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7 20:48: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评价一个人的优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然后回家,她问老公:那个女人有什么好,没有我长得漂亮,也没我对你的体贴,为什么?
那个男人没回答,但是他知道,就我朋友的性格一定是舍不得这个家的,小孩就是朋友的软肋。
这男人,他把朋友的柔顺视为软弱。
后来,朋友给我诉说这些事,我听着听着就觉得一陈可悲。当然不是针对朋友,而是对人的那种劣根性。
每一个人都有其优点,而不同的欣赏来自于各人的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优点,有着不同的评价。
就如一个女人善良温顺,欣赏她的人会说温柔可人;而对于那个认为理所当然的人来说,却视其柔弱可歁
在那个人的眼中,这优点不是优点,反而是一个无所谓有的了,仿佛你就应该是这样的,没什么特别。
人的一生中,遇到欣赏的你的人是一种幸福,遇上不欣赏的人是一种祸害,身心受伤。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67-01
主席明确指出:要树立注重官兵公认的导向,全面准确识别干部,客观公正评价干部,使选的干部真正能够让组织放心、官兵满意。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是加强干部教育,搞好干部培训,实施干部奖惩及合理使用干部的关键。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特别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优点与缺点的关系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多么优秀的干部,也会有缺点和不足,同样,就是缺点再多的干部,也会有优点,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干部的优点和缺点,正确处理优点和缺点的关系。
一是既要看到干部的优点,也要看到缺点,并对优点和缺点进行透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考核目的,对干部作出考评结果等次评定,或提出培养使用建议。这就会有两种情况,一种为“两突出”,即干部的优点缺点都突出,群众有不同反映,领导有不同看法,其中往往有些能开拓局面的干部属于这种类型,对这类干部的优缺点如果不做客观的具体的分析,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不能合理地使用。对于少数人反映的不同意见,我们要在个别谈话环节逐一核实,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考评对象本人说明情况。比如:考察干部的品德方面,特别要从群众的口碑中了解情况,特别是要注意听取少数知情人的意见。干部品德上的一些问题往往知晓的范围很小,有一定的隐蔽性,而少数知情人的意见更具有参照性,更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实情。还有一种为“两头平”,优点不突出,缺点暴露也不那么充分,上下级关系处得很好,民主测评得优秀票率高,其中往往是些德才平庸的老好人,切不可评价过高。要注意处理“票数”与“公论”的辩证关系,做到既尊重群众公认,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
二是对干部的优点和缺点本身也要认真进行分析,清楚二者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像列宁所说“人们的缺点多半是同人们的优点相联系的”。比如,有创建的人,往往自尊自信,甚至有些傲气;好学深思的人,常常孤僻不合群;重“大节’而务实的人,难免不太注意小节和形式。所以优点与缺点具有两重性,在一个方面反唤出优点,而在另一方面则可能表现为缺点,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干部的优点和缺点,分清哪些方面是主导的、经常起作用的,哪些方面是次要的、不经常起作用的,绝对不能只看一点,以偏概全。
认识到干部有优点和缺点,了解了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准确地考评干部,有利于在干部使用中做到用人所长、扬长避短。
二、正确处理学历与能力的关系
在考核评价干部时,对学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看法不尽一致,有的往往把学历与知识化、专业化简单等同起来,认为有学历就是知识化、专业化了,就是有能力了,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学历与能力这两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学历是指一个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经历,一般体现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能力是指学识、智力在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因而学历与能力是相联系的,是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体现知识的运用,一般地说学历较深,知识较多的人理解接受新事物较快,摄取与运用现代化科学知识的能力较强,更易于掌握和提高各种工作能力。由此可见,干部的学历越高,也就是知识化的程度越高,干部的能力可能会比较强。但是,还应该认识到,学历与能力,既有内在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由于主观原因和客观环境不同,有些人的学历与实际工作水平并不完全一致。知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现代社会一个人的知识百分之十是学校教育给予的,百分之九十是在以后的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因此,有的人虽然没有经过正规学校教育,没有取得相应学历,但通过自学和实际工作锻炼,也达到了较高的知识水平,也能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某一个方面的内行或专家。有的人虽然有较高学历,不注意在实际作中学习和总结提高,能力却较低。
对于学历与能力这个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考核过程中对干部能力的评价,既要注意学历,又不唯学历。着重看是否有真才实学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职场上,有时晕轮效应会发挥积极作用,比如一个人积极肯干,其他人就会忽略他的一些缺点,认为他是不错的同事。但是,总体来说,晕轮效应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它容易让人以偏概全,判断失误,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在作出可能对他人造成重要影响的评价时,一定要防止出现晕轮效应,如果只把某方面甚至与评价内容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用某个特性去推断其他特性,势必会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误区。尤其是在被评价者对评价者表现出特别友好或特别不友好的情况下,晕轮效应最容易发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自我:一是现实的自我,即对目前自己是什么的知觉;二是理想的自我,即对将来自己是什么的期望。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是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有的人对“现实自我”评价过高,以为自己完美无缺,自恃清高,什么都“看不惯”,更听不进批评意见;有的人则对自我评价过低,过分谦虚,容易悲观失望,对一切都不感兴趣。
应该说,生活在军营的绝大多数官兵,认识自我或对自我的评价比较稳定,也比较现实、客观,也能在自我发现或评价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改造。但是,也不排除少数官兵在自我认识上有偏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高地估计自己。有的人自以为是,自我陶醉,瞧不起别人,惟恐暴露自己的弱点,听不得批评;一旦自以为应得到的荣誉未得到就情绪低落,怨天尤人。二是过低的估计自己。有的人缺乏自信,自己看不起自己;有的人遇到事情和问题总是强调客观条件,这也不行,那也困难,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努力了也白搭;还有的人时常犯猜疑,总感到领导和周围的同志看不起他,对他不信任。
青年官兵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部队的思想教育忽略了自我意识问题,就无法在青年官兵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尽早地成熟。下面,我们一起探讨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自省法
“我思故我在”。自省是人的一种自我体验。自我反省或自我反思好比是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这是认识自我的最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解剖自己,问问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究竟在干什么。特别是面临着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I,知道自己失败是为什么、成功又是为什么。
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常常是把自己从自己身上发现的东西和从他人身上看到的东西不断地进行比较、对照的结果。只有在这些比较中,每个人才能自然而然地用“我比别人如何如何”的方式去判断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周围人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比较时,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你不妨寻找一个各方面都与自己相近尤其是环境和心理条件都相近的人作比较,这样你就会找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我才比较客观。
评价法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一种很有用的信息,因此,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期望等方面来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将有助于认识自我。就一般情况而言,他人的评价比主观自省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周围人的评价有较大的相似性,则表明他的自我认识能力比较成熟;如果一个人的客观评价与一个人的主观评价相差过大,则表明他在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要调整。当然,对待他人的评价,也要有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全盘接受,也不可偏听偏信,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
实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