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7 19:35: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帮扶工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通过校本培训与教育科研的整合,达成教研、培训操作上的一体化,即研训一体化,对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对增强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都将具有重大的意义。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为什么要整合?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具体怎样整合?本文谈一谈我校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的思考与实践。
一、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1.首先,实现校本研训结合是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改工作,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结合,把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教研、培训的课题,通过教师集体的智慧,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理论的支撑点,做到培训专题化,教研课题化,把教研、培训融为一体,通过研训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再回到课堂得以验证,通过教育教学总结和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教师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时效,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2.其次,实现校本研训结合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将使学校具备研究、培训的职能和能力,有利于形成自我培训、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通过校本教研与培训使教师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质,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3.再次,实现校本研训结合是落实减负,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教研、培训、存在着两张皮:教研就是指导上课,撰写论文,培训就是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二者之间条线分明,互不相通,各自工作。搞得学校许多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感到应接不暇,一会儿校本教研,一会儿校本培训,一会儿校本课程,不知该抓哪一头,顾哪一头。实际上,这些工作完全可以整合,如下图所示:
校本教研: 教育教学问题 研究 教学实践
校本培训: 教育教学问题 培训 教学实践
可见,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出发点相同,都基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目的和归宿相同,都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不应各自为政,完全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整合,研训一体化。这样就会形成研训结合,以研代训,以训促研的研训一体化的新格局,从而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1.集体备课说课研训一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集体备课说课研训一体主要以说课活动为载体的研训一体活动,它主要是主备课教师的“说”课活动。说课是为上课服务的,从教学的全过程来看,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展示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活动和课堂教学全过程的预演活动。集体备课说课活动中主备课人要把本节课自己的上课思路,自己的教学设计依据向备课组成员作说明和展示,是对备课组成员一个“说课”、上课的培训过程,在此过程后,其他教师发表个人的看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完善上课的方案,这又是一个研讨的过程。最后,形成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和方案。这样,每一节课设计都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当然,这个教学方案还需在课堂上加以印证。这样,亦训亦研,研训结合,确保了备课组成员每节课都有教高的实效,也促使备课组每位教师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2.教学反思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了教师反思的能力和施教的能力。为了使每位教师都及时自觉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能成长为有思想的研究者和施教者,学校建立了反思制度,要求教师每节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交两到三篇教学反思,编辑成册,校内交流。每学年春学期教研组范围内开展一次教学反思交流活动,秋学期开展一次学校教学反思大赛。承担教学反思交流和比赛的教师对于其他教师而言,是教学反思的培训者,其他教师则是被培训者,而教研组长、评委的及时点评又是一个研讨的过程,就这样,研训赛一体。现在,反思教育教学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在不断反思和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3.教育教学论文交流展评研训一体化,使教师教育智慧和灵感得到升华。为了进一步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学校提倡教师撰写一些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实效性,能让广大教师从中受到启迪的好论文,学校每学期开展两个层次的教研论文交流展评活动。每个教研组先在组内展示交流本教研组每位教师的论文,组内教师品评,提出修改的合理化建议,然后,每组推选一位选手参加学校论文大赛。这样,论文交流展评者和参赛者是培训者,是一次培训活动,而评委和同组教师的及时点评则是研讨活动,就这样,研训赛一体。论文交流展评活动, 促进了教师间的论文交流,也让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智慧和灵感在交流和碰撞中得到升华。
4.教育沙龙,参与式专题研讨的研训一体化,提高了研训实效。以往,教导处和政教处的培训和研讨一直是领导讲,或学习文章,其他教师被动听,教研和培训时效普遍不强, 针对产生的这种状况,两处业务培训和教研组教研活动采取参与式研训,每次“研讨”之前均提出一定的议题,小组成员都进行事先调查研究和充分准备,然后在平等的氛围中,人人参与,研讨、学习、交流。例如“如何有效的落实三维目标?”、“如何实施对后进生的有效教学”等议题的研讨,这样,研中有训,训中有研。通过教育沙龙参与式研讨活动,满足了教师的个体需要,解决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所需技能的获得,提高了培训的实效。
5.“青蓝”工程帮扶结队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中青年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青蓝工程”帮扶结队是学校培养中、青年教师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省市县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为充分发挥他们的德育智慧,尽量盘活学校内部资源,开展 “青蓝”工程帮扶结对活动,即每个骨干教师要带好一名青年教师,三年内要使所带教师获得县级以上的课改优质课奖项,班主任工作全校处于年级前例。每月师者对学者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培训。上一次示范课(或班会),指导一节师徒合作研究课,教学相长,研训一体,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依托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认真组织
并推荐优秀、有价值的课题参与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省幼教学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注重不同类别、不同片区课题的过程指导。2.对通过立项的课题进行分类分片。
二、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
加快乡镇幼儿园的建设。1.积极协助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指导各地依照下发的省乡镇中心幼儿建设基本规范》要求建设或改建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
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2.积极协助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组织开展全省第三届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
及时发现典型经验,3.继续协助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做好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进行推广,让全省农村幼儿能享受优质教育。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并推荐优秀论文参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学习和贯彻《纲要》实践经验征文评选”活动。1.开展2011年度教师案例和论文评选工作。
2.积极协助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优秀省级示范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和复评工作。
3.协助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第五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竞赛活动。
推进幼教队伍建设工程。4.协助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幼教行政干部和省级示范园园长的培训工作。
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5.组织开展《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与培训。加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的指导。
6.协助省教育厅基教处继续开展以公办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依托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试点工作。
1.认真组织
我省幼教学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推荐优秀、有价值的课题参加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对通过立项的课题进行分类分片,注重不同类别、不同片区课题的过程指导。
二、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推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指导各地按照下发的《江西省乡镇中心幼儿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建设或改建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乡镇幼儿园的建设。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全省第三届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
3.继续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做好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进行推广,让全省农村幼儿能享受优质教育。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升办园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1.开展2011年度教师案例和论文评选工作,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学习和贯彻《纲要》实践经验征文评选”活动。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优秀省级示范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和复评工作。
3.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第五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竞赛活动。
4.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幼教行政干部和省级示范园园长的培训工作,推进幼教队伍建设工程。
5.组织开展《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培训,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的指导。
6.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继续开展以公办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依托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试点工作。
7.继续协助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做好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重新统计、新会员发展和会费的足额收取工作。
四、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规范全省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
1.认真组织我省幼教学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推荐优秀、有价值的课题参加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对通过立项的课题进行分类分片,注重不同类别、不同片区课题的过程指导。
二、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推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指导各地按照下发的《江西省乡镇中心幼儿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建设或改建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乡镇幼儿园的建设。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全省第三届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
3.继续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做好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进行推广,让全省农村幼儿能享受优质教育。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升办园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1.开展2011年度教师案例和论文评选工作,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学习和贯彻《纲要》实践经验征文评选”活动。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优秀省级示范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和复评工作。
3.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第五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竞赛活动。
4.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幼教行政干部和省级示范园园长的培训工作,推进幼教队伍建设工程。
5.组织开展《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培训,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的指导。
6.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继续开展以公办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依托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试点工作。
7.继续协助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做好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重新统计、新会员发展和会费的足额收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