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2-03-12 21:07: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一年级申报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年级申报材料

篇1

医院办公条件较差,医疗设备较落伍,但是我们临床青年同志们工作热情高涨,自强不息,接诊病人采用微笑式服务,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大家互相协作,共同努力,为医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临床科室是一个学习型,自强不息的团队。以“一切为了病人”为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定期观看实践技能及急救技能视频,并积极操练,订阅“山东卫生”, 轮流阅读,并在网上浏览医学方面相关知识,汲取书本及互联网上的新观念、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积极参加市级、区级及相关专家、教授的业务培训,把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二、采用主动服务,微笑服务,认真接诊每一位病人,用真心,用微笑,带给他们温馨与关怀;三、积极培养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做好门诊、病房医疗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我们临床青年同志严格按照业务领导的要求:1、病房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主任 (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同时做好查房记录 (规定查房形式)。2、对疑难危重病人要及时组织科内病例讨论或院内外会诊。3、住院病人的病情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主管人员负责解释,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和讨论结果不允许出具假证明或假病情材料,不允许跨科收治病人等。4、为了更好的服务病人,不断开展新项目,引进新药物,应用于临床,服务于病人。5、全院医疗、医技人员,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我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8.3%。

我们临床科室是一个热情、热心的团队。热情微笑的服务,轻盈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冬天,由于医院没有暖气,只有暖风机,我们临床青年同志自发买了热水袋,每一个静脉输液病人,都给他们送上暖暖的热水袋,以防病人手太凉,影响药品的滴注速度与治疗效果;门诊上,病人看病、买药的钱不够,我们临床青年同志给他们垫上,尽量不耽误治疗;在门诊楼的走道里,随时、随处可见青年同志引领、搀扶老年人的身影,我们用我们的热情,用我们的热心,感动了并感动着当地百姓们,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篇2

当前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消除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阻碍因素,推进优质资源课程共享,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既是重要的理论研究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问题及建设进行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八所在昌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41份,调查问卷发放和访谈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问卷人口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精品课程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

项目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483 51.3

女 458 48.7

身份 教师 253 26.9

高校管理人员 20 2.1

学生 668 71.0

教师 省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57 22.5

其他 196 77.5

本科学生 一年级 208 31.1

二年级 226 33.9

三年级 194 29.0

四年级 40 6.0

样本数合计 941

从表1中可知,受访者中,男性样本比女性多2.6%;教师中以精品课程的使用者为主,也兼顾了承担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其比例占22.5%;学生以一二三年级为主,且人数比较接近,四年级学生大多数已经离开学校出去实习了,样本数较少。因此本次调查的样本数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研究理论视角

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将借鉴美国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弗莱蒙特·E·卡斯特和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构建的“5×1”系统分析模型对精品课程共享的现状进行分析。这一模型认为,作为社会的一个分系统的组织,由5个分系统即价值目标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技术分系统和社会心理分系统构成。这5个分系统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并与环境超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就能使组织系统释放出最佳的功能、产生最优的绩效。[1](见图1)。

图1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5×1”系统分析模型

三、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一)环境超系统不断优化,但知识产权保护仍困难重重

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宏观环境,是指在精品课程共享系统之外能够对精品课程共建共享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政府政策、法律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对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011年教育部发文,出台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出了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开放课程,2012年教育部发文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并开展了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申报工作。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积极开展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工作,从经费投入到资源共建共享指导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形成了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和共享的良好环境。

但是毋庸置疑,现行政策环境中也存在不利于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障碍因素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精品课程的内容是课程负责人及其团队多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是其智慧的结晶。但是现行知识产权法对这方面的内容保护不力,易被使用者流传到网络上,被非法使用。基于此,大多数精品课程负责人采取了种种措施保护其网站共享资源。

其中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保护方式就是将课件等资料精简。隐去其精华,只拿出教科书中的内容,或对个别新的理论和知识一带而过,这样就导致目前大多数精品课程的教学课件比较简单,并且主要沿用教科书的目录和标题,降低了课程资源的质量和信息量。

(二)价值目标分系统共享理念薄弱,项目成果意识强

精品课程共享建设系统工程有其特定的价值目标。即“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3]

篇3

二、重点工作

教务:树立服务意识,规范常规管理,加强备课组和教研组建设(前阶段重点),加强有效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学力(后期重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程)。

(一)、树立服务意识

1、认真准备齐教师备课的各类材料以及上课前教学案的复印。

2、辅助年级组开展好年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类竞赛、检测。

3、辅助教研组开展好各级公开课、讲座等事宜。

4、认真统计好教师的工作量。

(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1、量化教学五认真的细则,赢得老师理解,严格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讲评、辅导等环节的管理。

2、认真组织好校内的“四边双优秀”工作。

3、加强早读课巡视管理,协助年级组安排好早读人员。

4、研究低层次干扰教学行为地解决措施。

5、定期抽查教学常规和定期组织人员对年级或班级进行教学督导。

6、评选教学五认真的优秀教师。

7、成立毕业班领导小组,深入初三年级进行教学研讨和帮扶。

(三)、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1、参照南京市优秀教研组评比标准,协助语、数、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五个教研组申报区市优秀教研组工作。

2、尊重教研组组长意见,选配业务能力强、威信高、有事业心、能起协调统率作用的教师任备课组组长。

3、实行校领导挂靠教研组制度,每位校行政干部必须参与教研组建设。

4、赋予教研组组长更多的权力,加强组内建设。

5、严格对照区教学水平,合理提出目标,并加大对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力度。

6、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自我层面的管理以及师徒结对。

7、备课组开始尝试进行二本(红山学本、教学设计)的汇编积累。

(四)、加强有效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学力

1、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纠正和养成训练

2、借助课堂教学的视频录制,将统一学习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促进有效性教学

3、加强学生作业的研究(作业量、编制质量问题、层次性问题、效率问题),促进有效性训练。

(主要学科每门限配一套课外资料,作业次数与周课时一致,每次作业3~5题,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做3题左右;鼓励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协作,研制学案、教案一体化的作业,并注明是基础题还是提高题,是必作题还是选作题,还有哪些是多解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要求教师对课堂作业全批全改,改后统计分析,个别存在的问题及时当面帮助,共性的问题则在本学科课上讲评,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提高不同教师的教学力。陆续组织新教师上岗课、初三新教师上岗课、优秀教师示范课、老初三教师的复习课、校级志远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

第一类教师(1至3年)重点工作是做好师徒挂钩结对学习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力争在一年的学习后站稳讲台并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第二类教师(4至9年)重点工作是做好磨课活动和公开主题教研活动,并指导好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三类教师(含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重点工作是做好示范教学、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师论坛、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工作。

5、营造学校学习钻研的氛围,安排教育硕士论坛。

德育: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前阶段重点),积极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后期重点)。

(一)、大力加强生态型班集体的建设(负责人:杨小军)

1、完善生态型班集体评比细则

2、统一生态型班集体的环境布置

3、继续做好行为规范示范班的申报、认定工作

4、生态班集体班训、班歌、班徽、班报的评比与汇编

5、举行生态班集体建设的阶段反馈展示和小结

6、学期末举行生态班集体申报听证会和建设经验汇编

7、争取全体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倡导全员育人,让师生过有道德校园生活。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负责人:田莉)

1、利用校本培训,促成初一年级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2、各年级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校教育,促进学生爱护公物(校园环境)的习惯的养成。

3、借助践行活动,继续强化懂礼貌(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他人)守规则(遵守学校纪律、社会公德、交通规则、对他人的诺言)教育。

4、通过礼仪标兵的评比、礼仪教育的开展等引领活动和定期的检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服饰、发式的习惯。

5、重点抓好讲卫生的习惯、写字的习惯、做好操(整好队)的习惯、进校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6、加强年级间的抽查,增加学工处人员、年级组长常规检查职责,要求定期进行讲评。

7、认真做好九月份行为习惯养成月的评比和反馈工作。

(三)、精心设计,专人负责,认真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和建设。(负责人:王桂银)

1、设立学工处处室接待日,保证有半天时间分管德育领导随班督导和帮扶。

2、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班主任论坛。做到有主讲人、讨论和讨论记录。学期末进行资料汇编。

3、引领班主任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继续实行班主任(指班主任年限三年的)撰写教育周记制。

4、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的班主任教育艺术经验会和成功个案研究交流会。

5、加强班主任工作资源库建设,建立班主任成长档案。

(四)、精心构建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负责人:徐广宇)

1、专人负责德育主阵地——主题班会的建设,制定红山校区主题班会的方案,将主题班会集体备课和个人设计相接合,规范主题班会的评价体系。学期前各年级组组长要根据年级特点计划好班会内容。

认真办好学校的橱窗、班级的黑板报、学校走廊上的壁报等软环境建设。

2、进一步组织好能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生社团并指导学生开展好相关活动。

3、认真组织好团、队和学生会的活动。

4、每学期精心设计好两次大型的主题德育活动(结合艺术节、读书节、纪念日等)。

5、努力开创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新局面,先建立体系,在创出品牌。

6、继续加强家校合作,开拓社区资源。精细地组织好“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三、具体日程

月份

教务

德育

8

准备好教师开学用品

教研、备课组长工作布置会

各班完成黑板报、环境布置、学生报到

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布置会

协助初三完成橱窗布置

协助初一完成初一新生校本培训

文明岗监督员、旗手、检查员培训

9

到办公室了解,帮助老师解决一些困难

整理出新初一、初三老师上岗课日程表

教研组长会

初三年级教学督导(班级、时间待定)

新初一、初三老师上岗课

教育硕士论坛(周校长)

教学五认真检查1

省示范初中迎查准备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校园卫生无死角的公益劳动

行为规范标兵评比、常规教育月表彰会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10

初二年级教学督导(班级、时间待定)

初三教师示范课

教研组长会

教育硕士论坛(刘涌)

班徽、班歌征集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11

初一年级教学督导(班级、时间待定)

教研组长会

学科节

家长开放日

志远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期中质量分析会

教育硕士论坛(张鲁)

教学五认真检查2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成果展示

(志远班每班一橱窗)

活动性课程——秋游

期中考试表彰大会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校运动会

12

教研组长会

教育硕士论坛(丁文贞)

优秀教师复习示范课

主题班会公开课(志远班)(学习策略)

星级班集体申报听证会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新年欢乐颂主题活动、长跑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1

教研组长会

上缴教师工作手册、整理教师获奖情况

教学质量分析

教研组长检查教师上缴材料

班级小结、学生评语班级申报材料上缴

四、教导处人员分工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055-02

大学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1]。高等院校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理念决定了高校的第一大职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是众多教育者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是教师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学生自我“学习—了解—掌握—运用—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首当其冲。要想学好,首先要有刻苦的精神、良好的学风。学风是指学校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它综合体现了学校的治学精神、态度、方法、氛围、管理理念和育人环境[2]。良好的学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学校办学的水平,甚至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发展前途。因此,学风建设常抓不懈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学风建设,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让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1~2年级学生中开展以“正学风,为中华振兴立志成才;比勤奋,为医学事业打好基础”为主题的学习竞赛活动。本文借基础医学院近年开展“正学风、比勤奋”学习竞赛活动发现的问题,来探讨教学管理科学化、教书育人高水平化、思政教育常态化的策略。

1 开展“正学风、比勤奋”学习竞赛的情况分析

学习竞赛活动的组织步骤 选取所学课程相同,授课教师为基础医学院教师的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麻醉医学系、法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医学影像系、预防医学系这七个专业1~2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学年初公布学习竞赛活动方案,学年末进行“正学风、比勤奋”学习竞赛评审。通过本人申报、思想政治辅导员和院系审核后,将申报材料递交学院评审小组,评审小组审查复核材料,提交活动领导组评选优秀学生、先进班集体等进行表彰。

学习竞赛活动对提高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 基础医学院的“正学风、比勤奋”学习竞赛活动仅2009年未组织竞赛,2009年按常规应是2007级、2008级学生的竞赛,2010年参加活动的应的是2008级、2009级学生的竞赛。选择2008级作为对照组,选取2009级作为处理组,分析一年级是否进行“正学风、比勤奋”学习竞赛对二年级的成绩是否有影响。

如表1所示,对每个班一、二年级全班平均成绩求差值,即增加量,比较两届学生平均成绩增加量是否有差别,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F=1.94,P=0.167>0.1,可以认为两总体方差齐,t=-3.162,v=74,P=0.002

学习竞赛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作用 从统计结果中不难看出:一年级若进行“正学风、比勤奋”学习竞赛,则二年级的平均成绩要高于未进行比赛的学生。据调查,通过学习竞赛的开展,各个专业学生和班级开始重视学习成绩,在班级内学生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通过运用“正学风、比勤奋”学习竞赛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坚强的学习意志、严格的学习纪律、健康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 从学习竞赛活动中探析影响优良学风的因素

多方共管、少沟通协调影响优良学风的形成 学校的工作重心是教学,优质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它直接关系到院系良好学风的形成。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山西医科大学扩迁到远离市区的高校园区。在新、老校区过渡阶段,多校区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学生由教务处、学生处、院系分别派出管理人员、辅导员、授课教师进行三方共管,教务处负责教材选用,辅导员负责日常管理,院系教师负责授课教学。在多部门管理中,三个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少沟通协调,导致课程教学时数、教学大纲更新不及时,授课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重研轻教、非生动化课堂教学影响优良学风的形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教学水平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中以科研经费和教师在SCI上的数量作为大学排名的主要标准,以核心期刊上的数量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主要依据[3]。基础医学院目前46.7%的教师为博士研究生学历,78.5%的教师为副高和中级职称,87%的教师为教学科研型岗位,他们除教学工作外,还需完成一定量的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申报、奖项专利申报、晋升职称等。故在教学过程中,不免有重科研轻教学的思绪,在工作中忽视教学,备课不充分,导致课堂教学不生动,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影响优良学风形成的因素之一。

疲于奔波、思政教育不充裕影响优良学风的形成 思想指导行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常抓不懈,才能够确保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前,1~2年级学生已入住远离市区的新校区。虽然授课教师师资水平未变,但教师上课来去匆匆、疲于奔波,难以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多沟通。学生的困惑无人解答;基础课教师授课单纯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播,忽略了学生内心需求;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不充裕,学生屡发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日常管理未跟上等,都会影响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

3 营造优良学风环境的有效策略

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加快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科学化 随着学校在多校区管理中的不断探索,学校教务部门应牵头进一步对课程设置进行专题论证,采用不同专业不同侧重和不同教学时数的教学方式,突出各专业医学特色,让学有所用;承担教学的学科要尽量合理安排授课计划,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程开始进行授课,打好课程启蒙的基础;要大力引进高素质教师,积极创造机会让知名教授或高水平教师为学生授课、互动交流;要更新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TBL(Team based learning)等教学新模式引进课堂;组织开展章节学习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展师生互评“星级”活动,提供师生监督、交流平台。

大胆尝试教学/科研轮岗,培养教师教书育人高水平化 院系学风如何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必须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用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首先,尝试开展“教学/科研”轮岗制。让院系教师以1~2年为周期,或从事教学或从事科研工作。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下苦功夫,专心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树立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在授课中要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就业形势、社会需求等,既教学生专业知识,又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

努力搭建师生沟通平台,确保学生思政教育常态化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应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就积极引导,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明确努力方向;鉴于新校区师生间沟通时间少,建议创建“师生交流直通车”,实行辅导员下班辅导制度,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辅导,帮助实现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顺利过渡,为其答疑解惑;在新校区开展本科生导师制,2~4名本科生安排一位授课教师做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强化学生遵守纪律,全院各级领导、教务人员及思想政治辅导员应齐抓共管,杜绝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的发生。

4 结语

总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院系的学风建设,促进教学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中逐步探索,以教学管理部门牵头,改革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让管理促进学风,以教风带动学风,让良好的学风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