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范文

时间:2023-02-22 17:3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物理公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物理公式

篇1

初中物理阻力公式:F=uN(u为动摩擦因数),阻力分为多种阻力,其中空气阻力Fw的计算公式是:Fw=1/16·A·Cw·v2(kg),v为行车速度,单位:m/s,A为汽车横截面面积,单位:m2:Cw为风阻系数。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还要受到管件,阀门等局部阻碍而增加的流动阻力,还包括由于流通截面的扩大或缩小而产生的阻力。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称“阻力”。在一段平直的铁路上行驶的火车,受到机车的牵引力,同时受到空气和铁轨对它的阻力。牵引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牵引力使火车速度增大,而阻力使火车的速度减小。

如果牵引力和阻力彼此平衡,它们对火车的作用就互相抵消,火车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液体中运动时,运动物体受到流体的作用力,使其速度减小,这种作用力亦是阻力。例如划船时船桨与水之间,水阻碍桨向后运动之力就是阻力。又如,物体在空气中运动,因与空气摩擦而受到阻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就现阶段的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言,他们富余好奇心善于探究,但缺乏抽象思维和学习持久力。所以经常觉得物理难,难在公式记不住,计算题不会算等等很现实的问题。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物理公式、并灵活用公式去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在建立概念得出公式、理解应用、巩固公式的过程中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如在电功率定义公式导入中,利用将功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的的用电器(比如用1000W的电吹风和一个100W的白炽灯),分别接入家庭电路线路板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察两次电能表的转速(或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明显不同,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为理解电功率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探究推导公式

实验探究是学生寻得真知的必经之路。新课程倡导和凸显探究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发展,学习的兴趣在探究中提升。更有利于利用实验结果推导和得出物理公式。

如在讲解《欧姆定律》公式前,先引导学生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再根据所得的数据推导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由此顺理成章推导出欧姆定律的公式:电流=电压÷电阻。在实验中学生体会其公式适用的条件、公式的特点、单位的统一性等等注意事项。

三、、图像数据推理公式

物理学是数学化程度最高的一门学科,从物理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定性描述等都离不开数学的图像处理能力,数据分析和计算应用能力。

如在建立物质的密度概念时,根据探究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收集数据后,分析比较数据发现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者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图像知道m与V成正比,写出一般式m=Kv,代入一组(m,V)数据,即可算出k的值,得出结论,这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对不同的物质,这个比值一般不同,这个比值就是物质的密度,从而得出密度的计算公式。

四、类推类比总结公式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对比、类比的教学方法,加强思考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比如对于热效率的学习,因为同为效率问题,可以先复习机械效率,由有经验的同类公式引导学习新的背景下的效率问题。

六、课堂练习应用公式

课堂练习是检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效手段,也是课堂反馈应用公式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防止学生乱套公式,做到解一题,明一理。尽量设计一些能灵活运用公式的练习题,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使学生既能灵活、全面的接受信息,又能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扰,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公式应用能力。

七、知识框架联系公式

美国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在物理知识结构中,基本概念和公式就是一个个节点,各个概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零散的、分离的,未能完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因此整理组建知识网络、画知识树等逐章总结,板块归纳显得尤为重要。

引导学生每学习完一章知识,进行一次总结归纳,每进行一个知识板块,让学生用自己的结构图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这样连点成线,把零碎的知识点网络化,有助于记忆和联系公式。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物理概念、公式脉络,实现物理公式的对比联系与有效迁移。

八、精选考题运用公式

重视近年中考题、模拟题及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导向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公式应用能力。

日常教学中,及时收集近年陕西和各省的中考试题,了解热点新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新背景、热点中的物理知识。重视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公式的答题技巧、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竞赛活动巩固公式

适时进行公式的扑克牌游戏、听写、默写、举行书写公式大赛等活动有利于学生梳理物理公式与意义,记忆并巩固其单位。定期开展各种书写公式的活动,进行书写公式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公式的正确书写率、规范书写率。

篇3

一、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强大的内心动力,它可以把学生的心智集中到学习的目标上,开发内心的潜力,激发旺盛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建立在兴趣上的学习才会走得更远、更成功,特别对于物理难度较大的学科,兴趣显得更加重要。兴趣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它可以集中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强化、优化、升华思维、记忆、理解物理学科内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1.引导学生做好物理实验。做实验是学习和进行科研的必要方式,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规律的探索、对物理现象的观察都离不开实验。初中学生理解能力差,他们偏重于形象、直观方式来思考问题,逻辑思维还处于薄弱环节。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通过一定数量的积累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也充分说明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验给学生创设一个实验背景,能激发学生实验的激情,开发学生智力,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动脑、动手、策划能力,在实验中观察物理现象的产生、演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实验中培养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探索能力,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物理专业素养。例如:我在教学阿基米德(浮力)一课时,组织学生做浮力实验,准备水、玻璃缸、带有刻度的量筒、受力物体(一个小铁球),学生把水盛入玻璃缸内,量下水位高度,然后把小铁球放入玻璃缸内,水位上升了,又记录水位升高的高度。学生在思考:水位升高是因为铁球盛入缸内,占据了水的位置,铁球有种向下的重力,水对铁球有种向上的托起力量(浮力),铁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达到了受力平衡,因此铁球受到向上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学生在试验中,随着物理现象的演变,兴趣盎然,前后知识结合,深刻理解了阿基米德定律。

2.充分利用多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也走进了神圣的课堂。多媒体可以声音、图像、文字、动画把物理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听觉、触觉、视觉、大脑等器官。特别对微观物理世界,学生感到空洞、抽象,不好理解,老师难讲,学生难学,多媒体可以将比较复杂的微观物理结构展示出来,扩大物质结构影像图片,直观看出物质结构。我在教学《物质结构》一课时,把自己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物质结构,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电子等排布结构和规律显而易见。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将静止的物质结构动感地呈现,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将物理教学落到实处

在物理教学中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立足于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出发,科学施教。为了在物理教学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做好初中物理的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概念是一门学科建构知识体系的细胞,概念之所以叫概念,就在于它有着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一定要从物理现象中摄取本质的属性,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物理现象本质的界定,外延是事物的范围的界定,使学生在做题时概念清、思路明。一定要将相近、相类似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

公式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不仅要熟练记忆公式,还要熟练地推导公式,掌握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公式,在哪种条件使用公式解题最合理、最方便,充分发挥公式的计算功效。

篇4

初中学生由于刚刚脱离小学教育,往往还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做起。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对于好奇、感兴趣的事物愿意去探究,因此,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水平不高的特点,在引导时要恰当地提出问题,问题的难度不至于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水平。这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初始阶段尤为重要。为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可采取以下几种引导方法。

1.问题引导。教师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大纲的要求,向学生提出自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自学,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学时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故事引导。初中学生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有关的小故事,如有趣的自然现象,以及物理学史上有关物理定律发现时引发的故事。

3.实验引导。初中物理新教材在体系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突出观察和实验,每一节的内容中都安排了一些小实验,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小实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些实验简单易行,可布置学生自己完成,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好处。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从指导学生读书,做到会读书,读懂书。

1.要求学生明确目标,带着问题学习。初中物理新教材中,每章开头都提出几个问题,很多节课文开头也有一些问题。各章的开头问题提出了本章的学习目标,也就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该章的重点。而许多节开头的问题则是通过现象、实验、故事等提出本节课的重点。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各章各节开头提出的问题,明确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并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样紧扣目标的自主学习,针对性强,能够在短时间内收到好的效果。如初二物理第二章“简单的运动”开头就提了三个问题:①怎样判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②什么运动最简单?③怎样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若学生通过自学弄明白这三个问题,则这一章的学习任务就初步完成。

2.对于实验内容阅读的要点。由于新教材突出了观察和实验,在指导学生阅读实验内容时,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清楚实验所需的器材,知道它们在实验中的作用,能够对照插图看懂实验装置,明确实验步骤。同时要明确实验记录表格中所需记录的内容。对于简单易行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做并得出结果,对于器材要求较高的实验,要做到对实验的全过程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对实验进行中的每一步都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和含义。

3.对于物理概念和物理量的阅读要点。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要求学生达到这样的标准:能记住概念的表述;能用概念进行判断;能举新的例子。如对于“机械运动”这个概念,学生通过自学,要知道物理学里把物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能够判定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同学,以车厢为参照物则路旁的树是运动还是静止?”等此类的问题。并能举出其他机械运动的实例。

4.对于物理规律的阅读。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重要的知识,它包括物理定律、公式、原理,物理规律的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要求学生阅读物理规律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记住定律的内容;该定律的使用范围;公式中各符号代表什么物理量;物理量的单位;公式有哪一些变形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有关内容的阅读外,其它关于图像、表格、插图、例题的阅读,教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 A

无粘结预应力砼技术是指配有无粘结预应力筋,靠锚具传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于直线形混凝土梁、桁架、板等构件、矩形建筑物、构筑物。其采用高强度钢材、高强度砼为特征的高效预应力砼,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属后张拉预应力砼的新型工艺,它是先把预应力张拉锚固,靠锚具将张拉力传给混凝土构件。由于预应力筋表面为高密度聚乙烯套管,所以混凝土不会直接接触预应力筋,无需预留孔道及穿筋灌浆等,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用于大跨度、大开间建筑的现浇楼板、大荷载的预制梁及其他特制结构。其特点有:

1、节省原材料,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相比,池壁混凝土厚度可大大减少,可节省37.5%的混凝土用量,节省56.58%的钢筋用量。

2、减少了施工工序,它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置于模板内,待浇筑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即可张拉、锚固、封端。因而它工序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并且不干扰正常的混凝土施工。

3、减少了施工设备的投入量,与绕丝及电热张拉相比较,无需再满搭设脚手架,无需变压器、半导体测温仪、电压、电流测量仪及喷浆等设备。

4、提高了圆形构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5、无粘结钢绞线的成型已是成熟生产工艺,所用原材料、锚夹具、张拉机具等产品质量稳定,便于市场采购。

6、技术含量高,能够缩短工期,质量容易保证,并且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圆形水池、油池、筒仓等池壁和筒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本工程沉淀池设计直径36m,高6.5m,池壁采用普通钢筋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因此此方案需对预应力筋的布置及张拉方法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无粘结预应力设计技术要求:

(1)所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简称预应力筋)为7∅5钢绞线。标准强度:fpt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1320mPa;每束筋的张拉力:N = 181kN。

fptk(N/mm2)——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

(2)无粘结筋张拉前,应检查筋的规格尺寸及外包塑料管质量,包裹层不得破损,经检查无误后,按图中无粘结筋的设计在水平高度上,允许偏差±10mm。

(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具系统采用柳州OVM工程公司的OVM HM15-2T 环锚或者其他质量可靠、技术相当的公司产品。

(4)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如下:

预应力筋张拉时采用单端张拉,并控制张拉应力值,可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隔圈依次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为:01.03σcon(持荷2分钟)σcon 。

(5)张拉时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实测值与计算值要控制在±10%到~5%之间,否则,要进行分析。每端伸长值为150mm。(不包括锚具移动量,E=1.95X10 mPa)。

(6)张拉过程中,要随时做好各种记录,并由操作人员签名备查。

(7)锚具及钢绞线端部部分防腐由OVM工程公司负责处理。锚具槽用C45微膨砼封堵密实。

(8)有关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及验收的其他要求详见《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92-2004.

(9)预应力张拉应委托给施工经验丰富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二、无粘结预应力规范技术要求:

(A)无粘结预应力工程一般采用单根φ15.24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化学成分等应符合国标GB5224-95。

(B)施加预应力时,要求双控制,即要控制张拉应力,同时也要控制钢绞线伸长值。

(C)必须有专门的无粘结张拉设备,才能达到双控制的技术要求。

(D)锚固槽的材料可以使用碳素钢Q235,应有质量证书,焊接工应持焊工合格证上岗。

(E)预应力筋所用锚具须为一类,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须按国标JGJ85-2002、J219-2002执行。

三、无粘结预应力施工要求:

(A)无粘结筋敷设前,应检查筋的规格尺寸及外包塑料管质量,包裹层不得破损,经检查无误后,按图中无粘结筋的设计位置进行埋设,要求每一根筋在水平高度上,允许偏差±10mm。

(B)预应力筋张拉时采用同步张拉,并控制张拉应力值,可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隔圈依次张拉。

(C)张拉过程中,要随时做好各种记录,此记录每天交业主代表一份。完成一池的张拉工作后,全部记录归入竣工资料中。

(D)锚具及钢绞线端部部分须进行防腐处理。锚具槽用C40微膨砼封堵密实。遇洞口应将钢丝锚固在洞口两侧锚固槽内,待全部完成后再切断洞口处钢筋。

(E)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严格控制绕丝的间距,一般控制在±5毫米以内。

(F)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J/T92-93执行。

四、预应力筋施工注意事项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按设计要求其标高和布设位置准确,钢绞线采用直径d=15.24,其定位采用∮8钢筋与主筋点焊架立,并与纵向钢筋和架立筋绑扎牢固。钢绞线在铺设时要注意钢绞线外包层的保护,以免破损。对于局部破损的外包层可用水密性胶带进行缠绕修补,胶带搭接宽度不应小于胶带宽度的1/2,缠绕长度应超过破损长度,严重破损的应予以报废。钢绞线的锚外下料长度,当使用前卡式千斤顶时不小于30cm,当采取其他穿心式千斤顶时不小于60cm。钢绞线下料使用砂轮切割机,且下料场地应用方木支垫,穿束为人工穿束,从一端向另一端穿入。钢绞线定位必须准确无误,并保持水平,浇注池壁前将预应力张拉系统的锚垫板、螺旋筋埋入,并检查各种预埋件及钢绞线的位置。张拉端的承压板应用钉子或螺栓固定在外模上,且应保持张拉作用线与承压板面垂直。无粘结予应力筋应按图纸的规定进行摆放,允许与钢筋绑扎,垂直偏差控制在±5mm,无粘结予应力筋应保持平顺。敷设的各种管线不应将无粘结予应力筋的垂直位置抬高或压低。夹片锚具系统张拉端的安装。无粘结予应力筋外露部分长度应根据张拉机具所需长度确定,曲线点的起始点至张拉端应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

五、预应力张拉方法

现场共配备油泵、千斤顶6套,每台千斤顶配2块油压表和1块回油压力表。施工前标定张拉设备,核准技术数据,按设计给定的张拉程序计算千斤顶工作时的各种数据。事先需要对锚具、夹片的进行检验并计算钢绞线的伸长值。张拉前需要清理锚垫板,割除钢绞线多余护套,安装锚具。

当池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无粘结预应力张拉,张拉顺序为:从池顶至底。张拉程序为超张拉,即:0——初应力(15%控制应力)——105%控制应力(持荷两分钟)——控制应力。预应力筋每圈分三段张拉(120度一段),A、B、C共三段,每段筋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张拉时应逐根填写张拉记录。

六、实际操作

初应力为15%控制应力,测量千斤顶活塞伸出量,达到30%控制应力时,二次测量活塞伸出量,张拉至105%控制应力时持荷两分钟,第三次测量活塞伸出量,并计算推算伸长值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当符合要求时,回到控制应力并回油。

张拉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共配置12名专业张拉人员,在张拉时要互相呼应,保持池壁受力均匀,每池三个肋同时进行张拉,自上而下一次拉完,再转向另外三个肋按上述程序进行。伸长量按15%控制应力~30%控制应力伸长量+15%控制应力~105%控制应力伸长量计算。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滑脱或断裂的数量不应超过结构同一断面钢绞线总量的2%,且1束只允许1根。

篇6

企业的后勤物资管理,包括后勤物资计划制订、采购、使用和储备等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及时清除内部管理中的死角,对市政工程的后勤物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加强调整和改善,就能革除弊端,减少浪费,有效地促进施工进度,在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市政工程的成本投入,进而促进后勤物资管理盈余。下面从后勤物资管理的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后勤物资的计划管理

在后勤物资计划管理中,个别基层单位的后勤物资计划往往是由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内完成的,经常出现计划数据不准,朝令夕改的情况,这种报计划的方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后勤物资计划是后勤物资管理的首要工作,必须抓紧抓实,要召开会议,组织项目部负责人、工长、财务、后勤及生产施工人员参加,认真分析项目部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准确地预测出工程中所需后勤物资数量,据此上报后勤物资需求计划。

项目部必须于进场前一周,向公司提出后勤物资申请计划,并按要求填写好物资名称、数量、规格、质量要求等,由项目负责人签字后交仓库保管员统计,仓库保管员在汇总各部门的申请计划的基础上,核对新、旧物资库存量,确定采购物资名称、数量、规格等,制订出物资采购计划,连同各部门的申请计划一并呈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急需物资必须由项目部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写明原因,呈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交后勤部安排采购。

二、后勤物资的采购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一边为了生存不惜低价承揽任务;另一边又要承担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即使是再优秀的施工企业效益仍然不尽如人意。因此,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挖掘其管理的潜在效益是迫切而必需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采购管理对于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采购部门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利润创造源”。

(一)实行采购归口管理是后勤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

施工企业尽管有点多、线长、不便管理的特点,但归口管理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的。后勤物资采购只有归口后勤部,才能提高企业的后勤物资水平,制定统一的后勤物质管理制度,搭建统一的管理平台,优化合理的人员分工,才能实现企业的人力、信息的共享,采购管理效益的最优化,这样,才能使整个公司的库存合理,资源调配合理。

(二)节约采购资金,严格验收管理

采购员应节约使用采购资金,采购前应进行市场调查,在货比三家的基础上按照项目部的需求计划进行采购。为了防止工作中的漏洞,采购员必须专职,不可一人多兼,保管员不可兼采购员职务。采购员购买的各种物资,都应及时送仓库验收,验收人员应当对照销货单位的发票,对每一种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等严格查验,在保证购买物资相符的基础上开具入库单。物资验收相符后,由库管员、采购员签字,以划清采购员与库管员之间的经济责任,确保入库物资的准确性,严禁将未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直接交付使用。

三、后勤物资的使用管理

后勤物资入库后即可通知递交申请的项目部,物资出库时出库单上必须有保管员、领取人签名后方可出库。特殊情况下,库管员可直接按出库单出库,但手续必须于次日补清。规定以旧换新的物品必需以旧换新,否则不予领取。仓库物资不得外借给个人,因公借用要有审批手续。

应想方设法节约各种资源,并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节约的氛围,培养职工节约的习惯,从细节上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为企业赚取最大的利润回报。所购物资在保修期内,出现非人为因素损坏,使用部门应及时报后勤部维修或更换;职工离职,其领用的固定资产要办理移交手续,其借用的物资要及时归还。

仓库保管员应做好物资维修、保养工作。领用可重复使用物资的项目部,当项目完毕后,应主动将完好的物资交回仓库登记,仓库保管员及时对回收物资进行清洁整理,以备再一次使用;对已完全损坏不能重复使用的大宗物资,应保留实物,并递交报废申请报告;属于以旧换新的低值易耗品报废,必须交回报废物品,由仓库人员收回,一切废旧物品各部门不得自行处理、出售,应将废品物资存放到指定地点,由后勤部统一处理。

四、后勤物资的储备管理

为了保证项目部的生产或供应,公司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后勤物资。但存货过多,会积压资金增加仓储费用,存货过少,又有可能导致供不应求影响生产生活。所以,应对后勤物资实行分类储备管理。对供应充足、可即时购买的物资,原则上不储存;对产销平衡物资,通过合理安排进货时间实现不储存;对于进货相对困难、使用量大的物资,则要备有一定的储存量。

库房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出入库登记制度,应按物资的名称、规格等设置货架并摆放整齐,建立入库、出库和库存明细账簿,同时落实好防火、防霉、防盗、防损坏等措施。贵重物资仓库还应完善值班制度,以确保物资安全。对储存有期限的物资,应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以免物资变质、作废;对回收复用的物资,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应遵守“后进先出”的原则,以便节支降耗。

五、后勤物资的监控管理

为了使后勤物资管理工作更趋系统、科学和规范化,就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对后勤物资管理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衡量,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一)实行账务全面监控,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信息

审核会计应严格核对采购发票、入库单、合同等有关凭证,检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时办理入账手续,应建立库存物资对账盘点和交接制度,按季度、年终进行物资核对。对将要调离的仓库保管员,应由上级领导和财务部门共同监督移交库存物资,办理交接手续。每月末账务部应及时准确地取得各部门领取物资的金额,严格监控各部门成本。这样也可为领导层随时了解掌握各部门的物资领取、使用情况,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二)实施有效的制度监控,随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

篇7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计划不合理或施工计划不能有效完成,会使企业利益受损,影响项目收益。目前,我国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已经比较重视。因为,丰富项目管理内容,从安全、进度、质量、成本等角度全面进行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风险,按规定完成施工任务,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项目成本,扩大建筑企业效益,整体推动我国施工管理水平。

一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要素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项目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应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原则及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根据市场编制施工定额,遵循成本最低化,降低施工成本,根据市场随时变动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可通过责任制的落实,提高工程设计师的造价管控意识,或通过限额设计的方法,直接约束、控制工程造价 ;同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贯彻“三全”控制,从全企业、全员及全过程三个角度进行,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并根据实际性情,随时变动并及时校正偏差 ;对项目成本控制进行检查考评,各部门及项目经理实行责任制度,进行奖惩,实现项目施工成本的全面控制 ;对于工程物资的使用,可通过限额领料的方法加以控制,避免浪费、损坏等问题的产生。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宗旨进行施工管理,把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以事前预防为工作重点,以安全教育制度为基础,安全技术措施为保障指导项目施工,统一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设计及设置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项目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安全保护设施进行统一检查并监督使用,出现安全事故时,要及时进行处理分析,采取安全值班制度,全面进行安全管理。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主要以基础施工及高空作业进行重点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高空作业前,需要进行划分,根据区域划分设置围栏,挂牌示警,确保施工安全。同时高空作业外沿需要在行人处搭建防护棚,针对电梯井口、楼梯口、阳台口等危险区域要设置危险标示及防护围栏。根据施工需要,脚手架搭建前,需要进行严格设计计算,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搭建,并按照相关施工规定进行,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及气候,以 15 米为标准,增设避雷设施,不能铺设照明电线。高层建筑施工时,要求在工作面外侧设置宽度至少为 3 米的安全网,施工层与首层间要求搭建安全网,间距为 3 至 4 个楼层,存在安全隐患的安全网禁止使用,直至高空作业整体结束,安全网方可拆除。安全帽也是高空作业中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要求具备耐烧、耐低温、耐冲击、耐穿透、耐侧压及具备绝缘性能等特点,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符合使用标准,有无合格证,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意取下帽衬,存在安全隐患的安全帽必须停止使用,以确保施工及人身安全。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项目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主要包含施工人员控制、施工材料控制及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从项目各方面进行管理,从而确保项目质量。首先,对于人员的管理,要选拔优秀的工作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施工质量,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技能特长,确保高效、高品质施工。绩效考核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应确保公平公正的进行,但实施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部分项目施工技术难度较高,要合理评价。其次,施工材料的控制,是整体控制的过程,包含了项目整体施工过程,其中包含材料采购、运输、存储及使用过程中的控制,其目的在于降低成本,确保项目质量,应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符合经济合理原则,但要确保项目整体质量。最后,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主要以提高施工效率为主要目的,其管理主要针对项目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如何管理,判断项目设备是否需要购买,也可以通过租赁或沿用原有设备,根据经济情况进行合理评估,选择合理方案进行。同时机械设备的保养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良好的保养能够有效的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降低项目施工成本。此外,整个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技术交底、质量验收、现场签证等业务程序,倘若某一施工工序、结构部位出现质量问题,严禁继续施工,只有确认其实际质量充分

4房屋建筑施工的进度控制

项目施工管理需要针对施工进度及计划执行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及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项目施工是由各个分项工程构成,为有效的控制施工进度,按规定进行施工并有效缩短工期,首先应对项目图纸进行全面了解熟悉,对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根据施工顺序及时间,逐一进行整理,避免出现重复施工情况,减少施工遗漏。针对部分交叉进行的分部项目,存在时间及顺序上的不一致,为简化施工进度,应计算全部工程量,分部工程可由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以突出施工重点,缩短整体项目工期。施工顺序主要按照技术规范及施工组织进行划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安排施工先后顺序并衔接过渡,在保证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在相对较快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以压缩整体施工成本。在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的前提下,施工计划执行过程也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否有效落实施工计划是施工执行管理的重点,以周为时间节点,总结施工进度,有效监督控制项目施工,如与施

工计划存在一定偏差,要及时进行调整,并制定短期施工方案。制定月、季度、年度计划,并有效总结,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防止短期施工计划不能有效完成而影响项目整体计划,造成成本的浪费。同时制定施工计划时,应考虑施工单位及施工条件等各项因素,不能盲目制定施工目标,

二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 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借鉴国外建筑行业的先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与操作经验,笔者认为: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整体管理工作的影响较大。在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应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与教育,使得他们具备进行工程管理的素质与能力,及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思想,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于本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现场施工作业的全方位管控。

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及施工全过程的监理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注重各种管理规范、制度、条例的组织与实施,尤其是要加强施工中的技术质量管理,管理人员应做好物料的采购、质检、进场与使用管理,以及现场施工质量的检查、监督与复核,并且明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对策。同时,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监理单位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监理人员应坚持深入施工现场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各种管理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后,协助施工单位尽快制定整改措施,以保证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与质量。

3 加强施工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与严格管理是保证其他管理目标实现的关键,施工单位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使得全员掌握和熟悉施工图纸与相关工艺、技术标准,并且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在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中,则应注重信息管理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与程序化,从而为管理经验总结提供科学的参考。同时,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机械设备多种多样、优缺点各异,其所适应的技术特点与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合理选用各类机械设备,由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养护、检查与维修,并且制定完善的的操作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检修制度等,以保证其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4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坚持主管领导负责制,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并且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由于涉及到的施工内容较多、单位多、人员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全面开展,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做到及时处理,并且根据安全管理制度查找出安全事故负责人,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严肃性与认真性。同时,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全员参与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尤其是对于一线施工人员,必须让他们认识到加强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在高空、焊接、吊装等项目的操作中,严格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总之,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之中,应该注重各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加强施工进度、安全、成本与质量等管理要素的协调,从而达到预期的施工管理目标。施工企业也应本着严谨的态度,不断积累经验,全面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逐步完善。

篇8

1 前言

项目管理是项目工程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最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房屋建筑对人们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可以对房屋建设施工进行全程管理,以求达到控制项目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缩短项目工程周期、最终确保房屋建筑物使用安全的目的。而且一个企业具备了项目施工管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强度非常重要,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概括

2.1房屋建筑施工项工程目管理的内涵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就是指房屋建筑施工单位在完成所承揽的工程建设房屋建筑这一施工项目的过程中,运用系统的观点和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该施工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安排、指挥、管理、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的管理。

2.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都是围绕如何以高效的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分别是施工项目主体、施工项目目标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手段、施工项目寿命周期全过程管理、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的管理、施工项目管理职能,具体说来就是场地协调管理工作;材料调动协调管理;管理人员调配、劳动力的调配工作;材料款资金管理工作;现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防火、临时用电布置、临时给水布置、塔吊的位置、井架的布置等等;食堂卫生制度的建立及定期检查,要有健康证明等等;职工宿舍的防火制度的建立及定期安全检查工作;最后是现场安全设施的布置。

2.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分为四点,分别是

2.3.1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一般而言,建筑施工企业不委托咨询公司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由业主单位或监理单位进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施工阶段管理,仍属建设项目管理,不能视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2.3.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的特点给施工项目管理带来了特殊性。主要特殊性是指生产活动与市场交易活动同时进行,先有交易活动,后有“产成品”;交易双方都投入生产管理,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很难分开。

2.3.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在一个长时间进行的有序过程中按阶段变化的,各阶段管理的内容差异很大, 房屋建设项目内容涉及从投标开始到交工为止的投资周转和建设的全过程的管理。

2.3.4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管理项目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房屋建设项目管理任务是取得符合要求的,能发挥应有效益的固定资产。由于房屋建筑施工所需要资源多、工期长,而且还涉及到不少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与人际关系,且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较为重要。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3.1资金问题是首要问题

首先是许多施工企业在如今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竞标压价,投标报价低于工程预算甚至低于成本价,造成施工企业的行业利润率较低;其次是施工企业一部分工程款总是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应收账款数额大,周转周期长,再加上部分业主因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坏账、呆账无法收回,严重影响了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转;再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盲目,造成资金流失, 追求社会效益,不考虑企业的规模和承受力,使企业背上了沉重包袱;最后是经常出现一家企业多处施工的现象,导致企业资金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这些都加剧了资金紧张的程度。

3.2房屋建筑项目管理运作的模式相对混乱

房屋建筑企业与房屋建筑该项目职责模糊,项目施工时不知道听从谁人指挥,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方法不恰当,不能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达不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最优效果,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监督不到位,害了企业。

3.3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此外,还包括企业重视项目施工工程的承揽,而忽视项目本身的管理,不注重该项目施工工程的质量;施工现场条件差、施工现场复杂,危险源多;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安全管理人员知识和管理水平较低;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4.1控制工程施工成本核算,解决资金短缺情况

强化资金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计划进行控制,建立资金管理制度,使资金的管理逐步达到制度理财的目标。加强资金使用的检查与分析,减少资金使用风险;做好工程预测,减少资金投入,对垫资施工的工程项目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和预测,杜绝盲目垫资,造成资金紧缺和浪费;对投标工程要进行成本预测,避免工程亏损;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追回拖欠的应收账款,减少企业损失,建立企业内部调度结算中心,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

4.2 完善企业管理经营制度

房屋建筑企业与房屋建筑该项目职责清晰,管理权限明确,采用恰当的管理方法,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最优效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监督。

4.3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施工项目管理质量的基础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企业单位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根据该施工工程的实际进度情况提出最合理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责任制度,提高各个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要适应市场变化的形势,适应市场要求。

此外,还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多管齐下,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防止偷工减料,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认真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过程非常繁琐。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各单位也都进行开发性的探索,希望借此提升自身作为市场上一个有力的竞争元素,从而从技术,人员,科技力量等多个方面获得先机。并取得可观的效益。这些效益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的纯盈利上,更将实惠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真正成为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性力量,因此管理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如何结合工程实际,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做细、做强、做好,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和深入钻研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对建筑工程地基的要求也提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由于我国各个地方的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等有较大的区别,房屋建筑的环境十分复杂,且现代房屋的结构、形式、功能等相较以往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对地基处理质量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优化施工工艺,才能够有效改善地基的压缩量,提高地基的承载量,提高施工效率,控制建筑成本,确保地基扎实牢固,进而保证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

一、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房屋建筑地基质量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基的透水性、剪切特性、压缩特性、膨胀性及动力特征,具体情况如下:

1、改变动力特征

地震时液化的散状砂土会直接影响到基地的承载力及强度,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将其转化为土,并避免其进一步发展,出现液化现象。综上所述,对于房屋建筑地基的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2、提高压缩特性

压缩性决定了地基基土的沉降情况,要达到减少沉降的目标,需要实施必要的措施提高地基的模量。

3、改善透水性

地下水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运动,对地基造成一定的压力,水分渗入后,对于地基有较强的浸泡作用,降低了其强度,应实施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4、消除膨胀性

如果地基的性质属于湿陷性土,或者膨胀性土,容易出现下沉、倒塌、倾斜等问题,应采取措施降低其膨胀性,改善其他性能,提高建筑结构及其上部建筑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5、优化剪切特性

房屋地基的抗剪强度及特性直接影响到地基受到土层的压力后的稳定性,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土层的压力,强化地基的抗压强性能,避免由于剪切破坏带来的压力对地基的稳定性产生威胁。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1、地基中的土质状况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范围广,致使地基处理存在着复杂特性。各个地域的地质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如软土地、冻土地、盐碱地、砂质地等等。外加各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其气候条件的不同,有些地区(特别是在山地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在北方地区和高原地区普遍存在着冻土层,当建筑物地基础处在冻结土层的区域内时,冬季土层的膨胀会是房屋向上拱起。等到天气变暖和冻土层解冻时地基又会下沉,使得房屋长期处于抬升和下沉的不稳地状态,给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带来很大的影响。

2、地基处理质量差

地基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和根基,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密切联系,相互依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不恰当,将会给地基处理留下潜在问题,使得建筑工程在日后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质量和安全隐患,严重的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垮塌,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为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我国的房屋建筑基本上都是处在一定的区域内,周围存在着其他的建筑物。对于使用同一地基的两栋相邻楼房,对地基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新建房屋的埋藏地基要比原来的房屋地基浅,两栋楼承载着不同的压力,极易使地表发生变形,致使建筑物受到破坏。

三、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方法

1、碎石柱法和强夯法结合

在施工的过程中,先将处理好需要用来填土层的碎石柱体,接着根据需要选择要加固的地区内的强夯点,利用强大的冲击力击散碎石柱体,使碎石通过柱径被挤入周围的护土层中加固地基,形成坚硬牢固的地基,这样才能达到对建筑物地基的强度要求。强夯法在施工中的难点是夯击次数、夯击深度和夯沉量等,如何更好地把握这些难点,决定着夯击效果的发挥。在夯击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土壤属性和结构类型,以及夯击的深度等问题,根据地基土层的性质确定好夯击次数,进而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

2、换填型地基处理

这种方法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利用高强度的地基土取代原始的低强度土层,加强地基的强度性能。通常是利用碎石、粉砂、砂石、灰土、矿渣和其他的一些具有高稳定性、强抗侵蚀能力的地基材料替换掉原有的土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原有土层进行挖离,将强度好的地基材料进行回填,并对回填的材料进行夯实。这种方法在增强地基承载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固土层提高其性能强度,可以有效的避免地表变形现象的发生,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3、预压法

在建筑物建设施工之前,利用堆在预压法给地基施加一定的负载,使之形成形成一定的负载力,压实地基。在地基被压实不再下降和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之后,去除地基上部的负载物在进行建筑施工。施工时要注意控制好预压负载和设计负载、建筑物底面宽度和堆载物的顶面宽度的关系,以及选择好需要的作业方式。也可以利用真空预压法在软土层地基表面铺设一层砂石,使用土工薄膜对其进行遮盖,保持密封状态,然后利用真空泵进行抽气,造成良好的地基负压,是地基土层变成固结状态。或者利用抽水泵,抽去一定量的地下水,是地下水水位降低,减少孔隙水的孔间压力,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形成良好的地基预压。

4、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在软土层地基的承载作用下,通过设置砂井、塑料排水袋等竖向排水井,将软土层中的孔隙水逐步排出,减小土层的孔间间隙度,使地基发生固结,增强器抗剪强度和有效应力,从而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目前主要使用的有:

4.1、砂井法。在软土层地基中,通过建立一系列砂井,采取相关的措施,增加排水通道来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速土层的固结。

4.2、电渗排水法。通过在土层中插入金属电极,然后接上直流电,利用直流电场的作用,将水从土层中排出。

5、振冲法

振冲法是通过使用水冲和振动对土层进行加固,是地基处理中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按照有无添加回填材料分为振冲桩法和振冲密实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两种不同的环境 :振冲密实法一般用于致密性差的砂土地基。当地基土层中粘粒量小于 10%时,适于采用振冲密实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此方法可以减少地基的孔隙密度,消除地基的液化,使地基内部更加密实稳定 ;当地基土层中粘粒量达到 30% 时,地基内部的孔隙密度小,土层透水性差,其中的含水量也比较少。由于振冲密实法存在着不能有效地减少地基土层中的空隙密度,对于加固地基仍无法达到要求,所以需要加上振冲桩法进行施工。由于碎石石料间的空隙比粘土大得多,这些空隙可以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加速地基水的流动,减少地基内部的积水,进而提高低级的强度。

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施工工程包含许多个环节,涉及到较多的工艺技术,其中地基的处理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基础部分,地基处理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地质状态是否能够达到工程的设计要求,直接决定了后期的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寿命、完全性及经济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根据现在社会市场的需要,使用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进而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让人民放心的工程。

参考文献

篇10

引言

建筑物在地表以上的部分是建筑的上部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房屋的上部结构的重力会通过柱子以及墙体传递给地基,地基所承受的压力是整个上部结构的压力,因此如果地基的稳定性不够,那么久无法承担足够的受力,这样对于房屋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地基虽然不是建筑物的结构部分,但其质量也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地基施工的技术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地基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性,同时加强控制地基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建设处高质量的稳定建筑物。

一、地基施工技术的方向

(一)提高地基土的抗剪能力

地基承受的是整个建筑物中人和物的所有重量,一旦其抗剪能力有所欠缺就会造成地基自身承重能力下降,或者在填充的过程中出现突起的现象等,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物都会出现偏移、倾斜以及更为严重的坍塌现象,因此要防止地基土的剪切力对其造成损害,就需要通过提升地基施工的技术来增强地基土的抗剪能力。

(二)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

地基土自身存在着压缩性问题,因此会出现自身沉降的现象,在房屋建造中主要体现在整个房屋出现下沉的问题,一旦遇到雨雪等较为恶劣的天气,沉降问题会更为严峻。因此为了防止地基出现沉降过大的问题,预防出现安全问题,地基施工时一定要利用有效的施工技术让地基土的压缩性大大降低。

(三)改善地基土的动力特性

地基土特有的动力特性会让它在出现地震等重大灾害时容易出现崩裂的现象,更有甚者沉降过大,打桩过程中同样会使得周围的地基土壤出现震荡从而形成沉降,对房屋建筑物有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人身财产和健康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所以,在进行地基施工技术的时候,对地基土的动力特性进行改善和控制,有利于地基增强抗破坏的能力

二、房屋建筑中地基的施工技术

(一)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基施工技术也变得更加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地基施工技术――旋喷注浆桩,此种技术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中,通过此项地基施工技术,软土地基的牢固性、防水性、堵水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施工的过程中,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操作起来非常的简单,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就可以完成施工,大大的节省了施工成本。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与实际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相结合,以便于保证作业深度的合理性,最终实现提升地基强度的目的。

(二)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深层密实地基施工技术中,应用振冲法,此种方法需要借助起重机,通过起重机的起吊作用,将振冲器吊起来,同时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这时,振动器产生的振动频率就会变得非常高,通过水泵的启动,将高压水流喷向土体中,结合振冲的作用,使水喷向预定的深度,随后,再将碎石等材料填充进去,并实现振动挤密。这时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需要填充到地面之后才能停止。通过此项地基施工技术,形成复合地基,进而有效的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三)置换法改造技术

换土法换土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置换法,换土法也可以称为换填法,是指将地基范围内的不良地基土清理掉,然后用稳定性比较好的良土、砂石进行回填,并将其压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采用换土法进行不良地基造时,施工人员要注意最好将不良地基土的开挖深度控制在2m以内,然后采用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分层检测的方法进行换土施工,同时在换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对天然沙砾的粒径、级配等进行认真的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从而为换土压实质量提供保障。强夯置换法:

强夯置换法是指利用夯锤或者沉管将锤、管放置在地基土中,将地基土想两侧挤压,然后在夯坑或者沉管中填入碎石、砂砾等材料,并对周围的地基土进行横向强力挤压加固,这样就能加强相邻两个桩的紧密性。经过强夯置换法处理的地基,其整体强度会发生极大的提高,并且地基强度不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当碎石、砂砾等填料的透水性比较好时,要设置好竖向排水通道,及时将水分排除,从而为地基的综合性能提供保障。振冲置换法:振冲置换法是采用专门的振冲器,利用高压水对地基土进行振冲,从而在地基中形成多个孔,然后将碎石、卵石等填料填入地基孔中,并形成碎石桩体,这样就能有效地降低不良地基土的压缩性,提高不良地基土的承载能力。采用振冲置换法进行不良地基土加固时,施工人员要注意,碎石桩的沉降量和承载力直接影响到地基土对碎石桩的侧向约束力,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别用振冲置换法进行强度低的软黏土地基加固处理时,因为强度低的软黏土约束作用力比较小,会极大的降低碎石桩的作用。

(四)预应力加固技术

对于该种技术来说,其所具有的原理就是外部荷载以及预应力都能够对混凝土受弯构件产生作用。而为了能够使建筑具有更好的受力特征,其通过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方式的应用则能够使拉杆产生一种轴向的拉力,并通过该拉力的作用将其传输到受弯构件上,在受弯构件中产生偏心受压的作用,这个偏心受压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克服外部荷载对构件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而提高受弯构件的抗弯力。对于这种情况来说,能够较好的使构件受到外部荷载所带来的压力进行降低,以此在减少受弯构件裂缝情况出现几率的同时降低外部和在所带来的压力,在避免受弯构件出现裂缝的同时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斜截面抗剪承受力,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比如当建筑在施工中因为墙体歪斜情况或者结构出现裂缝时,则可以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对建筑结构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

(五)抗震技术

为了有效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应重视下列几点内容。第一,建筑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地基的稳定性,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地基土质,杜绝地基变形导致抗震性能降低。第二,应在相同性质地基上进行同一房屋建筑结构单位的设计,将地基的潜力进行挖掘,并融入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发挥地基的抗震性能。第三,尽量将建筑结构设计成对称、规则的形式,降低地震灾害影响建筑结构发生变形及防治地震作用力过于集中导致房屋建筑坍塌等情况出现第四,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多设置几道抗震防线,改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另外,应明确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以免出现局部结构较为薄弱的情况。第五,尽量降低房屋建筑结构的自重,控制建筑对地基的荷载力,使在地震作用下能够缓解对建筑的影响。第六,加强建筑结构空间的统一性,将建筑结构的平面进行强化连接,保证建筑的竖向结构强度能够有效的支撑建筑整体重力。

三、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因为建筑物的荷载直接的承受体就是基础,这些荷载通过基础的传输传到地基上去。地基就是基础下面的土层部分,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承受了基础传输给的全部的建筑物的荷载,这些荷载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建筑物的自重荷载,另一部分是其他的荷载。在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和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基础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度,这样才可以保障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质量和安全。支撑基础的地基的性能与基础的稳定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础的强度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就会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能和耐久性能。依上所述,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的优劣,有很大的影响因素是地基和基础的强度及耐久性决定的。由于基础和地基是一项隐蔽工程施工,所以地基基础如果产生开裂或者沉陷的现象,在加固和重建的方面就会非常困难。因此,在基础地基的施工中,根据工程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对基础和地基的质量严格要求,一定要达到施工的技术要求。在地基施工设计过程中,不能使地基只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和稳定度,还要注意使地基满足变形的设计要求。

四、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尤其是房屋建筑施工项目,逐年的增多。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地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房屋建筑的质量及安全性,因此,必须要通过相应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升地基施工的质量。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是非常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施工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对此,就需要能够在联系地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处理技术进行施工,以此对地基的施工质量作出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凤清.人工挖孔桩在施工中几个特殊问题技术处理[J].铜业工程,2008(04).

[2]张振荣.浅议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2) :34.

篇11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始终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和实验不仅能提供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物理实验使指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的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活动。物理实验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过程;可以强化研究条件;可以加速或延缓物理过程;可以重复再现物理过程;可以对物理现象或过程进行定量研究。总而言之,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一、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其次要让学生观察实验的装置,认真观察实验仪器的初始状态,了解各部分仪器、仪表的作用与功能,使学生对观察的目的,实验的仪器装置有一个整体认识。在做电学实验时,要先让学生看清电路。第三,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过程,演示实验一般要重复做二至三次,以便于学生反复观察,纪录实验现象、结论,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分析思考逐步形成理论。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理论知识建立的过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使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理论物理知识,能够使其久久留与脑海之中,保持较长的记忆时间1。一般地,第一次演示时,让学生集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第二次要求学生观察老师的操作,以便明确现象是怎样发生的,第三次让学生综合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及其结果如何。

为了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前或演示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及现象变化过程,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最需要观察的事物,并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方法,以及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演示实验的观察训练中可以逐步减少教师的指导,从开始时实验前做详细的指导观察逐步地变为有重点地指导观察。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后,可运用“无声演示”的方法,即教师在演示前和演示过程中都不讲解指导,而只操作给学生观察,演示结束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用科学语言正确描述出来,可以先提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请其他学生补充,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也可以让每个学生看完教师的无声演示后,写下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这也是考察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经过这样反复多次的训练,即可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通过物理实验发现物理规律,建立物理理论。

在物理学中,物理规律一般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一些物理学家为了探索自然的规律,不惜从事十年数十年的艰苦实验,有的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来进行实验研究。例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经过十年的实验探索才发现的,在此之前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使善于思考的法拉第由此得到启发并提出“磁转化为电”的设想,1822年法拉第就开始了艰苦漫长的转磁为电的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接着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最后成功的实现了磁转化为电的设想,并经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索,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开创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捕捉雷电”实验的,并为电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科学实验也是发明家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如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获1093项发明专利,可以说,他的每一项发明都是通过实验取得的。例如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时为了寻找灯丝的合适材料,曾先后用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材料进行反复的实验,历时13个月,终于研制成功一只亮度达40烛光的炭化竹丝灯泡2。可以说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因为人们只有通过变革自然界的活动才能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现象和本质的种种感性材料,并在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和建立理论。

三、通过物理实验可以验证物理假说,检验物理理论。

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发现物理规律,建立物理理论,而且还能验证物理假说,检查物理理论的真伪。因此,实验既是建立理论的源泉,又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例如1956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假说,在被吴健雄的钴—60实验验证后,才被公认。法拉第由“电生磁”萌发的“磁生电”的假说,被实验验证后才变为物理规律。另一方面一些物理理论被实验检验后不得不抛弃,如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念”在统治了物理学两千多年后被伽利略的实验证明是错误的而被人们抛弃。有如“以太”和“燃素”虽在物理学中存在多年,最终还是被实验检验而宣告并不存在。

作为物理实验,它之所以能够充当验证物理假说的依据,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是由于物理实验具备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根本属性。物理假说和理论是人们的思维对于自然界规律性的反映,那么作为检验这种反映正确与否的标准不能是理论本身,同时又不能是客观对象本身,因为作为纯粹的客观对象并不能证明理论与对象是否符合一致;另一方面,作为标准又必须具有把人的思维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物理实验恰恰具备以上作为检验标准的条件,所以物理实验是验证假说,检验理论的标准。

篇12

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时,坚持选则产品质量可靠的厂家,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材料的质量,生产批量大以及信誉良好的水泥厂的水泥应该成为优先的选择。将这些水泥用于施工中能够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得到保障,各种沙石和骨料的空隙要小,级配应该满足要求,与此同时,砂石中的泥含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含泥量大的不合格的砂石骨料要坚决杜绝其进入施工现场。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控制材料的质量,可以适当地在混凝土中掺加掺和料,这种处理方法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还使得对混凝土表面的处理更为方便和可靠。在施工方面,对于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要提前进行合理的分块,并且避免在阴雨或者大风的天气下进行浇筑,合理的确定工程施工工序,提前检修各种设备,保持连续浇筑。设计人员应合理选择混凝土的设计塌落度,根据现场的原材料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还要避免拆模过早以防引起表面的早期裂缝。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对混凝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养护不当,将会造成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无法达到要求,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质量大打折扣,加速建筑物结构缝的出现。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及时按照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实行保温养护,适时地覆盖塑料薄膜,保证混凝土硬化前表面是湿润的。在高温和大风天气情况下,要加设遮阳和挡风设备,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则还应该采取降温的外加措施,比如用管道流水进行降温,从而有效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生成。

水利建筑物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新技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