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06:55: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数据信息网络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根据《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安排专人和科室负责,制定我市商务系统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现将专项治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治理范围及具体内容
对全局范围内的应用系统、网站、电脑终端、电子邮件及个人电子信息等方面进行专项治理。一是应用系统及网站。重点排查处理、存储公众和个人信息及重要业务数据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检查日常运维制度落实情况,排查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漏洞修复、补丁安装情况,排查服务器账号、访问日志及安全日志,确保无异常登录,并杜绝使用弱口令、默认口令、通用口令等。二是电脑终端。排查个人电脑终端是否安装杀毒软件,是否定期更新病毒库并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三是电子邮件。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禁止使用互联网免费邮箱传输、存储工作信息,因此各科室需排查使用互联网免费邮箱(如qq邮箱、163邮箱等)处理工作信息的情况,若存在,应立即清理数据和注销账号。四是个人电子信息。排查本单位采集、处理、存储、应用、废弃个人信息的情况。排查涉及个人信息管理的应用系统、网站、服务器、数据库等各环节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排查在互联网个人信息时,是否进行脱敏处理,不能把完整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出来,明确个人信息防护责任和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二、专项治理结果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供电企业网络信息系统与Internet的交互日益频繁,基于Internet的业务呈不断增长态势。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人们的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电力系统的是否安全可靠,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发展还不健全,尚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些问题正是黑客和病毒入侵的目标。县级供电企业是整个电力企业的基本单位,只有保证县级供电企业信息网络的安全,才能使整个电力行业正常的运行,因此对其信息网络安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信息网络安全概述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战略的部署和资金、技术的投入,县级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快的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调度和经营管理对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甚至,离开了信息系统的支撑,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已经不能顺利进行。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县级供电企业在信息化跃进过程中,在人员、设备、技术和管理中的不足,使信息安全面临的风险也在日益突出。
2 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安全风险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与其它资源相比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主要表现在知识性、中介性、可转化性、可再生性和无限应用性。由于其特殊性质造成信息资源存在可能被篡改、伪造等安全隐患,造成信息的丢失、泄密,甚至造成病毒的传播,从而导致信息系统的不安全性。
信息安全包括以下内容:真实性,保证信息的来源真实可靠;机密性,信息即使被截获也无法理解其内容;完整性,信息的内容不会被篡改或破坏;可用性,能够按照用户需要提供可用信息;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可抵赖性,用户对其行为不能进行否认;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县级供电公司信息安全的风险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内部的表现为:网络故障、应用系统故障等;外部的表现为:网络入侵、外部泄密等。内、外部网上的一些用户出于好奇的心理,或者蓄意破坏的动机,对电力企业网络上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进行入侵,攻击等,影响网络上信息的传输,破坏软件系统和数据,盗取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等,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2 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于信息网络的建立,数据的使用以及用户的访问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这也导致了各个县级供电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之间的不统一,在数据传输和利用上受到限制。同时在目前已经确立的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规章制度的执行上,企业也不能严格的执行。
3 提高网络安全方法
3.1 网络安全策略
信息网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系统设备和软件的建立、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对外界攻击的修复等很多方面,必须各个细节都要保证安全,没有漏洞。然而很多供电企业,尤其是县级企业并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被动地进行防护。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很低,没有完备的网络安全策略和规划。因此要想实现信息网络的安全,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全面可行的安全策略以及相应的实施过程。
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人员技术水平
信息网络的运行涉及很多方面,其安全防护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在网络安全部分要建立专业的安全技术队伍。信息网络中的一些系统和应用程序更新速度不一致,也会造成网络的不安全。一般企业的网络管理员要兼顾软硬件的维护和开发,有时会顾此失彼,因此要建立更专业的安全技术队伍,使信息网络的工作各有分工,实现专业性,提升整体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3.3 完备的数据备份
当信息网络受到严重破坏时,备份数据便发挥了作用。不论网络系统建立的多完善,安全措施做得多到位,保留完备的备份数据都是有备无患。进行数据备份,首先要制定全面的备份计划,包括网络系统和数据信息备份、备份数据的修改和责任人等。备份时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还要定期的检查备份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同时网络管理人员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的操作要很熟练,这样才能保障备份数据的有效性。
3.4 加强防病毒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病毒也越来越多,这些病毒都会对信息网络造成或多或少的危害。防病毒不仅需要应用专业可靠的防毒体系,还要建立防火墙,屏蔽非法的数据包。
对于防毒,在不同的硬件上要安装相应的防毒程序。例如工作站上应该安装单机的防毒程序;主机上则安装主机防毒程序;网关上安装防病毒墙;而这些不同的防毒程序的升级可以通过设立防毒控制中心,统一管理,由中心将升级包发给各个机器,完成整个网络防毒系统的升级。这样有针对性的防毒程序能更有效的进行病毒防护。
防火墙可以通过检测和过滤,阻断外来的非法攻击。防火墙的形式包括硬件、软件式和内嵌式三种。内嵌式防火墙需要与操作系统结合,性能较高,应用较为广泛。
4 具体措施
4.1 增强管理安全
在网络安全中管理是最重要的,如果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就会导致正常的网络安全工作不能有序实施。信息网络的管理包括对网络的定期检查、实时监控以及出现故障时及时报告等。为了达到管理安全,首先,要制定完整详细的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制度,并严格实施;其次,对用户的网络活动做记录并保存网络日志,以便对外部的攻击行为和违法操作进行追踪定位;还应制定应急方案,在网络系统出现故障和攻击时及时采取措施。
4.2 网络分段
网络分段技术是指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可以被处在用以网络平台上其他节点的计算机截取的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以限制用户的非法访问。比如,黑客通过网络上的一个节点窃取该网络上的数据信息,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便能获得所有的数据,而网络分段技术则可以在这时,将黑客与网络上的数据隔离,限制其非法访问,进而保护了信息网络的安全。
4.3 数据备份
重要数据的备份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备份工作也必须要与之一致,保证实时性和完整性,才能在出现紧急问题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恢复数据信息。整个庞大的信息网络,备份的数据量也是很大的,要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备份;备份的时间也要恰当地选择,尽量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同时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要选择适当。
4.4 病毒检测和防范
检测也是信息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应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对网络进行不断地检测,能够及时的发现漏洞和病毒,在最短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
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是医院醫疗信息网络管理的机遇,而且还是巨大的挑战。移动医疗网络信息系统具有隐藏的安全风险,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并且有许多风险因素,因此必须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加快软件系统建设,积极更新数据库,积极提出科学合理的移动终端信息技术处理措施[1]。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医院医疗信息网络的安全,防范外部攻击,这对医院医疗服务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移动医疗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1.1移动医疗网络安全运行方式
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例如护理终端和病案终端,对各种患者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专业服务。例如,APP充当医院局域网的信息转换器,其主要使用光纤有效地连接医院内部网络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其主要使用信息转换器和防火墙来确保医院内部的信息安全,但是由于终端设备具有访问权限,因此很可能会发生安全风险。
1.2移动医疗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由于移动医疗设备的开放性,因此很容易解密并且安全风险很高。如果医护人员通过Android和ISO系统中的移动设备连接到医院的内部信息网络,将会引起安全问题,进而导致医院内部网络信息文件的丢失和泄露,将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甚至导致医院中患者信息的泄露。例如,中国的一些医院的移动终端设备主要使用Android和ISO系统进行网络信息系统操作,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入侵第三方软件和特洛伊木马病毒,这将使医院的医疗信息网络系统瘫痪或信息被修改,造成不可预见的损失。
2移动医疗医院网络信息安全对策分析
2.1确保移动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在医院医疗移动设备的安全实施中增加了信息系统的某些特定安全操作规定。同时,及时建立了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防控机制和系统安全运行规范,以防止隐患最大化。隐藏的安全风险如果出现了,信息系统的风险也可以及时消除。此外,医院的高级管理人员还对信息系统的操作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传输部署,系统操作密码的复杂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并仔细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隐患安全隐患或不利因素,及时报告风险并进行详细记录,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要选择具有更高安全性的加密算法,例如:WPA,WPA2,有效地提高了密码的安全性。
2.2网络信息系统的主动更新
使用监控软件及时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科学分析,仔细测试应用层和无线网络数据,加大定期检查力度,有效消除隐患[2]。必须及时在医院的终端设备中部署防火墙设备,以有效地更新设备层,加强密码安全性,加强验证并不断完善系统安全保护技术,以进行识别。及时有效地确定风险类型,最大程度地降低攻击风险,更好地维护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确保密码不容易被盗。
2.3增强对信息系统中安全风险的了解
随着网络攻击方式的多样化,一些用户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在计算机上随意插拔U盘,用U盘转移数据,无形中造成病毒的感染、散播;或者下载、安装未经安全检测的各种应用软件,造成病毒的感染等。还有些用户认为安装了杀毒软件就一劳永逸,却忽视杀毒软件病毒库的升级,造成病毒库版本老旧,不能及时、有效地杀除病毒。
1.2硬件防御系统不完善
互联网、办公网、业务网边界不清,只在网络之间以防火墙进行隔离,不能完全杜绝病毒及入侵行为的攻击。对于非法的访问行为和病毒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监控,会导致网络流量突增,占用大量气象信息网络带宽从而影响业务的正常传输。
1.3应用软件存在漏洞
操作系统有部分高危漏洞补丁未安装,系统可能存在URL框架、链接和跨站漏洞等,这些都存在安全风险。应用软件如ApacheTomcat、MySQL或SQLServer数据库版本存在漏洞且未安装补丁,这些都给黑客和病毒提供了一定的可趁之机。
2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措施
2.1安全管理制度
气象信息中心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已经建立一整套相当完备的管理制度,包括:《网络管理员日常工作流程》、《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信息中心密码管理制度》、《技术保障科工作制度》、《技术保障科交接班制度》、《宁夏气象信息中心技术保障管理规定》、《气象信息传输业务运行管理规定》、《宁夏气象信息中心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管理制度》、《宁夏气象信息中心业务系统故障及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制度》、《宁夏气象信息中心信息网络应急预案》等,为气象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气象信息中心规定非本单位人员进出机房必须按照《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制度》的要求填写登记表并由本单位人员陪同,机房和办公楼内配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监控。电子邮箱(LotusNotes)的使用需要由管理员分配用户ID方可使用,非本部门的人员不得使用。
2.2硬件防御系统
气象信息中心建设了整套的安全防御系统来保障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
2.2.1安全管理中心
安全管理中心(SMC)包括配置、监控、分析、响应等多个相关联的部分,监控整个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安全设备、用户终端等的安全状态和安全趋势;对全网安全事件进行采集、分析、关联、汇聚、报表报告,对危害严重的安全事件及时做出反应;对所有监控指标产生的告警进行集中的响应。
2.2.2广域网入侵防御系统
系统对过往包裹进行深层检查,深入数据内部,查找实时更新的攻击代码特征、病毒特征和异常协议,过滤掉有害数据流,丢弃有害数据包,并进行记载以便事后分析;监视网络资料传输行为,实现细粒度管理控制,能够即时地中断、调整或隔离一些不正常或是具有伤害性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提供了动态、深度的安全检测及防御。
2.2.3安全隔离网闸
系统直接处理网络间的应用层数据,利用存储转发的方法进行数据的交换,在交换的同时,对应用数据进行细粒度安全过滤;实现两个不信任网络间的高安全的隔离和实时的信息交换,防止内部信息泄漏和外部病毒、黑客程序的渗入。
2.2.4网络防毒体系
杀毒系统可以预防、扫描和杀除计算机病毒,防止病毒的传播扩散。网络防毒体系主要分为服务器的防护和工作站的防护。防毒体系中的服务器端产品可为文件服务器的病毒防护和网络工作站的病毒防护。我中心使用卡巴斯基网络版杀毒软件(170客户端)和360企业版杀毒软件(400客户端)对全区业务提供计算机病毒防护,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漏洞扫描、病毒木马检测。
2.2.5城域网DMZ区
为保护气象局区局业务网的安全,解决城域网用户与业务网之间没有安全隔离的问题,在城域网与综合业务子网之间建设一个城域网用户信息收集共享DMZ区,利用防火墙提供必要的网络安全控制,从而保证业务网的安全,使得外网的访问者可以获得DMZ中的服务,但不能接触到存放在气象内网中的信息。
2.3安全技术防护
目前采用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有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等。
2.3.1防火墙
利用防火墙可以将气象专网与互联网进行有效隔离。防火墙通过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进出的数据信息交换和封堵某些禁止行为来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并且实现对网络攻击行为的检测和告警等。
2.3.2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采用基于资源的集中式控制、基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过滤管理、基于网络签证技术等多种手段来保证系统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使用。气象信息内网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计算机采取IP-Mac地址绑定的方式,严格限制业务用终端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同时还利用静态路由表,划分不同的虚拟局域网等技术限制各网段之间互访。
2.3.3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系统是从气象信息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收集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报文及相关网络会话,还有系统内部的审计数据,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查看网络中是否存在违反相关安全策略的行为,是否存在异常的用户行为及入侵事件。入侵检测系统实时、动态地保护来自气象信息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攻击,同时有效地弥补了防火墙的不足。
2.3.4安全审计
系统采用旁路侦听的方式对重要和敏感的业务系统数据流进行采集、分析和识别;通过监测网络异常流量,实时监视用户访问气象业务系统的状态,记录各种访问行为,发现并及时制止用户的误操作、违规访问或者可疑行为。
2.3.5身份认证
气象信息中心有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系统(CA系统),提供了证书认证、数字签名和数据加解密的安全服务,是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中保护应用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
2.3.6网络流量控制
通常,在气象信息网络没有感染病毒时网络带宽能够满足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假如网络中的终端计算机感染了“蠕虫”病毒或一些木马程序后,网络流量会出现异动,严重的甚至会将气象信息网络的带宽完全耗尽,并导致业务网络的阻塞或完全瘫痪。由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等气象业务数据需要及时准确的传输,网络流量耗尽或阻塞将给气象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为确保常规气象业务数据的准确、及时传输,必须要对一些非业务的数据流量加强管理和限制,防止因为少量终端计算机的不正常而殃及整个网络。
2.3.7终端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管理
病毒、恶意软件、木马等电脑病毒以及终端本身的软硬件故障,常常给整个气象信息网络带来安全隐患,严重的甚至能导致系统崩溃。因此,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终端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检查安全运行情况,并根据评估报告对系统安全措施进行完善与升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