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意识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2-03-29 22:02: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服务意识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服务意识心得体会

篇1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22-02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正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期一步步实现“信息强政”、“信息兴业”、“信息惠民”的目标。然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并不代表我们的信息服务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所谓信息服务,是指主动、及时向人们提供与之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满足人们需要或带来一定生活便利性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情报等的活动。就全社会而言,我们的信息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都亟待提高。日本各行各业细致、周到的服务向来为世人称道。信息服务便是其中之一。日本社会注重信息服务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全社会需要重新理解服务内涵,从观念上认识到“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服务”是指为满足他人需要,使之受益而进行的活动。一直以来,我们所重视的服务主要体现在设施、态度、效率等方面。信息服务,似乎并未被当作专项内容而认真对待。相比较,日本社会各行各业都自觉地把信息服务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纳入工作中。例如,日本水道局通常会根据每户家庭的月均用水量,对那些用水量大大超于平常的家庭及时发出信函,提示他们注意用水量的异常,提醒住户是否存在水管漏水。类似这样的信函在日本社会比比皆是。日本住户家门口的邮箱总是装得满满当当,其中很多是来自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方发来的公告、公示、提示等信函。

我国正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重视信息服务应当被视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政府到社会各行业部门,都应该从观念上认识到“信息服务”是时代的要求,是关乎人民利益的大事,是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大事。全社会都需要重新理解服务内涵,认识到信息服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将信息服务纳入服务范围。具体而言,信息服务可能是政府职能部门向社会公开一份有用的文件;可能是公共服务机构增设一个信息栏,以及时传达最新信息;可能是政府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及时向公众消息;还可能是交通管制时期,交管部门向居民发出的提示短信;甚至就是工作人员向服务对象多交待两句话。等等。

今后,信息服务水平如何应当成为检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加深服务内涵,加强信息服务,应当成为社会共识。

二、注重信息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情怀,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当今社会,能否及时获得信息已成为制约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多数信息,都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信息服务的缺失或延误,可能带给人们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生产生活的不便与麻烦。注重信息服务,强调的是“主动”、“及时”地为他人提供有用信息,并把这种行为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服务习惯。这实际体现的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重视他人的信息需求;尊重他人的获知权;关心他人的生活的以人为本的情怀。

在日本,有专门的消费产品事故信息收集与公开制度。日本企业和政府,在得知重大产品事故后,为防止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一般都会在第一时间内,积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直邮信件、电车广告等全方位的媒体,向消费者告知相关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消费者的危害。日常生活中,日本各行业也很善于站在他人角度提供信息服务。东京的轨道交通星罗棋布,铁道公司如果要对其经营的某一段轨道进行夜间修护,他们通常会提前向维修轨道段的沿线居民,每户发出一份信函,告知其具体维修的时间和区域,并对影响居民夜间休息表示歉意。这种体贴入微的信息服务,体现出日本社会对人的重视和尊重,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它体现出了服务的自觉,升华了服务的意义,把服务由职责使然提升到了本心使然。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全社会重视信息服务。社会各行业部门都能站在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立场上,出于本心,积极主动地向人们提供与之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生产生活警示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构建平等和谐、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

三、提高信息服务意识,强化信息服务功能

现实生活中,许多社会矛盾的产生与信息服务意识不高有很大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自觉履行信息服务的观念较差。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的、自成体系的、‘小圈子’式的行政思维和行政文化”,即“不认为政府信息是公众资源,因而不可能主动向公众公开,即便不得已‘被动公开’,也是‘有限公开’,或曰‘选择性公开’,即首先考虑的是这些信息的公开要对本部门有利”。[1]近年来,一些单位为了己方利益,延报、瞒报、谎报信息,激起人民不满,引发社会矛盾的事例不在少数。二是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和周到性不够。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政府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办事,经常会出现跑几趟才能办成的情况。信息服务不到位是常出现的问题。比如,应该提前告知的信息没有说;应该充分说明的信息只简略了说;应该特别说明的信息却一概而说。这致使人们在办理过程中平添不少麻烦,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相比而言,日本各行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信息服务意识普遍较高,能够自觉地把主动向服务对象提供有用信息,形成为一种职业习惯。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日本社会越来越重视信息服务的社会功能。例如,老龄化一直是困扰日本社会的现实。面对“空巢老人”问题,东京水道局每天把登记在册的独居老人的用水信息发送给他们的子女。通过用水情况,子女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独居老人的健康和安全。这大大减轻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我国政府及各行业都应该重视培养工作人员的信息服务观念,树立及时、主动向人民群众提供有用信息的服务意识,并内化为一种工作习惯。社会各部门还应该大力畅通信息服务渠道,发挥其社会作用。这样一来,许多社会矛盾就能避免和化解,许多社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四、整合公共信息资源,建立信息联通机制,实现信息服务一体化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不同于土地、能源、资本等资源。信息可以为众多人共同使用,而本身的“质量”和“效用”不受任何影响。信息只有通过有效整合实现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建立公共信息联通机制,就是打破部门间与行业间的界限,相互开放信息资源,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实现信息资源一体化,为公众带来便捷、无缝隙的公共服务。

当前,我国政府正积极打造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平台。日本的电子政务水平现已位居世界最前端之列,一些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例如,日本政府注重考察国民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强化组织和规划,构筑便捷又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再如,日本政府注重信息资源管理,重视信息的保存与再利用,等等。网络平台之外,日本政府的其他做法也值得我们效仿。在东京,每个育龄家庭在所在的区役所,都可以领到一个大信封,内附孕检、保健、生产、育儿的各种小册子及宣传单。不仅如此,这些家庭所在区街内的产科医院、儿科医院、孕婴商店甚至幼儿园的电话、地址等信息也都被一一分类罗列出来。这些信息实用、详尽、针对性强,而且易于保存、翻看和查找,极大的方便了育龄家庭的需要。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大力提高全社会的信息服务水平。关键举措就是有效地整合分散于政府各部门和社会上的信息资源,建立高度融合的资源共享网络,为社会各部门、各群体提供一体化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将成为社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五、加强信息服务管理,确保信息传抵受众,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通

信息服务日渐重要,为保证信息服务质量,信息服务管理自然要提到一个重要位置。本质上,信息服务质量是人们在经历信息服务过程中内心的满意程度。其衡量标准主要包括:1.信息能否及时传抵服务对象;2.信息能否实现有效的传通。信息服务管理就是要确保这两方面能够顺利实现。

就第一方面而言,“传播”与“传抵”不同,传播注重的是传的过程,而传抵强调的是传的归宿。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及企业的公文、公告、通知等,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海报、标语等进行传播的。这种粗放式的广覆盖传播难以确保受传对象都能及时接收到。因此,需要加强信息服务管理,改进传播渠道,尤其对那些事关群众利益较重要的信息,要尽可能实现一对一的及时传播。就第二方面而言,“传播”与“传通”不同,传通是指受传者不仅能够接收信息,而且能够理解信息的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遭遇传而不通的情况:政府下发的公文满眼术语和官话,令人不解;城市的道路交通指示牌指示不清,令人糊涂;城市公交车站点名称混乱,令人犯晕。这些都需要加强信息服务管理,厘清内容,尽量用人们容易理解和方式清楚表述,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通。

日本社会良好的信息服务与其严格的信息服务管理密不可分的。日本住宅小区,大都有管理员专门使用“回览板”保证信息传抵每家每户。回览板类似于一个文件夹,上至国家下发的指令下至小区的活动安排,各类信息都可放置其中。每单元使用一个,先由一楼第一家阅览签字后,再放到下一户的门口,然后依次签阅传递,最后返给管理员把新的信息放进去,开始新的轮回。小小回览板有力地保证了各类信息让小区居民人尽所知。此外,日本街道和公共场所的各种指示牌都有专人负责,定期清洁、维护,根据需要随时更新。这些指示牌,清晰明了,形象易懂,极大得方便了出行者。

今后,我们在提高信息服务意识加强信息服务的同时,必须要强化信息服务管理。管理到位,才能确保信息服务行之有效,发挥出积极的社会作用。

篇2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

增强服务意识。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把老师、学生、家长装在心中。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从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学生、家长的实际困难和困惑入手,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解决问题。工作中决不能敷衍了事、搪塞他们。努力提升解难题的本领。

增强担当意识。作为基层的教育领导干部,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做到有担当的精神。无论是在平时的学校各项活动中、在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在和一些带有偏激行为的家中沟通中,都要冲在前面,做出表率。带领德育处的同志们和班主任们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决心和勇气,攻坚克难,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增强创新意识。当前,和平教育正处在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破解教育的创新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领导的决策能力、专业素养和务实的举措。因此我要苦练内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国内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

历史上,东北就是一方充满干事创业激情的热土。这里曾涌现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这样的民族脊梁,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我,今后要在工作中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思考,积极引领,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真抓实干。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3

另外,刚开始开展此项工作是无从下手的,怎么叫“无从下手”呢?就是很不好意思与病人沟通包括语言及行为沟通,你怎么好意思为病人洗头、洗脚,怎样与病人讲体贴关心他的话呢?说实在的,我们是县级医院,对病人你讲一些关心体贴他的话,以前都不这样,以前都号、名字,现在都叫阿姨叔叔等,他们都会认真地看着我。我的同事更是这样,她是本地人,讲本地方言,他问我:“你怎样与病人沟通,帮他们做一些生活护理,我就告诉她,你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戚来院找你帮忙的,就这样,难道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姑妈等剪指甲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还真是的,一次,一位医师看我在给病人洗头发,剪指甲时,他本来要进病房看病人,看见我,他很不好意思,急忙退出病房,说真的,我那时也觉得不好意思,但那位老奶奶因为自己年老,眼睛不好使,而且肋骨骨折,脚趾甲好长、好脏、很厚、很难剪,需要用温热水浸泡后在剪,看我帮她剪好,她很是感激不尽,嘴里一直说:你能活到100岁,活到100岁!我挺高兴的。

其实话说回来,我们的大部分病人要求及满意度是不高的,举几个例子:那是我管病床的一位乳癌患者,护士都知道,一般都是术后一侧上肢不能穿刺输液,她也不接受深静脉穿刺,化疗几个疗程下来,穿刺很成问题,而且大部分都是要求我去帮她输液,当然我不是说我很会静脉穿刺,但我会尽最大努力去慢慢找血管,耐心细致地给予穿刺,最后,出院时,硬是要送我些土特产,我不能收取,但我很开心,难道说我是为了那些,不是,这说明他的需求得到满足,而我自己也乐了,觉得很欣慰。

还有一位食道癌病人,从别科转入后,上衣老湿掉,我刚给她换一件,不一会儿,连被子都湿了,认真瞧瞧,留置病人身上的管就只有一条营养管及锁骨上深静脉管再输液,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病人所穿管有点问题,就是肝素帽接头及里层硬塑胶管破了,如果不负责任,不假思索,就会匆忙地叫医生拔掉,当我告诉医生情况后,经过两人思前想后及病人的要求,想了一个好办法,管子可以据需留用。这事后,刚好护理部主任来科满意度调查,他女儿未读书过,不识字,与我很难交流,但她总夸我,说我是位好护士。其实,有时不用语言沟通,用行为、举止也一样能与病人沟通。

篇4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2)05―0030―01

泰安市中心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优势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通过组织专家坐诊、义诊,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服务,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

1 实践

1.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医疗办公室,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的日常工作,包括定期组织专家坐诊、义诊及讲课,疏通转诊通道等。对各相关部门进行了明确分工,以保证这项涉及诸多科室、部门的系统工程相互衔接、顺利实施。

1.2建立双向转诊通道 采取托管、承办、技术合作、技术支援等方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系,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方便社区居民就医。截至2011年12月,我院已先后与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基层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转来门诊患者54625例次,住院患者1390例,转回患者48例,实现转诊收入3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组织专家坐诊、义诊组建社区医疗专家库,由我院业务素质高、热心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义诊。为方便居民查体,我院将一辆44座的大客车改装成流动医院,并配备了彩超、心电图机等近百万元的设备。

2 问题

篇5

1、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雏形产生于传统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了适应当时城乡割据体制下农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先后在农村基层建立了俗称“七站八所”的专业服务机构,按照垂直分工的原则面向社队集体组织提供相应农业职能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对推动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社队集体组织土崩瓦解,农民重归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成为接受服务的最终需求方。但为农服务领域的改革却相对滞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1.1服务主体多元化造成农村基层服务资源分散和细碎化

    现有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延续了传统体制下的运行模式,体现在为农服务上的多部门、多主体运作特征。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例,既有政府涉农行政部门,也有政府涉农事业单位,还有诸如供销社、农民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各涉农部门运行基本是一种纵向垂直结构,部门的设置一般从中央延伸到乡镇一级,有的甚至延伸到村,各部门的服务职能各自沿着这种自上而下的相对封闭管道运行。虽然在中央层面,各部门的涉农服务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分工,在政策上可以相互协调配合,但当传导到农村基层时,这些涉农服务就会演化为各自基层组织的单个部门行为,导致农村基层服务资源过于分散化,细碎化。在面对农户综合性的服务需求时,往往是单兵游勇式供给,不仅不能充分满足农户需求,且服务效率也不高,当这些部门之间存在某些服务职能交叉时,会诱发重复服务、过度服务状况,大大增加了服务成本。

1.2涉农服务部门的逐利动机导致服务类型发展的不平衡

    按照性质划分,农村社会化服务包括两类:一类是具有某种市场化属性的经营,如针对农户个体的农业生产服务和消费服务等;另一类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农村公共服务,如农技推广、农业水利、农村医疗卫生等。

    但当前一些农村服务部门逐利动机不断增加,竞相选择进人高利润的经营领域,而对低利润的或者公益服务领域则以“改革”名义选择纷纷退出。这种扎堆于经营领域状况,不仅会造成涉农服务部门服务动机扭曲,职能错位,越权越位服务,加大了经营领域市场秩序的紊乱,引发恶性竞争,最终损害服务效率,而且直接导致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不足。

    虽然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专业服务部门在获得政府专项财政经费支持下,开始面向农村增加公共服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考核体系,特别是作为服务的接受方—农民没有最终发言权和监督权,导致很多服务效果也差强人意。

1.3涉农服务部门的纵向运作模式使得农村服务供给游离于农民真实需求之外

    目前涉农服务部门实行的是一种带有显著“行政”色彩的科层式管理体制,各基层服务组织都有自己的上级部门,在资源供给上,依赖上级部门,绩效考核的主体也是上级部门,导致农村服务供给模式事实上沦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推动,而不是由最终服务接受方—农民的现实需求推动,其结果是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脱节,特别是一些涉农利益方面的服务,在现阶段分散农户与部门组织间的博弈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强制推行的结果往往是导致农民权益受损,造成农民对服务的满意度降低,甚至产生怨恨和抵触情绪。

2、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的思路定位

    客观地讲,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其内在根源是涉农服务部门的体制问题,因此基于长远角度,应推动涉农服务系统进行彻底性体制改革,淡化行政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但从短期来看,由于涉农部门面广量大,且体系庞杂,施行根本性制度改革的难度和风险都很大。

    可行的思路是,按照渐进式改革原则,走一种诱致性制度创新道路,先从改革农村基层服务组织人手,通过整合和重组农村基层服务资源,创新一种贴近农村实际,农民信任,服务有力的微观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作为新时期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和服务主体,以替代原先“散沙式”低效率服务体系,履行为农综合服务职能,克服种种垢病,提高服务效率。在搞活最基层服务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条件,积累经验,再逐步向纵深层次推进,不断深化改革,最终形成上下一体化的有效农村服务体系。近年来,江苏农村地区涌现的以为农服务社为主要形态的新型农村基层服务组织创新就是很好的尝试。

3、为农服务社承接农村基层综合服务职能的优势分析

    为农服务社是江苏省供销社系统为适应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服务需求,以基层供销社组织及其服务网络为依托,整合其他农村服务资源和力量,扎根农村基层,贴近农民实际需求,采用全新的机制,集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为农服务平台和载体。

    从2002年兴办第1家为农服务社开始,截至2008年底,全省供销社为农服务社总数达8 036个,覆盖全省45%以上的行政村;各级供销合作社对为农服务社的投资总额达到8亿元;2008年,全省为农服务社完成商品销售总额39.29亿元,其中生活资料15.11亿元,农业生产资料24.18亿元,购进农产品61.21亿元,收购废旧物资5.4亿元。

    为农服务社在发展中也形成了多模式、多形态格局。投资形式上,有以供销社作为投资人的自办模式,有供销社职工回村领办模式,也有供销社与村委会、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投资的联办等多种模式;而按照服务的范围与类型,为农服务社可分为基本社、综合社和社区服务中心三类,每类社的服务权限和功能范围各不相同,其中最小的基本社服务范围仅限于农业生产基本环节的服务,如农资供应和庄稼医院等,而从综合社到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和功能逐步扩大,不仅覆盖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还延伸到农民生活服务、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等。

    为农服务社作为一种新时期农村基层服务组织创新形态,在履行为农综合服务职能上具有显著优势。

3.1为农服务社初步整合了基层涉农服务资源

    为农服务社的组建,初步整合了原先散布于各部门的服务资源,使得绝大多数的涉农服务,无论是经营性还是公益性,都可以汇集到这个公共平台,各垂直服务部门可以借助这一公共载体,集中提供相应服务。据笔者对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东贪村的实地调研,该村为农服务中心是利用供销社现有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发展形成的,目前在服务范围上不仅覆盖了供销社的现有业务,如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应、农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等,还与有关职能部门合作,在为农服务中心设立了若干专业为农服务窗口,比如与村委会、公安部门联合设立村警务室,与文化部门合作设立村图书室,与劳动、教育部门合作设立村农民夜校与就业培训、职业中介等等,为村民提供多种类型综合服务。

    为农服务社作为一种综合服务载体,逐渐消除了以往各服务部门“分散出击”、“九龙治水”格局,减少重复服务、多头服务,实现彼此间服务协作,促进综合服务效率的提高;对于农民而言,有了紧靠家门口的为农服务社,真正可以实现足不出村、组,就能获得从农业生产、生活到社区活动等全方位服务,不仅及时便利,且服务成本也显著降低,减轻了负担。

3.2为农服务社在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农服务社是依托供销社组织发展起来的,相比其他终端服务组织,在实施为农服务上更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一是可以分享供销系统庞大的终端服务网络资源。目前在涉农服务部门中,要数供销社系统扎根农村基层最深,终端网点最多,与农民的亲和力较高。为农服务社依托供销社网络资源平台,把为农服务网络深人到村组、农户及田头;通过嫁接供销社传统优势服务项目与业务领域,如农资供应等,实施专业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二是可借助供销系统新型流通业态,增强服务竞争力。近年来,供销社系统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的经营发展模式,确定把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和连锁配送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新网工程”,为农服务社能够分享供销连锁配送体系的规模网络优势、产品质量安全优势和规范化服务优势,增强了在农村商品流通服务领域的经营优势与竞争能力。

3.3为农服务社职能向公共服务领域的延伸也能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产出和服务效率

    提供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产品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应是乡村政府,但目前乡村政府组织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服务方面存在着供给力量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某种认识误区,即把政府应承担的公共产品供给职责混淆为政府直接负责公共产品的生产。乡村政府部门属于一级政治组织,缺乏专业化管理经验,由其直接主导生产供给,有悖专业化分工原则,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生产效率不高。而为农服务社是一种专业服务组织,具有一定的专业化管理经验和能力,将某些特定公共服务职能(比如农村环境保洁、慈善事业等)交给为农服务社等第三方服务组织承担,由他们对社区农户提供公共服务,而乡村政府退到幕后,通过把公共服务经费投人为农服务社,以“购买服务”方式承担供给主体责任,同时承担起公共监督责任,不仅能减轻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负担,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社区农民对公共产品服务需求。

4、强化为农服务社进一步服务于三农的对策

    为农服务社是新时期供销系统转变自身职能,探索为农服务新途径的积极创举,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当前的三农服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事物,为农服务社本身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特别在当前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改革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为农服务社也巫待创新发展机制。

4.1要逐步以合作社组织形态改造为农服务社

    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其意义在于实现社会弱势群体能够以自助的办法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合作社能提高市场化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发展能力。日本农协与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会发展经验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因此,为农服务社作为供销组织系统的一种新形态,也应始终坚持合作原则。

    要强化农民作为为农服务社的主体地位,通过开放办社,吸收农民人社,逐步将为农服务社改造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目标。但在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自愿人社为原则,不能搞强制性或行政推动。

4.2渐进式实施为农服务社的产权制度改革

    当前,为农服务社由于投资主体多元,组建形式多样,因而运营模式也多种多样,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经营、个人租赁、承包经营等等,总体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统一运营管理机制,且现有的运营模式过多偏重市场化和盈利目标,这与其为农服务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潜在冲突风险。

    鉴于目前为农服务社的合作化程度还很低,农民入社率不高,且服务社自身规模实力和服务能力也较有限,暂可保留现有存量资本结构和产权关系不变。对于外部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形成的资本部分,产权可界定为市场化性质,权益分配也应按照市场机制操作,当这部分资本投资契约到期后,可视其情况,分别采取不再续约、资产置换、回购股权等不同形式将其投资逐步收归社有,按照合作机制运行;另外,对于由供销合作社或者村镇组织运用集体资产注人形成的资本部分,应明确其合作性质,其投资权益分配应参照合作社运行机制,属于全体社员所有,但现阶段可暂由供销社等集体组织代行管理权,待为农服务社的内部组织与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后,再转人社内管理;而对于为农服务社合作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增量资本,应明确其合作性质,归属全体合作社成员所有,其来源可包括农民入社股金、服务社公积金以及政府对合作社的专项扶持资金等。

4.3探索为农服务社的发展业态

    在商品经营服务方面,应逐步朝农村消费合作社方向发展。消费合作社是一种以入股社员为主体,为满足社员自身消费需求,而实行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合作经济组织形态。消费合作社由于其面向社员的非盈利性动机以及接受全体社员的监督机制,因此能充分保障全体社员享受到安全、价廉、物美的商品供应服务。

    针对现有的经营服务领域,为农服务社可以分别组建农资产品购买合作社和消费品合作社,也可将两者结合起来,组建一个综合消费合作社;也可基于供销系统的城乡双向购销网络组建城乡互助消费合作社,即在原先农村消费合作社的基础上,利用进城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吸纳城市居民人股组建城市消费合作社;对于其他服务领域,具备成立条件的,也应将其纳人各种专业消费合作社。在经营上,各消费合作社仍然可以纳人供销系统的统一连锁配送网络中。

    在公共服务方面,应充分尊重和体现农民的服务意愿和服务需求,利用合作社机制,保障农民的决策主导权;从制度层面明确为农服务社作为农民的自治服务组织在为农服务中的主体地位,有关部门通过与为农服务社的合作提供协助和业务指导工作,而不能横加干涉或越权服务,并逐步从直接为农服务领域“退出”。

篇6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为了做好按提前退休工种办理退休工作,经研究,在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存档的人员和档案在街道的失业人员中,符合提前退休工种条件的,可以办理退休。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办理在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存档的人员和档案在街道的失业人员按提前退休工种退休的有关工作,按照我局《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养发〔1999〕6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上述人员办理按提前退休工种退休时,个人提出申请由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或街道(镇)劳动科按规定填写《职工提前退休审批表》,报所在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三、各单位在审批时,要严格进行审查,以存档前或失业前的档案明确记载为准,后补的材料无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