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08:48: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产权交易中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但是好的初衷未必能带来好的结果,我个人还是对这种无限放大产权交易机构权力的做法抱有极大的怀疑。我甚至认为,如果不对现有产权交易中心的角色和职能加以重新界定,它们将注定和当年计划经济下的计委一样成为有先天浪漫主义缺陷的设计错误,和我们相当多的经济开发区一样成为扶来扶去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我之所以不看好形形的产权交易中心,首先是因为它们定位的先天混乱。我们知道,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投资银行、交易所以及证券监管机构,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行使不同的职能,谁也取代不了谁。但是在国有产权交易棋局中,产权交易中心却俨然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机构。它是证监会,因为它要确立信息披露的标准并且审核进场交易企业的资格;它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因为它要代表国有股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或者说价值流失),没有它的首肯,达成的交易也可以宣布无效;它是交易所,因为它要提供交易的场所并确立交易规则;它还是投资银行,因为在很多产权交易中心的业务描述里都赫然写着“寻找买方”、“组织谈判”、“价格发现”乃至“起草文件”等本来应该由专业投资银行或律师事务所来负责的内容。
我们却允许领到国资委令箭的产权交易中心集裁判、运动员、教练员、观众乃至收门票和卖水的于一身,成为万能的国资守护神。
如果产权交易中心真能承载这样的重任,那么全球上百年的投资银行历史就应该改写,全球那些富可敌国的超级金融巨头都应该重新规划它们的业务。记得几年前互联网如日中天的时候,曾经有人上演过网络公司拍卖大会的荒唐一幕。现在我们又要制度性地把企业当成瓷碗来卖,认为能有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交易流程,甚至要对交易价格和支付方式进行人为的限制。
颇为有趣的是,前不久一个产权交易中心的负责人在媒体上公然说他们要建立一套企业自动价值评估和信息披露系统。显然,这位人士对企业并购这个行业的特性还不了解。他不会理解,设计一个符合交易要求的自动价值评估系统差不多和设计一个永动机一样困难。
企业的产权交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以及他们所携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国外一个并购交易往往动辄牵扯数十名、乃至上百名专业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士,一个交易的法律文件可能有上千页。从寻找合适的买家到协助买家完成尽职调查,从定价到交易结构设计,从法律文件的起草到谈判,每一个并购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量体裁衣式的专业服务,不可能由没有任何真正并购经验的交易中心管理员一刀切地满足所有的需求。
到目前为止,总体来说我们的产权交易中心还不具备很多企业并购方面的专业人才(国内连绝大多数券商在并购、特别是跨国并购方面都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匮乏,更不用说刚刚起步的产权交易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盲目赋予产权交易中心投资银行的职责,很可能不仅不会有利于外部资金的介入,反而会加大交易难度,使得一些原本有可能的交易胎死腹中。要知道在很多情况下,国有企业不是越放越值钱的古董,而是开始融化的雪糕。
文/ 杨洋
11 月6 日,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在湖南长沙正式揭牌,成为我国中部第一家区域性林权交易中心,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为林权中心揭牌。
作为湖南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龙头”工程,中部林权中心旨在打造一流的林权交易服务平台、林业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林业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林业中介服务平台。投资4000 多万元的林权中心,目前已顺利将交易市场门户网站、湖南省林权交易竞价公共服务平台与湖南省林权数据库和测土配方数据库同步对接,对湖南120 余家县市区级林权交易服务机构以中心会员的形式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实现统一信息披露、统一交易规则、统一资金结算、统一交易平台、统一贷后监管。
从2011 年10 月批准组建试运行3 年以来,该平台已累计信息、在线流转、资产评估土地面积达100 多万公顷,成交金额近52 亿元,业务辐射四川、云南、广西、江西、河南等地。
“六个精准”推进高效交易
精准搭建交易平台。水城县按照全省一流的标准,整合各方面资源,落实500平方米场地,以副科级规格组建了“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内设综合股、产权股、农村资本运作股和财审监督股4个股室。核定事业编制10名,其中管理人员编制5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5名。同时,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产权咨询、产权受理、产权签证、产权抵押贷款、产权登记、产权抵押担保6个窗口,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形成了“统一受理,分职履责、归口管理”的运行体系。
精准明确交易范围。水城县根据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对全县农村各类产权进行了全面普查、逐项分析、认真梳理,明确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林权、“四荒”地使用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所有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农户房屋所有权及使用权、农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产业项目招商和转让12项交易品种,科学界定各类产权交易范围,有效提高了农村产权交易的效率。
精准规范交易程序。水城县结合当前全县“三农”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以“三变”改革为引领,科学设计了产权转让、产权流转、产权抵押3种交易形式,既使农村群众获得了财产性收入,又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紧缺等问题。同时,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确保产权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制定了交易申请、形式审查、信息、受让意向确认、组织交易、资金结算和交易鉴证7个产权交易环节,有效规范了交易行为。
精准实行统一监管。为全面提升产权交易的规范化水平,保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水城县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了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出台《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和《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运行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措施,对产权交易实行统一交易监管、统一规则制度、统一交易鉴证、统一信息、统一评估机制、统一网络系统、统一信用体系的“七统一”管理模式,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坚决防止损害农村群众利益。
精准强化跟踪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台帐,对每一宗产权交易实行台账管理,采取定期回访、专人跟踪等方式,对每一宗交易成功的产权进行跟踪服务,切实帮助解决产权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让每一宗成功交易的产权得到高效开发利用,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精准防控市场风险。水城县坚持把风险防控作为产权交易的重点,及时建立风险基金,积极争取市级注入500万元资金,县级首笔注入300万元资金,按照政府承担70%、金融机构承担30%的方式分摊市场风险。积极引入商业保险,采取风险补偿、政府资源配置等方式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产品,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增强农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探索完善担保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担保服务体系,开发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涉农担保新产品,拓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风险覆盖面。
“四效迸发”促进高效发展
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搭建了转让、入股、抵押融资等平台,让农村产权实现增值,变成了“活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他们发展致富的能力。目前,“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已受理产权交易206起,成功交易183宗,涉及面积4273亩,涉及金额2184万元。
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水城县通过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建立了公平公正、规范统一、风险可控的农村产权交易机制,逐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资源合理配置,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引导资源配置机制。特别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引导农村耕地、林地、水域等各类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行业和优势领域流动,实现各类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逐步解决了农村资源流转不畅、集中经营难等阻碍农村合作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的“顽疾”。
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水城县通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畅通各类产权流通渠道,实现农村产权流转增值、抵押融资,逐步解决了“三农”发展过程中资金缺乏的问题,创新了农村融资体系,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县已成功交易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8宗,面积294.12亩,贷款金额270.5万元。
完善了三变改革平台。水城县通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的建立,倒逼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的推进,更好地引导农民群众、社会企业、创业精英、致富能手等参与“三变”改革,成为引领和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综合平台。截至目前,全县“三变”改革已覆盖30个乡(镇、街道)201个村居,7.84万户29.2万人实现农民变股东,其中贫困户2.57万户7.79万人。
“四条经验”确保常抓常效
推动发展是主题。农村产权交易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农村改革,盘活各类资源,激活发展要素,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因此,水城县在农村产权交易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导向,紧扣发展主题,以农村产权交易推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搭建农村对外开放平台,扩大农村招商引资、引才、引智成果,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村经营主体和实体经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相统一的路子。
一、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提升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对我市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切实发挥好市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多功能的市场平台,在我市国企改革、源头治腐和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主管领导和业务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熟悉和掌握各项具体规定以及操作方法。今后,凡涉及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转让的,均要进入产权市场公开交易;非国有资产能进则进、进则规范、操作透明。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一律进场公开交易
市产权交易中心是我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唯一指定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市属及各区、县(市)所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行。市产权交易中心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现有的协议转让、拍卖、招投标以及网络竞价等交易方式基础上,不断创新交易方式,为企业国有产权在转让过程中实现保值增值创造有利条件。
三、公共资源项目统一公开进行市场化配置
按照市监察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关于认真做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通知》精神,市政公共设施的户外广告设置权、依附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所从事的项目经营权、执纪执法部门罚没物品的处置权以及公路客运、公交线路、出租小汽车营运牌照等特许经营权等各类公共资源项目必须进入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行市场化配置。市产权交易中心要尽快制定各项交易规则及操作程序,保证处置行为的规范化、市场化、透明化。
成立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为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及相关公共资源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负责全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推进、统筹、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凡涉及各项公共资源管理权的监管部门,均要积极做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转让统一进场公开交易
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转让行为应当公开进行。市产权交易中心要为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转让提供市场化服务场所,市属及各区、县(市)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设施,机动车及财政部门要求集中处置的资产)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所办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处置和租赁,要通过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选择买方及承租人。市产权交易中心要尽快制订相应的交易规则及操作流程,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行为公开透明、依法合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统一进场公开交易
按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规定,非上市金融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市产权交易中心是省财政厅指定的承办我省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交易业务的唯一产权交易机构,我市监管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要统一进入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行。同时,市财政局应积极鼓励我市监管的金融机构将经营中形成的不良债权及抵押物通过该交易中心公开处置。市产权交易中心要在市财政局监管下做好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服务工作。
六、推动文化产权进场公开交易
针对近年来文化类企业产权转让逐步增加,包括动漫产业在内的文化类产权转让行为仍处于自发状态的现状,市文化和新闻出版部门应当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各类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的交易行为,积极推动包括文化类企业的产股权交易、新闻出版发行、各类版权服务等在内的各类文化产权进入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交易。市产权交易中心要积极为各类文化产权转让提供灵活、便捷的投融资服务,促进我市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
七、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拓宽产权交易市场服务领域。市产权交易中心要不断提升产权市场价值发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业务基础上,增加公共资源、技术产权、环境能源、文化产权、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涉诉国有资产等交易品种,将服务领域逐步拓展到全社会的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领域,逐步发展成为集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于一体,领先东北、联接全国的综合性产权要素市场,充分发挥承担非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孵化更多中小企业到创业板、新三板上市的基础性资本市场作用,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努力为企业进场交易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价值最大化。
适时启动新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负责给予市产权交易中心相应的资金、政策支持,满足其全面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产权交易以及进行业务创新、金融创新等方面的需要,促进市产权交易中心实现全面快速发展。
一、充分认识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取得一定成效,林权、养殖水面(河塘等)承包经营权流转也不同程度开展,但目前农村资源流转和交易以“散户—散户”模式为主,流转和交易品种比较单一,缺乏促进农村资源有序流动并实现资本化的有效平台,难以满足外来投资者特别是工商企业对农村资源多样化的投资需求。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金融支农创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对加快农村产权流转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有利于推动农村产权流转,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保障合理、合法收益;有利于推进农村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引导与支持农村产权市场的发展,加快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推进农村产权和生产要素的有效流转。
二、积极创新服务载体,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县成立象山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县农产交易中心”),归口县农办管理,为全县各类农村产权交易提供服务。各镇乡(街道)农办授权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活动,并按“六统一”模式进行管理,即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鉴证、统一信息、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平台建设。有关部门及各镇乡(街道)要创造条件提升各类产权价值,降低交易成本,鼓励农村各类产权进场交易,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本县范围内农村集体产权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或其他方式交易的,原则上应在县农产交易中心或授权的镇乡(街道)农办公开、公平进行交易。
三、坚持服务“三农”根本宗旨,依法有序开展农村产权交易
(一)遵循农村产权交易原则。农村产权交易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并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利用农村资源原则;
3、坚持农民自主、村民自治,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村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等合法权益原则;
4、坚持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原则。
(二)规范农村产权交易方式。农村产权交易应遵循“先易后难、由点到面、先试后推、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的流转采取协议转让、拍卖、招投标、网络竞价等方式进入县农产交易中心或授权的镇乡(街道)农办交易。
(三)明确农村产权交易品种。目前先实施的交易品种有: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2、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
3、农村集体养殖水面(河塘、海淡水养殖池塘等)承包经营权;
4、农村房屋所有权、使用权;
5、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严格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
(一)实行分级办理制度。农村房屋所有权、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直接向县农产交易中心申请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及农村集体养殖水面(河塘、海淡水养殖池塘等)承包经营权的交易面积在30亩以上的经所在镇乡(街道)农办初审通过后提交县农产交易中心进行办理,交易面积在30亩(含)以下的由所在镇乡(街道)农办负责办理。
(二)规范交易价格机制。村集体产权的转让价格,以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值或周边地区的时价作为参考依据,并经集体产权所有者讨论通过。转让价格低于参考价的,应经集体产权所有者同意;农民个人产权转让价格由转让者自行确定。对村集体和农户除拍卖交易方式外免收交易服务费用,对其他交易主体按规定收取相关费用。
(三)建立变更登记制度。农村产权转让方与受让方达成转让意向后,签订农村产权交易合同,县农产交易中心审核、登记后出具农村产权交易凭证,有关部门根据县农产交易中心出具的农村产权交易凭证办理备案或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四)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在县农产交易中心进行产权交易过程中,发生产权交易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向县农产交易中心或授权的镇乡(街道)农办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据合同的约定申请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讼。产权交易以外的纠纷按县有关规定办理。
五、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工作规范发展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发展的现状
1.产权市场交易规模偏小,竞争实力不强
福建是介入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较早的几个省份之一。1995年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立,1996年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此后,泉州、龙岩、三明、南平等九地市先后成立了产权交易机构,并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与发达地区相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的规模仍显得偏小,竞争实力不强,交易量在全国的排名靠后。2007年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109项,成交金额3.5亿元(含协议转让),比上年增长46.37%;其中组织竞价转让的项目为80项,成交金额1.71亿元,比评估值增值27.2%。厦门产权交易中心2007年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18宗,成交金额7.9亿元。据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产权市场资源配置明确向上海、天津、北京三大市场集中,并迅速与全国其他200多家交易市场拉开距离。2008年1-8月,北交所交易总额达6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半年完成各类产权交易994宗,成交金额419.19亿元,同比增长34.89%。由于京、津、沪三大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价能力,能为客户的产权卖出更高价格,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凸显,交易项目蜂拥而至,三大市场交易额占全国市场总额的81%。
2.产权市场发展规范,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福建省产权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年来坚持规范执业,走品牌发展之路,为各类交易主体提供了一个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信息公开、竞争充分的市场平台。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当年就实现交易17项,交易金额7000万元,1997年交易额突破亿元,十多年来共为福建省盘活国有资产500多亿元,交易总额200多亿,成交项目2000余宗,近5年平均增值率25%。厦门产权交易中心2007年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含公共资源)118宗,评估值为6.9亿元,成交金额7.9亿元,比评估值高出1亿元,促进了国有资产的有效盘活,实现了产权引资与产权交易的有机结合,使产权市场在国有资产流动环节发挥的保值增值功能日益凸现。
3.产权交易方式大胆创新,效果显著
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在具体产权交易操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进行交易方式的创新,将以往先确定交易方式、再进行公开交易的模式,改为先征集潜在受让人,再根据征集的结果确定交易方式的模式,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产权交易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也提高了交易项目的竞价率,使产权交易程序变得更加科学化、市场化。2005年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39.48%国有股权转让,采用了“两轮竞价”方式,并承诺在国有股权转让后一定期限内,分阶段将其余非国有股权以同样价格和条件转让给本次国有股权的受让者,即实行要约捆绑竞价转让方式,实现了参股权向控股权转让的过渡,激发了国内外啤酒巨头的参与热情,净资产6.18亿元人民币的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最终以58.86亿元价格成功转让给国际啤酒行业巨头――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使国有资产得到极大增值,也实现了非国有股东、地方政府、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4.加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跨地区优化配置
战略协同、区域合作、互利共赢,符合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在成为产权市场及各交易机构合作互利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长江流域共同市场副理事长单位,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加强了周边区域产权市场的合作与交流。2005年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签署了《闽沪产权交易横向合作协议》,双方共同促进跨区域资本的合理流动,产权交易业务的对接和市场联动,进一步拓展了产权市场。2008年3月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和江西省产权交易所签署了《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合作协议》,并增补江西省产权交易所为副理事长单位。通过战略协同,各交易机构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产权市场运行能级;通过区域合作,有利于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有利于增强产权市场的整体服务功能。同时通过在合作中求互利,在互利中谋共赢,有利于各地区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存在的问题
1.各地产权交易市场结构割裂
目前,全省各地市有各类交易机构8个,处于不同地域,各自为政。从信息传导来看,各地产权市场间沟通渠道不畅,反馈不灵,且在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范围等方面标准不一,不利于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从交易方式来看,各地产权市场的政策不尽相同,交易方式相异,甚至连统计口径也不一致,信息无法共享,产权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同时产权交易的业务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省产权交易中心和福州、厦门两个交易中心,其他机构大都“有行无市”。为了克服当前产权交易市场行政分割过于分散的缺陷,整合资源,增强福建产权交易市场的竞争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2007年12月28日,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福州市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等8家产权交易机构在保留产权交易机构名称、隶属关系、利益格局“三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进行联合,成立海峡西岸联合产权交易市场。
2.产权交易主体与交易品种单一
目前,进入省市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的主体以国资为主,民营企业和外资、台资企业的产权进场交易的数量偏少,不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职能。2005年福建省非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占全省当年成交额的89.76%,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的非国有企业股权交易占股权交易总额的56.45%,大大超过了国有产权转让的比重,主要是由于雪津案例转让的效应,吸引了民营企业和外资进场交易。
3.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定位不明确
从省市各地实际情况来看,各地产权交易机构绝大多数是隶属各级地方政府,是有行政级别的事业单位。产权交易市场的准政府属性造成了产权交易市场的身份错位,产权交易市场包揽了本应由政府部门、产权出让企业及其他中介机构所承担的职责。首先,产权交易市场是一个交易场所,一个交易平台。这个交易场所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各类企业产权通过这个交易场所进行交易。其次,产权交易市场是一个监管机构,担负着制定信息披露的标准、进行转让项目的信息披露、审核进场交易企业资格等重任。再次,产权交易市场要作为一个谈判机构,代表产权出让企业的董事会参与到国有企业挂牌转让的整个过程中,防止企业国有产权的流失。最后,在企业产权挂牌转让的过程中,它还是律师事务所。产权交易市场还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审核出让产权的相关材料,起草产权转让的相关文件,与交易双方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并出具产权交易鉴证书。正是这种产权交易市场的身份错位,使产权交易市场组织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无法建立完全市场化的交易规则,难以真正打破产权交易的区域边界,降低产权交易成本。
4.产权交易市场法制建设滞后,监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产权交易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还没有一部针对产权交易的完整法规,2004年实施的《企业国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虽对国有产权转让进行了规范,但产权交易市场不仅国有产权,也有民营产权;既有监管机构,也有中介机构,无法涵盖整个产权交易市场。虽然福建省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产权交易的法规、政策,明确了产权市场交易的范围、原则,以及市场的法律地位、设立条件等,但全面、规范的文件尚未出台,全省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发育也不平衡,致使各地的产权交易活动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约束,造成产权交易更多需要依赖政府主管机关的行政审批制度,无疑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变相增加了产权交易双方不预知的交易成本。
三、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的对策建议
1.加快整合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目前,全国产权市场跨区域扩张势头迅猛。福建省由于民间资本和联接外资的优势,已成为全国各个产权共同市场竞相吸纳的对象。加快整合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资源,已经成为应对国内产权市场扩张的竞争压力,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全省各地的产权交易中心,在保留产权交易机构名称、隶属关系、利益格局“三不变”的前提下成立了海峡西岸联合产权交易市场,这种联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整合的形式大于实际内容。要进一步整合区域产权市场的资源,真正建立起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首先,要探索合作互助、利益共享机制。应建立一个兼顾相关各方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利益协调程序。通过利益与责任间的匹配,在区域产权市场成员之间逐步建立成果共享和行为约束相结合的协调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各地产权交易中心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开展并购推介和交易活动。其次,整合机构细分功能。交易所总部经营对象为股权、物权、债券和知识产权,主要业务是通过省、市、县的联网技术负责全省产权交易的电子报价交易、股份登记托管(包括股权登记、过户变更登记、注销登记、质押登记、分红派息)、资金结算等,而各地市产权交易机构则可改造成产权经纪机构或分中心,主要负责客户产权交易终端服务和业务推介工作。第三,实行统一的交易规则,构建统一的交易平台,实施区域信息系统,运行统一的网上产权交易系统,积极推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有利于充分的信息披露,有利于突破行政地域的分割,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现投资人发现价值。
2.充分发挥海西政策优势,创新产权交易品种
随着产权市场的发展,单一的产权交易品种已经无法适应产权顺畅流动的要求,这就要求产权市场不断创新交易品种,如长江产交所已发展了国有土地出让、采矿权、商标使用权转让、机动车吉祥号牌转让、出租车经营权转让等多项交易品种,包括帮助中小企业设计融资方案、制作融资计划书、辅导其上市等。天津联合产权交易所有4家非上市公司在电子竞价交易系统挂牌,河南产权交易中心和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各有20家和5家。
福建省要想在培育地方资本市场方面有所突破,在区域产权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充分发挥中央所赋予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政策,利用对台优势,可以台资非上市股份公司的柜台交易为突破口,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设立台资企业柜台交易市场,有利于培育和完善台资企业的投融资环境,营造台资企业进入、发育、成长的“人工小气候”。同时鼓励台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促进台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存量资本重组整合以及股权委托交易,并吸引台湾风险投资来闽投资创业,促进高新科技企业发展。
3.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体系
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发展经验,产权交易机构监管体系应包括4个方面:政府监管、行业协会监管、交易机构自律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促进产权市场的发展,必须切实解决部门化、分散化的管理体制,强化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笔者建议省政府成立独立的产权交易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并执行相应的政策、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稽查和处罚,保护投资者,维持一个公平、有序、有效的市场。一方面加快立法进度,完善交易细则。重点放在规范交易,确保规范操作每一个环节。要解决好国有资产转让进场率问题,实现“阳光操作”。另一方面要严格把好产权交易中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交易管理、定价管理、转让价款管理等各个关口。行业协会主要负责行业内的协调与管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监督、检查会员行为。交易机构自律性监管主要体现在交易所章程对交易市场、交易行为、交易程序、交易方式等一系列规定上,还可以通过对交易所会员的管理制度实现监管。同时,产权交易市场还要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产权交易的信息披露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市场信息质量,以保护产权转让方和所有意向受让方的利益。
4.建立产权交易投资基金
创建产权交易投资基金,实际上是提升产权市场的投融资功能,这对推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具有积极的作用。产权交易投资基金在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增量资金的同时,还会发挥其“专家理财”和“资源整合”的功能,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发展战略、激励约束、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渠道嫁接、战略合作伙伴引进乃至上市资本运作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实现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2007年有105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内地参与投资了170个项目,整体投资124.86亿美元,约占全球私募股权投资总额的1.5%。随着产权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壮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产权市场,进行融资、并购和重组,同样对投资基金来说,将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对全区森林资源流转交易实行统一管理。区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是区政府授权负责组织实施森林资源流转交易的工作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进行林木、林地流转交易活动时,必须向区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申报,经区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查验、评估、审核、批准后才能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交易,否则视为非法交易。国有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森林资源流转,凡是不到区林业产权交易中心进行的林权拍卖,区林业部门不予办理林权变更登记,不予发放林权证,不予安排采伐指标,并将按《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有关条款,追究交易双方责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杜绝私下交易。
二、强化森林资源流转交易管理职能
区林业产权交易中心要加强森林资源流转交易工作的组织管理。要以对广大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森林法》、《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和《省森林条例》等法律、法规,履行好森林资源流转交易职能,严格交易手续,规范操作流程,严禁暗箱操作,确保我区森林资源规范、有序流转。
三、加强森林资源流转交易管理宣传引导
戴相龙笑容满面。自从天津来了他这位“金融市长”以来,在争夺“金融中心”的角斗场内,天津虎虎生风,气势不凡。
就在十几天前,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被国务院国资委选定为首批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市场,而志在必得的北京产权交易中心榜上无名。
与此同时,渤海银行获准在天津筹建,东北亚银行也基本成定局。
天津非常明确地宣称,正在争取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要打造中国的北方金融中心。这是天津的梦想,也是戴相龙的梦想。
北方金融中心旧梦复活
在不少人听来,天津的金融中心计划似乎有些即兴而来。事实上,在上世纪初的时候,天津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北方金融中心。那时作为北京的政治后花园,天津的名声非常响亮,中国近现代史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个“后花园”里酝酿而成。天津还是当时的北方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近现代工业极其发达。
如今如果你到天津一提金融街,出租车司机会将你准确无误地拉到解放北路。到20世纪40年代,这条街上设有49家国内外银行,其中12家国内银行的总行设在天津;有270多家国内外保险机构,还有功能完备的证券交易所。
昔日繁华已如烟云散尽,如今,离天津最繁华商业区和平路几百米之遥的解放北路一片落寞。天津作为全国直辖城市之一,曾与北京、上海齐名,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十年内,却一直像个老人,行走迟缓,没有什么生气。
天津人认为,客观原因是,天津在被划为河北省省会的8年间发展受到牵制,唐山大地震天津也遭遇重创 ,恢复城建又用了8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天津经济开发区设立,天津才有了一些起色。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天津经济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环渤海经济带开始初步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力量。
在这个时候,北方金融中心的旧梦在天津人心里开始复活,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情结,而且是夺取将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制高点。
尽管如此,天津政府对重建北方金融中心的计划一直比较低调,没有声张,因为似乎没什么底气。事实上,截至2000年 ,还没有一家银行将总部设在天津,没有一家中外保险公司总部设在天津。
1991年,中日韩三国东北亚会议在天津召开,在天津成立一家区域商业银行――东北亚银行的计划一经韩国前总理提出就得到与会三方的同意,经过长时间运作,2003年10月底,PECC(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内部会议在天津召开,东北亚银行筹建工作被提上日程,并选址天津作为银行总部。2002年4月光大永明保险公司成为第一家将总部设有天津的保险公司。一年后,英国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和天津一家公司合资建立的“衡安标准人寿”。花旗等二十多家外资银行相继在天津开业。天津的金融业开始引起人们关注。
2003年3月,美国华尔街的那头金牛被复制到天津友谊路,友谊路也被称作天津的华尔街。由于老金融街不再适应天津金融事业发展需要,天津市开始斥巨资在友谊路打造新的金融街。如今,新金融街有金融机构26家,已具有建设金融服务区的基础。
而在被称作天津经济的兴奋点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另一条自称是“天津的曼哈顿”的金融街也初具规模。
金融市长戴相龙
2003年1月,戴相龙从央行行长变成天津市代市长。以戴在中国金融界的资历与资源,天津的金融中心计划有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领军人物。分析人士认为,戴相龙资深的金融业履历决定了其在天津的工作将偏重于金融。甚至有传言说,在戴来津之前,中央许诺他带五六百亿的资金。
果如所料,戴相龙很快以一个金融市长的角色活跃在天津。
戴到任一个月后,中国建设银行就与天津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建设银行将向天津市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长期、稳定、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随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向天津提供信贷支持。
向银行“借钱”只是小试牛刀,戴的雄心不仅在此。戴相龙到津后不喜欢张扬,但戴在上任后的第一个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商贸会展、房地产四个主导产业”,金融被列在了第一位;同时他又明确提出要“推进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建设”。振兴天津从振兴金融开始。
观察人士评论,把天津建成“北方重要金融中心”,是戴相龙的一个梦想。这对他来说,是从央行行长位置下来以后一个职业抱负上的寄托。
2003年,争过长时间争取,天津渤海银行终于被国务院批准,目前正在积极筹备。这将是总部设在天津的第一家全国性银行。中外金融界认为,这是天津重建北方金融中心的标志性的一步。
据天津市政府一位人士透露,天津近期还要筹建一家金融租赁公司,初步的筹建计划是吸引外资入股。此举旨在增加企业对外融资渠道,增强利用外资的能力。金融租赁公司可以最大限度地从事混业经营。
设立证券投资基金也是近期天津的一个目标。国内业已设立证券投资基金50多只,但尚未有一只是由天津的基金公司发起设立。据天津市政府的有关人士说,天津要争取设立两到三家基金管理公司,计划利用天津当地信托公司的从业资质,再吸收本市和外地公司入股,组建股份制的基金管理公司。天津还要求综合类证券公司也要继续创造条件,争取设立证券投资基金。
戴相龙还有更大的目标,据了解,天津目前正在争取建立离岸金融市场。
京津对决北方产权市场
许多天津人认为,天津作为首都北京的门户,与北京竞争多于合作。这是长期制约天津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同样,天津的金融中心计划遇到最强有力的挑战来自北京。特别是同样有着金融从政经历的入主北京市政府后,北京谋取全国金融中心的欲望更加强烈。2003年8月底,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政府提出建议,成立北京市政府金融顾问团,一个月后迅即被采纳。时间之短,足见北京谋求金融中心心情之急。
尽管北京的理想更为宏大,与上海争夺全国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北京首先是必须在争做北方金融中心的竞争中获胜。
如此紧密相邻的两个大城市都要成为北方金融中心,毋庸置疑,面对面的交锋难以避免。眼下的一场大战是争夺北方产权交易中心。
据权威人士估计,到2010年,天津复兴计划可能耗资在1万亿元到1.5万亿元之间。这一笔巨量的资金从哪里来?“通过银行的直接融资显然是戴相龙倚重的重要通道,但是如果只依靠这单一的渠道,效率与风险都是问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戴相龙显然已经将产权交易市场的组建和完善看作其筹集资金的另一个重要通道,1994年成立的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已有相当规模和基础。
但北方产权交易中心的意义远不止在此。
首先,这是一块现成的蛋糕。国资委正在筹建南北两大产权交易市场,凡经认可的国有资产交易,必须进这两个市场。目前中央直属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有6.9万亿元,净资产有2.5万亿元,这样推算,1/3的资产至少也有2.3万亿元。以2.3万亿元中央直属国有资产进场交易,按照目前通行的2‰的标准计提交易佣金,仅此一项就有40多亿元的收入,更不用说相关的进场费用。
其次,产权交易中心是构造金融中心的基础性结构。资本市场是金字塔型的,证券市场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塔尖部分,二板市场则属于塔身部分,最后的产权交易市场应当是塔基部分。产权交易市场为塔尖和塔身源源不断地提供入市资源,并接受这两个市场的退市选择。产权交易中心实现国有产权的跨区域性流动,从而带动资本在当地的聚集,成为资本的聚散中心。这些都是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
正因如此,争夺北方产权交易中心的不仅是天津,北京也是志在必得。北京要在竞争北方金融中心的战斗中获胜,必须要在北方产权交易市场的竞争中获胜。南北两大产权交易市场,南方上海当仁不当,北方如果北京拿不到,简直就是一个羞辱。在这场竞争中,作为首都的北京有天然条件优势和心理优势。目前,四大资产管理中心都聚集在北京 ,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掌管的180多家企业中,有130多家的注册地在北京,北京市自己所属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也有将近4000亿元。
与此同时,北京加快了产权交易场所的规范与合并,将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和北京产权交易中心两大产权交易所成功合并。
与北京的大张旗鼓相比,天津行事低调,但是动作却十分迅猛。
据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一位高层介绍说,2003年6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考察上海后,戴相龙曾亲赴北京,力邀李荣融到天津考察。同年10月30日,李荣融来到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原定半小时的视察延长为2小时,李荣融对天津产权交易机构的市场监管很满意。
一个半月后,戴相龙牵线,天津市政府与国资委联合召开“经济结构与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高级研讨会”,规格之高是历届此类会议之最。李荣融应戴相龙之邀再次来津。
与此同步,天津产权交易市场迅速开展整合工作。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从2002年下半年起先后制定了《产权交易标准文本》等五个业务文件;组织40家会员单位入场服务。2002年4月,该中心还发起成立了中国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自主起草的《规范和建设中国产权交易市场课题报告》颇得高层认可。
经过一系列的苦心经营,天津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被国资委确认为首批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市场,而北京没有首批入围。
作为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主任,高峦3天前刚经历一个产权转让小:涉及金额6.45亿的国资交易在天津成功签单。
自3月10日以来,作为国资委指定的中央国资的转让平台之一,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中央国资转让已经成功签单3张。这段时间内,高峦在全国做了十几场宣讲:听众全都来自中央国企,话题都是关于产权交易。
3单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关键是“国资转让已经动起来了”。高峦说。在这背后,是谈论许久的中央国资转让终于进入实质性操作。
国资转让“起跑”
签单3张,此外还有十几个涉及中央国资的项目正在天津紧张运作,包括了天津、北京、成都等各地的中央国资。按照高峦的估计,其中会有数单近期成交。一些更远地区的中央国资项目,比如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都正与天津联系。
6月10日,北交所(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国资第一单也正式亮相:一个来自成都的中央国资项目挂牌,涉及金额6650万元。北交所的全国央企服务体系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熊焰透露,有关央企的项目正在实际操作,其中更有净资产达到数十亿元的,只是不便透露详细名单,因为企业在挂牌前的改制过程中有商业保密需求。
上海还没有传来央企转让签单的更多消息,在4月中时,曾有一批涉及生物医药、冶金等领域的央企在当地挂牌。上海联交所则为此做足准备:已在网站上辟出专区:189家央企的具体情况全部收录其中。
“这应该只是预热”。北交所总裁熊焰判断,“经济行为不是闸门一放,一下都来了,买卖股权是个非常复杂、长期的准备”。高峦则将现在比喻为最初的起跑阶段,“有的跑的快一点,更多的人还在蹲着呢。”
按照去年底宣布、今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资委3号令要求,必须入场交易的国资被圈定范围――国资委直属的189家中央企业的一级公司以及重要的子公司,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资委正对这两类企业选定名单。
为了国资保值增值和规范交易的目的,央企交易必须入场,即北京、天津、上海等3地的产权交易中心。在入场挂牌前,则需要相当时间的前期操作,这些行为对外界保持低调。
前期操作除了需要在国资委作项目的评估备案和产权转让行为的审查外,还包括了清产核资、审计、资产评估,如果属于改制企业,还要有企业债权债务的意见书、职工安置方案等一系列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时间,像天津的国资转让第一单:中央企业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将所属7家企业的部分股权转让给具有民营成份的两家公司,正式签约在5月8日下午,这距3月10日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其中在交易所挂牌满20日是国资委的硬性规定。不过高峦并不认为第一单速度很慢:研究院属于二级企业,原来的整体方案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报批,这省去了国资委审批的时间。
之后天津的国资转让速度明显加快,第一单后的1个月,第2单、第3单相继签订。5月20日,第2单定下,涉及资产额7692.85万,实际成交金额1791.5万;6月1日,3个自然人联合收购2832.19万资产,完成了第3单交易。
有意思的是,头3单交易似乎在有意无意的显示,国资转让已经抛弃了所有制的成见,第1单中央国资的受让方具备民营成分,第2单的竞买者是来自日本的外资企业,第3单则是3个自然人的联合收购。
一直跃跃欲试的外资、民企,终于迎来央企“国退”的实质性操作。
交易模式初现轮廓与国资转让的速度相比,高峦显然更关心国资转让的质量,他希望“做一单成一单,做一单保一单”。为此,3月10日之后,为了即将入场的中央国资,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专门成立了中央企业工作部,高峦直接负责此事。
尽管央企入场交易的平台已经选定,但国资委并没有给出“组织这项活动”的更详细描述。现实的情况是:189家央企中,144家总部位于北京,而央企的重要子公司和再向下延伸的各级企业,相当部分分散在全国各地。
按照国资委195号文件的一项规定,各地央企要“通过其和其所在的区域市场组织这项活动”。其是指天津、北京、上海3地的产权交易市场,其所在的区域市场是天交所的北方共同产权交易市场和上海的长江流域市场。
具体的操作方式未被界定,比如天津和上海,各自拥有区域性市场,那么区域市场和主市场是什么关系?区域市场外的地区又如何进行央企交易?上海的联交所还曾在各地开设分所,这又涉及到分所和主市场之间的关系。而北交所,因为不具备区域市场,更重要的是如何确定和其他产权机构的合作方式?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操作细则和统一的章程,所以各地的交易方式一直被国资委密切关注。
天交所制定了一套高峦称为“三进三出”的详细流程,即把产权交易的6个具体环节分解:哪些由共同成员单位在当地完成,哪些必须进入天津主市场操作,都做出了详细的界定。
目前,天津已经和北方共同市场内的成员单位就这一模式签订了协议合同,在北方共同市场没有覆盖到的南方,也有省市开始与天津就这种合作方式签约,如广东的深圳和广州、福建、重庆、浙江、云南、成都等地。
上海和北京还没有央企交易签单,还谈不上具体的操作模式。但北交所正在整合内部架构,以期待更高的效率和更繁荣的市场。
按照熊焰的评价,北交所目前的架构严格按照3号令设计,“这可能是全国最彻底的”。熊焰如此确信这点,源于现在的北交所是在原北交所和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合并而成,而合并的日期就在3号令执行当月。
即将实行的经纪商制度将使北交所的交易架构更加纯粹,这一制度下,交易所从产权转让交易中彻底退出,专心为经纪商唱戏搭台。按照这种架构,经纪商将成为北交所的主角,带来项目、促成交易、吸引买家,经纪商直接与买卖双方交易,北交所要做的则是创造环境:小到北交所内部的配套,大到为国资转让造势,与买卖双方已经没有直接联系,就是说,不管是想买的、还是想卖的,都要由经纪商一手把持。
熊焰透露,经纪商会有国有的、民资的,当中肯定有一批券商、也肯定有国外的大牌投行,据了解,北交所已经与高盛、美林、摩根这样的国际大投行密切接触,希望今年内经纪商数量达到30家,1/3要具有国际背景。
但想成为北交所的经纪商,要跨过北交所制定的门槛费,包括入会费、保证金、年金,总额大约为30万元,再加上至少4个取得经纪资格的经纪人。熊焰想把门槛垒得高一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是国资转让的第一道把关,何况跨过去获得的是一个在产权市场上演绎财富故事的机会。
而高峦考虑的也是如何把天津的市场做得更大。目前,天津实行的是会员制,尽管与北交所的制度名称不同,但经纪商都是主角,高峦解释,买卖双方都必须有一个有资格经营产权交易的经纪商去做这件事,即使外资想买卖,也必须如此。
天津的产权交易中心现有90多家经纪商,按照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规定,每个经纪商不能少于5个经纪人。据高峦透露,全国有工商总局颁发执照资格的经纪人共有1300多人,实际上有1200人聚集在天津。
这将成为天津产权市场新设想的基础,因为天津正在酝酿建成全国最大的产权交易集散地:一个12000平米的新办公地会成为实现这个理想的开始,不仅是交易的集散地,也是信息的集散地。
如果一切计划能够如愿,到时将会有30个省市进驻天津,60家中介机构和200个席位,其中包括国内外的基金、银行、券商,而且有庞大的买方。至于更多的细节,高峦说,“还处于商业保密状态,一切悬念今年10月就会揭晓。”
竞争?合作!
或许外界大都习惯用地域作为全国产权市场的划分标准,而一直以来,关于先建立一南一北两个区域产权市场、最后整合成为全国产权大市场的呼声屡见报端。
天津和上海,一南一北,各自拥有区域性产权市场,在这个思路下,一直成为外界猜测的南北产权市场中心。
在首批定点的国资转让市场名单中,曾经一度只有天津和上海,这似乎更印证了外界的猜测。但结果超越了猜测,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原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和北京产权交易所整合,选择当天挂牌。新的北交所在国资委副主任李毅中一次实地视察之后,在3月10日的最终正式名单中上榜。
这造就了天津和北京之间的微妙关系。一方面,两个城市相距只有1个多小时车程,另一方面,原北交所曾经是北方产权共同市场的成员之一,合并后,新北交所仍然延续了这一身份。很多媒体喜欢用竞争和威胁来看待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关系。
熊焰对这种态度一直不予认可。他认为北京、天津,甚至包括上海之间,“合作远远大于竞争”,而不是外界猜测的“北方共同市场对北交所构成了威胁”。即使谈到最近天津的国资第一单,熊焰仍然心闲气定,因为“这个蛋糕太大了,一家根本吃不了,大家心平气和慢慢做”。
在熊焰看来,产权市场不可能完全分割,各自为战,交易所之间横向联合的合作是必然的趋势,也是中国产权市场做大做强的基础要求。
如果不合作,而是在各地开设分支机构或派人异地远征,“那样成本太高”,熊焰说。即使某地的企业跨过当地产权交易机构直接找到北京,最后的交易过程,北交所仍会选择回去和当地产权机构联系,“地方是怎样都不能省略掉的”。
与北交所能独揽多少央企单子相比,熊焰更想把合作的氛围先造起来,他曾开玩笑说,“哪怕都是我做的,我也该给你分就给你分,就是想把这个市场做大”。如果换位思考,熊焰觉着3家机构之间没有质的区别。
高峦也不认可天津和北京、包括上海之间针锋相对。比如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免除了中央企业进场的挂牌费、交易鉴证费和交易所的手续费。高峦解释,“这并不具体针对谁,因为天津产权市场已经3年不对国资收取这些费用了,再对央企收费没有任何道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57
1诚信的概念
我国在进行一些市场的相关的交易的过程中,一些造假和骗局的相关表现得到广大人民的广泛关注,它所出现的不诚实已经不是个别问题,对社会共同利益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种情况并不是极个别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是关于信任上面出现的一些相对完整的一些问题。诚实守信是进行交易的人的相关的习惯活动适合交易的另一方在相关的条例中的稳定的预期,也可以说是,依照相关的游戏中的准则来处理事情,履行自己对他人的诺言。我们所说的按照相应的规则来进行办事,换一句话也是可以对有些制度协议去进行遵循,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遵循已经被广大的社会人群所接受的相关规则来完成交易,不管有没有提升自身的附加利益也不要试图改变相应的行为,兑现自己的诺言不单单只是体现在自己的言语上,它还体现在不乱用权利,应该依据准则来兑现自己的诺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要有诚实守信的品质,因为:
(1)让自身进行相关的交易活动的范围扩大。如果在交往中缺乏信任,会给交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但是诚信可以使交易的机会扩大到封闭社会以外的地方。
(2)能够让自己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如果我们在进行一些交易活的时候,一直去注意一些小的细节,不但会让交易的时间延长,而且会大大增加在交易中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当在进行交易活动的交易双方其自身就是很具有诚信意识的,所以我们在交易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种相互间的信任感,从而可以缩短交易的时间,同时进行交易的相应的成本支出也会减少。
(3)信息的获取上存在差异的条件下的必要选择。在进行相关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得到的消息也是许是不准确而另一方是不清楚的,要寻找与证实这些消息,就要有许多的交易的成本支出,而且这些支出不一定是有作用的。但是,假设交易的另一方有强烈的诚实守信意识的,这样的情况下,则交易的另一方他的交易行为是被社会所接受的,这就能使消息获取上存在的差异特性消除。
(4)不完整的条例的约束。条例不可能对多钟大概出现的情况做一个确切的安排,也会出现很多的漏洞,在一些相关的条例当中有的规定是完全不能被第三方所证实的。这些条例的一些指定和实施,只能是由进行交易的双方来完成,而且在完成的过程中交易的双方要有一个信任在里面,这是完全不可能让出交易双方的第三方来完成实施的。
2诚信的选择
信任能够保证人们交易的实行,从而得到适当的社会残留的一些收益。一旦失信(欺诈),或许就会丧失掉能够进行交易的条件,另外也可能得到一些除开交易以外的一些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获得是建立在交易的对方所出现的一些损失的基础上的。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一个规则来影响人们,让他们自觉的去学者信任呢?整体上来说,信任的约束的条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1)自律,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管理的习惯,他也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素质道德的挑选,骗别人的同时让自身的消极的情感体现出来;第二是对利益的选择,以自己预期的欺骗的行为会造成负面影响而损害自身的利益使自己的利益也受到了影响。
(2)互律,是在交易的时候,交易的两方相互间的一个管理行为,着重是对别人对自己采取的一些欺诈和不信任的表现来实施报复行动,阻断了交易的顺利进行,由此与交易方没有任何的联系。
(3)他律,是来自于除开交易双方外第三方的制约。首先,一些小区针对相关的骗人行为习惯的防范,把欺骗者一些不诚信的交易行为传播开来,让他们丧失一些进行交易活动的机会;另外,相关的国家政府机构和一些司法的机构等等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诈骗的活动进行管理与惩处。诚实守信观念能够得到长久的维护,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制约管理机制相对比较完善,通过不诚信得到的一些利益往往是少于进行该活动时产生的成本的。所以,诚实守信表现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
3交易中影响诚信供给的社会性结构分析
社会信息结构包含社会收集,存储,传播和信息处理的相关模式。信息在诚信供应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交易员收集的信息数量,信息处理成本的水平,对自己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在交易中相互限制双方对诚信的态度。一旦交易者收集到的信息数量较少,或要获得足够的信息需要大量的成本支出,对方的违约或不诚实,欺诈成本低。第三方信息的传播是经过欺骗行业的一些信息,让欺骗者新的交易机会逐渐失去,是使诚信得到更好的维护的一个重要体制。但是,信息能否顺畅的流通与交流,传播路径是不是畅通无阻,对第三方信息传播机制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中国农村社会个性化交易中,八卦作为信息存储和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保障个性化交易的有效的机制。在一小群熟人中,人们之间的言语交流能够让所有的欺骗行为被大家所知道。在全社会很多的消息的交流和传播看法上,我国目前的一些信息体制还是比较闭塞的。消息的独断,封闭,更是政府行权利的一个基础。信息广泛传播与交流受到人为因素的制约,获取信息和验证需要很高的成本。市场经济已经普及,已变为行业重要的专业的管理信息。然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来进行传播信息商还没有完全形成起来,这限制了中国市场的诚信供给。
4交易中诚信的法律治理机制和产权基础
向我们所说的那樱在进的交易中,交易的信任的主体从身份尊重对方的不身份变为对交易的对方的基本权益的尊重,这就是尊重知识产权。张伟英提出,“产权为人们提供了规则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利益预测以及一些相关的规则制度,拥有了可用于自身支配的物资,人们将会去注意诚信,才能使全社会的诚信建立起来。”为了更好的把交易的相关的规则做详细的了解,一旦在交易中的利益不是很明确,那要怎样遵守承诺,遵循的规则就变得清楚了。
如果我们改变分析的角度,诚信问题也会在产权制度上出现。但是,用于交换的财产也来自于社会成员(称之为占有)之间的合同上的联系,指全体社会各个成员间的合同联系,具有不侵犯别人相关财产的一个相关条例。本就清楚财产是归别人所有的自己还要强行占有,这就违反了自己对社会其他成员的承诺,也就是不诚实即失信于。有的人明明侵犯了他人的财产自己却还不知道,仍然被认为自己是遵守约定的,在财产法中是可以解释为善意的拥有原则,在罗马法中也被叫作主观的信任。财产占有的假说被分成3个条约:
(1)公民自身财产条约,指的是广大的社会人群相互理解交易的双方所拥有的相关财产权利规定,自己应该把自己的所有的财产看作成对别人的财产没有构成损害的权利保证;
(2)保护条约,就是广大的社会群众相互间对双方财产安全的确保,而且是经过一定保护取得认可的财产,根据这就要组建一个保卫的团队;
(3)结合条约,把独立的个体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一分子,保证财产的条约和条约的顺利实施。
我国当下的状况是一些法律法规根本没有对个人的一些财产进行准确的规定,保证自身的相关财产受侵犯。要使个人的私有财产得到认可和一定的保障,就要依靠相关的条例进行约束。离开了法律法规的庇护,一些财产和权利就没有好的保障。虽然存在着个人的财产是十分神圣而且也是受侵犯的,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的问题,并没能让公共的财产得到根本的保护。
法律法规制约着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施代表着所有的欺骗的行为都可以取得司法机关的公正裁决,使得不守信的支出增大大,诚实守信的作用能够表现出来。法律遍布全社会,我们都接受其法律的保护与制约,给人们的诚信行为给予了共同认证的一个准则,法律是作为抽象的规则而存在的,个别人的意志上的改变不会对其造成影响,给诚实守信行为习惯提供了参考。
然而,诚实守信的法律治理机构也有自己的缺陷,在我国现在的发展状况下特别显著。
(1)法律法规是不能够凭空想象的。
法律是一个正式的规则体系,绝大多数是根据人们的处事方法与行为习惯中演变来的,根本不会是立法者自己的一个理性设计而成的,不管是哪种法律都是这样的。也能这样说,法规就是以一个社会契约的形式存在的,如果只有很少的人进行签约活动,那说明这个社会契约还没有取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它的实行也必将受到阻碍。在我国目前很多有关交易的一些习俗与体制都还没有完全成型的形势下,提升到法律上的制约有很大的困难。
(2)法律的约束性在许多的状况下是不行的。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交易需要符合具体条件,起初,在签订合同条款之前交易双方必须完成,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状态被明确定义,合同中相关的活动是对交易双方硭档模交易的双方要特别注意,而且有除交易双方外的第三方见证。只有确实满足这些条件的规定才能得到法规的有效执行。
(3)法律制约不是外生与中立的。
法规的实施者要加入到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中来,就会成为战略参与者,对双方的比赛结果造成影响,更不可以超越第三方。只有当法规的实施者自己主动地对一些诚实守信的决策去选择时,法规的制约才有实际的作用。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实行者自身的诚实守信问题很受人们的关注,法规的实施者自己是否具有诚信,这对法律的实施效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信息在诚信供应中起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交易人员收到的信息数量,信息处理成本的水平,对自己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在交易中相互限制自己对诚信的看法。如果交易者收集的信息较少,或者要获得足够的信息需要很高的成本,对方的违约与不诚实,使得欺诈成本变低。
5结语
我们很多的人都觉得,我国现在在进行一些市场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的失信于人的情况绝对不是少数人自身的一个机会主义行为,是和一些诚实守信的一些规定供给情况所出现的一种十分短缺的一种现象。要不断地增加相关的一些诚信制度的供给,就应该对一些法律法规治理的体制不够完善,不全面以及条例不明确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将原有的封闭的社会机构体系变得更加的透明化,让诚信的制度得到好的实行。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要想把诚信制度的供给情况得到不断地提高,就要在进行市场交易不断发育的情况下进行一个不断的推进和演变。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1).
[2]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1,(2).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是指版权交易的场所和机制,其主要形式为版权交易所或版权交易中心。版权交易活动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交易,属于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素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主体,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依托,它的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成熟程度。①建立与完善版权交易平台,为版权交易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版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对于引导和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形成风险投资、创意产业和版权交易市场联动的发现和筛选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交易是伴随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商业行为,也是“生产——交易——使用——保护”这条版权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虽然每年都产生大量的文化创意产品,但“真正走向市场的不到1/3,走向市场后能够盈利的不到1/5”。②因此,必须重视版权交易和交易平台的建设,通过建立完善交易制度、健全交易体系、丰富交易品种、建设多层次的交易市场和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来突破版权产业链上的“瓶颈”。
一、我国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发展现状
由我国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功能与特点(见表1)可作如下分析:
第一,政策导向、政府推动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建设总体上体现为政策导向、政府推动的特征:
长沙出版物版权交易中心是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申请、长沙市新闻出版局申报、省新闻出版局审批,目前是湖南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和重点扶持的对象。
《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出,要“建立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和版权国际交易中心,构建版权授权体系”;《北京“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此后陆续挂牌的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分别由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政府主导成立。
上海版权交易中心所依托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是、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支持的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常态化版权综合交易市场和版权资本运作平台。
第二,各项功能已现雏形
上述地区通过建设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迅速聚集了相关的版权管理机构、专门人才、版权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连接版权生产、孵化和使用机构的纽带。大宗交易系统、集中交易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形式也初步形成。通过版权交易、投融资服务等方式为各类版权主体和投资机构提供资本进出的通道,有利于实现并扩大版权与文化实体产业、版权与文化资产的对接,同时也为创建我国文化金融体系的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第三,交易方式、程序和规则基本形成
目前出现的版权交易中心普遍采用了协议定价、拍卖、招投标、场内竞价、网络竞价等交易方式。而版权交易程序一般包括了委托申请、审核登记、挂牌准入、洽谈撮合、成交签约、交割结算和签证备案六个步骤。在交易规则方面,目前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从申请登记、大宗版权交易、版权集中交易、交易监管和资金管理几个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同时也从交易平台的资质认定、作品版权的真实性认定、作品导向性把关、如何有效监管、版权纠纷调解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总之,各版权交易中心在交易方式、程序和规则建设方面的努力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版权交易行为,促进版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二、目前相关研究综述及主要问题的对策探讨
1.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对我国版权交易平台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版权交易的性质出发研究版权交易平台的基本功能。高海涛、张志林(2008)认为,版权交易活动的总和属于一种广义的产权交易,狭义的产权交易主要是指产权交易所或产权交易中心。因此,常态化的版权交易平台应属于狭义的产权交易范畴。③产权交易所或产权交易中心属于资本市场的范畴,因此应该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周茂清(2004)也曾指出,所谓产权交易,是一定的产权主体对作为商品的产权客体的买卖活动。对产权交易的这一界定,反映了市场经济中各种商品的交换实质是产权交换。④产权交易平台则可以在这种交换中起到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充分发现产权价格和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
二是研究版权交易平台在版权交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汤兆志(2009)指出,版权的利用、授权、交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很完备的经纪人制度实现,并没有类似的门类齐全的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出现。国内常态化产权交易平台目前主要是指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在知识产权交易方面,也主要是指工业产权(商标与专利),而很少涉及到版权交易。⑤虽然版权交易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环不是独立存在的,如:约翰·霍金斯(2006)就曾指出,版权交易所依赖的知识产权法的每一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对应。⑥而王野菲(2008)认为,版权交易投资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为1∶10,版权交易不畅已经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陈勇(2005)认为,版权交易目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尚未建立有效的行业规范;第二,信息技术落后,还处于人对人、物对物的原始状态;第三,版权交易各自为政,没有统一交易平台。⑦目前就我国版权市场来看,曾学民(2008)概括为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整体结构不完整、市场规范、运作能力低和专业人才短缺等特点。⑧
三是提出版权交易平台的建设思路。在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方面,陈勇(2005)提到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信息畅通、管理规范的知识产权综合交易平台。王野菲(2008)提出常态化的版权交易中心可以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版权交易分散,交易方式落后、信息交流不充分、交易成本高、交易过程无规则不透明的问题,为创意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平台,进而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李蘅(2009)指出,要从版权的登记、评估、鉴定、推广,到版权的交易、谈判、咨询,到版权的投融资,为版权的拥有者和需求者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形成了完善的服务平台。⑨
分析以往研究的成果,结合目前版权交易平台的运作实践,可以发现目前版权交易不畅、成交不够活跃,其症结主要在于版权保护机制建设的滞后。有效进行版权保护和版权维权的基础是版权合理估值和定价,对版权合理定价有助于量化版权保护和维权标准、提高版权价格的市场公信度,进而对促进版权交易和扩大版权投融资起到积极的作用。
2.版权定价对策探讨
目前的资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收益现值法。
其中,成本法是根据取得被评估资产所付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或重新创建一个与被评价资产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所需要的成本来进行估值;现行市价法是参照市场上相同或类似的资产价格,将其与被评价资产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相应调整后,确定资产价格;收益现值法是一种确定资产内在价值的方法,即根据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的一系列现金收入的贴现来对其进行估值。
分析以上资产评估方法可以看出:第一,成本法所关注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或重置成本。而对于作为无形资产的版权,交易者所关注的并不是其形成过程中的成本,通过版权经营可能产生的收益才是交易者所关注的重点,预期收益的多少才是决定版权价值的主要因素。第二,现行市价法所关注的是市场上同类资产的交易价格并通过对比进行定价。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有一个成熟、公开、竞价充分的交易市场,而现行版权交易市场尚不具备相应的价格发现功能。第三,收益现值法基于因拥有和经营版权资产而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收益,这也正是交易者所关注的。但因拥有版权可能带来的经营收益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也会受到经营者的内部资源能力、外部渠道空间和合作网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版权只是文化产品生产链条的中间环节,因此,整个社会的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等因素也将会影响到版权的内在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版权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其未来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收益的贴现,由于版权“中间环节”的特点,如果进一步将其与当前同类文化产品的交易价格进行比对,并借鉴期权定价的方法,即可进行版权期权化定价。其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其中,版权的内在价值是“可比文化产品目前的市价总值”减去“基于版权的文化产品形成期间的全部投入”后的差额;版权的时间价值是指因可以推迟决定未来是否进行投入而形成的价值;版权的价值应为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之和。
根据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C0=S0e-δT N(d1)-Xe-γT N(d2)
在T值趋近于0,N(d1)、N(d2) 趋近于1的情况下,模型显示,版权价值C0应为“可比文化产品目前的市价总值S0”与“基于版权的文化产品形成期间的全部投入X”的差额。
由于结合版权相关文化产品市场交易价格,运用期权定价方法进行版权的期权化定价,符合版权产品运营规律,因此可以更为准确地进行版权估值,为版权交易各方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促进版权交易及版权投融资等活动的进行。这也是版权交易平台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目前版权交易平台的功能。
三、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的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多由政府引导或牵头建设,它的出现是版权保护制度逐渐完善的体现,也是版权产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的结果。但为保证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还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价格发现功能
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版权拥有者、需求者、投资机构和投机者进入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参与交易。首先,大量的交易者可以充分代表版权供求双方的力量,有助于版权市场价格的形成。其次,大量熟悉市场、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了解广泛的信息渠道行情的人士可以根据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结合文化产品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以及对价格走势的预测进行报价。再次,公开化、公平化,透明度高的版权交易也可以避免个别交易方式容易产生的欺诈和垄断行为,有助于形成公正的价格。因此,版权交易平台的价格发现应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2.资源配置功能
版权交易平台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通过版权价格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获得最佳效率的过程。版权价格的高低是由版权产品预期的回报率的高低来决定的,版权成交价格高的产品反映出产品开发潜力大,从而吸引资源向该产品流动。
3.激励创新功能
建立版权保护制度的目的在于激励创新,丰富版权创作,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是实现制度目的的承担者,激励是它的一个基本功能。版权创作者可以通过版权交易平台,使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转化为经济报酬,从而不断提高版权创作的积极性。
4.综合提升功能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还有着提升发展版权业的功能。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化改革越来越深入,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建设已成为推动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重要手段。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通过产业集聚、投融资服务、信息交流、培养人才等众多功能的发挥,从而起到提升我国的版权及相关产业的作用。
综上所述,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是我国在版权交易方面的创举,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版权交易市场建设。在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机构设置、交易促进和法律保障等方面都需要结合实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发挥出其鼓励创意、促进创意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作用。
(王颖聪系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姚林青系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版权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21103060201)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马广奇.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分析与度量 [J].求实,2000(10):34-37.
② 李焱.建设版权交易中心提高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 [J].投资北京,2008(6):64-66.
③ 高海涛,张志林.版权经济相关概念和性质探讨 [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2):1-4.
④ 周茂清. 关于“产权交易”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EB/OL].(2004-12-13)[2010-10-15]
⑤ 京多家版权交易中心挂牌 同质竞争引发重复建设疑问 [EB/OL].
(2009-06-08)[2010-10-15] finance.省略/macro/ gdxw/200906/08/t20090608_14649368.shtml
⑥ 罗锋.电视版权交易:可供深度开发的后利润区 [J] .现代传播,2009(1):102-105.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02-02
我国现行的场外交易市场以新三板为主,券商自建场外并行,各地股权交易所为辅的多层次的结构。随着国家对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证监会《指导意见》的正式下发,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加快。
一、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概念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积极作用。与新三板相对,也有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俗称为四板市场。
二、吉林省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一)地方各级产权交易中心
目前我国地方性OTC市场,如天津股权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重庆股权交易中心和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我国现行的场外交易市场以新三板为主,券商自建场外并行,各地股权交易所为辅的多层次的结构。
在我国尚未出现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的背景下,区域产权交易市场是指地方性或地区性的产权交易市场。其地方性或地区性并非指市场范围仅仅局限于地方或地区,而是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建设,首先服务于地方产权交易和经济发展并能兼顾全国投资者的产权交易市场。
2000年对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是转折性的一年,可以说是一个契机。很多地方以省为建制恢复、重建了产权交易所,地方政府对于“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相当重视,有些地区直接成立了领导小组,具有创新能力的产权交易市场在各地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国家对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证监会《指导意见》的正式下发,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加快。
目前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情况,以新疆为例,新疆股权交易中心自2013年10月正式开市以来,截至2014年5月末,新疆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已达441家、市场市值84.31亿元人民币;在交易中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83家,总股本108.36亿股;引入合格机构投资人126家,合格自然人投资者508户,各类金融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35家。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都无法与主板、创业板相比。也正反映出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为顶部大,底部小,并不稳固的“倒金字塔型”,而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结构为“正金字塔型”,我国的场外市场发展还不完善。
(二)吉林省股权交易中心
吉林股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交所”)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批准设立的吉林省唯一从事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的场所。于2011年5月注册设立,由吉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监管。吉交所下设市场业务部、风险监管部、财务部和综合部四个部门。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是吉林股权交易所的全资控股单位,以吉林股权交易所股东身份全面参与市场管理并开展业务。根据《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参与区域性市场,可仅作为区域性市场会员开展相关业务,也可作为区域性市场的股东参与市场管理并开展业务。明确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地位,为吉交所指明了发展方向。
吉林省建立区域性市场的基本思路是:在中国证监会主导下,由吉林省政府批准建立,吉林省金融办主管,吉林省证券业协会监管,由地方券商作为主办单位,全面负责区域性市场的搭建工作。目前。吉交所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的要求,建立了统一的交易规则、交易程序、结算办法和监管制度,已通过部级联席会议备案。
三、引入券商参与建设吉林省股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
根据《指导意见》,吉林省政府对区域性市场进行批准、监督管理,证券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证监会及吉林证监局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目前,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为吉林股权交易所的控股股东,与产权交易中心相比,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接受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直接监管,证券业协会对其进行自律管理,已经形成较完备的风险防范及控制体系,运作较为规范。券商参与吉林省区域性市场,可有效降低监管难度,提高监管效率,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并降低区域性市场的系统性及经营管理风险。
(二)有利于加快区域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速度
吉林省现有股权交易所依托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与之相比,引入上市券商能在人才资源、资本运作、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区域性市场提供更为专业的支持,弥补现有股权交易所在专业运作、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不足。此外,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有着持续创新能力,能为区域性市场的发展提供发展和创新的原动力,有利于加快区域性市场的发展速度,不断推动区域性市场做大做强。
(三)提高区域性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其他板块衔接的紧密度
证券公司有着较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促使中小企业提前熟悉并运用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则,逐步完善法人治理,加快企业成长,提升企业价值。其承销与保荐业务资格为企业从区域性市场走向主板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大大提高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其他板块衔接的紧密度。
(四)有利于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吉林股权交易所作为吉林省区域性市场的唯一平台,面向全省开展业务,如证券公司控股交易所,将为交易所开展业务提供广泛的网点支撑。利用证券公司众多的网点布局为吉林省区域性市场业务拓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促进交易所业务做大做强,繁荣吉林省区域性市场建设。
(五)有利于活跃区域性市场交易
利用知名券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品牌效应明显,其参与区域性市场,对省内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促使其进场挂牌、融资;另一方面,凭借证券公司的客户基础,能够吸引较多的机构及专业个人投资者入场,从而活跃区域性市场交易,促进区域性市场扩容,提升经济效益。
(六)有利于践行吉林省“十二五”规划
吉林省“十二五”规划之一是支持证券公司加快发展,证券公司控股区域性市场,可以发展并延伸投行业务,掌握住本土潜在的上市资源,从而有利于拓展利润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影响力,进而加快实现吉林省 “十二五”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