧妙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趣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首先这些案例问题都非常的引人入胜,比如旅行商问题、背包问题、图着色问题,acm竞赛中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复杂度要求都很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算法都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和理论深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生对算法和数学思想理解深度、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而且在解决每一道实际问题过程中,遇到的数据结构、算法、数学的知识点有若干个,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到大量的知识。

2.以赛代练的实践教学方法

课程的实验教学以程序设计竞赛的形式实施,在实践课环节通过在OJ系统上完成ACM的竞赛题目。实ACM竞赛对学生编程和算法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对算法理解不深入、编程基础不扎实、知识点不全面都难以在要求的时间复杂度下完成题目。因此,实践教学部分至关重要,实践教学需要全方位、各层次的组织,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深度,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能力,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促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自学所需算法和相关知识。

实践教学分一下几个方面组织,日常训练: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挑选acm竞赛中相关的题目,加强训练,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扩展内容。周赛:每周周末举办周赛,督促学生对算法的持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学生成果。校赛:每学期举办一次校赛,春季学期为个人赛,秋季学习为团队赛,校赛考察学生知识点全面,提升学生竞技状态,团队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配合。暑期集训:暑期集训是大幅度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时期,暑期时间集中,学生集中,学生学习效率高,学生学习氛围浓厚。省赛、四省赛、区域赛:更高级别的acm-icpc竞赛,与全国高校中的出类拔萃的计算机人才同场竞技,也是为高级别的acm比赛选拔队员。这样高层次的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在准备各级赛事的短时间内,吸收、巩固大量的知识。

实践教学通过ACM/ICPC在线评判系统为教学实训平台,辅助完成日常训练和模拟竞赛,增加上机考核方式,实现对学生程序的自动运行和测试,增强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并通过分析比赛结果,更加精细地评估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些信息进一步反馈到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可以确定课程教学的实际难点和重点。

四、结语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经过多年培养面向ACM国际大学生竞赛的学生发现,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质较高,表现在编程能力强、知识面广、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因此在毕业时能获得名校和名企的青睐。这主要与ACM-ICPC竞赛的一些良好的竞赛规则和竞赛环境有关,本文提出了面向ACM-ICPC竞赛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教学与实践方法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课按专题讲授,包括:图、动态规划、搜索、计算几何、数论等案例教学;2、实践课引入PC2自动判题系统,趣味综合性题目选自国内外著名OJ:3、周赛、月赛、校赛、省赛、区域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 龙,李贝贝,王喜凤ACM/ICPC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0(5):110-111

篇12

近年来,计算机学科自身的内涵、外延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计算机在不同领域中的创新技术与工程应用已经成了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也逐渐呈现学科融合的趋势,人才国际化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些变化,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自身长期积累的教学基础和在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锐意改革,建立了以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为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利用自身的学科研究特色,针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 4个专业的资源,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精品课程推动课程群建设,并以课程建设为基础[1-2],构建了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3]、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在计算机类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

1建立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产学研合作为平台,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建立了基础实践、工程方法实践和创新体验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引导研究性学习,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

在本科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课程设计(俗称大作业Project),通过团队式合作、研究式分析、工程化设计完成较大型的系统或软件的设计题目。课程设计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从科研中提炼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内容,将科研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们已在80% 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中设置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如在3门国家精品课程中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实验:“操作系统”――Linux系统分析、“软件工程”――典型金融软件设计、“程序设计基础”――趣味游戏设计。在实施课程大作业十

作者简介:陈刚(197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何钦铭(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陈越(1967-),女,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陈丽(1970-),女,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涵盖13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系列教材。

2) 加强校企合作,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方法实践能力。

我们与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与知名企业合作,包括:共建专业方向和模块课程、聘请企业教师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共建工程训练教学基地等,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若干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作正式的技术报告,将项目实践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化、工程化。让学生在接触学科前沿、体验新技术的同时,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有9门课程获教育部-微软(IBM、Intel、SUN)精品课程,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并行计算与多核程序设计3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

我校已经与浙大网新和美国道富银行共建了金融信息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与阿里巴巴公司共建了电子服务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等。开设项目实训课程10个左右,同时与Intel、微软、IBM、网易、网新、道富等著名国内外IT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30多家。

3) 以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为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实践意识。

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探索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机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科研训练和创新俱乐部(社团)活动等。

一年一度的“浙江大学学生电脑节”已举办,每一届电脑节直接参与学生人数均达到2000余人次,成为浙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之一。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包括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顶级设计大赛等,并频频获奖。近5年共有100多位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其中国际大奖50多项;利用学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和自主设立支持的SRTP项目,使SRTP的学生参与面达90%;先后创建了IBM技术俱乐部、Intel技术俱乐部、腾讯创新俱乐部等近10个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创新型学术俱乐部,成员超过500人。

4) 以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大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研究能力。

我校将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结合近年承担的面向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重大工程技术性项目,吸引一批高年级的本科生进入工程技术型研究基地和课题组,从事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工作。

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道富技术中心(金融软件)、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每年吸收本科生150位以上。其中,道富技术中心几乎参与了美国道富银行所有的核心金融系统研发项目,成为国际化金融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户。

2建设全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

我校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全英语教学,通过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师资等方式,构建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1) 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培养国际化交流基础。

大力推动双语教学,开展全英文教学,为本校学生和国际生源创造必要的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

目前,我们有46门本科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实施双语教学,开设了全英文双语教学课程共27门,其中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两门课程获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另外我们还聘请外籍英语教师为学生开设高级英文写作、高级英语口语等实用语言课程。

2)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探索国际合作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形式多样的海外高校短期交流、中加双学位项目等,加强学生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海外师资队伍的聘任和教师国际交流等方面全面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目前,我院已与加拿大、法国、爱尔兰、荷兰、新加坡、日本、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等地的19所高校实施本科学生交流。全部项目每年涉及本科生约100余名,达到单届学生总人数的25%。

2005年开始我院与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简称SFU)合作,启动了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双向“2+2”计算机本科双学位项目,不仅在培养方案上融合两所优秀高校的特色,而且在双方教师的互派、两国学生的融合教育方面创立了新的模式。接下去,将继续探索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发挥两校优势,积极组建国际化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

3) 引进国际师资,拓展国际生源,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培养环境。

我院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大学的学者和国际著名IT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积极拓展国际生源,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

近五年来,我院邀请了24位外籍专家学者讲授本科专业课程32门次,接受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留学本科生89人(其中2009年接受22人),分别在我院进行课程学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专业训练,其中33人为攻读本科学位的全日制学生。

3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根据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我院发挥学科研究优势,以计算机技术课程为核心,课程叉为基础,创建了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在专业建设中,我院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催生了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好互动。

1) 以“宽、专、交”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建立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模块化课程群。

围绕“宽、专、交”的目标,我院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4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模块化的课程群和交叉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软件工程方法、金融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电子服务工程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多媒体技术、艺术设计等;工业设计专业(信息产品设计方向)[5]以设计方法与技术为基础融合概念创新设计和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围绕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培养目标,融合数字媒体、金融信息技术、人机交互设计等多个应用领域方向。

目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建设完成12个课程群,所有课程群均涉及2个以上专业,如图1所示。2门学科交叉型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信息产品)整合与创新设计。

图1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知识体系

2) 发挥学科研究优势,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催生学科研究新方向。

我院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设立于计算机学科内部的该专业,已形成了“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一批信息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并形成了富有优势的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则依托学科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在金融信息学培养方向上具有很强的特色,形成了金融软件系统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我校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设立了国内第一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目前所有3个拓展专业都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专业被评为第一类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方向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方向)和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数字媒体技术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同时也已成为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3) 综合多学科知识,实践创新体验,建立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我们已有2个教育基地成为浙江省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分别是浙江大学―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浙江大学―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与金融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注重计算机软件、金融学、工程训练以及外语能力的培养。通过提供研究生的国际化科研实践基地,实战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不仅可以让研究生掌握产业动态,融入全球理念并拓展其研究视野和实践领域,还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实现理论研究与国际商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每年选拔的基地研究生不仅可获得3个月的海外研究和实践机会,而且有经验丰富的企业科研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并制定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实践计划。同时,合作企业网新国际还将为出访学生提供与国际专家的合作科研项目,以真实的银行金融历史数据为基础,从事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的研究。

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以“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为创新模式,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形式化的视觉表达相结合,通过功能创新、行为方式等创新模式整合多学科知识,将“设计+技术+商业+用户”紧密整合在一起,由内而外,真正地将概念设计转化成生产力,为我国传统产业的提升作出贡献。在教学上,引入研究型、应用型课题到专业课教学,推行学科间互动,构建围绕学科发展的开放式创新教学平台,建立国际化互动的指导教师团队,以及建立国际竞赛和知识产权成果推进平台。

4结语

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与政策

保证。学院十多年前就开始建设以课程群为基础的课程小组,并以院级教改项目为驱动,教师评价政策为保障,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目前,已建立了14个本科课程小组(含12个课程群)和9个研究生课程小组,每年投入教学经费近100万元,同时设立了教学骨干教师岗位,以确保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

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广受好评。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当年起薪保持全校第一。50%以上的就业学生到全球500强企业、国际一流企业工作。2008年48%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或国内读研究生,其中出国深造比例13%。近年毕业生中,涌现了许多耀眼的“新星”,如浙江省十大“创业之星”、“手机备备”的发明人方毅,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师章俊,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TopCoder程序设计竞赛“大赢家”并据此要重新评估中国软件工业水平的吴嘉之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干红华,何钦铭,陈德人,等. 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3):30-34.

[4] 陈根才,何钦铭,陈越,等. 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本科教育[J]. 计算机教育,2008(13):26-29.

[5] 孙守迁,应放天,罗仕鉴,等. 多学科知识渗透的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8(13):35-37.

Engineering and Compound Oriented Internationalized Computing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HEN Gang, HE Qin-ming, CHEN Yue, CHEN Li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