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8 09:37: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习提升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生在学完新课之后,我们要给他们挑选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如果太难,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抑制,使得他们不愿意完成练习;如果太简单,又激不起他们的兴趣,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在选择练习时,我们要用心,不能随意瞎挑。书店里有形形的练习和试题集,但我们不鼓励学生购买。买多了,他们也不一定会做,而且如果买错了,就更麻烦。我们可以辛苦一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筛选题目,选择一些贴近课本的练习,印发给他们。
当然,在布置练习时,我们还要注意层次性,因为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且学生对知识接受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分层次布置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做力所能及的题目。可以给他们留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要针对基础知识,选做题要具有综合性,让学生在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客观需要进行选择。
如果是学生自己挑选练习,我们则需要提醒他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尊重老师的推荐。(2)要挑难易适中的题目,要与自己的水平相接近。(3)多选一些基础性练习。(4)练习要具有一定的拓展性,让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二、引导专心做练习
专心地做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新旧知识进行链接,让他们更快地吸收和消化英语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利用练习进行自觉、及时的当堂强化,能加强已经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而专心做练习是快速、高效掌握知识的重要保证。但是部分学生做练习时不专注,不进行深入的思考,要么在练习上随便写个答案,要么抄袭别人的练习,应付教师检查,草草了事。这样的练习结果对所学知识毫无帮助,最后自己做错或是做对,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就达不到练习的目的了。因此,我们要告诫学生,坚决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鼓励他们课后专心完成练习,要独立思考,认真地运用教师课上所教授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迅速地提高学习能力并高效地掌握英语知识。
三、仔细地思考练习
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需要思考的,当学生做完练习,知道正确答案之后,我们要引导他们仔细思考错题,想想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错误。英语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思考过程的检验,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理解和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让他们知道:做题需要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或向同学寻求帮助,如果同学解决不了,再去询问老师。只有经历这样的思考过程,才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当老师进行分析时,也才能明白老师讲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如果错误原因难以搞清楚,或者是没经过思考的错题,那么,在以后再做时,很可能会再次犯错。因此,仔细地思考练习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如果一遇到疑难问题,不经历思考的过程,就去问别人,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似懂非懂的情况,在日后的练习或者考试中再次遇到,就有可能再次出错。
四、阶段性总结练习
阶段性总结就是指导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内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归类,这也是让练习更加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初期很容易遗忘。如果不进行定期总结,学生就很难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只有通过总结,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也可以通过总结,给学生一些加强型的练习,加深他们的记忆,避免一错再错。阶段性总结的时间相隔不能太久,最好是两周左右,如果间隔时间太长,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就会越来越淡,甚至会消失,再想恢复又要从头开始。具体做法:首先带领学生认真综合分析一下这一段时间内的错题,然后対它们进行归类总结。下面以一个初二学生两个星期的英语练习定期总结为例。这位学生两周的错题是30题,时态错误是18题,代词错误是3题,其他错误是9题。通过这样的归类分析,这个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能够明确今后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五、合理地调整练习
在学生完成自我总结之后,我们要指导他们对练习内容做适当调整。如果学生在使用老师的练习之后,错误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就说明这样的练习太难,不利于学生使用,对于他们巩固知识没什么用处,必须更换练习。反之,如果错误率很低,每次都只有百分之五左右,则说明该练习太简单,对于学生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这样的练习也需要更换,要换稍微难一点的练习,便于学生水平的提升。
一、深化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系学生会将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工作,增强团的凝聚力。发挥党员、团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更好的带动同学们的政治学习热情,做好“学生党支部”的创建工作,发挥党支部和团总支的政治优势,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做好入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认真负责的完成“推优”入党的任务。
二、学生会各部门加强配合,认真负责的完成好日常工作。各部门紧扣本年度工作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同时浓厚我系的学习风气,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水平:
1.办公室做好例会会议记录,认真评估、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开展,完成好上传下达的任务。对各部门工作情况的反馈,下阶段工作的开展计划及遇到的困难记录在案,使活动能更好的开展,能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2.学习部狠抓学风建设,加强同各班级学习委员的交流,经常性的联系讲座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风气,严格管理使同学们的纪律得到加强。
3.公关策划部加强同校团委、各系学生会的联系,促进我系学生会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不断吸取进步经验。扩大我系知名度。
4.社会实践部要以“创新、开拓”的实干精神,配合校学生会实践部实施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尽心尽力的为同学们迫切渴望实践机会的希望得以实现。
5.宣教部组织好各班级出好班级版报,开展版报评比活动,对外宣传我系的活动成果,并注意加强宣传的规范性。以积极、热情的完成好任务。
6.体育部应组织同学们进行经常性的锻炼,组织开展各项比赛,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
7.文艺部与校、各系的文娱团体加强联系,培养我系文艺骨干,以便开展工作,让活动的丰富多彩,开创我系文艺工作的新局面。
8.女生部积极组织开展适合女生特点的各项活动,丰富女生生活,深入关心女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向系院有关部门和老师反映女同学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做好本系礼仪队的组织和建设,加强本系对外形象宣传工作。
9.科创部做好例行每月一次的宿舍卫生检查,并监督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做好记录评比结果,强化与校宿管科,自律会的联系,争创更多的“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10.编辑部和记者团负责系报和信息的对外,并且进行一期积极向上的征文。
11.青年志愿者部将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日”、“便民服务”和“市区交通执勤”等活动。
三、强化学生会管理工作
1.调整和完善学生会原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学生会成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充分调动其活动的积极性.
2.严格执行《体育系学生会成员行为准则及赏罚制度》和《体育系学生会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权责分明,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落实学生会每周一次的主席团例会,两周一次的学生会全体例会制度.
4.各部在举办活动时应做好工作计划及总结,并上报存档.
四、加强工作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他以后的社会生活。所以,新课程改革把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学生综合实践课程中的重要学科而提出来。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不是学校的统考科目,一直没有受到学校与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非常大,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因此,我们要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形象直观,培养兴趣
受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知识的接受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完成,有意注意坚持时间不长,只有通过形象直观的实物或语言进行直接感知,才能获取知识与技能。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兴趣,我们的教学就要采用形象法,把一些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比喻成学生身边的一些事物,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不再感觉到信息技术的枯燥与高深。
比如,在教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时,学生对于什么是硬盘、什么是内存条、什么是优盘等都非常陌生。于是,我把硬盘比作是粮食的仓库,内存条只是临时存储,是向仓库运送粮食的器械,而优盘则是装粮食的口袋,可以把粮食运送到任何一个仓库里,也可以把粮食从这一个仓库里搬到另一个仓库里。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了这几个存储器的用途与区别。
二、操作实践,提升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信息技术课的操作性比较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大部分是在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总是抱着想尝试的思想,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讲解多了,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而且在操作时也会被教师的讲解左右思路。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时,我们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不能空头讲一些理论知识,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当操作遇到困难时,我们再给予帮助,就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与实践过程中提升能力。
比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9课《收发电子邮件》时,我把每一个学生申请的电子邮箱全部列出来,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好朋友来发邮件,可以是祝福语,也可以是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说一些私密话。当学生看到别人给自己发来的邮件时,那种兴奋的样子就足以说明他们是非常乐意学习收发电子邮件的。这时,我再要求学生根据别人发给自己的邮件内容进行回复或者转发。这样,一来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技能,二来还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的品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学生有什么想法或问题时,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与好朋友交流了。
三、整合学科,相互促进
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小学其他课程具有很大的融合性,其他学科的教学也经常会运用到信息技术。所以,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时,我们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商议,把信息技术课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局面。
在教学语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课后在网上搜索一些与所学课文相关的知识来补充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把语文内容渗透进来,比如让学生在电脑上写作文、修改作文。在教学数学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搜索并解答一些相应的数学试题,而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编制一些数学试题,这样还可以巩固一些公式等基本操作技能。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巩固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总之,优化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是哪一节课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哪一位教师独自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实践与交流,共同总结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分析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应用,随着各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配备了完备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在此情况下,高中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有更多技术支持,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运用。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够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强化教学工作的整体形象化效果。例如,钠原子的立方体结构,金刚石的网状结构,石墨的层状结构,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等等,这些物质的结构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实现对这些物质结构的三维化技术分解,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更形象化的角度理解这些物质,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二)实物投影技术能够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化。投影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高效直观的展示。化学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是一种变化的过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出现物质的分解,物质与物质接触后形成不同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往往不能深刻理解物质变化的过程,而使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就能够将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过程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来,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理解化学知识。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高效化和直观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被重视和应用,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的实现。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深入认识。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依然存在信息化手段教学忽视学生认识能力的情况。传统板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学习缓冲过程。但是,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往往会加快教师的教学速度,多媒体展示速度过快,对于学生而言失去了缓冲过程,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变成快速消化的过程,这对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弊端。
(二)弱化师生交流的过程。如今,很多教师开始更加重视对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使用这些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更充分地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信息的存量比较大,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这种快速大容量的教学过程灌输给学生更多知识。这种教学思想的存在和教学模式的采用,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掌握水平,不仅弱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快速理解让他们来不及思考知识中存在的疑问,而教师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也让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对于整体化学教学工作开展不利。
三、高中教学中做好信息化手段教学工作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高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推进,教师需要在现行教学发展情况下做好化学教学工作。
(一)注重运用信息化教学速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内容。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在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把握好教学节奏。特别是通过投影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对一些教学实验进行演示完成以后,教师应该空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与理解。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有密切的联系。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住。”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映。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二、身心健康,增进记忆。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充分休息好比记忆的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阔、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
三、理解融会,增强记忆。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
四、适当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五、利用联想,提高记忆。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对于不能直接失去水分子的酸,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然后再失去水分子,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
六、浓缩知识,择要记忆。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
七、语言用韵,利于记忆。韵律化的材料,易上口,易记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可增加信息冗长量,利于记忆。如氧气的制取实验,概括为如下歌诀:“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这就利于记忆了。
八、注意集中,容易记忆。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2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10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体育系学生会
XX年---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系学生会在院党委、系党政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会的职能作用,配合学院中心工作,迎接本科评估,立足于我系实际,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教育管理为手段,以学生成才为目标。在XX年年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各项活动,坚持“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为学生工作的稳定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要点安排如下:
一、 深化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系学生会将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工作,增强团的凝聚力。发挥党员、团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更好的带动同学们的政治学习热情,做好“学生党支部”的创建工作,发挥党支部和团总支的政治优势,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做好入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认真负责的完成“推优”入党的任务。
二、学生会各部门加强配合,认真负责的完成好日常工作。各部门紧扣本年度工作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同时浓厚我系的学习风气,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水平:
1.办公室做好例会会议记录,认真评估、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开展,完成好上传下达的任务。对各部门工作情况的反馈,下阶段工作的开展计划及遇到的困难记录在案,使活动能更好的开展,能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2.学习部狠抓学风建设,加强同各班级学习委员的交流,经常性的联系讲座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风气,严格管理使同学们的纪律得到加强。
3.公关策划部加强同校团委、各系学生会的联系,促进我系学生会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不断吸取进步经验。扩大我系知名度。
4.社会实践部要以“创新、开拓”的实干精神,配合校学生会实践部实施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尽心尽力的为同学们迫切渴望实践机会的希望得以实现。
5.宣教部组织好各班级出好班级版报,开展版报评比活动,对外宣传我系的活动成果,并注意加强宣传的规范性。以积极、热情的完成好任务。
6.体育部应组织同学们进行经常性的锻炼,组织开展各项比赛,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
7.文艺部与校、各系的文娱团体加强联系,培养我系文艺骨干,以便开展工作,让活动的丰富多彩,开创我系文艺工作的新局面。
8. 女生部积极组织开展适合女生特点的各项活动,丰富女生生活,深入关心女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向系院有关部门和老师反映女同学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做好本系礼仪队的组织和建设,加强本系对外形象宣传工作。
9.科创部做好例行每月一次的宿舍卫生检查,并监督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做好记录评比结果,强化与校宿管科,自律会的联系,争创更多的“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10.编辑部和记者团负责系报和信息的对外,并且进行一期积极向上的征文。
11.青年志愿者部将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日”、“便民服务”和“市区交通执勤”等活动。
三、强化学生会管理工作
1.调整和完善学生会原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学生会成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充分调动其活动的积极性.
2.严格执行《体育系学生会成员行为准则及赏罚制度》和《体育系学生会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权责分明,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落实学生会每周一次的主席团例会,两周一次的学生会全体例会制度.
4.各部在举办活动时应做好工作计划及总结,并上报存档.
四、加强工作交流
1.积极配合院团委、院学生会、院社团联合会及各兄弟学生会的各项工作.
2.切实加强与院学生会和兄弟学生会的联系和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建设.
上所述本学期活动当中,团总支、学生会的工作任务繁重,不仅在各阶段的工作中要认真负责,而且要紧记“团队合作”这个学生会工作的法宝,这样才能完成好任务,能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我们在艰苦的工作任务和困难面前要集思广益,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实干精神,把我系学生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为止,我国中职学生近千万人,是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来源。然而,中职学生由于其文化基础低,在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社会中,就业压力大,从事的工种强度比较大,容易受到社会的轻视。因此,中职学生对职业发展的信心比较不足。为了让中职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就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开展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其中职阶段极其重要的内容,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影响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时刻树立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职业观。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的动力,在中职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心中树立了职业理念的中职学生,他们的一切学习活动都会以学技能、提升自身素质为中心。再次,职业生涯规划会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中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职学生将来的就业发展空间比较有限,就业压力比较大,工作强度大,因此,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学生认识职业发展的规律,提升将来选择职业的信心。
2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职业意识淡薄
职业意识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它包括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技能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普遍职业意识比较淡薄或者缺乏。多数中职学生在自己学校的选择、专业的选择上缺乏自己的见解,基本上是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他们并不了解自己专业与今后从事职业的关系,对职业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更无从谈起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
2.2职业定位不清晰
职业类型分为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由独立型等,而职业定位就是明确一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多数中职生很难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类型时比较迷茫,基本上是听从家长或亲戚朋友的意见,很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职业。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较差,自控能力差,就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将来肯定没有出息,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很少进行深入地剖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能准确地定位自己。
2.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实践指导
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安排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且都是由德育课教师担任,德育课教师负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基本上没有实践指导环节。虽然,很多中职学校都设立了就业办这一部门,而这一部门的主要职责仅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与即将毕业的学生见面,基本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就业指导。德育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与就业办的工作缺乏有效地联系和协调,两个部门各施其职。这就导致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导。
2.4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单一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应涵盖职业选择、道德培养、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规划决策能力,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应该贯穿于整个中职教育当中。就目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课程教学来看,教学内容只注重就业信息,面试技巧等方面,教学内容涵盖的范围窄。以至于很多中职学生根本不了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缺少职业意识。只在课堂上理论的讲授,缺乏实践性体验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很少进行真正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学生很难真正适应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
3 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3.1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中职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牢固建立职业的理念。首先,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德育风气,通过严格的纪律教育,培养学习的规则意识,让学生明白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规则,守规则是立足社会的根本。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责任意识。再次,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职业理论,文化课教学时,培养学生在职业中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文学修养和逻辑思维等;专业课教学中,多通过实训指导,加强学生的技能意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铺垫。
3.2明确自我定位,规划职业生涯
学校和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了解自已的兴趣、爱好,优势与不足,明白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行业,只有加强对自身的了解才能设立职业方向。设立职业方向后,应规划好职业生涯目标,根据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职业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制定好合适的目标后,就做好严密的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这些计划主要包括参加教育、培训、考取证书方面的措施、时间安排等。目标和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的变化,目标和计划也需要重新评估和修订,以确保目标和计划的顺利实现。
3.3加强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指导
中职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除了课堂教学外,参加的其他实践性活动很少,视野很窄,无法形成比较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只有让中职学生多参加校园外的实践性体验,才能对职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学校的就业办或实训部门就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性的体验活动,如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行业实践、行业行情调查等等。我校就比较注重校企合作,让企业成为我校的实验基地。如与康辉旅游社的合作,使该旅游社成为我校旅游专业的实习和实践基地;与网络公司的合作,使这些公司成为我校网络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场所。
3.4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较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和德育课教师要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时,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组织学生参加“我的职业生涯设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以“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技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选择一些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事迹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和创业观的教育,刺激学生追求成功的欲望,激发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
4结语
中职教育为社会培训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了中职学生职业的信心,是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因此,面对目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寻找有效的对策来积极解决,为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发挥应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慧敏.浅谈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生价值观的影响[J] .现代企业教育,2014(2)
学生是否喜欢学习,有多方面的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及教学方法等等。在这,就我个人的感受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历来,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敬畏心理。与教师的沟通比较少,对教师缺乏信任。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某些学生有问题也不敢问,怕教师骂,日积月累,问题越多,学生最终为问题所累,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用激励性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每一为学生。对学生多加关爱,不歧视差生,在生活中应与学生多接触,与学生谈心,拉近师生间的难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汪广仁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会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信任学生,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放教育教学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以己之身,以及人之身”,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手改善自我,不自高自大,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沟通应是双向型的,要改变过去的那种“我讲你听”的陈旧的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完备教师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课堂讨论
在这个环境中,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营造了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平台。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就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渴求问题的解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也才会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面临的各种挑战。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对教师产依赖感和亲切感,激发起求知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热爱、期待和宽容,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注重支持、指导而非批评,更注重于理解而非冷漠和批判。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压力和负担,充满自信地进行自主学习。
另外,在学习中,有的知识课本上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学生已经有了经验和知识,这时可允许学生相互的讨论,甚至争论,这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我主体意识。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提高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并能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要。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学习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三、把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05 - 0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围绕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学习力”将被设定为“后课改时代”的核心目标,在知识以加速度更新的时代,要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学力”当然要比“学历”更重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这种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的方法很多,思维可视化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思维可视化概念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主任首先提出,“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是指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笔者将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光合作用”一节为例,探讨如何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 建构模块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科观念
生物学知识的前后内容具有连续性、逻辑性,整个知识结构相对系统和完善,但学生对于生物学的认知结构是在经过自我内化后才形成的,其知识结构可能没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为了让学生理解每个模块所呈现的学习材料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在每个模块学习前,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教材目录绘制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教师着重强调章与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理解每个模块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该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学生根据教材目录可绘制如图1思维导图。
在开始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学习之前,把上述思维导图再次呈现,这样可以让学生不断强化该模块的知识结构,定期提醒学生及时将所学的内容纳入该模块中,以此构建更大的知识组织构架,形成一个总体的知识结构。
2 建构章节结构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在进行章节学习之前,教师让学生根据本章节目录,分析本章教材各节的内在逻辑联系,简要画出本章节知识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本章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前几章探讨了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同外界的物质交换,本章探讨细胞这个生命系统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后续章(第六章)探讨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本章的逻辑起点是细胞生命系统的维持需要从外界输入能量;中心问题是外界能量如何输入细胞及如何被细胞所利用。当本章学习结束后,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或教师引导下绘制本章较为复杂的知识结构图(图3)。
在章节学习中,虽然各节具体内容不同,但都围绕一个主题,知识结构化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因为当一个信息被联系到了一个较大的网络上时,就会有更多的回忆路径,从而比较容易得到恢复;网络的结构愈好,所需记忆的信息就愈少,因为对个别部分的记忆可以来自对整个网络的记忆。
3 建构图群让新知识在原有知识上生长,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光合作用”一节在整个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乃至整个高中教材中都处于重要地位。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是整个高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前几章,学生已学习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细胞结构(叶绿体)和物质(ATP、酶)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开始时,教师可呈现如图4、图5从宏观到微观、变抽象为具像的一组图片促进学生建立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这样学生已有的正确知识就会被学生顺利提取,可以显著提高对原有知识的激活和应用。
就学习而言,学生不断地将新学习的知识联系到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图式之中,利用原有的图式对新知识进行组合,使其与原有图式发生联系,以便对新知识进行理解。把新知识与学生原有图式进行联系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新知识一旦与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有意义学习就发生了,学生理解了新的知识,包含新知识的图式更新了原有的图式。从学习的一般过程看,学习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影响着后续的学习。
4 构建概念模型突破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94-02
开放式教育试点工作通过近些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逐步实现从教学向导学的转变,然而,大部分人对导学的认识的还不够清楚,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中如何进一步进行探索的导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对导学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通过建立倡导、引导、指导、教导等一系列环节的导学机制,进一步完善导学功能,从而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学概述
教育学家崔峦曾经讲过:“我们要在教学中强化导学的功能,用启发式的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此可以得出,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在引导下进行学习,它主要是指着眼于学生学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的过程。任顺元在《导学论》中曾经论述过:导学是指导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导”与“学”是教师与学生二者共同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在导学的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导学还从另外一个层面揭示了“导”与“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统一,是两种活动的综合体,二者不能偏废任何之一,如果说只有“导”或只有“学”都不能称之为二者的有机统一。从哲学意义上讲,“导”与“学”也可以被看作为一对矛盾的结合体,“教师主导,学生主学”。“导”可以被看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引导导学过程的方向,而且引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重视导学中“导”的作用并不是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在教学有效的指导下,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得到最大的发挥,通过教师的“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导学在中学语文中的课堂教学任务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的点拨学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课堂中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多涉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都自觉自愿的参与到课堂问题的回答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如:在中学语文课文中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中,教师应该适当的引入田晓菲的生平及现状来鼓励学生们向她学习。并且这些颇具故事性作者生平往往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重视,而且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导学虽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学习,但并不是代表学生的思考应该依赖于教师的指导,相反导学能够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增强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中同一课题的不同观点拿到课堂中间,让学生针对这些观点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不像数学那样严谨,语文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种多样,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是正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对语文问题答案的设置不应该固定为一。应该鼓励学生抛弃固定答案去探究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答案,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三、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导学
(一)学习之前的引导
预习阶段也可以理解为自学阶段,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这样能够让学生较早的认识到课文的内容和教师教学的重点,能够让学生自主辨别自己哪里不会,哪里会,对于一些不会的知识,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间更加认真,同时也能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悬念进入学习,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去。
(二)学习之后的导学
对课后知识的整理和积累是学习语文至关重要的一环,复习是一种查漏补缺,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做好学习之后导学工作,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华自己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使得学生的知识更加牢固。学习之后的导学不同于学习之前的导学,学习之后的导学是一种查漏补缺,起到一种检查的作用,但是它与学习之前的导学同等重要,都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1.动机退化的程度。在参加研究的100名大学生中有88名学生表示他们或多或少地经历了动机退化的问题,大多数同学是在某些单独的场合下出现的。许多的学生发现动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他们对于动机退化这个问题的存在并不感到惊奇,也没有表现出不愿意承认动机退化问题的存在。研究还表明即使他们知道这样的问题在存在着,而且,对于动机退化这样的问题也感到不舒服,但是,他们也似乎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问题,而且,在88名学生中,22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曾经克服了动机退化的问题,但是并不是完全地没有了动机退化问题,在随后的某些学习时间里还会经历动机退化的问题,而且,他们还表示,动机退化的出现是时断时续的。
第二个问题是与学生所感受到的导致动机退化的因素,即,使他们失去了学习语言的兴趣的相关原因的。分析发现了与48种动机退化因素相关的372种因素,这48种因素又被归为两大类:内因和外因。前者包括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他们缺乏成功或者经常失败的体验,与他们的自尊有关的事件等,后者包括与教师相关的因素,学习环境,以及其他的相关的因素等。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学生所归纳出的与学生相关的动机退化内部因素占了学生所感知到的动机退化因素的36%,在学生所感知到的动机退化因素的372种因素中,学生的内部因素占到了135种。学生的挫败感或者缺乏成功感是最为相关的主要的内部因素,占到了学生所感知到导致学生动机退化的内部因素的17%。65个学生提到,因为英语的背景知识水平的下降,他们已经对于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所持有的不端正的态度被学生提到了58次,占总数的16%,学生所提到的动机退化因素的3%是与学生的性格,即,自尊,相关的。
而学生所感知的外部的因素却占到了学生所感知的全部因素的64%。这些因素被归为三类:与教师相关的因素共有129个,占了总数的35%,学习环境因素有90个,占了24%,其他的动机退化因素18个,占了3%。与教师相关的因素是学生最为频繁地提到的因素。工作效率低下和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尤其能够经常地导致学生的动机退化,与教师的工作效率低下和不适当的教学方法相关的因素被学生提到了97种,占了总数372种当中的26%。
在与教师相关的因素中,教学方法是学生所最多次提到的导致学生的动机退化的因素(26%),下面的相关的因素的顺序依次是:教师行为(7%),教师能力(4%),教师的划分等级的做法及教师所进行的考试(1%)。在88个感到有动机退化问题的学生当中,有59名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不适当的教学方法的影响之后产生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可以引起9种动机退化因素,其中,没有创造性和枯燥的教学方法最容易引起动机退化。
在学生所提到的动机退化因素中,与学习环境相关的因素占了总数的21%,学习环境尤其会引起5种动机退化因素,他们包括:不愉快的学习氛围(5%),不充分的使用英语的机会(5%),不利的学习条件(6%),不好的课堂时间(3%),所选择使用的教科书(2%)。还有两种因素被归纳出来,放在另外两种外在因素类别当中:指责和负面的变化。
二、不同的动机退化因素的影响程度
第三个问题是与不同的动机退化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关的,参加实验的对象被限制在了88同学中,他们多少程度上曾经有过动机退化的体验,这88名学生包括了三类:第一类学生(53%),他们已经成功地克服了动机退化问题,第二类学生(24%),因为在有些时间,他们还会感到有动机退化的现象,还得强迫自己去学习英语,所以,他们还不能确定是否是已经克服了动机退化问题,第三组学生(23%),他们仍然一直感觉到动机退化的问题。
根据这三组同学的动机退化类型的分布情况所表现出的趋势来看,尽管在数量上还有一些差别,但是,总体来说,这三组学生的动机退化的类型的分布是十分相似的。研究者发现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的动机退化因素更容易被克服掉。
三、克服动机退化
为了更好的理解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生是如何克服动机退化问题的,研究者对于他们的文章中的这一部分做了比较,将他们的答案分成了两类: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第二组的大多数学生所提到的帮助他们克服了动机退化问题的因素是与内在因素相关的,占了这部分答案总数的71%,而外部的因素占29%。对于学生克服动机退化因素具有明显的帮助的5种因素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27%),个人的原因(16%),自我提高(12%),自主学习(12%),和对于英语语言的主动的态度(4%)。这些由学生所作出的答复反应了学生如果时刻记住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就会经常受到鼓舞,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就更有理由去克服动机退化问题。学生所提到的外部因素有:教师行为的积极转换(6%),教学方法(7%),学习环境(9%)及来自外部的鼓励(7%)。
这三组同学在恢复动机的原因数量方面是有差别的,其中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平均有2个理由,而第三组的学生只有一个理由。似乎可以说,学生所具有的克服动机退化的理由越多,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完全地克服动机退化问题。至于恢复学习英语动机的因素,如果与导致动机退化的因素相比较的话,内部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外部因素更大,学生的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这个内因显得更加地突出,他们认为从英语学习中要得到的最实惠的东西就是将来他们可以凭借熟练的英语得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一点不仅在恢复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很重要,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为重要的是,仅仅在第一组的学生中发现了自主和自我发展的内因。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会推动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取得更好的效果。使他们感觉受到了驱动,能够完全地克服动机退化问题。所以,学生对于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是一条基本的内因,它激发和维持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因此,我们有理由提出:学生的自我主动性在克服动机退化问题中的过程中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重要的因素。
四、讨论
很显然,动机退化现象不仅存在,而且,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量的动机退化因素是与教师相关的。教师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和动机退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如果老师意识到了学生的动机退化现象,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摆正位置,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动机退化问题。
在与教师相关的动机退化因素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动机退化的最大的根源。大多数的学生承认他们曾经受到过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地影响。这就更加需要教师去进一步地考虑在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教学方法,更好地去理解教学法与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间的不吻合情况。尽管有时教师十分的投入教学,但是,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和学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尽管教师不可能迎合所有的学生的需要,但是教师还是需要在课后去总结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他们对于学习的满意程度。这样,教师就会使教学效果更好,更能够密切地与学生溶为一体,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也需要注意在课堂上的适当的行为,这是因为不适当的行为会伤害学生,使学生产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难以克服的负面的情绪和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13-02
高等学校在教学工作中,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学业评价问题。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虽然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学业评价进行了很多改革,但由于历史沿革、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缺乏多元化、方式单一等诸多弊端。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弊端,并就如何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以及明确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功能与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促进学生的学业、能力、道德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平衡发展做了初步探讨。
一、高校现行学业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一)高等学校现行学业评价体系现状
我国现行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毕业实习。前两个方面是学业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课程学习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个方面。在学业评价的执行层面主要通过教师、学院以及校方分别承担来完成,学生在学业评价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的一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业评价多采取终结性结果评价的方式,过程评价在评价结果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主要的过程评价参考指标为课程学习中考勤、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等客观指标。
(二)高等学校现行学业评价体系弊端
1.传统意义上的学业评价与其真正的内涵存在偏差。传统意义上的学业评价指的是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业评价主要以分数的高低作为唯一依据,其目的仅仅是获得学分、毕业或评优评奖。这样的学业评价认识忽略了其发展功能,与学业评价的主旨存在一定的偏差。这里可以借鉴“全人教育”理论,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爱好,即治学的方法。因此,学业评价最为重要的内涵是通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指明学习方向,改进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2.现行学业评价体系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提升每个人的主体性。传统的学业评价体系应试化的倾向,导致大学生主体性正在逐渐丧失,成为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学业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局限性和不具有时效性,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以“考试”为核心的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真正反映学业的真实情况。目前我国高校中学业评价中,评价方式主要采取课程考试或课程论文量化打分的形式,通过分数的高低来对学生学业的价值进行判断,主要反映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而不能反映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忽略了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察。
4.传统的学业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导,忽视了对于学业过程的整体评价。目前大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应试化倾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忽略平时的学习,仅在考前两周突击学习,以不“挂科”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有效的释放;教师也以学生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课程的学业评价,而没有参考学生在学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表现、情感等因素。
二、构建高校“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
(一)“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目的与作用
学业评价的目的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通过学业评价实现对学科教师教学的激励、诊断与促进作用。其次要肯定学业评价存在的选拔与甄别功能。但要弱化这一目的,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着重体现评价结果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等发展。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业评价的结果,对教学过程、方法有所改进,促进教学与评价的相互作用,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实现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落实到具体的方法上,要做到量化的方法与主观评价方法,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量化打分的形式主要包括阶段考评、课程考试等等以分数或成绩等量化指标作为学业评价依据的方法;对于某些以分数不能体现学生学业情况的课程或评价内容,可以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阶段考评也可辅助以主观评价,主观评价一般以描述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在课程、实习等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力及情感等进行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在下一阶段改进上一阶段存在的问题,累积即可获得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表现,形成过程评价结果,同时可以在学生课程结束后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中,需要贯穿始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摒弃原有的“整体划一”评价理念,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业评价的差异化理念。
三、高校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实施
(一)“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组织方式与方法
1.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弥补不足,促进自我进步的途径。在课程学习活动中,大学生通过主动确立学习目标,及时进行自我诊断,以自我评价的结果来指导和改进其学习活动,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偏差,最终提高学习目标的实现水平。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对于课程的认识,学习的态度及价值观等动态指标,也为教师的客观评价提供了充分依据。学生课程的自我评价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从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等方面来评估。②学习动力的自我评价。③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如阅读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等;加工、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口头的、文字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学习的调控能力:如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等;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2.学生互相评价。对于学生互相评价这一方式,首先教师要判断课程是否适合学生互相评价这一方式,教师将参与课程学习的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将部分课程内容以小组学习、小组研究的方式分配到各学习小组,各小组的内容可以按照不同学习小组的能力、特长来分配,充分体现差异化评价的原则,学生在共同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对自己与他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可参照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
3.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的结合构成对学生课程评价的主体,形成课程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教师评价内容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阶段考评、科研实践情况以及课程考试成绩等各个评价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纯的以课程成绩作为课程的最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量化打分与主观评价的有机结合。
(二)“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
1.量化评价方法。在“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中,量化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阶段考评与课程考试。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解,划分出若干关键知识点,由此设置若干阶段考核点进行考评,改变原有学业评价体系下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在进入考试周之前突击复习的局面,通过阶段性考评,使学生在每一个关键知识点学习后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整改,形成“发现问题――有效整改”的良性循环。通过阶段考评的积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与课程考试有机结合,形成对该课程的量化评价部分。
2.主观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考核“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贯穿整个体系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传统的学业评价体系下,大学课程基本上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教师适当规划教学过程,采取课堂互动或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两种形式,教师可以形成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主观描述性评价或指导。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该形式应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指导。作业考核,在“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下,作业形式应考虑多样性,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课外实践考核,鼓励学生就课程内容以及个人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激励分并给与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蔡芸.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2]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3]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
[4]王文静.学生自我评价流程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3).