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2-06-30 07:23: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研究生的报考和录取率也逐渐增高,高校研究生人数大幅度增长,研究生的生源更加复杂,研究生群体的个性日益凸显,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思维等差异越来越大,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知识层次高,自主性强,学习活动都比较分散,这无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把握研究生特性,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在新环境下加强和创新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依据科学的发展观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1 当前研究生特点

1.1研究生自身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般我国高校的本科生都是应届毕业生,年龄基本上都在18-22岁之间,学识和年龄的同一性较强,研究生则不然,年龄从二十几岁到四十多岁不等,其中有的人还已结婚成家,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各异;研究生在学习上更加主动,具有较高的自觉性,他们更执着于自己的学识培养和成就。这些差异使得研究生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群体特征。

1.2研究生心理素质、思想道德良莠不齐

作为成年人的研究生已经接受过较高层次的学校教育和其他的相关教育,具有一定社会经历,已形成独特自我意识,同时也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对每个人的思想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造成个人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不等。

1.3研究生的生活压力

大多数本科生在就学期间大部分都有家里经济的支持,可以没有忧虑的完成大学课业,而研究生的年龄跨度大,他们既要完成学业,又要承担家庭的必要开支,经济重担和生活琐碎都给研究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对研究生的学业非常不利。

1.4 研究生的科研任务重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从事的实地研究更为严峻,主要倾向于科学探索和研发探索,大部分时间也都贡献给了实验室或者相关领域的研究。

2科学规划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研究生进修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术水平提高的过程,更是思想和身心不断完善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只有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才能被学生所理解、接受,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内心的精神支柱。因此,在研究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奉献精神、道德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在教学、科研之余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研究生的生活,增加研究生之间、师生之间、研究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寓教于乐,做好研究生择业就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

3共同进步,共促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1)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阶段中联系最为直接的人,对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首先要保证研究生导师自身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敦促导师从思想、学风、科研、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关心学生,引导学生。

(2)辅导员队伍建设

研究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以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发展方向、就业选择等多方面问题,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时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及时的为研究生指明方向。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和交流会议、开展对辅导员的校内外培训活动,增强研究生辅导员的综合实力。

(3)研究生自身建设

应充分调动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以党员为核心的研究生党支部,加强骨干培养,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树立和宣传研究生中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努力营造研究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篇2

要求学生:出好每日早操,做好每日内务,上好每日课程,积极参加活动,争做文明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知识,锤炼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健康成长成才,立志报效祖国。

【基本方法】深化“四个”教育。深化安全纪律教育,深化适应养成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涯规划教育。

加强“四个”建设。加强班团组织建设,加强文明宿舍建设,加强五不学风班建设,加强先进班集体建设。

发挥“四个”作用。发挥党小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各类学生组织作用,发挥广大学生“三自”作用。

【基本抓手】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狠抓工作的基本环节,学风班风舍风党建及心健工作凸显特色,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教育作用。

【考核重点】各班英语、数学期末平均成绩及不及格率;早操和宿舍内务情况;学风和文明宿舍建设工作;党团学工作。

一、 加强队伍建设

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核心,以研究工作对象和工作的有效途径为重点,恪尽职守,科学规划,沟通协调,有效落实,深化“四心工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安全稳定意识,构建学习型、团结、和谐的工作队伍,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依据“合法、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查找问题,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办事流程,促进工作科学发展。

二、 狠抓基本环节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与管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狠抓早操、内务、课堂、自习、晚点名、周点名等基本环节,广泛开展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等创建活动,适时开展安全、纪律、爱国、责任、进取、荣誉、感恩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引导、激励、服务、约束作用,发挥党小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各类学生组织作用,发挥广大学生“三自”作用,促进新生全面成长成才。

三、重点工作凸显特色

以专业思想、学习方法、学习纪律为抓手,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强化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兴趣,引导学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凝练创建优良学风的有效途径。

以互相团结、共同努力为基础,以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之优良氛围为目标,优化创建文明宿舍活动方案,形成创建文明宿舍活动的特色。

以党建为龙头,以党小组为核心,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重点,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服务关爱,创新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增强支部活力。

以在宿舍、教室加强日常关注为抓手,以“咨询室”面询和网络、电话咨询为主要咨询平台,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理想信念为主要咨询内容,强化宣传教育服务功能,及时发现、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扰或心理健康问题,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由党团学办公室负责,强化网管指导,以辅导员老师和学习导师工作博客为重点,丰富网站内容,通过班级网络教育联络员的宣传沟通,使新生及其家长在上网时愿浏览我们的网站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019级第二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1、开学工作

1) 注册(周一上午十点前报告报到情况);

2) 开学第一次点名安排(纪律周、感恩、安全、学风、文明宿舍等);

3) “我与家庭共成长”主题班会(前二周内完成);

4) 返校后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及心理健康普查(第一周四上午上报);

5) 假期作业批改,社会实践表彰(第一月中表彰);

6) 综合测评工作(第一月内表彰);

7) 分析考试成绩,交流学习经验,引导学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严格学习纪律,创建优良学风;

8) 调整骨干;

9) 坚持早操、内务、例会、沙龙、月普查、月党小组会及联系教师等制度;

10)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2、期中工作

1) 增强校园安全意识,检查夜不归宿和违章用电,清明节游玩安全等;

2) 适时开展理想、责任、荣誉、感恩、安全、纪律、适应、养成、爱情观、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3) 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服务关爱,创新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小组及学生党员作用;

4) 转正工作;

5) 文明宿舍建设及表彰工作;

6) 纪律处理,考风考纪、诚实守信教育,考前动员和心理辅导;

7) 分析期中考试成绩,交流学习经验,完善学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加强学习纪律,创建优良学风,加强心理辅导;

8) 总结前半学期工作,完善下半学期计划;

9) 五一假安排。

3、期末工作

1) 学风整顿月;

2) 安全教育;

3) 资助育人,助学贷款;

4) 院部工作考核;

5) 党员发展;

6) 假期作业及假期安全教育;

7) 留校学生的登记、教育和管理;

篇3

一。落实常规教研,培养教师自觉能动力

1、强化教研组活动的常态性。成立了三个教研组,定期了解在日常教研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各科研究专题。教科室时时对教研组进行摸底查看,并督促各教研组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督促教师认真听课,当场完成听课反思。

2、坚持校本教研的专题性。制定恰当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每学年按照规划任务按时完成。每学年的校本教研会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那就是各学科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变革。

二。利用专家资源,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力

我校从2014年就可是聘请校外的学科专家到校指导学科专业。经历了两年,我们一直始终如一的聘请同一位学科指导师。从课堂把握到文本解读再到作业单设计研究。我们一直前进在进步的路上。同一位学科指导师的蹲点式指导,也让学科指导师对我校的教师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对他们的指导工作更有师情积淀。各学科教师面对学科指导师,在指导前组内认真磨课、思考、优化;指导时,各组成员认真思考、观察课堂;指导后,组内成员认真反思、优化。这样的一种经历,让每一位教师在原先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这一年中,我校在区"我心中的好作业单"评比中,4位教师获得区一二等奖;在区"新常规,新设计"评比中,6位教师获得区一二等奖。类似获奖,比比皆是。

三。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研究力

我校坚持以教师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专业能力。过去的一年,各学科教师积极进行关于自己学科的课题研究,通过课堂的研究去督促和带动自身的专业发展。课题研究,能让教师对自身的不足点看得更透彻。在教学研究的路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切入自己的不足或者感兴趣的研究点。在我校《三单教研:基于作业单教师研修项目的策划与研究》该推广课题的带动下,教师们科研的兴趣异常高涨。用于思考,积极创新,在科研的路上,活动丰硕成果。2015年下半年公布的课题获奖名单中,我校今年结题的五个课题顺利结题,并有4个课题活动获得市二等奖、区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样的丰硕成果,当然离不开教师对研究的热情,和研究方法的恰当掌握。

篇4

2、继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倡学生自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未来自己创”这是我们的队训。大队部还充分利用每一周的大队部例会对所有的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明确、协调、并布置好各项任务。现在的大队部部门设置合理、分工明确、合作意识很强,都能自主地完成各项常规工作。如校园卫生的检查打分、学生纪律的检查打分、文明礼仪的监督、各项分数的统计反馈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观作用,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最大限度的参与学校管理。

二、抓好一条主线,继续坚持常规教育

(一)继续发挥国旗下讲话、教师值周总结讲话这一德育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熏陶、激励、内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德育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开展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靳塘小学非常注重的传统教育活动,2010年4月3日下午,我校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清明祭扫活动。

(2)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歌唱比赛”。

(三)播下感恩和爱的种子,让心灵开出最美的花。从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开始,到现在,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首先,在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日,我们组织学生对红领巾社区进行了大扫除;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了庆祝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活动,为妈妈、奶奶、老师等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说一句祝福的话语,送一份小礼物等;六月份的父亲节开展“爸爸,我爱你!”征文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少先队员们的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洗礼!

三、突出一个重点,继续强化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从小就开始并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一个健全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我校一直以来都把培养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德育的主旋律。尤其是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即为孩子收获良好命运播下了一颗优良的种子。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树立靳塘学生的新形象,我校掀起以“礼仪教育你我他校园盛开文明花”为主题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浪潮。这次“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四部分内容。

四、树好一面旗帜,继续深化文化建设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讲的就是环境的重要性。我们还开展了“我的中队角我做主”活动,四月份,开展了“绿色班级”活动,对班容班貌进行了整改。如今,各个班级的环境都有所焕新,文化氛围在逐步形成。各班都能充分利用各个阵地,展示各班风采、个性和特色。

篇5

本学期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在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育创新”校本培训方案,并以此推动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把我校本学期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领导都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管理简报、校园网络等形式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导师指导模式。即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对新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网络教研等方面,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2)、案例培训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培训,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达标评选出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27节次,听评课27节次。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小学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总结心得体会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年度,学校从师德教育、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将我的参训体会小结如下:

在本年度的校本培训中,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可以给教师提供迅速有效的帮助。

通常某一类专门的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把教师当成了学生,从基本的教育理论到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就是全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它的优点,但针对性不够,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就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可以在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校本培训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入手,重在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教师们顺利实现“三年发展规划”大有裨益。

中心小学校本培训年度工作总结心得

教师是办学之本,是立校之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将我校本年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发展教师、塑造教师,帮助教师成就事业。宽松的学校文化氛围,使教师感到“舒心”、“放心”,能够无所顾虑地工作。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导着教师,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充分地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使其人尽其能,各尽其才。学校坚持利用传统的节日,搞一些有益的活动。通过活动使教师感到学校在关注着自己,使教师体会到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在对教师的奖励和任用方面,学校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意根据教师的德才学识,能力水平,根据教师的特点、特长,安排适当的岗位,以使其发挥长处,从而感受到工作的快乐。这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篇6

二、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经济管理学科共有30名教师(包括20__年新增遴选导师和院外导师)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其中,企业管理学科点21人,产业经济学科点9人。导师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学历层次分布为: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2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人),占导师总数的73。年龄结构为:平均年龄43岁;35岁及以下者3人,35~45岁者16人,45岁以上者11人。年龄和学历结构如表1所示。学术梯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在学位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均有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治学严谨、为人正派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队伍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有能力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表1经济、理学科研究生导师信息统计表

类别

分类

人数

比例

备注

职称

教授

12

40

其中企业管理7名,产业经济学5名

副教授

18

60

其中企业管理14名,产业经济学4名

学科

企业管理

21

70

产业经济学

9

30

部门

经管学院

23

77

其它部门

7

23

年龄

小于35岁

3

10

35~45岁

16

53

大于45岁

11

37

学历

博士

5

17

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人

硕士(含双学士)

12

40

含在读博士5人,双学士2人

学士及其它

13

43

三、招生与推免工作

20__年我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共有22人上线,经过复试实际录取17名(包括2名校内保送生)。加上20__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12名,目前我院共有在籍硕士研究生29名。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推免、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综合测评,20__年我院共有118名应届本科生取得推免20__年硕士研究生资格,经过面试专家组面试,最终有17 人获得推免名额。其中,有1人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接收,2人被中国科技大学接收,其余14人被我校接收。

四、培养管理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某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依靠并配合导师把质量意识融入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认真审查并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计划;重视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坚持中期检查制度;强调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沿性、学术性、应用性和开题报告等。20__年度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一)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意见征集

10月17日,办公室就我院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进行了意见征集。本次意见征集共设计了两个表格,分别为《研究生意见征集表》和《关于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意见调查表》,前者调查对象为我院全体研究生,征集他们对导师、任课教师、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见;后者调查对象为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征集他们对研究生的意见。

(二)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研讨会

11月4日下午,我院召开了企业管理研究生导师座谈会,就我院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进行专题研讨,学校研究生处领导及全体研究生导师出席了此次研讨会。通过研讨会,一方面加强了导师们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让导师们了解到了目前我院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研究生学风建设会

11月24日下午,我院召开了全体研究生学风班风建设会议。会议主要根据回收的《研究生意见征集表》和《关于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意见调查表》的反馈信息,对我院研究生在学风、班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提出了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同时,会上学院领导还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的具体措施,表达了学院对研究生教育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的态度,希望研究生在学院提供优越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下安心学习,踏实研究。

(四)20__级研究生开题报告

研究生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对20__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十分重视。对于参加开题的研究生,我院按照其研究方向的相似性,分成三组进行开题,为此专门成立了三个开题报告审核小组进行开题审核,审核小组成员全部由我院具有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构成。同时,为了体现开题报告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在开题过程中,我院实行研究生导师本人回避制度。

五、教学工作

20__年度,我院共开设研究生课程21门,由18名任课教师主讲。课程开设情况如为:上半学期3门>文秘站:<,下半学期18门;学位课程7门,专业选修课程14门;20__级课程18门,20__级课程3门。18名任课教师中,院内教师17人,院外教师1人;教授3人,副教授14人,讲师1人;学历层次分布:博士2人,在读博士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6人,占任课教师总数的89。根据回收的《研究生意见征集表》,大多数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良好,研究生们对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授课较为满意。

六、学科建设

20__年度,我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新增硕士点的申报工作;另一方面,整合科研资源,凝练研究方向,形成了企业管理和产业经济学两个学科团队。具体工作有:

(一)硕士点申报

20__年上半年,我院在已有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点的情况下,积极组织申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三个硕士点。“产业经济学”硕士点有望获准布点。

(二)培养方案制定修订

12月上旬,我院召开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研讨会,主要针对企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产业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两项工作展开了讨论。12月中旬,又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了再次修订、完善。

七、学术环境建设

我院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环境的建设,在学术环境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教育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条件。

在硬件建设方面,我院今年先后购买了30余台(套)先进教学和实验设备,建设了三个研究生专用教室,其中有两个已安装固定多媒体和投影设备,同时专门建设了研究生实验室(有35台电脑等设备,宽带网络满足了研究生随时查阅、下载国内外文献的需要),供研究生使用;另外,学院拥有国内外学术期刊147中,今年新购图书2680册,新购了“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和“ERP”软件。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

在学术环境软件建设方面,我院积极组织和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主办、承办高质量的学术会议。20__年度,我院主办了2次省级学术会议;共有四十多名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18场次,其中,国际会议3场次,国家级相学术会议8场次。参加学术会议的级别分布如图2所示。我院先后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讲座,以开阔学术视野,增加学术氛围。20__年度共开展学术讲座32次,其中邀请校外知名学者做报告4次,院内教授、副教授做报告28次。另外,根据培养方案要求,我院20__级企业管理研究生于11月下旬开展了学术报告系列活动。为了鼓励本学院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学院制订了《某学院关于对在读研究生予以再次奖励的暂行规定》。

图220__年度某学院参加学术会议统计图

八、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在培养管理方面,今后要着重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我院取得硕士学位授权点时间较短,在籍研究生数量较少的情况,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今后要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并不断充实新的师资力量。我院还有一部分硕士生导师未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的科研课题,导致一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无研究课题支撑,缺乏前沿性和创新性。

(三)在学科建设方面,在建设好已有硕士点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争取新增硕士点有大的突破。同时,要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形成学科特色。

篇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1 引言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行政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手段切切实实地为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服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已经发展成为囊括党政、教务、学生管理、后勤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职能团队,队伍建设整体出现了学历层次提高、职业素养稳步提升、能力有所增强等喜人状况。作为维持高校日常工作运转、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职能、地位、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也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管理观念和工作模式的负面影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存在着素养参差不齐、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管理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如下。

2.1 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成员来源较为多元化,一般为毕业生留校、岗位分流转岗、人才引进家属随调安置或其他国内外高校毕业生招聘任职等等,因此成员的学历层次、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呈现多样化特点。虽然当中有管理类如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教育背景的人员,或是有过相关多年管理工作经历的资深者,但是部分行政管理人员文化层次不高、缺乏管理学科专业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对高等教育管理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入研究,不了解行政工作运行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没有恰当运用管理艺术,导致易出现政治素养不高、道德失范、工作上主观性强、决策失误、扯皮推诿、创新意识差、服务奉献意识淡薄等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2.2 培训不到位

高校针对行政管理队伍的培训重视程度不足,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仍然存在,加之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培训机会甚少,即使有也大多流于形式,培训下来真正学到东西的并不多。同时,又缺乏合理的培训结果反馈和运用机制,在遇到高校召集众多人员培训,在短时间内填鸭式的满堂灌输技能知识的情况下,行政管理人员在课后若在工作中遇到难题,难以找到培训机构和教师答疑解惑。而诸如管理科学、大学生心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行政礼仪、领导艺术等等的专题培训就更少了,培训不到位、培训效果差严重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素质的提高。

2.3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本位现象存在

部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组织结构没有秉承精干效能的原则,在机构合职位设置上缺乏科学考量,人员编制不合理,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协调,因事设岗变成因人设岗,造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权责不清、分工不明、内部矛盾激化的问题存在,而在短期内又难以治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任用、管理、薪酬福利等大多是根据事业单位管理办法,其任用和编制体现了浓郁的终身制特点,虽然近年来有部分高校试行了聘用制,但这种聘用制度是在岗位、人员数量不变的基础上,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能否被继续聘用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此项改革往往重形式轻实质,实际效果差,危机感低,仅仅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则已。有些行政管理人员存在官本位主义,工作中没有体现“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狂傲自居,因循守旧,话难听事难办,损害了行政管理队伍乃至学校的整体形象。此外,这些行政管理人员除非发生重大失职事件,一直在岗直至退休为止,这也为论资排辈、拉帮结派甚至腐败行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2.4 缺乏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缺乏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是高校整体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不同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能、内容、难度、工作量差不同,所以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确实有一定难度。目前高校都有一套针对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的制度和标准,但是其合理实效性有待提高。现行制度和标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高校对考核的重视程度上,向来重视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的业务考核,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一般只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重视;(2)考核时间跨度上,大多数高校的考核采取年终一次性考核,年终时每人填写考评表和工作总结,时间跨度过长,考核的深入和细致程度不够;(3)考核人员的选定上,多采取处室、科室上级领导对下级人员的内部考核,主观人情因素如私人友情、个人偏见或喜好等融入太多,没有同行、教师、学生参与评议,在考核的客观性全面性上大打折扣;(4)考核制度和标准上,差异性大的各岗位之间使用相同一套考核制度和标准,且量化考评少,定性考评多,考核标准笼统粗略,这样下来很难得到合理真实的考核结果;(5)考核结果运用上,这种流于形式的考核,一般对考核结果没有进行认真总结和反馈,往往运用性不大,在为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和干部的提拔、任命等方面起不到应有的依据、调控作用。

篇8

班导师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其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关系重大。下面,我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的班导师管理工作新思路作一探讨和分析。

一、深入分析班导师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而基础课教师侧重于课程的教学,他们所带学生人数多、专业情况复杂,所以深入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难度较大。因此,“班导师制”应运而生。“班导师制”有如下优点:

1.班导师进行思想导向的形式更加灵活,它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2.由于管理人数较少,班导师更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引导;

3.班导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学生的学习,起到“解惑”的作用;

4.班导师以自己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精英意识,起到“传道”的作用。

二、准确认识学生群体特征,合理构建班导师工作目标

1.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一般来说,班导师应重点关注家庭背景优越和极差这两端的学生,特别是后者。家庭较差的学生极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学生不仅是“经济上弱者”,而且更是“心理上弱者”。因此,班导师,不仅要重视这些学生的经济扶贫工作,更要重视对他们心理上的“扶贫”。

2.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而进入大学后,社会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摆脱以往的应试学习,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空间。在社交中,学生的个性在受到外界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他人。因此,班导师一方面要注意周围环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一些学生的消极个性对群体或其他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规范班导师管理制度,有效实施重点教育工作

1.班导师的选择

(1)班导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

(2)班导师的选择要以青年教师或研究生为主。

(3)班导师最好选择高学历的教师。

(4)班导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制定明确的班导师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聘用标准及聘用条件、评优原则等,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班导师工作的准则,此文件的及时颁布与有效实施大大促进了我院班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班导师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与班导师拉近情感,培养全员育人意识

辅导员与班导师进行沟通,仅仅用权力和领导身份指挥导班导师工作是不可取的,利用有效的方式与各位班导师拉近感情交朋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辅导员应该抓住日常工作中与班导师接触的每一次机会,及时了解班导师的具体工作情况,灌输全员育人思想,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帮助和分配工作任务。

4.实事求是,方法灵活,完成学院任务

班级管理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侯,作为辅导员一定要尽快与班导师进行沟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此时,辅导员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碍于班导师面子将问题置之不理。当然,在与班导师沟通时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完成既定目标。

5.班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

大学生自己独特的思想特征往往会与年老的教师形成代沟,为了消除师生间沟通的障碍,班导师一般都由年轻教师担任,但年轻教师担任班导师不像年长教师那样富有经验。所以,年轻的班导师多向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老教师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思维的碰撞也会有利于各班导师的工作的完善。

6.辅导员与班导师之间定期交流

辅导员和班导师的及时的沟通,一方面有利于学院任务的向下传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出现问题的及时反馈。我院每学期会召开辅导员与班导师的交流会,以便调整学院整体发展方向。

7.兼顾全局,严抓重点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班导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在大一期间,帮助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学习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整个班级的学风的建立,需要班级每个同学都要将学习重视起来。班导师不仅要及时向学生灌输学习的思想,也必须严抓个别学生的成绩,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8.提前计划,及时沟通,适时总结

每名班导师每学期初有一份工作计划,期末有一份工作总结;每个月与所指导的学生至少见面2次;每学期同所指导每一个学生有一次以上单独谈话,并作记录。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每学期期末上交谈话记录和工作总结。

9.树立班导师人格魅力

一个人对他人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而作为班导师而言,他的权力影响是相当有限的,这就要求班导师注重培养和发挥自己的非权力影响作用。在非权力影响中,班导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为此,要求班导师应当作到以下几点:(1)形成良好的心态。(2)培育高尚的情操。(3)培养探索的精神。

10.提倡班导师参加班级活动,有利于言传身教

如果班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太少了,就很难达到管理的效果。所以,学院提倡班导师参加班级的活动,增进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班导师的信任。

11.班导师的考核

学院依据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中期检查和年度考核。班导师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条件。考核的项目包括:班导师责任心、班级进步幅度、班级学习成绩排名、班级活动组织效果、班级凝聚力、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对班导师打分、各授课教师对班级评价等。

参考文献:

[1]王宜勤.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问题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3):86-88.

[2]韩锟.大学新生班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

篇9

 

供电企业是集技术性、专业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技能密集型企业。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中,复合型技能人才不断涌现,使供电企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在电力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在当前国家电网公司以“四化”要求加快推进“两个转变”的新形势下,复合型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仍难满足电力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新时期新任务,对供电企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深更高的要求,如何顺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尽快将过去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向具备多种才能和本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方向开发转变,努力打造供电企业复合型技能人才成长绿色通道,就成为急须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实际对此进行了有益探讨。 

一、供电企业加强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推进“两个转变”的迫切需要。在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的新形势下,管理和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各类专门人才,更需要具有双重任职经历、双重资格证书、双重技职能力等复合型技能人才。为此,供电企业必须审时度势,积极拓展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通过人才的轮岗交流、双师培养和拓展打造等,逐步建立培训、考核、聘用、待遇一体化的激励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方略,以适应和满足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是优化技能人才结构的迫切需求。当前,供电企业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供电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已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即从业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供电员工应具有多种专业知识、多项业务技能、多方应变能力,才能适应当今职业和技术的迅猛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在供电企业现有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技能人才结构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异质性,建立健全衡量技能人才“复合”程度的考核评估体系,努力在培和育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供电企业复合型技能人才成长绿色通道,培养造就大批能力宽泛,“学”、“术”合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二、供电企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供电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中,由于在技能人才使用培养方面缺乏长远观念,育人和用人互动性不强,致使复合型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一岗多能”的复合程度较低 

一些技能人员不能适应岗位高素质要求,技能单一化,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较弱。有些人通过努力,虽然取得了学历文凭等证书,但由于没有真正地扩展自己“一岗多能”的业务技能,往往只是增加了企业人才数量比例,却未能提升“一岗多能”的复合程度,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效益难以真正地显现出来。 

2.技能人才开发形式单一 

近年来,供电企业通过后续学历学习、技能鉴定、专业培训等形式,投入了大量的培训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缓解了部分用工的紧张程度。但仍有部分职工虽然经过培训取得了高级工、技师证书等,但业务技能水平却没有实质性提高,很大原因在于技能人才开发机制缺乏创新性,致使员工参加培训为的就是取证,只注重考试结果,而不是培训过程,过多关注理论灌输,而不是业务技能水平的有效提高。 

3.任用机制不够灵活 

由于供电企业一般都是垄断的国有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员工的岗位流动性较少,一般技能人员缺少多样化实践锻炼的机会,其应变能力和“一岗多能”比较弱。加之一些企业在技能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上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一岗多能”的技能人才相对短缺,大大降低了供电企业发展中人员的配置效率。 

三、培养供电企业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复合型技能人才不是简单地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管理经历、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拿到高校毕业证和技能上岗证的拼盘式组合,而是需要供电企业将技能人才再加工、再磨砺、再培训、再教育,进行高端复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和途径,使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机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从而达到有效的融合和共用。 

1.对相近工种班组复合重组,搭建造就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平台 

随着电力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劳动组织扁平化,按专业工种对应设置生产作业班组的固定思维模式被逐步打破,这在客观上为供电企业相近专业工种班组的兼容复合重组提供了条件。因此,供电企业可通过兼容复合重组,对部分班组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工种,按照优化后的流程确定重组后班组的职责范围。如将修试中心开关班和变压器班的工作职责合并,整合成变电检修班;将输电中心线路运行班、线路检修班的工作职责合并,整合成输电运检班。重组后班组工作范围和内容的扩张丰富,使一线技能人员在本班组工作范围内就有机会学习另一门专业技能,自觉地不断对新技能、新工艺进行交叉互补性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增长相关专业知识,促进自身业务技能复合及专业拓展,达到精一、懂二、会三的复合效果。 

2.开展职称和技能等级双取证,促进复合型技能人才良性发展 

结合工作实际,一方面积极鼓励、扶持一线生产岗位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参加技师、高级技师技能等级的考试、考评,并在其取得资格后及时聘任,发放津贴。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校企联办、个人自学和选派半脱产等形式,培养、帮助生产岗位的技师、高级技师参加学历教育学习,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视学业成绩进行分级奖励,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在达到申报资格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他们参加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并及时落实相关待遇政策。通过交叉性和异质性的培训、考核、聘用、待遇等一体化激励,不断培育和扩建双证人才队伍,提升“一岗多能”的复合率,促进供电企业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良性发展。 

3.实施轮岗实习导师带徒培养制度,加快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大批高校毕业生不断地充实到供电企业生产一线,为使他们尽快成为理论和实际均达标、“学”和“术”兼备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在其一年的见习期里,有计划地安排其到所在单位的每个班组进行定点跟班实习,并采用“一对一”的导师带徒的方式,选拔具有过硬操作技能和良好工作业绩的各类技师作为导师,签订师徒合同。在轮岗实习和导师带徒过程中,以现场实际为教案,以工作项目为课题,实行计划推进,其所在班组和单位进行分级督导、督查,定期考评,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不同标准的实习补贴和带徒津贴。以此不断磨合新进高校生所学的知识技能,把握各个班组岗位的专业特点和业务技能,丰富其实践经验,促其加快向复合型技能人才转变。 

4.开展复合工种技能竞赛,培育优秀复合型技能人才 

复合工种技能竞赛是对专有工种技能竞赛内容的扩充,要求参赛选手必须同时参加两个专业工种的技能竞赛,选手以本专业工种为主,自选第二工种为辅。其分值权重比例按6比4形成综合总成绩。竞赛主要依据“供电企业岗位技能培训考核标准”,分类对供电企业各岗位技能人员应掌握的安全和业务知识技能进行考核,重点侧重于现场操作技能的竞赛。参赛选手通过主、辅两个工种的理论特别是技能的比拼,在每个主专业工种中,综合总成绩第一名的员工为本专业“复合工种最佳操作手”,并给予一定的月度奖励补贴。通过每年度各主专业复合工种最佳操作手常态竞赛评选,不断在技能员工中实施以赛促学、以学促培的技能评价复合机制,以此鼓励和引导供电企业员工跨专业学习钻研业务技能,培养和发现优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5.加强岗位交流和轮岗锻炼,不断增强“一岗多能”的实效性 

在努力拓展内部人才市场,实行竞争上岗,促进供电企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建立常态的岗位交流和轮岗制度。一方面将能力强、潜力大的机关专职管理人员释放到生产一线,创造条件使其学专业、钻技术、增长才干,以其丰富的岗位综合能力服务一线。另一方面,将一线岗位懂技术、会管理的技能人才充实到核心业务管理岗位,结合实际压担子、训练能力,不断加强他们的专业管理、组织协调和开拓创新能力。通过岗位交流和轮岗锻炼,有效地实现育人和用人的互动、专业和技能的复合、业务与管理的衔接,丰富其实践经验,扩展其工作视野,提高其复合效率,不断增强“一岗多能”的实效性,促使他们尽快成为懂生产、会管理、精业务的高效能复合型技能人才。 

6.强化业绩考核管理,发挥业绩考核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激励作用 

篇10

1、2018年3月,积极推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

2、2018年4月,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3、积极推进信息化课程建设。继续推进云课堂建设,教研室全部在编教师均开展各自课程云课堂建设;

4、2018年5月,进一步完善导游协会、会展协会建设,指导会展协会开展2018年会展知识竞赛活动,指导学生积极申报会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

5、2018年5月,完成2015级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工作;

6、2018年10月,积极进行会展策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7、2018年11月,成功组织20旅游、会展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二、实训室建设

    进一步完善已有实训室的设施及功能,制定实训室管理及使用相关规定,上报新建实训室及实训室改扩建计划。

1、2018年4月完成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软件配套升级;

2、2018年5月,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承担2018年第三届“踏瑞杯”全国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中部赛区)的比赛及培训会议场地;

3、2018年5月,制定并完善旅游教研室实训室使用及管理相关制度;

4、2018年6月,上报旅游教研室2018-2020实训室建设三年滚动计划;

5、2018年7月,旅游教研室下辖实训室采购并安装7台空调;

6、2018年9月,上报2018年度实训室低值耗材采购计划;

7、2018年12月,上报2019年度会展实训室软件采购项目以及低值、耐用品采购预算;

8、2018年9月,完成2018年度实训室低值耗材的采购。

2019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发挥专业特色,促进旅游、会展专业共建共享。

一是在对以往培养方案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二是加强与现有实习基地的联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为学生成功就业和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继续组织旅游类企业校园招聘会,进一步筛选旅游名企和行业影响力比较大的旅游、会展企业参加;四是完善服务、创新工作方法,推进“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培养模式的创新试点,加大与安徽中设会展、上海红快科技等合作企业联系,深入开展导师制人才培养,践行“现代学徒制”,进一步落实与安徽融创文旅城的“订单班”培养在2017级旅游管理在校生中的实践。五是完成2016级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及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分配及论文答辩等事宜。

2、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加大科研力度

积极对照评估标准及要求,督促各专业授课教师进一步完善教案、教学日历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组织实施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并不定期的抽查学生出勤情况,随机对进班级进行听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精心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云课堂和智慧课堂等教学活动,推进我院信息化课程建设。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学院各类教学比赛,积极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院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教科研课题。

3、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信息化进程

组织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鼓励部分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学校信息化课程建设对社会开放,并完成自编特色教材的验收工作。组织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和校内实习工作。

4、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配套建设

篇11

目前,我院对辅导员的考核是参照行政管理部门对员工的要求进行的,着重工作态度和整体综合表现,并没有细化到辅导员工作的相关环节,针对性并不太强。根据在辅导员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本人认为当前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考核内容体系的构建

目前,在辅导员考核内容上,我院参照对行政管理人员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辅导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难以体现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与特点,例如,过于重视对辅导员工作态度、岗位出勤的考核,而对辅导员工作实绩却不甚重视,未能把握以绩效为中心的原则,达不到合理评价辅导员工作的目的。

2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关系的处理

近年来,我院在辅导员考核中普遍采用定量考核的办法,定量考核有一定的优点,但却出现了纠枉过正的情况,将考核内容一概定量化。但在实际操作中,辅导员的德、能较难量化。一个人品德的好坏、能力的高低是难以用参加多少次政治学习、组织多少次班会加以评定的。所以,过分的不合理量化只会带来考核的片面性。为此,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关系的处理,是辅导员考核工作的又一个难点[2]。

二我院辅导员工作的特点与现状

第一,辅导员工作琐碎,无固定的工作量考核。它既没有任课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也没有科研教师的具体科研开发项目。它主要围绕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缺乏统一的衡量指标。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劳累,身心疲惫”,这是长期以来,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形象写照,当前辅导员仍没有实现从“事务性管理者”向“人生导师”的成功转型。而且,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据统计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占了整个工作时间的70%,辅导员工作的“教育性”,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其结果是辅导员身心疲惫,没有绩效[3]。辅导员工作和队伍的现状,需要我们去构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辅导员工作,打造一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队伍。更需要实施绩效管理,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

第二,辅导员工作过程趋于隐性,岗位不被人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往往由许许多多琐碎的工作组成,工作地点遍布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工作时间常常是课余休息时间,工作过程趋于隐性,因此常常不被人了解。甚至部分人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就像“保姆”一样,干的都是些围绕学生的琐事。

第三,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大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陷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当中,只要跟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辅导员去管,被迫成了“保姆”、“警察”、“消防员”、“勤杂工”、“万金油”。而对其原本的工作重心———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更谈不上主动地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导致辅导员队伍总体上理论水平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明显。

三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突破点

1改进测评标准

辅导员工作的重心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有些日常的管理工作辅导员要参与,但是不宜作为主要的内容进行量化考评。比如,辅导员检查学生到课情况次数、辅导员检查学生就寝的次数等。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青年学生,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必须不断面临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如果采用以上绝对化的评分方法,易导致辅导员满足于完成上述工作,不利于辅导员开拓工作新局面。

对辅导员工作测评的中心和重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为辅导员的工作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2)指导学生党团活动的情况;(3)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情况;(4)指导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5)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6)各类奖助学金开展的情况;(7)特殊群体、个体的辅导;(8)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二为辅导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情况,主要包括:(1)辅导员的业务能力;(2)辅导员的学习情况;(3)辅导员参与调查研究的情况;(4)辅导员科研成果等[4]。

2明确测评主体

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和学校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和老师、学生、兄弟系辅导员都有广泛地接触。他们都可以成为辅导员考评的主体。辅导员测评主体应该是基于辅导员自身包括其他相关对象的综合主体。根据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工作开展情况,各主体测评结果的权重可拟定为学生测评结果占10%;系领导占30%;学工部占30%;辅导员自评占30%。

3改进测评形式

(1)学生测评应体现不同学生群体意见。学生测评有利于学生大胆反映意见和建议。但是也容易出现乘机报复的心态。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社会阅历、价值观等的差异,辅导员兢兢业业的工作不一定能得到每个学生的认同,所以学生对辅导员的评分往往既有合理的内容,但也有偏颇之处。我们建议从不同学生群体中选择代表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考评,比如学生测评人群的确定应包括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贫困生以及普通同学。这样,一方面,可以反映不同学生群体对辅导员的评价,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打击、报复等情况的发生。但是,需要辅导员正确对待学生的评价。面对学生的低分要善于反省自己的工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

(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其工作业绩评价涉及到多种因素,其综合评价结论具有模糊性。例如,热爱、关心、帮助学生等方面的评价,往往不能用一个具体的数值点来表现,只能用相应的优劣等级来表示。所以常规的统计方法对此难以处理,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却能够较好地处理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因此,定性评价是综合评价辅导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方法。但对于一些可以用数据来明确的工作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如学生申请入党的申请情况、学生日常行为违纪情况、学生获得各类奖励的比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等。

(3)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主要考核阶段性工作、重点工作、临时工作及基础性工作。平时考核也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评价主要是在学期末、年末,通过对照考评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最后,将集中评价结果与平时考核的记录按一定的权重折合,形成最终考评结论[6]。

四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步骤

第一,建立辅导员工作考核与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辅导员述职报告会,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担任辅导员工作评估领导小组组长。

第二,各系辅导员根据自己的年度工作总结,集中进行述职汇报。述职内容包括(1)常规工作以及一年来突出的工作和特色;(2)对特殊群体或个人的教育管理工作及成效;(3)本人学生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4)心得体会及科研成果等。

第三,系领导根据考核结果,结合学生评分、自评分、系部评分、学工部评分,按1:3:3:3的比记出总分,系部对辅导员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考评意见,报至学工部。

第四,下点检查。学院成立辅导员考核监督小组到各系了解系领导、学生对辅导员的反映,并了解各系对辅导员考核的开展情况,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学工部及时做好评估工作的总结和表彰。(1)认真总结,概括出学生工作的成绩与不足;(2)吸取经验教训,为新学年的学生工作指明方向;(3)对评估情况进行排名,树立先进典型,形成良性竞争氛围,最终评出年度综合优秀和各专项优秀[7]。

五考核结果与运用

第一,辅导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者为优秀;70~89分者为称职;60~69为基本称职;低于60分者为不称职。

第二,在工作中,组织纪律性差,长期(二周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在岗,不能履行岗位职责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发现问题不能及时上报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不良影响、所带班级出现较大责任事故,并负有一定责任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第三,考核结果要与本人见面,并存入档案,辅导员本人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申请复议;复议后仍有异议,本人可写出书面意见,一并存入档案。

第四,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职务晋升、评选先进、津贴发放等的依据。优秀者按120%的标准核发辅导员津贴;称职者按100%发放;基本称职发90%;不称职扣发50%的工作津贴;并要求其制定措施,限期改正;连续两年不称职者,调离专职学生工作辅导员岗位,按学院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处理。考核领导小组对参评辅导员排出名次,确定前10%为院级优秀辅导员拟评人选,在全院公示三天,无异议者授予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并推荐参加上级评优。

总之,2006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第24号文件另的颁布,对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辅导员的考核和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对辅导员更好的管理,因此,一套完整、科学、切实的考核与评估体系可以较全面的反映出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从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程晓军.高校学生辅导员考核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2).

[2]王大壮.新形势下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2).

[3]李院莉,武莉娜.构建大学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

[4]陈瑞三,胡立男.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12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转型,社会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日益增长,经常有某招聘会高薪招聘职业人才而不到的报道。作为职业院校,面对这种局面当有所反思和行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而在职业人才的培养中,除了校内的专业课教师之外,实习期间的管理教师也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组建了一支实习带队教师队伍,负责承担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实习带队教师是介于中职辅导员①和实习指导教师②之间的角色,其存在的依据是由于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中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使得学校招生数量大大增加,而同时学校编制、人员经费等因素限制,致使辅导员与实习指导教师配备不足,因此创设了实习带队教师。

实习带队教师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角色,是学校派驻在企业驻点负责管理和指导学生的教师,其责任在于指导刚刚走出校门的职校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更快地适应岗位技能要求,是承担学生向“准职业人”的转化和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的重要角色。

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在实习管理教师方面的建设和培养却存在着不足,甚至有些院校都没有实习管理教师团队。今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多年来形成的良好运作、效果显著的实习带队教师团队的培养为例,对职业院校实习管理教师组建和培养作一些简要论述。

一、实习带队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1.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要

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在目前国内的各职业院校在教学计划中,顶岗实习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落实顶岗实习的教学任务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以下的困惑:(1)顶岗实习的计划执行困难;(2)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度低;(3)顶岗实习的保障体系欠缺;(4)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困难。

前3种问题可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如校企共同组建职教集团等方式得以不断解决。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困难,则需要组建一支良好的实习带队教师队伍来克服。顶岗实习是在企业进行的教学任务,既然是教学任务则必须有计划、有实施过程的监控,但这些管理工作如没有企业方面配合是无法实施的。即使企业方面配合,也还是需要学校方面参与到全过程的监控中,以便保证顶岗实习任务的圆满达成。这些教学任务的完成,就需要一支专门的队伍,即实习指导师队伍的建立和培养。

2.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顶岗实习是学生走向企业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向“准职业人”转化的重要步骤。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学生毕竟是刚刚从校园走出,进入一个陌生的企业和社会环境,这就需要实习带队教师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渡过这个适应期。顶岗实习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困惑或问题,这也需要实习带队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二、实习带队教师的培养

实习带队教师不论从学校层面还是学生的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实习带队教师能否完成其责任,这就需要学校从选聘、培训、指导和管理保障等方面进行做好相关工作。

1.选聘

从历届毕业的优秀学生中挑选,以学生在校和实习期间的表现,班主任的评价、实习企业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首先确定候选名单,再经过来校参加笔试和面试等考核过程,择优录用。

选聘条件主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纪律表现,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是否能独立地发现和处理问题,吃苦耐劳和勇于创新等。

2.培训

学校每年举行两次实习带队教师集中培训:一次是在7月份,另一次在12月份。7月份为新实习带队教师的入职前培训和老实习带队教师的工作总结;12月份为实习带队教师的中期考核及提升培训。

(1)入职培训

根据学校多年来实习管理工作的经验,整理出学生在实习中常见的问题案例和解决措施的培训教材。培训具体分五个部分:实习管理规定、安全注意事项、典型案例分析与处理、急救与常见病常识、行业企业相关知识等。实习带队教师通过入职培训,考核合格才可以上岗工作。

(2)提升培训

针对实习带队教师在管理实习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学校定期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人员来校,对实习带队教师进行相关能力的提升培训。先由负责各企业实习生实习带队教师阐述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相互间进行交流探讨,再对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对策,最后总结出相关理论性的成果。这些成果也为校内教学提供了教学案例。

3.指导

除了定期培训之外,还有不定时的指导。毕竟顶岗实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存在着变化,对实习带队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出现一些实习带队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有相应的专家或骨干教师给予临时性的指导。该临时的指导团队主要由富有学生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和相关教师组成,与相关实习带队教师保持联系。

4.管理与保障

实习管理教师作为学校管理实习生的重要队伍,是承担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基点。学校要为这些实习带队教师提供完善的保障如多买一份意外保险等,以便这些教师能够更好地从事实习指导的工作。在管理方面,制订和印刷了《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带队教师工作手册》,该手册包括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职责、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计划(按季度)、月工作日志和工作小结、季度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总结、实习生名单等五部分。实习带队教师要按规定按时填写,定时交回进行检查。驻点实习带队教师,还需定期上交所在企业的考勤表和企业考核评价表等资料。

三、实习带队教师培养的作用

实习带队教师团队的建立和培养,对于顶岗实习稳定率提升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广东省旅游职业学校在2014年办学30周年时做了详细的统计,以2012-2013年情况为例,本年度参加实习学生人数为1,482人,流失实习生33人,实习稳定率为97.8%;有132人在企业获得嘉奖和表扬,比例为8.9%;就业人数为1,445人,就业率达到96.6%(其中海外就业人数达85人,占就业人数总比5.9%)。

职业院校区别与普通院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能否落到实处,这是值得很多职业院校思考和探索的。实习带队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培养,是经过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多年实践已经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助力。

注释:

①中职学校在辅导员建设方面由于没有强制要求,多数实行的是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但是专任教师在校内教学很难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

②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仍处于紧缺状态。

参考文献:

[1]田执存.重视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2009(21).

[2]周启平.试论中职学校设立学生辅导员制度[J].卫生职业教育,2006(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