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5 20:48: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中等数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微积分方法的应用
微积分是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分支,微积分是建立在实数、函数和极限的基础上的.微积分是一种数学思想,简单说“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无限就是极限思想,并用“以直代曲”的理念解决实际问题.极限的思想是微积分的基础,他是用一种运动的思想考察问题.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要充分应用上述微积分的思想、理念贯穿平时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起微积分的思维的理念.
(2)极限思想方法的应用
极限的思想是近代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数学分析就是以极限概念为基础、极限理论(包括级数)为主要工具来研究函数的一门学科.所谓极限的思想,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用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对于被考察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最后用极限计算来得到这结果.
在高中数学中极限思想方法典型的应用有:球的表面积公式推导,经过(1)分割,(2)求近似和,(3)用极限推得准确和.而双曲线的渐近线,也是极限思想的具体应用.教学可以利用高中数学中这些相关内容很好的在教学中贯穿极限的思想.
(3)向量方法的应用
向量是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内容之一,向量法在代数方面的应用就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通过建立坐标系把几何中的点与坐标对应起来,把几何中的图形化为代数方程,用代数运算来发现各种几何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由代数方法来认识对应的几何图形的几何形态,这种方法又被称为几何学的解析方法.向量法在平面几何上的应用十分广泛,近年来,在高考命题中常常会见到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结合的相关试题,如夹角、垂直、共线、轨迹等问题的处理.
向量作为近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他的理论及应用,是近代数学的基础知识.给高中生培养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思维就显得有实际意义.
2.高等数学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
(1)脱节问题
在现实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些在大学数学中作为基础的知识,在高考的考纲中没有重点明确要求,这就使较多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这些知识点,影响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出现知识理解障碍.
如在高数的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y"+py'+qy=0中,需先求出其特征方程r2+pr+q=0的根,后根据特征方程根的情况,写出原微分方程方程的通解.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r2+pr+q=0主要思维固化在Δ=p2-4q≥0有实数解,Δ=p2-4q<0无实数解的认知水平上.从而为微分方程课程的学习设下误区.
(2)逻辑严密性问题
高度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是数学的两个基本性特点.高中数学课程在有些知识点上面逻辑性就显得有点缺乏.如在高中教材中没有给出极限的定义,只是一种描述性表述,但在涉及导数的概念时又利用了极限的概念.高中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会在课堂上对极限作直观的介绍,造成学生对极限的理解较模糊甚或是错误的认识,没有从极限的本质上得到认识.由于缺乏逻辑严密性,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完全就停留在表面及依葫芦画瓢的层面上,给高数的学与教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快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教材改革
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基础数学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的关注与了解,做到基础与高教的系统联系,高数教师深入中学课程中,这样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另在高中教学材料内容的选择与内容结构的安排,需要精心考虑与规划,做好高中数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高中数学内容与高数有机的衔接.
2.立于高等数学的高度,拓宽解题视角
在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处,高中教师应站在高等数学的高度上,把高数中的思维理念的处理方法,融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拓宽学生解解决问题的视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高等数学功底,站在高处,对学生高效的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进入大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纵横联系、融会贯通
以高等教学的思想方法来指导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以加强对高中数学的体系管理,对高中数学问题系统的加以阐述,在思想上加以提炼,同时以高等数学学的思想方法来指导和总结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帮组学生改变综合复习中多、杂、难的“题海战术”,做到科学有效的提升,引导学生构建知识认知网络,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其更为科学合理
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为教学目标,促进企业与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对接。依据当前的市场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可以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学习作为其主攻方向。第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理论的适度化,尽量少开编程语言类的计算机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年左右,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实用知识与技术,学校应当注意注重知识的先进性,结合时代的要求,开设新的实用功能较高的专业,取消一些实用价值低的陈旧的课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少而精为原则,注意其适度性。此外,编程类课程复杂难懂,教学效率较低,应当尽量少开。第三,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课程的实用性与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应当注意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的机会。在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方面,计算机教学应当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在教学的环节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机实作的机会。实作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当认真选择实作教学的内容,较多地选取设计性的项目为实作内容,减少验证性项目的选择。第二,通过开设技能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以企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从业需要进行自主选择。第三,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操作性与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但是我国当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增加学校微机室开放的时间,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
中职院校作为向社会供给人才资源的重要机构,自然也应当对美术课程在自身教学体制当中的定位与美术教学的改革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确保自身的稳定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下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一、明确美术教学在中职院校中的定位
美术教学是因我国艺术领域发展需要而存在的科目,目标在于培养出更多在艺术领域能够有所造诣的人才。在各国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对于内部美术科目的定位及教学策略更应进行深入思考,为美术教学奠定更好的基础,才能保证学生艺术造诣的提升,让学生在专业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目前我国多数中职院校对美术教学的定位来看,美术教学目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美术教学对于艺术领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美术体系中我国古代积累下来的绘画风格,更是我国艺术实力的体现,所以重要性自然可见一斑。但就发展概况来看,我国多数中职院校为确保学生就业,通常都是以社会主流行业为方向来规划教学的,而对艺术科目则并不作为主要科目来看待,这对于学生艺术专业领域的发展十分不利,是教学定位的偏差。所以为确保美术教学对于我国艺术领域发展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校方与教师首先应当将美术科目与其他科目进行区分思考,以专注艺术领域发展的角度,去定位美术教学,将美术教学提到与其他科目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使这一科目的教学真正具有意义,发挥出作用。
二、规划核心课程
要确保美术教学有准确的定位,发挥出作用,教学领域、校方及教师自身对课程的重视与针对性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在开始规划前,教学领域需要先意识到当前艺术发展的趋势,以及对艺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教学领域在思考艺术教学规划时,应当对经济发展与艺术发展同等看待,并注重对这种思想的传达。而各大中职院校在领会精神后,应当有针对性地开设美术相关专业,并将美术课程作为核心科目贯穿于每个相关专业当中,以美术基础的奠定,促进相关领域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未来的目标无论是美术教师、平面设计人员或是动漫行业从业人员等,都能够具备相应的美术专业素养,在相关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便是准确定位、细致规划的意义所在。也只有这样,美术教学改革的工作才能有更明确的方向。
三、充实教学内容
美术是一门注重学生个人潜力体现以及个人理念表达的科目,在我国教学领域长期被陈旧教学思想所影响的情况下,美术教学的灵活性显然是无法发挥出来的。要确保美术教学作用的发挥,校方与教师首先都要充分理解美术教学的精髓,美术科目是一门注重艺术理解的科目,而要确保学生艺术理解能力的提升,就要让学生的思想先解除限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针对性规划,让绘画内容与对象跳脱教材,让绘画形式不拘一格,拓展学生的眼界,才能强化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让学生的美术学习进入到新的境界。例如在素描环节中,按照陈旧的模式去思考,教师通常都会使用静物或石膏像作为参照物,而为了确保学生艺术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则应当排除这些不变化的思想,让素描环节出现一些新鲜元素,让学生的素描绘画过程更有多元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甚至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更多以写生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素描对象进行选择,对一些存在于生活中各处的细节进行描绘。例如在树荫下读书的学生,坐在路边休息的人,只要是学生能够捕捉到的片段,学生所在意的每个片段,都是其艺术理解的体现,而且素描的颜色也应当不拘一格,自然界是多姿多彩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为素描作品添加颜色,才是教学灵活性的体现。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信息化元素来改革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针对美术教学中涉及三维描述的环节,只利用二维化的描述是无法确切展现出来的。利用Blender、ArtofIllusion、K-3D等建模软件,教师可以将3D结构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3D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美术科目的作用发挥,取决于教育领域、校方以及教师对其准确的认知与定位,而其定位是否准确,取决于对其重要性的了解,在当前艺术交流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之下,美术科目更应当得到精准定位以及适时改革,才能体现出其作用,促进我国艺术领域实力的提升,为我国在国际艺术领域中奠定地位。
作者:张怀文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一、引言
自2010年国家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中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中职示范校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形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然而,笔者认为,现今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数中职学校还停留在被动完成任务的层面,缺乏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思考与行动。而文化无疑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活力的源泉。因此,加强中职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职教育改革创新、实现内涵发展,并且对于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实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巨大作用。
二、重视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因解析
实践证明,任何建设成果要真正固化和积淀下来,并产生质的飞跃,只有到达文化层面,才能实现。学校建设也是如此。因此,如何以文化建设的视角思考中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是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积极面对和解决的。这既是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凸显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1. 学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会出现在师生的思想、感情中。
笔者认为,学校文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教育性和选择性。学校真正的特色就体现在文化差异上。比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追求“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社会乐于用”的三乐文化,强调寓教于乐、寓工作于乐、寓培养人于乐的精神;而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则讲究“自强不息、德技立身”,突出了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的特色。总而言之,由于各校的历史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办学理念不同,各校文化也会有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特色一旦成为师生的共同信念,就会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其思想和情感中。笔者所在的深圳二职着力构建深圳最具幸福感的校园,致力于培养深圳最具孝心和爱心的学生,在这种氛围影响之下,校园中涌现了一批师生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优秀典型例子,教师头脑中没有三六九等的概念,学生也就懂得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处处维护学校。
2.学校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能规范师生的行为。
夸美纽斯曾说过,“为建立规章制度而进行的斗争要比造几堵墙难得多……学校的安宁就在于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学校缺乏制度,就会杂乱无章、互相推诿;如果有执行良好的制度,学校办事就有章可循,有条不紊,这是毋庸置疑的。前文中提到,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而制度则能将其体现在外显行为当中。在笔者看来,只要把握住这两者,任何类型的学校文化都是可以生成和实现的。那么,如何寻找学校文化中的制度?这绝不在于个人的主观臆断,二是需要在师生教与学的活动中、教育活动中,甚至是日常沟通交往中实践、总结、提炼。
3.学校文化构建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
有些人也许认为,学校文化是高不可攀的虚渺事物,是存在于书本中、文献中、词典中的概念,在真实的学校中不会遇到它。笔者认为,事实绝非如此,而且恰恰相反。试想一下,当你走进任何一所学校,看到这所学校的建筑,穿过校舍的走廊,听到教师、学生们在教室里的交流,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的驰骋,这些都会让你对这所学校产生直观、质朴的感受,而且这种感觉无处不在,这就是学校文化。再回忆一下,当你在一所学校工作数年之后,这所学校就使你变成了勤快、果断的教育从业者,或是懒惰、拖沓的教书匠;就使你变成了友好、合群的集体成员,或是消极、孤独的个体,这也是学校文化。由此可见,学校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内化了生活方式、支配了日常行为,它并不遥远,并不飘渺,因为它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常规教学、研究事务之中。
三、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1.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办学思想上。
“学校文化”这一范畴在教育领域中的探讨由来已久,但却并不深刻,杨全印、赵中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学校文化的“疲态”完全是因为“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核心的东西, 就很容易在改革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笔者认为,办学思想就是核心中的核心。一所中职学校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水平上,也不仅仅体现在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师生关系上,它更体现在办学思想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制度文化和教与学的过程均出自于办学思想,可见,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旨在使师生均能享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在这种理念指引之下,成功施行了校部二级管理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内动力,也造就了一批在不同领域卓有成就的学生,使师生都在各自的平台上找到了实现幸福的方法。
2.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学生观、师生观上。
笔者坚持,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而学校领导者则对教师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在学校里,教师必须肩负起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丰富学识、强健体魄、增加他们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的责任。通常,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苛,这与教师自身的教育经历有关,对于职业院校尤其如此。但这种严苛一般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规章制度的依附上,这是因为,在一些教师看来这就是对学生全部的“爱”。而作为对学生生命体最基本的关怀和给予却成了学生的奢望,他们的需要、兴趣、情感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于是,厌倦、自卑、失落、紧张、压抑、憎恨这些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却逐渐在他们的心中生成。对于学生,除了在知识掌握上给予关心和帮助外,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近学生,走进学生,通过教育,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学校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并努力使他们成为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创造者。
3.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课程、教学上。
课程、教学与学校文化本就是息息相关的。“课程,就是文化的反映……课程的结构和功能就在于理解学校文化的最重要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是如何组织和相互影响的。”举例来说,校本课程就是一种整合学校文化生成课程资源的典型。校本课程的设计既能够突出教育性,又与校园环境相协调,成为学校得天独厚的文化景观。校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机整合而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在继承学校传统、弘扬学校精神、塑造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以“打造幸福课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将目标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过渡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将课堂有三声(即掌声、笑声、辩声)、三动(即身动、心动、思动)和三量(即信息量、训练量、思考量)作为评价指标,使上课不再是一种令人感到压抑、苦闷、痛苦的经历,而是一个充满愉悦、让人神往、魅力四射的乐园。
4.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后勤、管理上。
后勤作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中产生的。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如何进一步发挥、是否能发挥学校文化的陶冶力、辐射力和推动力,也是极为关键的。笔者认为,应通过创新之路,创建后勤、管理的巨大影响作用,这对于促进稳定、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树立形象、创建品牌、扩大影响、发挥优势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中职学校文化既是学校的名片,又是学校的内涵,是其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和原点,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中职学校文化,需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将学校文化深深植根于职业教育的沃土上,充分运用示范校建设的广袤平台和历史机遇,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文化的激励功能、制约功能、教育功能、选择功能和创造功能,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以课程为载体、以后勤为保障,在办学实践中实现文化育人和文化强校。
(作者单位: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职成〔2010〕9号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
[2]任钟书.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