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11:38: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护士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比较复杂并迅速且容易反复,再加上老年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一旦突发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往往会威胁生命,一般手术治疗是比较有效且迅速的方式,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稳定,一旦被送入手术室后,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引发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心肌梗死等,给治疗与护理都带来了一定难度,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不能正确了解该种疾病的严重性,对各种注意事项没有提高关注,患者情绪不稳定,影响治疗与护理效果的发挥。
1.2护理人员因素
手术室的护士每天的工作量较大,且会面对各种类型的手术,精神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会使护理人员长期处在超负荷工作中,身体和心理均十分疲惫,很容易引发厌烦情绪,导致护理服务态度差,甚至出现差错。手术室护士的人员编制较为紧张,没有时间给年轻的护士提供外出锻炼学习机会。导致年轻护士缺乏相应的专业护理知识,业务能力不能适应手术室内紧张的护理工作,不能及时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导致操作不当引发护理事故和缺陷,从而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少数手术室护士由于专业知识欠缺,临床工作经验不足,与医生沟通不够,配合不好,缺乏相应的急救抢救经验。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和关闭体腔后,容易在清点器械上存在差错,手术中的组织标本保存不当,或在标本送检过程中出现差错。在手术输液过程中,输血错误或用药错误,未能执行医院手术室护理“三查八对”的工作制度,导致操作失败或引发护理事故,从而威胁护理安全。
1.3手术室因素
手术室是医疗技术更新较为快速的医疗区域,各种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均会应用在手术室。加上心血管疾病较为复杂,相应的护理技术也有更高的要求。老年患者涉及到的安放、运送等具体操作均增加了手术室护理的工作风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内使用高端技术的临床设备的频率较多,也为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医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很难适应当代手术室的管理要求。护理安全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体制,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是造成护理不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2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2.1护理人员方面
2.1.1术前指导
护理人员应该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首先在术前需要给予一定的饮食指导,患者主要饮用一些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确保其正常的肠胃功能和新陈代谢能力,为手术保存体力。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需要进行一定的咳嗽训练,主要以平卧位排除冠状动脉中的造影剂,术前确保患者良好的睡眠质量,此外,需要对患者进行床上排放大小便的指导,为术后恢复做好充分的准备。
2.1.2心理护理
因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比一般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以及术后的恢复,所以医护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面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主动配合医师的相关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促进医患关系的融洽,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耐心细致的态度,为患者的顾虑以及想法考虑,给予其全面的人性化护理,并为患者营造一个比较安全舒适的氛围,鼓励老年患者战胜疾病,从容面对手术过程,降低因为患者心理因素而造成的各种风险。
2.1.3术中护理
手术室的术中护理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息息相关,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对医师的各种要求需要积极配合,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心电图监护体系时需要耐心细致,并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脉搏等各种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生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等各种不良反应症状时需要及时向麻醉医师汇报,在术前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抢救物品,确保救治迅速准确,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此外,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对清醒患者的感受进行及时询问,并给予其有效的安慰与鼓励,减轻其心理负担。
2.1.4术后指导
术后,护理人员还需给予老年患者一定的健康指导,患者需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另一方面,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向患者家属讲解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注意事项,促进其病情的恢复,巩固手术效果。
2.2医院管理方面
医院管理层要强化和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在术前做到访视、手术室内各项制度的核查、交接班管理等制度。加强科室内的安全管理,使每名手术室护士做到严格遵守职责。护士长要发挥管理职能,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岗位培训,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预见性的排除手术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最大范围的减少安全隐患,从而保证手术和护理安全。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的工作量较大、突况较多、工作时间较长,手术室应作出合理的人力资源安排,通过倒班和有效排班,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通过工作排班安排等,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配制要根据不同级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并且要保证新老护理人员的相互搭配,创造出轻松融洽的工作环境。心血管手术在外科手术中是相对精密的手术操作,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比其他患者更为特殊。在手术高峰期可进行有效排班,对于老年危重病人要进行动态排班。夜班时要安排备班人员,当手术患者较少时可安排护士进行休息,实行弹性轮休,通过各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过度疲劳的工作状态。
心理护理目标已不局限在病人和疾病本身,而是扩大到病人家属、社区、预防保健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例如刘蓉华等[2]在护理烧伤患儿的同时,关注患儿母亲的应激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恰当干预,保证患儿母亲的健康心态,共同促进患儿康复。李乐之等[3]研究表明腹部手术病人术前焦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护士应尽可能支持、理解病人,并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帮助其优化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提高手术耐受力。方逸等[4]对双胎妊娠围生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问卷调查分析,以便针对性进行双胎妊娠孕妇的心理健康保健。朱树香等[5]对122例婴儿智力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促进和保障婴幼儿智力发展。
1.2心理护理的方法更趋科学化
心理护理从宣教式的经验之谈过渡到注重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和运用。护理工作者开始关注不同病情、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理念,拓展心理护理的深度。例如音乐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癌症、心身疾病、围手术期和终末病人[6-10],取得了理想效果。苏晓茵、林征等[11,12]成功地运用了生物反馈训练矫正肿瘤病人和慢性便秘病人不良的身心反应。放松疗法用于冠心病和哮喘病人的辅助治疗[13,14]取得了显著效果。黄秀英、郝天羽等[15,16]通过正性暗示和常规心理护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暗示法明显优于一般的心理护理。王延文[17]采用Ellis理性情绪疗法、Meichenbaum自我指导训练和Beck认知治疗理论成功地对1例意外眼球破裂合并面部毁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董冰等[18]研究表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对缓解术前焦虑、加速术后康复的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1.3应用量表评价的论文明显上升
本调研显示,1997年应用心理评定量表的论文仅占9.3%,而2002年16月已达56.6%。准确的心理评估是心理护理的前提,胡军等[19]研究发现主、客观两种评估方法差异非常显著。若使心理护理具备科学性和可信度,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科学的心理评估方法,科学地测定病人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护理,真正使病人受益。
2心理护理的展望
2·1心理护理深入开展是护理成为自主性专业的必要条件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论文百事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
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随着护理学已由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转变,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手术能否顺利成功,病人的心理状态,应急水平的高低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单依靠品势必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使患儿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对手术顺利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术前患儿的心理分析
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演变和进展有一定影响,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作为手术室护士应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及护理理论,还要熟悉儿童心理发育特点更要富有爱心。手术对患者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直接影响到手术进行及手术效果甚至影响到患儿一生的心理健康。
儿童因害怕手术疼痛,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导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
加快,甚至出现哭闹、挣扎等现象。
2术前访视
2.1加强与家属的沟通
目前,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当孩子需手术时家长往往表现出惊慌失措,过于紧张、焦虑这种情绪往往给患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护士应安慰并耐心讲解并请同类病人家属现身说法,消除加在家长的顾虑及恐惧心理。
2.2加强与患儿的沟通
护士可在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了解患儿一般情况及病情,掌握其心理状况,增进情感交流,必须仪表端庄,工作服以粉色为佳,尽量不穿白色工作服,语言温和。话题以患儿感兴趣的为主,在谈话中了解他最想实现的愿望,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他感到护士阿姨就象他妈妈一样,并告诉他明天手术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消除他的恐惧心理。
3进入手术室患儿的心理护理
当患儿被送到手术室门口时,此时患儿恐惧心理达到高峰,能否让患儿平静地进入手术室是个关键。这时护士应拉着他的手,并轻抚他的脸,象妈妈一样他。进入手术室后与之交谈以此分散他的注意力。在他平静下来时,再如实告诉他,手术时偶尔会出现象打针一样的疼痛,不过那种痛是可以忍受的,如果是阑尾切除术者还要告诉他一会儿医生抓到阑尾时会胃疼,这是正常现象,到时如果配合医生,一分种就好,如果不配合就会增加很长时间,据临床观察如果术前告诉他手术一点都不痛者,等到手术时只要一有痛就以为护士骗了他,失去对护士的信任,从而出现哭闹、躁动等。
4手术中患儿的心理护理
在手术中,护士应一直陪伴着他,用双手轻抚患儿双脸颊及耳前耳后,可达到亲近及避免让患儿听到手术中器械碰击声的作用。告诉他如果表现好勇敢话,我们会告诉老师在班上表扬他,建议老师选他当班长,并要求他爸爸、妈妈满足他的愿望,以此满足他的荣誉感及满足感。手术过程中可告诉他手书进展,使患儿做到心中有数,就会更加地配合手术。
5术后随访
术后第二天到病房看望他,让他知道手术室阿姨没忘记他,并对他在手书室的表现给予肯定。
6总结
结合医学心理学开课情况, 选择我院2015级临床医学系16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两组, 各80名。对照组男45名, 女35名;年龄21-25岁, 平均年龄 (23.570.89) 岁。观察组男43名, 女37名;年龄20-25岁, 平均年龄 (23.830.92) 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P0.05) 。
2. 方法。
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位授课教师, 学时数与开课学期均相同。对照实施传统教学法, 以教师讲授教学。观察组实施TBL教学法: (1) 确定学习团队。将80名学生以均衡团队成绩的方式平均分为8组, 每组10名, 并选择活跃性与责任心较强的一位学生为讨论组组长。 (2) 课前预习。授课教师在教学前一周将预习提纲和上课相关资料发放到每个团队, 由每位学生自行预习和储备相关知识。 (3) 课堂学习。正式上课后, 教师以个人阅读评价测试的方式考察每个学生的自学效果, 测试内容涉及到此节课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难度适中。考核结束后, 授课教师向团队提出病案综合性问题、拓展性问题, 由组间讨论后总结出小组成员均认可的答案, 并实施组与组之间讨论, 对有异议或不足之处予相互辩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印象, 最终得出学生均认可的结论。最后授课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进而使学生更全面、深层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 (4) 课后总结。课后授课教师补充学习不足之处, 指出团队合作存在问题, 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互评个人表现, 促进课堂和谐。
3. 观察指标。
从期末考试成绩、案例分析、论文写作三个方面 (各20分) 评估两组学生教学效果, 分数高低与教学效果呈正比。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 收集观察组学生对TBL教学法的评价。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教学效果。
观察组学期末考试成绩、案例分析、论文写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 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
2. TBL教学法评价。
观察组调查问卷80份, 回收率为100%, 均为有效问卷。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对TBL教学法持肯定意见。见表2。
三、讨论
医学心理学课程是每位学医者的必修课程, 但目前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教学效果较差。有学者认为,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学, 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进而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提高。[7]
本研究分析T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显示, 观察组学期末考试成绩、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T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大部分学生对TBL教学法持肯定意见, 表明TBL教学法受学生欢迎度较高, 且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主要是因为TBL教学法的授课教师在上课前仔细研究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学, 能有效提高每位学生的参与度。TBL教学法对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均有较高的要求, 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 还对病理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灵活运用, 从而能较好地为学生解答疑惑。TBL教学法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团队合作。TBL教学法中小组成员参与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但最终成绩却基本相同, 这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不公平感, 后期仍需改善。[8]
综上所述, T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性与自主学习能力, 且学生的好评度较高,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推行性。
参考文献
[1]朱宏晋.护士在职培训中实施TBL教学法的设计与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 29 (3) :541-543.
[2]邹鑫, 李小飞, 周勇安, 等.PBL和T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 (7) :1345-1349.
[3]刘翠芳, 杨柳, 瞿远珍.TBL教学方法在急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 (1) :125-127.
[4]张清伟, 宋佳玉, 王锋, 等.CP结合TBL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重庆医学, 2016, 45 (8) :1133-1135.
[5]周敏, 周亮, 杜敏, 等.TBL教学法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16, 20 (4) :809-810.
(尉氏县人民医院河南尉氏475500)【摘要】随着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护理模式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关键词】护士;护理;心理素质【中国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63-01 社会的文明进步、护理科学的文明发展,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专业人才的作用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一名优秀的护士,除了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临床操作技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由于护理职业的性质和特点、特殊工作环境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相关社会因素及护士本身内在性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护士队伍的稳定、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治疗康复。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让护士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之中,是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增强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应该怎样培养护士的优良心理品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环节抓起:
1. 加强心理学和医学论理学的学习,提高护士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自觉性
必须树立起热爱护理事业,并为护理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理想,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才能真正爱护并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把解除病人的痛苦为己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护士的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知识培养,使护士了解心理品质对搞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便能自我认识到心理品质的不足方面,并以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培养自己的心理优良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可有效的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2.拓展护理内涵,转变服务理念 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的本质是“以病人为中心”,其思想内涵是“我能为病人做什么”,在病人的身心及社会需求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因此,要求临床护士深入地学习和认识人性化护理的实质和内涵,改变施护观念及行为,走出那种被动等待和执行医嘱、一切以方便操作为前提的误区,应该主动去和病人进行深入地交谈,了解病人、询问病情,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充分尊重病人的尊严和对治疗、护理操作的自主选择权,做到知情同意,学会换位思考,适时表达出对病人的理解与同情和必要的告知,为患者提供医疗费用日清单,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开展和深化人性化护理的关键,也是赢得病员、提高护理效益的关键。 3. 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掌握较全面的护理及专科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基础、临床医学、卫生学、医学研究、人文科学及医学管理学等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同时,还要熟练掌握临床 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普外科护士,要求她们既要具备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求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轻、稳、快、准地完成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和医生配合默契。为此,护士应利用一切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如通过外出学习、自学或夜大学习、护理查房、参加医院专题讲座、论文交流等途径,认真学习护理理论知识,按照各项临床操作技能规程,进行强化训练,达到熟练为止。只有这样,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保持沉着、冷静的心理状态,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准确及时、迅速地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4.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变化,如自己不善于排除困扰和减轻心理压力,这种不正常的心态就会影响人的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由于护士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多,随时都有可能接受来自患者的许多“不适宜的刺激”。因此护士必须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善于学习和积累应付各种困难和挫折的经验,对患者所表现出的误会、不配合、甚至不礼貌的行为,采取谅解的态度,避免发生冲突。护士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广泛学习护理专业的边缘学科,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医学道德修养、美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评价事物的能力丰富的知识贮备,增加知识面,扩大视野。当护士在护理中感到有压力时,就懂得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减压,达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目的。5.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学会换位思考作为护士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学会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变工作压力为动力,注意适时进行自我调节。工作之余,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跑步、健身、郊游、爬山、各种球类比赛等,在运动之余使身心得到全面放松,减少护理工作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和烦恼,从而以更好的心态和精力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站到对方立场思考问题。医护人员要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患者的心里的感受,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同情患者,更好的关心患者。患者与家属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即使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和一个亲切的微笑,都能增加战胜疾病的勇气,亲切美好的语言不仅给患者带来温暖、力量和希望,同时也缩小了医护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使患者机体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护理管理者应充分注意到护士的工作压力对护理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想方设法消除引起护士工作压力的不利因素或压力源,合理安排护士的数量和工作量,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重视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水平,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6.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保持积极健康的心境
护士要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强,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客观合理的评价自我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使心理处于平衡。调整心理需要,人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是激起人们行为的原动力。护士应有事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以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并以此作为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从而自觉地为此勤奋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心理失落”时,正确的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获得心理的自我平衡’。应努力做情绪的主人,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恬静的心情,有健康向上的精神和对工作的全身心投人,不把消极情绪带人病房,用积极情绪感染和影响患者,并由此得到理智上的愉悦。总之,在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今天,普外科护士要适应时代要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对自身内在的、外在的各个方面进行历练和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使病人真正得到人文的关爱和服务,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推动护理事业向前发展。参考文献[1]谭自然.护理新概念与临床[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714[2]吴均林.医学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9229.[3]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7[4]李荐中.医学心理学与现代心理护理[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2~156
我院2004年6月~2007年9月对1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手术顺利,为患者解除了病痛。通过术前访视和术中精心配合,使患者以稳定的心态安全度过了手术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6月~2007年9月,共对1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33~55岁;支气管扩张病史4~15年;平均手术时间2.0~3.5 h;术中平均出血量200~1 500 ml。
2 手术方式
术前诊断为左肺下叶扩张7例,左肺上叶扩张2例,右肺下叶1例;都行相应肺叶切除术。
3 术前准备
3.1心理准备
支气管扩张患者反复咯血、感染、发热,经过长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对手术治疗是否能解除病痛存有顾虑,心理压力较重,出现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手术前高度焦虑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痛苦,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为了使患者以平稳的心态迎接手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手术室护士术前1日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包括阅读病历,了解病史,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运用心理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患者的病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手术的简要过程,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消除患者对手术环境的陌生感。本组病例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疾病,与手术护士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了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对手术成功充满信心,以愉快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3.2物品准备
由于此类手术粘连严重,分离困难,剥离面大,出血量多,督促医生备足血源;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所用器械、敷料、药品,特别是无损伤血管钳、血管缝线、支气管缝线。
4 术中配合
患者被接入手术间后,用套管针在上肢建立1条快速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待麻醉后给患者实施导尿术;摆放手术,注意垫好垫,以免发生压伤。本组病例未发生压伤现象。
支气管扩张具有胸膜粘连重、分离困难、出血较多等特点,因此,要求器械护士:①要熟悉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了解手术的特点和配合要点;开胸后密切观察手术进程。②严格无菌操作,与病变组织密切接触的器械、敷料应与其他物品分开放置,以免污染。术中发现医生的手套污染或破损,及时更换。③要善于从医生的动作、言语、表情中观察手术的难易程度,对瞬间变化的术式要尽快理顺配合思路,及时将所需物品备齐。如发现病变组织与血管、气管粘连紧密的,应及时备好无损伤钳、血管缝线和支气管缝线。在本组病例由于物品准备充分,手术配合默契,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出血情况、尿量,随时报告麻醉师,遵医嘱及时补充血容量。准备好温盐水供冲洗胸腔及观察创面是否有漏气用。定期观察患者的受压部位,必要时给予调整。
关胸前器械护士和医生应更换手套和切口周围的敷料。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物品无误后方可关胸。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平卧,协助麻醉师吸痰及更换单腔气管导管,并将患者安全护送至监护病房。
5 体会
由于支气管扩张病程长,久治不愈,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顾虑大,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活动,术前访视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要求手术室护士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及交流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2、培训、交流机会少:一些有志向的护理人员因一些客观因素,闭门造车,难以创新,难以出成绩,虽然他们内心渴望了解一些医学新动态,新知识与技能,可是因县级医院的经济能力、设备配备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更无须谈交流了,因此在从事护理科研与论文撰写等方面困难重重。纵观目前有关护理方面杂志,刊载的大都是护理科技、新知识一类的题材,临床基础护理题材观念难以突破,而在高科技医疗、护理开展很少的状况下,势必影响论文的选材,再者由于有些论文项目需要实验室的配合、数据统计学、相关的理论资料等条件的辅助,不能不说在此条件下也制约了护理人员出文章成果,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3、医院客观环境:如很多医院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缺编,护士与床位、医生之比失衡;有一部分护士转做他行;而在岗的又从事大量非护理专业工作,造成护士在病房时间少,与患者接触交流少,成为一种无形的护理资源浪费;另外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在晋升、福利等方面偏重医疗。
4、社会因素影响:大部分护士由女性承担,她们同时是妻子、是母亲,即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务,加上频繁地值晚班,精力也有限。社会一些人对护理工作不理解,认为医生吩咐干啥就干啥,做得再好也没有人赞同你。另外护士自身观念定位不正确,认为护理专业没多大出息,好歹都一样,出不了成绩与成果,到时等待论资排辈晋级,再努力也就那样。
二、县级医院护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提高职业道德:要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思想素质,使在职的护士敬业,爱岗。护理工作是一个给千百万患者带来幸福的高尚职业和光荣的岗位,“高尚”是因为她要把解决患者的疾苦高于个人得失,“光荣”就在于为社会、为人民所作的无私贡献,我们正是为了献身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而安心于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繁琐细致的辛勤劳动。每一个患者的康复,每一个重危患者生命的挽救成功,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激起内心的欣慰。
2、注重职业素质培养:护士职业素质,就是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所应具备的特有的职业素质,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通过护理工作保证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的心理状态所具备的特有的素质,包括仪表、语言等。保持开朗宁静的心境、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工作作风、沉着冷静机动灵活的头脑等。同时护士自身应加强业务,技术的学习,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学习与护理相关的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美学、伦理学、行为科学、哲学等方面知识,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需要。
3、提高业物水平:本单位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学术交流,信息互通等,鼓励护士参加科研改革、创新,对工作中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5-01
手术切除肺叶是治疗肺结核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患者肺功能差,胸腔粘连严重,手术创面大,出血量多,手术难度相对复杂,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要熟悉疾病的特点,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术,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3月对116 例肺结核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手术顺利,为患者解除了病痛,通过术前访视和术中精心配合,使患者以稳定的心态安全度过了手术期,现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0月至2010年3月我院手术室共施行肺叶切除手术116 例,其中84例,女32例,年龄55~75岁,肺结核病史5~30年,平均手术时间4~6小时,术中平均出血量约400~1500ml。
2 手术方式
均行相应肺叶切除术。
3 术前准备
3.1 心理准备
患者由于长期反复咯血、感染、发热,经长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对手术治疗是否能解除病痛存有顾虑,心理压力较重,出现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手术前患者高度焦虑不仅带来心理痛苦,而且会影响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为了使患者以平稳的心态迎接手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手术室护士术前1日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了解病史,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运用心理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患者的病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手术过程,介绍手术环境,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本组病例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疾病,了解手术过程,对手术成功充满信心,以愉快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3.2 物品准备
由于此类手术粘连严重、分离困难、剥离面大、出血量多,要准备充足的血源。手术室护士根据需要,准备好所需器械、敷料、药品等,特别是无损伤钳、支气管钳、肺叶钳等。
4 术中配合
患者接入手术间后,首先用套管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1条准备输血,1条准备输注静脉泵或补液。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摆放时注意垫好垫,以免发生压伤或肢体静脉回流受压现象,本组病例未发生此类现象。安置电刀负极板时尽量贴近患者肌肉丰厚处,保持负极板盐水纱布的湿度,以防烧伤病人皮肤,本组病例无一发生烧伤。
肺结核病例具有胸膜粘连严重、分离困难、出血较多等特点,因此要求器械护士:①要熟悉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了解手术的特点和配合要点,开胸后密切观察手术进展。②严格无菌操作,与病变组织密切接触的器械、敷料应与其它物品分开放置,以免污染。手术中发现手术人员的手套污染或破损,及时给予更换。③要善于从医生的动作、语言表情中观察手术的难易程度,对瞬间变化的术式要尽快理顺思路,密切配合,及时将所需物品配齐。本组病例由于物品准备充分,手术配合默契,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出血情况、尿量,随时报告麻醉医生,遵医嘱及时补充血容量,准备好温盐水冲洗胸腔及观察创面是否有漏气用,定期观察患者受压部位和电刀负极板,必要时及时处理。
关胸前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应更换手套和切口周围的敷料,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物品无误后方可关胸。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平卧,协助麻醉师吸痰,准备好氧气,并将患者安全护送至监护病房。
5 体会
由于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久治不愈,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顾虑大,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活动,术前访视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要求手术室护士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及交流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人员面临的压力源越来越多,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护理工作者是医院工作人员中的主要群体之一,其身心健康状况对于改进病患关系、改进医院护理质量,起到很大作用。结合笔者10多年来的护理管理经验和一线护理工作心得体会就护士人文关怀的现状综述如下。
1.医院或者医疗管理部门应该为护理工作者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
1.1护理工作者应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医院管理者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如技术比赛、文艺演出、外出旅游等,使护理人员精神放松,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友好的人际关系。在护士的日常工作中,提倡互敬互爱,相互帮助,营造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
1.2医院应注重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防护
一方面,减少职业危害。现代医学技术的运用增加了医疗护理工作者不安全因素,如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危险因素对护理工作者造成了一定的职业危害。医院应该在醒目处有护士注意劳动安全的小提示。如预防针刺(安全处理针头,遇到针刺时应紧急处理);预防噪声(对器械、仪器、推车的活动部件上剂,减少异常声响,必要时考虑采用隔音设备[7])等。另一方面,开展法律讲座。开展法律讲座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以便必要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护理部定期安排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全院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观念[8]。让护士学法、懂法、用法,用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1.3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监测,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危险因素评估和自身防护等方面的意识。建议高等教育机构将医院感染管理及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护的相关课程纳入教学大纲,组织授课内容。管理者应做到以护士为中心,以关心和信任护士为前提,如关心她们的婚恋、家庭,并合理运用激励理论,做到精神与物质奖励并存。通过角色转换,设身处地为护士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充分理解并保护护士的自尊心。
2.医管部门要加强护理人才培养
由于护理人力紧缺,护士自身工作负荷太重,致使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和培养的机会较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而影响了医院整体建设质量。而财力的保证是护理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医院管理者要确保资金的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合理安排护理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向。
各级医管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宣传,在护士中普及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知识,增强护士的心理健康意识,科学安排教育训练。继续护理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已经成为护士发展和提高的必经之路。加强在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鼓励护士参加夜大、函大和自学考试,提高学历层次。
按年龄及写作水平,老、中、青搭配成立小组提高护士科研及论文撰写能力和兴趣,以及业务学习积极性。让护士设立自身成长目标,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参加各种护理学术交流会和学习,增加有益于工作和学科发展讯息的传播。同时,确立护理工作的学术地位,为护理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给予他们在护理科研方面自由的空间,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为人才培养创造必要条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专家做顾问,在实践中培养护理人才科研与创新意识。
3.医院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3.1积极探索倒班制度,合理调整班次
夜班对护士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已成为护理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护士健康状况欠佳的原因之一。为此,国内医疗管理学者对排班方法进行了不少探讨,实行“周夜班制”、“小循月换夜班法”、“夜班周班制”、“专职夜班制”等夜班排班方法,获得了初步成效,改善了护士的健康状况。
3.2探索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分配奖金
按不同班次、职称之间奖金拉开档次,剔除不合理因素,真正体现护士的多劳多得分配原则,把护士的岗位劳动强度、劳动风险、技术含量融进分配中去。以提高各级、各班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护士继续教育的热情,最终提升整个护理队伍的业务素质。
3.3科学定编,合理用人
人力资源不够,护士劳动强度大,是护理队伍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护士编制不够,未达到卫生部1997和1998年制定的《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标准》中病床与护士比1∶0.4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因此,应分层使用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做到人尽其才,以缓解护士人力不足的矛盾。
同时,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选拔优秀人才,调动扩大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还要大胆引进其它科室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优秀护理人员担任护士长,适当的岗位和必要的责任能够极大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5充分给予护理人员积极地人文关爱和支持
管理者的对于员工的人文关爱和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医院管理者应经常与护士沟通,加深对其了解,及时发现优点并给予表扬,使护士感觉到管理者对她很重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医院规定各科必须有40岁以上高年资护士名额,在制度上保护高年资护士的利益,稳定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戴青梅,王立英,刘素英,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4091
国内刊号:11-4750/R
邮发代号:82-36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