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范文

时间:2023-02-05 23:54: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息与计算科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信息与计算科学

篇1

出生日期: 1985-04-18

民族: 汉族

身高: 171

体重: 60

籍贯: 湖南省

目前所在地: 湖南省

学历: 本科

政治面貌: 其它

毕业院校: 衡阳师范学院

毕业时间: 2008年6月

所学专业类别: 计算机类

专业名称: 信息计算科学

教育背景/培训经历

2006年6月--2007年6月 湖南省衡阳市软考办 学习网络工程师课程 获得网络工程师 .

2006年9月--2007年9月 北京红旗linux总部 学习红旗Linux用户基础,红旗Linux系统管理,红旗Linux网络管理课程 获得红旗linux认证工程师 .

专业情况及特长: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四级

计算机能力: 优秀 普通话程度: 一般 专业介绍及其他专长 主要课程: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系统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信息论科学基础、小波分析、运筹与优化等.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物理学、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等。

个人实践、工作经验

2006年7月--2007年9月 衡阳金在线电脑公司 销售部和技术部(负责销售售后)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全职 月薪要求:

希望应聘的岗位: 系统工程师/网管 应聘的其它岗位: Internet/WEB/电子商务开发

希望工作地点: 广东省 其它工作地点: 深圳 个人自传

1)热爱计算机网络,熟练思科,华为公司的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熟练局域网管理和搭建,并已经获得国家信息部网络工程师资格.

2)喜爱自由软件开发,熟练RedHat,Redfalg linux操作系统,熟练shell,Awk,Perl高级编程,已经获得红旗linux认证工程师称号.

3)喜欢DIY,熟悉电脑硬件配置,能独立完成装机,并擅长硬件故障检测和排除.

4)熟悉C/C++,java编程语言,了解j2se标准.

篇2

引 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突破数学的专业限制,融合了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新型的复合型专业,因此有着明显区别于信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的显著特征,它融合了理科专业的诸多特征,它将研究的落脚点落在信息基础与现代计算机的运用上。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从兴起到如今仅三年时间,但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和轰动效应。第一,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级领导相当关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早已成了重点专业、热门专业的代名词,很多学校已率先建立起专业实训基地。学校在专业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无论是课题研究、师资安排还是课程相关安排,都经过了周密、严谨的考虑,除此之外,学校还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该专业的发展。有些学校还未建立起相关专业,教育主管部门给予政策支持以及各项便利,积极创设发展条件。最近几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大力气,积极组织相关研讨会的展开,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筹备与建立奠定基础。第二,生源形式一片大好。据调查研究显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尽管有着居高不下的录取分数,但是生源却从未出现短缺现象。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呈现繁荣的发展态势,受到普遍关注,但是问题本身也确实存在着。有些顽固存在着的缺陷,势必影响该专业的持续发展,使专业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课程体系混乱。由于缺乏对专业的科学认识,致使课程体系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有按计算数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的,也有按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的,缺乏统一、科学的教学体系;

(2)专业认识不足,定位不准。该专业属于新型的复合型专业,因此很多学校在进行专业定位以及课程设置时缺乏专业指导和参考借鉴,所以导致很多学校照搬应用数学或者计算数学的教学原理以及方式进行课程设置,仅有的改革也只是浅尝辄止,缺乏实效性;

(3)专业特色不明显。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往往参照其他课程的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只是糅合了众多的教学计划,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专业特征;

(4)缺乏专业、有经验的资深教师。由于此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所以教师配给方面明显不足,很多学校都由计算机专业或者数学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教师本身对该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就不足,师资队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5)教学环节存在随意性。由于没有经验借鉴,所以一切都得靠慢慢摸索,所以没有统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安排。

二、对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建议

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的主导趋势,信息化已逐渐取代传统的能量和物质中心论。信息化的战略资源优势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分析、全面把握其优势,有利于充分挖掘其对人类、对社会、对企业的长远价值。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适应中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的需求,不断与世界接轨。同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社会对此种人才的需求超出我们的想象。为了更好地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不断开拓创新,放宽专业口径,满足社会需求

在进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时要以市场和专业特点着手,满足学院的教学要求,时刻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将目光聚焦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刻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求。学院要加大调研的力度,放眼国际国内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同时把握专业知识构成的若干要求,准确定位学科体系,使专业口径和专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时代需求。

2.拓宽就业渠道,建构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面广,与多门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计算数学与其它应用软件是水融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其内在构成,建构起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人才基础、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水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不断满足信息市场的需求,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要关注市场行情,努力提高自身含金量,在学习期间拿到各类证书。

3.改革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

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有利于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性和实践性。重组后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提升,要适应新课程的具体要求。新的课程体系要坚持重点突出,加强基础课程和应用技术的培养,将信息论、数值分析、数学模型等确定为主干课程,同时辅之以其它具体学科。同时,课程体系的建构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切不可只考虑市场的短暂需求,而要纵观整体,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系统;除此之外,计算机课程的比重安排也要遵循科学原则。改革教学内容需要我们加强计算数学应用型课程的教学,不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专业特色。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计算数学课程的教学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传统模式重视知识的传输和引导,学生戴着镣铐接受各种知识、原理、公式的传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所以基础理论课只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方面,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实现利用数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有策略、有步骤的进行:(1)加强校企合作的步伐,为学生实习、就业建立基地,使学生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接触社会,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的平台,尽早体验社会要求,完善自身专业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走入社会都能成为公司骨干。

三、总结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巨大推动作用下,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迎难而上,以勤奋和创新意识不断创造奇迹。我们学院要加大专业培养力度,提高办学水平,展现自身办学特色,真正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爱弟,何文章,赵小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2012(12)

篇3

一、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

我们要明确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要清楚的知道我们应用信息技术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乎其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的大小。我,我们现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成为了我们最常用的一种信息与计算科学技术应用的手段,它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情景化更加生动形象,其主要运用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频等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展示和各种情景模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在死板枯燥,它以丰富的表现力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的请打功能,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了更好的展示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的特征,我们在是课件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要谨记莫要过分强调对课件的装饰,全部的课件都是以图像、音频及动画进行展示就会忽视了对课堂内容的重视和学习。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不管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应用技术呈现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都是我们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切不可有喧宾夺主、过分强调课堂环境情景化而忽视内容的教学。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课堂氛围才是我们理想的教学状态,在应用信息技术展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积极的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做到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去领悟、去创造,给学生提供新课程的理想环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环境。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应用信息技术,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教育教学服务。

二、提高教师有关信息与计算科学方面的素质

教师要想在课堂中很好的运用信息与计算科学方面的知识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电脑知识和电脑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思维想象能力;我们应用电话教育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静为动、由难化简、进一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最大限度的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意义。而这一切都对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信息技术无疑会成为教师课堂上最有力的武器。这就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还要明确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为我所用,为所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服务,而@才是最终的目的。

三、落实信息技术为学生服务

现阶段的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停留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的演示,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教师为了不让学生影响自己的教学或其它原因,自己本身成了信息技术的拥有者,决策者,这与教学的客观规律是相违背的。教师能不能用自己对待文本的思考,借助合理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也跟着动起来,让学生也参与到信息技术运用上来,可以通过有效地方式,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达到真正的师生互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在享受信息化的生活,那么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利用本身掌握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利用网络接触广阔的世界,获得广阔的知识基础,识广阔的世界。

篇4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通常开设于大学里的数学学院。这个专业通常分为计算数学和计算机软件这两个大的专业学习方向。方向一是以数学方面为主,计算机科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计算机科学方面为主,数学方面为辅。大多数的院校在本科阶段虽不作细分,但偏向计算数学方向的居多,包括我的学校也是偏向计算数学。不管分不分专业方向,也不管各个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多少不同,无数的基础课都会充满这个专业学生的课程表,数学的、计算机的、物探的、测井的都学,可以说上天入地无所不学,但却又不会学得太深入。

从大二开始,我们就会开始接触编程,但也只是接触,如果想深入学习这方面或者是想往编程这方面就业的话,就要做好自学的打算。光是本科阶段教的这些是远不足以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程序员,而且本身同计算机专业出来的学生相比,就落后了一步“专业性”,毕竟我们是数学类专业。

专业学习:基础很重要

大部分的专业往往在大一学的都是一些基础、公共的科目,而大二、大三会学习一些与之前毫无关系的专业课。但我们数学类的专业是不一样的,在大一学习的内容会贯穿整个大学,所以在大一就必须打好基础,否则之后的学习会很难跟得上。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是重中之重的科目,之后的学习都是从里面的一个函数方向和矩阵方向延伸出来,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函数方向尤其重要。大二、大三、大四学习的积分求O限、概率论、运筹学、优化设计、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都与大一打下的基础分不开。

学习虽枯燥,却不易挂科

读过大学的人都会觉得高等数学很难,所以数学类专业的挂科率会非常高,但其实正好相反,我们专业的挂科非常低,就连我们宿舍的学渣一年到头也没见他去补考过。不过挂科率这么低是有这么一个前提的:每次一到期末,我们的宿舍往往都是空荡荡的,所有的人都会去那因为挤满人而只能坐楼梯的图书馆学习。不过有一点大家是没有想错的,我们专业的学习确实很枯燥。它不会像设计类专业那样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会像语言类专业那样充满着妙趣横生的诗文,更不会像化工类专业那样充满着各种神奇的实验现象,陪伴我们的只有那枯燥无比的“0”到“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和那些奇形怪状的数学符号。想要要选择这个专业,就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当你能够爱上这十个阿拉伯数字,能够发现它们与这些计算符号之间的美,你的数学之路才刚刚开始,毕竟不是谁都能成为华罗庚的。

后劲十足的就业

数学类的专业,在大多数人眼里,毕业后能做的无非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当一个数学老师,二是搞科研,继续钻研那十个奥义无穷的阿拉伯数字。这么看来数学类专业的就业似乎太古板而且道路狭窄。然而,这些都是偏见。数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早已是金融界、IT界、科研界、教育界甚至商业的“香饽饽”,数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有着你看不见的“前途似锦”。因为学的是基础学科,所以很多职位都可以在稍微掌握了一些专业性的技能之后就可以胜任了,而且在遇到需要考试的时候,特别是关于数学的考试时,数学类产业的毕业生天生具有优势。虽然我们专业的就业路面广,但是却需要很强的数学能力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不过说到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好的出路还是读研,特别是读其他方向的研究生,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个组合。如果你有很好的数学基础的话,你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感受到数学给你带来的数不尽的好处。无论是天文学家也好,物理学家也罢,他首先是个数学家,这是必然的,任何一个学科在高层次的较量就是数学的较量。在现在国内外很多科研、工作做得出色的人,他们在本科阶段读的都是数学。

在大学的数学学院里,除了信息与计算科学,大多数还设置了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与统计精算、数学与控制科学等专业。这些现代数学的分支超越了传统数学的范畴,延伸到各个社会领域,以数学为工具,探讨和解决非数学问题,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这些专业的学生也受到了各个相关领域的欢迎,所以说千万不要觉得学数学类的专业将来就业的道路会很难走,路其实都是自己走出来的,难不难走,取决于自身。

・小贴士・

说到信息与计算科学,肯定就会想到另外一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专业的名字看起来很相似,但学习内容却相差很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般是主修数学,辅修计算机。很多学校的这个专业都是从应用数学改变过来的,也算是顺应时代的变化吧。

篇5

1 背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自1998年诞生以来,短短十三年的时间,设置该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466所(由中国教育在线的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查询得到),办学困难以及对该专业的质疑之声一直伴随全国各地巨大的办学热情[1-2]。因其交叉性与综合性,实践教学尤显困难[3-5]。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于2003年秋开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计专业)的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至今办学已有8年,已产生了4届学生毕业。笔者对信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总结实际经验和教训与同行交流。

2 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

2.1 信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业务培养要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公布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中对信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素质结构中专业素质的要求是:具备较扎实的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对能力结构的要求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其中的数学建模、应用知识的能力、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区别于与最接近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规范》,信计专业规范别强调:在实践性方面应对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编程训练、科学计算训练与信息工程训练。显然,这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科学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落实。

在业务培养要求方面,规范提出了四点: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或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3)能应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或运筹控制中的某些实际问题;4)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科学或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其中的每一点尤其是后面三点均有赖于实践教学环节实现。

2.2 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原则

基于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以及对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对比与本专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结合信计专业办学实践,我们提炼得到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基金项目: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上海海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高地建设”(B-8515-10-0001);2009年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计算与优化课程设计”(A-2600-10-0067)。

1) 开创性:虽然1998年信计专业诞生至今已逾10年,但对大多数办学点来说仍然是新专业,处于办学初期的定位与建设阶段。实践教学由于认识、经济、精力和历史等条件的限制,尚未进入重点建设阶段。缺乏适用的教学资料,对实践内容的组织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总体来讲还处于初创期。

2) 多样性:这里所指的多样性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信计专业自身的综合性,它涵盖信息科学、计算数学、运筹学和控制论四个主干学科。其二是信计专业办学点背景的多样性,这里将其分为四类,具备多年数学专业办学经验的数学科学学院、有计算机学与技术专业办学经验的计算机或信息学院、有统计学专业办学经验的管理学院或财经或金融学院,以及没有任何相关专业办学背景的理工科学校的基础教学部等。不同办学条件的办学点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在内容、模式、时间安排等方面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3) 重要性:无论从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任务,还是从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看来,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仅靠单纯的理论教学或仅附属于某一门理论课的实验课,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钻研,自发地达到融会贯通,具备本专业所要求的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信息技术等领域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乃至于具备知识更新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是不切实际的。综合性、集中安排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的实践教学,是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而且愈来愈重要的环节。

针对信计专业对业务培养的要求,以及本专业我国目前办学情况,我们提出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原则如下。

1) 创新性:教育创新是实践教学的灵魂,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大胆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进行实践教学的创新,完善实践培养模式。要充分吸纳相关学科最新成果,借鉴其他学校和专业实践教学的先进经验,建立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教学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2) 系统性: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将分属于不同课程的知识技能有机结合、分层进行,其难度和综合性应循序渐进。实践教学贯穿四个学年,实现课程的实验环节不断线,同时,集中安排实习,包括不同方向的课程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方式由“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体验或“依葫芦画瓢式”地模仿(低年级实验课),到解决较小型问题(如单纯数据分析、数值分析或智能计算问题)的方法训练(高年级实验课),逐渐过渡到解决中等规模的问题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直至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或解决比较大型问题的任务。

3) 综合性: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融合点,其最终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并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因为实际问题永远比理论假设复杂,所以社会或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是综合性的,包括品质、素质、能力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既需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足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在意志品质、专业素质及能力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3 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尝试

3.1 信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跟随理论课程开设的实验课、单独开设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实习、课程设计、实训、毕业设计等)和学生自主校外实习等,详细内容见表1和表2。其开设时间从学生进校的第1学期到即将毕业的第8学期,每学期都有,使学生明确“信计专业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应具备分析建模、算法设计、直至编程计算并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技能”的要求,并逐渐将这种要求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通过系统化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触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的内容涉及计算机技术(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物理、科学计算(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运筹学、信息处理(数据分析、智能计算、计量经济学)以及数学软件应用等。

比较有特色的有两点。其一是开在三年级短学期的课程设计,按方向分为两组(计算与优化课程设计、经济数学与建模课程设计),教师首先通过以案例为线索的讲解、讨论、小练习,使学生体会每一组专业方向选修课与相关专业选修课程的关系与综合应用,再将学生2~3人分为一组,按组指导学生,解决中等规模的实际问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并作分析对比,从中选优。考核成绩由出勤、提问、态度、书面报告、口头报告4部分组成,其中口头报告成绩评定由师生共同参与。这个课程设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学生之前学习课程的综合应用,又是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必要铺垫和准备。

其二是IT技术的实训(专业生产实习)。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学生三年级第二学期或四年级第一学期,对其进行IT技术(如数据库管理员、计算机网络技术员等)培训,参加政府劳动部门统一考试,合格者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加盖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印鉴章)。该证书实行全国统一编号、统一注册、全国通用。这些培训项目均得到上海市政府补贴。

表中未能列出的还有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参加学院大型科研项目、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学生校外实习,等等。

3.2 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

表1、表2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是逐步形成的,还将根据学科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其中所有项目均已开出,最多的已进行七轮,最少的只有两次。教学效果比较好,受到学生和社会的欢迎。本专业2007、2008届就业率分别达到98.98% 和100%,居于我校

前列。其就业方向分别为信息技术31.63%、软件开发14.29%、深造11.22%、信息咨询10.20%、物流管理8.16%、生产制造6.12%、市场营销 6.12%、其他如金融服务等12.26%(此为2007届毕业生数据)。信计专业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2等奖、上海1,2,3等奖、“新生杯”辩论赛冠军、田径运动会入场队列及广播操团体第二名、上海海洋大学“迎评促建先进集体”、校五四特色团组织、上海市先进集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奖、上海市十佳明星社团、全国优秀社团100强等荣誉。本科学生参加了信息学院关于数字海洋的大项目,受到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肯定。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与系统的实践教学,使得信计专业学生形成了学风扎实勤奋、班风团结积极、实践能力甚至社团工作能力都比较强的整体形象。

4 结语

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本身就

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与尝试。随着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的提高更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应重新认识实践教学,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

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当借鉴相关专业的经验,同时应避免照搬和拼凑,建构落实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从数量和内容上应多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实践教学可以借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分析与处理方面的实践教学可以借助统计学专业。但计算(包括智能计算)、优化、信息工程、运筹与控制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则是信计专业所特有,需重点建设。如何优化已开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具有“时代性、适应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基本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J]. 大学数学,2003(1):1-5.

[2] 黄力民,何建军. 在数学的边缘:关于数学学科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J]. 高等建筑教育,2006(1):36-40

[3] 谢祥云,胡林,李渭清. 探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J]. 大学数学,2008(4):5-9.

[4] 方欢,赵前进,陈小奎.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10(12):26-28.

[5] 周富照,王晚生,仝青山.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探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103-105.

Thoughts and Attempts of Practice Teaching on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Personnel Training

ZHANG Jianxin, LI Ying

篇6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从1998开始在我国高校中逐渐开始普及,旨在培养出适合发展所需的信息化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然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通过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人才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广大高校应该加强对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习,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中信息与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主要专业课为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计算机应用,主要是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新型的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同时也需要学生学好计算机理论作为实践的支撑,除此之外,计算机科学知识往往都和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需要学生也掌握一定的数学技能,在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之后,然后再学习和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必备技能。因此高校中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大一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然后在大二之后的课程中再以主要的必修专业课程为主。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

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专业特色,培养的目标也不同,教学过程的开展也是不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也是如此,其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其教学目的,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均匀制定,从而让学生良好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一)开设特色专业课程的基本原则

1.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

虽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门需要较强专业技能的课程,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以必修的专业课程为主之外,还要合理设置一定的公共课程与选修课程,同时还要将数学课程有效穿插于课程之中。有一个优化和合理的课程设置,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处理好各个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

2. 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

要使专业更加具有特色,就必选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原则,在统一专业课的同时,也要合理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综合掌握多样化的知识,并且鼓励学生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

3. 厚基础、宽口径的开设原则

所谓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就是各个高校在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时,学校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硬化基础,然后按照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并且要符合高校未来发展的趋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与学校今后的发展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校走向更好的方向。

4.重视培养学生实践

这一点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的重点教学目标,因为其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今后走入社会,投身和专业相关的岗位时,同样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因此学校在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与计算机实践技能。

(二)专业培养要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完数学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之后,掌握良好的信息化和计算机技能,并且能够有效胜任相关岗位,能够在信息计算科学领域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并且具备软件开发的能力。

因此学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技能,然后才能良好接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其次学生要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计算机语言设计和编制一些软件或者程序,并通过所学知识,或者编制的程序或软件有效解决一些实际中的问题;然后培养学生具备敏感的专业眼光,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适用的行业与领域,从而更好的确定今后发展方向;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和探索,进而走向研发的道路。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一)信息产业人才

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的学生可以发展为信息产业人才,这类学生往往都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深厚的数学基础,能够将数学知识有效融入计算机知识中,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根据实际调查和了解,本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软件开放、计算机科技公司、信息技术公司从事软件管理工作的学生较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企业内从事为企业开发符合企业发展的软件的工作。

(二)研究型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学习,都已经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也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因此有意愿的学生可以继续朝着研究理论的方向发展。可以攻读数学方向或者信息方向、计算机方向的硕士或博士,继续更好的展开科研工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更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育型人才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中学和小学教学中大多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相应的也需要大批的信息计算机教师。高校毕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中小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信息基础。

四、总结

现在社会中信息与计算机化水平的发展的愈加迅速,对相应的人才需求量也增加。因此学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该做好人才的培养,指导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篇7

作为对传统数学专业改造的尝试,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将以往分化过细的几个数学专业合并成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从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来看,在开办此专业的学校中有近半数的学校是首次开办数学类专业,其中除了少数院校比较成熟,已形成特色外,多数院校尚未形成特色,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设置和教学模式缺乏系统的考虑,存在边办学边摸索的现象。因此,明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加强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而且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明确专业定位,确立培养目标

我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始办于2002年,正处于本专业的发展关键阶段,在专业建设方面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教指委”的指导意见和专业规范及时出台,使得我们明确了努力方向,专业建设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几年来,我们通过课题立项、广泛调研等方式,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全面开展了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我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办学规模和发展空间,先后聘请多名外校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或指导,并组织本学科、本专业教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反复讨论和论证。按照“教指委”的《专业规范》,立足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查情况,并结合我校及本专业的办学实际,我们提出了“培养熟悉信息科学、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育、开发相关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这一专业培养目标,并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办学模式。我们的专业定位是:实现一个目标――培养应用理科人才,打好两大基础――数学知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培养三种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软件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四种技术――科学与工程计算技术、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

二、以数学知识和程序设计为根本,夯实学生基础

按照上述培养目标的需要,我们对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也进行了全面审视和修订。遵循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坚定树立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模式。我们深深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数学基础、较高动手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好的综合素质”的数学类专业毕业生才能受到社会欢迎。因此“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类型中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已经成为各高校实行专业改革的重要议题。因此,我们在修订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严格遵照“教指委”的《教学规范》和《专业规范》的意见,着重加强了数学基础课的教学分量,强调了对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本着“学以致用、培养创新”的思想,还特别强调了将“数学建模思想”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的现代教学理念。

针对目前国内相同专业急剧膨胀、就业压力必将持续升高的形势,我们立足学校实际、着眼陕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制订了“2+2”的专业教学方案。设置至少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是对专业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体现就业方向。我系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信息处理。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是运用现代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各类科学与工程的计算问题,包括分析和提高计算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精确性,研究各类数值软件的开发技术。信息处理以信息、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可以涉及结合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的现代数学方法和工程方法。

三、加强应用,注重实践,突出特色,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的。实践教学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其“自己动手设计和体验”为特征,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为了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要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开放性实验室――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具体做法是:

(1)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相关课程的知识的实验。可以是学科内一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实验方法,按照要求(或自拟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可以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也可以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在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从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并实际操作运行,以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同时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

(2)课程设计。时间一般是在一门专业课的结束后,安排二周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或自选题目进行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对课程的综合应用和设计能力。

(3)开放性实验。为满足教师和学生科研的需要,我系建立了智能计算及其应用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创建了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室,既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科研条件,也为学生进行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有能力的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课题,从而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和应用技能的提高。让学生进实验室或进入教师的课题组从事科研活动的目的是吸引部分优秀学生自觉自愿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完成教师交给的一项科研任务,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课题和导师,正式参加一个项目可得相应的学分,相当于一门专业选修课。允许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申请和完成科研课题,取得成果后给予相应的奖励。这些措施的实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4)生产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在调查的同时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并寻找自己的差距,进而能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生产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树立工程技术经济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工作事业心与责任感;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初步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为后继课程教学增强感性认识。为了做好生产实习,在校内和实习基地,我们都安排有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整个生产实习中各个环节的指导。

(5)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完成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基本训练和培养从事技术应用与技术推广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论文是每位学生四年大学学习成绩的体现,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这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重点突出毕业设计选题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教师切实做好毕业设计的规范化和指导工作。学生可以在学院内由教师指导完成毕业设计项目,也可以直接到企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

在实践教学中切实加强理论课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得以应用,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几年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和改革,通过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加强,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加强严格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总结几年来实践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我们意识到,构建适当的实践教学体系,引进创新评价机制,才能最终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结论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对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修订和优化,实现了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这为我们今后顺利实施“专业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通过对该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修订的大讨论,既形成了广大教师关心专业、关心学生的良好氛围,也促进了广大学生了解专业、学习专业、奋发成才的积极性。通过近几年的专业建设实践,我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最近几年,本专业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的学生也都获得了较好成绩,分别获得了国家一等奖一项,陕西省一、二、三等奖多项,在全体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当然,我们的工作还仅仅是开始。我们正在立足实际、总结经验,准备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我们对本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争取把我们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打造成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富有我校特色的名牌专业。

参考文献:

[1]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规范[J].大学数学,2003,19,(1):6-1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数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8

中图分类号:TP3-4

1 引言

信息与计算科学结合了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专业面相对比较宽,对于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状而言,该专业很好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解决信息技术或实际问题的数值计算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从建设之初至今,发展越来越快,逐渐成为热门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数学类的人才。但是,笔者通过分析近几年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和就业情况,该专业在建设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亟待解决。

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现状

2.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概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从1998年开始设立,在数学学科之下算是比较新的理科专业[2]。在传统的数学专业的基础上,又结合了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工程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该专业的研究内容既包括运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对工程和科学问题进行求解,也包括定向于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数学基础理论。目前全国很多学校都陆续设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发展十分迅速。

2.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甚至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笔者总结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将该专业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首先,该专业在建设时缺乏专业特色。由于该专业是结合了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两个学科,因此在建设时很难平衡好两个学科的比重。或者很大程度上偏重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或者很大程度上偏重计算机科学学科,偏离了该专业最初设立的目标。其次,专业的就业方向不是很明确。很多单位对该专业不是很了解,往往将其简单地归类为计算机应用或者信息专业,不能为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合适的岗位,这就导致很多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不是很好。再次,该专业缺乏较为专业的指导书和参考资料。很多相关方面的教材的理论知识不是很全面,并且实用性不强,急需在教材中增加该专业的新的研究方向的介绍,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该专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并且实验室的建设也不是很能满足学生们实践的需要,有待进一步加强。

3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主要途径

随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热门程度逐渐升高,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探究如何使该专业进一步发展,如何使该专业的建设逐步稳固。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该专业的建设途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3.1 培养目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旨在培养信息产业人才,该类人才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素养,其一是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其二是要能够将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求解,再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该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扎实的数学、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开发、经济金融工作等领域中某一方面的能力。因此在设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该充分结合数学基础理论和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使二者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同等重视。除此之外,要鼓励学生多钻研,努力成为研究型人才,为今后在科学研究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课程体系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立方面,可以考虑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鉴于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因此本专业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不仅要包括核心课程,还可以增加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数学建模这两个模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的水平[3]。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于设立的各个模块,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老师的教导以及本专业的设施水平等来进行调整。

3.3 培养体系

在该专业的建设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为学生介绍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应该培养那些素养以及应具备那些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目的性,并且明确本专业的学习方向,明确自身将来的发展目标,做好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另外,学校在对该专业进行建设时,还可以考虑开设该专业的导论课程,向面临选专业的学生对该专业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3.4 师资力量

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下开设的每门课程,配备至少两到三名具有一定学历、教学经验的主讲教师,在短期内即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师队伍。并且要考虑到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等信息,充分发挥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使年轻教师能尽早起到带头作用。另外,要鼓励年轻教师继续进修、深造,并且要适当地引进更多人才,为真正有实力的人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发展空间,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能力的专业人才。

3.5 实践教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该专业的建设上也应该增设实践教学的环节[5]。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为今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对于教学计划内的实践,要建立专门的实验机房,并开设相应的上机课,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加大实验课的课时等。其次,要为学生安排一些实习的机会,将已经掌握一定专业能力的学生安排到专业对口的公司等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提前感受工作氛围,并在工作中巩固已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及早发现自身的不足,还有机会回到学校中弥补。

4 结语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起步比较晚,但是由于其非常符合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很多学校在该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各个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对该专业的建设进行探索,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使其更具特色,并且能够符合当今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对社会有用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龚日朝.“以特色取胜”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新型思路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20(3):12-15.

[2]吴爱弟,何文章,赵小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B12):96-98.

[3]方贤文,许志才,许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6,8(3):44-46.

篇9

作者简介:杨波(1973-),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肖自碧(1974-),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科技大学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0020x)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62-02

“算法分析与设计”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算法分析、算法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强基础、重应用的专业思想。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能解决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任务是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1]因此,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开设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不能循规蹈矩地按照计算机专业的要求进行教学,而必须突出“以数学为基础,以解决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实际应用领域问题为目标”这一专业特色。本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探讨了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一、研究性教学理念

卢梭在论及教学时曾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学生)怎样发现真理。”也就是说,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真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发现科学真理的认识环节。在教学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是实现此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研究性教学是研究性教与研究性学的统一。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积累为出发点,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热情,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研究性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思想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升融入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基本方法就是引领学生探究和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还原原有科学思维活动,展现已有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要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研究性教学方法采用的一种重要模式是“问题解决模式”,[2]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搜集科学事实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问题是研究性教学的中心,因此,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如何选择恰当的问题,创建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算法分析与设计”教学中引入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算法分析与设计是一门面向设计的专业核心课程,与绝大多数科学、信息、计算机、管理、商业、工程和技术等领域密切相关。该课程有以下特点:

理论与实践并重。算法分析与设计理论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总结、提高的,并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为其归宿,所以算法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学习和理解经典的算法设计思想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在算法分析过程中也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方法来计算其复杂度。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性的东西少,思想性、思维性、创造性的内容较多。

根据“算法分析与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将“算法分析与设计”的主要教学过程总结为图1。

第一步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抽象出问题的数学模型;第二步是在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算法设计技巧和策略完成算法设计;第三步是对设计的算法进行分析,这里所说的算法分析是指事前分析,即在抽象的计算模型下的分析。算法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创造性的思维。这一过程可能使人们回到第二步,在现有数学模型下寻求更高效的算法;甚至可能使人们回到第一步,建立新的数学模型。

由上可见,在“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是自然的和必要的。研究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该课程教学的落脚点。

三、“算法分析与设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1.精心安排教学导入点,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

“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需要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较好的数学基础。[3]这导致了目前“算法分析与设计”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对学好该课程有畏难情绪,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其次,传统的灌输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被动接受各种算法设计思想和算法分析方法,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不高。因此,“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在第一次课,选择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一个正六边形被分成了6个相同的小三角形(图2),如果用红、黄两种颜色分别涂满小三角形,那么有几种不同的涂法?(旋转后图案相同的认为是同一种涂法)

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给出求解方法。学生的解答均采用了分类讨论法,分情况讨论0红6黄、1红5黄、2红4黄、3红3黄、4红2黄、5红1黄、6红0黄各有多少种,最后求和得出问题的解。

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经过10余分钟的思考和讨论,没有同学能给出其他解法。

接下来给出不同思路。红与黄可以看成是1和0,那么6个小三角形可以看成是6个比特;循环后图案相同可以看成是6个比特的循环移位;可以将模运算引入到问题的求解中。按照这一思路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法。

最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到底哪一个更好如果不是6边形而是n边形呢?

以上引入过程渗透了“算法分析与设计”教学的重要环节,给学生带来了适合其身心特点和知识发展水平的参与式体验,突出了研究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强化了强数学基础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了创新意识。这一引入方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调动其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

2.善于把握教学的细节,训练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创新思维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教”应该是创新的,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性教学。教师的“引导”应该贯穿研究性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创新思维。下面以贪心法教学为例阐述如何把握教学细节,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组织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贪心法时选择收银员找零问题的两个实例,实例一:如果有10个货币(5个1分、2个5分、2个1角、1个2角),要找给顾客27分,怎样找零才能使得使用的货币量最少。实例二:如果有8个货币(5个1分、2个1角、1个15分),要找给顾客20分,怎样找零才能使得使用的货币量最少。学生们都知道收银员总是尽可能找面值大的货币。按照这样一个贪心策略,大家发现实例一能够达到目标,但是实例二不能。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大家不仅清楚地认识到了贪心法是一个局部最优化策略,而且理解了贪心策略的选取是贪心算法求解的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传授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组织研究性题材,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在贪心算法设计的教学中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是静态分级策略,即按照选取的产生问题最优解的最优度量标准直接对相应的量进行排序。但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动态分级策略,因此这是教学中要把握的重要环节。比如在单源点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选取的策略是按单源点到其他各节点的最短路径长度的非降次序生成这些路径。在此处,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对尚未生成的路径按其长度进行排序,以确定其中的最短者?”这一似乎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们探究的热情,笔者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让我相信你知道一个秘密而又不告诉我你知道的秘密是什么?”作为问题的解答,笔者向学生们介绍了所研究的密码学中的“零知识洞穴”协议。新颖的问题、全新的知识带给学生的是对解决问题的渴求,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

3.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研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

在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中要把握好教材的选取。培养学生研究型思维是目标,但研究型思维的培养是建立在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因此教材既要包含对算法策略的分析和讲解,更要渗透研究型的思维模式,能从中挖掘研究性的问题。为此选择了余祥宣老师的教材[4],按照背包问题这条主线给学生讲解了贪心法、动态规划法、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又以背包问题为主线采用了一系列的研究性教学方法:通过分组研讨,要求学生对所学的背包问题及使用的算法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比较,引领学生还原科学思维活动,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自主探究要求学生搜集其他的背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性的思维意识。通过实践研究,要求学生搜集背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从问题中来到应用中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四、结束语

“算法分析与设计”教学既要关注算法分析、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又要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型思维模式,更要强化数学基础作用,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数学的应用能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研究性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一方面使教师能主动地探索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试行稿[J].大学数学,2003,(1):6-10.

篇10

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现在许多高校已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推行这样政策的同时还对传统的专业进行调整和改进,建立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传统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现代的该专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对解决各种技术性的能力更加看重,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大多数学校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定位大多数是应用型,因此所开设的专业课就更加具有应用型的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为了达到期望,我们就必须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套适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不断摸索中将其完善。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较好的数学理论基础是入门的必须条件之一,数学知识对于该专业解决一些常见的信息科学方面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所以在教育中就要求学生对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认真,注重基础和一些理论的理解学习,还要加强数学建模以及数学软件的应用方面的掌握度,这些知识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工作,只有做好相关的基础性工作才能保证以后使用起来的顺利性。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很有帮助,而且他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手段来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在所难免的,那么这也是一个锻炼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部分。就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实践教学来说,我们的大多数课程都偏向于传统化的验证性实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的训练部分,所以相应的课程显得枯燥无味,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教学质量不高,也打不到所预期的效果,教学整体呈现出死气沉沉的状态。所以最好的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只是单一的对原理进行验证,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多开设一些新型的实践课程,激发学习的热情,也能够达到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1]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以及具体措施

充分考虑了我们目前该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结合现在的实践教学现状,严格按照改革的原则,然后对现在的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对于实践教学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基础课的实践

所有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被告知一个问题,那就是C语言的重要性问题,它是日后解决一切程序化问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上,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抓紧,在专业介绍时就应该讲清该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日后重点化的学习,同时应该让任课老师多增设一些动手能力强的操作性练习题,并且展开综合性的程序设计讲解和训练,然后达到让学生能灵活运用c语言的目的。[2]

2.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践教学

这里我们重点就该专业比较重要的两门专业课进行介绍,分别是C++ 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因为它们的熟练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这两门专业课的讲解上,老师应该既与后面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又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讲解,尽可能多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分析理论性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3.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该专业是从2000年创办的,这个过程中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就不断的从教学实践向计算机转变。具体的变化有:①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将独立的数学应用软件引入到相应的课程中来,比如相应的数学建模课和数分课等,很多都融入了对应的软件教学;②软件的开发逐渐多元化,有最初的单一C/S 软件开发模式到后来的B/S 与 C/S 共存的开发模式,这样为学生赢得更多的竞争筹码,并且还结合社会的需求问题,将冷门的PH P 转为非常受欢迎的 JSP投入到应用中;③积极的调整学生的实践课程时间,尽量提前进行,使得实践课开设的时间集中,这样有利于不间断地进行实践教学,也能使学生进行较长期的实地实践机会,这样也为后来的考研和就业准备腾出了充足的时间。

4.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

在学校教育上,可以在学生开始进行实习时就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积极的去接触实际的问题,并且逐渐与社会接轨。同时在实习期间,可以定期的邀请外企的资深人士来进行专业化的指导,还可以进行专业方向的技能讲解,对一些学生较生疏的部分进行指导,不仅可以给学习注入新鲜感,还能让学生更加清楚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及未来的工作状态。这样的活动长期开展的话可以使学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方向,可以更加接近未来工作的方向,为未来补充实力。[3]

5.开放型实验室的建立,同时丰富实践教学活动

该专业的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然后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就业的需要。所以在校的学习阶段就要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维持学校好的学风建设,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①多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数学建模竞赛,充分利用双休日进行相关比赛的展开,同时还有一些国家级的竞赛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不仅可以锻炼能力还能获得一些荣誉,重要的体验比赛时那种临场发挥的感觉;②积极督促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引导其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可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课题的研究和讨论,积极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③技能方面的训练要长期的并且不间断地在学习中开展,这也是一种必须的锻炼,根据未来就业企业对实际技能的考核来看,大家更加看重的是这个人会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所以实际的技能是一定要牢牢掌握的,并且始终要坚持训练;④在课余时间多开放学校实验机房,让学生有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只要是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自行去研究并解决,这样也有助于学生的创新,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想要突破相应的套路,从而寻求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些都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做法,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发现新的思想,找到新的解决办法的途径,开阔思考的方向,不断的寻求创新。

6.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色明显

该专业的培养定位主要是用于软件的开发,但是这和单纯的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开发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的特色主要是表现在:第一,该专业的学生数学基本功要求更扎实些,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时也是突出算法的思考,这在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后也体现出来了这方面的优势,还有部分学生可以从事研究性的工作;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与现有的企业联系紧密,使得在校生能够更加紧密的和现在的社会问题接触,同时接触的实际专业化的知识较多,动手操作能力较强,面临实际问题时能够熟练的应对,这些都得益于学校在教学时与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注重实际操作的重要性,而且注重把学生向未来就业的方向进行引导。[4]

三、总结

只有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方向的改革才能使得其满足各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训练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使得该专业长期的稳定发展下去,并且让人们看到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冯建中;何先平;;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2010(09)

篇11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神经网络计算》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宁教高[2012]348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40-01

图论是组合数学和离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论起源于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1-2]。它以图为研究对象,把研究的事物抽象成若干点,将事物间存在的关系用线来表示,如果两事物间存在关系,就用一条边将它们连接起来,经过上述方法所做的图形就是图论中的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诸多领域的关系都可以用图论中的图来表示,对于这些问题建立相应模型之后再去研究往往能够得到良好的结果,故对于图论中图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一、图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由于图论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3-4],许多大学都把图论作为一门专业课单独开设,作为数学、计算机、电子、管理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或选修课。图论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1.图论中基本概念、定理非常多,概念不易理解,定理证明又特别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枯燥难懂。

2.图论研究的许多问题都具有实际应用背景,但往往很难转化成图论模型,不容易求解,从而造成了学生对图论学习很有兴趣,但因为不能求解而产生厌学心理。

3.图论课程涉及的算法非常多,对于每个问题几乎都有不同的算法。例如最小生成树的求法就有克鲁斯克尔算法,管梅谷的破圈法、Prim算法等十几种算法,如果要求学生编程求解实际问题,那么对学生的算法分析能力以及程序设计能力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通过在本校讲授该课程发现学生并不满足于图论算法的证明和纸上求解,迫切需要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算法并求解实际问题。这就促使我们探讨图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图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及图论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如下教学改革措施。

1.建立课程群

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总是存在一门或者若干门课程与它相关,因此很多高校通过建设课程群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安排,在较少的人力物力下达到最高的教学目标。图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算法分析、设计和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设计”等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这和图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将这些课组合在一起建立课程群。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丰富的图论知识,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也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做好教材建设,编写适合教学目标的图论讲义、教材

教材建设是任何一门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教材主要包括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或讲义、辅导教材等。为适应新的更高的教学目标编写课程讲义。具体教材改革如下:

(1)将目前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图论教材中50%左右的定理证明略去,不再详细证明,仅对一些经典证明进行详细阐述,重点分析图论课程所涉及的算法思想。

(2)在课程课时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发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实例较多的参考书籍。

(3)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算法,分析所得结果的差异。重点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

三、图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思路必须有一套新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之配套,所以必须重视探索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1)上好图论课程的第一次课。第一次课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决定学生是否会对这门课程有兴趣,是否愿意认真学习这门课。对图论课程的第一次课,可以从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入手,如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中国旅行商问题、中国邮路问题、图的着色等。这些问题简单易懂,清晰明了,十分有趣。更主要的是,这些实际问题可以把图论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串联在一起,从而让使学生对图论这门课程有直观的了解。

(2)加强课堂互动。图论的很多问题来源于现实世界的生产生活,在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也能找到相应的例子。在课堂上,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问题相应算法的求解步骤,这对学生理解算法思想和求解过程将起到重要作用。

(3)加强算法的分析对比实验。为了使学生对图论中的算法复杂度有直观认识,通常在分析完图论算法复杂度之后,对部分问题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通过反馈回来的算法运行时间来验证算法的复杂度。

2.实践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对图论的学习兴趣,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论文和文献综述,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夯实基础,在教学中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这里讨论的实践教学不单指实验课。具体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在求解问题时,通过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论文。

(2)图论中有许多至今仍没得到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解决得不好的问题,国内外相关专家和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问题,一起探讨,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在学习完一章或者一部分内容之后,可以对这些教学内容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

四、结束语

通过对图论课程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如何更深层次的解决图论课程改革问题是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俊明. 图论及其应用[M]. 2 版.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2]杜承铭.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及实现[J]. 教育与职业,2006,(32):20-22.

[3]张宪超,陈国良,万颖瑜. 网络最大流问题研究进展[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40(9):1281-1292.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4-52-03

Teaching team and practice of IT and computer sciences

Xu Fengshe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Shandong 253023, China)

Abstract: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pecialized subject of Dezhou College,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eature, echelon construction and strategy. Finally it presents the achievement that the team has made.

Key words: teaching team; teaching quality; high quality course; educational reform

0 引言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该意见强调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加强“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的要求。由此可见,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教学团队建设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必然要求。强化教学团队内涵建设,创建优秀教学团队,是办好优质本科教育,形成专业特色的有力支撑[1-2]。

1 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正确理解与把握教学团队的内涵和特征,是强化内涵建设、创建优秀团队的必要前提。所谓教学团队,就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3]。

教学团队作为一种团队的形式,除了要具有团队的目标性、互补性、合作性等共性特征之外,还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如团队结构的梯次性、团队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团队效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等。具体来说,一要有明确的教学建设发展目标,即教学团队应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项目为建设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二要有合理的教学梯队,即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教学团队应由学术带头人或教学名师为负责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名师,又有科研能力强的学术骨干以及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辅人员;三要有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即教学团队要紧跟时展的趋势,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四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取得省、部级标志性教学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团队建设对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带来的长远的效用。

2 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育部在质量工程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这一举措,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学团队的主体是师资队伍,构建合理的师资梯队是创建优秀团队的根本保障。从团队的内涵与特征来看,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中,首先要选好团队带头人,因为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是确保团队共同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选好团队带头人是培育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关键;再就是选好团队成员,团队成员要有共同的目标,要优势互补,团结合作,这是团队开展工作、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

根据优秀团队建设的要求,2009年我们组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团队以具有强相关性的课程群为平台,以教学名师为团队带头人,以学术骨干、教学骨干为主要成员,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共同目标,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团队由20人组成,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4人,1人为校级学科带头人,3人为校级教学名师,4人为校级教学骨干。团队中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来自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活跃的学术思想、强烈的开放意识、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和突出的质量意识。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术严谨、老中青结合、梯次合理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3 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

⑴ 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转机制

要保证教学团队的顺利运转,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在于不断的积累,不能急功近利。为此,我们建立了团队建设的规章制度。

第一,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团队有效地实施了“一个中心、两个根本、三个着眼、四个注重、五个规范、六个突破”的教学管理运行模式,使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一个中心是以教学为中心;两个根本是以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根本;三个着眼是从课程教学改革着眼,从教研创新着眼,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竞争力着眼;四个注重是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五个规范为教学管理体系规范,教学文件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六个突破是指学生考研率有突破,学生就业率有突破,大学生科技创新获奖层次有突破,教师教研成果有突破,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有突破,专业建设有突破。

第二,教研活动制度。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定期开展各种形式教学研讨和学术研讨活动,并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

第三,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为了使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制定了相应的制度:①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青年教师在独立开课前,由团队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教授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定期指导、教案教法讨论、课前试讲、跟班听课、课后交流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并在思想上政治上严格要求,在行动上做表率,培养他们良好的师德师风。②青年教师上岗制。团队制定了“一帮一”的指导计划,要求青年教师在2至3年内通过教学关,经考核不能胜任的青年教师将被调离教学团队。③鼓励、支持教学团队成员参加高水平教研会议与学术交流。

第四,绩效考核与奖励制度。依据学校下达的目标任务,确定教学团队成员的个体目标任务,与个人年终岗位津贴挂钩。

第五,决策和监督制度。本团队由教学团队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精品课程负责人等组成决策核心,对团队的建设和运行全面负责;但凡涉及团队整体的重要决定和实施方案等均经由团队全体成员决议。

第六,有效的评价机制[3]。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其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团队能否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紧紧围绕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来设计。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注重对团队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团队的凝聚力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注重权威部门及同行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对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的优劣最有发言权。在评价的环节上,既要注重团队建设终期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建设过程的阶段性监督和考核。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可以使团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进而确保团队建设整体目标的顺利推进。在评价的导向上,既要注重团队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团队教学研究成果以及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评价。尽管教学团队有别于高校的其他学术团队,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只是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包括其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综合表征。可以说,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做支撑;否则,其生命力不可能长久。

⑵ 营造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

团队是指由知识技能互补,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其本质就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共生。团队和谐体现在个体自我心理的和谐、个体之间的和谐、个体与团队的和谐三个方面[4]。对于团队个体来说,要拥有一种“尊贤而容众”的胸怀,要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与人为善,始终保持身心和谐、积极向上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到团队这个大环境中。团队个体之间的和谐,就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保持团队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个体之间的沟通是关键,这就要求个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这是团队开展工作、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个体与团队的和谐,是指要摆正个体与团队的关系。团队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好个体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尽心尽力为团队工作,推动团队发展。个体要以团队为荣,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识大体、顾大局,为团队和谐环境的营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队共生体现在个体之间合作共存、实现共赢。团队个体之间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为此,团队个体之间要树立合作共存、谋求共赢的观念,即团队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这是团队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团队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团队要体现平等、合作、和谐的关系互动,并在共生理念指导下,促成个体的共同发展。要克服单打独斗、相互之间不合作的现象,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团队成员间架起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桥梁,营造和谐共生的氛围,最终实现共生共赢的目标。

⑶ 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目标

教学团队是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组建的,每个个体都承担着不同的目标任务。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为例,我们制定了团队建设的目标:建立一支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教学团队;建设2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进一步完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主编出版2-3部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新增3门双语教学课程;承担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0项以上;建立信息与计算科学所有主干课程网站;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

针对上述目标,我们根据每个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了任务分解,将各项指标落实到人。通过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努力促进各项教学成果的产生,保证团队建设目标的完成。

⑷ 强化教学团队内涵建设

一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等环节,培养师资队伍,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是教材之源、之本,教材则是课程之流、之末。精品课程建设必将带来高质量的教材建设。高水平课程和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提升素养的必备资源。几年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这些课程的建设辐射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站都已建立,网络资源丰富且对外开放,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要加强专业建设。在“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坚持走“数学、计算机技术、金融、经济、精算、统计”等多学科交叉之路,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专业平台建设。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将所有课程分成专业平台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选课、专业方向(特色)课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性质分为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两个系列,从而构建了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知识交融链。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有机整合,形成了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2011年该专业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

三要加强学科建设。水有源则流之不尽,木有根则生之不穷。学科建设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更强发展的动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1年,应用数学学科被评级校级重点学科,这为创建优秀团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四要加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高校核心功能是高素质人才培养。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出高层次的教学、科学成果,高水平系列课程教材,建立高档次实验和实践基地,才能最终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此,我们建立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2个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团队,并取得了30多项省部级以上的奖励。所有这些,为教学团队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

作为一项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主要目的教学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与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

一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教学团队实行任务驱动、目标化管理,教师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而促进了成员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实现了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教学团队建立以来,团队成员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市厅级科研课题5项、省部级教改课题2项、市厅级教改课题4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市厅级教研奖励4项;出版教材3部。

二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青年教师在专业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与老教师存在差距,而“教学团队”的建设无疑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学团队本身就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其合理的年龄结构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发挥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团队中先后有4名青年教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有4名青年教师承担了科研或教改项目的研究工作,有多名教师获得各种奖励。

三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教学团队实施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平台。教学团队根据教育改革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实验及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最佳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5]。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专业创特色、学科上水平的必要保证。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建成了1个校级重点专业和1个校级重点学科。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教学团队内涵与特征的分析,结合德州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阐述了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以及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是创建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素君."计算机通讯与网络"教学团队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0.6:134~136

[2] 方成智.高校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13~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