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7 20:48: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评价一个人的优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然后回家,她问老公:那个女人有什么好,没有我长得漂亮,也没我对你的体贴,为什么?
那个男人没回答,但是他知道,就我朋友的性格一定是舍不得这个家的,小孩就是朋友的软肋。
这男人,他把朋友的柔顺视为软弱。
后来,朋友给我诉说这些事,我听着听着就觉得一陈可悲。当然不是针对朋友,而是对人的那种劣根性。
每一个人都有其优点,而不同的欣赏来自于各人的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优点,有着不同的评价。
就如一个女人善良温顺,欣赏她的人会说温柔可人;而对于那个认为理所当然的人来说,却视其柔弱可歁
在那个人的眼中,这优点不是优点,反而是一个无所谓有的了,仿佛你就应该是这样的,没什么特别。
人的一生中,遇到欣赏的你的人是一种幸福,遇上不欣赏的人是一种祸害,身心受伤。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67-01
主席明确指出:要树立注重官兵公认的导向,全面准确识别干部,客观公正评价干部,使选的干部真正能够让组织放心、官兵满意。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是加强干部教育,搞好干部培训,实施干部奖惩及合理使用干部的关键。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特别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优点与缺点的关系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多么优秀的干部,也会有缺点和不足,同样,就是缺点再多的干部,也会有优点,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干部的优点和缺点,正确处理优点和缺点的关系。
一是既要看到干部的优点,也要看到缺点,并对优点和缺点进行透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考核目的,对干部作出考评结果等次评定,或提出培养使用建议。这就会有两种情况,一种为“两突出”,即干部的优点缺点都突出,群众有不同反映,领导有不同看法,其中往往有些能开拓局面的干部属于这种类型,对这类干部的优缺点如果不做客观的具体的分析,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不能合理地使用。对于少数人反映的不同意见,我们要在个别谈话环节逐一核实,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考评对象本人说明情况。比如:考察干部的品德方面,特别要从群众的口碑中了解情况,特别是要注意听取少数知情人的意见。干部品德上的一些问题往往知晓的范围很小,有一定的隐蔽性,而少数知情人的意见更具有参照性,更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实情。还有一种为“两头平”,优点不突出,缺点暴露也不那么充分,上下级关系处得很好,民主测评得优秀票率高,其中往往是些德才平庸的老好人,切不可评价过高。要注意处理“票数”与“公论”的辩证关系,做到既尊重群众公认,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
二是对干部的优点和缺点本身也要认真进行分析,清楚二者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像列宁所说“人们的缺点多半是同人们的优点相联系的”。比如,有创建的人,往往自尊自信,甚至有些傲气;好学深思的人,常常孤僻不合群;重“大节’而务实的人,难免不太注意小节和形式。所以优点与缺点具有两重性,在一个方面反唤出优点,而在另一方面则可能表现为缺点,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干部的优点和缺点,分清哪些方面是主导的、经常起作用的,哪些方面是次要的、不经常起作用的,绝对不能只看一点,以偏概全。
认识到干部有优点和缺点,了解了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准确地考评干部,有利于在干部使用中做到用人所长、扬长避短。
二、正确处理学历与能力的关系
在考核评价干部时,对学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看法不尽一致,有的往往把学历与知识化、专业化简单等同起来,认为有学历就是知识化、专业化了,就是有能力了,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学历与能力这两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学历是指一个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经历,一般体现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能力是指学识、智力在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因而学历与能力是相联系的,是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体现知识的运用,一般地说学历较深,知识较多的人理解接受新事物较快,摄取与运用现代化科学知识的能力较强,更易于掌握和提高各种工作能力。由此可见,干部的学历越高,也就是知识化的程度越高,干部的能力可能会比较强。但是,还应该认识到,学历与能力,既有内在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由于主观原因和客观环境不同,有些人的学历与实际工作水平并不完全一致。知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现代社会一个人的知识百分之十是学校教育给予的,百分之九十是在以后的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因此,有的人虽然没有经过正规学校教育,没有取得相应学历,但通过自学和实际工作锻炼,也达到了较高的知识水平,也能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某一个方面的内行或专家。有的人虽然有较高学历,不注意在实际作中学习和总结提高,能力却较低。
对于学历与能力这个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考核过程中对干部能力的评价,既要注意学历,又不唯学历。着重看是否有真才实学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职场上,有时晕轮效应会发挥积极作用,比如一个人积极肯干,其他人就会忽略他的一些缺点,认为他是不错的同事。但是,总体来说,晕轮效应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它容易让人以偏概全,判断失误,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在作出可能对他人造成重要影响的评价时,一定要防止出现晕轮效应,如果只把某方面甚至与评价内容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用某个特性去推断其他特性,势必会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误区。尤其是在被评价者对评价者表现出特别友好或特别不友好的情况下,晕轮效应最容易发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自我:一是现实的自我,即对目前自己是什么的知觉;二是理想的自我,即对将来自己是什么的期望。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是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有的人对“现实自我”评价过高,以为自己完美无缺,自恃清高,什么都“看不惯”,更听不进批评意见;有的人则对自我评价过低,过分谦虚,容易悲观失望,对一切都不感兴趣。
应该说,生活在军营的绝大多数官兵,认识自我或对自我的评价比较稳定,也比较现实、客观,也能在自我发现或评价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改造。但是,也不排除少数官兵在自我认识上有偏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高地估计自己。有的人自以为是,自我陶醉,瞧不起别人,惟恐暴露自己的弱点,听不得批评;一旦自以为应得到的荣誉未得到就情绪低落,怨天尤人。二是过低的估计自己。有的人缺乏自信,自己看不起自己;有的人遇到事情和问题总是强调客观条件,这也不行,那也困难,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努力了也白搭;还有的人时常犯猜疑,总感到领导和周围的同志看不起他,对他不信任。
青年官兵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部队的思想教育忽略了自我意识问题,就无法在青年官兵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尽早地成熟。下面,我们一起探讨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自省法
“我思故我在”。自省是人的一种自我体验。自我反省或自我反思好比是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这是认识自我的最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解剖自己,问问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究竟在干什么。特别是面临着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I,知道自己失败是为什么、成功又是为什么。
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常常是把自己从自己身上发现的东西和从他人身上看到的东西不断地进行比较、对照的结果。只有在这些比较中,每个人才能自然而然地用“我比别人如何如何”的方式去判断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周围人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比较时,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你不妨寻找一个各方面都与自己相近尤其是环境和心理条件都相近的人作比较,这样你就会找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我才比较客观。
评价法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一种很有用的信息,因此,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期望等方面来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将有助于认识自我。就一般情况而言,他人的评价比主观自省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周围人的评价有较大的相似性,则表明他的自我认识能力比较成熟;如果一个人的客观评价与一个人的主观评价相差过大,则表明他在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要调整。当然,对待他人的评价,也要有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全盘接受,也不可偏听偏信,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
实践法
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就必须确认优点,确认他们的优秀品质,人不会因为一昧批评而改变,不是一昧弥补缺点而改变,而是因为确认优点而改变的。--"人类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赞美"。赏识给人带来欢欣鼓舞和力量,教师要用积极的视角观看事物的形态,用积极的心态正面的引导,为孩子千方百计寻找亮点,以点燃他们乐观的品质,挖掘人性中的无限可能。" 对情商教育的研究中,我们在无数成功者的案例中发现,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具有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是唤醒每个人巨大潜能的笛声。
在每个人的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什么,他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的肯定,对他不断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培养他的良性情绪,即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能实现的心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的基础,是"自我认知智能"的实现,当积极心态积累到一定状态时就形成了肯定、正面的自我评价系统即自信心的形成,在人的成长中如果缺了自信心的培养和累集,快乐和积极就无从谈起。
自卑是相对自信而言的,指对自己有着不良的观念,不适宜的评价以及赋予过低的自我价值。通俗的讲,正在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如果感觉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软弱无能的,不健全的,甚至是低人一等的,如果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很苛刻,那就证明他已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中了。而自卑这种可怕的错误的自我认知,自我印像,过低的自我评价和期望值,会吞噬一个人的无限潜能,很难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在一个人最宝贵的青少年时期,如果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那么,他未来的人生需要用许多代价来弥补。
自卑的人从行为,情绪上都可看出他内心世界的外在表露。例如:自卑的人难以提出断然要求或者表达自己的意见,总是避免接受挑战甚至机会。他们总是低垂着头,很少正视老师的目光,说话总是压低自己的嗓音,在班级中总是怕引起别人的注意,缺乏同龄人的开朗和活力。
现在大量的农民工子女进城进校,由于他们学习习惯差,基础薄弱,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环境的因素,造就了一个个参差不同的个体,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忙于生计,家长无法给予指导和培养,他们大多数孩子都极其懦弱和退缩,迫切需要教师指导这些孩子,让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在生活学习与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亮点,去为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优势,以促其形成不断追求成长的巨大动力,在所在集体中找到自信和快乐,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个六二班上的孩子叫杨巧,由于父母都是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家庭很困,我了解到--这是一个严重缺乏爱和关心的农民工家庭,由于家庭无法给予她正确的指导,她个人卫生习惯很差,受到了很多的嘲弄和排斥,这使自卑的她极度内向,平时寡言少语,和同学之间仿佛有了一道鸿沟,加之她学习吃力,成绩差,更让她举步为艰,消极退缩。
有一次下午上课,她竟然疲倦得睡着了,她中午不仅要回家做午饭,还要给在街上做生意的爸爸送饭,整个中午,没有一点空闲和休息的时间;她早上爱迟到,是因为她要一个人从离学校有十多站的三桥坐公交车来学校上课;她很勤快,是父母的得力帮手,也很能干,不仅能带好幼小的妹妹,还做得一手好饭菜………
轻抚着她的头,我告诉她,人要正确认识挫折,上帝把一些种子撒在花园里,但有时也很残忍,把一些种子撒在了悬崖边的泥土里,这是因为他知道这些种子很坚强,能飞得更高更远…….
我抓住她这些过人之处,让她知道了社会是多元的,每个人将来的发展也是多元的,以往的以成绩定好坏的一元单一评价已不能再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评价一个人最核心的确永远是是他对人对己的责任感。
在班会上,我把她对家人的责任感,对家庭的付出,在家里的勤快和能干,大张旗鼓地提出表扬,让她带自己炒的鸡蛋饭和炒菜来让大家品尝,当大家为她的厨艺啧啧称赞时,她知道了自己这些独挡一面的生活能力,在同龄人中多么罕有,多么值得自豪,生活的打磨变成了丰富的蕴藏,成为优秀品质,优秀面,在生活学习成长的集体中得到认同。
让原来喜欢嘲笑自己的同学刮目相看时,杨巧羞涩地笑了,但我清晰地看到了她眼光里闪烁的更多的是自信,是自豪。因为自卑,杨巧原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经过这样的正确引导,培养了她的自信心,树立了孩子展现自我的健康观念,在后来的班干选举中,她被选为卫生委员,并代表中队去参予全校的卫生考评。因为"当官"了,她的个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会了关心集体,主动参予到集体事务中来,整个人焕然一新--校服干干净净,头发一丝不乱,学习上不甘落后,主动了许多………
总结了经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勇敢地跳出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评价方式,应用积极的角,不遗余力地为孩子寻找亮点,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亮点,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进行表扬,在这样的成长氛围中,年级中的许多孩子找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舞台,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自卑、退缩的孩子:
――"你今天能完成任务,就是成功!"
――"兰老师小时侯还不如你现在这么能干呢!"
――"你以后一定会成功的,因为你能靠自己想办法。"
当推动变成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了牢固的内驱力,孩子就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学会了自我激励,自我生长。作为教师,怎么发现和帮扶,让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成长的沃土呢?那就是--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用心找亮点,以点促面,巧妙应用现有资源,让孩子发掘自己的特长,找到自信源,品尝成功的甘甜,形成乐观积极,自信奋发的品质--飞过一次,就不想再爬行了!积极心理学曾这样告诉我们。
激励一般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应该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激励同样是存在的,但主要是精神激励。如光荣榜、奖章、评标兵等,都极大的激励了一代人,但脱离物资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有一段时间,人们对精神激励嗤之以鼻。现在市场经济中激励更多地是物质的,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尽管精神激励仍然需要,但在市场经济下物质激励更为普遍。
与计划经济忽视价格迥然不同的是,市场经济是以价格为核心进行运作的,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现代经济学认为,价格机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价格的变化实现赢利的变化,从而给生产者提供激励。在那些价高利丰的经济部门中,高利润给生产者提供了更强的激励,使它们具有更强的动力去生产更多的产品,同时也激励其他新的生产者进入该领域,扩大该领域的生产规模。
在企业内部,为了使员工更少一些偷懒行为,少一些"搭便车"的行为,通过使员工的收入与公司业绩挂钩而使员工具有危机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激励方法,诸如根据业绩提取奖金、计件工资、干坏了炒鱿鱼等等。而奖金、工资都不过是价格的表现形式而已。
激励之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对事情的成败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危机的压力转变为动力。可以想象,人们在降低收入、失去工作等威胁面前,定会发奋工作。
回顾中国20多年的改革历程,可以说,改革的历史同时也是激励机制演进的历史。从到奖金制度,再到最新的"股票期权",运作的目的无不是为了激励。时至今日,激励的方式已多元化了。
激励是一柄双刃剑
但物极必反,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我们在利用激励的同时,必须警惕过度激励。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利用都必然会出现收益递减现象,最终甚至出现负收益。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如是,作为制度的激励的运用亦如是。资本、劳动、技术不是万能的,激励也不可能是万能的,收益递减现象必将出现。
最近被媒体爆炒的北京房地产业发生的现代城6位销售副总监集体跳槽事件,正说明了"过度激励"的后果。此次事件的发生虽说有外部原因,但根本原因被雇主和雇员双方一致认定为"压力太大"。该公司每月都要淘汰掉6个销售小组中销售额最少的那个小组的销售副总监,而不管其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各个小组的实力不同等因素。在这样的压力下,人员要保持稳定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肩上的担子太重,人会被压垮。在不堪重负之中,人会千方百计地撂下担子,另寻出路。精神上的负担亦如是,如果勉强撑,说不准哪天就进了精神病院。因此激励不能过度,必须考虑人的承受能力。
撂担子或者人员流失对企业是不利的,直接影响企业人员的稳定。而一个人员不稳定的企业不可能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终将在竞争中败北。因为,人员的过快流失,意味着企业组织的学习曲线屡屡被打断,没有持续的上升。换言之,经验作为一种企业的无形资产都将随着人员的流失而流失,难以积累起来,形不成稳固的核心能力。
因此,激励也是一柄双刃利剑,既可以是很好的工具,也可能伤及自身。这样想着,我还不由地想起我国某著名公司的一件事。该公司出巨资聘请了一家国际著名的咨询机构为其发展出谋划策,于是后者为该公司提供了一揽子的建议。其中之一是对每个季度中评比后三名的部门经理调换工作岗位。
可以说,上面的建议未尝不是个好主意,也未尝不是个"馊"主意。因为它确实可以很有效地激励那些部门经理们,但也可能导致企业人事的混乱。试想,如果一个部门因为市场或行业的因素而业绩难有起色,部门经理屡屡"中标",那种每季一换的情形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呢?
而且,如果朝不保夕,必然导致短期行为,"机会主义行为"也将更为猖獗。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类似于国有企业屡见的"59岁现象"时时都可能发生,而且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使人做出更加冒险的行为。那么,这样的企业又怎么可能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呢?
企业需要激励,但不能过度,不要导致人员的过分流动,导致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泛滥。这样企业才能有发展的后劲。
如何实现有效的激励
现代企业在充分考虑物质激励的基础上,也普遍考虑精神激励,即如何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企业争相提升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以吸引和留住他们。最频繁使用的手段就是不断的加薪和股票期权。实际上,人才想要得到的仅仅是"钱"吗?答案显然有些牵强。除了有竞争力的薪酬外,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培训机会和可信赖的领导应该成为企业必有的激励手段。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企业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一方面可以保持本公司的技术领先性,另一方面员工也得到了锻炼,公司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
晋升培训机会:企业可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或更多的培训,使员工不断充实可以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员工们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诸如部门岗位轮换、灵活的工作任务和"拜师学艺"等方式。
可信赖的领导。员工们通常希望在他们信赖的领导手下工作。什么样的领导是可以信赖的呢?可信赖的领导应是具备技术背景又超脱于技术之外的管理者。他应当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像员工的"教练"和"导师"一样,在企业内部倡导鼓励冒险和创新的氛围和企业文化。
灵活性和信任感。企业员工希望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只要他们能完成公司的任务,公司应给予他们这个自由。企业应充分信任他的员工不需要在经理的监视下也能按时完成工作,并能很好地平衡其个人生活和工作。
所有者身份。IT企业员工们希望得到公司的股份,以分享公司的剩余利润。企业可以通过授予股票期权或将员工的薪酬与公司、部门或项目的业绩相联系。没有作出员工股权安排的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员工业务授权的方式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联在一起。给予员工所有者身份也可以以另外方式进行,如授予员工自治权、尊重他们和认可他们的工作成绩等。
沟通。企业员工希望不断地与他们的经理交流沟通,他们也希望他们的贡献能被认可。他们乐于与公司内的其他员工打交道。他们不想等到被提拔到主管层以后才与公司内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群进行沟通。此类沟通可以是高级管理层与员工间的例会,也可以是"技术集市"。员工在这种小型的"集市"上,可以将他们的项目和创意展示给高级管理层。
自由地发挥创造。企业员工渴望能够在工作中自由地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意味着领导不应告诉员工去做什么,而是在员工"迷途"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愉快的工作环境。IT企业员工希望有愉快的工作环境,如便装、优良的办公设备、舒适的就餐和体育锻炼空间等。企业也可选择向他们提供免费饮料和午餐。
灵活的福利计划。自助餐形式的福利计划使员工可以从一系列的福利中选择最佳方式。公司可以为每位员工提供同样的基本福利计划,如医疗保险和休假等,但允许专业技术人员从附加的福利中进行选择,如每年他们可自主选择参加一次专业会议,费用由公司承担,或者更多的休假时间及向他们发放周末旅游的优惠券等。
系统公正的评价体系是有效激励的保证
任何一个办得好的企业,它的管理人员所以能尽到管理责任,主要是因为它对管理人员能及时地和公正进行评价,同时,又有此评价的依据,对他们作出恰当的奖励或惩处。凡是这样做的公司,它的各级管理人员就能尽到自己的管理责任,他们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有上进心。他们很自然地在工作中展开了竞赛。久而久之,在该公司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传统习惯:以上进为荣,以消极平庸为辱。这种优良传统的形成,是企业的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是财运亨通,年年赚钱的基础。
但是,要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做出正确有评价,必须有一整套的评价制度和方法。在美国和欧美各大公司中,往往要聘请心理学专家来主管对各个人的评价工作。
对一名管理人员的评价,必须是全面的和系统的。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切忌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不要草率地根据一、两件事就对某个管理人员的品质、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作出判断。对一个人作出正确的判断需要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检验和比较。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听其言,观其行。要把他所作出的实际工作成绩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在一家公司里,首先要看他有工作是否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则否有助于公司完成它的目标。公司要特别防备那些只会说而不会做的人。要奖励那些埋头苦干和认真负责的人。
在有些公司里,经常有些只会奉承阿臾,但又无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种人,为了使公司重用自己,有时不惜吹牛说谎,诽谤别的优秀管理人员。公司应该防范他们升任高职,因为提升了这些人凡等于惩罚了那些真正一心为公司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只会说花言巧语,但无实际能力的人,往往兼有说谎和诽谤别人的品质。因为他们自己既无实际工作能力,又想要获取要职,其唯一有出路便只能是说谎或诽谤别人。一间公司若纵容这些人,就等于用一堆垃圾堵塞了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通道。因为让这种人担任管理职务,他属下或与之平行的人,就不能发挥作用,甚至会因此而埋没人才。
经常看到有些公司,由于用人不当,把那些只会说而不会做有人提拔到重要的管理职务上,造成公司内真正能干的人不安心工作,甚至纷纷要求离职。最后,使公司里自上而下形成一种说空话的作风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也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等于抽掉了公司的灵魂和活力,最终发将使公司亏损甚至破产。
评价和估计一个人,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呢?是他的优点还是他的缺点?是他的成功之处还是他的失败之处?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众所周知,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人。重点是所要寻找的优点,必须是公司所欠缺的、因而也是最急需的那种优点。比如,公司里技术人员齐全,原料充足,惟缺有组织能力的经理。这时,我们所选择的经理人应该是有很强组织能力、有丰富的组织工作经验的人。假如,这家公司的生产、原料供应等都很好惟缺乏有销售能力的经理去推销产品,就要选择在推销产品方面有能力和有经验的人出任销售部经理。只要具备了我们所需要的优点,即使有其他缺点,也可以不影响对他的选用。在使用过程中,要使人尽其所长。我们选用一个人,主要是使他发挥自己的优点;至于他的缺点,只要不影响到工作,不影响到别人发挥积极性,就不发求之过严。
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要发生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企业的管理组织的宗旨是要创造条件,发挥和级管理人员的优点,并尽可能地抑制其缺点。
辅导目标
认知与技能:认识自我的重要性,能够借助自我分析和他人评价的方法正确地认识自己。
情感与态度:积极、真诚地评价自己与他人,勇于面对,乐于接纳。
行为: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人格: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辅导内容
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活动中明确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难点: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与思考中认识自我。
辅导策略
鼓励 支持 暗示 故事启迪
辅导实录
活动一:热身活动――抓手指
同学们好,今天冯老师要和咱们五年三班的同学一起上一节活动课,既然是活动课,就让我们先来活动活动吧!
要求:请每组的同学站成一圈,每个人将各自的左手向左伸开,掌心向下。右手向右,食指顶在同伴手心下。听老师音乐,当音乐停止时进行左手抓捕,右手逃离活动。
音乐《小小的我》响起。
谈同学们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们是独一无二的,你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想充分认识一下自己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自己。
板书《认识自我》
【设计依据】通过热身活动,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而且引起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关注与兴趣。
活动二:故事启思――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表现能给你们带来哪些启示。
课件:身上带着细链子的大象(图)。
这是一头马戏团里的大象,驯象人只将一根细细的铁链绑在大象的腿上,然后把它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就是这简单的细铁链和小木桩就让大象无法逃脱。为什么它会乖乖地站在那里呢?原来当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曾无数次尝试挣脱铁链,但每次努力的结果是,它的腿被铁链磨得疼痛、流血。于是渐渐地小象不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它的想法依然是:我不行,我不会成功的。
(1)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我觉得应该了解自己的能力,大象就是不了解自己,它觉得现在自己的力量还和小象时一样。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来完成这件事情。
(2)师小结:我们可不能像小象一样对自己一无所知,我们要在日常活动中认识自己。
【设计依据】通过故事启迪,使学生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活动三:大家都来说一说――他人认识
下面我们来进行下一个活动《大家都来说说我》。
请同学们互相帮助将一张纸条固定在每个人的背后。同学们可以在教室里四处游走,谁都可以对他人进行简单的评价。
5分钟后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座位,取下纸条。现在请把纸翻过来,认真地默读同学们给你写的优缺点,再看看自己写的优缺点。然后好好地思考一下,面对这些优缺点,你有什么想法?哪位同学能谈谈?
(1)老师示范。同学们给我写的是……下面是我自己写的……
通过看同学们的赞扬和自己写的优点,心里很高兴,今后,我会发扬我的优点,继续努力,大胆地去尝试,我相信我还会进步!
(2)请几个同学谈感想。
下面哪位同学来谈谈?
有几位同学读了别人给他写的优点和自己写的优点,得到了大家的鼓掌和老师的鼓励表扬:看,你多棒啊!有这么多的优点!
(3)抓个典型案例突重点:找个优点很少,或不愿发言的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老师鼓励:“现在就是你克服困难、战胜自己、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了,勇敢点。”
(4)发动大家帮他想改掉缺点的办法。将他的纸快速地在同学中传递,让同学们给他添写……然后读出来,分享。
(5)再让他谈谈想法
对于在每个班级都会有的那么少数几个自我约束能力差的“捣乱分子”,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便不得不给他们一些特别的“关照”,很多班主任的做法就是把这样的孩子安排在离集体远一些的地方,离老师近一些的地方,讲台的两侧就是他们的做多选择!
今天,在四年六班上课的时候,就发现了讲台的右边也坐着一个小男孩,胖胖的,带着一副近视眼镜。看到他一个人孤单的坐在讲台旁边,油然地想到了自己那也在小学上学的孩子,我的孩子不也和他一样胖胖的,带着一副近视眼镜吗?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心里便多了一份同情和理解,我俯身问这个小男孩,“你叫什么名字啊?”
“居昕谷”小男孩小声地说。
“你喜欢坐在这里吗?”我接着问他。
“不喜欢。”
“为什么不喜欢坐在这里呢?”
“因为坐在这里看不到黑板的左边……”
“那老师为什么让你坐在这里呢?”我追问道。
“因为我上课和同桌说话……”
“不是!”还没等居昕谷把话说完,一多半的同学们都喊了起来,对他的说法进行补充和更正。有人说“老师,他总打架,总欺负我们!”;有人说“老师,他总打女生!”;有人说“老师他总骂人!”;有人说“老师他欺负后桌” ;有人说“老师他偷后桌的东西”……
虽然我知道居昕谷同学身上一定有不少课堂问题行为,但我还是对其他同学们的这样激烈的反应感到不安和难过。居昕谷同学真的有这么差吗?还是因为某位老师对学生的误导所致呢?因为我们知道小孩子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大人的评价。不管事情的真实情况如何,他在班级的不受欢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就算居昕谷不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但是对于这么多同学异口同声的指责和鄙视,他也只能暗自难过,独自生气。
见此情景,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内心顿生怜悯之情。我拉起居昕谷的手,让他在我的课堂上做到了班级的第一排。接着我问同学们——“同学们,我想知道和居昕谷同学有过矛盾、冲突的同学有多少呢?”一多半的同学刷的举起了手!看来这很多同学都和他发生过矛盾冲突,于是我找于明司和徐婉同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做代表发言。
我对这两位同学说,“我知道你们两位都和居昕谷同学发生过矛盾冲突,但是今天我不想问你们和他到底发生了什么矛盾, 我只想让你们俩对他说几句话可以吗?” 转贴于
“嗯!”于明司和徐婉同用力的点了点头。
“我让你们俩对他说的话其实很简单, 请你们分别对他说两句赞美他的话, 也就是说说居昕谷同学的优点, 无论哪一方面的都可以!于明司,你先说!”
“老师, 他真得没什么优点啊!”想了半天的于明司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只要你多往居昕谷同学的优点方面去想,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发现他的优点的!”在我的鼓励下,于明司慢慢的说出了居昕谷身上的两个优点,一个是“很聪明!”;“一个是很能干活!”徐婉同也在经过几分钟的思索后,找到了居昕谷同学的另外两个优点。
接下来,我对一直微笑的居昕谷同学说,刚才这两位同学分别都赞美了你身上的两个优点, 现在该是你回馈两位同学的时候了,请你分别地赞美一下这两位同学的优点,每个同学至少也要赞美两点!
居昕谷不好意思地对这两位同学进行了一下赞美,或是你很漂亮啊,或是你画画很好啊,或是你非常诚实啦……赞美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赞美之后每个人的心情都变了,每个人的思维也都跟着变了!我对两位女同学说,通过刚才的这个活动,你对居昕谷同学的看法和以前有什么改变吗?两位女同学都表示:他好像变好了,不想以前那样坏了……我接着问居昕谷同学, 通过刚才和这两位同学的交流, 你对她们两个人的看法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吗?居昕谷说,我觉得她们俩也比以前变得友好了!
在心里总是想的太理想了,把别人想的太美好了,所以看不到事情的两面,所以无从比较。要如何才能让自己相信,其实自己一直都错了,错的很干脆?要如何才能让自己从心底明白,那个人,并不值得爱?要如何才能明白,我根本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心里的他,只是虚构的
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解脱吧?知道了,是一种困扰。一辈子的困扰?不想背着包袱过日子,不想内疚那么长久,还是想哭泣,还是想不通,何苦为爱蹉跎?为了一个这样无情的人,付出自己的真心?恨,又能如何?爱,也不可能。爱上另外一个人的可能,已经很靠近。我相信,我能够再爱,而且会爱的很美好。
要学会原谅自己的过去,原谅自己的无知,勇敢的面对自己的成长,面对所受到的挫折。经历过苦与痛,是一笔最重要的财富。一辈子,早遇到,比晚来的要幸运。今年一年,获取了我二十多年遗失了的美好人生经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发现自己开窍后,成长得好快,也算一个优点,值得赞赏呢!
现在不会沉浸在痛苦里无法自拔了。即使想哭,也哭过就好了。心里压抑的慌,哭出来就能够解压,调节自己的状态。而且有爸妈在身边陪伴,不快乐也会快乐。学会不给自己增添压力,学会好好的解除压力,是自己最重要学习的课题了。
不急着爱,想要一个真正爱的人。不喜欢太自私的男人,不喜欢没有自信,总是挑剔别人的男人,包容和体谅是最基本的素质,怎么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呢?爱一个人,自然就会为对方改变。对待爱的人,要软硬兼施。是好朋友的劝告。太大男人主义的男人,要远离。他们太理智,除非你非常小女人,否则根本无法承受他们的理智,他们不懂女人的心思,只有挑剔,只有责备,吝啬赞赏,不懂温柔,和他们相处,很辛苦。不要强迫自己去改变来适应这样的一个人,他不会等待你的成长,不会跟你分担心中的忧愁,你永远都要在他的身后,还不能责怪他,这样的人生会快乐吗?
有个JJ说:
为什么不自信啊 我看你在活动的时候挺开朗的啊!不要以别人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做什么事儿,自己认为对的就好了。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说法,因为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道德标准不一样,所以对事务 看法是不可能一样的。
[作者简介]杨南,广西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讲师,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204-03
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不善交往、缺乏交往能力就有可能人为地在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家庭之间筑起一道屏障。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较为单纯的环境中,据一项调查显示:48.06%的大学生人际敏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患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人数增多,有的甚至因为人际关系不和而导致轻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方面表现出的无奈和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一、问题分析
认知是感知交往对象的行为,推知其心理状态,而后采取相应的交往方式的心理认识过程。非理性认知支配交往行为会严重地干扰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认为,人际交往中激化的矛盾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对方不理解或其他原因。有这种心理认知的学生在交往中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他人,别人做的和说的稍不符合自己的意思,就认为无法交往下去。这些障碍主要表现为:
(一)关注自我有余。关注他人不足
自我关注的实质是想受人关注,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人际交往的功能之一。但是当自我关注这种原本是非常自然的需要变得过度时,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分关注自我,在交往中过多地考虑自己的需要,过分注重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而忽视了他人的需要、他人的存在,变成了自我中心者,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自我中心是自我关注的必然结果,而在人际交往中,越是以自我为中心,越是想要别人成为满足自己的工具,其结果越会适得其反。现在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例较高,相当一些人难以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难以协调人际关系,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大学生过分注重人际交往中自我的需要和形象;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被重视,不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变得自卑;有一些大学生因为过分关注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对自己的交往行为过分挑剔和敏感,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能表现自如,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旁人随时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于是变得十分紧张、不自在。这些人原本自我关注欲望很强,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或人际交往的挫折,变得害怕被他人关注,难以与人正常交往。
(二)极度追求完美。难容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大学生在用完美的尺度衡量交往中的自我和他人,从而总是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一种尴尬、被动甚至孤立的境地。过分追求完美的认知表现在对自我的评价上,就是不少大学生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一些大学生或因外貌、身材、家庭、专业等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或因自己的某些能力和知识稍有欠缺而不敢与人交往;并因此贬低自我价值,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萎萎缩缩或敏感多疑。笔者在对广西工学院24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中,80%的同学有过因为一次考试失败,或当众说错了一句话,就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的感受。自我的不完美使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踌躇不前,不敢尝试,陷入一种假想的失败困境之中。
过分追求完美还表现在对他人的认知态度上。在访谈中,当让24位同学写出最不喜欢交往的一位同学的缺点和优点时,所有的同学都列举出至少三个缺点,只有1个同学写出了一个优点,其他23位同学没有看到对方的优点。从这个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交往对象既挑剔又缺少宽容和理解。他们或者因对方的某些缺点而不愿与其交往,或者因对方的某些观点与自己不和而产生排斥心理。即使是很好的朋友,当对方的某一点失误不令人满意时,要么上纲上线,全盘否定,认为对方一无是处,不值得交往;要么一味地责备他人,乃至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彼此之间变得冷漠疏远,关系僵化,人际交往中断。
(三)过分关注理想,忽视现实
理想化色彩较浓是青年所共有的心理特征,而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大学生理想化的人际交往认知主要表现为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较高和用理想化的尺度来衡量现实。许多同学将心目中的大学校园描绘成一方净土、一方乐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化的憧憬包括了大学里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他们赋予大学人际关系以理想、完美的色彩,这使得他们对校园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接触到大学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或不足,就感到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产生了失望与不满的情绪。把本属于正常的矛盾视为异常,把自己交际能力的不足、处世的单纯所带来的人际不适也归因于人际关系的复杂,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积压在心里,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其次,过分理想化的认知,也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了,“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成了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在人际交往顺利的时候,认为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周围都是好人,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很美好。而一旦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就把周围的人都看成了坏人,觉得人与人之间关系险恶,尔虞我诈,不可信任,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正常人际关系,而且若形成一种不良的心理定式后,还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确立。
二、障碍调适
成功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认知的基础上的,这种认知既包括对他人的认知,也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大学生认知偏差的调适主要包括这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人际认知偏差的调适
对其他人的认知应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规律,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等综合判断手段来推测和判断他人的内心状态。正确认知他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综合地评价人。一个人的语言通常反映了这个人的内心,但有时人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他所说的话不直接表露他内心所想。这就需要听者善于听“弦外音”,真正听明白对方的意图,不要被对方“花言巧语”所蒙蔽。人的内心活动是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内心控制力再强,其行为也总会有所反映,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应当综合他的一贯行为表现,不应当仅凭一两件事或最初、最近的表现来判断人。
2.发展地看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人处在这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中也是会变化的,所以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而
不应当总是利用我们头脑中旧的思维定式来评价人。对于熟悉的人,我们要善于观察他的细微变化,不断改变交往的方式。比如,有位女大学生因为从小娇生惯养形成了自私的毛病,做事只考虑自己,从不考虑别人。当她感觉大家都在疏远她时,便觉得非常孤独和自卑。慢慢地,她在试图改变自己。如果这时我们发现了她的一些细微变化,友好地和她接近,就会改掉她的坏毛病,建立友谊;相反,如果我们仍然用“有色眼镜”看人,就会将她良好的愿望扼杀于萌芽状态。
3.客观地评价人。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喜欢凭自己的喜好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也会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爱好强加于他人。这就造成了我们在认知他人时会带有某些主观的成分:我们喜欢的人什么都好,不喜欢的人就什么都不好。可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我们遇到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我们喜欢的人,如果我们不能从他人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去认知他人,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确定比较合适的交往方式,而是仅凭个人的喜好去与人交往,势必造成一定的交往障碍,无形中缩小了交际的范围。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调适
大学生的认知偏差主要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生要想在人际交往中避免自我认知偏差,就必须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拓展交往空间,凭借各种正确的参考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自我。
1.正确认识自我。对于心理和生理正在走向成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自我”更是他们积极关注的问题。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以及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都使大学生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自我,原来那种对外界的注意和关心逐渐转向了对自身内在世界的关注。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能使大学生将“现实我”与“理想我”进行合理的统一。
第一,自我比较。将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相比。人们在自我认知时,往往把自己的今天与昨天放在同一尺度面前进行比较,从中发现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抑或是原地不动。这种纵向比较的方法,是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种简易的方法,它可以使人们看到自己成长以及在成长道路上还存在的弱点和缺点,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正视这些不足,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
第二,社会比较。自我认知不仅仅限于自己同自己的纵向比较,而更多采用的是自己与他人的横向比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把这种比较称之为“社会比较过程”。社会比较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一是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值得注意的是,他人评价这面镜子,并不是指某一个人的某一次评价,主要是指对自己有影响的、关系较为密切的人对自己的某些经常的稳定的评价,这才是自我认知的基础。二是通过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许多研究发现,人们与相比较的对象相似性越高,就越容易在比较中获得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知识水平、道德品质、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因此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比较容易正确地评价自我。但是,我们不仅要引导大学生与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相比,更要激励他们与周围的强者相比。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
2.塑造完美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只是健康人生的基础,完美的自我才是理想境界。塑造完美自我可通过如下途径:
这个时代,这个充满着爱和希望的时代。这个有着一群90后孩子的年代,我们作为一群90后的人作为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我们有义务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丽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让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对我们这群充满希望的孩子们也充满希望,我们是一群阳光。快乐。青春。富有活力的一群孩子。在我们身上的任务很重我们要学会学习,学会去“爱”——爱父母、爱老师、爱朋友、爱同学。爱真情、爱友谊、爱所有给予我们好的东西(快乐、幸福、泪水、知识、道理)的人。这个时代有着一些潮流的人与事物。那些潮流的衣服潮流的装扮让我们对其感到好奇。那些潮流的明星的潮流的装扮潮流的外表让我们这些充满好奇心的的孩子崇拜上了他们。但是这些崇拜并非是一种真正的学习和喜爱,而是对这个明星外表极其装扮和发式的喜爱。但是有一些人喜欢明星是喜欢他们唱歌的功底和他们待人处世那一颗真诚的心,对家人对歌迷的
爱。我喜欢周杰伦不是喜欢他的那种潮流的装扮而是喜欢他对爸妈和外婆的孝顺。MTEE之所以让他当形象顾问是因为他有活力有才华。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
中学时代我们要大家都有最真挚的友谊,我们大家都要快乐地去学习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青春的年代有我们才更加精彩,有我们这群快乐的孩子才美好。我们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目标实现,但我们也在全力以赴的去奋斗去拼搏。我们90后的人不是大人们所说的那样没有责任没有义务没有心的一群人,我们90后的人是一群活力招展,充满希望的孩子们。我们也有爱也知道感恩我们并不死气沉沉我们具有活力具有生机,我们是这个世界的引领者。并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追求。我们90后,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90后就是要与众不同,何必要在乎那么多外界的看法?我们骄傲我们是90后!我们是孤独的,一个人的成长,有多少辛酸!我们是痛苦的,一个人的付出,有多少泪水!我们是悲哀的,一个人的成熟,有多少负担!我们是骄傲的,一个人的荣耀,有多少凄凉!我们是坚强的,一个人的责任,有多少忍耐!我们是90后,我们有我们的优点,不必去在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不是一文不值,我们是金子,我们会发光。这就是我们充满着活力的90后。加油!我们90后永远是会发光的金子。
宁夏石嘴山市第八中学初二:孙雨桐
作文 zuowenku.net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遵守和服从的纪律意识呢?
1树立远大志向,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诸因素中信念是第一要素。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信念。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没有信念,便会终日无所事事,自制力也就无从谈起。只有树立远大志向,才有为实现志向的信念和毅力,才会明辨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才会驱使自己的行为为实现理想服务,从而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会自觉利用自己的力量纠正这些缺点。
2正面要求,明确方向
心里学家认为人最初的自制力是由于成人的要求而产生的。纪律是对团体而言。要让学生明白,学会遵守和服从是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性和团体性要求,直接向学生注入纪律意识。
3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与他人的关系,有利于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4树立榜样,渗透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