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2-05-25 19:57: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环保工作要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环保工作要点

篇1

预期目标: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深化省级生态市创建成果。二是推进污染减排工程建设,确保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削减9.06%、3.38%。三是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811”环保新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四是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确保全市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五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促进环保队伍综合素质持续提高。

主要任务: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深化省级生态市创建成果

1、按照“巩固提高,深化拓展”的要求,将2013年至2012年作为生态市建设规划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根据生态市建设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年度任务书,强化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确保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有序推进。

2、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深化生态镇村创建,力争新创建1个省级生态镇。组织开展省级生态镇复检“回头看”,积极指导具备条件的省级生态镇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新创建一批各级生态村和生态示范点。深化“多绿”系列创建,继续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工作,努力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生态示范点。

3、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新建城北、东海岸污水处理厂,建成滨海、箬横、新河、石桥头等4座污水处理厂,竣工投运泽国、松门、上马等3座污水处理厂,新建城乡污水主干管网25公里。加快非城镇覆盖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内至少建成60个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步铺设村级污水管网180公里。

4、推进饮用水源保护。组织开展桐岭水库生态保护专题调研,加强水库富营养化监测与防控。实施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排查水源地保护区内村庄污染隐患。巩固湖漫水库库区整治成果,建设湖漫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确保饮水安全。

(二)推进污染减排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5、加大结构减排力度。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对新、改、扩项目通过以新带老和实行等量替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轮砖窑行业关停工作,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

6、加大工程减排力度。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成投运2座污水泵站,完善城市三级截污管网,开展建城区村级生活污水纳管,力争城市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量达5.2万吨以上。督促镇级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到位,尽快形成处理能力。加快全市4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工程建设,督促水产冷冻、造纸等行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7、加大管理减排力度。以工业集聚区、工业小区为重点,抓好园区建设项目跟踪监管,努力提高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加强重点减排对象监管,对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超总量排放的企业推行委托运行。出台《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在重点污染行业中探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8、加强督查考核。谋划落实2013年减排计划,定期开展减排形势分析。加强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衔接,开展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为“十二五”减排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三)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成“811”环保新三年行动

9、强化重点环境监管区整治。开展固废拆解区域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促进恢复污染土壤的生态功能,确保通过省级重点监管区“摘帽”验收。深化制鞋区域整治,推进制鞋企业生活废水、生产废气治理,确保通过市级准重点监管区“摘帽”验收。

10、强化重点行业和企业整治。以水环境污染物排总量控制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拉丝褪锈、水产冷冻、甲壳素行业整治再提高工程。巩固深化规模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继续推广污染防治设施第三方委托运行模式,对污染物排放屡不达标的企业强制实行限期治理,确保污染物的稳定达标排放。

11、强化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回头看”,进一步摸清家底,规范提高。确保新完成21家200头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回头看”,提高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率。

12、强化固废和辐射管理。规范完善电镀、化工行业危险固废管理台帐,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开展“放心放射源”试点,建立健全放射源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新建辐射项目环评及“三同时”验收率、辐射单位持证率均达到100%。

(四)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确保全市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13、严格建设项目审批。充分发挥项目审批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中的作用,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功能区规划,完善环境准入制度,引导推进产业升级和布局调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缩短审批时限、开展节假日预约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14、拓展日常监管层面。开展工业区(集聚区)专项排查,建立健全园区环境监管资料台帐。开展整治企业督查“回头看”和排污收费企业现场检查,重点检查污染防治设施完备率和运行率,切实改善“运行率高、达标率低”现象。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严厉打击偷排、漏排及超标排放污染物行为。

15、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查办曝光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重点案件。继续利用夜间(休息日)突击检查、联合执法、交叉检查和执法“后督查”等方式,增强对非法电镀、小冶炼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实效。

16、加强环境工作。完善环境调处机制,坚持“早、快、细、实”的要求,提高环境调处水平,及时化解环境矛盾纠纷。定期开展环境形势分析,主动排查化解环境隐患,确保不因环境问题引发和越级上访事件。

(五)大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环保队伍综合素质

篇2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市委全委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局,扎实做好项目服务,强力推进污染减排,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执法监督,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具体目标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高于80%;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出现危险废物和辐射安全事故。全市整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三、主要任务

(一)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充分发挥环评在优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类建设项目,要特事特办,加快审批。对重大项目,要加大与环保部、省环保局的协调联络,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前移环评审批介入位置,对建设项目选择、选址、建设等环节,全方位地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使项目建设和企业环境管理少走弯路。

全面启动规划环评,完成X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相关部门评审。严格环境准入,新建和技改项目以及各种规划等,必须按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依法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信息沟通和部门协作,促进审批、验收、监管的内部衔接和过程管理。强化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检查,重点纠正擅自变更环评批复、污染防治设施不落实或不完全落实等违法行为,对近年来一批建设项目“三同时”集中开展清理验收,提高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

规范建设项目分级分类审批管理。建立环评机构诚信档案,强化环评文件审查,切实提高环评文件质量。

(二)科学谋划,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 站内范文搜索 划,并分解落实责任。在市节能减排委员会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减排分解调度、检查核查、评估考核等制度,确保减排工作按时序促进。

进一步发挥骨干减排工程的作用,提高持续减排能力。督促加快蔡田铺一期续建、望塘二期、十五里河等污水处理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确保龚响堂等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建成XXX联合发电公司2台350MW发电机组脱硫项目。实施清洁生产,争取安徽佳通等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支持企业以“以新代老”“以大代小”方式,更新改造生产工艺或污染防治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严格管理减排。实行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总量管理,把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未落实污染物总量来源,建设项目不得审批。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完成水、气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提高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严肃查处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行为。继续配合做好结构减排工作。

(三)着眼于基本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巢湖,深入抓好水环境治理。

评估《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中期目标任务,协调重点项目按规划进度实施。加强巢湖蓝藻监测预警,建立蓝藻防控长效机制,严防巢湖蓝藻大面积发生。

建立城市河道“河长”制度,开展全市重点河流水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实行“一河一策”,加强水质监测和排污监管,推动二十埠河、十五里河、板桥河等重点河道全面截污,力争水质有所好转。继续在杏花、黑池坝、花冲等公园试点应用水生态修复技术。适时实施河道生态补水。积极推进王小郢、朱砖井等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改造,争取出水标准达到一级A标。

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成果。推进董铺水库科学岛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进程,控制水源水库网箱养殖规模,确保群众饮用水源安全。划定三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并建立防护措施。

(四)统筹推进城乡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划定扬尘污染控制区,联合建设、市容部门出台措施改进建筑施工、市容保洁作业方式,控制扬尘污染。划定禁燃区,逐步取缔二环以内和金寨路高架沿线燃煤锅炉。研究出台《XXX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开展汽车尾气路(抽)检工作,对超标排放的汽车尾气进行整治。

继续做好放射源和危险废物监管。做好Ⅳ、Ⅴ类放射性同位素和

; 站内范文搜索 Ⅲ类射线装置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核发,建立放射源数据库,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不出现辐射安全事故。全面推进小型医疗机构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开展工业企业危险废物调查登记,加强医疗机构废水监管。

认真贯彻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推进长丰县生态县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支持大圩、三河镇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新创15个省市级生态村。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投入,在三县各选择1家畜禽养殖企业开展综合治理试点。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五)着力构建环境监管长效机制,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实行企业环保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对手续齐备、稳定排放的企业要给予资金、技术支持;对设施运转不正常、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要加大检查频次;对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企业要及时预警,积极防范违法排污行为发生。

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加强与供水、供电、工商、建设和法院等部门联系,逐步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制定环境执法考评办法,强化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逐步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督促重点企业修订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和环境安全制度,加强信息收集与沟通,及时排查处理环境安全隐患,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严格执行《XXX市排污收费工作考核办法》,加大征缴、稽查力度,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

(六)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开展环境执法后督察,对2012年环境违法行为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专项整治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将交通噪声禁鸣区扩大到二环。开展城区小锅炉房专项整治。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突出环境违法企业。

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环保问题。学习贯彻《XXX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着力控制油烟噪声污染,重点治理联片污染区和群众投诉强烈的企业。努力协调解决王小郢污水处理厂臭气污染问题。

完善环境接听、转办、查处、反馈、办结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局领导接待日和包案制度,加大环境污染隐患的排查调处力度,注重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环境污

; 站内范文搜索 染纠纷。

(七)做好环境宣教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环保的强大合力。

深入落实外宣“一岗双责”举措,在《中国环境报》《安徽日报》《XXX晚报》及安徽电视台、XXX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组织专栏专版专题宣传,制作环保电视片,编印环保宣传手册。

举办“中国(XXX)首届环保展”、“全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组织开展“六五”重大环保专题宣传。继续创建绿色学校,完成一批绿色学校评审,推荐一批创建先进单位。积极开展各类环保活动,支持民间环保社团、环保志愿者发挥作用。

加强政务公开。重点公开环境质量、环评等与公众关系密切的信息,及时披露行政处罚、排污费征收、排污情况等企业环境行为,严格企业融资、评先评优方面的环保审查。

(八)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和基础工作,提高保障水平。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创新方式,做好项目储备和报批工作,积极争取巢湖治理、农村环境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和环保能力建设方面项目。配合落实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

完成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加强国内外先进水环境治理技术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应用。开展南淝河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实施环境监察、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争取市环境监察支队、肥西县环境监察大队分别通过环境监察一级标准化和三级标准化验收。空气监测自动子站、巢湖入湖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

建成污染源在线视频监控信息系统、噪声在线监控系统和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继续做好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规范管理和稳定运行,确保在线监测设备发挥作用。

(九)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增强履行职责能力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的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制约环保工作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环保工作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工作落实。严格执行效能建设各项制度,加大服务后评价、递送名片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塑造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环保卫士新形象。加大电子政务推广力度,优化内部流程,加强督促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作执行。

加强党建和

篇3

二、强化环境污染防治。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三是加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力度。四是进一步做好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工作。

三、加强环境安全应急管理。一是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防控环境风险。二是建立完善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分类监管防控体制和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处置能力建设,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三是加强风险源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应急预案编制、评估、审查、备案、演练工作。四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开展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

四、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一是认真落实环评制度。二是加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三是全面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五、加强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一是加强生态市责任书的调度、考核,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监督管理。二是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会同区文明办开展2012年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三是做好夏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确保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不点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目标。

六、严格环境执法。一是做好12369环保举报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环保联动、12319城市公共服务热线环保联动和新闻媒体热线联动工作,确保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二是认真落实省“四个办法”要求,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三是全年组织开展4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管手段,有效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四是稳步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工作。

篇4

一、加强媒体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宣传舆论作用

1、围绕全国第七次环保大会确定的环保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环境宣传导向,增强舆论引导力。

2、继续加强环保宣教网络建设,结合我局环保工作实际,加大环保门户网站的维护力度,及时上传我局工作信息,不断更新网站内容,同时借助环保手机报、微博等平台,对外宣传我局工作动态,展示我县环保工作新面貌,使电子政务全面信息化。

3、紧紧围绕环保工作中心,积极开展渭河污染治理、污染减排、生态建设、环保专项执法检查等重点工作新闻宣传活动。

4、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新闻媒体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加大日常工作、中心工作、重要活动的新闻宣传和报道力度,进一步落实新闻稿件宣传报道措施,逐月按人下达写稿任务,努力提高投稿数量的质量,向《环境》、《环保工作动态》、省、市网站投稿。

二、加强社会公众宣传,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5、以2014年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充分利用“科技之春”、“三下乡”等各种宣传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对重大宣传活动,要注重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宣传效应,以增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扩大环保大宣传的格局。

6、开展送环保知识到企业、到农村、到学校、到社区活动,广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环保政策、环保知识,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工作,充分发挥公众宣传作用。

7、继续开展“古都环保世纪行”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检查出的环境违法案件、存在的热难点问题及时跟踪报道,同时积极宣传报道一批环保先进典型,认真解决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全县联动,扩大舆论声势。

8、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绿色商场、绿色单位、环境友好学校等创建活动,拓展创建范围,提高创建层次,以点带面推动环境宣传教育。

9、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培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10、认真开展好首届“环保爱心人士”评选活动的参与,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对公众的渗透力和感召力。

11、做好2014年度《中国环境报》征订任务。

三、积极推动农村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12、充分利用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借助“一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深入宣传农村生态环保知识,不断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