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失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27 08:53: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才流失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人才流失论文

篇1

二、心理契约违背与人才流失的关系

心理契约违背后员工会产生四种行为:离职、异议、忠诚、,而其中离职是最为激烈的反应。而且,很多研究都证实心理契约是作为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内在根源而存在的(e.gRobinson;RobinsonMorrison;Robinson&Rousseau;TurnleyFeldman,1999)。也就是说,组织对员工的心理契约的履行或是违背是造成员工对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心理契约违背发生时,员工会降低对组织的满意度,忠诚度也随之下降,失望与不信任的情绪滋长蔓延,最终离开组织。因而心理契约违背是造成保险公司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三、基于心理契约违背的保险人才流失分析

保险行业由于考核工作压力大、社会认同度低,缺乏基本保障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行业特征,导致了居高不下的人才流失率。究其原因,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是促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力量,进而突破了简单的劳动合同所能约束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一)保险公司各类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根据心理契约个性化的特征,保险公司内部不同类型的员工具有不同的心理契约。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主要存在基层员工、管理人员以及销售人员这三大类型。1、基层员工。一般来说,基层员工从事低技能工作,如前台的接录单、业务受理人员及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内勤,在劳动力市场上这类劳动力较多,因此,这部分员工能找到其他类型的工作的机会也很有限,所以,基层员工更偏向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么,基层员工的心理契约内容包括工资、福利,工作条件和工作稳定性。2、管理人员。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是任何组织都需要的人才,因而,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非常抢手。所以,管理人才看中组织给予他们的回报,同时也在意组织是否器重他们,是否授予他们一定的管理权限。因此,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内容主要是薪酬水平的外部公平性、权利、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3、销售人员。保险公司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销售队伍--保险人,本文所指的人指根据保险公司委托,向保险公司收取手续费,并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个人(本文专指个人人)。保险人与公司内部员工不同,除了劳动关系的性质不同外,还体现在薪酬结构上。一般来说,保险人无固定的底薪,每月的收入依当月的个人业绩而定,具有不固定性,他们所受的压力是巨大的,对于他们来说很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要应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付出多少就应该相应地得到多少,因此销售人员对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是关注的。同时,他们也需要上级、同事的肯定和认同,以及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说销售人员的心理契约内容既包括经济因素,即贡献和收益的匹配,也包括了非经济因素。从上我们不难看出基层员工的心理契约的内容构成以交易型成分为主,因为他们更看中经济收入,他们为公司工作是为了满足需要激励理论中所提到的那种低层次的需要,即生存需要。而保险公司也很容易从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其他人力资源来代替他们,所以他们在公司中往往不受重视,他们的流失对于公司的影响并不大。而管理人员及销售人员的心理契约的内容构成以关系型成分为主。他们虽然要求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但是对个人开发和成长他们更为关注。他们不仅要满足生存需要,还要满足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发展壮大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流失,对于公司来说才是致命的打击。因此,要解决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则着重从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心理契约出发,维护他们的心理契约,使他们远离心理契约违背,长期为企业服务,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发展。因而保险公司管理及销售人员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象。

(二)保险公司管理及销售人员流失问题的心理契约违背分析1、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离职首先集中在进入公司后不久。由于刚换了新的工作环境,原来的工作方式可能行不通,得不到别人的认同,而且新的人际关系也会对其工作产生一定的阻碍,这样,管理工作的绩效成果不能够很快显现出来,因而产生挫败感。而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很看中成就感,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他们会觉得无法继续在公司中。另一离职的时期主要是在公司中工作较长一段时间后。此时,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已经得到大家的适应与认同,工作成果也显露出来,但是业绩稳定不会有过大的突破,对于热忠于挑战性工作的管理人来说,工作已经失去热情。这时候,公司也无法满足他们心理契约的内容,他们觉得即使付出那么多,也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最终选择离开。2、销售人员。销售人员的离职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他们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选择离开公司。除了签订的是合同外,保险公司多采用的是低保障、高激励的人才激励方式,人几乎享受不到任何保障,承受着非员工的待遇,同时头顶上还时刻有严厉的考核,当业绩突出时,收入高,而业绩低迷时收入低甚至没有,让其承受着与其他工作不可比拟的精神压力,此外,公司过多的强调增员而忽视对老员的培训和个人发展,导致许多人普遍看不到希望和前途。如此种种都突出反映了人和保险公司的种种心理契约不协调,最终让人难以产生归属感和忠诚度。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但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关专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12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科技人才情况进行调查,结构显示,煤炭企业人才引进数量不足,但流失趋势较明显。近几年,12家企业每年引进的本科及以上人才分别为965,701,577,549 人,在逐年减少;而每年流失的本科及以上人才数分别为254,270,320,436 人,在逐年增加,人才流失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如何防范人才流失对于国有煤炭企业势在必行。

一、人才流失对国有煤炭企业的不良影响

1.增加企业的成本。当员工离开企业后,为了填补职位的空缺,企业必须重新进行招聘。新员工来到企业后,必须对新员工进行岗位胜任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招聘新员工的费用以及对新员工的培训费用都将作为企业额外增加的成本,列入企业的成本损失。

2.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新员工在对企业的了解和技能等很多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都与老员工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对他们的培训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影响企业的士气。员工之所以离开企业,是由于他们对企业存在严重的不满情绪,例如有的员工对薪酬待遇的不满,有的对企业的人文环境不满等。这种不良的情绪往往会在团队中蔓延,引起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消极情绪,使很多缺乏工作稳定性和忠诚度的员工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纷纷跳槽。因此,员工流失率过高的现象对现有员工的士气有很大影响。

二、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由于受地理位置、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第一,地域环境的影响。现代企业的员工不仅考虑自身的生存环境,而且十分注重下一代的培养和发展环境。而煤炭企业大多建在偏远地区,一般都远离省会级城市,在居住环境、医疗环境、教育环境等方面与大城市都有较大的差别,这些都会成为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工作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业是高危行业,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诸多不安全因素,人们对煤炭行业存在很多顾虑和担心。而且,煤炭企业的工作环境差,条件艰苦。这些都是导致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第三,薪酬待遇的影响。由于煤炭行业发展不景气,导致煤炭行业的薪酬水平较低,有的企业甚至不能保证工资的正常下发。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基本薪酬属于员工最基本的保障,如果基本薪酬得不到保障,就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最终的结果会导致企业的人才流失。

2.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不合理。国有煤炭企业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还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论资排辈的现象严重。目前,很多国有煤炭企业在用人时仍然受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影响,在任用、待遇、升迁等方面还是论资排辈,不考虑员工实际的工作业绩和能力,使企业很多人才不被重用。由于人才个人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职业前景也非常渺茫,导致很多人才纷纷离开企业另谋他就。(2)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仍然停留在领导对员工的主观评价,因此,考评结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反应出员工的真实绩效。这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会导致对企业丧失信心。(3)平均主义严重。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的平均主义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的一些优秀人才,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感受不到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对企业的不满。

3.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国有煤炭企业认为,培训对于企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对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煤炭企业不仅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甚至将人力资源部门也归入后勤或其他部门论文提纲怎么写。一些煤炭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只对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缺乏对员工的中远期培训,一些效益不好的煤炭企业甚至取消了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培训投入的严重不足势必会影响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企业的人才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学习机会的话,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茫然感和失落感,在这种情况的驱动下,他们可能就会寻找其他的就业机会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4.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国有煤炭企业由于受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过多地看重企业的物质利益,忽视了在文化方面的建设。近期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作了“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只有 1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80%以上的经营者都将此归之于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等。很多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对于煤炭企业可有可无。有的煤炭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不知企业文化应从何处入手,应交给哪个部门,具体应该从事哪些活动。很少有煤炭企业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部门,因此,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很长时间处于缺失的状态。

三、防范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1.加强对煤炭行业的重视。煤炭行业属于国家重要的资源产出行业,担负着开采煤矿资源的重任,因此,国家应加强对煤炭行业的重视程度。煤炭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致使员工的薪酬水平较低,企业的工作条件恶劣,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保证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应增加对煤炭企业的资金投入,还可以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例如:为煤炭子弟考大学开设绿色通道等,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所需人才。煤炭企业应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对于企业的不同人才的薪酬可以适当拉开档次,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工作环境的改善,以留住企业所需人才。

2.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国有煤炭企业为了摆脱人才流失严重的困境,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用人机制。企业应该根据员工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安排适合他的岗位,做到合理用人。同时,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尽量使考核体系做到客观、可行。要依据对员工的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而且,企业还应帮助员工设计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由于受个人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一些员工想成为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另一些员工希望在专业上得到发展。如果员工的个人目标不能实现,感觉未来的发展前景渺茫,就会缺少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因此,国有煤炭企业可以帮助他们设计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培训和管理,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规划,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通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使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以利于煤炭企业目标的实现。

3.加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为了避免人才的进一步流失,煤炭企业应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一,煤炭企业应建立与培训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煤炭企业应建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培训工作视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培训部门,以增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第二,煤炭企业应建立与培训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是促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麦当劳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为了调动员工对培训的热情,将员工的培训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效结合起来。麦当劳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主要是学校麦当劳工作手册和现场观摩;如果想升为店长,必须在地区的培训中小学习;如果想升为区域经理,必须到全国的培训中心去学习;如果想升为大区经理,必须到美国的汉堡包大学去学习。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它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等功能。我们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可以利用企业文化引导员工的言行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吻合;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有煤炭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来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建设由管理者倡导的、全体员工认同参与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赵芬.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科教文汇,2008,(5).

[2]张彦鹏.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暨对策研究.中国商界,2008,(7).

篇3

2 80、90后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有三:个人原因,企业组织原因和外界原因。

2.1 个人原因。每一个人都有对于梦想和人生的追求,对生活的无限渴望,渴望接触更为新鲜的事物,渴望接受更有价值的挑战。而在当下这样的社会压力之下,一个职业人,必然会对其职业生涯有着细致的规划。他们非常清楚在这条职业道路上,什么是学习经验,什么是过渡阶段,什么是点到为止,而什么又只是作为起跳的跳板。同时,对于物质的欲望,其实早已成为奋斗打拼的最佳动力,无需冠冕堂皇也更无需掩饰。

2.2 企业组织原因。企业在人才流失问题中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从组织结构上讲,员工离职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

总有那么一些企业,管理层并不知道年青人在想什么,盲目的下达着工作任务;也有那么一些企业总裁,总希望以最少的投入,带来最大的收益(这里指工资);还有一些企业,在风雨飘摇之中,忘记了是谁支撑着他走到今天,从未对员工进行过任何关怀;还有那么一些企业,为培养忠诚度,常常进行一些冠冕堂皇员工培训,其实是“洗脑”;甚至有一些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极度压抑,选择自杀,却没有看到一丝的人性回归。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管理方法不科学、员工激励机制、绩效评估体系、薪酬结构不健全,未建立针对核心员工的长期职业发展规划,这导致对企业拥有关键作用的员工不能看到在企业中的前景,看不到长远的希望;而企业的文化氛围,给员工在工作状态,工作心理上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80、90后的员工,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过于陈旧,过于传统规矩,必然会导致年青人们难以舒畅的投入到工作中。

2.3 外界原因。这是一个极力竞争,甚至不择手段的时代。在市场经济猛烈的洪流中,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企业就像一只航行其中的帆船,必须让自己拥有足够而且强大的船员,拥有更高水平的舵手,打造更为坚硬的甲板,升起更耐经吹打的风帆,创造更与众不同的航向。这就造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有时甚至是恶性的。

没有哪一个企业不希望自己拥有大把的优秀人才,没有哪一个企业不渴求高素质的人才给自己效力,也没有哪一个企业管理者不希望手下的员工对自己的企业忠诚,对工作充满激情。

3 80、90后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解决策略

3.1 “喜”人的薪酬分配。打破“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体现人才真实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以业绩和效益为基础的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应该向关键岗位和特殊人才倾斜,真实、客观地反映人才的价值。薪酬制度的内容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多样化操作。比如实行多元报酬结构的年薪制、风险抵押、人才持股、期股激励等多种形式分配形式,做到人才报酬与企业的资产增值相联系,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利益相联系,使人才体会到企业对其工作业绩的认可,并在待遇上得到有效的体现。让员工在工作任务完成后,拿到心满意足,真正“喜”人的薪酬。

3.2 “服”人的用人机制。长期以来,一些企业还是徘徊在“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中。资历在工作中固然有其一定的优势,但在变化如此迅速的商业运转下,谁有拥有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更具效率的技术手段,打破常规的有效工作理念,才是一个企业真正需要的。在年青的人身上,拥有一股对于事业理想的锐气,也拥有永不认输的信念,他们相信创新和现实的考研,而非“经验”的主导,他们渴望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激励,而非漫长的时间考验。企业在制定用人机制的时候,必须能够让原有的“老人”信服,也必须让信心满满的“新人”知道自己的位置。

篇4

【关键词】人才市场;新形热;如何更好发挥;服务职能

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我们防城港市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市“坚持以港兴市、以工兴市、以区位优势兴市,大力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努力把防城港市建设成为面向东盟乃至更大区域的钢铁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国际滨海旅游胜地,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友好、开放度高、活力迸发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重要门户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的逐渐实现,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而就我市现有人才状况,可以说是总量不足,素质偏低,高、精、尖人才奇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为加快我市经济的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1新形势下明确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人才中介服务组织,它与行政机关相比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人才市场不止是人事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更是人事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服务的一块阵地;人才市场的业务不止是某一单项的业务,而是人事部门各项人才业务的延伸和扩展。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明确政府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推进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体制改革,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分类发展的有效形式。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应以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为主。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应从少收费向不收费过渡,逐步降低人才招聘会、人事档案管理、人事的收费标准,只适当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

2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我市人才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市场功能不够完善,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尚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业务工作也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要。一是设备陈旧,服务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各区县之间联系不紧,协作不多,许多资源不能共享,形成相对封闭,互不开放,各自为政的格局,难以开展高效、快捷的管理服务。二是人才市场中的人才概念过于狭小,对人才的划分也不尽合理,往往拘束于大中专毕业生,由此形成两大块不同的人力资源市场。即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市场属于不同部门的管理,严重阻碍了人才市场的整体发展。三是硬件设施落后。有的区、县人才市场没有专人负责,没有专用的办公设备,更谈不上专门的办公的场所。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要认真研究现阶段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规划人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模式,合理地设计人才市场的功能结构,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3拓展和创新市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是人才人事工作贴近经济建设的窗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阵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阵地作用,积极为各用人单位或各类人才提供服务,我们应该尽力拓展业务,完善功能,争取将人才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人才测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事,网络建设等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社会职能充实到人才市场。

3.1完善人才信息服务。人才市场信息是我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重这项业务,要扩大信息来源,增加供给渠道,完善采集手段,丰富市场信息量。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我们人才市场的信息,为广大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服务。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这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在建立全市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市人才中心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软件的要求,由区到市,实现全市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资源共享。然后逐步与市外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信息计算机网络,加快我市企业经营管理者数据库、高新技术人才数据库和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为我市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人事服务。

3.2扩大人才中介服务。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基本上还是只为进入人才市场的求职招聘者提供中介服务。这些服务还是低层次的、有限的,尚不能满足用单位和人才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层次,不同的招聘要求采取不同的中介服务方式。要将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与日常的求职招聘中介结合起来。多形式、多领域、多途径地开展我们的人才中介业务。

3.3大力推进和发展人事服务。人事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原则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体现,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发展人事有利于丰富人才市场的内涵。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单位人事。在继续为非国有企业单位办理人事的同时,努力开展国有单位的人事。要提高人事的水平和档次,积极为用人单位人才规划、人事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要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程序,在社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方面开拓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完善。

3.4发展人才职业指导服务。职业指导,是一项新的人才服务业务。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资源是计划配置,就业也都是国家分配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自主择业,既缺乏理论研究,也缺乏基本经验。因此许多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去求职择业,他们很多不是缺乏知识和工作能力,而是不懂得求职择业的技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我们人才市场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求职择业的理论和方式,广泛收集、分析、职业供求信息,积极开展人才择业咨询、求职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业务,开展毕业生和下岗分流等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我市每年有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回来报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深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人才市场对于优化人才配置,开发人才资源,解决就业和现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泉州市;工业企业;人才现状;经济发展

一、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土地既定的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投入。在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看法已经不够全面。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仅仅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生产的决定因素已经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劳动力质量的改善。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关理论和实践就日益引起了人们多方面的关注。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是在古典经济学和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以及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50年代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出现、行为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学说的形成,人力资源开发这一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传入我国后,有关它的研究活动迅速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较快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董克用教授认为政府在创造人力资源成功发展的环境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北京大学的萧鸣政、饶伟国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本理论在现实管理过程中的运用[2]。泉州经济始终以较高速度发展,其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些增长的数据虽然是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有利证据,然而我们更关心的是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动力因素。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正在兴起,其发展主要依赖人力资源,生产力更多地体现出属人的特性。是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事关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泉州市工业企业人才现状及经济现状

(一)人才现状

现在,整个泉州市工业行业中从业人数有1480769人,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而且高学历和高级技术人员也大都集中在这些行业。整个工业企业人才匮乏。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仅占整个工业行业从业人员的1.4%,高级技术人员急需补充。同时从业人员的分布也呈现地区性特征:石狮和晋江共容纳了泉州工业行业60.54%的从业人员。

资料来源:由泉州市经济普查年鉴(2004)的数据整理得到

(二)经济现状

泉州市工业总产值近五年来以15.54%的平均增长速度保持着增长,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889762万元,比上年增长19.9%。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6416468万元(占泉州市工业总产值25.78%)、5880780万元(23.6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的比重分别为14.82%、13.87%、13.76%。从县(市、区)来看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1.86%、13.90%、11.05%。

三、泉州市工业企业人才对经济的贡献分析

为了研究泉州市工业企业人才对经济的贡献,结合可得的统计资料,选择解释变量如下:按学历分的研究生及以上的数量X1,大学本科生的数量X2,大学专科生的数量X3,高中生的数量X4,按技术职称分的高级技术人员的数量X5,中级技术人员的数量X6,初级技术人员的数量X7;按技术等级分的高级技师的数量X8,技师的数量X9,高级工的数量X10,中级工的数量X11,并取工业各行业2004年总产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见表2)

备注:以上数据均由作者依据泉州经济普查年鉴(2004年)整理并运用软件分析得出。

结果表明,数量与工业产值的相关系数排名依次是:中级工(X11),高中生(X4),大学专科生(X3),初级技术人员(X7),本科生(X2),高级工(X10),中级技术人员(X6),高级技术人员(X5),技师(X9),研究生(X1),高级技师(X8)。从这个结果可以大致看出,目前泉州市的工业经济还主要是依托量的投入的粗放型经济,人才对于的经济贡献还比较低。因此需要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

四、泉州市工业企业人才与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人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工业企业拥有的人才的密度偏低,尤其是对技工的需求最为紧迫。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虽然拥有研究生的绝对比例(该行业研究生人数/整个工业行业研究生人数)高达19.28%,但该行业的研究生的密度只有0.079%,与研究生的密度为0.88%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研究生的密度为0.6678%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相比,就显得较低。拥有研究生的绝对比例是18.12%,密度只有0.194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拥有研究生的绝对比例为11.18%,密度是0.0542%。第二,三大支柱产业拥有本科生的绝对比例分别为14.92%、11.53%、15.04%,但密度为0.87%、1.75%、1.03%。而该比例排前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为12.15%和7.59%。第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才的密度为3.9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才的密度为6.33%。这种人才结构的现状主要是由行业的性质决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及纺织业对技术及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因而集中了大量的低学历和低技术的工人。

(二)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特征及原因分析

泉州是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唯一有煤炭资源的地区,84.2%集中在永春的天湖山矿区,68.42%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集中在永春县,且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全部为内资企业,整个行业2004年全年营业收入79.61%来自国有性质的企业。安溪有着悠久的冶金历史。早在五代时,安溪就是铁银的主产地,所以71.79%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集中在安溪,铁矿和锰矿是安溪主要的黑色金属矿资源。民国时期,泉州地区皮革行业即有一定基础,因此60.45%的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集中在晋江,主要产品是皮革、皮箱、包袋、手套[3]。

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把化学纤维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直接还原铁和熔融还原铁生产归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因此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全年营业收入中93.01%来自港、澳、台商投资的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全年营业收入中85.3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泉州市各个地区之所以呈现一定的产业特色,还与行业的外部效益有关。长期的发展使每个地区形成了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从总体来看,港、澳、台商投资的工业企业和私营企业(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行业大类来看)、晋江市(从县(市、区)来看)实现工业总产值占泉州市工业总产值的较大比重。

五、对策分析

资本,人力,技术被喻为经济增长的引擎。针对人才的密度低、职业技能不够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社会出现了本科生同时“过剩”与稀缺的现象。其中有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也有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原因。对此,第一,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根据各行业从业人员技术状况和未来需求拟定培养计划[4],作为高校未来在招生的数量、专业及课程设置的参考。第二,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增加教育投入。根据目前泉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在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增加教育投入,争取实施12-15年义务教育,着重发展泉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中等、高等职业、大学教育。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鼓励社会办学。第三,职工培训经费可由政府、企业与员工个人共同承担。“知本”一旦转化为生产力,自然会给企业带来效益。此外泉州可凭借与港澳台深刻的地理、人文联系,引进三地相对富有的企业管理及科技人才。福建省已启动为期5年的“闽台、闽港澳人才合作平台建设工程”[5]。

(二)多渠道引进和留住人才

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采取高薪、重奖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吸引优秀人才流入。此外泉州市还应该致力于营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投资环境,使行政审批流程化,缩短审批时间,同时也可杜绝行贿受贿的发生。

(三)转变思维,把握行业本质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认为行业的本质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6]。例如服装行业的本质是缩短服装设计到生产、物流、销售之间的这一前导时间。一些成功的服装品牌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纺织业主要是依靠成本优势参与到国际分工的生产环节中,企业的利润低,环境成本高,而且随着人民币的汇率走低趋势,耐以生存的成本优势也在逐渐被压缩,因此亟待寻找新的出路。产业整合是可取之道。以晋江、石狮的纺织业为例,每家企业都是一条龙体系。与其各家小打小闹,还不如精细分工合作,各自发挥并加强比较优势,充分扩大规模效益,共同享受品牌的效益。

六、发展趋势

在目前,泉州的工业经济还主要是依靠资本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但由于可得资料的限制,在这里只考虑泉州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K和从业人员年均人数L及科技进步T的影响。全年工业总产值Y作为被解释变量(预测目标)。用EVIEWS软件来分析。对于这种典型的C-D生产函数Y=ALαK?我选择将其转化成线性模型:

GENRY1=LOG(Y)

GENRX1=LOG(L)

GENRX2=LOG(K)

DependentVariable:Y1

Method:LeastSquares

Date:11/01/05Time:10:55

Sample:19852006

Includedobservations:22

模型的各项检验都通过,估计结果如下:

GENRY1=LOG(Y),GENRX1=LOG(L),GENRX2=LOG(K)

Y1=3.6050+0.0968T-0.9562X1+0.5425X2

T=(2.66)(-7.21)(4.82)

R2=0.9852,F=399.0587

即LOG(Y)=3.6050+0.0968T-0.9562LOG(L)+0.5425LOG(K)

由模型可知Y关于L和K的弹性分别是-0.9562和0.5425。由于2007和2008年的数据尚未统计出,由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得出2007和2008年泉州市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和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如表4。

将T=24,K=799.7,L=1399739带入回归方程LOG(Y)=3.6050+0.0968T-0.9562LOG(L)+0.5425LOG(K),算得Y=41773416万元,即由此回归模型预测的2008年泉州市的工业企业的生产总值将达到41773416万元。

七、小结

综上,当前的经济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因此企业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资源的思想。以更宽广的眼界和更完善的制度来吸引人才,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尽快实现泉州市工业经济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董克用.试论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9):4-6.

[2]萧鸣政、饶伟国.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8):10-14.

[3]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泉州市志,第一册,卷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张向前.人才战略与中华经济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篇6

高职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所以,做好高职毕业论文工作尤为重要。

“工学结合”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是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对2007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2+1”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2+1”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年,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和单位参加生产实践,从而实现“工”和“学”的轮换。之后又根据专业特点对2010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1+0.5+1+0.5” 的“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增加去企业锻炼的时间,使学生在已经具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去企业顶岗实习工作,提高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和更好地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这种缩短在校时间的培养模式却给高职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考评本文由收集整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1 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无论是“2+1”还是“1+0.5+1+0.5”的工学结合模式都出现了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顶岗实习时间相重合的问题。而学生的实习单位分布范围比较广,而且学生的分布也非常分散,使得指导老师与学生很难有机会面对面地指导交流,师生互动少,教师催要论文繁琐,甚至出现了在学生答辩前指导教师才看到学生论文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毕业论文指导难的问题。另外,虽然有一系列的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学生分散,教师教务繁忙等客观因素,使得很多考评办法也流于形式。

(2)论文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所属的专任专业教师人数较少,但每年都要承担90名左右的同学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人均指导学生达到了15人左右。在承担正常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要负责这么多学生的论文指导,也影响了论文指导的效果。

(3)教师年轻化,实践经验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虽然都是研究生学历,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但是普遍缺少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高职毕业论文跟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相比,又有它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的道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毕业论文更要突出它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情况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还是比较困难。

(4)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比较差。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系统的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对于论文的写作技巧、数字资源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学生的电子资源都是通过百度获得,对于学校图书馆里提供的中国知网等数字平台基本不会使用。在论文写作方面,很多学生还是停留在资料堆砌的层次上,通过各种资料的叠加来达到论文写作的文字数量要求,但对于整体结构、逻辑顺序、自主思考等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同学能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5)论文审核和考评相对较宽松。学生论文的审核主要是通过同事间相互评审,以及论文答辩的形式完成。面对这么大量的审核和考评工作,指导教师很少有精力做到认真细致地评审,最终也就导致了论文审核的时候相对比较宽松,再加上同事之间的相互间的个人关系也会导致最后审核会出现不客观因素。而论文答辩由于时间比较紧,学生比较多,答辩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时间也不多,所以最后的考评也不够完善。

2 提高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的建议

(1)强化入学教育。现在的高校一般在入学的时候都会进行入学教育,主要是介绍所在专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认可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就行职业规划的介绍。但是对在校期间的学习方面的教育比较少,特别是对于如何获取毕业资格等方面介绍得不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缺少概念,很多都是听上一届的学生说的“小道消息”,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说毕业论文很简单,毕业论文基本上都给过等等,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所以基本没有学生去注意这方面的资料和资源的积累。只有在入学的时候就介绍清楚了毕业的条件,介绍了如何去撰写毕业论文,才能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

(2) 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的指导。每个学期安

排一次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讲座,从如何拟定题目、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架构文章体系等。把功夫用在平时,避免出现临近毕业顶岗实习的时候学生赶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毕业论文。

(3) 强化教学实习的功能。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这段时间学生将离开教室,深入企业一线,去感受和体验物流行业,去接触和学习物流知识,去认识和结交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个过程也可以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通过这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去解读实习企业的物流运作情况,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为将来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能够与基层的工友,领导处理好人际关系,既可以锻炼交际能力又可以为将来论文撰写寻找企业指导老师,更加方便写作。

篇7

人才薪酬水平(人才对薪酬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人才的个人努力程度,同时也是制约企业最大化利润的关键要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全球人才争夺战越发激烈,长期以来,艰苦边远地区(下面简称 “艰苦地区”)的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艰苦地区的工程项目,长期处于人才竞争的劣势,人才流失严重,不利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效实施。为有效留住人才或者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艰苦地区,需要在全面薪酬理论的指导下,强化人才薪酬满意度管理,全面的提升艰苦地区的人才竞争力,弥合人才需求与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的矛盾,促进艰苦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全面薪酬理论的模式设计,探讨了艰苦地区工程项目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期望能够为艰苦地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全面薪酬理论的内涵

全面薪酬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被称为薪酬满意度,是员工对薪酬的期望值与实际报酬之间形成的对比性心理状态。广义上的薪酬满意度实际上是一种态度,一种员工对劳动所得所持有的期望值;市场上的人力资源价值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态度,而企业对人才所要求的回报不一定满足与员工心理对劳动报酬的期望值。另外,薪酬满意度与员工的行动力呈正相关系,即: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越高,所产生的激励效用就越大,员工便会更加努力的工作,获取领导的认同、肯定和赞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帮助企业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反之,则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与此同时,众所周知的是员工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经营的实际成效,而且薪酬满意度直接决定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因此,企业需要进行薪酬激励,在保障员工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同时,激励员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一方面提升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另一方面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总之,实施全面薪酬理论的宗旨为: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薪酬满意度,将满意度转化为行动力,在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留住人才,提升人才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艰苦地区工程项目人才流失现状

(一)艰苦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工作环境艰苦

我国的艰苦地区经济实力整体落后,缺乏较高水平的薪酬支付能力,是导致艰苦地区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数据调查,我国的艰苦地区人均收入大约在1500元以下,较低的薪酬水平注定难以提升人才的薪酬满意度,在期望值难以达到的状态下,人才往往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逐渐的流于经济发达地区。加之施工行业的普遍特点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作无规律,压力大,生活单调、长期流动缺乏稳定感,两地分居无法照顾家庭,人才难以长期扎根基层一线。

(二)薪酬体制比较落后,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由于长期受落后的薪酬体制束缚,这些地区往往缺乏明确的工资等级划分体系,只存在极小的工资差别,而且在这极小的工资差异中,对职位的等级、职责的大小划分等均是主观判断,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不能对各个职位应有的薪酬价值实现科学规范的划分,一般采取论资排辈的加薪或者以级别为主的提薪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且严重影响到人才对薪酬的满意度水平。落后的薪酬体制文化,容易挫伤人才工作的兴趣和行动力,最终导致严重的人才流失,造成不可估计的负面影响。

(三)激励认知存在严重的偏差

认为艰苦地区工程项目加薪一定能提升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过分的注重工资提高等的外部薪酬,而忽视参与决策,获得更大的工作空间或权限,更大的责任,更有趣的工作,个人成长的机会和活动的多样化等精神层次的内部薪酬。丧失了薪酬激励功能,导致员工自我膨胀,进而导致人才流失。

(四)薪酬沟通能力不足

在人才招聘时,过分的注重工作职位、职责、薪酬待遇方面的沟通,忽视人才岁秉持的薪酬价值观,而且在员工正式是上岗之后,企业更加忽视薪酬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导致员工难以及时的了解并掌握企业的薪酬文化,长期下来,容易与员工自身所秉持的薪酬价值观相冲突,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五)企业薪酬内部缺乏公平性

项目管理高层或者管理层的薪资待遇明显的高于普通员工,而他们的业绩、技能、综合素质不一定比普通员工高,这样便会造成薪酬内部不公平,增强员工对薪酬的不满意度,从而加剧人才流失。

三、问题的解决策略――全面薪酬理论的模式设计

(一)全面提升对薪酬满意度的正确认知

企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正确的把握人才薪酬满意度(全面薪酬理论)的实质(或内涵)。我国艰苦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较多的考虑员工外在的薪酬满意度,如外在的总奖金、福利、津贴等物质性东西,忽视员工内在对薪酬的期望,也就是忽视内在薪酬的创建和完善(内在薪酬如精神薪酬、成就薪酬等)。因此,全面薪酬理论知识企业有待进一步强化教育、指导、应用,而且需不断的强化其内涵认知,认识到员工多薪酬的满意度,不仅仅停留在纯粹的“收入”或者“经济”问题,而是深化到“人力资源问题”,需要考虑更多的“软物质”,实施全方位、多层次且高效的薪酬管理办法,并且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与形成一种稳定的薪酬契约关系,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升企业管理者与人才的相互信任度,增强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另外,企业的管理层要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了解并掌握人才的心理需求,根据人才的学历、职称、性别、年龄、工作环境、薪酬文化、个人发展空间等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程度进行科学的划分归类,为人才提供多元化的薪酬项目,并且要注重人才潜能的挖掘,诱导人才发挥自身潜在能力,将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转化为工作行动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实际利益。除此之外,众所周知的是提升人才薪酬满意度管理工作艰巨而长远,需要循序渐进,不得操之过急,需要从基础地方抓起,制定出科学而详细的实施计划,并且认真的落实执行,全面的提升人才酬薪满意度,降低人才流失率。

(二)构建并完善多维度的酬薪满意度评价体系

提升人才对薪酬的满意度,不仅仅要体现在人才对薪酬水平的满意度,更加体现在人才薪酬机制管与企业薪酬价值观的统一,因此,企业需要及时的掌握员工的薪酬价值观,不断的向这个维度空间中增添新鲜血液,将薪酬满意度的理论概念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管理方案,帮助人才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企业的薪酬文化,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向心力,从而有效的降低人才流失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不断的优化酬薪管理

根据人才的事迹需要,不断的完善或者优化企业的酬薪管理,并且明确的树立外部竞争性酬薪管理策略,将有效的人工成本应用于最佳的酬薪分配体系之中,并且根据人才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市场需求等对人才的薪酬进行科学的差异化区分,提升人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还需要重视薪酬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且由于艰苦地区的经济因素受限,需要强化艰苦地区人才的精神激励,如:名誉激励、成就激励、地位激励等,提升人才对薪酬的满意度,从而有效的降低人才流失率,保障艰苦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供应。

(四)构建人性化、规范化的酬薪体制

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与人才树立一种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情感关系,促使人才对企业产生一定程度的依恋,这样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裸的经前关系上,更多的考虑到人才的心理收入,从而使得人才感觉到工作的重大意义,满足人才的心理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才流失率。

(五)强化企业薪酬内部的公平性

摒弃家长式权威思想,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均按照能力来划分薪酬,保障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平衡,从而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薪酬满意度,避免人才流失。

总之,艰苦地区工程项目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是对全面薪酬理论的模式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需要全面的提升薪酬满意度的正确认知、构建并完善多维度的酬薪满意度评价体系、不断的优化酬薪管理、构建人性化且规范化的酬薪体制文化、强化企业薪酬内部的公平性,才能全面的提升员工对企业酬薪的满意度,促进工程项目有效实施的同时,促进艰苦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思穹.人才流失与流动的现状、动因与对策分析[J].西部大开发,2012(4):130- 132.

[2] 范新院.中小家族企业人才流失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S企业为例[D].石家庄: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267-268.

[3] 张娟,韩宁,于洪英等.公司人员流失诱因与对策研究- -以S公司为例[J].科学与管理,2013(5):53- 57.

篇8

一、信息时代人才流失的特点对传统人才流失理论发起挑战

关于人才流失的理论研究起源于20 世纪初,主要研究思路有两条:一是分析人才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组织因素、工作因素、心理因素和个人特征变量。其中对员工心理的研究占据了人才流失理论的主导地位。另一条思路是构建人才流失的理论模型,进行过程分析。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模型有March 和 Sinmon、Price、Mobley、Sheridan 和 Abelson等人建立的模型,虽然这些理论模型形态各异,但其研究路径又是殊途同归,都围绕着“工作不满意寻找替代工作流失”这条主线,只是在构念与采取的变量上不尽相同。这些传统的人才流失理论揭示了人才流失的一般心理过程,提供了分析这种现象的基本范式,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劳动力市场上的人才流动表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征和趋势,传统的人才流失理论面对着严峻的挑战。

1.互联网的普及为人才流失提供了空前的信息便利

在传统的人才流失理论中,个人能够获得的用人信息十分有限,信息构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限制条件。这一点在March 和 Sinmon的“参与者决定”模型中体现得最为突出。该模型认为,员工可以看到的企业数目是人才能否顺利流失的决定因素之一。但是在信息社会中,这一约束几乎荡然无存。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员工可以随时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短信、QQ获取相关的用人信息,进而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生活处境、工作满意度等,确定职位的选择和离职的时机。

2.猎头等中介机构的兴起为人才流失提供了服务便利

以猎头公司为首的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不仅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的信息,而且在辅导应聘、辅助职业规划、代办各类手续、保管人事档案等方面提供日臻完善的服务,从而极大降低了流失者的离职成本和机会损失。中介机构的兴起,在促进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人才流失的威胁。

3.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流失加剧

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一般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往往也是人才流失的主导力量。据统计,美国“硅谷”每年的高科技人才工作变动率高达50%;上海劳动保障部的“职业流动周期分析报告”显示,本科学历跳槽的周期为21.1个月,研究生为22.8个月,明显短于专科生30.5个月和初高中学历者53.1个月的职业流动周期。“三高”人才通常就业能力强,成就需要高,富有冒险性,更希望通过流动找寻自身的价值。显然,他们流失的动因与传统理论中的“工作不满意”不完全吻合。站在企业角度,这部分人才的流失往往伴随着企业的核心技术、重要客户的流失,损失最为惨重,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4.人才流失的年龄特征显著

近些年来,人才流失的年龄特征越来越显著,35岁以下成为人才流失的高发年龄段。据上海劳动保障部的报告,30岁以下青年的职业流动周期为17.5个月,远低于40岁以上的81~120个月的流动周期。这些35岁以下的工作族多出生在20世纪70 年代以后,具有多元的价值观,表现出强烈的实现潜能、彰显个性的需要,同时也体验着更多的成就压力和浮躁情绪,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期或发展期,流失的倾向比较明显。这些人的流失,部分可以用传统的人才流失理论加以解释,但随着他们日益个性化的职业选择,难以诠释的流失现象逐渐增多。这些也亟待着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管控。

二、企业人才流失的博弈分析

要对企业人才流失做出合理的解释,必须先对有流失倾向的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作用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员工的流失行为是否发生,实际上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博弈的结果。

1.理论假设

(1)假设博弈双方企业和员工都是“理性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员工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2)员工的策略是“离职”或“留任”;企业的策略是对人才流失进行“管控”或“放任”。管控是组织约束的统称,指企业为挽留人才而采取的人力资源激励措施(如薪酬、培训)或约束措施(如日常监管、违约处罚等);而放任则是企业坐观员工流失,不采取任何措施,也不对离职员工进行违约处罚。

(3)在不对员工流动管控的情况下,若员工不流失,则员工可以给企业带来价值为R的贡献;企业相应给员工支付价值为r的回报。

(4)企业管控,付出的日常监管成本为C1,如果此时员工离职,企业的收益损失了R1, 但可以从对流失员工的违约处罚中得到w;员工因为离职增加的收益假定为r1。

(5)若企业通过各种激励性管控措施(花费C2的成本)留住了员工,员工不离职,员工则可以获得r2的额外收益。

2.模型构建及分析

按照上述假设,企业与员工之间博弈的收益矩阵如下:

图1 企业人才流失的博弈分析

先分析企业行为,设员工流失的概率为a(0≤a≤1),若企业对员工流失管控, 则可能获得的收益为U1=(R-R1-C1+w)×a+(R-C1-C2)×(1-a);若企业放任员工流失,可能获得的收益为U1’=(R-R1)×a+R×(1-a)。

令U1=U1’,可得: a* =(C1+C2)/(C2+w)(1)

当a<a* 时,U1<U1’,企业选择放任策略;当a>a*时,U1>U1’,企业选择管控策略;当a=a*时,相机抉择。在式(1)中,a*的大小与C1和w直接相关,表明企业选择管控的临界概率与企业日常监管成本C1成正向变动,与违约金w成反向变动。即日常监管成本高时, 需要特别管控的临界概率可以达到很大,企业不必为员工的一点流失倾向大费周章, 管控工作主要靠日常监管完成;当违约金比较高时, 需要管控的临界概率就比较小,即在此情形下,虽然员工不会轻易暴露离职意向,但一旦有流失倾向,企业就得立即管控,否则,利益就会受损。

再分析员工的决策行为,设企业对人才流失管控的概率为b (0≤b≤1),若员工选择离职,可能获得的收益U2=(r-w+r1)×b+(r+r1)×(1-b);若员工选择留任,则可能获得的收益为U2’=(r+r2)×b+r×(1- b)。

令U2=U2’,可得: b* = r1/(r2+ w)(2)

当b<b*时,U2>U2’,员工选择离职;当b>b*时,U2<U2’,员工选择留任;当b=b*时,相机抉择。式(2)表明,员工选择流失的临界概率b*受r1、r2和w的影响,其中,r1实质上反映的是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求状况,也是市场上获得工作容易程度的风向标,r2和w代表了组织对人才流失的约束。当分母不变时,市场上获得工作越容易,员工选择离职的可能性越大;当分子不变时,组织约束越大,员工流失的可能性越小。当分子、分母同时变动时,员工的选择就取决于市场与企业两种力量的较量。

归纳起来,企业与员工博弈的混和均衡策略为(a*,b*),即员工以(C1+C2)/(C2+w)的概率选择流失,企业以r1/(r2+w)的概率选择管控。同时得出如下结论:

(1)企业对人才流失的日常监管成本C1越大,在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 就可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2)人才流失是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r1)与组织约束(r2和w)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约束的加强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人才流失。

(3)在外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员工在本企业的收益(r2)或加大其流失成本(w)都可以起到减少人才流失的作用。

三、信息时代企业保留人才的对策

1.建立人才流失预警机制

从心理角度看,员工选择“跳槽”是一个反复感知、评价、抉择的复杂过程,一般会有一些前兆信号,比如士气低落、缺勤频繁、绩效下降等。如果企业能够建立一种人才流失的预警机制,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就能赢得时间采取措施。从上述博弈分析也可知,加大对人才流失的日常监控,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也就意味着增强了企业抵御人才流失风险的能力。所以,应该将构建人才流失预警机制作为日常监控的主要措施。这种人才流失预警机制要基于系统的眼光来构建,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形成一整套对员工流失早期征兆进行监控、提供预控对策以及进行危机管理的程序和方案。人才流失预警管理超越了“就事论事”的狭隘思路,上升到战略高度来应对来势汹涌的人才流失,尤其是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的核心人才的流失。它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工作设计、招聘、人岗匹配,到企业文化的契合、员工职业的发展、激励、离职管理等,以警报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为目的,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确定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管理的重点

员工流失的机理非常复杂,影响因素既有个人的内因, 也有市场和组织约束等外因。作为企业,出于成本和操作可行性的考虑,不可能对所有的人才流失进行管控。正如博弈分析的结论,由组织与员工之间相互作用而引发、为企业可控或可预期的流失,才是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管理的重点。所谓企业可控的流失是指流失的原因主要由组织引起、通过组织措施可以避免的流失,比如,组织薪酬分配不公导致员工离职、员工在企业中遭遇职业瓶颈而流失等。企业可预期的流失则是指流失因组织不可控的因素引起,但根据员工的背景信息和一般规律可以提前预期,并可采取措施减小负面影响。处于职业探索期的员工的频繁跳槽就属于这一类流失。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0%的流失是可控可预期的流失,因此企业只要能够减少或避免了这部分人才流失,就控制了人才流失的关键。为此,需要分别针对可控流失和可预期流失采取不同的识别措施。可控流失实际上是组织管理不到位所致,可以通过预警机制中的监测和识别功能来辨别;可预期流失则可以借助员工的档案资料,研究其在年龄、家庭情况、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共性规律,预测员工的流失概率和离职路径,及早做好人员接替计划。

3.强化信息沟通

在信息时代,信息沟通的作用无处不在,对企业的人才流失管理也不例外。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信息沟通指贯穿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的信息沟通,而不仅仅局限在人才流失的某个环节。事实上,从员工进入企业开始,围绕着防范人才流失的信息沟通工作就启动了。根据员工流失前后表现出的特点,可以将人才流失管理的全过程分为招聘期、任职期、潜伏期、流失期、流失后5个阶段。每一阶段沟通的主要内容、要实现的目标各不相同,如图2所示。企业要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准确把握员工的心态,及时发现其流失意向,把信息时代给人才流动带来的便捷转化为企业管理人才的优势。

4.加大留任者的收益

从博弈分析可知,加大留任者的收益是挽留人才的有效途径。由于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人们工作的目标和期望偏好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企业所给予员工的工作回报也应该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从而多角度地化解人才流失的动因。因此,“收益”的内涵和外延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收入、福利、地位、培训”等含义,拓广到职业保障、职业发展、预期权力、创业尝试、参与机会、知识、自由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企业需要建立比较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体系,因为员工在流失前会综合考虑工作的各个方面,如果企业的制度和措施比较完善,即使有个别瑕疵,员工往往也不愿割舍满意度较高的现有工作;其次,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允许员工参与激励制度的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其选择的自由,这样不仅实现了制度的共性与激励的个性相结合,而且由于深度参与,员工的心理收益趋向最大化。

5.提高流失者的离职成本

博弈分析还提示我们,提高流失者的离职成本也是规避人才流失的必要手段。除了高额的离职违约金以外,还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1)年薪沉淀:针对企业的核心人才,实行年薪制,将年薪分为基本年薪和效益年薪两部分。基本年薪保障基本生活所需,效益年薪与员工的绩效挂钩,所占比重较大。每一年的效益年薪当年不全额发放,留存一定比例下一年度给付或换算成企业的股权。这样既能增强核心员工的风险意识,又能加大其离职成本。

(2)竞业禁止:在聘任合同中约定,员工必须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即使离职,在一定时间期限内,也不能从事与本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工作。

(3)终身雇佣:与一些关键性人才签订终身雇佣的合同,并保障合同期内给予员工较为丰厚的回报。

(4)培训费用分摊:在对员工进行重要的专业培训前,双方拟定培训费用分摊的方案,若员工培训后离职不仅要支付培训费用,还要承担违约赔偿。

参考文献:

[1]叶仁荪郭耀煌:企业员工离职的博弈分析模型[J].系统工程,2003(3):87-90

篇9

[中图分类号] R197.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2-91-02

人才是强国之宝,是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助跑器和发动机。卫生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对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防止人才流失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医疗市场竞争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人才流失概况

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拥有250张床位、400余名职工、担负着近10万人的医疗和保健任务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近年来,由于地域环境、经济条件的影响,医院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统计,医院近年来,累计有近7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流向市区或省内外各医院,占全院职工的17.5%,其中,大学学历35人,占流失人员的50%;大专学历30人,占流失人员的42.86%;高级职称10人,占流失人员的14.29%;中级职称38人,占流失人员的54.29%。

2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2.1地域性原因

由于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地处克拉玛依市外滩区,是石油一线,工作及生活环境与市区相比较差。同时,地域的原因导致医院就诊病种的单一性,使专业技术人员业务面狭窄,造成了人才队伍的不稳定。近年来,调往克拉玛依市区各医院的人数,占医院流失人员的90.48%;疆内外各医院占流失人员的9.52%;他们都是医院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因而导致了医院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出现严重断层、紧缺现象。

2.2缺少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要求,人才资源的价值得不到很好的体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还远未形成。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存在“论资排辈”现象,只讲究学历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现象;在人才使用上,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人才没有足够的用武之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致使人才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2.3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医院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除了充分承认和体现人才的价值外,医院现行的薪酬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平均主义,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优秀人才贡献和报酬不相符,加之与其他医院相比,人才极易流失。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医院的优秀人才一般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型人才,他们往往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事业心强,追求成就感,自主意识强,拥有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如何稳定和吸引人才,成为医院的一项迫切和首要的任务。

3.1重视人才培养及使用

近年来,医院努力克服地域的差异性,在提高优秀人才的地位方面下大力气,把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战略纳入医院工作议事日程。重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医院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全院范围内评选出医学专家1人、学科带头人2人及技术骨干10人,对积极开展科研和新技术工作的人才,采取倾斜政策。提倡、鼓励各类人才积极撰写论文、,使科室和医院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学术风气。为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创造条件。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人才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3.2建立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估体系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估体系,及时对优秀人才进行评价,从以往过多关注他们的工作态度转移到工作业绩上,对优秀人才的工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与薪酬有机结合,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对医学专家、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每年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给予一定的奖励,使优秀人才不仅获得荣誉,而且在物质上也得到实惠。对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给予报销版面费。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给予大力扶持和资助。推行科主任负责制,在技术干部的任用上,坚持既注重学历、更注重能力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打破传统的选拔任用干部论资排辈的习俗,将技术精良又有组织管理能力的青年骨干,大胆提拔到技术管理岗位委以重任,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极大地调动了各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使医院的各项工作取得较大发展[2]。

3.3营造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让优秀人才参与重大事情的决策,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医院的核心力量;让优秀人才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使其更加努力的工作。同时,为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学历水平,与医学院校联合办班,使专业技术人员在院内就可以完成学历的提高。

4结论

医院发展需要有一支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只有认真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吸引、留住人才,才能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2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97-02

前言

近年来,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日益严峻,在煤矿工作多年的一些技术骨干和新进矿的大中专毕业生,因各种原因出走,造成煤矿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不是个别煤矿企业的偶然现象,是目前整个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此,笔者对煤矿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如何应对作出分析和探讨。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行业艰苦,安全性差。众所周知,采煤行业是艰苦和高危行业,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诸多不安全因素,而煤矿大部分又地处偏僻地区,远离城市,社会环境、居住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与城市差别较大。

2.经济利益的驱动。人才追求高工资和高福利待遇,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间产生矛盾。同行业高薪挖人,再加之近年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聘人数较多,其工资待遇、福利的大幅度提高,这对年轻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来说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薪酬待遇的落差迫使大量的煤炭主体专业人才流失。

3.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大中专毕业生是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希望跨出校门后,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干出一番事业,以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有了这种期望,一旦在企业中不能得到良好发展,就会产生离开的念头。

4.对人才的了解和信任度差。领导对企业内部的员工缺乏一定的了解和信任,感性地判断他们没有能力担起重任,平时既不与他们进行沟通,也不安排重要的岗位对他们进行锻炼,严重打击了员工的工作激情。由于领导对自己缺乏最起码的信任,造成了他们工作没有激情,更谈不上能力的发挥,所以人才流失就在所难免。

5.用人不当。企业内部用人机制的不力,不重用德才兼备的人而重用善于经营人际关系的庸才,势必会影响有才华的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一个意见满天飞的企业肯定会面临崩溃的局面,人才的流失也只是时间问题。

6.社会舆论的影响。煤矿给人们的印象不好,这除了与煤矿的安全性差及行业艰苦有关之外,还与社会舆论有意或无意地夸大煤炭行业的苦、累、危险是分不开的。人们听到看到的往往是矿难持续不断的发生,从而形成社会上“谈矿色变”的气氛。

7.其他原因。煤炭企业员工流失的主力军主要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年轻,精力旺盛,对所在企业依附性不强流动性大及无家庭负担等特点。如果企业对他们人文关怀不够,加之远离城市社区业余生活枯燥无味,还要面临成家立业的抉择等因素,这些都是促使他们离开企业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煤矿企业人才流失的危害

煤矿企业人才流失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企业人才流失制约了煤炭产量的提高,还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使煤矿陷入“扩产―事故―减产”的怪圈,成为煤矿企业安全问题的一个瓶颈。没有专业技术员,生产方案拿不出来,安全措施制定不了,制定了也落实不下去,有重大危险源无法识别,有效的安全装置不会使用,很多不该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2.企业人才流失最明显的莫过于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成本方面的损失。人才流失后要找接替者需要花费成本,对于人才流动频繁的企业而言,花在招聘和培训新员工上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3.人才流失及更替还会给企业带来间接的成本损失。由于企业人才流失而带来的对工作绩效的干扰是一个重要的间接成本。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在流失之前,由于心不在焉而造成的效率损失;二是由于该职位在被新员工填补之前的空缺成本;三是由于流出者和流入者的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流失的是高质量或具有很大潜力的员工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是长期的。

4.企业人才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会产生消极影响。因为小范围的人才流失可能向其他人提示还有更好地选择机会,从而刺激更大范围的人才流失,造成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特别是当人们看到流失的人才得到了更好地发展机遇时,留在岗位的人员就会心动,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也许以前从未考虑跳槽的员工也会开始琢磨是否也要跳槽。

5.企业大量人才流失不仅在企业内部引起强烈震动,还在外界造成该企业不容人才的恶劣影响,使企业形象蒙受损害。尤其对上市公司来说,更是影响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公众形象。

三、煤炭企业控制人才流失的对策

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留住所有的员工,“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一定量的人才流动,可以起到整合内部资源,吸引外部资源的作用。但是,无序过高的人才流动是每一个企业都不愿看到的,特别是对煤矿企业,人才流失将严重制约煤矿的产能提高和安全生产。如何转变观念,留住人才,保持竞争力,成为煤炭企业急需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招聘环节控制人才流失。留住人才的前提是招到合适的员工,招聘作为人事管理过程中的一环,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为企业“过滤”和“筛选”人才。首先,在招聘条件的设置上要打破以往对年龄和性别的严格限制,只要条件适合岗位的需求,可以广进人才,以抑制人才流失。其次,在招聘过程中给应聘者提供企业和应聘岗位各方面详细的信息,使他们对企业和应聘的岗位有一个全面、明确、现实的展望,他们就会认真考虑应聘的工作,权衡利弊,减少以后发现自己不适合此工作而选择离职的概率。

2.合理设计薪酬制度。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应该是激励的基础,是吸引、留住人才的关键手段,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好的薪酬制度设计应把握一个度,达到对内对外公平。因此,在薪酬总量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必须对薪酬结构加以调整:(1)拉大工资收入差距。在工资总量恒定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技术含量高、安全生产等职能部门突出岗位的工资基数,而降低一般岗位工资水平;(2)提高绩效工资比例,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工资考核,奖勤罚懒,体现贡献不一样工资水平不一样;(3)严格区分技术管理岗与行政管理岗,使纯粹技术管理岗与中层管理干部岗位工资基本持平,奖金相当,突出技术人才重要性;(4)实行一岗一薪,一人多岗,岗薪累加,真正体现人才价值。

3.对人才进行分类管理,防止人才流失。企业要把人才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首先从是否有工作的激情,是否有完成工作的能力方面对员工进行摸底调查,然后进行分类。可以将人才从工作激情和能力大小来分类管理。(1)对高激情、高能力人员的管理。这类人才是企业最理想、最有价值的,领导者要做出关键的一点是给这些人以充分的权利以便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他们的目标,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创造力。(2)对高激倩、低能力的人员的管理。这类人员在新进的员工中比较常见,工作热情高,态度端正,但是没有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很差。对于这类人员,领导应当充分肯定他们的激情,针对他们的工作经验不足,要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安排他们在一线岗位进行锻炼。这类员工的管理是一项长期投资,企业要有耐心。(3)对低激情、高能力人员的管理。这类人员多见于专业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但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位或长期发展无明确的目标。领导层一方面要对他们的能力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又要对他们提出具体的期望和要求,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努力工作的热情。经常与他们沟通,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整他们的心态。(4)对低激情、低能力的人员的管理。对于这类人员,首先要有信心,本着“多养马,少换马”的原则,尽量激发他们的激情和提高他们的能力,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在他们的身上花的时间,如果这类人员长时间没有改变,就不要再浪费时间和金钱,果断地予以淘汰。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人员中有些可能是企业的“员老”或“关系户”,如果领导抛不开“感情和关系”,不及时进行调整,势必会对其他员工的激情造成影响。

4.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建设。与一些煤炭院校建立协议培养、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当前煤矿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条件下一项切实可行的战略决策,是企业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煤炭企业可以和高校联合办学,也可以从企业内部选拔一批批具有可塑性的员工去高校进行专业培养,为打造煤矿专业后备人才做好准备。此外,煤炭企业可以建立实习基地,为煤炭院校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并与煤炭院校协议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煤矿专业毕业生来矿实习,让毕业生提前了解企业,了解煤矿,熟悉煤矿,融入煤矿,待到毕业之时如能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一般都是认可企业各项制度及企业文化,这类大学生进入企业是属于能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5.加大安全投入,构建和谐矿区。煤矿企业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改善煤矿工人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使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得到彻底的改善,使职工上班有安全感。针对煤炭企业矿区环境差的劣势,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搞好规划设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文化娱乐等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温馨祥和的社区氛围,发展矿区教育事业,构建和谐小康矿区。

6.努力打造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要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与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用优厚的待遇招揽人才是短期行为,而一种渗透人心的企业文化可以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这个效应是长期的。

7.媒体要进行正面的宣传报道。矿难事故的发生,媒体的报道大多着重描写“矿难”的严重后果,对于“矿难”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较少。这方面的报道过于负面,使大家对煤矿“黑色印象”更蒙上一层阴影。在呼吁广大媒体要正视矿难事故,客观报道之外,笔者认为煤矿企业也应该在宣传方面投入资金,让社会了解全面的煤矿。

篇11

一、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1.追求良好的工资福利待遇。国企薪酬低、待遇差。随着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制度社会化,国企在福利保障方面已经没有优势。相反一些非国有企业工资水平、福利待遇高于国有企业,外界优越的工资福利条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是大部分国企职工“跳槽”的主要原因。

2.寻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潜力发挥。目前,大多数国企用人机制僵化,一些国企人事管理还没有打破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任用干部还存在论资排辈和任人唯亲的现象,一些人才没有发挥才华和能力的平台。另外部分国企机构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确,部分人学非所用。相反,非国企用人机制灵活,任人唯贤,用其所长,给人发展的空间。

3.谋求拓展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许多优秀人才苦于国企技术力量薄弱,工作环境差,在国企工作数十年,难以做出成果。再加上“出国热”“特区热”的冲击,于是一些国有企业的“骨干”纷纷出国或到发达地区,去寻找可以尽情施展自己才华的天空和舞台,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抱负。

4.人才市场的建立加剧了人才的流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是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人才短缺现象,人才短缺加剧了人才的竞争。有关人事制度和用工制度的变化,为人才流动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国企、三资企业、私企和乡镇企业都可以参加到人才竞争行业中来,这就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可能。

二、人才流失对国企造成的影响

1.无形资产严重流失。关键人才的流失势必造成许多方面的损失。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是企业的脊梁,他们的离去削弱了企业的管理能力;优秀的技术人才能使企业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其流失不仅使产品开发工作停滞,而且使关键技术流失;精通市场的销售人员能确保企业市场优势,其流失会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利润锐减。

2.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成本。培养人才需要时间少则3-5年,多则时间更长。培养人才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国企花费一定时间和金钱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旦流失,培养新人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在此期间如果遇到企业发展的契机,因没有人才而在同行竞争中受到更大的压力,丧失机会其造成的损失恐怕不是一个小数字。

3.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威胁。流失后的人才大部分成为国企的竞争对手,有一部分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还有一部分人加盟到相同或相近企业任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无疑使原国企雪上加霜。

4.给员工带来心理上的冲击。所谓人才,大都是指那些技术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他们是企业的骨干或精神支柱。他们的离去无疑给其他员工心里蒙上阴影,导致人心不稳、精神不振、凝聚力涣散。人才的流失还会产生“磁石效应”,往往引起相关人员的连续“跳槽”,这无疑会对原企业产生致命打击。

三、针对企业人才流失应采取的对策

1.企业领导要不断更新人才观念。面对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失现状,很多国企使出软硬兼施的招数阻碍人才外流,最后不仅是人才留不住,还导致与员工关系紧张。与其殚精竭虑地捆住人才,不如大大方方的给那些想离开的人才以方便,把他们视为单位的朋友、资源,与其保持终生交往,使其流而不失,也许有一天他们会给单位带来新的资源。

2.找出问题,加以改进。一般企业人员离职时,将关注点放在财务审计、工作交接及实物资产交接等问题上。事实上建立离职面谈制度或许效果更好。由于离职人员准备离职,他们对单位的忌讳很少,往往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文化、公司理念、公司发展战略及其他问题能做出客观、公正、大胆的评价。可以说离职人员的抱怨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了解离职人员具体的离职原因,有助于发现企业管理的“症结”,企业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进,有助于提高国企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切实改进目前国企的工资分配政策。工资收入是职工生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待遇的高低也是自身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国企应改变目前分配政策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亏干盈差不多”的分配现状,要让贡献大的职工获得高报酬,收入分配要向经营人员、技术人员倾斜,打破不合理的平均主义,切实拉开分配差距。

篇12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工作质量、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企业能否适应环境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处于有利地位,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因此,企业界常有这样一种说法:“宁可投资拥有一流人才而仅拥有二流技术的公司,要胜过投资拥有一流技术而仅拥有二流人才的公司。”企业最重要的工作是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和氛围,以防人才流失,避免因人力资源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危机。

一、人力资源危机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面临着由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等引发的重重危机,而且危机类型越来越多,对企业绩效产生了严重影响。在企业所面临的或潜在的各种危机中,人力资源危机是比较隐蔽的,也是企业往往容易忽视的。

我国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管理实践、管理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着基础研究薄弱、应用技术和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环境与战略发展适应性方面的差距较大。因此,如何对人力资源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调控,使人力资源与组织发展相适应,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组织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二、基于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

危机管理的研究引入我国后,学者们根据危机表现形式把危机划分为多个类别,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学者也开始根据危机管理的含义和过程对人力资源危机以及人力资源危机管理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一些概念的界定。在有关企业内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危机的论述中,提及了“人员危机”的概念,认为这个概念范围包括三种原因带来的危机:首先是企业员工解雇或流失、员工士气低下可能带来危机;其次是有不满情绪的现任或前任员工引发的暴力威胁行为可能带来危机;最后是企业某位高层决策者的突然死亡可能带来危机。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为国内人力资源危机研究做了一定的贡献,对此的总结能够帮助后来的研究者总结研究的不足,从不同角度对基础性研究予以认识和了解。

三、基于人才流失的研究

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人才流失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从原因入手,通过细致的分析,探寻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理行动;二是从人才流失的负面后果入手,研究各种应对策略,以弥补人才流失所带来的损失。

在理论研究中有学者将博弈论运用到人才流失的分析中,认为人才做出流动决策并最终发生流动的过程就是双方博弈的过程,并可以以各方获得的收益或效用表示各方获得的支付来建立一个博弈模型。也有学者在博弈模型进行均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企业人才流失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指出人才流出的概率与企业设置壁垒的成本以及人才为克服壁垒而支付的代价(违约金)呈正相关,与企业设置壁垒的成本呈正向关系。

四、基于人力资源状态的研究

虽然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注意,但它只是人力资源危机的表现之一,而常为管理者所忽视的员工心理是影响企业业绩的重要方面,由此将造成企业危机。工作倦怠是生理上、情绪上憔悴而呈现精疲力竭的并发症候,包括消极的自我概念、负向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工作对象的冷漠,由于个体长期处在对其情绪资源过度要求的情境之下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情绪和精神衰竭的状态。

早期关于工作倦怠的大部分研究较多关注服务行业员工,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仅在教师、护士、警察等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人员中存在倦怠现象,许多行业的员工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倦怠已经是当前企事业单位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中耗竭是工作倦怠的核心成分,指一种个人的心理资源以及相关的生理资源的被损耗的感觉,表现为个体在情绪上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失去了工作热情,属于工作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

综上所述,目前对人力资源危机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由于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人力资源危机的研究有利于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员工激励约束理论和公司经营战略理论等,而且对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感知和防范人力资源危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航.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感知与防范[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