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2-08-07 15:06: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教师工作总结

篇1

对待工作,我总用一种极大的热忱去投入,每天一进校门,对学生总是笑脸相迎,上讲台总是精神饱满。我觉得“学校使我快乐,讲台让我兴奋”。我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我的学生。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在学校里,自己就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镜子”。做学生的镜子,就要具备比别人更高的素质。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只要看到孩子的红领巾歪了,衣服扣子没系好,我就去给他们理一理,整一整;小脸脏了,我会立即打水亲手给洗干净。我还想方设法为学生们创造参加劳动的机会。维修教室,虽然脏活重活全都自己干,但一定要孩子们留下打下手。每逢开学,第一件事情,便是领着孩子们打扫卫生。平时,无论是在教室还是操场,看到纸屑、果壳,我都会立即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学生也养成了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篇2

在接市区相关通知后,我街成立了以政法书记李毅飞为组长,综治办主任陈颖为副组长,交警一中队、涉农村(社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迅速召开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会上,综治办主任陈颖宣读了《长沙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及相关上级会议精神。明确此次专项行动主要工作措施:严禁“三驾(酒驾、醉驾、毒驾)”违法行为;严禁违法载人;严禁非法营运;严禁违规拖拉机上路行驶;严禁无牌、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严禁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上路行驶。街道政法书记李毅飞在会上要求各村(社区)要提升认识,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要抓责任落实,构筑立体化防控体系,做到抓源头,筑牢安全防线,上路面,突出严管重罚,打基础,强化宣传。

篇3

2、小学富余学科教师转岗担任幼儿教师培训

3、高中教师远程研修

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第一、组织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培训人数986人。

第二、组织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已报名2375人。

篇4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是北京市为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出的一项创新型项目。为有效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北京市教委《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城区部分中小学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每年接收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进站研修,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设立40个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实现1000名农村骨干教师进站研修”被列入《2008年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项目将远郊区县学员选送入城区优质中小学,由城区中小学优秀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指导,以教育教学观摩实践为主,通过随堂听课、接受指导、参与教研、理论学习等方式学习和体会名师的教育教学艺术,丰富教学实践知识,提升学科素养和实际教学能力;主要学习内容是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等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理论。指导教师均系特级教师、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或市级骨干教师。

首期培训中,40个工作站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及学习需求,为学员精心安排了内容丰富的讲座;同时还为学员提供了多种锻炼平台。在校内,学员参与所有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参与监考和阅卷、参与教研组活动。学员还走出学校,广泛参加区级研修活动,考察北京市、外省市学校,拓宽了学员的视野。

篇5

一、服从领导安排, 认真踏实工作

    2017年9月,学校领导安排我去吕村一中支教。在支教工作中,我能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支教任务。

二、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我和吕村一中的老师依据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我们经常一块儿上研讨课、教研课,课后展开讨论,共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评课能力;我还帮助农村教师精心设计教案,传授教学设计的一些心得和一些新思路,帮助农村教师上完课后及时做好分析和指导,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课余时间我指导他们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他们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我们还经常进行新的教学理念的交流,共同提高。

三、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英语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科,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农村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比较少,学习英语的渠道较窄,因此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学好英语的信心不强。很多学生普通话都不是很标准,开口说英语成了一个不敢跨越的门槛,以至于英语成绩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每次上课前都精心准备一些直观道具,让学生感知英语的魅力。此外,我还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带到了所支教的班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A类学生上台讲解的勇气和能力。效果非常好。

四、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篇6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财政负担较重。但县委、县政府为充分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优先安排教育经费,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依法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年,教育经费总投入6670.43万元,分别比年和年增长6.12%和23.17%,其中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398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5.7%。农村中小学生年均公用经费为小学126元,初中258元。在保证投入的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县审计局、教育局每年对各单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年我县未发现挪用教育经费的情况,平调资金已全部纠正。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县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全县财政收入中62%的部分用于教师的工资发放。所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光靠单一的政府投入已无法满足需要,必须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路子。

二.农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全县农村教育系统财政供养人员4779人,其中在职3825人,离退休859人,退职95人。自年6月开始,我县对农村教师工资实行“全县统筹、封闭运行”的办法,在原有工资基础上全部收归县管,县财政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每月10日前,由县财政直接将教师的工资款拨付到农村信用社,信用社再打到教师的工资卡上,每月教师凭个人工资卡领取工资。现在,我县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为570元。截止目前,全县教师工资没有再出现新的拖欠现象。年5月以前,全县共欠发农村教师工资1582.5万元,累计拖欠时间最长的为11个月,最少的4个月。在保证教师工资按月及时发放的同时,积极落实农村教师的其他待遇,今年3月份为全县农村教师办理了“医疗保险”。

三.农村中小学收费及创收情况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全部按照鲁政办发[]69号文件和德政办发[1998]26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取,严格执行“一证、一卡、两公开、四统一”的收费政策(一证即各单位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做到一校一证;一卡即县教育局统一印制的收费管理卡,做到一生一卡;两公开即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收费使用情况;四统一即统一收费时间,统一收费项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收费票据)。学校凭证收费,学生照卡缴费,没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自立名目乱收费现象。在严格收费管理的同时,各单位通过勤工俭学、搞校办企业、对外承包等积极进行创收,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四.农村适龄儿童入学情况年,全县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49%。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2.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85%。五.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

(一)-年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年农村初中学生年辍学率为4.22%,年辍学人数为1055人,其中初一150人,初二360人,初三545人。在辍学的学生中,外出打工的占68%,经商的占15%,回家务农及从事其他行业的占17%。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难、就业难,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

二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新的读书无用论滋生蔓延,导致学生对升学失去信心,加之有些家长观念落后,目光短浅,致使学生辍学经商或外出打工;

三是在学校内部,实施素质教育力度不够大,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过深,考试过频,加上个别学校存在着歧视学困生现象,导致学生厌学以致辍学;四是个别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三)我县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措施依法控制学生辍学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县历来高度重视。自1999年以来,县政府、县教育局相继制定了关于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了控辍工作力度,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得到了相对有效的控制。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交流。围绕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工作,我们重点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坚持实施辍学报告制度、动员学生返校制度,强化学籍管理,建立和完善学生入学保障机制;

二是严格执行省、市规定的义务教育收费标准,全面推行中小学收费公开卡制度,坚决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三是实行贫困学生救助制度,对贫困学生实行减免杂费政策。减免比例:县直中小学不低于在校生人数的15%,乡镇中小学不低于在校生人数的20%;

四是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活动课建设,充分发展学生特长;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五是全面推行制止辍学责任制,实行制止辍学“一票否决制”。每年召开一次控制学生辍学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全面落实各项奖惩政策。通过以上措施,全县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中小学辍学率特别是农村初中辍学率距离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从教育内外两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抓好控制学生辍学工作,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六是初、高中毕业生流向及社会就业情况根据年的统计数据,年全县共有初中毕业生6950人,其中有2700人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占38.8%,有600人升入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就读,占8.6%,有3650人外出打工、经商或回家务农,占52.5%。年全县有高中毕业生1800人,升入高等院校的有1332人,占74%,升入民办院校的188人,占10%,其它的占16%。七.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一)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县农村共有中小学校131所(不包括幼儿园),在职教职工3825人,其中在岗人员3037人,提前离岗及其他原因非在岗人员788人。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以下三点:

一是结构矛盾突出。受历史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区域性矛盾。县直学校和临近县城的乡镇教职工过剩,偏远乡镇教师短缺;

(2)学段性矛盾。由于近几年小学生源减少,初高中生源进入高峰期,小学教师阶段性局部过剩,初高中教师普遍短缺;

(3)岗位矛盾。在部分学校内部,非教学人员过剩,教学第一线的专任教师相对短缺,富余的非教学人员占用着专任教师的编制,但又不从事教学工作;

(4)资源矛盾。我县农村中小学民师转正人员目前在岗的有1200多人,占全部农村中小学在岗人员的40%还多,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学历水平低,第一学历或高中或初中或更低一些,知识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低;

(5)学科矛盾。从学科分布来看,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紧缺,70%以上的农村小学没有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

(6)编制矛盾。年省政府下达了鲁政办发[]44号文《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与1999年的编制标准相比,调整后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由以学校为单位按班额核定,调整为以县级为单位按教职工与学生比核定。按新的编制标准,我县农村教职工队伍超编253人,而事实上我县农村教师队伍缺口很大,致使国家规定的所有学科无法开齐开足。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这些结构性矛盾直接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是教师减员与师资补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教师资源大量减少。自年以来,我县在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实行“本科生留县直,专科生去乡镇,电大、中师生不再分配”的办法。近三年来,全县共接受派遣专科以上毕业生126人,而同期因年龄、身体健康以及去民校应聘等各种原因离岗的就有785人,三年教师资源净减少659人;另一方面,师资补充工作未能及时跟上,现行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未能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人制度接轨,教学亟需的学科毕业生和高学历的毕业生不愿回来,各单位对回来的学非所需的毕业生不愿接收,二者互相掣肘,形成恶性循环。自年至今,分配到农村中小学的专科以上毕业生共计88人,实际到岗到位的仅有53人,尚不及同期教师减员的零头,各单位只好聘用代课教师以维持常规教学需要。

三是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令人堪忧。我县从年开始出现教师外流现象,截止到年底,全县教师外流共计111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外流76人,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高、职称高,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其流向是县内各民办学校,主要是平原师范初中部。究其原因:

一是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使然;

二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人生价值观发生转变;

三是农村教师工资收入偏低,待遇较差;

四是教师工作环境不良,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

农村骨干教师外流对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动,部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影响。

(二)措施和成效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坚持把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培训、考核等,深化农村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我们的措施和做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依法落实县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职责。根据《教师法》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县教育局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县内所有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统一管理,负责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评价以及校长的选拔任用和归口管理。

二是坚持师德教育常抓不懈,农村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我县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将每年九月份定为“师德教育月”,组织各学校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县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举办师德教育演讲比赛,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估机制,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三是通过深化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核编定岗末位落聘制,精减学校领导班子职数,压缩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比例;实行结构工资制,加大奖励工资比例,定岗定责定报酬,绩酬挂钩,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教学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探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新路子,为农村中小学及时补充新生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四是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针对教师外流现象,县教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一方面鼓励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另一方面强化教师队伍管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通过全面依法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建立健全教师定期考核制度,把教师的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聘任和晋升职务的主要依据。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篇7

网络培训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了时空。实现了专家和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网络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可以使我们不出门便可以互相交流探讨。网站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是教师们经验的汇聚,是教师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辛勤劳动的结晶。利用这些资源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上举重若轻,在分享同行经验的同时,提高自我,形成网站上的内容,包括教案、课例、论文以及国内外的教研动态,都是在最短的时间里上传上去的。只要打开教研网站,点击相应的文章,就可以得到最新的消息。这样,有利于教师跟上时代步伐,走在教育教学前列。

二、网络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

通过上文,我们大致了解了网络培训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中看出网络培训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培训可以有效地对农村教师的专业进行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高质量的掌握如何教学和教学的目标、意义。因此,下面,本文将会具体分析网络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

(一)拓宽教师交流空间

教师们除了在网上自学文本资料、观看课程视频,通过论坛发帖跟帖、留言讨论,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针对热点问题即时在线交流,研讨轻松自在。此外,还聆听专家讲解报告,参与专家答疑讨论活动。网络研修使得教师的话语权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这表现在绝大多数的学员都学会了建立个人博客,及时上传个人教学叙事及反思与同行分享交流。个人空间可以随时发言,随时提交,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且可以即时修改,这让教师研修变得更加便捷、更加轻松。教师们时刻都能体验到网络研修带来的成长喜悦。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激发了教师的研修兴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教师依托教育博客,促进自我反思,提高专业素养

教育博客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最佳技术支撑平台,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教师可利用教育博客的写录、分类、更新、互动等功能,记叙生活感悟、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等,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为工作总结准备材料、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在进行知识梳理与积累的同时,阅读其他教师的博文,使自己看到了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实现相互交流、智慧共享,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提高专业素养。

(三)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研修平台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教师在网络上参与学习的平台,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院,拥有着遍布全国各地的学员。借助研修平台,学员观看主讲专家的视频讲座、学习课程文本,提交课程作业。基于网络的支持,专家团队与广大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能够跨越时空地平等地互动交流,课程团队能够随时听到学员们的心声,全面了解一线教师的疑问,广大教师也能及时得到专家的回应与引领,提高专业化水平。

(四)教师通过在线研讨和教育论坛提高专业水平

篇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实践。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提倡通过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农村教师也在不懈地进行着反思尝试和努力。然而,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成效并不乐观,他们在反思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教师普遍缺乏反思的主动性,甚至形成了一种“被反思”的局面。

1 农村语文教师“被反思”的现状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自身专业素养为目的,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它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教学反思应是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自觉自愿地进行的。然而反观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实践,却出现了一种相反的现象—“被反思”,即教师不是在认识到了反思的真谛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主动反思,而更多的是迫于其他外因被动的“反思”!其现状主要表现为:

首先,敷衍应付。有大部分教师把写教学反思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这样被动地“反思”,其结果仅仅是一种形式化和过程化而已!其内容有的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有的辞不达意,东拉西扯;有的摘抄文稿,充当“反思”。这样的反思大大削弱了反思本身的目的,毫无实效。

其次,隔靴搔痒。有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表层化,反思不深刻,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行为作深层次反思。

再次,写成总结。有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毫无二致,把教学反思完全写成了教学工作总结,其呈现出的内容是对某一教学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肯定此阶段的教学成绩,并寻找不足。这类“反思”的主体成分主要是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是对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是从“为我所用”的工具性角度和“外在利益”获得的角度而进行的教学反思,形成了一种“为反思而反思”的形式化教学反思现象。这种“被反思”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教师可以获得一定的“外在利益”,但从更深层的角度观察,可以说我们语文教师被“奴役”了!即仅仅为了形式上的反思,却抛却了自身作为主动反思主体地位,把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这种形式化的反思上,而自身却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所带来的价值和功效。这种貌似教师主导的为“反思而反思” ,其本质也是一种“被反思”现象。

2 语文教师呈现“被反思”的原因分析

农村语文教师“被反思”的现象,揭示了其作为反思主体的能动性和反思主体性不强。导致其反思主动性不强的原因,除我们教师自身的反思兴趣、自觉性、责任感等个体因素外,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客观因素所致:

2.1 农村语文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学依旧存在着语文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现象。除班额大、学生人数多(而且山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住校学生居多)之外,还与农村教育本身的性质有关。语文教师通常除承担着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外,还担负着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有的甚至还兼任着行政领导等等工作。语文教师除了每天忙着备课、上课、批解作业等等之外,几乎每天还要负责本班的各项活动,工作量大且琐碎。另外,学生在校内、校外的思想、行为、安全等等也时刻牵动着语文教师的心弦,令其一刻不得松懈。因此,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师在谈到教学反思时的普遍反映是“时间精力有限,工作量大”。

2.2 农村语文教师对反思缺乏深刻认识。随着教育界对教学反思的提倡,在学校关于教学反思的要求下,我们农村语文教师也被卷入了教学反思的潮流。但纵观我们反思的现状,很容易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了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但对反思的深层内涵真正理解了并坚持实践的却并不多。而正是由于对反思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才导致了目前为反思而反思、反思形式化和程序化等等现象,大大背离了反思应有的价值和功效。

2.3 农村语文教师缺乏可操作性的反思指导。可操作性的反思指导和支持性的环境对农村语文教师的反思起着动力与支持作用,决定着其反思的质量和水平。然而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反思主动性和反思水平。

篇9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教育的成败关系着整个教育改革的成败,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是目前新课改面临的一大挑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其功能、结构、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开放性等特点。新课改的不断深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发展的机遇。

一、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调查

新课改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改革。这一改革,旨在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启动之初,许多教师并没有立即响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深入,新课改也就慢慢被人们所接受。为了了解农村中学教师对新课改的态度,了解他们的教学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产生了变化,以及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一所农村初中的教师进行了调查。该学校虽然离市区很近,但还是在乡镇开发区内。学校的教学楼房比较简陋,教学硬件和软件还不完善,学生课外学习与娱乐场所还在建设之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从收回的调查问卷看,年龄在21 ~40岁的教师对新课改持“赞成”态度,而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其中担任行政职务的持“基本赞成”的态度,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的则抱有“除改教材其他无变化”的态度。年龄在21~ 40岁的是教师队伍中年轻的一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把握了时代的脉络,不断关注新的教育动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及专业基本技能。除提高教学能力之外,他们还阅读教育类各种书籍,把握参加每一次培训的机会,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适应着新课改。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些新鲜血液注入到教师队伍中,才使得新课改更加快速、有效地实施。而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们,年龄偏大,接受新的事物没有年轻教师快,虽然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是还不能适应这种新的理念。他们用传统教学模式教了几十年,让他们短期内改变原有的模式,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他们中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们,出去参加学习的机会比其他同龄的教师多,所以相对来说接受新事物比较快。

该校还有30%的教师不能全面接受新课改,其中绝大部分是老教师。通过了解,学校的领导十分重视新课改,正准备开展“新课改下,我的教学变化”系列主题活动。这样教师们可以互动,年轻的教师可以带动年老的教师,让他们感受到课改后课堂教学变化的好处以及学生们所获得的良好成绩。教师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把新课改真正落到实处。2009年以来,“五严”规定的严格执行,学校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模式;盐城市“有效教学”年的开展,对教学、教研“有效”性不断追问,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在被动与主动中改变着。

二、新课改对农村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

根据前面所说的“农村教师新课改现实状况”的调查,笔者已经对该校教师有了初步了解。为了进一步了解新课改对农村教师教学观念产生的影响,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跟一些教师交谈,感受到新课改对教师的影响至少表现在教学观、知识观、能力观等方面。

(一)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前农村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可避免地以追求升学为目的,往往是为升学而教,为升学而学。面对新课程的推进和新教材的使用,农村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也在悄悄的改变着。一是慢慢调整自我定位。教师自我角色的调整,从笔者观察到的农村课堂教学来看,形式上明显地表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互动,“教学互动,是指教与学两个要素围绕课程目标针对同一个事实积极交流沟通和相互作用的规则运动形式。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逐渐成为课堂的互动基础,教师自称为由“主演”向“配角”、又由“演员”向“导演”转变。二是重新审视学科价值。伴随着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实施,各学科负载着传承学科知识、技能的功能,也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访谈中,可以体会到这所学校的教师对学科素养的理解已较深人。例如有教师谈到,“学科素养有别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蕴含着丰富的再学习潜能,它必须通过学生内心世界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才能得以提高。”这样的观念得到大多数在座教师的认同。三是渐渐改变学生观。“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可能获得成功的。对于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学生,要看到其不成熟的一面,指导其健康成长。其次,他有着丰富的个性,有着自身的特质。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并对其独特性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发展,成为富有个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再次,学生是独立的人,有着自己的责任与权利。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其主体性,并使自己的教育与教学适应不同个体的情况与要求。对于《走进新课程》中这段话的理解,这所学校的教师认为,可以理性地接受。而如何理性地落实在行动上,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二)教师知识观的转变。A教师是该校一位教龄比较长的语文老师,从与他的交谈得知,他的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那时学生来学校读书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还要帮助家里干活。那时候的学生知识面窄,没有好的教育条件,而且大部分学生对教育看得不是很重。所以教师不需要备什么课,直接进教室上课,课堂上只要读读课文,教学生认认字也就行了。那时教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教书匠”,比较轻松。第二个阶段,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们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外,课外也能读到越来越多的书报、杂志,想通过课堂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时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则要有一桶水。第不阶段便是新课改的实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课堂上已不满足于获得知识,更希望能提高学习能力,甚至能用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在给予学生一杯水的同时,则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流。而只给学生“知识”已不够了,学生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方法。A教师感叹,为了吃教学“这碗饭”,看来要“活到老,学到老”了。

(三)教师能力观的转变。B教师是该校一位教龄比较长的数学老师,且兼教务处主任工作。他说,过去考察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实际就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被简化为“备”教案、“教”教案,充当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如果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就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当新课改提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要建构民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才发现自己教学、科研能力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的惯性曾经让我们试图抵制这种变化,但是接踵而来的课程模式、教材内容、考试方式的变化,已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应有怎样的教学能力?怎样才能具备这样的教学能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三、对农村教师观念转变过程的思考

(一)自我实现需要的增长与培训平台设置的不足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教师的发展需要是一种社会需要,是教师在教学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应。当教师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促使教师去从事满足需要的行为活动,从而产生相应的动机。农村教师的发展需要与所有教师内在发展愿望相一致,它与教师对教师职业本质的理解密切相关,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对某种特定目标的追寻,有改变自身与周围环境的愿望。

农村教师一旦将自己置身于教师这个专业群体中,首先会感受到的是环境对自己发展的限制,因而寻求改变环境进而改变自身的愿望就应运而生。这样,农村教师就会主动寻求学习机会,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政府也会通过制度安排为教师的发展提供选择的机会与渠道。但是,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却在两方面遇到困难: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与制度并非出自引导教师继续专业化的历程,而是把教师纳人到刻板的制度框架内,教师失去了对课程、对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新教师与20年以上的老教师一同学习,接受同样内容与方式的培训,这就使部分教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缺乏内驱力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继续教育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思考的,是让教师适应这种“被培训”,还是合理地设置培训平台,答案应是不言自明的。

(二)自我价值的理性建构与管理机制的保障难度

从理性上分析,农村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必须懂得乡村学生的生活与个性,否则得不到学生的响应和尊重;另一方面,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采纳新的教学方法,反对死记硬背、“注人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考核和教学督导员也要求老师加强教育教学素养,但是家长对不断更新的教学 内容与方式产生怀疑。农村教师群体在适应国家教育要求和满足社区需要之间产生困惑,教师在 国家控制与乡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冲突。新课程标准与乡村民众期望之间产生差距,乡村社会对教育现代性的疑惑,一方面表明来自西化、城市化的教学方式在乡村中遭遇的阻力和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国家乡村教育现代化诉求未能从底层民众的视角来尊重乡村生活的合理性。对于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教育是作为孩子升迁性工具而存在。政府提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仍然只是停留在文件上,未能有效地深人到课堂教学中。

农村教师在观念转换过程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职业中的“人”,另一个是人所从事的“专业”。前一个强调职业属性特征对从业者的影响,后一个则关注人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个人对专业的方方面面的理性感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核心,并与教师奖罚相挂钩,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农村依然很普遍。况且现行的国民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乡村文化多样性,排挤地方性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从而造成了学校教育与乡村社区的疏远和隔离。事实上,国家教育政策、地方政府、学校与乡村生活之间存在诸多摩擦与整合,教育与乡村社会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自我发展的主观选择与客观环境的空间限制

篇10

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重效率的校长队伍,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全县教育工作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人事股在2009年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上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选拔制度。在总结2009年、2009年中小学校长公开竞选以及××中学公推公选等办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竞聘和公推公选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套适应我县中小学校长聘任的机制。今年,在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班子上,要把那些思想进步、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善于管理,有改革创新精神,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并逐步解聘不合格校长,进一步优化校长队伍。

2、继续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坚持校长培训制度,是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要严格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按照省市校长培训下达的任务,积极组织高中校长,幼儿园园长赴省培训学校、初中校长赴市培训学校参加培训;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继续做好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布置、组织好小学校长、教务处主任赴沁阳永威学校轮训。办好新任小学校长的资格培训。积极联系外地办学先进单位,组织我县部分小学校长赴这些先进学校挂职锻炼。要逐步建立校长述学制度,每位校长在进行工作总结述职时,要述学,要有专门的述学材料和学习笔记。

3、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长“校长说校”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的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今年的

“校长说校”仍然采取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的办法,对在“校长说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同时,开展“副职说配合”活动,今后校长的人选主要在表现好的副职中产生;启动“校长说课”活动。

4、加强校长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机制。实行校长考核制度化,本着客观、全面、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认真的考核评估,考核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注重实绩,认真严格,不搞形式。通过考核,促进校长素质的尽快提高。实行考核评估内容具体化。要采取领导考核和民主测评相结合,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听汇报与查资料看实绩相结合,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校长进行认真的考核评估。实行分类考核,区别对待。全县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极不平衡。因此,对校长要实行分类考核,可分为:城区、农村及农村偏远三类,实事求是,以类定级,不搞一刀切,充分调动广大校长的工作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全县的办学水平。实行考核评估结果公开化。考核评估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综合分析,写出书面专题报告,印发全县,进行通报,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校长评优、晋级、晋职、聘任、辞退、解聘的重要依据。对于做出显著成绩的校长,采取多种形式予以表彰、奖励。对其中有突出贡献、享有较高声誉的校长,推荐上级表彰。同时广泛宣传优秀校长的先进事迹和办学经验。对考核不称职的校长给予通报、戒勉,限期整改或免职;对因工作失职,或,给国家、学校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害的校长,视具体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完善教师资源配置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逐步实施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顶岗制度。充分发挥城镇优质教师资源优势,采取有效办法支援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城区中小学校以及广大教师采取各种方式支援农村教育,形成支教工作的长效机制。顶岗教师原则上根据派出支教教师的数量等额安排。今年,将安排城镇学校教师50余人到偏远农村小学支教。

2、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逐步完善学校合理的层次结构。在乡镇各个小学中,实施

篇11

虽然我从教九年,但我觉得在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还远远不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培训,教授们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观念,深深的感受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投入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 培训班的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些优秀课例,给我们创造一些真实、具体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及理念的渠道。使我们能真正吸取他人的经验。作为教师的我们,特别是农村教师,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多么的神圣与艰巨。

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我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这中间有欣慰、也有惭愧。下面就以我一学期的培训和半年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查字典公文频道,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对于一个农村教师的我,根本不知道如何上网,更不用说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了。但是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网络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使我学会了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学会了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依据教育教学原理、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计划。而现在的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积极地承担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与本篇 2012年中学生物教师培训总结 内容有关的:

小学三年级教师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10-11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2012年期末班主任工作总结

篇12

我市农村学校规模偏小,每年级只有一两个班,校内没有同年级同课头的学科教师,而且校内基本都是年轻教师,专业引领不足,同伴互助难以实施,校本研修基本上是同一水平的重复,因而难以组织起有效的、高质量的校本研修活动。城乡联盟校教研活动的开展,能够打破校际壁垒,为教师搭建校际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给教师提供一个经验交流与共享、情感交流、互相促进的平台,使每位教师在教研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从而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联盟校教研活动可以充分发挥牵头校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使教师参与教研,投身教研,并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享受教研,促进成长。

二、联盟校大校本研修的实践

两年多来,我们尝试以开展各种研训活动探索城乡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1.主题培训活动

对于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城乡教师共同学习、同步成长。主题教学研究针对性强、效果好。经过培训研讨,联盟校内展示,再经研讨,总结出某一主题行之有效的作法。这样的培训主题明确,做到引领、尝试、掌握、运用“一线式”学习体验,让教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得到真正的专业成长。为此牵头校派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系列培训,如:课题研究指导、说课培训、微课设计与制作、教师着装艺术等等。通过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讲座、实践、竞赛系列活动,让教师能以新课程标准备课、讲课,以新课程的眼光听课、评课,做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2.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以学校为单位开展人人参与的高效课堂展示,优胜者参加联盟校高效课堂交流展示活动。活动内容一是课堂教学观摩;二是师徒“同课异构”;三是反复磨课。“同课异构,反思交流”的形式,突出“深化高效课堂”的主导思想,从各校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打磨课,到最后的展示交流、说课,一对一式的点评,增强了教师校本研修的能力,使所有参与教师对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新的感悟。引领教师在新观念、新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校本教研,增强了教师校本研修的能力。

3.以赛促训活动

通过“英语教师口语竞赛”“中青年教师说课竞赛”“微课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系列教师竞赛活动,让联盟校间的教师彼此交流、碰撞,达到以赛促研、以赛促训的目的。参赛教师结合新课标精神从“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讨。教师在教学竞赛中互听、互学、互评,能力得到锻炼,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以赛促训,不仅给农村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有效地激发了农村青年教师苦练技能的热情,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也为参加“全市教师技能大赛”推荐了人选。在举办的各类教学比赛过程中,城乡教师都全身心地投入,精心准备。通过比赛,教师的基本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给他们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向同伴学习的机会,收获颇多。

4.名师引领活动

实施导师带徒制。为农村学校教师配备城市学校导师,每一位骨干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都有带徒的任务。导师侧重于听课、互动研讨的带教方式,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严谨的理性的观察和面对面的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再上课。通过QQ平台交流、化解教学难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全面提高联盟校教师的素质。

5.联考质量分析活动

城乡联盟校实行联合命题,统一考试,分别阅卷,各自统计成绩,开展教学质量分析,对优势科目及劣势科目进行研判,实现优势互补。学校各自通过纵向比较,清晰认识学校教学质量升降。

6.城乡教师交流活动

牵头校派骨干教师或有经验的老师与农村学校教师互换交流。教师在交流期间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并肩负带领薄弱学校教师的研训任务,为接收学校的发展主动献计献策。农村教师到城市大校交流,也得到很好的历练和提升。市教育局每年召开一次联盟校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工作好的单位、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我们依托联盟校大校本研训,结合日常教研工作开展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为教师提供更多脱颖而出的舞台。实践证明,大校本研训是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联盟校大校本研修的活动反思

联盟校研修活动启动以来,得到城乡广大教师的高度赞赏,学校、教师热情高,活动扎实有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大教研活动以课堂展示、课例点评、交流研讨、专题报告为主要内容,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2.每场活动内容多,时间紧迫。评课时间仓促,实现深度交流不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